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狮子岭战国墓

长沙狮子岭战国墓

一、长沙识字岭战国墓(论文文献综述)

刘飞[1](2021)在《战国时期楚国漆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文中认为战国时期漆文化的发展进入了初次的繁荣期,此时最具代表性的是楚国的漆器艺术。本文借鉴考古学的方法梳理了1954年至2011年出土的战国楚墓漆器的情况,发现楚国漆文化蕴含的道家美学思想与现代设计思想不谋而合。战国时期楚国漆文化对现代设计有着深远的影响,本文力图为现代设计的创意提供新的思路,为我国传统漆文化的传承找到新的探索方向。

陈美勋[2](2021)在《东周楚人服上佩剑用俗考》文中认为从近年来的考古发掘可知,东周楚墓的内棺中常有墓主身侧随葬佩剑的现象,而从传世文献中也能找到关于楚人佩剑的描述,可见东周时楚人已有服上佩剑的风俗。此外,从楚墓内棺出土的佩剑与共存物的关系可知,楚人服上的佩剑不仅具有实用性,还搭配服装展现出礼仪性。因此,本文选取东周典型楚文化墓葬内棺中随葬的佩剑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于服饰文化的角度进行考辨,对楚人服装上所佩剑的型式及佩戴方式做系统的梳理,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东周楚人服上佩剑的用俗。

李亚[3](2020)在《湖南地区出土的汉代兵器研究》文中指出湖南地区分布着众多的汉代墓葬,出土了数以千计的兵器,种类丰富,几乎遍布全省。本文对湖南地区出土的兵器材料进行了全面梳理,揭示湖南地区汉代的兵器的组合情况及其区域分布特征,并从多个角度对区域差异性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首先,本文根据质地、功能及其器型特征,对兵器材料进行了类型学分析。具体来看,湖南地区出土兵器种类有11种,刀、剑、矛的数量居多,质地也较为丰富,以铁质兵器为主。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学的方法,对兵器组合模式进行探索,四期墓葬中,兵器组合以单一兵器为主,组合兵器“刀+矛”在湖南地区的汉代墓葬中也较流行。其次,结合墓葬中共存的具有年代意义的遗物和墓葬形制,对兵器的使用年代进行了分析。湖南地区随葬的汉代兵器分为四期,第一期为西汉初期,即西汉初年至文景之际,第二期为西汉中期,即汉武帝、汉昭帝和汉宣帝时期,第三期为西汉晚期至东汉前期,即汉元帝至东汉前期,第四期为东汉时期,即东汉初年至汉献帝时期。从出土数量和种类来看,第一期为随葬兵器的萌芽期,第二期为随葬兵器的繁荣期,第三期为随葬兵器的衰落期,第四期的随葬兵器数量和种类锐减,发展较缓慢。再次,对兵器的区域分布特征进行了考察。本章根据地理及兵器出土情况将其分为主要五个地区:湘北、湘南、湘西、湘东及湘中地区。本文认为,湖南地区的兵器地域特征既与铁矿资源的分布有关,又与汉代统治者对兵器的管理息息相关。最后一部分为结语,对前文的研究进行总结性概括,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

