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特的研讨会

独特的研讨会

一、别开生面的研讨会(论文文献综述)

吴杏红[1](2012)在《四种句子语境及语义透明度对高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成语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采用定量的实验(句子启动技术和词汇判断任务)和定性的访谈(实验后要求被试口头解释目标成语义及猜测依据)相结合的方式,考察具体的强语境类型(同义语境、反义语境,解释语境、推理语境)和不同的成语语义透明度(高透明度与低透明度)对高级水平留学生成语理解的作用。通过对30名欧美和日韩高级水平留学生猜测语义的过程与实验条件下所得结果的系统考察和综合分析,我们发现:1.语境类型会影响高级水平留学生对成语的理解。就对高级水平留学生成语理解的促进作用而言,同义语境>反义语境>中性语境;解释语境≈推理语境>中性语境。2.成语的语义透明度会影响高级水平留学生对成语的理解。总体来说,高透明度的成语更易被留学生理解。3.语境与语义透明度存在一定程度的交互作用,表现为:只有在“同义语境”和“推理语境”中,“语义透明度”对留学生成语理解的作用才得以发挥,即高透明度成语的理解度高于低透明度成语;而在“反义语境”、“解释语境”、“中性语境”中,这种作用没有显着性差异。此外,通过对数据的观察,我们得出一个推论:解释性语境对低透明度成语理解的促进作用好于推理语境。4.一定程度上,“推理语境”促进成语理解,“解释语境”抑制成语理解。这是因为,留学生在利用解释语境线索时,存在推理策略泛化的现象。5.高级水平留学生已经有根据不同的语义透明度区别分析的意识:对高透明度成语最常使用“语素归纳”,对“低透明度”成语最常使用“语境归纳”,在初、中阶段存在的“透明词策略泛化”现象大大减少。6.“利用语素猜词”和“利用语境线索猜词”并用比单独使用一种线索得到更好的理解。7.上述作用在来自不同母语文字背景的高级水平留学生中不存在显着差异,不同语言背景的高级水平留学生的学习规律一致。基于以上发现,我们对成语教学及词典例句设置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参考建议,与此同时,本文的研究成果也能丰富“句子语境效应”和“猜测语义加工方式”的相关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管理学网,《生产力研究》信息资料室[2](2009)在《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8年12月)》文中提出12月3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主办的第四届中国零售论坛在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举办。此次论坛的主题为"中国零售业发展30年——提升顾客满意度"。当日,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中国零售研究中心副主任王高教授代表中心在论坛上发布了最新的研究成果:《中

王晓南[3](2019)在《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文中指出二胡的音乐文化身份是一个不断变迁的身份,其在古代、近代、现代、后现代都存在明显差异。古代是依附于传统音乐乐种、地方音乐风格而存在;近代刘天华等开始了走向舞台音乐表演形式的文化身份塑造,这其中也包含着借用西方音乐表演形式保留自己音乐文化风格的探索;从新中国建立开始的现代中国二胡音乐,以刘文金为代表的音乐家也同样借用西方音乐的独奏形式,将西方浪漫主义音乐本土化,并融入二胡音乐传统风格,形成了50、60年代二胡音乐风格的民族文化认同;改革开放后,二胡音乐随着中国“四个现代化”的提出以及工业文明对中国文化艺术的浸染,二胡演奏交响化、二胡作品协奏曲的形式促成了大型民族乐队协奏的二胡音乐风格;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初,二胡艺术发展更加注重借鉴西方音乐艺术的优长,出现移植西方高难度乐曲、小提琴化演奏大为流行的特征,同时也出现了二胡演奏的声腔化、流行音乐化以及与歌手合作、与西洋交响乐团合作、与爵士乐队合作、与原生态土着音乐人合作、与外国作曲家特别创作合作等多样舞台表演形式。近10余年来,二胡演奏曲目和表演形式的丰富变化和大胆尝试,都在试图以新观念、新形式将二胡音乐进行更广泛的推广。从表面上看,这些二胡音乐十分丰富多彩,但从本质上观察近百年二胡艺术发展,则伴随二胡音乐繁荣发展的是一种内在的危机,即中国民族音乐发展的方向到底在哪里一直困扰着中国二胡艺术的实践——这是一种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随着中国大国崛起、文化艺术领域的创新,我们对自我音乐文化身份的认同危机已逐渐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面对传统音乐传承的危机、传统音乐风格流派的断裂等重大问题,中国二胡音乐如何做出回应?百年二胡艺术发展留给中国音乐界的思考太多。本论文从全球多元文化视野的角度切入,通过对百年二胡音乐变迁和音乐文化风格变迁的考察,思考二胡音乐传统的主体性的问题,并进一步探索重建中国二胡音乐教育与音乐风格流派可持续发展的问题。

杨金才,朱云[4](2012)在《中国菲利普·罗斯研究现状论析》文中提出菲利普·罗斯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当代美国犹太作家,被誉为美国文坛上的常青树。中国学术界对他的关注大致始于20世纪80年代,但无论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来看,中国的罗斯研究尚不能与其盛誉相匹配。本文从中国学者对罗斯进行观照的不同层面,即文化研究、文体研究和具体作品研究三方面着重考察菲利普.罗斯在中国的研究现状,认为中国学者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国际交流,拓展理论视角,以便提升研究的问题意识。

