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遗传弱点及育种策略

花生遗传弱点及育种策略

一、花生的遗传弱点和育种策略(论文文献综述)

R.O.哈蒙兹,孙中瑞[1](1977)在《花生的遗传弱点和育种策略》文中提出美国的花生种植面积约60万公顷,在主要农作物中,其面积序列第九。1974年,美国花生总产约为1707,000公吨,产值57.6亿美元。七个州的产量占总产量的98%。佛州蔓生品种占花生面积的一半以上和总产量的60%。另外两个品种“星”和“佛州巨人”分别占花生种植面积的16%和12%。美国目前种植的花生品种对虫害和病原菌的抗性,均未进行过遗传学鉴定。在整个食品业中从种植者到消费者存在着单一性栽培和单调一律的压力。但是,花生的异源多倍体遗传结构和改进的育种程序,为生产取代现有纯系品种的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品种,提供了更多的遗传多样性。进一步扩大遗传基础,则要求改变品种种子的鉴定标准和市场分级标准。

蒋慕东[2](2006)在《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文中指出大豆是最典型、最具影响力的原产于中国的作物,是中华民族最重要的蛋白质、植物油脂来源之一,孙中山先生说:“以大豆代肉类是中国人所发明。”大豆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和发展壮大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大豆是用地养地相结合的最佳农作物,大豆根瘤菌的固氮作用,是中国传统农业中氮肥最重要的来源。我们祖先发明了豆腐、豆芽、酱、酱油、豆豉、豆腐乳等很多大豆制品,还发现大豆的药用和饲用价值。民国时期人们又发现大豆为三百五十余种工业品之原料;近年来,科学家不断发现大豆新的用途,大豆油替代柴油,既有利于国家能源安全又有利于环境保护;大豆蛋白纤维服装穿着舒适又保健还可降解;大豆肽、大豆异黄胴、大豆皂甙等新型生物制品在医药保健领域应用前景广泛。随着科学技术进一步发展,人们会发现大豆越来越多新用途。 二十世纪的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发展最快、水平最高的一百年,特别是二十世纪后五十年,中国大豆单产增长了两倍,远超过传统农业自春秋战国到清末两千多年单产增长总体水平,这是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的一段跨跃式发展时期。 之所以有如此巨大的变化,科研体制化、制度化在其中起到了关键性推动作用。 现代农业与传统农业有一个本质区别就是支撑体系的不同。传统农业是以经验为支撑的,农业技术研究都是在自然状态下进行的,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精确度和可靠性都不高。尽管有部分知识分子研究农业技术并撰写农书以传播先进技术,总体而言,其技术研究是个体化的,受研究者个人的兴趣爱好和研究水平的高低影响很大,局限性非常明显。农业技术传播口传身授,速度慢、范围小,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发挥作用更慢。而现代农业以科学实验为基础,以体制化、制度化的科研为支撑,有专门的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人员,并有相应的经费支持,研发、教育、推广三位一体,迅速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史无前例地提高了大豆生产与利用水平,与以往传统农业时期的大豆技术进步不可同日而语。现代科技是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取得长足进步的最重要推动力量。 但同时我们也看到,近年来中国大豆生产与利用也面临严峻的挑战。中国曾经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生产国,现在位居世界第四,中国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大豆出口国,

何礼[3](2002)在《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育种策略的探讨》文中认为豇豆(Vigna unguiculata (L.) Walp.)隶属蝶形花科(Fabaceae)菜豆族(Trib. Phasoleae DC.)菜豆亚族(Subtrib. Phaseolinae Benth.)豇豆属(Vigna Savi),该属约有150个种。豇豆作为全球范围内最重要的豆类作物之一,广泛栽培于热带亚热带地区和部分温带地区如非洲、亚洲、南美洲、地中海盆地和美国南部。目前,全球豇豆种植面积至少在1250万公顷以上,年产量超过300万吨。豇豆是我国重要的常规蔬菜品种之一,常年栽培面积超过蔬菜种植面积的10%,达50万亩以上。 本文从GenBank中获取了豇豆属42个种的ITS序列,结合自己材料的测序结果,对豇豆属的系统学进行了初步研究。在此基础上,收集了分布于全国各地的76份我国栽培豇豆品种资源,采用RAPD、ITS序列分析对这些代表性的豇豆品种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鉴于胰蛋白酶抑制剂在抗虫中的作用,还克隆了豇豆胰蛋白酶抑制剂基因。本文得到以下主要结果。 1、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应更多地基于序列分析。 在豇豆属,ITS序列分析用于种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分辨率较低;但ITS序列分析用于属下的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发育研究,是比较充分的。ITS这类基于序列测定的方法,最大的优点是完全可重复的,所获得数据具有可移植性,将是系统发育重建和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更加可靠的数据来源。 RAPD可以用于种下的遗传多样性研究。但基于随机引物的RAPD-PCR扩增,受实验中各种因素的影响较大,导致数据获得的重复性不是很好、且不可移植。因此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方法。从技术上讲,为保证实验条件的一 我国栽培虱豆的邀传多样性研究及其育种策略的探讨致性,应该一次PCR反应中对所有的研究对象进行扩增,并在扩增片段的电泳分离检测时尽量保持条件的一致。 2、虱豆属的遗传多样性较高。 42个种聚为三个类群。亚洲来源的聚为一支,它们的遗传距离较小,大多低于15%,遗传多样性较低,位于系统树的最上部,可能为后生起源的种;其中绿豆(U radthe)与黑吉豆(y m呷)间的距离最近,为 11%左右;赤豆(V angUleris)与赤小豆(V umbellata)间的距离最近,为 3.5%左右;而赤小豆与绿豆、黑吉豆间的距离为*%左右,赤豆与绿豆、黑吉豆间的距离稍大,为12%左右;这四个种与盈豆种的距离较远,都在33%以上。美洲来源的聚为一类,它们的遗传距离较远,大多在 20%左右,遗传多样性较高,位于系统树的最基部,可能为较原始起源的种。另一分支位于树的中部,它们的遗传距离较远,大多在30%左右,遗传多样性较高,来源不明。 3、我国栽培更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很低。 所收集的76个我国栽培更豆品种资源,都属于直豆属直豆种下的同一个亚种。ITS序列分析表明,这些栽培更豆品种间的ITS序列变异很小,但同样显示出我国栽培觅豆遗传多样性低的特点。 对RAPD数据的聚类分析表明,76份虱豆材料中刀个聚为两大类,其中除去湿赤小豆外,所有短更豆品种聚在一起;而山豆、黑仁白豆角、去湿赤小豆分别聚为一类,它们与其他社豆品种的遗传距离较远。 基于RAPD数据和ITS序列分析所得到的遗传距离,表明我国栽培盈豆的遗传多样性很低。 4、去湿赤小豆和成更1号与更豆种的遗传距离较远。 ITS序列分析结果表明所收集的品种资源中去湿赤小豆不应该划入页豆种,划入赤小豆种(y umbellQta)可能更为合适。来自 RAPD的数据也支持将去湿赤小豆从觅豆种中划出的观点。 在CpTI基因的扩增过程中,发现在山豆、黑仁白豆角和去湿赤小豆三个觅豆品种中不能获得 CPTI扩增产物,这与上述结果一致;进一步支持将去湿赤小豆从虱豆种中划分出来的观点,同时表明山豆和黑仁白豆角的分类地位需要进一步深入、综合的研究来确定。 ITS序列分析表明,成觅1号与更豆种不能聚到一支。由于ITS序列分析在系统发育研究中非常可靠,关于成更1号的分类地位有待更进一步的深入研究来确定。 5、CpTI基因的序列分析和克隆。n 摘 要 对7个虱豆材料CpTI基因的序列分析表明,它们之间存在细微差异,但所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变化很小。除饭豆外,其余6份材料的虹豆胰蛋白酶抑制剂的活性中心,即Lys仰26-Ser()27及Afg()53-Ser(S)5没有变化。 采用了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基因克隆方法。首先利用GenBank数据库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CpTI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基因无内含子;然后采用PCR方法直接从总DNA扩增得到唯一的扩增片段,测序表明该片段为CpTI基因的编码序列,据此直接将PCR扩增片段克隆:对克隆片段的进一步测序分析表明,该克隆片段确为CpTI基因。 基于上述结果,我们认为我国栽培虹豆的育种策略应该转移到扩大虱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上来。要大幅度提高我国栽培缸豆资源的遗传多样性,要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要采用各种遗传分析方法,尤其是要采用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的方法,对我国现有虹豆品种资源的遗传?

宋新芳[4](2007)在《平榛优良单株选育及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文中认为榛子为木本油料植物,其坚果不仅味美,而且还有医疗保健作用。在我国平榛分布范围广,而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目前,在榛子栽培中仍存在一些问题:(1)生产力水平和单株产量低,品质差,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需要筛选和改良新的品种;(2)资源是品种的基础,开发新资源十分重要,而现在许多自然榛源还未得到开发利用;(3)引入我国的欧榛不能适应本地环境,不能发挥其生产潜力。本研究从泰山和蒙山2个种源地收集了26个平榛单株,其中包括泰山22个和蒙山4个。对坚果形态和生理指标测定和评价,目的是从中复选遗传性状更好的优良单株。通过对子代形态和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和评价,选出性状好的优良家系。本研究采用日本岛津GC-9A气相色谱仪分析脂肪酸成分,并在色谱工作站下运用面积归一法计算各成分的相对含量。采用SPSS、DPS程序进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回归分析,运用SAS软件中的聚类分析程序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实验结果如下:(1)对坚果遗传参数分析得,坚果长、坚果重、果仁重、出核率和出仁率的遗传力均大于90%,遗传增益大于70%。淀粉、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的遗传力均大于90%,遗传增益大于400%。相关分析可得,坚果长与坚果重之间呈极显着正相关,油酸和亚油酸与粗脂肪含量之间呈显着相关。通径分析可得,坚果长对坚果重的直接遗传通径系数为0.85。(2)单性状选择优良单株:T14#单株的坚果最长为1.65cm。T1#单株的坚果最大,重为2.5g。T5#、M2#和M4# 3个单株的出仁率分别达32.31%、32.85%和38.5%,变异系数为0.14、0.07和0.05。粗脂肪含量最高的单株有:T17#、T22#和M4#3个单株,平均值分别达66.39%、67.66%和65.39。T22#、M1#和M4#3个单株的油酸含量最高,分别达87.02%、87.17%和87.01%。亚油酸含量最高的单株有:T1#和T14#,平均值分别达17.94%和18.29%。T16#和T18#的总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最高,分别达96.58%和96.43%。(3)综合评价最终选出T9#、T14#、T15#、T18#、M4#5个综合性状好的优良单株。其中,T9#优良单株的坚果重1.97g。出核率为66.94%。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47.81%和24.23%。油酸、亚油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达76.44%、17.5%和94.68%。T14#优良单株的坚果重和坚果长为2.12g和1.65cm。出核率和出仁率分别为66.29%和21.06%。油酸、亚油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达76.28%、18.29%和95.26%。M4#优良单株的坚果重和果仁重分别为1.62g和0.65g。出核率和出仁率分别为71.62%和38.5%。脂肪和蛋白质的含量分别为65.39%和14.56%。油酸、亚油酸和总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分别达87.01%、7.03%和95.27%。(4)平榛半同胞家系的单株生物量和苗高的家系遗传力大于80%,单株遗传力大于67%。苗木净光合速率、酶活性和叶绿素含量的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均大于90%。相关分析得出,苗高和地径与单株生物量之间均呈极显着正相关。通径分析得,苗高对单株生物量的直接通径系数为1.45。(5)对平榛家系各指标综合评价,最终得到3个优良家系:T10#、T13#和M1#。T10#优良家系的单株生物量、苗高和地径分别为35g、97cm和0.98cm。净光合速率达16.85μmol/m2/s。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分别达1.31mg/g、0.45mg/g和1.78mg/g。CAT和POD活性分别为53.01ODmin-1g-1FW和19.64ODmin-1g-1FW。T13#优良家系的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分别达1.29mg/g、0.52mg/g和1.83mg/g。M1#优良家系的单株生物量、苗高、地径和叶片数分别达24.98g、90cm、0.87cm和27个。净光合速率达2.04μmol/m2/s。叶绿素a、叶绿素b和叶绿素(a+b)分别达0.94mg/g、0.31mg/g和1.27mg/g。CAT和POD活性分别为24.66ODmin-1g-1FW和11.72ODmin-1g-1FW。本研究首次对平榛进行优良单株选择,并对半同胞家系子代遗传变异进行了探讨。本研究对平榛种质资源开发和利用有重要意义。