汪笑楠[4](2019)在《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文中提出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楚人现实生活中最重要的器用,其不仅呈现出楚人的日用之道,展示出楚人的创造精神和早期工匠对于漆器设计无限可能性的探寻,亦全面的反映了楚地域在历史知识、民俗风尚、社会生活、文化传统上的独特性。作为中国漆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深刻的影响了中国漆器设计的基本走势,其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无疑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对楚国日用漆器的设计学研究,不仅是楚漆器设计史研究内容拓展和深化的具体体现,也是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理论需要,其既有益于积极拨正模糊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现象的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也有益于恢复传统创造与当代生活的活泼关系。本文立足于楚国原初社会情境,以设计学、考古学、文化人类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通过以定性研究为主,定性研究与量化研究结合的方式,从人的需要层次理论出发,以设计的四重重要属性——“实用性”、“适用性”、“审美性”、“伦理性”为递进脉络,渐次深入的推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研究,力图从中探寻其与楚人以及楚人的生活方式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其与楚先民所创造的文化事象之间的相互联系,从而建立起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综合形象,揭示出动态历史进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表现、存在及意义,进而为复兴楚漆器,发展当代日用漆器设计提供一种实践典范与理论参照。楚国日用漆器设计是从历史的洪流中浮现出来的经典造物,它离不开特定时期的自然与社会环境。楚国社会的自然地理、文化传统、经济形态、政治环境等都有与日用漆器设计相互作用的长期经历,各项外部条件之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对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诞生与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作为楚人日常生活用品,日用漆器在当时具有广泛的社会接纳度,其品系繁多,覆盖至楚人衣、食、居、行的方方面面,其以实用为本,充分满足了各阶层、各身份人士日常生活的物用需求。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以楚人生活方式和楚风楚俗为基础,其材工相宜,荷载与受力方式合理;其人器适合,较好的处理了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关系,渐进性地满足了因人而异的物用需求,呈现出以适用性原则为主导的发展倾向。实用与审美在楚国日用漆器中达到了高度的统一。在其丰富的审美表现中,我们可以窥见楚人精神的丰富性,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浪漫与自由的审美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生命的理解和认识;另一方面,日用漆器呈现出自然与亲切的特征,表达出楚人对社会生活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热切向往。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形成了独具楚式特色的集体性审美共识,其形态的整体与部分之间,部分与部分之间暗合了黄金比例、等比数列等数理关系,并由此形成了一种程式化的量度上的美感,具有“数”之美的内涵。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寓善于器,其通过文字叙述、色彩规定、艺术图像象征、塑造伦理情境等手段和方法,在本体中融入了“崇孝”、“正义”、“生态”等以“德善”为核心的伦理意识,其以器养德,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参与到社会体系,影响着楚人的道德感、责任感以及对善恶的判断能力,又以器循礼,良好的规范和处理了人与人之间相互的和谐关系。伦理意识在日用漆器中的融入与展现体现出楚人对于器用之善的追求,凸显了楚民族高洁深远的精神世界。综上所述,楚国日用漆器是在本域环境下立足于自身传统文化的器具设计,其以理性为主导,借用艺术形态与装饰表达出了楚人对天地、生命的超理性认识。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造物智慧集中体现为“用”——“美”——“善”,其不仅充分满足了楚人的物质需要、精神需要、人伦需要和道德需要,同时传达出楚人造物制器“致用”的内在本质、“至美”的审美追求和“至善”的设计品格,它寓于日用常行之中,又超越于日用常行之上,不仅在楚人的生活中发挥出巨大的作用,也成就了楚国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化。

胡平平[5](2019)在《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文中指出两周时期的洞庭湖水系区居住着所谓“百越”和“苗蛮”的族群。战国中期早段,楚国在吴起的倡导下实行变法,楚国的势力开始大规模地向南扩张,逐渐将本区域纳入了其政治版图。这一历史事件深刻地改变了区域历史发展的轨迹,为其纳入秦汉帝国统治奠定了基础。本文主要从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材料出发,在构建区域内分期与年代框架的基础上,着重对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及其对南土的统治策略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文主要分为八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研究的发现与研究简史,总结了以往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构建年代框架。主要通过对楚、越文化墓葬随葬品的类型分析,根据共存关系和横向比较,构建了整个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的年代序列,共分为四期8段。第三章为其他文化器物的分析。主要对中原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湘西土着文化、秦文化、群舒文化的器类及一些融合型器物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它们的时空分布和历史背景。第四章为墓葬形制划分及文化分区。墓葬形制主要包含A型长方形坑和B型楔形坑,每型下又细分。分区主要是从历时的角度,将本区域东周秦代的遗存分为A-F六区,其中F区又细分为四个小区。第五章为楚文化南渐过程的研究。首先对本区域一些所谓楚文化早期阶段遗存的年代和性质进行了辨析,认为它们属于受楚文化影响的遗存。在此基础上,将楚文化南渐的过程分为萌芽阶段、开始阶段、发展阶段、繁荣阶段四个阶段。第六章为楚、越融合问题研究。首先对“狭长形墓”问题进行了研究,并对墓葬文化性质的判定标准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分区域对湘江下游、湘江中上游、资水下游三个越人传统聚集区楚、越融合的过程进行了分析。第七章为楚国对洞庭湖水系区统治策略的研究。结合区域内东周楚城的发现与研究、以及郡县制和封君制在本区的推行情况,从行政管理的角度对洞庭湖水系区进行功能分区,共分为政治经济区、军事区、封邑区、民族区、文化走廊区等五个区。第八章为结语。对本文的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研究的局限性。

