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增强责任感,奋起直追(论文文献综述)
乔石磊[1](2019)在《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叙事研究》文中提出职前阶段是体育教师进入教师行业前重要的阶段之一,这一时期职前体育教师已经具有一定的价值判断能力,但是其核心价值观包括对体育教师职业的认识和理解尚不成熟,如何在这一阶段塑造职前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使其转化成为职前体育教师发展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的“内在动力”,这对职前体育教师专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也是推动我国学校体育教育质量的巨大助力。学校是形成终身体育意识的重要场所,体育教师是当前我国全民健身的重要推动者,而职前体育教师是我国从事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生力军。如何增强职前体育教师的职业认同,减少体育教师的流失对我国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本研究主要利用文献法、半结构访谈法、编码分析法等对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形成进行研究。研究遵照“研究背景——理论设想——田野调查——资料分析——讨论反思”的逻辑展开。研究认为:(1)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来源是多元的,包括个体的人格特质、当学生时的体验、个人经历的反思、教育实习的经历、职业发展的感知和社会环境的作用。多元的教师职业认同来源形成了不同的职前教师职业认同内涵。(2)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萌芽期,适应期,发展期和稳定期,职前体育教师在职业认同形成的不同阶段表现出不同的职业认同特征。(3)职前体育教师在职业认同发展的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职业认同内涵,分别是志愿填报与现实情境的抉择:我如何成为一名体育教师,体育教师传统印象和现实形象的矛盾:我要成为什么样的体育教师,期待的教学环境与现实实践的反差:我是什么样的体育教师,对职业未来的感知:将来我是谁。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转变的过程也是职前体育教师找寻“我是谁”的过程。(4)关键事件(人物)是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关键事件(人物)发生时个体反思在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内化过程中有重要作用,对关键事件(人物)的反思不同实则隐含了职前体育教师在“我是谁”的找寻过程中自我认同的选择,这样的选择决定了职业认同发展过程中的职业行为决策。
王福军[2](2021)在《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一种崇高的文化思想,是黑龙江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精神产物。它体现了黑龙江人民坚定的理想信念、优良的政治品格、优秀的文化传承、良好的精神风貌和执着的价值追求,是一系列优秀精神的整体体现和智慧结晶。包括黑龙江人民为民族独立和解放而英勇抗击日本侵略者所形成的东北抗联精神,在开发建设北大荒苦难而壮丽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北大荒精神,在大庆油田大会战艰难险阻的条件下创造的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在黑龙江革命、开发、建设等各个历史时期所形成的闯关东精神、东北小延安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马恒昌小组精神、马永顺精神、哈尔滨城市精神、抗疫精神等共同构成了具有黑龙江地域特色的精神资源体系。这些精神在时代变迁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慢慢的成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重要内容,成为在社会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文化精神产物。当前,我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目标奋进的新征程,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成为首要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擘画了中国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指明了社会主义发展的前进方向。为此,加强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充分认识和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总结和提炼基本特征和时代价值,探索弘扬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路径和方法,对于构筑中国精神、汇聚中国力量、展现中国价值,推动龙江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奋力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一共分为六章内容。第一章主要讲的是课题研究的背景,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在总结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梳理研究现状,阐述相关核心概念,概括相关研究内容,阐明课题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第二章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论述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溯源进行梳理总结;第三章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具体体现作了深刻阐释。在此基础上凝练和升华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第四章系统分析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精准把握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民族性和时代性,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第五章通过对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的论述,强化黑龙江优秀精神与时俱进的精神品质,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引领;第六章通过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分析,全面论证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深刻阐明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原则,在借鉴他人成果的基础上,深入阐述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文章试图从新的内容、新的思路、新的视角对黑龙江优秀精神产生、发展和弘扬进行必要研究,目的是将黑龙江优秀精神理论研究不断深化,为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与培育提供新思路、新方法和新策略。将黑龙江优秀精神内化为龙江振兴发展的强大精神动力,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刘海峰[3](2020)在《园丁札记 ——一位小学教师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叙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小学班主任是一支身份特殊的教师群体。他们肩负着“立德树人”的关键使命,是学生全面发展的直接责任人和主要精神关怀者。新时代全球化、开放化和多元化的教育潮流促使班主任需要对学生的领导或管理方式发生转变。从传统的“为秩序而管理”转向“为自由而领导”是班主任领导力有效发挥的关键所在。本研究采用教育叙事的研究方法,以一位优秀的小学班主任为研究对象,对其班主任领导力的整个“生成过程”展开追踪叙事,探寻H教师班级领导过程背后蕴藏的真正意义与价值。绪论部分,主要包括四个方面。首先是问题的提出和研究意义。其次是国内外研究综述及对已有研究不足的述评。再次是研究设计,包括研究对象的选择、研究方法、伦理道德问题和创新点。