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志丹群喇嘛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论文文献综述)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1](2021)在《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文中提出白垩纪是显生宙最长的一个断代,持续时间超过7700万年。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征,海相和海陆交互相地层的分布相对局限。历经百年,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然而,中国白垩系在不同地块和盆地间岩性存在较大差异,岩石地层的划分与对比长期以来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进行了系统和全面的梳理,提出中国白垩系不同大区、不同盆地之间岩石地层的最新划分和对比方案。中国东部白垩纪岩石地层以火山-沉积组合为主要特征,中西部大、中型陆相湖盆区以红色碎屑沉积为主要特点,而西部的特提斯区则以海相地层的发育为特征。
任文秀,胡永兴,杨涛,孙柏年[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保安群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文中指出孢粉分析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陇东地区钻孔中的保安群,在环河组和泾川组获得孢粉化石,并首次在罗汉洞组中获得孢粉化石.结果表明:保安群孢粉组合总体以裸子植物双囊型古松柏花粉为主,其次是Lygodiumaporites为主的蕨类植物孢子,通过对比分析认为该沉积的地质时代属于早白垩世早期,孢粉植物群总体反映当时气候相对凉爽湿润;厘定了白垩系保安群和六盘山群的对应关系,认为保安群泾川组与六盘山群上部的李洼峡组至乃家河组相当,保安群罗汉洞组上段与六盘山群和尚铺组相当,罗汉洞组下段与三桥组相当.
王燕[3](2020)在《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文中提出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发育了良好的陆相早白垩世沉积,构成了中国北方白垩系陆相层序的下部单元,识别其地层序列,对建立可与海相地层对比的年代框架具有重要意义。由于陆相沉积的不连续性,给该地区的地层单位的划分与对比研究带来了一系列问题,主要表现为不同盆地间的地层单元命名不统一,地层发育时代先后关系不明确,尤其是该地区的上、下白垩统的界线划分存有争议,长期以来制约了陆相地层研究工作的进展,为建立系统的陆相白垩纪年代地层研究带来了不便。本次研究主要围绕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附近的地层展开。通过开展广泛深入的野外工作,梳理了研究区白垩纪中期的地层序列,进一步讨论了“半拉山组”的归属。以阜新组所含的孢粉化石为主要研究对象,在阜新组中、上部建立了4个孢粉化石组合带,自下而上分别为阜新组中间层段上部Cyathidites-Cicatricosisporites-Pinuspollenites组合、阜新组孙家湾层段Deltoidospora-Appendicisporites-Concentrisporite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下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Classopollis组合、阜新组水泉层段上部Deltoidospora-Cicatricosisporites-Appendicisporites组合,佐以介形虫、轮藻化石,进行生物地层研究,并分别将阜新组下部与松辽盆地的营城组、阜新组上部与登娄库组进行对比。结合同位素测年资料,认为阜新组的时代应属早白垩世Aptian晚期-Albian期。首次在阜新组上部发现了轮藻化石: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和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二者均为白垩纪常见的轮藻类型。以野外工作和室内分析研究为基础,结合前人资料,从生物地层、同位素地层、沉积演化阶段、气候变化等方面对孙家湾组的沉积背景进行综合论述,并将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进行地层对比,认为孙家湾组的地史时期应归入晚白垩世Cenomanian期,并将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的分界线置于孙家湾组的底界面。
林妙琴[4](2020)在《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发育有广泛的晚侏罗世-早白垩世沉积,包括以北方为主的陆相和以西藏地区为代表的海相-海陆交互相。然而,这一时段地层的划分对比存在诸多争议,有关中国东部当时的区域古地理格局亦有各种不同看法。古植被是研究揭示古地理和古气候的良好手段,目前关于中国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古植被的研究还不够具体和深入。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是我国上侏罗统—下白垩统的代表性发育地区,为本论文通过孢粉化石研究、探讨以上问题提供了很好的材料。本论文系统地分析了冀北-辽西地区和西藏中东部地区(拉萨地块)上侏罗统-下白垩统7个剖面的168块孢粉样品,其中71块含化石。共鉴定、统计14211粒标本,它们分属97属144种及若干未定种。