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坚持“两手硬”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论文文献综述)
钱美娜[1](2016)在《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理念提出的理论基础和时代背景作为研究起点。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基本思想进行历史梳理,有助于准确把握其理论流变。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就意识形态建设都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和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深厚理论渊源。其次,认真审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所处的时代背景,也是明确当下意识形态建设重点内容也是把握该问题的重要维度。社会文化多元化引发了意识形态的交融和冲突;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压力;中国梦的提出增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四个全面”的提出增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动员能力。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尤其在当下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加强和改善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我们党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全局出发,指出宣传思想工作的根本任务“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战略地位是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硬”,重要原则是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新要求是推动讲好中国故事与传播好中国声音相结合。这些新理念的提出标志着党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开辟了新境界,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确定了原则、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在此基础上,要落实新理念、促使意识形态工作得到新发展,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坚持中国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感染力;抓好三个创新,改进宣传方法,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力;占领住制高点,掌握好主动权,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战斗力。总结以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新理念有其鲜明的特征。宽眼界,体现意识形态强大的包容性;抓落实,彰显意识形态工作接地气;大格局,要求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创新性。为此,我们可以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来认识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现实意义。
徐学庆[2](2007)在《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是一项综合性系统工程,是我们党和国家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和长期奋斗目标。加强新农村文化建设则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的必由之路。在新农村建设进程中,新农村文化起着强有力的支撑作用,因此,高度重视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研究,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伟大实践,就成为一项具有重大意义的理论课题。本文以“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立论,阐述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意义、原则和任务,概括了农村文化的特征和功能,探讨了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论证了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着重对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探索。本文分五章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问题进行研究:第一章: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原则和根本任务新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组成部分,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能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强有力的精神支撑,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有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有助于解决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而新农村文化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因此,要确保新农村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顺利进行,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为指导,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坚持“重在建设”和“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坚持“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原则,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统一。要明确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即提高广大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第二章:农村文化的特征和功能任何时代、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征。中国农村文化的特征是在中国农村独特的“境况”下形成的。中国农村文化的特征主要有八个方面,即继承性、民族性、时代性、多样性、地域性、内聚性、群众性和实用性。自从人类创造了文化,文化便开始给予人类以方便和厚待。农村文化在产生、发展和提高过程中,越来越显示出它的巨大功能和作用。其功能表现在十个方面,即传承功能、导向功能、娱乐功能、认识功能、教育功能、沟通功能、规范功能、服务功能、媒介功能和经济功能。第三章: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中国农村文化建设具有不平衡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的特点。不平衡性表现为:区域间不平衡、区域内不平衡、思想道德建设与教育科技文化建设二者间的不平衡;复杂性表现在:农村文化建设需要统一性和计划性,而要做好这些是不容易的,况且建设的方法和道路具有多样性,还要处理和协调各种关系;长期性主要表现为克服旧的习惯势力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表现出不同于以往的全新性。农民思想观念的新变化,即当代农民的人格发生了转换,农民的自我意识和利益动机日渐觉醒、开拓进取和求实创新精神大为增强,平均主义公平观有所改变、新的公平观逐步确立,竞争观念增强;新型人格下农村文化建设出现新的机遇、新的定位、新的类型、新的模式;新农村文化建设面临新的情况,即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交往方式的改变对原有知识体系的冲击,农村政治结构变动对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的影响,农民职业和收入的急剧分化给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新课题,农村流动人口增多给农村思想道德建设提出的难题;新农村文化建设在新的要求下进行,要有创新精神、务实精神、自主精神,同时要改造农村文化环境,改造农民传统观念,克服市场经济对农村文化建设的负面影响。第四章: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容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思想道德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和开展移风易俗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三个方面。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主要包括: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进行法制教育。发展农村教育科学文化包括: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开展科普教育,推广农业科技;发展农村各项文化事业,着力发挥民间文化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扶持民办文化,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农村开展移风易俗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针对现阶段农村存在的不良习俗,必须切实采取措施培育农村良好的社会风气,措施包括:开展移风易俗教育,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奠定思想基础;建立科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大力发展农村生产力,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提供物质保障;加强党群组织建设,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提供组织保障;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为良好社会风气的培育提供制度保障。第五章: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是克服文化建设“一手软”、保障新农村文化建设顺利进行的有效措施,其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第二,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即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建立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健全农村文化机构,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第三,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互动机制。第四,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即政策导向激励、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第五,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第六,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第七,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导向示范机制。第八,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参与机制。第九,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第十,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奖惩机制。
刘明福,王忠远[3](2014)在《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文中认为伟大的时代,需要伟大的人物。时势造英雄,英雄人物总是从时代风云中脱颖而出。英雄创时代,在时代的潮头,总是挺立着指点江山、运筹帷幄的英雄。古今中外人类历史上威武雄壮的伟大时代,无一不是大众与伟人同声合唱,时势与英雄交相辉映。创新型国家,需要创新型政治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政治家的领导力和创新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一个没有杰出政治家的国家,难以有声有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缺乏大政治家的大国,难以在全球出类拔萃。建设创新型国家,首先需要创新型
