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古地磁学、工作方法及其应用(一)(论文文献综述)
谭潇[1](2021)在《信息技术在初三物理总复习中的实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贾玉秀[2](2021)在《功能性无镉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性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围绕功能性多元无镉量子点的水相制备开展研究,通过绿色、温和的水相方法,将磁性金属元素掺入到量子点中,探究磁性元素掺杂对量子点光学性质的影响,以实现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能的有效平衡,进而实现双功能量子点的制备,以获得更好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包覆ZnS壳层,进一步增强多元无镉量子点的荧光强度和稳定性,并且通过有机硫源代替无机硫化钠包覆硫化锌壳层,进一步提高了量子产率,同时近红外发射峰出现红移,结合瞬态荧光光谱和表面分析,深入分析了相关的光致发光增强机理。首先,利用水相方法合成了四元CuInZnS量子点,并通过包覆ZnS壳层,进一步增强荧光强度。在此基础上,将磁性Mn进行壳层掺杂,通过对比掺杂方式及优化掺杂比例,系统地研究了掺杂磁性Mn对CIZS/ZnS核壳量子点的光学和磁性性质的影响,平衡了量子点的光学性质和磁学性能。其次,发展了一种简便的水相合成方法制备生物相容性的超小硒化铜纳米粒子,所得纳米粒子表现出高稳定性。在此基础上,通过Fe元素的掺杂,并优化掺杂比例制备了Cu Fe Se纳米粒子,该纳米粒子用二巯基聚乙二醇(HS-PEG-SH)功能化,实验结果表明,所得到的超小Cu Fe Se纳米粒子显示出宽的近红外吸收、高的光热转换效率和铁磁性,具有同时磁共振成像和光热治疗的应用潜力。最后,为了拓宽多元无镉量子点在近红外光区的发光范围,采用水相方法制备了Cu In Se/ZnS核壳型量子点。通过研究在包覆ZnS壳层中硫源的作用,我们发现,使用有机硫源代替无机Na2S时,可提高量子点的发光效率,同时实现发射峰位的红移。量子点光谱和结构表征证明,有机硫源除了作为硫前体之外,还同时作为配体有助于减少表面缺陷,从而提高光致发光。其良好的荧光稳定性使近红外发射CISe/ZnS量子点在生物成像中有显着优势。综上,本论文为合成功能性无镉量子点提供了绿色简便的水相方法和光学/磁学性能调控方法,对量子点在生物医学领域中的实际应用有着重要意义。
许志河[3](2020)在《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文中指出红旗岭-漂河川-长仁岩浆型铜镍成矿带位于吉中-延吉活动陆缘中部,中亚造山带东南缘。自显生宙以来,经历了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和环太平洋三大构造体制的叠加与转换过程,形成了大量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近年来,在中亚造山带西段(天山-阿尔泰段)相继发现了喀拉通克、黄山、图拉尔根、坡北等大型铜镍矿,然而中亚造山带东南段的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找矿工作并无重大突破。同时,研究区地质找矿工作多偏重矿床尺度的观测和研究,缺乏区域成岩成矿动力学、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及地球物理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导致上述各方面脱节,很难成为一个有机整体。本论文在系统收集、整理和研究前人地质资料的基础上,将区内最具有代表性的红旗岭大型铜镍矿、漂河川中型镍矿、以及研究程度相对较低但找矿前景较好的的长仁-獐项中型铜镍矿作为典型矿床。论文从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超镁铁质岩体的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入手,以地质年代学、岩石地球化学、区域小比例尺地球物理学为方法,对研究区内镁铁质-超镁铁质岩的原生岩浆、岩浆源区、成岩成矿时代、成矿作用、矿床成因等方面进行研究,认为研究区中生代镁铁质-超镁铁质岩体成岩事件划分为两期:印支期(250~204Ma),为岩石圈拆沉背景,软流圈上涌底侵岩石圈地幔发生大比例熔融的产物,因源区硫化物耗尽或极少残留,故该期成矿潜力极佳;燕山期(191~175Ma),为洋壳俯冲弧后伸展背景,幔源岩浆熔融比例较小,铜镍成矿金属储存于源区硫化物中故该期岩体成矿潜力较差。针对典型矿区开展大比例尺综合地球物理方法(如:高精度重力、地面磁测、地面瞬变电磁及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等)为研究方法,圈定研究区镁铁-超铁质岩体的空间分布特征,认为研究区岩浆通道成矿系统,深部为单一开放式的岩浆主通道;浅部由多个次级岩浆通道组成。同时开展精细化地球物理数据处理研究,结果显示重、磁边界识别(ED)及离散小波变换(DWT)技术可以用于厘定岩体与围岩、岩体与矿体以及矿体与围岩的边界;最后,本文根据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成矿作用和矿体产出部位,建立不同成矿模式,以此为基础结合地球物理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技术,建立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并圈定3个A级和1个B级找矿远景区。
陶帅[4](2020)在《西秦岭东段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构造响应的古地磁制约》文中研究指明为了探究在青藏高原东向扩展隆生过程中,“十字构造”枢纽处西秦岭各部位的变形特征,在舟曲、武都、成县和凤县等地的早白垩世和新近纪沉积地层中开展了详细的古地磁研究。获得了舟曲和成县地区早白垩世古地磁极(舟曲82.7°N,282.7°E,α95=9.1°;成县72.2°N,227.2°E,α95=9.3°),以及武都地区新近纪古地磁极(65.8°N,205.9°E,α95=12.8°)。将其分别与同时代的华北地区古地磁极进行对比后表明:(1)舟曲早白垩世古地磁极相对于华北参考极发生了15.5±5.7°的逆时针旋转;(2)成县早白垩世地古地磁极与华北参考极一致;(3)武都新近纪古地磁极相对于华北参考极发生了23.7±3.5°的顺时针旋转。结合前人已发表的成果,我们认为:在青藏高原北东向扩展的演化过程,控制了西秦岭白垩纪以来的构造演化,但不同的区域展示出不同的构造活动特征。北西侧区域表现为地块原地顺时针旋转,并造成分隔地块的断裂呈现为左行走滑,与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的动力机制一致;南西侧区域主体受控于松潘甘孜北东向挤压逆冲,并在北东向次生平移断层作用下平移错动,伴随断裂附近的拖曳变形,导致局部构造行迹发生逆时针转动;东部以早期走滑断裂形成拉分盆地,晚期受挤压应力改造,边界断裂发生构造翻转,盆地内弱变形为特征。
侯龙[5](2020)在《铁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铁基非晶合金因其独特的原子结构而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优异软磁以及耐腐蚀等性能,有望成为新一代结构与功能材料。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因非晶形成能力有限、室温塑性变形几乎为零以及饱和磁感应强度相对较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铁基非晶合金的拓展应用。因此探索兼具一定非晶形成能力及优异力学、磁学和化学性能的铁基非晶合金成为当代结构与功能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与实践价值。到目前为止,铁基非晶合金的发展主要围绕FeB(Si)和FePC系展开,前者具有大非晶形成能力兼具高强度、高硬度,而后者则具有较好的塑性变形及催化降解能力。因此本文以内生第二相的方法研究FeB(Si)系合金的塑性变形及其软磁性能;通过元素间的交换耦合作用研究FePC系合金的软磁性能及其化学催化性能。