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高工专教学改革新突破的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范英辉[1](2021)在《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文中提出为了解决当今社会不断涌现出的具有跨学科性的实际问题,确保我国的核心竞争力,提高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质量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情况进行调查,以期改进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提高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目的。本研究以STEM为理论基础,提炼出目前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即培养目标、知识与技能储备、互动式教与学、协同培养环境、质量保证。通过自编调查问卷,访谈加以补充的实证研究方法,得出目前省属高校学术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学习方式与效果欠佳,选修课自主选择权较小,教学与指导评审方式传统,科研活动缺乏跨学科性,奖助学金制度不健全。并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归因,分别从政府、学校、教师、学生四个层面进行阐释。政府层面:政策制定不到位,专业设置过于细化,跨学科资助机制欠缺;学校层面:欠缺跨学科理念的引导,院际合作存在壁垒,缺乏跨学科合作的培养环境,跨学科激励制度不健全;教师层面:对跨学科理念的认可度不够,自身跨学科发展不充分;学生层面:跨学科重要性意识薄弱,就业“功利心”过重。进而,本研究从以上归因的四个层面提出相应的改进策略。政府层面:强化对跨学科政策的认识与实施,优化研究生专业目录,健全跨学科动态资助机制;学校层面:将跨学科理念落实到培养全过程,建立以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培养体系,鼓励成立自发式跨学科科研团队,打造多元合作交流平台,丰富导师指导形式,建立跨学科培养激励机制;教师层面:增强跨学科培养认可度,提高自身跨学科素养;学生层面:培养跨学科研究兴趣,重视自身可持续发展。
孔令娜[2](2020)在《顺应论视角下的党员大会文件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周莹[3](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谢文虎[4](2020)在《围绕“价值中心”战略目标 不懈追求培训服务高品质——2020年学院工作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以来,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新一届领导班子围绕"价值中心"战略目标,大力实施"活力激发、行动学习、创新驱动、三位一体"战略,团结带领广大教职员工守初心,担使命,以"十三五"规划为引领,大力推广行动学习,逐步建立"3+n"课程体系,成功开启自主办班、合作办班新模式,积极拓展在线学习新领域,干部培训的实效性和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始终保持稳定的培训规模和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突破、新进展、新成就。在2020年学院工作报告中,谢文虎院长简要回顾了"十三五"以来学院的工作,对2020年学院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现全文刊出。
邢琦娜[5](2019)在《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传统教育进行变革,开始着眼于中小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学校和家长越来越重视中小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开展形式多样的体验活动,使他们增长见识,开阔视野。研学旅行作为核心素养的重要培养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得到迅速发展,旅游行业和教育行业都在积极探索研学旅行的发展模式,旨在提升研学旅行的育人功能,丰富研学旅行的外在形式。旅游主管部门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规范研学旅行市场,进而有效提升对中小学生研学旅行服务人员的素质与能力。就我国目前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来看,中职学校承担了大部分旅游一线从业者的培养,而日益发展的旅游业形势和不断变化的游客需求对导游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对旅游从业者的各方面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当前,我国旅游业的国际化需要大量的旅游人才,正是中职导游专业发展的好时机。但很多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无法满足市场的实际需求,在人才和市场竞争中无法占据优势。当下国内关于中职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研究刚刚起步,新形势下研学旅行人才的培养成为学届和业界关注的焦点。导游人员应该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包括职业知识,职业能力,职业形象和职业品德等多方面,才能有效推动研学旅行市场的快速稳步发展。本文参考前人研究、专家意见和中职导游服务专业学生的特点,针对中职导游服务专业的培养目标,对文献进行归纳和整理。通过对研学旅行人才素质评价指标的筛选,工作流程匹配进行分析选择,设计了相关的调查问卷,通过问卷调查得出研学旅行人才需要的各项素质指标,结合冰山素质模型建立了以知识、能力、素养三维目标的研学旅行人才培养体系。运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目前研学旅行市场的研学旅行人才需求程度、研学旅行指导师各项素质指标的重要程度、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的课程设置、师资现状等多方面进行调研,根据调研结果,对研学旅行人才的稀缺程度、研学旅行市场的企业特征、行业特征和岗位特征以及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培养现状、课程设置、师资配备等多方面进行分析。提炼出当下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问题和不足,进而提出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提升策略,明确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的目标并建立目标实现矩阵,增设研学相关课程,编订校本教材,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实行合理的评价监督体制。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理论实践相结合进行研学旅行人才培养,建立稳定适宜的研学旅行实训基地,实施“订单式”的培养模式等来培养更适合行业发展的一线研学旅行从业者。
