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熊猫寄生虫及寄生虫研究进展

小熊猫寄生虫及寄生虫研究进展

一、小熊猫寄生虫与寄生虫研究进展(论文文献综述)

闫琪[1](2022)在《小熊猫的饲养》文中研究表明小熊猫为东亚小型珍贵动物,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目前小熊猫数量稀少,动物园为小熊猫提供了舒适的生活环境,通过科学的饲养,有效减少了种群压力。本文介绍了小熊猫的生活习性,并简述了其在动物园内的饲养环境、饲料、卫生、日常管理、繁殖与育幼、外伤与疾病等饲养技术要点,为动物园内小熊猫的饲养提供参考。

孙春玲,王一鸣,齐晓新,冯磊,杨应春,李华涛[2](2021)在《小熊猫大叶性肺炎病例的病理诊断与分析》文中认为为了明确1例小熊猫死亡的原因,为小熊猫同样病例的临床诊疗提供借鉴,本试验通过临床诊断、血常规和生化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器官剖检、病理组织切片、病原学检查等方法对该病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证实为大叶性肺炎,主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本试验结果表明,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是预防该病的关键,野生动物在治疗上也应具备针对性特殊措施。

陈云钦[3](2020)在《小熊猫适应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文中指出海峡(福州)大熊猫研究交流中心于1994年引进小熊猫进行人工饲养,小熊猫的种群数量稳定增加。为了提高小熊猫种群的丰富度和杂合度,需引进一批新的小熊猫。笔者介绍了小熊猫运输到达前后的准备工作及适应期的饲养管理注意事项,帮助小熊猫成功渡过适应期。

肖航[4](2020)在《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研究 ——季节和地域性差异》文中研究说明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是我国特有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仅分布于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喀斯特石山地区。随着人类活动增加,栖息生境的破碎化趋势加剧,为了解季节性、人为干扰、生境破碎化等因素对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的影响,我们于2018年10月至2019年10月,以广西崇左白头叶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板利片区、岜盆片区和广西弄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陇瑞片区中的白头叶猴为研究对象,对以上三个片区的猴群的粪便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种类、感染强度和感染率检测,并根据结果分析季节性、人为干扰、生境破碎化对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感染及传播的影响,分析造成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差异的因素,为有效降低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感染率、抑制寄生虫传播途和减少寄生虫传播风险提供科学依据。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检测出白头叶猴(Trachypithecus leucocephalus)肠道寄生虫共10种:阿米巴原虫(Amoeba sp.)、食道口线虫(Oesophagostomum spp.)、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pp.)、猴结节线虫(Oesophagostomum apiostomun)、球虫(Isospora sp.)、钩虫(Ancylostoma sp.)、结肠小袋纤毛虫(Balantidium coli)、蛔虫(Ascaris lumbricoides)、卷口线虫(Streptopharagus spp.)、司氏伯特绦虫(Bertiiella studeri)。2.对板利片区感染率较高的8种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进行季节性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除阿米巴原虫外,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猴结节线虫、球虫、钩虫、结肠小袋纤毛虫旱、雨季感染率存在显着差异,具体表现为雨季感染率显着高于旱季。3.三个片区中,板利片区感染10种肠道寄生虫,岜盆片区共感染7种,陇瑞片区仅5种。对三个片区的肠道寄生虫感染率进行地域性分析,结果表明:1月,板利-岜盆片区共同感染的7种寄生虫感染率差异均不显着;6月,板利-岜盆片区共同感染的7种寄生虫感染率除阿米巴原虫外,其他6种肠道寄生虫地域性差异均显着;2月和11月板利-陇瑞片区共同感染的5种寄生虫感染率地域性差异均不显着;岜盆-陇瑞片区旱季共同感染的5种寄生虫中,阿米巴原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感染率地域性差异显着,猴结节线虫和结肠小袋纤毛虫感染率地域性差异不显着。4.对感染率最高的三种线虫(食道口线虫、类圆线虫、猴结节线虫)进行感染强度(EPG值)统计,其中食道口线虫和类圆线虫感染强度均处于中等水平,猴结节线虫感染强度较低,当前感染强度不足以导致白头叶猴种群爆发大规模肠道寄生虫流行病。

