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结点ATM试验模型”取得突破性成果(论文文献综述)
杨红涛[1](2003)在《基于神经网络的ATM带宽动态分配设计》文中指出从80年代中期开始,神经网络的研究在美国、日本、西欧等国家再度掀起热潮,在神经网络模型、学习算法、神经计算机实现和应用等方面,取得了令人鼓舞的众多成果,出现了近百种网络模型,新的算法及其改进算法更是层出不穷,使计算机具有更多的智能。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非线性映射能力、一定的容错能力和对噪声的鲁棒性,所以它在很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BP神经网络是神经网络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类。BP算法,即误差逆向传播算法是各种神经网络算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一种。它解决了多层前向神经网络的学习问题,它的理论依据坚实,通用性强,但学习效率不高,收敛速度慢,极易陷入局部极小点的缺点一直是它的一个应用“瓶颈”。对此前人已进行了一些研究,目前还存在一些缺陷。 本文从BP网的结构出发,以减小BP神经网络的规模为手段来克服陷入局部极小点,提出了BP神经网络的拆分组装方法,即将一个大的BP网有机地拆分为几个小的子BP网,每个子网的权值单独训练,训练好以后,再将每个子网的单元和权值有机地组装成原先的BP网,从理论和实验上证明了该方法在解决局部极小值这一问题时是有效的;在拆分组装方法基础上,本文详细阐述了输入样本的预处理过程,更进一步地减小了BP网络的规模,使子网的学习更加容易了;对于子网的学习,本文采用了最速梯度——遗传混合算法(即GDR——GA算法),使GDR算法和GA算法的优点互为补充,提高了收敛速度;最后本文阐述了用以上方法进行ATM带宽动态分配的过程。 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内容:第2部分阐述BP神经网络基本理论,第3部分介绍了拆分组装方法,第4部分主要介绍了BP神经网络输入样本的预处理,第5部分介绍了遗传算法的发展及其基本理论,第6章介绍的是最速梯度——遗传算法,第7部分介绍了ATM带宽动态分配过程、子网与总网的学习过程和其中的一些关键程序模块,第8部分介绍的是该系统界面和运行情况,最后一部分总结了论文所做的工作和进一步工作设想。
闫兵[2](2005)在《基于曲轴角振动信号的内燃机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内燃机的广泛使用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事后维修和定时检测已不适应目前视情维修体制的要求;而由于内燃机的复杂性,一般的机械故障诊断技术也难以直接应用于内燃机故障诊断,因此,必须发展针对内燃机特点的状态监测和故障诊断技术。内燃机曲轴角振动信号以其测量简便和信息丰富的优点,得到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是目前内燃机故障诊断领域的前沿和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内燃机曲轴角振动诊断系统研制中,在信号测量、信号处理及诊断方法等关键技术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A/D采样拟合法、畸点滤波法和曲轴角振动简谐诊断法,为研制实用而有效的内燃机曲轴角振动诊断系统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首先按照软件加通用硬件替代专用仪器的虚拟仪器设计思想,提出了基于通用A/D采样卡的角振动测量新方法——A/D采样拟合法。该方法具有测量精度较高、硬件成本低、通用性强、测量持续时间长的优点,并能实现角振动信号与其它信号的同步测量。利用A/D采样拟合法测量持续时间长,可以采集较大内燃机工作循环数的优点,进行了内燃机非稳定工况角振动测量分析。揭示了内燃机工况不稳定会导致曲轴角振动信号中存在趋势项这一本质特性,研究了趋势项对扭振分析的影响及消除方法。对A/D采样拟合法进行了完善,提出了消除角振动随机测量误差的循环内多点平均方法。 通过对曲轴角振动信号中干扰信号基本特性的分析,本文提出了一种只衰减周期信号中畸点处误差值而不影响非畸点处原值的畸点滤波法。对畸点滤波法的关键步骤进行了证明,推导了畸点处误差值衰减的规律,估计了畸点滤波法计算量。为适应在线测量或实时控制的运算速度要求,提出了畸点滤波快速算法。畸点滤波法及其快速算法不仅可以用于曲轴角振动信号滤波,还可广泛用于其他各种周期性信号、甚至衰减简谐信号中。为消除衰减简谐信号中的畸点,本文提出了一种先将衰减简谐信号变换为同频简谐信号,再采用畸点滤波法消除衰减简谐信号中畸点的思路。将衰减简谐信号成分变换成同频简谐信号,可用本文提出的模态参数识别新方法——负阻尼傅立叶变换实现。 论文以内燃机动力学和傅立叶变换理论为基础,深入研究了曲轴激振力矩与角振动响应间的关系,首次推导出了多缸内燃机任意测点的简谐角振动与各
王会斌[3](1997)在《“单结点ATM试验模型”取得突破性成果》文中指出
郑凯[4](2006)在《高性能IP路由查找和分组分类技术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研究表明,Internet持续迅猛的发展对支撑起其数据转发平面功能的两种关键技术——路由查找和分组分类提出了越来越高的性能要求,并对其实现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本论文系统的调研和分析了这两类技术的共同特点与相关数据分布特征,给出了合并课题研究的可行性分析与相关的算法设计理论指导。在此基础上,分别针对超高吞吐量性能和各种新型应用的需求,如对嵌入式环境应用的支持、对IPv6的良好扩展性以及对多核并行网络处理器架构的支持等,提出了一系列新颖的高性能算法和相应的实现方案,并给出了完备的性能评价:1.提出了一种基于三态内容可寻址存储器(TCAM)的高性能路由查找算法T-DPRLA,该算法根据一系列启发式规则将路由表分布式的存放在多个并行设置的TCAM芯片中,通过引入高效的自适应任务量均衡机制,仅需少量的冗余存储就能提供多倍且稳定的查找性能加速比。理论分析表明,采用现有的技术,该方案即可满足相当于160Gbps甚至更高的线速转发需求。2.提出了一种基于TCAM的分组分类算法DPPC-RE,它充分的利用了并题研究的优势,在继承分布式并行提高吞吐量的思想的基础上,采用TCAM本身来做范围编码解决其范围匹配问题;同时巧妙的利用范围编码和分组分类匹配任务之间的不相关性,提出了一种自适应任务量均衡的机制,实现了稳定的高吞吐量。3.将对相关数据的系统调研分析以及多项启发式原理巧妙的运用到算法设计中,结合CAM技术和基于Trie算法各自的优势,分别提出了一种可供嵌入式环境使用的高性能路由查找方案CCAM-OBC和一种基于变步长位图压缩Trie技术、适合IPv6环境下使用的路由查找算法DVSBC-PC,都在较小存储容量需求的前提下,实现较高的吞吐量,均能满足当前的高端运用需求。4.根据对分类问题的深入理解,以及结合当前多核并行网络处理器架构,提出了一种基于规则集去耦分存的高性能分组分类算法PPCvRP。该算法不但能有效提高传统软件算法的性能,而且有着确定的性能和需求估算公式。
刘大锐[5](2010)在《处理并发多故障的MPLS与IP保护倒换技术研究与实现》文中提出随着信息科学技术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网络技术空前广泛的应用于现今世界。社会各部门对于计算机网络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已经成为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基础设施。计算机网络设备的故障、损坏都会极大程度影响人们的生产及生活,因此提供健壮、高效的计算机网络成为人们需解决的首要问题。目前,在计算机网络中广泛使用MPLS与IP网络技术。与此相适应的MPLS保护倒换与IP快速重路由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的同时,也存在如下不足:对于MPLS保护倒换:(1)单向故障检测方式以ITU-T规范中的CV (Connectivity Verification)方式为典型代表,在该方式中LSP故障由出口结点发现,入口结点必须在出口结点控制下才能实现保护倒换。(2)对于受损LSP进行保护倒换,目前保护倒换方案仅能应付单条LSP故障,而无法应对并发LSP故障。对于IP快速重路由:IP快速重路由技术对链路提前计算备份链路,当网络中发生单链路故障时,网络结点可快速处理该故障。但是在多链路故障情况下,IP快速重路由技术会造成路由环路。围绕着上述有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开展了以下研究、设计及实现工作:(1)设计实现Spec Ping:该机制是单向故障检测方式的一种具体实现,它采用类似ICMP协议的Ping机制,但Spec Ping弥补了普通Ping在MPLS网络中的不足。(2)设计实现增强型MPLS保护倒换技术(Enhanced MPLS Protection Switching,简称EMPS):该技术基于现有双向故障检测技术,通过记录LSP状态实现增强型MPLS保护倒换,从而弥补现有保护倒换技术不足之处。(3)对增强IP网络生存性的主流解决方案进行研究:分析比较各种方案优缺点。(4)对多链路故障情况下,LFA (Loop Free Alternate)环路现象进行分析:分析LFA解决方案路由环路产生原因,设计增强型LFA(Enhanced Loop Free Alternate,简称E-LFA)机制规避路由环路产生。(5)实现E-LFA机制:基于自适应路由策略控制技术(Cognitive Routing technology,简称CR)设计实现E-LFA模块,该模块可实现LFA自动部署并且规避路由环路。
