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高棚室蔬菜经济效益新途径(论文文献综述)
史旖旎,解恒燕[1](2021)在《我国北方寒区塑料大棚闲置期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文中提出针对我国北方寒区塑料大棚广泛存在的实际情况,分析了大棚闲置的原因及其危害,对我国北方寒区闲置大棚开发利用情况进行了概括总结,其中闲置大棚主要用于种植蔬菜、食用菌栽培、畜禽养殖、光伏结合温室等方面,并提出了闲置大棚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及发展趋势。同时,指出开展规模化开发利用闲置大棚关键技术研究是加速闲置大棚利用的有效手段;对现有大棚进行加固是增强大棚骨架荷载及其可利用性的方法;对大棚内部环境设施及控制系统进行设置及改造是塑料大棚开发利用的先决条件。
陈丽娜[2](2019)在《提高法库县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措施》文中研究说明蔬菜安全生产需要及时加以提高,法库县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引进推广高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的蔬菜品种,运用光照调解技术--补光灯,实施土壤消毒技术,利用熊蜂授粉及地膜覆盖与滴灌技术,应用物理技术防治病虫害。法库县设施蔬菜采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用以提高设施蔬菜安全生产现状,让农户经济效益得到最大利益化。
宋晓,陈莉,李建芬[3](2019)在《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文中指出针对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浪费和污染环境等日益突出的问题,分析了蔬菜秸秆废弃物利用的国内外现状,阐述了目前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模式主要有工厂化生产制作有机肥、蔬菜产区就地堆肥、蔬菜秸秆原位还田等,提出了目前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与建议,以期为今后的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指导。
孙菡[4](2019)在《设施条件下秸秆阴燃释放二氧化碳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文中提出番茄是我国北方设施栽培的重要蔬菜,在冷凉季节由于保温而通风量降低,导致温室内CO2浓度不足,是影响番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因素之一。我国秸秆资源丰富,但利用情况并不理想。如能将秸秆在日光温室内阴燃,释放CO2,既可一定程度补充密闭温室的CO2浓度不足,同时为秸秆资源的利用开辟新途径。本试验在日光温室内设置相对密闭小区,分别为对照CK和不同CO2浓度处理的T1、T2、T3和T4。将玉米秸秆粉碎制成棒状,在小区内阴燃释放CO2,研究不同CO2浓度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果实产量及品质的影响,试验取得如下结果。(1)在日光温室内增加CO2浓度均可有效促进番茄植株生长发育,其中T3处理(1000μmol/mol)效果最佳。与对照CK相比,植株高、茎粗分别增加了21.84%、10.43%;番茄第一穗花开花时间提前4.27天;第一花序节位降低1.2个节点;植株根、茎、叶的干重分别增加47.55%、18.58%、22.11%;植物根、茎、叶的鲜重分别增加38.08%、19.88%、23.97%。(2)在日光温室内增加CO2浓度明显提高番茄产量,改善番茄品质。与对照CK相比,T3处理(1000μmol/mol)的单株产量和累计产量分别增加53.67%和30.99%;番茄果实可溶性糖、维生素C、蛋白质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增加67.31%、31.48%、34.87%和18.34%,可滴定酸含量降低31.30%,糖酸比值为对照的2.52倍;在感官品质评分过程和电子舌仪器分析中,T3处理的番茄在偏爱度、外观、香气、甜度和质感上评分值均最高。所以在日光温室内增施新型CO2气肥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当小区内CO2浓度达到1000μmol/mol最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和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试验结果表明,在日光温室内增加CO2有利于番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最佳的CO2浓度为1000μmol/mol;同时为秸秆资源的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郭晶[5](2019)在《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设施园艺是一种反季节的农业发展模式,也就是在春季可以完成早生产、在秋季做到延迟生产甚至是在冬季可以正常生产以满足供应需求,这种生产模式不仅可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同时也提升了农民的收入,大大的增加了土地的使用率和发展效益。本文梳理了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详细描述了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分析了制约农场发展的因素,为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通过对双鸭山农场不同设施园艺生产模式的比较,结合产投比和纯收入情况,筛选出一些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模式,根据环境和市场,优先选用这些高效的果蔬种植模式,从而推动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和经济社会发展。1、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分为3个阶段:产业发展初期(20世纪70—90年代),快速发展阶段(2000—2011年)和产业转型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2、筛选出适合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经济效益较好的生产模式,采用塑料大棚生产:一年一茬可种植草莓,一年二茬可种植香瓜/菜豆、香瓜/白菜、西红柿/叶菜、白菜/西红柿。采用日光温室生产:不加温的单茬可种植红提、草莓,不加温的一年三茬,早春茬可种植叶菜、油豆角,秋茬可种植黄瓜等。