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天鹅“联姻”兼并启示(论文文献综述)
刘卫平[1](1999)在《小天鹅“联姻”兼并启示》文中研究表明 中国国企改革,已成为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中的一个关键性问题,大浪淘沙,优势企业通过自身的扩张冲动与有关地方部门的推动结合,实现国企的有效兼并重组,已成为必然。江苏小天鹅集团对湖北荆州"沙东"牌洗衣机实行"定牌生产"、兼并雪尔冷机公司实行"挂牌生产"的案例值得借鉴。小天鹅这一以"联姻"兼并之法,行"国企改革之道"的成功案例,虽说其中因素诸多,但笔者认为,
周志江[2](2016)在《美的集团并购战略及实现途径研究》文中指出自2000年以来,并购这一企业扩张手段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并购重组已然成为调节我国经济结构,淘汰落后产能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然而,并购并非一定成功,近年来因并购导致企业经营失败的案例很多,有的甚至直接把企业带向破产的边缘,如TCL收购大名鼎鼎的汤姆逊,结果亏损;中铝并购力拓,中铝的首期投资亏损70%以上等。企业并购失败的原因有很多,这其中,并购战略制定失当则是其中最为常见,也是最为重要的原因。因此,依据经典案例对企业并购战略问题进行研究,对总结并购战略的制定,以及指导企业制定良好的并购战略具有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本文选择美的集团的并购荣事达、华凌和小天鹅三个经典案例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美的集团并购背景、并购动机、并购方式及并购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探讨并购战略制定在其中所发挥的作用,进而为其他企业提供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文章首先通过文献分析,寻找当前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企业并购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点和难点问题;然后借助于经典的并购动因理论和并购战略理论,为全文的研究奠定充分理论依据;接着以美的集团三大经典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对美的集团并购过程中并购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关系问题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第五章是文章重点,试图通过对美的集团并购案过程的分析,探索并购战略在并购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和效应;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并指出了研究中的主要不足和未来发展方向。
胡玲[3](2003)在《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文中研究表明企业并购作为优化资源配置手段,在西方国家由来已久。在刚刚走向市场经济的中国,也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产业结构的调整、国际竞争的加剧等多方面的原因,发展成为企业资产重组和资源重新配置的重要方式。然而,近几十年来国内外的多项实证研究表明:(1)并购失败的可能性要大于成功的可能性;(2)并购的价值创造源于后期的整合工作,并购后整合是决定并购成败的关键因素。因而,本文试图从导致企业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入手,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建立一个一般性的并购后整合分析框架,探求通过有效的并购后整合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从而为企业和社会带来更多的财富。 核心能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根本来源,而企业并购是培育和提升核心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并购后整合中,只有通过有效的企业能力管理,即紧紧围绕着能力,特别是核心能力的保护、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才会真正创造价值。学者们关于核心能力的研究很多,对什么是核心能力的理解也各不相同,总的来说可以归纳为技术和技术创新观、知识观、资源观、组织和谐和文化观四个研究视角。从上述四个视角来看,企业核心能力内化于企业的整个组织体系中,主要体现为关键的技术和技能、企业内部的独特的知识集合、组织和管理机制、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其载体是个人和组织两个层次,因而影响核心能力的培育和提升的企业子系统关键在于技术和研发子系统、人力资源子系统、组织子系统和企业文化子系统之中,因此,本文基于核心能力的战略优先级,选取以人力资源整合、文化整合、组织机制整合、技术和研发整合四个子系统建立一个比较完整的综合性的分析框架,这也是通过并购来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能力重点关注的领域。 具体而言,本文所建立的并购后整合的分析框架大致如下: 一、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的首要任务是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这关系到以个体和组织为载体的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与有效联结,关系到企业核心能力系统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只有保护核心能力的载体不被破坏,才能推动并购后双方能力和资源的转移与扩散。保持人力资源的相对稳定性主要涉及四方面的内容:一是人力资源危机管理;二是关键人员的保留;三是高层管理人员的整合;四是裁员问题。 二、在企业并购中,由于文化冲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力资源整合、组织整合、技术整合和运营整合的效率,进而影响到并购双方资源和能力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因此,文化整合从根本上决定着其他子系统整合的效率而处于并购后整合管理的核心地位,直接决定着企业并购的绩效。研究发现,文化差异是决定并购绩效能否实现预期目标的关键因素,因而,为了减少后期整合中不必要的文化风险,同时发挥文化协同效应,在并购目标选择时就应该从双方文化匹配性和协同性的角度考察。并购后的文化冲突本质上源于企业文化的差异,但也取决于一些非文化的因素,主要权变因素包括文化整合的模式、并购后双方对整合模式的认同度、并购双方组织文化适应性、多文化宽容度和并购的规模等。文化冲突积极的一面在于,迫使公司领导层去思考什么是最有利于公司的企业文化,并可借此机会进行文化改良或文化变革。有效的冲突管理能够使并购双方在如何管理彼此之间的文化冲突、实现并购的潜在协同效应等方面达成一致,从而在并购双方组织中创造一种和谐的氛围,淡化企业文化冲突的消极影响,促进包括关键技能、知识等核心能力在并购双方的单向或双向转移和扩散。根据并购战略、双方文化优劣和强度大小、文化适应性等因素,可以将并购后文化整合模式划分为以下五种:吸纳式、分离式、融合式、变革式、消亡式,每种模式下组织的相互作用程度以及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同的,因而对文化边界管理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笔者认为,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是运营整合的基础,有效的文化整合能有利地促进能力在并购双方之间的单向或双向转移;文化整合的目标是以并购为文化变革的契机,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三、本文将组织机制整合分为组织结构整合和组织制度整合两个层面分析。组织机制整合的目的和功能在于:营造企业的组织核心能力;促进并购后企业其他层面核心能力的转移、扩散和提升。并购是企业制度变革的一个有效途径,并购后组织制度整合包括管理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整合两方面内容。在组织结构整合中,首先考虑的问题是集权化与分权化管理的一般性模式选择,主要影响因素是并购类型与战略。不同的组织结构设计将导致并购后能力和资源的转移、扩散程度是不一样的。成功的组织机制整合需要遵循的几条原则:协调性原则、快速转移原则、与战略匹配原则、全面创新原则以及精干、快速和灵活性原则。 四、核心技术能力是企业核心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核心技术能力本质上是技术创新能力。并购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技术能力的捷径,在高科技企业和生物技术公司尤其盛行;通过并购也可以实现核心技术能力的扩散,从而分摊高额的研究开发费用。基于核心能力的技术和研发整合,包括四部分内容:整合研发系统、整合信?
