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原位成纤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朱诗留[1](2020)在《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木塑复合材料(WPC)因植物纤维填料易热降解而无法选用高熔点工程塑料作为基体,限制了其在高强度工程材料领域的发展与应用。因此,本文将废弃竹纤维高温热解制成竹炭(BC),并以之为填料,工程塑料聚酰胺6(PA6)为基体,经熔融共混和注射成型技术制备出低吸水率、高强度、高韧性的PA6/BC复合材料。研究竹炭含量、粒径、炭化温度,助剂处理,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等调控方式与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尺寸稳定性、热稳定性、熔融结晶及机械性能的关系,揭示不同工艺配方下PA6/BC复合体系界面结合机制与竹炭的增强增韧机理。为工程塑料在WPC领域的应用作出有益探索,也为废弃木/竹等生物质资源的高效利用找到突破口,在材料创新和环境保护方面作出积极作用。现将主要研究结果总结如下:(1)BC与PA6的相容性和增强效果较碳纤维好,可替代或部分替代碳纤维在PA6中的应用。BC的添加改善了 PA6的耐水性和热稳定性,PA6/BC复合材料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随BC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最大降幅分别为46%和50%。BC的添加量在30wt%以内时,有利于改善PA6的加工流动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99%。BC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异相成核作用,有利于促进PA6生成稳定的α晶型,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BC粒子在PA6基体中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良好,与PA6基体产生范德华力和机械互锁效应,界面结合强度和机械性能增大。PA6/BC复合材料的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4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27%。浸水处理降低了复合材料的尺寸稳定性和机械强度,改善了冲击韧性。(2)高温竹炭具有芳香性和自润滑性,改善了 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和尺寸稳定性,熔体指数最大增幅36%,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最大降幅分别为33%和42%。高温竹炭的比表面积、孔隙率和表面粗糙度较大,与PA6基体的界面相互作用强,PA6熔体流入BC孔隙中形成牢固的界面互锁结构,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提升。相较纯PA6,拉伸/弯曲强度最大增幅为51%和72%,冲击强度最大降幅 29%。(3)PA6/BC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吸水性、结晶性、热学性能、力学性能、尺寸稳定性等不随BC粒径大小而单调变化。小粒径BC的分散性和浸润性较好,易嵌入PA6基体中形成较为稳定的二元结构;PA6熔体易流入大粒径BC的孔隙中形成牢固的机械互锁。大粒径BC增强作用更好,小粒径BC对韧性的负面效应较小。适宜粒径BC进行复配杂化,具有较好的级配效应,达到增强增韧的效果。如200 nm和25 μm的BC复配杂化的PA6/BC200N/BC25M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增大49%、75%、14%。(4)成核剂WBG-Ⅱ、WNA108在PA6/BC复合体系中具有良好的异相成核能力,促进PA6微晶的生长和晶粒微细化,复合材料的结晶温度和结晶度上升;无机粉体表面处理剂WOT108和加工改性剂WAC802改善了 BC粒子的分散性和浸润性,PA6/BC复合体系的界面相容性和界面结合强度增大。四种助剂的添加均实现了对PA6/BC复合体系的增强增韧,耐水性和尺寸稳定性提升。相较于纯PA6,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分别提高51%~57%、76%~82%、12%~28%,吸水率下降27%~34%,线性热膨胀系数下降27%~37%。(5)MAPE对PA6/BC复合体系具有增容和增强增韧的作用,PA6/BC/MAPE的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增大33%、61%、30%;吸水率和线性热膨胀系数分别降低30%和18%。LDPE、HDPE、UHMWPE与PA6界面相容性差,界面间隙和相分离明显。利用LDPE、HDPE、UHMWPE进行共混改性的复合材料拉伸/弯曲/冲击强度较纯PA6分别下降20%~36%、16%~39%、3%~18%,吸水率下降53%~64%。
李登辉[2](2020)在《尼龙6氮化硼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电子设备逐步向高功能化、轻量化发展的态势,特别是5G时代将要用到的芯片和设备端,迫切需要低成本、高热导率(λ)和低介质损耗等性能优良的高绝缘介质材料。为了适应设备散热需求,导热绝缘复合材料的研究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环节。尼龙6(PA6)在电绝缘、优异的耐热性、良好的加工和力学性能,已经广泛应用到各种电子设备、封装材料和绝缘基板上,但PA6的低导热性限制了其在散热领域的发展。氮化硼(BN)是类似于石墨烯(GNP)的成本低性能优异的二维片状材料,同时也是研究最热门的导热填料之一。在目前的高导热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研究中,主要以二维片状的BN和GNP填充到聚合物中为主,BN因其极佳的绝缘性和浅色的优势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青睐。BN通过简单的方法直接与聚合物复合实现高导热会带来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例如,过量的填料加入往往会严重影响聚合物本身优异的力学性能和综合性能。另一方面,少量的添加又会导致填料被聚合物包裹无法形成连续的的导热通路,因此,在制备高导热且综合性能优异的复合材料时如何平衡导热性和其他性能成为研究热点。本论文采用成熟的阴离子开环聚合工艺制备浇铸尼龙6(PA6),以六方氮化硼(h-BN)和己内酰胺(CL)为主要原料,通过原位聚合的方法制备三种新型高导热的尼龙6/氮化硼(PA6/BN)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通过水热反应在h-BN表面接枝上羟基基团,并进一步化学改性制备出异氰酸酯化的氮化硼(简称为BN-NCO,或者f-BN)。采用“grafting from”方法分别制备了基于改性BN(f-BN)的PA6复合材料,并研究了其热性能、形态结构和力学性能。导热测试表明,PA6/f-BN复合材料在f-BN含量为5wt%时,λ达到0.50 Wm-1K-1,比相同含量的PA6/h-BN和纯PA6分别提高了28.0%和66.7%。PA6/f-BN的杨氏模量从纯PA6的914MPa提高到了1224MPa,屈服强度从46.9MPa提高到61.8MPa,分别比纯PA6提高了33.9%和31.6%。PA6在低填充含量下,加入f-BN后复合材料的λ和机械性能均有所改善。这主要是由于f-BN在反应中原位引发生成BN接枝PA6(BN-g-PA6),后者作为相容剂,显着地改善了BN与PA6基体的界面结合,从而使得界面热阻减小,同时BN的增强作用得以充分体现。(2)以h-BN与无机物分别作为导热填料和分散助剂,高度取向的多孔三维氮化硼(3D-BN)支架是采用冰模板法控制冷冻方向并结合烧结工艺得到。PA6/3D-BN复合材料是使用真空浸润技术将单体填充到多孔3D-BN支架结构中得到,为了对比熔融共混法制备了相同BN含量的PA6/h-BN复合材料。测试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制备的复合材料的λ随BN含量的增加逐渐升高。取向的3D-BN支架的立体网络结构相当于用BN构建了一个高效的导热通路,而且由于多孔和轻质结构,空隙中可以填充大量的PA6相,实现了较低的填充含量(16-26wt%)下实现高导热的效果。当3D-BN填充26wt%时,复合材料水平方向的λ达到了2.11 Wm-1K-1,垂直方向上的λ为1.44 Wm-1K-1。而纯PA6的λ仅仅只有0.30Wm-1K-1,与熔融共混法制备的PA6/h-BN复合材料的λ也优势明显,最高值同比分别提高了154%和73%。PA6/3D-BN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因3D-BN支架的作用而得到显着提升。(3)用相同的工艺路线通过引入少量的GNP使其与h-BN复配制备得到多孔的3D-BN/GNP支架,再经过原位聚合得到PA6/3D-BN/GNP复合材料。GNP的引入旨在实现同等的λ下负载更低的填料含量。测试结果表明:GNP的引入并没有对复合材料的其他性能产生明显的副作用。PA6/3D-BN/GNP在加入26 wt%(23.4 wt%h-BN/2.6 wt%GNP)时,复合材料水平方向的λ从纯PA6的0.30 Wm-1K-1增大到2.80 Wm-1K-1,垂直方向的λ也达到了2.23 Wm-1K-1。同比PA6/3D-BN复合材料的λ分别提高了33%和55%,GNP与BN对PA6的导热性能起到了良好的协同增强作用。热红外成像的结果同时证明了PA6/3D-BN和PA6/3D-BN/GNP复合材料均表现出极佳的快速吸热和散热能力,这与导热测试结果完全相符。