米川[4](2020)在《邓小平群众观研究》文中提出人民是立国之本,群众是执政之基。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这一观点是邓小平心系群众的重要体现。纵观邓小平的非凡经历和光辉一生,在推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中,不断坚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邓小平群众观。邓小平群众观是邓小平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和总体看法,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邓小平群众观奠定了坚实的哲学基础。毛泽东思想以及党的群众路线思想,为邓小平群众观提供了重要思想来源。邓小平本人的传奇人生经历,为其形成发展提供了实践条件。邓小平群众观具有丰富内涵和鲜明的理论特点。邓小平以群众首位思想为逻辑起点,形成了“尊重群众首创精神”、“关心群众需要”、“为人民服务”的“群众中心论”思想。邓小平继承发展了唯物史观的群众观点,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实践,认为掌握好群众工作方法,就要“联系群众、深入群众、依靠群众、团结群众”,提出了以“群众是力量之源”为核心的“群众力量论”思想。最后,邓小平从实现国强民富的价值追求出发,提出了“物质基础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并举,坚持“两手抓、两手硬”的“群众共富论”思想。三大群众思想构成了邓小平群众观的主体内容,并具有重视历史经验教训、清晰的现实定位和长远的发展眼光等鲜明的理论特色。邓小平群众观具有深远的意义。首先,邓小平群众观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奠定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逻辑。其次,邓小平群众观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最后,邓小平群众观具有世界历史性意义,为世界社会主义贡献了中国智慧、注入了中国力量,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肖柯[5](2016)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之所以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是因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动力凝聚、方略制定、路径选择等日益面临新的现实要求并呈现新的具体特点。当前,无论是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还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抑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以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均涉及如何在新的实践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问题。尤其是要在世界各国软实力竞争日益激烈和复杂多变的当代,进一步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多维考察和系统阐发,消除重物轻人的发展思路和模式的消极影响,正确看待精神生产对于物质生产的引领作用,为精神生产方式创新创造条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有着深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依据。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生产是包含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人自身的再生产、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再生产等在内的全面生产。精神生产在全面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亘古如斯、一成不变的,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精神生产在全面生产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成为生产方式变革的重要动因。精神生产既赋予全面生产以目的,又以新科技应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形式彰显其作用,促进着人的价值实现和自由解放。中国传统精神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源远流长。内涵丰富、特色鲜明的传统精神生产方式及其数量庞大、异彩纷呈的物化形态,构成了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文化渊源和坚实基础。同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是一项博采众长的开放性工程,近代以来传入中国的各种域外文化思潮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拓展了理论视野,提供了宝贵养分。在中西智慧交融与贯通的过程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彰显出开放性特点,特别是在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等日益成为自觉的战略选择的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兼收并蓄,不断得以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是在一定的具体的时代背景下展开的。物质生产长期在人类社会发展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但随着知识经济的勃兴、人类生存环境的变化,当今人类社会的发展呈现出精神生产方式创新速度加快、精神生产方式变化的新形态和新趋势层出不穷以及精神文化多样竞存日益成为社会发展重要动力等鲜明特点。精神生产方式创新与经济、政治、科技互动及一体化发展的趋势日渐强化,大众传媒、大众精神文化消费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加凸显。特别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创新型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任务的提出,深刻地影响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乃至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目标任务和具体内涵是不尽相同的。其历史发展大体经历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初步探索、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进一步探索、改革开放以来的深入探索等若干历史阶段,形成了意识形态创新与社会思潮变迁的互动、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契合、精神产品生产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统一等宝贵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是由各有侧重又有机统一的内在逻辑层次构成的系统工程,涵盖由消除体脑差别到多样化的精神生产共同体劳动、由提供精神产品到改变社会生产方式和人的生存方式、由精神生产方式创新到社会整体变迁等逻辑层次。这种创新,不但是精神生产方式的创新,而且也是整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创新这一宏大事业的有机组成、具体体现和基本动力。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涉及头绪纷繁的诸多具体措施,既包括宏观层面的顶层设计,又包括微观层面具体精神产品的创新,还包括人的素质提升以及精神产品分配、消费等环节的规范与治理等。概而言之,这些措施主要体现在加快产业结构调整以发展新兴产业、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改善消费需求结构;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以加强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转型与创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促进全球化时代精神生产的本土化建设,以及解决精神生产领域的消极因素等现实路径之中。加快上述建设,能纲举目张地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进而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完善相关制度以及加强社会治理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
马寒[6](2018)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牢牢把握党对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顺利完成这一重大战略任务和时代课题必须重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研究。意识形态作为一种系统化的价值学说和观念体系,是当今世界最为复杂的精神现象和政治现象之一。认识意识形态的本质应坚持唯物史观的分析方法,从历史和现实、理论和实践、认识论和价值论等基本维度对其作出科学结论。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从革命和建设的实践出发,始终坚持实现无产阶级和全人类的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根本立场,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旨归,深刻揭示了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指明了方向。因而,从本质上区别于一切旧有的意识形态理论。本文认为,从宏观上讲,自马克思主义创立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形成、发展和壮大经历了四个基本阶段、形成了四大理论成果、解决了四个基本问题。第一阶段,马克思恩格斯从批判资产阶级哲学观念到批判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深刻揭示了资产阶级特殊意识形态的遮蔽性、虚假性,阐述了一般意识形态的生成机理、实质内涵与功能价值,从而揭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理论遮蔽下的正确的历史发展逻辑和人类社会发展趋势。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完成了对古典意识形态理论的改造任务,创立了以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论为基础的科学社会主义。解决了无产阶级革命以什么样的理论作为指导思想的重大问题。第二阶段,列宁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阐明了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科学真理性,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等思想,在内涵上丰富和发展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完成了意识形态由理论学说到革命实践的转型任务,初步形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解决了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意识形态引领问题。第三阶段,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与中国优秀思想文化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民主主义文化理论和社会主义文化理论。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初步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中国化的任务,创立了毛泽东思想。解决了在半殖民地半封建条件下的东方大国家如何由封建专制制度向社会主义制度转变的重大历史任务。第四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不断总结历史实践经验,总结和借鉴了苏东共产党失败的教训,创造性地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原理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结合,有力地推动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进程。这一阶段的理论成果是完成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从革命理论向建设理论的转变,进一步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从意识形态角度有力地解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紧紧围绕“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了一系列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整体命运的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思想的提出,不仅进一步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本质的认识,而且极大地拓展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时代内涵,使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新时代发挥了强大的凝聚力和引领力。