袁敬[4](2002)在《国有企业引入战略联盟研究》文中指出21世纪,企业面临的将是一个复杂多变、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企业之间结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战略联盟已成一股强劲潮流。而作为我国经济主体的国有企业在实施战略联盟方面,基本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从发展现状上来看,不仅数量有限,而且模式单一,面对我国已经加入WTO的现实,为迎接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国有企业也必须引入多元化战略联盟。 为此,本文从多个侧面、多个角度对国企引入战略联盟进行了分析和研究。首先研讨了实施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以此为切入点对国企发展战略联盟进行了全面研究。本文既研究了国企自身存在的问题,探讨了战略联盟这一“外敷”刺激治疗方式对“国企病症”的“疗效”;又分析了国企外部所面临的市场竞争环境,通过运用博弈论的方法,用数学模型来比较论证了战略联盟策略相对单纯价格竞争策略所存在的优势,并结合我国加入WTO企业所要面临的一些新课题,综合论述了战略联盟对国企增强竞争力的作用;此外还单独研讨了有我国特色的企业集团的发展状况与存在问题,并提出其必须向战略联盟或新型集团转型;针对大多数国企存在抗风险性弱的问题,文中还特别研讨了国企一旦实施战略联盟可能面临的风险,不仅如此,还更进一步地对如何管理和控制联盟风险提出了一些有建设性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本文最后通过小天鹅实施多元化战略联盟案例对全文进行了实证总结。
陈黎琴[5](2003)在《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研究》文中提出企业联盟是近年来兴起的一个重要企业理论研究领域。企业联盟比纯粹市场、科层企业及计划具有独特的优势。市场协调基本上是一个现货交易和谈判关系,对未来的机会和资源缺乏真正的控制力。企业内部协调虽然拥有完整的剩余索取权和控制权,但难以突破内部资源的限制,且随着企业规模扩大存在管理边际收益递减效应,企业并购的成本又较高昂。因此,综合比较起来,企业联盟可以突破企业本身的资源约束,尽管由此会加大企业面对的风险和提高机会主义成本,但无疑会给企业带来本身无法实现的战略利益。在实践中,越来越多的企业积极介入到组建联盟的活动中,生产联盟、研发联盟、产销联盟、价格联盟等等结盟方式多种多样,虚拟企业、网络结构等新型企业组织结构出现,企业联盟的管理实际上是企业管理中面临的又一挑战。 由于企业联盟方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使得当前的企业联盟理论研究在国内外还处于起步阶段,有限的研究主要集中于联盟存在的合理性、组建联盟的动机与联盟的管理等方面,被称为“理论的孤儿”。从国内实践看,对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分析对于我国企业管理实践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企业联盟还处于自发阶段,对于联盟的方式选择不是很成熟,如彩电空调的价格联盟解体,此外在民航等领域行政性垄断行为仍比较严重,因此国内企业联盟实际上是以价格联盟为主的,而与国外联盟实践相比较,我们会发现,价格联盟不仅会受到反垄断法的限制,而且其业绩表现也远没有非价格联盟方式满意,因此以非价格联盟方式实施联盟战略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的研究将对于联盟理论和国内企业界适应国际市场竞争乃至对于监管部门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具体来看,本文研究重点及作者的主要贡献大致如下: (1)对于中外企业组建联盟的动机进行了比较研究,对某些联盟现象的存在提出了解释。一项合作的实行来源于合作各方的合作意愿,只有对联盟各方、参与联盟的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都有利的情形才有可能建立合作关系,即各方追求“双赢”或“多赢”的结果。联盟各方寻求合作的具体动机有所区别,如一方追求获取技术一方追求市场,具体说来,包括获取资源、降低成本、分担风险、优化组织、财务动机、战略合并的铺垫等,由此也决定了企业联盟方式的不同。本章也将对中国企业缔结联盟的动机及其对联盟方式的选择的影响展开研究。 (2)实证中国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研究现实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论文第四章研究生产联盟。生产联盟是目前一种有相当生命力的联盟方式,我国企业已经在这一方式展开了积极的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经验与教训,这一章将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分析。第五章研发联盟研究,从这种联盟方式的特点出发,重点运用案例研究中国企业研发联盟的实践。第六章是其它联盟方式研究,重点研究企业之间的销售联盟、标准联盟及价格联盟。第七章从组织结构角度出发,对联盟的虚拟企业实现形式展开研究。 (3)对联盟可能的风险及防范机制进行研究。联盟中的企业依然存在竞争关系,合作与竞争并存的“折中寻租”是最优策略,但这种策略在信息不对称情形下,存在“搭便车”、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的风险。这一章从企业联盟自身存在的风险入手,对企业联盟 (包括不同合作方式)合作与竞争并存进行分析,针对联盟涉及的企业提出相应的防范对策建的 (4)研究相关政府规制问题,对可能产生的垄断提出政府规制制度建议。研究内容主要是:政府行为与企业行为的划分,放松管制与管制的关系;对于强强联合可能造成的垄断,政府的规制制度建议研究。
沈蕾[6](2003)在《论大企业》文中研究表明关于企业大型化的趋势从亚当·斯密开始,经马克思、马歇尔、到贝恩、加尔布雷斯和小艾尔弗雷德·钱德勒,二百多年来,国外学者论着众多,我们可以从《国富论》、《资本论》、《经济学原理》、《产业组织论》、《新产业国家》和《看得见的手》等系列文献中看到他们的理论思想轨迹。这期间,对大企业的研究基本上是沿着两个理论范式发展的。一个是西方经济学中的产业组织理论,偏向于应用市场结构-行为-绩效的分析范式来研究大企业的形成和发展特点;另一个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集中理论,深刻分析了在竞争条件下,追逐剩余价值是刺激企业不断扩张的动力机制,从而进一步揭示出竞争引起生产和资本的集中,集中又将导致垄断大企业产生的一般规律。然而,这些研究也只是集中于工业发达、市场体系完善、大企业出现较早、数量也较多的国家。长期以来,我国经济学界对垄断大企业的研究大多是以介绍西方学说和国外大企业的发展情况为主,还缺乏自己的系统研究,尤其是对我国大企业发展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更是薄弱,成果并不多见。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表明:以全球500强为代表的大企业将成为新世纪各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导力量。我国自20世纪改革开放和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企业发展已取得不少的进步。但是和世界500强相比还存在着相当的差距,这与我国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和大企业需承担的历史重任很不相称。世界上虽然已有很多国家获得了大企业的成功发展,但是由于各国工业化进程、市场发育程度以及产业组织状况的不同,这些国家的大企业发展模式,并非完全适合我国的国情和工业发展现状。面对经济全球化中的跨国并购浪潮,面对加入WTO后国际化竞争的挑战,面对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出现的困难,我们到底应该如何认识大企业的地位与作用、它的形成机制是什么、在当代又出现了哪些新趋势、如何发展我们自己的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就成为当今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现实而又紧迫的问题。