王春亭[3](2019)在《基于反应挤出阴离子聚合尼龙6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文中提出尼龙6(Polyamide 6,PA6)微纳米纤维因具有单丝线密度小、突出的耐磨性、良好的弹性回复性、耐热性好及强度高等特点,广泛应用于服装面料、超细纤维革、高性能过滤、高性能揩布和生物医疗等领域,一直是热门研究方向。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生产方式主要有直接纺丝法、静电纺丝法、复合纺丝法及共混纺丝法,但是上述方法存在溶剂挥发、难以连续化生产、纤维产率低等缺点。本文以苯乙烯(St)和己内酰胺(CL)为原料,基于反应挤出原位阴离子工艺制备了PA6微纳米纤维,并研究了PA12和石墨烯(GNs)改性的PA6微纳米纤维。详细分析了微纳米纤维结构与性能之间的关系,并对其可纺性做了进一步探索。(1)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反应器,采用反应挤出原位阴离子聚合技术制备了PA6微纳米纤维,并对其进行了热牵伸处理,研究了牵伸作用对PA6微纳米纤维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通过牵伸作用改善了PA6的结晶性,结晶度得到提高,诱导PA6的晶体结构在α晶型和γ晶型间发生转变;随着牵伸倍数的增加,熔点和热分解温度分别提高了9℃和35℃,纤维直径逐渐降低。最终结果表明,牵伸倍数达到3倍的微纳米纤维综合性能最好,结晶度达到14.1%,熔点217.8℃,纤维直径达到0.8μm。(2)以十二内酰胺(LL)、CL及PS为原料,调控聚酰胺与PS的含量比为60/40,通过反应挤出原位阴离子聚合制备了PA12改性的PA6微纳米共聚纤维。研究了十二内酰胺添加量分别为5wt%、15wt%、25wt%、35wt%的微纳米共聚纤维的性能,结果表明,LL的添加促进了体系尼龙6的成纤及体系的热稳定性,当含量达到25wt%时,热分解温度达到472℃,说明此时耐热性最好;然而,添加5wt%的LL时,体系的熔点达到哦204.2℃;LL含量增加有利于形成γ晶型,且促进分子内氢键的形成,分子结构发生变化。(3)以60/40比例的反应挤出原位阴离子聚合PA6/PS复合物为基材,研究不同含量的石墨烯(GNs)对其性能影响及机理。结果显示,当体系中含有25 wt%时,其断裂伸长率高达306.1%,拉伸强度达到59.3 MPa;随着GNs含量增加,CL的转化率有所增加,但都在90%以上;5wt%添加量致使其最大热分解温度达到453℃;且GNs选择性的分布在PA6分散相中;熔点达到215.4℃,结晶温度185.2℃,结晶度为15.8%。(4)以60/40比例的PA6/PS基体原材料,基于反应挤出原位阴离子聚合辅助熔体纺丝技术制备了PA6超细纤维,并进行后续牵伸处理,研究牵伸作用对PA6超细纤维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纤维直径随着牵伸率增加而逐渐降低,且表面出现粗糙的颗粒状物质,最终纤维直径能达到300400 nm之间。通过控制牵伸,可以制备处晶型可控的PA6微纳米纤维。牵伸后熔点能够提高到225℃,结晶度得到提高。
彭勃[4](2019)在《碳纳米材料的改性及与聚乙烯的复合》文中研究指明碳纳米管和石墨烯作为具有诸多优异性能的碳纳米材料,由于自身的强范德华力易发生聚集,极大地限制了其工业化应用。目前最常用的是方法是对其进行共价键改性,但高成本、不易工业化,而且对环境不友好,至今未能实现大规模应用。而非共价键的方法改性碳纳米管则是一种很有前景的途径。本文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研究:(1)分别采用二维CGNPs和一维MWCNTs填充PE,制备导电复合材料。重点探究具有不同维数的碳纳米材料的复合体系中,碳纳米材料在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电学性能中表现的差异。结果表明,CGNPs/PE复合材料满足抗静电时CGNPs填充量为8wt%,相比纯PE断裂伸长率提高了一倍多;而MWCNTs/PE达到抗静电填充量为1wt%,复合材料断裂伸长率已出现下降。流变学测试结果表明,流变逾渗值与导电逾渗值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对比一维与二维碳纳米材料填充PE发现,MWCNTs具有更高的导电效率,CGNPs可以保持更好的力学性能。(2)使用阳离子水性环氧乳液表面修饰MWCNTs(epMWCNTs),改善MWCNTs在PE中的分散性以及与基体的相容性。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表征epMWCNTs在聚合物中的分散。流变学分析显示,相比未修饰MWCNTs(pMWCNTs),填充较低浓度epMWCNTs,便可以在PE基体形成导电网络结构,获得较低的渗滤阈值和更低的体积电阻率;此外,得到的纳米复合材料具有更加优异的机械力学性能。(3)在π-π相互作用和静电吸附作用下依次将离子型表面活性剂4,4’一二(十四烷基)二苯甲烷双磺酸盐(DSDM)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AB)组装到MWCNTs(sMWCNTs)上,然后填充聚乙烯(PE)。纳米压痕仪测试得到改性后的MWCNTs与PE的界面模量得到明显提升,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和流变学测试发现这可以有效促进MWCNTs的分散及导电网络的形成。这赋予了 sMWCNTs/PE复合材料更低导电渗滤阈值和良好的延展性。
李涛[5](2019)在《二维纳米材料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文中认为磷酸氢锆(ZrP)是一类具有层状结构的无机化合物,作为一种新型的二维纳米材料,除了具有层状材料共同优势外,还具有尺寸大小可控、结晶度高、纯度高、优良的机械性能和热性能等。因此可将其用于高分子复合材料当中,增加复合材料的韧性和拉伸程度,提升材料的稳定性,抗氧化性和抗老化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作为第三代聚乙烯也越来越多的得到人们的关注,优异的耐环境应力开裂性能、抗老化性能、耐酸碱性能等使其被应用于各行各业,但是线性低密度聚乙烯的耐热性能较差,强度较低,因此需要通过改性来提高强度和耐热性能。本文通过ZrP来增强改性LLDPE,探讨了该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能。首先,通过超声插层法将异辛胺插入到ZrP层间和表层制得了OZrP。XRD和SEM表征手段证明了异辛胺成功插入到ZrP层间,使得层间距由初始的0.76 nm扩张为2.12 nm,而且OZrP仍然保持较完整的晶体结构。FT-IR结果表明,异辛胺的胺基和ZrP层间的羟基发生了氢键作用,使得异辛胺插入到层间。热重分析实验表明,插层后OZrP仍然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其次,通过共混法和注射成型制备了不同含量的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拉伸性能结果表明,ZrP不仅可以提升LLDPE基体的模量,还可以大幅提升LLDPE的断裂伸长率。SEM结果表明,ZrP可以很好地分散在LLDPE树脂基体中,但是当含量超过10 wt.%后,团聚发生。XRD结果显示,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中ZrP仍然保持初始的晶体结构,未被LLDPE分子链插层和剥离;而LLDPE基体的晶体结构和形貌受到了一定影响,再结合DSC表征手段表明,ZrP起到异质成核效应,提高了LLDPE基体的结晶度。DMA结果表明ZrP可以提高LLDPE基体的储能模量,结果与机械性能一致。另外通过DMA结果估算得到的热变形温度也说明了,ZrP可以提升LLDPE的耐热性能。最后,通过相同的工艺手段制备了不同比例的LLDPE/OZrP复合材料,并与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的性能进行了对比。SEM表明,有机胺改性过的OZrP与LLDPE基体的相容性比无机ZrP更好。XRD结果显示,复合之后,OZrP仍然保持初始结构,未发生插层和剥离。拉伸性能表明,OZrP同样可以提升复合材料的模量和韧性,其对于材料模量的提升效果低于ZrP,但对于韧性的提升效果高于ZrP。DSC表明,OZrP对于材料结晶度影响较小。DMA数据表明,OZrP对于材料热变形温度的提升效果也低于ZrP。
郑鑫[6](2019)在《离子液体接枝尼龙6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与应用的研究》文中提出尼龙6(PA6)是一种十分重要的高分子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弱酸弱碱、耐有机溶剂的特性和优异的力学性能及可加工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多孔膜、纤维、工程塑料等众多场合。随着科技的发展,人们对PA6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物理共混和化学接枝是实现PA6高性能化的重要手段。其中,化学接枝可以将功能组分以共价键的形式固定在大分子链上,改变了高分子的分子链结构,获得的功能性具有持久、稳定的特点。辐射引发接枝聚合(辐射接枝)是高分子化学接枝的重要方法,具有接枝效率高、实现条件温和、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另一方面,离子液体(IL)具有抗菌性、离子导电性、亲疏水性等特性,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于聚合物的改性。本文选用阴离子结构不同的咪唑类IL:1-乙烯基-3-丁基咪唑氯盐IL(Cl)和1-乙烯基-3-丁基咪唑双三氟甲烷磺酰亚胺盐IL(TFSI)对PA6进行改性,系统研究了所用离子液体与PA6的相容性;通过辐射接枝的方法进一步将IL(Cl)接枝到PA6分子链上,得到PA6-g-IL(Cl),并对其结构与性能进行了详细研究;最后,分别探索了PA6-g-IL(Cl)作为多孔膜材料、纤维材料及聚偏氟乙烯(PVDF)/PA6共混物的增容剂的应用。论文的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PA6/IL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通过熔融加工制备了PA6与不同阴离子结构IL的共混物。SEM和DSC结果表明,PA6分别与IL(Cl)及IL(TFSI)表现出良好的相容性。通过FTIR图谱证实了IL的阴、阳离子分别与PA6酰胺基团上的N-H和C=O相互作用。这种相互作用对共混体系的热行为、动态流变行为均产生了显着影响。不同的阴离子结构的IL对PA6基体性能的影响也不相同。其中,PA6/IL(Cl)共混体系的力学性能、抗静电性能、亲水性都得到了显着提高。