黎忠文[6](2001)在《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新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安全核技术》文中研究指明软件的大量应用,使控制系统面临严峻的安全考验陷入了安全危机中,迫切需要新的安全技术。安全核就是应运而生的一种安全保障新概念。本论文以研究安全核在复杂分布式控制系统中的实施方案为目标展开了理论上与实践上的研究,取得了若干有用的成果,并有所突破。 论文首先从服务质量的高度较深入地揭示了安全性研究的本质,总结了近十年来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理清了安全性研究和开发高可信计算机系统的思路。然后对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信性评价的多层次和综合性进行了探索,并根据现场多机系统对可用性和可靠性要求突出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建立在系统功能级之上,把可用性和可靠性结合起来评估系统可信性的模型。 在上述基础上,论文从全新的视角(安全软件和引用监控器两个视角)深入地剖析了安全核概念,分析了现有安全核的实施方案不能移用于复杂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原因。从而提出了建立分布式控制系统安全体系的创新设想、探讨了安全体系应具有的设计目标和实施的可行性,构建了安全体系SSBSK。然后围绕实现安全体系SSBSK所面临的三个主要困难进行了研究: 一是安全核一致性的验证。目前常用的方法是测试法。本文通过定义理想安全策略的概念和建立控制系统的抽象模型,提出了基于形式化的描述和验证的解决方案。并以交通灯控制系统为例进行了全过程的实现。 二是安全核机制的实施。由于目前采用的以应用软件的方式实现安全核的方法存在许多不足,本文提出了RTOS提供安全核机制的方案,并从安全核机制的构成、重用和支持环境三个重要方面分别对该方案进行了设计。在实验室中以RT-Linux为平台进行了SSBSK的原型实验,验证了安全核机制实施方案的有效性和SSBSK的有效性。 三是安全核的可靠性评价。论文对软件可靠性模型的选择及模型评价精度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建立了一种实用的评估误差模型,用它来分析安全核的开发环境对可靠性评估结果产生的影响,从而对安全核的可靠性进行较为准确的预测。一 当前把安全核概念用于复杂分布式控制系统的研究几乎没有开展。作者创新性地提出了安全体系SSBSK,并深入地研究了实现SSBSK所面临的主要困难,提出了解决方案,以支持我国自主的安全关键系统的开发。
王之元[7](2011)在《并行计算可扩展性分析与优化 ——能耗、可靠性与计算性能》文中认为并行计算是提高计算机系统性能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系统规模的扩大,系统结构日益复杂,编程、存储、能耗和可靠性等问题大量涌现,它们均在不同程度上制约了并行计算的可扩展性。可扩展性的概念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其内涵从单一的以提高计算性能为目标逐渐演变为权衡多种要素关系的综合性问题。因此,需对其重新审视和研究。本文主要研究能耗与并行计算可扩展性以及可靠性与并行计算可扩展性的关系,即能耗可扩展性和可靠可扩展性问题,为此文中分能耗篇和可靠性篇分别针对这两种可扩展性问题进行研究。在能耗篇中,主要工作体现在:1.提出了能耗可扩展性模型(第二章)度量模型是研究可扩展性问题的基础。文中基于加速比模型,考虑能耗与计算性能之间的关系,分别针对能量消耗有效性及能耗增长与性能增长之间的匹配程度建立度量模型,即能效加速比和能耗性能率模型。前者是能耗可扩展性的有效度量,后者关注能耗与性能的增长关系,将并行计算系统分类为红色可扩展系统、黄色可扩展系统和绿色可扩展系统。2.提出了能耗墙理论(第三章)当前,国际上对于“能耗墙”还未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尤其是其内涵及量化等均未有研究。本文提出的能耗墙是并行计算能耗可扩展程度的量化。文章基于能效加速比模型,提出能耗墙理论并给出相应的证明。进而分析红色可扩展系统、黄色可扩展系统和绿色可扩展系统与能耗墙之间的关系,并证明红色可扩展系统始终存在能耗墙,而黄色和绿色可扩展系统不存在能耗墙。3.提出了网络动态能耗优化技术(第四章)能耗墙理论指出,网络能耗是造成能耗墙存在的主要因素之一,它包括静态能耗和动态能耗两部分。本文主要针对网络中动态能耗进行优化,提出了网络系统累加原理,建立基于任务布局的网络动态能耗优化模型。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网络中的动态能耗,为解决能耗墙问题迈出了第一步。在可靠性篇中,主要工作体现在:1.提出了可靠可扩展性模型(第五章)随着系统规模的增长,可靠性也逐渐下降,严重影响了大规模并行系统的正常运行。因此,需采用必要的容错机制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可用性。容错往往是有代价的(时间和金钱等),这些代价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并行计算的可扩展性。文章考虑容错的时间开销,建立可靠加速比模型,并根据可靠性与计算性能的关系将系统分为常量系统和递增系统两类。此外,在可靠加速比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考虑了容错的金钱开销,建立广义可靠加速比模型。2.提出了可靠墙/广义可靠墙理论(第六章)与“能耗墙”的研究现状类似,国际上,“可靠墙”也仅停留在一个术语上,对于它的内涵及量化等均未有研究。本文根据建立的可靠加速比和广义可靠加速比模型,分别提出了可靠墙和广义可靠墙理论并给出相应的证明。分析了常量系统和递增系统与可靠墙之间的关系,并证明递增系统可能存在可靠墙,而常量系统不存在可靠墙。3.提出了可扩展容错机制(第七章)为了解决可靠墙存在的问题,本文以三模冗余(Triple Modular Redun-dancy,TMR)为基础,提出了一种不制约可靠可扩展性的容错机制—可扩展容错机制。分析引入传统TMR的并行计算运行于Mesh网络拓扑结构系统上的额外开销,得到制约其可靠可扩展性的根本原因,并由此设计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进而提出可扩展三模冗余(Scalable Triple ModularRedundancy,STMR)容错机制。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验证了该机制的可靠可扩展性,有效的解决了可靠墙问题。
张雷勇[8](2015)在《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技和经济的紧密结合被明确为加快建设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手段被提及,产学研合作也作为构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环节,成为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政策。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我国的产学研合作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依然存在着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产学研合作是一个过程,其合作的开始通常是技术的研发,而终端为新产品或者新服务。因此在产学研合作的过程中也就存在着科学技术的转移和转化。根据相关统计资料显示,在发达国家,产学研合作过程中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高达80%,而在我国这个指标仅仅为25%,最终真正能实现转化的技术不足5%。产学研合作中存在着的关系松散、动力不足、模式不稳定、机制效率低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使得产学研合作面临巨大的挑战,同时也形成了我国持续提升科技创新水平的重要瓶颈。尤其是2008年经济危机之后,中国开始逐步跨越刘易斯拐点,人口红利的缺失使得调整产业结构,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技术产业发展成为了业界的共识。这也使得产学研合作的重要性又上升了一个层次。在这个背景下,如何解决当前产学研合作面临的问题,提升产学研合作的层次和效率也就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焦点。