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

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

一、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骚扰(论文文献综述)

王赤,陈志青,胡连欢,胡泽骏,薛向辉,徐轻尘,张贤国,李发泉,王威,宗位国,杜丽芳,袁伟,王一楠,刘正宽,丁宗华,郝永强,张清和,罗冰显,王喜珍,龚晚林[1](2021)在《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平台的发展态势和展望》文中提出文章简要回顾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设施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发展现状,并分析未来发展方向。目前,我国的空间环境天基监测已具备一定规模,覆盖主要的轨道类型,探测要素基本齐全,正在工程实施阶段的太阳风-磁层相互作用全景成像卫星(SMILE)计划、空间先进太阳观测台(ASO-S)计划,以及规划中的日地拉格朗日L1点监测,将促进天基监测能力的大幅提升。地基监测方面,网络化综合监测能力快速发展,"子午工程"二期正在建设的覆盖全国和高/中/低纬的、日地空间全圈层的立体式监测网络将使我国地基监测能力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同时,国际子午圈大科学计划的有序推进标志着我国空间环境地基监测正迈出辐射全球的步伐。我国空间环境监测平台已经进入天/地基融合发展的新阶段。

王婷[2](2021)在《第22、23和24太阳活动周期间太阳耀斑事件的统计研究》文中指出

陈玉莲,付炜,赵阳路,韩婧[3](2021)在《电离层的探测与骚扰预报》文中研究说明电离层是指位于地面60km至1000km处的被电离了的大气层。电离层对电波传播的影响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通过对电离层的探测可获取电离层物理特性参量随日、季节、年、太阳活动、地理环境等变化的分布、变化规律。本文主要讲述了电离层探测的方法、太阳活动对电离层的影响、电离层扰动对人类的影响、对电离层进行常规监测及骚扰预报的重要性以及电离层扰动与地震的关系。

赵坤娟[4](2020)在《基于iGMAS的电离层监测和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电离层对卫星信号的影响一直是全球卫星导航系统GNSS(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数据处理中主要的误差源之一。基于GNSS的电离层研究主要包括电离层延迟监测方法研究,建模和预报研究,以及电离层产品的应用。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DS(Bei 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全球组网建设完成,使得基于GNSS的电离层研究有了更多的机遇和可能性。一方面,北斗系统的星座不同于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在赤道上空包含特有的地球静止轨道GEO(Geostationary Earth Orbit)卫星,可实现高精度电离层延迟监测;另一方面,我国建立了独立的国际GNSS监测评估系统(international GNSS Monitoring and Assessment System,i GMAS),使得研究电离层有了可靠的数据支撑和分析基础。因此本文依托i GMAS重点开展了北斗GEO卫星的电离层监测、北斗全球广播电离层延迟修正模型BDGIM(Bei Dou Global broadcast Ionospheric delay correction Model)评估、i GMAS电离层产品长期预报方法研究。论文研究结果可促进i GMAS监测系统的完善和发展,为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和电离层相关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提供支撑。论文研究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如下:(1)利用北斗GEO卫星对地静止的特性,基于近几年的观测数据和频间偏差产品,开展了固定穿刺点处电离层TEC的连续监测试验研究。BDS特有的GEO卫星和地面站相对位置固定,其电离层穿刺点几乎固定不变,可对固定穿刺点处电离层进行连续不间断监测。因此论文提出利用GEO卫星双频观测数据对固定穿刺点处电离层TEC监测的方法。首先通过比较北斗码伪距和载波相位观测值的不同组合,分析得到B1&B2双频组合计算电离层延迟为最优组合。然后采用相位平滑伪距方法计算电离层延迟TEC,相较其他电离层数学模型,该方法的优点是不会引入模型误差,连续三年监测结果与IGS格网产品比较误差约为2TECU。最后利用GEO电离层连续的监测结果,分析了太阳活动的电离层响应特征。(2)在北斗三号全球系统开通之前,基于i GMAS全球跟踪网等数据,以GNSS多系统的事后精密电离层产品和双频实测电离层产品为参考,开展了北斗电离层模型(BDGIM)评估方法研究和实际的试验评估,并与其他广播电离层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评估结果表明:a)与BDSKlob相比BDGIM模型在性能上有了较大提升,电离层改正精度大约提高了20%,并弥补了BDSKlob模型在高纬度和两极区域异常的缺点;b)BDGIM模型和GPSKlob模型相比,模型参数更新率快,对全球范围内的电离层延迟描述更精确,北半球和赤道区域的电离层改正优势明显,南半球中纬度区域和GPSKlob模型精度相当,南半球高纬度区域会出现精度略逊于GPSKlob模型;c)BDGIM模型在电离层平静时期和春季异常时期的表现都优于BDSKlob、GPSKlob模型,在较长时间尺度上BDGIM模型也是可靠的。d)通过与双频实测电离层的对比,BDGIM的差值STD约为1~2.5 TECU;BDSKlob的差值STD约为2~3 TECU,GPSKlob的差值STD约为1.7~6.8 TECU。(3)基于i GMAS电离层产品研究了电离层TEC的长期预报方法,提出了电离层TEC的直接序列预报方法和间接系数预报方法,并对实际预报效果进行了验证。研究电离层TEC的长期预报方法,对于卫星导航系统自主运行,以及相关科学研究等具有重要意义。直接序列预报方法是利用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p,q)模型直接对每个格网点上的电离层VTEC序列进行预报,而间接系数预报方法是将电离层VTEC转换成球谐系数后,对球谐系数序列应用ARMA(p,q)模型进行预报。利用i GMAS电离层产品对提出的两种方法进行检验和比较,结果表明,在15天以内,上述两种方法的预报结果较好,和参考值比较具有很好的一致性,预报值和参考值之差小于3 TECU的格网点数占比75%以上,在每天太阳直射阶段和参考值的差值略大,在4 TECU以内,超过15天时,间接系数预报方法的精度略高于直接序列预报方法。通过6次30天的预报得到的2019年下半年结果显示,两种方法电离层预报的精度基本在80%以上。另外,直接序列预报方法适用于区域性预报,间接系数预报方法适用于全球性预报;临时预报采用直接序列预报方法较为省时,而连续自动化预报采用间接系数预报方法更省时省存储空间。

