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

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

一、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论文文献综述)

王佳靖[1](2019)在《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带领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需要在理论上进一步深化对马克思恩格斯的原创性思想的研究,除了直接阅读马恩经典文献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以外,需要与国外马克思主义对话,需要进一步加强对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需要研究借鉴国外热心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其他流派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成果,汲取精华去其糟粕,为我们全面系统准确理解马克思主义提供新的视域和思想理论资源。萨特试图把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相结合,创立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是西方马克思主义中对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成果。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总体评价,萨特从人学与人道主义方面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解及相关理论的自我建构,萨特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问题的理解、评价,以及萨特对这些问题的重新思考与理论建构,是萨特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和建构存在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的代表性成果,需要我们深入研究,进一步发展和完善马克思主义理论。论文主要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性质、辩证法理论、历史唯物主义、人的本质论四个方面来研究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第一,论文分析了萨特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性质的基本价值态度,研究了萨特试图填补马克思主义“人学空场”的至思取向。萨特肯定了马克思哲学没有过时,不仅没有过时,而且是当代唯一不可超越的哲学。马克思哲学所表达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对立、存在异化的历史条件没有终结,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过时、就不会被超越。萨特的立场有利地批驳了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同时,萨特坚持认为马克思主义存在“人学空场”,得了“贫血症”,甚至已经“僵化了”。马克思主义把人“吞没”在观念中,只见抽象的逻辑范畴、历史发展规律和历史发展的必然性趋势,见不到人。萨特坚持认为,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结合可以使存在主义与马克思主义同时获得新生。萨特以“个人的实践到群聚再到社会集团”的模式和层次来描述和展开他的“历史人学”研究。他认为,哲学就是“人学”,认为“人”即是哲学研究的对象,他从“人的存在状态”和“人生体验”对人进行分析和研究,阐述了人的存在的体验是“恶心”,显示了萨特的“人学”立场和对当代西方社会的悲观主义情绪。萨特倡导把“人”作为哲学研究的对象是值得重视的。但哲学不能孤立地抽象地研究人,要在具体的历史条件、社会关系结构、历史发展规律中去理解人、理解人的历史发展、人的自由、人的解放与人的全面发展,这恰恰是马克思哲学的科学性和优势所在。萨特所说的“人学空场”不存在于原创性的马克思的哲学理论中,而是存在于片面理解、阐释和宣传的教条主义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中。第二:萨特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态度及其对辩证法理论的自我建构。论文分析了萨特对康德和黑格尔辩证法的批判性继承,论述了萨特对恩格斯的自然辩证法思想的批判,以及对苏联把辩证法理论教条化倾向的批判,论文分析了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理解,阐述了萨特自我构建起来的整体化辩证法。萨特首先否定恩格斯所阐发的自然界辩证法的存在,认为自然界不存在辩证法。他对马克思对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历程进行了详尽的叙述,之后他从存在主义的视角,阐述他对马克思辩证法思想的理解。萨特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来源于黑格尔,马克思揭掉了黑格尔辩证法的神秘面纱获得了黑格尔的辩证法的矛盾规律、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的规律。萨特从作为整体化的个体“实践”、匮乏与生产方式、作为物的社会存在(特别是阶级的存在)三方面,论述了马克思的以矛盾为核心的社会历史辩证法,并对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加入他自己的理解。萨特自己所构建的辩证法的总特征就是整体化,萨特的辩证法的核心概念是“整体化”。萨特认为,在马克思之前的所有历史学家们将历史看作成无数个偶然事件的集合,忽略历史的整体性质。在萨特的历史辩证法中,匮乏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与物、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根源。萨特认为整体化辩证法的新结构在于,每一种结构都是物的统一化和揭示性的超越,一切物都通过预先构筑的意义的消极统一而制约人类实践。显然这是以个体实践为基础的超越论。萨特认为,辩证理性在研究具体的社会历史时必须具有正确的思维方法,他把自己的“渐进—逆退”方法看作是真正的辩证思维方法,只有这种方法,才能实现对个人和社会历史之间相互关系的“统摄理解”和真正把握。研究一个人,需要对他成长过程中的每一个因素进行深入具体的分析,这就需要引入“辅助学科”和“中介因素”——精神分析法和社会学分析法。萨特把辩证法应用于社会历史领域的研究中,推进了辩证法的发展。萨特探究了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辩证的思想模式所应当具有的界限,试图为辩证法找到正确的理论基础。萨特提出的以个体为核心的辩证法提供了一个角度,重新给工业社会麻木的人注入灵魂,增添了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的期盼远景,让人可以通过自我实践的努力改变世界,但是萨特没有摆脱唯心主义的性质,他对实践的解释是非马克思主义的,萨特的辩证法观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第三:萨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及相关理论的自我构建。萨特出于充分实现个人自由的迫切愿望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进行了批判。因为历史决定论否认了偶然性,否认个人自由选择和自由充分实现的可能性。萨特从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趋势两个方面探究了历史辩证法的主体与进路,在此基础上重建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提出了两个必然的结论,马克思认为,生产力的发展是历史发展的决定性力量,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推动人类社会从低级向高级形态演变发展。社会历史的发展不是杂乱无章,纯粹偶然事件的堆积,是遵循着一定客观规律而发展的。与马克思的观点不同,萨特要求在个人的自由中,并且从个人的自由中去寻找社会历史现象的最终根源。萨特提出了“辩证的必然性”和“机械的必然性”两种必然性来为他的理论做铺垫。萨特认为,人类的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不是生产力,也不是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历史发展动力是匮乏。匮乏与需求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最根本的动力,是人与物、人与人辩证关系的根源。人类社会的历史是在匮乏所在的框架范围内产生并发展的。萨特的历史辩证法首先即是以“匮乏”为基础的人和物的对立。因为有了“物”的匮乏,就有了人和人之间的否定性关系,有人和物的对立统一关系,就是历史辩证法的内在的动力。由于匮乏是既定的,而且永远不能被克服的,因此历史的动力也是既定的,这个消极的历史动力也是永存的。人的“实践”正是对“匮乏”的反对和否定。萨特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历史为“异化-革命-再异化-再革命”的循环往复的过程。萨特历史理论所面临的最大挑战:匮乏的根源是什么?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社会的匮乏或者说贫富两极分化不是产生于人类生产财富的能力弱,而是资本对劳动的剥削造成的,是雇佣劳动与资本对立的结果,变革资本主义制度才是消除贫困、匮乏、对立的出路。萨特批判历史唯物主义对理论的根据和界限没有进行反思,所以陷入了一个不能自圆其说的悖论当中。萨特以存在主义补充马克思主义,来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的可理解的基础。萨特的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但萨特重建立唯物主义是无法实现的。第四:萨特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解读及其自我建构。在马克思看来,必须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从生活条件和社会联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恢复人的具体性。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人类和社会,“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萨特认为,人是一种“存在先于本质”的存在物。要通过行动不断的超越自身,进行自我超越,人是永远未完成的,有待于成为是其所是的东西。人的自由选择和自我超越塑造人的本质。萨特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质,而这种独特的个性必须要与他人和社会隔离开来的时候才得以体现。萨特不否认人的社会存在,但萨特却又强调,当个人与社会发生关系的时候,就要成为客体,受他人的摆布和受社会条件的制约,人因此丧失了自己的独特个性,人就降到了和物一样的位置,那么人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人了。萨特认为,个人和社会是对立的,而人如果想保持自己的独特性质,就要把自己与他人和社会隔离起来,这样才不会被他人、他物和社会同化。这种观点显然是唯心的,也是片面的观点。在马克思看来,必须从人的现实活动出发,从生产、劳动实践出发,从生活条件和社会联系出发来认识人的本质,恢复人的具体性。人的个性也必然要在这样的条件下形成并继续发展,把人和社会隔离起来,不但不能保持人的个性和独特性,反而犯了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错误。其次,脱离了社会关系和社会历史条件的孤立的个人和抽象的人不可能代表整个世界,萨特却撇开自然和社会,只把个人作为全部哲学的出发点,这是片面的,必然走向历史唯心主义。萨特从人的主观性出发,强调人的自由;马克思的自由观强调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强调个人选择和客观必然性的统一。在人的本质异化问题上,萨特认为人的本质异化起源于人的匮乏和需求,而马克思认为,产生异化的直接原因是社会分工,是私有制。萨特的人的本质理论是主观主义、唯心主义的。但是,其理论彰显人的主体地位,强调自由的意义,否定宿命论,还人以尊严和意义。