本文认为,从本质上讲,马克思主义作为科学的意识形态,不仅克服了西方意识形态的理论缺陷,正确揭示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和未来指向,而且在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三个不同历史维度上,始终站在科学真理和人类道义的制高点。理论的科学性、实践的革命性和道义的崇高性决定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必将迎来发展的新时代。从历程来看,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意识形态发展史上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要求的高度统一。同时,本文认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不仅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且其本身也有着鲜明的规律性特征。概括来讲,自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诞生以来的170年间,将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将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结合起来,将掌握群众与引导群众结合起来,就成了贯穿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始终的总规律。具体经验可以概括为七条,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坚持无产阶级的阶级立场和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指向、坚持批判旧世界与改造新世界的辩证统一、坚持本质一致和方法多样的有机统一、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坚持队伍建设和阵地建设相统一。本文认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推进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和人类文明进步都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概括来讲,当前,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面临着五个方面的挑战和四个层面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五个方面的挑战是:“非意识形态化”和西方价值观渗透的挑战,经济全球化带来的主导权挑战,西化、分化对意识形态安全的挑战,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挑战,多元社会信仰存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挑战。四个层面的重大课题是:理论课题:发展21世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政治课题: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实践课题: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时代课题:为人类社会发展贡献中国方案、中国智慧。因此,本文认为,站在新时代的高度,应从理论上科学认识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本质特征和内在逻辑,系统总结理论发展规律和阶段性成果,深刻指明理论未来发展方向和建设路径,在发展壮大中不断提升其凝聚力、引领力和战斗力。
王迪[7](2019)在《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史上,邓小平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富有开拓性的伟大人物。继毛泽东之后,他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相结合,成功地开辟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推向了一个新阶段。邓小平之所以成功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除了他特殊的经历之外,还由于他能娴熟运用科学的方法。本文从三个方面对这一论题进行了初步探讨。首先,分析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基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思想和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论述是其科学方法的理论来源。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发展是其科学方法的实践基础。邓小平同志表现出的种种精神特质是其科学方法形成的主观条件。其次,概括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及其特点。主要包含两方面:一方面探讨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原则,即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否定之否定辩证原则、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实践性原则和整体性原则;另一方面梳理了其中的具体方法,即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坚持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团结一致向前看,不计前嫌求发展;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断创新;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等。实践性、务实性以及创新性是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主要特点。最后,总结了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时代价值。总结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启示:党的领导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保障,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思想根基;以人民为中心是根本动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基础;中国社会阶段性特征是实践基础。
陶韶菁[8](2014)在《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研究》文中提出党报是中国共产党利用媒介传播、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载体,是解决中国当前具体问题的思想武器。新媒体是基于数字技术而产生的信息传播方式,其本质是一种基于信息技术和知识技术而形成的信息价值系统。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新媒体的勃兴,改变了中国传媒的生态环境,也重构了信息传播与接受的方式。党报传播肩负着意识形态宣传和传媒事业发展的双重使命,在新的传播生态下进行适应性变革与调整以便更好地履行使命就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本文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实证研究,构建了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的“新闻立体三角关系理论”,从党报与公众、党报与现实生活、党报与政党、党报与国家等关系层面,分析了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发展趋势;对传统的“信息—新闻—传媒新闻”的“新闻三环理论”传播模式进行了研究拓展,创造性地提出了“信息—舆论—新闻”的“新三环新闻理论”传播模式,并指出将新闻传播注入和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从而引导社会舆论,应该成为新业态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发展目标。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党报传播体系在维护社会秩序和推动社会进步中的功能,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与功能需要进行重组和优化:一是在结构上实现从宣传主导向信息分享的发展变迁。在结构转变过程中,要夯实党报传播体系的组织因素、管理因素、制度环境因素和价值因素构成的基础结构,要不断完善党报内部行政管理和技术管理互构、党报运行过程中与外部环境的互动形成的交互结构,从而实现整合秩序的目的,既包括党报内部的组织管理和制度设置为党报运行提供的基础秩序整合,也包括通过党报的传播和运行建构出大社会秩序的稳定。最终实现传递主流社会价值、子系统秩序与社会整体系统秩序的兼容与和谐。二是在功能上做到从总体性支配到综合性干预的发展路径转移。在功能嬗变上,要对党报传播期望达到的状态与结果(含党报传播的主体目标和客观目标)做好目标评价,要对党报运行实际产生的效果和状态(指党报传播体系在内外环境的作用下所能够发挥的社会功能)进行状态评估,从而推动社会进步,既包括推动基础秩序的社会进步(指维护和建设现有的社会秩序,为社会整体进步提供保障),也包括推进基础秩序的革新和完善,创造向更加和谐状态和科学状态的社会秩序迈进的基础。最终实现建立整合政治、经济和公共功能的文化运行机制,子系统的动态进步和社会整体系统的稳步向前推进。三是在模式上逐步形成基于“信息—舆论—新闻”的三元互动和双向反馈的传播模式。首先是信息舆论替代信息传播,在“新三环新闻理论”模式中,传播的不仅仅是信息,更多的是舆情符号,承载着信息和价值双重要素,赋予了信息以价值判断和社会评价的功能;其次是双向反馈替代单向传播,在“新三环新闻理论”模式中,新闻传递出的信息会激活或演变成为某种舆论,这种舆论既是党报传播的目的,也是党报传播的反馈机制,通过与其他言论互动和竞争之后形成信息场,进而反作用于党报传播体系,为党报主导和控制舆论提供了坚实基础;最后是多元互动替代静态输出。在“新三环”模式中,信息不是片段式、静态的和稳定的,而是链条式、动态的和多变的,信息之间会发生相互作用,信息与环境之间也会发生互动,信息与受众之间也会形成竞争,从而建构出一个复杂的、多元的、能动的信息竞争格局。此外,为了适应新媒体发展态势下,并将党报“新三环新闻理论”传播模式落到实处,党报传播体系需要以全媒体发展模式夯实党报主流地位,以新媒体技术重构党报传播的生态环境,逐步建立消费者主权与生产者主权相统一的传播格局,最终逐渐融入国际化和适应“地球村”。
蔡洁[9](2019)在《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文中提出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一个高度发达的现代化强国必然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协同发展的国家。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给中华文明带来的历史性机遇,我们必须积极应对在日益复杂的“大舆论场”中文化发展面临的现实挑战,必须着力解决在新的历史方位上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同文化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更必须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大义出发为人类社会突破全球治理困境贡献中华文化的思想智慧。因此,“赶考远未结束”,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紧围绕如何坚定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如何推动我国在世界文化战略博弈空前激烈的时代能够更好地凝心聚力,如何破除文化产业发展的瓶颈,如何改善西方国家对当代中国文化认知的缺失及误解等等重大的理论与现实问题,提出了一系列新理念、新观点和新举措,形成了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论文从“形成基础”——“主要内容”——“鲜明特征”——“时代价值”的研究脉络出发,以习近平的相关论述为文献依据,综合运用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研究法、文本研究与现实考察相结合研究法等方法,对习近平文化强国观进行整体性、系统性地研究和分析。任何思想的形成都有深厚的理论渊源和充足的现实条件,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也概莫能外。从理论渊源来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民为邦本”、“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等思想都为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从现实条件来看,一方面,复杂的国内外背景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迫切呼唤着文化建设理论的进一步创新;另一方面,习近平的家庭环境、成长背景及丰富的从政经历更为其文化强国观的形成提供了强大的内生动力。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内容丰富,涵盖面广,涉及到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方方面面。习近平从民族兴盛的动力、强国崛起的支撑和实现伟大梦想的内在要求三个角度出发,全面审视了文化强国的战略意义。