秦洁[5](2020)在《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是对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成果的整体研究。全文分为绪论、正文、余论三部分,从不同角度阐释民国易学。绪论部分,以时间为线索,概述民国近四十年间的易学史变迁。民国初年,时代鼎革之强力冲击、康有为式支持者之迷途、陈独秀式反对者之激进,最终形成合力,造成传统学术边缘化之局面,易学于数千年来第一次沦为“无人过而问津”之境地。值此之际,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新见,重新激发起时人读《易》、研《易》之兴趣;而胡适发起“整理国故”运动,亦使新学视野落在传统典籍之上。受二氏影响,二十年代之易学,研究类型不断丰富,成果数量不断增加,摆脱了边缘化之窘况,呈现出近代学术的新气象。二十年代末至抗战初的“黄金十年”中,得益于政治、经济、教育、出版之推动,易学之成果数量、方法类型、研究质量,胥臻近代高峰,《周易》在后经学时代再次成为一时之显学。四十年代,受持续战争的影响,易学研究在困顿中坚持,成果数量锐减,且未形成新的特色。正文四章,系本文主体,旨在阐释民国易学的范式类型,揭示民国易学的逻辑演变。通过比较诸易家在“新学(西学)”与“经学(中学)”间的取用,民国易学可分为“固守朴学易传统”“以旧识涵摄新知”“据新学重估经书”“返经学以开新见”四种范式类型。第一章“固守朴学易传统: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以沈瓞民、尚秉和、徐昂为代表,他们承继清代朴学易辑佚文本、梳理易例、涵化新创等方法,以孟氏、焦氏、虞氏等汉易为研究对象,而在易学研究中不关切新时代、新思想、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沈瓞民在马国翰辑佚成果的基础上,重点考辨《说文》资料与虞氏异文逸象等,虽仍有未尽、乃至错误处,但整体上对孟氏易作了更为准确、全面的辑佚;辑佚之外,沈氏还比较孟氏易文与虞氏易注之出入,以考辨纯粹的孟氏家法。第二节考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尚秉和注《焦氏易林》,核心理路是据本卦、旁通卦、遇卦、遇卦之旁通卦四种视域,观各视域的上下卦象、互卦象、对卦象、覆卦象、大象、半象,实现别卦与八卦之象的对应;再据八卦所取《说卦》之象、历代逸象与尚氏所发明之逸象,最终实现《易林》卦象与文辞之对应。尚氏此种理路,仍是传统象数之方法,是将“观象系辞”理解为象与辞的严密对应,而试图“执象释辞”以还原成书的过程;反思来看,更为合适的诠释路径应为“假辞明象”,活看文辞以揣摩符号。第三节考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虞翻以消息、卦变、旁通、之正成既济、月体纳甲等为其核心易例。张惠言创造消息系统,试图贯通虞氏核心易例,但与虞氏易注多有不符。徐昂虽屡屡质疑张氏背离虞氏,然据“同归殊途”之易学观,终服膺张氏而融虞、张为一炉。徐昂梳理虞氏易,所长在于细致的易注揆集与图示,所短在于系统欠缺与易例杂糅。第二章“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以刘师培、杭辛斋为代表,他们整合传统象数资源,在同时肯定经学与新学的前提下,以经学为学术根基,而尝试融会新思想、涵摄新知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刘师培之易学研究。刘师培之易学,有传承与创新两个面向。一方面,刘氏承继经学的知识与方法,以明了汉代象数易例为治《易》前提,以经学家名世;另一方面,刘氏引入分科视野,践行平实、平等、客观、逻辑之研究理念,发掘攘夷革命与民主建国之致用思想,开近代新易学之先声,对后世易学影响很大。第二、三节考杭辛斋之易学。由“不立门户,不分派别,不论古今,不限中西”之理路,杭辛斋统括平议一切传统易学资源,涵摄融通一切古今中外学术,建构起“包罗万有”之易学体系,展现出“大象数”与“大易学”的恢弘学术气象。杭辛斋研《易》,以“明道立教”为其易学的根本精神。“易道”,是杭氏“大象数”与“大易学”的终极根据;“易教”,是杭氏易学的致用关切与价值落实。杭辛斋以其“精博”的易学研究成果,激发起时人读《易》、治《易》之兴趣,在治《易》所得与影响上,俨然成为近代易学第一家。作为民国易学之高峰,杭辛斋合会古今、因革传统之最大意义,是点化了象数的活力,创造了“活的”易学、“活的”经典。第三章“据新学重估经书: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以胡适、古史辨派等为代表,他们彻底否定经学范式,在割裂传统的基础上,完全依归现代分科之学,重新估定作为典籍的《周易》,而进行哲学、史学、文字学、科学等维度的全新研究,成为现代学术主流。具体而言,第一节考哲学进路之研究。20世纪初,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多是零星地尝试,系统与深度都很有限。