最后是对研究过程的详细展开,包括研究工具的使用、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及具体的研究思路。第一章,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是核心概念的界定,包括领导力、班主任、小学班主任领导力。其次是对班主任领导力的相关理论基础进行整理,包括领导力五力模型、萨乔万尼的道德领导理论和叶澜团队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第二章,主要是对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过程展开研究。其中包括三个方面:其一,将H教师的成长历程划分为童真成长期,师范教育期,初任适应期,职业探索期,胜任提升期五个阶段来论述。其二,对H班主任领导力的实践图景进行梳理。包括教学和管理权力(教学权、管理监控权),专业能力(教育决断力、人际沟通力、教育前瞻力),精神影响力(人格魅力、情感感召力、价值引领力)。其三,归纳出H教师班主任领导力的三个生成特征:互动性、动态性和阶段性。第三章,主要是对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机制展开探索。其中包括两个方面:其一,从个体经历、个人特质、价值观念、重要他人、学校文化制度五个维度来探索H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内部和外部影响因素。其二,探索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机理。为了使探索过程更加清晰,本研究构建了一个生成机理模型,然后从生成的基础路径、生成的动力循环和生成的基础保障三个向度来阐释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机理。总结及反思部分,主要包括两方面。其一,对H班主任领导力生成背后的多重内涵、内外交促的生成条件、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之道进行总结。其二,对本研究进行反思。
刘化龙[4](2020)在《中车红 真美善——探寻中车改革创新的根脉》文中研究指明2015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分别视察中国中车集团公司(下称中国中车)下属动车、机车和货车企业,每一次都对企业的改革发展、对中国高铁的持续发展、对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创新发展提出明确要求,指明前进的方向。在2019年开展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中国中车结合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深刻总结反思自身走过的改革发展之路,为企业未来发展探寻文化根脉。
方一庆,胡亚柱,王雨吟[5](2010)在《汕头:思想解放推动全面发展 加快实现“五年大变化”》文中认为弘扬特区精神践行科学发展 特区三十而立,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省委书记汪洋在这个历史节点上对汕头提出“三道题”,这是汪洋书记在汕头完成“三年打基础”,向“五年大变化”目标迈进的关键时刻,对汕头提出的重大课题,希望该市认真总结过去30年的经验教训,认真?
赵雅璇[6](2016)在《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今大学生作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肩负着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时代责任,是时代面貌的展示者,时代性格的塑造者和时代精神的弘扬者。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关系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关系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也关系大学生自身的健康成才。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价值多元化、教育大众化的时代背景下,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如何,如何正确培养当今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针对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了相关对策,为培养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提供一定帮助。本文主要通过文献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展开分析研究。采用文献法收集国内外在本研究领域的成果、论文、文献、专着等,并对所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和筛选,从而归纳总结出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主要问题。采用观察法对当今大学生进行直接的接触,了解他们社会责任感的现实状况,分析其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等十所高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调查显示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以下主要问题:理想信念存在偏差;艰苦奋斗精神弱化;感恩意识缺失;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化;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相脱节。针对以上问题分析其原因包括:社会变革中负面因素的影响;学校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教育者言行失范;纷繁复杂的思想道德环境;大学生自身的特殊身心状态。综合上述理论分析和实际工作研究,提出了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对策:深化教育内容,树立社会理想;优化教育方法,磨砺奋斗精神;发挥榜样作用,提升德育实效;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文化自信;注重知行合一,促进全面发展。当今大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真正实现自我价值,肩负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
孙继龙[7](2010)在《体育标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国堪称标语大国,标语已应用于社会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包括体育领域。体育标语是标语在体育及相关领域中的具体应用,如竞技训练的激励与倡导、赛场看台情绪的发泄、社会体育的引导及动员、学生终身体育思想的养成及体育产品的广告宣传等与体育事业相关领域的诸多方面。回顾历史,人们耳熟目染的体育标语不胜枚举,20世纪40年代抗战期间的“锻炼体魄,好打日本”、新中国成立之初的“锻炼身体,保卫祖国;锻炼身体,建设祖国”等,至20世纪70年代,在“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倡导下,中国以发展竞技体育叩开了与世界交流的大门,同时也树立了我国在国际上的影响与地位。“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更是向世人展示了中国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所取得的成果。“天天健身,天天快乐”、“好体魄,好生活”、“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等体育标语的提出,是对毛泽东“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体育思想的推进与发展,更是映衬我国时代发展的需要,体现新时期我国体育发展的新思路,促进了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策略的贯彻与实施,符合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观。在备战2008年北京奥运会期间,全国人民以无比高涨的热情投身于为促进体育事业发展的运动中,体育标语的应用更是达到高潮。应用于人们生活中各领域的体育标语之内涵、理论基础、存在问题及改进策略的探讨成为本文的研究动力。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收集、整理及逻辑分析三个阶段,结合多学科知识,选用多学科中应用的研究方法、以内容分析法为主要研究方法,借鉴质性研究的思想,经过适当的抽样调研、建库、编码、检验等过程,将纯粹的文字通过一定的科学的量化手段,运用频数统计方法,对应用于不同领域中的体育标语进行对比分析,从理论与实践方面对体育标语进行宏观及微观层面的解析,得出的主要结论如下:1.