加温的温室一年三茬,春茬可种植叶菜、黄瓜,秋茬可种植西红柿、芹菜。3、发现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中存在问题:(1)缺乏长远规划。(2)产业布局有待完善。(3)产业链不完整。(4)基础设施不健全。(5)组织化程度不高。4、针对出现的问题提出的建议:(1)鼓励发展设施园艺,一是做好长远规划,促进设施园艺产业发展,二是引入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2)合理布局,一是采用筛选出来的高效生产模式,二是建果蔬批发市场,设销售点。(3)完善设施园艺产业链建设,促进效益转化。一是完善设施园艺产业链配套建设,二是强化物流产业、加工产业等薄弱环节,三是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实现效益最大化。四是发挥优质资源优势,争取向质量要效益。(4)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合作社作用。(5)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市场及发展旅游业。
杨志会[6](2019)在《华北高寒区温凉作物“南苗北植”生产技术研究》文中提出华北高寒区海拔高、气候冷凉、光照强、昼夜温差大,适合温凉作物的生产。但区域早春间霜期温度宽幅波动,限制了作物生产的田间启动。随着作物栽培技术和设施装备农业的发展,设施育苗成为华北高寒区早春资源利用和作物增产的保障。在华北高寒区,农户自给自足的设施育苗由于育苗环境不易控制,常使成苗期难以稳定,秧苗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移栽后的大田生产,成为限制区域作物高产、优质的主要问题。本研究旨在探索利用3、4月份冀中平原区(保定市清苑县)温暖的自然气候资源进行育苗,而后5、6月份定植于华北高寒区(张家口市张北县)大田,利用区域冷凉的气候环境完成生产的可行性与关键技术。本项研究通过对“南苗北植”与目前生产上的当地育苗定植两种方式的苗期环境、秧苗质量,定植后的缓苗成活和后期作物生长发育状况,以及作物产量、品质与产值的比较,明确了异地育苗的效应机理与关键技术,为促进农业自然资源利用的高效化、育苗技术的产业化,以及华北高寒区作物生产的改进提供了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持。主要结果如下:1、确定了不同地区适宜的育苗期以张北为代表的华北高寒区和以清苑为代表的冀中平原区育苗期间的苗床温度与大气温度之间存在显着的线性回归关系,可利用回归方程和常年温度推算出各育苗地的适宜育苗期。甜菜“南苗北植”(简称南苗)在张北最早的定植期(5月1日)移栽的露地育苗期为3月11日,当地育苗(简称北苗)的最早移栽期为5月20日,拱棚育苗期为3月14日;洋葱南苗的小拱棚+露地最早育苗期为3月6日,北苗温室育苗最早育苗期为3月11日;西芹南苗的温室最早育苗期为为1月31日,北苗温室+拱棚的最早育苗期为2月26日。两地各作物苗期温度,相同育苗天数下清苑具有更高的有效积温,且比张北的温度更加稳定。清苑育苗具有气候优势。2、明确了不同苗源的秧苗质量清苑和张北的3种作物定植时的秧苗,均达到了成苗标准。甜菜表现为南苗质量高于北苗,南苗的株高和百苗重分别为北苗的1.832.05和1.191.72倍。洋葱和西芹的秧苗质量总体表现为北苗高于南苗,洋葱南苗茎粗、根数和叶绿素含量性状为北苗的70.16%89.0%,西芹南苗为北苗的35.3%86.9%。南苗较高的温度环境促使秧苗表现徒长趋势。3、明确了“南苗北植”的生产优势“南苗北植”延长了甜菜的生育期,促进了甜菜的生长发育。2017年甜菜南苗比常年移栽期早栽820d,在遇旱补水的栽培条件下,南苗北植甜菜表现出明显优势。甜菜南苗的全生育期叶片数、叶面积指数、根径分别为北苗的1.251.75、1.101.20和1.001.11倍。2018年甜菜南苗早栽1231d,在雨养旱作栽培条件下,由于自然降水分布不均,影响了南苗地上部生长,南苗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和根径仅为北苗的0.810.88倍、0.610.76倍、0.630.96倍和0.741.00倍。试验表明在不同栽培管理方式下,移栽期显着影响了甜菜的生长,表现出早栽优于晚栽。早栽甜菜的株高、叶片数、叶面积指数和根径分别为晚栽的1.091.19倍、1.131.40倍、1.291.53倍和0.991.36倍。洋葱和西芹的“南苗北植”,同样可提前在张北的定植期,促进了植株的生长,延宽了上市期。“南苗北植”的大田洋葱株高比北苗提高了3.284.15cm、生育期平均叶片数提高了1.61.7片、平均假茎粗度为北苗的1.121.17倍。“南苗北植”的大田西芹株高、茎部周长和叶片数分别为北苗的1.02倍、1.01倍和1.32倍。“南苗北植”有利于植株的生长。4、提高了移栽成活率、产量和品质三种作物的“南苗北植”在成活率、产量和品质方面均与当地育苗定植存在明显差异。甜菜南苗的产量为北苗的0.781.29倍;移栽期之间表现出早栽30d,产量提高29%38%;移栽期越早,含糖量越高,南苗的含糖率比北苗提高了0.130.97个百分点,至收获期含糖率可达16.81%。2018年南苗的4月29日和5月12日两个定植期的产糖量比北苗提高了25.6%32.1%。洋葱南苗成活率、产量分别是北苗的1.23、1.08倍;南苗鳞茎直径在70110mm的洋葱占84.51%,鳞茎比北苗具有更高的整齐度。西芹的成活率南苗与北苗接近,南苗的单株重和净菜产量是北苗的1.20和1.38倍。5、初步明确了不同苗源作物的养分累积效果三种作物不同的移栽期影响了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储藏与转运。甜菜养分累积表现为地上部的叶片养分含量高于块根,收获期地上叶片的N、P、K含量依次是块根的2.163.22、1.062.27和2.283.95倍。占全株干物质量13.3%24.4%的叶片养分积累归还农田,减少了农田土壤养分的消耗。甜菜地上部的N、P含量表现随播期越晚,含量越高趋势。2017年在遇旱补水栽培条件下,甜菜地下块根的N、P、K养分含量均为南苗最低,养分生物学效率是北苗的1.13、1.09和1.22倍。2018年在雨养旱作条件下,全株N、P、K养分生物学效率南苗依次是北苗的97.76%115.99%、101.4%104.4%、104.0%116.6%。洋葱叶片的N、P、K养分含量高于鳞茎。叶片N、P、K养分含量表现为南苗高于北苗,依次为北苗的1.03、1.06、1.51倍;鳞茎的N、P、K含量均表现南苗低于北苗;N、P、K养分生物学效率南苗依次比北苗分别提高了13.8%、11.7%、19.7%。全株的N、P、K生物学效率南苗分别比北苗洋葱提高了10.9%、10.7%和10.7%。西芹地上部的N、P、K养分含量表现为南苗高于北苗,养分生物学效率为南苗低于北苗。6、明显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益三种作物生产的育苗成本均表现为南苗低于北苗,产值和经济效益得到提高。甜菜南部育苗生产成本低于北部321.64元·hm-2,产值增加6.0%24.5%,经济收益增加38.89%176.93%。甜菜南苗适期早栽的经济效益提高了40.1%150.1%。洋葱南苗比北苗的育苗成本降低了1485.88元·hm-2。按产地收购均价计算,南苗生产经济收益比北苗提高了37.3%87.4%。西芹的南部育苗费用加运输成本低于北苗663.5元·hm-2,按批发市场均价和产地收购均价计算,相同生长天数下南苗生产的经济收益分别比北苗提高了30.23%和52.98%。综上所述,“南苗北植”可实现甜菜早育苗早移栽以延长生育期,提高产量,改善品质,提高养分生物学效率,增加经济收益。“南苗北植”早移栽可展宽洋葱和西芹的上市期,降低秧苗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南苗北植”不仅是一项有效提高华北高寒区温凉作物高产、高效的栽培技术,而且有助于促进秧苗的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生产。
