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阳离子淀粉的现场制备和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徐家业,张科良[1](2021)在《破乳剂研发的若干新进展》文中认为本文对近年来破乳剂的研究开发热点,以及新的有代表性的破乳剂进行了比较系统的综述,主要包括环境友好破乳剂、天然产物及其改性产物破乳剂、生物破乳剂、树枝状和非枝树状超分支聚合物破乳剂和纳米破乳剂等。
刘春龙[2](2021)在《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如何解决灰土强度低、硬化时间长以及韧性差等缺点,使灰土材料得到物尽其用,始终是从事边坡加固、地基处理等岩土工程的科技工作者重点关注的核心课题和研究重点。基于这一研究目标,论文致力于改性灰土材料宏细观力学特性及其演化机理研究,为灰土材料在地基处理等工程应用提供新的方法。本文基于化学和物理化学、晶体学、吸附理论、有机高分子等多个学科领域与岩土工程相结合,剖析了石灰固化土机理、有机聚合物与黏土的化学和物理化学作用、有机聚合物对碳化反应产物和火山灰反应水化产物的生物矿化模板作用、石灰碱性环境抗菌保存有机聚合物作用,构建了研发绿色环保、强度高、硬化时间短且韧性好的固化材料的思路。建立了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并将该模型逐步扩展到偏高岭土灰土材料、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中,建立了方解石含量与灰土强度的关系。测定了灰土、偏高岭土灰土、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的宏细观力学特性(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韧度、回弹模量、塑性韧度和细观弹性模量)以及微观表征,剖析了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机理,并解决了灰土强度低、硬化时间长以及韧性差等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针对灰土的力学特性及其固化机理,提出了石灰、CO2、偏高岭土(或黏土)、有机聚合物的相互作用体系模型,研发了强度高、硬化时间短、塑性韧度高的偏高岭土灰土材料、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2)基于土的双曲线模型的定义,利用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推导出了强度的理论表达式,建立了石灰含量、水固比和养护龄期为参数的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将该模型扩展到参数为偏高岭土含量、石灰含量、水固比和养护龄期的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以及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并通过相关试验验证其可靠性。(3)从灰土材料和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分布特征(二维)入手,揭示了灰土的固化过程与石灰含量和水固比的关系,偏高岭土改善灰土力学机制与偏高岭土和石灰含量的关系;利用抗压强度、抗折强度、断裂韧度、破坏模式、回弹模量和塑性韧度等相关试验和参数评价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力学特征。(4)利用表征技术,从微观结构、矿物成分变化和细观弹性模量分布上,得出了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善灰土材料的结构特征、化学反应进程和细观力学特性;建立了灰土强度与方解石含量的预测模型;揭示了土的矿物成分及黏粒含量差异对碳化反应进程和强度影响的机制;统计了偏高岭土和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细观弹性模量,绘制了模量分布特征;结合强度试验和表征技术,从宏-细观力学特性上揭示偏高岭土改性灰土、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机理。
舒诗凯[3](2021)在《颗粒化蒙脱石的制备及其对低浓度稀土吸附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浓度稀土废水中稀土资源损失是离子型稀土矿绿色提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作为处理含铵稀土废水的廉价高效吸附剂,原状蒙脱石易导致后续的固液分离困难或吸附柱渗透性差。蒙脱石颗粒化转形是一种有效的改进方法。本文以湿法造粒和高温焙烧技术为手段,在不同粘结剂、致孔剂、添加辅料和焙烧条件下制备蒙脱石颗粒。以吸附量和散失率为指标考察了不同制备条件下蒙脱石颗粒的吸附性能,确定了蒙脱石颗粒的最优制备工艺条件。通过SEM、XRD、FTIR、BET比表面积和CEC阳离子交换容量等分析表征了蒙脱石颗粒制备前后的结构性质变化。以最佳工艺条件下制备的蒙脱石颗粒作为吸附剂探究了接触时间、固液比、温度、初始浓度、p H和离子强度以及杂质离子等因素对吸附稀土La的影响,以及考察了床柱高度、流速、初始浓度、溶液p H等因素对动态柱吸附的影响。筛选了最佳解吸剂,研究了蒙脱石颗粒的解吸再生特性。研究结果表明:(1)蒙脱石颗粒制备最佳工艺条件:以5%硅酸钠为粘结剂,5%聚乙烯醇为致孔剂,陈化12 h后,在马弗炉中550℃温度下焙烧2 h,制备的颗粒散失率为0.6%,吸附率为92%。(2)静态吸附中蒙脱石颗粒吸附La3+在60 min达到平衡;固液比增大,La3+在蒙脱石颗粒上吸附量减小,吸附率增加;温度升高有利于吸附反应进行,随着温度升高,La3+在蒙脱石颗粒上吸附率和吸附量随之增加;溶液酸性条件不利于吸附反应的进行,p H的增大对吸附反应有促进作用;且通过吸附等温曲线及动力学方程拟合,La3+在蒙脱石颗粒上的吸附较好地符合Freundlich模型和伪一级动力学模型。(3)当稀土离子与铵离子共存时,铵离子对镧离子在蒙脱石上的吸附影响不大,随着铵离子浓度增加,镧离子的吸附率只略微减小;当稀土离子与铝离子共存时,Al3+会明显地降低La3+的吸附率,Al3+和La3+在蒙脱石颗粒表面会发生竞争吸附作用。(4)进水方式、进水流速、床层高度、初始浓度和溶液p H等因素对蒙脱石颗粒动态吸附柱的处理效率影响较大,蒙脱石颗粒吸附柱在上升流条件下比在下降流条件下穿透更快,耗竭时间更短;进水流速和初始浓度的增大以及床层高度和溶液p H的减小会降低吸附柱对La3+的穿透时间和耗竭时间;Thomas模型和Yoon-Nelson模型能较好地拟合四种影响条件下吸附柱对La3+的动态吸附量和床柱50%的穿透时间。
徐彩霞[4](2021)在《复合降滤失剂P(ST-g-ACA)/BT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钻井液是油气钻井勘探中常用的助剂,能在深井超深井作业的高温高压力条件下,起到输送岩屑、支撑井壁和平衡地表压力的作用,降滤失剂是配置钻井液的核心添加剂,后者抗温抗盐钙性直接影响使用性能,因此,开展对降滤失剂抗温抗盐钙机理和影响因素的研究是极为重要的。本文以玉米淀粉、丙烯酰胺、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有机膨润土和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为原料,采用单体插层原位聚合法,制备了复合降滤失剂P(ST-g-ACA)/BT。对合成条件进行了优化,对产物抗温抗盐钙性能进行了评价,对产物结构进行了表征,对产物抗温抗盐钙机理进行了探索。通过对产物的降滤失性和流变性分析,得到合成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时间3 h、反应温度60℃、引发剂用量0.37%、膨润土用量8.73%及AMPS用量27.58%。使用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得到自变量显着性强弱依次为:引发剂用量>AMPS用量>膨润土用量。产物结构表征表明,所制备的复合降滤失剂P(ST-g-ACA)/BT符合预期设计,分子结构中含有相应的功能性基团,分子量分布相对适中,产物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且具有特殊的“鸡蛋卷”棒状结构。对产物的耐温性、耐盐性和抗钙能力进行了性能评价。结果表明,在不同基浆钻井液中,产物加入量为2%时,抗温为180℃,抗盐20.0%,抗钙1.0%。在复合盐水基浆下,动塑比YP/PV=0.24 Pa/(m Pa·s),滤失量仅为6.5 m L。最后,对合成产物进行机理分析,加入P(ST-g-ACA)/BT后的钻井液滤失实验所得滤饼厚度较薄,滤饼SEM分析其呈致密状态,说明P(ST-g-ACA)/BT能够有效地提高钻井液的降滤失性。加入P(ST-g-ACA)/BT后的钻井液,在高温和复合盐的条件下可优化黏土颗粒的粒径分布,达到降低井壁渗透率的效果。以上分析表明所制得的复合降滤失剂在测试基浆中,形成的滤饼质量较好,体系粒径分布较小,可有效提高体系的降滤失性。
