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瓜藤药理作用初探

丝瓜藤药理作用初探

一、丝瓜藤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佳欣,冯玉[1](2021)在《丝瓜不同部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丝瓜是常见的药食同源植物,其果实、叶、络、藤、种子和根均可入药,各药用部位在抗炎、抗氧化、改善心脏功能、保护肝脏、降血糖、降血脂、免疫调节和抗癌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本文综述了丝瓜不同部位的主要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分析了丝瓜用于肝损伤、肥胖和癌症等疾病治疗的潜力,阐述了丝瓜作为食源性肽和天然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来源的可行性,并对丝瓜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以期为丝瓜药材资源的深层次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马师师[2](2020)在《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总结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思想。方法:以文献调研、跟师临床和深度访谈为主,搜集周祯祥教授公开出版的论文论著,从中筛选与“中药”名称源流、细辛毒性、本草中的用药指征、中药“七情”理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中药功能组学等有关的文献进行研读,结合定期跟师门诊、医案整理、听师讲座等方式,分析周祯祥教授对掉眩类疾病的诊疗用药特色,对周祯祥教授有关临床中药的学术观点及学术思想进行归纳总结。结果:1.筛选文献结果:搜集得到周祯祥教授发表的学术论文133篇,出版学术著作60余部,经筛选符合相关标准的论文87篇,著作以近期主编或独著的《本草药征》《中药学》《临床中药学》《细辛古今研究与临床应用》《临床中药研究心得》和《中医常见病证用药举要》等书为主。2.文献及临床病案整理分析结果:(1)“中药”一词由来已久,始见于《神农本草经》,为一种功效分类术语,作为中医治病物质的“中药”,经历了“药”“毒”“毒药”的变迁,现代意义上的“中药”最早出现于清末,最后,成都中医学院主编的第一版《中药学》教材将“中药”作为一门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确立下来。(2)细辛有毒,在单用、用末、正品细辛、用根、口服、生理状态六个条件下不可过钱。(3)本草蕴涵着丰富的用药证据,能指导临床有效用药。(4)中药七情配伍中的每一种配伍关系都有与之对立或相互冲突的另一面,每一种配伍关系自身也存在一定的矛盾。(5)通过合理炮制、适当配伍、安全用量、适宜用法等方法,能从多方面改变中药功能组学。(6)周祯祥教授针对中药功效名词术语不规范的现状,提出了规范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基本构想,并将中药功效进行分类,在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药学》和《临床中药学》中对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详加诠释,主编全国大型工具书《中药学辞典》。(7)针对掉眩类的病症,周师提出“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学术观点,常配伍柴胡、防风、白芷等植物类祛风药或蝉蜕、地龙、僵蚕、全蝎、蜈蚣等虫类祛风或息风药,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1.周祯祥教授关于“中药”名称源流的研究有利于临床中药学学科体系的完善。2.“细辛不过钱”是在特定条件下的一种特殊限量,不具有普适性,更不宜作为普遍规律来指导临床用药。3.药征是药物临床应用的证据和指征。从本草中寻求中药治病奏效之机理,从源头上挖掘临床用药之证据,方能得其真要。4.对立统一是七情配伍“二律背反”的基本特质,对深刻认知七情内容和指导临床配伍用药具有重要指导意义。5.中药是多药性、多功能的复合体。中药治疗效应的发挥不是单一或孤立的,而是多元素的整体表征。6.周祯祥教授初步构建了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推动了临床中药学学科相关术语的规范化建设。7.周祯祥教授善于治疗掉眩类疾病,多从风论治遣药,在常规辨治的基础上加用风药,能显著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苏州医学院[3](1971)在《丝瓜藤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伟大领袖毛主席教导我们:"应当积极地预防和医治人民的疾病,推广人民的医药卫生事业。"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的指引下,全国攻克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人民战争出现了"万马奔腾"的大好形势,丝瓜藤治疗慢性气管炎就是在群众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方剂。