陈伟健[7](2018)在《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现状及高效生产模式分析》文中指出哈尔滨市作为黑龙江省省会城市,哈长城市群核心,所辖区域广、人口密集,每年的蔬菜需求量巨大,其蔬菜产业发展模式在全省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和引领性。本研究按照国家“黑龙江省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实施方案”精神、黑龙江省农业发展战略及相关政策指导意见,依托“黑龙江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协同创新体系”,于2016年12月—2018年2月,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进行了系统的调研分析。采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函询、座谈、现场走访调研等形式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规模、种类、类型)、蔬菜主要生产模式等方面进行了调研;理清了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历程,准确掌握了蔬菜产业现状,梳理了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比较筛选了经济效益较好的蔬菜生产模式,并对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提出相应对策;为今后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的蔬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将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历程划分为6个阶段。(1)萌芽阶段(1645年—20世纪初);(2)自由发展阶段(20世纪初—1949年);(3)产业初始阶段(1949年—1969年);(4)产业发展阶段(1969年—1990年);(5)产业成型阶段(1990年—2005年);(6)产业转型调整阶段(2005年—至今)。2、明确了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的类型、规模、分布及蔬菜种类。截止到2017年底,哈尔滨市蔬菜生产用地面积64348.4公顷,其中露地蔬菜面积57793.5公顷;塑料大棚面积5522.7公顷;温室面积1032.2公顷。蔬菜生产用地面积排名前五的区县是双城区(19805.1公顷,占比30.8%)、五常市(11999.9公顷,占比18.6%)、宾县(9933.3公顷,占比15.4%)、呼兰区(7531.6公顷,占比11.7%)、道里区(2666.6公顷,占比4.1%)。哈尔滨市主要种植的蔬菜种类及面积:主要种植大白菜、叶菜、黄瓜、茄子、番茄、菜豆、大葱、辣椒、甘蓝、萝卜、大蒜、圆葱、胡萝卜等13种蔬菜。播种面积前五位的蔬菜种类是大白菜、叶菜、黄瓜、茄子、番茄,种植面积分别为19733.3公顷、6533.3公顷、5866.7公顷、4733.3公顷、4533.3公顷,占比分别为27.3%、9.0%、8.1%、6.5%、6.3%。3、筛选出适合哈尔滨市的蔬菜高效生产模式13种。包括温室蔬菜高效生产模式5种;塑料大棚蔬菜高效生产模式4种;露地蔬菜高效生产模式4种。4、梳理出制约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7项对策。(1)转变思想,重视蔬菜产业发展;(2)精准调研,科学规划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布局;(3)加强储运及加工环节,建设全产业蔬菜生产模式;(4)加大水、电、路、批发市场等基础设施投入;(5)引入农业保险,完善补贴制度;(6)重视农民技术培训,培养基层专业人才队伍;(7)筛选并示范推广高效生产模式,规范技术规程。5、提出的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布局方案。围绕哈尔滨市核心城区,结合各区县产业现状及区位特点,对其蔬菜产业发展战略进行了重新规划。
王英奎,高艳双,王秀杰,刘敏,郑太文,程晓霞[8](2017)在《棚室黄瓜水肥一体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应用》文中研究指明棚室黄瓜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是将可溶性肥料溶于水中,把施肥和灌溉结合起来,按照黄瓜生长需肥、需水规律,准确定量将肥水同步输送到黄瓜根部土壤的一种新的栽培模式[1]。该技术具有降本增效(节水、肥、药和省工)、改善土壤、提早上市等优势,且滴灌设施安装、操作简便,利于推广应用。为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对保障蔬菜安全生产和人民的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赵雪雅[9](2016)在《辽宁省现代蔬菜种苗产业经营管理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蔬菜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随着我国农业的不断发展,对高品质的蔬菜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育苗是蔬菜生产的重要环节之一,根据发展的需要,育苗作为独立的产业从蔬菜生产中分离出来已经成为趋势,近年来我国种苗企业在不断增加,育苗技术从传统逐步在向现代化过渡,并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育苗技术体系,然而对种苗产业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育苗技术,针对产业经营及发展方面的研究很少。我国自80年代引进工厂化育苗技术,经过三十余年的探索与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总体来说种苗产业发展缓慢。我国每年蔬菜育苗移栽面积超过1.5亿亩,用苗量超过6800亿株,现有种苗企业的数量与规模远远达不到需求。本文运用实证研究法、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方法,通过访谈、考察、问卷的形式对辽宁省现在的蔬菜种苗产业进行了调查,截止到2014年,辽宁设施面积约为73.33万公顷,设施蔬菜总产量达到3235万吨,产值超过700亿。