(2)IL(Cl)接枝PA6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通过辐射接枝的方法成功地制备了IL(Cl)接枝的PA6(PA6-g-IL(Cl))。其中,咪唑阳离子被接枝在PA6无定形区的分子链上,XPS结果证实了IL(Cl)接枝在与酰胺基团的N直接相连的-CH2-上;阴离子为自由状态,故PA6-g-IL(Cl)仍表现出一定的抗静电性能。TEM和SEM结果表明,IL(Cl)的接枝在PA6基体中形成了纳米尺寸的离子簇,但没有引起进一步的相分离。PA6-g-IL(Cl)表现出与PA6完全不同的热行为、流变行为及力学性能。接枝实现了对IL(Cl)及其功能性的固定,同时也实现了对PA6分子链水平的设计与改性。(3)PA6-g-IL(Cl)多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研究了PA6-g-IL(Cl)作为多孔膜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PA6-g-IL(Cl)具有改善的溶解性和亲水性。通过浸没沉淀相转化的方法可以得到PA6-g-IL(Cl)的多孔膜。SEM结果表明,IL(Cl)的接枝对多孔膜微观形貌有显着影响。利用压汞测试对多孔膜的孔径、孔隙率等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在相同制膜条件下,PA6-g-IL(Cl)的接枝率越高,其多孔膜孔径越小,孔隙率越大。此外,与PA6多孔膜相比,PA6-g-IL(Cl)(2%-50K)多孔膜的孔径较小,但纯水通量较高,同时Cr(VI)的吸附量也有大幅提高。(4)PA6-g-IL(Cl)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通过溶液静电纺丝和熔融纺丝的方法分别制备了不同形貌的PA6-g-IL(Cl)纤维。SEM结果表明,IL(Cl)的接枝对纤维的形貌产生了较大的影响。随离子液体接枝率的增加,纤维直径变大。接枝率较高的情况下,两种手段制备的纤维都表现出一定的抗静电性能。此外,对于PA6-g-IL(Cl)(4%-50K)样品来说,两种纺丝手段制备的纤维均表现出优异的持久抗菌性。这对于纤维的实际应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5)PA6-g-IL(Cl)对PVDF/PA6共混物的增容研究使用PA6-g-IL(Cl)对PVDF/PA6共混体系的进行增容,结果表明PA6-g-IL(Cl)的加入使得PVDF/PA6共混体系的微观形貌发生了显着变化,同时力学性能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其中,5 wt%的E-8%-50K的加入使得PVDF/PA6=60/40体系的微观形貌从海-岛结构转变为双连续结构,且赋予了共混体系较好的抗静电性能。该工作对于制备新型增容剂及高性能的PA6合金提供了新的策略。
李世杰[7](2019)在《蒙脱土/超支化PA6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酰胺6(PA6)薄膜透明性比较好,拉伸强度较高,并且还耐蒸煮和耐有机溶剂性,抗穿刺性优良、阻氧性能优异等,已成为重要的包装材料之一。但是传统的聚酰胺树脂为线形结构,虽然其力学性能比较好,但是它也存在着相对黏度较高、熔体流动性较差等缺点。聚酰胺-胺(PAMAM)是一种树枝状枝化高分子,分子链周围含有很多活性基团。近年来,树枝状支化大分子由于其高度支化的结构而表现出线性聚合物所没有的分子链不易缠结、低黏度、高流动性、良好的溶解性、难以结晶等一系列独特的物理化学特性。而加入PAMAM的聚酰胺6(超支化PA6)是一种高熔体流动速率、易于成型加工且耗时短、能耗与成本低、高强高韧的聚酰胺树脂。在聚合物中引入少量层状蒙脱土(MMT)纳米材料,MMT能发挥纳米片层的纳米效应,在保证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基础上,能够改变小分子物质(水蒸气、氧气等)的迁移路径,有效提高复合材料的阻隔性能。本研究采用聚酰胺6高温高压水解聚合工艺,利用PAMAM和MMT协同改性PA6,制备蒙脱土/超支化PA6纳米复合材料。并对所制备的蒙脱土/超支化PA6纳米复合材料进行一系列的表征。表征结果显示相比于其他三种蒙脱土,有机蒙脱土(DK5)更易与超支化PA6基体相结合。其拉伸强度、断裂伸长率和缺口冲击强度分别从纯超支化PA6的52.67 MPa、12.65%、4.75 kJ/m2提升至81.78 MPa、26.31%、6.98 kJ/m2。在成功制备有机蒙脱土(DK5)/超支化PA6纳米复合材料的基础上,又重点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的DK5型有机蒙脱土在超支化PA6基体内的分散和接枝问题以及纳米复合材料的热性能、结晶性能、流变性能和力学性能,并适当调整PAMAM的质量分数。研究表明,蒙脱土(DK5)/超支化PA6纳米复合材料在保证超支化PA6相对黏度较低、易于成型加工的基础上,力学性能得到大幅度提升。其中当蒙脱土(DK5)含量为3 wt%时,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从纯超支化PA6的63.87 MPa提升至86.57 MPa。最后本论文通过将蒙脱土(DK5)/超支化PA6纳米复合材料经流延成膜和双向拉伸的过程制备双向拉伸包装薄膜,并对双向拉伸薄膜进行一系列宏观性能表征。表征结果显示,在宏观性能优良的基础上,蒙脱土含量为3 wt%同时拉伸比为3×3时制备的复合包装薄膜性能最优。其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大幅度降低至90.2gm·mil/m2·day和26.2 cc·mil/m2·day,这相比于含有蒙脱土PA6未拉伸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提高3.4倍和2.6倍,相比于纯超支化PA6未拉伸薄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和氧气透过率提高大概4.4倍和3.0倍。
许世华[8](2019)在《基于氯化锂改性的尼龙6及其聚烯烃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文中研究表明目前,市场上的木塑复合材料一般为通用塑料如高密度聚乙烯(HDPE)、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等和天然纤维所制备,其力学强度不高,往往用于装饰材料,较难用于力学性能要求较高的工程领域。而高强度工程塑料如尼龙6(PA6)、尼龙66(PA66)、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由于其熔点较高,与热稳定性较低的天然纤维在加工温度上较难匹配,故很难制备高强度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本文通过改性剂氯化锂(LiCl)将PA6的熔点降低,从而制备低熔点、高强度的PA6及PA6/PP和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添加适量LiCl能够有效地降低PA6的熔点和加工温度,从而用于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并且可以利用扩链剂PBO提高PA6的分子量,进而增强木塑复合材料的机械性能。将PA6和LiCl在转矩流变仪中高温混合改性,路易斯酸LiCl和PA6发生络合反应,降低了 PA6结晶度和熔点,同时PA6的晶型由晶粒尺寸较小的α型晶体转变为晶粒尺寸较大的γ型晶体,改性后的PA6/木粉复合材料的加工温度被大幅降低,最后热压成型。通过材料的表面颜色和红外光谱分析,表明复合材料虽有所热解,但已避免材料严重变黑的现象。LiCl和PA6的络合反应类似于交联作用,故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尤其是冲击强度。为了最大限度提高材料强度,利用双恶唑啉类扩链剂PBO改性PA6,使其分子量大幅提高,且扩链剂的基团和木粉易于氢键结合,进而提高两者的相容性和复合材料的强度。(2)LiCl有效降低了 PA6/PP合金的熔融及加工温度,可用于低熔点PA6/PP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其和MAPP并用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将PA6、PP、LiCl、马来酸酐接枝聚丙烯(MAPP)置入转矩流变仪中高温改性得PA6/PP合金,再将塑料合金粒子和木粉在较低的加工温度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通过材料的表面颜色和红外光谱分析,PA6/PP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基本可保持木材的颜色,热解程度降低。LiCl除可和PA6发生络合反应,还与MAPP中的酸酐基团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提高PA6和PP的相容性,进而可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MAPP可以和PA6发生缩合反应,和木粉发生酯化反应,和PP分子链发生缠绕,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随着PA6含量的提高,复合材料的弯曲强度和模量也提高,韧性下降。但由于高含量PP会诱导PA6生成较大球晶,故40%PA6含量的复合材料其冲击强度反而比50%PA6含量木塑要低。(3)LiCl也可降低PA6/HDPE合金的熔融和加工温度,进而可制备低熔点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LiCl和MAPE均可提高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和力学性能。将PA6、HDPE、LiCl、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MAPE)置入转矩流变仪中高温改性,再将合金塑料粒子和木粉在较低的加工温度下制备木塑复合材料。在200℃的加工温度下,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可保持木材的颜色,热解程度较低。