赵际勐[4](2012)在《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文中研究说明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史是中药药理学在中国近代(1840—1949)产生并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其研究要点包括研究机构、人员、代表性成果及对这些要素的评价。中国中药药理研究始于1923年陈克恢自美留学归国后在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与史米特(C. F.Schmidt)、伊博恩(B. E. Read)等共同研究当归、麻黄的药理作用,这是中国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1932年,伊博恩、赵承嘏、朴柱秉等人离开协和医学院药理系,分别加入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等机构,而自法留学归国的经利彬加入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自美归国的刘绍光加入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他们一边致力于各大机构的建设,一边投入中药药理研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后值抗日战争爆发,各大科研机构迁入西南,条件简陋,成果较少。抗战胜利后,各机构忙于复员,又值通货膨胀、经济萧条,研究逐步停顿下来。近代以来,中药药理学史研究集中在研究机构、人员、成果及评价4个方面,且将中药药理学置于近代药学发展中进行总体上的描述和评价,缺少埘于部分学者和具体研究内容的考察,而对于中药药理研究与传统医药学的关系,认定研究脱离传统理论,表现出以偏概全的片面性。木研究拟系统回顾中国近代中药药理研究工作的历史过程,对中药药理研究的时代背景、研究机构、主要研究人员、研究方法、研究成果等进行全面、深入的史学考察,补充对具体药物研究目的和实验方法的分析,阐释中药药理学在近代萌生的必然性,总结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特点及其对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影响,从科学角度和科学哲学角度,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乃至现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做出客观的评价。中药药理学是一个新兴的学科,通过回顾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历史,可以发现具体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共性问题,总结前人的经验教训,为中药药理学科史研究提供一定的借鉴,并为现代中药的新药开发提供科学研究的线索和科学思想的启迪。1.传统“药理”概念和西方药理学的传入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主要指药物的自然属性及药物的配伍使用。至金元时期,药理探讨风盛,著述颇多,以易水学派为主的气味薄厚、法象药理学说成为当时药学理论之主流,这种潮流促使了中医从经验用药走向理论用药。及至明末,《本草纲目》中记载了部分药理研究的动物实验,尤其是毒理试验似与当今无异,但是,这种研究方法甚为初步,不是本草学术研究的主流,与近代欧洲兴起的实验药理学也有着本质的区别。近代西方实验药理学逐步发展,日本学者通过留学欧洲将实验的方法用于药物研究,提高了本国的药学研究水平。20世纪初,国内外学者的药理学著作汉译工作为中国药理学研究指明了方向。20世纪30年代初,一批留学回国的爱国学子纷纷加入国内各大研究机构及医学院校,利用先进的设备进行中药药理研究。而生药学和中药化学的进步则为中药药理研究奠定了基础。2.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北京协和医学院的研究中国近代首次中药药理实验开展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实验室,是中国中药药理研究的标志。1923年陈克恢和史米特、伊博恩用粗制当归浸膏静脉注射于狗及家兔,发现当归能使血压先降低后升高,产生利尿作用,并能兴奋子宫、小肠、膀胱及动脉血管平滑肌。次年,他们将研究结果发表于《中华医学杂志英文版》第38卷第5期,但未在国际上引起重视。陈克恢和史米特将用蒸馏法从麻黄中提取到的液体生物碱,静脉注射于已麻醉的狗及毁脑脊髓的猫,发现可使动物颈动脉压长时间升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管收缩,支气管舒张,离体子宫很快收缩,并对中枢神经有兴奋作用。这些作用都和肾上腺素相同,所不同的是口服有效,且作用时间长,毒性较低。他们将这些实验结果写入论文《中药麻黄有效成分麻黄碱的作用》,发表在美国的《药理学与实验治疗学杂志》上,当即引起医药界的注意1925年史米特离开协和后,伊博恩继任协和药理系主任,在他的带领下,协和药理系在1927—1933年发表了十余篇有关麻黄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药理研究论文,取得了国际领先的成绩。然而,此阶段的药理实验多不参考中药传统功效,与30年代中期的论文格式及实验目的具有一定的区别。3.近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1934年以后,随着原协和医学院药理系众多研究人员离开协和,协和“一家独唱”的局面不复存在,代之以若十政府主办或私人建立的科.研机构。但是中药药理研究的热情和成绩却有增无减,尤其在一些留学生回国后,开始领导几家重要的机构,并吸收了国内培养的医学院校毕业生参加到研究工作中。这一阶段取得成果最突出的是经利彬领导的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和刘绍光领导的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他们先后进行了数十种中药的药理作用探讨,研究目的多为验证传统药效,具代表性的研究是防己和贝母的药理实验。在研究方法上,既有单味药药理作用研究,又有同效药物比较研究,表现出对于传统药物功效具有一定的认识。在研究中,他们比较广泛地参考中医历代文献,从而能够在比较有限的时间内取得了相对突出的成绩,显示出中药药理研究结合传统理论后的优越性和现实作用。虽然有些论文性质为初步研究,其结论与当今存在较大差距,但是他们的研究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部分论文甚至在新中国成立后仍被引用参考。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部分研究机构迁往西南重庆及昆明等地,受条件所限,研究成绩较小,比较有代表性的是对于常山和鸦胆子的药理研究;部分处于上海的研究机构因未受严重影响,得以继续研究。