刘顺[2](2016)在《马克思资本批判视域下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评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生产要素全球流动日益加速的经济全球化时空境遇下,生态危机已经成为跨越国家、民族和超越意识形态的世界性“显问题”。针对生态危机根源的探讨,愈来愈引起国内外学界的关注。其中,当下生态马克思主义领域最为活跃的旗舰人物之一约翰·贝拉米·福斯特秉持的是“资本逻辑根源论”,也即他认为站在全球视野上考量,镶嵌着逐利最大化内核的资本逻辑,构成了生态危机的经济根源。对于他这一鲜明的论断,国内外学界有着诸多论争,赞同者有之,质疑者也不在少数。诚然,学界的不同声音,往往又能成为我们继续研究和深化认知的新起点。众所周知,资本批判是马克思本人终其一生最主要的理论工作。因而,把评价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置放到马克思资本批判的视域下来展开,无疑是有着深刻意义的。马克思在资本批判中透射出深邃的生态洞见,尽管生态批判不可能成为他本人及其所处时代的中心任务。马克思对资本的功用和增殖“两大法则”、生产和消费“两种强制逻辑”、客观的“一种社会权力”等展开了富有历史洞察力的深邃生态批判。福斯特被视作一位重要的马克思“追随者”。他作为发掘并重构马克思生态思想的一位重要生态马克思主义学者,因其坚定的社会主义情怀和秉持着对资本逻辑的激烈生态批判精神,在学界展露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他对资本逻辑秉持四重生态批判。其一,自然资本化是资本增殖逻辑无限性的“生态神话”,在资本逻辑的宰制下,自然资本化是一种“经济简化论”、商品拜物教的流变形态、致使社会-自然新陈代谢的断裂;其二,“杰文斯悖论”归来表征出资本逻辑宰制下技术的“生态幻象”,西方主流经济学家所推崇的技术观仍是契合资本增殖原则的经济理性,但却悖逆生态理性;其三,随着“罗德戴尔悖论”的回归,作为最大公共财富的自然生态势必遭遇着挤压,因为私人财富的增加往往意味着公共财富的减少,制造自然生态的稀缺性来契合资本的增殖逻辑,成为增加私人财富的惯用手段,最终的结果是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其四,生态帝国主义肆虐全球,本质上反映出资本增殖逻辑空间化的生态政治霸权,在掠夺资源和转嫁污染中追求资本积累的最优化。以马克思资本批判的生态维度,来检视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后者既有理论贡献,也含理论局限。理论贡献包括:围绕资本逻辑挖掘并丰富《资本论》中的新陈代谢理论、挖掘劳动价值论的生态蕴含即对不区分“财富”和“价值”的批判、阐发“踏轮磨房”资本积累批判的生态意蕴即对马克思资本增殖原则批判的拓展、主张社会正义运动与生态革命相结合即摆脱资本宰制走向“普遍自由”;理论局限包括:遮蔽马克思资本历史作用的二重性而过度锁定资本的生态破坏性、含混马克思资本逻辑的空间化而过度地把矛头对准资本主义国家、模糊马克思摆脱资本宰制的路径而过度地关注生态革命。在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问题上,“以马克思检视福斯特”,提炼出后者的理论贡献和理论局限,不但有助于增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自信、规避非批判性“以西解马”,而且对提升马克思思想自身包容性和时代性也颇有裨益。本着“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理念,把握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对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仍蕴含着借鉴意义。这种借鉴,既有理论层面上的意义,也有实践层面的意义。需要指出的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对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也同样存在着丰富和充实。倡导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中国经验”,主要包括适度发展自然资本而非不分阶段地盲目消灭资本、重视“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协调性而非过度地依靠生态建设手段、主张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统筹论而非生态环境至上论。厘清这一点,有助于规避在研究包括福斯特生态批判思想在内的西方理论过程中之简单化“以西解中”倾向,进一步增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个自信”。