利用X衍射分析仪、透射电子显微镜、扫描电子显微镜、差示扫描量热仪、直流B-H仪、阻抗分析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微机控制电子万能力学试验机、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等手段系统研究了微量Cu元素添加对FeCoBSiNb非晶合金塑性变形及软磁性能的影响;研究了Co/B元素添加对高Fe含量FePCCu非晶/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的影响,并探究了FeCoPCCu非晶合金降解有机染料性能的影响。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系统研究了微量掺杂Cu元素对FeCoBSiNb非晶形成能力、塑性变形以及软磁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Cu元素添加能够明显诱发初始晶化相从(Fe,Co)23B6到α-(Fe,Co)相的转变,0.3%的Cu元素添加时,合金的热稳定性以及非晶形成能力明显提高,临界直径可达4 mm,这可能归因于不同初始晶化相间的竞争结果。尽管Cu元素添加导致软磁性能略有降低,但合金的室温塑性变形由0.4%提高至3.7%,断裂强度仍保持在4 GPa以上。Cu元素添加诱发了非晶基体的结构不均匀性,生成大量纳米级α-(Fe,Co)团簇,为多重剪切带的形成提供了异质形核点,并且有效阻碍剪切带的扩展,诱发高密度、多样性的复杂多重剪切带,进而提高合金的塑性变形能力。(2)系统研究了Co元素添加对高Fe含量FePCCu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及软磁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Co元素添加能够抑制快淬过程中α-Fe相析出,有效提高FePCCu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及热稳定性。同时,探索了Co元素添加导致淬态合金饱和磁感升高机制,揭示了磁性能与磁性价的线性依赖关系。晶化处理后,FeCoPCCu纳米晶合金表现出优异的软磁性能,其中饱和磁感应强度1.8 T、矫顽力6.6 A/m、有效磁导率15510。探究了该合金结构与性能的关联性并探讨了添加Co元素前后矫顽力非正常变化的成因,结果表明α-(Fe,Co)大的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及较弱的铁磁交换耦合作用是导致磁性能异常变化的主要原因。(3)研究了类金属B元素添加对高Fe含量FePCCu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热稳定性、软磁性能及微结构的影响。发现小原子B的添加可以促使合金密堆的原子结构形成。融化与凝固曲线揭示适量B添加诱发了合金的共晶行为,提高了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从电子输运理论及实验揭示B替代P调控FePCCu非晶合金磁性能机理。在高饱和磁感的非晶基体上设计优异软磁性能的Fe PBCCu纳米晶合金,探究影响纳米晶合金优异磁性能的因素。结合热动力学行为探究合金结构不均匀性与驰豫的内在关联,揭示纳米晶合金优异软磁性能的起源。(4)基于类芬顿反应研究了Co含量对FeCoPCCu非晶合金降解有机染料性能的影响。实验发现相比晶态合金,适量Co添加的非晶合金表现出更加优异的降解染料能力,过量Co添加的合金耐腐蚀性更好。探究了Co添加导致降解染料能力差异的原因。研究了亚甲基蓝(MB)溶液浓度与p H值对合金降解MB染料效率的影响;通过循环降解实验探究了FeCoPCCu非晶合金在有机染料中的可循环使用性。实验发现在相同条件下Fe79.2Co4P10C6Cu0.8合金循环13次后仍表现出优异降解性能,完全降解100 mg/L的MB溶液仅需15分钟左右。该合金优异的降解能力和可循环使用次数主要归因于反应中氧化层的持续脱落,新鲜的非晶表面与MB溶液充分接触,保证类芬顿反应的持续进行。
罗成志[6](2018)在《强磁场和高温辅助的一维碳纳米材料控制生长、机理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维碳纳米材料主要指单壁碳纳米管(SWCNTs)、多壁碳纳米管(MWCNTs)和“实心”碳纳米纤维(CNFs)。自从1991年S.Iijima发现碳纳米管(CNTs)以来,一维碳纳米材料以其优异和独特的性能,以及巨大的潜在应用前景,一直是国际前沿研究热点。例如,与硅晶体管相比,SWCNTs电导率可达107S/m,轴向杨氏模量最高可达1 TPa,是新一代薄膜晶体管(TFTs)理想的导电沟道材料,具有无与伦比的优越性。然而,SWCNTs在TFTs中的应用面临一大挑战,即,高效、无损、无后处理、可在任意基板上沉积、大面积、高纯度半导体性SWCNTs的可控制备。一般来说,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广泛应用取决于其是否能够实现可控生长与制备,包括:纯度控制、排列控制、长度控制、直径控制、位置控制、手性控制等。经过20多年的研究,在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和应用方面方面已取得了很多进展,例如:通过引入弱氧化剂实现纯度控制;通过模板法实现排列控制;通过多步生长法实现长度控制;通过施加磁场实现位置控制;通过引入电场实现有序度控制;通过调控电沉积二维薄膜中纳米晶粒大小来实现直径控制,通过制备特定晶面的催化剂实现手性控制,等等。然而,提出新方法和新机制、追求其大规模和高纯度的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以及开发应用新领域是研究者的永久课题。本论文在充分认识和理解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前沿研究热点问题,在以SWCNTs和CNFs为代表的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可控制备、生长机理、性能与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和深入的研究。提出了强磁场辅助制备高含量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s-SWCNTs)的新方法;依据仿生学原理,利用强磁场辅助制备出了具有高强度、高导电性的仿生蜘蛛丝状SWCNTs(BISS-SWCNTs)薄膜,并将其进一步制备成具有超高强度和高导电性的BISS-SWCNTs纤维,在全固态超级电容器领域有高性能;依据高灵敏性蜘蛛腿特殊结构,设计和组装了一种能同时探测应变和温度的新型BISS-SWCNTs/金属纳米复合薄膜柔性传感器;系统研究了强磁场和高温对CNFs的形貌及微结构的调控作用;探索了 CNFs在金刚石转化、光催化等领域的应用。第一章为绪论部分,综述了一维碳纳米材料的结构特征、可控制备技术及应用领域的研究现状与进展。介绍了本论文工作的来源、选题意义、重要性,以及本研究工作的主要内容。第二章介绍了实验材料、方法、表征测试手段以及仪器设备。主要包括一维碳纳米材料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薄膜晶体管、固态超级电容器、传感器、光催化等器件的组装及性能测试。还介绍了一维碳纳米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形貌、微结构和光谱表征。第三章介绍了一种利用强磁场辅助实现s-SWCNTs和m-SWCNTs可控分离的方法。在FC-CVD法制备SWCNTs的过程中“原位”引入强磁场可选择性制备高含量s-SWCNT。在本章中,不仅对s-SWCNTs的形貌、微结构进行了详细的表征,而且利用拉曼光谱和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吸收光谱研究了 s-SWCNTs的含量与磁场强度之间的关系。作为应用,本研究还组装了基于s-SWCNTs薄膜和单根s-SWCNT的晶体管并测试其电学性能。最后通过理论模拟计算得出了强磁场辅助制备s-SWCNTs的机理。天然蜘蛛丝和蜘蛛网由于其特殊结构而具有超高力学性能,在第四章中利用强磁场辅助,制备了从内部结构到外部形貌都与天然蜘蛛丝类似的BISS-SWCNTs薄膜,从而进一步大大提高了 SWCNTs的力学性能。本章主要介绍了 BISS-SWCNTs薄膜的制备方法及其力学、电学性能表征。为了研究其力学性能,利用SEM对BISS-SWCNTs薄膜的拉伸进行了“原位”观察,同时将BISS-SWCNTs与聚合物复合研究其力学增强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相比于普通网状SWCNTs,BISS-SWCNTs的杨氏模量提高了近2倍,拉伸强度提高了 3倍多。