何宇飞[5](2020)在《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震电离层现象是地震孕育过程中所发生的复杂物理或化学过程在电离层中的响应。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这种现象被不断地报道,引起越来越多关注,被认为是用于监测地震活动的比较有前景且有效手段之一。近年来随着空间探测技术的发展,许多国家已经发射了专用于地震监测的卫星,实现了在卫星高度上的电离层原位测量,开展了大量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地震的复杂特性,电离层的高动态变化,观测数据的多源性,分析方法的差异,至今关于地震电离层耦合机制尚未得到统一的认识,将地震电离层现象应用于地震预报预测中依然是个很大的难题。因此,还需要更多的研究开展,去发现具有明显的短临特性,探索地震孕育与电离层变化之间的内在规律。法国于2004年发射了世界上第一颗专门服务于地震和火山监测的DEMETER卫星,获得了大量的观测资料,开创了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的新局面。欧洲航天局于2013年又成功发射了由三颗卫星组成SWARM卫星星座,开启了空间立体式同步观测,大大的提高了观测效率和观测数据的空间分辨,也为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本论文基于两种不同轨道运行方式的DEMETER单颗卫星和SWARM星座三颗卫星观测数据,分别利用不同的分析方法开展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研究工作,探索不同轨道运行方式下卫星电离层观测资料的背景信息,尝试针对单颗卫星和星座多颗卫星的电离层观测数据异常信息的提取方法,并基于不同的扰动参数,开展震例和统计研究,取得了如下新的认识和结论:(1)对以往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中的震例研究和统计研究结果进行系统的归纳和总结,获得了关于地震电离层现象的一些规律性的认识,即地震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的时间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长,电离层异常现象出现的震中距随着震级的增大而增大,地震电离层异常主要分布在地震震中南北两侧。(2)基于DEMETER卫星和SWARM星座观测数据,从空间分布和时间序列两个方面进行观测数据背景分析,得到观测数据空间分布随月份、季节及年度的变化,观测数据的时间序列存在的多种周期成分,并随着纬度的变化起主导的周期有所差异。在地磁纬度位于-10°~10°的范围内,卫星高度的电离层中也发现了F2层中存在的“年度异常”、“半年度异常”、“春秋分不对称异常”等现象。同纬度不同经度研究区域的时序曲线具有较好的相关性,且夜间的时序曲线相关更好。不同轨道高度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空间分布特征基本一致,数值差异较大。相邻轨道的两颗卫星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一致,但在正午时段磁赤道两侧,两星观测数据存在显着差别。(3)基于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对其运行期间全球7级以上和我国大陆6级以上的地震开展震例研究,发现有70%以上的地震能观测到震前异常变化,有增强的异常,有减弱的异常,并以增强异常为主。对多地震事件综合分析的结果显示,在震中区域存在着增强的异常变化,并且该异常变化主要集中出现在震前0~25天。依据地震参数分类的统计得到异常随震级增大其幅度增强,随震源深度增加异常减弱,并且南北半球的异常位置也有所不同。利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尝试对异常进行定量的评估,异常具有大于3σ的显着特性,并利用随机事件的分析结果,对综合分析和统计分析的结果进行检验,验证了异常与地震事件的相关性。(4)基于SWARM星座观测数据,提取了轨道观测中的快速扰动变化,对典型的震例进行震例分析,并探寻该类型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利用SWARM三颗卫星轨道的差异,对扰动在空间存在的范围及其可能的空间传播特征进行分析和计算,辨别其是否与地震孕育有关的电离层扰动现象。为进一步证实该类扰动与地震的相关性,对地震区和非震区、地震前和地震后的该类扰动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震区与非震区扰动的差别不显着,震前扰动相对于震后扰动在次数上具有优势,而相近数量的随机事件分析结果,震前震后扰动次数相近,说明与地震的震前活动有一定的关联。(5)对比单颗卫星和星座观测的结果,对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提出更有助于认识电离层背景变化特征,有利于识别地震电离层现象的星座轨道设计方案,为我国未来基于卫星星座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及其在防震减灾工作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梅莹[6](2020)在《基于长程相关性的突变早期预警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气候突变常会对人类社会和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甚至是灾难性的影响。因此,对气候突变进行预测/预警尤为重要。近年来,在全球气候变暖的大背景下,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气候、生态等已发生明显的改变。随着人类活动领域的扩展,空间气候突变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然而,由于气候系统的非线性特征,在现有理论和技术条件下,预测/预警这样的突变是十分困难的。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表明,当一个动力学系统缓慢地趋近其临界点时,系统的一些统计物理量会发生一些明显的变化,其可以作为突变来临前的早期预警信号。气候系统和空间天气系统都存在着长程相关性,这种长程相关性意味着系统的演变并非完全随机的,而是具有某种自组织性。因此,在一个动力学系统趋近其临界转换点的过程中,其长程相关性是否会有某种一般性的变化特征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鉴于此,本文利用三个含有折叠分岔点的随机微分模型,设计了由两种不同途径使系统趋近其自身临界转换点的数值试验,详细地研究了系统在趋近其临界转换点的过程中系统长程相关性的变化规律,进而提出了基于监测和检测系统长程相关性的变化可为临界转换所导致的突变提供早期预警的新途径,并发展了基于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R/S)的突变早期预警新方法,同时,较为系统地测试了去趋势波动分析指数(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在突变早期预警中的适用性。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对由于系统的关键控制参数缓慢趋近临界点而导致的突变而言,定量表征长程相关性强弱的Hurst指数在趋近临界点的过程中会呈现一个持续增加的态势,借助Kendall秩相关检验,我们发现Hurst指数的这种增大趋势是统计显着的(显着性水平α=0.05),这意味着Hurst指数的增大可能是一个系统的控制参数正在趋近其临界转换点的早期预警信号。然而,对仅仅逐步增大随机外强迫所导致的突变,Hurst指数在系统趋近突变的过程中没有明显的变化趋势,仅在控制参数靠近临界点的情况下有微弱预警信号,这意味着Hurst指数可能对由外强迫所导致的突变不具备早期预警能力。考虑到真实系统普遍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观测误差(即噪音),本文分析了连续随机白噪声与定量尖峰噪声对长程相关性指数作为突变早期预警信号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较小的连续噪声或者较少的尖峰噪声会使远离临界点的Hurst指数变小,而靠近临界点的Hurst指数则基本保持不变,Hurst指数的早期预警效果基本不受影响;若连续噪声的强度过大导致原序列被完全覆盖,Hurst指数的预警时效会大大缩短,甚至会失效;若尖峰噪声的数量过多,对初始波动较小的系统,在系统趋近其临界点的过程中,Hurst指数的预警可能会失效。真实的复杂系统中各种非线性反馈并不总是瞬时的,即存在一定的时间滞后。为此,本文研究了基于长程相关性的早期预警方法在时滞动力学模型中的突变早期预警性能,发现时间滞后项对长程相关性指数的早期预警性能的影响是不能忽视的,即随着时滞后系数的不断增大,Hurst指数的预警时效会缩短,甚至会出现预警完全失效的情形。