体育标语的概念界定为:应用于体育领域中,对体育活动或体育相关事业具有宣传造势的短句或字符。具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同标语口号一样,具有纲领性和鼓动性,但同时也具有自身特点,以一定的视觉形象体现视觉语言符号,其内涵体现因其具体应用领域不同而具有不同的意义。2.体育标语具有时宜性、职能性、复杂性、导向性及模糊性等特征。时宜性体现在体育标语反映社会时代的发展;职能性体现在不同职能部门在发布体育标语的同时,也是其职能范畴的职责表达;复杂性体现在体育标语的使用及传播途径等方面;导向性体现在体育标语的内涵具有明确的倡导及宣传方向;模糊性主要表现在社会不同领域体育标语的应用方面。3.体育标语在各领域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内容、语法形式、载体、设置场所、适宜场景、传播途径、评价及反馈等诸多影响因素,它们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共同影响着体育标语功能与作用的发挥。4.对体育标语的解读不仅仅是对其表层意思的表述,更是对其掩盖在字里行间中的文化及哲学价值观的解析,只有基于语言学、文化学、价值哲学及传播学视野下的多维度及多指标的选择,才能建构较为科学的体育标语评价体系。5.部分体育标语在现阶段的应用过程中还存在着内容、形式、管理及组织传播方面的问题,在内容方面主要体现为内容失当、内容形式化、内容雷同化及异化等四类问题;形式化方面主要体现为内容不具有针对性以及载体形式;管理方面主要体现为法制不健全、后效利用性及有效性管理等;组织传播方面主要体现在组织传播不通畅。本文作者认为,只有通过对其内容、形式载体、组织传播等方面进行规范化管理,才能更好地利用体育标语的宣传倡导作用促进体育事业的发展。6.体育标语承载着和谐社会中的体育价值观,只有实现体育标语的和谐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潮,符合人的审美情趣及社会责任的公益化倾向,提高科技含量,体育标语才能真正被人们所认识、关注、理解和接受,起到应有的宣传与激励作用。7.体育标语以视觉语言符号体现其内涵,倡导规范,同时又行使着言语行为之责。从管理学视角可见,其以可视化的形式,实现目视管理的功能,任何语言的应用都是信息与文化的传播和交流,从体育标语的发展历程可见,体育标语也反映出一种文化的传承,不同时期的体育标语呈现一定历史背景下主流的体育价值观,同时也对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一定的引领作用。8.应用于不同领域的体育标语以不同的表现形式表达不同的内涵体现,同时具有不同的功能与理论设置倾向。根据体育学的研究领域,本文将体育标语划分为竞技领域、学校及社会领域,分别对之进行探析。首先,应用于竞技领域的体育标语主要包括训练场(馆)体育标语和竞技赛场体育标语两类。(1)训练场(馆)体育标语主要发布在训练场馆内外及周围区域,其内容体现备战策略、激励及技战术要求等,它们以可视化载体行使目视管理功能,对运动员的训练过程起到微观管理作用;(2)赛场体育标语主要以看台体育标语为研究对象,赛场看台体育标语,是以观众或球迷发布为主,它们是看台文化组成中的物化部分,也是球迷观赛过程中的情绪认知的外显载体,通过看台体育标语研究,有助于研究赛场观众的情绪认知,同时探讨标语与近年来看台上不和谐成因的关系,对净化赛场不良习气、引导文明观赛、促进赛事产业发展可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其次,应用于学校中的体育标语,是伴随着国家体育教育政策的出台、校运动会的召开及其他相关体育活动的开展而出现,不同教育层次的体育标语设置与教育理念和学生身心发展相适应,主要是贯彻国家教育理念、执行体育教育方针、倡导终身体育思想,能对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再次,体育标语除应用于竞技领域、学校领域外,还普遍应用于城市户外宣传、企事业单位体育活动、媒体广告、军事训练、农民体育活动及残疾人体育活动中。对社会领域中体育标语的应用研究,由于资料的收集及研究能力,主要以应用于城市户外、企事业单位及发布于媒体三大体育标语为研究重点。(1)城市户外体育标语是伴随着国家体育政策的发布、城市体育活动的开展而出现,主要分布在街道、公园、社区、商店及其他公共场所。随着社会的发展,为国争光的爱国精神、艰苦奋斗的奉献精神、精益求精的敬业精神、勇攀高峰的创新精神、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已成为现代城市“奥运精神”的核心理念,并体现在近几年各地体育活动中的各式标语中,这些体育标语有助于贯彻全民健身理念、促进社会及城市的和谐发展;(2)企事业体育标语对促进企事业职工文化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有助于增强企事业凝聚力。“更快、更高、更强”的奥林匹克精神,已转化为体现企事业发展中的注重效率(更快)、质量(更高)以及生产力发展(更强)的诸多体育标语中,这种精神成为现代企事业发展的核心思想。此外企事业体育标语在促进企事业文化发展的同时,也敦促企事业领导改变职能观念,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3)媒体体育标语主要指以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为发布载体,其内容主要分为公益倡导类和商业广告类,公益类体育标语旨在传播和强化民族精神及倡导社会文明,广告类体育标语借体育标语的隐喻功能,推销商品并树立企业品牌形象;(4)应用于社会其它领域,如军事训练标语,其目的是为了备战、提高部队战斗力和服务于人民。农民体育标语是为了提高农民身体素质、生活与娱乐水平。应用于残疾人健身中体育标语,是宣传社会助残意识,培养和激励残疾人自强和敬业精神。本文在进行本土化研究的基础上,同时通过有选择性地与部分其他国家体育标语的应用对比分析,可以简略地推断出体育标语在应用领域及设置理论基础等方面存在着类似,但在语言风格的设置、载体形式的体现及应用语境等方面不尽相同。
夔彩虹[8](2019)在《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价值与途径研究》文中提出劳模精神是形成于革命战争年代的,以劳动模范这个群体的模范行为、优秀品格和高尚情操为基本内容,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和改革开放的历史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先进思想和精神,马克思主义的劳动理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是其生成与发展的强大理论基础和文化基础。它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具有时代性、民族性和教育性的特点。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是“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它的本质特征是对我国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的体现;对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对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凝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诠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对劳模精神的弘扬,并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旗帜鲜明地提出“要弘扬劳模精神和工匠精神,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1),因此研究新时代如何弘扬劳模精神恰逢其时。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取得巨大成就和突破,我国顺利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弘扬中国精神时不我待,注重创新发展迫在眉睫,这构成了弘扬劳模精神的时代背景。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弘扬劳模精神的优良传统和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所面临的问题与困境,也强烈要求着我们在历史中总结经验和规律,认清现实和形势,继续把弘扬劳模精神的传统发扬光大。劳模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具有重要的价值意义。首先,它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其次,它能为振奋伟大的民族精神提供鲜活的精神资源;再次,弘扬劳模精神拓展了促进社会进步的有效途径;最后,弘扬劳模精神构筑了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新时期,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我们在借鉴以往有效经验的基础上,探索出的将这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融入群众生活的现实路径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深化教育改革,创设劳模精神教育的系统化格局;二是加强媒体宣传,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三是聚焦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四是健全制度设计,探索劳模精神广泛弘扬的长效机制。
