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构成学与构成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齐景怡[1](2020)在《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大众审美认知的不断提高,社会对企业形象、包装、广告等平面设计的需求越来越高。在平面设计中发射形式的运用能够给作品带来更新颖的视觉活力。发射作为构成形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能够让观者感受到数学、物理学、力学等学科理性的编排与组合,同时也饱含着感性的审美认知。在目前在艺术实践中,发射以多样的形式被普遍运用到各类艺术创作中,尤其是标志设计领域。发射形式的原理研究也日趋成为了当今构成研究中的研究热点之一。当今对于发射的学术研究局限于单一的设计问题或小类发展史,缺少对于发射形式客观发展原理的总结研究,因此本文对发射的原理展开以下三方面的研究:第一,发射形式的起源。本文主要分析及阐述了发射起源于早期人类对太阳等自然事物的描摹,以及后期人类的太阳崇拜、哲学思想、宗教感召、情感语言等文化因素及通感、形式情感等心理因素对于发射形式的启发作用;第二,从多学科层面对发射形式的成因和发展原理及其发展的必然性进行分析研究。主要从生产生活方式、思想观念、科技发展、审美需求、心理倾向等层面入手。在前期的资料搜集工作中,本文通过查阅与发射形式相关的文献资料、整理搜集的素材,逐一探讨发射形式发展规律及原理的影响,思考这一形式在历史的进程中得以流传与发展的必然性因素;而后针对古今设计中发射这一特殊表现形式的创作实践及产生原理进行调研,结合所搜集与整理的资料,从发射形式出发,以时代变迁、科技进步、思想观念变革等作为研究的主要理论背景,从庞杂的设计与构成表象中,理清从古至今、从国内外艺术发展到社会发展变迁、从自然科学到学术理论研究中,对发射形式发展原理的影响及其发展脉络;第三,发射形式在德国包豪斯设计学院及各国的设计教育体系中的不断完善发展的历史规律及其在标志设计领域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本文基于信息传播学和人类形式审美心理,通过对各地的标志设计领域进行了实地与网络的调研,最后结合近年来标志设计的更迭与流行趋势整理资料,重点分析标志设计领域中的发射标志,继而重点分析其独特表现力背后的形式特点、设计原则及应用优势;分析其在概念、形式及传播上的发展变化,并在理论上整合深究其发展原理与各个学科层面的微妙关系。本文通过探索发射形式的客观发展原理及其在发射在当今多元化的信息时代下的发展趋势及应用优势,从而对构成形式的发展产生有益的启示,并帮助我们完善发射这一构成形式的基础知识及原理。
庞梦宇[2](2019)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通过对史料的整理和分析,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为切入点,以三大构成引入为线索,以具有代表性的广州美术学院、中央美术学院、浙江美术学院、南京艺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为例,展现和反思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育变革的历程。通过梳理和比较各院校教学改革的内容,总结出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基础教学改革呈现的三种面貌:革新、融合和传统。通过分析三大构成的源流,阐释了三大构成并非源于包豪斯,认为三大构成是对抽象形态多种可能性造型的研究;研究点线面组织规律,和图案讲求的形式美的法则有一定相似之处。最后,笔者在文末提出了设计基础的本质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考、表达、观察力和想象能力。
於洁晶[3](2019)在《地域文化视角下陕北小城市街道牌匾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以及信息社会的不断发展,城市街道景观多朝着趋同、单一、缺乏特色的方向发展。街道空间不仅是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场地,也是城市重要展示窗口,承载着城市特色与文化。我国城市步入了由规模发展到品质发展的新时代,中小城市建设稳步推进,提升城市人居生活环境品质逐步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新方向。街道作为展示城市面貌的橱窗,自然是城市双修和综合提升的重点,以人为本、凸显文化特色成为街道更新改造的基点和主旨。街道牌匾历史悠久,饱含城市地域文化内涵,能够展示城市特征,是城市街道景观大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街道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标识要素。同时也是人们认知街道功能、引导日常行为的基础,体现着传统文化的传承、创新与发展。