1941年以后,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占领上海部分研究机构,研究工作逐步停顿下来。抗战胜利以后,各大机构忙于复员,未能及时展开工作,后值通货膨胀严重,经济萧条,研究项目减少,部分有条件的医院开展了中药抗菌及驱虫药理研究。4.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评价中国近代中药药理研究初期以陈克恢、伊博恩等对于麻黄素及相关化合物的研究为代表,这些研究为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学系国内外药理学家所做,并依托于该系拥有的洛克菲勒基金会援助之实验仪器和设备,故研究比较深入和广泛,在当时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中期以经利彬、刘绍光等学者的研究为代表,他们大多为欧美留学归国人员,掌握了先进的科学理论和实验技术,为了弘扬“国药”精萃,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待遇和良好的研究条件回到祖国,一边建设专业药学研究机构,一边从事中药药理研究,他们克服研究经费不足和实验器材短缺等困难,工作特别努力,在较短的时间内做了大量研究,填补了相关研究空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后期由于受战争影响,研究成果较少,但在常山、鸦胆子等药理研究方面亦有相当成果。研究人员高尚的爱国情怀和无私的奉献精神是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史上最灿烂的光辉,值得永远发扬和继承。经利彬、刘绍光等研究人员在研究中部分结合传统中医药理论,一方面根据传统中医药知识确定实验研究目标,另一方面借鉴传统中医药知识选用实验药材。近代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在当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和先进性,部分经典药理实验方法沿用至今。但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处理方面则较之当今科研方法和统计处理手段有着明显的不足。近代的中药药理结论至今参考价值已不大,但在中药药理研究史上,为我们展现了当时的研究成果,也为新中国建立初期提供了研究的参考和借鉴,其史学价值不可磨灭。近代中药的科学研究主要由生药学、中药化学和中药药理学构成,药材经鉴定并提取有效成分后做药理研究,此药理研究结果又为下一步的研究提供了依据,因此中药药理学处于研究过程中首尾相接的环节,具有重要的学科地位。近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影响体现在论文格式成为规范,部分研究方法和结论成为借鉴和参考。5.结论通过研究,本文得出以下结论:①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指药物的自然属性及药物的配伍使用。20世纪初,西方药理学在国内传播。②中国中药药理学的产生以近代北京协和医学院药理实验室一系列研究为标志,此阶段的成果主要是麻黄素及其相关化合物的药理研究。③近代中药药理学逐步发展,为后来的研究工作奠定了基础。④近代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先进,取得较高成就,在中国近代药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黄詠楷[5](1973)在《我国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中草药物研究近况》文中提出 老年慢性气管炎是一种常见多发病。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卫生路线指引下,我国广大医药卫生人员两年来深入农村、工矿等基层单位与当地赤脚医生一起开展了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的群众运动。这个运动范围之广、参加研究人员之众及研究进展之迅速是前所未有的。目前已有部分疗效较好、使用安全的药物广泛使用并准备正式生产。这方面的工作很多,资料甚为丰富,本文仅就临床药物研究、药用植物化学及药理研究等方面作一扼要介绍。

赵强[6](2019)在《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齐墩果酸(Oleanolic acid,OLA)是一种三萜类有机化合物,常以游离酸或苷元的形式分布于自然界的多种植物中,具有保肝降酶、抗炎、免疫调节、降血糖血压、抗心律失常、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多氧化、抗肿瘤、抗HIV病毒等多种药理作用。根据生物药剂分类系统(BCS,biopharmaceutics clas-sification system),其属于IV类,具有较低的渗透性和溶解性,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与开发。为改善齐墩果酸的溶出度,增加其在体内的吸收,本研究应用固体分散技术,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聚乙烯己内酰胺-聚乙酸乙烯酯-聚乙二醇接枝共聚物(Soluplus)为载体,采用溶剂蒸发法和微波冷淬法制备复合载体固体分散体;以累积溶出度为评价指标,考察不同制备方法、两种载体之间的比例、药物与载体的比例等因素对齐墩果酸的增溶作用,最终确定最佳制备工艺,并进行相关质量评价;通过大鼠灌胃给药的方式研究齐墩果酸复合载体固体分散体的药代动力学,比较其与原料药及单一载体固体分散体的药代动力学参数的差异。目的:建立测定齐墩果酸含量及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溶出度的分析方法;采用溶剂蒸发法和微波冷淬法制备固体分散体,筛选最佳制备工艺及处方,并对其进行相关质量评价;建立超高效液相-质谱联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对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药代动力学进行相关研究。