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经尿道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准备和配合(论文文献综述)
马凰斌[1](2014)在《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临床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探讨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可行性及疗效,为临床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提供一定的指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9-03-01至2013-03-01收治的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共121例,其中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62例(A组),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59例(B组),通过对两组术前、术后的临床指标,术后的临床疗效、并发症及肿瘤复发情况进行比较,以探讨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可行性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A组术后随访9-36个月,平均22.50个月;B组术后随访7-36个月,平均22.75个月。1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手术与单纯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可明显改善患者排尿症状。术后随访6个月,A组患者平均I-PSS评分、QOL评分与术前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B组患者平均I-PSS评分、QOL评分与术前比较,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经组间比较,两组术前I-PSS评分、QOL评分均无显着性差异(P>0.05);术后A组患者排尿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B组患者,两组I-PSS评分、QOL评分的比较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B组患者中有6例于随访期内因良性前列腺增生行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等症状较术前均明显改善。2两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通过对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膀胱冲洗时间、尿管保留时间的比较,A组患者较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延长,术中出血量明显增加,同时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及尿管保留时间亦明显延长,均具有显着性差异(P<0.01);但两组住院时间比较无显着性差异(P>0.05)。3同期行经尿道电切手术与单纯行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A组患者中有3例出现闭孔神经反射,3例并发术后出血,2例出现尿路感染,2例并发尿道狭窄;B组患者中有4例出现闭孔神经反射,2例并发术后出血,3例出现尿路感染,1例并发尿道狭窄。两组患者中均未出现穿孔、尿失禁、TURS、勃起功能障碍等并发症。经组间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4术后随访期内,A组患者中有7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16.86±7.08个月,其中单发5例,多发2例;B组患者中亦有7例复发,平均复发时间为18.43±8.00个月,其中单发4例,多发3例。经组间比较,两组术后膀胱肿瘤的复发率无显着性差异(P>0.05),复发时间亦无显着性差异(P>0.05)。两组复发的膀胱肿瘤均无原位复发,均未发现尿道及前列腺窝的种植转移。复发的患者再次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随访期内均未再复发。结论:1同期施行经尿道电切手术与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相比,不会延长患者的住院时间,但可明显增加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尿管保留时间。2同期施行经尿道电切手术与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比较,在解除下尿路梗阻症状的同时,不会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及膀胱肿瘤的复发率,没有缩短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时间,同时也未发现有前列腺窝及尿道处的种植转移。具有安全、疗效可靠、减轻患者痛苦和减少治疗费用的优势。
韩国辉[2](2020)在《经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剜除术与传统电切术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分析》文中指出目的分别应用等离子柱状电极和传统方法膀胱肿物切除,全面分析比较两种手术方式的安全性及疗效,探究以上两种术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优缺点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2年来收集自华北理工大学附属医院的非肌层浸润性膀胱肿瘤患者共80例。根据术式不同分为TURBT组行传统手术切除,另一组为ERBT组行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每组各40例。术中用0.9%Nacl为冲洗液,记录每组患者基本资料、手术时长、消耗的冲洗液总量、术中出血量、留置尿管时间、住院时间、病理标本合格率(是否含有肌层组织)、以及3个月随访复查时复发的例数。将以上项目数据进行统计学数据处理,比较分析两种器械在切除膀胱肿瘤方面的安全性及疗效。结果术前ERBT组和TURBT组的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输血病例,两组均无严重并发症(膀胱穿孔、大血管损伤)发生;ERBT组住院天数、尿管留置时间虽然短于TURBT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在术中闭孔神经反射几率、术中失血、灌洗液用量、术后病理合格率、3个月后肿瘤复发率方面ERBT组要优于TURBT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两组术式均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方面二者没有优劣之别。2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可以减少术中出血,降低闭孔神经反射的发生。3经尿道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病理标本肌层含有率更高从而分期更加精准,3个月复发率较传统术式低。图10幅;表3个;参197篇。
