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员的肝脾形态——261例B超探查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白石,朱企慈,安翠茹[1](1990)在《运动员的肝脾形态——261例B超探查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器宫,具有巨大的贮血能力和丰富的血液来源,我们想通过B超检查运动负荷下肝脾形态变化从而为合理掌握运动量,科学训练提供依据。同时,关于运动员肝脾形态研究,文献报告不多,其结果也不尽相同,为了探讨运动员肝脾形态特异性改变,不致于将正常的生理变化误以为病理改变,造成诊断工作的困难,增加运动员思想负担,影响训练和比赛,本文就261例不同项目运动员安静状态下肝脾B超探查结果报告如下:一、安静状态下运动员肝脾B超各项指标均在正常人平均值范围内,男女间有差异。
薛梅鸿[2](2019)在《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一篇基于《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的汉英翻译实践报告,在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的指导下,笔者完成了第二章节和第六章节部分内容的翻译工作,并选取了其中部分内容进行翻译案例分析。该文本系医学临床手册,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且该文本中既有大量西医知识,又包含中医传统医学理论,因此要求译者在用语规范、表达精准的同时,保留中医特色表达,以促进中医文化的对外传播。本篇报告共包括翻译项目概述、译前准备工作、翻译案例分析以及翻译实践总结四个部分。本报告应用了阐释学派翻译理论代表人物斯坦纳的翻译四步骤,即信赖(trust)、侵入(aggression)、吸收(incorporation)和补偿(restitution)这四个步骤,对比中英语言差异,在翻译实践中最大程度地提升译文质量。根据斯坦纳的阐释理论,译者的通过理解与解释来进行翻译活动,中医文本艰涩,为了促进理解,译者势必对原文进行再解读和必要的阐释,因此笔者认为该理论在中医骨伤翻译中也具有适用性。基于此,在本报告中,笔者分析了中医文本的特点,并根据翻译实践中的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选取具体例证进行分析,归纳在医学翻译英译实践中该理论的应用,希望在今后为同类型文本的英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俞舒丹[3](2019)在《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配伍规律》文中提出原发性痛经(PD)为年轻未产女性的常见病,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2017年加拿大SOGC原发性痛经国际指南共识推荐的一线治疗为药物治疗、手术治疗。其中西药的非甾体类抗炎药和口服避孕药,症状缓解可,但常见胃肠道不良反应,因而依从性差;对于青春期女性生殖功能尚未健全,GnRHα或手术治疗并非首选。祖国医学理论丰富,在功能性痛经及早期继发性痛经的病人治疗优势明显,其中针灸及中药治疗国人认可度高。经燕教授临床近40年,是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学术经验继承人之一,继承国医大师许润三教授妇科诊治经验,并在其“痛经方”基础上结合临床实际有所创新。数据挖掘技术是新兴的计算机辅助研究技术,近年来该技术日益广泛地应用于名医用药经验研究领域,中医传承辅助平台(TCMISS V2.5)在中医领域中被广泛应用,辅助临床大量数据的管理、查询、输出,增强中医数据整齐化,系统化,能够较好为中医药诊疗。本研究借助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近6年门诊原发性痛经病历中药处方配伍规律,以丰富临床对该病诊治思路。[目的]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用药规律,挖掘药物配伍、药物组合特点;根据患者年龄、VAS评分分层挖掘亚组处方用药规律;通过用药模式分析、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新方组合及可视化药物网络展示获取隐性处方用药规律。[方法]本课题采取回顾性研究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9年1月就诊于中日友好医院中医妇科经燕教授门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并予以中药口服汤药治疗的患者处方资料。利用Excel表格建立原发性痛经病历数据库,将收集到的所有数据按年龄、VAS评分分层,统计药物频次、传统药性规律的显性规律及处方关联规则、聚类分析、新方组合规律的处方隐形规律。最后利用统计学方法探索年龄与药物,VAS与药物两两间的潜在联系,总结经燕教授辨病辨证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立法特点、思维轨迹及处方规律,为临床上痛经的治疗提供辨证、用药思路,提高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本研究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19年1月31日就诊经燕教授门诊诊断为原发性痛经符合纳排标准的患者104人,其中诊次152次,即有处方152张。其中人均诊次1.61次,最少就诊1次,最多就诊12次。将患者年龄按诊次均分为4组(15-20岁、21-25岁、26-30岁、31-35岁),平均年龄26.77岁,主体人群集中在23-30岁,约占总人数75.00%。根据患者就诊初次视觉模拟评分分为3组(中度5-6分、重度7-9分、极重度10分),VAS评分平均为6.35。其中以中度痛经(VAS评分5-6分)占62.5%。①一般药物特性显示:包括药物159种,所有处方共用药物2737味,平均每张处方用药11.80味。统计每张处方使用药物频率,排名前3的高频药物依次为当归(出现190次,频率为90.05%),川芎(出现140次,频率66.35%),白芍(出现127次,频率60.19%)。传统药物特性方面,四气以温性药出现最多,约占到所有药物的43%,其后依次寒性、平性;五味以苦味药出现最多,约占33%,其后依次为辛味、甘味。归经以肝经出现频次远高于其他经脉,比重约占30%。药物功效排名,以活血祛瘀药为首,其后依次为补肾药、理气药、祛湿药、补气药。