王刚[5](2021)在《改性黄原胶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黄原胶(XG)是由野油菜黄单胞杆菌产生的一种阴离子聚电解质多糖,作为稠化剂在石油开采领域中具有重要的用途。我国黄原胶的产量很大,应用范围广,但是目前黄原胶在使用性能上存在诸多问题,例如触变性、耐温耐剪切性和耐盐性不足,所需用量大,增稠效果有待提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扩大黄原胶的应用范围,本研究工作设计对黄原胶进行改性,合成了几个系列的改性黄原胶产物,对其流变性能开展研究,探讨了改性黄原胶作为压裂液稠化剂的应用效果,结果发现:改性黄原胶的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作为稠化剂在石油开采中具有良好应用前景。具体研究内容如下:一、用1,4-丁二醇二缩水甘油醚(BDDE)和聚丙二醇二缩水甘油醚(PPGDGE)两种环氧化合物分别与XG反应,制备了两种水溶性低交联度改性黄原胶产物(BDDEXG和PPGDGE-XG)。采用单因素法优化了合成条件,对改性产物的结构和形貌进行了表征,对样品溶液的流变性能(剪切变稀行为、黏弹性和触变性)、耐温性和耐盐性进行了研究,采用Cross模型拟合剪切变稀曲线,最后对改性样品的携砂性能和作为海水基压裂液的流变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改性黄原胶中交联剂的最佳用量为7 wt%,在此最优条件下,制备了改性黄原胶BDDE-XG-7和PPGDGE-XG-7。当改性黄原胶的浓度为0.5%时,BDDE-XG-7和PPGDGE-XG-7溶液的表观黏度比XG溶液的黏度分别增加了6.9倍和5.1倍。80℃下稳态剪切后,XG、BDDE-XG-7和PPGDGE-XG-7改性产物的黏度分别比XG提高了3.7倍和2.6倍,交联改性黄原胶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和良好的支撑剂携砂性能,在人工海水溶剂中呈现出良好的剪切变稀特性和黏弹性能。二、用C12~14烷基缩水甘油醚(DTGE)、环氧丙基苯基醚(GPE)和正丁基缩水甘油醚(BGE)等不同链段长度和不同官能团的化合物分别与黄原胶反应,制备了几种疏水改性黄原胶产物(DXG、GXG和BXG)。对样品的结构和形貌等进行表征,对改性样品溶液的剪切变稀行为、黏弹性和触变性等流变性能进行测试,Cross模型良好拟合测试结果。同时,还对样品的耐盐性、耐温性和耐温耐剪切性能进行相关测试。当改性黄原胶的浓度为0.5%时,DXG1、GXG1.5和BXG2比XG样品的黏度分别增加了4.9倍、3.1倍和2.4倍。80℃下稳态剪切后,DXG1、GXG1.5和BXG2溶液的保留黏度分别比XG提高了2.8倍、1.7倍和1.6倍,疏水改性黄原胶中DXG1具有良好的耐温耐剪切性能和支撑剂携砂性能。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破胶剂浓度下,改性黄原胶(DXG1)均具有良好的破胶性能。三、用3-氯-2-羟丙基-三甲基氯化铵(CHTA)改性黄原胶,制备阳离子醚化改性黄原胶(CXG),通过DTGE疏水改性CXG后,制备了阳离子醚化疏水改性黄原胶(CDXG)。结果表明:改性产物在溶液中通过静电作用和疏水缔合作用形成了双重网络结构,增强了溶液的流变性能。采用旋转流变仪对样品溶液的流变性能进行详细测试,发现改性产物具有良好的流变性、耐温耐剪切性和耐盐性能。结果表明:在0.5%的浓度下,CXG和CDXG溶液的表观黏度较XG溶液分别提高了5.2倍和6.6倍,CDXG的表观黏度较DXG1样品提升了32.5%,较CXG样品提升了27.8%。耐温耐剪切测试后,CXG和CDXG溶液的保留黏度分别比XG提高了2.6倍和3.2倍。CDXG的保留黏度较DXG1样品提升了16.6%,较CXG样品提升了22.7%,且具有良好的支撑剂携砂性能。对样品溶液在不同的温度和不同的破胶剂浓度下进行破胶测试,通过破胶动力学方程进行拟合,发现样品具有良好的破胶行为,在压裂液稠化剂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封晴霞[6](2021)在《蓝莓花青素智能标签的研制及其在鲜肉包装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肉类食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不可避免地受到自身携带或外界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发生腐败变质,产生挥发性含氮物质,导致食品包装内pH发生改变,因此,可利用对pH敏感的指示剂为功能性添加材料制备智能标签,通过检测包装内的pH变化来观察肉制品的新鲜度。蓝莓营养价值高,从中提取的花青素在不同pH环境中可呈现不同的颜色,是一种天然的pH指示剂。蓝莓花青素稳定性好,便于提取,是一种具有良好抗氧化性和抑菌性的黄酮类物质。本文以蓝莓花青素为指示剂,加入可降解高分子材料制备指示膜,用于指示牛肉的新鲜度。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测定0~10d内,4℃冷藏牛肉的感官评定、化学指标(TVB-N、pH值、TBARS值)及微生物指标(TVC),用于评价牛肉的新鲜度。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牛肉的感官评定值逐渐减小,化学和微生物指标值均逐渐增加。综合各指标对牛肉新鲜等级进行综合划分,牛肉0~4d为新鲜肉,4~7d为次新鲜肉,7d后为腐败肉。为后续智能标签的新鲜度检测及电子鼻对牛肉新鲜度等级的分类奠定了基础。(2)蓝莓花青素指示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以玉米淀粉(CS)、羧甲基纤维素(CMC)为成膜基质,甘油为增塑剂,分别添加不同量的蓝莓花青素(BA),通过流延法制备CS/CMC复合膜及CS/CMC-BA3%/6%/12%/18%指示膜。在pH从1到13的变化过程中,蓝莓花青素水溶液的颜色发生比色响应,从红色变为紫色,之后变为蓝色和绿色,最后变为褐色,吸光度和波长也随结构的转变不断发生变化。指示膜的物理属性表明,随着BA含量的增加,指示膜的抗拉伸强度和水蒸气透过系数逐渐增加,断裂伸长率下降,含水率先增后降。加入BA可明显提高膜的抗氧化性能,且随着BA含量增加,膜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逐渐上升。DSC分析表明,加入BA可提高花青素原料及CS/CMC复合膜的热稳定性,BA含量越多,热稳定性越好。傅里叶红外光谱及扫描电镜分析表明各成分之间相容性良好,且加入BA后,膜表面更加紧致光滑。对氨气的响应性测试中,CS/CMC-BA3%膜的灵敏度最高,在21min时灵敏度达到66.09%,随着BA含量的增加,指示膜灵敏度下降。(3)智能标签的制备与应用。利用4种指示膜对牛肉鲜度进行检测,结果表明,CS/CMC-BA3%膜颜色变化连续且明显,指示效果最好。因此,利用CS/CMC-BA3%指示膜制备智能标签,消费者可对照比色卡判断牛肉品质信息。对智能标签与电子鼻检测方法进行比较,在实用性方面,智能标签更具优势,方便快捷。该智能标签可作为一种直观的快速无损检测方法,用于指示肉制品的新鲜度。
