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品牌产品是质量工程

我们的品牌产品是质量工程

一、我们的名牌产品是优质工程(论文文献综述)

王海荣[1](2020)在《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文中提出江苏省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我国水稻生产大省之一,稻米产业地位突出。由于长期注重高产育种,忽视稻米品质改善,造成江苏大米普遍口感不佳,一直处于市场低端水平。2019年4月,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印发《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工程千亿级特色产业发展规划和专项行动方案(2018-2022年)》,明确将稻米产业打造为江苏八大“千亿级”特色产业之一,这为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快速发展提供了重要契机。本研究归纳分析了影响江苏稻米产业发展的六个领域的最新进展,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相关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江苏优质米品牌的策略,希望能为相关管理部门制定产业发展政策提供参考。具体结果及建议如下:1、江苏水稻种植面积及区域分布 江苏水稻面积能维持在3300万亩左右,其中粳稻占85%以上,但最近两年面积有所下降,籼稻面积有所上升;粳稻以迟熟中粳和中熟中粳为主,分布分布在苏中和苏北各市县;籼稻主要在淮安、宿迁和徐州种植,总面积在不同年度间变幅较大,2018年面积最大,为438万亩。江苏主要企事业单位水稻育种现状:2018-2019年全省参加水稻新品种审定试验的单位至少有85家;常规粳稻育种实力较强,近10多年的常规粳稻品种基本是省内单位育成的,但从事杂交籼稻育种的单位较少。近年优质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情况:2008-2019年间审定的优质一级、二级品种比例较低,尤其是优质一级,总计只有6个,占比不足3%,籼稻品种中更是没有到达优质一级的,表明全省优质稻育种能力有待提高;2013年后优质稻品种推广面积呈现连续下滑态势,取而代之的是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推广面积大幅上升,甚至出现稻米加工企业加价收购现象,表明稻米市场更加追求优良食味大米。2、江苏稻米加工企业情况 截止2017年,全省登记在册的主要从事稻米加工销售的企业至少有1118家,另结合2019年江苏农业龙头企业网信息,认为全省中大型稻米企业有105家,其中多数位于苏中和苏北,尤以淮安、宿迁和盐城最多;各龙头企业均具有较强的稻米加工和仓储能力。主要稻米品牌建设情况:全省现有大米品牌总体可归纳为3大类型,即基于地理标志保护的地方区域大米品牌、企业品牌、基于品种名和栽培技术等标志信息的大米品牌;总体而言,品牌数目繁多,大品牌或知名品牌少;淮安拥有的大米品牌数最多。在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相关的软实力上,江苏优势明显,拥有在国内从事水稻生产加工相关的高水平院校3所,可以为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提供持久原动力,是国内其他省市难以媲美的。此外,江苏地理区位好,周边消费市场及物流优势明显,适宜大力发展优质稻米产业。3、根据以上结果,讨论认为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仍存在3个问题,即:优质籼稻的规划种植区偏小,建议在苏北中熟中粳区增加优质籼稻区规划;外观和食味俱佳的优质稻品种育种及相关理论研究未得到较好重视,建议相关科技管理部门加大该领域的科技研发力度;稻米企业兼并重组和做大做强缺乏政策引导,建议从地方政策上加以扶持引导。在优质名牌打造上,建议从“政府引导,制定产业规划布局和市场推广目标;科技引领,加快多性状优质品种及特色品种的研发;加快规模经营和加强品牌创建;强化多领域融合发展”这五个方面打造和提升苏米品牌,促进江苏优质米产业发展。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2](2009)在《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文中研究说明第一章品牌与名牌战略的相关知识通过行业内外品牌的比较,深深感到煤炭装备制造业在经营观念上缺乏品牌意识,品牌意识极为淡薄。为了尽快在煤炭装备制造业树立与增强品牌意识,积极有效地实施名牌战略、创造名牌,首先要对品牌的基本概念与品牌培育和经营有关的知识有深刻了解。