周德海[3](2018)在《论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文中研究说明在学术界对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中,存在着表面化和片面性的缺陷。为爱因斯坦指引社会主义方向的"社会-伦理目的",是他的宇宙宗教上帝概念所内含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图景。爱因斯坦的有秩序的和谐社会主义,是一个由自由的个人构成、民主治理、人民生活安全和幸福的社会。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直接来源于对人类优秀文化成果的继承、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以及对苏俄社会主义实践的冷静分析。尽管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不尽相同,但却与马克思的"自由人联合体"有着某种相通之处。爱因斯坦提出的社会主义的完全的计划经济,也许是人类奋斗和追求的一个远景目标,它只能随着人类智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而逐步实现。

李玲[4](2008)在《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爱因斯坦是20世纪最伟大的科学家,也是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他的思想超越了与他同时代的许多人,而且也并不局限于他所属的国籍和种族,这使得他的思想具有前瞻性和全球性的特点。他小时候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对民主有很强烈的向往。因为不能接受德国学校的专制教育而放弃德国国籍转到瑞士求学,在瑞士更是接受了那里开化、民主的风气,接受了许多的民主思想。爱因斯坦生活的时代正是动荡的时代,他经历过两次世界大战,遭受过纳粹对犹太人的残酷迫害,目睹了苏联社会主义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一个无产阶级政权,先后在德国、瑞士、美国居住,奇特的经历、生活的环境以及他不肯明哲保身的社会态度使他产生了独到社会主义见解。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新颖,涵盖了政治、经济、教育等等诸多方面,他认为:资本主义现存的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渊薮,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工人极大地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是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民主、自由和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涵,人的自由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爱因斯坦不肯人云亦云的性格又使其社会主义见解不同于科学社会主义和民主社会主义,他的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基础有着不彻底的唯物主义,经济思想近似于科学社会主义,政治思想又近似于民主社会主义。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尽管有着许多非科学的成分,但是在现代的社会主义实践中有许多地方都被其言中,西方各国为了缓和阶级矛盾所采取的民主改良政策以及社会主义国家由于自身的不完善所受到的种种困扰使得对我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又有了新的认识。