王诗婕[7](2021)在《LaMnO3型乏风氧化催化剂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根据煤矿瓦斯防治“先抽后采”的原则,在采煤时会产生大量的煤矿乏风。尽管其中CH4浓度很低,但是乏风量巨大,排放到大气中会引起严重的温室效应以及能源的浪费。因此,合理利用乏风,可以降低CH4的排放量,保护生态环境。目前,周期性热逆流蓄热氧化技术已成功被用于乏风的热利用。然而,该技术仍有许多不足,如CH4氧化温度高、耗能大、利用效率低,有二次污染等。催化燃烧技术是处理煤矿乏风的有效方法之一,因其起燃温度低、无二次污染以及良好的环境效益而被广泛研究。该技术的关键是对CH4氧化有高活性并具有优异稳定性的催化剂。钙钛矿型氧化物是目前研究比较多的一类催化剂,但其氧化温度仍然偏高,低温催化效率较低。将贵金属Pd掺杂在钙钛矿中,可以提高Pd的分散性并有效提高其催化性能。本文制备了一种Pd掺杂的La Mn O3基钙钛矿材料,采用酸刻蚀钙钛矿的方法进行了表面改性,系统研究了表面改性前后的催化剂对甲烷氧化催化性能的影响。首先通过溶胶凝胶法制备了不同孔径的La0.8Sr0.2Mn0.95Pd0.05O3(LSMP)和LSMP+D催化剂,并将其用质量分数为5%的HNO3分别刻蚀1 h后,得到LSMP-H和LSMP(D)-H。以l vol%CH4-99 vol%空气混合气模拟乏风气,研究了在空速为30000 m L·(g-1·h-1)的条件下不同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结果表明加造孔剂的催化剂LSMP(D)-H的催化活性最好,T50%为395℃,T90%为502℃,比LSMP(T50%为555℃,T90%为698℃)分别降低了160℃和196℃;研究了不同空速、不同CH4浓度和不同质量分数硝酸处理催化剂对催化活性的影响,发现随着空速的增加,CH4转化率降低,但在75000 m L·(g-1·h-1)的高空速下,550℃时仍然可以保持80.4%的CH4转化率;随着CH4浓度和硝酸质量分数的增加,CH4转化率也逐渐降低;催化剂在50 h的稳定性测试中保持了良好的CH4转化率。利用XRD、BET、SEM、XPS、H2-TPR和O2-TPD等技术对不同材料进行了表征分析,结果表明通过酸刻蚀可以部分去除钙钛矿结构中的A位阳离子,构造了较多的表面缺陷,并保留了原始的钙钛矿骨架,从而形成了具有高比表面,高表面缺陷的材料,因而具有更高的催化性能。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选择质量分数为1%的硝酸处理LSMP+D催化剂,将其放大量制备并以此为活性成分负载在金属丝网基体上,制成整体式催化剂,详细介绍了整体式催化剂的成型的工艺流程,为钙钛矿整体催化剂在CH4催化燃烧中的工业化应用打下了基础。
郑豪[8](2021)在《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及残渣生态修复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废弃钻井泥浆是钻井过程中的主要污染物,其中含有高的CODCr、BOD、油类、盐类、悬浮物及一些重金属离子等。若不进行有效处理而直接外排,将会对井场周围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制约着油气田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多年来,已建立的废弃钻井泥浆的处理包括直接排放法、坑内密封法、注入安全地层或井的环形空间、MTC技术、固化处理法、化学固液分离法、焚烧法、土地耕作法、微生物法等。由于存在适用范围窄、处理成本高、处理时间长等的不足,使其规模化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实现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目的,本文以陕北地区某油气田钻井后产生的废弃钻井泥浆为研究对象,对废弃钻井泥浆进行氧化絮凝处理,对处理后残渣进行绿植化处理,形成了废弃钻井泥浆减量化-资源化处理工艺。研究工作分析了废弃钻井泥浆的理化性质和污染物指标,测定了泥浆浸出液的色度、CODCr、悬浮物、重金属含量;探究了氧化-絮凝法对废弃钻井泥浆脱水效果的影响,分析了耐盐碱苜蓿、绿豆在处理后废泥浆残渣的生长情况,形成了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后残渣的绿植化处理方法。废弃钻井泥浆的含水率为64.38%,浸出液的CODCr、色度分别为21333mg/L、15750度,Cr、Ni、Cu、Zn、As、Cd、Pb重金属离子含量分别为3.53、1.93、1.96、2.27、0.83、0.21、2.04mg/L,属稳定性较高、含重金属、有一定污染性的体系。通过氧化絮凝实验对废弃钻井泥浆进行了处理,获得了最佳处理条件为:在pH为2、H2O2加量为0.3%(W)、Fe SO4加量为200mg/L、氧化处理时间为1h后,再将pH调整为10,并在PAC(聚合氯化铝)加量为800mg/L、分子量为800万的阳离子型PAM(聚丙烯酰胺)20mg/L时,处理后残渣的含水率可降低至28.05%,处理后的水的CODCr、色度由起初的21333mg/L降低至4533mg/L,15750度降低至2556度,处理后的水质有了显着的提升。通过植物养分测定、耐盐碱苜蓿和绿豆的发芽率与株高分析、种植前后植物养分含量的变化,对处理后残渣进行了绿植化处理。当处理后残渣∶土壤=1∶6、苜蓿和绿豆种植30天后,混合土壤中苜蓿的发芽率为80%、株高为5.5cm,绿豆的发芽率为96.67%、株高为25cm。混合土壤中的土壤水溶性盐总量、EC值、总碱度均有明显下降,苜蓿种植后重金属离子如Cr、Ni、Cu、Zn、As、Cd、Pb由12.01、27.42、26.12、171.17、6.73、2.51、24.17mg/L分别降低至11.65、27.07、25.63、170.68、6.56、2.24、23.89mg/L,矿物油由574.57mg/L降低至456.45mg/L。绿豆种植后重金属离子如Cr、Ni、Cu、Zn、As、Cd、Pb由12.01、27.42、26.12、171.17、6.73、2.51、24.17mg/L分别降低至11.64、27.12、25.76、170.43、6.53、2.36、23.91mg/L,矿物油由574.57mg/L降低至482.28mg/L。混合土壤中的蔗糖酶、脲酶、过氧化氢酶含量与种植前相比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苜蓿绿豆的植物养分接近于没有添加处理后残渣的植物养分,绿植化处理后混合土壤与种植前相比增加了土壤质量的生物活性和土壤肥力,苜蓿、绿豆对土壤混合体系中的重金属、矿物油均有不同的净化。
陈怡帆[9](2021)在《钻井液用抗高温淀粉的研究与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淀粉及其衍生物、同系物等物质是自然界的一种自然资源,其来源广泛、低成本、易降解、环境适应性好。但是淀粉用于实际的工业应用很有限,主要是因为受热后稳定性差,水溶性差,而且在一定温度下会发酵。本文介绍了钻井液用抗高温改性淀粉的作用原理及研究方向与应用。综述了改性淀粉用作降滤失剂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同时对改性淀粉的现场应用进行了探讨。筛选出了性能较优的环保型钻井液用抗高温改性淀粉,以满足现场钻采工艺要求。本文在调研国内外环保型钻井液改性淀粉发展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糊化改性淀粉在水基钻井液中的各项性能指标为依据,开展了针对环保型钻井液糊化改性淀粉体系研究。比较研究了不同种类的改性剂在钻井液中的性能,结合膨润土线性膨胀率测试和泥球实验等,完成了作为钻井液改性淀粉改性剂的筛选;系统主要研究了复配体系的抗温性同时也探讨了抑制性、降滤失性等性能,从中优选出抗温性能较好的2.0%玉米淀粉+淀粉质量的5%改性剂配方。研究结果表明,该配方具有良好的抗温性、降滤失性、抑制性。其中以2%玉米+淀粉质量的5%植物酚共糊化体系的各项性能表现最佳;在150°C高温下体系仍可保持良好的抗温性和降滤失性,滤失量仅为5.6m L,110℃时玉米淀粉糊化处理浆滤失量为5.2ml,说明添加5%植物酚共糊化改性后抗温能力提高了约40℃。与此同时,该体系还具有较好的抑制性能、热稳定性能。在140℃老化后,滤失量、表观黏度、塑性黏度略有上升。上述环保型钻井液改性淀粉体系的抑制性、降滤失性以及润滑性均满足现场钻采工艺的要求,而且能够有效克服当前环保型钻井液成本高、用量大的不足。本文通过对土豆、木薯、玉米淀粉进行糊化改性,改善了改性淀粉作为钻井液添加剂的抗温性能,抗盐性能,降滤失性能;同时还可以降低钻井液改性剂的成本。