此外,产学研合作本身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首先,在过去,产学研合作往往是点对点的,合作主体数目较少,很多合作是一次性或者项目性的。而在新时期,产学研合作的主体数目巨大,一家合作单元可能会与几家甚至是几十家其他合作单元有着产学研合作的关系,合作关系逐渐形成了合作网络。这使得过去的微观合作关系的相关理论逐渐不再适用于当前产学研合作关系的描述和研究;其次,以往产学研合作中,合作形式有限,合作内容贫乏,而在新时期的产学研合作中,合作的形式和内容有了长足的进步,这给产学研合作关系赋予了更为丰富的内涵。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一种新的微观分析理论来对这种合作关系进行解析和处理;第三,随着我国产学研合作的不断推进,产学研主体在实践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包办”的支持手段难以适应产学研合作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诸如治理理论等新兴理论对于推进产学研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和重新定位政府职能将大有可为。正是由于产学研合作存在着较大的困难,并且其本身也出现了很多新的变化,因此我们就需要构建一套新的理论或者研究框架来对新时期产学研合作进行描述和研究。而这套研究的框架至少要满足以下条件:首先这套研究框架要在解决产学研当前的困难具有理论可行性和实践价值;其次,要能实现产学研合作的微观合作关系的解构和宏观结构的整合,并实现宏观和微观的统一;再次,要能在这套框架中引入合适的理论,对政府定位的变化和官产学研合作关系的进一步优化给出政策依据。本文的研究就是尝试构建这样一套研究框架。产学研网络的提出,解决了产学研合作的多主体问题,并且网络结构的变化或演化使得对产学研合作宏观结构变化的研究成为可能。但由于当前产学研网络大多将创新主体当作节点而网络关系当作连接线,这会丧失掉产学研合作关系丰富的微观内涵。笔者在研究中发现,共生关系对于描述和处理产学研合作关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产学研合作关系是一种高效的关系,而共生关系也具备相同的特征。二者关系形成、关系维持和关系模式等方面的相似性使得共生关系可以解释和替代产学研合作关系,从而就可以利用共生理论来研究产学研合作关系。通过共生理论和网络理论来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框架后,笔者尝试引入治理理论,来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自组织机制和功能结构进行揭示和分析,构建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机制和治理模式。本文通过共生理论和网络理论来构建产学研合作关系的研究框架,提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分析了其体系和方法论的指向,并讨论了其发展评价问题、分类和稳定性的相关问题。为了说明本文所倡导的产学研共生网络模型的实践价值,本文运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典型案例进行佐证。在模型构建结束后,本文引入了网络治理理论,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条件、治理模式开展了分析和研究,揭示和分析了自组织机制和功能结构,在此基础上构建了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的机制网,并从共生信任机制、共生协调机制和共生能量分配机制、投融资机制、维护机制、约束机制和适应机制等对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体系进行了探讨。
许斌[9](2017)在《随机森林在图像边缘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边缘检测作为经典的图像处理问题,是图像分割、特征提取、目标识别与跟踪等技术的基础,受到研究人员的广泛关注。现有的边缘检测算法往往需要通过调节参数来应对场景的变换,同时在噪声鲁棒性与检测精度之间难以达到很好的平衡。因此,找出一种自适应性强且检测精度高的算法是边缘检测算法的重要改进方向。论文从传统边缘检测算法入手,对比分析了Roberts算子、Sobel算子、Canny算子,Laplace算子等传统边缘检测算子的原理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介绍了随机森林训练分类速度快、实现过程简单、模型泛化能力强等优点,结合随机森林在图像处理领域的已有应用,提出一种基于结构化随机森林的图像边缘检测算法:将图像块和对应的真实边缘标签作为训练随机森林模型的数据样本集;引入信息增量理论和主成分分析法找出森林中每个节点的最优分裂函数;选择集成策略结合多颗树的分类结果;最后通过训练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对待测图像块进行分类得到对应的边缘标签。实验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基于结构化随机森林的边缘检测算法自适应性强,具有出色的噪声鲁棒性和检测精度,在实际应用中表现出了良好的性能。论文主要的特点在于:●给出了实现随机森林输入输出空间结构化的具体方法:通过提取原始图像块多个通道的像素点灰度值和像素对灰度差值构成多维特征向量;通过映射函数将边缘标签块映射成可以直接计算欧式距离的二进制特征向量。●给出随机森林中各节点最优分裂函数的求取方法:引入信息增量理论计算样本集分裂前后的信息增益,原始样本集的熵与分裂后样本集的熵的变化量即为信息增益,熵的计算依赖于一维主成分分析法对样本集的分类,选择使信息增益最大的分裂函数作为最优分裂函数。●针对结构化随机森林提出一种决策树集成策略:计算各个决策树输出的边缘标签对应的二进制向量之间的欧式距离,寻找最核心的边缘标签作为最终输出,取代投票法和平均法。●结合油瓶提环边缘检测项目,引入边缘连续性、置信度、检测率等多个边缘检测质量评价因子,通过主观比较和客观分析验证了论文所提算法运行速度较快且效果优异。
张志军[10](2008)在《PSA-ANFIS方法及其在矿山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中的应用》文中指出应用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研究采矿工程中巷道和采场失稳、露天矿边坡滑坡、开采地面沉陷以及导水裂隙扩展淹井这四大岩土工程灾害时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ANFIS的训练参数和模型结构的确定具有人为性、随意性和无规则性,这使得它的收敛需要经过长时间的反复调试才可能实现,而且难以收敛到所要求的精度。针对这些问题,本文首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和模式搜索算法研究了ANFIS的训练参数和模型结构的优化方法,提出和建立了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方法(PSA-ANFIS),并进一步采用这一方法研究了采矿工程中上述四大岩土工程灾害的预测问题,取得了如下研究成果:(1)采用一多峰函数进行离散,构建了训练数据对、检测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首次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模式搜索算法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了PSA-ANFIS方法。(2)采用同一多峰函数,对ANFIS和PSA-ANFIS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在拟合精度和预测精度上,还是在训练参数的调整、模型结构的建立和训练过程上,PSA-ANFIS均优于ANFIS。(3)采用一标准弹塑性问题进行解析计算,构建了训练数据对、检测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模式搜索算法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了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的PSA-ANFIS方法,并将其应用于湘西金矿老采区围岩力学参数的反演,进而采用反演结果建立数值计算模型,对采场围岩的变形进行了模拟计算,与此同时,还对采场围岩的变形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结果与监测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这种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新方法的工程适用性。