根据组合中主要成分的丰度变化、关键分子的首现和末现等特征,在上述研究剖面共建立了 8个孢粉组合并分析讨论了它们的时代。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区域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地层序列。其中冀北-辽西地区包括4个孢粉组合:金岭寺-羊山盆地和建昌盆地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崔杖子、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滦平盆地Valanginian 中期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一段)、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榆树下、下营剖面,大北沟组二段至大店子组一段下部)和 Hauterivian 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下营剖面,大店子组一段上部)。拉萨地块由老到新依次产出晚侏罗世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邱桑剖面,多底沟组)、Berriasian 期-Hauterivian期Classopollis-Cooksonites 组合(邱桑剖面,林布宗组)和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 组合(瓦达剖面,多尼组)、Hauterivian 晚期-Barremian早期Dicheiropolto-peak组合(拉龙剖面,多尼组)。本研究通过对金岭寺-羊山盆地、滦平盆地和建昌盆地土城子组孢粉组合的对比分析发现土城子组从一段中上部开始Classopollis逐渐减少,伴随着两气囊花粉的繁盛,至土城子组三段两气囊花粉代替Classopollis成为主要成分。同时,在土城子组一段中上部发现了早白垩世特征分子Fixisporites和Cicatricosisporites,表明中国东部陆相侏罗系-白垩系界线可能位于其中。建昌盆地南石门剖面土城子组三段的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与滦平盆地榆树下剖面大北沟组的Bisaccates组合相似,二者产出层位相当。此外,本文首次报道了大店子组以蕨类植物占绝对优势的孢粉组合,目前该类型的组合未见于义县组下部。通过对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的孢粉组合对比,揭示了中国东部南、北方孢粉植物区系之间不存在过渡带。结合该时期孢粉组合不呈现东西差异的特征,表明当时孢粉植物群交流广泛。因此,没有确凿的古植被证据支持早白垩世时期存在“中国东部高原”。对拉萨地块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孢粉组合与其相邻羌塘地块同时段的孢粉组合对比发现,二者同属于一个孢粉植物群,表明了拉萨地块与羌塘地块晚侏罗世之前已经拼合在一起。同时,我们发现掌鳞杉科植物从大陆边缘的拉萨地块至内陆的羌塘地块和塔里木盆地均增加,表明降水量向内陆有所减少。古植被和古气候重建表明,冀北-辽西地区早白垩世Berriasian-Valanginian期的古植被类型主要是喜温凉、中生的松柏类针叶植物,整体反映了半湿润-半干旱的温凉型气候。但是,Valanginian中-晚期Bisaccates组合发育时期相较于Berriasian-Valanginian 中期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S.)组合发育时期植被类群更加单调,分异度明显降低,气候存在阶段性变干、变热。Hauterivian早期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发育时期喜暖湿的蕨类和苔藓类植物显着增加且成为优势类群,指示这一时期温度升高、湿度增加,反映了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气候,其间伴有温度和湿度的小幅起伏。拉萨地块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Barremian早期,植被经历了从以喜暖湿的蕨类植物为主转变为以喜干旱、炎热的掌鳞杉科针叶类植物为主的变化,气候总体上从半湿润的温暖-炎热型转变为干旱-半干旱的温暖-炎热型。
任文秀,赵海钧,胡永兴,孙柏年[5](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地层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文中提出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大陆形成最早、演化历史最长的一个沉积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加大了对该盆地的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工作,但长期以来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铀矿目的层白垩系志丹群的古生物化石、古环境研究相当缺乏,而对于白垩纪孢粉研究更为少见,仅在1988~1992年有过几例孢粉研究(张子福,1988,1989,1992),