胡适本“求真”之理念,分离卦爻辞、《易传》与历代易学,而单纯研究《易传》哲学。在胡适的基础上,冯友兰更加贴近西方哲学问题,而阐释《易传》中之宇宙论与人生论。自胡适分观经传后,否定经文之哲学价值,一度成为主流意见;但随着“唯物辩证法”的传入,《周易》古经在“中国哲学史”中不再缺席。第二节考史学进路之新研究。史学对易学之影响,在近代经历了由“以史治《易》”向“以《易》为史”的转变,这一转变的实质是传统学术向现代学术的转型。“以《易》为史”,包括“以《易》为史料”与“以《易》为史书”两种类型,前者以古史辨派、唯物史观为代表,后者以胡朴安为代表。古史辨派易学以打破经学范式为目的,割裂孔子与《易》的关系,重新认定《周易》经传的年代与性质,影响很大,但其研究结论、方法、理念都有重要缺陷。汪震、郭沫若、曾松友、王伯平、荆三麟、李星可等都对《周易》的时代背景有所探讨,但诸氏之观点相互冲突、混乱不堪。胡朴安极端地将所有卦爻辞都看作历史之记录,释《周易》为一部从草昧时代到周初的史书,其说很难成立。第三节考文字学与科学进路之研究。随着古文字学发展,一批学者抛开易学旧注,取用新材料、新方法,新解《周易》文辞;然而对比当前出土易类文献,这些新说大部分不能得到新资料之支持。随着科学声誉日隆,一批学者抛开《周易》文本与历代易学,专治易卦符号,比附科学知识,而定性《周易》为科学着作;科学易诸说影响很大,但需反思其得失与定位。第四章“返经学以开新见: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以熊十力、马一浮为代表,他们不满分科之研究,在反思西学的基础上,重新回归经学、确立常道本体,进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阐释易学之新义理。具体而言,第一节考熊十力之易学思想。熊十力之易学是不断变迁的,《新唯识论(语体文本)》与《读经示要》时期,熊氏引《周易》以证同、扩充其体用哲学,再由体用哲学反观《周易》与经学,已经展现出“归本《大易》”之学术气象;相较晚年着作,更能显明熊十力的易学与经学成就。熊十力引“太极”“乾元”“太易”“不易、变易”申说本体内涵与体用关系,引“乾坤阴阳”等申说本体发用之翕辟运转,引“各正性命”“保合太和”等申说本体落实与彰显,又引《周易》申说民主、科学之经世义。由体用哲学之视域,熊十力提出经学是常道之学,涵摄一切学术,是性命之根本、人生之所由;由此经学观,熊十力评骘了历代易学研究。反思熊氏易学,其“以意逆志”的诠释方法,值得注意。第二节考马一浮之易学思想。易学,是马一浮整体学术之根基;研究马一浮之易学,不能脱离其六艺与性理之学的宏观视野。马一浮称经学为六艺之学,为圣人之教,统摄一切学术,出于吾人自性本心,而拥有时代性、世界性价值;经书之中,《易》为六艺之终始,明文辞与修德行是易教两途。马一浮由三易讲性理哲学:不易而变易是由体显用,体用重重无尽;摄用归体,不易变易合一,即是易简境界;易简之关键,在于变易中识得不易,复性而以理为自身之主;易简需性修工夫,要破除习气、敬守正心。就易学本身而言,马一浮举观象之方法,包括观卦爻文辞、观宇宙人生之广象、观万物至理之不易、观内在一心之性理等四重涵义;此外,马一浮还重视十翼,评骘、合会历代易说,而又引佛道证《易》。以上是民国易学的四种范式类型。各范式间,内蕴逻辑演变之顺序。变革之际,有固守传统,脱离时代之范式;进一步,有不满固守,而试图融新入旧、以经学涵摄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新旧掺杂,而试图完全抛弃旧识、归依新学之范式;再进一步,有不满割裂传统,而试图返归经学、申说新义之范式。余论部分,以问题为线索,丰富补充对民国易学之认识。第一节考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从“新学”与“经学”的维度,可管窥民国易学之主要面向;但民国易学是“立体”而不是“平面”的,象数义理之维度、易道存废之维度、经学知识承继之维度、学术致用之维度,胥是认识民国易学的重要面向。五重维度之视角,交织出民国易学的个性差异与斑斓色彩。而个性之背后,民国易学又同时寓有共性潮流:对家法门户之融会,对学术创新之自觉。第二节考《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近代以来,易学与经学的价值受到质疑。先进知识分子主张弱化经学以发展科学;激进反传统者,则彻底否定易学之价值;分科之学虽研究作为古籍的《周易》,但研究者并不承认易学的现实意义。与质疑的声音相对,有学者发掘易学中的新知识,藉比附西学以肯定易学之作用;亦有学者回归传统,通过与新学之比较,申说易学的独特价值。这些肯定的阐释,为易学文化之赓续筑就了基石。第三节考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正文四章所揭示的民国易学范式类型与逻辑演变,内中隐含着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其一是经学易范式由价值系统而知识体系的渐次瓦解,其一是新易学范式在为学与为道间的争论。