蔬菜移栽苗数量约为110亿株,其中应用现代育苗方式的仅有45亿株,大部分散户、蔬菜种植合作社还采用传统方式育苗。本文从设施设备情况、品种、不同基质类型、不同成苗方式四个影响种苗企业的主要技术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选取了25家种苗企业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1.种苗企业主要应用的设施类型为日光温室,其次是塑料薄膜连栋温室,整体机械化程度较低,大部分育苗场无播种流水线、嫁接机、水肥一体化设备等,大部分工作仍依靠人工;2.对品种的分析显示种苗企业结合品种优势可提高企业的信誉度,但目前辽宁省大部分种苗企业还是以代育为主,没有形成结合品种的优势经营模式;3.辽宁省大部分种苗企业都应用进口基质,应用过国产基质出现事故的概率大大高于进口基质;4.不同成苗方式对种苗企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风险和效益两方面,嫁接苗的利润约是实生苗的一倍,但发生病虫害的风险比实生苗高约一倍。目前,辽宁省各种形式的种苗繁育中心共有约300家,主要集中在辽西辽北以及辽中地区。其在经营模式上主要分为三类,分别是产业扩展型、代理育苗型以及自由育苗型,并通过实地考察法、比较研究法分别选取三种类型的企业对其经营模式、管理架构、人员设置、经营特点、经济效益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对比,通过对整体和个案的分析,发现辽宁省的种苗企业存在管理架构设置不合理,企业缺乏长期发展规划,产品附加值低,种苗质量不稳定等问题,种苗产业则存在技术创新落后,技术、管理、品种不相配套,产业布局不合理,传统观念强,机械化程度低等问题,即种苗产业的配套产业体系难以建立起来,总结出制约蔬菜种苗产业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于种苗产业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同时兼具高产出、高效益的特点,但由于种苗场生产规模不够或经营管理不当而造成效益并不高。并根据种苗产业存在问题提出了顶层设计金字塔结构:种苗质量是种苗企业发展的根基,同时基于盈亏平衡理论提出完善经营管理策略、提高经济效益的建议。
邹显凤[10](2016)在《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绿色蔬菜种植业在农业产业中发展迅速,蔬菜产业已成为具有高效率、高回报的产业,现代化蔬菜产业园区能够更好、更快的推动蔬菜基地的发展,从战略角度进行基地未来发展的分析是学者们进行研究的主要课题。本文对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郊的云良农业蔬菜园区项目发展情况进行了研究。首先,在梳理了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的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云良农业园区蔬菜基地建设、规模和运营方式等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其次,通过SWOT分析法对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发展的优势、劣势、机遇和威胁进行了分析,并制定出其发展战略的定位、目标、重点和选择;最后,根据实际情况,通过园区蔬菜的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等方面实施战略对策。总之,本文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在提高云良农业公司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对同行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二、提高棚室蔬菜经济效益新途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提高棚室蔬菜经济效益新途径(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北方寒区塑料大棚闲置期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北方寒区大棚闲置情况及其危害 |
2 闲置大棚开发利用情况 |
2.1 利用闲置大棚种植果蔬 |
2.2 利用闲置大棚进行食用菌栽培 |
2.3 利用闲置大棚进行畜禽养殖 |
2.4 光伏板与温室大棚结合 |
3 北方寒区闲置大棚开发利用存在的问题 |
3.1 闲置大棚难以综合开发利用形成规模化 |
3.2 闲置大棚骨架承载力低,难以利用 |
3.3 闲置大棚内部环境设施难以满足开发利用的要求 |
4 北方寒区闲置大棚开发利用的建议 |
4.1 探索闲置大棚的规模化综合开发利用技术 |
4.2 加固闲置大棚的骨架结构 |
4.3 优化闲置大棚的内部环境设施 |
5 小结 |
(2)提高法库县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法库县设施蔬菜生产现状 |
2 适合法库县蔬菜安全生产的措施 |
2.1 引进推广高质优良抗病能力强的蔬菜品种 |
2.2 地膜覆盖与滴灌技术 |
2.3 光照调解技术--补光灯 |
2.4 土壤消毒技术 |
2.5 熊蜂授粉技术 |
2.6 应用物理技术防治病虫害 |
3 采用绿色安全生产技术,设施蔬菜安全生产得到提高 |
3.1 经济效益 |
3.2 社会效益 |
3.3 生态效益 |
(3)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国内外蔬菜秸秆利用情况分析 |
1.1 国外秸秆利用现状 |
1.2 国内秸秆利用现状 |
2 目前蔬菜秸秆的利用方式及途径 |
2.1 蔬菜秸秆废弃物工厂化生产制作有机肥模式 |
2.2 蔬菜秸秆废弃物在产区就地堆肥模式 |
2.3 蔬菜秸秆废弃物原位还田模式 |
3 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中存在问题 |
3.1 企业处理蔬菜秸秆及废弃物成本高、困难大 |
3.2 蔬菜秸秆及废弃物收集、储运、分拣难度大 |
3.3 病虫害对下茬蔬菜的侵染 |
4 蔬菜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意见与建议 |
4.1 加大政府倡导与补贴力度 |
4.2 建立完善的蔬菜秸秆收集、储运制度 |
4.3 加强棚室所用物品替代品的研究与应用 |
4.4 大力提倡蔬菜秸秆原位还田模式 |
4.5 研发推广多种途径的蔬菜秸秆利用方式 |
5 结语 |
(4)设施条件下秸秆阴燃释放二氧化碳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CO_2 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
1.1.1 CO_2 对植物光合作用的影响 |
1.1.2 CO_2 对植物水分蒸腾作用及利用率的影响 |