李恩波[5](1990)在《爱因斯坦对社会主义的见解》文中认为本世纪三十年代,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爱因斯坦在东西方关系不断恶化,麦卡锡主义日渐猖獗,自己多次被指控为“间谍”、“颠覆分子”、“美国的敌人”,甚至在被起诉的情况下,毫不隐瞒自己的社会主义主张,多次公开宣称自己“享有一个无可责备的社会主义者的盛名”。 那么,作为一位曾经做出划时代贡献的自然科学巨匠,爱因斯坦为什么会对社会主义产生浓厚的兴趣呢?他对社会主义的理解有什么特点,对当代的社会主义实践又有什么意义呢?

刘福[6](2020)在《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理论创作中的“自然”概念,虽然未像商品、货币、资本和利润那样构成一个完整的、最后用《资本论》这样的巨着形式公诸于世的科学体系,但是作为一个基础性的重要概念,它贯穿于马克思许多的论着之中,并在马克思的理论建树中占有不可忽视的位置。对于这个概念的理解,涉及到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以及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价值。在马克思的理论创作史上,对自然概念的研究和阐述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一是《德谟克利特与伊壁鸠鲁自然哲学的差别》(以下简称《博士论文》)及其以前时期马克思在对古代自然哲学的研究中表现出的对自然、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二是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神圣家族》和《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等着作中,马克思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奠定了从实践生存论理解人与自然关系的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的阶段;三是体现在《资本论》以及作为《资本论》创作的1857-1858年手稿、1861-1863年手稿等准备性着作中,马克思将自然概念同哲学与政治经济学相结合,从劳动、生产、自然与社会的精细化结构等方面来对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进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可以从多重维度对其作出哲学审视。一是作为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物质自然”或者说“天然自然”可以看作是马克思在最为广义上来表述自然概念的基本内涵,由此表明马克思所阐发的自然具有客观实在性、客观规律性和物质统一性。二是作为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马克思“人化自然”的提出,意味着人与自然在现实的劳动实践中获得了统一,从而将人与自然这对主、客体关系放到了适宜的位置,实现了对康德、黑格尔和费尔巴哈自然观的超越。三是作为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自然不仅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也是在社会历史中生成的,而历史本身也是人类通过生产劳动而自我形成的自然过程。四是作为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从现实的人、人的实践性以及社会历史性出发,马克思自然概念科学地回答了自然的本质、人类诞生的由来,正确地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相互转化的辩证关系,揭示了“人类的自然化”和“自然的人类化”,揭示了人对自然依赖性以及人在自然中的生态地位。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维度与他所创建的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以及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是协调一致的。自然概念构成了他整个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从而为理解和透析马克思的理论学说提供重要的逻辑线索。首先,建构在实践生存论基础上的自然概念构成了马克思科学哲学的一个理论要素。其次,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辩证分析,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最终形成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构成了马克思唯物史观形成的一个重要理论前提。再次,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之间具有密切的关联性,客观存在的自然界对于剩余劳动的形成来说,表现为动因、条件和界限。所以,正确地理解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就成为合理阐释马克思剩余价值学说提出的一个重要性基础概念。最后,由于社会政治经济形态的演进与发展具有客观必然性,表现为一种自然历史发展的过程。因此,从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社会历史性维度出发,也可以为马克思共产主义学说的科学性提供有益的解说。马克思的自然概念结束了自然与人、自然与社会、自然与历史相对立的局面,确定了人的社会自然性以及人与自然在社会生产中历史地统一的理论原则。这就为我们勾勒了一幅自然与人、与社会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世界图景。因此,作为百年前形成的马克思的自然概念对于现时代来说,仍然保持着种种令人深思的力量。这其中我们就可以看到以丰富的自然界为对象的具有代表性意义的理论物理学(涉及宏观自然与微观自然)、地理科学(涉及环境自然)、人口科学(涉及人的自然与社会的自然),在自身的发展中不断从更高层次和更广阔的视角为马克思自然概念提供愈益丰富的证明。与此同时,在实践层面,现时代中人类正面临的各种生态危机、社会危机的发生与解决,都无不与马克思的自然理论,尤其是劳动中的人与自然关系理论、生产中的自然物质要素理论息息相关。由此可见,马克思自然概念的丰富内涵对于当代人类科学的发展、生产的进步、以及人与自然的协调相处方面依然具有深刻的启发和导向作用。