另外,更重要的是该BISS-SWCNTs还保留了原SWCNTs薄膜的高导电性和高透光率。第五章是在第四章的基础上,进一步将BISS-SWCNTs薄膜纺织成BISS-SWCNTs纤维,并探索其在固态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制备的BISS-SWCNTs纤维可以使SWCNTs之间的连接更紧密,同时增加了 SWCNTs束之间的凝聚力,从而最大程度地保留了 SWCNTs本身的优良特性。还在BISS-SWCNTs纤维中发现了与蜘蛛丝的力学性能类似的拉伸硬化现象,用SEM中的“原位”拉伸观察和“原位”拉曼光谱测试,证明了造成拉伸硬化的原因是拉伸引起的SWCNTs的阵列排列使载荷更多地转移到SWCNTs本身上。将该BISS-SWCNTs纤维组装成全固态超级电容器后发现其比电容达到128 F/cm3,显示出优良的电容特性。在第四章BISS-SWCNTs薄膜研究的基础上,第六章介绍了一种新型的高灵敏度、长寿命和多功能的柔性传感器的设计、组装及其在人体健康方面的应用。依据高灵敏性蜘蛛腿特殊结构,采用具有褶皱结构的BISS-SWCNTs薄膜做导电材料,然后利用离子溅射在上面沉积一层金属(金、银、铜等)纳米薄膜做敏感材料,制备出一种BISS-SWCNTs/金属纳米薄膜的柔性传感器。在本章中,对传感器的灵敏度、反应时间、循环性能等参数进行了系统的测试。同时利用“原位”拉伸观察和理论计算对传感器的机理进行了解释。最后,将该传感器组装成可穿戴器件并成功监测人体的各种健康指标,如脉搏、呼吸、关节活动、体温等,取得了很好的结果。第七章研究了施加强磁场和高温对“实心”CNFs形貌和微结构的影响。利用SEM、HRTEM、拉曼光谱等手段对不同磁场条件下生长的CNFs分别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在CNFs的生长过程中,磁场不仅能够控制其生长方向(沿磁力线方向),还能够减小和均匀化其直径,以及增加碳原子排列的有序度,使其从无序结构向有序结构转变,即从无序“实心”CNFs转变为“竹节状”的CNTs。本章还提出了新的磁场诱导CNFs生长的机理,认为CNFs在磁场中的形貌及微结构转变的原因是碳原子的抗磁性使之在析出过程中具有方向选择性。第八章发现了一种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技术在较低温和低压(甚至常压)下将“实心”的CNFs转变为纳米金刚石的新方法。该方法简便易行,将CNFs在大气压力下1500℃时经过SPS烧结就能得到纳米金刚石颗粒。根据实验结果,本章提出了如下转化机理:无序的“实心”CNFs→有序结构的CNFs→→弯曲的石墨层→洋葱状石墨层→→纳米金刚石→→聚合的大金刚石颗粒。在SPS处理过程中,低压脉冲产生的等离子体在低温低压合成金刚石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第九章利用两步CVD法制备了一种新型3D结构ZnO/CNFs/NiO复合材料,并研究其在光催化领域的应用。本章对ZnO/CNFs/NiO复合材料的形貌、微结构及生长机理进行了详细表征。结果显示该ZnO/CNFs/NiO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比普通的ZnO/NiO复合材料提高了 2.5倍。还证实了光催化性能提高的原因是CNFs与ZnO纳米杆以及NiO薄膜之间形成了具有紧密接触的异质结界面,起到了光生载流子在ZnO与NiO之间迁移的桥梁作用,提高了载流子的分离效率。第十章是全文总结。最后介绍了作者发表的刊物论文、会议论文、专利、出国交流、参加会议、科研项目和获奖情况,以及致谢与作者简历。
刘鹏飞[7](2018)在《元素替换与等温退火对铁基非晶合金结构性能的影响》文中研究指明在本论文工作中,我们的焦点集中在解决非晶合金研究领域的难点,着重于从微观结构解释非晶合金形成能力于元素的关系、研发兼具优良玻璃形成能力与软磁性能的铁基非晶态合金。我们使用正电子湮灭技术对(Fe71.2B24Y4.8)100-xNbx(x=3,4,5,6)大块金属玻璃中的原子排列结构与周围非晶基体空位环境进行探究。从本征正电子湮灭时间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玻璃形成能力与非晶基体中Bernal hole关联不大而与Nb元素在纳米尺寸的空位中的扩散相关,这有助于我们进一步理解微观原子结构与玻璃形成能力之间的关系。此外,我们在确定了元素与非晶形成能力的关系后,还利用工业纯材料开发了Fe75Co4-xB13Y4Nb4Nix与Fe75Co4B13Y4Nb4-xNix(x=0,0.5,1,2,3和4)系列非晶合金,并且系统的探究了Ni元素替换对于非晶合金软磁性能的影响。SQUID-VSM数据指出,饱和磁化强度(Ms)随着Ni含量增加呈现出规律性的上升趋势,从114个emu/g增加到180个emu/g。DSC(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er)测量结果显示,该系统在加热过程中有多步结晶。在保持优秀的非晶形成能力(amorphous-forming ability,AFA)的前提下,两个结晶峰之间的温度差扩大与Ni元素的添加量有关,宽的晶化峰区间有利于退火处理过程中α-Fe纳米晶的形成。这为该体系铁基非晶合金进行等温时效处理提供了条件并且创造了工业化应用的可能性。通过最佳温度的退火处理,该体系合金Ms达到199 emu/g,内禀矫顽力(jHc)从50 Oe下降到33 Oe。退火温度和时间不仅影响纳米晶的析出,而且对控制晶粒尺寸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适当的退火工艺对于提高这些铁基纳米晶软磁材料的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论文的研究结果有助于我们了解非晶形成能力与微观结构的关系,并掌握元素替换和等温退火对铁基非晶态合金的微观结构和软磁性能的影响,在铁基非晶合金研究领域提供了大量可供参考的信息。
法阳[8](2017)在《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磁性与晶化行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Fe基非晶合金具有优异力学性能、良好磁学性能和低廉成本等优点,是目前非晶合金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开发具有高玻璃形成能力(GFA)和优异软磁性能的Fe基非晶合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工程应用价值。本文采用熔体净化法和单辊甩带法相结合得到Fe-Nb-B三元以及(Fe,Co)-Nb-B多元非晶合金。采用X射线衍射(XRD)、差示扫描量热(DSC)、振动样品磁强计(VSM)、四探针测试等技术手段,测试合金的热学性能、软磁性能和电阻率。以Fe97-xNb3Bx(x=16,18,20;at%)和 Fe94-xNb6Bx(x=13,15,17;at%)合金为研究对象,揭示其GFA和软磁性能与合金成分之间的关系。采用Co元素部分替换Fe元素制备(Fe1-xCox)79Nb3B18(x=0.15,0.3,0.45,0.6,0.75;at%)非晶合金,揭示 Co 含量对合金GFA、软磁性能和室温电阻率的影响规律。并采用等温退火法研究(Fe1-xCox)79Nb3B18的晶化行为,研究合金晶化行为与退火温度/时间之间的关系,开发出具有优异综合性能的Fe基非晶/纳米晶合金。本文取得得主要研究结论有:研究了 Fe-Nb-B三元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软磁性能和室温电阻率与合金成分之间的规律性。对于Fe94-xNb6Bx(x=16,18,20;at%)合金,合金的GFA与热稳定性随着B含量的增加而提高,Fe77Nb6B17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最佳,△Tx和Tx分别高达48 K和864 K;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Ms和矫顽力Hc分别为80~108 emu/g和0.03~7.76 Oe,其Ms随着B含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规律。