②按年龄分层显示,各年龄分层药物四气五味规律与总体药物基本一致,随年龄递增,活血化瘀药呈递减趋势,虫类药呈递增趋势。补肾药与补气药随年龄增长呈递增趋势。年龄为使用祛邪药和扶正药物的相关因素。具体规律为随年龄增长祛邪药物使用比例递减,扶正药物使用比例增加。③VAS分层显示,当归、川芎、丹参、生蒲黄、醋五灵脂、赤芍、白芍、柴胡在各疼痛评分组中均有使用,分布相对稳定,是痛经常用药物。随疼痛程度加重,虫类药(包括制水蛭、土鳖虫、蜈蚣)占比增加明显。年龄与VAS二者呈负相关,重度、极重度痛经可能高发于年轻女性。④复杂关联规则:设置支持度个数46,置信度设为0.6,包含15味中药共108条数据。获得置信度为1的关联药对66组,其药物分布为当归、川芎、生蒲黄、醋五灵脂、炙没药、炙乳香、延胡索、生艾叶。⑤用药模式:分析获得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自拟方剂核心药物15位:当归、川芎、醋香附、益母草、丹参、白芍、柴胡、茯苓、制乳香、制没药、延胡索、醋五灵脂、生蒲黄、生艾叶。⑥聚类分析:设置相关度5,惩罚度2,共分析得出121种聚类分析,提炼关联系数在0.09-0.61的前10种2味药、前10种3味药、1种4味药,药物主要分为活血化瘀组合8组,温经活血组合6组,活血补肾组5组。提炼各组高频药物,活血化瘀组为川芎、丹参、生蒲黄、醋五灵脂、制没药、制乳香;温经活血药组生艾叶;活血补肾组菟丝子、紫河车、续断。⑦新方组合:共有4组,分别为1)生蒲黄、丹参、炙没药、醋五灵脂;2)醋香附、益母草、干姜、川牛膝;3)黄芩、当归、太子参、清半夏;4)续断、菟丝子、紫河车、酒女贞子、枸杞子。其中1、2为经前用药新方组合,3、4为经后新方组合。分析其中1号为化瘀止痛法,2号为通经利水法,3号方为降逆和胃法,5号方为补肾填精法。[结论]经燕教授从虚实夹杂的角度论治原发性痛经,认为虚实夹杂为基本病机,内部核心为瘀血内阻。经燕教授以“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和“经前经后周期疗法”为原发性痛经的治则,活血温经理气止痛,兼顾补肾填精,健脾祛湿为基本治法,经前急用新痛经方止痛,经后辨证论治调补气血阴阳虚实,极重度痛经多使用虫类药荡涤恶血。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核心处方新痛经方组成为当归、川芎、丹参、白芍、柴胡、茯苓、生蒲黄、醋五灵脂、制乳香、制没药、赤芍、生艾叶、醋香附、坤草、元胡。本研究尝试以统计学与数据挖掘两种科学研究方法验证年龄与疼痛严重程相关性,发现原发性痛经的病人中,年龄越小疼痛程度可能越重,随年龄增加疼痛程度缓和,病情演变为虚实夹杂。
朱玉莹[4](2020)在《郭志强教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郭志强教授是首都国医名师,躬身临床数十载,创立中药序贯疗法调理月经病。本研究立足于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患者的基本病机特点,发挥分期论治特色,采用郭教授的自拟方养血调经汤、育胞汤及两固汤分别运用于行经期、经后期及经前期的治疗,通过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客观真实地评价郭志强教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疗效性及安全性,初步探讨郭教授的用药规律,并总结经验,为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门诊共收集68例符合诊断标准及证型标准的月经过少患者,其中6例脱落,完成治疗的62例患者均采用郭志强教授中药序贯治疗,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观察治疗期间患者每个月的中医证侯积分及单项证候积分的变化情况,并监测治疗前后患者的经量、子宫内膜厚度、血清性激素水平、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变化及服药期间的不良反应。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综合治疗结果:临床共观察62例患者,治疗后痊愈13例,显效34例,有效13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6.77%,临床疗效显着;2.经量的比较:治疗前后月经失血图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经治疗后患者月经量有所增加;3.中医证候积分的比较: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有高度差异(p<0.01),各单项证侯比较,有高度差异(p<0.01),说明临床症状改善明显;4.性激素的比较:治疗前后患者月经第3天血清E2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余激素包括 FSH、LH、FSH/LH、PRL、P、T 值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经治疗后患者雌激素水平有所提高,FSH、LH、FSH/LH、PRL、P、T等无明显变化;5.子宫内膜厚度的比较:治疗后的子宫内膜厚度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该治疗可增加患者子宫内膜厚度;6.子宫螺旋动脉血流参数的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子宫螺旋动脉搏动指数(PI)、阻力指数(RI)较治疗前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该治疗可改善患者子宫螺旋动脉血流情况;7.临床疗效与相关因素分析:疗效与年龄相比较,χ2=2.733,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疗效与年龄因素无相关性;疗效与病程相比较,χ2=13.971,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疗效与病程具有相关性,病程越短,治疗效果越佳,病程越长,治疗效果越差;疗效与妊娠次数相比较,χ2=19.19,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疗效与患者妊娠次数无相关性;疗效与宫腔操作次数相比较,χ2=35.8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宫腔操作次数越少,治疗效果越佳,宫腔操作越频繁,治疗效果越差。8.不良反应:在服药期间,有1例患者出现便溏症状,调整药物后症状消失,无中途被迫停药者,余患者在服药期间未曾发现过敏反应或不良反应。结论:郭志强教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疗效显着,能够有效改善月经过少患者的经量及肾虚血瘀症状,提高雌激素水平,促进子宫内膜生长,同时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子宫动脉血流供应,降低血流阻力,安全性高,无不良反应,是临床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有效方法之一。