1.1.3 CO_2 对植物光呼吸影响 |
1.1.4 CO_2 对植物生长发育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
1.2 保护地增施CO_2气肥的研究 |
1.2.1 保护地增施CO_2气肥的浓度 |
1.2.2 保护地增施CO_2气肥的研究进展 |
1.2.3 保护地增施CO_2气肥的方法及优缺点 |
1.3 秸秆资源的利用现状 |
1.3.1 秸秆资源的燃料化利用 |
1.3.2 秸秆资源的饲料化利用 |
1.3.3 秸秆资源的肥料化利用 |
1.3.4 秸秆资源的原料化利用 |
1.3.5 秸秆资源的基料化利用 |
1.4 本论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日光温室内新型CO_2肥料 |
2.1.2 日光温室内CO_2浓度监测 |
2.2 试验设计 |
2.3 日光温室的管理 |
2.3.1 植株管理 |
2.3.2 水肥管理 |
2.4 植株及果实生长量的测量方法 |
2.4.1 植株株高测量方法 |
2.4.2 植株茎粗测量方法 |
2.4.3 植株干、鲜重的测量方法 |
2.4.4 果实直径的测量方法 |
2.4.5 果实硬度的测量方法 |
2.4.6 果实单株产量的测量方法 |
2.4.7 果实累计产量的测量方法 |
2.4.8 果实色差的测量方法 |
2.5 果实生理指标的测定方法 |
2.5.1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方法 |
2.5.2 可滴定酸含量的测定方法 |
2.5.3 维生素C含量的测定方法 |
2.5.4 可溶性蛋白含量的测定方法 |
2.5.5 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测定方法 |
2.6 果实感官评价的测定方法 |
2.7 果实风味的测定方法 |
2.7.1 电子舌样品的预处理 |
2.7.2 电子舌的传感器的活化 |
2.7.3 番茄样品的测定 |
2.8 温室环境因子的测定方法 |
2.9 数据处理分析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 |
3.1.1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植株的株高的影响 |
3.1.2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植株的茎粗的影响 |
3.1.3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开花时间和第一花序节位数的影响 |
3.1.4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植株的干重和鲜重的影响 |
3.2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不同时期番茄果实的影响 |
3.2.1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不同时期番茄的平均单果重的影响 |
3.2.2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不同时期番茄果实的直径的影响 |
3.2.3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不同时期番茄果实的硬度的影响 |
3.3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产量的影响 |
3.3.1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单株产量的影响 |
3.3.2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累计产量的影响 |
3.4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品质的影响 |
3.4.1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可溶性糖的含量的影响 |
3.4.2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可滴定酸的含量的影响 |
3.4.3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糖酸比比值的影响 |
3.4.4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维生素C的含量的影响 |
3.4.5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 |
3.4.6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的含量的影响 |
3.4.7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色差的影响 |
3.5 番茄果实感官鉴评 |
3.5.1 感官鉴评 |
3.5.2 电子舌与感官评价PCA分析 |
第四章 讨论与结论 |
4.1 讨论 |
4.1.1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的 |
4.1.2 不同浓度CO_2气体对番茄果实的影响的 |
4.2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
1.2.1 国外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1.2.2 我国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1.2.3 黑龙江省设施园艺发展概况 |
1.2.4 设施园艺未来发展方向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 |
2.1 双鸭山农场概况 |
2.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历程 |
2.2.1 设施园艺概况 |
2.2.2 发展历程 |
2.2.3 主导产业和成效 |
2.2.4 面临的主要问题 |
2.3 小结 |
3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现状 |
3.1.1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规模分析 |
3.1.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经济效益分析 |
3.1.3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社会效益分析 |
3.1.4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生态效益分析 |
3.2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建设制约因素分析 |
3.2.1 缺乏长远规划 |
3.2.2 产业布局有待完善 |
3.2.3 产业链不完整 |
