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林加地震归咎于埋藏断层

科林加地震归咎于埋藏断层

一、科林加地震归咎于潜伏断层(论文文献综述)

马曹章[1](1983)在《科林加地震归咎于潜伏断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于5月2日震惊整个加利福尼亚料林加的里氏6.5级地震造成的恶果,科学家们正在进行研究,以了解这次几乎使每个人都感到惊奇的地震事件、地震的强度和详细情况。震中位于地下约6英里深处,始震发生以后,科学家们考察了这一地区以找寻地表及地下破裂变形的线索,期望这种结果是沿一条相当大的走

卞梁[2](2018)在《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文中提出本文在广泛搜集及阅读诸多近代赴台西人所着文本的基础上,尝试较为清晰、全面地分类概括近代西人所见台湾的方方面面,提炼出具有普遍共性的西人“台湾印象”;结合十九世纪西方文化背景及中西交往环境,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进行解析;在行文中,注重对樟脑战争、牡丹社事件、中法战争等关键历史节点进行论述,以西人的视角来审视这些重大历史事件对近代台湾发展轨迹所产生的影响;综合借鉴历史学、社会学、人类学等多学科理论,运用实证主义、功能主义、东方学、西方优越论等学科方法,分析影响西人台湾印象形成的多方面因素,并进行一一例证,最终将十九世纪西人眼中台湾的大致面貌呈现出来。本文认为,由于十九世纪赴台西人一方面长期处在西方优越论与西方中心主义裹挟之下,一方面又对神秘的东方文明充满着好奇,因此来台后,他们始终处于一个矛盾的心态中,他们在深深着迷于台湾的美景风物的同时,又试图以自己所认同的文化观点来定义台湾,获得对台湾的所谓话语权。这也决定了他们常用微观与直观的手法来记录台湾的客观事物,而对台湾的文化层面多进行主观评价与臆断,有时甚至以公然伤害乃至于出卖台湾来谋求自身的利益。这种主客观并存的论述基调正是其矛盾心态的外在表现。近代西方人在建构其“台湾印象”的背后,是复杂的西方优越论、东方主义、基督教“救世”心态等观念的作用。当然,文化的影响是双向的,在不断深入了解台湾社会的过程中,西人又受到台湾当地文化的渲染与影响,这使得他们逐渐产生了台湾认同,大力向西方介绍台湾。因此,近代西人眼中对台湾“矛盾”的解读或许便是“他者”眼中近代西方“殖民霸权”的另一种解释。最后,西人所留叙台文献在近代台湾史研究方面有着难以替代的作用,这无疑是我国历史文献学和中外关系研究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

王路晨[3](2017)在《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 ——当代爱尔兰小说创伤书写研究》文中提出“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是各种文化遗产的经书,生产出无穷无尽的注释和评论。但在后独立时期的爱尔兰,历史与历史叙事变成了同质话语,小说被具有神话性质的历史所抢占。当代爱尔兰小说以异质、多元、宽容的创伤书写擦除了羊皮纸上“真经”的字迹。作家们着力寻找创伤记忆中失落的遗迹及历史根源。国内外研究现状表明,目前对当代爱尔兰小说进行整体的创伤研究较为鲜见,且单个文本的研究多聚焦于单一主题或特定历史时期“创伤小说”的研究,忽略了创伤书写的本质内涵及跨文类与跨时空性。鉴于此,本文基于民族、家庭、个人三个层面的创伤,以不同文学形式的作品通过多视角的创伤书写,力求揭示出创伤历史的真貌。论文主体部分共四章,第一章阐释了创伤理论的发展和转向,及小说创作的社会历史语境的变迁。后续三章分别以历史元小说、哥特书写和证词文学分析了当代爱尔兰小说中的创伤展演、代际传递与安度的整体线索。首先,历史元小说以复调与对话、戏仿与反讽的策略审视了饥荒神话与英雄神话;其次,当代哥特书写中的恐惑与幽灵徘徊是历史创伤延宕于家庭的体现,代际传递的家庭秘密是边缘群体的“心灵墓穴”;再次,证词赋予了受创个体重新获取被剥夺的书写权力,在集体哀悼的过程中,通过见证共同体,走向创伤的安度。当代小说中多维的创伤书写,反映了文学创作的时代性。