对于Fe97-xNb3Bx(x=16,18,20;at%)合金,增加B含量使得其晶化起始温度Tx和过冷液相区△Tx分别由815 K增加至852 K和由12 K增加至31 K,合金的GFA与热稳定性得以提高;随着B含量由16 at%增加到20 at%,其饱和磁感应强度Ms先由126emu/g降低到122emu/g,而后又增加至139emu/g。Fe94-xNb6Bx和Fe97-xNb3Bx合金的室温电阻率分别为122~133μΩcm和118~151μΩ cm。Co元素替代Fe元素使得(Fe1-xCox)79Nb3B18合金的GFA和热稳定性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当x=0.45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最佳,此时△Tx、Trg和γ分别达到最大值60 K、0.538和0.377。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随Co含量增加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这与合金的原子磁矩密切相关。当x=0.45时,合金的软磁性能达到最佳,此时其Ms达到最大值140 emu/g。Co元素的加入使得合金电阻率显着降低,由124μΩ cm降低至70 μΩ cm。研究表明,(Fe1-xCox)79Nb3B18 非晶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高低与其软磁性能具有一致性,即高玻璃形成能力的非晶合金具有更优异的软磁性能;然而,合金室温电阻率的高低则与玻璃形成能力和软磁性能的变化规律不一致。等温退火处理研究表明,不同Co成分的(Fe1-xCox)79Nb3B18非晶合金首先从非晶基体上析出α-Fe(Co)和Fe23B6相,而后由Fe23B6相分解形成Fe2B相,最终晶化产物为α-Fe(Co)+Fe23B6+Fe2B相。退火处理使得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和矫顽力得以提高。当Co含量x=0.45时,合金经910 K退火1200 s后的饱和磁感应强度达到180 emu/g、矫顽力为5.08 Oe,远高于淬火态合金的软磁性能。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与退火温度和退火时间密切相关,通过制定合理的退火工艺可以精确控制析出相的种类、尺寸及分布特征,制备得到高性能的Fe基非晶/纳米晶合金。退火温度介于Tg~Tx1之间时,延长退火时间使得(Fe0.4Co0.6)79Nb3B18非晶合金的饱和磁感应强度Ms由113 emu/g缓慢增加至132 emu/g,而其矫顽力对退火时间并不十分敏感。退火温度Ta>Tx1时,随着退火时间的增加,(Fe0.4Co0.6)79Nb3B18合金的晶粒尺寸在30~60 s极短时间内达到稳定值,之后先减小后升高。退火温度Tg<Ta<Tx1时,合金晶粒尺寸随着退火时间增加呈先增加后减小的变化规律。在相同退火时间90 s条件下,退火温度在Tg~Tm范围内逐渐增加时,晶粒尺寸先减小后增大。初生晶α-Fe(Co)有利于合金饱和磁感应强度的提高,而Fe2B相不利于合金磁学性能的改善。
张森富[9](2016)在《磁畴壁结构动力学及其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自旋电子学将电子的自旋属性和电荷属性紧密地联系了起来,这两个自由度的结合为开发性能优异的电子器件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赛道存储器,自旋纳米振荡器,STT-MRAM就是其中三种典型的自旋电子学器件,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然而在实现应用之前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本论文主要通过微磁学模拟和实验的手段,针对赛道存储器和自旋纳米振荡器等自旋电子学器件遇到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一)赛道存储器问题研究Parkin起初设计的赛道存储器是基于面内磁化纳米带中的180度畴壁。相比之下,基于360度畴壁的赛道存储器具有更高的存储密度和较强的抗磁场干扰能力。在第三章中,我们首先设计了简单的产生360度畴壁的电极结构并通过微磁学模拟发现,要成功产生360度畴壁,电流脉冲的下降过程需要缓慢降低以防止畴壁湮灭。然后利用平行纳米带中360度畴壁和180度畴壁的耦合,或者两个360度畴壁的耦合提高了360度畴壁的稳定性,从而使360度畴壁的极限速度提高了81.1%。第四章中,我们研究了磁振子(自旋波)与360度畴壁的相互作用,自旋波的传播过程没有电荷输运,所以为解决焦耳热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微磁学模拟研究发现,自旋波也可以驱动360度畴壁运动,而且根据材料参数和自旋波频率的不同,畴壁可以沿着自旋波方向或者反方向运动。此外,通过被360度畴壁反射的自旋波研究了自旋波的多普勒效应。通过透射自旋波研究了自旋波的相位移动效应。垂直各向异性材料纳米带中的畴壁宽度非常窄,而且临界电流密度也比面内磁化样品中要低,所以非常有利于提高赛道存储器的存储密度并降低功耗。产生磁畴壁是研究其应用的一个非常关键的步骤,传统上是利用一个与纳米带垂直的直线电极来产生畴壁。第五章中,我们提出了一个非常高效的在垂直各向异性纳米带中注入磁畴的Π型的电极结构。这种方法可以用5.35×1011 A/m2的电流脉冲在15 ns的脉冲时间内在Co/Ni多层膜中成功产生一个磁畴。实验和计算结果都证明这种方法的能耗只有传统方法的30%左右。最后,我们通过反常霍尔效应测量了磁畴壁在十字叉结构处的钉扎和脱钉扎现象,并通过电流对脱钉扎场进行了调控。(二)自旋纳米振荡器问题研究自旋纳米振荡器有很多非常优异的性能,然而其输出功率是一个瓶颈问题,现在有一种非常好的解决思路就是制作振荡器阵列,然后通过多个振荡器信号的叠加来提高输出功率。第六章中,我们研究了点电流驱动隧道结结构中磁Skyrmion的振荡,并依此原理设计了一种新型的基于磁Skyrmion的自旋纳米振荡器。该振荡器可以在一个器件中同时输出多路信号,故而有望提高振荡器的输出功率。信号的线宽可以小于1 MHz。此外,该电极可以在108 A/m2的电流密度下工作且工作频率最小可以接近0 MHz,最大可以到GHz量级。
张世远[10](2015)在《南大物理百年》文中研究说明南京大学物理学科是中国高等学校中建立最早的物理学科之一,其历史可追溯到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于1915年创建的理化部物理学科,至今已经走过100年的历史。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历经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至1949年更名为国立南京大学。1937—1945年抗日战争期间,国立中央大学曾内迁重庆沙坪坝地区,直至1945年抗战胜利才回迁南京。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南京大学和金陵大
二、古地磁学、工作方法及其应用(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古地磁学、工作方法及其应用(一)(论文提纲范文)
(2)功能性无镉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量子点概述 |
1.2 量子点的光学性质 |
1.2.1 发射机制 |
1.2.2 尺寸相关带隙 |
1.2.3 I–III–VI族量子点的光学特性 |
1.3 核壳型量子点 |
1.4 量子点的合成方法 |
1.4.1 有机相合成 |
1.4.1.1 溶剂热法 |
1.4.1.2 热注射法 |
1.4.1.3 高温热分解法 |
1.4.2 水相合成 |
1.4.3 掺杂型核壳量子点 |
1.4.4 相转移策略 |
1.5 磁共振成像 |
1.5.1 磁共振成像原理 |
1.5.2 磁共振成像造影剂 |
1.6 量子点的表征技术 |
1.6.1 结构组成分析 |
1.6.2 光谱分析 |
1.6.3 表面性质分析 |
1.7 量子点的应用 |
1.7.1 量子点成像 |
1.7.2 治疗应用 |
1.8 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8.1 课题的研究内容 |
1.8.2 课题的创新点 |
1.9 课题的研究意义和挑战 |
1.9.1 课题的研究意义 |
1.9.2 课题的展望与挑战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所用仪器 |