(4)搜集了大量圆弧滑动边坡工程实例,构建了训练数据对、检测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模式搜索算法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了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的PSA-ANFIS方法,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前河露天矿1号滑坡的稳定性预测,预测结果与边坡的实际稳定状态吻合良好。(5)搜集了大量开采地面沉陷工程实例,构建了训练数据对、检测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模式搜索算法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了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PSA-ANFIS方法,并采用这一方法,对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一采区西翼二层煤采区地面沉陷进行了预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良好。(6)搜集了大量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工程实例,构建了训练数据对、检测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模式搜索算法和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建立了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的PSA-ANFIS方法,并应用这一方法对水口山矿务局康家湾铅锌金矿水体下Ⅲ-1采场的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进行了预测,同时还对其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进而根据预测结果,为Ⅲ-1采场设计了上向水平分层胶结充填采矿法,且已实现了采场的安全回采,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研究ANFIS的训练参数和模型结构的优化方法,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前沿研究课题。本文率先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法和模式搜索算法实现了对ANFIS的训练参数和模型结构的优化,建立了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方法,丰富和发展了ANFIS的理论和方法。不仅如此,本文还将这一方法应用于采矿工程中四大灾害预测问题的研究,丰富和发展了它们的研究方法和预测理论。
二、“单结点ATM试验模型”取得突破性成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单结点ATM试验模型”取得突破性成果(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神经网络的ATM带宽动态分配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概述 |
1.1 引言 |
1.1.1 神经网络的发展过程 |
1.1.2 神经网络的学习和记忆 |
1.1.3 神经网络的研究及应用 |
1.2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
第2章 BP神经网络理论 |
2.1 BP神经网络模型 |
2.2 BP神经网络的学习 |
2.2.1 BP神经网络的学习原理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2.2 标准BP神经网络的学习算法描述 |
2.2.3 BP神经网络的误差与测试 |
2.2.4 BP神经网络的性能 |
第3章 BP神经网络的拆分组装方法 |
3.1 带阀值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及参数 |
3.2 BP神经网络的拆分 |
3.3 BP神经网络的组装 |
3.3.1 重叠并排阶段 |
3.3.2 增加网络连接阶段 |
3.4 拆分组装方法的正确性证明 |
3.5 单结点期望误差概念与均方根误差分析 |
3.5.1 单结点误差与单结点期望误差 |
3.5.2 均方根误差分析及BP网络缺陷的原因分析 |
3.6 拆分组装方法的理论分析 |
第4章 基于拆分组装法的神经网络输入样本的预处理 |
4.1 引言 |
4.2 参数说明及输入样本空间最短距离概念 |
4.3 输入样本的预处理过程 |
4.4 减少输入层单元数的约束不等式的推理 |
4.5 对约束不等式的理论分析 |
第5章 遗传算法(GA) |
5.1 引言 |
5.2 遗传算法的发展过程 |
5.3 遗传算法的特点 |
5.4 遗传算法的操作 |
第6章 最速梯度-遗传算法(GDR-GA) |
6.1 本项目中采用的最速梯度算法(GDR) |
6.2 本项目中采用的遗传算法(GA) |
6.2.1 加速遗传算法(AGA)的步骤 |
6.2.2 加速遗传算法中的控制参数 |
6.2.3 加速遗传算法的理论分析 |
6.3 最速梯度-遗传算法的切换方法 |
6.4 最速梯度-遗传算法(GDR-GA)有效性实验 |
第7章 ATM带宽动态分配及其程序模块 |
7.1 BP神经网络在ATM带宽动态分配中所起的作用 |
7.2 ATM带宽动态分配模型 |
7.3 ATM带宽动态分配方案 |
7.4 早期ATM带宽动态分配的缺陷分析 |
7.5 ATM带宽动态分配过程中子网与总网的学习 |
7.6 ATM带宽动态分配中的关键程序模块 |
7.7 实验环境 |
第8章 软件界面的运行和及其结论 |
8.1 界面介绍 |
8.2 输入的样本对 |
8.3 输出及运行分析与结论 |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
9.1 论文所做的工作 |
9.2 进一步工作设想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基于曲轴角振动信号的内燃机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意义 |
1.2 常用内燃机故障诊断方法及国内外现状 |
1.2.1 性能参数诊断法 |
1.2.2 油液分析法 |
1.2.3 振动诊断法 |
1.3 内燃机曲轴角振动诊断方法概述 |
1.3.1 波形分析法 |
1.3.2 诊断模型法 |
1.3.3 多特征综合法 |
1.3.4 扭振信号反演法 |
1.4 内燃机故障诊断系统及其相关技术的新进展 |
1.4.1 传感器技术 |
1.4.2 内燃机专项测试技术 |
1.4.3 信号处理技术 |
1.4.4 计算机技术对内燃机故障诊断的推动 |
1.4.5 内燃机故障诊断系统 |
1.5 曲轴角振动诊断系统技术难点及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5.1 内燃机曲轴角振动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的难点 |
1.5.2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角振动测量的A/D采样拟合法 |
2.1 角振动测量技术概述 |
2.1.1 角振动测量技术发展过程 |
2.1.2 基于信号调理卡的角振动测量虚拟仪器TVM系统 |
2.2 A/D采样拟合法基本原理 |
2.3 A/D采样拟合法实验研究 |
2.3.1 采样频率与角振动测量精度的关系 |
2.3.2 曲轴角振动测量 |
2.3.3 停缸号诊断 |
2.4 内燃机非稳定工况角振动测量分析 |
2.5 循环内多点平均算法 |
2.5.1 理论分析 |
2.5.2 应用实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畸点滤波法及其应用 |
3.1 常用消除曲轴角振动信号中干扰信号的方法 |
3.2 畸点滤波法的基本原理 |
3.2.1 基本思想和处理步骤 |
3.2.2 畸点的确定方法及其证明 |
3.2.3 畸点处误差值的衰减规律及计算量估计 |
3.3 畸点滤波快速算法 |
3.4 畸点滤波法在周期性信号消噪中的应用研究 |
3.4.1 瞬时转速信号消噪 |
3.4.2 其他周期性信号消噪 |
3.5 畸点滤波法在衰减简谐信号消噪中的应用研究 |
3.5.1 基本思路 |
3.5.2 负阻尼傅立叶变换 |
3.5.3 负阻尼傅立叶变换精度分析 |
3.5.4 应用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内燃机曲轴角振动简谐诊断法理论研究 |
4.1 基本关系式及推导 |
4.2 单谐次准刚体模型 |
4.3 推论1及其说明 |
4.4 推论2及其说明 |
4.5 推论3及其推导过程 |
4.6 推论4及其说明 |
4.7 推论5及其推导过程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曲轴角振动简谐诊断法应用研究 |
5.1 推论1在内燃机工作状态监测中的应用 |
5.1.1 应用研究1 |