张远[7](2020)在《时频调制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时频调制是在频移键控(Frequency Shift Keying,FSK)和时移键控(Time Shift Keying,TSK)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二维组合调制技术,即将符号分为几段时隙,在每个时隙中安排一个或者多个相干载频。因而具备时间分集和频率分集的特点,具有良好的抗信道衰落能力,在短波通信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然而传统的时频调制技术研究符号设计简单,每符号承载的比特数有限,难以满足高速率业务的需求和支持速率自适应的下一代短波通信系统的发展。简单的以减小码元符号长度实现增速会造成接收性能的急剧下降,拓展频谱带宽也受到频谱资源日渐稀缺的制约;现阶段解调研究多以硬判决为主,难以同以软信息译码的LDPC码、Turbo码等性能优异的信道编码技术结合,限制了时频调制系统性能的进一步提升。基于上述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索引调制的时频调制技术(Time-Frequency Shift Keying with Index Modulation,TFSK-IM),理论推导了基于非相干接收下其在AWGN信道和瑞利衰落信道中的系统性能。通过对信号空间索引维度的拓展,实现了在不拓展频谱的前提下信息速率和频谱效率的提升。为实现系统速率自适应,本文提出了一种最优TFSK-IM符号设计方法,能够有效地实现在指定信息速率下的最优性能TFSK-IM信号模式设计。针对正交和非正交TFSK-IM符号,分别提出了软信息的计算方法,基于该方法计算的比特对数似然信息(LLR)同LDPC码结合软解调,能够带来显着的编码增益提升时频调制系统性能。

程华叶[8](2019)在《基于地磁坐标的电离层参数重构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电离层作为日地空间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参数变化对人类通信、卫星导航具有显着影响,对灾害预警具有指导意义,但由于电离层状态复杂多变,电离层参数受众多因素的影响,更好地利用电离层,为相关应用提供服务,开展对电离层参数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本文的研究重点是获取高精度电离层参数重构,主要目的是通过改进Kriging插值方法利用当前可获得的北半球高纬、南半球中低纬共13个垂直探测站的电离层数据推求局部区域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的实时分布。目前所使用的改进Kriging插值方法是通过标准地理坐标下带尺度因子的修正欧距离(CEDGG)建立变异函数并进行电离层参数重构,但现有方式的重构精确度还有待提升。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地磁坐标的改进Kriging重构方法,方法的确定源于对2种坐标系、2类电离层距离计算方法以及尺度因子的选取,并利用所探测到的2013年-2017年的电离层foF2数据,重构出三种变异函数下的高、中低纬区域的foF2值,随后,对在太阳活动高年和太阳活动低年、四季、昼夜的重构结果进行交叉验证与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标准误差在1MHz以内,其中本文所提出的标准地磁坐标下大圆距离在各种时空变化情况下始终保持着最优的重构误差,证实了引入地磁坐标和利用大圆距离的计算方法对电离层参数进行重构能够实现改进Kriging插值方法的深度优化。