3.2.4 基础设施不健全 |
3.2.5 组织化程度不高 |
3.3 小结 |
4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生产模式分析 |
4.1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生产模式及茬口安排 |
4.1.1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主要生产模式及茬口安排 |
4.1.2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主要生产模式成本及占比 |
4.1.3 双鸭山农场日光温室主要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益 |
4.2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生产模式分析 |
4.2.1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主要生产模式及茬口安排 |
4.2.2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主要生产模式的成本及占比情况 |
4.2.3 双鸭山农场塑料大棚主要生产模式的生产效益 |
4.3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高效种植生产模式筛选 |
5 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发展对策 |
5.1 SWOT分析 |
5.1.1 内部因素分析:优势弥补劣势 |
5.1.2 外部因素分析:机遇大于威胁 |
5.2 发展对策 |
5.2.1 鼓励发展设施园艺 |
5.2.2 合理布局 |
5.2.3 完善全产业链建设,促进效益转化 |
5.2.4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发挥合作社作用 |
5.2.5 利用电商平台拓宽销售市场及发展旅游业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华北高寒区温凉作物“南苗北植”生产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研究背景与总体设计 |
1 引言 |
2 研究背景与意义 |
3 生产与研究现状 |
3.1 坝上温凉作物生产现状及存在问题 |
3.2 育苗移栽技术 |
3.3 温度、光照对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
3.4 播期、定植期对作物产量与品质的影响 |
3.5 异地育苗、栽培的研究现状及进展 |
4 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与技术路线 |
4.1 研究内容 |
4.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甜菜的“南苗北植”生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植株生长指标调查 |
1.3.2 产量和品质指标测定 |
1.3.3 养分的测定 |
1.3.4 苗期气象监测 |
1.4 参照标准 |
1.4.1 成苗及移栽期标准 |
1.4.2 生长界限温度 |
1.4.3 成苗有效积温量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区育苗期的确定 |
2.1.1 育苗环境温度与气温的关系 |
2.1.2 育苗需要的积温量 |
2.1.3 不同地区育苗期的确定 |
2.2 不同地区育苗的秧苗质量比较 |
2.3 甜菜大田生产效果比较 |
2.3.1 甜菜株高变化特征 |
2.3.2 甜菜叶片数变化特征 |
2.3.3 甜菜叶面积变化特征 |
2.3.4 甜菜根径的变化特征 |
2.3.5 甜菜含糖率的变化 |
2.3.6 甜菜生产的养分累积效果比较 |
2.3.7 甜菜的产量和产糖量比较 |
2.4 甜菜生产的经济效果比较 |
2.4.1 不同地区甜菜育苗的成本比较 |
2.4.2 不同苗源甜菜生产成本比较 |
2.4.3 甜菜生产的经济效果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4.1 “南苗北植”可提早甜菜的定植期且秧苗质量更健壮 |
4.2 “南苗北植”影响了甜菜定植后的生长性状和养分的吸收利用 |
4.3 “南苗北植”显着提高了甜菜的产量和经济效益 |
第三章 洋葱的“南苗北植”生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植株生长指标调查 |
1.3.2 产量测定 |
1.3.3 植株养分的测定 |
1.3.4 成本调查 |
1.3.5 市场价格调查 |
1.3.6 苗期气象监测 |
1.4 参照量值 |
1.4.1 成苗标准 |
1.4.2 生长界限温度 |
1.4.3 成苗积温量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区育苗期的确定 |
2.1.1 育苗环境温度与气温的关系 |
2.1.2 育苗需要的积温量 |
2.1.3 不同地区育苗期的确定 |
2.2 不同地区育苗的秧苗质量比较 |
2.3 生产效果比较 |
2.3.1 洋葱株高 |
2.3.2 洋葱叶片数 |
2.3.3 洋葱假茎粗度和鳞茎直径 |
2.3.4 洋葱干物质积累 |
2.3.5 洋葱的养分积累量比较 |
2.3.6 洋葱产量比较 |
2.4 不同地区洋葱育苗的成本比较 |
2.4.1 固定成本比较 |
2.4.2 可变成本比较 |
2.4.3 秧苗总成本比较 |
2.5 洋葱的经济效果比较 |
2.5.1 洋葱上市期全国洋葱市场价格分析 |
2.5.2 洋葱不同处理的经济效果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4.1 “南苗北植”可提前洋葱的移栽期和上市期 |
4.2 “南苗北植”降低了洋葱秧苗成本 |
4.3 “南苗北植”提高了洋葱产量与经济效益 |
第四章 西芹的“南苗北植”生产 |
1 材料与方法 |
1.1 试验材料 |
1.2 试验设计 |
1.3 测定内容与方法 |
1.3.1 植株的生长指标调查 |
1.3.2 产量测定 |
1.3.3 植株养分的测定 |
1.3.4 市场价格调查 |
1.3.5 苗期气象监测 |
1.4 参照量值 |
1.4.1 成苗标准 |
1.4.2 生长界限温度 |
1.4.3 成苗积温量 |
1.5 数据处理与分析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地区育苗期的确定 |
2.1.1 育苗环境温度与气温的关系 |
2.1.2 育苗需要的积温量 |
2.1.3 不同地区育苗期的确定 |
2.2 不同地区育苗的秧苗质量比较 |
2.3 不同地区育苗的生产效果比较 |
2.3.1 株高 |
2.3.2 茎部周长 |
2.3.3 叶片数 |
2.3.4 不同地区西芹育苗的养分比较 |
2.3.5 产量 |
2.4 西芹生产的经济效果比较 |
2.4.1 坝上西芹上市期全国市场价格分析 |
2.4.2 西芹育苗田成本比较 |
2.4.3 不同苗源西芹生产田成本比较 |
2.4.4 不同苗源西芹生产的经济效果比较 |
3 讨论 |