LiCl可和MAPE中的酸酐基团及PA6均发生络合反应,从而可提高PA6和HDPE的相容性和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MAPE可以和PA6发生缩合反应,和木粉发生酯化反应,和HDPE分子链发生缠绕,进而提高了复合材料的相容性及力学性能。PA6含量提高,复合材料弯曲强度和模量提高,而韧性下降。(4)利用LiCl改性和过氧化二异丙苯(DCP)/马来酸酐(MAH)原位接枝法(一步法)反应,可制备力学性能尤其是韧性极佳的PA6/HDPE/微晶纤维素(MCC)复合材料。先将DCP和MAH的丙酮溶液喷洒到PA6、HDPE混合物中,在通风橱中蒸发掉丙酮后,将LiCl加入混合物中,经转矩流变仪的高温混合,再和MCC复合,最终热压成型。高温下引发剂DCP和MAH可发生原位接枝反应,将MAH接枝到PA6和HDPE分子链上。MAH基团可以和PA6端氨基发生缩合反应,和MCC的羟基发生酯化反应,从而可以提高HDPE和PA6以及MCC的相容性,进而有助于提高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LiCl和PA6,HDPE分子链上的MAH基团以及MCC均能发生络合反应,故也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LiCl可显着提高复合材料的玻璃化转变温度,从而有助于拓宽材料的应用温度范围。综上所述,LiCl可显着降低PA6熔点和加工温度,从而可制备低熔点的PA6,PA6/PP以及PA6/HDPE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避免材料的严重降解和变黑现象。此外适量LiCl还可大幅提高木塑复合材料各组分相容性和力学性能,有望拓宽材料的应用领域,尤其要求较高的工程领域,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叶坤豪[9](2019)在《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填充型导热复合材料制备技术是目前较为活跃的研究领域,通常情况下,使用具有较高导热系数的无机填料对本体树脂进行改性。尽管无机填料可选取的种类广泛,但在高填充情况下面临加工生产困难、复合材料导热网路构建不完善和成本高等问题。以双螺杆挤出机为加工设备,采用氢氧化镁作为主要无机填料,对尼龙6树脂基体进行熔融共混改性,可以拓展尼龙6树脂在导热领域的应用。首先,选取60wt%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树脂作为A配方(填充型体系),20wt%短玻璃纤维增强尼龙6树脂作为B配方(增强型体系),固定挤出机加工温度和喂料量,考察不同的螺杆组合及螺杆转速等工艺条件对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螺杆组合方面,考察改变螺杆熔融塑化段以及混合段剪切块连续组合的数量对A配方的影响;考察用相同数量的分散元件替换混合段剪切元件的螺杆组合对B配方的影响。螺杆转速方面,选取300rpm和400rpm作为变量,考察对A、B配方的影响。通过红外热成像,力学性能测试,热稳定性分析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等表征手段,分别测试出A、B配方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对于填充型体系,熔融塑化段的剪切块对复合材料熔体的剪切热产生影响最大,混合段剪切块影响次之。在保证配方中各组分材料充分塑化熔融的前提下,增加混合段的薄剪切块,利于填充型体系填料的分散,从而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对于增强型体系,混合段使用斜盘齿形块相比于剪切块,可使复合材料拥有较高的短玻璃纤维保留长度,进而提高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其次,使用固定的工艺条件,以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树脂为主体,确定填料总用量为60wt%,从构建导热网路的角度出发,考察不同粒径和结构等无机填料特征参数对最终导热复合材料的性能影响。第一步,考察氢氧化镁用量和粒径的影响,研究表明,复合材料导热率随氢氧化镁用量增加而上升;相同用量下,粒径越大,复合材料导热率越高;当大中小粒径填充比例为1:1:1时,复合材料导热率优于单一大粒径填充。第二步,考察片层状氮化硼不同用量对复合材料的影响。氮化硼用量由0增加到20wt%的过程中,复合材料导热率先升高后降低。当引入1wt%氮化硼替换氢氧化镁时,复合材料导热率上升9.8%;当氮化硼用量增加至15wt%后,复合材料导热率下降。第三步,考察玻璃纤维和低熔点金属等纤维状组份对复合材料的影响。通过球状、片状、纤维状填料复配填充尼龙6复合材料的制备,考察复合材料导热网路构建的影响因素。最终,得到以56wt%氢氧化镁,1wt%氮化硼,3wt%锡银合金为复合添加体系,40wt%尼龙6为基体的导热复合材料,导热率达到2.01 W(m-1k-1),是纯PA6树脂的10倍。
刘欢[10](2018)在《机头强剪切制备原位微纤共混物及其性能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创新地制造出了生产原位微纤共混物的设备,并使用该设备研究了三个系列原位微纤共混物的生产工艺条件和配方,测试其力学性能,及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了生成微纤的尺寸,发现使用强剪切机头确实能够制备出微纤共混物,为社会上产生的混合塑料开创了工业可行的再利用途径。按照共混物熔体在挤出机中输送和原位成纤原理,设想出安装在挤出机头部的强剪切机头,设计了总体安装方案,并把各零部件分别进行了设计、制造、组装调试、表面镀硬铬处理,最后组装成强剪切机头,试机表明,整套设备运行情况很好,无异常燥音,挤出时出条均匀,可以用于制备原位微纤。将设计制造的强剪切机头和挤出机分别用于研究LDPE/PET和PP/PET共混物在挤出过程中原位成纤,通过SEM观察共混物微观形态和MFR测定产物的熔体流动性,都表明产物中形成大量的微纤,充分证明强剪切方法制备原位微纤方法是可行的;通过研究发现增加共混物中PET用量、缩小走料间隙、提高芯子的转速、增加牵引切粒速度,都能明显改变挤出产物的熔体流动速率,观察正向和反向刻蚀样品的SEM照片,发现制备产物中微纤的直径约为3-7μm之间,平均长径比超过10。通过实验还发现HDPE/PET挤出时熔体强度很低,极易断条,还有样条粗细不均的现象;而聚烯烃(PO)原料(PP:HDPE:LDPE=1:1:1)挤出正常,与PET进行混合挤出,可制备出原位微纤共混物,并研究了影响生产的因素和产物的应力应变性能和各种温度条件下的冲击性能。通过研究表明,最佳制备原位微纤条件是:芯子与外壁间隙2.24 mm,芯子转速为30 rpm,牵引速度为20.6 cm/s。在该条件制备的LDPE/PET、PP/PET和PO/PET原位微纤复合材料,发现其拉伸强度和屈服强度随PET用量的增加有一定的提高;但室温、低温的缺口、无缺口冲击强度会有所下降。经过研究对比发现,强剪切法制备的LDPE/PET原位微纤较传统生产原位微纤方法制备的微纤直径更小,且微纤的长度更长,但数量比传统法少。
二、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原位成纤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原位成纤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 |
1.2.1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产生的背景与意义 |
1.2.2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方法与机理 |
1.2.3 填充改性聚合物复合材料的界面理论 |
1.2.4 填充改性聚合物用填料的选用 |
1.3 聚酰胺6共混改性研究进展 |
1.3.1 聚酰胺6的合成、性能与应用 |
1.3.2 聚酰胺6的共混改性研究 |
1.4 生物质炭的制备及其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1 生物质炭的制备 |
1.4.2 生物质炭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4.2.1 生物质炭/聚烯烃复合材料 |
1.4.2.2 生物质炭/可降解聚合物复合材料 |
1.4.2.3 其他 |
1.5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6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1 研究内容 |
1.6.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不同炭化温度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试样制备 |
2.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2.3.2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2.3.3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2.3.4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2.3.5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2.3.6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2.3.7 不同炭化温度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不同含量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试样制备 |
3.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3.3.2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3.3.3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3.3.4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3.3.5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3.3.6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3.3.7 不同含量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粒径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试样制备 |