高筱卉[9](2019)在《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研究是关于美国大学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student-centered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reform,以下简称SC改革)过程中所创造的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研究。SC改革把学生放在首位,从促进学生发展、强化学生学习、关注学习效果三个角度去改善本科教学。和“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教室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相比,SC改革强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故又称“新三中心”改革。美国大学的SC改革始于1990年左右,并在此后30年席卷了美国所有高校,至今仍在继续。在这场改革中,美国大学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创造出了很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这些都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改善了美国的本科教育,为美国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并使美国本科教育成为世界许多国家学习的榜样。美国大学的SC改革之所以能取得今日成就,与过去近百年来,尤其是过去30年来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等领域所取得的巨大进步有关。正是这些学术进步表明,传统的老三中心模式是过时的,而新三中心模式是更加符合科学的。因此在研究SC改革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时,必须关注它的科学基础。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把SC改革放在科学基础之上。只有明白了科学基础,才能提高SC改革的自觉性,才能提高改革的效果和效益。目前中国也开始了类似的本科教学改革。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在全国发起了全面振兴本科教育的攻坚战,开启了中国本科教育新时代。改革的方向是推动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改革,重点是改革本科课程教学,以打造“金课”、杜绝“水课”为标准。这场振兴中国本科教育质量的攻坚战已经在全国高校中引起巨大反响。然而在改革中,很多老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不知道如何打造“金课”,如何杜绝“水课”。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显然非常值得我们参考。然而不幸的是,中英文文献中都没有关于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的系统梳理和介绍。为了推动中国本科教学改革,帮助老师全面了解和掌握美国大学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本研究把系统梳理和介绍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作为研究主题。本研究做了四个方面的努力。一是全面收集和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创造的被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并对它们的成就、经验和影响做出适当分析和评价;二是简要介绍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心理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四个领域的学术进步,并说明它们对本科教学的价值和意义;三是在梳理这些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统一的概念框架和分类模型,以便更好地理解这些模型和方法之间的逻辑关系;四是在梳理和研究时,发现其中的断裂和空白,并尝试性地提出新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最终目的是希望这个研究能为我国大学教师学习美国大学的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提供参考,为全面振兴中国本科教育做贡献。本文共有五章。第一章是问题的提出,包括介绍研究主题和研究意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文献综述等。第二章是理论基础,包括定义基本术语、介绍分类研究方法、综述国际学术界在脑科学、发展科学、认知科学、学习科学方面的进步,为深刻理解SC改革本质及其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奠定基础。第三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教学设计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个四分类系统。这一章批评了美国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研究中的通用化趋势,同时提出被美国学术界忽略的课程专门化设计模式是提高大学教学学术研究的基本模式,也是彻底根治美国大学教学咨询中针对性不足问题的重要方法。第四章是系统梳理美国大学在SC改革中提出的各种教学法,并根据方法功能分类法把它们整理成一个六分类体系。这个分类法的优点是明确提出教学问题的性质决定教学法选择。因此,教师们要根据教学拟解决问题的性质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第五章是一个简要总结。因此,本研究有三个创新点:1)首次对美国SC改革中创造的不同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做一个系统梳理的研究,同时介绍了它们的科学基础;2)首次提出了大学教学设计模式的四分类系统,同时指出课程专门化的教学设计模式是应该努力发展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3)首次梳理了美国在SC改革中创造的各种教学方法,同时提出了教学方法的功能分类法,即根据教学问题的性质选择适当教学方法的原则。但是需要指出,所有这些创新都还是尝试性的,需要在未来的研究中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本研究也有三点局限性:1)研究范围仅涉及了教师教学问题,没有涉及教学支持系统问题;2)研究主要依赖文献,缺少现场观察和讨论;3)研究主要关注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没有涉及教学环境、教学技术、学习效果评价评估问题。这些方面显然也是大学教学的重要方面。希望今后能对这些问题做进一步研究。