5.1.2 应用研究2 |
5.2 推论2在内燃机停缸号诊断中的应用 |
5.2.1 仿真计算 |
5.2.2 实验研究 |
5.3 推论3在内燃机故障缸功率损失率诊断中的应用 |
5.3.1 仿真计算 |
5.3.2 实验研究 |
5.4 推论4在内燃机漏气缸号诊断中的应用 |
5.5 推论5在内燃机各缸作功均匀性诊断中的应用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4)高性能IP路由查找和分组分类技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应用需求及其发展趋势 |
1.1.2 供应支持情况及近期发展趋势 |
1.2 研究内容和主要技术难点 |
1.2.1 研究问题的描述 |
1.2.2 研究问题面临的技术难点 |
1.3 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和创新点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相关工作和文献调研 |
2.1 IP 路由查找算法综述 |
2.1.1 路由查找算法总览 |
2.1.2 线性查找 |
2.1.3 基于Trie的查找 |
2.1.4 二分/多分查找 |
2.1.5 基于哈希表的查找 |
2.1.6 规避查找技术 |
2.1.7 路由查找算法性能比较小结 |
2.2 IP分组分类算法综述 |
2.2.1 IP分组分类算法总览 |
2.2.2 线性分组分类 |
2.2.3 基于Trie分割的分组分类 |
2.2.4 规则集几何分割分组分类 |
2.2.5 元组空间分割分组分类 |
2.2.6 维度分解叉乘分组分类 |
2.2.7 分组分类技术性能比较小结 |
第3章 问题的数学模型和实际数据调研分析 |
3.1 泛匹配问题的形式化表达 |
3.1.1 泛匹配问题的几何直观 |
3.1.2 泛匹配问题的形式化数学模型 |
3.2 泛匹配问题的现实数据分布特征调研 |
3.2.1 IP路由查找问题的特征调研 |
3.2.2 分组分类问题的特征调研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布式并行路由查找算法 |
4.1 分布式并行路由查找框架DPRLF |
4.1.1 DPRLF的算法思想 |
4.1.2 DPRLF的算法描述 |
4.1.3 DPRLF的体系结构 |
4.1.4 DPRLF的性能评价 |
4.1.5 DPRLF的算法小结 |
4.2 基于TCAM 的分布式并行路由查找算法T-DPRLA |
4.2.1 T-DPRLA的算法思想 |
4.2.2 T-DPRLA问题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描述 |
4.2.3 T-DPRLA的体系结构 |
4.2.4 T-DPRLA的性能评价 |
4.2.5 T-DPRLA算法小结 |
第5章 基于TCAM的分布式并行分组分类算法 |
5.1 DPPC-RE 的算法思想 |
5.1.1 分类规则库的分割方案 |
5.1.2 分布式存储结构的生成算法 |
5.1.3 DPPC-RE 的范围编码解决方案 |
5.1.4 DPPC-RE 的自适应任务量均衡机制 |
5.2 DPPC-RE 的体系结构 |
5.2.1 DPPC-RE 分配器的工作原理 |
5.2.2 DPPC-RE 子处理器的工作原理 |
5.2.3 DPPC-RE 编码返回器的工作原理 |
5.2.4 DPPC-RE 的工作流程小结 |
5.3 DPPC-RE 的性能评价 |
5.3.1 DPPC-RE 的吞吐量性能估算 |
5.3.2 DPPC-RE 分组分类操作延时估算 |
5.3.3 DPPC-RE 的试验仿真结果 |
5.4 DPPC-RE 算法小结 |
第6章 基于CAM、Trie 结合的高性能路由查找算法 |
6.1 CCAM-OBC 的算法思想 |
6.1.1 CCAM-OBC 根据前缀长度分治处理的思想 |
6.1.2 采用BCAM 实现主体部分的第一级查找 |
6.1.3 采用优化的位图压缩Trie 算法实现第二级查找 |
6.2 CCAM-OBC 的体系结构 |
6.3 CCAM-OBC 算法的性能评价 |
6.3.1 查找吞吐量 |
6.3.2 存储需求和比较 |
6.3.3 CCAM-OBC 的更新性能 |
6.4 CCAM-OBC 算法小结 |
第7章 动态可变步长位图压缩Trie 路由查找算法 |
7.1 DVSBC-PC 的算法思想 |
7.1.1 采用宽位存储器的思想 |
7.1.2 动态可变步长位图压缩技术 |
7.1.3 结合路径压缩Trie 算法思想 |
7.1.4 IPv6 环境下的CAM、Trie 结合思想 |
7.2 DVSBC-PC 的体系结构和具体实施方案 |
7.2.1 DVSBC-PC 对主体部分查找的体系结构 |
7.2.2 DVSBC-PC 宽位字数据结构的设计 |
7.2.3 DVSBC-PC 子Trie 系统分割算法 |
7.3 DVSBC-PC 的性能评价 |
7.3.1 存储需求对比 |
7.3.2 查找性能的对比 |
7.4 DVSBC-PC 算法小结 |
第8章 基于规则集去耦分存的并行分组分类算法 |
8.1 PPCvRP 的算法思想 |
8.2 PPCvRP 的具体实现方案 |
8.2.1 PPCvRP 对规则库进行分存的方案 |
8.2.2 PPCvRP 对规则子集的“优化多分树”分组分类算法 |
8.2.3 PPCvRP 基于NP 的体系结构 |
8.3 PPCvRP 的性能评价 |
8.3.1 存储器需求 |
8.3.2 分组分类操作延时 |
8.4 PPCvRP 算法小结 |
第9章 结论与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9.1 结论 |
9.2 进一步的研究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5)处理并发多故障的MPLS与IP保护倒换技术研究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主要工作 |
1.3 论文安排 |
第2章 MPLS故障检测及保护倒换技术介绍 |
2.1 MPLS概述 |
2.2 MPLS故障检测方式 |
2.2.1 单向检测方式 |
2.2.2 双向检测方式 |
2.3 MPLS保护倒换机制 |
2.3.1 1+1保护倒换 |
2.3.2 1:1保护倒换 |
2.3.3 1:N保护倒换 |
2.3.4 N:M保护倒换 |
2.3.5 现有保护倒换技术缺陷 |
第3章 基于环回地址的SPEC PING技术 |
3.1 SPEC PING技术应用背景 |
3.2 SPEC PING技术难点 |
3.2.1 特殊数据包收发研究 |
3.3 基于LINUX系统SPEC PING技术实现 |
3.3.1 Linux内核态实现 |
3.3.2 客户端程序实现 |
3.3.3 服务器端程序实现 |
3.4 SPEC PING技术组网实验 |
3.4.1 实验设备 |
3.4.2 实验网络拓扑 |
3.4.3 试验方法 |
3.4.4 实验结论 |
3.5 SPEC PING检测机制缺陷 |
第4章 增强型MPLS保护倒换技术 |
4.1 EMPS程序应用背景介绍 |
4.2 EMPS技术原理 |
4.2.1 故障检测原理 |
4.2.2 增强型保护倒换原理 |
4.3 基于LtNUX系统的EMPS技术实现 |
4.3.1 EMPS程序框架 |
4.3.2 EMPS保护倒换流程 |
4.3.3 EMPS保护倒换数据结构 |
4.3.4 EMPS保护倒换主要函数功能定义 |
4.4 EMPS技术组网实验 |
4.4.1 实验设备 |
4.4.2 实验网络拓扑 |
4.4.3 实验方法 |
4.4.4 实验结论 |
第5章 提高IP网络生存性解决方案研究 |
5.1 反应式解决方案 |
5.1.1 完全洪泛方式 |
5.1.2 有限洪泛方式 |
5.2 先应式解决方案 |
5.2.1 故障延迟路由 |
5.2.2 偏转路由 |
5.2.3 每目的地址多可用下一跳 |
5.2.4 快速重路由 |
5.2.5 多拓扑路由 |
5.3 各种提高IP网生存性解决方案比较 |
第6章 应对多链路故障的E-LFA机制 |
6.1 LFA基本原理 |
6.2 多链路故障条件下LFA环路分析 |
6.2.1 两点之间环路分析 |
6.2.2 三点之间环路初步分析 |
6.2.3 四点之间环路初步分析 |
6.3 多链路故障条件下LFA环路避免 |
6.3.1 E-LFA机制基本原理 |
6.3.2 通信协议流程 |
6.3.3 E-LFA机制具体实例 |
第7章 基于自适应路由策略控制的E-LFA自主部署技术 |
7.1 E-LFA模块与自适应路由策略控制系统关系 |
7.1.1 自适应路由策略控制系统简介 |
7.1.2 E-LFA模块与其它模块的交互 |
7.2 E-LFA模块实现 |
7.2.1 E-LFA模块基本流程 |
7.2.2 E-LFA模块数据结构 |
7.2.3 E-LFA模块函数功能定义 |
7.3 E-LFA组网实验 |
7.3.1 实验设备 |
7.3.2 实验网络拓扑 |
7.3.3 实验方法 |
7.3.4 实验结论 |
第8章 总结与工作展望 |
8.1 总结 |
8.2 不足及进一步工作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 |
个人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文章及专利 |
(6)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新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安全核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的意义 |
