一、关于日本能源工作的考察和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孙佑海,王甜甜[1](2022)在《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策略选择,事关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效果与经济发展全局,需要做好顶层设计。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应当采取"三三立法策略"。即在立法的总体布局上,分为三个组分,每个组分再细分为三个部分。首先,专项法律的制定宜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先制定"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决定";第二步再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促进法";第三步在条件成熟时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其次,在国家立法的横向层面分为三个部分:一是制定碳达峰碳中和专项法律;二是修改或制定推进低碳绿色发展的相关法律;三是编纂"生态环境法典"。再次,在立法的纵向层级上分为三级:第一级是制定或修订全国人大层级的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立法和相关立法;第二级是制定国务院层级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行政法规;第三级是制定地方层级的碳达峰碳中和相关地方性法规。此外,还要制定相关的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蔡先凤,龙震影[2](2021)在《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文中认为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是从废物产生到处置的全过程管理。美国通过《原子能法》《低放射性废物政策法》《核废物政策法》《能源政策法》和《能源重组法》等构成的法律制度体系,理顺了核废物安全管理体制,明确了能源部、环保局和核管会的核废物安全管理职能,使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国会和总统的权力职责以及企业的义务和责任等均落到了实处。美国的核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经验及法律制度对我国具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我国应该制定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单行法,完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律制度体系。
赵政原[3](2021)在《日本智库的国际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剖析日本智库在开展国际问题研究中的运作机制和主要特点,对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下发挥智库作用具有借鉴意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和网络数据收集,在考察日本智库开展海外研究的历史的基础上,重点阐述其近年来开展国际问题研究的运作机制,并比较官民两种类型智库的差异。[研究结论]在国家战略导向下,日本的各类智库均不同程度地参与到国际问题研究中,并在项目驱动、田野调查、跨国研究网络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对于日本参与全球治理、提升国家软实力起着重要作用。借鉴日本的经验,我国智库的国际问题研究今后也应当加强海外、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基础数据搜集,积极开展针对行业、科技等领域的中微观研究,同时推动政府与民间智库间的分工与协作,在此基础上构建包含发展中国家在内的国际合作网络,并借助多种手段提升成果的社会效益。
韩美琳[4](2021)在《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文中研究表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是我国备受关注、持续多年、任重道远的经济话题。近些年,关于“产业转型升级”和“产业结构调整”的文章虽然很多,大多都是从产业经济学视角,应用西方经济学理论,阐释产业结构演进的过程和规律。也有部分学者应用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和列宁的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理论,解析产业结构变迁,但从政治经济学视角对其进行全面而系统分析并不多见。本文则以“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题,运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系统研究,不仅有助于加深对“高质量发展”,以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相关概念的认识和理解,更是对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理论的应用和补充。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这一话题,是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爆发之后引出的。此前的通常提法都是“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高度化”或“产业结构调整”。几种不同的提法虽然在含义上彼此相似,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被提上日程却意味着结构性矛盾已经相当突出,解决问题的期盼也十分紧迫。世界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使中国经济的短板暴露无遗。资源的掠夺式开发、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大量的过剩产能,说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迫在眉睫。因此,中共十九大报告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基础上,又提出了“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目前,我国的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和今后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一要经济增长稳定、区域城乡发展均衡、以创新为动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成果惠及全体人民;二要产业布局优化、结构合理,不断实现转型升级,并显着提升产业发展的效益;三要具有一流竞争力、质量的可靠性与品牌影响力,以及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方法。“高质量发展”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关系是统一的。一方面,“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动力,是“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至关重要一环,能够加速“高质量发展”进程;另一方面,“高质量发展”对“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具有促进作用,“高质量发展”势必会倒逼产业结构进行转换。“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要把重点放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上,把实体经济做强做优”。