教育部[7](2020)在《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文中研究说明教材[2020]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中小学课程体系,我部组织对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进行了修订。普通高中课程方案以及思想政治、语文、

王柏文[8](2012)在《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社会主义的研究一直是东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以着名的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弗洛姆的社会主义思想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较为全面地、系统地阐释与分析。在立足于科学社会主义原则的基础上,将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与马克思社会主义结合研究,旨在更好地把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理解现代的社会主义实践。本文在对弗洛姆文化经历及其社会主义思想来源梳理的基础上,比较深入地探讨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与方法论基础,分析弗洛姆对不能满足“预制”人性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丰裕”异化的批判,考察弗洛姆憧憬社会主义社会的新图景。同时,对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辩证的评析。文章认为,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成分在于崇尚社会主义的向上精神,坚定社会主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倡导规约技术与健康消费的社会主义理念。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缺憾在于,以抽象人性论为出发点,片面理解社会主义的内涵,漠视通向实现未来社会途径的现实性。弗洛姆的社会主义思想仍未能跳出乌托邦的理性藩篱,属于现代空想社会主义,其实质就是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对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审视已有研究成果存在的某些分歧。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的背景下,积极推进对西方社会主义思想研究的深化,正确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真谛,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王梓而[9](2020)在《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文中研究指明高考作为我国现代教育考试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选拨人才的重要衡量依据。2014年,新高考改革启动,浙江省作为首批试点,取消文理分科,实行“必考3+选考3”模式,首次高中历史选考于2015年10月举行。本文在新高考背景下,立足于8套高中历史选考试卷,运用历史教育学相关理论进行分析,探求试卷突出的特点,分析试题的亮点与不足,并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建议。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选题缘由、研究意义、文献综述、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创新点与不足等方面的介绍,探讨了本文研究的价值。第二部分介绍了新课程改革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的流变以及重点突出了历史科目在选考阶段的概况。第三部分以具体试题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论述了历史选考的题型、内容和特点。第四部分从试题命制的成功之处如体现核心素养、现实关怀与知识整合三个方面,不足之处如战争史内容考查多与试题区分度不明显两个方面,从亮点与不足两个角度进行评价。第五部分从试题反映出的问题对高中历史教学提出应重视学科基础知识、注重史料分析训练、渗透史学研究方法与加强自身综合素养等四点建议。本文在新高考形势下进行试题研究,旨在对首批试点的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进行分析,希冀对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命制工作与高中历史教学提供些许借鉴。