柴逢鑫[10](2021)在《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文中认为在石油的开采,加工中会产生大量的含油污水。含油污水具有含油量大、稳定性强、成分复杂、生物降解性差,处理难度很大的特点,若不经过有效处理或者处理不当便排放,不仅会浪费掉宝贵的石油资源,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环境也会造成极大的威胁和破坏。海上平台污水处理要求油水分离速度快,絮体强度适中,药剂用量小,本文根据聚合物分子结构与性能的关系,采用模板聚合及反相乳液聚合设计合成了微嵌段交联、微交联多支化两种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共聚物,对其絮凝性能进行了表征、评价,主要工作如下:1、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酰氧乙基二甲基苄基氯化铵(DBAC)为聚合单体,阴离子水溶性直链聚丙烯酸钠(NaPAA)为模板,微量的乙烯基烷氧基硅烷(VTMES)为交联单体,采用自由基模板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微嵌段交联阳离子型共聚物TPADV,对其进行了 HNMR、电荷密度、表观粘度,静态光散射等表征测试,研究了模板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模板聚合方法,可使阳离子单体沿模板链定向排列,形成阳离子微嵌段结构,使得聚合物的电荷密度提高;乙烯基烷氧基硅烷的加入,形成微交联高分子量的共聚物,增强了吸附架桥作用。以对含油污水的脱油率为主要指标,得到TPADV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以Va-044为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55℃,nAM/DBAC为2:1,nNaPAA/DBAC为0.1,VTMES为总单体质量的1%。对其进行絮凝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TPADV3共聚物添加量为60 mg/L时,对模拟含油污水脱油率可达95%;在TPADV3共聚物添加量为300mg/L时,常温下静置稳定2h,对渤海K油田现场的污水脱油率可达95%,其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较高的恢复因子。利用TSI分析絮凝过程,发现其不稳定性指数比较高,絮凝时间短。NPADV型絮凝剂在保持较高脱油率的同时,处理后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恢复因子。2、以丙烯酰胺(AM)和甲基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MC)为聚合单体,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TMPTA)为支化起始剂,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VTMES3)为微量交联单体,通过自由基反相乳液聚合法合成了一种微交联多支化阳离子型共聚物(PADTV),对其进行了 HNMR、电荷密度等表征测试,研究了支化起始剂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TMPTA作为支化单体,引入微量乙烯基烷氧基硅烷,通过微交联作用调控聚合物的分子量,实现了聚合物阳离子电荷利用率的提高和吸附架桥作用。以对含油污水的脱油率为主要指标,得到PADTV的最佳制备工艺如下:以Va-044为引发剂,聚合反应温度为55℃,nAM/DMC为1:1,支化起始剂TMPTA为总单体质量的0.5%,乙烯基烷氧基硅烷(VTMES3)为总单体质量的0.4%。对PTADV共聚物进行絮凝性能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在PADTV6共聚物添加量为50 mg/L时,对模拟污水脱油率可达94%以上;在PADTV6共聚物添加量为300mg/L时,常温下静置稳定2h,对渤海K油田现场的污水脱油率可达96%,其油絮体具有适宜的絮体强度及较高的恢复因子。利用TSI分析絮凝过程,发现其不稳定性指数比较高,絮凝时间短。
二、阳离子淀粉的现场制备和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阳离子淀粉的现场制备和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破乳剂研发的若干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环境友好破乳剂 |
2 天然产物及其改性产物用作破乳剂 |
3 生物破乳剂 |
4 树枝状聚合物和非树枝状超支化聚合物破乳剂 |
5 纳米破乳剂 |
6 结语 |
(2)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石灰加固土 |
1.2.2 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 |
1.2.3 火山灰反应 |
1.2.4 有机聚合物与黏土相互作用 |
1.3 当前存在的问题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 |
1.4.3 创新点 |
1.4.4 研究方法 |
2 灰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方案与方法 |
2.2.1 试验材料 |
2.2.2 试验方案 |
2.2.3 试验仪器和方法 |
2.3 灰土材料试验结果分析 |
2.3.1 粉质粘土基灰土应力-应变关系曲线研究 |
2.3.2 高岭土基灰土力学特性 |
2.4 灰土强度差异及表征分析 |
2.4.1 灰土材料强度的比较 |
2.4.2 灰土微观结构表征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3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与方案 |
3.2.1 试验材料 |
3.2.2 试验方案 |
3.3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
3.3.1 偏高岭土改性粉粘土基灰土 |
3.3.2 偏高岭土改性高岭土基灰土 |
3.4 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比较和机理分析 |
3.4.1 灰土和偏高岭土灰土的破坏模式 |
3.4.2 偏高岭土对灰土强度影响的比较 |
3.4.3 偏高岭土灰土微观结构表征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力学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试样制备以及试验方法 |
4.2.1 有机聚合物分子结构 |
4.2.2 有机聚合物的浓度和制备方法 |
4.2.3 试验方案 |
4.3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的试验结果分析 |
4.3.1 有机聚合物改性粉质粘土基-偏高岭土灰土 |
4.3.2 有机聚合物对偏高岭土灰土抗折强度和断裂韧度的影响 |
4.3.3 有机聚合物改性高岭土基-偏高岭土灰土 |
4.3.4 高岭土基-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循环加-卸载试验 |
4.4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的强度比较和机理分析 |
4.4.1 有机聚合物对偏高岭土灰土强度影响的比较 |
4.4.2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微观结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5 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应力-应变模型 |