姚璐[9](2014)在《电离层TEC空间相关性与数据同化在地震电离层研究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电离层是地球高层大气中被部分电离的区域,其下与地球低层大气相接、上与磁层相连,由于电离层物理性质和位置的特殊性,它同时受到太阳活动、地磁活动、低层大气以及地表活动和变化等诸多因素的直接影响。电离层复杂的物理化学过程和高度动态、开放的系统结构决定了电离层不仅具有规则的长周期性变化(气候学变化),同时还存在很多无规律的瞬时或短时变化过程(天气学变化),这些不同尺度的变化不仅体现了电离层内在物理化学过程,还反应了电离层对外界环境的响应。近年来,地震电磁前兆现象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观测手段和空间探测技术的不断进步,地震电离层异常研究工作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电离层自身变化过程的复杂性、观测数据的局限性,地震电离层异常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为了改善地震电离层异常的检测方法,提高异常识别的准确程度,增加对电离层内在的变化的时空变化规律的理解和认识,我们从观测资料着手分析电离层主要变化的空间尺度相关特点,并试图利用数据同化的方法提高利用观测数据资料反演准确的电离层背景场的质量,从而进一步方便准确的提取地震电离层扰动特征,促进地震电离层研究工作。基于以上的目的,本文主要开展了电离层TEC与月均值偏差的空间相关性分析、电离层数据同化试验和地震案例综合分析三项工作,基本内容和分析结果具体如下:(1)地震电离层研究现状。全面系统地介绍电离层研究的相关内容,主要阐述了电离层相关物理过程、变化特征、地震电离层研究现状和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电离层的光化学过程和输运过程造成了电离层与上下圈层之间存在强烈的耦合作用,使得电离层存在不同时空尺度的变化过程,在地震电离层研究中,发现震前一周到十天内电离层TEC、NmF2、HmF2以及Ne剖面均可能出现异常扰动现象,且正负异常均有可能,一般情况下震级越大异常越明显,总结出了地震电离层的基本前兆特征;在地震电离层机理研究中,总结了电磁辐射产生的原理和圈层耦合的几种方式。(2)电离层时空演化特征及空间相关性分析。为了解电离层各种变化过程的相关特征尺度,更好地构建电离层背景误差协方差,为针对特定背景场误差结构的分析和建模提供参考,改善电离层资料同化、尤其是在中国地区开展的电离层同化试验的精度,利用JPL提供的GPSTEC资料分析了中国区域内电离层变化过程中的时间和空间结构特征,并针对不同的区域、太阳活动水平、地磁活动水平分别进行了分析,发现在一定的经纬度差范围内,网格点之间的相关系数随着其间经纬度差的增大而减小,且沿经线方向的变化梯度大于沿纬线方向,即经向的相关尺度小于纬向,验证了呈椭圆形高斯分布特征的结论;同时,研究区域的位置、季节、太阳活动水平、地磁活动水平等均会对偏差的空间相关性分布特征产生影响。(3)电离层数据同化技术研究。详细介绍电离层数据同化的相关内容,着重解释数据同化概念和目的,对数据同化中涉及的模型和主要方法分别进行了描述,并以国际参考电离层模型IRI为背景场,基于GPS接收机实测数据,通过卡尔曼滤波算法构建了一个电离层数据同化分析系统,通过该同化系统分别比较了实测数据、模型数据、同化结果的差异,发现IRI提供的TEC背景场数值远远小于同化后的结果,同化后结果整体上更接近实际观测数据,且其分布更接近正态分布的特点,在统计意义上更优;构建同化系统时,实测数据的不足会影响最终的同化结果,在观测数据丰富的地区同化结果要优于缺少实测资料的地区;实测数据、背景模型和同化结果三者相比,同化结果能够具有实测数据的扰动特征,更接近实测数据,而背景模型通常表现更为平滑、更具有规律性。(4)地震电离层综合分析及应用研究。介绍了应用最为广泛的地震电离层异常检测方法,基于JPL提供的全球电离层GPS TEC地图和COSMIC掩星探测到的电子密度(Ne)剖面数据,综合分析了加拿大、苏门答腊和玉树三次地震前后20天内电离层异常的时空变化情况,发现较大地震前电离层均会发生异常,但是由于震中区域位置、太阳活动水平、地磁环境的差异,通常并不能直接确定异常原因,掩星数据与TEC数据的综合分析能够提高地震异常识别的准确性,而两者之间尺度和反演方式的差异所引起的问题还需要深入的探讨。