它的诱目性和易读性又使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街道景观中占据重要地位,是体现街道文化特色的重要元素。凸显自己个性、缺乏整体思维和地域文化思维是街道牌匾存在的普遍问题,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它们破坏和“污染”了街道环境。针对该状况,本文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基于牌匾相关基础研究,以构成学、符号学、街道景观理论为支撑,通过对陕北地区小城市街道牌匾现存状况的调研和总结,结合相关实例,论证牌匾造型的构成学设计方法以及在符号学层面牌匾意义的传达方法,最后将研究成果运用于延川县城南北大街街道牌匾设计实践加以检验。通过以构成学为基础的点线面要素、色彩搭配原则、立体虚实设计等街道牌匾设计手法,可以创造出与街道环境和谐、具艺术审美价值、有个性文化特质的牌匾造型;将地域文化因子与构成学的三要素结合能够体现地域文化特质;借助符号的指认机制能够理性引导并突出牌匾意象的表达。论文研究成果可以作为街道牌匾设计的理论参考。
安君,姚若琳[4](2014)在《传统审美观在艺术设计中的实践》文中提出世界上每个民族都有自己对生活、对艺术的认识,"各个民族的装饰艺术都表现了人类具有喜爱节律性秩序的心理倾向"。同样,中华民族传统审美观是人们在长期的劳动过程中形成的对于自然和社会有关美的认识,如何将民族传统审美观贯彻于设计学基础课程教学的始终,以我国传统有关艺术学习的重要途径"师法自然"为思想基础,强调教学的"民族性"、"地域性"、"创造性"的原则,启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的因素,并将民族传统审美观应用于设计是本文讨论的核心。
夏缘缘[5](2014)在《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梳理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历程,从课程理论建立的社会背景、理论背景、课程定位、课程内容、教学思想等方面总结出一条设计基础课程演变的线索和规律。并以此规律为研究基础,对原有课程体系做出新的价值判断和进一步的分析。基础课程是现代设计艺术学科的重要课程,包豪斯创立的以视觉训练为基础的“预备课程”对现代设计的基础课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和深远的影响。设计的基础课程直接体现了对设计价值观的认知与解读。本文以史学研究方法,将包豪斯“预备课程”、中国图案学、素描与三大构成、新世纪教学改革四个重要的基础课程发展阶段进行纵向分析与横向比较。整个史学分析过程中以“价值观”、“课程属性”、“课程内容”为主要线索,对以往的课程体系的生成背景、目标、定位、价值取向、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逐一梳理,分析。通过历史的横向联系与纵向比较,试图将这些课程操作背后的规律性与原理性问题凸现出来。本文的贡献之一是通过历史的视角可以理清不同阶段的基础教学的谱系关系,建构了系统化的发展脉络。这一脉络的梳理可以充分体现不同教育体系和课程体系的创新性与继承性,在完整的深入理解不同体系的优缺点可以为充满争议的教学研究提供明确的线索和参照系。通过研究,本文在四个方面有所创新。第一,理清了“设计基础”与“基础设计”区分不清的问题;第二,明确提出遵从设计师的思维方式组织设计基础课程;第三,从历史的角度深挖各个阶段教学背景、教学思想、教学内容与教学组织以及其学术发展的谱系关系;第四,注重横向比较的方法,注重中西比较,注重以视觉设计为主导的设计基础课程重构。并且,本文认为在多元现代性的背景下,我国的设计基础教学应该重新树立以视觉设计为中心的价值观体系,在人类文明多样化的背景下,重新评估视觉艺术形式与视觉思维的有意价值。用一种广义的设计观,用一种基础课程的系统观来搭建设计基础课程群。在这一课程群的有序组织中,既能通过“设计基础”课程培养综合的艺术素质,又能通过“基础设计”课程,以目的性严密的课程训练,达成设计思维与视觉思维的转换,达成与设计课程的对接。
杨真[6](2011)在《平面构成与教学实践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构成课程作为我国艺术设计教学中的一门基础教学必修课程,自20世纪70年来传入我国至今已有近30年的历史,它曾经是艺术设计教育中的基础训练课的典范,更是基础教学改革的标志性课程,虽然现实不断地向我们表明,构成课程以其高度统一、高度程式化与重复化的局限性使得它在现代艺术设计教学中显得滞后与僵化。针对这一情况,论文从构成主义、构成原理,包豪斯基础课程等方面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梳理与分析,力求从中寻找求构成教学内容中的种种关系。论文途述了构成教学从日本至香港再到中国大陆的发展及普及状况,以及从中演绎出来的负面现象。并在此基础之上,对近年来国内平面构成教学实践作了初步总结与探讨,借鉴以往的基础教学内容,为今后的平面构成教学的继承与发扬提出了一些可行性实验,表明了笔者对构成教学实践的设想与跟进。