戚立[4](2018)在《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本文研究对象的巨型结构理论是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西方建筑学领域先锋理论的一个分支。同时,它也是作为现代主义建筑晚期前卫运动的一个分支——巨型结构运动的产物。巨型结构理论能够被概述为:建筑呈现出尺度可延伸、巨型化、结构框架分级化等特征,并且不同层级的结构,其使用寿命各不相同。首先,笔者试图在现阶段国内外既已成型的研究基础上,以建筑史的视角入手,追溯巨型结构的源起。随后,笔者将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通过考察巨型结构理论在不同阶段所应对的主要议题,以此来审视巨型结构理论的发生、发展和湮没。同时,在巨型结构并不算长的历史传统中,如果以既有的巨型结构概念和标准去审视运动开始之前的一些现代建筑案例,则可以建立起这些案例与巨型结构之间的发展关系。但是,与其说这种努力能为巨型结构锁定其萌生的根源,不如更确切地说是发现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成熟、以及巨型结构运动启动的历史信号。相对于现代主义早期的那些案例而言,自19世纪以来的那些由钢铁和玻璃构筑的博览建筑,以及距今更为久远的中世纪的桥梁、乃至北美原住民的居住文明遗址,它们更适合被视作为巨型结构的起源。通过扩大历史考察的视野范围,笔者尝试为巨型结构寻找出一条可能的萌发和逐渐成型的线索,并以此来论证巨型结构之于现代建筑的意义与内在关联。此外,笔者在英国留学期间,选取了当地的三个在巨型结构运动中为数不多得以建成、并且被保存至今的建筑实例,以案例分析作为具体的方法对其进行考察。此外,笔者力图摆脱在一个相对狭义的语境中对具体案例是不是巨型结构进行对号入座式的身份判断行为的限制,转而将注意力聚焦于历史沿革及与设计相关的议题。通过梳理巨型结构运动及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这三座建筑在当下所处的截然不同的状况,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现象背后的原因,进而在当代建筑学和城市化进程语境中去审视其意义,在当代的社会文本背景下完成对巨型结构认知的更新。作为处在现代主义晚期与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引人瞩目的过渡性插曲,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型结构理论在建筑史学和理论的研究中则被牢牢地贴上了“激进”、“荒谬”的标签,但其的历史意义和对当下城市化进程的启发,在后来的时间里逐渐得到人们的认知。本文总结了巨型结构理论的概念、归纳了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类型、考察了巨型结构理论的先例和源起、还原了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另外,本文通过剖析三个典型的巨型结构建成案例的成败,挖掘其具有借鉴价值的品质,试图在现代主义历史语境中还原巨型结构运动的初衷,呈现巨型结构在当代城市语境下对当代城市化进程的意义。综上所述,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包括:1,笔者提出了―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和―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作为对现有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类型体系的修正,并基于当代视角对巨型结构的概念进行了更新;2,笔者归纳出了一条关于自古代至现代主义时期以来巨型结构的先例和形成的脉络,为现阶段国内在―起源‖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空白提供了一份研究样本;3,在既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扩大考察范围,笔者首次较完整地完成了中文语境中关于整个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进程的梳理。4,笔者通过考察和解析巨型结构的三个现存案例,完成了当代语境下对巨型结构的认知更新。

柯文涌[5](2018)在《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当代发展:现状、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思》文中研究指明在当代心、灵哲学中,唯物主义已经成为心灵哲学研究的基本架构和不二范式。但是,这一结果和成就远不是一个理所当然的事实,而是经历了极为漫长和艰难的哲学思维方式转变和范式革命的历史过程。从心灵的观念史来讲,心灵向来都是一个脱离了生活现实过程本身的被彻底神秘化和严重误读的纯粹概念,人类曾经对心灵概念的理解充满了种种类比、隐喻、谬误和夸大其词。因此,不能从从自然科学的发展中得到令人满意的种种心理现象、状态、事件和过程不仅是神秘主义论调大行其道的主要根据,更是盛产种种唯心主义二元论形式,以致于唯物主义和科学难以指染的渊薮,当然也是当代西方心灵哲学家借以为自由意志辩护的根本性原因。对于心理现象的解释,大致经历了四次脉络比较分明的四个发展阶段,即机械唯物主义、感性唯物主义(不包括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当代还原物理主义、非还原物理主义,唯物主义的每一次发展都是基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工业的强大而日益迅猛的进步(恩格斯语)”。但是,无论那种形式的唯物主义,似乎都没有解决心身问题和意识产生问题。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似乎在生产实践和社会交往的基础上对这两个问题作出令人满意的解决。本文可以分为六章:第一章论述心灵的自然化必须坚持唯物主义的正确指导方向;坚持唯物主义的前提是跟自然科学结成联盟;唯物主义应该随着自然科学的每一次突破而修正自己的观点,改变自己的理论形态。第二章粗略地介绍了心灵科学研究范式转换过程,在近代启蒙主义的理性精神的启发下,物理学、化学、生物学、生理学、心理学等自然科学的相继建立,大量的相关的科学事实无疑推动了心灵哲学的研究范式的转换,即从以唯心主义为主导的研究范式到以唯物主义为主导的研究范式的转换。第三章的论述: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的现当代发展最初是以探讨心身问题的形式出现的,以维特根斯坦为代表的英美分析哲学在心灵哲学中掀起的“语言学转向”,激活了心身问题在当代唯物主义的架构中讨论。从此,唯物主义的心灵哲学范式逐渐占据了难以逆转的主导性地位,“解构心灵”成为当代心灵哲学家们乐此不疲的话语。事实上,几乎所有的心灵哲学家都成为了坚定的唯物主义者,他们的基本工作就是用物理学的语言和理论或自然科学的语言和理论来说明心灵的、功能和本质,以便深化科学的世界图景。在将心灵自然化的过程当中,唯物主义的形态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出现了类型同一论、个例同一论等功能主义和取消主义多种唯物主义新形态;这为心灵的还原或取消提供了逻辑上的可能性发展空间。第四章的论述:随着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从主观观点的角度对心灵还原的可能性的质疑以及澳大利亚心灵哲学家杰克逊的知识论证的提出,在英美分析性心灵哲学中,重新掀起了一场现象主义运动,意识问题成为心灵哲学当中的难问题。麦金认为,如何化解意识难问题呼唤着一场心灵哲学的概念革命。第五章的论述:关于如何以一种非还原的方式关联心理现象和心理现象的物理主义范式革命接踵而来:相继出现了随附性、构成性和实现性等三种物理主义新范式,因而形成了随附物理主义、构成物理主义和实现性物理主义三种非还原唯物主义新形态。尽管心灵哲学中的当代物理主义有了这样或那样的新发展,但是并没有触及到意识问题的根本,因为它们并没有真正地说明意识产生问题,即物质如何产生意识。第六章的的论述:当代物理主义者鲜有关注到跟他们同属唯物主义哲学阵营的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其实早已对心身问题提供了可能性的回应。进一步说,马克思哲学的哲学革命当中或许本身就包含着对心身问题以及意识难问题的解答。根据对新唯物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的哲学文本的解读,马克思主义里的哲学革命包含了语言革命和意识革命双重维度;前者要求在现实生活当中建立语词和现实世界的内在逻辑,清除无用的、空洞的哲学语词,这跟维特根斯坦的语言革命有一致之处,后者要求拒斥旧的形而上学及其孤立、静止的哲学分析方法,因而反对用形而上学同一性来分析心身关系;主张“现实的人”是一个统摄物质和心灵的原初的历史概念,物质和意识在人的能动生活发展中逐步实现它的辩证同一性。不仅如此,马克思还分析了心身二元论形成的社会历史根源,即它是物质和精神的分工的产物。马克思强调了只有在消灭分工的感性实践的历史发展中,才能慢慢消除这种二元对立的历史幻象。