张东艳[6](2018)在《清代杜诗评论研究》文中指出清代是杜诗研究的集大成时期,学界对清代杜诗学的研究多集中在杜诗注本,而对以诗歌选本、诗话、笔记、书信、诗集序跋、专题着作、诗歌创作中的集杜、和杜、题咏杜祠、杜像等多种形式存在的清代杜诗评论缺乏系统性的研究。本文以清代的杜诗评论为研究对象,在系统整理其原始文献资料的基础上,对王夫之、清代四大诗学代表王士禛、沈德潜、翁方纲、袁枚等人的杜诗学进行研究,探讨清人如何解释杜诗的丰富内涵和发掘杜诗的审美价值,阐明这些解释和它们的历史条件的关联,以求重新认识杜诗的价值,探求杜诗与清代诗学建构的内在联系。同时,对明末清初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和卢震《杜诗说略》两部稀见的论杜专着进行整理和研究,以求窥得明末清初杜诗学新变之一斑。本文除绪论、结语之外,共分七章,七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探究王夫之论杜的表现及其贬杜的原因和意义。在简要介绍王夫之诗学主张的基础上梳理其褒贬互陈的论杜表现,从诗学主张、政治背景、诗学背景三方面分析其贬杜的原因。王夫之贬杜的本质是其坚守的汉魏六朝审美传统与杜诗所代表的对传统的新变之间的矛盾冲突。王夫之对杜诗褒贬互陈的态度,更清晰地展现了杜甫在诗歌史上继往开来的地位——既继承了汉魏六朝的审美传统,又开创了新的审美风尚。第二章探究王士禛以审美为中心的杜诗学,并探讨“渔洋不喜少陵”、《唐贤三昧集》不选杜诗等有争议的诗学问题。在探析王士禛“神韵说”的形成原因、美学内涵的基础上,从诗歌体裁、艺术、考证、评选、传播接受和杜甫人格等六方面梳理王士禛的论杜表现。王士禛颠覆了杜诗的集大成地位,从侧面揭示了杜诗的新变和丰富多样性;厘清了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了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力图重构以王维为中心的诗学价值系统,从反面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不可撼动的经典地位。第三章探究沈德潜以政教为中心的杜诗学。在探析沈德潜“格调说”的渊源、内涵和诗学主张的基础上,从诗歌宗旨、诗歌体裁、集大成、诗法等四方面梳理沈德潜的论杜表现,并探析其在诗歌创作中对杜诗的借鉴和以政教论杜的不足之处。沈德潜推尊杜甫的主张一方面顺应了清王朝的政治需要,另一方面借助官方意识形态的强大助推力,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第四章探究翁方纲以诗法为中心的杜诗学。探析了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着重研究翁方纲《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和批杜特色。翁方纲将杜诗作为“肌理说”的典范,深入探讨了杜诗之“法”,借助杜诗建构“肌理说”,又用此说阐释杜诗,证明“肌理说”的正确性。杜诗成为翁方纲阐明诗学主张以及与前贤后学交流的媒介和平台。作为金石学家、书法家,翁方纲采用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的方法批杜,首次大量借用书法术语批杜,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杜诗批评理论系统,对清代杜诗学批评方法的创新有重要意义,体现了乾嘉年间杜诗学与金石学、书学交融的新特色。第五章探讨袁枚、赵翼、蒋士铨以性情为中心的杜诗学。三人论杜都以性情为中心,揭示了杜诗的抒情本质。但袁枚强调杜诗长于言情、“苦”和“多创”的特点,学杜并不独尊杜。赵翼肯定杜甫的创新,提出杜甫“天才论”,具有鲜明的尊杜倾向;并发挥史学家之长考证杜诗。蒋士铨没有摆脱“忠孝义烈”和“温柔敦厚”的窠臼,论杜的突出特点是注重杜诗对诗歌创作的指导、借鉴意义。第六章探究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从《秋兴八首》的题目渊源、章法结构、语言艺术、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等四方面论述《秋兴八首偶论》的主要内容。贾开宗论《秋兴八首》的突出特点是以史证诗和借杜言志,体现了明末清初经世致用思潮对杜诗学的影响。《秋兴八首偶论》作为杜诗学史上第一部《秋兴八首》专论,又体现了清代杜诗学深入化、专题化的新特点。第七章探讨卢震《杜诗说略》的主要内容及论杜特色,将《杜诗说略》的二十四则分为正变论、创作论、诗法论、鉴赏论等四部分进行论述。卢震论杜以儒家思想为主,兼采道家、道教、佛教、书画艺术的术语譬喻诗学;突破了以往局限于杜诗的研究范式,在诗学理论的高度上论杜。《杜诗说略》的性质类似于一本较为系统的《杜诗概论》,这在清代杜诗学史上尚属首例,体现了清初杜诗学的新变。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7](2008)在《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8年10月)》文中研究说明10月1日应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系统系主任刘鲁教授的邀请,SAP公司研究中心副总裁Pau Hofmann博士和美国亚利桑那大学J.Leon Zhao教授,来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进行访问交流、洽谈合作机会。