陈美霞[5](2011)在《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与SCAR标记的开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麻是一种重要的纤维作物之一,对其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可以促进分子水平上的研究。本实验主要以来自埃及的阿联红麻与福建农林大学育成的高产优质抗病新品种福红992这2个栽培种构建的F2群体作为作图群体,基于SRAP、ISSR、RAPD三种分子标记技术构建了一张分布较均匀、密度较高的遗传连锁图谱,在此基础上初步定位了红麻5个质量性状和6个重要产量性状。另外,首次开发了红麻的序列特异扩增区域标记。本实验主要取得了以下结果:(1)以阿联红麻与福红992杂交产生的F2代作图群体为研究材料,分别应用RAPD单引物和双引物进行多态性条带扩增,并进行扩增效果的比较研究,结果表明RAPD双引物比单引物扩增出更多的多态性条带,该经济有效的手段提高了引物的利用率和多态性条带的扩增效率。(2)以阿联红麻与福红992杂交产生的180个个体的F2群体为实验材料,基于SRAP、ISSR、标准RAPD和RAPD双引物复合标记进行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利用2亲本DNA为模板,筛选了494对SRAP标记,60个ISSR标记,120个RAPD标记和300对RAPD双引物,获得多态性SRAP引物组合78对(15.8%)、ISSR引物25条(41.7%)、标准RAPD引物28个(23.3%)和RAPD双引物141对(47%)。用这些多态性引物对F2群体进行扩增,共获得396个多态性位点(105 SRAPs、38 ISSRs、38 RAPDs和215 RAPD双引物位点)。(3)利用Mapmaker/Exp 3.0软件,在LOD 5.0和最大遗传距离25 cM的情况下,构建了一张307个标记位点的遗传连锁图谱,包含26个连锁群,图谱全长4,924.8 cM,标记间平均距离为16.04 cM,标记分布比较均匀。(4)以F2:3家系为材料,在已构建的红麻遗传连锁图谱基础之上,对叶柄色、叶形、花冠大小、花冠形状、后期茎色5个质量性状进行基因定位。结果表明,后期茎色基因与叶柄色基因连锁,存在紧密的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为2.8 cM,定位于第5条连锁群;花冠大小与花冠形状这2个基因之间也存在一定的连锁关系,其遗传距离为14.7 cM,定位于第6条连锁群;叶型与花冠大小和花冠形状的遗传距离分别为38.2 cM与23.5 cM,虽然都定位于第6条连锁群,但是否存在连锁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5)以F2﹕3家系为材料,通过一年两点的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测定了红麻株高、茎粗、节数、单株鲜皮重、单株干皮重和种子千粒重6个重要产量性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的复合区间作图法进行了QTL定位及其遗传互作效应分析。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除种子千粒重外,其它性状之间均存在明显的正相关性。在两地共定位了2个株高QTL、2个茎粗QTL、2个节数QTL、1个单株鲜皮重QTL、2个单株干皮重和2个种子千粒重QTL。在两地检测到的这11个QTL,主要集中分布在第6、11、14、9、13、17和4连锁群上,这些QTL在连锁群上分布不均匀,具有集中分布的特点。(6)利用亲本阿联红麻和福红992作为PCR模板,通过将二者之间有差异的RAPD、ISSR和SRAP条带克隆、测序并根据测序结果设计特异引物,成功获得了22个SCAR标记,今后有望用于红麻遗传图谱的构建和整合。