马晨莲[10](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二、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1)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1.4.1 创新点
        1.4.2 不足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不可超越性及其“人学空场”
    2.1 近代哲学的三个时代与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2.1.1 笛卡尔、洛克的时代和康德、黑格尔的时代
        2.1.2 马克思的时代及马克思主义的不可超越性
    2.2 马克思主义的“人学空场”
        2.2.1 马克思主义把人“吞没”在观念中
        2.2.2 马克思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吗?
        2.2.3 存在主义对马克思主义的“补充”
        2.2.4 萨特的“个人实践到群聚再到集团”模式
    2.3 萨特关于哲学的“人学”立场
        2.3.1 人是哲学研究的对象
        2.3.2 人的存在体验——“恶心”
    2.4 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超越性观点及其“人学”立场的评价.
        2.4.1 对萨特的马克思主义不可超越性观点的评价
        2.4.2 如何看待萨特的哲学的“人学”立场论
第三章 萨特对马恩辩证法思想的理论态度及萨特的辩证法理论的自我建构.
    3.1 萨特辩证法理论的直接思想渊源
        3.1.1 萨特论康德对辩证法的重新发现
        3.1.2 萨特视域中的黑格尔“辩证法”及其伟大功绩
    3.2 萨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和苏联“辩证法”理论的批判
        3.2.1 萨特对恩格斯自然辩证法的否定与批判
        3.2.2 萨特对苏联辩证法教条化的理论批判
    3.3 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的理解
        3.3.1 马克思辩证法研究的发展历程
        3.3.2 唯物辩证法的两种形态和一般规律
        3.3.3 萨特对马克思辩证法的自我理解
    3.4 萨特对辩证法理论的整体化建构
        3.4.1 萨特辩证法总特征:整体化
        3.4.2 整体化中的历史矛盾论和辩证否定论
    3.5 萨特的辩证法观评析
        3.5.1 萨特辩证法观的影响及意义
        3.5.2 萨特辩证法观的局限性
第四章 萨特对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解读及理论的自我建构
    4.1 萨特对马克思“历史决定论”的理解
        4.1.1 “历史决定论”与充分实现个人自由的迫切愿望
        4.1.2 萨特不同于波普尔的拒斥“历史决定论”的批判视域.
    4.2 萨特对马克思社会历史发展动力和发展基本趋势问题的认知.
        4.2.1 社会历史发展动力
        4.2.2 社会历史发展基本趋势
    4.3 萨特对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的重建
        4.3.1 历史唯物主义的“最高悖论”
        4.3.2 重建历史的可理解性基础
        4.3.3 萨特的历史辩证法理论
    4.4 萨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评析
        4.4.1 对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积极与消极理解
        4.4.2 萨特重建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困境
第五章 萨特对马克思主义人的本质理论的解读及其自我建构
    5.1 萨特“存在先于本质”的人的本质论
        5.1.1 自在的存在与自为的存在的区分
        5.1.2 人的本质即自由
    5.2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论
        5.2.1 劳动创造人
        5.2.2 人的本质与社会关系
        5.2.3 萨特与马克思人的本质论比较
    5.3 萨特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异化问题上的观点差异
        5.3.1 关于异化的起源的认识差异
        5.3.2 异化的本质和存在特性
    5.4 萨特关于人的自由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比较
        5.4.1 从主观意识出发的非历史制约性的自由观
        5.4.2 人对必然性认识和对世界改造的历史过程性自由观..
    5.5 萨特的人的本质理论的评价
        5.5.1 萨特人的本质理论的合理性及其影响
        5.5.2 萨特人的本质理论的局限性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2)马克思资本批判视域下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评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之出场背景
    二、问题的提出
    三、研究现状综述
        (一)总体研究现状
        (二)学界的争论焦点与简析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四、核心概念界定:资本逻辑
        (一)学界的现有观点
        (二)本文的界定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马克思资本批判的生态之维
    一、资本“两大法则”批判的生态之维
        (一)功用法则的逆生态性
        (二)增殖法则的逆生态性
    二、资本“两种强制逻辑”批判的生态之维
        (一)生产强制逻辑的逆生态性
        (二)消费强制逻辑的逆生态性
    三、资本“社会权力”批判的生态之维
        (一)资本社会权力拜物教与自然界的被边缘化
        (二)资本社会权力的贪婪性与工人生存环境的恶化
        (三)资本社会权力的空间化与自然异化的普遍性
        (四)资本社会权力的垄断性之生态后果
第二章 福斯特资本逻辑的四重生态批判
    一、“自然资本化”:资本增殖逻辑无限性的生态神话
        (一)自然资本化:一种“经济简化论”
        (二)自然资本化:商品拜物教的流变形态
        (三)自然资本化:致使“社会-自然”新陈代谢断裂
    二、“杰文斯悖论”归来:资本逻辑宰制下技术的生态幻象
        (一)“杰文斯悖论”:技术进步并非减少而是增加资源消费量
        (二)“杰文斯悖论”凸显:对西方经济学家技术观的批判
    三、“罗德戴尔悖论”回归:作为最大公共财富的自然生态遭遇挤压
        (一)“罗德戴尔悖论”:公共财富与私人财富的反比例对立
        (二)“罗德戴尔悖论”回归的方式:资本增殖逻辑与制造自然稀缺
        (三)“罗德戴尔悖论”回归的实质:使用价值从属于交换价值
    四、生态帝国主义:资本增殖逻辑空间化的生态政治霸权
        (一)生态帝国主义:帝国主义的新阶段
        (二)生态债务:生态帝国主义的核心特征
第三章 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之理论贡献与理论局限
    一、理论贡献:对马克思资本批判的生态维度之拓展
        (一)围绕资本逻辑:挖掘并丰富《资本论》中的新陈代谢断裂理论
        (二)挖掘劳动价值论生态维度:对不区分“财富”和“价值”的批判
        (三)“踏轮磨房”批判的生态意蕴:对马克思资本增殖原则的拓展
        (四)主张正义运动与生态革命结合:摆脱资本宰制走向“普遍自由”
    二、理论局限:对马克思资本批判核心精神之偏离
        (一)遮蔽马克思资本历史作用二重性——过度锁定资本的生态破坏性
        (二)含混马克思资本逻辑的空间化——过度聚焦资本主义国家
        (三)模糊马克思摆脱资本宰制的路径——过度关注生态革命
第四章 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借鉴意义
    一、理论借鉴意义
        (一)资本逻辑的反生态倾向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资本逻辑的文明化趋势与以生态为导向的现代化
        (三)资本逻辑的运行与资本逻辑的扬弃和超越
    二、实践借鉴意义
        (一)自然资本与生态文明建设
        (二)“杰文斯悖论”中的科学技术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罗德戴尔悖论”中的公私财富关系与生态文明建设
        (四)生态帝国主义与维护国家生态安全
第五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国实践对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之丰富和发展
    一、中国实践:聚焦当代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一)取得的成绩
        (二)存在的问题
    二、以中国实践检视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
        (一)理论贡献:直指生态环境问题的经济根源
        (二)理论局限:模糊“资本逻辑肇始生态问题”的具体性
    三、“中国经验”对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之丰富
        (一)适度发展自然资本而非不分阶段地盲目消灭资本
        (二)“五位一体”总布局的协调性而非过度地依赖生态建设手段
        (三)生态环境与生产力统筹论而非生态环境至上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论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术界对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存在的缺陷
二、“社会-伦理目的”是爱因斯坦社会主义的思想基础
三、爱因斯坦社会主义的基本内容
四、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来源