张惠,王纳申,孟祥振,孟展[6](2019)在《银额盆地苏红图坳陷北部埋汗哈达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文中研究表明巴北凹陷是银根-额济纳旗盆地(简称银额盆地)苏红图坳陷北部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通过埋汗哈达组的孢粉组合特征研究及碎屑锆石U-Pb同位素测试,探讨了地层年代及物源方向。从孢粉组合特征可以看出,除晚古生代和中生代都存在的类型外,仅在白垩纪出现的类型没有见到,且见到的绝大多数类型都出现在晚古生代和三叠纪;银额盆地苏红图坳陷北部埋汗哈达组碎屑岩锆石阴极发光图像和Th/U值(>0.4),表明大部分属于岩浆成因锆石。锆石年龄分布在246~1010Ma之间,集中分布在246~390Ma、400~560Ma,最年轻的峰值为260Ma。综合分析后将埋汗哈达组归入二叠系,与切刀古隆起和巴彦诺尔公—狼山—阴山一带岩浆岩的年龄分布相似,由此认为,切刀古隆起和巴彦诺尔公—狼山—阴山一带的岩浆岩可能为埋汗哈达组的沉积物质来源。
任文秀,赵海钧,胡永兴,孙柏年[7](2019)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地层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文中研究指明鄂尔多斯盆地是中国大陆形成最早、演化历史最长的一个沉积盆地,也是我国重要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矿产地。近年来,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需求,加大了对该盆地的砂岩型铀矿的找矿工作,但长期以来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铀矿目的层白垩系志丹群的古生物化石、古环境研究相当缺乏,而对于白垩纪孢粉研究更为少见,仅在1988~1992年有过几例孢粉研究(张子福,1988,1989,1992),
谭笑[8](2018)在《辽宁建昌冰沟地区早白垩世植物化石新发现及孢粉植物群》文中提出辽宁建昌盆地位于中国华北板块的东北部,燕山构造带东段,是辽西重要的中生代沉积盆地之一。盆地内冰沟组是早白垩世晚期重要的地层单元,含有丰富的煤炭资源,但植物和孢粉化石尚未系统研究。本文首次针对冰沟组植物和孢粉化石开展了系统古生物学研究。根据植物化石和孢粉植物群组成特征,确定了冰沟组地质时代及所反映的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为开展辽西地区中生代地层对比,研究我国东北地区早白垩世晚期气候、陆地生态系统及植物地理分区等积累了重要资料。本文植物及孢粉化石采自建昌冰沟村附近的冰沟组中部、下部的碎屑砂岩、页岩、及夹煤层的粉砂岩中。经系统分类学研究,共记录植物化石16属21种。包括楔叶纲1属2种,真蕨纲2属3种,苏铁纲2属4种,银杏纲2属3种,茨康目(1属1种),松柏纲4属4种,裸子植物花果和种子化石1属1种。根据植物形态学和角质层构造,建立了本内苏铁类新种Pterophyllum binggouensis sp.nov.。首次报道了松柏纲松科的形态属Pityophyllum的角质层构造,建立了Pityophyllum binggouensis sp.nov.新种,为该属的自然分类、松科植物的演化等研究提供了新信息。冰沟组孢粉植物群由49属134种组成,以裸子植物花粉含量最高,占53.3%–60.8%,蕨类植物次之,占39.2–46.6%。其中,裸子植物松柏类双气囊花粉最为发育;真蕨类海金沙科的无突肋纹孢属种繁多,含量极高;刺毛孢较少;克拉索粉含量低,呈现了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的典型特征。冰沟组孢粉植物群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两个孢粉组合,Ⅰ组合以Cicatricosisporites–Osmundacidites–Piceites为代表,其它代表属分子还有Concentrisporites,Pinuspollenites,Podocarpidites等。Ⅱ组合以Cicatricosisporites–Osmundacidites–Erlianpollis为代表,其它代表分子还有Pinuspollenites,Piceaepollenites,Abietineaepollenites等。该组合特征与辽西地区沙海组上部和阜新组下部孢粉组合均具有一定相似性。根据植物化石和孢粉植物群中已知种的时代分布分析,冰沟组的地质时代应为早白垩世Barremian–Aptian期。冰沟组植物化石发现不多,总体特征是以松柏类为主,伴生有蕨类、苏铁类、银杏类、茨康类等。通过分析植物类群组成特点及代表性分子,可以确定冰沟组植物群的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类群组成反映了欧亚大陆早白垩世北方型植物群特征,指示了温带–暖温带有季节性变化的气候条件。冰沟组孢粉植物群植物多样性十分丰富,根据孢粉组合特征,可以明确其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巴列姆期阿普特期(Barremian–Aptian)。而孢粉植物群植物类型以参与造林的松柏类植物为主,喜温喜湿的蕨类植物为辅,也指示了温暖、湿润、具有季节性变化的气候特征。在植物地理分区上,冰沟组植物化石和孢粉植物群所代表的植被类型应为位于早白垩世西伯利亚–加拿大植物地理区南缘的,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植被。气候整体表现为温暖湿润,伴有季节性变化。值得注意的是,两段孢粉组合自下而上出现了蕨类植物逐渐繁盛、裸子植物新旧类型明显更替并逐渐减少的纵向变化。由此推测这一时间段内,冰沟地区气候也应表现出增温、增湿的变化,与早白垩世Barremian–Aptian时期东北地区乃至全球气温逐渐回暖的整体趋势相吻合。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9](2019)在《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文中认为中国白垩系分布广泛,类型多样,以陆相地层发育为特色,海相及海陆交互相地层分布相对局限.本文对中国白垩纪地层进行了总结,完成综合地层划分与对比,为中国白垩纪研究提供时间框架.海相或海陆交互相沉积主要分布于西藏南部、喀喇昆仑、塔里木盆地西部、黑龙江东部及台湾东部,以藏南分布最为完整,浮游有孔虫化石带和菊石序列可直接与国际标准对比.陆相沉积在中西部以河湖相红色碎屑岩为主,在东部火山活动带常呈碎屑岩与中酸性火山岩共生,以冀北-辽西地区和松辽盆地发育最为完整.基于多重地层学理论,在不同区地层对比的基础上,以藏南和冀北-辽西、松辽盆地为标准,完成了海相和陆相地层的综合划分与对比,建立了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中国白垩系研究的发展将以陆相为特色,通过生物地层、同位素年龄、古地磁和旋回地层等多重划分与对比,相互验证,达到陆相与海相地层的精准对比,为白垩纪地质事件研究和矿产资源勘查等提供可依靠的时间框架.
