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其琛副总理访问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钱其琛副总理访问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一、钱其琛副总理参观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论文文献综述)

王洁[1](2017)在《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文中认为现有对新闻发布会的研究多从信息传播的角度,本文以人类学角度切入发布会,采用质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结合的方法,首先梳理我国新闻发布会的时空脉络,论述预备立宪后我国记者会实践、形态与结构的变革,论述晚清政府、北洋政府、国民政府、中央人民政府新闻发布的管理思想以及制度的嬗变与发展。确定110年间记者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称谓结构以及形式结构。论证晚清至今我国记者会实践持续存在。论述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确定我国记者会发端于清末而不是民初,阐述清政府政务发布内外有别,对内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论述北洋政府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和制度建设,确定记者会发展于北洋政府时期,北洋政府首任内阁开创中央政府记者会的先河,继任内阁开始从中央到地方推动记者会制度建设。论述新闻统制背景下,国民党新闻发布管理思想与记者会的系统的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国民党党政军系统内及高层官员普遍展开记者会实践,并特别重视国际宣传,外记者会为单独的类型广为运用。开办外记者会,这一媒介管理方式思路源于清政府,实践于北洋政府,发扬光大于国民党统治时期。国民党政府行政院多个部门和部分省市政府出台记者例会制度和发布新闻办法、条例、法规。论述建国后30年间,记者会表现出国家的主导与民间的退场的特点,记者会空间边界表现出对内的压缩与对外的扩张特点。建国后,我国政府国际传播组织相当得力,境外记者会地理分布范围较之前各个历史时期大为扩展,境内外国政府记者会规格和层次大大提高。考证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的时间段内既往学界认为是典型而阐述并不清晰的记者会并勘误。论述改革开放后记者会多元发布主体的均衡发展,国家与民间的对接,记者会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以及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其次,在此基础上,以我国新闻发布会的发展历程为支撑,对发布会进行文化人类学分析,阐释发布会的仪式属性及建构。重新定义新闻发布会。发布会是具有明确目的和策略的仪式实践,权力及权力控制隐藏在仪式行为之后。以人类学视野观察,发布会是以社会位阶较高的人群为执礼主体,基于民主参与和民主监督思想在现代社会盛行,实施社会控制的民主仪式。论证提高发布会效力的因素,仪式形式、仪式规格、仪式程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的仪式效力。又次,新闻发布会作为舶来的仪式,在中国本土着陆实践后,在中国文化的土壤里生发,其形态和结构应能体现出中国特色。论述百余年间我国记者会称谓具有类型繁多、灵活多变,同一称谓存在多个变换形式等特点,分析记者会称谓的七个类型,确证招待记者、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为百余年间最为流行的三类称谓。各类称谓之间无本质差别,为同一仪式活动的不同能指。最后,论证我国发布会的仪式结构和形态的特点,并分析其文化个性。

刘超杰[2](2006)在《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围绕国际政治中的制裁进行研究,重点是从理论上研究制裁和分析总结中国反制裁的措施与经验。论文包括绪论和正文,正文分七章。绪论主要阐述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重点分析国内外研究动态。在此基础上找出论文研究的思路:首先从理论上研究制裁,其次用案例论证,最后重点放在中国反制裁研究上。第一章主要说明和论述与论文有关的两个主要问题。重点说明论文研究的内容和范围是国际政治中的制裁;对比说明世界经济中的制裁,以区别它和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的不同;分别阐述国际政治中制裁与世界经济中制裁两个不同概念的特征。简单叙述中外古代的制裁,以期使论文在时间上有一个连贯性。第二章主要辨析和论述制裁的诸多内容。重点从理论上研究政治制裁、外交制裁、经济制裁、文化制裁、军事制裁和法律制裁的内涵和特征。并从实践上阐述,由于时代背景不同、制裁目的不同、被制裁国不同等,如何实施这些制裁。第三章重点探讨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评价指标体系。试图论证每个指标在评价效果上的作用及宏观把握指标体系对评价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的意义。第四章是论文的核心。重点研究制裁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重点分析制裁对制裁国与被制裁国及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依据理论和现实,论证制裁的发展趋势。第五章专门分析联合国的制裁。重点研究在联合国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为了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通过制裁,在制止战争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打击恐怖主义和恢复民主政体等方面所做出的努力。第六章专门讨论美国的制裁。重点研究美国这个超级大国为了维护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利益和称霸世界,对与其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不同的国家进行的制裁;分析美国的利益受到损害时如何拿起制裁大棒恃强凌弱的。第七章是论文研究的落脚点。用浓重的笔墨分析和研究两大阵营对峙期间美国等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和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等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对两大阵营对峙期间的制裁,重点分析美国等国对中国制裁的过程及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美国对中国制裁变化的原因;探讨在对中国的制裁过程中,美国与其盟国既合作又斗争的深刻原因;重点研究面对长达20多年的制裁,中国如何采取措施打破孤立和制裁的。对北京政治风波后的制裁,重点研究美

赵可金[3](2005)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文中提出本文以合理性与合法性的互动为主要线索,从制度角度考察新中国外交行为的制度基础,在此基础上把握中国外交制度变迁的一般规律。本文沿着历史的线索分析外交制度产生发展的独特规律,分别从外交价值原则的确立、外交组织体制合理性的定位、外交运行机制合理性的定位以及外交制度合法性的挑战等几个层面展开分析,系统考察新中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运动。 导论部分主要是提出问题。明确界定本文涉及到的核心概念,比如外交、外交制度、合理性、合法性等。同时,对国内外学术界在中国外交制度问题上的研究成果进行了全面的文献综述,把握学术界对该问题的研究状况,并确立了中层理论的研究路径和历史制度主义的研究方法,为随后的分析确立坚实的基础。 第一章确立了本文的一个制度过程分析的模型,从生态视野、政治坐标、隐形结构以及动力机制等方面为本论文后面的分析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分析坐标系。第二章则在回顾中国共产党早期外交制度成长的基础上,把握新中国成立之后外交价值结构转型过程中存在的内部张力,即维护国家主权和服务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以及中国共产党对这一矛盾做出的痛苦选择及其对外交制度的影响。第三章和第四章具体回答建国以来到70年代末中国党管外交的高度集中的计划外交体制和外事无小事运行机制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特别是剖析在此期间中国外交制度变迁陷入自我闭锁轨道的过程和成因。第五章总结了从1949年到1978年的外交制度建设,并提出了新中国外交制度的选择和建设上就面临着一个合理性的悖论:中国要想真正建立现代外交制度,就必须与西方国家从近代以来在中国获得的各种“制度化的利益”产生矛盾,由此在实践中引发了中国外交制度建设必须面对的合法性问题及其导致的严重政治后果,最终走向文革期间的外交制度破坏。从第六章到第九章,我们将考察从毛泽东时期的外交制度向邓小平时期外交制度的轨道转变,分析从毛泽东时代的外交制度是如何合乎逻辑的转换为邓小平时期的外交制度的,以及此种转换的规律及其支持条件是什么?第十章是全书的一个理论概括和逻辑梳理,解释和论证了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基本模型及其范式转换,我们提出了一个“依赖政党的国家权威主义”模型,并对自我闭锁的制度变迁范式与自我强化的制度变迁范式进行了比较研究,得出了若干重要推论。在此基础上,我们分析了全球化、信息社会的发展和全球公民社会的崛起对中国外交制度范式的冲击,及其引发的中国外交制度面临的双重合法性挑战。 最后,本文得出三个结论:一是特定的历史结构决定了外交制度变迁的大致轨道,只要特定的历史结构没有发生根本性变化,一个国家的外交制度成长就必