在此基础上,习近平明确阐释了文化强国的基本原则,即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优秀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以创新发展为第一动力、以对外开放为发展取向,这四个原则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基本遵循,清晰地回答了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中“发展”与“开放”、“传统”与“当代”、“创新”与“文化”、“国内”与“国外”之间的基本关系问题。同时,习近平从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在文化凝聚力、竞争力和影响力等三个维度的目标要求出发,紧紧抓住“以筑牢精神家园为基础”、“以核心价值观为主导”、“以文化软实力为关键”这三个具有普遍性、长期性和根本性的核心内容,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并将目标与思路具体落实在意识形态工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工作、文艺创作工作、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工作、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工作、对外宣传工作等六大战略布局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进中。作为指导新时代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不仅具有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等鲜明特征,还凸显出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从理论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是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扩宽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视野、提升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高度、开辟了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理论境界。从实践价值来看,习近平文化强国观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供了科学的行动指南,有力助推了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为全球治理提供了新的理念和方案。
董承耕[10](1995)在《长期坚持“两手硬”的奥秘何在──—三明市坚持“两手硬”的基本经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二、坚持“两手硬”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坚持“两手硬”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论文提纲范文)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提出 |
一、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
(一) 西方意识形态的渗透给意识形态建设带来压力 |
(二) 社会文化多元化引发了意识形态的交融和冲突 |
(三) 中国梦的提出增强了意识形态的政治认同 |
(四) “四个全面”的提出增强了意识形态建设的动员能力 |
二、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理论基础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本质与功能的思想为社会主义为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科学的历史观基础 |
(二) 列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推动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
(三) 毛泽东关于思想工作的一系列主张为中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
(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形成奠定了思想基础 |
(五)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发展提供了深厚源泉 |
第二章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主要内容 |
一、根本任务的新概括:牢牢把握“两个巩固”不动摇 |
(一) 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 |
(二) 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
(三) 坚定共产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
二、战略地位的新定位:坚持中心工作与意识形态工作“两手硬” |
(一) 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 |
(二) 把意识形态工作放在极端重要的地位 |
(三) 坚持党的中心工作和意识形态工作两手抓、两手硬 |
三、工作原则的新诠释:坚持党性和人民性高度一致 |
(一) 党性和人民性在内在本质上存在一致性 |
(二) 党性和人民性在奋斗目标上存在一致性 |
(三) 在宣传工作中自觉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一致”和“统一” |
四、重要要求的新表述:推动讲好中国故事与传播好中国声音相结合 |
(一)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以中国梦作为引领讲好中国故事 |
(二) 加强对外话语体系建设,用融通中外的语言传播中国声音 |
(三) 落实“互联网+”计划,拓展国际传播事业发展的新空间 |
第三章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基本特征与实现机制 |
一、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基本特征 |
(一) 宽眼界,体现意识形态强大的包容性 |
(二) 抓落实,彰显意识形态工作接地气 |
(三) 大格局,要求意识形态工作具有创新性 |
二、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实现机制 |
(一) 坚持中国特色,提升文化软实力,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感染力 |
(二) 抓好三个创新,改进宣传方式,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影响力 |
(三) 占领住制高点,掌握好主动权,增强意识形态建设的战斗力 |
第四章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价值 |
一、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理论贡献 |
(一) 开拓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理论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
(二) 有力推动马克思主义的大众化,发挥意识形态的引领作用 |
(三) 为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提供了遵循 |
二、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的实践价值 |
(一) 有利于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渗透,维护我国的意识形态安全 |
(二) 有利于提高党的领导水平,避免意识形态工作“本领恐慌” |
(三) 有利于推动民生问题的解决,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本选题的意义 |
二、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本课题研究的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四、本课题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之处 |
五、主要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指导原则和根本任务 |
一、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 |
(一) 新农村文化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特征和重要组织部分 |
(二)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可以为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 |
(三)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升我国综合国力 |
(四)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
(五) 搞好新农村文化建设有助于解决当前农村存在的一些实际问题 |
二、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原则 |
(一)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 |
(二)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方针原则 |
三、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 |
第二章 农村文化的特征和功能 |
一、农村文化的特征 |
(一) 农村文化的继承性 |
(二) 农村文化的民族性 |
(三) 农村文化的时代性 |
(四) 农村文化的地域性 |
(五) 农村文化的内聚性 |
(六) 农村文化的多样性 |
(七) 农村文化的群众性 |
(八) 农村文化的实用性 |
二、农村文化的功能 |
(一) 农村文化的传承功能 |
(二) 农村文化的导向功能 |
(三) 农村文化的娱乐功能 |
(四) 农村文化的认识功能 |
(五) 农村文化的教育功能 |
(六) 农村文化的沟通功能 |
(七) 农村文化的规范功能 |
(八) 农村文化的服务功能 |
(九) 农村文化的媒介功能 |
(十) 农村文化的经济功能 |
第三章 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 |
一、农村文化建设的特殊性 |
(一) 农村文化建设的不平衡性 |
(二) 农村文化建设的复杂性 |
(三) 农村文化建设的长期性 |
二、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 |
(一) 农民思想观念的新变化 |
(二) 新型人格下农村文化建设的全新性 |
(三)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情况 |
(四)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
第四章 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
一、加强农民思想道德教育 |
(一) 对农民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农村基本政策教育 |
(二) 对农民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 |
(三) 对农民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 |
(四) 对农民进行法制教育 |
二、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科学文化 |
(一) 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 |
(二) 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 |
(三)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 |
(四) 开展科普教育,推广农业科技 |
(五) 发展农村各项文化事业 |
三、移风易俗,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 |
(一) 移风易俗对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作用 |
(二) 当前我国农村的不良习俗及其危害 |
(三) 培育农村良好社会风气的主要途径 |
第五章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运行机制 |
一、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 |
(一) 加强对新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的重要性 |
(二) 农村文化建设领导与管理的现状 |
(三)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领导管理机制 |
二、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工作运行机制 |
(一) 建立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目标体系 |
(二) 建立高素质的农村文化队伍 |
(三) 健全农村文化机构 |
(四) 加强农村文化设施建设 |
三、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外互动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内部互动机制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对外互动机制 |
四、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动力激发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动力激发机制的理论依据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政策导向激励机制 |