1.1.2 计算机系统的服务质量 |
1.1.3 CS-QoS研究存在的不足 |
1.2 当前的研究情况 |
1.2.1 安全性研究的目的 |
1.2.2 安全核 |
1.3 本文主要工作 |
1.4 本文章节安排 |
第二章 安全性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2.1 软件传统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 |
2.1.1 基本概念 |
2.1.2 系统的设计原则 |
2.1.3 安全管理 |
2.1.4 软件危险分析 |
2.1.5 软件的需求说明与验证 |
2.1.6 软件的设计与验证 |
2.1.7 软件的实现 |
2.1.8 软件容错 |
2.2 软件传统安全技术的不足 |
2.3 软件新安全技术的研究现状 |
2.3.1 非安全关键件安全性的研究 |
2.3.2 分离设计思想 |
2.4 净室软件工程法 |
2.5 安全领域的行业标准 |
2.6 几个重要的观点 |
2.7 安全性研究的发展趋势 |
2.8 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控制系统可信性的评价 |
3.1 引言 |
3.2 高可信计算机系统的设计与评价 |
3.2.1 系统设计的进程图 |
3.2.2 系统开发与可信性评价的关系 |
3.3 可降级现场总线网系统的一种可信性评价模型 |
3.3.1 可降级现场总线网系统的特点 |
3.3.2 定义 |
3.3.3 系统结构的描述 |
3.3.4 建模假设 |
3.3.5 系统的可信性计算 |
3.3.6 模型的比较 |
3.4 小结 |
第四章 安全核的剖析 |
4.1 安全核的技术基础 |
4.1.1 访问控制 |
4.1.2 引用监控器 |
4.1.3 Security核 |
4.2 安全核的本质 |
4.2.1 核机制的合理性 |
4.2.2 安全核的基本原理 |
4.2.3 安全核的有效性 |
4.3 安全核的实现 |
4.3.1 安全核的位置 |
4.3.2 Kevin的安全核实现方案 |
4.4 分布式控制系统采用安全核技术存在的困难 |
4.5 小结 |
第五章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安全体系 |
5.1 为什么要研究SSBSK |
5.1.1 什么是SSBSK |
5.1.2 SSBSK研究的重要性 |
5.2 SSBSK应具有的特点和设计目标 |
5.3 SSBSK可行性分析 |
5.3.1 应用软件 |
5.3.2 安全策略 |
5.3.3 软件重用技术 |
5.3.4 SSBSK的可行性 |
5.4 分布式控制系统的安全需要 |
5.4.1 安全控制系统的构成 |
5.4.2 域间安全 |
5.4.3 域内安全 |
5.5 SSBSK的结构 |
5.5.1 SSBSK的外部视图 |
5.5.2 安全服务代理 |
5.5.3 安全代理之间的关系 |
5.5.4 安全服务 |
5.6 小结 |
第六章 安全核的一致性 |
6.1 为什么要研究安全核的一致性 |
6.2 系统安全需求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 |
6.2.1 安全策略的分类 |
6.2.2 理想安全策略的制定与控制系统的设计 |
6.2.3 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图 |
6.2.4 理想安全策略的制定路径 |
6.2.5 安全需求的分析和安全验证 |
6.2.6 理想安全策略的制定方法 |
6.2.7 一个实例----交通灯理想安全策略的制定 |
6.3 安全核与安全策略的一致性 |
6.3.1 存在的困难 |
6.3.2 SP的形式化描述 |
6.3.3 SP与理想安全策略一致性的验证 |
6.4 小结 |
第七章 RTOS中安全核机制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需要考虑的问题 |
7.3 Security操作系统的开发方法 |
7.4 Security模型 |
7.5 安全核机制的实现 |
7.5.1 安全原理 |
7.5.2 安全模型 |
7.5.3 安全核机制的提供方式 |
7.5.4 支持环境 |
7.5.5 安全核机制的重用算法 |
7.6 原型实验 |
7.6.1 实验的目的 |
7.6.2 交通灯控制系统及其安全需求 |
7.6.3 安全系统的设计 |
7.6.4 安全系统的实现 |
7.6.5 实验结果 |
7.7 小结 |
第八章 安全核的可靠性评价 |
8.1 引言 |
8.2 软件可靠性的评价技术 |
8.3 软件可靠性模型机理的分析 |
8.3.1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分类 |
8.3.2 建模的一般过程 |
8.3.3 建模过程中主要考虑的因素 |
8.3.4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立足点 |
8.3.5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研究特点 |
8.4 影响软件可靠性模型评估精度的主要原因 |
8.5 软件可靠性模型评价误差的分析 |
8.5.1 建立误差模型的可行性 |
8.5.2 SRET系统 |
8.5.3 定义 |
8.5.4 误差分析模型的建立 |
8.5.5 模型的验证与应用 |
8.6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在攻博期间的科研成果、论文发表、教学和获奖情况 |
(7)并行计算可扩展性分析与优化 ——能耗、可靠性与计算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可扩展性 |
1.1.1 传统可扩展性定义 |
1.1.2 并行计算的发展历程 |
1.1.3 面向高效能计算的可扩展性 |
1.2 相关工作 |
1.2.1 高性能计算度量指标 |
1.2.2 高效能计算度量指标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1.3.1 能耗可扩展性 |
1.3.2 可靠可扩展性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与创新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能耗可扩展性模型 |
2.1 面向能效的加速比模型 |
2.1.1 系统能耗组成 |
2.1.2 能效加速比 |
2.1.3 能耗性能率 |
2.2 基于能耗可扩展性的系统分类 |
2.3 实验 |
2.3.1 实验步骤 |
2.3.2 实验结果 |
2.4 相关工作 |
2.5 小结 |
第三章 能耗墙 |
3.1 能耗墙理论 |
3.2 系统分类与能耗墙 |
3.3 模拟实验 |
3.4 案例分析 |
3.4.1 3D-Torus |
3.4.2 胖树 |
3.5 相关工作 |
3.6 小结 |
第四章 面向能耗可扩展的能耗优化技术 |
4.1 能耗优化模型 |
4.1.1 通信流能耗 |
4.1.2 动态能耗优化模型 |
4.2 能耗优化模型分析 |
4.2.1 动态能耗累加性 |
4.2.2 动态能耗等价优化模型 |
4.3 模型实现 |
4.3.1 实现框架 |
4.3.2 模拟退火算法 |
4.3.3 任务布局在MPI 实现中的软件层次 |
4.4 实验 |
4.4.1 实验步骤 |
4.4.2 实验结果 |
4.5 相关工作 |
4.6 小结 |
第五章 可靠可扩展性模型 |
5.1 可靠加速比模型 |
5.1.1 容错开销 |
5.1.2 可靠加速比 |
5.2 系统分类 |
5.3 广义可靠加速比模型 |
5.4 实验 |
5.4.1 实验步骤 |
5.4.2 实验结果 |
5.5 相关工作 |
5.6 小结 |
第六章 可靠墙 |
6.1 可靠墙理论 |
6.2 系统分类与可靠墙 |
6.3 广义可靠墙理论 |
6.4 模拟实验 |
6.5 案例分析 |
6.5.1 可靠加速比与可靠墙 |
6.5.2 广义可靠加速比与广义可靠墙 |
6.5.3 优化C&R 间隔分析 |
6.6 相关工作 |
6.7 小结 |
第七章 面向可靠可扩展的容错机制 |
7.1 TMR 的可扩展性分析 |
7.1.1 TMR 可扩展性分类 |
7.1.2 传统TMR 可扩展性分析 |
7.1.3 TMR 可扩展制约因素分析 |
7.2 STMR 设计 |
7.2.1 数据比较的通信局部化 |
7.2.2 数据比较点及数据选择 |
7.2.3 容错处理技术 |
7.3 STMR 容错机制分析 |
7.4 STMR 实现 |
7.4.1 冗余进程簇结点划分实现 |
7.4.2 数据比较的MPI 实现 |
7.4.3 标记处理实现 |
7.5 模拟实验 |
7.5.1 实验目的和方法 |
7.5.2 实验结果 |
7.6 相关工作 |
7.7 小结 |
第八章 结束语 |
8.1 工作总结 |
8.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8)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理论准备与文献探讨 |
2.1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的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脉络 |