赵磊[4](2006)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本文运用主流建构主义理论,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所提出的核心理论假设是:中国与联合国的互动实践形成了文化结构,即共有观念,特定的文化结构建构了中国的身份、利益和外交政策。研究过程中,论文将建构主义与层次分析方法结合,力图从“国际体系”、“行为体间”及“行为体内部”不同层面来全面分析影响中国外交政策的文化结构因素。此外,在静态理论框架的基础上,本文创立了研究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动态演进模型,以期提供分析、预测外交行为的简单量化方法。通过文本分析,本文将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分为三个时期:第一阶段是1949-1971年,中国将主权利益作为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出发点;第二阶段是1972-1989年,中国与联合国的互动走上正常轨道,发展利益成为中国考虑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重要指标;第三阶段是1990-2004年,中国与联合国友好相处,以负责任的心态重视对联合国各方面行为的总体考量。在经验验证部分,文本指出,50、60年代,中国与联合国互动起点始于朝鲜战争。此后,双方互视为敌人。在“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定位下,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突出特点是挑战;在美国间谍案、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中国代表权等问题上与联合国针锋相对。70、80年代,各层次文化结构逐渐缓和,中国与联合国走上“正常化”道路。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以“工具性”视角审视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进入90年代,中国与联合国在“规范合作”基础上,形成了助益双方的“制度性环境”;在联合国“正面激励”作用下,中国以“负责任大国”的身份主动建构与联合国的“集体认同”。在案例验证部分,本文证实,观念性因素决定了中国对维和行动的行为特色。“稳步推进”由“参与者”上升为“引导者”是未来中国参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主要行为趋向。

陈宗权[5](2008)在《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文中研究表明鉴于朝鲜半岛问题对中国国家利益的重要意义和中美围绕朝鲜半岛问题所进行互动对两国关系的重大影响,对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过程进行系统、细致地研究是非常必要的。本论文以1950年至今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具体互动历程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进行互动的演化过程、环境变量和互动力度变量对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互动的影响,以及中美对朝鲜半岛政策和行为变化的原因。本文研究的特色主要有:在理论方面,本文借鉴现有国际关系理论中对“互动”概念的论述,创造性地构建了一套国家行为体互动的理论,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后文的经验分析;在文章结构方面,本文按照“环境变量分析→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过程→互动力度和中美互动中的‘满意行为’”的结构顺序展开分析;在逻辑方面,本文遵循“决策者形成对主要国家利益的认知→作出对朝鲜半岛政策和行为→影响中美在朝鲜半岛互动形式”的逻辑思路。本文共分为三大部分:绪论、正文(共五章)和结论。在绪论部分,笔者主要是界定研究对象,阐述研究意义,评估研究现状,提出研究思路,交待理论工具和研究方法,以及介绍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和重难点。第一章是本文的理论构建。笔者先对国际关系理论中关于“互动”概念的论述作出概括,并指出这些论述的成就与不足;然后指出作为一种互动理论的博弈论为什么不适合本文的研究,并对本文所需要的理论进行定位;接着为本文设定两个相关的分析变量(环境变量和互动力度变量),并对“满意行为”的解释模式作出阐述;最后构建一套较为完整的国家行为体互动理论模式,包括界定“互动”概念、分析国家行为体互动的内在机理,以及对互动模式进行分类和定性等。第二章至第五章详细论述了自朝鲜战争至今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进行互动的具体过程。在第二章,笔者先对朝鲜战争爆发前后的客观环境(主要是国际环境和中美关系背景环境)和中美两国决策者的心理环境作出探讨;然后具体论述中美在朝鲜战争中进行的一系列相互反应、相互作用的互动过程,并将这段时期内的中美互动称为“兵戎相见的冲突型互动”;接着论述中美在朝鲜战争期间的整体互动力度;最后,笔者运用“满意的行为”模式对中美在朝鲜战争互动中的一些决策和行为作出解释。第三章着重阐述从朝鲜战争结束到中美建交这段时期内中美关于朝鲜半岛问题的互动情况,并将这种互动界定为“相互威慑的冲突型互动”;同时还考察这段时期内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关系环境、中美决策者不同的认知情况、中美整体的互动力度和中美在朝鲜半岛上的互动力度等问题:最后对中美在朝鲜半岛进行相互威慑性互动中的“满意行为”作出阐释。第四章重点论述从中美建交到中韩建交这段时期内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由冲突型互动向竞争型互动的转化过程,并探讨了影响中美互动形式的两个变量即环境变量和互动力度变量,最后用“满意的行为”模式对中美在互动转型中的一些行为作出解释。第五章着重探讨后冷战时代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情况。笔者同样按照前文设定的论述顺序,先对后冷战时代的国际大环境、中美关系环境和两国决策者的心理环境作出考察;然后论述冷战结束至今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特别是朝核问题)上的互动情形;接着阐述这段时期内中美的整体互动力度和两国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力度问题:最后,用“满意的行为”模式对中美在朝鲜半岛上的一些政策和行为作出解释。论文将这段时期内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界定为“竞争—合作型互动”。在结论部分,笔者从互动理论的作用及应用、本文研究的政策启示和本课题后续研究的意义等三个方面来对全文作出总结性的概括和提炼。

穆占劳[6](2004)在《美国思想库与美中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思想库在中文里也被称为“脑库”、“智库”、“思想工厂”、或“智囊团”。作为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思想库是为适应现代社会高速发展、满足现代国家日益复杂的决策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现代意义上的思想库以公共政策研究及影响决策为首要目标,以政府和各种社会组织为主要服务对象,工作内容是对涉及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各个层面的决策问题进行调查研究、出谋划策、提供各种咨询和政策建议,工作性质是为解决各种与决策有关的问题,一般具有非营利性。思想库最早产生于美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西方发达国家得到迅速发展。现在思想库在西方国家中扮 演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影响力越来越大,特别是在国家内外政策制订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日益凸现。从世界各国的情况来看,美国的思想库数量最多、咨询和研究的水平最高影响力也最大。所以,关注和研究美国思想库,可以给我们观察、分析美国的内外政策打开另一扇窗户。 本文第一章主要研究探讨了思想库的一些基本问题,包括它的定义、组织管理、资金来源、研究工作的特点、产生发展的背景和原因、成功的原因和经验及其功能和作用。第二章主要研究分析了美国思想库的历史、特点和作用。其中包括美国思想库产生的背景、历史演变、繁荣发展的原因、主要类型、组织和研究的基本特点及其在美国社会中发挥的功能和作用。第三章研究探讨了美国的外交决策机制和思想库在其中的影响。文章从分析一般外交决策的过程、模式与机制入手,指出思想库在其中发挥了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研究美国外交决策机制是一项难度很大的工作。文章通过对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主要行为体和角色的研究,指出思想库虽然出于美国外交决策圈的外围,但它对外交决策的影响却不容忽视。那么,美国思想库到底是怎样影响美国外交决策的呢?文中详细探讨美国思想库影响外交决策的九种主要方式,从而揭示了思想库与影响美国外交决策其他行为体之间的互动关系。在文章的第四章,为了使读者对美国思想库有一个感性 和具体的认识,作者在前几章分析的基础上,选取了六个曾经对美国外交政策产生过重大影响的着名思想库作为个案,分别对它们的历史发展、研究特点、主要成就等问题做了详尽的阐述和分析,特别是对其中五个非官方思想库在中国问题研究和美国对华政策方面的影响做了一一阐述。文章第五章仍然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着重探讨了在美中关系发展的一些重要关头,美国一些思想库对中国问题和对美国涉华政策的研究与影响,力图使人们对美国思想库在美国对华政策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引起充分的关注。文章第六章简要分析了我国思想库目前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我国思想库未来的改革方向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想法。文章认为,我们一定要从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实现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以及建立现代决策制度的高度,重视发展和繁荣有中国特色的思想库建设体系。