孟佳蕊[10](2018)在《甘肃玉门红柳峡地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文中指出论文材料采自甘肃玉门红柳峡地区实测的5条剖面,共采集孢粉样品51件,涉及下白垩统下沟组和中沟组、渐新统火烧沟组、中新统白杨河组和上新统疏勒河组等。其中下白垩统下沟组与中沟组含有丰富的孢粉化石,火烧沟组、白杨河组和疏勒河组未发现孢粉化石。论文依据孢粉化石类别及时空分布特征划分孢粉组合,根据孢粉生态特征恢复研究区古气候,取得如下认识:1、经鉴定,下沟组蕨类植物孢子计有14属31种,包括Maculatisporites pachydermus,Lygodiumsporites pseudomaximus,L.subsimplex,Cyathidites australis,C.medicus,C.minor,C.punctatus,Deltoidospora triangulais,D.balowensis,D.minor,Pilosisporites trichopapillosus,P.notensis,P.parvus,Punctatisporites triangularis,Tenuicontactosporites cretacius,Todisporites minor,T.rotundiformis,Impardecispora purverulentar,I.granulosus,I.planiverrucata,Osmundscidites specious,O.granulata,O.parvus,Concavissmisporites punctatus,C.emarcidus,Cicatricosisporites augustus,C.australiensis和C.gracilis等;下沟组裸子植物花粉计有30属53种,包括Podocarpidites cacheutensis,P.biformis,P.major,Piceapollenites complanatiformis,Callialasporites prominulus,Jiaohepollis verus,J.priscus,Platysaccus luteus,Araucariacites australis,Cycadopites nitidus,C.subgranulosus,Pinuspollenites divulgatus,P.insignis,Parvisaccites nolus,Alisporites indarraensis,A.thomsaii,A.parvus,A.australis,Cedripites permirus,C.admirabilis,C.globulisaccatus和Pseudopicea magnifica等。中沟组蕨类植物孢子计有3属4种,包括Maculatisporites pachydermus,Impardecispora purverulentar,Lygodiumsporites pseudomaximus和L.subsimplex;中沟组裸子植物花粉30属47种,包括Piceapollenites complanatiformis,Alisporites indarraensis,A.thomsaii,A.parvus,A.australis,Callialasporites prominulus,Cedripites permirus,C.admirabilis,C.globulisaccatus,Pseudopicea magnifica,Jiaohepollis verus,J.priscus,Podocarpidites cacheutensis,P.biformis,P.major,Cycadopites nitidus,C.subgranulosus,Araucariacites australis,Pinuspollenites divulgatus,P.insignis和Parvisaccites nolus等。2、甘肃玉门红柳峡地区下白垩统孢粉化石丰富,可划分为三个组合,自下而上依次为Pinuspollenites-Cicatricosisporites-Impardecispora组合,Piceaepollenites-Monosulcites-Cyathidites组合和Piceaepollenites-Classopollis-Quadraeculina组合,所对应时代分别为Hauterivian—Barremian和Aptian—Albian期。3、孢粉组合面貌显示红柳峡地区早白垩世整体植被景观以针叶林为主,间有常绿阔叶植物,反映半湿润的温带-亚热带气候类型特征。
二、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志丹群喇嘛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志丹群喇嘛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研究简史 |
2 国际白垩纪年代地层划分标准 |
3 中国白垩纪生物带 |
4 中国白垩系地层区划 |
4.1 东北地层大区(I) |
4.2 华北地层大区(II) |
4.3 东南沿海地层大区(III) |
4.4 中南地层大区(IV) |
4.5 西南地层大区(V) |
4.6 西北地层大区(VI) |
4.7 新藏特提斯地层大区(VII) |
4.7.1 特提斯喜马拉雅地层区 |