林铭振[5](2011)在《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文中指出三部九候脉诊法,是我国中医自古以来脉诊所使用的一套方法。传统意义上的三部九候诊法把人看作自然界的一个缩影,运用天地人的观点,将人体分为上、中、下三部,每部各分为“天”、“地”、“人”三候,共九部,并认为这九个部分可以反映生活在自然界中人的情况。因通过观察脉象与形体是否相应,上中下三部是否相互调和,以诊察全身病变情况,此种三部九候脉诊法又可称为三部九候遍身诊法,是《内经》惟一列出专篇,用大量笔墨阐述最详尽的脉法(包括切脉部位、主病、辨病、意义等)。与其他脉法比较,突出了定位意义,丰富了《内经》脉学理论,是《内经》脉学理论的精华,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三部九候脉诊法也可用于寸口诊法,《难经》在《内经》寸口脉法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独取寸口诊法”,并赋予了“三部九候”脉诊法新的内容。将寸口脉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指力按脉,分浮、中、沉,(《难经·十八难》)故也称为三部九候法。三部九候脉诊法辨病辨证,强调九候相参,综合分析,体现了诊法的整体观思想,其中尤为强调各部各候之间的相互参比意义。因此,研究三部九候脉诊法的溯源、发展、具体运用、临床意义及相关认识等,对中医脉学诊断的理论及实践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但当前对三部九候脉诊法源流及应用的文献专门论述相当少,现本研究通过对脉学发展,尤其是对三部九候脉诊理论有重大贡献的《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典籍着作中的脉学相关内容进行梳理、摘录及分析,从两种不同三部九候脉诊法入手,对其脉学思想、诊脉方法、诊脉技术临床应用、现代客观化研究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以期能够基本呈现三部九候脉学的丰富内容。且本研究在文献整理的基础上,结合个人临床经验及平时心得,对三部九候脉诊法提出自已的一些新见解;并据该经典脉诊学说,粗略归纳总结了一套六脉统合图示法,以期为中医脉诊客观化、精确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目的本研究对当前各种文献、主要中医典籍中的脉学相关内容进行整理、摘录及分析,从三部九候遍诊法及三部九候寸口诊法两部分入手,对该脉诊法的源流、诊脉方法、临床应用、现代客观化研究等几个方面分别进行论述。并结合个人临床实践经验,进行相关客观化研究,以期对疾病的预后、临床辨证施治的指导、以及中医脉诊客观化、精确化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启发,为脉诊研究走向新的高度提供可参考的依据。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对三部九候遍诊法与三部九候寸口诊法的的源流、诊脉部位、操作手法、临床应用及现代研究等进行分析、梳理,探讨其形成原因与机理;基于三部九候学说,提出六脉统合图示法,五脏器官脉诊定位法,修正五脏脉位置,提出分寸高骨关尺四部新观念;用拔罐法对受试者进行刺激,观察治疗前后脉象浮中沉、大中小,强弱虚实的变化;观察治疗前后脉率、温度、血压、六脉五脏脉穴位电导值的变化。结果通过对大量文献的分析、整理发现,三部九候遍诊法在《内经》中记载详细且应用广泛,诊脉部位以经络学说为依据,又与针灸取穴有所不同。针灸取穴注重腧穴的定位,即某一腧穴在体表的确切位置,而遍诊法的诊脉部位注重的是经线,并不局限于腧穴的特定位置;就诊脉方法而言,古人经验总结常有切、循、扪、按四种不同而又相互关联的诊法;该诊脉方法能反映脏腑病变,有助于临床分经诊脉、以脉证病、分辨寒热、判断病情轻重、生死及杂病的诊断。现代研究发现,该诊法还可用于诊断循环系统病变、指导针灸施治。且有学者通过采用单点和多部位取脉,运用仿生柔性压力传感器与B超探头复合多路压力传感器,通过对多路信息进行“位、数、形、势”的属性分析,重建动态三维指感脉图,对寸口和三部取脉所得信息进行定量比较研究,证实遍诊法获得的信息量要比独取寸口获得的信息量大。但这种遍身诊法与其它脉诊法相比较,行之于临床有诸多不便,故后世鲜有用之;三部九候寸口诊法源于《内经》、确立于《难经》、完善于《脉经》,其形成原因与机理在各种典籍及现代研究中也有论述阐发;三部九候寸口诊法的部位即为寸口,分寸、关、尺三部,每部各以轻、中、重指力按脉,分浮、中、沉,共九候。关于寸关尺的定位,历代医家有很多论述,对其诊脉部位及分属脏腑历代医家亦有不同认识;其诊脉时间,《内经》中记载以平旦(清晨)时为宜,并提出以呼吸至数来判断脉之快慢的方法;《难经》中提出举按寻的诊脉方法,并一直为后世医家沿用。在此种脉学发展过程中,还总结出了有胃有神有根的平人脉象特征;而病理脉象历代医家各有看法,如《内经》在分散的十二篇中叙述了21种病理脉象,大体划分为七个类型和观察范围,《脉经》首次将病理脉象分为24种,《濒湖脉学》则载病脉27种,同时历代医家也曾用归类法将前人所述脉象“驭简执繁”,及至今人普遍将病理脉分为28种;对于脉诊的客观化,现代学者将现有的各种物理、化学、生物学进展相结合,做过大量相关研究,如脉图、脉波仪、脉象仪的研制,脉象信号的分类识别优化、脉诊专家数据库、中医远程脉诊软硬件的设计等;该种诊脉方法有助于判断疾病的病位病性、指导治疗,对推断疾病的进退预后有很重要的临床价值,临床可应用与内外妇儿各科,运用较为广泛,为后世医家所推崇;拔罐后三部九候脉会有所变化,脉搏数减少,且前后改变率为61.3%;76.1%的受试者寸口部位温度呈寸>关>尺趋势;拔罐后温度拔罐后温度上升者占26.9%;下降者占11.9%;不变者为61.1%;拔罐后,收缩压不变或舒张压不变者占36.3%;收缩压上升或收缩压下降者占37.5%;舒张压上升或舒张压下降者占26.1%;六脉统合数字化与十二经原穴电导变动值之总和及五脏脉电导变动值之总和,无任何相关性。结论与其他脉法比较,三部九候遍诊法在《内经》中记载详细且应用广泛,突出了定位意义,丰富了《内经》脉学理论,是《内经》脉学理论的精华,为后世脉学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三部九候寸口脉诊法随“独取寸口”理论发展而来,并不断得到完善。该脉法可断五脏六腑及十二经脉的疾病,既宗《黄帝内经》旨义,又有新的创造,临床应用广泛,有助于判断病位病性、指导治疗、预后。其各种形式的客观化研究,是将来脉诊标准化、形象化的重要研究方向。寸口部位拔罐前后温度变化说明,寸部一般温度最高,关次之,而尺脉最低。当三部均一样偏高时,为亢奋、发热;三部均一样偏低时,为低下、失温;单独一部偏高时,则为独热;单独一部偏低时,则为独寒。六脉统合图示法为传统脉学客观化提供了新的思路,值得进一步探讨研究。