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集中的理论为基础,充分借鉴西方经济学中有益的理论研究成果,采用规范与实证、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世界大企业的形成历史、优势地位、产业分布格局及其发展趋势等重要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从而论证了大企业在当今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必然性和必要性,并分析总结了世界各国发展大企业的三种基本模式及其经验教训,进而提出与我国经济转轨时期迅速培育国际级大企业战略目标相适应的“以市场为主导、政府适度干预下、以企业为主体”的大企业发展模式。 全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在首先界定大企业概念的基础上对大企业的形成方式、成长条件及其地位作用进行了理论阐释,并分析了我国发展发展大企业的条件和必要性;第二章对我国大企业的发展现状和问题成因进行了全面分析;第三章研究了当代大企业发展的新趋势;第四章总结归纳出世界各国发展大企业的经验模式;第五章分析了加入WTO后跨国公司对我国大企业的挑战;第六章提出了我国发展大企业的模式选择及其相关的政策建议。 当然,我国大企业的发展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大课题,要全面、深刻地把握,并不很容易。本文只是一种探索性研究,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对于与之相关的全部命题,还需日后进一步思考和完善。
顾卫平[7](2004)在《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文中研究指明管理无疑是跨国并购的核心。然而管理为何是跨国并购的核心?理论界对此却是莫衷一是。本论文认为,跨国并购的理论研究缺乏一套系统的分析框架,对跨国并购中至关重要的管理理论和整合问题的研究则更为匮乏,跨国并购的经济和管理理论与跨国并购的实践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脱节。本论文建立了一套基于契约和资源的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理论框架,将跨国并购视为两国投入要素通过公司控制权市场实现有效结合的一种模式,相关契约和资源整合的实际效果将会决定跨国并购的实际效果或成功率。根据契约观的观点:首先,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等其他海外扩张模式都可以还原成为实现两国投入要素有效结合的不同契约安排,对不同契约安排的交易费用的比较是选择不同投资模式的关键之一;其次,企业是一种契约协调机制,本身是无所谓所有权的。因此,跨国并购交易行为本身是虚幻的,跨国并购实质上是契约协调机制之间的替代。根据资源观的观点,企业是一种资源集合体系,跨国并购可以更大程度地维护东道国企业组织资本的完整性,从而可以获取速度经济和战略资源,并通过与母国投入要素的有效结合形成新的组织资源。企业通过跨国并购或是新建投资等其他方式对外扩张的选择,依赖于何种方式可以更低成本或更为有利可图地达到两国投入要素有效结合的目的,而对跨国并购的管理和整合是企业是否选择跨国并购以及跨国并购能否成功的关键。跨国并购的战略在于通过不同国家企业的契约协调机制和组织管理模式之间的比较、替代和提高,来获取改善全球资源配置的静态和动态的战略利益。跨国并购的管理整合则是跨国并购的战略利益得以实现的基础。管理整合贯穿于跨国并购的交易和整合的全部过程,对跨国并购的战略、组织、资产、人员、文化和环境等都需要加以全面考虑。它们共同构成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的核心要素,并使跨国并购成为企业跨国成长过程中可以选择和重复的管理过程。跨国并购交易行为本身决不意味着所需要的东道国投入要素就能主动的投怀送抱,惟有通过有效地管理和整合才能实现两国投入要素的有效结合。由此,当人们惊讶于跨国并购浪潮的巨大规模以及跨国公司的资本实力之时,我们却惊讶于跨国公司驾驭全球业务的战略眼光和管理能力的高超。我们始终认为,跨国并购的背后实际上是一整套的全球战略、管理思路和整合方式的运作。本论文为跨国并购的管理和整合问题构筑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框架,从而使我们对于近期席卷全球的第一次跨国并购浪潮有着更为深入地认识,有助于我们的企业和政府进一步完善对于跨国并购的管理和监管工作。
樊五勇[8](2001)在《风险资本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风险资本市场是资本市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一种创新的制度安排,其运行遵循特殊规律。论文应用马克思资本理论、现代经济学中的制度经济学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对风险资本市场的发育、地位和作用、运行机制、治理结构和制度安排等进行深入分析,并在全面总结国内外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提出了发展我国风险资本市场的目标模式及对策。论文强调:建立风险资本市场体系,并不是一个简单筹集资金的过程,而是建立一种适合资金有效配置的机制和制度安排。论文的结论是:建立一个适合中国国情的高效率的风险资本市场的关键,就是要有一个良好的内外部制度环境和文化氛围。就内部环境而言,就是要有一条通畅的资金来源渠道,一批高素质的人才,一个健康的风险资本中介组织;就外部环境而言,则是指要有一个高效的风险资本退出市场和一个积极扶持风险资本的政府。
魏乐[9](2014)在《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摘要:在产业关联复杂网络中,并购活动往往不是孤立的行为,某个产业发生集中大量的横向并购常常会诱发关联产业企业的并购动机,形成动态并购现象和并购潮特征。动态并购影响产业关联复杂网络结构的演变,也影响企业之间的竞争互动策略的选择,而产业关联复杂网络结构又是影响并购互动和传染扩散的重要变量。因此,研究关联产业之间的并购互动与传染扩散问题,在中国目前大规模产业结构调整与淘汰落后产能背景下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当前,中国汽车、钢铁、水泥、机械制造等一系列关联产业发生了大量横向并购活动。国内外关于企业并购和并购浪潮的研究成果也很多,.但是已有研究主要是针对单个并购事件(如并购双方的绩效、战略匹配、并购后的整合研究等),或特定产业内的并购潮问题(如银行业、啤酒产业)。鲜有针对不同产业和区域间企业并购互动和传染扩散问题的研究成果。因此,本文尝试综合运用复杂网络理论、产业关联理论和抗衡势力理论等相关理论,提出横向并购在不同产业和区域间的传染机制的理论模型,并以中国企业并购事件为例,综合运用案例研究、实证研究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方法,分析某个产业或区域内企业A并购企业B,为什么会诱发其关联产业或区域内企业C并购企业D、企业E并购企业F等一连串的动态级联并购效应,最终形成整个经济层面的并购潮现象。具体而言,本文首先构建了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理论模型。其次,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对中国家电制造与连锁零售企业间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案例进行了深入分析,进一步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理论模型。接着,以2002—2012年期间中国135个产业的横向并购数据为样本,对横向并购在纵向产业链上的传染规律进行了实证研究。然后,利用2002—2012年期间中国企业12648个并购样本(本文选取的企业并购样本数量较以往国内企业并购研究的样本量都大)和2007年中国投入产出表数据,构建了两个双层网络模型。其中,第一个是“产业关联关系——兼并重组关系”双层复杂网络模型,并计算了网络的拓扑结构属性指标,分析了产业关联关系与企业并购之间的相关性。第二个是“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并购关系”双层网络模型,对两个纵向关联产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合金制造业和金属制品业)的并购关系网络结构的相似性和横向并购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随后,对产业关联网络中企业并购传染效应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利用中国企业并购数据,构建了跨区域并购复杂网络,研究了企业并购在不同区域之间传染扩散规律。通过上述研究,本文发现:(1)横向并购在纵向产业链条上呈现了“并联式并购”的传染模式。