周衍广[6](2020)在《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文中认为新时代对于教育事业提出了新要求。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是我国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化进程中切实保障适龄儿童少年受教育权的重要载体,在人民日益增长美好生活需要发展过程中承担重大使命。而教师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行动者,是教育公平理想最直接的践行者。教师队伍建设是教育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教师队伍的数量和质量作为关键性的教育资源,是衡量教育公平的重要参考指标,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依靠力量。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不仅事关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升义务教育质量,从而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更关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现实问题是什么?存在这些问题的成因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应采取哪些有效的治理对策?本论文带着对这些问题的追问开展研究,既期待能够从理论上对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有更加深入的认识,更期待着对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现实问题的治理提供现实借鉴。论文选取C市6所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作为研究样本,在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访谈结果,确定了教师队伍的总数、稳定情况、结构、质量以及教师专业发展等五个维度及相应观测点,并编制访谈提纲和问卷,对样本学校校长进行了深度访谈,并对样本学校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为了更加全面地了解现实问题,探寻城市新建与非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存在的共性和差异性、特殊性问题,同时随机选取3所城市非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开展了问卷调查。由此发现,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存在教师队伍数量不足、结构失衡、质量整体偏低、流失情况严峻、专业发展滞后等五个方面的现实问题。此五个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和教师队伍质量的提升,滞后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良性发展。进一步分析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政府管理的“越位”或“缺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限制、激励措施与相关制度缺失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束缚、生源质量多元与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综合来看,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是政府、校长和教师等核心利益相关者职责权限的协作共治的问题。有效解决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中面临的现实问题,需要从平衡政府、学校与教师个体的关系入手,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责,促进校长职能归位,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路径,推进多元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进一步激发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内在动力和活力。
朱建新[7](2019)在《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文中提出近年来,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在政府宏观政策的驱动下,一大批地方高校开始探索应用型大学建设,并成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X学院是一所典型的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建校38年来,这所国内最早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办学经验、且始终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的地方高校,经历了怎样的变革过程?其应用型办学的动力是什么?又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回答好这些问题,对于探寻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影响因素和办学路径,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按“从宏观到微观再到宏观”的思路,以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为研究对象,选取X学院为典型案例,以新制度主义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院校研究方法、微观史学研究方法、问题史学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和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等,在对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现状和困境剖析的基础上,从人才培养、科研服务、管理体制和国际化办学等四个维度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演变历程进行系统阐释,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通过制度创新推动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本研究主要形成了以下结论:应用型大学缘起于欧美,在各国有丰富实践。