(三)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精神激励机制 |
(四)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激励机制 |
五、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社会保障机制 |
(一) 加强党的领导,为新农村文化建设提供政治保障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法律保障机制 |
(三)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物质投入保障机制 |
六、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监督机制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约束机制 |
七、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导向示范机制 |
(一) 切实发挥科学理论的先导作用 |
(二) 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 |
(三) 高度重视管理行为的引导功能 |
(四) 努力强化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 |
(五) 突出党员干部的表率作用 |
八、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群众参与机制 |
(一) 维护农民群众切身利益才能吸引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 |
(二) 以广泛性要求为基点有利于农民群众坚持参与 |
(三) 采取适当方式促进和保障农民群众广泛参与 |
九、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 |
(一) 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 |
(二) 文化扶贫 |
(三) 文化捐助 |
(四) 文化赞助 |
十、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奖惩机制 |
(一)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考评奖惩机制的意义 |
(二) 建立健全新农村文化建设考评奖惩机制的可行性 |
(三)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标准 |
(四)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原则 |
(五)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内容 |
(六) 新农村文化建设的考评方式 |
(七) 做好考评后的奖惩、总结、反馈工作 |
参考文献 |
后记 |
(3)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论文提纲范文)
一、习近平时代的特点与挑战 |
(一)习近平时代的涵义与特点 |
1、习近平时代的内涵和方位 |
2、习近平时代,站在经济总量“亚军国家”起点上 |
3、习近平时代,创造中国共产党第四个奇迹 |
4、习近平时代,打造“新中国3.0” |
5、习近平时代,奋斗“社会主义7.0” |
(二)习近平时代面对的矛盾和挑战 |
1、习近平论挑战 |
2、六大矛盾 |
①生态矛盾———人类只有一个地球 |
②贫富矛盾———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
③官民矛盾———如何防止“权力”与“权利”对立 |
④人口矛盾———如何实现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
⑤观念矛盾———如何凝聚社会共识 |
⑥中美矛盾———世界只能有一个冠军 |
3、应对挑战———习近平治国大思维 |
(三)习近平时代书写中国共产党执政兴国第三份考卷 |
1、习近平论“赶考” |
2、中国共产党的三场考试 |
3、向历史交出第三份合格答卷 |
(四)习近平时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飞跃 |
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 |
3、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三次飞跃 |
4、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回答和解决的核心问题 |
5、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基本框架 |
6、习近平民族复兴战略思想的品格特色 |
二、习近平的兴国目标和战略 |
(一)中国梦凝聚中国志———建设“复兴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志” |
2、习近平点燃中国梦火炬 |
3、中国梦170年漫漫征程 |
4、中国梦的具体内涵 |
①中国梦是一个“和谐世界梦” |
②中国梦是一个“腾飞兴国梦” |
③中国梦是一个“拼搏强军梦” |
④中国梦是一个“和平统一梦” |
⑤中国梦是一个“生态文明梦” |
⑥中国梦是13亿人民的“幸福人生梦” |
5、中国梦进入“战略冲刺期” |
(二)矢志不移中国道路———建设“特色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路” |
2、老路、邪路、特色路,只有特色之路是坦途 |
3、“中国道路”是怎样走出来的 |
4、从“结合论”、“特色论”到“鞋子论” |
5、“借鉴人类一切文明成果” |
6、“继续把这篇大文章写下去” |
(三)强军方能卫国———建设“强大中国” |
1、中国梦与“强军梦” |
2、中国必须强军的七个理由 |
3、推进“强军梦”为什么要“只争朝夕” |
①中美进入“战略决赛期”,军事博弈凸现 |
②美国“军事遏制”导致中国“军事危机” |
4、中国需要一支“大海军” |
①以海制华———美国遏制中国的主战场在海洋 |
②建设海洋强国———近代中国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 |
③中国海军梦———战略价值是什么 |
5、“强军梦”在随时准备打仗中推进 |
①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②实现“强军梦”———必须克服“和平病” |
③从人民战争到人民国防———“强军”不能只靠军人 |
6、军中绝不能有腐败分子藏身之地 |
7、“不改革是打不了仗、打不了胜仗的” |
8、军事领域是最需创新精神的领域 |
9、加强组织领导,坚持三个原则 |
(四)创新外交战略———建设“和平中国” |
1、中国梦与“和平梦” |
2、统筹两个大局———国内大局和国际大局 |
3、坚持一个原则———走和平发展道路,决不牺牲国家核心利益 |
4、倡导新型大国关系———推进大国关系创新 |
5、实行“三个着力”———推进周边外交创新 |
①中国周边外交整体形势和基本方针 |
②落实“三个着力”的基本要求,全面推进周边外交 |
6、提高国际话语权———推进软实力建设创新 |
(五)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安全中国” |
1、中国梦与“安全梦” |
2、习近平国家安全战略四大创新 |
3、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创新了国家安全领导体制 |
4、从传统安全到总体安全,拓展了国家安全的内涵 |
5、以人民安全为宗旨,规定了国家安全的本质 |
6、以政治安全为根本,抓住了国家安全的核心 |
7、以经济安全为基础,突出了国家安全的重点 |
8、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筑牢国家安全的支撑 |
9、以促进地区安全和国际安全为依托,打造命运共同体 |
(六)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 |
1、中国梦与“法治梦” |
2、建设法治国家,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
3、依法治国的根本,是“保证宪法全面有效实施” |
4、“公平正义是政法工作的生命线” |
(七)弘扬中国精神———建设“文化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魂” |
2、建设“三位一体”的中国文化 |
3、弘扬“聚心聚力”的中国精神 |
4、培育“真善美”的中国道德 |
(八)兴国必先兴风———建设“正气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风” |
2、神州大地起新风 |
①十八大之后中央政治局首先抓改进工作作风 |
②习近平说:改进工作作风“从我本人做起” |
③中国共产党三次历史性作风大建设 |
3、天下兴亡看风气 |
①秦王朝、罗马帝国“作风亡国”的教训 |
②餐桌上判断共产党能赢国民党 |
③习近平会见卡斯特罗,为什么只能去6个人 |
4、如果我们脱离群众,最终也会走向失败 |
①群众路线,是执政党的“生命线” |
②联系群众,要体现在高级领导干部的衣食住行中 |
③联系群众,要跟群众“零距离接触” |
④联系群众,要特别注意联系贫困群众 |
5、向“四风”宣战,防止更多干部走上刑场 |
6、“四风”不除,“霸王别姬” |
(九)治国重在治官———建设“廉洁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官” |
2、习近平论“反腐败” |
3、监督一把手,抓好身边人员和亲属 |
4、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
5、善于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腐败 |
6、破除“官本位”思想 |
7、反对“特权思想、特权现象” |
(十)涉险滩勇往直前———建设“改革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力” |
2、明确一个真理———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 |
3、增强一个勇气———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
4、制定一个纲领———推进“全面深化改革” |
5、确立一个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6、坚持一个原则———决不往西方政治制度的方向改 |
7、突出一个核心———解决“官场”与“市场”的关系 |
8、实施一个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
9、实现一个飞跃———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特点规律 |
(十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效益中国” |
1、中国梦与“经济梦” |
2、“经济梦”为中国梦奠基,经济建设为中心决不动摇 |
3、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发挥市场和政府两个作用 |
4、以新型城镇化为引擎,让“三个1亿人”市民化 |
①“第一个1亿人”问题———让1亿进城常住的农业转移人口落户城镇 |
②“第二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的城镇棚户区和城中村得到改造 |
③“第三个1亿人”问题———让1亿人口在中西部地区实现城镇化 |
5、靠创新驱动发展,抓住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 |
6、“三农”为重中之重,“吃饭问题”是头等大事 |
7、稳中求进、稳中求优,提高经济发展质量 |
8、东西互济,陆海统筹,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 |
(十二)打造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 |
1、中国梦与“生态梦” |
2、两座山、三阶段———中国“生态辩证法” |
3、树立生态文明四个新理念 |
①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
②生态文明建设是增强党的执政能力的战略任务 |
③生态文明建设是服务民生、赢得民心的基础工程 |
④生态文明建设是经济健康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 |
4、明确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 |
5、优化国土空间开发的整体布局 |
6、推动资源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 |
7、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 |
8、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 |
(十三)为政要在尚贤———建设“人才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才” |
2、怎样才是好干部———“看人”五条标准 |
3、怎样成长为好干部———“育人”需两靠 |
4、怎样把好干部用起来———“用人”要知人善任 |
5、民主推荐、民主测评———“选票”如何有助“选优” |
6、干部工作公开———“公开”如何实现“公正” |
7、培养选拔年轻干部———如何防止片面性 |
8、怎样把组织部门建设成为模范部门 |
(十四)掌握舆论战场主动权———建设“话语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声” |
2、经济中心工作不动摇,意识形态不放松 |
3、用远大理想牵引现实目标 |
4、坚持党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
①不能把党性和人民性割裂开来 |
②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党性 |
③宣传思想工作如何坚持人民性 |
④高度重视知识分子和社会名流的工作 |
5、正面宣传主旋律,舆论斗争敢亮剑 |
①如何做到正面宣传为主 |
②舆论斗争要敢于亮剑 |
③网络战场要顶得住、打得赢 |
④牢牢占领宣传思想阵地 |
6、宣传思想工作如何改革创新 |
①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 |
②把握好舆论引导的时、度、效 |
③研究西方宣传的战略战术 |
7、向国际社会阐释中国特色 |
①阐释中国特色的宣传,要做到“四个讲清楚”: |