袁辉艳[6](2018)在《铜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铜盒是商周时期重要的青铜器类之一,在青铜器组合中占有重要地位。铜盒出现于西周中期,流行于西周晚期至战国晚期,秦汉时期衰落,汉代之后基本绝迹。作为青铜文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于铜盒的研究还较少,更未见专门的论着。本文对青铜盒进行专门的研究,对探讨两周时期的物质文化及其反映的社会生活有重要意义。本文分为六个部分,对历代出土、传世的148件铜盒做了系统的研究。第一,绪论。主要介绍铜盒的研究意义、定名、时空概念、研究简史和研究方法等。第二,铜盒的类型学分析、分期及年代推断。主要依据出土材料,运用考古类型学方法,将铜盒分为圆形、方形和异形三类。按照器底和足部特点分为平底、圈足、三足、尖底、圜底、规则、带盖门、双弧腹、椭圆等九型。在型式划分的基础上,将铜盒分为五期:产生期、发展期、成熟期、鼎盛期、衰落期,分别对应西周中期、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和秦汉时期。第三,铜盒的纹饰分析。本部分总结了铜盒的纹饰种类及装饰特征,同时利用纹饰组合分析法,以铜盒的主体装饰为分类标准,分析了不同时期、不同型式铜盒的纹饰组合情况。并总结了铜盒纹饰的时代特征。第四,铜盒的组合和器用观念。以科学发掘为基础的完整青铜礼器组合为研究材料,以时间早晚为主线,将出土铜盒的墓葬分为大、中、小三个等级,并按照期段考察不同等级的墓葬,对铜器组合关系进行分析和总结。铜盒在礼器组合中的地位经历了逐步提高后又降低的过程。出土铜盒墓葬的等级基本较高,但铜盒的使用未达到制度层面。第五,铜盒的起源、流布和地域特征。铜方盒和铜圆盒的器物原型不同。将铜盒的分布区域划分为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同时总结铜盒在各个地区表现出的地域差异,进而为楚文化的影响和扩张提供了实物证据。楚文化对岭南地区、江淮地区、齐鲁地区等区域的影响较大。北方地区出土铜盒形制规整,南方地区则圆润。第六,相关问题研究。本章讨论了盒与敦、簋的关系,认为三者有相似之处。敦与盒存在演变、替代关系。铜盒的性别特征研究得出,西周中期期至春秋时期,铜盒主要为女性用器;战国时期主要为男性用器。铜盒既可作食器,亦可作水器。装饰繁缛的铜方盒一般作首饰盒用。

赖丹[7](2018)在《湘江流域先秦两汉铁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铁器是以铁矿石冶炼加工制而成的器物。铁器的出现对于人类社会的进程有极大地推进作用。湖南是我国较早出现和使用铁器的地区之一,湘江流域是湖南早期铁器的聚集地,出土的铁器中年代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春秋晚期。战国时期,湘江流域铁器数量增多,分布范围也更加广泛。秦汉以后,铁器普及到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各个领域。铁器作为一种物质文化的载体,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研究湘江流域先秦两汉铁器,对于探讨先秦两汉时期湘江流域的社会经济、文化、政治、科学技术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帮助。本文运用考古学资料与历史文献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湘江流域先秦两汉时期铁器生产、应用和冶铁技术及冶铁业发展的情况。文章主要分五个部分展开对湘江流域先秦两汉时期铁器的研究。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对湘江流域先秦两汉时期铁器研究的选题背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与思路进行阐释,并指出研究中的不足之处。第二部分阐释湘江流域出土先秦两汉铁器概况,对湘江流域先秦时期铁器出土资料、湘江流域秦汉时期铁器出土资料进行梳理分析,以此来掌握整体的湘江流域出土先秦两汉铁器的概况。第三部分从类型学角度对湘江流域出土铁器进行类型分析,包括手工业工具、农具、生活用具、兵器及其它杂类等,并对湘江流域先秦两汉时期铁器的类型学统计。第四部分,对先秦两汉时期湘江流域的冶铁技术发展进行分析,从技术、社会、经济和文化方面剖析其发展动因。并对铁器在湘江流域发展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从农业生产、军事战争以及其他方面来展开分析。第五部分,结语。总结湘江流域出土的先秦两汉时期铁器的分布规律,各个时期铁器的特征,分析冶铁技术的源流、探讨冶铁业发展的动因及铁器的作用等。