2.3 量子点的制备过程 |
2.3.1 CIZS量子点实验部分 |
2.3.1.1 CIZS量子点的合成 |
2.3.1.2 CIZS/ZnS 量子点及磁性Mn掺杂CIZS/ZnS 量子点的合成 |
2.3.2 Cu_(2-x)Se纳米粒子实验部分 |
2.3.2.1 Cu_(2-x)Se纳米粒子的合成 |
2.3.2.2 Cu Fe Se纳米粒子的合成 |
2.3.3 CISe/ZnS量子点实验部分 |
2.3.3.1 CISe量子点的合成 |
2.3.3.2 CISe/ZnS量子点的合成 |
第三章 磁性Mn掺杂CuInZnS/ZnS核壳量子点的水相制备及其性质研究 |
3.1 CIZS/ZnS量子点的表征 |
3.1.1 CIZS/ZnS量子点的光谱表征 |
3.1.2 CIZS/ZnS量子点结构和成分的表征 |
3.1.3 CIZS/ZnS量子点的磁学性能表征 |
3.1.4 CIZS/ZnS量子点稳定性的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Mn掺杂对CIZS/ZnS量子点的光学性质的影响 |
3.2.2 Mn掺杂CIZS/ZnS量子点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3.2.3 Mn掺杂CIZS/ZnS量子点的组成表征 |
3.2.4 Mn掺杂CIZS/ZnS量子点的磁学性质 |
3.2.5 CIZS/ZnS量子点稳定性的表征 |
3.3 实验小结 |
第四章 磁性Fe掺杂Cu_(2-x)Se纳米粒子的水相制备及性质研究 |
4.1 Cu-Fe-Se纳米晶体的表征 |
4.1.1 Cu-Fe-Se纳米晶体的光谱表征 |
4.1.2 Cu-Fe-Se纳米晶体的结构和成分表征 |
4.1.3 Cu-Fe-Se纳米晶体的磁性表征 |
4.1.4 Cu-Fe-Se纳米晶体稳定性的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Cu-Fe-Se纳米晶体的光学性质 |
4.2.2 Cu-Fe-Se纳米晶体的形貌和结构表征 |
4.2.3 Fe掺杂对Cu_(2-x)Se纳米晶体的磁学性质的影响 |
4.2.4 CuFeSe纳米粒子的光热性能 |
4.3 实验小结 |
第五章 近红外发射Cu-In-Se/ZnS核壳量子点:水相合成和硫源效应 |
5.1 CISe/ZnS量子点的表征 |
5.1.1 CISe/ZnS量子点的光谱表征 |
5.1.2 CISe/ZnS量子点结构和成分的表征 |
5.1.3 CISe/ZnS量子点稳定性的表征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CISe/ZnS量子点光学性质 |
5.2.2 CISe/ZnS量子点形貌和结构表征 |
5.2.3 CISe/ZnS量子点表面性质的表征 |
5.2.4 CISe/ZnS量子点稳定性的表征 |
5.3 实验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区范围 |
1.2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1 研究所属领域 |
1.2.2 选题来源 |
1.2.3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岩浆型铜镍矿床的研究现状 |
1.3.2 岩浆型铜镍硫化物矿床地球物理勘查现状 |
1.3.3 找矿模型与成矿预测的研究现状 |
1.3.4 存在问题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研究认识 |
1.5.1 成岩成矿动力学背景与成矿作用研究 |
1.5.2 典型矿区多学科调查与研究 |
1.5.3 地球物理勘查研究 |
1.5.4 找矿模式及成矿预测研究 |
1.6 取得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地球物理背景 |
2.1 区域地层 |
2.1.1 太古宇 |
2.1.2 元古界 |
2.1.3 古生界 |
2.1.4 中生界 |
2.1.5 新生界 |
2.2 区域构造 |
2.2.1 断裂 |
2.2.2 褶皱 |
2.3 区域岩浆岩 |
2.3.1 太古宙岩浆岩 |
2.3.2 元古代岩浆岩 |
2.3.3 古生代岩浆岩 |
2.3.4 中生代侵入岩 |
2.3.5 新生代侵入岩 |
2.4 区域重力场特征 |
2.5 区域磁场特征 |
2.6 区域矿产分布 |
第3章 地球动力学背景 |
3.1 古陆核形成与演化阶段 |
3.1.1 古陆核的形成 |
3.1.2 古陆核的裂解 |
3.2 辽吉洋演化阶段 |
3.2.1 辽吉洋俯冲 |
3.2.2 辽吉洋闭合 |
3.2.3 辽吉洋闭合后伸展 |
3.3 哥伦比亚超大陆裂解阶段 |
3.4 古亚洲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4.1 古亚洲洋俯冲 |
3.4.2 古亚洲洋最终闭合 |
3.5 古太平洋构造域演化阶段 |
3.5.1 福洞岩群 |
3.5.2 年代学与同位素特征 |
3.5.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3.5.4 岩浆源区 |
3.5.5 成岩构造背景 |
第4章 典型矿区多学科综合调查 |
4.1 典型矿区地质特征 |
4.1.1 红旗岭 |
4.1.2 漂河川 |
4.1.3 长仁-獐项 |
4.2 成岩-成矿时代 |
4.3 岩石地球化学特征 |
4.3.1 主量元素特征 |
4.3.2 稀土和微量元素特征 |
4.3.3 锆石Hf同位素特征 |
4.4 原生岩浆与岩浆演化 |
4.4.1 岩浆源区性质 |
4.4.2 岩浆熔融程度 |
4.4.3 同化混染作用 |
4.4.4 铂族元素亏损 |
4.5 矿床成因 |
4.5.1 成矿构造背景 |
4.5.2 矿床成因 |
第5章 矿化信息提取与地球物理勘查 |
5.1 数据处理与信息提取 |
5.1.1 边界识别 |
5.1.2 离散小波变换 |
5.1.3 2.5 维人机交互式正反演 |
5.2 多尺度深部地球物理勘查 |
5.2.1 电磁法勘查 |
5.2.2 井中地球物理勘查 |
5.3 综合地球物理勘查 |
5.4 地球物理对岩浆通道识别 |
第6章 找矿模型及预测 |
6.1 成矿模式 |
6.1.1 红旗岭 |
6.1.2 漂河川 |
6.1.3 长仁-獐项 |
6.2 综合找矿模型 |
6.2.1 地质模型 |
6.2.2 地球物理模型 |
6.2.3 找矿评价指标 |
6.2.4 找矿方向 |
6.3 找矿预测 |
6.3.1 红旗岭A级找矿远景区 |
6.3.2 漂河川A级找矿远景区 |
6.3.3 长仁-獐项A级找矿远景区 |
6.3.4 六颗松B级找矿远景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4)西秦岭东段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构造响应的古地磁制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研究现状 |
1.2.2 古地磁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思路、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5 主要认识 |
第二章 区域地质概况与古地磁采样 |
2.1 区域地质背景概述 |
2.2 区域构造带 |
2.3 区域地层 |
2.3.1 白垩系 |
2.3.2 新近系 |
2.4 古地磁样品的采集 |
第三章 古地磁学和岩石磁学原理 |
3.1 古地磁学基本原理 |
3.2 岩石磁学 |
3.2.1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 |
3.2.2 等温剩磁实验 |
3.2.3 三轴等温剩磁热退磁实验 |
3.3 实验室中退磁的方法 |
3.4 退磁数据结果的统计和分析 |
3.5 古地磁数据的稳定性检验和可靠性判断 |
3.5.1 古地磁数据的稳定性检验 |
3.5.2 古地磁数据可靠性判断的标准 |
第四章 古地磁样品的实验测试及结果分析 |
4.1 岩石磁学实验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
4.2 磁化率各向异性(AMS)实验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
4.2.1 成县地区 |
4.2.2 凤县地区 |
4.2.3 舟曲地区 |
4.2.4 佛崖地区 |
4.2.5 武都地区 |
4.3 系统热退磁实验测试及其结果分析 |
4.3.1 舟曲地区 |
4.3.2 佛崖地区 |