方法:1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含量及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溶出度,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通过对溶出介质浓度、取样时间、投药方式、转速等条件的考察,筛选出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溶出条件。2溶剂蒸发法和微波冷淬法分别制备齐墩果酸复合载体固体分散体,以累积溶出度为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考察药物-载体比例和载体之间比例,在此基础上,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工艺,最终确定最佳制备工艺。3采用X射线衍射(X-RD)、电子显微镜扫描(SEM)、红外光谱分析(IR)及差示扫描量热分析(DSC)等方法,对齐墩果酸原料药、载体、物理混合物及固体分散体进行物相鉴别;同时对齐墩果酸原料药及固体分散体的油水分配系数、稳定性等进行分析。4建立UPLC-MS/MS测定大鼠血浆中齐墩果酸含量的方法,并进行方法学考察;选用大鼠为试验对象,通过灌胃给药方式,分别给予齐墩果酸原料药和固体分散体(单一载体固体分散体和复合载体固体分散体),研究其在大鼠体内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1以HPLC法进行含量测定,检测波长为215 nm,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是2200μg/mL,标准曲线Y=6.1745X-2.7218(r=0.9998),精密度RSD为0.21%,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47%,RSD=0.21%,稳定性良好。以HPLC法测定固体分散体的累积溶出度,回归方程为Y=6.032X-0.927(r=0.9999),在2200μg/mL线性范围内关系良好;溶出条件:以0.3%十二烷基硫酸钠(SDS)为溶出介质,桨法,溶出介质温度(37±0.5)℃,转速100 r/min,投药方式为不装胶囊,取样时间为120 min。2以单因素试验分别考察溶剂蒸发法和微波冷淬法、药物-载体比例及载体之间比例,结果显示:溶剂蒸发法制备的齐墩果酸复合载体固体分散体,药物与载体质量比为1:7,两种载体PVP k30和Soluplus的质量比为1:2,120min的累积溶出度达到87%,明显高于原料药及物理混合物累积溶出度。而在相同比例下以微波冷淬法制备的样品,累积溶出度仅为47%。采用正交设计试验优化处方工艺,以药载比、载体之间比、旋蒸温度为影响因素,以120 min的溶出度(P)和溶出50%所用的时间(t1/2)的综合评分为指标,计算综合评价分值,最终确定最佳制备工艺:药载比为1:7,载体比为1:2,旋蒸温度为40℃,此结果与以单因素考察相关因素后制备的固体分散体的结果一致。3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为黄白色粉末,均一,无结块。X-RD结果:齐墩果酸原料药在6o20o的范围内显示出多个衍射峰,表明药物具有结晶性,而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衍射图缺乏特征峰,表明原料药以无定形形式分散在两种载体中;SEM结果:齐墩果酸原料药以细针状结晶形式存在,PVP k30和Soluplus为球形或类球状存在,固体分散体的显微特征与上述结构有着明显的不同,且未发现针状晶体;IR结果:齐墩果酸原料药分别在1700 cm-1和3450 cm-1处有较强的峰,为C=O和-OH的伸缩振动,而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在3450 cm-1处的吸收峰强度显著降低,这表明,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中原料药与两种载体之间可能存在氢键相互作用;DSC结果:齐墩果酸原料药在314℃处存在一个熔点峰。载体PVP k30在127℃处存在熔点峰,而Soluplus在320℃左右出现宽钝的特征熔点峰,固体分散体的热分析图中不存在原料药峰而存在载体峰。综上,推测齐墩果酸原料药以无定形状态均匀分散在两种载体中。4通过测定齐墩果酸原料药及固体分散体的油水分配系数,得出以下结论:固体分散体与原料药相比,Papp值明显减小,表明将齐墩果酸原料药制成固体分散体后,药物的水溶性明显增强,促进了齐墩果酸的体内吸收与分布。5初步稳定性研究发现,在高温(60℃)的条件下,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样品粉末外观和累积溶出度都发生了改变,而样品含量变化不太明显;而在高湿(RH 90%±5%)和强光照(4500 Lx±500 Lx)的条件下,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外观形态和含量变化幅度较大,表明其稳定性易受湿度和光照强度影响。6采用UPLC-MS/MS法测定大鼠血浆中齐墩果酸的含量,血浆样品中齐墩果酸的线性范围是11200 ng/mL,标准曲线方程为:Y=337.98453X+12190.30630(r=0.99706)最低定量限为1 ng/mL;QC样品准确度100.1101.4%,精密度RSD<3.97%;齐墩果酸基质效应范围为93.499.5%,内标甘草次酸的基质效应为108.3%;提取回收率>85%,稳定性良好,且所有样品RSD值都符合生物样品要求。大鼠灌胃给药后,测定血浆中齐墩果酸的浓度,结果表明:三个组达峰时间不相同,固体分散体组Cmax是原料药组的711倍左右,复合载体固体分散体组的Cmax明显高于原料药组和单一载体组;相应的,生物利用度有所增加。结论:应用溶剂蒸发法制备的复合载体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能明显提高齐墩果酸溶出度,药代动力学结果表明,应用固体分散技术制备的复合载体齐墩果酸新型制剂,能显著提高其生物利用度。