杨晓峰[6](2013)在《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建构》文中研究说明打开身体昭示其中的秘密激发了普遍的迷狂并引起了社会的巨变。身体在经历了古典前期的狂欢、中世纪的禁欲、文艺复兴的解禁以及近代的转向之后,成为现代社会的热点问题。当代的“酷儿理论”将身体作为改变社会运作模式的主战场,企图消解政治、文化、经济、家庭、性别、性爱等方面的一切限制。随着我国的开放与国际的接轨,西方思想也开始涌入中国,对我国社会构成强烈冲击。当前的青少年群体中不乏盲目将身体作为反抗家长控制,讥讽学校教育,表达不满,追求快感,释放欲望,彰显个性的现象;基于身体表达与快感追求的杀玛特、腐女、非主流、同性恋、网络性爱等在青少年中蔓延;在客体化、自我管理与消费文化的包围下,身体意象成为部分青少年心理问题的触发因子,须臾不离左右的身体却成为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面对新时代的身体狂欢与身体困惑,教育需要做出认真的、全面的、深刻的、及时的、有效的回应。正是基于这种思考,我们将研究扎根于课程领域,希望利用课程文本中丰富的身体叙事引导学生进行世界、社会与自我的建构。在本研究中我们借助文献法、文本分析法、逻辑思辨方法对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建构进行了深入的学理探讨与实证演绎。文章主要由六部分组成。第一部分对相关概念做了初步厘清,将身体研究对象分为生物形态的身体、心理观感中的身体与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体。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体除了对身体提出具体要求之外,还通过复杂机制影响心理观感中的身体而最终作用于生物形态的身体,是本研究的重点。第二部分对西方名着课程与我国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包括插图进行了细致分析,从中可以看到身体与外部世界千丝万缕的联系。第三部分析了课程文本中身体叙事的认识论与规范论价值,指出身体在知识的来源、人际交往、社会政治意识、人类经济学意识当中的建设性作用。第四部分剖析了课程文本中身体建构的困境,认为课程的哲学与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以及课程历史惯性对身体的漠视导致身体在课程文本中处于存而不论的状态。第五部分析了课程文本中身体建构的紧迫性:社会生活中的身体乱象令人堪忧,体育课程中的身体成为与个体诉求高度相关的资本积累与娱乐化工具,美术课程中的人体写生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大众的情色警惕性。面对咄咄逼人的身体格局,以课程文本中的身体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全方位教育已经是一个迫切的课题。第六部分探讨了几种课程文本中身体建构的策略:其一,借助德勒兹的理论,对感觉在课程解读方式中的意义进行了新的思考,将其与身体紧密联系起来,认为课程解读就是自我在感觉中消失,课程在感觉中抵达的过程;其二,将脑科学最新研究成果纳入课程认识论,认为课程效应就是神经生物学过程,从而将身体纳入课程认识论的基质之中;其三,从劳动与活动身体以及空间位移角度思考了活动课程与隐性课程的展开策略,建议在活动与隐性课程中多关注身体器官的功能开发,设置不同空间环境并消除对身体的压迫性干涉;其四,从空无课程角度探索不同层次与类型的身体诠释与运作方式、全面身体教育课程的原则,以及课程文本中语言中断之处的意义;其五,从人类终极关怀视域审视了复数身体创伤记忆——课程与教学中的历史创伤叙事,指出这种创伤记忆不利于民族国家的和谐共存,应从人类愿景角度重新对其进行思考与设计;其六,从拉康等人对自我的分析出发,指出身体所负的沉重枷锁,为了避免各种各样的能指链施加给身体过度的张力,在我们利用课程文本中的身体来引导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时,要怀着一颗宽容、理解、悲悯之心。

徐霖晨[7](2020)在《后真相时代我国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构成与传播逻辑分析》文中研究指明虚假新闻作为新闻业诞生以来长期存在的痼疾,进入后真相时代后,其媒介话语和传播逻辑发生了一定的变异。本文以后真相时代的虚假新闻为研究对象,选择近十年《新闻记者》评选出的年度假新闻为研究样本,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形式,分析了其话语内容、话语修辞及传播过程,以此对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构成、传播特点和传播机制展开研探,并结合实际需要与实践可行性,总结出了三条虚假新闻传播的规避策略。本文具体可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本选题的研究缘起、研究意义、概念界定、研究现状、研究设计和创新点;第二部分通过对样本的统计分析和案例研究,从话语内容和话语修辞两方面呈现了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构成;第三部分借助对后真相时代社会特点的把握和虚假新闻传播实例的研判,提炼出了内容情绪化、路径社交化和影响裂变化三大传播特点;第四部分溯源虚假新闻生发、发酵、长尾三个阶段,结合新闻反转、算法推荐、圈层传播、逆火效应和沉默的螺旋等多种传播现象和理论剖析了其各阶段的传播机制,并对其中的影响因素、传播走势等做了分析;第五部分则依托上述研究成果,分别从内容核验、圈群识别、情绪校正三个维度讨论了虚假新闻传播的规避路径,详述了三种方式的运作逻辑和优缺点。在后真相时代的背景下,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和传播逻辑均较以往出现了异化的倾向,表现为情绪色彩的突出、社交因素的融入、影响力和影响面的放大等等。为此,当下对虚假新闻的治理不能再依靠单一的内容打假,将追踪传播圈群和校正潜在情绪一同考虑在内,虚假新闻才有可能得到根本上的控制。