杨蕾[7](2011)在《高校形态构成学教学理念构建》文中提出形态构成学教学是艺术设计专业重要的基础课程之一,一直以来都是设计教学的重要一环,至今已走过了近30年的历程。重新审视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在当前有了更新的认识和理解。高校艺术学科形态构成学教学应始终将焦点集中在学生艺术创造力的培养上。
董庆波[8](2010)在《构成教育的历史反思》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构成教育在20世纪70年代末被片断性地引入,在当时它缺乏与之密切结合的工业与商业背景,因此多年来只是当作传统艺术与设计教学的点缀性的实验,这与历史上包豪斯基础教学体系以及后来的乌尔姆教学体系乃至当下西方设计院校的构成教学体系相差甚远。当下中国构成教育规模日益庞大和走向深入,这也意味着中国具备了与国际艺术与设计教育接轨的一切环境与条件,这为其中一环的构成教育的发展创新提供了更为切实的时空条件。
贾树欣[9](2009)在《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的革新探讨》文中研究说明"形态构成学"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在无数次反复的艺术设计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思维的育成。
贾树欣[10](2009)在《艺术设计教学中形态构成学教学方法的革新探讨》文中研究指明“形态构成学”不是技术的训练,也不是模仿性的学习,而是引导学生通过有效的方法,在艺术设计的过程中,主动地把握限制的条件,有意识地去组织与创造,在无数次反复的艺术设计练习中,获得能力的训练、创造思维的育成。也就是说,形态构成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为基本原则的。在艺术设计教育中,形态构成学所涉及的形态美学和形态构成原理,不仅是现代设计理念上所表现出来的基本艺术规律,而且具有现代艺术设计的基础特性,这种特性对于受教育者在设计艺术形态的探索和美学规律的把握创造思维的培养上起着重要作用。构成教育的重点,在于方法的教学,能力的培养。通过完善的教学内容与合理的教学方法,训练学生严密的思考程序与灵活的构想方法;通过审美判断力教学,引导学生对文化、风格的综合性分析与思考;通过构成方法与实践教学,让学生掌握原理与设计实践的关系,开拓和扩展现代艺术与设计的新造形语言。
二、构成学与构成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构成学与构成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课题的目的与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四、研究内容、方法及研究思路 |
五、课题关键词界定 |
第一章 构成形式与发射的基本概念 |
1.1 构成形式概念的历史源流 |
1.2 平面构成中的构成形式 |
1.3 构成形式中的发射 |
1.3.1 发射的概念 |
1.3.2 发射形式的起源 |
1.3.3 发射形式的发展 |
1.4 包豪斯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发射”形式 |
1.4.1 包豪斯的产生背景 |
1.4.2 包豪斯时期的历史脉络 |
1.4.3 新教育理论体系中的发射 |
1.4.4 基础课程中的发射概念 |
1.4.5 艺术理性思维中的发射概念 |
1.5 世界设计基础教育中的“发射”形式 |
1.5.1 美国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5.2 日本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5.3 中国港台地区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5.4 中国大陆设计教育中的发射概念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构成形式中发射的视觉特点分析 |
2.1 构成形式——发射 |
2.1.1 发射骨格形式 |
2.1.2 发射构成形式特点 |
2.2 发射的具体形式分析 |
2.2.1 基本元素 |
2.2.2 关系元素 |
2.2.3 形态分类 |
2.2.4 空间围合性及规则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构成形式中发射的原理分析 |
3.1 文化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1.1 发射图形所传承的图腾信仰 |
3.1.2 发射图形所承载的哲学思想 |
3.1.3 发射图形所蕴含的情感语言 |
3.1.4 发射图形所呈现的民俗文化 |
3.1.5 发射图形所传达的宗教价值 |
3.2 科技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2.1 发射图形与手工业发展的联系 |