表明,某些企业横向并购可能是其他企业横向并购的动机和结果,即“企业并购是其他企业并购的驱动力”,丰富了企业并购动机理论,同时也支持了抗衡势力假说。(2)构建的“产业关联关系——兼并重组关系”双层网络和跨区域并购网络的大部分统计特性,都与复杂网络的无标度、小世界等特性相符。研究发现在“产业关联关系——兼并重组关系”双层网络中产业关联网络结构与企业并购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3)构建的“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并购关系”双层网络模型,对分析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具有重要价值。研究发现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并购关系网络呈现出一定的相似性、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企业横向并购数量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横向并购在关联产业之间进行了纵向传染。(4)研究发现,在产业关联网络中,其他关联产业的并购规模和产业节点间的距离是影响企业并购传染效应的两个重要因素。产业节点之间的距离越近、并购冲击越大,被并购感染的几率就越高。(5)研究发现,在跨区域并购复杂网络中,中国不同的省市的资源控制能力存在较大差异,大部分省市并不具有控制资源的能力,只有较少的经济发达的省市具有比较高的控制资源的能力。
吕江锋[10](2010)在《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以西子集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自上世纪以来,资本运作风声水起,全球经济一体化也促使国际化竞争的加剧,国际大企业在进行资本运作时的大手笔也履见不鲜。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格勒曾说过:“纵观世界上着名的大企业、大公司,没有一家不是在某个时候以某种方式通过资本运营发展起来的,也没有哪一家是单纯依靠企业自身利润的积累发展起来的”。中国企业在应对全球化经济的挑战,市场竞争的加剧,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资源配置的优化整合等方面都需要企业进行资本运作,资本运作越来越成为决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推动力与关键因素。一个企业在其整个成长过程中,企业的规模化亦或是市场竞争力的提升等需求,总是不可或缺的通过间段性进行不同形式的资本运作,以期达到提升企业从小到大,从大到强的效果。中国企业的现状是小企业决定国家的经济,大企业决定国家的性质,如何让我国的企业在市场竞争面前保持竞争力,在全球化经济中保持稳定的发展,解决好大、小企业的发展问题至关重要。后金融危机时代,又将是进行资本运作的好时机,我国企业如何选择适合本企业发展的资本运营模式,本文通过对资本运营的实质及其相关理论的介绍,同时列举了资本运营的不同运作模式,并通过对我国企业目前资本运营的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按不同企业类型提出我国企业可行的资本运营模式的选择方案,以使帮助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不同企业或企业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可能采取的不同形式的资本运营模式,同时通过资本运营案例的分析,根据一些成功或失败企业在不同时期进行的不同形式的资本运作所产生的不同的效果,给企业带来成功或失败的经验,以其得出一些可借鉴的企业资本运作的模式。
二、小天鹅“联姻”兼并启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天鹅“联姻”兼并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2)美的集团并购战略及实现途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相关概念界定 |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4 论文创新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国内研究文献综述 |
2.2 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
第3章 企业并购的理论依据 |
3.1 并购动因理论 |
3.2 并购战略一般理论 |
第4章 美的集团发展战略与并购战略 |
4.1 美的集团概况 |
4.2 美的集团发展战略 |
4.3 美的集团并购战略 |
第5章 美的集团并购战略与实施案例分析 |
5.1 家电行业背景 |
5.2 并购参与方基本情况介绍 |
5.3 美的集团并购战略制定与实施 |
5.4 美的集团并购实施效果分析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3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3)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价值 |
二、 研究方法 |
三、 论文研究框架 |
四、 论文主要创新尝试 |
五、 致谢及声明 |
第一章 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一、 企业战略理论 |
二、 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研究回顾 |
第二章 基于核心能力的企业并购与整合 |
一、 核心能力的构建与培育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决策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整合:如何创造价值? |
第三章 企业并购绩效与失败因素分析 |
一、 相关研究回顾 |
二、 中国企业并购失败原因分析 |
第四章 人力资源整合 |
一、 基于核心能力的人力资源整合 |
二、 能力保护之一:人力资源危机管理 |
三、 能力保护之二:关键员工的保留 |
四、 能力保护与转移:整合高级管理人员 |
五、 裁员问题 |
六、 案例:以并购促发展--思科的并购整合艺术 |
第五章 文化整合(一) |
一、 企业文化的内涵与功能 |
二、 企业文化与经营绩效 |
三、 企业文化与并购绩效及目标选择 |
四、 并购后文化冲突与冲突管理 |
第六章 文化整合(二) |
一、 文化整合的模式选择 |
二、 基于核心能力的文化整合:创建基于能力的企业文化 |
三、 文化整合的过程与方法 |
第七章 组织机制整合 |
一、 组织机制整合与核心能力 |
二、 组织冲突分析 |
三、 组织制度整合 |
四、 组织结构整合 |
五、 组织机制整合的几个原则 |
第八章 技术和研发整合 |
一、 核心技术能力与企业持续竞争优势 |
二、 基于核心技术能力的企业并购 |
三、 基于核心能力的并购后技术和研发整合 |
四、 知识管理与技术整合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一、 总结 |
二、 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4)国有企业引入战略联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
第2章 战略联盟及在我国的发展 |
2.1 战略联盟及其基本类型概述 |
2.1.1 什么是战略联盟 |
2.1.2 战略联盟的形式划分 |
2.2 合资企业联盟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状况 |
2.2.1 合资企业联盟组建运作过程概述 |
2.2.2 合资企业在我国的发展状况及存在的问题 |
2.3 [案例四川旅行车厂与日本丰田公司合资创建四川丰田实现双赢] |
2.3.1 四川旅行车厂介绍 |
2.3.2 四川丰田合资企业介绍 |
2.3.3 四川旅行车厂与日本丰田公司合作动机和发展状况 |
2.3.4 从四川丰田来看国企合资的困难 |
第3章 战略联盟的发展及对国企技术创新的影响 |
3.1 全球合作型联盟的发展及对企业技术进步的影响 |
3.1.1 技术交流 |
3.1.2 全球性竞争 |
3.1.3 合作竞争 |
3.1.4 虚拟经营与虚拟联盟 |
3.1.5 规模经济和降低风险 |
3.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现状分析 |
3.2.1 企业R&D资源投入不足,配置不合理 |
3.2.2 企业内部存在技术创新障碍 |
3.2.3 企业间以及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缺乏合作创新 |