江高飞[6](2018)在《茄科雷尔氏菌的侵染动态模型及药剂调控效应》文中指出植物青枯病是由茄科雷尔氏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引发的细菌性萎蔫病害,它严重威胁多种经济粮食作物的产量和品质。青枯菌在全球各大洲温暖湿润的地区均有分布,具有极强的遗传分化性,可在多种寄主植物上引发青枯病,因此统称青枯菌复合种。近年来,随着基因组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越来越多的代表性青枯菌株系(>100)完成了基因组测序,为青枯菌的遗传和进化,以及新型致病相关基因功能分析的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寄主与青枯菌的互作关系主要通过遗传学、分子生物学、发育学、生物化学等进行定性研究,重点研究植物如何通过非特异性和特异性免疫抑制青枯菌的侵染,以及青枯菌如何利用致病因子躲避或抑制植物的防御反应,导致植物发病。大量定性研究为解释青枯菌致病机理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但是仅仅只有定性的信息对了解植物为什么或者是否会发病还不够充分,而且对如何采用药剂精准防控也没有指导意义。因此,植物与病原互作的基础理论研究需要对青枯菌在寄主植物体内增长,迁移和消亡,甚至进化进行定量研究,细菌性病害的药剂精准控制需要在理论突破上进一步深化。本研究采用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系统构建了茄科雷尔氏菌侵染致病动态模型,并验证了药剂调控对模型的影响,以期为植物青枯病的系统控制和精准用药提供理论支撑。1一种青枯病表型评估的新方法以接种不同青枯菌的番茄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检测了接种后9天内,植物病情指数和重量的变化动态,将质量动态数据转换成相对失水量和累计失水量;以寄主植物的生理失水趋势作为主要参数,构建一种可用于青枯病表型评估的新方法。结果表明,植物失水状况在不同处理情况下有明显差异。其中,累计失水量对植物遭受不同处理后的失水状况更为敏感,且与植物发病情况相关性较强,较好地描述青枯病的发展动态。检测青枯菌侵染过程中的重量变化是一种稳定有效的青枯病表型分析方法,植物在发病过程中的失水动态可能成为一种新的植物物理指标,或将应用于植物在生物或非生物胁迫研究中高通量表型分析。2青枯菌侵染致病模型的设计和参数定义青枯菌在宿主植物的侵染过程可分为五个连续的步骤:1)根部侵染,2)穿越根皮层,3)增殖,4)表型转变和胞外多糖分泌积累,5)植物发病死亡和病原菌的传播。最初入侵植物体内的病原可以被认为是有效侵染种群。通过一个系统的研究方法对整个侵染过程进行剖析,融合了模型预测和植物侵染实验,在模拟自然条件下来分析病原侵染以及在寄主体内的种群动态。我们从青枯菌侵染循环中提炼出7个参数,分别是:1)植物-病原体结合常数(K);2)最大入侵通量(Vfmax);3)最大入侵通量衰减率(z);4)到达木质部的延迟时间(d);5)木质部中生长速率(μ);6)群体感应阈值(Q);7)植物萎蔫对胞外多糖浓度响应的陡度α。通过模型构建,我们发现有5个参数与有效侵染种群大小(Ni)成负相关,也就是随着这些参数值得增加,Ni不断缩小。这些参数分别是:植物-病原体结合常数(K),最大入侵通量衰减率(z),木质部中生长速率(μ),群体感应阈值(Q)和植物萎蔫对胞外多糖浓度响应的陡度。总体而言,有效侵染种群大小(Ni)由病原侵染通量和萎蔫动力学之间的互动权衡来决定的。侵染通量受植物-病原体结合常数(K),最大入侵通量(Vfmax)和最大入侵通量衰减率(z)调控,而萎蔫动力学则受生长速率(μ),群体感应阈值(Q)和植物萎蔫对胞外多糖浓度响应的陡度(α)调控。K和z降低会导致病原菌有效入侵通量减少,导致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的降低。另外,μ,Q和α的上升会延迟病原体内迁移,从而降低后期重复侵染时病原的入侵数量。Ni能显着增加最大入侵通量(Vfmax),而α可以代表寄主植物的发病的萎焉速率。3青枯菌的侵染致病动态模型构建3.1青枯菌重复侵染分析及验证采用野生型模式青枯菌GMI1000株系及其耐庆大霉素GRS540衍生型株系对番茄植株进行顺序接种实验。先接种GMI1000株系,1、8、23和48小时后(hpi),再接种GRS540耐性株系,并在第一次接种5天后(dpi),检测GRS540对植株的侵染情况。结果显示,当二次侵染发生在23 hpi时,仍然有>60%的植物被GRS540侵染,而当二次侵染发生在48 hpi时,只有极少数的植株中可以检测到GRS540菌株。因此,青枯菌的重复侵染可在接种后48小时内持续发生,重复侵染的衰减率为2±0.1%h-1。3.2青枯菌侵染致病动态模型参数测定采用Reed和Muench的方法来计算青枯菌的侵染中量(MID),并用MID来表示青枯菌的侵染力。结果表明,在灌根接种后10天内,MID的值逐渐降低,并稳定在5.9 106cfu?mL-1。为了进一步明确MID在植物根部侵染的特性,我们采用茎部注射接种的方法来评估青枯菌的侵染力,结果显示茎部注射5天后的MID仅为4.1×103 cfu?mL-1。通过检测灌根接种后植物体内的含菌量变化,计算青枯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速率。结果表明,青枯菌在体内的消长动态可分为初始期、对数期、稳定期和衰减期。对数期发生在接种后2到5天,拟合结果得出青枯菌在木质部内的生长速率为0.196 h-1±0.039,但是拟合相关系数较低,这可能与青枯菌在不同植株上发生首次有效侵染的时间差异有关。随后,我们分别采用茎部直接注射接种和液体培养基实验计算对数期的生长速率,它们分别为0.233±0.012 h-1和0.253±0.034 h-1,这两个值均具有较高的拟合相关系数。综上,可以推断青枯菌在木质部的生长速率接近0.25 h-1。检测植物体内带菌量,并记录每株植物的病情指数,研究发病情况和带菌量之间的关系。马修斯相关性(MCC)分析结果表明,诱导植物发病时的植物体内带菌量的最佳预测阈值为6×107±0.97×107 cfu?g-1,马修斯相关系数高达0.896,说明该预测阈值十分可靠。通过对500多株番茄在接种青枯菌后首次出现萎蔫后的病情动态进行拟合,分析植物萎蔫对胞外多糖积累的响应陡度α,其嵌合萎蔫时间响应曲线的陡度为0.612±0.012,再结合胞外多糖分泌量,体内带菌量和生长速率,最终计算得到萎蔫程度对胞外多糖积累的响应系数为2.31。进一步分析衰减期植物体内青枯菌的复制衰减速率μ-,拟合结果显示该复制衰减速为0.25 h-1。3.3青枯菌的侵染致病动态模型构建及验证青枯菌侵染动态模型的主要参数分别为K=5.9×106,z=0.02,μ=0.23,q=6×107,α=2.31,b=0.612和μ-=0.25,将这些参数导入模型,构建青枯菌的侵染致病动态模型,并计算青枯菌在侵染过程中的瓶颈大小,通过比较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的预测值和实验值,验证模型的可信度。结果表明,最大入侵通量Vfmax为522 cells?h-1,当青枯菌的接种量为5×107cell?mL-1,根据模型推测接种7天后,Ni应为90476。通过大量试验得到Ni的中位数为458,其两倍标准偏差为2734(2sd)。Ni的高度差异性可能是来源于生物学差异,也可能是试验中对GRS540随机抽样过程中的固有差异。为进一步分析实验设计对Ni差异的影响,我们根据实验过程中的参数如样本量和接种液中GRS540/GMI1000的比例,并固定Ni为458,采用随机抽样对侵染过程进行模拟,预测在试验过程中Ni的理论值,结果显示Ni的预测值中位数为454(2sd=507)。因此该实验过程中的差异有18%来自于随机抽样过程中的固有差异,并进一步推断青枯菌的初期侵染是一个随机的过程。4青枯菌侵染寄主的瓶颈效应分析采用伤根接种与灌根接种,分析根部物理屏障对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的影响;采用青枯菌三型分泌系统,胞外多糖分泌和六型分泌系统功能缺失的突变体,分别评估它们在正常灌根接种和伤根接种下的有效侵染种群的数量,研究青枯菌的致病因子对侵染瓶颈效应的影响;通过不同温度(27°C和30°C)处理,研究高温对青枯病侵染、定殖和发病的影响。结果表明,伤根接种4天后,所有试验植株菌发生较大程度的萎蔫,说明消除物理屏障后,可加速病原的侵染和定殖,最终导致青枯病的迅速发生。通过上述复合侵染的方法,对Ni评估,结果表明在伤根情况下Ni的中位数为急剧增加至24215。三型分泌系统突变体的在灌根接种后,Ni显着低于野生型,其中位数为6,均值为7±4,较野生型降低了70倍;在伤根接种后,Ni显着同样低于野生型,其中位数为53,均值为62±40,较野生型降低了482倍。对胞外多糖和六型分泌的突变体来说,在灌根接种时与野生型相比分别降低了22和19倍,其中位数分别为21和24;在伤根接种时与野生型相比分别降低了82和6倍,中位数分别为296和3998。三型和六型分泌系统突变体在定殖过程中的生长速率明显降低,分别为0.112±0.005h-1和0.201±0.017 h-1;而胞外多糖突变体在植物体内的增长速率与野生型相比无显着性差异,为0.225±0.006 h-1。高温影响初期侵染,其有效侵染种群数量较27°C时降低了4倍,中位数为114;在植物体内的生长速率明显高于常规温度,高温时的生长速率为0.333±0.014;高温下的发病情况也显着高于27°C的发病情况。为了检验该研究方法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我们在另一个研究系统(苜蓿-青枯菌体外侵染系统)对野生型青枯菌的瓶颈效应进行评估,试验得出青枯菌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的中位数为289,并与模型预测结果无显着性差异。5多基因对青枯菌致病力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验证青枯菌侵染致病动态模型,我们通过叠加基因敲除技术,系统研究了三型分泌系统效应蛋白(T3Es)基因对青枯菌的致病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青枯菌的三个ripH基因在番茄植株的致病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功能冗余。与野生型青枯菌GMI1000相比,三基因突变体GRS522的致病力显着降低。侵染动态学研究表明,GRS522侵染有明显延迟,其侵染力也显着减弱;一旦其进入寄主体内,GRS522在寄主体内的分布情况与GMI1000无显着性差异。在GRS522的基础上,通过基因敲除获得RipA2,RipR,RipAA和RipD三型效应蛋白叠加突变体,它们分别是(GRS522-RipA2)、MEME3(MEM1-RipR)、MEM33(MEM3-RipAA)和MEM38(MEM33-RipD)。与野生型GMI1000相比,所有突变体导致萎蔫的时间均有延迟,并且其致病力显着降低。存活性分析结果表明,突变体之间致病力没有显着差异;其中MEM1的致病力高于其他突变体,但与GRS522相比,无显着性差异。6药剂调控对青枯菌侵染动态模型的影响及模型验证以防治青枯病常用的药剂(噻菌铜、农用硫酸链霉素、荧光假单胞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为研究对象,探究药剂调控对青枯菌侵染动态模型的影响。结果表明,四种药剂处理后,番茄青枯病发生程度降低,其中噻菌铜对青枯病的控制效果最佳;农用链霉素对青枯菌运动性的抑制作用最优;此外,农用链霉素、荧光假单胞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处理后,青枯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均显着下降,而噻菌铜对青枯菌在土壤中的定殖能力无影响。基于噻菌铜对番茄青枯菌防控效果最优,系统评价了噻菌铜对青枯菌在寄主体内生长速率和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噻菌铜处理与对照的生长速率分别为0.1876±0.026 h-1和0.194±0.042 h-1,不存在显着性差异;噻菌铜灌根处理后,青枯菌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由476下降到227,差异显着;通过模型预测,噻菌铜处理的青枯菌有效侵染种群数量为208,与实测值相似,表明模型适用于预测药剂调控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综上所述,在模拟自然环境下,青枯菌侵染致病的定量研究是重要的科学问题。本论文从青枯菌的早期侵染,木质部的定殖,地上部分的迁移到杀死植物的各个过程进行了详细描述,构建了青枯菌侵染致病的动态模型,明确了青枯菌侵染的复杂性,阐明了青枯菌的有效侵染种群数量以及如何在寄主体内复制、迁移。系统分析了根部物理屏障、致病因子和高温对青枯菌侵染的瓶颈效应,进一步明确了青枯菌侵染动态的关键因子。最后,评价了多基因和药剂调控对青枯菌侵染动态模型的影响,进一步验证了模型的可行性,为青枯菌的侵染致病动态和瓶颈效应提供一个较为系统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解释寄主与病原的互作机理。同时,评估了药剂影响下青枯菌侵染动态模型的特征,明确了模型适用于预测药剂调控对青枯病发生的影响,这对于青枯病的系统控制和精准用药具有重要的意义。

赵冰[7](2008)在《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是蜡梅科蜡梅属的落叶乔灌木植物,为中国特产的传统名花,在中国有1000多年的栽培历史。蜡梅冬季开花,花色清新淡雅,花香芳郁宜人,在冬季城市园林绿化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其切花和盆景生产也别具一格。但目前我国蜡梅品种资源正在面临严重的流失,存在着数目不祥、名称不定、资源不清楚等问题。此外我国蜡梅野生资源破坏严重,蜡梅野生种质资源现状及变异特点、各种群间的遗传多样性水平、种群间和种群内的遗传变异特点、遗传多样性格局以及影响遗传分化的因素等问题尚未解决。所有这些已严重影响了蜡梅品种的国际交流以及蜡梅种质资源的全面开发和应用,阻碍了蜡梅育种特别是观赏育种工作的开展。因此,为避免或减少蜡梅这一传统花卉种质资源的进一步流失、破坏,保护其资源的多样性。本研究连续3年先后前往13个省市对蜡梅野生和品种资源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和评价,然后采用表型、ISSR和AFLP两种分子标记对蜡梅不同种群的表型和分子方面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最后综合蜡梅野生和品种资源的表型数据构建了其初级核心种质,并根据分子标记揭示的遗传多样性规律,构建了蜡梅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提出了蜡梅野生资源保存的种群样本策略和种群内个体样本策略。主要结果如下:1.通过对中国13个省蜡梅属种质资源的野外调查发现:蜡梅种质资源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的秦岭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广大地区。其分布区的纬度变化范围为北纬26°26′-32°00′之间,经度变化范围在东经109°34′-119°37′之间,跨暖温带、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三个气候带。在垂直分布上,它们可从海拔700 m分布到海拔2900 m,尤以蜡梅本种的垂直变化幅度最大,但它们垂直分布的上下限与所在的经纬度并没有显着的相关关系。蜡梅多生长在空气湿润的V形峡谷中,在群系组成中,蜡梅属植物多为林木层和灌木层的优势成分,且自我更新和繁衍能力很强,蜡梅属植物共有5个植被类型。蜡梅各种群花部变异特点和资源现状差异显着,其中神农架种群的花部变异最丰富,贵州花溪种群的香味不同于其它种群,而浙江临安的花期又是所有种群中最晚的,从资源的现状来看,神农架种群的资源破坏最为严重,急需加强保护。另外发表了蜡梅一新变种卷瓣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var. reflexus和新变型跳枝蜡梅Chimonanthus praecox var. reflexus f. versicolor。2.调查和整理出蜡梅品种62个,并将其部分引种到北京小汤山基地进行栽培,同时把Q型聚类应用于蜡梅62个品种的分类,并对24个性状进行了R型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制定了蜡梅品种分类的分级标准,选出了影响力比较大的16个性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62个蜡梅品种进行观赏性状的评价,从观赏性状的角度筛选出了27个有切花应用潜力的品种。3.表型多样性研究表明蜡梅表型10个性状在种群间和种群内均存在极其丰富的变异。10个性状的平均表型分化系数为39.40%,种群内变异(55.13%)大于种群间变异(38.18%)。表型性状与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分析表明,除纬度、年降雨量和部分性状有相关性外,其它性状和地理生态因子的相关性均不显着。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蜡梅野生种群可以划分为3类。同时对来自10个种群的蜡梅花部性状进行的变异分析表明:在花部性状的变异上,蜡梅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很大的差别。4.综合蜡梅品种和野生资源相关数据,构建了中国蜡梅种质资源的163份初选核心种质,其中野生初选核心种质77份,占其总数的26.9%,几乎覆盖了蜡梅的全部分布区,品种初选核心种质86份,占其总数的50.6%。根据对9个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的T检验和观赏性状特征值检验,结果表明,初选种质较好地代表了全部供试种质的遗传变异幅度。5.建立了适合于蜡梅遗传多样性分析的AFLP和ISSR反应体系,筛选出了蜡梅种质资源AFLP和ISSR分析的引物,并利用ISSR和AFLP分子标记技术,对蜡梅种质资源7个野生种群和2个栽培种群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11条ISSR引物,共扩增出124条谱带,其中110条多态带,多态位点占88.70%,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3536;3对AFLP引物,共扩增出253条谱带,其中218条多态带,多态位点占86.17% ,种群间的基因分化系数为0.2906,两种标记都表明不同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差异较大,神农架种群和保康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聚类分析表明种群间的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之间没有显着的相关性。6.根据AFLP和ISSR分子标记的结果,按照遗传多样性指数的高低构建蜡梅种质资源的核心种质。根据对野生资源种群样本策略和种群内个体样本策略的研究,认为对野生资源保存6个种群,每个种群保存20-25个亲代分子标记型样本,可达到保存种内遗传多样性的95%以上,该样本量可作为蜡梅野生种质资源保存的初级核心种质。根据聚类组内随机取样方法对86份蜡梅品种资源构建核心种质,最终获得了包含22个蜡梅品种资源的核心种质。用SAS软件作t检验的结果表明核心种质能代表初始种质群。以上研究为蜡梅就地保育优先种群的选定或迁地保护取样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蜡梅种质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蜡梅新品种选育和亲缘关系的系列研究奠定了基础。