陶文林[3](2020)在《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单中心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比较国产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与进口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并为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指南和共识的修订、临床路径的设计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河南大学淮河医院泌尿外科诊治的BPH患者行单中心、前瞻性研究。根据微创等离子手术设备的不同,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分为进口设备组和国产设备组。收集并记录患者术前的年龄、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最大尿流率(Maximum urinary flow rate,Qmax)、膀胱残余尿量(Post void residual,PVR)、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值(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前列腺体积、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nternational prostate symptom score,IPSS)、生活质量评分(Quality of life score,QOL评分)、血红蛋白值(Hemoglobin,HB);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导尿管留置时间、住院时间、血红蛋白值、手术时间、切割前列腺组织重量;以及术后3个月、术后12个月Qmax、PVR、IPSS及QOL评分和术后12月内相关手术并发症及不良事件。结果:1.进口设备组和国产设备组患者的年龄、BMI、术前前列腺体积、PSA、IPSS、QOL评分、Qmax、PVR及血红蛋白值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进口设备组和国产设备组患者围手术期血红蛋白值的变化幅度、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切割前列腺组织重量及切割效率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的Qmax、PVR、IPSS、QOL评分均较术前显着改善,经行t检验,差异具有显着统计学意义;而两组间术后3个月、12个月Qmax、PVR、IPSS评分、QOL评分,经行t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患者术后均随访12个月,期间均无TURS、再次手术及严重并发症发生。进口设备组出现尿路感染1例,术后继发出血1例;而国产设备组出现尿路感染3例,膀胱痉挛1例、拔除尿管后尿潴留1例,经对症治疗,均已治愈。在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进口设备组7.1%(2/28)与国产设备组17.2%(5/29)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国产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和进口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应用于PKRP治疗BPH患者时均可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2.国产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和进口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应用于PKRP治疗BPH患者时,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术后恢复等方面,疗效相似;且二者在并发症的发生及安全性方面无显着差异,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王伟,来光华[4](2018)在《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文中认为目的观察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收治的膀胱肿瘤患者60例,所有患者术前均行膀胱镜、超声等检查确诊,均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采用WOLF汽化电切镜,以5%甘露醇为灌洗液,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组采取综合护理,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SAS评分及两组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干预组与对照组患者干预后的SAS评分分别为(32.6±9.1)分、(40.6±11.5)分,干预组的SAS评分显着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干预组患者的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干预组患者膀胱痉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干预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显着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显着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较好,可以减轻患者的焦虑心理,有利于术后恢复,且可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从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陈果,吴波,陈亮[5](2019)在《同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收治的60例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分为每组各30例的单独组与联合组,单独组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联合组加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术后均配合给予坦索罗辛治疗,对比两组I-PSS评分、围术期指标、不良反应,并对二者实施不同手术后的生活质量。结果联合组术后I-PSS评分明显低于单独组术后的I-PSS评分(P <0.05),联合组与单独组相比术后导尿管留置时间、术后冲洗时间均较短(P <0.05),联合组较单独组相比各个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升高,组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同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效果突出,围术期指标更好,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