3.2.2 发射图形与科学发展的关联 |
3.2.3 发射图形与生产观念的关系 |
3.3 心理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3.1 发射图形与通感的联系 |
3.3.2 发射图形与形式心理原理的相通性 |
3.3.3 发射图形与视知觉心理及形态的关联性 |
3.3.4 发射图形与形式审美的关系 |
3.4 艺术层面中的发射及原理分析 |
3.4.1 发射在不同艺术形式中的发展 |
3.4.2 发射图形与构成主义及艺术改革运动的关联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发射法则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分析 |
4.1 发射视觉元素 |
4.1.1 点发射标志 |
4.1.2 线发射标志 |
4.1.3 面发射标志 |
4.2 发射关系元素 |
4.2.1 同心发射标志 |
4.2.2 向心发射标志 |
4.2.3 多心发射标志 |
4.2.4 离心发射标志 |
4.2.5 螺旋发射标志 |
4.3 发射形态分类 |
4.3.1 几何发射标志 |
4.3.2 有机发射标志 |
4.3.3 自在发射标志 |
4.4 发射空间围合性及规则性 |
4.4.1 围合发射标志 |
4.4.2 不围合发射标志 |
4.4.3 规则发射标志 |
4.4.4 不规则发射标志 |
4.5 发射标志的设计原则 |
4.5.1 形式美与功能美统一的设计原则 |
4.5.2 符合大众视觉心理原则 |
4.5.3 符合文化寓意原则 |
4.6 发射标志的应用优势 |
4.6.1 信息传播 |
4.6.2 视觉审美 |
4.7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论文第四章图片来源对照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一)课题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1、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研究现状 |
2、关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
(1)关于设计教育史的梳理及研究 |
(2)关于设计基础课程的研究 |
(三)研究路径 |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艺术教育变革的因素 |
(一)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的发展背景 |
1、经济环境 |
2、教育环境 |
(二)八九十年代设计教育变革的催化剂——构成教学的引进 |
1、构成作为造型规律——中国的构成 |
2、构成作为基础造型——日本的构成 |
3、构成作为造型的一种方式——包豪斯设计学院的构成 |
三、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的思想交锋 |
(一)理清概念、重视图案——第一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二)深挖教学方法、构建图案理论——第二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三)重申图案和构成地位,反思图案教学——第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 |
四、百舸争流——各代表院校设计基础教育课程变革的试验 |
(一)秉承革新观——以广州美术学院与中央美术学院为例 |
1、突破传统、敢为人先——广州美术学院 |
2、别具一格、艺术为重——中央美术学院 |
(二)秉持融合观——以浙江美术学院为例 |
1、以写生-变化为基础的图案教学时期 |
2、图案与构成融合时期 |
(三)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法、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 |
1、坚守传统,创建中国特色的图案学——南京艺术学院 |
2、坚守传统写生-变化的图案教学方式——中央工艺美术学院 |
五、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装潢美术、染织美术与陶瓷美术专业的设计基础课程变化整理 |
附录二:20世纪八九十年代浙江美术学院工艺美术系基础课部分授课内容 |
附录三:采访记录 |