张丹辉[5](2020)在《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秦岭大熊猫是大熊猫的一个独立亚种,因为头圆形似猫,因而被称为“国宝中的美人”。作为和平使者,为增进国际友谊、提升陕西省的形象和美誉度发挥了重要作用。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份,陕西省林业科学院秦岭大熊猫繁育研究中心(原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圈养的大熊猫突发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疫情,6只大熊猫感染,其中5只大熊猫临床发病,虽然经过一系列救治,但最终全部死亡。最后1只大熊猫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检测阳性,经过治疗,痊愈康复。此次犬瘟热事件的发生是我国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中比较严重的一次疫情,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损失。因而,大熊猫的疾病防控是保护圈养大熊猫种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已有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毒、犬细小病毒、轮状病毒并引起死亡的案例,病毒性疾病不仅严重威胁着圈养大熊猫的健康和种群发展,而且也容易引发兽医公共卫生学问题。本研究主要评估了四种常见病毒性疾病对陕西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健康的威胁程度,采用了国标中犬瘟热诊断技术(GB/T27532-2011)和犬细小病毒病诊断技术(GB/T27533-2011)中的检测方法对CDV和犬细小病毒(Canine Parvo virus,CPV)两种病毒进行了检测;采用了常规PCR方法对轮状病毒(Rotavirus,RV)和戊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E virus,HEV)进行了检测。同时,采用了酶联免疫法(ELISA)测定了四种病毒抗体。研究结果表明:在2015年期间,检测到1只大熊猫感染犬瘟热病毒,该大熊猫一直未出现临床症状,经过隔离并治疗,最终康复。其他三种病毒均未检测到。在2016年,大熊猫四种病毒检测均为阴性。经过CDV疫苗免疫,大熊猫CDV抗体水平有明显的提高,保障了大熊猫种群的健康。此次检测为陕西圈养大熊猫重要病毒性疾病提供流行病学资料,采取相应的预防治疗措施为大熊猫人工圈养种群疫病防控提供了案例依据。

刘江枫,刘颂蕊,岳婵娟,李运莉,黄文俊,张东升,彭西[6](2020)在《小熊猫寄生虫性肺炎继发急性肠炎的病理诊断》文中认为本文报道了一例小熊猫由肺部寄生虫感染继发急性肠炎的病例。剖检观察死亡小熊猫各组织器官的眼观变化,并采取心、肝、脾、肺、肾、胰腺和消化道各段固定于4%多聚甲醛溶液,石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观察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显示:寄生虫性肺炎、肠炎及肝、肾、脾充血和实质细胞变性是该例小熊猫的损伤特征,病理学诊断为寄生虫性肺炎继发急性肠炎。

陈蓉,周薇,陈楠,章小小,程王坤,邓长林[7](2019)在《1例小熊猫印度列叶吸虫病》文中指出南京某动物园引进3只小熊猫,次日1只小熊猫死亡。解剖发现大量寄生虫附着于小肠黏膜上,肝脏血肿,犬瘟热抗原胶体金检测为阳性。通过形态学鉴定,该寄生虫为印度列叶吸虫。对另2只小熊猫进行犬瘟热荧光PCR检测,均为阴性,而犬瘟热和犬细小病毒抗体均为阳性,说明曾经感染过这2种病毒。本文报道了小熊猫死于印度列叶吸虫病。

屈岑佳,周振雷[8](2019)在《动物园圈养小熊猫裂叶吸虫病的诊治》文中研究说明小熊猫是小熊猫科小熊猫属的一种动物。由于栖息地丧失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小熊猫种群数目下降了接近40%,成为濒危野生动物。裂叶吸虫病病原体为背孔科裂叶属的印度裂叶吸虫和小熊猫裂叶吸虫,寄生于小熊猫的小肠。裂叶吸虫病为小熊猫常见寄生虫病,可造成厌食、消瘦,肠壁黏膜出血,继发感染和营养不良,严重者会导致死亡。本文通过对南京市红山动物园的3例小熊猫裂叶吸虫病的临床症状、临床检查、实验室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研究和讨论,以期为该病的防控提供资料。