当前我国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面临着价值、路径、组织、制度和技术等方面困境,X学院的应用型办学经验表明,在办学路径方面,人才培养的外部嫁接模式与自主探索模式相结合,应用型科研服务的灵活型模式向稳定型模式转变,管理体制的管理向治理演变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必由之路,国际化办学则是地方应用型大学办学的战略工具;在影响因素方面,制度同构、制度网络、制度文化、行为主体、理性认识等是影响地方应用型大学建设的重要变量。从制度创新入手,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市场规范性制度和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是当下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策略。
李成伟[8](2018)在《河南科技学院:高质量党建铸品牌,高水平建设新突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河南科技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引,深入学习贯彻省委十届六次全会精神,坚持深化综合改革,充分挖掘"高质量"发展要素,坚持提质增效、努力补足短板、凸显优势特色、强化内涵发展,以党的建设高质量促进学校事业发展高质量,力争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中原更加出彩做出应有贡献。学校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杨世聪[9](2018)在《桥梁拉吊索腐蚀—疲劳问题及服役可靠性》文中指出拉吊索是悬索桥、斜拉桥以及中、下承式拱桥的重要承重构件之一,其服役可靠性直接影响桥梁的安全性。为保证桥梁安全营运,对病害严重的拉吊索不得不进行换索处置。拉吊索更换的时机,理论上需以其病害状态对其承载能力的影响程度为依据。遗憾的是,众多拉索桥更换拉吊索时,由于受技术所限并没有对拉吊索进行系统的服役可靠性以及安全风险分析,更没有从经济因素、社会影响等方面综合考虑而选择最佳换索时机。当前,对于固结构造的悬索桥主缆的更换还没有适宜的方法进行,而悬索桥的吊索、斜拉桥的斜拉索、拱桥的吊杆频繁出现病害,并进行更换,个别桥梁还因为拉吊索破断造成垮桥事故,如四川宜宾小南门大桥、福建武夷山大桥、新疆孔雀河大桥等。如何提高拉吊索的服役可靠性以及精准安全风险分析、评估,保证拉索桥营运安全以及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土木工程人必须考虑的问题。除了加强设计、施工、养护等管理措施外,及时掌握拉吊索的动态可靠性,准确评估安全风险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文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复杂环境下结构疲劳实验系统研制”(No.1162780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交变荷载与侵蚀环境耦合作用下斜拉索腐蚀疲劳损伤机理与寿命预测模型研究”(No.51478071)、重庆市基础与前沿研究计划重点项目“服役环境条件下拉索腐蚀疲劳损伤机理及破损安全可靠度评估方法研究”(No.cstc2015jcyj BX0022)、交通运输部建设科技项目“在役钢筋混凝土箱型拱桥可靠性评估技术及检测关键设备研发”(2014-318-223-030);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财政部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公路混凝土桥梁耐久性寿命设计及指标体系研究”(2017-9035)等课题,以悬索桥吊索、斜拉桥拉索以及中、下承式拱桥吊杆为研究对象,以拉吊索服役可靠性的三个方面(安全性、耐久性以及适用性)为主线,以各组件出现病害的可能因素为导向,围绕在役拉吊索腐蚀-疲劳问题,结合服役环境、试验模拟,建立可靠性分析模型,进行拉吊索服役可靠性和安全风险分析、评估。通过人工加速腐蚀试验、理论分析、有限元数值仿真、电子扫描图像(SEM)灰度分析等研究方法,分析拉吊索在防护体系失效后,索体钢丝在盐雾、酸雨环境与交变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腐蚀-疲劳损伤机理,并以拉吊索的现场病害检测数据为基础,结合桥梁服役环境,建立拉吊索可靠性模型,开展拉吊索服役可靠性以及安全风险分析、评估。论文主要开展以下研究工作:(1)通过对拉吊索组成结构以及调研资料分析,发现下锚固区积水造成该处索体钢丝腐蚀-疲劳也是影响可靠性因素之一。模拟钢绞线在酸雨环境与交变应力的耦合作用下加速腐蚀试验,揭示其腐蚀-疲劳损伤特性;(2)模拟钢绞线在盐雾环境与交变应力耦合作用下加速腐蚀试验,揭示外护套破损处索体钢丝的腐蚀-疲劳力学机理;(3)模拟钢丝在盐雾环境与交变应力耦合作用下的加速腐蚀试验,对钢丝腐蚀-疲劳损伤演化及破断形式进行分析,并建立模型,分阶段预测发生腐蚀-疲劳后钢丝的剩余寿命;(4)将拉吊索系统设计为由外护套破损处索体钢丝以及下锚固区积水,该处索体钢丝组成的串联系统,对拉吊索系统进行多状态服役可靠性和安全风险动态分析、评估。论文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防护体系失效后,不仅外护套破损处索体钢丝发生腐蚀-疲劳病害,下锚固区积水,该处索体钢丝也发生腐蚀-疲劳病害损伤。揭示了桥梁拉吊索在盐雾、酸雨环境与交变荷载耦合作用下的腐蚀-疲劳损伤演化机理;(2)揭示了发生腐蚀-疲劳的拉吊索钢丝在点蚀发展成裂纹后发生韧-脆转化。建立了桥梁拉吊索钢丝点蚀成长、裂纹成核及扩展、韧脆转化三阶段的腐蚀-疲劳剩余寿命预测模型;(3)依据不同腐蚀介质的作用,外护套破损处索体钢丝发生气相腐蚀-疲劳;下锚固区积水致使该处钢丝发生液相腐蚀-疲劳,两者都直接影响拉吊索的服役可靠性。提出了基于串-并联系统的服役桥梁拉吊索服役可靠性与安全风险评估方法。
董文浩[10](2018)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始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了根本性转变。迫切要求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大量的具有足够理论基础和专业素养,同时又能将知识应用于实践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鉴于高校的办学类型和人才培养方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任务无可争议地落在了地方本科院校身上。而实际上,我国地方本科院校在人才培养上“同质化”倾向严重,高校供给侧和市场需求侧矛盾尖锐,迫切需要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模式进行深层次转变,即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是我国教育史上一所极具时代意义和特色的地方院校。其贡献不仅是人才培养,更难能可贵的是开辟了一种新型的教育范式,摸索出了一套生产与学习相结合、业务与政治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的道路。