3.3 战略联盟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
3.3.1 合作创新能增强企业的研发水平 |
3.3.2 增强信息沟通,加速技术应用的转化步伐 |
第4章 战略联盟对国企内在的影响与作用分析 |
4.1 战略联盟与国企经济效益综合分析 |
4.1.1 国企经济效益指标分析 |
4.1.2 社会贡献率与社会积累率比较 |
4.1.3 战略联盟对国企经济效益的影响分析 |
4.2 战略联盟对国有企业自身的影响 |
4.2.1 战略联盟与国有企业的机制问题 |
4.2.2 战略联盟与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 |
第5章 战略联盟与国企市场竞争环境分析 |
5.1 战略联盟与市场经济下价格竞争博弈分析 |
5.1.1 模型及其博弈结构 |
5.1.2 联合博弈分析 |
5.2 战略联盟与国企面临WTO形势分析 |
第6章 战略联盟和我国的企业集团 |
6.1 我国企业集团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
6.1.1 我国企业集团发展概况 |
6.1.2 我国的企业集团存在的主要问题 |
6.2 战略联盟与我国的企业集团研究分析 |
6.2.1 分析战略联盟与我国企业集团的异同之处 |
6.2.2 探讨打破旧式企业集团,向战略联盟转移,发展新型企业集团,实现重新组合、共同发展之路 |
第7章 实施战略联盟对国企产生的风险与冲击分析 |
7.1 对战略联盟中风险的认识及形成原因 |
7.2 联盟风险的主要类型及其表现 |
7.2.1 关系风险 |
7.2.2 实施风险 |
7.3 国外联盟成功、失败因素分析对国企实施联盟的启示 |
第8章 如何对企业联盟过程中的风险进行管理与控制 |
8.1 建立风险防范机制 |
8.2 战略联盟更是联盟战略 |
8.3 信任是联盟生存的基础 |
8.3.1 通过信任降低关系风险 |
8.3.2 信任机制降低实施风险 |
8.4 冲突与适应性,风险的管理控制 |
8.4.1 联盟内部冲突根源及形成过程 |
8.4.2 冲突的解决 |
8.5 联盟失败时的退出策略 |
第9章 [案例分析 小天鹅实施多样化战略联盟再创辉煌] |
9.1 公司概况 |
9.1.1 历史沿革 |
9.1.2 主要经营状况 |
9.1.3 公司股权结构概述 |
9.2 小天鹅实施战略联盟概况 |
9.3 战略联盟与财务分析 |
9.3.1 主要财务数据和指标 |
9.3.2 战略联盟与财务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导论 |
第二章 企业联盟的兴起和理论综述 |
第一节 企业联盟兴起的背景 |
第二节 战略联盟理论综述 |
第三章 企业联盟的动因分析 |
第一节 外部力量 |
第二节 内部动因 |
第三节 对中外企业联盟各方合作动机的特别考察 |
第四章 生产联盟 |
第一节 企业联盟实现方式分类 |
第二节 国外生产联盟比较分析 |
第三节 中国企业生产联盟研究 |
第五章 研发联盟 |
第一节 战略研发联盟研究的基本问题 |
第二节 我国企业研发联盟现状分析 |
第三节 我国企业组建研发联盟的对策建议 |
第六章 战略联盟的其它主要实现方式 |
第一节 标准联盟 |
第二节 营销联盟 |
第三节 价格联盟 |
第七章 虚拟企业 |
第一节 虚拟企业:战略联盟的有效实现形式 |
第二节 虚拟企业管理--兼论中国虚拟企业的运作 |
第八章 竞争与合作 |
第一节 联盟的发展障碍 |
第二节 冲破障碍的对策 |
第二节 对几个相关问题的探讨 |
第九章 企业联盟的政府规制 |
第一节 我国企业联盟中的政府行为 |
第二节 建立反垄断规制 |
第十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论大企业(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一、 选题的背景 |
二、 论文研究的意义 |
三、 论文的创新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大企业的涵义 |
一、 大企业的一般理解 |
二、 大企业的规模含义 |
三、 大企业的组织形式 |
四、 中国大企业的确认 |
第二节 马克思的资本集中理论与大企业的形成 |
一、 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集中的理论 |
二、 大企业的形成途径 |
三、 资本集中理论与当代大企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寡头垄断市场结构与大企业的生长 |
一、 寡占结构是最稳定的市场结构 |
二、 寡占结构具有高强度、高层次、规范化的市场竞争 |
三、 寡占结构是唯一能实现规模经济并形成大企业的市场结构 |
四、 寡占结构与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
第四节 大企业的地位与作用 |
一、 21世纪的大企业会解体吗 |
二、 大企业的作用 |
三、 中国发展大企业的必要性 |
第五节 我国发展大企业的条件 |
一、 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为大企业成长提供了基本条件 |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为企业发展提供了动力 |
三、 加入WTO为我国企业增强国际竞争能力带来了机遇 |
四、 企业的技术水平正在得到不断提升 |
五、 在政策引导下通过资产重组实现低成本扩张是可行的 |
六、 大企业具有赶超意识 |
第二章 我国大企业的发展现状 |
第一节 我国大企业发展的一般概况 |
一、 我国大企业的来源与构成 |
二、 我国大企业的行业分布 |
第二节 我国大企业与国外大企业的比较分析 |
一、 企业规模上的差距 |
二、 效率上的差距 |
三、 技术研发与创新能力上的差距 |
四、 跨国经营上的差距 |
五、 企业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差距 |
第三节 我国大企业与国外大企业差距形成的原因分析 |
一、 整体经济水平的落后,限制了市场潜力的发挥 |
二、 产权制度上存在缺陷 |
三、 资本市场发育度低,使我国大企业缺乏完善的融资渠道 |
四、 条块分割体制的存在,妨碍了企业的扩张和市场的统一 |
五、 技术创新意识不强,研发水平偏低 |
六、 盲目多元化经营使企业很难培育起自己的核心能力 |
第四节 专业化协作与我国企业的“大而全”问题 |
一、 专业化分工与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 |
二、 专业化的发展导致了一体化的产生 |
三、 企业在专业化与一体化的矛盾推进中做大 |
四、 大企业协作方式的选择 |
五、 大而全问题是我国大企业难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
第三章 当代大企业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虚拟一体化:21世纪企业规模扩张的新途径 |
一、 虚拟企业的定义及其理论意义 |
二、 虚拟一体化的现实意义 |
三、 虚拟企业对我国发展大企业的启示 |
第二节 跨国公司发展战略的新动向 |
一、 创建新企业战略向兼并收购战略发展 |
二、 跨国公司的跨国联盟战略 |
三、 跨国公司的网络化战略 |
四、 复合一体化战略 |
五、 当地化战略趋势 |
六、 物流服务战略 |
第三节 跨国竞争中的反垄断新趋势 |
一、 跨国竞争对反垄断的抑制效果 |
二、 跨国竞争抑制反垄断的作用机制 |
三、 对我国的启示 |
第四章 国外大企业成长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世界大企业的发展状况 |
一、 世界500强的地域分布 |
二、 世界五百强的产业分布 |
第二节 国外大企业的成长模式 |
一、 美国大企业的成长模式 |
二、 日本大企业的成长模式 |
三、 韩国大企业的成长模式 |
第三节 国外大企业成长的经验教训对我国的启示 |
一、 大企业的发展离不开政府的引导与扶持 |
二、 多元化经营是企业扩张的主要战略 |
三、 产品经营与资本经营的融合是企业迅速扩张的捷径 |
四、 海外扩张是大企业发展的重要方式 |
五、 资金来源是大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保障 |
第五章 入世以后国外跨国公司对我国大企业形成的挑战 |
第一节 跨国公司在全球竞争中的优势变迁 |
一、 市场规模优势 |
二、 技术优势 |
三、 人才优势 |
四、 网络化优势 |
五、 知识、信息传播的内部化优势 |
第二节 入世后跨国公司对我国大企业的挑战 |
一、 经营观念上的挑战 |
二、 竞争难度上的挑战 |
三、 资本对市场的挑战 |
四、 人才安全的挑战 |
五、 营销方式的挑战 |
第六章 中国培育和发展大企业的战略思路 |
第一节 我国发展大企业的战略目标与原则 |