向明文[8](2017)在《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文中认为东周秦汉时期是古代中国国家形态从王国阶段转向帝国阶段的重要时期。在这一大转变的历史环境中,古代中国不仅迎来了空间整合的大浪潮,也掀起了文化交融的新高潮。不论是秦、楚、齐、燕、赵、魏、韩等大诸侯国,还是巴、蜀、义渠等边地小国,都不可避免地被卷入多元文化空间大融合的历史洪流。其中,秦通过军事手段,统一六国,基本完成了古代中国的空间整合,是唯一一个由王国形态成功升华为帝国形态的古代国家;巴蜀,作为先秦时期偏居中国西南一隅的两个古代国家,虽然不被华夏所认同,也未能像秦一样从偏居一隅的附庸小邦发展成为兼并天下的统一帝国,但在古代中国从王国走向帝国的过程中,巴蜀是较早融入这一过程的古代国家,而且在秦汉帝国形成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本文从巴蜀文化墓葬资料入手,在理清巴蜀文化墓葬制度发展变化的基础上,对东周秦汉时期巴蜀国及秦汉郡县制下巴蜀地区的社会变迁过程进行了考古学的观察与解释。本文的内容共分为以下九章。第一章为绪论,详细梳理了巴蜀文化墓葬研究的学术简史,总结了以往巴蜀文化墓葬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存在的不足之处,在此基础上引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并对研究对象和一些关键概念进行了说明。第二章为墓葬资料分区概述,根据墓葬发现地点、空间距离以及相关历史地理环境,将巴蜀文化墓葬的分布范围划分为五个地区,并详细介绍了各区墓葬资料的发现情况。第三章为墓葬的形制分类,根据葬具形制将巴蜀文化墓葬分为船棺墓、木(石)椁墓、木棺墓、木板墓和未见葬具的土坑墓等五类,详细讨论了上述五类墓葬在长度、宽度、长宽比值、区域分布数量等多个方面的分布特征,并据此将巴蜀文化墓葬形制划分为两个大类,即船棺墓与类船棺墓、木椁墓与类木椁墓。第四章为随葬品的类型学分析与墓葬的分期研究,首次对巴蜀文化墓葬出土的绝大多数铜器和陶器进行了详细的类型学分析,并根据器物形制与组合的变化情况将巴蜀文化墓葬的时代范围划分为五期12段。第五章为墓葬等级划分与墓主社会地位的判断,首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中的系统聚类和K-均值聚类法探讨了巴蜀文化墓葬等级分类的标准与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将巴蜀文化墓葬划分为三个类别和六个亚类,即A1类、A2类、B1类、B2类、C1类、C2类,各亚类墓主的社会地位分别为高级贵族、中级贵族、富裕低级贵族、一般低级贵族、富裕庶民、一般庶民和贫穷庶民。第六章为墓葬器用制度研究,指出巴蜀两地的器用制度虽然存在一定差异,但具有极大的相似性,其最大的相似之处表现为均以形制基本相类的青铜容器、兵器、工具和陶容器作为主要随葬品,并且都以青铜器种类与数量的多少作为区别社会地位高低的重要标识,其中土着青铜兵器和青铜工具还分别形成了以戈为核心和以凿、刀为核心的等级制度。第七章为巴蜀文化社会变迁的初步研究,主要从社会文化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三个方面初步观察了巴蜀社会的变迁过程,其中,社会文化结构和社会权力结构都经历了从单一结构向多元结构转变而后再解体的过程,社会阶层结构则经历了从“倒丁字型”结构优化为“金字塔型”结构而后逐渐劣化并瓦解的过程。第八章为重大历史问题的讨论,主要讨论了秦汉帝国形成过程中巴蜀国(人)在族群身份和社会形态两个方面的变迁过程,指出巴蜀人从蛮夷到华夏的转变过程大体经历了“远国蛮夷”、“夏地臣邦人”、“‘中国’汉人”等三个阶段,认为巴蜀社会从王国到郡县的转变过程大体经历了“王国早期”、“王国晚期”、“半王国半郡县”、“帝国郡县”等四个阶段。第九章为结语,对以上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主要收获进行总结,并指出本文存在的局限性和将来研究值得重视的相关课题。

刘献玲[9](2017)在《湘、鄂、桂三地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比较研究》文中认为玻璃作为最早发明的人造材料之一,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并且在当今世界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在中国,玻璃的起源有可能上溯至公元前1千年纪前半的西周时期,但真正的玻璃的出现大致是在公元前6世纪的春秋中晚期,到战国秦汉时期获得了初步的发展。本文主要以湖南、湖北、广西地区出土玻璃器作为研究对象,时代为战国到两汉时期,对其玻璃器出土概况作介绍和类型学研究。分别从器形、墓葬等级、成分、制造技术等方面进行对比,探讨考证湖南、湖北、广西地区古代玻璃的发展、演变及与周边地区的联系与交流。从玻璃器出土的年代与器形来看,玻璃器在三地的传播是交互的。湖南、湖北同属楚地,但是湖南在接受外来玻璃器的同时将之本土化,生产出具有湖南特色的玻璃器,并影响至广西地区,广西地区受外来因素影响,生产出带有西方风格的玻璃器皿。三地玻璃器从成分来各有差别,湖北多钙钠玻璃,湖南地区多铅钡玻璃,而广西地区的出土玻璃器,既有海外舶来的钙钠玻璃,也有本土自制的高钾玻璃。湘鄂两地同属楚地范畴,受楚文化影响,在玻璃器方面存在许多的共性,但也存在不小的差异,究其原因是由于地域的不同,土着文化及所受外来文化的影响不同导致。广西地区玻璃器本地岭南文化的特色明显,但由于其地理位置一方面受北来的楚文化的影响,表现出与湘鄂地区玻璃器的相似性;另一方面受域外文化的影响,有明显的海外文化风格。