张小燕,宗满意,吴巧平,何书彬,陈泥[3](2007)在《厦门五品牌企业同获百万巨奖》文中指出本报讯 (记者 张小燕 实习生 宗满意)昨日,我市夏新等五家企业代表踏着激动人心的音乐鼓点走上前台,各自接过“100万元支票”牌匾。它们在2006年度分别获得了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和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因此获得了厦门市政府的百万巨奖。 更为振奋人心的是,根据新近出

朱晏[4](2007)在《以质量振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文中研究指明质量振兴任重道远。质量振兴是发展地方经济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途径,是坚持以人为本、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世界经济发展历史证明:经济越发展,质量振兴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就越大。实施质量振兴必将为实现江西在中部崛起和建设创新创业江西、绿色生态江西、和谐平安江西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杨果[5](2006)在《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卓越绩效模式 为全面提升集团公司国际竞争力而努力奋斗——在2006年企业质量工作座谈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文中指出

杨世琦[6](2003)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北地区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严重的地区之一,同时也是农村经济落后和农民收入较低的地区,是典型的生态赤贫和经济贫困的共生区。长期以来,由于对乱垦滥伐造成植被大面积破坏而疏于治理,导致自然灾害频繁发生,给西北地区和东中部区城的社会和经济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失,以退耕还林还草为途径,治理和改善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已迫在眉捷。与此同时,我国农村也出现了经济发展滞缓、农民增收缓慢和农产品质量难以适应市需求等不合理现象也日趋突出,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的进一步调整也刻不容缓。 西北地区面对退耕还林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两大重任,既要完成国家退耕还林还草的生态工程建设,又要实现农业与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重大突破,协调与处理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推动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改善和促进农业经济发展是西北地区全面发展面临的重要课题。本论文在对西北地区退耕坡地与退耕沙化地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确定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与退耕还草区,对完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方案和实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对西北地区农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现状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提出了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林业结构、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战略;同时提出了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工程技术保障体系及新时期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实施技术体系,形成了完善的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研究的理论体系,在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和农业结构调整上取得了重要的研究结论和研究成果。 西北地区涉及退耕坡地和退耕沙化地共276.7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17.1%,退耕坡地主要在陕西和甘肃两省,退耕沙化地主要分布在新疆和宁夏两个自治区,退耕坡地占退耕面积的61.3%,其中陕西省占到退耕坡地的73.0%,退耕沙化地占退耕面积的38.7%,其中新疆自治区占退耕沙化耕地的80.3%。退耕还林还草涉及25°以下缓坡耕地梯田化面积527.5万hm2,占西北地区耕地面积的47.7%。其中陕西省占33.3%,甘肃省占55.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以年降水量500mm为分界线,大于500mm的区域以还林为主,400~500mm区域以造灌木林为主,小于400mm还草为主。退耕还林还草要乔灌草三结合,用宫胁造林理论指导西北地区林草植被的恢复,还林主要面积在陕西省。林业结构调整要坚持的生态防护林为主,不低于60%,控制经济林不高于20%,要选择适地树种和草种,还林还草要树立植物群落思想,避免林、草品种单一化种植模式。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要体现科技调整、市场调整和优势调整特点,要协调好生l1...........‘......目...............口..-日一,..........目...................口口..口.口.............口州..........目.......................态、经济和社会三效益之间的关系。在粮食发展问题上坚持稳总量求优质,总体上粮食目标定为人均300kg,西北地区保持退耕还林还草之前的粮食总产水平是能够实现的,要打破以粮为纲的农业结构调整思路,把发展农村经济,引导农民增收和提高农产品品质作为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核心内容,只要农民富裕了,就能从市场上购买口粮,自然就解决了粮食的问题,特别对于陕西、甘肃和青海三省,宁夏和新疆人均粮食接近400kgo 西北地区发展优质农作物要利用资源优势,合理布局,发展产业化,主要包括:新疆优质甜菜、棉花、葡萄、啤酒大麦和瓜果种植产业区,甘肃优质马铃薯、瓜果和啤酒大麦种植产业区,陕西优质苹果和优质小麦种植产业区,宁夏优质粳稻种植产业区,青海优质马铃薯和优质油菜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高产优质玉米种植产业区,西北地区黄士高原优质小杂粮种植产业区,同时还要重视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应分牧区牧业和农区牧业。牧区要加强草地和畜种改良建设,农区要加强饲草基地和畜禽改良建设,发展规模化和设施化养殖,农区和牧区都要向牧业产业化发展。西北地区农区牧业要发挥优势,合理布局,主要是陕西陕南生猪,关中肉牛和奶牛,陕北和渭北奶山羊养殖产业区,甘肃河西、陇南、天水和定西生猪,甘南、临夏、庆阳和河西肉羊,甘南肉牛,陇东奶牛养殖产业区,宁夏肉羊、奶牛养殖产业区,新疆奶牛、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青海肉牛和肉羊养殖产业区,同时也要重视畜产品安全问题。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要加快农村第一、二产业的发展,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提供发展基础,同时要引导和重视农村运输业、旅游业、餐饮、农业贸易和其它行业的服务业等。 西北地区还耕还林还草技术体系主要包括:经济补偿(贴)制度,生态移民工程,科技还林还草方案,依法退耕和依法保护林草,开发农村新能源技术体系,发展农村经济和引导农民增收的机制。农业结构调整技术体系主要包括:农业科技体系建设,农业市场体系建设,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技术体系,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农业与农村综合体系建设。