李莉[8](2018)在《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以扬中市S小学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成为世界各国教育组织与教育家进行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的关注要点,我国对相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也日益增加。我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的确立和发布无疑进一步地丰富了素质教育的内涵,而核心素养对学生应具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做出概括,也引发了教育者们的进一步思考,在21世纪这个全球化、信息化的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内容,探索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体系对核心素养教育的落地、对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有着深远的意义。本研究选取江苏省扬中市S小学作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已有文献的基础上,采用质性研究的方法,通过参与式观察、访谈等方法获取本研究的主要材料。试图通过分析该学校在其校本课程体系建设过程中的经验和问题,针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建构提出合理建议。本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主要对本研究问题的提出、本研究的研究目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做出阐述,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对当前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进行述评;第二章为本研究相关的政策与理论基础;第三章对选取的个案学校校本课程建设的条件进行分析;第四、五章为本论文的重点,笔者通过观察、访谈等调查,分析该校在校本课程建设上已取得可借鉴经验,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最后对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的建构提出建议。

李捷[9](2000)在《别开生面的盛会——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文中指出 中国首届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集中了国内外活跃在毛泽东诗词研究领域里的代表人物和着名学者,以及近年来涌现出来的中青年学者,盛况空前,讨论热烈,实际上是对建国以来国内外毛泽东诗词研究成果的一次大交流和大检阅。会上,提出了许多新鲜见解,预示着毛泽东诗词研究将有一个大的飞跃。现将重点讨论的问题及主要论点综述如下。

秦运来[10](2021)在《黄宾虹“道咸中兴”画学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道咸画学中兴”思想是黄宾虹晚期(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关于中国晚清美术画学升降的观点。该观点一反其之前对晚清美术的态度并在其晚年学术思考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虽然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予以出版,但是对于道咸画学的论述在其晚年的学术活动中随处可见。其以独特的美术史视角,打破了学界对晚清美术的常规性认识。在黄宾虹不遗余力的推崇下,“衰弱”的晚清绘画重新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被给予关注。对于这一画学思想,学界存有诸多争议,目前对于这一画学思想研究的学者诸多,研究成果颇丰。本文的主旨在于通过梳理前人的相关研究成果,更加全面的认识“道咸画学中兴”思想。以黄宾虹书信等相关史料中对这一画学思想论述的文献为基础,从较为客观的视角来研究这一思想的内涵意义。论文将对“道咸画学中兴”说进行详尽的梳理,共分为四个章节。第一章分别从该说的提出、黄宾虹推崇的道咸画家、其他史家对道咸画学的观察等方面对什么是“道咸画学中兴”说进行论述。第二章以该说的时间界定、清代学术思想流变、该说提出的背景等三个方面对清中晚期文化背景进行探讨。第三章将从黄宾虹对金石入画的推崇、追求“有本之学”、民学精神等角度对该说的核心观点展开论述。第四章以黄氏的治学经历、“艺术救国”的愿望、多重身份的观察视角等角度对黄宾虹提出道咸中兴的原因进行讨论,从而提出自己的见解。

二、别开生面的研讨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别开生面的研讨会(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句子语境及语义透明度对高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成语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价值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本文相关概念的定义
        2.1.1 成语的概念
        2.1.2 语境的概念
        2.1.3 语义透明度的概念
        2.1.4 句子语境效应的概念
    2.2 句子语境效应的研究
        2.2.1 研究概况
        2.2.2 句子语境效应及其影响因素
    2.3 句子语境效应的常用研究方法
        2.3.1 实时(on‐line)的方法
        2.3.2 延时(off‐line)的方法
    2.4 现有研究的局限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与目的
        3.1.1 实验变量
        3.1.2 具体问题
        3.1.3 研究目的
    3.2 研究方法与步骤
        3.2.1 被试
        3.2.2 实验材料
        3.2.3 实验设计
        3.2.4 实验程序
        3.2.5 口头解释评分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4.1 描述统计性结果
    4.2 语境类型的作用
        4.2.1 同义语境、反义语境、中性语境比较
        4.2.2 解释语境、推理语境、中性语境比较
    4.3 语义透明度的作用
    4.4 母语文字背景的影响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讨论
    5.1 语境对高级水平留学生成语理解的作用
        5.1.1 同义语境优于反义语境
        5.1.2 解释语境和推理语境无显着差异
    5.2 语义透明度对高级水平留学生成语理解的作用
        5.2.1 高透明度成语的理解度高于低透明度成语
        5.2.2 高级水平留学生透明词策略的泛化现象减少
    5.3 语境与语义透明度的交互作用
        5.3.1 同义语境、反义语境与成语语义透明度之间存在交互作用
        5.3.2 解释语境、推理语境与成语语义透明度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
    5.4 综合讨论:语境、语义透明度与猜测语义的加工方式的关系
        5.4.1 猜测语义的加工方式的定义及种类
        5.4.2 猜测语义加工方式使用频次对比
        5.4.3 不同加工方式对成语理解的作用
        5.4.4 “语素归纳”及其与“语义透明度”的关系
        5.4.5 “语境归纳”及其与“具体语境类型”的关系
        5.4.6 “语素+语境”并用比单独使用一种方式得到更好的猜测
        5.4.7 前词汇加工阶段的错误会造成理解的失误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对成语教学及词典编纂的建议
    6.3 研究展望
附录一 了解成语情况调查
附录二成语语义透明度调查
附录三实验指导语(中文版)
附录四实验指导语(英文版)
附录五实验材料
附录六 被试猜测录音转录材料及相关评分、统计原材料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2)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8年12月)(论文提纲范文)

1 2 月3日
1 2 月4日
1 2 月5日
1 2 月5日~6日
1 2 月6日
1 2 月6日~7日
1 2 月8日
1 2 月8日
1 2 月9日
1 2 月9日
1 2 月9日~10日
1 2 月10日
1 2 月10日
1 2 月11日
1 2 月11日
1 2 月11日
1 2 月11日
1 2 月1 2日
1 2 月13日“第四届MBA华东联盟峰会暨南京理工大
1 2 月13日~14日
1 2 月13日~17日
1 2 月16日
1 2 月16日
1 2 月17日
1 2 月18日
1 2 月19日
1 2 月20日
1 2 月21日
1 2 月22日
1 2 月27日