周冰[10](2017)在《越式青铜鼎研究》文中提出1979年俞伟超先生首先提出了“越式鼎”这一概念。之后,学者们就这一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然而,所谓“越式鼎”形制复杂多变,且分布区域很广。众多学者对于如何界定“越式鼎”莫衷一是。由此导致对“越式鼎”的认识各有不同。近几年,随着考古发掘材料的不断丰富,有必要在重新界定“越式鼎”概念的基础上,对越式青铜鼎的分类、分型、分期、分区、发展与源流等基本问题进行进一步梳理。第一章:绪论首先介绍了“越式鼎”这一名称的来源。以及不同学者对该类器物特征与内涵的界定,并对“越式青铜鼎”的内涵作明确归纳和限定。第二章:越式青铜鼎的形制分析依据子口、折沿、盘口等特点将越式青铜鼎分为三大类,十一型,十五个亚型。并对数量较多,且有形制渐变特点的型或亚型进行排序研究。第三章:越式青铜鼎的分期研究依据越式青铜鼎的型式组合及出土单位的年代判断,对该类铜鼎的发展阶段进行初步划分。将越式青铜鼎分为两期七段。第四章:越式青铜鼎的分区研究依据越式青铜鼎分布所呈现出的区域特点,将该类青铜鼎分为三区。第五章:越式青铜鼎的发展与源流分析各类型越式青铜鼎的发展趋势及其起源与流变等相关问题。第六章:结语对本文进行总结和概括。

二、长沙识字岭战国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长沙识字岭战国墓(论文提纲范文)

(1)战国时期楚国漆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战国时期楚国漆器材料整理与分析
    (一)楚国漆文化的空间分布
    (二)楚国漆器出土整理
    (三)楚国漆器种类与器型分析
    (四)楚国漆器装饰艺术分析
二、楚国漆文化蕴含的现代设计思想
    (一)“衣必先暖而求丽”的功能主义设计思想
    (二)“道法自然”的仿生设计思想
    (三)“有无相生”的装饰设计思想
三、结语

(2)东周楚人服上佩剑用俗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东周楚人服上佩剑的类型分析
二、楚人在服装上的佩剑方式
三、东周楚服的佩剑用俗
    (一)尚武精神影响下楚人服上佩剑的兴起
    (二)楚服上的佩剑用俗
        1.佩剑与冠服搭配的用俗
        2.楚人服上佩剑的用俗
        3.楚人在不同场合的服佩用剑风俗
四、结语