何李红,张军宁,潘广林[9](2019)在《陕西5种圈养野生哺乳动物寄生虫调查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4-5月通过采集动物排出的新鲜粪便,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沉淀—漂浮法、粪便培养法等方法,对陕西省野生动物救护饲养研究中心的5种43头(只)哺乳动物寄生虫进行了调查,结果为5种动物均感染了寄生虫,所获虫体及虫卵或卵囊经鉴定共有22种,包括原虫3种、吸虫4种、绦虫3种、线虫8种、虱1种和蜱3种,隶属7目14科19属。结果显示这些野生动物的寄生虫感染普遍,寄生虫种类多样。

靳元春[10](2019)在《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文中研究说明狮弓蛔虫是犬科和猫科动物最常见的肠道寄生虫之一,广泛流行于世界各地,对动物健康造成极大危害,同时还影响公共卫生。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是一种理想的分子标记,被广泛应用于近缘物种的分类鉴定研究。先前的研究指示狮弓蛔虫可能存在隐藏种,然而目前仅有犬狮弓蛔虫的线粒体基因组上传到GenBank,因此有必要开展其他宿主狮弓蛔虫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及比较分析。本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生态动物园猎豹体内的14条狮弓蛔虫为研究对象,用保守引物对其线粒体cox1基因部分序列进行扩增和测序,并与NCBI数据库中的狮弓蛔虫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pcox1序列在猫科动物中差异很小(0-3.0%),但与犬科动物有较大差异(5.4%-7.4%)。此外,通过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来自猫科动物的狮弓蛔虫聚在同一进化枝;而来自犬科动物的狮弓蛔虫聚在两个不同的进化枝。本研究结果表明狮弓蛔虫可能存在复合种。通过长PCR扩增法获得了猎豹狮弓蛔虫的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结果表明: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全长为14,685 bp,包含36个基因(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22个tRNA基因),其A+T含量为71.1%,所有基因都以相同的方向进行转录,基因排列顺序与蛔科其他线虫一致。在12个编码蛋白质基因中,最常用的起始密码子是TTG,其次是ATT,终止密码子是TAG、TA和T。猎豹和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比较分析显示: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比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长375 bp,去除非编码区后,他们的核苷酸同源性为92.8%。分析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显示猎豹和犬狮弓蛔虫的核苷酸序列及氨基酸序列差异性分别为5.0%-9.7%和1.0%-7.2%。基于12个蛋白质编码基因以贝叶斯法构建的系统发育树表明,猎豹与犬狮弓蛔虫之间的分枝长度与其他复合种或近缘种线虫间的分枝长度相似,这些结果指示猎豹和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存在较大差异。综上所述,本研究基于线粒体基因和基因组的分子数据表明来自犬科动物和猫科动物的狮弓蛔虫线粒体序列存在较大差异,因此,我们提议狮弓蛔虫为复合种。本研究结果将为狮弓蛔虫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和群体遗传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二、小熊猫寄生虫与寄生虫研究进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熊猫寄生虫与寄生虫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小熊猫的饲养(论文提纲范文)

1 生活习性
2 饲养环境与饲料
3 健康卫生
4 日常管理
5 繁殖与育幼
6 外伤与疾病
    6.1 外伤
    6.2 病毒病
    6.3 细菌病
    6.4 真菌病
    6.5 寄生虫病
    6.6 代谢病
    6.7 中毒病

(2)小熊猫大叶性肺炎病例的病理诊断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情况
2 诊断
    2.1 临床检查
    2.2 实验室检查
        2.2.1 血液学检查
        2.2.2 胶体金快速诊断
        2.2.3 影像学检查
        2.2.4 细菌分离培养
        2.2.5 细菌16S rRNA鉴定
3 病理剖检
    3.1 组织器官病理剖检
    3.2 组织病理学检查
4 讨论

(3)小熊猫适应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运输到达前的准备工作
2 运输到达后的准备工作
3 隔离观察
4 适应期的饲养管理
    4.1 饲料
        4.1.1 竹叶
        4.1.2 精料
        4.1.3 果蔬类饲料
        4.1.4 维生素和矿物质
    4.2 饲养管理
        4.2.1 圈舍及环境消毒
        4.2.2 减少应激和打斗
        4.2.3 梅雨季、强对流天气注意事项
        4.2.4 丰容和行为训练
5 疾病防治
    5.1 寄生虫病
    5.2 犬瘟热
6 讨论