杨娅娟,安慎富,梁华龙[7](2015)在《中药抗过敏实验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检索现数据库中有关中药抗过敏实验研究的文献资料并进行严格筛选,分类归类,综述近10年中药抗过敏作用实验研究的概况。结果显示,多种中药制剂及其有效成分抗过敏具有增强免疫力、整体调控和多靶点、多方式调节为主要特点,为进一步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中山医学院“中药临床应用”编写小组[8](1972)在《中药临床应用(续十二) 第九章 理血药(续)》文中指出 二、活血药活血药主要用于治疗“血瘀”。所谓血瘀,就是由于病理原因而引起的血脉瘀滞,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证候: 1.瘀痛:由于瘀血凝滞,“不通则痛”。常见的有小腹瘀痛(如月经痛、盆腔炎的郁血疼痛)、真心痛(心脉血滞而致的心绞痛、心肌梗死等)、跌打损伤和内脏出血后瘀血内停而致的疼痛、内脏器官炎症充血性疼痛,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内脏器官或肢体较顽固的疼痛。瘀痛的特点是:局限性深部痛,性质为

温雅[9](2019)在《基于湿热理论的中风病证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立足于中医湿热理论及中风病现代研究进展与现状,探讨湿热与中风病发病之间的相关性,以期为中风病湿热证相关理论、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思路。方法:本研究从理论研究、文献数据挖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三个方面展开。理论研究:从中医湿热理论源流,近现代湿热理论研究进展,中风病研究进展与现状,中风病与湿热相关性四个方面进行系统梳理,初步探寻湿热与中风病发生的联系。文献数据挖掘:电子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 DATA),维普资讯中文期刊服务平台(VIP)3个中文数据库,以及Pubmed英文文献数据库,汇总近50年来中风病与湿热相关文献,对中风病与湿热相关研究进展、研究趋势、病证分布、流行病学调查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统计分析与数据挖掘。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制定病例采集表,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期间,就诊于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临沂市中医院、日照市中医院脑病科门诊及病房的中风病患者,共计225例。针对中风病患者的一般资料、临床症状及证候分型进行临床调研,汇总调研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分析其流行病学分布规律。结果:通过理论、文献、临床三方面研究,结果如下。理论研究:湿热与中风病发生密不可分,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可作为“湿热致中”的概括性论述。“脑-脾胃-肠”是中风病湿热证的病位所在,“中气实则病在阳明,中气虚则病在太阴”,防治中风病,勿忘脾胃、大肠。文献数据挖掘:湿热体质与中风病发生关系密切,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是中风病湿热证的基本治疗大法,湿热日久夹痰夹瘀、伤阴耗气者,兼以化痰逐瘀、益气养阴通络。通过数据挖掘与药物频次统计,临床应用较多的方剂包括龙胆泻肝汤、葛根芩连汤、三仁汤、《湿热论》第四条方以及温胆汤等。用药频次(除甘草外)较高的为黄芩、半夏、石菖蒲、黄连、薏苡仁、茯苓、泽泻、当归等。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纳入研究的225例中风病患者中,风痰瘀阻证、湿热证、气虚血瘀证位列前三位,其次为风痰火亢证、阴虚风动证、痰热腑实证。各证型年龄构成比存在差异。中风病患者中湿热证比例较高,急性期更为明显,男性是中风病湿热证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也是不可抗因素。吸烟、饮酒、饮食偏嗜、打鼾及既往高脂血症病史是中风病湿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湿热是中风病发生不可忽视的重要病因,中风病患者中湿热证比例较高,男性、吸烟、饮酒、饮食偏嗜、打鼾及既往高脂血症病史是中风病湿热证的独立危险因素,中风病湿热证病位与“脑-脾胃-肠”相关,祛湿清热、通腑开窍是中风病湿热证的基本治疗大法,临床常用方剂包括龙胆泻肝汤、葛根芩连汤、三仁汤、《湿热论》第四条方以及温胆汤等,温病学理论与经验可为中风病湿热证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应尽快建立中风病湿热证中医证候诊断标准,开展中风病湿热证证候本质研究,明确治则治法,提出防治措施及三级预防策略,从而发挥中医药在重大、慢性疾病中的特色与优势。

贺凌宇[10](2019)在《自制乌灵祛湿膏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说明慢性手部湿疹是指发生于手部、常由亚急性湿疹反复发作转变而来或起病即为慢性的一类超敏反应性炎症性皮肤病。慢性手部湿疹是以局部皮损浸润肥厚,其上可见鳞屑、抓痕、血痂等为主要特点,可伴剧烈瘙痒,反复发作,迁延难愈。慢性手部湿疹作为皮肤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其患病率有逐年增多的趋势,这不仅使患者饱受病痛的折磨,影响美观,妨碍社交,还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社会心理负担。但由于本病的病因很难确定,很多内源性和外源性因素均可诱发和加重本病,因此寻求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降低疾病的复发率,减轻直至解除患者的痛苦,提高其生活质量,最终达到身心健康尤为重要。研究目的多中心下观察自制乌灵祛湿膏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临床疗效。