而这种办学模式与我国目前所倡导的地方高校转型的宗旨十分类似。因此,本研究试图通过历史的视角以江西共大这一历史现象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梳理其办学经验,以期对当今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提供借鉴。论文第一部分以多维视角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背景及必要性进行全面检视。首先,通过总量、地区、类型等维度对我国地方本科院校的设置情况进行直观表达,清晰感知地方本科院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重要地位。其次,从高等教育的内外环境出发,来进一步佐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迫切性。最后,从多种立场来展示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对其产生的积极影响,深入认识到地方本科院校转型是多方利益的普遍要求,势在必行。论文第二部分通过实证研究探讨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并重点对转型中的问题进行归纳。本部分选取江西省三所具有代表性的地方本科院校作为案例进行深度的实地研究,通过文本搜集、实地考察、问卷调查、访谈等途径对其办学定位、专业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等方面进行现状研究和问题探讨。论文第三部分是深入历史情境,对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进行细致梳理。在充分结合上文所归纳出地方本科院校在转型中的具体问题,有针对性的从办学模式、办学定位、系科建设、教学内容、师资队伍、科学研究六个方面展开。另外,在对江西共大以上每一方面的办学经验进行整理时,要严格依照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宗旨和方向,并尽可能细化,旨在能够对现实转型提供适切性指导。论文第四部分以上述的理论分析、实践考察和史料梳理的研究结果为依据,在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问题全面把握的基础上,通过历史的视角对其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突破的现实路径提供借鉴。此部分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找准历史与现实融合的切入点,对江西共大这一历史事物的办学经验为何具有现实指导意义进行全方位论证;另一方面是在论证的基础上,分门别类对地方本科院校办学中的不同维度经过历史经验借鉴后提出可行性策略,进而促进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顺利转型。
二、高工专教学改革新突破的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高工专教学改革新突破的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内涵的研究 |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现状及问题的研究 |
(三)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的研究 |
(四)STEM的相关研究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一)STEM |
(二)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 |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内容 |
六、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问卷调查法 |
(三)访谈法 |
第一章 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内涵 |
二、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 |
(一)培养目标 |
(二)知识与技能储备 |
(三)互动式教与学 |
(四)协同培养环境 |
(五)质量保证 |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现状调查 |
一、调查设计 |
(一)调查目的 |
(二)调查对象 |
(三)调查方法与工具 |
(四)调查的实施 |
(五)调查数据的处理 |
二、调查结果分析 |
(一)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二)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
第三章 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影响因素 |
一、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学习方式与效果欠佳 |
(二)选修课自主选择权较小 |
(三)教学与指导评审方式传统 |
(四)科研活动缺乏跨学科性 |
(五)奖助学金制度不健全 |
二、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 |
(一)政府层面 |
(二)学校层面 |
(三)教师层面 |
(四)学生层面 |
第四章 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的改进策略 |
一、政府层面 |
(一)强化对跨学科政策的认识与实施 |
(二)优化研究生专业目录 |
(三)健全跨学科动态资助机制 |
二、学校层面 |
(一)将跨学科理念落实到培养全过程 |
(二)建立以项目为依托的跨学科培养体系 |
(三)鼓励成立自发式跨学科科研团队 |
(四)打造多元合作交流平台 |
(五)丰富导师指导形式 |
(六)建立跨学科培养激励机制 |
三、教师层面 |
(一)增强跨学科培养认可度 |
(二)提高自身跨学科素养 |
四、学生层面 |
(一)培养跨学科研究兴趣 |
(二)重视自身可持续发展 |
结论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二、本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一)创新之处 |
(二)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相关表格 |
附录二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的调查问卷 |
附录三 关于硕士研究生培养情况的教师及学生访谈提纲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对象 |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
1.3.1 研究现状 |
1.3.2 研究意义 |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
1.4.1 理论基础 |
1.4.2 研究方法 |