胡天[8](2020)在《小麦品种抗条锈性QTL分析及P9897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麦条锈病是由条形柄锈菌(Puccinia striiformis f.sp.tritici)引起的一种真菌病害,是小麦中最具破坏性的病害之一。由于单一遗传基因的抗病品种大面积广泛分布的种植模式,病原菌的定向选择压力非常大,极易造成病原菌变异更新。因此,迫切需要发现定位新的抗性基因并培育出更多的抗病品种,以防控条锈病流行,确保小麦生产安全。本研究通过对小麦品种Toni的抗病基因进行定位及分子作图,筛选出了抗性基因的候选基因。并将P9897中的两个抗性QTL成功导入到三个中国主栽品种中。取得了以下结果。1.使用CYR29,CYR30,CYR32,CYR33,CYR34共五个条锈菌小种对Toni、铭贤169以及Avocet S在温室中进行了抗病性鉴定。在苗期,三个品种对五个供试小种均表现高度感病,在成株期,铭贤169和Avocet S仍表现高度感病,而Toni则表现抗病。三个品种在田间的抗病性鉴定结果与温室相同,表明Toni具有典型的成株期抗病性。2.通过田间实验,铭贤169/Toni的F7重组自交系(Recombinant Inbred Lines,RIL)群体后代家系的反应型(IT)和最大严重度(MDS)值在甘肃天水,陕西杨凌,四川绵阳三个地点均呈现连续性变异趋势,表明该成株期抗性属于数量性状遗传。方差分析表明,表型MDS和IT在不同家系、环境、重复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中的差异呈显着水平(P<0.05),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8和0.9。表明该成株期抗病性的表达是稳定的,且抗病基因起主要作用,并且易于转育到其他育种材料中。3.通过利用35K SNP基因芯片对171个F7群体进行基因分型及QTL定位。在小麦染色体3AS和3BS中发现了两个抗条锈病的QTL。两个QTL被命名为QYrto.swust-3AS和QYrto.swust-3BS。QYrto.swust-3AS位于SNP标记AX-95240191和AX-94828890之间,遗传距离为2.25cM,分别解释了所有环境中DS和IT表型变异的32.5-48.2%和21.9-56.3%。QYrto.swust-3BS位于SNP标记AX-94509749和AX-94998050之间,遗传距离为0.91cM,分别解释了所有环境中DS和IT表型变异的31.6-46.3%和22.7-55.0%。4.为了鉴定与Toni含有的成株期抗病性QTL的物理位置相对应的靶基因,通过BLAST搜索将SNP探针定位到六倍体小麦的最新基因组参考序列上(IWGSC RefSeq v.1.0),以获得连锁的多态性的SSR标记基因组位置。这两个QTL区域被锚定在小麦IWGSC Ref Seq v1.0序列上。QYrto.swust-3AS定位的物理区段为2.22 Mb,两侧SNP标记为AX-95240191和AX-94828890。在该区域内65个HC(high confidence)注释基因中,11个(16.9%)含有NB-ARC结构域,9个(13.8%)含有蛋白激酶结构域,可能和抗病相关。QYrto.swust-3BS定位的物理区段为4.77Mb的区间,两侧SNP标记为AX-94509749和AX-94998050。在这个区域有133个HC基因被注释。其中14个(10.5%)蛋白激酶域基因可能有助于抗病。连锁的SNP标记和物理位点信息对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具有重要意义。5.通过将条锈病抗性品系P9897与中国主栽品种川麦42、襄麦25、郑麦9023杂交,获得了三个杂交组合的F1种子,并播种于实验田中,分别混收直到F5代开始进行人工筛选。共筛选出114个抗条锈病,株高适中,穗子饱满的单株作为F6家系。6.通过QTL检测,从114个F6家系中共筛选出27个成功聚合了抗性QTL QYr.nafu-2BL和QYr.nafu-3BS的家系。并且验证了与QYr.nafu-2BL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cfd73、Xgwm120。以及与QYr.nafu-3BS紧密连锁的分子标记Xbarc87、Xbarc133。7.通过对这114个F6家系的田间农艺性状评估以及抗病性鉴定,获得了株高,小穗数,分蘖数,千粒重等产量相关农艺性状的数据以及反应型(IT)和严重度(DS)的表型数据。再结合QTL检测的结果,最终筛选出了13个成功聚合了两个目标QTL,且农艺性状和抗病性优良的家系。

杨进孝[9](2004)在《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两年的田间和试验室工作,围绕葡萄优质抗病育种的中心目标,以中国葡萄属野生种白藜芦醇高产株系商南-24、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 和欧洲葡萄感炭疽病品种凤凰-51 为主要材料,利用 RT-PCR 技术就白藜芦醇次生代谢过程调控和抗病基因克隆新策略研究方面作了一些尝试性的探索,主要取得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结果: 1.通过抗病基因克隆新策略和定量-简并 PCR 技术,得到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 抗病可能有密切关系的基因片段三条:9-2、7#、15#,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200bp、565bp、211bp。这几个基因片段的序列在 GeneBank 的登录号为分别为:AY656730、 AY656725、 AY656731。9-2 基因片段与从欧洲葡萄逆境胁迫的 cDNA文库中的多条 EST 序列同源;进一步分析表明该基因片段可能是葡萄抗病和次生代谢过程中涉及基因调控的某一反式作用因子的编码基因的一部分,在反式作用因子与葡萄抗病过程中信号的识别、传递、放大或防卫基因的转录都可能有关。7#基因片段与欧洲葡萄受逆境胁迫的 cDNA 文库和多种植物微丝形成期的 cDNA 文库中的多条 EST 序列存在着同源关系,但具体功能未知;定量 PCR 结果表明,该基因片段在白河-35-1 受白粉病侵染时转录量有较大的变化,因此该基因片段可能与植物的纤维性物质合成及相应的葡萄结构性抗病诱导有关。15#基因片段在生物信息学数据库中未找到任何同源序列,说明该基因片段可能是一条新基因,该基因片段在定量-简并 PCR 中的欧亚种葡萄感白粉病品种佳利酿的 cDNA 扩增结果中表现为低水平的本底表达,但在白河-35-1 中随病原菌入侵增幅明显,这暗示着该基因片段可能是一条首次发现的在葡萄抗病中有特殊意义的新基因。2.在葡萄PAL 途径抗病相关基因克隆研究方面。通过增加提取缓冲液中PVP的含量、减小样品量与总缓冲液比值,在提高总 RNA 提取纯度的同时提高了相对产率。从中国葡萄属野生种白藜芦醇高产株系商南-24 mRNA 中经 RT-PCR 克隆到与葡萄白藜芦醇合成和葡萄抗病有密切关系的 STS 基因家族的三个成员的 14#、40-1、41-1 基因片段,它<WP=7>们的大小分别为:772bp、720bp、283bp。这几个基因片段的序列目前已等录 GeneBank,登录号为:AY656724、 AY656725、 AY656726。定量 PCR 同时获得有类似作用的 CHS基因(果实与叶片中各得到一条)、PPO 基因(叶片中特异表达)的三个基因片断。从商南-24 DNA 中经 PCR 扩增得到具有相同作用的苯丙氨酸裂解酶基因片断一个,它们的大小分别为 460bp、340bp、267bp.这几个基因片段的序列目前也已等录 GeneBank,登录号为:AY656727、 AY656728、 AY656729、AY656733。 3.在葡萄重要植保素物质白藜芦醇高产机制研究方面,从商-24 DNA 中经 PCR 扩增得到两个准 STS 启动子,其中一个上面可能有病原诱导应答元件。将白藜芦醇产生机制的差异细化到不同葡萄株系的不同基因家族成员的转录活性的不同及其单核苷酸位点多态性上。 4. 在抗病基因克隆中,通过定量 PCR 技术研究了受白粉病病原菌侵染不同时间的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 中部分本实验中得到的防卫基因的转录活性变化情况,研究了欧亚种葡萄感炭疽病品系凤凰-51 果皮中防卫基因 CHS 转录量与炭疽病侵染面积的关系。在一定程度上验证并丰富了防卫基因与葡萄抗病性的关系的理论,为研究葡萄抗病基因克隆提供了方便新颖的采样思路。,通过对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Motif 分析的反向思维,运用 PCR 原理建立了定量-简并 PCR 技术体系,并经过了初步验证。 5.建立了确定在本地气候和本试验条件下葡萄抗病基因表达时间的方法,并根据本试验方法确定了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株系白河-35-1 抗白粉病基因的大致表达时间为 5~8d。为有的放矢地克隆葡萄抗病基因提供了可能。