闫相相[10](2013)在《基于GPS和DEMETER卫星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电子浓度异常变化研究》文中指出地震电磁现象的观测与研究是认识地球内部物质特性、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以及空间信号传播和介质特性变化的重要途径。空间对地观测技术的发展,推动了地震电磁信号在大气层、电离层的传播与耦合机制的研究。从上世纪60年代发现美国阿拉斯加大地震震中区上空出现电离层异常扰动现象以来,有关地震空间电磁、电离层扰动的现象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成为了地震电磁学领域一个新的研究热点。研究表明,在地震孕育发生过程中,地下介质由弹性变形进入非弹性形变阶段,原有微裂隙扩展、新生微裂隙发育、并定向排列,体积膨胀,水溶液进入和重新分布等物理过程,产生压磁、压电、动电、感应电磁、热磁效应等物理电磁效应的同步和定向激发,从而引起在距离震源一定范围可观测的明显地震电磁前兆现象。大量的震例和统计分析显示,大地震和火山喷发前几天到几小时内,对应孕震区、火山喷发区上空大气层、电离层存在电磁异常扰动现象。主要包括:①L F/VLF/ELF/ULF信号相位、振幅异常变化;②电离层电子浓度总含量(TotalElectron Content,TEC)和电离层F2层临界频率foF2异常;③电离层等离子体参数变化;④高能粒子扰动;⑤热红外辐射异常等。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作为当前探测电离层的有效手段已经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其获取的电离层TEC则是揭示电离层时空变化规律和特征的重要物理参量。2000年以来,俄罗斯、美国、法国、乌克兰等国先后发射了地震电磁卫星,尤其是法国DEMETER卫星,其科学数据被广泛的应用于地震电离层扰动研究,取得了极大进展。中国的地震电磁监测试验卫星(ChinaSeismo-Electromagnetic Satellite,CSES)计划已经列入“十二五”立项。本论文依托地震电磁立体观测体系发展思路,配合中国地震电磁卫星计划的推进,开展了基于DEMETER卫星和GPS数据的地震空间电磁电离层扰动现象的研究。本文研究内容主要可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GPS测量电离层TEC的原理,掌握电磁卫星数据处理方法和异常提取技术;开展DEMETER卫星各载荷数据处理及异常提取方法研究。第二部分,分别针对汶川地震、日本地震和玉树地震开展了震前电离层扰动的多参数分析,研究和对比了3次强震前电离层异常的特征;分别利用DEMETER卫星数据和GPS数据统计分析了全球7.0级以上强震和中国境内6.0级以上强震期间的电子浓度异常变化规律;针对我国西南地震多发区,开展伴随着多次地震的电离层TEC长时间序列分析,深化对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的研究。第三部分,调研和总结目前地震电离层耦合模拟的最新成果,详细阐述孕震区扰动电场SEF的计算过程,分析其对电离层的效应。本文研究工作获得以下主要认识:1.汶川地震的电离层扰动多参数分析结果表明震前多种参量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扰动现象,不同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扰动特征并不一致,但这些参数之间存在相应的联系。利用GPS TEC、DEMETER卫星和NOAA/AVHRR卫星的观测数据,系统梳理了汶川地震前多种参数(包括电离层TEC、Ne、Ni、Tb、Ti以及高能粒子通量等)的变化特征,探索总结了汶川地震前大气层–电离层响应。结果表明,电离层电子浓度在5月6~10日有连续的负异常现象,5月9日则明显增强;异常的范围主要位于震中南部区域,纬向约1100~1670km,经向约1600~3700km,扰动的峰值距震中约700~900km。NOAA/AVHRR卫星数据得到汶川地震前5月7日和8日出现了显着的热红外亮温异常,而DEMETER卫星的原位探测则发现5月9日离子温度有明显增高,幅度约12.5%;以上异常区域都位于震中西北,范围约100~300km。此外,DEMETER卫星IDP探测器高能粒子数据结果显示5月6日夜间100~600KeV能谱段出现明显增强,增幅达6σ;这与前人得到的异常电场增强时间相一致。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参数在时间和空间上的扰动特征并不一致,但这些参数之间存在相应的联系,因此有必要联合地基和天基手段共同观测。2.日本地震和玉树地震的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研究结果表明,震前TEC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强现象,而异常同时可能受到太阳或地磁活动的共同作用。利用IGS提供的TEC数据和日本NICT提供的电离层测高仪数据分析了2011年3月11日日本Mw9.0级特大地震(Tohoku-oki Earthquake)前上空的电离层变化。研究发现,震前3天即3月8日04~14UT期间赤道异常区电离层TEC出现了明显的增强现象,异常最大幅度达40TECU,并伴随有南半球磁共轭区增强现象。日本境内的4个电离层测高仪数据分析显示,3月8日4个台站同时出现了foF2增强现象,其中Okinawa和Yamagawa两个站增幅明显。需要指出,3月6日~12日太阳活动水平有所增强,可见太阳和地磁活动对3月8日的大幅度的TEC扰动有所贡献。然而,分析表明仅仅是太阳活动增强无法造成如此强度的电离层扰动,即无论从持续时间、空间分布特征以及异常强度等方面都表明,以上TEC变化跟此次大地震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综合GPS和DEMETER卫星两种观测手段研究了玉树地震前的电离层等离子体参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GPS观测的电离层TEC在震前20小时左右有明显的增强现象,TEC增强的区域位于震中南部15°N~30°N纬度范围内,扰动的峰值距震中约1000km。TEC增强区域显示为典型的EIA增强现象,与汶川和日本地震前观测到的TEC空间扰动特征较为一致。通过对DEMETER卫星IAP和ISL载荷记录的电离层等离子体参数时序变化和空间纬度变化分析,没有发现明显的跟地震相关的扰动现象。以上也表明了两种观测手段由于测量电子浓度的方式不同,其观测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别。3.DEMETER卫星数据统计全球强震期间电子浓度Ne变化结果表明,在赤道和中低纬地区更容易观测到明显的Ne扰动,震级大小则与扰动幅度基本呈正相关。基于GPS数据全国强震期间TEC变化统计分析结果则表明,TEC异常扰动多集中在震前2~6天,同样以增强为主,且集中在地方时12~20LT。基于法国DEMETER卫星ISL升轨数据,统计分析了2005~2009年全球37个M≧7.0级地震前后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结果发现,共有19个地震(51%)前观测到了较为明显的电子浓度异常扰动现象,其中大部分表现为异常增强;观测到的电子浓度异常现象一般出现在震前1~5天内,也有部分地震前出现两次及以上扰动现象。分析表明,在赤道和中低纬地区更容易观测到明显的电子浓度扰动,即异常震例基本发生在纬度±40°以内(18次),更是以±20°内居多(13次)。此外,震源深度对电子浓度扰动的影响并不明显,而震级大小则与扰动幅度基本上呈正相关;震前出现的电子浓度异常有时会受到地磁活跃的共同影响,此时的扰动幅度一般较大。基于GPS数据统计分析了2000~2010年期间中国境内(包括台湾地区)30次Mw6.0级以上地震的TEC异常扰动情况,结果表明,20次地震前(66.7%)观测了较为明显的TEC异常扰动,扰动以增强为主;扰动多集中在震前2~6天,而且具有明显的地方时特点,扰动一般集中在地方时12~20LT,持续一般平均4~6小时,有的地震可以持续几天。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的空间变化主要表现为对电离层赤道异常双峰(EIA)的影响上,不但会增强或降低峰值位置的电子浓度值,而且会造成驼峰最大值位置向磁赤道方向偏移。4.通过对中国西南地震多发区以及“检验区”电离层TEC变化长时间序列分析结果表明,电离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受到太阳、地磁以及地震活动等因素影响,其扰动具有多源性。通过中国地壳运动网络提供的GPS观测数据,获取高精度电离层TEC分布,采用滑动四分位法分析研究了中国西南区域2008年4月~10月(太阳和地磁活动平静时段)6次连续的Mw6.0级以上地震期间孕震区电离层TEC长时间变化及其异常分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GIM(Global Ionosphere Maps)数据分析了全球TEC变化特征。鉴于电离层主要受到太阳和地磁等空间天气的影响,我们将TEC变化与太阳EUV(Extreme ultraviolet)辐射、行星际磁场(Interplanetary magnetic field,IMF)南向分量Bz以及地磁活动指数Dst和Kp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该时段内电离层TEC异常扰动与太阳和地磁活动有很好的相关性;而除汶川地震外,其他地震前没有发现明显的跟地震相关的TEC异常扰动现象。同时,对比分析了与上述研究区位于同一地磁纬度的“检验区”(30°~50°E,15°~35°N)的GPS TEC随时间变化和异常分布情况,结果显示TEC异常分布的时空特征与研究区域较为一致。结果表明,电离层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扰动具有多源性。5.通过对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研究初探,认识到电离层TEC在SEF的作用下出现明显变化,在赤道向较为明显。介绍了电离层电流和电导率张量以及电离层O+光化学作用的数学物理方程,总结了孕震区扰动电场(Seisomogenic electrostatic field,SEF)的数学模型及公式推导,结果表明夜间扰动电场更容易传播到电离层,这与观测现象相一致。扰动电场向上传播至电离层F层高度,导致电离层电子浓度变化。结果显示电离层TEC在SEF的作用下出现明显变化,而在赤道向(longitude equatorward)上更为明显,这同样也与观测现象一致。