(3)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视角与思路
    四、研究目的及意义
    五、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及其嬗变
    第一节 20世纪初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沿袭传统音乐载体的发展轨迹
        二、“西学东渐”背景下的发展轨迹
        三、民间到高校的身份转变
    第二节 20世纪中期二胡音乐风格的特殊性
        一、写实的民族主义风格
        二、本土意识下的“西体中用”风格
        三、“声腔化”的演绎风格
    第三节 新时期二胡音乐风格
        一、“体系化”二胡音乐风格
        二、传统音乐风格“边缘化”
        三、一种新的音乐风格
    第四节 21世纪二胡音乐风格
        一、“工业化创造”的表现
        二、西方作曲观念的影响
        三、技法借鉴与新技法开拓
第二章 百年二胡音乐文化身份的游离
    第一节 “全盘西化”表现
        一、意识形态的西化导向
        二、二胡音乐的拿来主义
    第二节 “中西融合”“兼收并蓄”表现
        一、三观争鸣的历史节点
        二、汇通中西的二胡音乐风格
    第三节 “国粹”里的民族话语
        一、追溯源于传统的二胡音乐身份
        二、传统音乐与二胡艺术的内在关联
第三章 百年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的反思
    第一节 “寻求认同”观念
        一、“文化自卑”的历史踪迹
        二、当代音乐文化身份的危机
    第二节 “国粹主义”观念
        一、历史的追溯
        二、多维的理解
        三、观念的弊端
    第三节 “跨界融合”观念
        一、“跨界融合”的价值内核
        二、现实语境下中国音乐身份症候
        三、“新民乐”的理想境域
第四章 对二胡音乐风格文化身份重建的思考
    第一节 基于生态文明观念构建文化多样性
        一、“生态文明”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要求
        二、“主体间性”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启示
        三、传统音乐的内在结构力对二胡音乐风格发展的规定
    第二节 “教育传承”的理念
        一、音乐语言的文化身份认知
        二、“天人合一”和“演创合一”的认知
        三、“双轨并行”的教育机制
    第三节 确立音乐文化风格的主体立场
        一、目前音乐体系单边发展的现象分析
        二、中国音乐主体意识缺失的原因分析
        三、强调中华文化属性意识观
        四、确立文化身份特质的必要性
结语
    一、对多元视角的再认识
    二、二胡音乐风格现实样态的身份危机
    三、强化二胡音乐风格的文化身份
附录:中国二胡源流研究综述
    一、二胡源流观点分析
    二、民国以前的二胡音乐原生状态
    三、二胡名称之来源
    四、二胡的称谓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4)中国菲利普·罗斯研究现状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菲利普·罗斯文化研究概观
二、菲利普·罗斯文体研究探析
三、菲利普·罗斯具体作品研究透视
四、中国菲利普·罗斯研究特点分析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近代思潮与民国易学历程
        一、晚清易学: 合会中西之新探索
        二、民国初年: 易学边缘化
        三、二十年代: 研究新气象
        四、三十年代: 一时之显学
        五、四十年代: 困顿中坚持
    第二节 研究现状与不足
        一、民国易学的通论研究
        二、民国易学的专人研究
        三、已有研究的不足
    第三节 研究理路与方法
第一章 固守朴学易传统: 汉学余声中的家法赓续
    第一节 沈瓞民的孟氏易研究
        一、家学传承与生平着述
        二、孟氏易辑佚考证
        三、孟氏易家法评说
    第二节 尚秉和的焦氏易研究
        一、研《易》历程与易学观
        二、易说与易象: 治焦氏易之理路
        三、尚氏易学之评价与反思
    第三节 徐昂对虞翻、张惠言之研究
        一、虞氏易例概述
        二、张惠言虞氏消息系统
        三、质疑与服膺: 徐昂对张惠言之态度
        四、反思徐昂对虞氏易之梳理
第二章 以旧识涵摄新知:象数基础上的创新尝试
    第一节 刘师培与新易学的先声
        一、生平与易着
        二、新尝试: 分科视野与新学学风
        三、旧传统: 经学的知识与方法
        四、致用关切与性格缺陷
    第二节 杭辛斋包罗万有的易学面貌
        一、生平与易着、版本
        二、统括平议传统易学
        三、涵摄融通古今学术
        四、平议涵摄之标准
        五、“大象数”与“大易学”
    第三节 杭辛斋易学的精神、影响与得失
        一、易道: 杭氏易的终极根据
        二、易教: 杭氏易的致用关切
        三、近代易学第一家: 杭氏易的影响与成就
        四、因革之间: 杭氏易的性质与反思
第三章 据新学重估经书: 分科视域下的全新研究
    第一节 哲学的研究进路
        一、早期的《周易》哲学研究
        二、胡适的范式开创——“求道”转向“求真”
        三、贴近“普遍(欧洲)的哲学”
        四、《周易》古经有无哲学?
    第二节 史学研究的新进路
        一、“以史治《易》”传统的两个层次
        二、近代“以《易》为史”新论的两种类型——兼论“六经皆史”说的嬗变
        三、古史辨派易学研究述评
        四、反思《周易》时代背景研究之混乱
        五、驳胡朴安《易》为古史说
    第三节 文字学与科学的研究进路
第四章 返经学以开新见: 重立常道后的义理新诠
    第一节 熊十力易学思想研究
        一、熊十力易学思想之变迁
        二、《周易》所证之体用哲学
        三、体用视域下的经学观
        四、体用视域下的历代易学评论
        五、熊十力易学的方法与特色
    第二节 马一浮易学思想研究
        一、生平歧说与治学、讲学
        二、六艺与易教
        三、研《易》方法与易学观点
        四、“三易”与性理哲学