4.3.3 成县地区 |
4.3.4 武都地区 |
第五章 讨论 |
5.1 研究区东部 |
5.2 研究区西部 |
5.3 研究区中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发表学术论文 |
致谢 |
(5)铁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晶合金及其发展历程 |
1.2 铁基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铁基非晶合金力学性能研究现状 |
1.2.2 铁基非晶合金力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铁基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1 铁基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研究现状 |
1.3.2 铁基纳米晶合金软磁性能存在的主要问题 |
1.4 铁基非晶合金降解有机染料性能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4.1 铁基非晶合金降解有机染料性能研究现状 |
1.4.2 铁基非晶合金降解有机染料性能存在问题 |
1.5 铁基非晶合金综合性能应用 |
1.6 本文研究目的、意义及主要内容 |
1.6.1 课题目的及意义 |
1.6.2 课题主要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及原理 |
2.1 样品制备 |
2.2 样品表征 |
2.2.1 尺寸与密度测试 |
2.2.2 热学性能测试 |
2.2.3 力学性能测试 |
2.2.4 磁性能测试 |
2.2.5 化学性能测试 |
2.2.6 结构表征 |
2.3 本文技术路线 |
第三章 Cu元素添加对FeCoBSiNb非晶合金形成能力、塑性变形和软磁性能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淬态FeCoBSiNb(Cu)非晶合金的形成能力 |
3.3 淬态FeCoBSiNb(Cu)非晶合金的力学性能 |
3.4 淬态FeCoBSiNb(Cu)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o元素添加对FePCCu非晶/纳米晶合金微观结构与软磁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 |
4.3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的热学性能 |
4.4 Fe(Co)PCCu非晶/纳米晶合金的软磁性能 |
4.5 Fe(Co)PCCu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B元素添加对FePCCu非晶/纳米晶合金微观结构与软磁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淬态FeP(B)CCu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 |
5.3 淬态FeP(B)CCu非晶合金的热学性能 |
5.4 FeP(B)CCu非晶/纳米晶合金的软磁性能 |
5.5 FeP(B)CCu非晶/纳米晶合金的结构与性能关系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Co元素添加对FePCCu非晶合金催化降解有机染料性能的影响 |
6.1 引言 |
6.2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的微观结构 |
6.3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的降解染料性能 |
6.4 降解产物分析 |
6.5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的表面形貌 |
6.6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的环境适应性与重复性 |
6.7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的耐腐蚀性能 |
6.8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降解染料效率的影响因素 |
6.9 淬态Fe(Co)PCCu非晶合金降解染料的过程 |
6.10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 |
7.1 主要实验结果 |
7.2 主要创新之处 |
7.3 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6)强磁场和高温辅助的一维碳纳米材料控制生长、机理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一维碳纳米材料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
1.1 概论、选题意义及重要性 |
1.2 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分类及结构 |
1.2.1 一维碳纳米材料简介及分类 |
1.2.2 碳纳米纤维的结构特性 |
1.2.3 碳纳米管的结构特性 |
1.3 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制备 |
1.3.1 化学气相沉积法 |
1.3.2 电弧放电法 |
1.3.3 激光蒸发法 |
1.3.4 火焰法 |
1.4 一维碳纳米材料可控生长的研究现状 |
1.4.1 形貌及微结构的控制 |
1.4.2 金属性与半导体单壁碳纳米管的可控分离 |
1.4.3 具有仿生结构的碳纳米管的可控生长 |
1.5 一维碳纳米材料的应用前景 |
1.5.1 聚合物增强 |
1.5.2 薄膜晶体管 |
1.5.3 传感器 |
1.5.4 超级电容器 |
1.5.5 光催化 |
1.6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来源 |
1.7 本论文所做的主要工作 |
1.8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 引言 |
2.2 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强磁场辅助制备 |
2.3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1 强磁场辅助制备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薄膜 |
2.3.2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制备 |
2.3.3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PMMA复合材料的制备 |
2.3.4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金纳米复合薄膜的制备 |
2.4 碳纳米纤维及其复合材料的制备 |
2.4.1 强磁场和高温辅助制备碳纳米纤维 |
2.4.2 利用碳纳米纤维转化为金刚石 |
2.4.3 ZnO/CNFs/NiO三元异质结构复合材料的制备 |
2.5 器件组装与性能测试 |
2.5.1 晶体管的组装及电学性能测试 |
2.5.2 力学性能、导电性及透光率测试 |
2.5.3 柔性传感器的组装及性能测试 |
2.5.4 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测试 |
2.5.5 光催化装置组装及性能测试 |
2.6 形貌、微结构及光谱表征 |
2.7 主要实验仪器及设备 |
2.8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强磁场辅助生长高纯度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 |
3.1 引言 |
3.2 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形貌及微结构特性 |
3.3 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度表征 |
3.3.1 拉曼光谱表征 |