李少丹[7](2013)在《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认知视角下的美国对华、对日政策互动与竞争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美国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域外大国,中国和日本是东亚地区最为重要的两个国家,同时中日关系也是东亚地区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之一。在21世纪的头三十年乃至更长的时间里,美国仍将是中美日三国关系组合中最关键的行为体,其对中日两国的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三国关系的未来和东亚地区的未来。本文以二战后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为研究对象,旨在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及其演变的规律、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演变的影响因素、逻辑与重心的演变对美国对日与对华政策的影响。本文指出,美国政府外交决策团队的决策认知——东亚地区观是确立美国东亚政策逻辑的基础;美国政府外交决策团队在实施东亚政策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新决策信息的输入而形成新的决策认知,从而导致东亚政策逻辑的转变或修正,相应的政策重心也会同步发生变化;中美关系、日美关系是美国在这一地区诸多双边关系的重中之重,但相对有限的美国外交资源在不同的地区政策逻辑推动下,会投向不同的政策重心,因此使美国的对华与对日政策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竞争和互动关系。本文在对相关理论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构建一个关于美国东亚政策逻辑的认知—决策分析框架。该框架由两个部分构成,第一,决策行为体的性格、价值观和世界观是决定认知形成的首要因素,国际环境是影响认知形成的最重要外部条件;第二,国际环境、政策对象国的能动性和国际危机是推动美国东亚地区认知修正或转变的三大关键因素。本文依据“何种关于政治现象的解读是‘主流’的争论”是总统决策过程的中心要素这一立场指出,总统外交决策团队的成员们“都致力于界定某一问题的本质并为其政策选择寻求认同和支持”。因此,决策团队的集体认知源自于一个互动的过程,在信息被共享和沟通、团队成员尝试着影响其他成员的认知等社会性互动过程中形成决策团队的集体认知。但随着国际环境的变迁、政策对象国发挥能动性和国际危机的综合影响,原来决策团队中那些试图重塑政治辩论以有助于其观点主张的成员便通过宣传、历史类比、树立典型等途径来表达自身的认知意象,从而再次形成决策团队内部的争论。最后,随着足够新信息的输入,原有的集体认知逐步被修正或瓦解,形成新的认知意象,从而导致政策逻辑的修正或者转变。本文运用认知—决策分析框架对美国冷战开始前后的罗斯福和杜鲁门两任政府,冷战中后期的尼克松、卡特和里根三任政府,冷战结束后的克林顿和小布什两任政府的东亚政策及对华、对日政策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从而解读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并验证本文观点和分析框架的可靠性。本文最后在对前述五章进行总结的基础上,对奥巴马政府的东亚政策前景做展望和判断,归纳了论文的理论贡献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政策建议。

李槿[8](2013)在《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研究 ——以正部级以上党政精英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哲学王的学说,抑或中国儒家推崇“内圣外王”的境界,均表明精英主义在中外社会的深远影响。即使在1949年后,中国大陆经济社会发展仍然深受政治精英的支配。而改革开放30余年来的“中国奇迹”在很大程度上也是高层政治精英所进行及推进的顶层制度设计的结果。在当下,推动政治改革已然成为中国官方和民间的强烈共识。但如何推动政治改革,有赖于政治精英的作为。从学理上来看,精英演变是精英政治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所以,对我国政治精英进行深入解析,揭示中国政治精英更替的背后逻辑,可为推动政治体制改革,寻求社会善治提供政策借鉴,同时,也将进一步丰富政治转型理论。本研究则将聚焦于中国1978年改革开放之后的政治精英。首先,本研究系统梳理了精英政治的一般理论及大陆、台湾与国外学界对我国政治精英的具体研究。其次,关于我国精英流动和更替,针对领导干部选拔中“红”与“专”的关系问题,现在主要有三种观点:一是强调技术官僚将取代革命干部成为未来掌权者的精英取代论,二是主张中共精英为政治精英与专业精英的分立结合,即呈现“政治—技术官僚”二元形态的精英分立论,三是认为官员兼具政治忠诚及专业技能双重特征的精英融合论。但这三种理论均未能较为合理地解释中共政治精英转型演变的逻辑、动力和机制。本研究则认为,组织总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组织在面临环境、自身生存等压力之下,在调整、适应和放弃之间的选择势必影响组织成员的构成特征。而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选拔政治精英时主要考量制度遗续、组织目标和权力维持这三重因素。具体来说,本研究从改革开放后,我国所处的国际国内环境和时代背景出发,从上述三个维度分别系统阐述了邓小平时代、江泽民时代和胡锦涛时代领导干部选拔制度建设,并认为,领导干部制度建设是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的制度基础和动力,它左右着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的方向和进程。进而,本文进行了量化分析。首先,以入党年龄与职务出身作为政治性指标,以学历、专业与留学经历作为专业性指标,以年龄、性别作为个体基本特征指标,籍贯与民族作为精英的来源指标构建起完整的测量指标体系。其次,对改革开放至2008年我国正部级以上政治精英进行随机抽样,详细梳理个案的履历,形成数据库。最终,进行描述统计和回归分析。统计结果显示,一是在整体演变趋势上,自邓小平时期将国家目标从“阶级斗争”调整到“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及四个现代化建设上后,80年代开始即启动了一系列的干部制度建设,包括年龄、学历、任期、任职经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妇女干部以及“红”与“专”都有全面的规范。江泽民、胡锦涛接班后,在继承前任制度建设成果的基础上,对逐级晋升、领导班子年龄配置、党政干部交流、任期时间限制等制度进行了完善。二是在个体特征上,纵向来看,年轻化趋势明显;来自华东、华北等经济发展地区的精英比重大;虽然精英的平均入党年龄较1978年有所推迟,但精英的党职出身比例呈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并维持在六成以上;本科以上学历精英比例增加,学科及留学背景多元化趋势明显;女性、少数民族精英比例仍然较低。可见,从精英的整体构成呈现出年轻化、专业化、知识化并有政治性有限弱化的趋势。三是横向对比来看,即对党务部门和政府部门的精英进行比较分析后发现,政府部门精英更较之党务部门表现出年轻化、多民族背景及政治性相对弱化的现象。本研究得出三项重要结论: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精英的选拔制度继承的趋势明显;从1978年后,我国建立“梯队接班”机制,废除“干部职务终身制”,同时推动干部“四化”政策等一系列的制度设计推动着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的制度化进程,可以预见,此种制度化将会持续下去;在党务和政府部门之间,我国将政府部门作为应对外部环境改变的窗口,并通过政府部门这个窗口一方面吸纳更多性质的成员,另一方面提高民族政治水平,确保执政党地位合法性以及治理有效性。