邝玉华[10](2020)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文中认为初中阶段是三观形成的关键期,而爱国主义是青少年阶段养成的必备品格与思想素养,《道德与法治》作为一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初中生成长成才中发挥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在德育方面有着其他学科无法比拟的优势,利用这一优势在教学过程中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有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落实学科核心素养,进而达到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育人目标。教育部规定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自2016年起统一更名为《道德与法治》,并于2018年全部出版和投入使用,该套教材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与时俱进,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对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学研究,有利于更好的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教学实效。本文除绪论外,由四部分构成。第一部分,阐述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意义。首先,厘清爱国主义、爱国主义教育、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基本概念,再者,探讨爱国主义内涵的发展与变迁,进而把握爱国主义教育的新时代内涵,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文本内容分类的铺垫。最后,探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第二部分,总结《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通过文本分析,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进行了层次和内容的界定,基于此再对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以列表的形式进行归类,并概括出其分布特点。主要分为两个部分进行:一是课文系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挖掘;二是教材活动栏目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挖掘。第三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该部分采取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来揭示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实施过程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并进行相应原因分析。第四部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策略研究。主要针对第三部分呈现出的一系列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从教材、教师、教育载体和管理机制四方面进行探讨,并在文中列举了部分教学案例,希望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二、增强责任感,奋起直追(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增强责任感,奋起直追(论文提纲范文)
(1)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2 研究综述 |
2.1 教师职业认同 |
2.1.1 教师职业认同的内涵 |
2.1.2 教师职业认同的结构 |
2.1.3 教师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
2.1.4 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的研究 |
2.2 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研究现状 |
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拓展空间 |
2.3.1 现有研究的不足 |
2.3.2 本研究的拓展空间 |
3 研究范围的界定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与目的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法 |
3.2.2 半结构化访谈法 |
3.2.3 实地观察法 |
3.2.4 编码分析法 |
3.3 确定研究对象 |
4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分析 |
4.1 Z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分析 |
4.1.1 Z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的教师故事 |
4.1.2 Z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主题 |
4.1.3 小结 |
4.2 R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分析 |
4.2.1 R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教师故事 |
4.2.2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主题 |
4.2.3 小结 |
4.3 H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分析 |
4.3.1 H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教师故事 |
4.3.2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主题 |
4.3.3 小结 |
4.4 K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分析 |
4.4.1 K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教师故事 |
4.4.2 职业认同中的关键主题 |
4.4.3 小结 |
4.5 Y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分析 |
4.5.1 Y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教师故事 |
4.5.2 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主题 |
4.5.3 小结 |
4.6 S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个案分析 |
4.6.1 S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教师故事 |
4.6.2 S同学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过程中的关键主题 |
4.6.3 小结 |
5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阶段特征与内涵特征 |
5.1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阶段特征 |
5.1.1 萌芽期:迷茫、无奈中选择体育教师之路 |
5.1.2 适应期:反差、困惑中适应现实体育教师形象 |
5.1.3 发展期:沟通、学习中靠近现实体育教师形象 |
5.1.4 稳定期:反思、分享中找寻自我体育教师形象 |
5.2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演变过程中的内涵特征 |
5.2.1 职前体育教师故事中有丰富的职业认同内涵 |
5.2.2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关键内涵 |
5.2.3 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来源 |
5.2.4 关键事件(人物)是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主要影响因素 |
6 反思与结论 |
6.1 研究反思 |
6.1.1 关于叙事研究 |
6.1.2 关于“体育”的认同和“教师”的认同 |
6.1.3 关于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
6.2 研究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及成果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的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研究现状 |
1.3.2 国外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4 研究的相关概念 |
1.4.1 优秀精神 |
1.4.2 中国精神 |
1.4.3 区域精神 |
1.4.4 黑龙江优秀精神 |
1.5 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1.5.3 创新之处 |
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形成基础 |
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基础 |
2.1.1 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思想来源 |
2.1.2 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理论支撑 |