1.5 语料来源 |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
1.5.3 标题信息处理 |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
2.1.1 词频统计 |
2.1.2 词频分布分析 |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
3.1 句法结构形式 |
3.1.1 单句式结构 |
3.1.2 组合式结构 |
3.1.3 成分缺省结构 |
3.2 句类特点 |
3.2.1 陈述句标题 |
3.2.2 疑问句标题 |
3.2.3 感叹句标题 |
3.2.4 祈使句标题 |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
4.1 引言 |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
4.2.1 词语修辞 |
4.2.2 辞格修辞 |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
5.2.1 明示行为 |
5.2.2 推理过程 |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
5.3.1 认知语境假设 |
5.3.2 语境效果 |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
第六章 结语 |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4)围绕“价值中心”战略目标 不懈追求培训服务高品质——2020年学院工作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总结篇:2019年工作回顾 |
一、运行机制更加成熟 |
二、“价值中心”的雏形更加清晰 |
三、办学能力持续增强 |
四、管理水平不断提升 |
五、校园魅力持续提升 |
六、党的建设全面加强 |
回顾篇:五年来的发展 |
部署篇:2020年工作重点 |
一、保持战略定力,持续推进教学改革 |
二、树牢品质意识,不断促进品质提升 |
三、积极主动担当,注重发挥引领作用 |
四、保持组织活力,深入推进文化转型 |
五、加强制度建设,促进管理水平提升 |
六、科学系统规划,推进魅力校园建设 |
七、努力防控疫情,确保经营良性循环 |
八、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稳政治方向 |
(5)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研学旅行迅速发展对人才需求不断增加 |
1.1.2 新课程改革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
1.1.3 导游服务专业学生培养要求逐渐提高 |
1.1.4 导游服务专业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研究不足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创新点 |
1.4.4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中职教育 |
2.1.2 导游服务专业 |
2.1.3 研学旅行 |
2.1.4 研学旅行人才 |
2.2 理论基础 |
2.2.1 实用主义教育理论 |
2.2.2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3 多元智能理论 |
3 研学旅行人才需求现状调查分析 |
3.1 旅游企业需求现状 |
3.1.1 研究设计 |
3.1.2 调查过程 |
3.1.3 数据分析 |
3.1.4 企业素质需求 |
3.2 游客需求现状分析 |
3.2.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2 研究设计 |
3.2.3 调查过程 |
3.2.4 数据分析与检验 |
3.2.5 数据结果分析 |
4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现状调查分析 |
4.1 课程体系 |
4.1.1 课程模块 |
4.1.2 专业课程 |
4.2 师资队伍 |
4.2.1 师资队伍结构 |
4.2.2 师资队伍从业意愿 |
4.3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
4.3.1 对中职教育缺乏正确的认识 |
4.3.2 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契合度不够 |
4.3.3 缺乏研学旅行校本教材 |
4.3.4 研学实践实训实习时间不足 |
5 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研学旅行人才培养提升策略 |
5.1 建立合理有效的教学体系 |
5.1.1 明确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目标 |
5.1.2 优化课程结构增设研学课程 |
5.1.3 编订研学旅行校本教材 |
5.1.4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矩阵 |
5.1.5 推进灵活的教学方法 |
5.1.6 建立合理的评价监督机制 |
5.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
5.2.1 加强师德建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 |
5.2.2 加大资格认证,提高教师专业准入门槛 |
5.2.3 提升实操能力,教师深入企业实践锻炼 |
5.3 多渠道拓宽研学旅行人才培养路径 |
5.3.1 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模式,深化产教融合 |
5.3.2 “三明治”式人才培养,建立稳定的实训基地 |
5.3.3 根据企业需求,“订单式”精准人才培养模式 |
5.4 研学旅行人才培养实践课程案例 |
5.4.1 实施时间及方式 |
5.4.2 行前课程 |
5.4.3 行中课程 |
5.4.4 行后课程 |
6 结语 |
6.1 结论 |
6.2 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研学旅行人才需求问卷调查 |
附录2 研学旅行指导师素质需求问卷调查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导论 |
一、研究缘起与论题说明 |
(一)研究缘起 |
(二)论题说明 |
二、文献综述 |
(一)城镇化背景下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意义的研究 |
(二)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研究 |
(三)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研究 |
(四)义务教育阶段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治理对策研究 |
三、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访谈法 |
(三)问卷调查法 |
五、框架结构 |
六、研究创新 |
第一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概念、特征与诉求 |