宋达[9](2013)在《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文中提出冷战后,中美关系跌宕起伏,甚至出现数次危机,但之后都能化险为夷,最终走向正常发展的轨道,这是迄今为止冷战后中美关系发展的最显着的规律。中国坚持“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方针和“和平发展”的国际战略,以战略眼光和长远观点审视和处理中美关系,把握两国关系和平发展的大局,逐渐确定了发展中美关系的指导方针。相比之下,美国在对华政策上始终没有形成一致意见,并依仗其实力掌握着中美关系变化的主动性。因此,研究美国对华政策有助于把握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本文试从影响美国对华政策错综复杂的因素中找到导致这一规律的根本原因。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都是由人来执行的,其决策层是制定和实施对华政策的关键。本文采用认知心理学的分析方法,通过分析冷战后老布什—克林顿—小布什—奥巴马四任六届政府决策层的认知结构(cognitive structure),包括信念体系(belief systems)和政治图式(political schema),从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层心理因素这一微观层次上分析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冷战后历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信念体系包括其主要成员(总统、副总统、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国务卿、国防部长、财政部长、副国务卿、国家安全委员会东亚事务主任、负责亚太事务的助理国务卿和驻华大使等)的成长历程、宗教信仰、教育背景、职业生涯、政治思想和对华观点等,这是决策层制定对华政策的思想根源。在此基础上,笔者主要采用建立在信息加工基础上的第二代认知结构理论——政治图式理论来分析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心理因素。图式是指“反映现实世界某些方面、围绕特定主题组织人们知识和设想并有助于理解和处理社会信息的一种心理框架或结构”。笔者认为,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是“美国战略目标”、“美国经济利益”、“美国安全利益”和“美国价值观”四位一体组合构成的心理框架结构(老布什政府是除“美国安全利益”之外的三位一体组合)。历任决策层根据自身所处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对大量的涉及中国的信息进行加工,这些信息以中美互动关系(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经贸关系、台湾问题等)为核心,以国际局势的变化为基础(大国力量对比变化、大国关系和全球问题等),同时受到美国国内因素(外交决策机构、利益集团和社会力量等)和第三方因素(如美国的盟国、敌视国、国际突发事件等)的影响。涉华信息首先以表征(representation)的形式存在于决策层的大脑中。表征一方面反映客观事物,另一方面又与决策层既有的对华政策的政治图式相互作用。美国决策层以其政治图式作为干预变量,对所得到的表征进行加工,使其所做出的任何对华政策都符合其既有的政治图式;如果在对华政策的具体实施过程中发现有与政治图式不符之处,决策层用其政治图式重新检验并修正该政策,直至最终做出自认为正确的决策并付诸实践。笔者通过对比分析冷战后美国四任六届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政治图式,找到其异同点尤其是共性,从微观层次上认清美国对华政策的实质,并以此为依据制定相应的对美政策。笔者发现,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均包括三个方面:美国战略目标(维护霸权)、美国经济利益(维护美国经济霸权、发展国内经济等)和美国价值观(包括自由、民主、人权等),从克林顿政府时期开始增加了美国安全利益(核不扩散、打击恐怖主义势力、全球性问题等)的内容。相同点是“美国战略目标”在所有政治图式中都处于支配地位。其不同点是:随着国际局势和中美互动关系(尤其是中美实力对比)的变化,加之两党传统信念体系的不同,“美国经济利益”和“美国价值观”以及“美国安全利益”在维护其战略目标时的相对地位和优先次序有所调整,三者或四者由此形成以战略目标为支配地位的不同的关系组合。同时,历届政府决策层和国会中的对华强硬派与温和派之间的竞争和相互妥协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修正了对华政策,表现在前三任政府的对华政策都由上任之初的对立或竞争转向后期的接触与合作。奥巴马政府有意识地避免了前三任的这种政策失误,但其第一届对华政策的发展趋势有矫枉过正之势。笔者认为,美国对华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实质是为了维护美国的世界霸权,防止中国作为新兴大国挑战其世界领导地位,同时从未放弃向中国推行美国的价值观。需要指出的是,美国历任决策层尤其是其中的强硬派对中国的发展道路、世界的发展趋势以及价值观普世性上存在认知偏差。事实上,中国的和平发展没有挑战美国世界霸权的意图,但有维护自身核心利益的决心和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趋势下,美国在经济、政治、安全等各个领域都离不开与中国的合作,世界主导性大国和新兴大国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霸权竞争和取代关系,而是合作与相互依存的关系;美国的价值观并不具有普世性,在一定的社会发展阶段和很多国家与民族并不适用。美国决策层在这些方面的认知偏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美国的对华政策和中美关系的发展方向。当前中美关系中最大的问题是缺乏战略互信,即“战略互疑”呈上升趋势。中国制定对美政策时,要把握美国对华政策实质,同时避免自己对美国的认知偏差。让美国相信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不仅要体现在中国对美政策和对外战略的宣传上,更重要的是通过沟通增进互信,从心理上矫正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在中美关系发展方向上形成共识。笔者认为中美双方应从根本问题上、长远发展和当前关系处理三个方面处理好中美关系:在意识形态、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相互尊重;从长远的战略角度强化双方互利共赢的合作,减少对双方不利的竞争和不必要的摩擦;当前应着重管控分歧,考虑和照顾对方的需求和关切,彼此妥协,建立危机管控机制。中国应和美国共同努力探索新型大国关系的内涵,并积极推动与美国构建更加成熟的新型大国关系。

乔昕[10](2011)在《邓小平的美国观初探》文中指出论文共分为四个部分,以时代背景的变化为依据,在三个不同的历史阶段下,对邓小平的美国观进行初步探讨。通过对其美国观进行观察、梳理和分析,思考邓小平的美国观及对当下中美关系的若干启示。在论文的引言部分,首先指明邓小平美国观的概念和内涵,并对此问题作出初步的界定和交代。第一部分主要讲述70年代至80年初期第一个历史阶段的邓小平美国观。1973年邓小平第二次复出后,经历了多次中美两国间的外交会谈,在一定范围内参与了中国对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积累了一定对美外交策略方面的经验,初步形成了在看待美国问题上的一些思路。在这一时期,邓小平继承了毛泽东的三个世界划分的理论以及联美反苏的国际战略主张,并在他第三次复出直接负责对美外交工作后,将中美两国间的关系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中美两国建立了正式的外交关系,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并作为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位中国领导人出访美国。第一部分通过对这一历史时期发生的特定事实的梳理,来把握邓小平美国观的基本内涵和主导思想。第二部分主要考察80年代初期至80年代末期第二个历史阶段的邓小平美国观。在整个80年代的中美苏三大国中,苏攻美守的国际战略格局有所改变,苏联对中国的威胁在逐渐下降,美国淡化了对中国的战略需求。在这一历史阶段,邓小平作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新判断,改变了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战略,与美国拉开了一段距离,在发展变化的国际格局中去发现中美之间新的战略结合点,找寻新的条件下和平相处的交汇点。这一部分透过中美两国间发生的种种摩擦和纠纷,在两国关系曲折徘徊的发展背景下,来理解邓小平美国观的基本内涵和主导思想。第三部分主要分析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第三个历史阶段的邓小平美国观。在这一阶段发生了震撼世界的苏东剧变事件,国际战略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苏联的猝然消失将冷战时期美苏争霸的历史划上了一个句号。在严峻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如何看待美国,重新认识美国,处理同美国间的国家关系,应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我国的围堵和制裁,是这一时期邓小平美国观的核心和主题。邓小平提出了冷静观察、沉着应对、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等一系列的方针和策略,领导中国成功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对华制裁,走出了中美两国间对峙的僵局,在“山雨欲来风满楼”的险恶氛围中为中美关系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第四部分通过对邓小平美国观的整理和思考,指出邓小平在看待和认识美国方面,在处理和维护中美关系的发展中贯彻的方法和原则在当今应对和指导中美关系时依然适用。在中美关系跨入21世纪,国际政治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大潮中,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交汇与融合呈现明显加速的趋势。而作为东西文明主流的各自代表——中美两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文化观念,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必然会继续发生一系列的冲突和交融。正因为如此,通过对邓小平美国观的梳理,透视20世纪的中美关系,解读中国发展进程中交织的美国因素,回顾并总结其中的得失和经验,对面向21世纪的中美关系,以及面向世界的中国外交,都是值得认真学习和借鉴的,也是具有重要现实指导意义的。