(3)湖南地区出土的汉代兵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兵器的考古发现
    第一节 考古发现
    第二节 发展阶段
        一、20世纪50年代
        二、20世纪60年代至今
第二章 类型学分析
    第一节 铜质兵器
        一、格斗兵器
        二、远射兵器
    第二节 铁质兵器
        一、格斗兵器
        二、远射兵器
        三、其他
    第三节 木质兵器
        一、远射兵器
        二、卫体兵器
        三、其他
    第四节 石质兵器
    第五节 玉质兵器
    第六节 其他质地兵器
        一、角质兵器
        二、钢质兵器
        三、银质兵器
        四、竹质兵器
        五、琉璃质兵器
        六、芦苇质兵器
    第七节 小结
第三章 兵器分期
    第一节 分期
        一、第一期
        二、第二期
        三、第三期
        四、第四期
    第二节 兵器年代
    第三节 小结
第四章 各期兵器组合模式
    第一节 各期兵器组合
        一、第一期
        二、第二期
        三、第三期
        四、第四期
    第二节 小结
第五章 区域差异性
    第一节 区域差异性
        一、湘北地区
        二、湘南地区
        三、湘西地区
        四、湘东地区
        五、湘中地区
    第二节 区域差异性分析
    第三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说明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对象的界定及相关概念的说明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价
    1.4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4.1 研究的理论基础
        1.4.2 研究路线与研究内容
        1.4.3 研究的方式与方法
        1.4.4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的历史背景
    2.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的设计积累
        2.1.1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工艺
        2.1.2 楚立国以前日用漆器形态
    2.2 自然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2.2.1 地理环境
        2.2.2 自然资源
    2.3 社会环境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发展
        2.3.1 人才环境
        2.3.2 经济环境
        2.3.3 手工业管理环境
        2.3.4 政治环境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品系及实用性
    3.1 衣之漆器
        3.1.1 漆衣与楚人的衣着习俗
        3.1.2 漆饰与楚人的配饰习俗
    3.2 食之漆器
        3.2.1 盛食类漆器与楚人的饮食习俗
        3.2.2 取食类漆器与楚人的取食方式
        3.2.3 储藏类漆器与楚人的食物贮存和食具收纳
    3.3 居之漆器
        3.3.1 楚人的起居习俗
        3.3.2 以漆席为中心的起居漆器
        3.3.3 居用漆制杂器
    3.4 行之漆器
        3.4.1 楚人的出行与楚地发达的水陆交通
        3.4.2 以车为主体的陆行漆器
        3.4.3 以舟为主体的水行漆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
    4.1 楚国日用漆器工艺的合理性与规范化
        4.1.1 适宜的选材
        4.1.2 合理有序的制胎、髹漆与彩绘工艺
        4.1.3 稳固、灵活的结构设计——以便携式漆器结构设计为例
    4.2 楚国日用漆器的适用性设计与人体工学分析
        4.2.1 器具尺度与身体尺度的适应
        4.2.2 设计细部与操作活动的适应
        4.2.3 纹饰布局与视觉体验分析
    4.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适用性走向
        4.3.1 礼器的减少与生活用器的增多
        4.3.2 一器多用至一器一用
        4.3.3 日用漆器的成套化、系列化发展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性
    5.1 基于感官的楚国日用漆器美感
        5.1.1 楚国日用漆器的材质与触觉美
        5.1.2 楚国日用漆器的色彩与视觉美
    5.2 楚人的审美心理与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审美表现
        5.2.1 炽热的生命情感:流动飞扬的线艺术
        5.2.2 执着的自由追求:形态上的浪漫化倾向
        5.2.3 淳朴的生活热爱:世俗百态的生动再现
        5.2.4 虔诚的巫术信仰:恢诡谲怪的巫风奇想
    5.3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形态塑造与美感构建
        5.3.1 用器与拟形的合二为一
        5.3.2 错落有致的布局形式——以漆酒具盒设计为例
        5.3.3 日用漆器形态构成的数理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的伦理性
    6.1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构成
        6.1.1 尊长敬老的重孝意识
        6.1.2 惩恶扬善的正义意识
        6.1.3 趋利避害的尚吉意识
        6.1.4 欲不可纵的训诫意识
        6.1.5 天人和谐的生态意识
    6.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中伦理意识的表达方式
        6.2.1 文字叙述
        6.2.2 色彩规定
        6.2.3 艺术图像象征
        6.2.4 伦理情境营造
    6.3 伦理化日用漆器设计的社会功能
        6.3.1 道德教化与价值认知
        6.3.2 文化认同与族群定位
        6.3.3 身份认同与器别尊卑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2 楚国日用漆器设计对当代楚式漆器设计发展的启示
    7.3 本文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征引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情况
附录A 楚国日用漆器品类汇总
附录B 楚墓出土日用漆器一览表

(5)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时空范围
        1.2.1 时间范围
        1.2.2 空间范围
    1.3 发现与研究简史
        1.3.1 第一阶段:古器物学研究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40年代末)
        1.3.2 第二阶段:科学发掘阶段(20世纪50年代初至70年代末)
        1.3.3 第三阶段:百家争鸣阶段(20世纪80年代初至2000年)
        1.3.4 第四阶段:反思与深化阶段(2000年至今)
    1.4 研究现状分析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6 关键术语的界定
        1.6.1 楚人与楚文化
        1.6.2 越人与越文化
第二章 主要随葬品形制分析及分期断代
    2.1 随葬品形制分析
        2.1.1 楚文化器物
        2.1.2 越文化器物
    2.2 分期断代
        2.2.1 楚文化器物分期及断代
        2.2.2 越文化器物分期及断代
        2.2.3 年代序列的建立
第三章 其他文化器物分析
    3.1 各文化因素器物分析
        3.1.1 中原文化器物
        3.1.2 吴越文化器物
        3.1.3 巴蜀文化器物
        3.1.4 湘西土着文化器物
        3.1.5 秦文化器物
        3.1.6 融合型器物
        3.1.7 其他
    3.2 各文化因素的时空分布
        3.2.1 春秋早中期
        3.2.2 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3.2.3 战国中期
        3.2.4 战国晚期
    3.3 历史背景分析
第四章 墓葬形制划分及文化分区
    4.1 墓葬形制划分
        4.1.1 A型:长方形墓
        4.1.2 B型:楔形坑墓
    4.2 分区研究
        4.2.1 第一期第1段分区
        4.2.2 第二期第2段分区
        4.2.3 第二期第3段分区
        4.2.4 第三期第4段分区
        4.2.5 第三期第5段分区
        4.2.6 第四期第6段分区
        4.2.7 第四期第7、8段分区
第五章 楚文化南渐过程研究
    5.1 前人研究分析
    5.2 相关遗址分析
    5.3 楚文化南渐过程研究
第六章 楚、越融合问题研究
    6.1 “狭长形墓”问题
    6.2 墓葬文化性质的判定
    6.3 各区楚、越融合过程研究
        6.3.1 湘江下游
        6.3.2 湘江中上游
        6.3.3 资水下游
第七章 楚国对洞庭湖水系区的统治策略
    7.1 东周楚城的发现与研究
        7.1.1 沅水流域
        7.1.2 澧水流域
        7.1.3 湘江下游
        7.1.4 洞庭湖东侧
    7.2 郡县制与封君制
        7.2.1 郡县制
        7.2.2 封君制
    7.3 统治策略分析
第八章 结语
已发表成果
参考文献
附图
墓葬统计简表