4 结论 |
4.1 明确了西芹“南苗北植”适宜的育苗期,提前坝上大棚西芹的定植期 |
4.2 “南苗北植”西芹具有较好的生态适应性 |
4.3 “南苗北植”降低了育苗成本,提高了西芹产量与经济效益 |
第五章 坝上温凉作物“南苗北植”生产效果比较 |
1 不同地区的育苗条件与适宜育苗期比较 |
2 不同地区育苗的成本与成本构成比较 |
3 不同地区育成秧苗的本田生产优势比较 |
4 “南苗北植”的经济效果比较 |
第六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1 全文讨论 |
1.1 “南苗北植”的气候资源合作利用优势 |
1.2 “南苗北植”的生产优势 |
1.3 “南苗北植”的经济优势 |
1.4 “南苗北植”的育苗地选择与关键技术 |
2 全文结论 |
2.1 明确了3种作物不同地区适宜的育苗期与坝上适宜的定植期 |
2.2 “南苗北植”降低了秧苗成本,改善了定植后的植株性状 |
2.3 “南苗北植”提高了3种作物的产量,增加了经济效益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简历 |
致谢 |
(7)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现状及高效生产模式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蔬菜产业发展动态 |
1.3.1 国外蔬菜产业发展 |
1.3.2 国内蔬菜产业发展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2 发展蔬菜产业的重要意义 |
2.1 满足人们的身体健康需求 |
2.2 促进城乡居民就业,维护社会稳定 |
2.3 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
2.4 出口创汇 |
2.5 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
2.6 促进观光农业发展 |
3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
3.1 哈尔滨市概况 |
3.2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历程 |
4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现状及问题分析 |
4.1 哈尔滨市蔬菜发展现状 |
4.2 哈尔滨市蔬菜种植面积及种类情况调研 |
4.2.1 哈尔滨市各区县蔬菜生产占地面积 |
4.2.2 哈尔滨市主要蔬菜种植种类及播种面积 |
4.3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5 哈尔滨市主要蔬菜生产模式分析 |
5.1 哈尔滨市温室蔬菜主要生产模式分析 |
5.2 哈尔滨市塑料大棚蔬菜主要生产模式分析 |
5.3 哈尔滨市露地蔬菜主要生产模式分析 |
5.4 哈尔滨市蔬菜高效种植生产模式筛选 |
6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6.1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SWOT分析 |
6.2 哈尔滨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棚室黄瓜水肥一体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水肥一体化滴灌系统设计要求 |
1.1 棚室蓄水池建设 |
1.2 棚室滴灌设备安装 |
2 主要栽培技术要点 |
2.1 选择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良品种 |
2.2 适时播种, 培育壮秧是丰产的基础 |
2.2 精耕细作, 施足底肥, 增施有机肥, 保证黄瓜生长所需要的各种养分 |
2.3 及早定植, 早成熟、早上市, 确保瓜农收益最大化 |
2.4 加强定植后棚室内水肥管理, 病虫害防治, 达到高产、稳产的目的 |
2.4.1 棚室黄瓜水分管理 |
2.4.2 棚室黄瓜养分管理一般黄瓜坐果前不施肥, 第一个果坐住后开始施肥, 采用压差式施肥法, 施棚室蔬菜专用肥 (19-8-27) 每亩5~7kg, 每两次滴灌水中有一次施肥即可。具体做法是, 先将肥料在施肥前一天溶于水中, 施肥时用纱网过滤后将肥液倒入施肥罐内。施肥前先灌水15~20min, 施肥时, 拧紧罐盖, 打开罐的进水阀, 罐注满水后再打开罐的出水阀, 调节压差以保持施肥速度正常, 滴水头的滴水速度为每小时1.7L为宜。加肥时间控制在40~60min, 防止施肥不均或不足。一般在1m3水中加入1kg肥料, 每次施肥后再灌溉20~30min, 以冲洗管道。 |
2.4.3 做好黄瓜病害的防治工作 |
3 滴灌施肥系统的维护和保养 |
3.1 滴灌施肥系统开始运行后, 要做到每次施肥后及时清洗过滤器阀门, 以防腐蚀生锈 |
3.2 施肥罐底部的残渣要经常清理, 以防肥料残渣堵塞管道, 影响滴灌 |
3.3 尽量避免在蔬菜生长期用酸或碱性物质冲洗滴灌系统 |
3.4 如果管道渍垢多, 必须用酸、碱清洗管道, 应选择在蔬菜收获后农闲季节进行 |
4 水肥一体化栽培技术优势 |
4.1 滴灌可以减少黄瓜病害的发生, 增加产量 |
4.2 该技术还能最大限度地减少过量施肥对环境造成的污染, 提高蔬菜的品质, 增加收入 |
4.3 实现了水肥智能一体化栽培模式, 减少肥料、人工费用的投入, 促进农民增收 |
(9)辽宁省现代蔬菜种苗产业经营管理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方法及研究内容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方法 |
1.2.3 技术路线 |
1.3 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 |
1.3.1 可能的创新之处 |
1.3.2 不足之处 |
1.4 国内外现状 |
1.4.1 国外应用现状 |
1.4.2 国内应用现状 |
1.4.3 国内研究进展 |
1.5 相关概念的界定 |
1.5.1 现代育苗 |
1.5.2 经营管理 |
2. 辽宁地区蔬菜种苗产业概况 |
2.1 辽宁蔬菜产业概况 |
2.2 辽宁地区蔬菜种苗产业概况 |
2.2.1 辽宁地区蔬菜种苗产业发展历程 |
2.2.2 辽宁地区蔬菜种苗产业现状 |
2.3 辽宁地区蔬菜种苗企业主要类型 |
2.3.1 产业扩展型 |
2.3.2 代理育苗型 |
2.3.3 自由育苗型 |
3. 不同技术因素产生影响的调查分析 |
3.1 辽宁种苗产业设施设备情况 |
3.1.1 辽宁种苗产业设施的主要类型 |
3.1.2 辽宁地区设施设备配置情况 |
3.1.3 设施设备投入对效益的影响 |
3.2 品种对种苗产业的影响 |
3.3 不同类型基质对种苗产业的影响 |
3.4 不同成苗方式对种苗产业的影响 |
3.4.1 实生育苗 |
3.4.2 嫁接育苗 |
3.4.3 嫁接苗与实生苗对比 |
4. 辽宁种苗企业经营管理模式比较 |
4.1 产业扩展型种苗企业A公司 |
4.1.1 公司概况 |
4.1.2 业务范围 |
4.1.3 经营管理模式特点 |
4.1.4 存在的优势与问题 |
4.2 代理育苗型种苗企业B公司 |
4.2.1 公司概况 |