二、钱其琛副总理参观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钱其琛副总理参观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论文提纲范文)

(1)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理论、历史与现实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仪式研究现状与理论述评
        二、新闻发布会的研究现状
    第三节 既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第四节 研究问题
    第五节 研究方法
        一、叙事理论与方法
        二、访谈法
        三、内容分析
    第六节 研究创新
    第七节 文章架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理论与测量
    第一节 仪式
        一、“仪”解
        二、“式”解
        三、“仪式”解
        四、仪式的起源和特点
    第二节 新闻发布会
        一、新闻发布会
        二、记者招待会
        三、新闻吹风会
    第三节 理论述评
        一、人类学仪式理论
        二、大众传播活动相关的仪式理论与研究述评
        三、礼与礼治思想
    第四节 抽样与测量
        一、报刊具体数据搜集与统计时间范围
        二、数据来源
        三、数据结构与类目划分
        四、信度分析
第三章 新政背景下记者会的生发:晚清时期记者会研究(1906-1911)
    第一节 晚清报刊业的发展与对朝政的监督作用
    第二节 清政府政务发布慎重发布,秘而不宣的思想与新闻界的长期抗争
    第三节 晚清记者会仪式实践与清政府对新闻发布的控制
        一、中央政府记者会考与商业机构记者会的出现
        二、清末地方政府危机管理记者会考
    第四节 结论
第四章 中原逐鹿中记者会的发展:北洋政府时期记者会研究(1912-1927)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第二节 政务公开思想与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实施及制度建设
        一、国务院、总统府及都督府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制度建设
        二、外交部的记者会仪式实践与外务公开思想
        三、北洋政府与广东军政府南北议和时期的记者会与政务公开
        四、广东军政府、国民党的记者会与政界对记者会促进舆论整合的认识
    第三节 国内新闻界对境外记者会的报道与境外人士在我国的记者会
    第四节 仪式的多重主体:社会团体、政治人物的记者会
    第五节 结论
第五章 新闻统制背景下记者会的勃兴:国民党统治时期记者会研究(1928-1949)
    第一节 数据基本面分析
        一、报道媒体分析
        二、报道信息来源分析
        三、报道聚焦地理范围分布
        四、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第二节 境内外国政府和外国军队记者会与国民党对西方新闻发布管理形式的效仿
    第三节 记者会在民间和社会的逐步流行:商业组织、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一、商业组织的危机公关记者会与常规记者会
        二、社会团体与社会名流记者会
    第四节 日本侵略组织、伪政府的记者会与特点
    第五节 中国共产党、民盟等政党的记者会实践、特点与制度建设
    第六节 国民党党政军系统记者会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一、政党、政府、军队记者会报道发布机构分析
        二、国民党党政军记者会形式、实践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
    第七节 记者会在国家层面的系统制度设计和持续建设
    第八节 结论
第六章 媒介环境变动下记者会的消长与变革:建国后记者会研究(1949-2016)
    第一节 国家主导的仪式:建国后至改革开放前后记者会研究(1949-1983)
        一、数据基本面分析
        二、记者会是打破西方国家的封锁和孤立政策的政治策略
        三、国家利益实现的技术:揭发美国政府细菌战的系列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四、中央政府各部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五、我国政要、社会名流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六、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外扩张:参加国际活动的中国代表团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七、仪式空间边界的对内消减:省市行政机构及部门的记者会
        八、所谓“渤海二号”记者会考
        九、仪式发布主体的失衡:商业机构记者会实践与特点
        十、文革结束后发布会内容和主题的发展
    第二节 国家仪式与民间仪式的对接:改革开放后记者会的发展(1984-2016)
        一、记者会称谓的变动,多元主体的均衡发展,参与媒体层级的下移,经济主题备受关注
        二、全面推动政务公开与仪式空间边界的内外扩张
        三、人大、政协、党务会议记者会与新闻发布管理思想的发展
        四、结论
    第三节 论建国以来记者会的制度建设和全国布局
        一、从国家利益出发:建国初期的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二、政务公开与舆论监督:文革结束后新闻发布制度建设及特点
        三、结论
第七章 新闻发布会的仪式阐释与建构:历史与理论分析
    第一节 发布会现场准入和身份限制
    第二节 区分社会群体的发布会
    第三节 发布会仪式的阈限
    第四节 发布会仪式中的结构与反结构
        一、仪式中的结构
        二、仪式实践与仪式的反结构
    第五节 媒介仪式的生成
        一、仪式与媒介技术
        二、发布会的组织传播与大众传播
    第六节 发布会的仪式效力
        一、仪式程序、规格、形式直接作用于发布会仪式效力
        二、发布会展演需循仪礼次序和规则,符合约定
第八章 中国新闻发布会形态、结构与文化个性
    第一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时间结构、空间边界与格局
    第二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称谓考
        一、仪式名称的确立与嬗变
        二、晚清及民国时期记者会称谓
        三、建国后记者会称谓
    第三节 中国新闻发布会的文化个性
        一、宴会与新闻发布的形式和结构从汇流到区分
        二、新闻界与发布方彼此之间的“宾主”角色定位
        三、政治人物是记者会的主角,记者会重视外记者和国际宣传的面向
        四、商业机构的相对不在场,中央政府是发布制度全国布局的主导力量
参考文献
致谢