杨天成[7](2003)在《论纺织行业的名牌战略》文中提出创名牌、保护名牌、发展名牌已成为当前国人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只有过好名牌这一关,我国企业才能在新的世纪得到新的发展,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实施名牌战略,是实现中央提出的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两个战略转变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杠杆。本文从讨论名牌战略的作用和意义,以及名牌战略的理论着手,并分析国际名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阐述我国纺织业创名牌的理论和方法。 开创纺织名牌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产品本身品质的优良及品牌内涵的高品位,需要企业广告和营销手段的高明,需要从经营理念到管理模式、生产技术、设备投资及捕捉市场契机、切合消费心理等诸多方面的成功因素。名牌的开创应注意以下几点: (1) 质量是创名牌的生命线 (2) 品种是创名牌的立足点 1) 多品种开发;2) 新品种开发;3) 独特的产品风格。 (3) 企业的经营管理机制是落实名牌工作的关键 1) 提高企业经营者创名牌的意识 2) 市场调查和预测是创名牌的保证 3) 加强生产、技术、设备的投资 4) 广告宣传的市场推广作用 5) 注重企业信誉,保护名牌声誉 分析近年纺织品进出口情况可见,中国纺织名牌的开创以服装业为支柱产业,一条龙开发服装,既包括梭织服装,更应注重针织服装的发展潜力。从而打开纺织业被动局面,用名牌产品这块“敲门砖”敲开国际市场,重振纺织雄风!

杨果[8](2003)在《坚持以质取胜 实现管理增效 为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而努力奋斗——在集团公司2003年质量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海森[9](2001)在《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提高集团公司质量总体水平和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文中指出

陈家宝[10](1999)在《党委书记的质量观》文中提出 名牌产品,是一个国家民族工业的精华;名牌产品,是一个企业梦寐以求的目标。今天,社会赋予我们生产产品以远通集团"名牌产品"的殊荣,这是广大用户和消费者给予我们的厚爱和鞭策,在我们倍受鼓舞的同时,深深感到肩负责任的重大。展望二十一世纪,产品的质量竞争将成为经济竞争的焦点,以名牌产品、名牌企业的经济实力为后盾,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国内外市场,将是未来经济运行的一大趋势。因此,提高全员质量意识,发展远通集团的名牌产品、名牌企业,不仅是经济发展中十分紧迫的现实任务,

二、我们的名牌产品是优质工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的名牌产品是优质工程(论文提纲范文)