吴刚[6](2004)在《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背景和目的 高位食管疾病是指颈段和胸上段食管的良恶性病变,包括食管-胃吻合口瘘、食管癌弓上或颈部吻合术后复发和高位食管-气管瘘、食管-纵隔瘘、食管癌性狭窄、放射性食管狭窄、腐蚀性食管炎等。此类疾病或导致食管严重狭窄不能进食,或因进食后气道误咽剧烈呛咳而不敢进食,病人进食障碍,直接危及生命。内科治疗效果差,外科治疗缺乏有效方法。 所有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良恶性食管病变采取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操作简单安全、创伤小,能迅速有效地解除狭窄或瘘所致的吞咽困难,其良好的治疗效果使之在食管瘘或狭窄性疾病的治疗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高位食管疾病的内支架置入治疗仍属于盲区,原因在于对食管入口和上段解剖结构认识存在极大的偏差。对于高位食管病变内支架置入,大多采用骨性标志一颈椎来定位支架最上界,部分学者认为支架上缘最高不能超过第七颈椎上缘水平或第1胸椎水平。食管入口随体位、头部活动变化相对于椎体位置变化较大,X线以椎体作为解剖标志既不能准确显示食管入口的位置,又不能反映食管入口的动态变化。 为了详细了解食管入口的毗邻关系及其影响因素,充分利用上段正常食管,准确、合理放置支架,减少支架置入后下滑、移位等并发症,扩大食管内支架置入治疗高位食管疾病的适应症,本研究旨在进行梨状隐窝下极和食管入口位置关系的解剖学研究,寻找和探索一条切实可行的食管入口定位法,指导临床准确置入食管内支架治疗高位食管疾病。 材料与方法 ①随机、自愿的原则对257例健康体检志愿者,年龄5~86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治疗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斌淤争介屯砂盛书淤淤犷几奈粉讲飞移称仁溺犷介君‘旦杂犷诵艺二绍;矛魏拔卫么弃飞欲梦‘淤介势姗盛韶忙石需匕舒尹护夯照若户宝纷行咬必佗簇宁缺睽嚣笋七溺产丫奋留‘押了求沙货珍于呀经先沸;褪梦‘绷,冷黔必泛藻粉形了泌二溯梦端少潇职‘口二由盼‘奋欲岁,平均46.1士15.6岁,记录其姓名、年龄、身高、体重等,并在胃肠造影机下口服钡剂进行咽腔及食道造影。180位被检查者使用n xl4寸X线胶片四分格拍片,分别摄直立仰头位、平头位、低头位和仰卧仰头位咽腔食管造影片;77位被检查者只摄直立平头位咽腔食管造影片(4位用一张胶片)。随机抽出10位被测者进行X线造影片放大率校正。通过X线片将椎体平分三等份、椎间盘一份,分别记录梨状隐窝下极对应的椎体位置;以第五颈椎(C5)下缘平面为基线,利用两脚规和游标卡尺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C5下缘基线的距离。在直立平头位图片上测量颈5、6高度,利用两脚规和游标卡尺测量C5上缘中点和第六颈椎(C6)下缘中点间的距离。 ②福尔马林固定的头颈部尸体标本61例,正中矢状断面切开,用1/50Inm游标卡尺和两脚规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板下缘平面之间距离、梨状窝下极与CS下缘的垂直距离和相对椎体位置关系、环状软骨板下缘与C5下缘平面的垂直距离和相对椎体位置关系。 ③26例高位食管疾病患者,男性20例,女性6例,年龄278岁,平均52.0士22.3岁。食管癌或责门癌根治性切除食管一胃弓上吻合或颈部吻合术后形成食管一胃吻合口痰10例、吻合口癌性复发狭窄4例、吻合口狭窄合并气管痰2例和高位食管一气管屡6例、腐蚀性食管炎4例。根据病变性质、长度、部位个体化选择食管内支架。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头尽量抬高后仰,X线监视下置入食管内支架。支架置入后食管造影,了解支架位置、膨胀程度,观察食管通畅和痰口封堵情况,感染控制效果。 结果X线片梨状隐窝下极位置测量:①梨状隐窝下极随着体位的变化而相对椎体位置变化。②四种体位下男女之间梨状隐窝下极位置均有显着性差异 (户0.000),且女性梨状隐窝下极位置高于男性。③男性或者女性直立仰头位、平头位、低头位和仰卧仰头位四种体位之间均有显着性差别,且直立仰头位高于仰卧仰头位、仰卧仰头位高于直立平头位、直立平头位又高于直立低头位。④将被测试者以蕊30岁、31一60岁、)61岁年龄段分组,四种体位下梨状隐窝下极位置年龄段间均有显着性差异。⑤将被测试者体重指数分为<18.5、18.522.99和>2.99三组,分析显示四种体位下各体重指数段间均无显着性差异。⑥梨状隐窝下极活动度不受性别、年龄、体型的影响。⑦颈5、6高度与身高呈正相关郑州大学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治疗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欲绝J犷令舀叮扁岁命犷房甲理期护汤犷笼狱说卖今凌男货势汉鲜浦尹彩r袱峨凭黔届路舅臼多诬户篇祝弱娜全斜洲彩洲蛇翎群必一拐广飞罗,涛男协洲韶尹;游峪韶黔苏尹佗诫照谈笋扩矛螃诀比蔑赞卜洲货抖裕筑分留哟今磅,」死华炭仁属粉宝砰卜浦尸拼架几淤哪歼屯甲李拼勺盼口谈、徽礴粉减汹气面绷护产线性关系。 尸体标本测量:梨状隐窝下极与环状软骨下缘相距约2.ocm,而与C5下缘相距约1.Icm,环状软骨下缘与C5相距约一0.scm。尸体标本梨状隐窝下极多位于C4一CS一6水平(94.8%),环状软骨板下缘多位于C5一C6刃之间(97.4%)。 临床高位食