4.2.2 经营管理模式及特点 |
4.2.3 存在优势与问题 |
4.3 自由育苗型种苗企业C公司 |
4.3.1 公司概况 |
4.3.2 经营管理模式及特点 |
4.3.3 存在优势与问题 |
4.4 不同类型种苗企业对比 |
4.4.1 基本情况比较 |
4.4.2 经营管理模式比较 |
4.4.3 在经济效益上的比较 |
5. 辽宁地区现代蔬菜种苗产业存在问题 |
5.1 蔬菜种苗企业存在问题 |
5.1.1 人员及管理问题 |
5.1.2 企业发展遇瓶颈,缺乏长远规划布局 |
5.2 蔬菜种苗产业存在问题 |
5.2.1 技术创新落后,基础研究与实际生产难结合 |
5.2.2 技术、管理、品种不相配套,种苗产业体系难建立 |
5.2.3 产业布局不合理,未形成育苗网络,难形成产业集中优势 |
5.2.4 传统观念强,机械化程度低 |
6. 现代蔬菜种苗产业的顶层设计与经营发展建议 |
6.1 种苗企业的顶层设计 |
6.1.1 种苗企业顶层设计金字塔 |
6.1.2 顶层设计金字塔的横向延伸与纵向延伸 |
6.2 完善种苗企业经营策略,着重于提高经济效益 |
6.2.1 设施合理配置 |
6.2.2 建立科学管理体制,降低生产成本 |
6.2.3 提高种苗溢价能力 |
6.3 增强自主研发能力,建立适应我国国情的产业体系 |
6.3.1 建立种苗产业体系的要求 |
6.3.2 产学研一体化,校企结合培养专业人才 |
6.3.3 建立与我国种苗产业相适应的管理模式 |
6.4 构建种苗产业网络,科学布局 |
参考文献 |
附录:辽宁省种苗企业经营管理问题调查问卷 |
致谢 |
(10)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文献概况 |
(一)国外研究文献概况 |
(二)国内研究文献概况 |
四、研究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蔬菜产业 |
二、设施农业 |
三、农业产业化 |
四、区位优势 |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
一、产业发展理论 |
二、产业布局理论 |
三、农业产业化理论 |
第三节 战略相关理论 |
一、企业战略 |
二、战略规划 |
三、SWOT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现状分析 |
第一节 项目综述 |
一、公司概况 |
二、项目简介 |
三、项目范围、规模、内容与工期 |
第二节 项目发展前景分析 |
一、经济发展 |
二、受益辖区及人口 |
第三节 财务评价 |
一、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
二、费用 |
三、财务指标计算 |
四、综合效益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的SWOT分析 |
第一节 优势分析 |
一、资源优势 |
二、区位优势 |
三、科技优势 |
四、品种优势 |
五、政策优势 |
六、资金优势 |
第二节 劣势分析 |
一、园区蔬菜生产方面的劣势 |
二、园区蔬菜加工方面的劣势 |
三、园区蔬菜流通方面的劣势 |
四、园区蔬菜销售服务方面的劣势 |
五、政府在发展蔬菜产业方面的劣势 |
第三节 机遇分析 |
一、政府在政策上的支持加强 |
二、市场前景广阔、发展空间大 |
三、特色、绿色疏菜需求量大 |
第四节 威胁分析 |
一、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 |
二、成本投入与产出的效益不相符 |
三、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渐激化 |
四、面临市场风险 |
第五节 SWOT矩阵综合分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战略的制定 |
第一节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的战略定位 |
一、精细蔬菜生产和供应的城郊蔬菜 |
二、打造“北方寿光” |
三、形成与畜牧业并驾齐驱的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
第二节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的战略目标 |
一、总体战略目标 |
二、具体战略目标 |
第三节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的战略重点 |
一、培育一批蔬菜产业优势区域 |
二、发展绿色、无公害蔬菜 |
第四节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的战略选择 |
一、产品战略 |
二、品牌战略 |
三、渠道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项目发展的战略实施对策 |
第一节 蔬菜生产方面 |
一、提高菜农的生产积极性 |
二、提升社会化服务水平 |
三、提升蔬菜产业经营水平 |
四、完善标准化体系 |
第二节 蔬菜加工方面 |
一、提高深加工水平 |
二、强化质量监管 |
三、加强品牌建设 |
四、做蔬菜龙头企业 |
第三节 蔬菜流通方面 |
一、提高蔬菜产销服务水平 |
二、完善蔬菜流通信息网络 |
第四节 蔬菜销售服务方面 |
一、加强蔬菜产业组织建设 |
二、努力増强蔬菜科技水平 |
三、强化蔬菜市场体系建设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提高棚室蔬菜经济效益新途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北方寒区塑料大棚闲置期开发利用现状及分析[J]. 史旖旎,解恒燕. 蔬菜, 2021(10)
- [2]提高法库县设施蔬菜安全生产措施[J]. 陈丽娜.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11)
- [3]蔬菜秸秆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研究[J]. 宋晓,陈莉,李建芬. 安徽农业科学, 2019(21)
- [4]设施条件下秸秆阴燃释放二氧化碳对番茄生长发育的影响[D]. 孙菡. 沈阳农业大学, 2019(02)
- [5]双鸭山农场设施园艺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D]. 郭晶. 东北农业大学, 2019(09)
- [6]华北高寒区温凉作物“南苗北植”生产技术研究[D]. 杨志会. 河北农业大学, 2019(03)
- [7]哈尔滨市蔬菜产业现状及高效生产模式分析[D]. 陈伟健. 东北农业大学, 2018(02)
- [8]棚室黄瓜水肥一体标准化生产技术及应用[J]. 王英奎,高艳双,王秀杰,刘敏,郑太文,程晓霞. 基层农技推广, 2017(03)
- [9]辽宁省现代蔬菜种苗产业经营管理策略研究[D]. 赵雪雅. 沈阳农业大学, 2016(02)
- [10]云良农业设施蔬菜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 邹显凤. 黑龙江大学, 20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