季凯文[10](2015)在《中国生物农业三阶段效率测度及其提升路径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以世界7%的耕地资源养活了世界22%的人口,而且使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并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进,但粮食供求仍然处于总量紧平衡的状态、部分粮食品种的结构性矛盾并没有改变。与此同时,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和农膜等生产资料的超量和不合理使用,对农业赖以发展的自然资源特别是土壤环境产生了严重影响。近年来,随着农业生物技术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并迅速产业化,生物农业逐渐成为国际农业竞争的重点和发展的制高点,世界各国政府纷纷将农业生物技术纳入到优先支持的技术领域,生物农业已成为发达国家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可见,当前发展生物农业不仅迎来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政策机遇,随着国家农业生物技术推广和产业化步伐的显着加快,对生物农业进行深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本文通过系统梳理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合理界定生物农业的内涵特征,以技术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为切入点,对中国生物农业真实效率状况和提升路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着重突出研究的针对性和前瞻性。具体而言,本文在对国内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与趋势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采用三阶段DEA模型、Malmquist指数模型和广义熵指数模型相结合的实证框架,以上市公司为样本,从静态和动态两个视角,对中国生物农业技术效率的真实状况及变动趋势进行全方位分析。在此基础上,分别考察和分析了不同效率组合下和不同行业类别下中国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并揭示了政府在促进中国生物农业发展中所应采取的监管和激励方式。主要内容和研究结论如下:(1)生物农业的内涵特征及其与传统农业的区别。综合国内外关于农业生物技术的定义,生物农业是指以生命科学和遗传学理论为基础,以农业应用为目的,运用基因工程、细胞工程、发酵工程、酶工程等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围绕改良动植物及微生物品种生产性状、培育动植物及微生物新品种形成的同类生产经营活动单位的集合。按照功能层次的不同,生物农业可以划分为生物育种、生物兽药及疫苗、生物农药、生物肥料和生物饲料五大类别。作为农业生物技术与农业科学相结合产生的新兴产业,生物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生物农业符合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生物农业是传统农业和现代生物技术的融合体;生物农业是集生产功能、生态功能、生活功能于一体;生物农业内涵和外延呈现不断拓展的趋势。(2)国内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与趋势。面对传统农业发展的瓶颈制约,随着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世界植物育种技术研发已从传统育种技术跨越到生物技术育种阶段,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不断提高,生物兽药及疫苗对动植物疫病防控的作用突出,生物饲料产品种类日益丰富,生物农药发展迈进了“生物信息技术”时代。就中国而言,近年来生物农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农业生物技术研发水平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效率还比较低。中国生物育种产业尚处于形成阶段且跨国种业的渗透威胁增大,生物肥料推广应用难度较大,基因工程疫苗总体处于产业化初级阶段,关键生物饲料的生产还处于仿制水平或严重依赖国外技术,生物农药取代化学农药任重道远。(3)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真实状况。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受宏观经济波动、政府补贴、股权结构等环境变量的影响较大,宏观经济的持续快速扩张、政府补贴金额的增加,会导致固定资产投入冗余和从业人员冗余的增加,不利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改进,而适中的股权集中度和合理的股权制衡机制,更有利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的提升。通过剔除环境变量与随机误差的影响,绝大多数样本公司的综合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呈现下降的趋势,而纯技术效率普遍上升,即对大部分样本公司而言,调整前纯技术效率低下主要是由较差的环境条件或较大的随机误差导致的,公司综合技术效率低下主要来自于规模效率低下。同时,剔除环境变量、随机误差的影响后,绝大多数样本公司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状态,规模扩张仍然是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提升的重要瓶颈。另外,不同类型生物农业上市公司的技术效率差异较大,生物饲料类、生物肥料类公司发展相对较好,而生物农药类、生物育种类、生物兽药及疫苗类公司发展相对较差。(4)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真实状况。剔除环境变量、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的全要素生产率总体呈现更为明显的增长态势,且主要源于规模效率的增长,技术创新水平低仍是制约全要素生产率提升的主要因素。同时,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中国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仍可划分为高效增长型、温和增长型和悲惨增长型三种类型,但温和增长型和悲惨增长型增长方式占据主导;不同类型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明显不同,各子行业的内部差异在总体差异中占据主导,这说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各子行业发展相对均衡,而子行业内的上市公司发展良莠不齐。另外,剔除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的影响后,企业总资产、专营化程度、研发投入强度、资产负债率、高管薪酬与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资本密集度、高管持股比例对生物农业上市公司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为负但不显着。(5)效率视角下中国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按照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的不同组合,中国生物农业技术效率可以采取单向突破式、渐进式、跳跃式三种提升路径。其中,单向突破式提升路径的方向要么以扩大企业生产规模为主,要么以提升企业资源配置和管理水平为主;渐进式提升路径的方向为先在规模效率和纯技术效率中选择具有相对优势的领域率先突破,然后再着力弥补另一方面的劣势;跳跃式提升路径只有在农业生物技术水平达到一定层次、纯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都具有一定基础的时候才能够实现。对处于不同类型的生物农业而言,其提升路径也不尽相同。生物育种产业重点以保护培育优良品种为核心,生物兽药及疫苗产业重点强化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生物农药产业重点推进产品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生物肥料产业重点以产品提升拓展市场需求,生物饲料产业重点以资源整合突破关键核心技术。从政府监管和激励方式来看,如果生物农业企业采取低于标准进行生产活动的利润水平明显高于达到标准进行生产活动的利润水平,或者政府的监督成本越高、惩罚收益越小,则政府越有必要对生物农业企业采取监督的策略,而政府缩短补贴时间,有利于促进某一项农业生物技术尽快为其它生物农业企业所采用,进而有利于提高社会福利水平。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结果,本文从政府、企业、农户、社会四个层面出发,提出进一步推动中国生物农业发展的政策建议。其中,政府应着力创新政府补贴方式、加强对不同行业的分类指导、培育发展生物农业产业化示范基地,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和创新力度、提高产品专营化程度、建立合理的股权制衡机制、实施相对积极的负债政策,农户应主动强化生物农业生产资料的使用,维护农业环境的生态平衡,社会消费者应提高环保觉悟和参与意识,使生物农业产品推广应用成为“新常态”。

二、花生的遗传弱点和育种策略(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花生的遗传弱点和育种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2)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原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第三节 本研究的方法、重点与结构
    第四节 本研究的结论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科学研究
    第一节 中国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的科技特征
        一、以自然科学理论为指导
        二、以科学实验为基础
        三、以生物统计学等进行定量分析
        四、以化肥、农药和农机等为新型农业投入物
    第二节 民国时期国统区的大豆科研
        一、基础理论的学习和研究
        二、大豆的科学育种
        三、大豆的农事试验
        四、主要的大豆出版物
        五、民国大豆科研的动因分析
    第三节 新中国建立前东北的大豆科研
        一、历史沿革
        二、日伪时期大豆科研主要领域和成果
        三、东北解放区时期大豆科研的恢复
        四、评说
    第四节 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时期的大豆科研
        一、吉林省公主岭农业科研继续发展
        二、黑龙江省大豆科研迅速兴起
        三、辽宁省的大豆科研成就显着
        四、南方大豆科研多点发展
        五、全国大豆增花保荚协作研究
        六、中外大豆科学交流
    第五节 改革开放以后的大豆科研
        一、南方大豆科研的崛起
        二、东北大豆科研继续稳步发展
        三、野生大豆研究
        四、雄性不育系研究和利用
        五、大豆种质资源的研究
        六、大豆区划的进一步调整和细化
        七、大豆基因组学研究
        八、大豆育种的理论、方法和技术
        九、中外大豆科研交流步入常态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二十世纪中国的大豆生产
    第一节 大豆的单产和总产变化
        一、单产变化
        二、总产变化
        三、重点种植区域变化
    第二节 品种演变
        一、农家种时期(1900-1923)
        二、科学育种兴起时期(1924-1949)
        三、科学育种渐居主导地位时期(1950-2000)
    第三节 种植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种植制度
        二、民国大豆种植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种植制度
    第四节 耕作制度演变
        一、清末大豆耕作制度
        二、民国大豆耕作制度
        三、新中国大豆耕作种植制度
    第五节 大豆施肥演变
        一、清末大豆施肥
        二、民国大豆施肥
        三、新中国大豆施肥
    第六节 病虫草害防治
        一、清末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二、民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三、新中国大豆病虫草害防治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的加工和利用
    第一节 中国大豆加工和利用的历史过程
        一、民国以前的大豆加工和利用
        二、民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三、新中国时期大豆加工和利用
    第二节 传统大豆食品加工工艺及其演进
        一、发酵类豆制品
        二、非发酵类豆制品
        三、蛋白类豆制品
        四、豆乳粉
    第三节 大豆油脂加工
        一、清末、民国时期的大豆油脂加工
        二、新中国的大豆油脂加工
    第四节 大豆蛋白纤维及其生产工艺
        一、蛋白纤维发展概况
        二、大豆蛋白纤维性能及其织物特点
        三、大豆蛋白纤维生产工艺
    第五节 大豆新兴生物制品
        一、大豆卵磷酯
        二、大豆低聚糖
        三、大豆异黄酮
        四、大豆皂甙
        五、大豆多肽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研究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兴衰的历史过程
        一、清末中国大豆一枝独秀
        二、民国时期中国大豆先盛后衰
        三、新中国大豆对外贸易形势彻底逆转
    第二节 中国大豆生产贸易兴衰的原因分析
        一、积极因素
        二、消极因素
    第三节 中国大豆生产和对外贸易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四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
        一、中国大豆发展战略背景分析
        二、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指导思想
        三、未来中国大豆发展战略目标
    第五节 未来中国大豆发展对策建议
        一、中国绝不放弃自己的大豆生产
        二、坚定不移“主要立足国内解决大豆供给问题”
        三、突出抓好大豆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
        四、加大大豆生产和出口的支持力度
        五、提高大豆产销的组织化程度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民国实业部关于全国农事实验场调查的各项统计(1936年)
    二、东北解放区大豆试验田间调查及室内考种标准
    三、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大豆“超级种培育”项目建议摘要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3)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育种策略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第一篇 豇豆属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分析和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第一章 我国栽培豇豆的品种资源收集
    第二章 基于nrDNA ITS序列数据的豇豆属系统发育关系的初步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总DNA的提取、PCR扩增和DNA测序
        1.3 序列分析及系统树构建
        2 结果与分析
        2.1 ITS序列特征
        2.2 系统发育分析
        3 讨论
        3.1 外类群的选择
        3.2 关于去湿赤小豆(N3)和成豇1号(N4)的系统学划分问题
        3.3 豇豆属内各种的系统位置和属内种的划分问题
        3.4 豇豆属内遗传多样性问题
        4 小结
    第三章 我国栽培豇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植物材料
        1.2 建立样品池
        1.3 总DNA提取
        1.4 PCR扩增
        1.5 电泳检测
        1.6 数据处理
        1.7 CpTI基因的克隆
        2 结果与分析
        2.1 PAPD实验体系的优化
        2.2 76个豇豆品种资源遗传多样性分析
        2.2.1 基于RAPD数据的豇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2.2 基于ITS序列的76个豇豆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分析
        2.3 CpTI基因的PCR扩增和克隆及转化子的鉴定
        3 讨论
        3.1 ITS序列在豇豆品种间关系与遗传多样性研究中的适用性问题
        3.2 关于山豆、黑仁白豆角、去湿赤小豆的分类地位划分问题
        3.3 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多样性
        3.4 关于RAPD聚类结果与基于ITS序列的分析结果不相一致的问题
        3.5 关于CpTI基因的克隆策略
        3.6 对我国栽培豇豆遗传多样性和系谱关系研究方法的展望
        4 小结
    第四章 结论及对我国豇豆育种策略的建议
        1 结论
        2 对我国豇豆育种策略的思考和建议
        2.1 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资源问题和基因库的扩大
        2.2 我国栽培豇豆的育种策略
第二篇 RAPD的稳定性及基于RAPD分析的可靠性—RAPD扩增中商品酶体系对扩增产物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动植物材料
        1.2 总DNA提取
        1.3 PCR扩增
        1.4 电泳检测
    2 实验结果
        2.1 不同商品来源Taq DNA聚合酶对扩增产物的影响
        2.2 不同PCR缓冲体系(10×PCR buffer)对扩增产物的影响
    3 讨论
    参考文献
第三篇 综述:植物遗传多样性和系统学的研究方法
    1. 基于形态学性状的研究方法
    2. 基于染色体的研究方法
    3. 基于蛋白质多态性的研究方法
        3.1 同工酶分析
        3.2 种子贮藏蛋白分析
    4. 基于DNA片断多态性的研究方法
        4.1 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RFLP)
        4.2 随机扩增的多态性DNA(RAPD)
        4.3 扩增性片段长度多态性(AFLP)
        4.4 微卫星位点长度多态性
        4.5 其他方法
        4.6 几种方法的比较
    5. 基于碱基序列测定的研究方法
        5.1 核基因组的DNA序列测定
        5.2 叶绿体基因组(cpDNA)的DNA序列测定
        5.3 线粒体基因组(mtDNA)的DNA序列测定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论文、论着及获奖情况
致谢