李霞[8](2010)在《经济危机变异与政策嬗变研究》文中认为自1825年英国爆发世界上第一次经济危机以来,资本主义经济就在繁荣与萧条中曲折前进。时至今日,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不论是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没有谁能摆脱经济危机的阴霾。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一旦爆发经济危机,就会出现产品滞销、生产下降、失业增加、企业破产倒闭,社会经济陷入瘫痪、混乱和倒退状态。更有甚者,还会引起政治危机和社会动荡。因此,对于这一市场经济的伴生物——经济危机的研究,无疑成为各个国家关注的重要话题。事实上,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早在十九世纪初就已被纳入西方经济学家们的理论视野。200多年来,他们围绕经济危机及其产生的原因、类型和实际对策等方面进行了各自不同的分析和探讨,进而形成了各种不同的经济理论和政策主张。这些研究成果,对于当前我们进一步研究经济危机,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西方经济学家们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均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不变的前提下得出的结论,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一定的理论缺陷。而唯独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经济危机理论,对于我们认识历次经济危机具有很好的理论指导意义。为此,本文在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之上,运用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围绕经济危机变异及其机理、政府角色变迁和政策嬗变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以期对政府防范和应对经济危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具体说来,本文除导言外,共分为五章:导言部分主要对国内外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状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本文的选题意义,并就本文的框架结构、技术路线、创新点和研究方法进行了介绍。第一章阐述了经济危机的涵义、主要特点和经济危机变异的表现。本文通过对近百年来爆发的主要经济危机的各自形成背景和具体表现的考察,从具体到抽象,总结出历次经济危机具有破坏性、传导性和周期性三个主要特点。同时认为经济危机表象不一,发生了一定的变异,即呈现出失业和通货膨胀的并存、经济危机负效应的弱化、虚拟经济的主导性和危机爆发的全球性这样几个特点。第二章具体分析了经济危机及其变异的机理。关于经济危机的形成机理,本文通过对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的理论总结,以及对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的理论评析,认为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并没有过时,它仍然是认识当代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根源的根本依据。而关于经济危机变异的机理,本文认为政府的介入、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是引发危机变异的主要原因。第三章在研究经济危机变异的同时,探讨了政府角色变迁与危机变异之间的关系。在古典经济学家的眼中,市场机制这只“看不见的手”可以自发调节经济,实现资源配置最优化,而政府只是充当“守夜人”的角色。但是1929年经济危机的爆发,打破了这一神话。经济危机的爆发使得资产阶级开始重新界定政府在经济活动的作用。而政府在经济生活中的角色也随着经济危机的变异而发生了相应的变迁,即经历了政府干预→放任→干预的角色转变。第四章具体分析了经济危机变异、政府角色变迁和政策嬗变之间的关系。指出危机变异引发政府角色的变迁,而作为政府应对危机的重要工具——经济政策,也必然随着危机的变异和政府角色的变迁发生着相应的嬗变,即实现了由需求管理到供给管理再到供求混合管理,由以邻为壑到协调合作,由国内走向国际、通过建立国际经济组织与政府联手应对危机的政策嬗变。从而为我们应对当前和今后的经济危机给予了重要的政策启示。第五章研究了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及其应对政策调整问题。根据中国经济增长率的变动轨迹,按照经济学界“谷—谷”划分方法,认为中国自建国以来的经济波动可以划分为十个周期,并认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周期长度不一,并呈现由短周期向长周期演变的趋势;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幅度不一,并呈现波动幅度逐步缩小的趋势;经济周期存在古典型和增长型两种类型,并呈现由古典型为主导向增长型为主导的转变趋势;存在封闭型波动和开放型波动两种情况,并呈现与世界经济周期波动由非同步性向同步性转变的趋势。究其原因,本文从社会供求矛盾、经济体制本身的缺陷和经济开放程度三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并认为它们是造成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基础性原因。同时,本文对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所进行的政策调整予以归纳总结,特别指出了当前经济危机下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进而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具体政策选择。经济危机是当前任何一个发展市场经济的国家所不可避免、迟早要发生的一种现象,在看到它对经济社会造成破坏的同时,更应该对其积极的一面给予高度重视,即经济危机是产业结构调整的最佳时机、是进行体制创新的最佳时机、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最佳契机。

二、科林加地震归咎于潜伏断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科林加地震归咎于潜伏断层(论文提纲范文)