一、基本概念界定 |
(一)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 |
(二)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 |
(三)教师质量 |
(四)教师专业发展 |
(五)学校治理 |
二、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的应然特征 |
(一)教师队伍的数量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
(二)教师队伍的质量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
(三)教师队伍的发展态势满足城镇化教育发展的需求 |
三、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价值诉求 |
(一)推动区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
(二)促进义务教育质量提升 |
(三)办好人民满意的义务教育 |
(四)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
第二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 |
一、教师队伍总数不足 |
(一)教师引进受编制限制 |
(二)优秀教师引进乏力 |
二、教师队伍结构失衡 |
(一)在学历结构上以本科为主 |
(二)在年龄结构上以年轻教师为主 |
(三)在职称结构上中高级教师比例偏低 |
(四)在学科结构上音体美等各学科教师配置不均衡 |
三、教师队伍质量整体偏低 |
(一)教师缺少先进的教育理念 |
(二)教师教学技能不足 |
四、教师队伍流失情况严峻 |
(一)新任教师留任时间短暂 |
(二)成手教师流失情况明显 |
五、教师专业发展滞后 |
(一)教师专业发展的辅助资源不足 |
(二)教师缺乏自我成长的时间和空间 |
第三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成因分析 |
一、政府管理“越位”或“缺位”对教师队伍建设的限制 |
(一)校长在教师招聘上权力受限 |
(二)校长在教师队伍建设上缺少必要的资源 |
(三)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的发展缺少必要的灵活性 |
二、激励措施与相关制度缺失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束缚 |
(一)教师整体发展囿于常态,机制创新缺乏 |
(二)教师梯度建设不力,优秀教师不能快速成长 |
三、生源质量多元与学生家庭背景复杂对教师队伍建设的挑战 |
(一)新建义务教育学校生源受地域限制明显 |
(二)新建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家庭背景差异明显 |
第四章 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治理对策 |
一、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治理理念转变 |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及核心利益相关者 |
(二)治理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问题的核心利益相关者 |
(三)基于政府、校长和教师等三方核心利益相关者治理的理念转化 |
二、重新定位政府职责 |
(一)明确权力边界,完善治理体系 |
(二)精准配置资源,提升治理效能 |
(三)合理运用激励机制,形成正确引导 |
三、促进校长职能归位 |
(一)归位校长的办学自主权 |
(二)将教师质量提升作为校长的重点工作 |
(三)完善教师绩效工资激励制度 |
四、创新教师专业成长路径 |
(一)打破常规,为教师成长提供条件保障 |
(二)围绕需求,统筹安排在职教师培训研修 |
(三)创设情境,全面营造教师专业成长的环境氛围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主要问题与任务 |
1.1.3 研究对象的界定与样本的典型性分析 |
1.1.4 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
1.2 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
1.2.1 概念界定 |
1.2.2 理论依据:新制度主义理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大学变革的研究 |
1.3.2 关于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研究 |
1.3.3 关于国外应用型大学建设研究 |
1.4 研究思路、方法和框架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2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发展与我国的实践 |
2.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与发展 |
2.1.1 应用型大学的缘起 |
2.1.2 应用型大学的发展 |
2.2 我国应用型大学的理论与实践探索 |
2.2.1 我国地方高校应用型建设的探索 |
2.2.2 政府推进应用型大学的政策探索 |
2.3 我国应用型大学建设的现状——基于200所试点院校的分析 |
2.3.1 转型的表征 |
2.3.2 初步成效 |
2.3.3 转型的困境 |
2.4 本章小结 |
3 从外部嫁接到自主探索:X学院人才培养模式的演变 |
3.1 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演变 |
3.1.1 外部嫁接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2 自主探索阶段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
3.1.3 两个阶段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比较分析 |
3.2 应用型人才培养路径的演变 |
3.2.1 应用型人才培养层次的演变 |
3.2.2 应用型人才培养规模的演变 |
3.2.3 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的演变 |
3.2.4 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
3.3 审视与反思 |
4 从灵活型到半稳定型:X学院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1 应用型定位的确立与基础的夯实 |
4.1.1 应用型科研服务导向的强化 |
4.1.2 应用型科研服务基础的夯实 |
4.2 应用型科研服务模式的演变 |
4.2.1 灵活型服务模式 |
4.2.2 半稳定型服务模式 |
4.3 审视与反思 |
5 从管理向治理:X学院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 外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1.1 初创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1.2 中德合作期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1.3 升本后的外部行政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2 内部管理体制的演变 |