(4)平榛优良单株选育及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1. 前言
    1.1 优良单株选育研究
    1.2 子代测定研究
        1.2.1 针叶树种
        1.2.2 阔叶树种
    1.3 国内外榛子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榛子分布及栽培种
        1.3.2 国内外榛子育种
    1.4 榛子的营养和药用价值
    1.5 榛子在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地概况
    2.2 试验材料
        2.2.1 优良单株的选优标准和方法
        2.2.2 材料准备
    2.3 平榛坚果的形态指标测定
    2.4 坚果生理指标测定
        2.4.1 水分含量的测定
        2.4.2 粗脂肪含量的测定
        2.4.3 淀粉含量的测定
        2.4.4 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2.4.5 脂肪酸组成的测定
        2.4.6 可溶性糖含量的测定
    2.5 坚果处理及播种
        2.5.1 坚果处理
        2.5.2 坚果催芽
        2.5.3 播种
    2.6 子代形态和生理指标测定
        2.6.1 苗木形态指标测定
        2.6.2 苗木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2.7 遗传力和遗传变异系数研究
    2.8 数据分析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平榛单株的坚果产量测定
    3.2 平榛形态指标的分析及评价
        3.2.1 平榛每序多苞特性分析
        3.2.2 平榛坚果形态指标的单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3.2.3 相关分析
        3.2.4 逐步回归分析
        3.2.5 通径分析
        3.2.6 主成分分析
    3.3 平榛果仁生理指标的分析及评价
        3.3.1 平榛单株果仁水分含量的遗传变异分析
        3.3.2 平榛单株果仁淀粉、蛋白质和可溶性糖遗传变异分析
        3.3.3 平榛单株果仁粗脂肪含量的遗传变异分析
        3.3.4 平榛单株果仁脂肪酸组成及含量遗传变异分析
        3.3.5 相关分析
        3.3.6 主成分分析
    3.4 优良单株综合选育
        3.4.1 平榛坚果形态指标的综合评价
        3.4.2 平榛坚果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3.4.3 平榛坚果形态和生理指标的综合评价
    3.5 子代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3.5.1 子代各形态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及评价
        3.5.2 子代各生理生化指标的遗传变异分析及评价
        3.5.3 子代综合性状分析
        3.5.3.1 相关性分析
        3.5.3.2 逐步回归分析
        3.5.3.3 通径分析
        3.5.3.4 主成分分析
        3.5.3.5 子代性状综合评价及优良家系的选育
4 讨论
    4.1 良种选育
        4.1.1 榛子产量
        4.1.2 果实的评价
        4.1.3 综合评价
    4.2 子代测定
    4.3 平榛遗传改良策略
5 结论
    5.1 优良单株选育
    5.2 子代性状的遗传变异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5)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与SCAR标记的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 红麻的概括
        1.1 红麻的国民经济地位及用途
        1.2 红麻的起源以及我国红麻的来源
        1.3 我国红麻的育种状况
    2 遗传标记的类型
        2.1 形态学标记
        2.2 细胞学标记
        2.3 生化标记
        2.4 DNA 分子标记
        2.4.1 RAPD 标记
        2.4.2 ISSR 标记
        2.4.3 SRAP 标记
        2.4.4 EST-SSR 标记
        2.4.5 AFLP 标记
        2.4.6 IT-ISJ 与ET-ISJ 标记
        2.4.7 TRAP 标记.
        2.4.8 SCAR 标记
    3 分子标记的应用
        3.1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3.1.1 作图群体的建立
        3.1.2 构建连锁图谱
        3.1.3 遗传连锁图谱的现状
        3.1.4 连锁图谱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3.2 基因定位
        3.2.1 质量性状定位.
        3.2.2 数量性状定位.
        3.3 比较基因组学
        3.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4 分子标记技术在麻类作物中的应用
        4.1 遗传多样性和亲缘关系分析
        4.2 指纹图谱
        4.3 遗传图谱构建及基因定位
        4.4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5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内容、创新点
        5.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5.2 研究的内容
        5.3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RAPD 单双引物在构建红麻遗传连锁图谱中的应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材料
        1.2 基因组DNA 的提取
        1.3 RAPD 反应程序
    2 结果
        2.1 带型分析
        2.2 实验结果与理论推测
    3 讨论
    小结
第三章 基于SRAP、ISSR、RAPD 三种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红麻遗传连锁图谱
    1 试验材料和方法
        1.1 实验材料与DNA 提取
        1.2 DNA 标记分析及电泳检测
        1.3 标记的命名与记载
        1.4 偏分离检验
        1.5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1.6 连锁群上的标记分布均匀计算
    2 结果
        2.1 亲本间多态性引物的筛选
        2.2 遗传连锁图谱的构建
        2.3 偏分离标记
    3 讨论
        3.1 作图亲本的选择与F2 群体的建立
        3.2 反应体系的优化
        3.3 红麻遗传连锁图谱
        3.4 偏分离现象
        3.5 RAPD 双引物的使用
        3.6 多种分子标记技术构建红麻遗传连锁图谱
        3.6.1 开发新的红麻特异引物
        3.6.2 其它引物类型来加密图谱
        3.6.3 RIL 群体的构建
    小结
第四章 红麻五个质量性状在遗传连锁图谱中的初步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田间试验
        1.3 性状基因型的统计及分析
        1.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1.5 质量性状的初步定位
    2 结果与分析
        2.1 表型性状的遗传分析
        2.2 表型性状基因的连锁分析
    3 讨论
        3.1 关于红麻茎色和叶柄色花青素遗传及性状基因定位
        3.2 关于红麻叶型的遗传与性状基因定位
        3.3 关于红麻的花冠大小与花冠形状的遗传与性状基因定位
        3.4 关于质量性状遗传与定位在育种上的应用
    小结
第五章 红麻6 个重要产量性状的QTL 初步定位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田间试验
        1.3 表型数据分析
        1.4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
        1.5 QTL 分析
    2 结果
        2.1 重要产量性状的表型分析
        2.2 6 个产量性状相关分析
        2.3 两地6 个重要产量性状的QTL 定位分析
        2.3.1 株高性状基因定位
        2.3.2 茎粗性状基因定位
        2.3.3 节数性状基因定位
        2.3.4 单株鲜皮重性状基因定位
        2.3.5 单株干皮重性状基因定位
        2.3.6 种子千粒重性状基因定位
    3 讨论
        3.1 关于 F_(2:3) 家系的可行性分析
        3.2 关于QTL 定位的富集现象分析
        3.3 关于不同环境下对QTL 定位的影响
        3.4 关于株高QTL 的上位性及环境互作的影响
        3.5 关于QTL 与环境的互作及进一步改正的设想
    小结
第六章 红麻序列特征性扩增区域标记(SCAR)的开发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2 实验试剂
        1.3 多态性引物的再筛选
        1.4 聚丙烯酰胺凝胶中回收目的片段
        1.5 目标条带再扩增
        1.6 从琼脂糖胶中回收与纯化目的片段
        1.7 目的DNA 片段与载体的连接、转化
        1.8 阳性克隆的筛选
        1.9 目的片段的测序及验证
        1.10 SCAR 标记引物的设计
        1.11 SCAR 标记验证及退火温度优化
    2 结果
        2.1 多态性引物筛选及目的片段的胶回收
        2.2 连接与转化
        2.3 转化与阳性菌落的筛选
        2.4 阳性克隆的验证
        2.5 测序结果分析
        2.6 SCAR 标记引物设计
        2.7 SCAR 标记的验证及退火温度的优化
    3 讨论
        3.1 SCAR 标记的开发
        3.1.1 RAPD 标记转化为SCAR 标记
        3.1.2 AFLP 标记转化为SCAR 标记
        3.1.3 ISSR 标记转化为SCAR 标记
        3.1.4 SRAP 标记转化为 SCAR 标记
        3.2 SCAR 标记的用途
        3.3 转化失败的原因
        3.3.1 胶回收的方法
        3.3.2 片段长度大小
        3.3.3 引物设计
        3.3.4 提高退火温度
        3.4 转化SCAR 标记的新方案
    小结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 SRAP、ISSR、RAPD 的引物序列
    附录 2 考种数据及QTL 图
    附录3:RAPD、ISSR、SRAP 测序的序列及各碱基的含量
致谢
作者简介