5.1 引言 |
5.2 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2.1 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2.2 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3 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3.1 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3.2 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4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材料应力-应变模型 |
5.4.1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建立 |
5.4.2 有机聚合物-偏高岭土灰土应力-应变模型的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改性灰土细观力学特性及机理分析 |
6.1 引言 |
6.2 纳米压痕技术原理及试验参数设置 |
6.2.1 纳米压痕技术 |
6.2.2 试样制备与参数设置 |
6.3 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改性灰土的细观力学特征 |
6.3.1 灰土材料细观力学的试验研究 |
6.3.2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 |
6.3.3 黄原胶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4 瓜尔胶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5 海藻酸钠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3.6 糯米浆改性偏高岭土灰土 |
6.4 有机聚合物、高岭土改性灰土材料强度的机理 |
6.4.1 灰土材料的固化机理分析 |
6.4.2 偏高岭土改性灰土的机理分析 |
6.4.3 有机聚合物改性偏高岭土灰土的机理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 |
发表论文 |
参与的科研活动 |
在校期间获得主要奖励 |
(3)颗粒化蒙脱石的制备及其对低浓度稀土吸附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稀土资源的回收方法 |
1.2.1 沉淀法回收水溶液中稀土资源 |
1.2.2 萃取法回收水溶液中稀土资源 |
1.2.3 吸附法回收水溶液中稀土资源 |
1.3 蒙脱石的改性及颗粒化制备 |
1.4 研究内容以及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1.4.3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试验部分 |
2.1 主要材料、试剂及仪器 |
2.1.1 主要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2 试验方法 |
2.2.1 蒙脱石颗粒的制备 |
2.2.2 吸附解吸试验 |
2.3 表征测试方法 |
2.3.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 |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分析(FTIR) |
2.3.4 热重/差热分析(TG/DTA) |
2.3.5 比表面积分析(BET) |
2.3.6 阳离子交换量的测定 |
第三章 蒙脱石颗粒的制备及性质表征 |
3.1 引言 |
3.2 试验设计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蒙脱石颗粒的制备工艺参数优化 |
3.3.2 掺入其他硅酸盐矿物对颗粒制备的影响 |
3.3.3 掺入工业废料对颗粒制备的影响 |
3.3.4 最优条件下蒙脱石颗粒结构性质表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蒙脱石颗粒对稀土La~(3+)的静态吸附特性 |
4.1 引言 |
4.2 试验设计 |
4.2.1 吸附试验设计 |
4.2.2 解吸再生试验设计 |
4.2.3 吸附等温模型 |
4.2.4 吸附动力学模型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接触时间的对吸附的影响 |
4.3.2 固液比的影响 |
4.3.3 温度的影响 |
4.3.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4.3.5 pH和离子强度的影响 |
4.3.6 杂质离子的影响 |
4.3.7 吸附热力学和动力学模型拟合分析 |
4.3.8 蒙脱石颗粒的解吸再生特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蒙脱石颗粒对稀土离子的动态吸附特性 |
5.1 引言 |
5.2 试验设计 |
5.3 动态吸附理论基础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进水方式的影响 |
5.4.2 进水流速的影响 |
5.4.3 床层高度的影响 |
5.4.4 初始浓度的影响 |
5.4.5 溶液pH的影响 |
5.4.6 穿透曲线的拟合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复合降滤失剂P(ST-g-ACA)/BT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钻井液降滤失剂概述 |
1.2.1 降滤失剂分类 |
1.2.2 降滤失剂国外研究现状 |
1.2.3 降滤失剂国内研究现状 |
1.2.4 纳米材料在钻井液中的应用 |
1.3 高温高盐使用条件对降滤失剂的影响 |
1.3.1 降滤失剂的作用机理 |
1.3.2 高温对降滤失剂的影响 |
1.3.3 高盐对降滤失剂的影响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1.4.1 主要内容 |
1.4.2 创新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1.1 实验药品 |
2.1.2 实验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前驱体有机膨润土的制备 |
2.2.2 P(ST-g-ACA)/BT的合成 |
2.3 钻井液基浆的配置与评价 |
2.3.1 基浆的配置 |
2.3.2 钻井液流变和降滤失性能测试 |
2.4 复合降滤失剂的分析表征 |
2.4.1 FT-IR分析 |
2.4.2 XRD分析 |
2.4.3 热重分析 |
2.4.4 扫描电镜分析 |
2.4.5 分子量测定 |
2.4.6 透射电镜分析 |
第三章 复合降滤失剂的合成研究 |
3.1 降滤失剂合成条件单因素考察 |
3.1.1 合成原料的选择 |
3.1.2 反应时间的考察 |
3.1.3 反应温度的考察 |
3.1.4 引发剂用量的考察 |
3.1.5 膨润土用量的考察 |
3.1.6 AMPS用量的考察 |
3.2 降滤失剂合成条件响应面分析 |
3.2.1 Box-Behnken中心组合试验及结果 |
3.2.2 响应面图分析 |
3.2.3 最佳工艺条件的确定 |
3.3 复合降滤失剂的表征 |
3.3.1 FT-IR分析 |
3.3.2 XRD分析 |
3.3.3 热重分析 |
3.3.4 扫描电镜分析 |
3.3.5 分子量测定 |
3.3.6 透射电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合降滤失剂的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复合降滤失剂在水基钻井液中的性能评价 |
4.2.1 复合降滤失剂加入量对钻井液性能评价 |
4.2.2 复合降滤失剂配制钻井液的耐温性评价 |
4.2.3 复合降滤失剂配制钻井液的抗盐性评价 |