研究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的试验方法,试验组给予自制乌灵祛湿膏治疗,对照组给予青鹏软膏治疗,早晚各外用一次,4周为一疗程。通过比较两组受试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第2、4周的研究者总体评价IGA评分、瘙痒和疼痛VAS评分、改良后手部湿疹严重指数HECSI评分和治疗前后皮肤病生活质量DLQI评分,来评估两种外用药膏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结果本研究共纳入94例慢性手部湿疹患者,包括A医院38例(试验组20例、对照组18例)、B医院34例(试验组18例、对照组16例)、C医院22例(试验组12例、对照组10例)。两组受试者的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以及治疗前的IGA评分、瘙痒和疼痛VAS评分、DLQI评分、HECSI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试验组和对照组组内比较: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IGA评分、瘙痒和疼痛VAS评分、DLQI评分和HECS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说明自制乌灵祛湿膏和青鹏软膏对于慢性手部湿疹的治疗均有效。试验组和对照组组间比较:一个疗程的治疗后,两组受试者的IGA评分、瘙痒和疼痛VAS评分、HECSI评分有显著差异(P<0.05),DLQI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说明自制乌灵祛湿膏在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缓解皮损瘙痒和疼痛方面疗效显著优于青鹏软膏。最终,试验组50例中,临床痊愈5例,显效17例,有效20例,总有效率为84.00%,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对照组44例中,临床痊愈2例,显效10例,有效19例,总有效率为70.45%,也未见不良反应的发生,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试验结束后1月,通过随访来计算试验组和对照组的复发率。最终,试验组有4例复发,复发率为9.52%;对照组有9例复发,复发率为29.03%。结论自制乌灵祛湿膏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疗效显著优于青鹏软膏,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安全有效,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二、丝瓜藤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丝瓜藤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厘定“中药”名称的来龙去脉
    1 古代“中药”别称
    2 外来药物对“中药”命名的影响
    3 “中药”名称的确立
    4 讨论
第二部分 诠释“细辛不过钱”的科学内涵
    1 “细辛不过钱”的源流探析
    2 影响因素
        2.1 细辛的药用部位与采制
        2.2 细辛的基原
        2.3 细辛的用法
        2.4 剂型
        2.5 配伍
    3 讨论
第三部分 强调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
    1 本草蕴含的用药证据
    2 本草的科学性
        2.1人体实验
        2.2动物实验
        2.3其他实验
    3 从“本草”中挖掘用药证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 讨论
第四部分 解析七情配伍中的“二律背反”说
    1 中药“七情”源流探析
    2 七情中的“二律背反”说
1'>2.1 1+1>1
    3 七情中个情自身的“二律背反”说
        3.1 相须、相使的背反
        3.2 相畏、相杀的背反
        3.3 相恶的背反
        3.4 相反的背反
    4 讨论
第五部分 提出“中药功能组学”的新理念
    1 中药功能组学的内涵
    2 影响功能组学发挥的因素
        2.1 炮制
        2.2 配伍
        2.3 剂量
        2.4 用法
    3 讨论
第六部分 构建中药功效名词术语规范雏形
    1 中药“功效”一词的演变及含义
    2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不规范现象
        2.1 外延过泛
        2.2 一词多义
        2.3 一义多词
        2.4 功用不分
        2.5 词义重复
    3 常用中药“功效名词术语”的规范化建议
        3.1 广泛调研,确定选词范围
        3.2 认真审定
        3.3 准确定义
        3.4 聚类系统
        3.5 专家咨询
        3.6 形成标准
    4 中药功效名称术语规范化的初步成果
        4.1 对证功效
        4.2 对症功效
        4.3 对病功效
    5 讨论
第七部分 凝练“祛风增效”的治疗用药观
    1 “掉”“眩”及“风”的内涵
    2 “诸病掉眩,皆属于风”的理论依据
        2.1 外风、伏风致病
        2.2 內风致病
    3 治不离风
        3.1 已病治风
        3.2 重用虫类搜风,介类潜阳
        3.3 治风先治血
        3.4 未病防风
    4 临证举要
        4.1 眩晕
        4.2 泄泻
        4.3 支气管哮喘
    5 讨论
结语
    1 结论
    2 本研究的创新点