4.7.2 雅鲁藏布江地层区 |
4.7.3 冈底斯地层区 |
4.7.4 羌塘盆地地层区 |
4.7.5 喀喇昆仑地层区 |
4.7.6 塔里木盆地西部地层区 |
5 讨论 |
5.1 中国海相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2 中国陆相白垩纪地层划分、对比及问题 |
5.3 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时空分布及与中国矿产资源分布的关系 |
6 结语 |
(2)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保安群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 材料和方法 |
3 孢粉组合特征 |
3.1 环河组Lygodiumaporites-Pinuspollenites-Peri nopollenites孢粉组合 |
3.1.1 孢粉组合Ⅰ |
3.1.2 孢粉组合Ⅱ |
3.2 罗汉洞组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roto-coniferus孢粉组合 |
3.3 泾川组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iceites孢粉组合 |
4 讨论 |
4.1 孢粉组合时代及对比 |
4.1.1 环河组Lygodiumaporites-Pinuspollenites-Perinopollenites孢粉组合 |
4.1.2 罗汉洞组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roto-coniferus孢粉组合 |
4.1.3 泾川组Cyathidites-Pinuspollenites-Piceites孢粉组合 |
4.2 地层对比及古气候探讨 |
(3)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2 项目依托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微体古生物学方法 |
1.4.2.2 地层对比研究方法 |
1.5 研究内容与科学问题 |
1.6 技术路线 |
1.7 实际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概况 |
2.2.1 阜新-义县盆地构造概况 |
2.2.2 内蒙古平庄盆地构造概况 |
2.3 研究区地层序列特征 |
2.4 研究区盆地沉积演化特征 |
2.5 研究区白垩纪岩浆活动 |
第三章 研究现状 |
3.1 白垩纪地层研究现状 |
3.2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孙家湾组的时代归属 |
3.2.1 孙家湾组与阜新组、“半拉山组” |
3.2.2 孙家湾组与辽北泉头组 |
3.2.3 孙家湾组与松辽盆地泉头组 |
3.2.4 孙家湾组与大兴庄组 |
3.2.5 孙家湾组与张老公屯组 |
3.2.6 孙家湾组与大峪组 |
3.3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白垩纪生物地层研究现状 |
3.3.1 热河生物群 |
3.3.2 阜新生物群 |
3.3.3 孙家湾生物群 |
3.4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同位素年代地层研究现状 |
3.5 辽西白垩纪沉积学研究现状 |
第四章 研究剖面描述 |
4.1 阜新-义县盆地 |
4.1.1 海州露天矿剖面 |
4.1.2 半拉山剖面 |
4.1.3 阜新宫官营子-上玍木营子剖面 |
4.1.4 阜新-义县盆地其它剖面 |
4.2 辽西地区其它代表性剖面 |
4.2.1 于寺北剖面 |
4.2.2 黑水三家东北剖面 |
4.3 内蒙古平庄盆地朝阳沟北沟剖面 |
第五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生物地层 |
5.1.1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孢粉化石组合及特征 |
5.1.2 特殊孢粉类型的生物地层意义 |
5.1.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孢粉组合时代及与邻区对比 |
5.2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介形类生物地层与时代讨论 |
5.3 阜新-义县盆地阜新组中、上部轮藻生物地层 |
5.3.1 旋卷中生轮藻比较种Mesochara cf.voluta(Peck)Grambast |
5.3.2 整洁开口轮藻Aclistochara mundula Peck |
5.3.3 轮藻化石系统描述 |
5.4 阜新组同位素测年结果 |
5.5 阜新组地质时代讨论 |
第六章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探讨 |
6.1 孙家湾组生物地层及其时代指示 |
6.1.1 孙家湾组孢粉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1.2 孙家湾组介形类生物地层及与邻区对比 |
6.2 同位素年代地层学 |
6.3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沉积演化特征 |
6.4 阜新组与孙家湾组古气候演化特征 |
6.5 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上、下白垩统界线划分 |
第七章 结论 |
7.1 主要结论 |
7.2 存在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附录 |
(4)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晚中生代研究区地层相关问题 |