(2)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意义、目的和研究方法
    二、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三、研究思路和主要创新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国际政治中的制裁与世界经济中的制裁的异同及特征
        一、两者之间的异同
        二、国际政治中制裁的特征
        三、世界经济中制裁的特征
    第二节 中外古代的制裁
        一、中国古代的制裁
        二、外国古代的制裁
第二章 制裁内容
    第一节 制裁方式和内容
        一、政治制裁
        二、外交制裁
        三、经济制裁
        四、文化制裁
        五、军事制裁
        六、法律制裁
    第二节 研究制裁内容的意义
第三章 制裁效果与反制裁效果评价
    第一节 评价指标体系
        一、制裁能力与反制裁能力
        二、协同他国的联合制裁能力与协同他国的联合反制裁能力
        三、制裁措施的可行性与反制裁措施的可行性
        四、制裁目的的实现程度与反制裁目的的实现程度
        五、制裁收益和损失与反制裁收益和损失
    第二节 评价的意义
第四章 制裁对国际政治的影响
    第一节 制裁在国际政治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制裁对国际政治影响的历史考察
        二、制裁是解决国际争端和实现目的的重要手段
        三、制裁对国际政治影响的两面性
    第二节 制裁对制裁国与被制裁国及相关国家关系的影响
        一、制裁促使制裁国和被制裁国寻找支持国,国际力量出现分化和组合
        二、制裁给相关国家带来的损失
        三、制裁给某些国家带来的机遇
    第三节 国际政治中制裁的发展趋势
        一、国际力量大分化大改组时期,制裁有上升趋势
        二、联合国在制裁中将扮演重要角色
第五章 联合国的制裁
    第一节 制裁是联合国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重要手段
    第二节 制止战争与解决人道主义危机
        一、冷战后战争出现了新变化
        二、对伊拉克的制裁
        三、对南斯拉夫的制裁
    第三节 打击恐怖主义
        一、联合国加强反恐合作
        二、对利比亚的制裁
        三、对阿富汗的制裁
    第四节 恢复民主政体
第六章 美国的制裁
    第一节 因意识形态对立进行的制裁
        一、因意识形态对立进行制裁的特点
        二、对古巴的制裁
    第二节 因利益受损进行的制裁
        一、对伊朗的制裁
        二、对叙利亚的制裁
    第三节 美国今后制裁的重点领域和走向
第七章 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第一节 新中国建立前后到中美建交前,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一、美国等国对中国制裁的过程和内容
        二、中国的反制裁
    第二节 北京政治风波后,美国等国对中国的制裁与中国的反制裁
        一、美国等国对中国的短暂有限制裁
        二、中国的反制裁
    第三节 中国反制裁取得的基本经验
结论
中文参考文献
外文参考文献
后记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国家建设与现代外交制度的成长:对中国的意义
    一 选题:从制度角度研究新中国外交
    二 解题: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辨析
    三 解题:新中国外交制度的研究任务、解题思路和探究主题
    四 文献综述:国内外对中国外交制度研究的现状、路径及其问题
    五 研究路径与方法:中层理论与历史制度主义
    六 转变中的现代外交制度及其对中国的意义
    七 本论文的章节大纲
    小结
第一章 中国外交制度的过程:理论分析模型的构建
    第一节 外交制度过程:一般框架分析
    第二节 历史—社会—文化—世界:新中国外交制度的生态视野
    第三节 政党—国家—社会:新中国外交制度的政治制度依托
    第四节 价值—思想—原则:新中国外交制度的隐形构造
    小结
第二章 新中国的国家目标与革命外交价值原则的确立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早期外事制度的成长
    第二节 师法苏俄的社会主义与新中国外交价值原则的内在矛盾
    第三节 从“三大决策”到“五项原则”:外交价值系统的合理化
    第四节 中国外交价值系统的基础和根源:总结与评价
    小结
第三章 外交价值系统的法理化与党管外交体制的确立
    第一节 外交价值系统的法理化与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基础革命
    第二节 党管外交原则的确立:新中国外交组织体制的成长
    第三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决策制度:党委制与圈阅制
    第四节 新中国外交组织体制评估
    小结
第四章 外事无小事:新中国外交制度的运行机制
    第一节 外事无小事:新中国外交运行机制的指导原则
    第二节 竞争中的合作:新中国外交制度竞争协调机制
    第三节 动员政治与官僚政治的交错:新中国外交制度激励机制
    第四节 党性与派性的折冲:新中国外交制度约束机制
    第五节 强外交·弱制度:新中国外交运行机制评估
    小结
第五章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实践悖论及其挑战
    第一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的实践悖论
    第二节 1956年之后新中国外交制度面临的挑战
    第三节 新中国外交制度变迁的路径闭锁与中国外交的危机
    小结
第六章 国家目标的重新确定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外交道路
    第一节 路径依赖与中国外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确立
    第二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回归现代化逻辑的外交价值取向
    第三节 新国家目标与独立自主的和平发展外交道路的确立
    小结
第七章 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民主成长与外交体制重整
    第一节 外交权威转型:邓小平外交权威与外交领导体制的新特点
    第二节 党政分开的改革与外交组织体制的重整
    第三节 推动新中国外交组织体制制度化的动力
    小结
第八章 外交决策体制的制度化与与决策模式创新
    第一节 组织增生与惯例巩固:外交决策过程的制度化
    第二节 专业化与确定化:中国外交决策的模式问题
    第三节 外交政策思想库的成长及其制度化要求
    第四节 寻求平衡的政党、国家与社会:外交决策制度的重构
    小结
第九章 新中国外交运行机制的分化及其挑战
    第一节 硬外交、软着陆:世界政治经济变迁中的中国外交运行机制
    第二节 外交运行机制的层化和分化引起的外交行
    第三节 外事无小事的挑战及外交协调机制
    小结
第十章 中国外交制度模型及其范式转换
    第一节 中国外交制度的模型:依赖政党的国家权威主义
    第二节 中国外交制度的范式转换:渐进性制度变迁的合理性
    第三节 现代外交制度新范式的需求:全球化背景下的合法性挑战
    小结
结论 历史发展、制度变迁与中国外交制度建设的道路
    一 历史发展与制度成长:中国外交制度大历史
    二 制度变迁与外交绩效:现代外交制度变迁的一般逻辑
    三 制度变迁与中国特色:中国外交制度建设道路
    四 学术创新与研究启发:一项纯学术的思索
参考文献
后记
论文独创性声明
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一、研究问题的提出
    二、文献回顾及研究现状
        (一) 有关建构主义实证研究的文献资料
        (二) 有关联合国的文献资料
        (三) 有关中国与国际组织的文献资料
    三、理论框架与演进模型
        (一) 理论框架的建立
        (二) 演进模型的建立
    四、研究方法及篇章结构
    五、论文的创新及难点
        (一) 论文创新意义
        (二) 论文写作难点
第一章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历史分期——文本分析(1949-2004)
    第一节 确定历史坐标: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分期问题
    第二节 联合国在中国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
    第三节 文本内容验证
        一、1949-1971 年中国将联合国视为“敌人”,不满、谴责、批评态度明显
        二、1972-1989 年主权利益向发展利益转向,与联合国的经济合作日益活跃
        三、进入90 年代,中国与联合国步入深层次互动阶段,各项事务全面展开
    本章小节
第二章 50、60 年代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冷战开始及美苏阵营激烈对峙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充满敌意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政治运动成为国内政局主流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一、对时代主题的认知——“战争与革命”
        二、对世界格局的认知——从“两大阵营”到“两个中间地带”
        三、“革命的社会主义国家”身份定位与“孤立于世界体系外”的客观结果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特点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主权利益
        二、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特点:挑战
    本章小节
第三章 70、80 年代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美苏关系开始缓和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始于关系“正常化”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政治问题逐步解决,经济问题日益突出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一、对时代主题的认知——“和平与发展”
        二、对世界格局的认知——“多极世界”
        三、“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身份定位与国际地位提高的客观结果
    第三节 中国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特点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发展利益
        二、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特点:参与、合作
        三、中国否决权实践(Ⅰ):伸张正义、主持公道
    本章小节
第四章 90 年代至今中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第一节 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背景分析——文化结构特点
        一、国际体系文化结构特点:相互依存的全球化时代
        二、中国与联合国间文化结构特点:互动起点充满“好感”
        三、行为体内部文化结构特点:安定团结、政通人和
    第二节 中国领导人对文化结构的认知及中国的身份定位
        一、世界多样性思想与“和而不同”的世界观
        二、“负责任的大国”的身份定位
    第三节 中国的国家利益及其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特点
        一、中国国家利益突显“责任利益”,重视国家形象
        二、中国对联合国外交政策的特点:维护与扩展
        三、中国否决权实践(Ⅱ):以负责任大国身份慎用否决权
        四、“韬光养晦”与“大国责任”的角色冲突
    本章小节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中国与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
    第一节 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概述
        一、联合国维持和平行动的基本内涵
        二、“两代维持和平行动”
    第二节 中国对维和行动观念的转变
        一、50、60 年代,中国将“联合国军”看作是帝国主义的警察部队
        二、70、80 年代,维和行动真正体现和平性质; 中国政府在冷静观察后主动参与维和
        三、90 年代至今,维和行动成为世界和平支柱; 中国在维和行动中扮演重要角色
    第三节 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制约因素及国家利益分析
        一、中国参与维和行动的制约因素
        二、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国家利益分析
        三、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行为趋向分析
    本章小节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5)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图表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选题的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成果概述
    三、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逻辑
    四、研究的基本方法
    五、研究的创新点及重难点
第一章 "互动"理论的构建
    第一节 国际关系理论中的"互动概念"
        一、理性主义理论中的"互动"概念
        二、建构主义理论中的"互动"概念
        三、其它国际关系理论对"互动"的论述
        四、简短评论
    第二节 "互动"理论的构建
        一、"互动"理论定位
        二、两个相关的变量
        三、"满意的行为"模式
        四、"互动"概念及互动的类型
        五、后文的分析进程及要求
第二章 中美在朝鲜战争期间的冲突型互动(1950—1953)
    第一节 环境变量的分析
        一、客观环境
        二、决策者的心理环境
    第二节 中美在朝鲜半岛兵戎相见的冲突型互动
        一、中美何以"兵戎相见"?
        二、战场上的"兵戎相见"互动与政治上的相互反应
    第三节 互动力度及互动中的"满意行为"
        一、中美在朝鲜战争时期的互动力度
        二、朝鲜战争互动中的"满意行为"
第三章 中美在朝鲜半岛相互威慑的冲突型互动(1954—1978)
    第一节 环境变量的分析
        一、客观环境
        二、决策者的心理环境
    第二节 对峙的年代(1954—1971)
        一、相互对峙的两个同盟
        二、中、美对各自盟友的援助
        三、其它形式的威慑手段
    第三节 对峙中的缓和(1972—1978)
        一、威慑性的对抗互动在持续
        二、对峙中的缓和——中美在朝鲜半岛互动性质转化的迹象
    第四节 互动力度及互动中的"满意行为"
        一、中美的互动力度(1954—1978)
        二、相互威慑中的"满意行为"
第四章 中美在朝鲜半岛互动形式的转型(1979—1992)
    第一节 环境变量的分析
        一、客观环境
        二、决策者的心理环境
    第二节 中美在朝鲜半岛由对抗型向竞争型互动的转化
        一、中美在朝鲜半岛对抗性的表现
        二、中美由对抗型互动向竞争型互动的转化趋势
    第三节 互动力度及互动中的"满意行为"
        一、中美的互动力度(1979—1992)
        二、中美互动中的"满意行为"
第五章 中美在朝鲜半岛的竞争—合作型互动(1992年至今)
    第一节 环境变量的分析
        一、客观环境
        二、决策者的心理环境
    第二节 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竞争—合作型互动
        一、中美在朝核问题上的合作与分歧
        二、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竞争性互动的分析
    第三节 互动力度及互动中的"满意行为"
        一、中美的互动力度(1992年至今)
        二、中美互动中的"满意行为"
结论
    一、理论的作用及本文理论的应用
    二、本文的政策启示
    三、本文后续研究的意义
附录:中美在朝鲜半岛互动行为对照表(1950年至今)
人名译名表
参考文献
后记