采访一:冯罗铮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二:陈淞贤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三:宋浩霖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四:宋建明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五:孙恒俊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六:孙晴义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七:王敏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八:王善珏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九:王雪青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十:吴德隆老师采访记录 |
采访十一:谭平老师采访记录 |
致谢 |
(3)地域文化视角下陕北小城市街道牌匾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宏观背景——五位一体与文化自信 |
1.1.2 中观背景——城市修补与提质控量 |
1.1.3 微观背景——幸福指数与街道景观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界定 |
1.3.1 陕北地区 |
1.3.2 小城市 |
1.3.3 街道 |
1.3.4 牌匾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内相关研究 |
1.4.2 国外相关研究 |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5.3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
2.1 牌匾基础研究 |
2.1.1 牌匾定义 |
2.1.2 历史沿革 |
2.1.3 演进特征 |
2.1.4 功能价值 |
2.1.5 构成要素 |
2.1.6 影响牌匾特征的要素 |
2.2 构成学基础研究 |
2.2.1 构成学相关研究 |
2.2.2 构成学理论综述 |
2.2.3 构成学与牌匾设计 |
2.3 符号学基础研究 |
2.3.1 符号学相关研究进展 |
2.3.2 符号学基础理论概述 |
2.3.3 符号学与牌匾设计 |
2.4 街道景观基础研究 |
2.4.1 街道景观相关研究进展 |
2.4.2 街道景观基础理论概述 |
2.4.3 街道景观与街道牌匾 |
2.5 小结 |
第三章 陕北地区小城市街道牌匾状况研究 |
3.1 调研范围与内容 |
3.1.1 对象选取 |
3.1.2 调研内容 |
3.2 地域文化要素梳理 |
3.2.1 传统地域文化 |
3.2.2 外来文化影响 |
3.3 街道环境特征总结 |
3.3.1 街道的尺度 |
3.3.2 空间的变化 |
3.4 街道牌匾状况调研 |
3.4.1 调研方法与数据 |
3.4.2 数据分析 |
3.4.3 特征总结 |
3.5 小结 |
第四章 匾形的构成设计 |
4.1 匾形的平面构成设计 |
4.1.1 点要素的设计组织 |
4.1.2 线要素的设计组织 |
4.1.3 面要素的构成设计 |
4.1.4 街道匾形的总体构成组织 |
4.2 匾形的色彩构成设计 |
4.2.1 色彩构成基础 |
4.2.2 匾形色彩的选取 |
4.2.3 牌匾色彩的调和 |
4.3 匾形的立体构成设计 |
4.3.1 强调重点 |
4.3.2 优化肌理 |
4.3.3 追求变化 |
4.3.4 协同建筑 |
4.4 匾形构成设计在陕北地域文化中的体现 |
4.4.1 平面构成——建构基础 |
4.4.2 色彩构成——凸显特征 |
4.4.3 立体构成——视觉强化 |
4.5 小结 |
第五章 匾义的符号表达 |
5.1 符号的类型与作用 |
5.1.1 文字符号 |
5.1.2 造型符号 |
5.1.3 色彩符号 |
5.2 符号的表达机制 |
5.2.1 多元符号的同指表达 |
5.2.2 同一符号的多指表达 |
5.3 符号的梳理提取 |
5.3.1 以形得符 |
5.3.2 以意得符 |
5.3.3 以文得符 |
5.3.4 以创得符 |
5.3.5 以美得符 |
5.4 小结 |
第六章 实践应用——以延川县南北大街改造为例 |
6.1 项目背景 |
6.1.1 城市概况 |
6.1.2 文化背景 |
6.1.3 街道概况 |
6.1.4 项目定位 |
6.1.5 现状特征 |
6.2 上位规划总体格局 |
6.2.1 空间结构 |
6.2.2 平面形态 |
6.2.3 空间轮廓 |
6.3 街道牌匾方案设计 |
6.3.1 总体秩序建构 |
6.3.2 A段设计 |
6.3.3 B段设计 |
6.3.4 C段设计 |
6.4 小结 |
结语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传统审美观在艺术设计中的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思想基础 |
二、研究内容和意义 |
(一) 研究内容 |
(二) 实际意义 |
(三) 理论意义 |
三、研究学科基础 |
(一) 设计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地域性”、“民族性”、“创造性”问题浅析 |
(二) 艺术规律源于人们对自然美的总结 |