4.2.4 性能测试与表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4.3.2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4.3.3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4.3.4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4.3.5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4.3.6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4.3.7 不同粒径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第五章 助剂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试样制备 |
5.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5.3 结果与分析 |
5.3.1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5.3.2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分析 |
5.3.3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5.3.4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5.3.5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5.3.6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5.3.7 助剂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5.4 讨论 |
5.5 小结 |
第六章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性能研究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实验设备 |
6.2.3 试样制备 |
6.2.4 性能表征与测试 |
6.3 结果与分析 |
6.3.1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界面形貌及结合机理分析 |
6.3.2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熔体流动速率 |
6.3.3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吸水性分析 |
6.3.4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XRD分析 |
6.3.5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学性能分析 |
6.3.6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分析 |
6.3.7 聚乙烯基树脂共混改性PA6/BC复合材料的热力学分析 |
6.4 讨论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2)尼龙6氮化硼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PA6导热复合材料的研究 |
1.2.1 PA6简介 |
1.2.2 PA6导热复合材料的制备 |
1.3 氮化硼 |
1.3.1 BN简介 |
1.3.2 BN的功能化 |
1.3.3 导热通路的构建 |
1.3.4 填料的掺杂 |
1.3.6 其他影响因素 |
1.4 目前导热聚合物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
1.5 论文的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PA6/BN导热复合材料及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实验材料 |
2.1.2 两步法制备异氰酸酯化氮化硼(BN-NCO) |
2.1.3 原位聚合法制备PA6/f-BN纳米复合材料 |
2.1.4 BN共价接枝PA6(BN-g-PA6)的制备 |
2.1.5 实验表征 |
2.2 结果与表征 |
2.2.1 PA6粘均分子量的分析 |
2.2.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2.3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2.2.4 导热性能分析 |
2.2.5 熔融和结晶行为 |
2.2.6 热失重分析 |
2.2.7 机械性能分析 |
2.3 本章小节 |
第三章 PA6/3D-BN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 |
3.1 实验部分 |
3.1.1 实验材料 |
3.1.2 冰模板法制备3D-BN支架 |
3.1.3 原位聚合法制备PA6/3D-BN复合材料 |
3.1.4 实验表征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PA6粘均分子量的分析 |
3.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3.2.3 导热性能分析 |
3.2.4 热失重分析 |
3.2.5 熔融和结晶行为 |
3.2.6 流变性能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石墨烯掺杂多孔三维BN支架制备PA6/3D-BN/GNP复合材料 |
4.1 实验部分 |
4.1.1 实验材料 |
4.1.2 少量石墨烯掺杂冰模板法制备三维互连BN/GNP支架 |
4.1.3 原位聚合法制备PA6/3D-BN/GNP复合材料 |
4.1.4 实验表征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PA6粘均分子量的分析 |
4.2.2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 |
4.2.3 导热性能分析 |
4.2.4 热失重分析 |
4.2.5 熔融和结晶行为 |
4.2.6 流变性能分析 |
4.2.7 吸热与散热性能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校学习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基于反应挤出阴离子聚合尼龙6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聚合物微纳米纤维 |
1.1.1 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特点 |
1.1.2 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应用 |
1.1.3 聚合物微纳米纤维的研究进展 |
1.2 尼龙6微纳米纤维 |
1.2.1 尼龙6微纳米纤维的特点 |
1.2.2 尼龙6微纳米纤维的应用 |
1.2.3 尼龙6微纳米纤维制备方法 |
1.3 反应挤出尼龙6 |
1.3.1 反应挤出尼龙6的定义、特点及优势 |
1.3.2 反应挤出尼龙6原位成纤机理 |
1.3.3 反应挤出原位共混原位成纤体系介绍 |
1.4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基于反应挤出阴离子聚合的尼龙6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仪器设备 |
2.2.3 实验方法 |
2.3 测试与表征方法 |
2.3.1 Molar 溶解实验 |
2.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2.3.3 XRD测试 |
2.3.4 DSC测试 |
2.3.5 TG测试 |
2.3.6 SEM测试 |
2.4 PA6 微纳米纤维形成工艺探究 |
2.4.1 聚酰胺复合材料挤出工艺条件的探索 |
2.4.2 聚酰胺/聚烯烃复合材料成纤性的研究 |
2.4.3 聚合物中微纤形成位置的研究 |
2.4.4 己内酰胺用量对成纤性的影响 |
2.5 PA6 微纳米纤维性能分析 |
2.5.1 组成与结构分析 |
2.5.2 结晶性分析 |
2.5.3 热稳定性分析 |
2.5.4 热性能分析 |
2.5.5 纤维形貌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共聚改性PA6 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主要原料 |
3.2.2 实验仪器 |
3.2.3 实验方法 |
3.2.4 共聚尼龙聚合机理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成纤率测定与分析 |
3.3.2 SEM测试 |
3.3.3 TG测试 |
3.3.4 DSC测试 |
3.3.5 XRD测试 |
3.3.6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3.3.7 力学性能测试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成纤率测定与分析 |
3.4.2 形貌结构分析 |
3.4.3 热稳定性分析 |
3.4.4 热性能分析 |
3.4.5 结晶性分析 |
3.4.6 组成与结构分析 |
3.4.7 力学性能分析 |
3.5 本章结论 |
第4章 石墨烯改性PA6 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仪器 |