(6)铜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论文研究对象、定名及意义
    第二节 时空概念
    第三节 研究简史与现状
第一章 铜盒类型学分析
    第一节 类型学分析
    第二节 铜盒的分期
    第三节 各期年代推断
    小结
第二章 铜盒的纹饰与装饰
    第一节 各期段、各型式铜盒的装饰风格与特点
    第二节 纹饰组合分析
    小结
第三章 铜盒的组合与器用观念
    第一节 铜盒的组合方式
    第二节 铜盒的器用观念分析
    小结
第四章 铜盒的起源、流布
    第一节 起源与流布
    第二节 区域特征
    第三节 从铜盒的分布,看东周楚文化的对外影响
    小结
第五章 相关问题探讨
    第一节 盒、敦、簋的关系
    第二节 铜盒的性别特征及功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湘江流域先秦两汉铁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1.4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
第2章 湘江流域出土先秦两汉铁器概况
    2.1 湘江流域的地理环境与分区
    2.2 湘江流域先秦铁两汉器出土情况
        2.2.1 湘江流域先秦时期铁器出土资料
        2.2.2 湘江流域秦汉时期铁器出土资料
第3章 湘江流域出土铁器类型分析
    3.1 湘江流域出土铁器类型
        3.1.1 手工业工具
        3.1.2 农具
        3.1.3 生活用具
        3.1.4 兵器
        3.1.5 其它
    3.2 湘江流域先秦两汉时期铁器类型统计
    3.3 小结
第4章 湘江流域先秦两汉铁器相关问题探讨
    4.1 先秦两汉时期湘江流域铁器与冶铁业发展概况及动因
        4.1.1 先秦两汉时期湘江流域铁器与冶铁业发展概况
        4.1.2 先秦两汉时期湘江流域铁器与冶铁业发展动因
    4.2 铁器在湘江流域发展中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时空与对象
        1.1.1 时间范围
        1.1.2 空间范围
        1.1.3 研究对象
    1.2 研究简史与现状
        1.2.1 研究简史
        1.2.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与思路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思路
    1.4 关键术语的界定
第2章 墓葬资料分区概述
    2.1 川西平原区
    2.2 川东岭谷区
    2.3 汉水上游区
    2.4 川南滇北区
    2.5 川西南区
第3章 墓葬形制分类与各区墓葬的形制构成
    3.1 墓葬形制分类
        3.1.1 船棺墓
        3.1.2 木(石)椁墓
        3.1.3 木棺墓
        3.1.4 木板墓
        3.1.5 未见葬具的土坑墓
    3.2 各区墓葬的形制构成
        3.2.1 川西平原区墓葬形制构成情况
        3.2.2 川东岭谷区墓葬形制构成情况
第4章 随葬品类型学分析及墓葬分期与年代
    4.1 青铜器类型学分析
        4.1.1 巴蜀文化青铜器
        4.1.2 楚文化青铜器
        4.1.3 吴越和百越文化青铜器
        4.1.4 中原文化青铜器
        4.1.5 秦文化青铜器
        4.1.6 燕文化青铜器
        4.1.7 北方文化青铜器
        4.1.8 融合性青铜器
    4.2 陶器类型学分析
        4.2.1 巴蜀文化陶器
        4.2.2 楚文化陶器
        4.2.3 中原文化陶器
        4.2.4 秦文化陶器
        4.2.5 汉文化陶器
    4.3 墓葬分期与年代
        4.3.1 期段划分
        4.3.2 年代推定
第5章 墓葬等级划分与墓主社会地位
    5.1 墓葬等级划分
        5.1.1 墓葬等级划分的研究现状
        5.1.2 墓葬等级划分的新实践
    5.2 墓葬等级序列与墓主社会地位
第6章 器用制度研究
    6.1 青铜容器
        6.1.1 土着文化青铜容器
        6.1.2 外来文化青铜容器
    6.2 青铜兵器
        6.2.1 土着文化青铜兵器
        6.2.2 外来文化青铜兵器
    6.3 青铜工具
        6.3.1 土着文化青铜工具
        6.3.2 外来文化青铜工具
    6.4 陶容器
        6.4.1 土着文化陶容器
        6.4.2 外来文化陶容器
第7章 巴蜀文化社会变迁研究
    7.1 社会文化结构的时空变迁
        7.1.1 社会文化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7.1.2 社会文化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7.2 社会阶层结构的时空变迁
        7.2.1 社会阶层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7.2.2 社会阶层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7.3 社会权力结构的时空变迁
        7.3.1 社会权力结构的区域性变迁
        7.3.2 社会权力结构的总体性变迁
第8章 巴蜀古史钩沉:秦汉帝国形成中的两种转变
    8.1 远国归夏:巴蜀族群身份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8.2 王国为郡:巴蜀社会形态变迁的考古学观察
第9章 结语
    9.1 本文研究的创新与收获
    9.2 本文研究的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图
附表
在学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后记