5.2.1 初创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0—1984年) |
5.2.2 中德合作期的内部管理体制(1984—1999年) |
5.2.3 升本后的内部管理体制(2000年至今) |
5.3 审视与反思 |
6 从强制性到诱致性:国际化对X学院应用型办学的推动 |
6.1 全面学习德国:国际化办学的强制性实施阶段(1980-1999年) |
6.1.1 世行贷款:应用型办学起步的重要经费来源 |
6.1.2 省州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初步实践 |
6.1.3 中德合作项目:学习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系统实践 |
6.2 面向世界,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的转型阶段(2000-2009年) |
6.2.1 建项目、引机构、搭平台:深化中德合作推动应用型人才培养 |
6.2.2 应用型科研合作:中德合作层次的提升 |
6.2.3 中澳班的设立:面向世界的应用型办学借鉴初探 |
6.2.4 孔子学院:应用型高校教育与文化输出的重要路径 |
6.3 战略工具:国际化办学的诱致性实施阶段(2010年至今) |
6.3.1 中德工程师学院项目:办学空间改善的新平台 |
6.3.2 留学生教育规模的扩张:办学资金瓶颈突破的新路径 |
6.3.3 国际认证:专业质量提升的新保障 |
6.4 审视与反思 |
7 X学院应用型变革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扎根理论的分析 |
7.1 研究设计 |
7.1.1 研究的主要问题 |
7.1.2 选择扎根理论的原因 |
7.1.3 研究过程 |
7.1.4 研究资料采集 |
7.2 基于深度访谈的扎根理论分析 |
7.2.1 开放编码 |
7.2.2 轴心式编码 |
7.2.3 选择性编码 |
7.2.4 理论模型饱和度检验 |
7.3 扎根理论研究的主要结论 |
8 制度创新:我国地方高校向应用型转型的有效路径 |
8.1 加大供给,创新政府规制性制度 |
8.1.1 完善管理体制,创新体制性制度供给 |
8.1.2 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创新权力性制度供给 |
8.1.3 完善分类管理体系,创新评价性制度供给 |
8.1.4 完善政策保障,创新资源性制度供给 |
8.2 发挥作用,创新市场规范性制度 |
8.2.1 推进产教融合,发挥市场作用 |
8.2.2 转变社会观念,塑造规范的用人制度 |
8.2.3 完善社会评价标准,建立多样化的社会评价 |
8.3 积极探索,创新地方高校的主体性制度 |
8.3.1 转变办学理念,提高转型认识 |
8.3.2 创新办学模式,增强转型实效 |
9 结语 |
9.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9.2 研究的主要贡献 |
9.3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X学院应用型办学影响因素深度访谈提纲 |
(8)河南科技学院:高质量党建铸品牌,高水平建设新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学校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 |
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 |
学校的未来要“出彩” |
(9)桥梁拉吊索腐蚀—疲劳问题及服役可靠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的目的 |
1.1.3 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桥梁拉吊索结构与构造 |
1.2.2 桥梁拉吊索服役可靠性 |
1.2.3 桥梁拉吊索及其服役可靠性技术发展趋势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解决的科学问题 |
1.3.2 攻克的关键技术 |
1.3.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的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我国桥梁拉吊索系统典型病害成因分析 |
2.1 我国拉吊索桥梁 |
2.2 我国桥梁拉吊索及其发展 |
2.3 我国桥梁拉吊索的主要病害及成因分析 |
2.3.1 防护体系 |
2.3.2 锚固体系 |
2.3.3 外护套破损处索体 |
2.3.4 病害分析小结 |
2.4 我国桥梁拉吊索失效典型案例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桥梁拉吊索锚固区索体腐蚀损伤机理 |
3.1 锚固区索体腐蚀损伤的主要特征 |
3.2 锚固区积水索体腐蚀试验 |
3.2.1 试验材料与环境模拟 |
3.2.2 试验方法 |
3.2.3 试验设备 |
3.2.4 试验现象 |
3.2.5 腐蚀后力学性能分析 |
3.3 锚固区索体复杂应力与变形 |
3.3.1 锚固区弯曲应力 |
3.3.2 锚固区位移及变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服役桥梁拉吊索索体腐蚀损伤机理 |
4.1 前言 |
4.2 外护套的损伤演化及服役寿命影响因素 |
4.2.1 护套耐环境应力开裂 |
4.2.2 外护套破损病害产生诱因 |
4.3 在役拉吊索环境腐蚀因素 |
4.3.1 服役环境常见腐蚀离子 |
4.3.2 温度对腐蚀速率的影响 |
4.3.3 温度与腐蚀离子浓度共同影响 |
4.3.4 正交试验结果和分析 |
4.4 盐雾环境下钢绞线腐蚀-疲劳试验 |
4.4.1 试验概况 |
4.4.2 试验方法 |
4.4.3 试件处理 |
4.4.4 在役腐蚀环境加速试验模拟 |
4.4.5 腐蚀-疲劳试验模拟 |
4.4.6 试验工况及方法 |
4.4.7 试验试件力学性能试验 |
4.5 试验分析 |
4.5.1 PE护套不同的破坏形式导致钢丝的腐蚀状况不同 |
4.5.2 腐蚀失重分析 |
4.5.3 腐蚀形态对比分析 |
4.5.4 腐蚀形态定量分析 |
4.5.5 腐蚀后力学性能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服役桥梁拉吊索腐蚀-疲劳特性及其破坏形式 |
5.1 引言 |
5.2 拉吊索钢丝腐蚀-疲劳损伤演化 |
5.2.1 加速盐雾腐蚀实验介绍 |
5.2.2 细观分析 |
5.2.3 腐蚀后力学性能分析 |
5.2.4 腐蚀试件断口比较 |
5.3 腐蚀-疲劳损伤机理及寿命预测 |
5.3.1 腐蚀-疲劳细观损伤机理 |
5.3.2 腐蚀-疲劳寿命分析概念模型 |
5.3.3 腐蚀-疲劳剩余寿命预测方法 |
5.3.4 拉吊索钢丝剩余寿命预测工程应用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桥梁拉吊索服役可靠性 |
6.1 前言 |
6.2 在役拉吊索系统可靠性、寿命期预测模型 |
6.3 包含退化组件的多状态系统可靠性与安全性分析 |
6.3.1 系统多状态可靠性及风险 |
6.3.2 多状态系统安全性分析 |
6.4 工程应用 |