4.2.3 实验方法 |
4.3 测试与表征 |
4.3.1 单体转化率分析 |
4.3.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4.3.3 TG测试 |
4.3.4 TEM分析 |
4.3.5 DSC测试 |
4.3.6 XRD测试 |
4.3.7 SEM测试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己内酰胺单体转化率分析 |
4.4.2 组成与结构分析 |
4.4.3 热稳定性分析 |
4.4.4 GNs在材料中的选择分散性研究 |
4.4.5 热性能分析 |
4.4.6 结晶性能分析 |
4.4.7 形貌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应挤出原位聚合辅助熔体纺丝制备PA6 超细纤维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仪器 |
5.2.3 实验方法 |
5.3 测试与表征 |
5.3.1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测试 |
5.3.2 失重率测试 |
5.3.3 SEM测试 |
5.3.4 XRD测试 |
5.3.5 DSC测试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组成与结构分析 |
5.4.2 不同抽提时间对PA6/PS“海-岛”型超细纤维失重率的影响 |
5.4.3 不同抽提时间的“海-岛”纤维表面形态 |
5.4.4 “海-岛”型PA超细纤维的结晶性分析 |
5.4.5 “海-岛”型PA超细纤维的热性能分析 |
5.5 本章结论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碳纳米材料的改性及与聚乙烯的复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抗静电高分子材料 |
1.2 抗静电高分子材料研究现状 |
1.2.1 共聚法 |
1.2.2 涂覆法 |
1.2.3 填充抗静电剂、导电填料等 |
1.2.3.1 抗静电剂 |
1.2.3.2 结构型导电高分子 |
1.2.3.3 导电填料 |
1.3 复合型导电复合材料的导电机理 |
1.4 碳纳米管改性 |
1.4.1 共价功能化法 |
1.4.2 非共价功能化法 |
1.4.4.1 表面活性剂改性 |
1.4.4.2 芳香化合物改性 |
1.4.4.3 聚合物非共价改性 |
1.5 选题意义和研究内容 |
1.5.1 选题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设计思路及创新点 |
1.6.1 设计思路 |
1.6.2 创新点 |
1.7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纳米碳材料的形貌对导电聚乙烯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复合材料制备 |
2.2.3 测试及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纳米碳填充量对纳米碳/聚乙烯(PE)电学性能的影响 |
2.3.2 纳米碳填充量对纳米碳/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的影响 |
2.3.3 纳米碳填充量对纳米碳/PE复合材料微观形貌的影响 |
2.3.4 纳米碳填充量对纳米碳/PE复合材料流变性能的影响 |
2.4 结论 |
2.5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环气乳液改性碳纳米管填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力学、电学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方法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复合材料制备 |
3.2.3 测试及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碳纳米管改性前后表面分析 |
3.3.2 MWCNTs在PE复合材料中的分散 |
3.3.3 MWCNTs/PE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 |
3.3.4 MWCNTs/PE复合材料的拉曼Mapping表征 |
3.3.5 MWCNTs/PE复合材料的流变性能 |
3.3.6 MWCNTs/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3.4 结论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碳纳米管的非共价键改性及聚乙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表征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双+四直链烷基二苯甲烷双横酸盐(DSDM)的合成_ |
4.2.3 表面活性剂改性MWCNTs(sMWCNTs)的制备方法 |
4.2.4 PE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5 测试及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碳纳米管改性前后表面分析 |
4.3.2 MWCNTs/PE复合材料界面性能 |
4.3.3 MWCNTs/PE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
4.3.4 MWCNTs/PE复合材料体积电阻率 |
4.3.5 MWCNTs/PE复合材料流变性能表征 |
4.3.6 MWCNTs/PE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4 结论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成果及参加的学术会议 |
(5)二维纳米材料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二维纳米材料的研究概述 |
1.2.1 常见二维纳米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
1.2.2 二维纳米材料的制备 |
1.2.3 二维纳米材料的表面改性 |
1.3 聚乙烯树脂的研究概述 |
1.3.1 聚乙烯的结构与性能 |
1.3.2 聚乙烯树脂成型工艺 |
1.3.3 聚乙烯树脂的应用改性 |
1.4 二维纳米材料增强聚乙烯树脂的研究现状 |
1.5 聚合物增强增韧机理研究 |
1.5.1 弹性体增强增韧机理 |
1.5.2 非弹性体增强增韧机理 |
1.6 本课题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仪器及测试手段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仪器 |
2.3 测试手段 |
2.3.1 X射线衍射仪 |
2.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2.3.3 扫描电子显微镜 |
2.3.4 差示扫描量热仪 |
2.3.5 力学性能测试 |
2.3.6 动态热机械分析测试 |
2.3.7 热失重分析 |
第3章 磷酸氢锆的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材料 |
3.2.2 制备过程 |
3.2.3 测试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表面形貌分析 |
3.3.2 傅里叶红外光谱分析 |
3.3.3 X射线衍射分析 |
3.3.4 热失重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LLDPE/Z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 |
4.2.2 制备过程 |
4.2.3 测试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4.3.2 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 |
4.3.3 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 |
4.3.4 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晶行为 |
4.3.5 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动态热机械性能 |
4.3.6 LLDPE/ZrP纳米复合材料的热变形温度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LLDPE/OZrP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 |
5.2.2 制备过程 |
5.2.3 测试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LLDPE/OZrP纳米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3.2 LLDPE/OZrP纳米复合材料的断裂形貌 |
5.3.3 LLDPE/ZrP和 LLDPE/OZrP纳米复合材料性能对比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离子液体接枝尼龙6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与应用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聚酰胺 |
1.2.1 PA6简介 |
1.2.2 PA6的应用及其改性 |
1.2.3 辐照加工技术及其对PA6的改性研究 |
1.3 离子液体 |
1.3.1 离子液体概述 |
1.3.2 离子液体的种类 |
1.3.3 离子液体对聚合物的物理改性 |
1.3.4 离子液体对聚合物的化学改性 |