②宣传和报道世界,是为了更好发展中国 |
③精心做好外宣工作,提高国际传播能力 |
8、全党动手,部门负责,形成合力 |
①宣传思想部门一定要强起来 |
②全党动手做好宣传思想工作 |
③在大是大非问题上,就得斗争 |
(十五)大兴学习之风———建设“读书中国” |
1、中国梦与“中国书” |
2、爱读书,把读书作为立身之本、执政之基 |
①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精神境界的一个重要途径 |
②读书学习是领导干部胜任领导工作的必然要求 |
③领导干部加强读书学习也是推动学习型政党、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
④解决好领导干部读书学习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
3、读好书,领导干部要读好三个方面的书 |
4、善读书,读书的三种境界和三种方法 |
5、把握“三大规律”,坚持“三个出发” |
①深化对“三大规律”的认识 |
②坚持“三个出发”的方法论 |
6、发扬共产党人的“读书传统” |
三、习近平领袖魅力的经典元素 |
(一)不能发财———习近平的“从政观” |
1、“不能发财”———共产党人的从政法则 |
2、习近平跨入政界之前,为自己制定三大纪律 |
3、做官先做人,珍惜在位时 |
4、当官发财,就会自己把自己打倒 |
5、那些大贪巨贪,最后不就当了一个财物保管员吗 |
(二)勇于担当———习近平的“使命观” |
1、担当精神,就是“守土有责”的使命意识 |
2、担当精神,就是奋斗历程中的“接力赛”精神 |
3、担当精神,就是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的勇气 |
4、习近平对党、国家、军队的担当 |
5、习近平对全面深化改革的担当 |
6、如何解决“只想当官、不想担当”的问题 |
(三)情系人民———习近平的“人民观” |
1、心无百姓莫为“官”,把人民放在最高位置 |
2、不求“官”有多大,但求无愧于民 |
3、各级干部不能眼睛总是向上 |
4、树立五种崇高情感 |
5、政声人去后,为民长远谋。 |
(四)坚定信念 ———习近平的“信仰观” |
1、共产党人的最大优势是信仰 |
2、没有理想信念,就会得“软骨病” |
3、“信念是本,作风是形” |
4、增强“三个自信”,保持政治定力 |
5、向仁人志士学习,追求高尚人生 |
(五)登高望远———习近平的“天下观” |
1、登泰山而小天下———放眼全局谋大事 |
2、观历史潮流———看清“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
3、观世界格局———国际体系出现前所未有“大变局” |
4、观亚太博弈———经略周边地缘格局 |
5、观中国大势———把握“三个前所未有” |
6、观政治变局———警惕在不见硝烟的战场吃败仗 |
(六)继往开来———习近平的“历史观” |
1、以史为镜、以史为师、以史为基 |
2、5000年中华民族“沧桑史观” |
3、5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观” |
4、170年中国人民近代以来“斗争史观” |
5、90年中国共产党“奋斗史观” |
6、60年新中国“兴国史观” |
7、科学评价历史人物的“伟人史观” |
(七)底线思维———习近平的“忧患观” |
1、“底线思维”和“忧患意识”的涵义 |
2、忧国———防止中国民族复兴前程被破坏 |
3、忧党———防止党的执政地位被动摇 |
4、忧业———防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被打断 |
5、忧军———如何把我们这支军队继续带好 |
①军委主席责任重大,“受命以来,夙夜忧叹” |
②坚持“军魂”,绝不能“犯历史性错误” |
③缩小同世界强国在军事实力上的差距 |
④如果军队在战场上打不赢,那是要产生严重政治后果的 |
⑤以前能打胜仗不等于现在能打胜仗 |
⑥能打仗、打胜仗首先是对军委的要求 |
⑦加强对战争问题的研究和筹划 |
⑧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
⑨吃鸡蛋和投手榴弹的辩证法 |
⑩作风松散可以搞垮常胜之师 |
(八)实干兴邦———习近平的“实践观” |
1、立根原在实践中,能接地气有定力 |
2、调查研究是实践的起点,坚持三个“跑遍” |
3、实践重在实干,实践难在落实 |
4、发扬“钉钉子”精神,踏石留印、抓铁有痕 |
5、“功成不必在我”,创造泽被后人的“潜绩” |
(九)敢于亮剑———习近平的“英雄观” |
1、反腐肃贪敢于亮剑———在全球“切断腐败分子的后路” |
2、反恐维稳敢于亮剑———坚决打击分裂恐怖势力 |
3、军事斗争敢于亮剑———能战方能止战 |
4、深化改革敢于亮剑———“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 |
5、舆论斗争敢于亮剑———打好宣传思想战线主动仗 |
6、牛为什么要长两只角?———用好批评和自我批评武器 |
(十)以身作则———习近平的“表率观” |
1、打铁还需自身硬 |
2、对亲朋好友和身边工作人员约法三章 |
3、全军官兵看军委,军委要给全军做表率 |
4、最高统帅与基层官兵打成一片 |
5、勇于向自身开刀,勇于自我清洗,勇于刮骨疗伤 |
(十一)逢山开路———习近平的“创新观” |
1、永远要有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精神 |
2、发展科技是人类应对全球挑战的战略选择 |
3、大幅提高国防科技自主创新能力 |
(十二)令行禁止———习近平的“权威观” |
1、党的权威重于山———维护党的领导的权威 |
2、法制权威高于天———维护社会主义法制的权威 |
3、专政权威寒于冬———维护人民民主专政的权威 |
4、纪律权威硬如钢———维护政治纪律和组织纪律的权威 |
5、重读恩格斯《论权威》———树立科学的权威观 |
6、“中国号”长风破浪———靠权威舵手领航 |
四、习近平治国理政获天下好评 |
(一)比权力更有力的东西是“魅力” |
(二)习近平领袖魅力是共和国战略软实力 |
(三)从“扳倒中国”论到“世界领袖”论 |
(4)邓小平群众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的基本思路和主要研究方法 |
一、基本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点 |
第一章 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 |
第一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条件 |
一、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邓小平群众观形成的哲学基础 |
二、毛泽东群众观和党的群众路线是邓小平群众观的思想来源 |
三、丰富的人生经历是邓小平群众观产生的实践基础 |
第二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形成过程 |
一、1920年—1935年是邓小平群众观的萌芽时期 |
二、1935年—1952年是邓小平群众观初步形成时期 |
三、1952年—1965年邓小平群众观走向成熟 |
四、1966年—1978年邓小平群众观在曲折中发展 |
五、1978年以后邓小平群众观在改革开放中的发展与运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邓小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及特点 |
第一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主要内容 |
一、群众中心论 |
二、群众力量论 |
三、群众共富论 |
第二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特点 |
一、重视历史经验教训 |
二、清晰的现实定位 |
三、长远的发展眼光 |
第三章 邓小平群众观的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理论价值 |
一、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 |
二、奠定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的理论逻辑 |
第二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实践价值 |
一、邓小平群众观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二、邓小平群众观有利于“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 |
第三节 邓小平群众观的世界影响 |
一、邓小平群众观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 |
二、邓小平群众观为世界社会主义事业注入了“中国力量” |
三、邓小平群众观为世界发展中国家发展提供了“中国经验” |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选题研究述评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创新点及拟突破的重点 |
1.3.1 本文的创新点 |
1.3.2 拟突破的重点 |
1.4 本文的研究目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目标 |
1.4.2 研究思路 |
1.4.3 研究方法 |
1.5 相关概念界定 |
1.5.1 精神生产 |
1.5.2 精神生产方式 |
1.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 |
第2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理论依据 |
2.1 社会生产中的精神生产: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基本观点 |
2.1.1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的提出及其演进 |
2.1.2 精神生产在全面生产中的地位和作用 |
2.1.3 马克思主义精神生产理论对二元论历史观的扬弃 |
2.2 物质生产方式与精神生产方式:唯物史观核心范畴的当代解读 |
2.2.1 对作为唯物史观核心范畴的生产方式的一般理解 |
2.2.2 两种生产方式的联系与区别 |
2.2.3 生产方式及生产方式理论的当代发展 |
2.3 分工及其扬弃: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分析范式 |
2.3.1 分工的发展与精神生产方式创新 |
2.3.2 分工的扬弃与“最高的精神生产” |
2.3.3 由社会生产到返回生活世界 |
第3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文化渊源 |
3.1 中国传统精神生产方式的基础性作用 |
3.1.1 中国传统精神生产方式的形成与发展 |
3.1.2 中国传统精神生产方式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影响 |
3.2 域外理论与实践成果的影响 |
3.2.1 哲学探索 |
3.2.2 经济史学及其他学科领域的观点 |
第4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时代背景 |
4.1 当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与新趋势 |
4.1.1 知识经济时代精神生产的作用日益凸显 |
4.1.2 人类生存环境变迁中精神生产需求日益拓展 |
4.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对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重要影响 |
4.2.1 建设创新型国家对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推动 |
4.2.2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对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推动 |
4.3 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对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现实需求 |
4.3.1 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 |
4.3.2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需要 |
第5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历史经验 |
5.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演进历史 |
5.1.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相关探索 |
5.1.2 新中国建立至改革开放前的相关探索 |
5.1.3 改革开放以来的相关探索 |
5.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基本经验 |
5.2.1 意识形态创新与社会思潮变迁的互动 |
5.2.2 人民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与精神文明建设的契合 |
5.2.3 精神产品生产与国家软实力提升的统一 |
第6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逻辑层次 |
6.1 由消除体脑差别到多样化的精神生产共同体劳动 |
6.1.1 消除体脑差别 |
6.1.2 精神生产的普遍化 |
6.1.3 精神生产的共同体 |
6.2 由提供精神产品到改变社会生产和人的生存 |
6.2.1 从精神生产参与物质产品创造到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一体化发展 |
6.2.2 从精神产品的丰富到人的生活世界的改变 |
6.2.3 从精神产品的提供到探索社会发展道路 |
6.3 由精神生产方式创新到社会整体变迁 |
6.3.1 经济变迁与顶层设计的协调 |
6.3.2 人口变迁与社会整合的协调 |
6.3.3 社会结构变迁与社会价值观念变动的协调 |
第7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的现实路径 |
7.1 调整精神生产领域产业结构和需求结构 |
7.1.1 发展精神生产新兴产业 |
7.1.2 强化精神生产方式创新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中的地位和作用 |
7.1.3 改善精神产品消费需求结构 |
7.2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