6.4.1 项目概况 |
6.4.2 服役环境状况 |
6.4.3 拉索服役可靠性分析 |
6.4.4 拉吊索系统可靠性建模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果 |
(10)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人才诉求:应用型人才供需失衡 |
1.1.2 政策背景:相关政策相继出台 |
1.1.3 历史回眸:“江西共大”再度提及 |
1.2 研究意义 |
1.2.1 有助于丰富高等教育理论 |
1.2.2 有助于地方本科院校的良性发展 |
1.2.3 有助于充实教育史料 |
1.3 研究综述 |
1.3.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综述 |
1.3.2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综述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
2.1 几个重要概念的界定 |
2.1.1 地方本科院校 |
2.1.2 应用型本科院校 |
2.1.3 转型 |
2.2 理论基础 |
2.2.1 高等教育分类理论 |
2.2.2 生态位理论 |
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背景及必要性 |
3.1 地方本科院校设置分析 |
3.1.1 地方本科院校整体概况 |
3.1.2 地方本科院校科类结构 |
3.1.3 地方本科院校区域分布 |
3.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时代背景 |
3.2.1 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不断加快 |
3.2.2 我国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方式发生改变 |
3.2.3 社会矛盾突出,大学生就业难 |
3.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3.3.1 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 |
3.3.2 转型发展是顺应教育发展规律,调整高教结构的内在必然 |
3.3.3 转型发展是提升地方本科院校竞争力的有力途径 |
3.3.4 转型发展是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诉求 |
4 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以3所高校为例 |
4.1 院校介绍与省内政策解读 |
4.1.1 院校概述 |
4.1.2 省内政策解读 |
4.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现状及问题 |
4.2.1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与办学定位 |
4.2.2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专业建设 |
4.2.3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教学内容 |
4.2.4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师资队伍建设 |
4.2.5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与科学研究 |
5 江西共产主义劳动大学办学经验研究 |
5.1 江西共大“半工(农)半读”模式 |
5.1.1 什么是“半工半读” |
5.1.2 江西共大为什么选择“半工(农)半读”模式 |
5.1.3 江西共大如何践行“半工(农)半读”模式 |
5.2 江西共大办学定位 |
5.2.1 办学类型定位——半工(农)半读 |
5.2.2 人才培养类型定位——思想端正的专业性农林人才 |
5.2.3 服务面向定位——服务本省 |
5.3 江西共大系科建设 |
5.3.1 因地制宜、因时制宜的设置系科 |
5.3.2 专业建设 |
5.3.3 场系合一 |
5.4 江西共大教学内容 |
5.4.1 教学内容面向 |
5.4.2 课程设置和改革 |
5.4.3 教材编写和改革 |
5.5 江西共大师资队伍 |
5.5.1 江西共大师资来源 |
5.5.2 江西共大师资培养 |
5.5.3 江西共大师资管理 |
5.6 江西共大科学研究 |
5.6.1 研究层次:应用性农业研究为主 |
5.6.2 研究主体:“两条腿走路” |
5.6.3 研究模式:教学、生产、科学研究三结合 |
6 历史借鉴下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的路径探析 |
6.1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现实借鉴的可行性剖析 |
6.1.1 教育具有共通性 |
6.1.2 教育具有传承性 |
6.1.3 教育具有启示性 |
6.2 江西共大办学经验对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路径选择的启示 |
6.2.1 “半工半读”模式的选择性应用 |
6.2.2 找准办学定位,践行办学定位 |
6.2.3 优化专业建设,吻合社会需求 |
6.2.4 创新教学内容,注重学用融合 |
6.2.5 完善师资队伍,构建“双师型”师资结构 |
6.2.6 调转科研方向,提倡应用研究 |
7 总结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高工专教学改革新突破的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STEM视野下硕士研究生跨学科培养模式改进研究[D]. 范英辉.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顺应论视角下的党员大会文件翻译实践报告[D]. 孔令娜. 天津大学, 2020
- [3]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4]围绕“价值中心”战略目标 不懈追求培训服务高品质——2020年学院工作报告[J]. 谢文虎. 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20(02)
- [5]中职学校导游服务专业研学旅行人才培养研究[D]. 邢琦娜. 山东师范大学, 2019(09)
- [6]城市新建义务教育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现实问题与治理对策研究 ——以C市6所学校为例[D]. 周衍广.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7]地方应用型大学变革研究 ——以X学院为例[D]. 朱建新. 浙江大学, 2019(05)
- [8]河南科技学院:高质量党建铸品牌,高水平建设新突破[J]. 李成伟. 河南教育(高教), 2018(09)
- [9]桥梁拉吊索腐蚀—疲劳问题及服役可靠性[D]. 杨世聪. 重庆交通大学, 2018(01)
- [10]江西省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研究 ——鉴于“江西共大”办学经验的启示[D]. 董文浩. 江西农业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