2.1.1 数据与研究方法 |
2.1.2 引文分析 |
2.1.3 国外产学研合作研究的关键词分析和未来研究方向探索 |
2.2 基于扎根理论的国内产学研合作研究梳理 |
2.2.1 扎根理论研究方法简介 |
2.2.2 扎根理论研究过程 |
2.2.3 基于扎根理论的我国产学研合作研究梳理 |
2.2.4 国内未来产学研合作研究方向预判 |
2.3 我国产学研合作创新研究的新取向 |
2.3.1 产学研合作网络特征不断凸显 |
2.3.2 产学研合作共生关系逐渐明朗 |
2.4 产学研合作网络研究 |
2.4.1 产学研合作的网络化进程研究 |
2.4.2 产学研合作网络相关研究综述 |
2.5 产学研共生关系研究 |
2.6 共生网络研究 |
2.7 治理理论 |
2.7.1 治理理论兴起的背景 |
2.7.2 治理理论的相关内涵 |
2.7.3 治理的特征 |
第三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寻找一种新的理论 |
3.1 产学研共生的基本问题 |
3.1.2 产学研共生的条件与动因研究 |
3.1.3 产学研共生的共生界面及其作用 |
3.2 产学研网络的相关内涵 |
3.2.1 共生的一般理论概述 |
3.2.2 产学研网络的形成和运作机制研究 |
3.2.3 产学研网络的特征研究 |
3.2.4 产学研网络的功能机制研究 |
3.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体系与方法论指向 |
3.3.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概念 |
3.3.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基本要素研究 |
3.3.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能量生成与分配 |
3.3.4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网络结构研究 |
3.3.5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方法论指向 |
第四章 产学研网络共生的分类与稳定性研究 |
4.1 基于Logistic增长模型的不同类型共生关系稳定性研究 |
4.1.1 产学研网络共生中Logistic模型设定 |
4.1.2 不同类型网络共生关系的稳定性研究 |
4.1.3 结论与启示 |
4.2 产学研网络共生分类与网络构建研究:扩展Logistic模型 |
4.2.1 基于质参量兼容的扩展Logistic模型 |
4.2.2 产学研合作网络共生现象的分类 |
4.2.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构建 |
第五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发展评价研究 |
5.1 产学研共生网络评价模型的结构探讨 |
5.2 基于两阶段链视角的产业产学研共生网络评价研究 |
5.2.1 研究模型构建 |
5.2.2 变量选取与数据来源 |
5.2.3 产业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评价——以17个高技术产业为例 |
5.2.4 结论和建议 |
5.3 考虑共生过程的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的评价研究 |
5.3.1 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评价模型的构建 |
5.3.2 区域产学研共生网络效率研究 |
5.3.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下我国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
6.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概述 |
6.1.1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成立的背景概述 |
6.1.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分类 |
6.2 产学研共生网络视角在联盟研究中运用探讨 |
6.3 基于产学研共生网络理论的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研究 |
6.3.1 TD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简介 |
6.3.2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中的产学研共生网络要素 |
6.3.3 TD联盟的产学研共生网络诠释 |
6.4 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的组织层次结构与优化对策 |
第七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演化与培育研究 |
7.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演化研究 |
7.1.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演化阶段研究 |
7.1.2 不同演化阶段的演化动力分析 |
7.1.3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动态演化模型 |
7.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培育路径研究 |
7.2.1 扩展小世界网络视角下的产学研共生网络特征研究 |
7.2.2 产学研共生网络培育路线图与政策建议 |
第八章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 |
8.1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条件研究 |
8.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结构与治理模式 |
8.2.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主体与治理结构 |
8.2.2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模式研究 |
8.3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机制构建 |
8.3.1 产学研共生网络的治理“机制网” |
8.3.2 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的机制分析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学术论文与课题研究成果 |
(9)随机森林在图像边缘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
1.2 边缘检测算法研究现状 |
1.3 机器学习在边缘检测领域研究现状 |
1.4 论文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第二章 传统边缘检测算法概述 |
2.1 Sobel算子 |
2.2 Roberts算子 |
2.3 Laplace算子 |
2.4 Canny算子 |
2.5 实验结果比较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决策树与随机森林 |
3.1 决策树 |
3.1.1 信息增益的度量标准 |
3.1.2 ID3算法 |
3.2 集成学习 |
3.2.1 Bagging算法 |
3.2.2 学习器结合策略 |
3.3 随机森林 |
3.3.1 随机森林原理 |
3.3.2 随机森林的训练过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结构化随机森林的边缘检测算法 |
4.1 结构化学习 |
4.2 主成分分析法 |
4.2.1 主成分分析法性质 |
4.2.2 主成分分析法步骤 |
4.3 集成策略 |
4.4 结构化随机森林边缘检测 |
4.4.1 结构化随机森林学习阶段 |
4.4.2 结构化随机森林检测阶段 |
4.5 实验效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随机森林边缘检测在油瓶提环项目中的应用 |
5.1 油瓶提环检测项目背景介绍 |
5.2 油瓶提环检测系统框架 |
5.3 基于结构化随机森林的油瓶提环检测算法 |
5.4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4.1 实验结果图像 |
5.4.2 边缘检测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论文工作总结 |