3.3.2 紫外可见光近红外光谱表征 |
3.4 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电学性能测试 |
3.4.1 基于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薄膜晶体管的组装及电学性能测试 |
3.4.2 基于单根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场效应晶体管的组装及电学性能测试 |
3.5 强磁场选择生长半导体性单壁碳纳米管的机理研究 |
3.5.1 单壁碳纳米管的在磁场中的受力分析 |
3.5.2 单壁碳纳米管在磁场中的运动状态模拟 |
3.5.3 金属性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度与磁场强度的关系拟合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强磁场辅助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的制备及其超强力学性能 |
4.1 引言 |
4.2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的形貌、成分及微结构特征 |
4.3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的原位拉伸及力学性能测试 |
4.4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PMMA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测试 |
4.5 仿蜘蛛丝结构单壁碳纳米管/PET复合薄膜的电学性能及透光率测试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强度、高导电性仿生单壁碳纳米管纤维及其电化学性能 |
5.1 引言 |
5.2 仿生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形貌及微结构特征 |
5.3 仿生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力学性能测试 |
5.4 仿生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电学性能测试 |
5.5 仿生单壁碳纳米管纤维的拉伸硬化机理研究 |
5.6 仿生单壁碳纳米管纤维全固态超级电容器的组装及电化学性能表征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一种高灵敏度、长寿命和多功能传感器的设计与制备及其在人体健康监测中的应用 |
6.1 引言 |
6.2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微结构特征 |
6.3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传感性能测试 |
6.3.1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应变传感性能测试 |
6.3.2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气流传感性能测试 |
6.3.3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温度传感性能测试 |
6.4 复合薄膜传感器的机理研究 |
6.4.1 应变传感机理 |
6.4.2 温度传感机理 |
6.5 复合薄膜传感器组装可穿戴设备监测人体健康 |
6.5.1 复合薄膜传感器监测脉搏 |
6.5.2 复合薄膜传感器监测呼吸 |
6.5.3 复合薄膜传感器监测关节活动 |
6.5.4 复合薄膜传感器监测体温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强磁场控制生长碳纳米纤维及其微结构转变机理 |
7.1 引言 |
7.2 强磁场对碳纳米纤维的形貌控制 |
7.3 强磁场对碳纳米纤维的微结构控制 |
7.4 强磁场和高温条件下碳纳米纤维的形貌及微结构转变机理 |
7.5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碳纳米纤维在低温、低压条件下转变为纳米金刚石 |
8.1 引言 |
8.2 碳纳米纤维及纳米金刚石的形貌及微结构特征 |
8.3 温度对纳米金刚石转变的影响 |
8.4 碳纳米纤维转变为纳米金刚石的机理研究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3D网络状ZnO/CNFs/NiO异质结及其光催化性能研究 |
9.1 引言 |
9.2 ZnO/CNFs/NiO异质结的微结构特征 |
9.3 ZnO/CNFs/NiO异质结的生长机理 |
9.4 ZnO/CNFs/NiO异质结的光催化性能 |
9.5 ZnO/CNFs/NiO异质结的光催化机理 |
9.6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及获奖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历 |
Curriculum Vitae |
(7)元素替换与等温退火对铁基非晶合金结构性能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非晶态合金发展历史 |
1.2 非晶态合金的形成理论 |
1.2.1 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热力学参数 |
1.2.2 非晶态合金形成的动力学因素 |
1.2.3 非晶态合金形成的结构学影响因素 |
1.3 铁基非晶合金的研究现状 |
1.4 Fe基非晶态合金的性能及其应用展望 |
1.4.1 Fe基非晶的磁性能 |
1.4.2 Fe非晶的化学性能 |
1.4.3 Fe非晶的其他物理性能 |
1.5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原理与方法 |
2.1 实验概述 |
2.2 非晶态合金的主要制备方法 |
2.2.1 从气态制备非晶态合金 |
2.2.2 从液态制备非晶态合金 |
2.2.3 从固态制备非晶态合金 |
2.2.4 非晶态合金的其他制备方法 |
2.3 合金的制备及其分析测试方法 |
2.3.1 非晶合金的制备方法 |
2.3.2 铁基非晶纳米晶制备方法 |
2.3.3 合金的结构检测分析 |
2.3.4 铁基非晶热力学性能测试 |
2.3.5 铁基非晶磁学性能测试 |
第三章 正电子湮灭技术对(Fe_(71.2)B_(24)Y_(4.8))_(100-x)Nb_x体系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过程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新型Fe_(75)Co_(4-x)B_(13)Y_4Nb_4Ni_x非晶态合金研发 |
4.1 引言 |
4.2 非晶合金成分设计 |
4.2.1 .铁磁性元素 |
4.2.2 非晶形成元素 |
4.2.3 促进纳米晶析出元素 |
4.3 元素替换对于铁基非晶合金形成能力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元素替换与等温时效对Fe_(75)Co_4B_(13)Y_4Nb_(4-x)Ni_x系列非晶态合金性能的影响 |
5.1 引言 |
5.1.1 研究背景 |
5.1.2 随机各向异性模型 |
5.1.3 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中的随机各向异性模型 |
5.1.4 Scherrer公式 |
5.2 实验步骤 |
5.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1 铁基非晶合金带材的性能 |
5.3.2 等温退火处理后的Fe_(75)Co_4B_(13)Y_4Nb_(4-x)Ni_x(X=0,0.5,1,2,3 and4 at. %)系列非晶合金的磁学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度主要实验内容 |
6.2 主要结果与创新点 |
6.3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8)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磁性与晶化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Fe基非晶合金 |