7.2.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政党文化转型与创新 |
7.2.2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逻辑层次及其相互关系 |
7.2.3 全球化时代精神生产的本土化 |
7.3 应对精神生产领域的消极因素 |
7.3.1 精神生产领域消极因素的现实表现 |
7.3.2 精神生产领域消极因素的应对策略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6)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论 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何以必要 |
第一节 问题缘起与研究价值 |
一、问题缘起 |
二、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的理论基础 |
一、关于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研究 |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扩展研究 |
三、当前研究意识形态的范式分析以及研究不足 |
第三节 研究的整体框架与创新点 |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 |
二、研究的整体框架及论证重点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四节 研究方法的选取 |
一、唯物辩证法 |
二、“逻辑—历史”分析法 |
三、批判分析法 |
四、阶级分析法 |
第一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在指导工人阶级运动中确立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之前的意识形态理论介评 |
一、纳入欧洲古典哲学观测视域的意识形态现象 |
二、“意识形态”概念的原初释义及其转向 |
第二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形成的基础 |
一、实践基础: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政治活动 |
二、理论基础:马克思恩格斯思想改造的完成和哲学世界观的转变 |
三、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成长与阶级意识的形成 |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的理论架构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的多向性解构 |
二、从思想批判到社会批判:对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批判 |
三、科学意识形态的理论展现:唯物史观的创立 |
四、19世纪八十年代后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新思考 |
第四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价值及其特征 |
一、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重大价值 |
二、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鲜明特征 |
第二章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在国际工人运动中的演进 |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传播与“修正” |
一、国际工人运动的不断壮大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二、工人阶级理论家对意识形态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
三、马克思主义的修正者和反对者对意识形态理论的篡改 |
第二节 列宁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 |
一、对马克思主义本质的揭示: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 |
二、“科学的意识形态”和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概念的提出与阐述 |
三、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基本特征与核心命题 |
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灌输”理论 |
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制度化建设 |
六、列宁意识形态理论的鲜明特点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在苏联的衰变 |
一、苏联共产党指导思想的衰变 |
二、哲学社会科学理论发展的历史命运 |
三、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理论的衰变 |
第四节 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恩格斯意识形态理论的演绎 |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学说的形成与发展 |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对意识形态理论的反思与重建 |
第五节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分野的历史评析 |
一、理论分野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影响 |
二、理论分野对国际工人运动的实践影响 |
三、以公正的态度评价理论分野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
第一节 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继承和发展 |
一、关于意识形态本质的理论 |
二、关于意识形态与中国革命的理论 |
三、关于意识形态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 |
四、关于意识形态与党的建设的理论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创新发展 |
一、邓小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
二、江泽民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
三、胡锦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理论贡献 |
第三节 十八大以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新发展 |
一、意识形态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 |
二、准备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 |
三、意识形态建设必须坚持党性与人民性的高度统一 |
四、牢牢把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管理权和话语权 |
五、理论武装与实际斗争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基本途径 |
六、形成坚持党管意识形态原则下的共治大格局 |
第四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基本内涵的总体概括 |
一、指导思想:以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价值指向:紧紧围绕“人民”这个根本 |
三、核心内容: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四、根本任务:服务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
五、基本命题: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和实践 |
七、战略措施: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一起抓 |
八、根本保障:始终坚持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 |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
第一节 当前世界形势的新变化 |
一、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变化 |
二、国际政治格局的新变化 |
三、文明文化发展的新变化 |
第二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面临的机遇 |
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新发展带来的理论机遇 |
二、综合国力的显着增强带来的实力机遇 |
三、文化软实力的增长带来的文化机遇 |
四、国际舆论格局整体有利带来的外部机遇 |
第三节 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面临的挑战和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一、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面临的主要挑战 |
二、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需要解决的重大课题 |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任务和途径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战略地位与发展任务 |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战略地位 |
二、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任务 |
第二节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基本原则 |
一、坚持继承性与创新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
二、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
三、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的辩证统一原则 |
第三节 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理论的方法途径 |
一、深化新时代党对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的理论研究 |
二、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 |
三、大力推进新时代传播理论和媒介理论研究 |
四、系统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层次理论研究 |
五、面向问题深化国家文化软实力的理论研究 |
结束语:迎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发展的新时代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7)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基础 |
一、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理论来源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论述 |
(二)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论述 |
(三)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论述 |
(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科学思维方法的影响 |
二、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实践基础 |
(一)1956 年—1978 年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与失误 |
(二)1978 年以后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 |
三、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形成的个人特质 |
第二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内容及特点 |
一、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主要内容 |
(一)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原则 |
1、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
2、否定之否定的辩证思维原则 |
3、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原则 |
4、实践性原则 |
5、整体性原则 |
(二)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具体方法 |
1、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 |
2、坚持原则坚定性与策略灵活性相统一 |
3、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 |
4、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
5、团结一致向前看,不计前嫌求发展 |