        五、试论马一浮的学术特色
余论
    第一节 民国易学的面貌与特点
        一、由《易学讨论集》谈起
        二、五重维度观个性差异
        三、融合创新之共性潮流
    第二节 《周易》现代价值之重估
        一、经学时代的易学价值
        二、对经学现代价值之质疑
        三、对易学现代价值之申说
    第三节 易学范式变革的两条线索
        一、经学易范式的瓦解
        二、新易学范式的争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6)清代杜诗评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杜诗学”概说
    二、研究范围及价值
    三、研究现状
    四、基本框架
    五、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王夫之的杜诗学
    第一节 王夫之非杜批评析辨
        一、质疑杜甫的忠君爱国
        二、反对“诗史说”
        三、批判杜甫“诞于言志”
        四、批判杜诗直露和以议论入诗
        五、认为“杜诗不足法”
        六、抑杜扬李
    第二节 王夫之肯定杜诗的批评析辨
        一、相对肯定杜甫律诗
        二、部分肯定杜诗的艺术成就
    小结
第二章 “神韵”派的审美中心论:以王士禛为中心
    第一节 王士禛的“神韵说”
        一、“神韵说”的形成原因
        二、“神韵说”的美学内涵
    第二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三节 以诗歌艺术论杜诗
        一、褒扬杜诗
        二、杜诗指瑕
    第四节 以考证论杜诗和杜甫
        一、考证杜诗注本、版本
        二、考证杜诗声律、真伪
        三、考证杜诗中涉及的制度、人名、物名、地名
        四、考证杜甫的生卒年和后代
    第五节 以选诗论杜诗
        一、《古诗选》
        二、《十种唐诗选》
        三、《唐贤三昧集》
        四、《唐人万首绝句选》
    第六节 以传播接受论杜诗
        一、概论前人学杜
        二、论王安石论杜
        三、论黄庭坚学杜
        四、论杜诗的民间流传
    第七节 以人格论杜甫
        一、批评杜甫人格的表现
        二、批评杜甫人格的原因
    小结
        一、以辨体论杜诗,凸显杜诗的新变和复杂多样
        二、厘清杜诗与盛唐的关系,揭示杜诗在批评史上的价值
        三、重构诗学价值体系,证明杜诗在古典诗歌传统中的经典地位
第三章 “格调”派的政教中心论:以沈德潜为中心
    第一节 沈德潜的“格调说”
        一、“格调”的渊源与内涵
        二、“格调说”的诗学主张
    第二节 沈德潜的诗教观
        一、温柔敦厚与比兴含蓄
        二、诗教与性情
    第三节 以宗旨论杜诗
        一、忠君爱国
        二、温柔敦厚
    第四节 以辨体论杜诗
        一、古风
        二、律诗
        三、绝句
    第五节 以集大成论杜诗
        一、杜诗对《诗》《骚》的继承
        二、杜诗对汉魏六朝诗歌的继承
        三、杜诗的新变
    第六节 以诗法论杜诗
        一、字法
        二、句法
        三、章法
    第七节 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小结
        一、政治方面:迎合官方意识形态
        二、诗学方面:再次确立杜诗的独尊地位
        三、不足之处:道德批评的片面性
第四章 “肌理”派的诗法中心论:以翁方纲为中心
    第一节 翁方纲对杜诗的总体看法
        一、杜诗:“肌理说”的典范
        二、“铺陈排比”:诗歌创作的最高境界
        三、学习杜诗的态度:“师其意则其迹不必求肖之”
        四、学习杜诗的途径:“由苏入杜”和“黄诗逆笔”
        五、杜甫对前人的学习和对后人的影响
    第二节 翁方纲《杜诗附记》研究
        一、《杜诗附记》的动机目的
        二、《杜诗附记》的主要内容
    第三节 翁方纲的批杜特点
        一、感悟式批评和分析考证相结合
        二、借用书法术语论杜诗
        三、以“史法”论杜诗
    小结
第五章 “性灵”派的性情中心论:以袁枚、赵翼、蒋士铨为中心
    第一节 袁枚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长于言情
        二、论杜诗之“苦”和“多创”
        三、论学杜
        四、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五、考证杜诗
        六、论杜甫之人品
        七、小结
    第二节 赵翼的杜诗学
        一、论杜诗之创新
        二、论杜甫之天才
        三、论杜诗之独尊地位
        四、考证杜诗
        五、杜诗指瑕
        六、小结
    第三节 蒋士铨的杜诗学
        一、论杜甫“忠孝义烈之心”和杜诗“温柔敦厚之旨”
        二、论杜诗注本
        三、诗歌创作对杜诗的借鉴
        四、小结
第六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一:贾开宗《秋兴八首偶论》
    第一节 《秋兴八首》的渊源
    第二节 《秋兴八首》的章法结构
        一、不可分割
        二、承上启下
    第三节 《秋兴八首》的语言艺术
        一、虚实相生的意象系统
        二、虚实交错的对偶方式
        三、用典
    第四节 《秋兴八首》对儒家诗教传统的体现
        一、《秋兴八首》与《诗经》“六义”
        二、《秋兴八首》的温柔敦厚
    第五节 以史证诗与借杜言志
        一、以史证诗
        二、借杜言志
    小结
第七章 专题着作研究之二:卢震《杜诗说略》
    第一节 正变论
    第二节 创作论
    第三节 诗法论
    第四节 鉴赏论
    小结
结语
    一、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内容
    二、清代杜诗评论的主要特色
参考文献
    一、古籍文献
    二、国内着作
    三、国外着作
    四、学位论文
    五、期刊论文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科研论文
    二、科研项目
后记