2.1.3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引领 |
2.1.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是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文化根基 |
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实践基础 |
2.2.1 救国图强的革命运动 |
2.2.2 开疆拓土的生产实践 |
2.2.3 艰苦卓绝的支援建设 |
2.2.4 先进人物的示范引领 |
2.3 本章小结 |
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和科学内涵 |
3.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集中体现 |
3.1.1 东北抗联精神 |
3.1.2 北大荒精神 |
3.1.3 大庆精神 |
3.1.4 铁人精神 |
3.1.5 大兴安岭精神 |
3.1.6 闯关东精神 |
3.1.7 其它黑龙江优秀精神 |
3.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科学内涵 |
3.2.1 忠贞报国、勇于献身的爱国奋斗精神 |
3.2.2 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艰苦创业精神 |
3.2.3 尊重科学、讲究实效的求真务实精神 |
3.2.4 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开拓进取精神 |
3.2.5 胸怀全局、富国强民的顾全大局精神 |
3.2.6 淡泊名利、忘我工作的无私奉献精神 |
3.3 本章小结 |
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和主要功能 |
4.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特征 |
4.1.1 鲜明的地域性 |
4.1.2 广泛的包容性 |
4.1.3 艰苦的开拓性 |
4.1.4 奉献的无私性 |
4.1.5 优秀的传承性 |
4.1.6 先进的时代性 |
4.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主要功能 |
4.2.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凝聚功能 |
4.2.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激励功能 |
4.2.3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整合功能 |
4.2.4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育人功能 |
4.2.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导向功能 |
4.3 本章小结 |
5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和时代价值 |
5.1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历史地位 |
5.1.1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 |
5.1.2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历史发展 |
5.1.3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繁荣龙江文化的内在动力 |
5.1.4 黑龙江优秀精神是促进龙江振兴的重要支撑 |
5.2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时代价值 |
5.2.1 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力量源泉 |
5.2.2 丰富和发展中国精神的时代要求 |
5.2.3 当代人民核心价值观的引领路标 |
5.2.4 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的使命担当 |
5.2.5 鼓舞人民建设新龙江的精神动力 |
5.3 本章小结 |
6 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弘扬和培育 |
6.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
6.1.1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必要性 |
6.1.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紧迫性 |
6.2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原则 |
6.2.1 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
6.2.2 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 |
6.2.3 全局性与区域性相结合 |
6.3 弘扬和培育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基本路径 |
6.3.1 推进黑龙江优秀精神的研究与阐释 |
6.3.2 聚焦黑龙江优秀精神的塑造与实践 |
6.3.3 建立黑龙江优秀精神弘扬培育机制 |
6.3.4 纳入各层级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体系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件 |
(3)园丁札记 ——一位小学教师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提升班主任领导力是促进班主任专业化进程的应然诉求 |
(二)小学班主任班级领导的实践困境 |
(三)研究者个人经历与兴趣 |
二、研究的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教师领导力相关研究 |
(二)班主任领导力相关研究 |
(三)小学班主任相关研究 |
(四)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四、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的选择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中的伦理道德问题 |
(四)研究创新点 |
五、研究过程 |
(一)研究工具 |
(二)研究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
(三)研究思路 |
第一章 小学班主任领导力的理论阐释 |
一、概念界定 |
(一)领导力 |
(二)班主任 |
(三)小学班主任领导力 |
二、相关理论基础 |
(一)领导力五力模型 |
(二)道德领导理论 |
(三)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 |
第二章 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过程 |
一、H班主任的成长历程 |
(一)童真成长期 |
(二)师范教育期 |
(三)初任适应期 |
(四)职业探索期 |
(五)胜任提升期 |
二、H班主任领导力的实践图景 |
(一)教学和管理权力 |
(二)专业能力 |
(三)精神影响力 |
三、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特征 |
(一)互动性 |
(二)动态性 |
(三)阶段性 |
第三章 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机制 |
一、H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影响因素 |
(一)内部因素 |
(二)外部因素 |
二、H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机理 |
(一)H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基础路径 |
(二)H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动力循环 |
(三)H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重要保障 |
总结及反思 |
一、研究总结 |
(一)班主任领导力生成背后的多重意涵 |
(二)内外交促的生成条件 |
(三)班主任领导力的生成之道 |
二、研究反思 |
(一)自我反思 |
(二)研究内容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中车红 真美善——探寻中车改革创新的根脉(论文提纲范文)
改革创新造就新中车 |
改革的精髓是“真” |
改革的动力是“美” |
改革的实践是“善” |
改革永远在路上 |