4.2.4 复合降滤失剂配制钻井液的抗钙性评价 |
4.2.5 复合降滤失剂在复合盐水基浆钻井液中的性能评价 |
4.2.6 复合降滤失剂在高温高压高盐钻井液中的性能评价 |
4.3 与其他降滤失剂性能比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降滤失剂的抗温抗盐机理分析 |
5.1 复合降滤失剂加入量对钻井液降滤失性的影响 |
5.1.1 降滤失剂加入量对性能评价中滤饼厚度的影响 |
5.1.2 降滤失剂加入对性能评价中滤饼微观形貌分析 |
5.2 复合降滤失剂对钻井液粒度分布的影响 |
5.2.1 降滤失剂加入对钻井液抗高温的影响 |
5.2.2 降滤失剂加入对钻井液抗复合盐的影响 |
5.3 复合降滤失剂结构和性能的机理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建议 |
6.1 总结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改性黄原胶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水基压裂液稠化剂的研究现状 |
1.2.1 胍胶及其衍生物 |
1.2.2 纤维素及其衍生物 |
1.2.3 合成聚合物 |
1.2.4 黏弹性表面活性剂 |
1.2.5 黄原胶及其衍生物 |
1.3 黄原胶 |
1.3.1 黄原胶的结构与构象 |
1.3.2 黄原胶的性质 |
1.3.3 黄原胶的应用 |
1.3.4 黄原胶的改性 |
1.4 改性黄原胶常用的流体本构方程 |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交联改性黄原胶的制备和流变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步骤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结构测试与表征 |
2.3.2 流变性测试 |
2.3.3 压裂液基液性能测试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交联改性黄原胶单因素实验 |
2.4.2 结构和形貌表征 |
2.4.3 流变性能 |
2.4.4 压裂液基液性能评价 |
2.4.5 人工海水中的流变性能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疏水改性黄原胶的制备和流变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步骤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结构测试与表征 |
3.3.2 流变性测试 |
3.3.3 压裂液基液性能测试 |
3.3.4 破胶性能测试 |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4.1 疏水改性黄原胶的单因素实验 |
3.4.2 结构和形貌表征 |
3.4.3 流变性能 |
3.4.4 压裂液基液性能评价 |
3.4.5 DXG1 溶液的破胶性能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阳离子醚化疏水改性黄原胶的制备和流变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与原料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步骤 |
4.3 测试与表征 |
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4.4.1 结构和形貌表征 |
4.4.2 流变性能 |
4.4.3 压裂液基液性能评价 |
4.4.4 CDXG溶液的破胶性能研究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申请专利 |
(6)蓝莓花青素智能标签的研制及其在鲜肉包装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食品新鲜度智能标签的应用 |
1.2.1 氧气敏感型智能标签 |
1.2.2 二氧化碳敏感型智能标签 |
1.2.3 挥发性含氮化合物敏感型智能标签 |
1.2.4 硫化物敏感型智能标签 |
1.2.5 乙烯敏感型智能标签 |
1.3 蓝莓花青素 |
1.3.1 蓝莓花青素的抗氧化性 |
1.3.2 蓝莓花青素的抑菌性 |
1.3.3 蓝莓花青素的稳定性 |
1.3.4 蓝莓花青素的提取 |
1.4 智能标签成膜基材 |
1.5 研究意义 |
1.6 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牛肉新鲜度的指标检测及新鲜度划分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设备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牛肉样品的处理 |
2.3.2 感观评定 |
2.3.3 挥发性盐基氮的测定 |
2.3.4 pH值的测定 |
2.3.5 细菌总数的测定 |
2.3.6 硫代巴比妥酸值的测定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感观评定结果与分析 |
2.4.2 挥发性盐基氮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3 pH值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4 细菌总数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5 硫代巴比妥酸值测定结果与分析 |
2.4.6 新鲜度指标间的相关性 |
2.4.7 牛肉新鲜度等级的划分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智能指示膜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设备 |
3.2.1 材料与试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蓝莓花青素溶液对pH变化的响应 |
3.3.2 膜的制备 |
3.3.3 膜机械性能、含水率及水蒸气透过率的测定 |
3.3.4 膜的抗氧化性 |
3.3.5 膜的热稳定性 |
3.3.6 膜的红外光谱 |
3.3.7 膜的微观结构 |
3.3.8 膜对挥发氨的响应 |
3.3.9 统计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蓝莓花青素在不同pH下的颜色变化及可见光谱分析 |
3.4.2 膜的物理属性 |
3.4.3 膜的抗氧化性分析 |
3.4.4 膜的热稳定性分析 |
3.4.5 膜的红外光谱分析 |
3.4.6 膜的扫描电镜图 |
3.4.7 膜对氨气的响应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智能标签的应用及电子鼻测定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设备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不同指示膜对牛肉新鲜度的检测 |
4.3.2 智能标签的制备 |
4.3.3 电子鼻检测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指示膜的选择 |
4.4.2 智能标签的应用 |
4.4.3 电子鼻分析 |
4.4.4 智能标签与电子鼻检测的对比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 |
(7)LaMnO3型乏风氧化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甲烷催化燃烧的背景及意义 |
1.3 煤矿乏风利用技术 |
1.3.1 辅助燃料利用技术 |
1.3.2 主燃料利用技术 |
1.4 催化燃烧反应机理 |
1.5 甲烷催化燃烧催化剂的研究 |
1.5.1 钙钛矿氧化物催化剂 |
1.5.1.1 不同结构的钙钛矿氧化物制备方法 |
1.5.1.2 双钙钛矿氧化物 |
1.5.2 贵金属催化剂 |
1.5.2.1 双金属催化剂 |