曹莎煌[6](2020)在《1470nm半导体激光在高风险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技术(Di LEP)在高风险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安全性及有效性,为半导体激光技术在临床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本项研究对139例分别行Di LEP(75例)和PKRP(64例)的高危BP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为我组在2017年10月至2019年10月期间收治,患者IPSS评分均≧8分,内科医治效果不佳或者拒绝内科医治,或出现了相关并发症,达到明确手术指征。所有患者年龄均超过70岁(70-90岁之间)并伴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下列高风险因素,其中局部高风险因素包括:大体积前列腺(前列腺体积>80ml)、BPH复发、尿路感染、输尿管或膀胱结石、膀胱肿瘤、腹股沟疝;全身高风险因素包括:肾积水伴肾功能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糖尿病、凝血功能异常、冠心病、脑梗塞、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肺功能不全、贫血。所有患者手术均为同一术者(高年资的主任医师)完成。我们收集所有患者的术前一般指标(年龄、前列腺体积、PSA、IPSS、QOL、Qmax、PVR、Hb、血钠值、血压值)、术前高危因素、术中指标(手术时间)、术后指标(Hb、血钠值、导尿管留置时间、膀胱冲洗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及术后随访指标(IPSS、QOL、Qmax、PVR),并对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两组高风险BPH患者样本在术前一般指标(年龄、前列腺体积、术前PSA、IPSS、QOL、Qmax、PVR、术前血红蛋白及血钠值、术前收缩压及舒张压)和术前高风险因素上具有同质性(p>0.05),可行临床对比。2、两组高风险BPH患者的术中手术时间无显着差异(p>0.05),术后血钠值无显着性差异(p>0.05);3、Di LEP组的术后Hb值要明显高于PKRP组(p<0.05);Di LEP组的术后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要明显短于PKRP组(p<0.01)。4、两组术后3个月的随访指标(IPSS评分、QOL评分、Qmax及PVR)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1);两组间对比术后3个月的随访指标发现无显着性差异(p>0.05)。5、Di LEP组的术后总体并发症及继发性出血发生率要明显低于PKRP组(p<0.05),但在术后其余并发症上(包括暂时性尿失禁、尿路感染、尿道狭窄、膀胱颈挛缩术后出血)无显着性差异(p>0.05)。结论:1.半导体激光技术与等离子体双极技术在切除前列腺组织方面效率相当,且术后均能给高风险BPH患者的下尿路症状带来有效的临床改善。2.半导体激光技术的术中止血效果要优于等离子体双极技术,在治疗高风险BPH患者方面有着更好的安全性。3.应用半导体激光技术治疗的患者术后恢复快,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继发性出血概率低,在治疗高风险BPH患者方面半导体激光技术比等离子体双极技术拥有着更好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刘晓飞[7](2016)在《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文中研究说明背景与目的在我国泌尿系统疾病里,膀胱癌是发病率高居第1位的恶性肿瘤。初发膀胱癌中多数都是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NMIBC)[1]。对NMIBC的治疗多采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TURBT)。其特点是术后较容易发生复发。良性前列腺增生症(BPH)是导致中老年男性排尿障碍最多见的一种良性疾病,其发病率和年龄有正相关的关系,在60岁时约有一半的人发病,而到80岁时中有高达83%的男性均罹患此病[4]。针对BPH患者的治疗,手术多采用TUVP。膀胱癌患者中有7%同时合并BPH。膀胱癌发病的危险因素尚不明十分确,BPH引起的下尿路梗阻被认为可能是原因之一。NMIBC和BPH二者位置上相近,手术入路一致,从手术方式来讲可以同期手术治疗。同期手术会使得尿道前列腺部暴露出比较大的创面,鉴于膀胱肿瘤多为尿路移行上皮细胞癌,具有种植转移的特性,同期手术是否会提高膀胱肿瘤术后的复发情况,目前尚无准确定论。因此进行同期手术对NMIBC合并BPH患者术后肿瘤复发率及对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探讨对NMIBC合并BPH患者同期施行TURBT和TUVP的可行性和疗效,对患有膀胱肿瘤同时合并BPH的病人的临床治疗提供指导。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2.1月-2015.6月收治的NMIBC合BPH患者的临床资料,总共69例,其中同期行TURBT及TUVP术者34例,作为研究组,单纯行TURBT术者35例,作为对照组。通过对比两组术后肿瘤复发率、平均复发时间、前列腺窝复发例数等肿瘤复发情况以及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膀胱冲洗天数、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等围手术期观察指标和研究组术前术后IPSS评分、最大尿流率Qmax、PVR等的变化情况,来探讨同期手术治疗NMIBC合并BPH的有效性以及安全性。结果两组手术全部顺利做完。研究组5例复发,复发率为14.70%,初次复发平均时间为16.80月,对照组4例复发,复发率为11.42%,初次复发平均时间为17.25月;两组在随访过程中均未发现有前列腺窝处种植转移病例,两组复发率及复发时间的对比差异并不显着(P>0.05)。研究组手术时间平均51.28±17.8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74.26±26.73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平均4.63±1.56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75±1.43d。对照组患者手术时间平均26.72±12.37min;出血量平均21.70±10.28ml;术后膀胱冲洗时间平均3.12±1.13d;术后住院时间平均6.49±1.55d。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更长,平均出血量更多,平均膀胱冲洗时间更长,(P<0.05).两组术后住院时间则相当,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1例发生暂时性压力性尿失禁,经盆底肌训练及应用膀胱松弛剂后1周内得到完全改善。1例术后膀胱出血,1例术后膀胱颈口挛缩。共3例并发症(8.82%)。对照组1例术后尿道狭窄,行尿道狭窄冷切术后排尿正常,2例并发术后膀胱出血,给予对症治疗后好转。也是共3例(8.57%)。两组均未出现膀胱穿孔、电切综合征等并发症。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较无显着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前IPSS评分平均21.25±5.58分,Qmax平均7.83±2.65ml/s,残余尿量平均76.3±28.2ml。术后IPSS评分平均6.35±3.27分,Qmax平均18.61±7.37ml/s,残余尿量平均16.72±2.23ml。术后下尿路梗阻症状的指标与术前相比较,均较术前有所改善,差异显着(P<0.05)。结论1、同期手术与单纯行TURBT相比,并未增加膀胱肿瘤的复发率,也不增加癌细胞种植转移于前列腺窝的风险。同时同期手术还可以解除病人的下尿路梗阻症状,使患者得生活质量得到提高。同期手术有效果可靠、使患者不用再接受二次手术、减轻病人经济压力的优点。2、同期手术与单纯手术相比,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不增加,也不增加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但手术时间延长,手术过程出血量增多、术后持续膀胱冲洗的时间延长。