(5)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起源与价值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或价值 |
1.2 研究思路与结构 |
1.2.1 研究目标,重点难点与主要解决的问题 |
1.2.2 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 |
1.3 已有相关研究综述 |
1.3.1 相关概念界定 |
1.3.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
1.4.1 创新之处 |
1.4.2 研究未尽事宜与研究局限 |
第二章 世界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起源——包豪斯 |
2.1 人本主义——基础课程创立者:约翰内斯?伊顿 |
2.2 艺术精神——基本视觉语言体系的建立:瓦西里?康定斯基 |
2.3 设计本源——遵循自然的创作方式:保罗?克利 |
2.4 感知结合技能——理性主义的转向:莫霍利?纳吉 |
2.5 应用设计的转折点——创造力?动手做?思考:约瑟夫?阿尔伯斯 |
2.6 本章总结:包豪斯基础课程对当代设计基础教学的启示 |
2.6.1 从艺术主导到技术主导——包豪斯基础课程的阶段性历程 |
2.6.2 感知体验与视觉语言——包豪斯基础课程的特色与问题 |
第三章 中国本土“基础设计”课程的初探——图案学的导入 |
3.1 日本图案学的导入与本土化探索的发端——陈之佛 |
3.2 中国现代设计教育学院化阶段与图案学课程的开拓——庞薰琹 |
3.3 中国本土化图案学教学体系的系统化建构——雷圭元 |
3.4 图案学基础课程的衰微——二十一世纪的“图案学”课程 |
3.5 本章总结:正视中国图案学的学术价值及其对现代教学的启示 |
第四章 现代“设计基础”课程的引进与改造——素描与构成 |
4.1 素描:写实素描、结构素描、设计素描 |
4.1.1 苏俄写实素描——契斯恰科夫素描教学体系 |
4.1.2 结构素描——瑞士巴塞尔设计学校基础教学大纲 |
4.1.3 设计素描——周至禹的中央美术学院基础部造型基础课程 |
4.2 日本中小学美育教育的基础课程——“三大构成”的引入 |
4.3 从误读到反思——设计基础课程的特性与内涵 |
4.3.1 对设计的基础课程的本质特性认识不清 |
4.3.2 设计的基础课程与专业课程的关系松散 |
4.3.3 设计的基础课程内涵与教学研究目标 |
4.4 本章总结:“拿来主义”的慎思 |
第五章 新世纪“基础课程”的教改之路 |
5.1 建筑院校的基础课程改革——“空间与形式?造型基础”入门 |
5.1.1 视觉思维的训练——顾大庆 |
5.1.2“形的构造”——贾倍思 |
5.1.3 对设计基础教学的启示 |
5.2 设计学院的公共基础课程改革——邬烈炎的“形式语言分析” |
5.3 设计学院的公共基础实验课程——冯峰的“设计问题的求解” |
5.4 本章总结:多元现代性视角下的基础课程 |
第六章 遗产与启示:设计基础课程的谱系与演进 |
6.1 设计基础教育的谱系分析与新的综合 |
6.1.1 包豪斯——设计启蒙与形式语言探索 |
6.1.2 图案学——装饰主义设计与图案学研究体系 |
6.1.3 视觉形式语言、视觉思维、综合造型基础 |
6.1.4 谱系之外 |
6.2 多元视角下的当代基础课程教学思考 |
6.2.1 跨界设计的融创精神 |
6.2.2 多解设计与设计的多维求解 |
6.2.3 整合设计与设计的整合维度 |
6.2.4 对于设计再思考的设计基础教学 |
6.3 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课程研究探索 |
6.3.1 教学理念 |
6.3.2 教学模式 |
6.3.3 综合性的集成训练 |
6.4 本章总结:回归原点再出发 |
第七章 反思与重构:“基础课程”的再认识 |
7.1“设计基础”(Basic Design)和“基础设计”(Design Basics) |
7.1.1“设计基础”——“非目的性”的课程训练 |
7.1.2“基础设计”——目的性的课程训练 |
7.1.3“基础课程”——综合性的集成训练 |
7.1.4 视觉设计基础的明晰化与系统化 |
7.2 视觉设计基础的核心内容 |
7.2.1 看法:形式阅读的认知基础——视觉信息的观察与分析 |
7.2.2 语法:形式理论的实践基础——形式语言的规律与法则 |
7.2.3 做法:形式生成的综合基础——综合造型的融贯与整合 |
7.2.4 形式语言的表达与转译 |
7.3 本章总结:走向集成式的设计基础教学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图片、图表来源索引 |
致谢 |
(6)平面构成与教学实践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的基本构思及方法 |
第二章 追溯平面构成 |
2.1 平面构成的概念 |
2.1.1 构成与构成主义的形成及其意义 |
2.1.2 构成主义在其他国家的发展与变体 |
2.1.3 构成主义理念对构成概念的影响 |
2.1.4 平面构成的一般概念 |
2.2 平面构成的教学内容 |
2.2.1 构成教学与包豪斯的基础课程 |
2.2.2 作为教学科目的平面构成 |
第三章 国内外构成教学的现状研究 |