二、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骚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骚扰(论文提纲范文)

(3)电离层的探测与骚扰预报(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电离层探测方法
2 太阳活动与人工干扰会对电离层的浓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2.1 太阳活动对电离层的影响
        2.1.1 电离层突然骚扰(SID)
        2.1.2 电离层暴
        2.1.3 电离层闪烁
    2.2 人工扰动电离层
3 电离层扰动对人类的影响及电离层骚扰预报的作用
    3.1 电离层扰动对人类的影响
    3.2 电离层骚扰预报及其作用
4电离层扰动与地震的关系
5结束语

(4)基于iGMAS的电离层监测和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电离层相关研究的国内外现状
    1.3 论文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2章 GNSS相关内容及电离层基本理论
    2.1 GNSS的发展现状及IGS和 iGMAS的简介
    2.2 卫星导航定位原理及相关误差源分类
    2.3 电离层的基本理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北斗GEO卫星的电离层监测方法
    3.1 引言
    3.2 双频实测电离层监测原理和精度分析
        3.2.1 双频观测值的选取及平滑方法
        3.2.2 组合观测值计算电离层的精度分析
    3.3 利用北斗GEO卫星的优势
    3.4 监测固定穿刺点处TEC结果及分析
        3.4.1 单站电离层监测结果
        3.4.2 典型测站连续监测结果与分析
    3.5 利用监测结果分析太阳活动的电离层响应特征
        3.5.1 太阳活动表征指数与分析电离层响应的思路
        3.5.2 第24太阳活动周的电离层响应特征及其分析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北斗三号BDGIM模型性能评估
    4.1 引言
    4.2 广播电离层模型算法
    4.3 测站分布、参数选择与评估方法
    4.4 评估结果及分析
        4.4.1 全球格网点上不同电离层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4.4.2 各个站点上空不同电离层模型计算结果与分析
        4.4.3 与双频实测电离层的对比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iGMAS电离层产品的长期预报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时间序列模型及其性质
    5.3 直接序列预报方法和间接系数预报方法
    5.4 预报结果及其分析
        5.4.1 直接序列预报方法预报结果
        5.4.2 间接系数预报方法预报结果
        5.4.3 两种方法预报结果对比及其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地磁活动的电离层响应特征分析
    6.1 引言
    6.2 地磁暴的指数和形态及分析电离层响应的思路
    6.3 地磁活动对应的测站电离层响应实例与分析
        6.3.1 测站TEC序列和强磁暴期间DST指数相关性
        6.3.2 电离层增量dTEC和强磁暴期间DST的相关性
        6.3.3 较平静地磁环境下的电离层响应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7.1 论文的主要结论及创新点
    7.2 下一步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5)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现状
        1.2.1 同震电离层扰动
        1.2.2 震前电离层扰动
        1.2.2.1 震例研究
        1.2.2.2 统计研究
        1.2.2.3 耦合机制的研究
    1.3 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总结
        1.3.1 主要研究参量总结
        1.3.2 电离层异常特征总结
    1.4 研究目的和意义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概述
    2.1 地震活动概述
        2.1.1 地震成因及震级
        2.1.2 地震过程及前兆现象
        2.1.3 地震孕育区
    2.2 电离层概述
        2.2.1 电离层
        2.2.2 电离层活动特征
    2.3 电离层对地震的响应
        2.3.1 地震电离层现象对震级敏感性
        2.3.2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空间分布特征
        2.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多样性和瞬时性
        2.3.4 地震电离层现象在电离层各分层中的响应特征
    2.4 小结与讨论
第三章 基于DEMETER卫星数据的分析
    3.1 DEMETER卫星及数据
        3.1.1 DEMETER卫星简介
        3.1.2 DEMETER卫星数据
    3.2 DEMETER卫星观测数据的背景特征
        3.2.1 空间分布背景的构建方法及特征分析
        3.2.2 固定区域的观测数据时间序列构建方法及其变化特征
        3.2.2.1 时间序列构建方法
        3.2.2.2 数据随纬度的变化特征
        3.2.2.3 数据随经度的变化特征
        3.2.4 结论与讨论
    3.3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震例研究
        3.3.1 空间分布分析方法
        3.3.2 时间序列分析方法
        3.3.3 典型震例分析与总结
    3.4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统计研究与验证
        3.4.1 基于多地震事件分类的分析
        3.4.1.1 异常的空间分布分析
        3.4.1.2 异常的时间序列分析
        3.4.2 基于随机事件的验证
        3.4.3 基于多地震事件的定量评估
        3.4.3.1 异常空间分布的统计分析
        3.4.3.2 异常时间序列的统计分析
    3.5 小结与讨论
第四章 基于SWARM星座数据的分析
    4.1 SWARM星座及数据
        4.1.1 SWARM星座简介
        4.1.2 SWARM星座数据
        4.1.3 SWARM星座卫星轨道的差异
    4.2 SWARM星座观测数据的背景分析
        4.2.1 固定研究区域观测数据的时序分析
        4.2.2 观测数据的空间分布特征
        4.2.3 基于三颗卫星轨道差异的特征分析
        4.2.4 结论与讨论
    4.3 地震电离层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及震例研究
        4.3.1 快速扰动的分析方法
        4.3.2 震前的快速扰动现象
    4.4 快速扰动现象与地震活动的相关性研究
        4.4.1 快速扰动的空间分布特征
        4.4.2 太阳和地磁活动的影响
        4.4.3 有震区与无震区的对比分析
        4.4.4 地震前与地震后的对比分析
    4.5 小结与讨论
第五章 地震电离层现象的耦合机制
    5.1 常见的耦合机制模型
        5.1.1 重力波模型
        5.1.2 电动力学模型
        5.1.3 电磁辐射模型
        5.1.4 化学模型
    5.2 地震电离层耦合途径
        5.2.1 重力波途径
        5.2.2 电动力学途径
    5.3 基于耦合机制对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1 对DEMTER卫星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3.2 对SWARM星座震例研究结果的分析
    5.4 小结与讨论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果总结
    6.2 DEMETER和 SWARM的研究对比
    6.3 创新点
    6.4 展望
        6.4.1 星座观测设想
        6.4.2 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及发表文章