(1)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研究背景
    1.1 江苏稻米产业中稻强米弱现象严重
    1.2 粳米消费比例逐年增加
    1.3 农业供给侧改革对稻米产业发展的影响
    1.4 国内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状况
        1.4.1 优质稻品种选育
        1.4.2 优质米品牌建设
    1.5 国外知名优质米品牌
        1.5.1 日本越光大米
        1.5.2 泰国茉莉香米
        1.5.3 巴斯马蹄(Basmati)香米
    1.6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和意义
        1.6.1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优势
        1.6.2 江苏发展优质稻米产业的意义
    1.7 本研究的提出与意义
二 研究方法
    2.1 数据资料获取
    2.2 企业走访
    2.3 市场调查
三 结果分析
    3.1 江苏水稻面积及区域分布情况
    3.2 江苏主要企事业单位水稻育种现状分析
    3.3 江苏近年优质水稻品种选育与推广应用情况
    3.4 江苏稻米加工企业现状分析
    3.5 江苏主要稻米品牌建设现状
        3.5.1 基于地理区域的大米品牌
        3.5.2 基于企业商标或自创的大米品牌
        3.5.3 基于品种名、特殊技术模式等其他宣传方式的大米品牌
    3.6 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相关的软实力分析
四 讨论
    4.1 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的问题讨论
    4.2 江苏发展优质米品牌建设策略
参考文献
论文附表
致谢

(4)以质量振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 狠抓农业标准化建设, 大力推动质量振兴工作。
    (二) 以深入开展“质量兴市”为载体, 大力推动质量振兴工作。
    (三) 大力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区域经济核心竞争力。
    (四) 严格企业质量管理, 夯实质量振兴的基础工作。
    (五) 全面加强质量监管, 规范市场经济秩序。
    (六) 努力提高服务质量, 优化服务产业结构。
    (七) 进一步提高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八) 齐抓共管, 共同推进质量振兴工作。

(5)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卓越绩效模式 为全面提升集团公司国际竞争力而努力奋斗——在2006年企业质量工作座谈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十五”质量工作回顾
    1推动企业完善质量管理体系, 不断提高体系运行的有效性
    2深入开展用户满意工程, 企业服务意识得到提升
    3大力推进实施名牌战略, 品牌效应得到初步彰显
    4导入卓越绩效管理模式, 质量经营意识初见成效
    5强化生产过程质量控制, 产品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
    6强化企业质量监督管理, 采购物资质量明显提高
    7标准体系建设成效显着, 技术标准水平提升较快
    8计量检测体系不断完善, 专用计量器具量值溯源工作取得新突破
    9开展资质认证工作, 企业和队伍素质得到有效提升
    10加大培训力度, 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 群众性质量活动取得明显效果
        (1) 必须紧密围绕集团公司的发展目标。
        (2) 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
        (3) 必须坚持树立让用户完全满意和追求卓越的理念。
        (4) 必须坚持管理体系与国际接轨。
        (5) 必须坚持实行全面质量管理。
        (6) 必须坚持学习与创新相结合的方法。
质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
“十一五”质量工作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1完善三个体系
    2增强三项能力
    3推进三项工程
    4实现三个提高
下半年重点工作安排
    1完善质量管理规章制度
    2全面开展《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标准培训, 组织好质量管理奖评审
    3组织开展产品和企业创优工作
    4继续组织产品质量监督抽查
    5组织开展重点设备安全检测和专项调研工作
    6完善标准体系, 突出宣贯实施
    7加强安全、环保和能源计量管理
    8组织好质量月活动
    9规范信息管理, 提高信息化水平