(2)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大陆学界的有关研究
        (二) 台港澳学界的有关研究
        (三) 西方及日本学界的研究
    三、概念的界定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西人来台背景及其职业
    第一节 近代来台西人所处的时代背景
        1.1.1 十九世纪中叶的台湾
        1.1.2 大航海时代与十九世纪的西方
    第二节 近代赴台西人的职业
第二章 西人“台湾印象”的建构方式
    第一节 实证主义社会学、人类学研究方法在历史记述中的实践
        2.1.1 社会学理论及其在西人述台中的作用
        2.1.2 人类学理论及方法在西人印象形成中的作用
    第二节 功能主义与东方学
        2.2.1 功能主义理论的基本概念与实际运用
        2.2.2 东方主义理论及其对西人“台湾印象”的影响
第三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上)
    第一节 地理景观与风物特产
        3.1.1 对台湾的地质学考量
        3.1.2 对台湾本岛的描述
        3.1.3 对澎湖地区的描述
        3.1.4 台湾的植物
        3.1.5 台湾的动物
        3.1.6 台湾的矿产资源
    第二节 历史变迁与城镇面貌
        3.2.1 台湾的历史沿革
        3.2.2 近代台湾的城镇面貌
        3.2.3 近代台湾原住民地区面貌
    第三节 “二元”的社会构成与民众的日常生活
        3.3.1 西人的对台人种学理论
        3.3.2 西人眼中的台湾先住民形象
        3.3.3 近代西人眼中的汉人形象
第四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中)
    第一节 台湾文化与台湾社会
        4.1.1 台湾医疗
        4.1.2 台湾音乐
        4.1.3 台湾教育
        4.1.4 台湾方志及游记
    第二节 台湾的宗教与民间信仰
        4.2.1 在台汉人的宗教观
        4.2.2 台湾原住民的宗教观
        4.2.3 近代天主教在台传教活动
        4.2.4 近代基督新教在台传教活动
        4.2.5 风水迷信
第五章 西人眼中的“台湾印象”(下)
    第一节 中西比较视野下的樟脑战争
    第二节 牡丹社事件与台湾社会的转型
    第三节 法军侵台与西人眼中的战时台湾
第六章 西人“台湾印象”形成原因探析
    第一节 赴台西人的教育背景与知识结构
    第二节 “文化优越论”与西方中心观
    第三节 基督教义与潜意识中的“救世”心态
    第四节 文化适应与文化认同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3)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 ——当代爱尔兰小说创伤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第一节 基本概念的厘定
        一、“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
        二、当代爱尔兰小说的定位
    第二节 选题的缘由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问题的提出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问题的提出
    第四节 研究对象、策略、内容与意义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策略及内容
        三、研究意义
第一章 创伤理论与当代爱尔兰小说创伤书写
    第一节 创伤理论与创伤书写
        一、创伤的基本定义与心理分析
        二、创伤理论的发展与转向
        三、从病理学到文学性创伤书写
    第二节 当代爱尔兰小说的创伤书写
        一、从现代走向当代:社会语境的变迁与小说的发展
        二、历史反思与空间重构:新语境下的当代爱尔兰小说
        三、当代爱尔兰小说创伤书写的双重维度
第二章 历史创伤的展演:当代爱尔兰历史元小说的创伤书写
    第一节 反思创伤:历史的附魅与祛魅
        一、神话与历史:神话化历史中的创伤
        二、置换神圣化:民族主义的创伤书写
        三、“去神话化”:历史创伤的多维叠写
    第二节 再现创伤:多重视角的饥荒叙事
        一、缄默与发声:“缺席”的大饥荒
        二、“众声喧哗”:复调中的饥荒重构
        三、创伤历史的跨越:多重时空体的对话
    第三节 审视创伤:血祭的神话与复活节起义
        一、“血祭”革命的神话:暴力合法化与英雄主义
        二、英雄神话的反讽式戏仿:小人物视角下的大革命
第三章 创伤的延宕与代际传递:当代爱尔兰哥特中的创伤书写
    第一节 哥特与爱尔兰哥特书写
        一、哥特与英美哥特的兴起
        二、爱尔兰哥特与哥特爱尔兰
        三、当代爱尔兰新哥特书写
    第二节 爱尔兰新教哥特:阈限身份的创伤
        一、式微的身份象征:创伤代际传递中的大房子
        二、外化的哥特符码:创伤记忆的空间碎片
        三、怀旧中的复乐园:破碎自我的创伤规避
    第三节 天主教-民族主义哥特:边缘群体的创伤
        一、幽灵缺席的在场:创伤“他者”的复归
        二、内化的哥特形式:双重碎片化的“无名氏”
        三、幽灵漫游的场所:“亦真亦幻”的异质空间
第四章 创伤的见证与安度:当代爱尔兰证词文学中的创伤书写
    第一节 历史创伤的重复与见证
        一、创伤再现与伦理转向
        二、创伤书写与延宕性见证
    第二节 性别话语下的创伤:规训下的爱尔兰女性
        一、灵肉合一的自我:身体作为创伤记忆的场所
        二、叙述的自我:不驯的身体与命名的颠覆
        三、独立的自我:书写治疗与个体精神顿悟
    第三节 见证共同体与创伤安度
        一、抗辩式证词:创伤的自我见证
        二、不可靠叙事:创伤的伦理判断
        三、见证共同体:互文性中的创伤安度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研究源起
        0.1.1 历史语境
        0.1.2 "巨大性"与"巨型形式"
        0.1.3 当代城市的建筑集群现象
        0.1.4 当代学术研究焦点
    0.2 研究定位
        0.2.1 研究内容
        0.2.2 研究目的与意义
        0.2.3 研究方法和工具
        0.2.4 研究面临的难点
    0.3 研究现状综述
        0.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0.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第一章 不只是大:巨型结构的认知
    1.1 巨型结构的概念
        1.1.1 什么不是巨型结构
        1.1.2 什么是巨型结构
        1.1.3 有关巨型结构字面意义及其中文翻译的刍议
    1.2 巨型结构理论模型的四个类型
        1.2.1 基础设施的巨型结构
        1.2.2 人造地景的巨型结构
        1.2.3 技术至上的巨型结构
        1.2.4 意识形态的巨型结构
    1.3 小结
第二章 历史的递进:巨型结构的源起
    2.1 古代聚落与设施
        2.1.1 古代聚落及其延伸性
        2.1.2 古代案例的基础设施特征
    2.2 自启蒙运动以来城市与建筑的变化
        2.2.1 城市建筑的创新与被赋予的社会使命
        2.2.2 城市改造的精密性与整体基础设施化的构想
    2.3 建筑材料和技术的发展及其影响
        2.3.1 铁和预应力技术的介入
        2.3.2 尺度的进一步解放:模数化的钢铁建造技术
    2.4 新的建筑类型与现代意义的城市改造
        2.4.1 巴黎的拱廊街、百货商场与现代性
        2.4.2 城市的新秩序:基于城市地下轨道交通的公共交通网络
        2.4.3 城市设施终端的聚合
        2.4.4 交通运输需求造成的城市压力
    2.5 大都市的新精神之声与乡愁的背离
        2.5.1 乌托邦的憧憬和质疑
        2.5.2 未来主义的呐喊
        2.5.3 现代主义的突围
    2.6 小结
第三章 从困境中的爆发到轰鸣中的戛然而止:巨型结构运动的进程
    3.1 现代建筑的活跃:巨型结构运动的序曲
        3.1.1 从勒-迪克的穹顶到多米诺体系:支撑与填充
        3.1.2 现代城市实验性方案的启发
        3.1.3 现代意义的巨型结构雏形
        3.1.4 基于人际关联的建筑和城市空间组织方式
    3.2 基于传承的反叛:巨型结构运动的启动
        3.2.1 个体、群体和整体:一种建筑观念的演变
        3.2.2 功能集合与机动性议题的探索
        3.2.3 巨型结构理论实践的里程碑
        3.2.4 新粗野主义的修正
        3.2.5 巨型结构运动初期对交通议题的思考
    3.3 动态视角下的现代主义传承:十次小组及其理论
        3.3.1 十次小组的成立与国际现代建筑会议的解散
        3.3.2 十次小组对巨型结构运动的意义
    3.4 批判性的拯救:从建筑电讯派的成立看巨型结构运动的推进
        3.4.1 建筑电讯派团体概况与时代背景
        3.4.2 建筑电讯派在巨型结构运动中的历史地位
        3.4.3 运动初期立场表达与交流平台的搭建
    3.5 民族内核与外来观念的融合:新陈代谢派的成立及其初期活动
        3.5.1 巨型结构运动在日本发生的历史背景
        3.5.2 新陈代谢派及新陈代谢小组的成立
        3.5.3 战后日本进步建筑师对日本传统的寻觅和思考
        3.5.4 新陈代谢派在巨型结构运动初期的活动
    3.6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的活动与议题
        3.6.1 基于消耗和消费的建筑观
        3.6.2 基于灵活性与机动性议题的研究
        3.6.3 城市及建筑的结构层级与生命周期理论的受阻
        3.6.4 巨型结构运动中期对游戏性和日常性的关注
        3.6.5 概念与技术层面并进的巨型结构理论发展
        3.6.6 "城市-领域"视角下的巨型结构运动
        3.6.7 作为通用术语的"Megastructure"的诞生
    3.7 昙花一现:巨型结构运动短暂的高潮与落幕
        3.7.1 插件城市演进小史
        3.7.2 乌托邦的赋能与退场:巨型结构运动的衰落
        3.7.3 巨型结构运动晚期的激进学术活动
        3.7.4 巨型结构基础设施化议题下的城市与建筑
        3.7.5 巨型结构运动最后的机遇与妥协
        3.7.6 一种文明及其承受的不满:巨型结构运动的历史落幕
    3.8 小结
第四章 现代建筑的失物招领:巨型结构现存个案解析
    4.1 坎伯诺尔德新城规划及城镇中心
        4.1.1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的规划背景
        4.1.2 两极化的社会评价
        4.1.3 解决问题或成为问题:交通的悖论
        4.1.4 坎伯诺尔德新城及城镇中心带来的经验与意义
    4.2 公园山社区
        4.2.1 公园山社区及其建设背景的概述
        4.2.2 社会住房设计、法规及政府行为等历史条件
        4.2.3 公园山社区的建设历程
        4.2.4 街道生活的立体再现:"空中街巷"的实践
        4.2.5 公园山的衰落与对它的反思
    4.3 巴比肯社区
        4.3.1 巴比肯社区的社会背景和热身运动:金巷社区与政策法规的调整
        4.3.2 伦敦郡议会与伦敦市法团博弈下的"整体性"思考
        4.3.3 密度、文脉和品质:重新定位的巴比肯重建
        4.3.4 多元化的职能整合:巴比肯社区方案的更迭
        4.3.5 1959年版巴比肯社区方案及项目的落成
        4.3.6 文化的渗透:巴比肯艺术中心
        4.3.7 基于实用主义的技术表现力
    4.4 基于案例分析的巨型结构理论认知更新
        4.4.1 工艺方法与差异性关联的建立
        4.4.2 审慎的职业克制与自我批判
        4.4.3 基于复杂性的神秘和趣味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语
    5.1 结论
        5.1.1 巨型结构的总体定位
        5.1.2 还原历史视角下对巨型结构的批判性评价
        5.1.3 巨型结构的祛魅与去污名化
    5.2 当代城市语境下巨型结构理论的启示
        5.2.1 精确系统与适应性
        5.2.2 多元价值与技术的整合
        5.2.3 对外部介入因素的利用与警惕
    5.3 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总结、学术增长点及后续研究的展望
        5.3.1 对本文原创性学术成果的总结
        5.3.2 对本文学术增长点的预期
        5.3.3 对本文后续研究的展望
附录A:参考文献
附录B:图片来源
附录C:笔者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后记