(6)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1 国内研究状况 |
1.2.2 国外研究状况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意义 |
1.4.1 理论意义 |
1.4.2 现实意义 |
1.5 研究的理论依据 |
1.5.1 哲学依据 |
1.5.2 学科依据 |
1.5.3 现实依据 |
2 相关概念 |
2.1 责任感与社会责任感 |
2.1.1 责任感 |
2.1.2 社会责任感 |
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内涵 |
2.2.1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概念 |
2.2.2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要内容 |
2.2.3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特点 |
3 我国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历史演进 |
3.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3.2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3.3 改革开放初期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 |
4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 |
4.1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主流取向 |
4.1.1 对国家与民族有明确的责任意识 |
4.1.2 家庭责任感总体状况较好 |
4.1.3 积极参加社会志愿活动 |
4.2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的问题 |
4.2.1 理想信念存在偏差 |
4.2.2 艰苦奋斗精神弱化 |
4.2.3 感恩意识缺失 |
4.2.4 优秀传统文化传承意识淡化 |
4.2.5 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相脱节 |
4.3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3.1 社会变革中负面因素的影响 |
4.3.2 学校与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
4.3.3 教育者言行失范 |
4.3.4 纷繁复杂的思想道德环境 |
4.3.5 大学生自身的特殊身心状态 |
5 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对策 |
5.1 深化教育内容,树立社会理想 |
5.2 优化教育方法,磨砺奋斗精神 |
5.3 发挥榜样作用,提升德育实效 |
5.4 营造良好氛围,增强文化自信 |
5.5 注重知行合一,促进全面发展 |
6 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体育标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内体育标语的理论及应用 |
1.2.2 国外体育标语的理论与应用 |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架构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架构 |
2 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内容 |
2.3 研究方法 |
2.3.1 内容分析法 |
2.3.2 文本分析法 |
2.3.3 扎根理论研究法 |
2.3.4 访谈法 |
2.3.5 质性分析辅助软件 |
3. 体育标语的概念及演进研究 |
3.1 体育标语的概念界定 |
3.2 体育标语的溯源及发展研究 |
3.2.1 体育标语产生历史背景 |
3.2.2 我国体育标语的演进历程 |
3.2.3 国外体育标语的起源与发展 |
3.3 小结 |
4 体育标语的特征分析、影响因素与评价体系 |
4.1 体育标语要素、作用及特征分析 |
4.1.1 体育标语的要素分析 |
4.1.2 体育标语的作用与功能分析 |
4.1.3 体育标语的特征分析 |
4.2 体育标语的影响因素分析 |
4.3 体育标语应用的评价体系研究 |
4.3.1 体育标语应用评价体系构建 |
4.3.2 体育标语评价层次、维度及评价指标的选取与建立 |
4.4 小结 |
5 体育标语设置的理论、问题与策略 |
5.1 体育标语设置的理论分析 |
5.1.1 体育标语言语行为理论 |
5.1.2 体育标语目视管理理论 |
5.1.3 体育标语的传播振荡理论 |
5.1.4 体育标语价值博弈理论 |
5.2 体育标语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5.2.1 体育标语的内容问题 |
5.2.2 体育标语的形式化问题 |
5.2.3 体育标语的制度管理问题 |
5.2.4 体育标语的组织传播问题 |
5.3 体育标语应用的策略提示 |
5.3.1 哲学视角下的人性化倡导 |
5.3.2 管理学视角下的规范化管理 |
5.3.3 生态学视角下的和谐发展 |
5.4 小结 |
6 体育标语的应用研究 |
6.1 竞技运动中的体育标语应用研究 |
6.1.1 训练场(馆)体育标语研究 |
6.1.2 赛场体育标语研究 |
6.2 学校体育标语应用研究 |
6.2.1 学校体育标语的概念界定 |
6.2.2 学校体育标语应用现状分析 |
6.3 社会领域中的体育标语应用研究 |
6.3.1 城市户外体育标语研究 |
6.3.2 企事业单位体育标语研究 |
6.3.3 媒体体育标语研究 |
6.3.4 社会他领域体育标语应用分析 |
6.3.5 各领域体育标语应用对比分析 |
7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8)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价值与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和研究意义 |
1.选题缘由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国内研究现状 |
2.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3.创新之处 |
一、新时代劳模精神的内涵和本质 |
(一)劳模精神概述 |
1.劳模精神的概念 |
2.劳模精神的生成 |
3.劳模精神的特点 |
(二)新时代劳模精神的科学内涵 |
1.爱岗敬业、争创一流 |
2.艰苦奋斗、勇于创新 |
3.淡泊名利、甘于奉献 |
(三)新时代劳模精神的本质特征 |
1.工人阶级的优秀品格的体现 |
2.伟大的中华民族精神的传承 |
3.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的凝结 |
二、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客观要求 |
(一)弘扬劳模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 |
1.中国共产党弘扬劳模精神的历史考察 |
2.党的历代领导人对弘扬劳模精神的理论论述 |
3.弘扬劳模精神优良传统的现实启示 |
(二)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时代背景 |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 |
2.弘扬中国精神成为时代需要 |
3.注重创新发展成为时代特点 |
(三)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现实挑战 |
1.缺乏对劳模精神的正确认识 |
2.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和挑战 |
3.受到负面社会心态的影响 |
三、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时代价值 |
(一)劳模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贡献重要的精神力量 |
1.劳模精神是充实和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内容 |
2.劳模精神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的生动素材 |
3.劳模精神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四个自信”的重要精神动力 |
(二)劳模精神提供了振奋伟大民族精神的鲜活资源 |
1.劳模的主人翁精神是新时代践行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体现 |
2.劳模的拼搏进取精神是新时代振奋伟大奋斗精神的生动典范 |
3.劳模的勇于创新精神是新时代激发伟大创造精神的重要资源 |
(三)弘扬劳模精神拓展了促进社会道德进步的有效途径 |
1.弘扬劳模精神有效促进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