洪明灿[7](2021)在《身痛逐瘀汤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肢体肿痛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身痛逐瘀汤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肢体肿痛的疗效,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治疗早期肢体肿痛提供更好的治疗方案。方法:于2020年1月-2020年10月在厦门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二医院运动医学科收治,并符合纳入和排除标准的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1例,平均年龄(32.47±11.58)岁;试验组30例,其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平均年龄(34.03±12.89)岁。均采用相同方式行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对照组术后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口服身痛逐瘀汤,共14天。分别记录两组患者术后第1天、7天、14天小腿肿胀度、大腿肿胀度、VAS评分、凝血酶原时间、D-二聚体、血小板、C-反应蛋白、Lysholm评分及术后第1天、14天中医证候积分和用药不良反应,并采用SPSS 25.0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伤侧、手术时间、Lysholm评分、术前实验室检查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患者治疗后小腿、大腿肿胀度均较前有所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改善肿胀度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3.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均较前有所减轻(P<0.05)。且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减轻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4.两组患者治疗后实验室指标均较前改善(P<0.05)。且组间比较,试验组在改善实验室指标上优于对照组(P<0.05)。5.两组患者治疗后Lysholm评分均较前有所提高(P<0.05)。且组间比较,试验组在功能恢复上优于对照组(P<0.05)。6.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为83.33%,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身痛逐瘀汤可以改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的凝血功能,降低机体创伤后炎症反应,改善患肢的肿胀疼痛,并进一步促进患肢膝关节功能恢复。
曹健[8](2020)在《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日间手术是患者在一个工作日完成手术并办理出入院的新诊疗模式。经皮椎间孔镜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transforaminal endoscopic discectomy,PTED)凭借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势,已逐步成为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外科首选术式。目前对于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模式治疗LDH鲜有报道。本研究通过分析经皮椎间孔镜日间手术模式与普通住院模式治疗LDH的随访结果,探讨PTED日间手术模式治疗LDH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选取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骨科从2013年8月到2015年10月收治的单间隙LDH患者183例行普通住院PTED治疗(普通住院组)。从2015年1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LDH患者261例于日间手术中心行PTED治疗(日间手术组)。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分钟)、手术并发症、住院总费用(元)、住院时间(小时)、延期出院人数及再入院人数;术前和末次随访时(术后2年)的下肢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lower limbs,VAS-L)、背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 scale of back,VAS-B)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术后末次随访时采用MacNab标准评分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日间手术组中有22例患者延期出院,延期出院率为9.36%。两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再入院率无明显差别。日间手术组的平均住院时间(19.2±0.9 h VS 2.8±1.1d)、平均住院费用(24356±126元VS 28090±286元)明显优于普通住院组,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均优于术前(P<0.05);组间比较,两组患者末次随访VAS评分和ODI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MacNab标准评价疗效,普通住院组的优良率为91.0%,日间手术组的优良率为89.8%,两组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TED治疗LDH实施日间手术模式是安全有效的,显着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值得在今后临床工作中大力推广应用。