(5)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当代发展:现状、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为什么要在心灵哲学中坚定不移地信仰唯物主义
    (一) 心灵研究中唯物主义的迷失及其后果
    (二) 唯物主义心灵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盟
    (三) 当代唯物主义的哲学困境:解不开的意识之结
    (四) 说明心身关系范式及其唯物主义形态
第二章 心理主义与唯物主义的发展
    (一) 蒙昧时代的隐喻心灵:被误导的心灵探索
    (二) 心理学范式的转换:由纯粹思辨到科学实证
    (三) 心理主义及其评价
    (四) 机械唯物主义的心灵哲学
第三章 物理主义:心灵哲学研究范式
    (一) 唯物主义心灵哲学的前奏曲:后现代启蒙语境下的概念分析
    (二) 物理主义与第一人称消亡
    (三) 还原物理主义的逻辑空间及其历史发展形态
第四章 现象主义运动与二元论的抬头
    (一) 现象主义的兴起
    (二) 英美分析哲学当中的“现象主义运动”
    (三) 绝对客观主义的失效与“主观观点”
    (四) 现象主义主要论证
    (五) 现象主义之后:泛心论、突现论
第五章 反还原物理主义之回应及其三种新形态
    (一) 随附物理主义:心灵是随附于物理基础的随附现象
    (二) 构成物理主义:世界构成于物质
    (三) 实现物理主义:世界实现于基础物理结构
    (四) 心灵分析的唯物主义哲学的限度
第六章 马克思主义的心灵哲学反思:哲学革命中包含着对意识问题解答
    (一) 马克思哲学文本解释学
    (二) 费尔巴哈对“无前提”哲学的批判:发现感性世界
    (三) 哲学革命宗旨:确立人与现实世界的有机联系
    (四) 哲学革命的双重维度——语言革命和意识革命
    (五) 马克思哲学对心灵哲学中的心身问题的反思
参考文献
致谢