1.5.2.2 贵金属单原子催化剂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的合成与表征方法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的制备 |
2.4 表征方法和测试手段 |
2.4.1 X射线衍射(XRD) |
2.4.2 比表面分析(BET) |
2.4.3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4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5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4.6 氧气程序升温脱附(O_2-TPD) |
2.5 催化活性测试 |
第三章 催化剂的表征分析及其催化性能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催化剂的XRD表征 |
3.2.2 催化剂的N_2吸/脱附曲线及孔径分布 |
3.2.3 催化剂的SEM分析 |
3.2.4 催化剂的XPS分析 |
3.2.5 催化剂的H_2-TPR分析 |
3.2.6 催化剂的O_2-TPD分析 |
3.2.7 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分析 |
3.2.8 催化剂的稳定性 |
3.3 小结 |
第四章 催化剂的成型工艺研究 |
4.1 引言 |
4.2 整体型催化剂概述 |
4.2.1 整体型催化剂的分类 |
4.2.2 催化剂成型过程中添加剂的选择 |
4.2.3 金属丝网基体 |
4.3 催化剂工业化制备 |
4.3.1 硝酸处理对催化剂损失率的影响 |
4.3.2 各原料成分及配比 |
4.3.3 整体型催化剂制备的工艺流程 |
4.4 结论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5.3 创新之处 |
5.4 不足之处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情况及联系方式 |
(8)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及残渣生态修复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废弃钻井泥浆概述 |
1.2.1 废弃钻井泥浆的来源 |
1.2.2 废弃钻井泥浆的组成 |
1.2.3 钻井液的分类 |
1.3 废弃钻井泥浆对环境的影响 |
1.3.1 对土壤的影响 |
1.3.2 对植物的影响 |
1.3.3 对水体的影响 |
1.4 国内外废弃钻井泥浆处理现状 |
1.4.1 直接排放法 |
1.4.2 坑内密封法 |
1.4.3 注入安全地层或井的环形空间 |
1.4.4 MTC技术 |
1.4.5 固化处理法 |
1.4.6 化学固液分离法 |
1.4.7 焚烧法 |
1.4.8 土地耕作法 |
1.4.9 微生物法 |
1.5 各种废弃钻井泥浆处理方法的优缺点比较 |
1.6 论文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1 主要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废弃钻井泥浆理化性质分析 |
2.1 实验材料、试剂与实验仪器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主要试剂 |
2.1.3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废弃钻井泥浆物理性质的测定 |
2.2.2 废弃钻井泥浆化学组成的测定 |
2.2.3 废弃钻井泥浆中水质分析的测定 |
2.2.4 废弃钻井泥浆颗粒形貌的测定 |
2.2.5 废弃钻井泥浆浸出液的制备 |
2.2.6 废弃钻井泥浆浸出液分析方法 |
2.2.7 数据统计与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废弃钻井泥浆物理性质分析 |
2.3.2 废弃钻井泥浆化学组成分析 |
2.3.3 废弃钻井泥浆中水质分析 |
2.3.4 废弃钻井泥浆颗粒形貌的分析 |
2.3.5 废弃钻井泥浆浸出液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废弃钻井泥浆氧化絮凝法处理研究 |
3.1 引言 |
3.1.1 芬顿试剂 |
3.1.2 芬顿反应的原理 |
3.1.3 混凝沉降的原理 |
3.2 实验试剂与实验仪器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氧化絮凝实验方法 |
3.3.2 分离液指标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稀释比例对废弃钻井泥浆流变性能的影响 |
3.4.2 pH值对氧化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3 H_2O_2(体积)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4 FeSO_4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5 pH值对絮凝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6 絮凝剂种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7 絮凝剂PAC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8 助凝剂种类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9 助凝剂PAM加量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3.4.10 废弃钻井泥浆氧化絮凝处理前后水质对比分析 |
3.4.11 废弃钻井泥浆氧化絮凝处理、过滤后水中的污染物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后残渣的绿植化研究 |
4.1 引言 |
4.1.1 废弃钻井泥浆绿植化理论基础 |
4.1.2 供试植物的生理性状 |
4.2 实验材料、试剂与实验仪器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3 实验方法 |
4.3.1 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后残渣理化性质的测定 |
4.3.2 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后残渣与土壤污染物的测定 |
4.3.3 植物中重金属的测定 |
4.3.4 土壤酶活性的测定 |
4.3.5 植物养分的测定 |
4.3.6 水培实验 |
4.3.7 种植实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后残渣理化性质的分析 |
4.4.2 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后残渣与土壤污染物的分析 |
4.4.3 水培实验 |
4.4.4 苜蓿种植实验 |
4.4.5 绿豆种植实验 |
4.4.6 种植前后土壤中理化性质分析 |
4.4.7 种植前后土壤中污染物分析 |
4.4.8 种植前后土壤中酶的分析 |
4.4.9 植物中重金属的分析 |
4.4.10 植物中养分的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致谢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9)钻井液用抗高温淀粉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抗高温改性方法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钻井液用淀粉的抗温改性方法研究 |
1.2.2 国内钻井液用淀粉的抗温改性方法研究 |
1.3 抗高温改性淀粉应用 |
1.3.1 国外抗高温改性淀粉的应用 |
1.3.2 国内抗高温改性淀粉的应用 |