1.4 课题的提出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PA6/IL共混物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2.3 PA6/IL共混物的制备 |
2.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IL(Cl)对PA6的改性研究 |
2.3.2 IL(TFSI)对PA6的改性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IL(Cl)接枝PA6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2.3 PA6-g-IL(Cl)的制备 |
3.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A6-g-IL(Cl)的理论计算 |
3.3.2 PA6-g-IL(Cl)的形成与结构表征 |
3.3.3 PA6-g-IL(Cl)的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PA6-g-IL(Cl)多孔膜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 |
4.2.3 PA6-g-IL(Cl)多孔膜的制备 |
4.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6-g-IL(Cl)作为膜材料的性能研究 |
4.3.2 PA6-g-IL(Cl)多孔膜的结构与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PA6-g-IL(Cl)纤维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2.3 PA6-g-IL(Cl)纤维的制备 |
5.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A6-g-IL(Cl)溶液静电纺丝纤维及纤维膜 |
5.3.2 PA6-g-IL(Cl)熔融纺丝纤维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PA6-g-IL(Cl)对PVDF/PA6共混物的增容研究 |
6.1 前言 |
6.2 实验部分 |
6.2.1 实验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2.3 PVDF/PA6和PVDF/PA6/PA6-g-IL(Cl)共混物的制备 |
6.2.4 实验表征与分析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PA6-g-IL(Cl)对PVDF/PA6=60/40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6.3.2 E-8%-50K对PVDF/PA6=20/80体系结构与性能的影响 |
6.3.3 PVDF/PA6/PA6-g-IL(Cl)共混物的抗静电性能 |
6.3.4 PVDF/PA6/PA6-g-IL(Cl)共混体系中的相互作用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性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7)蒙脱土/超支化PA6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PA6 的结构、性能及运用 |
1.2.1 PA6 的概念 |
1.2.2 PA6 的结构及性能 |
1.2.3 PA6 在包装领域的应用 |
1.3 蒙脱土/PA6 纳米复合材料 |
1.3.1 蒙脱土的结构和性质 |
1.3.2 蒙脱土在聚合物中的应用 |
1.3.3 蒙脱土/PA6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 蒙脱土/超支化PA6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 |
1.4.1 超支化PA6 纳米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 |
1.4.2 蒙脱土/超支化PA6 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的研究进展 |
1.5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5.3 创新点 |
第二章 不同蒙脱土改性超支化PA6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测试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蒙脱土的层间距结构表征 |
2.3.2 复合材料的结构表征 |
2.3.3 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
2.3.4 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
2.3.5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6 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有机蒙脱土(DK5)/超支化PA6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3.2.2 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3 测试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复合材料的红外光谱分析 |
3.3.2 复合材料的TEM分析 |
3.3.3 复合材料的耐热性能 |
3.3.4 复合材料的结晶性能 |
3.3.5 复合材料的稳态流变性能 |
3.3.6 复合材料的动态流变性能 |
3.3.7 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8 复合材料的冲击断面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向拉伸蒙脱土(DK5)/超支化PA6 薄膜的制备及其性能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4.2.2 挤出流延薄膜的制备 |
4.2.3 双向拉伸薄膜的制备 |
4.2.4 测试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双向拉伸薄膜的力学性能 |
4.3.2 双向拉伸薄膜的阻隔性能 |
4.3.3 双向拉伸薄膜的光学性能 |
4.3.4 双向拉伸薄膜的热收缩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其他成果 |
致谢 |
(8)基于氯化锂改性的尼龙6及其聚烯烃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引言 |
1.2 通用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 工程塑料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1 ABS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2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基木塑复合材料 |
1.3.3 聚酞胺基木塑复合材料 |
1.4 塑料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 |
1.5 木塑复合材料的界面相容性 |
1.5.1 化学改性 |
1.5.2 物理改性 |
1.5.3 添加界面改性剂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1.7 本文的创新点 |
2 PA6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实验设备 |
2.2.3 PA6/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4 性能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结晶分析 |
2.3.2 流变分析 |
2.3.3 颜色分析 |
2.3.4 红外分析 |
2.3.5 热重分析 |
2.3.6 力学分析 |
2.3.7 形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PA6/PP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实验设备 |
3.2.3 PA6/PP/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性能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结晶分析 |
3.3.2 流变分析 |
3.3.3 颜色分析 |
3.3.4 红外分析 |
3.3.5 热重分析 |
3.3.6 力学分析 |
3.3.7 形貌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PA6/HDPE基木塑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实验设备 |
4.2.3 PA6/HDPE/木粉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4 性能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结晶分析 |
4.3.2 流变分析 |
4.3.3 颜色分析 |
4.3.4 红外分析 |
4.3.5 热重分析 |
4.3.6 力学分析 |
4.3.7 形貌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PA6/HDPE/MCC复合材料的制备和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实验设备 |
5.2.3 PA6/HDPE/MCC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4 性能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结晶分析 |