母健君,王小平,吴佳丽[8](2018)在《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分析》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疗效。方法:收集浅表性膀胱癌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试验组患者则给予经尿道膀胱肿瘤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以及两组患者24个月内复发情况。结果:试验组较对照组患者比较,治疗前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差异不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比较均显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均显着减少,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非手术区域复发、前列腺窝内复发情况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效果显着,相较于膀胱肿瘤部分切除术而言经尿道膀胱肿瘤超脉冲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术中出血更少,手术持续时间更短。但值得注意的是手术质量的好坏与前列腺窝内复发有着一定关系,术者应严格避免医源性种植转移。
温力[9](2006)在《同期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文中提出目的:探讨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前列腺汽化电切术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83例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手术方法。30例同期行膀胱部分切除术加耻骨上前列腺摘除术(A组),33例均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加前列腺汽化电切术(B组),20例单纯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C组)。结果:随访12~40个月,平均20个月。①A组同B组临床疗效相近,但B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输血量、输血次数、膀胱冲洗时间及留置尿管时间均明显低于A组;②A组同B组术后患者排尿困难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术后3个月IPSS、QOL、MRF、PVR比较,B组好于A组,A组同B组明显好于C组;③A组主要并发症的总发生率高于B组同C组;④A组膀胱肿瘤复发8例(26.7%,8/30),其中单发6例,多发2例。B组膀胱肿瘤复发7例(21.1%,7/33),其中单发5例,多发2例。C组膀胱肿瘤复发5例(25.0%,5/20),其中单发4例,多发1例。B组复发率低于A组同C组。所有复发肿瘤均为异位复发,未发现前列腺窝及后尿道有肿瘤种植,复发者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随访至今无复发。结论:同期施行经尿道电切手术与传统开放性手术相比较,具有安全,疗效可靠,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痛苦和经济费用的优势。同期施行经尿道电切手术与分期手术相比较,不增加合并症,使患者免受二次手术之苦,并未观察到有前列腺窝及后尿道种植转移。
丁玲[10](2015)在《行为疗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及前列腺电切术治疗的患者开展行为疗法,探讨其对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月接受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电切术的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开展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前1周开始增加盆底肌训练和排尿中断训练的行为疗法,观察两组患者术后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持续时间,并进行比较与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干预后,试验组患者膀胱痉挛的发生率为11.0%,持续时间为(35.2±10.9)s,显着低于对照组;同时,试验组患者的轻度、中度和重度膀胱痉挛情况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与前列腺电切术患者开展行为疗法,可缓解痉挛情况的发生,也能降低痉挛患者的病情程度,具有确切的临床应用价值。
二、经尿道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准备和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经尿道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准备和配合(论文提纲范文)
(1)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附表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膀胱肿瘤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微创治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2)经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剜除术与传统电切术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表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临床资料与方法 |
1.1.1 患者一般资料 |
1.1.2 纳入标准 |
1.1.3 排除标准 |
1.1.4 主要手术设备及材料 |
1.1.5 术前准备 |
1.1.6 手术方法 |
1.1.7 观察指标及标准 |
1.1.8 术后治疗及复查 |
1.1.9 统计学方法 |
1.2 结果 |
1.2.1 一般资料 |
1.2.2 术中及术后情况 |
1.2.3 术后病理结果 |
1.2.4 术者主观感受 |
1.3 讨论 |
1.4 展望与不足 |
1.5 小结 |
参考文献 |
结论 |
第2章 综述 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手术治疗进展 |
2.1 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 |
2.1.1 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发展 |
2.1.2 传统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的问题与不足 |
2.2 二次电切 |
2.3 膀胱肿瘤整块剜除术 |
2.3.1 膀胱肿瘤剜除理念 |
2.3.2 膀胱肿瘤剜除能量分类 |
2.3.3 膀胱肿瘤剜除优点与前景 |
2.4 新兴内窥镜技术 |
2.5 膀胱部分切除术 |
2.6 消除闭孔神经反射的研究 |
2.7 小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3)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单中心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资料与方法 |
2.1 临床资料 |
2.2 病例纳入标准 |
2.3 病例排除标准 |
2.4 主要仪器及材料 |