6、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不断创新 |
7、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 |
二、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主要特点 |
(一)实践性 |
(二)务实性 |
(三)创新性 |
第三章 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科学方法的当代启示 |
一、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政治保证 |
(一)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在党 |
(二)党的领导放在首位 |
二、坚持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方向 |
三、把握中国社会阶段性特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基础 |
四、植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源泉 |
(一)将马克思主义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 |
(二)用中国的传统文化语言表达马克思主义 |
五、以人民为中心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根本动力 |
(一)人民群众是中国化的主体 |
(二)群众的利益是根本利益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8)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主要概念界定 |
一、 党报 |
二、 党报传播 |
三、 新媒体 |
第二节 研究背景 |
一、 党报传播的新媒体生态环境 |
二、 党报传播面临的兼容性冲突 |
三、 党报传播的使命和责任 |
第三节 研究综述与意义 |
一、 研究综述 |
二、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设计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章节分布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理论的历史演进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理论家的党报传播理论 |
一、 马克思、恩格斯建立的党报传播理论 |
二、 列宁对党报传播理论的发展 |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中的党报传播理论 |
一、 革命时期的党报传播理论 |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党报传播理论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西方主要新闻传播理论及其启示 |
第一节 西方新闻传播理论的发展回顾 |
第二节 自由主义理论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第三节 社会责任理论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第四节 大众传播理论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第五节 发展传播学 |
一、 理论发展脉络与基本观点 |
二、 理论评析与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媒体发展对党报传播的双重效应 |
第一节 新媒体对网民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 |
一、 新媒体的特点与本质 |
二、 新媒体下网络行为调查分析 |
第二节 新媒体发展给党报传播带来的机遇 |
一、 实时性提高了党报干预生活能力 |
二、 社交媒体成为党报舆论引导新场域 |
三、 新媒体提高党报受众的参与能力 |
四、 新媒体融入党报传播大格局 |
五、 新媒体对人的精神交往的促进 |
第三节 新媒体发展给党报传播带来的挑战 |
一、 党报的政治传播与市场营销的失衡 |
二、 开放信息系统改变新闻传播格局 |
三、 新媒体带来党报受众的社群化困境 |
四、 “碎片化”语境弱化党报主导地位 |
五、 新媒体对人的精神交往的干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功能与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功能分析 |
第一节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功能与定位 |
一、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功能 |
二、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的定位 |
第二节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功能分析 |
一、 党报传播体系的结构功能的总体概述 |
二、 党报传播体系的静态结构 |
三、 党报传播体系的动态功能 |
四、 党报传播体系的静态结构、动态过程及逻辑关系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体系的构建与创新 |
第一节 “新闻立体三角关系理论” |
一、 概念提出 |
二、 党报与公众的关系 |
三、 党报与现实生活的关系 |
四、 党报与政党的关系 |
五、 党报与国家的关系 |
第二节 公众层面:增强党报的舆论引导力 |
一、 舆论及舆论形成过程 |
二、 纸媒舆论引导发展轨迹 |
三、 案例分析:《人民日报》重构意识形态和舆论引领的主导地位 |
四、 增强党报舆论引导力的制度设计 |
第三节 现实生活层面:扩展党报的新闻传播力 |
一、 新闻传播力与党报干预生活能力的关系 |
二、 扩展党报新闻传播力的制度设计 |
第四节 政党层面: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与社会引导作用 |
一、 维护公权力下的舆论监督和社会引导机制 |
二、 发挥党报的舆论监督与社会引导力的制度设计 |
第五节 国家层面:提升党报的主流价值影响力 |
一、 党报传播与国家软实力的现实互动状态 |
二、 西方巧实力战略背后的意识形态斗争 |
三、 提升党报主流价值影响力的制度设计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新媒体环境下党报传播模式的发展趋势 |
第一节 “新三环新闻理论”的提出 |
一、 “新三环新闻理论”理论模型 |
二、 “新三环新闻理论”的具体内容 |
第二节 党报传播模式重构 |
一、 传播结构从宣传主导向信息共享转变 |
二、 传播功能从总体支配向综合干预转变 |
三、 传播过程强化舆论引导新闻和传播信息 |
第三节 党报传播的发展态势 |
一、 以全媒体发展模式夯实党报主导地位 |
二、 新媒体技术重构党报传播的生态环境 |
三、 信息消费与信息生产的互利发展 |
四、 积极推进交流融合,走向国际化发展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IV - 2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9)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缘起和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三、核心概念阐释 |
四、研究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条件 |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理论渊源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文化思想 |
二、党的历任领导人的文化思想 |
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的深厚底蕴 |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现实依据 |
一、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日渐加剧 |
二、国内形势新变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
三、文化建设在新时代的实践探索 |
第三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形成的个人条件 |
一、红色家风的培育 |
二、知青环境的影响 |
三、从政经历的磨砺 |
第二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上) |
第一节 对文化强国重要意义的理性审视 |
一、“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 |
二、国家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 |
三、中国梦的实现以“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 |
第二节 对文化强国基本原则的明确阐释 |
一、“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
二、以传统文化为“丰厚滋养” |
三、“坚持创新是第一动力” |
四、坚持“在开放中发展” |
第三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主要内容(下) |
第一节 文化强国的目标要求 |
一、实现高度的文化自信 |
二、形成强大的文化生产力 |
三、拥有广泛的文化影响力 |
第二节 文化强国的总体思路 |
一、以坚守精神家园为基础,筑牢思想根基 |
二、以构建核心价值观为主导,凝聚社会共识 |
三、以提高文化软实力为关键,塑造大国形象 |
第三节 文化强国的战略布局 |
一、扶正祛邪: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
二、壮筋续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三、强基铸魂:创作出无愧于时代与人民的优秀作品 |
四、固本培元: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
五、标本兼治: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机制改革 |
六、以文服人:加强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 |
第四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鲜明特征 |
第一节 思维方法上的辩证性 |
一、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辩证统一 |
二、“古与今”、“洋与中”的辩证统一 |
三、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辩证统一 |
四、总体谋划与重点突破的辩证统一 |
第二节 理论品格上的实践性 |
一、根植于我国文化建设的长期实践 |
二、立足于新的历史方位和实践要求 |
三、着眼于指引文化强国的具体实践 |
第三节 价值取向上的人民性 |
一、努力满足人民对美好文化生活的需要 |
二、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强国中的主体作用 |
三、以人民对文化生活满意与否为评价标准 |
第五章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时代价值 |
第一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理论价值 |
一、拓宽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视野 |
二、提升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高度 |
三、开辟马克思主义文化思想的新境界 |
第二节 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的实践价值 |
一、为文化强国提供科学的行动指南 |
二、有力助推多彩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
三、为全球治理贡献中国智慧和方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四、坚持“两手硬” 积极发展社会主义文化事业(论文参考文献)
- [1]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新理念研究[D]. 钱美娜.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5)
- [2]社会主义新农村文化建设研究[D]. 徐学庆. 华中师范大学, 2007(04)
- [3]习近平民族复兴大战略——学习习近平系列讲话的体会[J]. 刘明福,王忠远. 决策与信息, 2014(Z1)
- [4]邓小平群众观研究[D]. 米川. 西南民族大学, 2020(04)
-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生产方式创新研究[D]. 肖柯.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4)
- [6]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理论及其在当代中国发展研究[D]. 马寒. 中共中央党校, 2018(02)
- [7]邓小平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方法研究[D]. 王迪.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8]新媒体环境下马克思主义党报传播研究[D]. 陶韶菁. 华南理工大学, 2014(05)
- [9]习近平文化强国观研究[D]. 蔡洁. 湖南师范大学, 2019(12)
- [10]长期坚持“两手硬”的奥秘何在──—三明市坚持“两手硬”的基本经验[J]. 董承耕.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1995(06)
标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邓小平理论; 炎黄文化; 创新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