(6)基于长程相关性的突变早期预警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气候突变的定义及其主要研究方向
    1.3 早期预警信号
    1.4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方法及模型介绍
    2.1 数值模型介绍
    2.2 方法介绍
        2.2.1 长程相关性
        2.2.2 重标极差分析法(Rescaled Range Analysis,R/S)
        2.2.3 去趋势波动分析法(Detrended Fluctuation Analysis,DFA)
    2.3 趋势检验
第三章 基于R/S分析的突变早期预警方法研究
    3.1 固定随机外强迫,改变系统参数使之逐步接近临界点
    3.2 固定系统参数,逐步增大随机外强迫的强度
    3.3 样本量测试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DFA分析的突变早期预警方法研究
    4.1 固定随机外强迫,改变系统参数使之逐步接近临界点
    4.2 固定系统参数,逐步增大随机外强迫的强度
    4.3 样本量测试
    4.4 小结
第五章 Hurst指数在空间天气上的应用
    5.1 资料介绍
    5.2 试验结果
    5.3 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创新点
    6.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时频调制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短波信道模型与信号分集技术研究
    2.1 短波信道概述
        2.1.1 电离层特性
        2.1.2 可用频率窗口和最佳工作频率
        2.1.3 短波传播特征
    2.2 短波信道模型
        2.2.1 短波信道数学建模
        2.2.2 Watterson模型
        2.2.3 ITS宽带短波信道模型
    2.3 信号分集技术概述
        2.3.1 空间分集
        2.3.2 极化分集
        2.3.3 时间分集
        2.3.4 频率分集
        2.3.5 分集合并技术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索引调制的时频调制技术及其性能分析
    3.1 时频调制研究背景
        3.1.1 传统的时频调制研究
        3.1.2 索引调制研究
        3.1.3 时频调制与索引调制结合的意义
    3.2 基于索引调制的时频调制技术
        3.2.1 系统模型
        3.2.2 理论性能分析
    3.3 最优TFSK-IM符号设计
        3.3.1 平均汉明距离最大化
        3.3.2 频率分集与子载波的优选
        3.3.3 最优TFSK-IM符号设计算法
    3.4 仿真及结果分析
        3.4.1 信道仿真参数设置
        3.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索引调制的时频调制软解调
    4.1 短波通信信道编码概述
        4.1.1 信道编码概述
        4.1.2 短波信道编码的特点
    4.2 LDPC码概述
    4.3 时频调制系统解调
    4.4 基于索引调制的时频调制系统软解调
        4.4.1 对数似然比算法分析
        4.4.2 TFSK-IM系统软信息计算
    4.5 仿真结果分析
        4.5.1 仿真参数设置
        4.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研究工作总结
    5.2 未来研究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基于地磁坐标的电离层参数重构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3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工作安排
第2章 电离层基本理论与参数重构方法分析
    2.1 电离层的分层结构
    2.2 电离层骚扰
    2.3 电离层参数f_oF_2
        2.3.1 太阳活动影响
        2.3.2 季节和昼夜变化
    2.4 电离层探测原理剖析
        2.4.1 垂直探测
        2.4.2 斜向探测
    2.5 空间数据插值算法比较
        2.5.1 趋势面插值
        2.5.2 样条插值
        2.5.3 逆距离加权插值
        2.5.4 蒂森多边形插值
        2.5.5 Kriging插值
        2.5.6 插值算法比较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地磁坐标的改进Kriging重构方法
    3.1 Kriging重构原理剖析
        3.1.1 区域化变量
        3.1.2 变异函数
    3.2 Kriging插值方法分类
        3.2.1 简单Kriging插值
        3.2.2 普通Kriging插值
    3.3 电离层重构中的Kriging插值改进措施
    3.4 基于地磁坐标的改进方法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仿真与分析
    4.1 重构区域电离层f_oF_2 变化分析
        4.1.1 北半球高纬区域f_oF_2 变化分析
        4.1.2 南半球中低纬区域f_oF_2 变化分析
    4.2 重构过程与有效性检验
        4.2.1 交叉重构与交叉验证
    4.3 重构实例
        4.3.1 北半球高纬区域重构分析
        4.3.2 南半球中低纬区域重构分析
        4.3.3 标准误差概率分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电离层TEC空间相关性与数据同化在地震电离层研究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研究内容
    1.3 论文结构安排
第二章 地震-电离层相关研究现状
    2.1 电离层概述
        2.1.1 电离层结构
        2.1.2 电离层异常现象
        2.1.3 电离层探测技术
    2.2 地震电离层研究进展
        2.2.1 地震电离层异常现象
        2.2.2 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
第三章 电离层空间相关性分析
    3.1 数据及处理流程
    3.2 相关距离计算实例
    3.3 中国区域电离层 TEC 与月均值偏差的空间相关性分析
        3.3.1 电离层 TEC 与月均值偏差的空间相关性特征
        3.3.2 电离层 TEC 与月均值偏差空间相关尺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电离层数据同化试验
    4.1 电离层数据同化介绍
    4.2 电离层模型介绍
        4.2.1 经验模型
        4.2.2 理论模型
    4.3 数据同化算法
        4.3.1 变分算法
        4.3.2 卡尔曼滤波法
    4.4 电离层数据同化试验
        4.4.1 同化模型构建
        4.4.2 同化过程初步试验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震例综合分析
    5.1 数据与分析方法介绍
    5.2 加拿大西部海域地震
        5.2.1 空间活动性分析
        5.2.2 GPS TEC 时间序列分析
        5.2.3 GPS TEC 空间扰动分布
        5.2.4 COSMIC 掩星电子密度剖面扰动分析
    5.3 苏门答腊地震
        5.3.1 空间活动性分析
        5.3.2 GPS TEC 时间序列分析
        5.3.3 GPS TEC 空间扰动分布
        5.3.4 COSMIC 掩星电子密度剖面扰动分析
    5.4 玉树地震
        5.4.1 空间活动性分析
        5.4.2 GPS TEC 时间序列分析
        5.4.3 GPS TEC 空间扰动分布
        5.4.4 COSMIC 掩星电子密度剖面扰动分析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在学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文章