    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综述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4)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相关概念界定
        1.1.1 中药
        1.1.2 中药药理学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史料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史料来源
2. 传统“药理”概念与西方药理学的传入
    2.1 中国传统本草学中的“药理”概念
    2.2 西方药理学在欧洲和日本的发展
    2.3 西方药理学传入的社会背景
    2.4 中国留学生对西方药理学传入的作用
    2.5 药理学外文著作的汉译及中文著作的编纂
    2.6 生药学和中药化学的进步奠定了中药药理研究的基础
        2.6.1 生药学研究
        2.6.2 中药化学研究
        2.6.3 中药药理研究
    2.7 小结
3. 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开端——北京协和医学院开展的研究
    3.1 协和医学院创造了开展药理实验的必要条件
    3.2 主要研究人员的研究工作
        3.2.1 陈克恢
        3.2.2 伊博恩(Bernard Emms Read)
        3.2.3 朱恒璧
        3.2.4 侯祥川
    3.3 麻黄素研究成果的影响
    3.4 小结
4. 近代中药药理学的发展
    4.1 国立北平研究院生理学研究所
    4.2 全国经济委员会卫生实验处药物研究室
    4.3 国立北平研究院与中法大学药物研究所
    4.4 上海雷士德医学研究院生理科学组
    4.5 国立上海医学院药理学系
    4.6 其他药理研究成果
        4.6.1 鸦胆子
        4.6.2 抗志贺菌中药
        4.6.3 苦楝皮
        4.6.4 黄连
        4.6.5 驱虫药物
        4.6.6 常山抗疟研究
        4.6.7 未列入研究
    4.7 科研团队建设促进了中药药理学发展
    4.8 战争对中药药理学发展的影响
    4.9 小结
5. 对近代中药药理研究的评价
    5.1 研究中与传统中医药理论的结合
        5.1.1 根据传统中医药知识确定实验研究目标
        5.1.2 借鉴传统中医药知识选用实验药材
        5.1.3 传统中药理论的可验性与有效性
        5.1.4 小结
    5.2 研究方法的合理性及存在的问题
    5.3 实验结论评价
    5.4 中药药理学在近代中药科学研究中的地位
    5.5 近代中药药理学研究的影响
        5.5.1 论文格式成为规范
        5.5.2 部分研究方法和结论成为借鉴和参考
    5.6 对中药科学研究的思考
6. 结论
7.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6)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表
引言
第一部分 齐墩果酸体外分析方法的建立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质量评价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部分 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药代动力学研究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附图
    附表
    讨论
    小结
    参考文献
结论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药抗过敏实验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按照方药功能分类
    1.1 以祛风为主
    1.2 以清热、凉血为主
2 按照主治病症分类
    2.1 治疗过敏性鼻炎
    2.2 治疗过敏性哮喘
    2.3 治疗过敏性皮肤病
3 按照制剂工艺分类
    3.1 提取物
    3.2 挥发油
    3.3 部位或单体
4 按照药理作用分类
    4.1 以降低组胺释放为主
    4.2 以调节免疫力为主
    4.3 以抑制肥大细胞脱颗粒为主
    4.4 以抑制细胞因子的释放或降低其活性为主
    4.5 多途径综合作用
5 小结

(9)基于湿热理论的中风病证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湿热理论源流概述
        1.1 《内经》《难经》为中医湿热理论奠基
        1.2 《伤寒杂病论》开湿热病辨证论治先河
        1.3 晋唐时期极大地丰富了湿热病治疗经验
        1.4 宋金元时期内伤湿热病证理论蓬勃发展
        1.5 明清温病学家湿热理论研究已蔚为大观
    2 近现代湿热理论研究进展
        2.1 湿热病因致病特点
        2.2 湿热病证临床特征
        2.3 湿热病证治则治法
    3 中风病研究进展与现状
        3.1 中风病概述
        3.2 病因病机
        3.3 辨证施治
        3.4 证候诊断标准发展与现状
    4 中风病与湿热相关性初探
        4.1 中风病发生的脾胃肠因素
        4.2 叶天士“浊邪害清”理论
第二部分 文献数据挖掘
    1 资料与方法
        1.1 文献类型与来源
        1.2 文献检索方式
        1.3 文献剔除标准
        1.4 文献分类方式
        1.5 资料信息汇总
        1.6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2.1 纳入文献年份分布情况
        2.2 纳入文献地域分布情况