3.1 日本构成教学分析 |
3.1.1 日本构成教育的形成与意义 |
3.1.2 日本构成教学的特征及问题 |
3.2 构成教育在我国的产生与发展 |
3.2.1 中国构成教学的引进 |
3.2.2 我国构成教育的发展 |
3.2.3 我国在构成教学中取得的成效 |
3.3 我国构成教学现状与问题的分析 |
3.3.1 我国教育界普遍存在对构成教学的误解 |
3.3.2 我国构成课程的现状 |
3.3.3 我国构成教学的弊端与局限 |
第四章 我国构成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
4.1 构成教学措施的更新与丰富 |
4.1.1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与观察方法 |
4.1.2 更新教材内容,更进教学措施 |
4.1.3 更新课题设计、注重作业的训练与讲解 |
4.2 构成教学内容上的局部改进与补充 |
4.2.1 打散构成 |
4.2.2 传统图案与平面构成 |
4.3 构成课程的回归与综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高校形态构成学教学理念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态构成学的含义及内容 |
二、艺术设计学科“形态构成学”教学的发展现状 |
三、形态构成学课程的教学理念 |
(一) 加强独创性构思训练 |
(二) 培养直观的空间感觉 |
(三) 把握多样化的表现技术 |
(四) 进行有主题的构成设计 |
四、结语 |
(8)构成教育的历史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一、包豪斯的启示 |
二、包豪斯之后 |
三、中国构成教育 |
(9)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的革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一、形态构成学的含义及内容 |
二、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分析 |
三、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的革新探讨 |
(一)教学模式“互动化” |
(二)教学内容“综合化” |
(三)练习课题“感性化” |
(四)使用材料“创新化” |
(10)艺术设计教学中形态构成学教学方法的革新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形态构成学的含义及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 |
(一) 形态构成学的含义及内容 |
(二) 形态构成学在现代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作用 |
二、形态构成学的形成与发展 |
三、形态构成学教学情况调查统计 |
四、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分析 |
(一) 形态构成学教学模式现状分析 |
(二) 形态构成学教学内容现状分析 |
(三) 形态构成学专业师资培养现状分析 |
五、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的革新探讨 |
(一) 教学模式“互动化” |
(二) 教学内容“综合化” |
(三) 练习课题“感性化” |
(四) 使用材料“创新化” |
(五) 训练手段“现代化” |
(六) 课后作业“团队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构成学与构成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构成形式中的发射及在标志设计中的应用研究[D]. 齐景怡.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2]20世纪八九十年代中国设计基础教育的变革 ——以三次“高校图案教学座谈会议”为基点的考察[D]. 庞梦宇. 中国美术学院, 2019(02)
- [3]地域文化视角下陕北小城市街道牌匾设计研究[D]. 於洁晶. 长安大学, 2019(01)
- [4]传统审美观在艺术设计中的实践[J]. 安君,姚若琳. 今传媒, 2014(12)
- [5]视觉设计基础课程的发展、演进与重构[D]. 夏缘缘. 天津大学, 2014(08)
- [6]平面构成与教学实践的研究[D]. 杨真. 昆明理工大学, 2011(05)
- [7]高校形态构成学教学理念构建[J]. 杨蕾. 美与时代(上), 2011(09)
- [8]构成教育的历史反思[J]. 董庆波. 艺术与设计(理论), 2010(05)
- [9]形态构成学教学现状的革新探讨[J]. 贾树欣. 科技信息, 2009(28)
- [10]艺术设计教学中形态构成学教学方法的革新探讨[D]. 贾树欣. 东北师范大学, 20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