(1)可见,“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是经济工作的牛鼻子,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相关原理是理解和指导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阐释的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部类内部不同生产部门(行业)之间,必须保持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这种相互协调的比例关系一旦遭到破坏,产业结构就会出现失衡,供需关系扭曲,我国经济出现的大量过剩产能,就是违背社会资本再生产原理的结果。马克思资本有机构成学说,是诠释“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钥匙。科技进步条件下,资本积累不断追加,必然导致资本有机构成呈现不断提高的趋势。资本有机构成提高过程,就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过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总是以技术的进步、创新为前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意味着产业资本的配置方式必然会由原来的劳动密集型,逐步向更高层次的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转变,这既是资本构成向高度化演变的必然趋势,也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一个固有特征。马克思的产业竞争理论,阐释了竞争机制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机制,对资源的优化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竞争结果优胜劣汰,不仅不是资源的浪费,而是资源优化配置的实现途径。产业竞争理论启示我们,转变政府职能必须正确处理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是有效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着力解决市场体系不完善、政府干预过多和监管不到位问题”,(2)是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性条件。习近平总书记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和“高质量发展”学说,为推动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了实现途径和原则。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在全面分析国内经济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治本良方;是培育增长新动力、形成先发新优势、实现创新引领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高质量发展”是统领“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目标和原则。必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实现质的飞跃。纵观我国产业结构演进历程,经过几个阶段的调整、优化,转型升级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对应“高质量发展”要求而言任重道远。现存的结构性问题是: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次不高;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究其问题成因可从七个方面概括:一是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二是国际市场需求萎缩;三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不佳;四是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五是经济运行机制和管理体制尚不健全;六是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七是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上不够到位。存在的问题成因说明,以往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只注重数量不注重质量、忽视效率和效益的发展方式和理念,有悖于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要求。因此,痛定思痛,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和教训,才能提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对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为开阔视野,本文在借鉴美、日、德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经验基础上,针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存在的问题及成因,遵循“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和理念,从五个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一是从宏观制度层面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二是从中观产业技术层面强调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三是从微观企业层面呼吁提升自主创新和科技研发能力;四是从企业运营机制角度要求转变经营管理模式;五是从市场供给端发力,强调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本文认为,决定和影响产业结构如何变迁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因而思考“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对策也是综合性的。它不仅涉及到政府、企业、个人不同的市场主体,而且还涉及到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能够收获提高产业竞争力的积极效应,而且还要承受企业破产员工下岗的负面效应。因此,我们必须要求深化财税、金融、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各项制度改革配套跟进,为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扫清障碍。总之,只要我们坚定改革信心,把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发展和经济工作的主线,“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将会迈出更快步伐。