2.5 术前评估及手术方法 |
2.5.1 病史询问 |
2.5.2 体格检查 |
2.5.3 术前检查 |
2.5.4 术者要求 |
2.5.5 术前准备 |
2.5.6 手术方法 |
2.6 术后处理 |
2.7 术后随访 |
2.8 统计学方法 |
3 结果 |
3.1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术前一般资料比较 |
3.2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围手术期资料比较 |
3.3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术后疗效比较 |
3.4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并发症比较 |
4 讨论 |
4.1 前言 |
4.2 PKRP发展历史及现状 |
4.3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疗效的比较 |
4.4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
4.5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安全性比较 |
4.6 进口设备组与国产设备组并发症比较 |
4.7 本研究应用前景 |
4.8 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良性前列腺增生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英文缩略词表 |
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表(IPSS) |
生活质量指数(QOL) 评分 |
致谢 |
(4)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常规护理 |
1.2.2 心理护理 |
1.2.3 引流管的护理 |
1.2.4 营养护理 |
1.2.5 膀胱冲洗的护理 |
1.3 观察指标 |
1.3.1 焦虑心理评价 |
1.3.2 手术指标 |
1.3.3 护理满意度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SAS评分比较 |
2.2 两组患者膀胱冲洗时间、留置导尿管时间、膀胱痉挛发生率比较 |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
3 讨论 |
(5)同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I-PSS评分及围术期指标对比 |
2.2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对比 |
2.3 两组术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
3 讨论 |
(6)1470nm半导体激光在高风险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词汇对照表 |
第1章 前言 |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
2.1 纳入标准 |
2.2 排除标准 |
2.3 临床资料及分组 |
2.4 病史采集 |
2.5 体格检查 |
2.6 辅助检查 |
2.7 术前准备 |
2.8 主要手术仪器及材料 |
2.9 手术方法 |
2.10 术后处理 |
2.11 观察及记录指标 |
2.12 统计学和制图方法 |
第3章 结果 |
3.1 DiLEP组与PKRP组术前相关指标的比较 |
3.2 DiLEP组与PKRP组术中及术后相关指标的比较 |
3.3 DiLEP组与PKRP组术前及术后3 个月相关指标的比较 |
3.4 DiLEP与 PKRP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
第4章 讨论 |
4.1 DiLEP组与PKRP组术前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4.2 DiLEP组与PKRP组术中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4.3 DiLEP组与PKRP组术后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4.4 DiLEP组与PKRP组术前及术后3 个月相关指标的比较分析 |
4.5 DiLEP组与PKRP组术后并发症的比较分析 |
4.6 本研究不足之处: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词 |
前言 |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非浸润性膀胱癌的治疗现状及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8)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1一般资料 |
2治疗方法 |
3疗效判定 |
4统计学方法 |
结果 |
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最大尿流率比较 |
2两组患者术中总出血量、手术时间比较 |
3两组患者治疗后非手术区域复发、前列腺窝内复发情况比较 |
讨论 |
(9)同期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致谢 |
(10)行为疗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资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四、经尿道前列腺膀胱肿瘤电切术的准备和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同期行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的临床观察[D]. 马凰斌. 河北医科大学, 2014(09)
- [2]经尿道等离子柱状电极剜除术与传统电切术式治疗非肌层浸润性膀胱癌的疗效对比分析[D]. 韩国辉. 华北理工大学, 2020(02)
- [3]微创等离子手术平台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的单中心有效性及安全性研究[D]. 陶文林. 河南大学, 2020(02)
- [4]综合护理干预在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治疗膀胱肿瘤患者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王伟,来光华. 中国现代医生, 2018(02)
- [5]同期经尿道电切术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膀胱肿瘤合并前列腺增生患者的临床研究[J]. 陈果,吴波,陈亮. 中国处方药, 2019(12)
- [6]1470nm半导体激光在高风险前列腺增生患者中的临床应用研究[D]. 曹莎煌. 南华大学, 2020(01)
- [7]同期经尿道电切术治疗非浸润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的临床分析[D]. 刘晓飞. 郑州大学, 2016(03)
- [8]同期经尿道手术治疗浅表性膀胱癌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疗效分析[J]. 母健君,王小平,吴佳丽. 陕西医学杂志, 2018(01)
- [9]同期经尿道电切手术治疗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观察[D]. 温力. 吉林大学, 2006(10)
- [10]行为疗法对经尿道膀胱肿瘤及前列腺增生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丁玲.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