(6)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对一则报道的追问
    二、身体研究的现状
        (一) 学术领域:身体的蛰伏与苏醒
        (二) 教育领域:渐行渐近的身体
        (三) 课程领域:身体研究的缺席
    三、研究的意义、价值和创新点
        (一) 研究意义与价值
        (二) 研究的创新之处
    四、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说明
    一、“身体”的研究对象
        (一) 生物形态的身体
        (二) 心理观感中的身体
        (三) 社会化过程中的身体
    二、“建构”指的是什么
        (一) 以课程文本开发者为主语的建构
        (二) 以课程文本学习者为主语的建构
        (三) 以课程文本诠释者为主语的建构
        (四) 三种建构的逻辑关系与本研究的重心
    三、关于“课程文本”的说明
第二章 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图景
    一、西方名着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叙事
        (一) 我没有肉欲和目欲
        (二) 最无防卫力的人类肉体
        (三) 尸体被扔进塞纳河
        (四) 血统与族群延续中的身体
        (五) 我们疲惫的眼睛始终在探索
        (六) 为了脚后跟一样大的土地
        (七) 一对蓝宝石做成他的眼睛
        (八) 他压根没有得罪我
        (九) 身体轻快多了
        (十) 亚卡基耶维奇第二天发起了高烧
        (十一) 乌有乡的肺结核审判
        (十二) 在全体士兵面前被送上绞刑架
        (十三) 碧阿蒂斯身体内的毒素
        (十四) 一场疾病后我成为超人
        (十五) 我们认识那条蛇
        (十六) 风吹起她的黑色粗呢裙
        (十七) 戏就这么完了吗
        (十八) 朱利安的杀戮
        (十九) 母亲的祖父以4磅4先令成交
        (二十) 充满细菌的城市公共浴池
    二、我国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叙事
        (一) 英子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二) 你们手里拿着的铅锤代表你们自己
        (三) 仅有笑容那可是远远不够的
        (四) 从身躯里涓涓流出
        (五) 大鼻子的外国人和耀武扬威的巡警
        (六) 难道我们就不能吃掉这个苹果吗
        (七) 一根针扎进他的血管
        (八) 剪断纵横交错的一根根钢筋
        (九) 无形的手掌掠过无限的江山
        (十) 坐着用这手慢慢走去
        (十一) 你必须从他的胸前割下这一磅肉来
        (十二) 不该错投女儿胎
        (十三)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十四) 他是一个永远生活在黑夜里的孩子
    三、教材插图中的身体意象
第三章 课程文本中身体话语的价值
    一、拟体认知——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二、人际交往意识——那就不能只是去注意人家的丑腿
    三、社会政治意识——中产阶级的孩子在阳光下的裸奔
    四、人类经济学意识——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敏感
第四章 课程文本中身体建构的困局
    一、课程哲学基础中的身体
        (一) 基质与障碍:理念论中的身体
        (二) 知识漠视下的身体:要素主义课程哲学
        (三) 作为经验聚集的身体:实用主义课程哲学
        (四) 宏大叙事中的身体:改造主义课程哲学
        (五) 自由与选择中的身体:存在主义课程哲学
    二、课程心理学基础中的身体
        (一) 动物化的身体:行为主义心理学
        (二) 机器化的身体:认知主义心理学
        (三) 自我实现的身体:人本主义心理学
    四、课程发展历史中的身体
        (一) 兴于诗:课程中的身体本体
        (二) 立于礼:课程中的身体规训
        (三) 成于乐:课程中的身体美学
        (四) 古典课程:为后世立法度
        (五) 女子教育:性别歧视中的身体
第五章 课程文本中身体建构的紧迫性
    一、身体狂欢的时代
        (一) 以雌雄同体扮装登场的杀玛特
        (二) 高举解构利刃的酷儿及酷儿理论
        (三) 阴暗与血色中的哥特式女子
        (四) 沉湎于性幻想中的腐女
        (五) 赛博空间中的性爱狂欢
        (六) 娱乐化媒体中的身体乱象
    二、操场上跳起了“江南STYLE”
        (一) 古代学校体育:共同体的身体归属
        (二) 近代学校体育:帝国中的个体突破
        (三) 现代学校体育:面向自体的局面
        (四) 另外的证据:GAME与SPORT
    三、后模特时代的新任务
        (一) 20世纪前期美术课程中的“模特儿之争”
        (二) 20世纪后期美术课程中的“模特儿之争”
第六章 课程文本中身体建构的策略
    一、“感觉”中的消失与抵达——课程解读方式的转型
        (一) 神情涣散时的涌现
        (二) 感觉的逻辑与身体
        (三) 作为“事件”的课程
    二、打开身体屏障内的流动——课程认识论的拓展
        (一) 意识的神经解剖学:课程效应的生物学基础
        (二) 身体屏障内的流动:课程效应的生物学过程
        (三) 绝不是副产品:课程效应的情绪保障
        (四) 课程生物学基础与过程的意义
    三、身体劳动与空间位移——活动与隐性课程的策略
        (一) 活动与隐性课程中身体投入与空间位移的价值
        (二) 活动与隐性课程中身体投入与空间位移的策略
    四、面对身体自身——我们需要反思那些空无课程
        (一) 探索身体诠释与运作技术
        (二) 开发全面的身体教育课程
        (三) 保持对语言中断之处的警惕
    五、复数身体的创伤记忆——后现代课程下的反思与行动
        (一) 复数身体创伤性叙事在课程与教学中存在的原因
        (二) 课程与教学中复数身体创伤性叙事的消极影响
        (三) 如何面对课程与教学中的复数身体创伤性叙事
        (四) 后现代课程观下复数身体创伤性叙事的再思考
    六、被划了斜线的自我——我们需要宽容与悲悯之心
        (一) 沉湎于自我——个体伦理学中的身体
        (二) 不可能存在之真——前本体维度中被改写的自我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与论文