(10)基于GPS和DEMETER卫星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电子浓度异常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表目录
第一章 绪论
    1.1 论文选题背景
    1.2 地震电离层扰动研究现状
        1.2.1 电离层概述
        1.2.2 地震电离层扰动研究进展
    1.3 论文研究思路和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测量与分析方法
    2.1 数据介绍
        2.1.1 法国 DEMETER 卫星电磁数据
        2.1.2 电离层 TEC 数据
        2.1.3 太阳和地磁活动指数
        2.1.4 地震数据
    2.2 GPS TEC 数据处理方法
        2.2.1 利用 GPS 反演 TEC 的原理和方法
        2.2.2 区域 GPS TEC 地图绘制
    2.3 地震电磁异常提取方法
        2.3.1 DEMETER 卫星数据异常提取方法
        2.3.2 TEC 异常提取方法
    2.4 小结
第三章 典型震例的多参数分析
    3.1 汶川地震
        3.1.1 GPS TEC 结果分析
        3.1.2 DEMETER 卫星 ISL 数据分析
        3.1.3 DEMETER 卫星 IAP 数据和 NOAA 卫星亮温数据对比分析
        3.1.4 高能粒子能谱分析
        3.1.5 讨论
        3.1.6 结论
    3.2 日本地震
        3.2.1 GPS TEC 结果分析
        3.2.2 foF2结果分析
        3.2.3 结论与讨论
    3.3 玉树地震
        3.3.1 GPS TEC 分析
        3.3.2 DEMETER 数据分析
        3.3.3 结论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 DEMETER 卫星和 GPS 数据的强震期间电子浓度变化统计分析
    4.1 DEMETER 卫星数据统计分析 Ne 变化
        4.1.1 数据选取
        4.1.2 数据分析与结果
        4.1.3 讨论与结论
    4.2 GPS 数据统计分析 TEC 变化
        4.2.1 数据选取
        4.2.2 数据分析与结果
        4.2.3 结论
    4.3 小结
第五章 中国西南区域电离层 TEC 变化长时间序列分析
    5.1 数据选取
    5.2 结果分析
        5.2.1 时间序列分析
        5.2.2 空间特征分析
        5.2.3 检验区验证
    5.3 讨论与结论
第六章 地震电离层耦合机理研究初探
    6.1 基本方程
        6.1.1 电离层电流和电导率
        6.1.2 连续性方程
    6.2 孕震区电场在电离层中的渗透传播
        6.2.1 孕震区扰动电场的计算
        6.2.2 孕震区扰动电场导致的电离层效应
    6.3 小结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存在问题
    7.1 工作总结
    7.2 主要结论
    7.3 创新点
    7.4 存在不足和后续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发表文章目录
致谢

四、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骚扰(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空间环境天/地基监测平台的发展态势和展望[J]. 王赤,陈志青,胡连欢,胡泽骏,薛向辉,徐轻尘,张贤国,李发泉,王威,宗位国,杜丽芳,袁伟,王一楠,刘正宽,丁宗华,郝永强,张清和,罗冰显,王喜珍,龚晚林. 航天器环境工程, 2021(03)
  • [2]第22、23和24太阳活动周期间太阳耀斑事件的统计研究[D]. 王婷. 华北电力大学, 2021
  • [3]电离层的探测与骚扰预报[J]. 陈玉莲,付炜,赵阳路,韩婧. 中国无线电, 2021(01)
  • [4]基于iGMAS的电离层监测和评估方法研究[D]. 赵坤娟.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 2020
  • [5]基于SWARM和DEMETER卫星电子密度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现象研究[D]. 何宇飞. 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 2020(03)
  • [6]基于长程相关性的突变早期预警方法研究[D]. 梅莹.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0
  • [7]时频调制在短波通信中的应用研究[D]. 张远.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4)
  • [8]基于地磁坐标的电离层参数重构方法研究[D]. 程华叶. 天津大学, 2019(01)
  • [9]电离层TEC空间相关性与数据同化在地震电离层研究中的应用[D]. 姚璐.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2014(10)
  • [10]基于GPS和DEMETER卫星数据的地震电离层电子浓度异常变化研究[D]. 闫相相. 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 2013(05)

标签:;  ;  ;  ;  ;  

1989年3月太阳活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