(9)湘、鄂、桂三地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三、研究对象及方法
第一章 湘、鄂、桂三地战国两汉玻璃器出土概况
    第一节 湖南地区战国两汉玻璃器出土概况
    第二节 湖北地区战国两汉玻璃器出土概况
    第三节 广西地区战国两汉玻璃器出土概况
第二章 湘、鄂、桂三地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分类
    第一节 湖南地区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分类
    第二节 湖北地区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分类
    第三节 广西地区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分类
第三章 湘、鄂、桂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对比研究
    第一节 湘、鄂、桂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墓葬等级对比
    第二节 湘、鄂、桂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器类及器形对比
    第三节 湘、鄂、桂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成分对比
    第四节 湘、鄂、桂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制造技术对比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1 湖南地区主要玻璃器统计表
附表2 湖北地区主要玻璃器统计表
附表3 广西地区主要玻璃器统计表
致谢

(10)越式青铜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越式青铜鼎的形制分析
    2.1 越式青铜鼎的分类标准
    2.2 越式青铜鼎的分类与排序
        2.2.1 甲类鼎
        2.2.2 乙类鼎
        2.2.3 丙类鼎
第三章 越式鼎的年代与分期
    3.1 年代
    3.2 分期
        3.2.1 早段一期
        3.2.2 早段二期
        3.2.3 早段三期
        3.2.4 晚段四期
        3.2.5 晚段五期
        3.2.6 晚段六期
        3.2.7 晚段七期
第四章 越式青铜鼎的分区
    4.1 中部核心地区
        4.1.1 洞庭湖以北地区
        4.1.2 赣江流域
        4.1.3 湘江流域
    4.2 东部江浙地区
    4.3 南部两广地区
第五章 越式青铜鼎的发展与源流
    5.1 甲类鼎
        5.1.1 甲类A型鼎
        5.1.2 甲类B型鼎
        5.1.3 甲类C型鼎
        5.1.4 甲类D型鼎
        5.1.5 甲类E型鼎
    5.2 乙类鼎
        5.2.1 乙类A型鼎
        5.2.2 乙类B型鼎
        5.2.3 乙类C型鼎
        5.2.4 乙类D型鼎
    5.3 丙类鼎
        5.3.1 丙类A型鼎
        5.3.2 丙类B型鼎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长沙识字岭战国墓(论文参考文献)

  • [1]战国时期楚国漆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J]. 刘飞. 美与时代(上), 2021
  • [2]东周楚人服上佩剑用俗考[J]. 陈美勋. 南方文物, 2021(04)
  • [3]湖南地区出土的汉代兵器研究[D]. 李亚.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楚国日用漆器设计研究[D]. 汪笑楠. 武汉理工大学, 2019(01)
  • [5]楚文化南渐的考古学观察 ——以洞庭湖水系区东周秦代墓葬为中心[D]. 胡平平. 吉林大学, 2019(10)
  • [6]铜盒研究[D]. 袁辉艳. 陕西师范大学, 2018(01)
  • [7]湘江流域先秦两汉铁器研究[D]. 赖丹. 湖南大学, 2018(01)
  • [8]巴蜀古史的考古学观察 ——以东周秦汉时期巴蜀文化墓葬为中心[D]. 向明文. 吉林大学, 2017(09)
  • [9]湘、鄂、桂三地出土战国两汉玻璃器比较研究[D]. 刘献玲. 湖南大学, 2017(07)
  • [10]越式青铜鼎研究[D]. 周冰. 吉林大学, 2017(08)

标签:;  ;  ;  ;  ;  

长沙狮子岭战国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