(4)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研究 ——季节和地域性差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肠道寄生虫
        1.2.1 肠道寄生虫概述
        1.2.2 肠道寄生虫传播的主要途径
        1.2.3 影响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因素
        1.2.4 常见灵长类动物肠道寄生虫种类及形态特征
    1.3 研究对象
        1.3.1 白头叶猴的分类及保护现状
        1.3.2 白头叶猴的分布及栖息环境
        1.3.3 白头叶猴的饮食习惯
        1.3.4 白头叶猴的活动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
        1.3.5 白头叶猴的活动范围及栖息地利用
    1.4 研究目的
    1.5 研究意义
第2章 研究内容及方法
    2.1 研究地点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样品采集及保存
        2.3.2 预实验
        2.3.3 实验操作
        2.3.4 数据分析处理
第3章 研究结果
    3.1 检测出的肠道寄生虫种类及感染率
    3.2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季节差异
    3.3 肠道寄生虫感染率地域差异:
        3.3.1 三个片区感染肠道寄生虫的种类差异
        3.3.2 板利-岜盆片区2019年1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3.3.3 板利-岜盆片区2019年6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3.3.4 板利-陇瑞片区2019年2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3.3.5 板利-陇瑞片区2019年11月地域性差异分析
        3.3.6 岜盆-陇瑞片区旱季地域性差异分析
    3.4 白头叶猴线虫EPG值
第4章 讨论
    4.1 感染肠道寄生虫种类及EPG值
    4.2 季节变化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4.3 地域性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影响
    4.4 保护建议
    4.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致谢

(5)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大熊猫的进化史和习性
        1.1.1 大熊猫的历史分布
        1.1.2 大熊猫的特点及习性
    1.2 人工圈养大熊猫历史及现状
    1.3 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危害及研究进展
    1.4 圈养大熊猫常见的病毒病
        1.4.1 大熊猫犬瘟热
        1.4.2 大熊猫犬细小病毒
        1.4.3 大熊猫轮状病毒
        1.4.4 戊型肝炎病毒
    1.5 研究的内容与意义
第二章 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诊断检测
    2.1 材料
        2.1.1 材料样本
        2.1.2 主要试剂
        2.1.3 仪器和设备
    2.2 方法
        2.2.1 样本处理
        2.2.2 提取RNA
        2.2.3 提取DNA
        2.2.4 大熊猫犬瘟热病毒检测
        2.2.5 大熊猫犬细小病毒检测
        2.2.6 大熊猫轮状病毒检测
        2.2.7 大熊猫戊型肝炎病毒检测
        2.2.8 ELISA检测
    2.3 结果
        2.3.1 PCR检测结果
        2.3.2 CDV快速检测卡结果
        2.3.3 ELISA检测结果
    2.4 讨论
    2.5 小结
第三章 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3.1 平时预防措施
        3.1.1 试验材料
        3.1.2 试验方法
        3.1.3 试验结果
    3.2 出现疫情时的防治
        3.2.1 疫情的报告及诊断
        3.2.2 紧急措施
    3.3 参考治疗
        3.3.1 抗病毒、补液
        3.3.2 抗菌消炎
        3.3.3 止吐、止泻
        3.3.4 抗休克、痉挛
        3.3.5 提高抵抗力
        3.3.6 加强护理
        3.3.7 免疫接种
    3.4 讨论
    3.5 小结
第四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小熊猫寄生虫性肺炎继发急性肠炎的病理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病料
    1.2 方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病理剖解观察
    2.2 病理组织学观察
3 结论与讨论

(7)1例小熊猫印度列叶吸虫病(论文提纲范文)

1 发病情况及症状
2 寄生虫形态学鉴定
3 病毒学检查
4 治疗
5 讨论

(9)陕西5种圈养野生哺乳动物寄生虫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物来源
    1.2 粪便检查
        1.2.1 材料采集
        1.2.2 检查方法
        1.2.3 感染强度的判定
    1.3 尸体剖检
2 结果
    2.1 寄生虫种类
    2.2 粪检虫卵统计
        2.2.1 羚牛粪检出的虫卵
        2.2.2 金丝猴粪检出的虫卵
        2.2.3 大熊猫粪检出的虫卵
        2.2.4 小熊猫粪检出的虫卵
        2.2.5 斑羚粪检出的虫卵