朱广伟[9](2011)在《缺血性肠病34例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了解缺血性肠病发病的基本临床特征,总结对本病诊断及临床外科治疗的经验,提高胃肠外科医师对本疾病诊断和治疗的认识。方法:收集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外科2006年2月至2010年12月救治的34例缺血性肠病的临床病例。回顾性分析患者伴随的基础疾病、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结果、治疗经过及预后等。结果:本组病例34例,病变发生于小肠者8例,结肠者26例。出现腹痛症状者91.2%(31/34);出现便血症状者85.3%(29/34),出现腹膜刺激征者52.9%(18/34)。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3例,有阳性提示9例;行CT检查26例,均有阳性提示,17例确诊为肠系膜血管血栓或栓塞;行DSA检查4例,均确诊为肠系膜血管血栓或栓塞。8例患者保守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26例患者行手术治疗,死亡3例,死亡率8.8%。结论:缺血性肠病无特异性的临床特征,漏诊及误诊率较高,对于不明原因出现腹痛、血便或腹膜刺激征的中老年人应考虑缺血性肠病的可能,充分运用相关辅助检查,以明确诊断;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准确把握手术时机是降低缺血性肠病病死率的关键。
简嘉良[10](2011)在《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原发性痛经即功能性痛经,不伴明显的盆腔器质性疾病,因其病因复杂,容易反复而成为妇科的疑难病症之一,给妇女的身心健康和工作学习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而目前对其防治尚无重大突破,针灸治疗痛经,疗效确切、操作简便、价格低廉、无毒副作用,易于被广大患者接受。但目前针灸临床治疗痛经选穴笼杂、规范的穴位研究较少,给临床治疗痛经的选穴带来一定的难度。通过与中药对照组治疗原发性痛经疗效的比较,初步观察通过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为运用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提供科学的研究基础。研究方法治疗组:电针穴位处方:三阴交、气海、关元、合谷、太冲,电针频率采用疏密波,疏波频率为2HZ,密波频率100HZ,疏密交替频率5Hz;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分,经前7天开始治疗,连续10天,连续3个月经周期;对照组:采用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少腹逐瘀汤为主。药物组成:当归9g、川芎6g、赤芍6g、、五灵脂6g(炒)、小茴香(炒)7粒,干姜(炒)0.6g、没药(研)6g、蒲黄9g。将上述中药煎煮成药汁后,再加以浓缩干燥制成药粉,加上适量赋型剂(淀粉)制成科学中药。经前7天服药开始服用至月经第3天,每次50g/包,每日3次,水冲服,连服3个月经周期。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后进行疼痛调查问卷(MQP)评分、血浆PGF2α及PGE2检测、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临床等级资料比较采用Ridit分析。所用计量资料均用表示,所有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SPSS12)进行分析。研究结果两组治疗后患者疼痛感觉方面总分、疼痛情感方面总分、疼痛总分VAS评分、现在疼痛状况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间患者疼痛感觉方面总分、疼痛情感方面总分、疼痛总分、VAS评分、现在疼痛状况评分比较,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PGF2。值均有明显下降,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血浆PGE2值均有明显升高,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治疗后SF-36精神健康及身体健康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SF-36精神健康及身体健康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治疗组SF-36精神健康及身体健康评分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结论1.电针和少腹逐瘀汤均可改善痛经患者疼痛感觉、情感等症状,降低疼痛的程度,减轻患者痛苦,且电针效果更佳。2.电针和少腹逐瘀汤均可降低痛经患者PGF2α水平,升高PGE2水平,改善患者激素分泌异常状况,且电针效果优于少腹逐瘀汤。3.电针和少腹逐瘀汤均能提高痛经患者SF-36精神及身体健康评分,改善痛经患者生存质量,且治疗组作用优于对照组。
二、运动员的肝脾形态——261例B超探查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运动员的肝脾形态——261例B超探查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2)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项目概述 |
1.1 项目来源 |
1.2 项目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文本类型解读 |
2.2 翻译原则制定 |
2.3 平行文本参考 |
2.4 翻译辅助工具使用 |
2.5 翻译计划拟定 |
第三章 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骨伤英译案例分析 |
3.1 中医术语的翻译 |
3.1.1 音意结合法 |
3.1.2 英意结合法 |
3.1.3 增译法 |
3.2 句子的翻译 |
3.2.1 切换语态 |
3.2.2 使用复合句 |
3.2.3 变通句式结构 |
3.2.4 转换词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翻译项目总结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阐释学翻译理论研究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摘要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4 翻译原文 |