一、 我国发展国际级大企业的战略目标 |
二、 培育国际级大企业的原则 |
第二节 培育我国大企业的思路 |
一、 可供选择的大企业发展模式 |
二、 转型时期我国发展大企业的模式选择 |
第三节 培育我国大企业的对策建议 |
一、 国家的政策选择 |
二、 企业的对策选择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0 导言 |
0.1 背景介绍 |
0.2 问题的提出 |
0.3 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研究方法 |
0.4 管理跨国并购 |
0.5 基本思路和基本框架 |
0.6 主要结论和创新点 |
第一章 、跨国并购的定义与分类 |
1.1 对外直接投资与跨国公司 |
1.1.1 对外直接投资的定义 |
1.1.2 跨国公司的定义 |
1.2 跨国并购的传统定义与分类 |
1.2.1 分类一:跨国兼并与跨国收购 |
1.2.2 分类二:横向、纵向和混合跨国并购 |
1.2.3 分类三:跨国并购的其他分类 |
1.3 本论文对跨国并购的定义与分类 |
1.3.1 跨国资产收购和跨国并购的差异 |
1.3.2 跨国并购和新建投资的差异 |
1.3.3 跨国合资和跨国并购、新建投资的差异 |
1.3.4 本文对跨国并购的定义与分类 |
第二章 、跨国公司的跨国并购战略 |
2.1 跨国并购的现状与特征 |
2.1.1 第一次跨国并购浪潮 |
2.1.2 跨国并购浪潮的特征 |
2.2 经济全球化和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演变 |
2.2.1 跨国公司成为全球经济的发动机 |
2.2.2 经济全球化推动跨国并购行为 |
2.2.3 跨国公司竞争优势的演变 |
2.3 作为战略选择的跨国并购 |
2.3.1 速度经济和战略资产 |
2.3.2 跨国并购的交易和整合过程 |
2.3.3 作为战略选择的跨国并购 |
第三章 、跨国并购的传统理论述评 |
3.1 企业并购理论 |
3.1.1 企业理论:对企业如何到达其边界的解释不够全面 |
3.1.2 产权理论:未能解释并购的管理现象 |
3.1.3 并购动机理论:难以区分并购动机和扩张动机 |
3.1.4 企业并购理论在跨国场合的思考 |
3.2 产业组织理论 |
3.2.1 产业组织理论与企业并购 |
3.2.2 产业组织理论在国际场合的思考 |
3.3 对外直接投资理论 |
3.3.1 凯夫斯的观点 |
3.3.2 内部化理论的观点 |
3.4 其他跨国并购理论 |
3.4.1 战略资产理论 |
3.4.2 管理重组理论 |
3.4.3 组织能力和组织学习理论 |
第四章 、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跨国并购理论 |
4.1 企业契约论 |
4.1.1 契约的含义 |
4.1.2 契约与现代企业理论 |
4.1.3 契约理论与企业并购 |
4.1.4 跨国并购的契约观 |
4.2 企业资源论 |
4.2.1 基于资源的企业理论 |
4.2.2 资源基础理论与跨国公司的扩张 |
4.2.3 跨国并购的资源观 |
4.3 跨国并购的管理整合 |
4.3.1 什么是管理 |
4.3.2 管理整合在跨国并购中的重要性 |
4.3.3 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的定义 |
4.4 基于契约和资源的跨国并购管理整合模式 |
4.4.1 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的基本观点 |
4.4.2 跨国并购管理整合的基本框架 |
第五章 、跨国并购的战略和组织整合 |
5.1 跨国并购战略整合的契约观和资源观 |
5.1.1 契约观 |
5.1.2 资源观 |
5.1.3 跨国并购战略整合的定义和经济意义 |
5.2 跨国并购战略整合 |
5.2.1 跨国并购和战略协同 |
5.2.2 跨国并购战略整合的类型 |
5.2.3 跨国并购战略整合的内容 |
5.3 组织整合 |
5.3.1 组织跟随战略 |
5.3.2 子公司定位 |
5.3.3 组织流程再造 |
5.3.4 全球学习型组织 |
5.3.5 管理制度整合 |
5.3.6 集权和分权 |
5.3.7 与组织相关的其他整合 |
5.4 制定交易和整合计划 |
5.4.1 交易和整合计划的内容 |
5.4.2 跨国并购的交易框架设计 |
5.4.3 交易和整合计划的沟通 |
5.5 案例分析:比亚迪的并购战略之辩 |
第六章 、跨国并购的物质资源整合 |
6.1 物质资源整合的契约观和资源观 |
6.1.1 物质资源的契约性质 |
6.1.2 相对显性的物质资源 |
6.1.3 跨国并购物质资源整合的定义 |
6.2 物质资本契约关系整合 |
6.2.1 跨国并购对股东价值的影响 |
6.2.2 跨国并购对债务价值的影响 |
6.3 物质资源整合的主要内容 |
6.3.1 产业整合 |
6.3.2 产品整合 |
6.3.3 品牌管理 |
6.3.4 技术整合与创新 |
6.4 跨国并购的财务整合 |
6.4.1 跨国并购中的财务调查 |
6.4.2 跨国并购中的财务控制 |
6.5 案例分析:伊莱克斯对扎努西公司的并购和整合 |
第七章 、跨国并购的人力资源整合 |
7.1 人力资本理论概述 |
7.2 人力资本的契约观和资源观 |
7.2.1 人力资本的契约观 |
7.2.2 人力资本的资源观 |
7.2.3 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的定义 |
7.3 跨国并购对人力资源整合的影响 |
7.3.1 跨国并购对人力资源整合的心理影响 |
7.3.2 跨国并购对人力资源整合的价值影响 |
7.3.3 跨国并购对人力资源整合的就业影响 |
7.3.4 跨国并购对人力资源管理政策的影响 |
7.4 跨国并购中的人力资源整合策略 |
7.4.1 跨国并购人力资源整合的五大原则 |
7.4.2 跨国并购中人力资源整合的相关程序 |
7.5 案例分析:迪沃制药和拜海斯跨国兼并后的人力资源整合 |
第八章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整合 |
8.1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 |
8.1.1 企业文化和国家文化 |
8.1.2 跨国并购中的文化差异 |
8.2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契约观和资源观 |
8.2.1 作为心理契约的企业文化 |
8.2.2 文化差异的资源观 |
8.2.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定义 |
8.3 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内容和特征 |
8.3.1 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特征和要求 |
8.3.2 跨国并购中文化整合的内容 |
8.4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策略 |
8.4.1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六大原则 |
8.4.2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模式 |
8.4.3 跨国并购文化整合的管理 |
8.5 案例分析:美国普强和瑞典法玛西亚兼并后的文化冲突 |
第九章 、跨国并购的外部关系整合 |
9.1 企业的外部关系 |
9.1.1 企业边界、外部关系和跨国并购 |
9.1.2 企业的外部关系研究框架 |
9.2 企业外部关系的契约观和资源观 |
9.2.1 外部关系的契约性质 |
9.2.2 外部关系的资源价值 |
9.2.3 跨国并购外部关系整合的定义 |
9.3 跨国并购外部关系整合 |
9.3.1 消费者关系的整合 |
9.3.2 供应商关系的整合 |
9.3.3 其他公众关系的整合 |
9.4 跨国并购中的政府干预问题 |
9.4.1 政府干预的一般理论 |
9.4.2 跨国并购的政府干预措施 |
9.5 案例分析:固特异反收购获公众支持 |
第十章 、跨国并购在中国的实证分析和管理启示 |
10.1 中国吸引跨国并购投资的重要意义 |
10.1.1 吸引跨国并购,解决制造业重复建设问题 |
10.1.2 吸引跨国并购,解决服务业供应瓶颈问题 |
10.1.3 利用跨国并购,参与国有企业改组 |
10.1.4 吸引外资的方式与国际惯例接轨 |
10.1.5 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积累经验 |
10.2 跨国公司对我国企业并购的现状与趋势 |
10.2.1 外资并购的背景介绍 |
10.2.2 外资并购的实证分析 |
10.2.3 外资并购的主要模式 |
10.2.4 跨国并购在中国的发展趋势 |
10.3 跨国并购与中国企业的海外投资 |
10.3.1 跨国并购是我国赶超经济强国的重要手段 |
10.3.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现状 |