1.1.1 Fe基非晶合金的发展 |
1.1.2 Fe基非晶合金的研究目的意义 |
1.2 Fe基非晶合金的性能研究 |
1.2.1 Fe基非晶合金的非晶形成能力 |
1.2.2 Fe基非晶软磁合金 |
1.2.3 Fe非晶合金的其它物理性能 |
1.2.4 Fe基非晶合金晶化行为 |
1.3 Fe基非晶合金的制备 |
1.4 Fe基非晶合金的应用 |
1.5 本文研究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5.1 本文研究意义 |
1.5.2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实验过程及分析 |
2.1 技术路线 |
2.2 实验过程 |
2.2.1 母合金熔配 |
2.2.2 非晶带材的制备 |
2.2.3 退火工艺 |
2.3 性能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仪 |
2.3.2 热分析 |
2.3.3 磁学性能 |
2.3.4 电阻率 |
3 Fe-Nb-B三元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软磁性能及电阻率 |
3.1 Fe_(94-x)Nb_6B_x非晶合金 |
3.1.1 结构表征与热分析 |
3.1.2 软磁性能 |
3.1.3 室温电阻率 |
3.2 Fe_(97-x)Nb_3B_x非晶合金 |
3.2.1 结构表征与热分析 |
3.2.2 软磁性能 |
3.2.3 室温电阻率 |
3.3 分析与讨论 |
3.3.1 B含量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3.3.2 合金的软磁性能 |
3.3.3 合金电阻率与B含量之间的关系 |
3.4 本章小结 |
4 (Fe, Co)-Nb-B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与软磁性能 |
4.1 XRD分析 |
4.2 Co含量对(Fe_(1-x)Co)x)_(79)Nb_3B_(18)合金玻璃形成能力的影响 |
4.3 (Fe_(1-x)Co)x)_(79)Nb_3B_(18)非晶合金的软磁性能 |
4.4 (Fe_(1-x)Co)x)_(79)Nb_3B_(18)非晶合金的室温电阻率 |
4.5 分析与讨论 |
4.5.1 Co含量对合金非晶形成能力的影响 |
4.5.2 Co对合金磁性能影响机制 |
4.5.3 Co对合金电阻率影响机制 |
4.6 本章小结 |
5 Fe基多元非晶合金的纳米晶化特性及软磁性能 |
5.1 退火工艺的选择与制定 |
5.1.1 退火工艺选择 |
5.1.2 等温退火工艺 |
5.2 晶化产物的鉴定 |
5.3 (Fe_(1-x)Co)x)_(79)Nb_3B_(18)合金等温晶化后的软磁性能 |
5.4 (Fe_(0.4)Co_(0.6))_(79)Nb_3B_(18)合金晶化行为 |
5.4.1 初生晶化相 |
5.4.2 不同温度等温退火 |
5.4.3 相同时间不同温度等温退火 |
5.4.4 (Fe_(0.4)Co_(0.6))_(79)Nb_3B_(18)非晶等温晶化后的软磁性能 |
5.5 分析与讨论 |
5.5.1 退火时间对晶粒尺寸的影响 |
5.5.2 退火温度对晶粒尺寸的影响 |
5.5.3 晶粒尺寸随退火工艺变化理论分析 |
5.5.4 退火工艺与物相变化理论分析 |
5.5.5 退火工艺对合金磁性能的理论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磁畴壁结构动力学及其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磁电阻效应 |
1.1.1 各向异性磁电阻(AMR) |
1.1.2 巨磁电阻效应(GMR) |
1.1.3 隧道磁电阻效应(TMR) |
1.2 自旋转移矩效应(STT) |
1.3 磁随机存储器(MRAM) |
1.3.1 传统MRAM |
1.3.2 STT-MRAM |
1.4 赛道存储器 |
1.5 自旋纳米振荡器 |
1.6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微磁学原理及计算方法 |
2.1 磁性材料中的能量描述 |
2.1.1 交换能 |
2.1.2 DM相互作用能 |
2.1.3 磁晶各向异性能 |
2.1.4 Zeeman能 |
2.1.5 退磁能 |
2.2 静态微磁学-Brown方程 |
2.3 动态微磁学 |
2.4 数值计算方法 |
2.4.1 交换能的求解 |
2.4.2 Zeeman能的求解 |
2.4.3 各向异性能的求解 |
2.4.4 退磁能的求解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畴壁耦合提高360度畴壁的稳定性 |
3.1 微磁学模型与参数 |
3.2 360度畴壁的产生 |
3.3 360度畴壁与180度畴壁的耦合 |
3.4 双360度畴壁的耦合 |
3.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自旋波与360度畴壁的相互作用 |
4.1 研究模型及参数设置 |
4.2 自旋波驱动的360度畴壁运动 |
4.3 自旋波的相移 |
4.4 自旋波的多普勒效应 |
4.5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垂直各向异性纳米带中磁畴壁的产生与钉扎 |
5.1 样品制备与电学测试 |
5.2 畴壁的产生 |
5.2.1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2 微磁学模拟与分析 |
5.3 磁畴壁在霍尔条结构处的钉扎与脱钉扎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电流驱动磁skyrmion振荡及应用 |
6.1 电流驱动的磁skyrmion纳米振荡器 |
6.1.1 计算模型及参数设置 |
6.1.2 Skyrmion的产生及其稳定性 |
6.1.3 电流驱动的单个Skyrmion动力学 |
6.1.4 单个Skyrmion的纳米振荡器 |
6.1.5 存在杂质下的纳米振荡器稳定性研究 |
6.1.6 多个Skyrmion的纳米振荡器 |
6.2 电流驱动的磁skyrmion四位存储器 |
6.3 总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总结和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研究成果 |
致谢 |
(10)南大物理百年(论文提纲范文)
1建校初期到抗战前(1902-1937) |
2抗日战争期间(1937-1945) |
3复员后至解放初期(1946-1949) |
4建国初期至“文革”前(1949-1966) |
5“文革”十年(1966-1976) |
6拨乱反正,快速发展(1977-1984) |
7励精图治,奋发进取,在改革开放中崛起(1984-2000) |
8跨越新高度,攀登新高峰(2001-2015) |
四、古地磁学、工作方法及其应用(一)(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技术在初三物理总复习中的实践研究[D]. 谭潇. 西南大学, 2021
- [2]功能性无镉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性质研究[D]. 贾玉秀. 青岛科技大学, 2021
- [3]吉林省中东部中生代岩浆铜镍硫化物矿床地质地球物理找矿模型及预测研究[D]. 许志河. 吉林大学, 2020(03)
- [4]西秦岭东段对青藏高原东向扩展过程构造响应的古地磁制约[D]. 陶帅. 西北大学, 2020(02)
- [5]铁基非晶/纳米晶软磁合金结构与性能研究[D]. 侯龙. 东南大学, 2020(01)
- [6]强磁场和高温辅助的一维碳纳米材料控制生长、机理及应用研究[D]. 罗成志. 武汉大学, 2018(06)
- [7]元素替换与等温退火对铁基非晶合金结构性能的影响[D]. 刘鹏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18(02)
- [8]铁基非晶/纳米晶合金磁性与晶化行为研究[D]. 法阳. 西安工业大学, 2017(02)
- [9]磁畴壁结构动力学及其应用研究[D]. 张森富. 兰州大学, 2016(11)
- [10]南大物理百年[J]. 张世远. 物理,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