(6)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引言
    1.1 世界农业发展背景
        1.1.1 现代农业发展现状
        1.1.2 可持续发展农业思潮
        1.1.3 精确化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发展的道路
        1.1.4 高效化的生态农业是世界农业的方向
        1.1.5 提供安全无毒的农产品是生态农业发展的基本需求
        1.1.6 全球化是生态农业发展的趋势
    1.2 中国农业发展的背景
    1.3 农业发展过程中的环境的影响状况
    1.4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草)与结构调整战略研究的思路
    1.5 小结
第二章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现状分析
    2.1 退耕还林还草背景及政策
        2.1.1 我国退耕还林还草背景、目标及意义
        2.1.2 退耕还林还草政策
    2.2 西北地区环境
        2.2.1 概况
        2.2.2 陕西省自然环境概况
        2.2.3 甘肃省自然环境概况
        2.2.4 青海省自然环境概况
        2.2.5 宁夏自然环境概况
        2.2.6 新疆自然环境概况
    2.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1 陕西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2 甘肃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3 青海省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4 宁夏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5 新疆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3.6 五省区退耕还林还草坡地情况
    2.4 小结
第三章 西北地区产业结构现状
    3.1 引言
    3.2 西北地区的产业环境
        3.2.1 第一产业现状及其产业发展环境
        3.2.2 第二产业现状
        3.2.3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现状
    3.3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及第三产业总体现状
        3.3.1 西北地区第一、第二及第三产业现状
        3.3.2 西北地区产业发展环境
        3.3.3 西北地区农村产业状况
    3.4 小结
第四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
    4.1 西北地区种植业结构现状
    4.2 西北地区农作物生产潜力
    4.3 林业结构
    4.4 牧业与渔业结构
        4.4.1 牧业结构
        4.4.2 渔业结构
    4.5 小结
第五章 退耕还林还草区域界定及造林理论
    5.1 区域界定相关理论研究
        5.1.1 生物学与生态学理论
        5.1.2 还林还草区域界定理论
    5.2 还林区植被恢复理论与途径研究
    5.3 国外退耕还林还草启示
    5.4 还林区域界定范围
    5.5 小结
第六章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1 农业结构调整思路
    6.2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基本原则
    6.3 “以工促农”的工业调整战略
        6.3.1 西北地区工业状况
        6.3.2 西北地区的工业发展战略
    6.4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战略
        6.4.1 农林牧结构调整
        6.4.2 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种植结构调整战略)
        6.4.3 区域优势作物调整战略
        6.4.4 西北地区农作物结构调整比较优势
    6.5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林业结构调整
        6.5.1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及林草建设基本原则
        6.5.2 西北地区功能林划分及树种特点
        6.5.3 西北地区退耕还林区域适地主要树种
        6.5.4 西北地区树种草种结构调整战略
    6.6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
        6.6.1 西北地区牧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6.6.2 西北地区牧业结构调整战略
    6.7 第三产业调整战略
        6.7.1 西北地区第三产业构成分析
        6.7.2 西北地区农村第三产业发展战略
    6.8 西北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目标
        6.8.1 农业结构调整依据的标准
        6.8.2 农业结构需求目标
    6.9 小结
第七章 退耕还林还草与结构调整的技术体系研究
    7.1 退耕还林还草的保障技术体系
    7.2 农业结构调整的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2.1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概述
        7.2.2 农业科技体系建设
    7.3 农业市场体系建设
    7.4 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技术体系
    7.5 农业与农村教育体系建设
    7.6 农业综合体系建设
第八章 结论与讨论
    8.1 结论
    8.2 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7)论纺织行业的名牌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导论
第2章 名牌战略的概念,意义和作用
    2.1 名牌产品的价值
    2.2 名牌战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力杠杆
    2.3 名牌竞争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
    2.4 名牌是实力的象征
第3章 名牌理论和战略的构成要素
    3.1 名牌战略的战略特点
    3.2 名牌事业是一项系统工程
    3.3 名牌战略-质量战略和商标战略
第4章 名牌战略与一般产品、标准化的关系
    4.1 名牌产品与一般产品的关系
    4.2 创名牌产品与标准化的关系
    4.3 标准化如何为创名牌产品服务
    4.4 创名牌产品是标准化的需要
第5章 名牌产品的培育和成长
    5.1 如何培育名牌产品
    5.2 名牌产品的成长
第6章 名牌产品与企业形象
    6.1 名牌产品是企业形象的灵魂
    6.2 我国企业名牌意识的觉醒
    6.3 创中国名牌,树企业形象
第7章 世界名牌特征及世界名牌发展趋势
    7.1 世界名牌特征
    7.2 世界名牌发展的趋势
    7.3 世界名牌发展经验
第8章 我国名牌发展所处的阶段及纺织业名牌现状
    8.1 我国名牌表现特点
    8.2 我们的发展对策
    8.3 纺织业名牌现状及存在问题
第9章 如何走出名牌产品的误区
第10章 名牌产品的危机
第11章 纺织行业如何走自己的路,打自己的牌
    11.1 纺织行业面临的形势和挑战
    11.2 开创名牌 重振雄风
第12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8)坚持以质取胜 实现管理增效 为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而努力奋斗——在集团公司2003年质量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论文提纲范文)