10.3.3 展望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
10.4 跨国并购的政策思考 |
10.4.1 完善并购法律体系建设,利用并购方式吸引外资 |
10.4.2 加快中介服务体系建设,防止国有资产流失问题 |
10.4.3 人员整合与社会保障 |
10.4.4 加强对外资并购过程的监管 |
10.4.5 培育核心能力,发展我国企业的跨国并购 |
10.5 案例分析:德国博西华公司收购安徽扬子电冰箱厂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风险资本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详细摘要 |
1 风险资本市场概况 |
1.1 风险资本市场的内涵及特征 |
1.1.1 风险资本市场的内涵 |
1.1.2 风险资本市场的特征 |
1.2 风险资本市场发展背景 |
1.3 风险资本市场理论综述 |
1.3.1 风险资本市场理论:国外的研究 |
1.3.2 风险资本市场理论:国内的研究 |
1.4 本文研究的重要意义 |
1.5 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本文研究的工具和方法 |
2 风险资本市场在我国的实践 |
2.1 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历程与现状 |
2.2 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制约因素 |
2.3 中关村与硅谷的比较 |
3 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 |
3.1 私人风险资本市场的运作机制 |
3.2 风险资本的运作机制 |
3.2.1 风险资本的内涵与市场构成 |
3.2.2 风险资本的运作特征 |
3.2.3 风险资本的运作模式 |
3.2.4 风险资本相关概念辨析 |
3.2.5 风险资本的基本要素 |
3.2.6 风险资本投资:目的、期限、方式、对象与分布 |
3.3 风险资本市场运作体系比较 |
4 风险资本市场的退出机制 |
4.1 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含义与作用 |
4.1.1 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含义 |
4.1.2 风险资本退出机制的作用 |
4.2 退出方式比较分析 |
4.2.1 方式之一:分享红利 |
4.2.2 方式之二:公开上市 |
4.2.3 方式之三:股份转让 |
4.2.4 方式之四:清理公司 |
4.3 第二板市场的制度安排 |
4.3.1 第二板市场运作标准 |
4.3.2 第二板市场的运作模式 |
4.3.3 第二板市场与主板市场的比较 |
4.3.4 第二板市场的一般特点 |
4.3.5 国外第二板市场发展的启示 |
4.4 退出机制: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制度性障碍 |
5 风险资本市场的治理结构 |
5.1 有限合伙制的治理结构 |
5.1.1 有限合伙制的涵义与特点 |
5.1.2 有限合伙制的组织结构 |
5.1.3 有限合伙制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
5.1.4 有限合伙制的委托代理关系 |
5.1.5 我国风险资本治理结构:缺陷与对策 |
5.2 风险企业的代理问题 |
5.2.1 风险企业代理关系与代理问题 |
5.2.2 风险企业代理问题(VC-E)静态分析模型 |
5.2.3 风险企业代理问题(VC-E)动态分析模型 |
5.2.4 风险企业代理问题(VC-E)控制机制 |
5.3 第二板市场的治理结构 |
5.3.1 第二板市场的监管理念 |
5.3.2 第二板市场的组织与监管 |
5.3.3 第二板市场法律体系 |
5.3.4 第二板市场的信息披露制度 |
5.4 我国二板市场公司治理思路 |
5.4.1 公司治理结构的定义和内容 |
5.4.2 主板A股市场国有公司治理:问题与启示 |
5.4.3 我国二板市场公司治理思路 |
6 风险资本市场与高新技术产业 |
6.1 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特征分析 |
6.2 高新技术产业的风险系统分析 |
6.3 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与风险 |
6.3.1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潜在收益 |
6.3.2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风险成本与期望收益 |
6.3.3 高新技术产业化效益与风险的相互关系 |
6.3.4 风险、效益的分解与承担主体的对应关系 |
6.3.5 高技术产业化风险决策模型 |
6.4 全球高新技术产业蓬勃发展的启示 |
7 风险资本市场:政府或企业 |
7.1 制度创新与新经济发展 |
7.2 风险资本市场:政府制度安排的国际实践与比较 |
7.2.1 政府积极参与和大力支持 |
7.2.2 完善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法律体系及制度 |
7.2.3 风险资本来源:多元化、股权化和证券化 |
7.2.4 风险资本市场:政府与企业的合理角色 |
7.3 政府:风险资本市场重要的制度供给者 |
7.4 企业:风险资本市场的主体 |
7.5 政府在发展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中的政策 |
8 构建我国风险资本市场体系 |
8.1 我国风险资本市场发展的目标模式 |
8.2 开辟多渠道的风险资本来源 |
8.3 建立和发展风险投资公司 |
8.4 创立风险投资基金 |
8.5 加大风险投资人才培养力度 |
8.6 建立多样化的中介服务机构 |
8.7 将风险资本市场纳入国家创新体系 |
结论与见解 |
注释 |
参考文献 |
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表与插图 |
表3-1 美国风险资本来源结构 |
表3-2 各国或地区风险资本来源构成 |
表3-3 可转换证券与普通股权和债券比较 |
表3-4 美国私人权益资本市场投资者 |
表3-5 风险资本投资与银行贷款的区别 |
表3-6 美国风险资本投资概况 |
表3-7 欧洲和美国风险资本投资领域 |
表3-8 美国不同时期风险资本投资产业比例 |
表3-9 美国2001年第一季度与2000年第四季度互联网风险资本投资方向比较 |
表3-10 欧美风险资本投资阶段分布 |
表4-1 不同退出方式的平均收益率 |
表4-2 美国风险资本退出方式的分布情况 |
表4-3 风险资本投资回报 |
表4-4 风险企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情况 |
表4-5 香港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的区别 |
表4-6 AMEX、NASDAQ和NYSE的收入来源 |
表4-7 Nasdaq指数与全球科技龙头股表现 |
表4-8 Nasdaq指数与全球科技龙头股表现 |
表5-1 风险资本组织形式比较 |
表5-2 风险资本家与企业家的合同连接方式 |
表6-1 生物工程公司资本来源的抽样调查 |
表6-2 英特尔公司经营状况 |
表8-1 我国部分上市公司参与风险资本投资的基本情况 |
图1-1 资本市场的结构 |
图1-2 风险资本市场的结构 |
图3-1 风险资本的投资模式 |
图3-2 一般发达的风险资本市场运作体系 |
图3-3 正在建立中的我国风险资本市场运作框架 |
图4-1 风险资本运作机理框架 |
图4-2 风险资本投资结果分布图 |
图5-1 风险企业家报酬影响因素 |
图6-1 高新技术产业化过程 |
图6-2 高新技术产业风险系统构成图 |
图6-3 等期望收益曲线图 |
图6-4 高新技术产业化风险分担与承担主体 |
图7-1 政府、企业与市场的关系 |
图7-2 企业效益与社会效益 |
(9)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意义及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思路 |
1.2.1 研究内容 |
1.2.2 研究思路 |
1.3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3.1 论文的研究框架 |
1.3.2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 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
1.4.1 研究方法 |
1.4.2 预期创新 |
2 文献评述及问题的提出 |