(4)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的社会背景和思想渊源
    2.1 社会背景
    2.2 思想渊源
第三章 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资本主义现存的经济制度是资本主义社会罪恶的渊薮
    3.2 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资本家极大地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
    3.3 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教育制度是资本主义的唯一出路
    3.4 民主、自由和法制是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重要内涵
    3.5 人的自由健康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前提和目的
第四章 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评介
    4.1 哲学基础:不彻底的唯物史观
    4.2 经济思想:近似于科学社会主义
    4.3 政治思想:近似于民主社会主义
    4.4 实践意义:对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启示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6)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缘由
        1.1.1 选题依据
        1.1.2 研究价值
    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1.2.2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目的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目的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历史发展
    2.1 古代自然哲学研究中展开对自然的探索
        2.1.1 中学时代的作文首次触及“自然”概念
        2.1.2 伊壁鸠鲁哲学笔记中关于自然的理论
        2.1.3 《博士论文》中的两种自然哲学差别论
    2.2 对唯心主义和直观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2.2.1 《手稿》中人与自然辩证关系的系统表达
        2.2.2 自我意识唯心论自然观的清算
        2.2.3 抽象自然观的摒弃
    2.3 自然概念的哲学与政治经济学之融合
        2.3.1 劳动的自然要素
        2.3.2 自然与商品的分析
        2.3.3 机器、科学与自然力的应用
第三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多维审视
    3.1 本体论维度的物质自然
        3.1.1 自然存在的客观实在性
        3.1.2 自然存在的客观规律性
        3.1.3 自然存在的物质统一性
    3.2 实践论维度的人化自然
        3.2.1 人化自然是“人类化了的自然界”
        3.2.2 人化自然以劳动实践为中介
        3.2.3 人化自然的“双重超越”
    3.3 历史论维度的社会自然
        3.3.1 历史的自然与自然的历史
        3.3.2 自然史与人类史彼此相互制约
        3.3.3 “社会是人同自然界的完成了的本质的统一”
    3.4 生态论维度的生态自然
        3.4.1 自然对人的优先地位
        3.4.2 “物质变换”的生态内蕴
        3.4.3 “自然生产力”的生态经济学
第四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理论地位
    4.1 马克思的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
        4.1.1 马克思对科学的哲学理解
        4.1.2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实践生存论性质
        4.1.3 实践生存论是马克思科学哲学与自然概念联结的纽带
    4.2 马克思的“两大发现”与自然概念
        4.2.1 自然概念与唯物史观的形成
        4.2.2 自然概念与剩余价值学说的发现
    4.3 马克思的共产主义学说与自然概念
        4.3.1 人类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演进的自然历史性
        4.3.2 共产主义社会是人与自然界矛盾的“真正解决”
第五章 马克思自然概念的现代意义
    5.1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理论科学
        5.1.1 实践唯物主义自然观为现代理论物理学提供哲学解释原则
        5.1.2 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理论为现代地理学研究提供指导
        5.1.3 人类自身是自然的理论为现代人口科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5.2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物质生产
        5.2.1 劳动过程进步论科学说明现代科技革命中人与自然的新特点
        5.2.2 人与自然的物质变换理论澄清现代信息社会理论的片面性
    5.3 马克思的自然概念与现代生态问题
        5.3.1 揭示当代生态问题的成因
        5.3.2 提供解决生态问题的路径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攻读博士研究生期间的科研成果
        一、 论文发表
        二、 参与的科研项目
        三、 获奖情况
致谢