1.4 研究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5 技术路线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糊化改性淀粉钻井液抗温性能评价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2.2.2 钻井液的配制 |
2.2.3 淀粉钻井液的性能评价 |
2.2.4 淀粉糊化改性钻井液性能特征对比分析 |
2.2.5 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三种淀粉各浓度梯度性能表征考察 |
2.3.2 三种淀粉糊化性能特征对比分析 |
2.3.3 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植物酚-淀粉共糊化改性钻井液抗温性能评价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3.2.2 钻井液的配制 |
3.2.3 改性剂筛选对比实验 |
3.2.4 植物酚最佳质量分数筛选 |
3.2.5 三种淀粉与植物酚共糊化改性后在钻井液中性能特征对比分析 |
3.2.6 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 |
3.2.7 在盐水基浆中抗盐性能的评价 |
3.2.8 泥球实验 |
3.2.9 膨润土颗粒粒度分布测定方法 |
3.2.10 膨润土热重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改性剂筛选对比实验 |
3.3.2 土豆淀粉加植物酚共糊化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 |
3.3.3 玉米淀粉加植物酚共糊化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 |
3.3.4 木薯淀粉与植物酚共糊化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 |
3.3.5 植物酚最佳质量分数分析筛选 |
3.3.6 三种淀粉加5%植物酚共糊化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对比 |
3.3.7 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 |
3.3.8 植物酚-淀粉共糊化提升抗温性能机理 |
3.3.9 在盐水基浆中抗盐性能的评价 |
3.3.10 泥球实验 |
3.3.11 膨润土颗粒粒径测定 |
3.3.12 热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柿子皮-淀粉共糊化改性钻井液抗温性能评价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药品及仪器 |
4.2.2 钻井液的配制 |
4.2.3 柿子皮最佳质量分数筛选 |
4.2.4 三种淀粉加柿子皮糊化改性钻井液性能特征对比分析 |
4.2.5 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 |
4.2.6 在盐水基浆中抗盐性能的评价 |
4.2.7 泥球实验 |
4.2.8 膨润土颗粒粒度分布测定方法 |
4.2.9 膨润土热重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土豆淀粉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 |
4.3.2 玉米淀粉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 |
4.3.3 木薯淀粉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 |
4.3.4 柿子皮最佳质量分数分析筛选 |
4.3.5 三种淀粉处理浆各项性能测试对比 |
4.3.6 膨润土的线性膨胀率 |
4.3.7 柿子皮-淀粉共糊化提升抗温性能机理 |
4.3.8 在盐水基浆中抗盐性能的评价 |
4.3.9 泥球实验 |
4.3.10 膨润土颗粒粒径测定 |
4.3.11 热重分析 |
4.3.12 5%植物酚、5%柿子皮+玉米淀粉共糊化体系钻井液性能对比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10)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含油污水 |
1.1.2 含油污水的处理方法 |
1.2 聚丙烯酰胺的应用 |
1.2.1 聚丙烯酰胺的概述 |
1.2.2 聚丙烯酰胺的分类 |
1.2.3 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方法 |
1.3 絮凝剂的研究现状 |
1.3.1 絮凝剂的概况 |
1.3.2 絮凝机理 |
1.4 论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交联嵌段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污水絮凝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2.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构表征 |
2.3.2 电荷密度 |
2.3.3 表观粘度 |
2.3.4 絮凝实验 |
2.3.5 Zeta电位 |
2.3.6 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 |
2.3.7 稳定性分析 |
2.3.8 模拟含油污水絮凝实验 |
2.3.9 絮凝机理探索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微交联多支化阳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在污水絮凝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聚合物的合成方法研究 |
3.2.3 聚合物的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构表征 |
3.3.2 絮凝实验 |
3.3.3 电荷密度测试 |
3.3.4 Zeta电位测试 |
3.3.5 絮体强度和恢复因子测试 |
3.3.6 稳定性分析 |
3.3.7 模拟含油污水絮凝实验 |
3.3.8 絮凝过程与机理探索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阳离子淀粉的现场制备和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破乳剂研发的若干新进展[J]. 徐家业,张科良. 化工技术与开发, 2021(09)
- [2]偏高岭土-有机聚合物石灰改性土力学特性及演化机理研究[D]. 刘春龙.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颗粒化蒙脱石的制备及其对低浓度稀土吸附特性研究[D]. 舒诗凯. 江西理工大学, 2021
- [4]复合降滤失剂P(ST-g-ACA)/BT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徐彩霞. 西北大学, 2021(12)
- [5]改性黄原胶的制备及其流变性能的研究[D]. 王刚. 江南大学, 2021(01)
- [6]蓝莓花青素智能标签的研制及其在鲜肉包装中的应用[D]. 封晴霞. 江南大学, 2021(01)
- [7]LaMnO3型乏风氧化催化剂的研究[D]. 王诗婕. 山西大学, 2021(12)
- [8]废弃钻井泥浆处理及残渣生态修复技术研究[D]. 郑豪.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9]钻井液用抗高温淀粉的研究与应用[D]. 陈怡帆.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10]新型阳离子聚丙烯酰胺的合成及应用性能研究[D]. 柴逢鑫. 山东大学, 202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