(7)后真相时代我国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构成与传播逻辑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及意义
    第二节 关键概念界定
        一、虚假新闻
        二、后真相及后真相时代
        三、媒介话语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关于虚假新闻的研究现状
        二、关于后真相时代的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选择
        二、研究时间跨度
        三、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构成
    第一节 虚假新闻的话语内容
        一、社会类议题为主
        二、话题性内容居多
        三、负面情绪占比高
    第二节 虚假新闻的话语修辞
        一、标签化文本的情绪导入
        二、冲突元素的注意力吸引
        三、类新闻表述的认知误导
        四、文图结合的虚拟信度增强
第二章 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特征
    第一节 传播内容情绪化
        一、情绪驱动内容传播
        二、内容唤起情绪反应
        三、真实情绪与虚构内容的伴随扩散
    第二节 传播路径社交化
        一、社交关系网的传播嵌套
        二、虚假新闻的社交货币化
    第三节 传播影响裂变化
        一、少数群体拉动影响泛化
        二、指数级增长扩张影响规模
第三章 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的传播机制
    第一节 虚假新闻的生发
        一、真实事件背景下的母本创作
        二、多种动机驱动下的内容臆造
    第二节 虚假新闻的发酵
        一、多主体参与的议程设置
        二、社群传播中的情绪置换
        三、算法作用下的茧房效应
        四、智能时代惯养的思维惰性
        五、新闻反转里的情绪站队
    第三节 虚假新闻的“长尾”
        一、权威话语介入澄清
        二、逆火效应下的真假角力
        三、信任重筑后的沉默螺旋
        四、虚假新闻的可复发性
第四章 后真相时代虚假新闻传播的规避
    第一节 内容核验:大数据支撑下的事实核查
    第二节 圈群识别:阻断虚假新闻的社交式传播
    第三节 情绪校正:公众刻板印象的缓释
结语
附录 《新闻记者》年度虚假新闻汇总(2009-2018)
参考文献
后记

(8)经济危机变异与政策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国内外研究概况及选题意义
    二、篇章结构和技术路线
    三、创新点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经济危机及其变异
    第一节 经济危机的涵义和主要特点
        一、危机和经济危机的涵义
        二、经济危机的主要特点
    第二节 经济危机的变异
        一、失业与通货膨胀的并存
        二、经济危机负效应的弱化
        三、虚拟经济的主导性
        四、危机爆发的全球性
第二章 经济危机及其变异的根源
    第一节 经济危机产生的根源
        一、马克思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的理论分析
        二、西方经济学家关于经济危机根源的理论分析
        三、对当代世界经济危机根源的再认识
    第二节 经济危机变异的根源
        一、政府的介入及其失灵
        二、科技革命是一把双刃剑
        三、经济全球化并非利益均衡化
第三章 政府角色变迁与危机应对
    第一节 从“守夜人”到“干预者”
        一、“看不见的手”和政府“守夜人”角色的提出
        二、“看不见的手”失灵要求政府角色的转变
    第二节 从干预到放任再到干预
        一、凯恩斯主义时期的政府:全面干预经济
        二、新自由主义时期的政府:减少政府干预
        三、新凯恩斯主义时期的政府:干预主义重新登台
第四章 应对危机的政策嬗变
    第一节 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目标和政策工具
        一、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目标
        二、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
    第二节 政策嬗变的主要表现与启示
        一、政策嬗变的主要表现
        三、政策嬗变的几点启示
第五章 中国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及应对政策调整
    第一节 建国以来的经济周期性波动及其政策调整
        一、建国以来经济周期性波动的表现和特点
        二、中国经济周期性波动的原因分析
        三、改革开放以来应对经济周期性波动的政策调整
    第二节 当前危机下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及其政策选择
        一、当前危机下中国发展所面临的问题
        二、当前危机下中国发展的政策选择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科林加地震归咎于潜伏断层(论文参考文献)

  • [1]科林加地震归咎于潜伏断层[J]. 马曹章. 地质科技情报, 1983(04)
  • [2]近代西人眼中的台湾(1865-1895)[D]. 卞梁. 福建师范大学, 2018(09)
  • [3]写在羊皮纸上的历史 ——当代爱尔兰小说创伤书写研究[D]. 王路晨.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8)
  • [4]20世纪50年代末至70年代中期西方建筑学领域的“巨型结构”(megastructure)起源、发展及现存案例研究[D]. 戚立. 东南大学, 2018(03)
  • [5]心灵哲学中的唯物主义当代发展:现状、问题与马克思主义的反思[D]. 柯文涌. 华中师范大学, 2018(12)
  • [6]课程文本中的身体建构[D]. 杨晓峰. 西南大学, 2013(11)
  • [7]后真相时代我国虚假新闻的媒介话语构成与传播逻辑分析[D]. 徐霖晨.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8]经济危机变异与政策嬗变研究[D]. 李霞. 中共中央党校, 2010(10)

标签:;  ;  ;  ;  ;  

科林加地震归咎于埋藏断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