(7)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8年10月)(论文提纲范文)

1 0 月1日
1 0 月8日
1 0 月9日
1 0 月1 0日
1 0 月1 0日
1 0 月11日~12日
1 0 月11日~21日
1 0 月12日~14日
1 0 月12日~16日
1 0 月14日
1 0 月14日
1 0 月14日
1 0 月15日
1 0 月15日~16日
1 0 月16日~19日
1 0 月17日
1 0 月17日~19日
1 0 月19日
1 0 月19日
1 0 月19日
1 0 月21日~24日
1 0 月22日
1 0 月22日
1 0 月22日
1 0 月25日
1 0 月25日~26日
1 0 月27日
1 0 月27日
1 0 月29日~30日
1 0 月31日
1 0 月31日
1 0 月31日

(8)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以扬中市S小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回应校本课程建设中的现实问题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发展成为现实关切
        (三) 回应课程改革的时代要求和政策引导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对象
    四、研究思路
    五、研究方法
    六、相关概念界定
        (一) 核心素养
        (二) 校本课程
    七、研究意义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文献数量变化
    二、国外相关研究与实践
    三、国内相关研究与实践
    四、简要述评
第三章 S小学进行课程建设的优势条件
    一、外部条件
        (一) 国家政策的倡导
        (二) 地方对课程改革的重视
        (三) 课程改革发展的要求
    二、内部条件
        (一) 学校自身优势条件
        (二) 校长教育理念与领导力
        (三) 已有课程建设的基础
        (四) 教师结构与专业素养
第四章 基于核心素养的S小学校本课程建设实践探索
    一、指导思想
        (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导向
        (二) 以培养“核心能力”为关键
    二、顶层设计
        (一) S小学课程体系设计理念
        (二) S小学课程建设目标
        (三) S小学校本课程体系框架
    三、课程类型及其构成
        (一) 基础课程+拓展课程
        (二) 特色化的校本课程
    四、多主体合力的课程开发
        (一) 校长引领
        (二) 教师自研
        (三) 家长参与
    五、课程实施与评价
        (一) 研究渠道多样化
        (二) 多层次的课程评价
第五章 S小学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经验、问题与对策
    一、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经验
        (一)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改革需要制度保障
        (二) 基于核心素养的课程开发与建设需要多主体协力参与
        (三)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需要多样化课程
    二、核心素养审视下的校本课程体系建构存在的问题
        (一) 核心素养在课程设置中体现不足
        (二) 未能建立起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课程评价机制
        (三) 教师综合素质与学习能力还需提高
    三、基于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体系建构的建议
        (一) 核心素养需转化为学科素养
        (二) 增强教师素质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三) 课程开发需多主体协力参与
        (四) 实施综合评价助推核心素养培育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10)黄宾虹“道咸中兴”画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选题意义
    2、文献综述
    3、研究方法与内容
1 什么是“道咸画学中兴”说
    1.1 “道咸画学中兴”说的提出
    1.2 黄氏提及并推崇的道咸画家
    1.3 其他史家对道咸画学的观察
    1.4 道咸画学是否中兴
2 清中晚期文化背景
    2.1 “道咸画学中兴”说的时间界定
    2.2 清代学术思想流变
    2.3 “道咸画学中兴”说提出的背景
3 黄宾虹“道咸画学中兴”说的核心观点
    3.1 对金石入画的推崇
    3.2 追求“有本之学”回归文人传统
    3.3 “道咸中兴”说的民学精神
4 黄宾虹提出道咸中兴的原因
    4.1 根植于传统的治学经历
    4.2 时代危机下“艺术救国”的愿望
    4.3 多重身份的观察视角
结论
参考文献
    专着
    硕博论文
    学术期刊
附录
    附录一:黄宾虹对“道咸画学中兴”的相关论述
    附录二: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别开生面的研讨会(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句子语境及语义透明度对高级水平外国留学生成语理解作用的实验研究[D]. 吴杏红. 北京大学, 2012(10)
  • [2]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8年12月)[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中国管理学网,《生产力研究》信息资料室. 生产力研究, 2009(02)
  • [3]百年二胡音乐风格与文化身份考察[D]. 王晓南. 南京艺术学院, 2019(01)
  • [4]中国菲利普·罗斯研究现状论析[J]. 杨金才,朱云. 当代外国文学, 2012(04)
  • [5]民国时期(1912-1949)易学研究[D]. 秦洁. 山东大学, 2020(09)
  • [6]清代杜诗评论研究[D]. 张东艳. 苏州大学, 2018(12)
  • [7]中国管理学大事记(2008年10月)[J]. 《生产力研究》编辑部. 生产力研究, 2008(22)
  • [8]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校本课程建设研究 ——以扬中市S小学为例[D]. 李莉. 苏州大学, 2018(04)
  • [9]别开生面的盛会——毛泽东诗词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李捷. 毛泽东诗词研究丛刊, 2000(00)
  • [10]黄宾虹“道咸中兴”画学思想研究[D]. 秦运来. 湖北美术学院, 2021(09)

标签:;  ;  ;  ;  ;  

独特的研讨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