(8)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1.3.1 弗洛姆“人道主义”思想的研究综述
        1.3.2 弗洛姆对资本主义社会批判思想的研究综述
        1.3.3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综述
        1.3.4 对国内外已有研究的评价
    1.4 基本思路与研究方法
    1.5 创新点
第2章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概述
    2.1 弗洛姆及其文化经历
        2.1.1 弗洛姆其人
        2.1.2 弗洛姆的文化经历
    2.2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来源
        2.2.1 接受空想社会主义者理论
        2.2.2 吸纳马克思早期人道主义思想
        2.2.3 融汇其他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人道主义精神
        2.2.4 继承弗洛伊德抽象人性论内涵
    2.3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架构与逻辑进路
        2.3.1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总体架构
        2.3.2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进路
第3章 人的本性理论: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哲学前提
    3.1 弗洛姆人性思想的理论基石
        3.1.1 人的生存两歧性
        3.1.2 抽象的人道主义
    3.2 弗洛姆社会生物学人性论方法
        3.2.1 审视弗洛伊德生物学人性论方法
        3.2.2 理解马克思社会学人性论方法
        3.2.3 作为生物学和社会学的综合的社会生物学方法
第4章 “丰裕”异化的批判: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现实性基础
    4.1 马克思的“贫困”异化论及其反思
        4.1.1 马克思“贫困”异化论
        4.1.2 反思马克思异化论
    4.2 批判与扬弃“丰裕”异化现实
        4.2.1 批判现实社会“丰裕”中人的异化
        4.2.2 对现实社会“丰裕”中人的异化的扬弃
第5章 人性的社会满足: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未来图景
    5.1 未来社会总图景
        5.1.1 反思苏联社会主义模式
        5.1.2 未来社会的总体构想
    5.2 未来社会的消费观
        5.2.1 克服异化消费
        5.2.2 建立健康的人道消费行为
    5.3 未来社会的技术观
        5.3.1 对人的创造性根基消解的消解
        5.3.2 实现技术社会的人道化
    5.4 未来社会的和谐观
        5.4.1 用“永恒之爱”充满和谐社会
        5.4.2 建立和谐的人道主义的社会主义
第6章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评析
    6.1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合理内核
        6.1.1 崇尚具有向上精神的社会主义
        6.1.2 坚持社会主义彻底否定资本主义
        6.1.3 倡导规约技术与健康消费的社会主义理念
    6.2 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缺憾
        6.2.1 以抽象的人作为社会主义思想的山发点
        6.2.2 片面理解社会主义内涵
        6.2.3 漠视通向实现未来社会途径的现实性
第7章 结论
    7.1 把握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逻辑进路是对其社会主义思想整体性研究的前提
    7.2 抽象人性论是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基石
    7.3 唯物史观及其方法是正确认识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的关键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着及获奖情况

(9)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 概念界定
    三 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五 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及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第一节 新课改以来浙江省历史高考演变
        一 文科综合阶段
        二 历史选考阶段
    第二节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概况
        一 命题依据
        二 考试内容
        三 考试要求
        四 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第二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分析
    第一节 题型分析
        一 选择题
        二 非选择题
    第二节 内容分析
        一 中国史与世界史内容分析
        二 必修与选修模块内容分析
    第三节 试题特点
        一 继承传统,史学素养
        二 史地结合,时空观念
        三 覆盖全面,考查细致
        四 阅读理解,挖掘内涵
第三章 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评价
    第一节 试题反映的成功之处
        一 核心素养贯穿始终
        二 现实关怀穿插其中
        三 知识内容深度整合
    第二节 试题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 战争史内容考查多
        二 试题区分度不明显
第四章 关于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的教学建议
    第一节 重视学科基础知识
    第二节 注重史料分析训练
    第三节 渗透史学研究方法
    第四节 加强自身综合素养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1.1.1 西学释义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3.2.1 “新”与“旧”调和论
        3.2.2 “动”与“静”调和论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四、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论文参考文献)

  • [1]萨特的马克思主义观研究[D]. 王佳靖. 吉林大学, 2019(02)
  • [2]马克思资本批判视域下福斯特资本逻辑的生态批判思想评析[D]. 刘顺.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1)
  • [3]论爱因斯坦的社会主义思想[J]. 周德海. 桂海论丛, 2018(04)
  • [4]爱因斯坦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李玲. 电子科技大学, 2008(04)
  • [5]爱因斯坦对社会主义的见解[J]. 李恩波. 中州学刊, 1990(03)
  • [6]马克思自然概念的当代解析[D]. 刘福. 吉林大学, 2020(08)
  • [7]教育部关于印发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语文等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的通知[J]. 教育部.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公报, 2020(06)
  • [8]弗洛姆社会主义思想研究[D]. 王柏文. 东北大学, 2012(07)
  • [9]浙江省高中历史选考试题研究(2015年10月-2019年4月)[D]. 王梓而.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10]《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标签:;  ;  ;  ;  ;  

爱因斯坦社会主义观评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