1.1.2 晚中生代中国古地理格局 |
1.2 研究区孢粉学现状和选题意义 |
第2章 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材料 |
2.1.1 金岭寺-羊山盆地 |
2.1.2 建昌盆地 |
2.1.3 滦平盆地 |
2.1.4 西藏拉萨地块 |
2.2 研究方法 |
第3章 孢粉组合序列及特征 |
3.1 辽西土城子组孢粉组合 |
3.2 冀北大北沟组、大店子组孢粉组合 |
3.2.1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 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 |
3.2.2 Bisaccates组合 |
3.2.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3.3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 |
3.3.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3.3.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3.3.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 |
3.3.4 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4章 孢粉组合时代 |
4.1 冀北、辽西孢粉组合时代 |
4.1.1 Bisaccates-Fixisporites-Ephedripites (S.)组合 |
4.1.2 Classopollis-Densoisporites-Cicatricosisporites组合和Bisaccates组合 |
4.1.3 Aequitriradites-Hekousporites组合 |
4.2 拉萨地块孢粉组合时代 |
4.2.1 Cyathidites-Classopollis组合 |
4.2.2 Classopollis-Cooksonites组合 |
4.2.3 Classopollis-Dicheiropollis组合和Dicheiropollis-peak组合 |
第5章 研究区孢粉组合对比讨论 |
5.1 土城子组时代 |
5.2 大北沟组和大店子组的时代 |
5.3 土城子组与大北沟组的横向对比 |
5.4 拉萨和羌塘地块孢粉组合对比 |
第6章 早白垩世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 |
6.1 中国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分区 |
6.2 中国东部孢粉植物群东西分异 |
6.2.1 Disacciatrileti-Cicatricosisporite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6.2.2 Classopollis-Ephedripites(S.)孢粉植物群东西差异 |
第7章 古植被和古气候 |
7.1 冀北-辽西地区Berriasian-Valanginian期 |
7.1.1 辽西Berriasian-Valanginian中期 |
7.1.2 冀北Valanginian中期-Hauterivian早期 |
7.2 拉萨地块晚侏罗世-Barremian早期 |
第8章 系统描述 |
第9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表1 崔杖子剖面、南石门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2 榆树下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3 下营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4 西藏拉萨地块研究剖面孢粉化石百分含量 |
附表5 中国东部早白垩世Berriasian-Hauterivian期孢粉植物群信息表 |
附表6 化石孢粉-母体植物亲缘关系 |
附表7 化石孢粉-古气候关系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Plates and plate captions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5)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地层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材料和方法 |
3 孢粉组合特征 |
3.1 双囊型孢粉组合 |
3.1.1 裸子植物花粉 |
3.1.2 双囊类花粉 |
3.1.3 蕨类植物 |
3.2 Lygodiumsporites—双囊型孢粉组合 |
4 讨论 |
4.1 时代讨论 |
4.2 地层对比 |
4.3 古环境意义 |
5 结论 |
(6)银额盆地苏红图坳陷北部埋汗哈达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地质概况 |
2 孢粉组合特征 |
2.1 孢粉组合 |
2.2 样品特征 |
3 样品测试及结果分析 |
3.1 分析方法 |
3.2 结果分析 |
4 讨论 |
4.1 地层时代与最大沉积年龄 |
4.2 物源分析 |
5 结论 |
(7)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地层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1 区域地质特征 |
2 材料和方法 |
3 孢粉组合特征 |
3.1 双囊型孢粉组合 |
3.1.1 裸子植物花粉 |
3.1.2 双囊类花粉 |