2.1 并购浪潮与并购传染 |
2.1.1 并购浪潮 |
2.1.2 并购传染 |
2.2 复杂网络和企业并购 |
2.2.1 复杂网络 |
2.2.2 产业复杂网络 |
2.2.3 基于产业复杂网络的企业并购研究综述 |
2.2.4 现有研究评述 |
2.3 研究机会与问题的提出 |
2.4 本章小结 |
3 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的理论及案例研究 |
3.1 并购传染的理论基础 |
3.1.1 抗衡势力理论 |
3.1.2 产业关联理论 |
3.2 并购传染的理论框架 |
3.2.1 并购传染概念及类型的界定 |
3.2.2 并购传染源、被传染对象与传染病毒 |
3.2.3 并购传染力度、传染效应和传染终止 |
3.2.4 并购传染的特征及原因分析 |
3.3 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及传染效应的理论分析 |
3.3.1 横向并购在不同产业之间的传染机制分析 |
3.3.2 横向并购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传染机制分析 |
3.3.3 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
3.4 家电制造与连锁零售企业间的并购传染案例研究 |
3.4.1 家电制造企业横向并购案例分析 |
3.4.2 家电连锁零售企业横向并购案例分析 |
3.4.3 横向并购在家电制造与连锁零售企业间传染机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的复杂网络模型构建 |
4.1 双层复杂网络模型 |
4.2 “产业关联关系—企业并购关系”双层网络模型 |
4.2.1 第一层网络:产业关联网络模型的构建与分析 |
4.2.2 第二层网络:企业并购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4.2.3 企业并购网络与产业关联网络相关性的单变量分析 |
4.2.4 “产业关联关系”与“并购关系”的相关性检验 |
4.2.5 双层网络子网络的构建与分析 |
4.3 “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并购关系”双层网络模型 |
4.3.1 “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并购关系”双层网络的构建 |
4.3.2 “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并购关系子网络”相关性检验 |
4.3.3 “两个纵向关联产业的横向并购数量”相关性检验 |
4.4 本章小结 |
5 纵向产业链条上横向并购传染规律实证研究 |
5.1 研究假设 |
5.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5.3 实证分析 |
5.3.1 假设5-1的实证检验 |
5.3.2 假设5-2的实证检验 |
5.3.3 稳健性检验 |
5.3.4 实证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6 产业关联网络中企业并购传染效应影响因素研究 |
6.1 研究假设 |
6.2 数据来源和模型构建 |
6.3 实证分析 |
6.3.1 假设6-1和6-2的实证检验 |
6.3.2 假设6-3的实证检验 |
6.3.3 假设6-4的实证检验 |
6.4 本章小结 |
7 跨区域并购网络中企业并购传染规律研究 |
7.1 研究问题的提出 |
7.2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
7.3 实证分析 |
7.3.1 中心性分析 |
7.3.2 多维尺度分析 |
7.3.3 核心——边缘结构分析 |
7.4 研究结论 |
7.5 本章小结 |
8 结论、启示及研究局限 |
8.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8.2 启示与建议 |
8.3 研究局限及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A 产业关联网络出度值排名表 |
附录B 产业关联网络入度值排名表 |
附录C 产业关联网络特征向量中心度排名表 |
附录D 并购整体网络中心度指标排名表 |
附录E 跨区域并购网络点出(入)度排名表 |
附录F 跨区域并购网络中间中心度排名表 |
附录G 跨区域并购网络接近中心度排名表 |
附录H 中国2007年投入产出表部门分类及代码 |
附录I 证监会行业分类与中国投入产出表行业分类对照表 |
附录J 2002-2012年135个产业横向并购数量列表 |
索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10)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以西子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与现实意义 |
1.1.1 背景 |
1.1.2 现实意义 |
1.2 本文研究的理论基础与内容 |
2 相关研究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解释 |
2.1.1 资本运营的概念 |
2.1.2 资本运营的内涵 |
2.1.3 资本运营的特点 |
2.2 企业资本运营理论研究的现状 |
2.2.1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
2.2.2 古典经济学的规模经济理论 |
2.2.3 企业购并的早期理论 |
2.2.4 交易费用理论与企业资本运营 |
2.2.5 产权理论形成后的资本运营理论 |
2.2.6 其他相关的资本运营理论与运用 |
2.3 企业资本运营的相关性因素研究 |
2.4 企业资本运营的一些基本条件研究 |
2.5 企业资本运营的潜在风险研究 |
3 资本运营的模式及其比较 |
3.1 资本运营的常见模式 |
3.1.1 扩张型资本运营模式 |
3.1.2 收缩型资本运营模式 |
3.2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主要表现特征 |
4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现状分析 |
4.1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现状 |
4.1.1 并购重组 |
4.1.2 上市融资 |
4.1.3 跨国投资经营 |
4.1.4 战略联盟 |
4.2 不同资本市场资本运作情况比较 |
4.3 资本市场的现状 |
4.4 企业国际资本运作模式的现状 |
5 资本运作——西子集团案例研究 |
5.1 西子集团的发展史 |
5.2 西子集团的起步 |
5.3 西子集团的发展 |
5.4 西子集团的扩张 |
5.4.1 西子集团在金融领域的扩张 |
5.4.2 西子集团在百货领域的扩张 |
5.4.3 西子集团在房地产领域的扩张 |
6 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的选择 |
6.1 资本充裕型企业适用扩张型资本运营 |
6.2 资本缺乏型企业适用收缩型资本运营 |
6.2.1 中小企业式资本缺乏 |
6.2.2 企业非核心业务式资本缺乏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四、小天鹅“联姻”兼并启示(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天鹅“联姻”兼并启示[J]. 刘卫平. 销售与市场, 1999(01)
- [2]美的集团并购战略及实现途径研究[D]. 周志江. 广东财经大学, 2016(02)
- [3]企业并购后整合:基于核心能力的观点[D]. 胡玲.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4]国有企业引入战略联盟研究[D]. 袁敬. 西南交通大学, 2002(02)
- [5]企业联盟的实现方式研究[D]. 陈黎琴.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6]论大企业[D]. 沈蕾.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3(03)
- [7]管理跨国并购——基于契约和资源整合的模式[D]. 顾卫平. 复旦大学, 2004(01)
- [8]风险资本市场研究[D]. 樊五勇. 暨南大学, 2001(01)
- [9]横向并购纵向传染机制研究[D]. 魏乐.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10]我国企业资本运营模式及其选择研究 ——以西子集团为例[D]. 吕江锋. 浙江大学, 20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