宋婷[5](2021)在《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研究》文中认为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等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主要是加强公共机构的节能减排、节能降耗,在公共机构利用新能源新技术环保设备设施,加大对公共机构的节能监察等。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经济发展的不断加快,加上我国拥有14亿人口,对资源能源的需求非常大,消费量也在逐年增加,而我国的能源生产量相对于我国的能源消费量来说很小,除采取进口措施外,还得采取加强能源管理、降低能耗水平、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利用新能源等措施。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在顶层设计方面对节能的管理,制定和完善了我国的公共机构节能方面的法规政策,直接规范和指导各级公共机构的节能工作,对引导全社会节约资源杜绝浪费建成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云南省属于能源消耗大省,省委省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高度重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坚持新发展理念,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先后制定了《云南省节约能源条例》、《云南省节能监察办法》和《云南省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办法》,并推出打造一流“三张牌”工作,着重打好“绿色能源牌”等措施加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寻甸县属于云南省昆明市的一个比较典型的自治县。本文通过昆明市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现状分析,着重分析寻甸县的公共机构能源消耗状况,了解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已经取得的成效并发现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仍然存在的不足并分析其原因,然后提出具有针对性和可行性的解决措施。本文结合本人的工作经验,根据寻甸县公共机构能源消耗情况和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已经取得的成效,采用文献研究法、实证研究法(问卷调查)、政策分析法等方法,通过在知网和万方文献检索系统查阅国内外关于节能管理、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面期刊论文,通过在图书馆查阅关于公共管理和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面的着作,对这些研究理论成果进行学习分析。运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情况进行调查研究。分别对寻甸县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医院、学校进行问卷调查,具体对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政策实施情况、公共机构节能设施设备配备情况、公共机构节能监察情况等方面细化具体问题进行调查。并且广泛搜集我国和我省我市的关于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法律法规,通过对这些政策法规的研读,并结合管理学中的公共服务管理理论、政府绩效评估理论、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节约理论等相关理论和知识,深入分析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中存在问题,剖析了解其原因,并结合实际状况提出促进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的可行性建议。本篇论文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主要介绍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研究背景;国内外关于节能管理方面的研究动态和实施情况。第二部分是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包括了公共机构、能源、节能管理、节能监察的概念和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绩效评估、公共价值管理理论、节约理论等理论。第三部分是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现状,主要包括了寻甸县能源利用现状,近三年(2018年—2020年)寻甸县能源资源消耗情况;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成效。第四部分着重介绍了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相应的原因,包括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完善、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式单一、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投入不足、寻甸县对公共机构能源数据统计质量不高等问题和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人员节能意识低、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缺乏重视和技术支撑、寻甸县政府财政紧张、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等原因。第五部分是国内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经验部分,深入分析国内外其他地方包括山东省、广东省、上海市、重庆市等地方的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相关的经验启示,加以借鉴利用。第六部分,紧扣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节能管理、节能监察、投入、监管等方面提出解决措施来加强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杨渊鋆[6](2021)在《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
李帅[7](2021)在《中石化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赵博谦[8](2021)在《欧盟对中亚的能源外交探析》文中研究说明
隋心宇[9](2021)在《光伏发电工程DBB模式应用研究》文中提出
董亚萍[10](2021)在《腐植酸基水煤浆分散剂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其制浆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二、关于日本能源工作的考察和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日本能源工作的考察和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策略概述 |
(一)相关概念的廓清 |
(二)实现碳达峰碳中和需要有力的法治保障 |
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 |
(一)理论基础 |
1.理论基础之一: |
2.理论基础之二: |
3.理论基础之三: |
(二)基本原则 |
1.强化责任原则。 |
2.风险预防原则。 |
3.减污降碳协同原则。 |
4.降碳与削减其他温室气体共同推进原则。 |
5.“先清理后立法”原则。 |
三、碳达峰碳中和立法的策略选择 |
(一)目前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立法的四种观点 |
1.制定“碳中和促进法”的观点。 |
2.碳中和立法分三步走的观点。 |
3.制定“气候变化应对法”的观点。 |
4.制定或修订绿色低碳发展相关法律的观点。 |
(二)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策略 |
1.推进碳达峰碳中和专项立法的三个步骤。 |
2.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横向层面的三个部分。 |
(1)制定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法律 |
(2)建议修订或制定绿色低碳的相关法律 |
(3)抓紧研究编纂“生态环境法典” |