(6)美国思想库与美中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导言
第一章 思想库: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
    第一节 什么是思想库
    第二节 思想库的组织管理和资金来源
    第三节 思想库的研究特点
    第四节 现代西方思想库产生发展的背景与原因
    第五节 思想库成功的原因与经验
    第六节 思想库的功能
第二章 美国思想库的历史、特点和作用
    第一节 美国思想库产生的背景
    第二节 美国思想库的历史演变
    第三节 美国思想库繁荣发展的原因
    第四节 美国思想库的类别分析
    第五节 美国思想库组织、研究的基本特点
    第六节 美国思想库的功能与作用
第三章 美国外交决策机制与思想库的影响
    第一节 一般外交决策的过程、模式与机制
    第二节 美国外交决策机制:行为体及其作用
    第三节 美国思想库影响外交决策的基本方式
    第四节 如何评价思想库对美国外交政策的影响
第四章 影响美国对外政策的着名思想库
    第一节 国家安全委员会
    第二节 对外关系委员会
    第三节 兰德公司
    第四节 布鲁金斯学会
    第五节 传统基金会
    第六节 大西洋委员会
第五章 美国思想库对美中关系的研究和影响
    第一节 思想库在美中关系解冻前对美涉华政策的研究和影响
    第二节 思想库在美中建交前后的影响
    第三节 思想库在冷战后对美涉华政策的研究和影响
第六章 美国思想库建设对我国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思想库的现状与问题
    第二节 我国思想库改革的方向
参考文献
后记

(7)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认知视角下的美国对华、对日政策互动与竞争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价值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问题、基本逻辑、研究方法与基本概念
    四、论文观点与写作框架
    参考文献
第一章 认知理论与认知—决策分析框架的构建
    第一节 国际政治研究中的认知理论
        一、认知分析路径的提出及其发展
        二、现实主义学派对认知因素的阐述
        三、自由主义学派对认知因素的阐述
        四、建构主义理论与认知理论的联系
        五、对上述各学派与认知理论关系的简短评论
    第二节 认知—决策分析框架的构建
        一、本课题所需的认知理论
        二、认知形成的关键条件与认知、政策逻辑的形成
        三、认知转变的关键条件与认知、政策逻辑的修正或转变
    参考文献
第二章 冷战初期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第一节 二战末期和战后初期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一、罗斯福的战后世界秩序设想及其东亚地区认知
        二、“罗斯福东亚地区观”指导下的美国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第二节 美国东亚政策逻辑和重心的第一次转变
        一、杜鲁门任总统后美国决策层内部对“罗斯福东亚认知”的异议
        二、杜鲁门继任总统后国际环境的变化
        三、杜鲁门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初步形成(1947-1949)
        四、杜鲁门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初步形成
    第三节 美国东亚政策的冷战逻辑和日本重心的最终形成
        一、中日两国外交政策对美国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二、朝鲜战争对美国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三、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的最终形成
        四、美国对华和对日政策的逆转
    第四节 美国东亚认知的全球动力
    参考文献
第三章 冷战中后期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第一节 尼克松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一、尼克松政府的东亚地区认知
        二、尼克松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确立
        三、尼克松政府调整美国东亚政策逻辑的原因分析
    第二节 卡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一、卡特政府初期东亚地区认知、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二、卡特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三、卡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的重新确立与对华、对日政策
    第三节 里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一、里根政府初期东亚地区认知、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二、里根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三、里根政府东亚政策逻辑的重新确立
        四、东亚政策逻辑的重新确立与里根政府对华、对日政策
    第四节 中美苏三角关系框架对美国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四章 克林顿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初期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一、克林顿政府的外交思维和决策模式
        二、克林顿政府东亚认知的全球政策背景
        三、克林顿政府初期东亚地区认知与东亚政策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一、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二、国际危机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三、日本国内困局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四、中国外交政策对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第三节 东亚政策逻辑修正后的克林顿政府对华和对日政策
        一、克林顿政府调整后的东亚地区认知
        二、克林顿政府修正后的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三、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的对华政策
        四、克林顿政府第二任期的对日政策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小布什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演变
    第一节 小布什政府初期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形成
        一、小布什政府的外交理念与决策模式
        二、小布什政府初期的东亚地区认知
        三、小布什政府初期的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四、小布什政府初期东亚政策逻辑指导下的对华和对日政策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调整
        一、国际危机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二、国际环境的变化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三、中国外交政策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四、日本外交政策对小布什政府东亚地区认知的影响
    第三节 小布什政府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的修正
        一、小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东亚地区认知
        二、小布什政府第二任期的东亚政策逻辑与重心
    第四节 东亚政策逻辑修正后的小布什政府对华和对日政策
        一、“国际社会负责任的利益攸关方”与美国对华政策的调整
        二、中美日三边合作背景下的美国对日政策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政策展望、论文结论与政策启示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东亚政策逻辑的回顾与展望
        一、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东亚政策逻辑的形成与主要特点
        二、奥巴马政府第二任期的东亚政策展望
    第二节 理论贡献与启示
        一、理论贡献
        二、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第三节 政策启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论文后记