(6)茄科雷尔氏菌的侵染动态模型及药剂调控效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植物细菌性病害和青枯病
        1.1.1 .植物细菌性病害
        1.1.2 .植物细菌性病原
        1.1.3 .十大植物病原
        1.1.4 .青枯病
        1.1.5 .命名和分类
        1.1.6 .寄主范围
        1.1.7 .环境存活
        1.1.8 .植物侵染
        1.1.9 .致病机理
        1.1.10 .Ⅲ型分泌系统
        1.1.11 .防治措施
    1.2 .我国青枯菌研究历史和现状
        1.2.1 .分布及病原多样性
        1.2.2 .寄主范围和危害
        1.2.3 .防治措施
        1.2.4 .研究水平
    1.3 .瓶颈效应的实验分析
        1.3.1 .瓶颈效应的构成
        1.3.2 .瓶颈的影响与遗传多样性
        1.3.3 .瓶颈的实验分析方法
        1.3.4 .挑战和未来方向
引言
第二章 一种青枯病表型评估的新方法
    2.1 .前言
    2.2 .材料和方法
        2.2.1 .试验材料
        2.2.2 .试验设计
    2.3 .结果与分析
        2.3.1 .发病动态
        2.3.2 .相对失水量
        2.3.3 .累计失水量
    2.4 .小结
第三章 青枯菌侵染致病模型设计和参数定义
    3.1 .前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青枯菌生活史回顾
        3.2.2 .青枯菌侵染的动态模型
        3.2.3 .敏感性分析
    3.3 .结果与分析
        3.3.1 .植物病原表面亲和常数
        3.3.2 .最大侵染速率
        3.3.3 .侵染衰减率
        3.3.4 .延迟时间
        3.3.5 .增长速率
        3.3.6 .细胞浓度阈值
        3.3.7 .病程陡度
    3.4 .小结
第四章 青枯菌的侵染致病动态模型构建
    4.1 .前言
    4.2 .材料和方法
        4.2.1 .试验材料
        4.2.2 .试验设计
    4.3 .结果与分析
        4.3.1 .适合度分析
        4.3.2 .连续性侵染
        4.3.3 .青枯菌侵染中量
        4.3.4 .青枯菌的定殖动力学
        4.3.5 .致病细胞浓度阈值
        4.3.6 .胞外多糖的分泌速率
        4.3.7 .病程陡度
        4.3.8 .模拟发病动态
    4.4 .小结
第五章 青枯菌侵染寄主的瓶颈效应分析
    5.1 .前言
    5.2 .材料和方法
        5.2.1 .试验材料
        5.2.2 .试验设计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有效侵染种群估算的理论模型分析
        5.3.2 .青枯菌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的实验检测
        5.3.3 .不同因子对青枯菌致病力和生长速率的影响
        5.3.4 .不同因子对青枯菌侵染瓶颈效应的影响
        5.3.5 .植物对青枯菌侵染瓶颈效应的影响
        5.3.6 .植物物理和免疫系统的协同作用
        5.3.7 .侵染瓶颈分析模型的推广应用
    5.4 .小结
第六章 多基因对青枯菌致病力影响
    6.1 .前言
    6.2 .材料和方法
        6.2.1 .试验材料
        6.2.2 .试验设计
    6.3 .结果与分析
        6.3.1 .RipH家族的基因冗余现象
        6.3.2 .RipH家族基因影响青枯菌根部侵染
        6.3.3 .GRS522的叠加基因突变体的致病力
    6.4 .小结
第七章 药剂调控对青枯菌侵染动态的影响及模型验证
    7.1 .前言
    7.2 .材料和方法
        7.2.1 .试验材料
        7.2.2 .实验设计
    7.3 .结果与分析
        7.3.1 .药剂对青枯菌致病力的影响
        7.3.2 .药剂对青枯菌的抑制作用
        7.3.3 .药剂对青枯菌运动性的影响
        7.3.4 .药剂对青枯菌在土壤中定殖能力的影响
        7.3.5 .噻菌铜对青枯菌体内生长速率的影响
        7.3.6 .噻菌铜对青枯菌有效侵染种群数量的影响
    7.4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果和结论、创新点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果与结论
    8.2 .创新点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主要成果

(7)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蜡梅种质资源的研究概况
        1.1.1 蜡梅属种质资源分类研究概况
        1.1.2 蜡梅属种质资源分布研究概况
        1.1.3 蜡梅的研究概况
    1.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概况
        1.2.1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概念和意义
        1.2.2 植物遗传多样性的研究方法
    1.3 核心种质的研究现状
        1.3.1 核心种质的提出背景
        1.3.2 核心种质的概念及发展
        1.3.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1.4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2 研究的技术路线
2 中国蜡梅野生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2.1 调查方法
    2.2 调查结果
        2.2.1 蜡梅属植物的调查
        2.2.2 各野生蜡梅种群的现状和特点
        2.2.3 蜡梅新变种和新变型的发表
        2.2.4 蜡梅属植物的水平分布特点
        2.2.5 蜡梅属植物的垂直分布特点
        2.2.6 蜡梅属植物分布的生境特点
        3.2.7 结论和讨论
3. 中国蜡梅品种资源的调查和分析
    3.1 中国蜡梅品种资源的调查
        3.1.1 调查方法
        3.1.2 调查地点
        3.1.3 调查结果
        3.1.3.1 蜡梅品种的调查
        3.1.3.2 蜡梅品种产业化开发利用的调查
    3.2 蜡梅品种的数量分类研究
        3.2.1 材料和方法
        3.2.1.1 材料
        3.2.1.2 分类性状的选取和编码
        3.2.1.3 数据的处理
        3.2.2 结果与分析
        3.2.2.1 Q型聚类结果及分析
        3.2.2.2 R型聚类结果及分析
        3.2.2.3 主成分分析的结果及分析
        3.2.3 结论和讨论
    3.3 62 个蜡梅品种观赏性状的综合评价
        3.3.1 材料
        3.3.2 方法
        3.3.2.1 评价结构模型的建立
        3.3.2.2 评价标准的制定
        3.3.2.3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3.3.3 结果与分析
        3.3.4 结论与讨论
4. 蜡梅种质资源表型多样性研究
    4.1 材料与方法
        4.1.1 种群选择与试验材料采集
        4.1.2 性状的选取和测定方法
        4.1.3 数据的统计分析
    4.2 结果与分析
        4.2.1 2 次取样重合种群的变异系数与均值的年代差异性分析
        4.2.2 各种群间花性状的变异
        4.2.3 蜡梅种群间的形态变异特征
        4.2.4 蜡梅种群内的形态变异特征
        4.2.5 蜡梅种群间的表型分化
        4.2.6 蜡梅的表型变异与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分析
        4.2.7 蜡梅种群表型聚类分析
    4.3 结论与讨论
5. 中国蜡梅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初步构建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材料
        5.1.2 方法
        5.1.2.1 数据收集整理
        5.1.2.2 数据分组
        5.1.2.3 计算各组的表型多样性指数和遗传丰富度
        5.1.2.4 聚类方法
        5.1.2.5 取样方法
        5.1.2.6 核心样品代表性检验
    5.2 结果与分析
        5.2.1 各组供试种质的多样性指数、遗传丰富度和取样数目
        5.2.1.1 野生资源
        5.2.1.2 品种资源
        5.2.2 蜡梅初选核心种质代表性检测
        5.2.2.1 多样性指数的差异显着性测验
        5.2.2.2 初选核心收集品和总收集品9 个性状的6 个特征值比较
    5.3 结论与讨论
6. 中国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6.1 材料与方法
        6.1.1 试验材料
        6.1.2 分子标记组DNA的提取
        6.1.3 引物筛选与PCR扩增
        6.1.4 PCR产物检测
        6.1.5 数据的统计分析
    6.2 结果与分析
        6.2.1 分子标记组DNA提取结果与检测
        6.2.2 物种和种群水平的遗传多样性
        6.2.3 种群间遗传分化程度的比较分析
        6.2.4 聚类分析
    6.3 讨论
7 中国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的AFLP分析
    7.1 材料与方法
        7.1.1 材料
        7.1.2 蜡梅AFLP分子标记体系的建立和引物筛选
        7.1.3 蜡梅AFLP标记结果统计与数据分析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蜡梅AFLP最佳反应体系的建立
        7.2.2 AFLP引物筛选分析
        7.2.3 AFLP扩增片段的多态性
        7.2.4 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和遗传分化程度分析
        7.2.5 种群间遗传关系的UPGMA聚类分析
    7.3 结论和讨论
        7.3.1 影响AFLP扩增反应的因素
        7.3.2 不同的引物组合对扩增结果的影响
        7.3.3 AFLP分子标记的遗传多样性评价
8. 利用分子标记技术构建蜡梅核心种质资源
    8.1 材料与方法
        8.1.1 实验材料
        8.1.2 分子标记方法及其数据分析
        8.1.3 核心种质的构建方法
    8.2 结果与分析
        8.2.1 蜡梅野生种质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
        8.2.1.1 种群样本策略
        8.2.1.2 种群内个体样本策略
        8.2.1.3 核心种质保存种群样本方案
        8.2.2 蜡梅品种资源核心种质的构建
        8.2.2.1 各样本群的遗传多样性比较
        8.2.2.2 初始种质与核心种质比较
        8.2.2.3 保留种质与核心种质比较
        8.2.2.4 蜡梅品种资源核心种质及其主要性状
    8.3 结论和讨论
9 结论和建议
    9.1 主要结论
    9.2 论文的特色及创新之处
    9.3 讨论与建议
参考文献
附表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8)小麦品种抗条锈性QTL分析及P9897分子标记辅助育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小麦概述
    1.2 小麦条锈病
        1.2.1 小麦条锈病的发生
        1.2.2 小麦条锈病的流行与危害
    1.3 小麦条锈菌小种
        1.3.1 国外小麦条锈菌小种
        1.3.2 我国小麦条锈菌小种
        1.3.3 我国当前流行的小麦条锈菌小种
    1.4 小麦条锈病的防治
    1.5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研究进展和现状
        1.5.1 小麦条锈病抗病性类型
        1.5.2 小麦条锈病抗病基因的定位与命名
    1.6 小麦基因组研究进展及分子标记技术
        1.6.1 小麦基因组研究进展
        1.6.2 分子标记技术
    1.7 数量性状位点
        1.7.1 QTL定位基本原理
        1.7.2 QTL定位方法
    1.8 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1.8.1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优势
        1.8.2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局限
    1.9 研究目的与意义
2 小麦品种Toni成株抗小麦条锈病基因物理图谱构建
    2.1 引言
    2.2 实验材料
        2.2.1 植物材料
        2.2.2 生理小种
        2.2.3 试剂
    2.3 实验方法
        2.3.1 温室抗病性鉴定
        2.3.2 田间抗病性鉴定
        2.3.3 统计分析
        2.3.4 基因组DNA提取及全基因组SNP基因型分型
        2.3.5 连锁图谱的构建和QTL分析
        2.3.6 候选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 结果与分析
        2.4.1 抗病性鉴定
        2.4.2 35K SNP芯片扫描及遗传图谱的构建
        2.4.3 QTL定位
        2.4.4 基于侧翼标记的QTL的表型效应
        2.4.5 成株期抗性QTL的物理图谱定位
    2.5 讨论
        2.5.1 与过去报道的抗性基因和QTL进行比较
        2.5.2 抗性QT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 小麦品种P9897 抗性QTL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3.1 引言
    3.2 实验材料
        3.2.1 植物材料
        3.2.2 试剂
        3.2.3 仪器
    3.3 实验方法
        3.3.1 杂交组合确定及其后代筛选
        3.3.2 基因分型
        3.3.3 田间抗病性鉴定
        3.3.4 农艺性状评估
    3.4 结果与分析
        3.4.1 QTL检测
        3.4.2 抗病性鉴定
        3.4.3 农艺性状评估
    3.5 讨论
4 全文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
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白藜芦醇相关研究进展
        1.1.1 白藜芦醇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及其在自然界中的分布
        1.1.1.1 白黎芦醇化学结构
        1.1.1.2 白藜芦醇生物合成
        1.1.1.3 白藜芦醇在自然界的分布
        1.1.2 白藜芦醇作用研究进展
        1.1.2.1 抗菌作用
        1.1.2.2 抗氧化作用
        1.1.2.3 预防心血管病和防癌作用
        1.1.2.4 其它作用
        1.1.3 白藜芦醇合酶(RS)的酶学性质
        1.1.4 RS 基因研究
        1.1.4.1 已克隆的 RS cDNA 分子及 RS 基因家族
        1.1.4.2 RS 基因诱导表达及调控
        1.1.5 RS 基因的转基因研究
    1.2 植物的次生代谢研究进展
        1.2.1 次生代谢过程的特点及种类
        1.2.2 植物次生代谢的生理生态作用
        1.2.2.1 植物次生代谢物与微生物的互作及其抗病作用
        1.2.2.2 次生代谢物与植物信号传递
        1.2.2.3 次生代谢物与环境的适应关系
        1.2.3 植物次生代谢的基因工程
    1.3 植物防卫基因研究进展
        1.3.1 防卫基因概述
        1.3.1.1 植物抗病的分子生物学机制
        1.3.1.2 抗病基因
        1.3.1.3 防卫基因
        1.3.1.4 防卫反应类型
        1.3.2 植物防卫反应基因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1.3.2.1 PAL 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1.3.2.2 CHS 与植物抗病性的关系
        1.3.3 PPO、PAL 和 CHS 与植物诱导抗病性的关系
    1.4 植物次生代谢与防卫反应的关系及研究策略
        1.4.1 植物次生代谢与防卫反应的关系
        1.4.2 植物次生代谢与防卫反应基因的研究策略
    1.5 生物信息学发展及现代基因组学理论和技术在广义植物抗病基因工程中的作用
        1.5.1 生物信息学研究
        1.5.1.1 生物信息数据库
        1.5.1.2 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
        1.5.2 现代基因组学方法及其应用
        1.5.2.1 结构基因组学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
        1.5.2.2 功能基因组学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
        1.5.2.3 比较基因组学在植物抗病性研究中的应用
        1.5.2.4 基于同源序列的抗病基因克隆技术
        1.5.3 定量 PCR 技术
        1.5.4 简并 PCR 技术
        1.5.4.1 简并 PCR 技术在基因克隆中的应用
        1.5.4.2 简并引物及其设计
        1.5.4.3 简并 PCR 的反应条件
        1.5.4.4 应用简并 PCR 获得全长基因的方法
        1.5.4.5 简并 PCR 技术的局限性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试验材料
        2.1.1 植物材料
        2.1.2 主要试剂
        2.1.3 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病原菌孢子萌发实验
        2.2.2 病原菌田间人工接种
        2.2.3 葡萄基因组 DNA 提取...........................?
        2.2.4 葡萄材料总 RNA 提取
        2.2.5 总 RNA 的纯化和检测
        2.2.5.1 总 RNA 的纯化
        2.2.5.2 总 RNA 检测
        2.2.6 合成 cDNA 第一链
        2.2.7 引物设计
        2.2.8 PCR 试验程序
        2.2.9 克隆测序
        2.2.9.1 特异 PCR 产物回收
        2.2.9.2 与载体的连接反应
        2.2.9.3 大肠杆菌 DH5α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2.2.9.4 连接产物的转化
        2.2.9.5 重组质粒的筛选和鉴定
        2.2.10 测序和生物信息学分析
        2.2.10.1 序列测定
        2.2.10.2 同源性分析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3.1 葡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PAL)抗白粉病相关基因研究
        3.1.1 葡萄果皮总 RNA 提取
        3.1.2 白藜芦醇次生代谢相关酶基因 cDNA 片段的分离
        3.1.3 商南-24 芪合成酶基因家族三个成员 cDNA 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3.1.3.1 商南-24 芪合成酶基因家族三个 cDNA 片段的克隆和测序
        3.1.3.2 芪合成酶基因家族三个成员 cDNA 片段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1.4 商南-24 白藜芦醇合成酶基因启动子区的克隆与分析
        3.1.5 商南-24 查尔酮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3.1.6 商南-24 多酚氧化酶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3.1.7 商南-24 中苯丙氨酸裂解酶基因 cDNA 片段的克隆与分析
    3.2 葡萄 PAL 途径抗病相关基因表达与白粉病侵染关系研究
        3.2.1 白粉菌室内萌发结果
        3.2.2 田间人工接种白粉菌诱导
        3.2.3 葡萄材料总 RNA 的定量
        3.2.4 部分基因的表达与病原菌侵染关系的研究及定量 PCR 分析
    3.3 抗白粉病相关新基因 cDNA 片断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3.3.1 涉及葡萄抗白粉病信号转导因子编码基因克隆
        3.3.1.1 9-2 基因 cDNA 片段生物信息学分析
        3.3.1.2 15#基因 cDNA 片段同源性分析
        3.3.2 单引物定量 PCR 与新基因 cDNA 片段的克隆分析
        3.3.3 抗白粉病相关新基因克隆小结
第四章 讨 论
    4.1 关于通过定量-简并 PCR 获得的几个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相关基因 cDNA 片段的讨论
    4.2 关于葡萄体内重要植保素物质白藜芦醇(Res)高产研究策略及STS 基因在葡萄属植物中不同株系的时空转录活性的差异
    4.3 关于苯丙氨酸( PAL)次生代谢途径中的抗病相关基因克隆及其在优质抗病葡萄育种中的可能应用
    4.4 关于葡萄抗病基因的克隆策略的一点探讨及本试验中抗病基因克隆新策略的制定
    4.5 关于本试验实验技术改进方面
    4.6 关于葡萄抗病优质基因工程育种的整体思路的一点探讨
    4.7 关于抗白粉病基因表达时间确定和抗病基因克隆材料采样方法选择的一点讨论
第五章 结 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植物中主要次生代谢途径及相互关系
附录 2: 苯丙氨酸代谢简图
作者简介