3.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立法的纵向三个层级: |
(1)第一层级: |
(2)第二层级: |
(3)第三层级: |
四、结论 |
(2)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论文提纲范文)
一、放射性废物的界定、分类及危险性 |
(一)放射性废物的界定和分类 |
(二)放射性废物的危险性 |
二、美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的发展 |
(一)美国《原子能法》有关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 |
(二)美国核废物政策法有关核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 |
(三)美国能源政策法有关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 |
(四)美国的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体制 |
三、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及其立法的发展 |
(一)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安全管理 |
(二)我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的发展 |
四、美国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的启示 |
(一)尽快颁布核能领域的基本法——原子能法 |
(二)合理优化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的内容设计 |
1.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法总则部分设计 |
2. 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部分的设计 |
(三)进一步理顺核废物安全管理体制和细化核废物安全管理职责 |
(3)日本智库的国际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日本智库的国际问题研究的发展历程 |
2 日本智库开展国际问题研究的主要运作机制 |
2.1 项目导向的研究模式 |
2.2 细致的数据搜集与田野调查 |
2.3 构建跨国研究网络 |
2.4 多样化的成果呈现 |
3 国际问题研究中不同类型智库运作模式的比较 |
3.1 官方背景智库 |
3.2 民间营利型智库 |
4 结论与启示 |
4.1 结论 |
4.2 对我国的启示 |
(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 |
第2章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内涵界定 |
2.1.1 高质量发展 |
2.1.2 产业结构调整 |
2.1.3 产业结构转型 |
2.1.4 产业结构升级 |
2.2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涉及的主要内容 |
2.2.1 方向动力 |
2.2.2 政策导向 |
2.2.3 模式选择 |
2.2.4 可行路径 |
2.2.5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与高质量发展的关系 |
2.3 研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应用 |
2.3.1 社会资本再生产理论 |
2.3.2 资本有机构成学说 |
2.3.3 产业竞争原理 |
2.3.4 产业结构优化理论 |
2.3.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原理 |
2.3.6 高质量发展学说 |
第3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纵览 |
3.1 产业结构构成状况 |
3.1.1 产业部门分布 |
3.1.2 主导产业选择 |
3.1.3 规模水平测度 |
3.2 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 |
3.2.1 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初步工业化阶段(1952-1977) |
3.2.2 产业结构重型化的纠偏阶段(1978-1991) |
3.2.3 产业结构趋向合理的深入改革阶段(1992-2008) |
3.2.4 产业结构高级化的全面转型升级阶段(2009-至今) |
3.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取得的初步成效 |
3.3.1 三次产业比例关系有所改善 |
3.3.2 产业层次在缓慢提升 |
3.3.3 产业核心竞争力有所提高 |
3.3.4 服务业为主导的产业结构新格局正在形成 |
第4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中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4.1 问题表现 |
4.1.1 比例关系失调,结构层级不高 |
4.1.2 供需结构扭曲,产销矛盾突出 |
4.1.3 技术含量较低,创新能力不强 |
4.1.4 产品附加值偏低,资源能源消耗过高 |
4.1.5 受区域屏障制约,产业联动效应太小 |
4.2 症因探析 |
4.2.1 经济发展政策存在导向偏误 |
4.2.2 国际市场需求萎缩 |
4.2.3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制度环境欠佳 |
4.2.4 企业获利能力偏低,生产方式过于粗放 |
4.2.5 经济运行机制与管理体制尚不健全 |
4.2.6 要素价格上涨,比较优势丧失 |
4.2.7 新发展理念贯彻落实不够到位 |
第5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国际经验借鉴 |
5.1 美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1.1 制定、调整与完善产业政策 |
5.1.2 致力于不断推进科学技术创新 |
5.1.3 积极推动产业国际转移 |
5.1.4 提出并实施“再工业化”战略 |
5.2 日本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2.1 适时制定产业政策与产业发展战略 |
5.2.2 重点发展知识技术密集型产业 |
5.2.3 对外直接投资生产兼扩大内需 |
5.2.4 提升产业结构的信息化和服务化水平 |
5.3 德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做法与经验 |
5.3.1 推行积极的产业政策 |
5.3.2 鼓励支持产业技术创新 |
5.3.3 培养产业发展所需人才 |
5.3.4 稳步推进工业4.0 战略 |
5.4 国外经验对中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启示 |
5.4.1 完善产业政策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保驾护航 |
5.4.2 加快技术创新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动力 |
5.4.3 培养人才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 |
5.4.4 实施中国制造2025 战略,助力制造强国建设 |
第6章 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促进对策 |
6.1 营造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良好环境 |
6.1.1 建立健全现代化产业发展体系 |
6.1.2 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6.1.3 提升有利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公共服务管理能力 |
6.1.4 创新产业发展思路 |
6.2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和优化 |
6.2.1 提升三次产业层级质量 |