2.弘扬劳模精神有效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 |
3.弘扬劳模精神有效促进崇尚劳动的良好道德风尚的形成 |
(四)弘扬劳模精神构筑了培育时代新人的重要手段 |
1.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热爱劳动的深厚情怀 |
2.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劳动光荣的坚定信念 |
3.弘扬劳模精神有助于培养青少年劳动实干的担当精神 |
四、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基本途径 |
(一)深化教育改革,创设劳模精神教育的系统化格局 |
1.关注家庭教育,抓住劳模精神教育的起始点 |
2.立足学校教育,建设劳模精神教育的主阵地 |
3.加强社会教育,构筑劳模精神教育的大课堂 |
(二)加强媒体宣传,营造弘扬劳模精神的良好舆论氛围 |
1.更新宣传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舆论工作导向 |
2.把握宣传方向,贯彻“正面宣传为主”的基本方针 |
3.丰富宣传形式,注重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对接 |
(三)聚焦先进典型,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和激励作用 |
1.有效发挥劳动模范的示范带动作用 |
2.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领导带头作用 |
(四)健全制度设计,探索劳模精神广泛弘扬的长效机制 |
1.建立和健全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机制 |
2.建立和健全切合实际的表彰和奖励机制 |
3.建立和健全公共文化的服务和投入机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
(9)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问题和主题 |
1.2 现状和不足 |
1.3 范围和角度 |
1.4 设想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 |
1.6 结果和意义 |
2 术语、分类法和理论基础 |
2.1 术语 |
2.2 分类法及其意义 |
2.3 理论基础 |
3 SC教学设计模式 |
3.1 大学教学设计:概念与历史 |
3.2 通用模式 |
3.3 方法专门化模式 |
3.4 专业专门化模式 |
3.5 课程专门化模式 |
3.6 总结 |
4 SC大学教学方法 |
4.1 问题与方法 |
4.2 以真实世界为基础的学习方法 |
4.3 积极学习与主动学习方法 |
4.4 合作学习方法 |
4.5 通识学习方法 |
4.6 专业学习方法——以医学教育为例 |
4.7 积极讲座法 |
5 简要总结 |
5.1 背景与目标 |
5.2 理论与方法 |
5.3 基本内容 |
5.4 主要创新 |
5.5 局限性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和书籍目录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 国内研究现状 |
2. 国外研究现状 |
3. 文献评述 |
(二) 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1. 研究方法 |
2. 创新之处 |
一、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爱国主义教育及其意义 |
(一) 爱国主义相关概念界定 |
1. 爱国主义 |
2. 爱国主义教育 |
3.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 |
(二) 爱国主义教育内涵的发展与变迁 |
1. 我国传统爱国主义教育 |
2. 我国近现代爱国主义教育 |
3. 我国新时代的爱国主义教育 |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中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意义 |
1. 有利于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
2. 有利于促进初中生健康成长 |
3. 有利于落实学科核心素养 |
二、《道德与法治》教材中爱国主义教育内容的分布情况 |
(一) 课文系统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1. 勤学强国教育 |
2. 民族团结教育 |
3. 国家安全教育 |
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 |
5.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教育 |
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教育 |
(二) 教材活动栏目中的爱国主义教育内容 |
三、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分析 |
(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调查 |
1. 调查的目的 |
2. 调查对象 |
3. 调查方法 |
4. 调查结果与分析 |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存在的问题 |
1. 教学内容浅显陈旧,缺乏时代解读 |
2. 部分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缺乏教学艺术 |
3. 重理论说教,难以引起学生共鸣 |
4. 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开展不够,形式大于效果 |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爱国主义教育现存问题的成因分析 |
1. 教材挖掘和理论研究不够 |
2. 学科教研组缺乏对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学经验交流 |
3. 受教学条件限制 |
四、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的对策建议 |
(一) 深挖和利用教材资源 |
1. 深入挖掘教材资源 |
2. 结合教材适当拓展补充 |
(二) 加强教师的专业素养培训,提高爱国主义教育实效 |
1. 加强专业素质培训,健全师资队伍 |
2. 转变教学观念,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激励 |
(三) 强调知行合一,完善爱国主题教育载体 |
1. 选择学生喜闻乐见的教学形式,丰富学生爱国主义认知 |
2. 营造浓厚的爱国主义校园环境,激发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
3. 提供学生乐于参与的实践活动,引导学生爱国主义行为 |
(四) 构建科学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管理机制 |
1.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领导保障机制 |
2.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投入保障机制 |
3. 构建爱国主义教育的教师评价激励机制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四、增强责任感,奋起直追(论文参考文献)
- [1]职前体育教师职业认同形成的叙事研究[D]. 乔石磊. 河南大学, 2019(07)
- [2]黑龙江优秀精神研究[D]. 王福军. 东北林业大学, 2021(09)
- [3]园丁札记 ——一位小学教师班主任领导力生成的叙事研究[D]. 刘海峰.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4]中车红 真美善——探寻中车改革创新的根脉[J]. 刘化龙. 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20(01)
- [5]汕头:思想解放推动全面发展 加快实现“五年大变化”[N]. 方一庆,胡亚柱,王雨吟. 南方日报, 2010
- [6]当今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研究[D]. 赵雅璇. 西安科技大学, 2016(03)
- [7]体育标语研究[D]. 孙继龙. 山西大学, 2010(11)
- [8]新时代弘扬劳模精神的价值与途径研究[D]. 夔彩虹. 江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美国“以学生为中心”的大学教学设计模式和教学方法研究[D]. 高筱卉. 华中科技大学, 2019(01)
- [10]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加强爱国主义教育策略研究[D]. 邝玉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