        2.3 中风病与湿热体质相关研究
        2.4 中风病湿热证比例相关研究
        2.5 中风病湿热证病位分布情况
        2.6 中风病湿热证证型分布情况
        2.7 中风病湿热证防治相关研究
    3 目前纳入文献研究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3.1 中风病与湿热相关性研究不足
        3.2 中风病湿热证辨识标准需统一
第三部分 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标准
        3.1 中风病中医诊断标准
        3.2 中医证候类型诊断标准
        3.3 中风病湿热证判定
        3.4 西医疾病诊断标准
        3.5 纳入标准
        3.6 排除标准
        3.7 剔除标准
    4 研究方法
        4.1 病例采集
        4.2 统计学处理
    5 研究结果
        5.1 一般资料研究结果
        5.2 临床资料研究结果
        5.3 中风病湿热证相关研究结果
第四部分 基于湿热理论的中风病防治探讨
    1 湿热与中风病发生密不可分
        1.1 湿热是中风病发生的重要病因
        1.2 湿热质是中风病发生易感体质
        1.3 中风病患者中湿热证比例较高
    2 “浊邪害清”为“湿热致中”提供理论依据
        2.1 湿热蒙上,“浊邪害清”
        2.2 “清阳不升,浊阴不降”
    3 中风病湿热证病位与“脑-脾胃-肠”相关
        3.1 “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3.2 防治中风病,勿忘脾胃肠
    4 中风病湿热证临床治则与治法方药
        4.1 祛湿清热,兼通腑开窍、化痰逐瘀
        4.2 中风病湿热证临床常用方剂与药物
    5 综合干预是中风病湿热证的最佳防治措施
        5.1 “未病先防”
        5.2 “既病防变”
    6 温病学理论与经验为中风病防治提供思路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查新报告
论文著作

(10)自制乌灵祛湿膏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慢性手部湿疹的治疗概况
        1. 中医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概况
        2. 西医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概况
        3. 其他疗法
        4. 预防与调护
        5. 小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中药软膏治疗皮肤病的概况
        1. 中药软膏剂型的形成和发展
        2. 中药软膏的作用机理
        3. 中药软膏的使用原则
        4. 中药软膏的制备
        5. 中药软膏治疗各类皮肤病
        6. 小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研究内容及方法
        1. 研究目的
        2. 研究对象
        3. 研究方法
        4. 诊断标准
        5. 病例选择
        6. 治疗方案与调护
        7. 观察指标
        8. 疗效判定标准
        9. 统计方法
        10. 不良反应的判定与处理
        11. 随访
        12. 路线图
    研究结果
        1. 病例完成情况
        2. 一般情况
        3. 治疗前评分比较
        4. 治疗后评分比较
        5. 不良反应
        6. 复发率
    讨论
        1. 一般资料分析
        2. 疗效分析
        3. 试验组用药分析
        4. 对照组用药分析
        5. 研究的优势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四、丝瓜藤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丝瓜不同部位药理作用研究进展[J]. 李佳欣,冯玉. 食品工业科技, 2021(10)
  • [2]周祯祥教授临床中药学术研究[D]. 马师师.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丝瓜藤药理作用的初步观察[J]. 苏州医学院. 中草药通讯, 1971(02)
  • [4]中国近代中药药理学简史[D]. 赵际勐.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12(02)
  • [5]我国防治老年慢性气管炎的中草药物研究近况[J]. 黄詠楷. 新医学, 1973(12)
  • [6]齐墩果酸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药代动力学研究[D]. 赵强. 承德医学院, 2019(02)
  • [7]中药抗过敏实验研究进展[J]. 杨娅娟,安慎富,梁华龙. 国医论坛, 2015(02)
  • [8]中药临床应用(续十二) 第九章 理血药(续)[J]. 中山医学院“中药临床应用”编写小组. 新医学, 1972(09)
  • [9]基于湿热理论的中风病证治研究[D]. 温雅.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19(05)
  • [10]自制乌灵祛湿膏治疗慢性手部湿疹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疗效观察[D]. 贺凌宇.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丝瓜藤药理作用初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