(10)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狮弓蛔虫的概述和流行病学调查
    1.2 分子生物学在线虫分类鉴定中的应用
    1.3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研究进展
        1.3.1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测序现状
        1.3.2 线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特征
        1.3.3 线粒体基因组在线虫分类学及系统发育学中的应用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二章 猎豹狮弓蛔线粒体cox1基因的扩增与进化分析
    2.1 材料
        2.1.1 试验样品
        2.1.2 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1.4 分析软件及网址
    2.2 方法
        2.2.1 样品采集
        2.2.2 虫体DNA提取
        2.2.3 猎豹狮弓蛔虫cox1 序列的PCR扩增
        2.2.4 pcox1 序列的测定及遗传差异分析
        2.2.5 cox1 基因的系统发育分析
    2.3 结果与分析
        2.3.1 猎豹狮弓蛔虫pcox1 扩增结果
        2.3.2 测序结果及序列的比较分析
        2.3.3 pcox1 序列的系统发育分析
    2.4 讨论
第三章 猎豹狮弓蛔线粒体基因组的扩增与结构特征分析
    3.1 材料
        3.1.1 试验样品
        3.1.2 试剂
        3.1.3 主要仪器
        3.1.4 分析软件及网址
    3.2 方法
        3.2.1 样品采集
        3.2.2 虫体DNA提取
        3.2.3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引物设计
        3.2.4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全基因组的扩增
        3.2.5 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扩增结果
        3.3.2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测序结果及序列拼接
        3.3.3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分析
    3.4 讨论
        3.4.1 线虫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的扩增方法
        3.4.2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结构特点
        3.4.3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蛋白质编码基因
        3.4.4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中RNA的分析
        3.4.5 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非编码区的特征
第四章 猎豹和犬的狮弓蛔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比较分析
    4.1 材料
        4.1.1 试验样品
        4.1.2 试剂
        4.1.3 主要仪器
        4.1.4 分析软件及网址
    4.2 方法
        4.2.1 猎豹狮弓蛔虫与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基本特征比较
        4.2.2 猎豹狮弓蛔虫和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的差异性比较
        4.2.3 构建系统发育关系
    4.3 结果与分析
        4.3.1 猎豹和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的大小与结构
        4.3.2 猎豹和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中核苷酸的差异性
        4.3.3 猎豹和犬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中氨基酸的差异性
        4.3.4 狮弓蛔虫的系统发育学研究
    4.4 讨论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英文缩写对照表
致谢
作者简介

四、小熊猫寄生虫与寄生虫研究进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熊猫的饲养[J]. 闫琪. 吉林畜牧兽医, 2022(01)
  • [2]小熊猫大叶性肺炎病例的病理诊断与分析[J]. 孙春玲,王一鸣,齐晓新,冯磊,杨应春,李华涛. 中国兽医杂志, 2021(04)
  • [3]小熊猫适应期间的饲养管理措施[J]. 陈云钦. 当代畜牧, 2020(11)
  • [4]白头叶猴肠道寄生虫研究 ——季节和地域性差异[D]. 肖航.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2)
  • [5]陕西圈养大熊猫常见病毒病检测与防治研究[D]. 张丹辉.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6]小熊猫寄生虫性肺炎继发急性肠炎的病理诊断[J]. 刘江枫,刘颂蕊,岳婵娟,李运莉,黄文俊,张东升,彭西.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0(02)
  • [7]1例小熊猫印度列叶吸虫病[J]. 陈蓉,周薇,陈楠,章小小,程王坤,邓长林. 中国兽医杂志, 2019(11)
  • [8]动物园圈养小熊猫裂叶吸虫病的诊治[A]. 屈岑佳,周振雷. 2019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兽医外科学分会第十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4次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19
  • [9]陕西5种圈养野生哺乳动物寄生虫调查研究[J]. 何李红,张军宁,潘广林. 陕西林业科技, 2019(03)
  • [10]猎豹狮弓蛔虫线粒体基因组序列测定与分析[D]. 靳元春. 湖南农业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小熊猫寄生虫及寄生虫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