6.2.2 推动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转变 |
6.2.3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 |
6.2.4 促进各产业间的融合发展 |
6.3 提升自主创新与科技研发能力 |
6.3.1 积极构建科技创新体系 |
6.3.2 培育健康的创新环境 |
6.3.3 实现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的有机结合 |
6.3.4 重视人才的战略作用 |
6.4 转变企业经营管理模式 |
6.4.1 提升品牌建设能力 |
6.4.2 以内涵型扩大再生产为主要方式 |
6.4.3 实行现代化企业管理机制 |
6.4.4 改变经营发展理念 |
6.5 加快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
6.5.1 继续推进结构性改革 |
6.5.2 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 |
6.5.3 完善要素市场配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公共机构 |
二、节能管理 |
三、节能监察 |
第二节 相关理论 |
一、新公共服务理论 |
二、政府绩效评估理论 |
三、公共价值管理理论 |
四、节约理论 |
第二章 寻甸县公共机构能耗情况及节能管理成效 |
第一节 寻甸县能源利用情况 |
一、寻甸县公共机构情况 |
二、寻甸县公共机构建筑面积 |
三、寻甸县公共机构用能人数 |
四、寻甸县公务用车情况 |
第二节 寻甸县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
一、寻甸县公共机构主要类型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
二、寻甸县公共机构能源消费具体情况 |
三、寻甸县公共机构能耗主要指标情况 |
四、近三年寻甸县公共机构能源资源消耗情况 |
第三节 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成效 |
一、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制度初步建立 |
二、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示范引领作用显现 |
三、寻甸县不断加强新能源利用 |
四、寻甸县不断加强节能宣传教育 |
五、公共机构人员节能意识不断在增强 |
第三章 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一节 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存在的问题 |
一、节能管理体系尚未完全完善 |
二、节能管理人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不高 |
三、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式比较单一 |
四、资金和技术投入不足 |
五、公共机构能源数据统计质量不高 |
第二节 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一、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缺乏统一的领导机构 |
二、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工作人员节能意识不强 |
三、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缺乏重视和技术支撑 |
四、寻甸县政府财政紧张 |
五、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考核机制不完善 |
第四章 国内公共机构的节能管理经验 |
第一节 国内节能管理经验 |
一、山东省:加大节能监察专项工作 |
二、广东省深圳市市民中心:加强政府机关示范带动作用 |
三、上海市:加强公共机构合同能源管理 |
四、重庆市;加强公共机构能源利用监测 |
第二节 经验启示 |
一、重视节能监察长效作用 |
二、重视绩效考核的带动作用 |
三、以合同能源管理推动技术节能 |
四、结合本地特色开展公共机构节能 |
第五章 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改进措施 |
第一节 完善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体系 |
一、完善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机构设置 |
二、完善寻甸县节能管理机构协调机制 |
三、制定能耗标准制度 |
四、完善科学的公共机构节能绩效考评体系 |
第二节 增强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意识 |
一、加大宣传,提高节能意识 |
二、加强培训,提升节能管理能力 |
三、结合本地实际,推进公共机构节能管理 |
第三节 转变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方式 |
一、加大节水节电管理力度 |
二、加大公车节能管理力度 |
三、引入合同能源管理等市场机制 |
四、继续加大节能监察的工作力度 |
第四节 加大对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的投入 |
一、加大对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资金保障 |
二、加大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技术投入 |
三、加大对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的人才投入 |
第五节 提高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统计数据质量 |
一、加强统计人员培训 |
二、构建公共机构节能管理平台 |
三、加强重点用能单位能耗监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节能意识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关于日本能源工作的考察和对我国能源开发利用工作的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的立法策略研究[J]. 孙佑海,王甜甜.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立法:美国经验与中国借鉴[J]. 蔡先凤,龙震影.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2021(06)
- [3]日本智库的国际问题研究及其对中国的启示[J]. 赵政原. 情报杂志, 2021(11)
- [4]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中国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研究 ——基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D]. 韩美琳. 吉林大学, 2021(01)
- [5]寻甸县公共机构节能管理研究[D]. 宋婷. 云南财经大学, 2021(09)
- [6]智能化对制造业企业能源效率的影响研究[D]. 杨渊鋆.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1
- [7]中石化公司绿色发展战略研究[D]. 李帅. 兰州理工大学, 2021
- [8]欧盟对中亚的能源外交探析[D]. 赵博谦. 新疆大学, 2021
- [9]光伏发电工程DBB模式应用研究[D]. 隋心宇.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10]腐植酸基水煤浆分散剂的结构设计、合成及其制浆稳定性研究[D]. 董亚萍.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标签: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 产业结构理论; 公共资源; 立法原则; 工作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