(8)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研究 ——以正部级以上党政精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2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评价
    1.5 章节安排
第二章 文献回顾与探讨
    2.1 西方研究现状
    2.2 台湾研究现状
    2.3 大陆研究现状
第三章 相关理论与分析框架
    3.1 政治精英演变的相关理论
    3.2 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的组织逻辑思路
第四章 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的宏观分析
    4.1 邓小平时期我国政治精英选拔制度:1978-1993年
    4.2 江泽民时期我国政治精英选拔制度:1993-2003年
    4.3 胡锦涛时期我国政治精英选拔制度:2003-2012年
第五章 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的量化分析
    5.1 测量指标与数据建构
    5.2 我国政治精英演变描述分析
    5.3 我国党政部门精英演变比较分析
第六章 结论
附表
参考文献
附录:研究中的数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9)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 研究方法和研究对象
    四、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五、 论文结构和主要内容
第一章 认知结构分析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
    第一节 国际政治心理学中的认知分析法
        一、 国际政治中的研究层次问题
        二、 国际政治心理学研究
    第二节 认知结构与外交决策的关系
        一、 外交决策的概念和模式
        二、 国际政治分析中的认知结构
    第三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对美国对华政策的影响
        一、 美国对华政策的决策
        二、 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认知结构
第二章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以压促变”与“接触防范”
    第一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务实保守主义
    第二节 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布什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为实现美国霸权下的“世界新秩序”,在北京风波影响下维护中美经贸关系
    第三节 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制裁施压走向有限接触(1989.01-1993.01)
        一、 充满期待阶段(北京风波发生之前)
        二、 制裁施压而不孤立阶段(北京风波—1991 年)
        三、 接触防范阶段(1991 年—任期结束)
第三章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人权外交”与“全面接触”
    第一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保守自由主义
    第二节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克林顿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克林顿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谋求美国独霸全球的地位,对华在“人权”上施压,在经贸、安全领域合作与防范
    第三节 克林顿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人权外交到战略伙伴(1993.01-2001.01)
        一、 美国对华人权外交阶段:(任期开始-1996 年)
        二、 美国与中国建立战略伙伴关系:接触与遏制并存(1996 年-任期结束)
第四章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反恐防扩,借重中国
    第一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新保守主义
    第二节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小布什政府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小布什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 为实现全球反恐的胜利,在经济与安全领域与中国合作,强调价值观目标
    第三节 小布什政府时期的对华政策:从战略竞争到建设性合作和利益攸关方(2001.01-2009.01)
        一、 美国视中国为战略竞争者(9·11 事件前)
        二、 美国视中国为竞争合作者(9·11 事件—2005 年)
        三、 美国视中国为利益攸关方(2005 年—任期结束)
第五章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应对金融危机,战略再平衡
    第一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及其信念体系
        一、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分析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信念体系:实用自由主义
    第二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分析
        一、 奥巴马第一任期涉华信息及其决策层表征
        二、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为重振美国霸权,通过中美经济、安全合作与竞争发展美国、制衡中国,不放弃价值观目标
    第三节 奥巴马政府第一任期的对华政策:合作与制衡(2009.01-2013.01)
        一、 与中国的合作的一面
        二、 加强制衡中国的一面
第六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结构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四任政府对华政策决策层认知结构的比较分析
        一、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信念体系比较分析
        二、 冷战后四任政府决策层政治图式比较分析
    第二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与对华政策评析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政治图式的顺应
        二、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评析
第七章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中国的应对
    第一节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及对中国的启示
        一、 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偏差
        二、 美国决策层的认知偏差对中国的启示
    第二节 中国应对之策:提倡并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一、 中国提倡“新型大国关系”的意义及其涵义
        二、 积极推动与美国建立新型大国关系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邓小平的美国观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在美苏争霸国际形势中邓小平的美国观
    (一) 影响邓小平美国观的主要因素
        1、国际形势的影响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中美国因素的认识
    (二) 邓小平美国观的基本内涵及主导思想
        1、坚持立场原则、力促中美建交
        2、了解美国、认识美国,发展中美合作
        3、重视同美国人民的往来与交流
        4、突出经济因素,加重经贸关系
    (三) 对这一时期邓小平美国观的评价
二、在和平与发展时代背景下邓小平的美国观
    (一) 影响邓小平美国观的主要因素
        1、国际形势的影响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中美国因素的认识
    (二) 邓小平美国观的基本内涵及主导思想
        1、与美国保持距离,改变“一条线”策略
        2、妥善应对和处理中美间的台湾问题
        3、积极化解中美两国间的人权纷争
    (三) 对这一时期邓小平美国观的评价
三、在变幻的国际风云中邓小平的美国观
    (一) 影响邓小平美国观的主要因素
        1、国际形势的影响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中美国因素的认识
    (二) 邓小平美国观的基本内涵及主导思想
        1、打破西方封锁,坚决作出斗争
        2、争而不破,斗而不裂,发展正常国家关系
    (三) 对这一时期邓小平美国观的评价
四、对邓小平美国观的思考和对当下中美关系的启示
    (一) 从战略高度和长远观点来审视中美关系,努力营造和平环境
    (二) 突出国家利益,坚持有理有利有节方针,勇于扞卫原则立场
    (三) 求同存异、互相尊重和照顾彼此间的利益,建立国际新准则
    (四) 始终不渝地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政策,树立大国新形象
参考文献
致谢

四、钱其琛副总理参观道格拉斯飞机公司(论文参考文献)

  • [1]仪式的解构与建构 ——我国新闻发布会历史研究[D]. 王洁. 厦门大学, 2017(08)
  • [2]国际政治中的制裁研究[D]. 刘超杰. 中共中央党校, 2006(12)
  • [3]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制度变迁的理论阐释[D]. 赵可金. 复旦大学, 2005(07)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联合国的外交政策 ——建构主义的分析视角[D]. 赵磊. 外交学院, 2006(09)
  • [5]中美在朝鲜半岛问题上的互动之研究(1950年至今)[D]. 陈宗权. 复旦大学, 2008(03)
  • [6]美国思想库与美中关系研究[D]. 穆占劳. 中共中央党校, 2004(03)
  • [7]战后美国东亚政策的逻辑与重心 ——认知视角下的美国对华、对日政策互动与竞争关系研究[D]. 李少丹. 复旦大学, 2013(03)
  • [8]改革开放后我国政治精英演变研究 ——以正部级以上党政精英为例[D]. 李槿. 安徽大学, 2013(11)
  • [9]冷战后美国对华政策决策层的认知分析[D]. 宋达.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10]邓小平的美国观初探[D]. 乔昕.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2011(08)

标签:;  ;  ;  ;  ;  

钱其琛副总理访问道格拉斯飞机公司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