(10)中国生物农业三阶段效率测度及其提升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粮食安全问题已成为国际社会的关注焦点
        1.1.2 耕地占用与保护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
        1.1.3 农业面源污染制约着现代农业的发展
        1.1.4 新一轮科技和产业变革孕育催生了生物农业
    1.2 研究目标及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本文的创新之处
    1.6 本章小结
2 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有关概念的界定
        2.1.1 生物技术与生物产业
        2.1.2 农业生物技术与生物农业
        2.1.3 生物农业与传统农业的区别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2.2.1 农业生物技术产业化趋势及前景研究
        2.2.2 农业技术效率测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2.2.3 农业全要素生产率测算与分解研究
        2.2.4 现代农业建设中各利益主体的博弈研究
        2.2.5 农业生物产业实现路径与政策机制研究
        2.2.6 文献评述
    2.3 主要理论基础
        2.3.1 产业融合理论
        2.3.2 生产效率理论
        2.3.3 技术创新理论
        2.3.4 利益相关者理论
    2.4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与趋势
    3.1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农业增长的现状与特征
        3.1.1 农业发展速度和质量相对滞后
        3.1.2 传统农业为主的格局尚未根本改变
        3.1.3 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依然较低
    3.2 国外生物农业发展动态及技术前景
        3.2.1 以转基因为代表的生物育种产业发展迅速
        3.2.2 生物肥料在农业生产中的利用率不断提高
        3.2.3 生物兽药及疫苗对动物疫病的防控作用突出
        3.2.4 生物饲料产品种类日益丰富
        3.2.5 生物农药对现代农业的助推作用明显
    3.3 中国生物农业发展概况及其面临的外部环境
        3.3.1 生物育种企业实力和科技竞争力较弱
        3.3.2 生物肥料推广应用难度依然较大
        3.3.3 兽用生物制品整体处于产业化初期
        3.3.4 生物饲料仍以技术和产品引进为主
        3.3.5 生物农药难以与化学农药相抗衡
    3.4 本章小结
4 中国生物农业生产效率测度与评价模型构建
    4.1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与方法
        4.1.1 基本原理
        4.1.2 基本模型
        4.1.3 优点与局限性
    4.2 随机前沿分析模型与方法
        4.2.1 基本原理
        4.2.2 基本模型
        4.2.3 优点与局限性
    4.3 三阶段DEA模型与方法
        4.3.1 基本原理
        4.3.2 具体步骤
        4.3.3 主要优点
    4.4 研究设计与数据说明
        4.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4.2 变量选择与研究假设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生物农业技术效率测度与分析
    5.1 基于原始投入产出数据的BCC模型估计
        5.1.1 投入调整前的总体效率分析
        5.1.2 投入调整前的规模报酬统计
        5.1.3 投入调整前的冗余变量分析
    5.2 影响技术效率的环境变量及投入变量调整
        5.2.1 投入冗余变量的SFA回归估计
        5.2.2 参数估计结果分析
        5.2.3 原始投入数据的调整
    5.3 对投入变量进行调整后的BCC模型分析
        5.3.1 生物农业真实技术效率的总体特征
        5.3.2 生物农业真实技术效率的时序特征
        5.3.3 投入调整后的规模报酬统计
        5.3.4 不同类型生物农业技术效率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生物农业全要素生产率的测算与分解
    6.1 基于原始投入产出数据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6.1.1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
        6.1.2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序特征
        6.1.3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
        6.1.4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
        6.1.5 投入调整前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6.2 对投入变量进行调整后的Malmquist指数分析
        6.2.1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变动趋势
        6.2.2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时序特征
        6.2.3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增长方式
        6.2.4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行业差异
        6.2.5 投入调整后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因素
    6.3 本章小结
7 效率视角下中国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分析
    7.1 生物农业路径提升的前提条件
        7.1.1 政府补贴政策持续稳定
        7.1.2 企业研发投入风险可控
        7.1.3 农户种植收益相对乐观
        7.1.4 消费者接受程度较好
    7.2 不同效率组合下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
        7.2.1 单向突破式提升路径
        7.2.2 渐进式提升路径
        7.2.3 跳跃式提升路径
    7.3 不同行业类别下生物农业的提升路径
        7.3.1 生物育种以保护培育优良品种为核心
        7.3.2 强化生物兽药及疫苗技术创新及产业化发展
        7.3.3 推进生物农药产品多元化和规模化发展
        7.3.4 以产品提升拓展生物肥料市场需求
        7.3.5 以资源整合突破生物饲料关键核心技术
    7.4 政府对生物农业监管与激励方式的选择
        7.4.1 监管机制下的相应策略
        7.4.2 激励机制下的相应策略
    7.5 本章小结
8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研究不足及展望
    8.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致谢

四、花生的遗传弱点和育种策略(论文参考文献)

  • [1]花生的遗传弱点和育种策略[J]. R.O.哈蒙兹,孙中瑞. 花生科技, 1977(Z1)
  • [2]二十世纪中国大豆改良、生产与利用研究[D]. 蒋慕东. 南京农业大学, 2006(02)
  • [3]我国栽培豇豆的遗传多样性研究及其育种策略的探讨[D]. 何礼. 四川大学, 2002(01)
  • [4]平榛优良单株选育及半同胞家系子代测定[D]. 宋新芳. 山东农业大学, 2007(01)
  • [5]红麻遗传连锁图谱构建及重要性状基因定位与SCAR标记的开发[D]. 陈美霞. 福建农林大学, 2011(11)
  • [6]茄科雷尔氏菌的侵染动态模型及药剂调控效应[D]. 江高飞. 西南大学, 2018(01)
  • [7]蜡梅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与核心种质构建的研究[D]. 赵冰. 北京林业大学, 2008(12)
  • [8]小麦品种抗条锈性QTL分析及P9897分子标记辅助育种[D]. 胡天.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9]中国葡萄属野生种抗白粉病相关基因克隆及生物信息学分析[D]. 杨进孝.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4(04)
  • [10]中国生物农业三阶段效率测度及其提升路径研究[D]. 季凯文. 江西财经大学, 2015(12)

标签:;  ;  ;  ;  ;  

花生遗传弱点及育种策略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