附录5 翻译译文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配伍规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原发性痛经的西医研究及进展 |
1 定义 |
2 流行病学 |
3 痛经的相关人口学因素 |
4 病因与发病机制 |
5 诊断 |
6 西医治疗 |
综述二 原发性痛经的中医研究及进展 |
1 古代中医认识 |
2 现代中医研究 |
3 辨证论治 |
4 中成药 |
5 中医外治法 |
综述三 数据挖掘技术进展 |
前言 |
1 数据挖掘简介 |
2 数据挖掘分类 |
3 数据挖掘步骤 |
4 原发性痛经的数据挖掘研究 |
第二部分 临床数据挖掘研究 |
前言 |
临床资料 |
1 研究内容 |
2 研究方案 |
3 研究方法 |
4 数据分析 |
结果 |
1 一般临床资料 |
2 一般药物特性分析 |
3 年龄与药物规律分析 |
4 VAS评分与药物规律分析 |
5 虫类处方与药物规律 |
6 复杂药物关系分析 |
7 总结 |
讨论 |
结论 |
不足及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附件1 视觉模拟评分量表 |
附件2 原发性痛经患者使用虫类药具体用药表 |
(4)郭志强教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综述一 中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
1.月经过少的理论渊源及演进过程 |
2.月经过少的中医病因病机探析 |
3.月经过少的中医治疗 |
4.小结 |
参考文献 |
综述二 西医临床医学对月经过少的认识 |
1.月经过少的发病原因 |
2.月经过少的西医治疗 |
3.小结 |
参考文献 |
前言 |
第二部分 郭志强教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 |
研究资料与方法 |
1.研究目的 |
2.临床资料 |
3.研究方法 |
研究结果 |
1.一般资料分析 |
2.疗效分析 |
讨论 |
1.肾虚血瘀为月经过少的基本病因病机 |
2.子宫螺旋动脉血流与及宫内膜厚度与月经过少的关系 |
3.郭志强教授治疗月经过少的思想介绍 |
4.研究结果分析 |
结语 |
一、结论 |
二、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个人简历 |
(5)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三部九候遍诊法 |
1.1 源流 |
1.2 诊脉部位 |
1.3 操作手法 |
1.4 临床应用 |
1.5 现代研究 |
2 三部九候寸口诊法 |
2.1 源流 |
2.2 形成原因与机理 |
2.3 诊脉部位 |
2.4 寸口三部分脏腑 |
2.5 诊脉方法 |
2.6 脉象 |
2.7 临床意义 |
2.8 临床应用研究 |
2.9 现代研究 |
2.10 结语 |
3. 其它脉学相关现代客观化研究 |
3.1 其它部位脉诊法的现代客观化研究 |
3.2 脉再现研究 |
3.3 脉象仪的研究进展 |
3.4 结语 |
第二章 三部九候客观化研究 |
1 三部九候寸口脉诊法的客观化研究:六脉统合图示法 |
1.1 六脉统合图示法的操作方法 |
1.2 六脉统合图示法的临床应用 |
1.3 小结 |
2 三部九候局部与整体相参客观化研究 |
2.1 拔罐是开启中医独特体质研究的切入点 |
2.2 皮肤电生理与中医相关文献研究 |
2.3 基于三部九候理论的三部九候独异特殊性实验研究 |
第三章 三部九候文献研究之启发与思考 |
1 三部九候遍诊中独异之启发——不会是同时浮、同时虚、同时数 |
2 三部九候遍诊法中"是动则病"的思考——血管形态与血流特性 |
3 三部九候之寸口脉定位的合理性——重新思考定位 |
4 内经三部九候独异之进一步延伸——寸口脉全息之特性 |
5 三部九候之整体医学观 |
6 三部九候脉位之沿革——中医诊断史上的一大突破 |
第四章 结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部分 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材料和方法 |
结果 |
附图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部分 高位食管疾病的解剖学基础研究与临床治疗现状 |
参考文献 |
缩略语对照表 |
在校期间发表文章 |
获奖证书 |
致谢 |
(7)身痛逐瘀汤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肢体肿痛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资料与方法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病例选择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病例的中止、剔除、脱落标准及处理措施 |
2 研究方法 |
2.1 病例分组 |
2.2 入院后处理措施及术前准备 |
2.3 手术方法 |
2.4 术后常规处理方法 |
2.5 试验方案设计 |
3 评价方法 |
3.1 肿胀度测量 |
3.2 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Score,VAS) |
3.3 试验室指标 |
3.4 Lysholm评分 |
3.5 中医疗效评价 |
3.6 安全性评估 |
4 统计方法 |
结果 |
1 一般资料的结果 |
2 临床资料结果 |
2.1 小腿肿胀度比较 |
2.2 大腿肿胀度比较 |
2.3 VAS评分比较 |
2.4 凝血酶原时间比较 |
2.5 D-二聚体比较 |
2.6 血小板比较 |
2.7 C-反应蛋白比较 |
2.8 Lysholm评分比较 |
2.9 临床疗效比较 |
3 两组患者安全性分析 |
讨论 |
1 中西医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认识及重建术后患肢肿痛的原因探讨 |
1.1 对前交叉韧带损伤的认识 |
1.2 现代医学对关节镜下重建术后患肢肿痛的认识 |
1.3 传统医学对关节镜下重建术后患肢肿痛的认识 |
2 身痛逐瘀汤的方解分析及现代药理研究 |
2.1 身痛逐瘀汤的方解分析 |