3.1.3 蕨类植物 |
3.2 Lygodiumsporites—双囊型孢粉组合 |
4 讨论 |
4.1 时代讨论 |
4.2 地层对比 |
4.3 古环境意义 |
5 结论 |
(8)辽宁建昌冰沟地区早白垩世植物化石新发现及孢粉植物群(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区域地理地质概况 |
2.1 自然地理概况 |
2.2 地层发育特征及剖面简介 |
第3章 材料方法 |
3.1 研究材料及工作量 |
3.2 研究方法 |
第4章 冰沟组植物群组成、特征及时代 |
4.1 冰沟组植物群组成 |
4.2 冰沟组植物群特征 |
4.3 冰沟组植物群时代讨论 |
第5章 孢粉植物群组成、组合划分及特征 |
5.1 孢粉植物群组成 |
5.2 孢粉植物群组合划分 |
5.3 孢粉植物群的地质时代讨论 |
5.4 第Ⅰ段、第Ⅱ段孢粉组合对比及纵向变化 |
第6章 古植物地理区系分析 |
第7章 冰沟植物群对全球早白垩世气候变化的响应 |
7.1 早白垩世全球气候背景 |
7.2 冰沟植物群对全球气候的响应 |
7.3 冰沟组孢粉植物群对全球气候的响应 |
第8章 系统古植物学和孢粉学 |
8.1 系统古植物学 |
8.2 系统孢粉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图版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论 |
2 中国白垩纪地层研究简史 |
3 综合年代地层框架 |
3.1 海相地层 |
3.2 陆相地层 |
3.2.1 陆相下白垩统 |
3.2.2 陆相上白垩统 |
3.2.3 陆相建阶和生物地层对比 |
3.3 白垩系重要地层界线 |
3.3.1 白垩系底界 |
3.3.2 白垩系顶界 |
3.3.3 CNS顶底界 (Aptian和Campanian阶底界) |
3.4 白垩纪重要生物群及地质事件 |
3.4.1 热河生物群 |
3.4.2 大洋缺氧事件与大洋红层 |
3.4.3 其他事件 |
4 中国各大区地层对比格架 |
4.1 海相地层和海、陆交互相地层 |
4.1.1 青藏高原 |
4.1.2 喀喇昆仑和塔里木盆地西部 |
4.1.3 黑龙江东部、台湾和其他地区 |
4.2 陆相白垩系 |
4.2.1 东部火山活动带 |
4.2.2 中西部大-中型稳定沉积盆地区 |
4.3 中国白垩纪地层综合对比 |
5 结语、存在问题和研究展望 |
(10)甘肃玉门红柳峡地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项目来源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 主要工作量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及研究材料与方法 |
2.1 区域地质概况 |
2.2 野外采样 |
2.3 室内工作 |
第三章 剖面描述及孢粉化石 |
3.1 下沟组 |
3.2 中沟组 |
第四章 孢粉组合特征及生物地层意义 |
4.1 下沟组 |
4.2 中沟组 |
第五章 古气候意义 |
5.1 早白垩世孢粉植物区系 |
5.2 玉门早白垩世古气候 |
第六章 系统描述 |
6.1 蕨类植物孢子 |
6.2 裸子植物花粉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图版及图版说明 |
附录 |
四、鄂尔多斯盆地北部志丹群喇嘛湾组的孢粉组合及其时代(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白垩纪岩石地层划分和对比[J]. 席党鹏,孙立新,覃祚焕,李国彪,李罡,万晓樵. 地层学杂志, 2021
- [2]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保安群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J]. 任文秀,胡永兴,杨涛,孙柏年.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0(04)
- [3]辽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阜新组、孙家湾组生物地层与上、下白垩统界线研究[D]. 王燕.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
- [4]中国北方和西藏地区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孢粉植物群及其古环境意义[D]. 林妙琴.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
- [5]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地层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J]. 任文秀,赵海钧,胡永兴,孙柏年. 地质论评, 2019(S1)
- [6]银额盆地苏红图坳陷北部埋汗哈达组碎屑锆石U-Pb测年及其地质意义[J]. 张惠,王纳申,孟祥振,孟展. 地质通报, 2019(04)
- [7]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早白垩世地层孢粉组合及地层意义[A]. 任文秀,赵海钧,胡永兴,孙柏年. 第四届全国青年地质大会摘要集, 2019
- [8]辽宁建昌冰沟地区早白垩世植物化石新发现及孢粉植物群[D]. 谭笑. 吉林大学, 2018(04)
- [9]中国白垩纪综合地层和时间框架[J]. 席党鹏,万晓樵,李国彪,李罡.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9(01)
- [10]甘肃玉门红柳峡地区早白垩世孢粉组合及其古气候意义[D]. 孟佳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