2002年中油集团公司质量工作取得了显着成效
    企业质量管理体系进一步完善。
    工程质量保持了较好的水平。
    产品质量总体水平稳中有升。
    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成效显着。
    标准化工作取得新成绩。
    计量管理工作不断加强。
    “锅容管特”监督管理工作开始启动。
    一是开展质量目标管理, 落实企业领导责任。
    二是贯彻新版质量标准, 保持体系有效运行。
    三是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提高企业质量信誉。
    四是开展创建名牌活动, 努力扩大市场份额。
    五是围绕国家重点工程, 严格实行质量控制。
    六是进行队伍资质认证, 增强市场竞争实力。
    七是提供质量检验服务, 确保产品优质安全。
    八是抓好质量技术培训, 提高全员业务素质。
当前质量工作面临的形势分析
    1 大力推进企业实施名牌战略
    2 全面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3 积极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
    4 进一步完善企业计量检测体系
2003年质量工作的安排意见
    1 围绕质量目标落实责任制, 杜绝重特大质量事故
    2 加快新版质量标准认证, 努力提高体系有效性
    3 坚持以质取胜方针, 推进实施“名牌战略”
    4 实施用户满意工程, 扩大市场占有率
    5 完善企业和队伍资质认证工作, 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能力
    6 进一步加强质量监督工作, 积极推进质检机构改革
    7 加强“锅容管特”监督管理, 确保特种设备安全高效运行
    8 加强企业标准化工作, 积极推动采用国际标准
    9 加强计量基础工作, 保证数据准确可靠
    10 组织开展质量培训工作, 完善质量管理信息网络

四、我们的名牌产品是优质工程(论文参考文献)

  • [1]江苏优质稻米产业发展现状及品牌建设策略[D]. 王海荣. 扬州大学, 2020(06)
  • [2]实施名牌战略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增强国际竞争力[A]. 吕金枪,刘久华,苏鑫,门迎春,黄萍,王泽普,关树强,牛秀菊. 中国煤炭经济研究(2005~2008)(下册), 2009
  • [3]厦门五品牌企业同获百万巨奖[N]. 张小燕,宗满意,吴巧平,何书彬,陈泥. 厦门日报, 2007
  • [4]以质量振兴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J]. 朱晏. 江西行政学院学报, 2007(01)
  • [5]完善企业质量管理体系 积极推进卓越绩效模式 为全面提升集团公司国际竞争力而努力奋斗——在2006年企业质量工作座谈会上的工作报告(摘要)[J]. 杨果.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6(08)
  • [6]西北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与农业结构调整战略研究[D]. 杨世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3(01)
  • [7]论纺织行业的名牌战略[D]. 杨天成.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3)
  • [8]坚持以质取胜 实现管理增效 为全面提升集团公司的国际竞争力而努力奋斗——在集团公司2003年质量工作会议上的工作报告(摘要)[J]. 杨果.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3(03)
  • [9]以市场为导向 以效益为中心 提高集团公司质量总体水平和能源水资源利用效率[J]. 王海森.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01(03)
  • [10]党委书记的质量观[J]. 陈家宝. 福建质量管理, 1999(04)

标签:;  ;  ;  ;  ;  

我们的品牌产品是质量工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