2.2 身痛逐瘀汤的药物分析 |
2.3 身痛逐瘀汤的现代药理研究 |
3 临床疗效分析 |
3.1 一般资料比较结果分析 |
3.2 小腿肿胀度比较结果分析 |
3.3 大腿肿胀度比较结果分析 |
3.4 VAS评分比较结果分析 |
3.5 凝血酶原时间比较结果分析 |
3.6 D-二聚体比较结果分析 |
3.7 血小板比较结果分析 |
3.8 C-反应蛋白比较结果分析 |
3.9 Lysholm评分比较结果分析 |
3.10 临床疗效比较结果分析 |
4 不足与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治疗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一般资料 |
2.2 诊断标准 |
2.3 纳入及排除标准 |
2.3.1 纳入标准 |
2.3.2 排除标准 |
2.4 术前准备 |
2.5 手术方法 |
2.6 术后处理 |
2.7 分析指标 |
2.8 统计学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一般情况 |
3.2 临床疗效随访结果 |
3.3 手术并发症、延期出院及再入院情况 |
第4章 讨论 |
4.1 PTED治疗LDH的优势 |
4.2 PTED治疗LDH日间手术模式与普通住院模式的疗效比较 |
4.3 PTED治疗LDH延期出院因素分析与处理 |
4.4 PTED治疗LDH再入院因素分析 |
4.5 开展PTED日间手术的个人体会 |
4.6 本研究的局限和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综述 |
参考文献 |
(9)缺血性肠病34例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1、临床资料 |
2、治疗及结果 |
3、讨论 |
4、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综述 |
参考文献 |
(10)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 祖国医学对本病的认识 |
1.1 痛经的概念 |
1.2 古代中医对本病的认识 |
1.3 现代中医对痛经的研究 |
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研究 |
2.1 原发性痛经的临床表现 |
2.2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发病机理的研究 |
2.3 现代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
3 小结与展望 |
第二章 临床研究 |
1 研究对象 |
1.1 病例来源和分组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1.5 剔除病例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分组方法 |
2.2 治疗方法 |
2.3 观察指标及评分 |
2.4 疗效判定标准 |
2.5 统计方法与数据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一般情况分析 |
3.2 两组患者疼痛调查问卷(MQP)评分的比较 |
3.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激素水平的比较 |
3.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F-36评分的比较 |
讨论 |
1 祖国医学对原发性痛经的认识 |
2 对照组方药研究 |
3 针灸处方的选择 |
4 本研究中电针起效的机制 |
4.1 针刺镇痛的神经机制 |
4.2 电针刺激参数的选择 |
4.3 针灸对女性生殖系统调节的作用机制 |
4.4 从神经节段分布角度探讨本研究中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的机理 |
4.5 疗效分析比价 |
5 存在问题和展望 |
结语 |
1 对原发性痛经相关研究进行综述 |
2 研究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1 简式MCGILL疼痛问卷 |
2 健康调查简表SF-36 |
致谢 |
四、运动员的肝脾形态——261例B超探查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运动员的肝脾形态——261例B超探查报告[A]. 白石,朱企慈,安翠茹. 《体育科研》1991年第1期(总第41期), 1990(总第41期)
- [2]斯坦纳阐释学视角下的中医英译实践 ——以《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项目为例[D]. 薛梅鸿.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3]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研究经燕教授治疗原发性痛经中药配伍规律[D]. 俞舒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 [4]郭志强教授中药序贯疗法治疗肾虚血瘀型月经过少的临床观察[D]. 朱玉莹.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5]三部九候脉诊法探析及客观化研究[D]. 林铭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1)
- [6]高位食管疾病内支架置入的解剖学研究与临床应用[D]. 吴刚. 郑州大学, 2004(04)
- [7]身痛逐瘀汤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期肢体肿痛的临床观察[D]. 洪明灿.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21(09)
- [8]经皮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实施日间手术模式的临床研究[D]. 曹健. 南昌大学, 2020(08)
- [9]缺血性肠病34例临床分析[D]. 朱广伟. 福建医科大学, 2011(10)
- [10]电针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研究[D]. 简嘉良.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