6.2 主要的特色创新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PSA-ANFIS方法及其在矿山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2.1 采矿工程围岩力学参数确定方法研究现状 |
1.2.2 露天矿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研究现状 |
1.2.3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研究现状 |
1.2.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研究现状 |
1.3 本项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
1.3.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2 研究内容 |
1.4 本项研究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方法的研究 |
2.1 概述 |
2.2 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系统(ANFIS) |
2.2.1 引言 |
2.2.2 ANFIS结构 |
2.2.3 ANFIS原理 |
2.2.4 ANFIS的实现 |
2.2.5 ANFIS的不足之处 |
2.2.6 ANFIS的拟合能力和预测能力 |
2.3 基于模式搜索算法的自适应神经模糊推理方法(PSA-ANFIS) |
2.3.1 引言 |
2.3.2 模式搜索算法 |
2.3.3 PSA-ANFIS方法的建立及拟合情况 |
2.4 两种方法的比较研究 |
2.5 本章结论 |
第三章 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的PSA-ANFIS方法及应用 |
3.1 概述 |
3.2 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问题的数学描述及标准弹塑性问题的位移反分析 |
3.2.1 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问题的数学描述 |
3.2.2 建立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的PSA-ANFIS方法的步骤 |
3.2.3 标准弹塑性问题及其解析解 |
3.2.4 数据对的获取 |
3.2.5 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的PSA-ANFIS方法结构模型的确定及搜索情况 |
3.3 围岩力学参数位移反分析的PSA-ANFIS方法在湘西金矿地下采场围岩稳定性分析中的应用 |
3.3.1 工程概况 |
3.3.2 现场变形观测 |
3.3.3 围岩力学参数的反演 |
3.3.4 采场围岩稳定性分析 |
3.3.5 围岩稳定状态的监测 |
3.3.6 结果分析 |
3.4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的PSA-ANFIS方法及应用 |
4.1 概述 |
4.2 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问题的数学描述及实例数据集 |
4.2.1 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问题的数学描述 |
4.2.2 实例数据集 |
4.3 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的PSA-ANFIS方法 |
4.3.1 训练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的构建 |
4.3.2 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的PSA-ANFIS方法 |
4.4 圆弧滑动边坡稳定性预测的PSA-ANFIS方法在前河露天矿边帮1号滑坡稳定性预测中的应用 |
4.4.1 前河露天矿边帮1号滑坡概况 |
4.4.2 前河露天矿1号滑坡边帮岩土体力学参数的获得及滑坡稳定性预测 |
4.4.3 结果分析 |
4.5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PSA-ANFIS方法及应用 |
5.1 概述 |
5.2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力学模型及实例数据集 |
5.2.1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力学模型 |
5.2.2 实例数据集 |
5.3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PSA-ANFIS方法 |
5.3.1 训练数据对和预测数据对的构建 |
5.3.2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PSA-ANFIS方法 |
5.3.3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PSA-ANFIS方法预测能力的检验及分析 |
5.4 开采地面沉陷预测的PSA-ANFIS方法在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的应用 |
5.4.1 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概况 |
5.4.2 新汶矿业集团翟镇煤矿一采区西翼二层煤开采情况 |
5.4.3 一采区西翼二层煤采区开采地面沉陷的预测及检验 |
5.5 本章结论 |
第六章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的PSA-ANFIS方法及应用 |
6.1 概述 |
6.2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的力学模型及实例数据集 |
6.2.1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的力学模型 |
6.2.2 实例数据集、训练数据集和预测数据集的构建 |
6.3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的PSA-ANFIS方法 |
6.3.1 搜索参数设置 |
6.3.2 搜索过程 |
6.3.3 检测结果及预测结果 |
6.4 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预测的PSA-ANFIS方法在水口山矿务局康家湾铅锌金矿的应用 |
6.4.1 工程概况 |
6.4.2 Ⅲ-1采场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的预测 |
6.4.3 与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和实测结果的比较 |
6.4.4 采矿方法 |
6.5 本章结论 |
第七章 结论和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7.1 结论 |
7.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1、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论文的发表情况 |
2、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获科研奖励 |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相关科研项目 |
四、“单结点ATM试验模型”取得突破性成果(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神经网络的ATM带宽动态分配设计[D]. 杨红涛. 武汉理工大学, 2003(02)
- [2]基于曲轴角振动信号的内燃机故障诊断系统关键技术研究[D]. 闫兵. 西南交通大学, 2005(04)
- [3]“单结点ATM试验模型”取得突破性成果[J]. 王会斌. 电子科技, 1997(01)
- [4]高性能IP路由查找和分组分类技术的研究[D]. 郑凯. 清华大学, 2006(02)
- [5]处理并发多故障的MPLS与IP保护倒换技术研究与实现[D]. 刘大锐. 北京邮电大学, 2010(03)
- [6]分布式控制系统中新安全保障技术的研究——安全核技术[D]. 黎忠文. 电子科技大学, 2001(01)
- [7]并行计算可扩展性分析与优化 ——能耗、可靠性与计算性能[D]. 王之元.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1(07)
- [8]我国产学研共生网络治理研究[D]. 张雷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6)
- [9]随机森林在图像边缘检测领域的应用研究[D]. 许斌. 南京大学, 2017(01)
- [10]PSA-ANFIS方法及其在矿山岩土工程灾害预测中的应用[D]. 张志军. 中南大学, 20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