5.3.2 颜色分析 |
5.3.3 红外分析 |
5.3.4 热重分析 |
5.3.5 力学性能 |
5.3.6 DMA分析 |
5.3.7 形貌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9)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导热材料简介 |
1.2.1 传统导热材料 |
1.2.2 高分子导热材料 |
1.3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简介 |
1.3.1 非绝缘导热高分子材料 |
1.3.2 绝缘导热高分子材料 |
1.4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网路构建 |
1.4.1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机理简介 |
1.4.2 填充型导热高分子材料导热填料体系研究 |
1.5 氢氧化镁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进展 |
1.5.1 氢氧化镁简介 |
1.5.2 氢氧化镁制备方法及应用简介 |
1.5.3 氢氧化镁阻燃剂在高分子复合材料中的应用 |
1.5.3.1 氢氧化镁阻燃剂的应用研究 |
1.5.3.2 氢氧化镁在高分子聚合物领域中的其它研究 |
1.6 填充型高分子材料熔融共混制备工艺 |
1.6.1 双螺杆挤出机简介 |
1.6.2 螺杆元件简介 |
1.6.3 螺杆组合的设计原则 |
1.6.4 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加工技术小结 |
1.7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内容 |
1.7.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2.1 工艺条件 |
1.7.2.2 无机填料特征参数 |
1.7.3 本论文的主要创新点 |
第二章 填充型及增强型尼龙6复合材料制备工艺探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实验及表征手段 |
2.2.3.1 工艺实验配方 |
2.2.3.2 实验机台及螺杆组合 |
2.2.3.3 转速、温度、喂料量等工艺条件 |
2.2.3.4 测试表征手段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配方工艺探索 |
2.3.1.1 A配方挤出过程 |
2.3.1.2 A配方力学性能 |
2.3.1.3 A配方微观形貌 |
2.3.1.4 A配方材料热稳定性 |
2.3.2 B配方工艺探索 |
2.3.2.1 B配方挤出过程 |
2.3.2.2 B配方力学性能 |
2.3.2.3 B配方材料微观形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单一组分填料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样品制备 |
3.2.4 测试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MDH粒径及用量对PA6 复合材料的影响 |
3.3.1.1 PA6/MDH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3.3.1.2 PA6/MDH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3.3.1.3 PA6/MDH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1.4 PA6/MDH复合材料的加工流动性 |
3.3.1.5 PA6/MDH材料的微观形貌 |
3.3.2 不同粒径MDH复配添加对PA6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双组分复配填料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样品制备 |
4.2.4 表征手段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PA6/MDH/BN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4.3.2 PA6/MDH/BN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4.3.3 PA6/MDH/BN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4.3.4 PA6/MDH/BN复合材料加工流动性 |
4.3.5 PA6/MDH/BN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4.3.6 PA6/MDH/BN复合材料表面电阻 |
4.3.7 PA6/MDH/BN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组分复配填料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样品制备 |
5.2.4 表征手段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复合材料导热性能 |
5.3.2 复合材料阻燃性能 |
5.3.3 复合材料力学性能 |
5.3.4 复合材料流变性能 |
5.3.5 复合材料热稳定性 |
5.3.6 复合材料表面电阻 |
5.3.7 复合材料微观形貌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10)机头强剪切制备原位微纤共混物及其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聚烯烃的改性技术 |
1.2 纤维增强改性复合材料 |
1.3 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形态、性能及发展现状 |
1.3.1 原位成纤增强复合材料的特点 |
1.3.2 原位成纤的机理 |
1.3.3 原位成纤复合物的形态 |
1.3.4 影响原位成纤的因素 |
1.3.5 原位微纤复合材料的性能 |
1.4 原位微纤增强材料的制备技术及发展现状 |
1.4.1 熔融挤出-热拉伸-淬冷法 |
1.4.2 熔融挤出-冷拉伸-退火 |
1.4.3 微纳叠层共挤技术 |
1.4.4 多级拉伸法 |
1.5 原位成纤技术对塑料循环使用的研究及发展现状 |
1.6 本论文的创新点和研究思路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2 主要仪器设备 |
2.3 强剪切挤出制备原位微纤工艺 |
2.4 熔体流动速率(MFR)的测定 |
2.5 扫描电镜的制样与测试 |
2.5.1 熔融热压制备产物样条 |
2.5.2 扫描电镜(SEM)正向刻蚀制样 |
2.5.3 SEM反向刻蚀制样 |
2.5.4 SEM测试条件 |
2.6 拉伸冲击性能测试 |
2.6.1 标准样条的制备 |
2.6.2 拉伸性能测试 |
2.6.3 无缺口冲击强度测试 |
2.6.4 缺口冲击强度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强剪切挤出机机头的设计制造 |
3.1.1 机头的拓扑化研究 |
3.1.2 强剪切制备原位微纤的原理 |
3.1.3 强剪切机头的组成 |
3.1.4 机头连接件的设计与制造 |
3.1.5 机头部的设计与制造 |
3.1.6 中间转子的设计与制造 |
3.1.7 各辅助零部件的设计和制造 |
3.1.8 各部件的组装与调试 |
3.1.9 转子驱动电机的选择与驱动电路系统 |
3.2 强剪切机头的成套安装和挤出机的联动试机 |
3.2.1 强剪切机头驱动电机支架的安装 |
3.2.2 冷态试机 |
3.2.3 热态试机 |
3.2.4 使用LDPE颗粒料进行带料试机运转 |
3.2.5 使用LDPE/PET料进行原位成纤初步研究 |
3.2.6 采用HDPE/PET原料进行强剪切成纤初步研究 |
3.3 LDPE/PET强剪切法原位成纤研究 |
3.3.1 PET用量对LDPE/PET原位成纤的影响 |
3.3.2 芯子转速对LDPE/PET成纤的影响 |
3.3.3 芯子与机头口模内壁之间的距离对LDPE/PET的影响 |
3.3.4 样条的牵引速度对LDPE/PET成纤的影响 |
3.3.5 LDPE/PET成纤的扫描电镜照片 |
3.3.6 PET用量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
3.3.7 PET用量对应力-应变性能的影响 |
3.4 PP/PET强剪切原位成纤研究 |
3.4.1 PET用量对PP/PET强剪切原位成纤的影响 |
3.4.2 芯子与机头口模内壁之间的距离对PP/PET成纤的影响 |
3.4.3 强剪切机头芯子转速对PP/PET成纤的影响 |
3.4.4 牵引速度对PP/PET成纤的影响 |
3.4.5 PP/PET成纤的扫描电镜照片 |
3.4.6 PET用量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
3.4.7 PET用量对应力-应变性能的影响 |
3.5 PO/PET强剪切原位成纤的研究 |
3.5.1 牵引速度对PO/PET成纤的影响 |
3.5.2 PET用量对PO/PET强剪切原位成纤的影响 |
3.5.3 PET用量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
3.5.4 PET用量对应力-应变性能的影响 |
3.6 文献法与强剪切法制备原位微纤的对比 |
3.6.1 熔融挤出-热拉伸-冷拉伸法与强剪切法对比 |
3.6.2 单纯挤出机挤出法与强剪切挤出法对比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四、低密度聚乙烯/尼龙6原位成纤复合体系结构与性能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竹炭/聚酰胺6复合材料的制备与性能研究[D]. 朱诗留. 安徽农业大学, 2020(03)
- [2]尼龙6氮化硼纳米复合材料的原位制备与性能研究[D]. 李登辉. 福建工程学院, 2020(02)
- [3]基于反应挤出阴离子聚合尼龙6微纳米纤维的制备与表征[D]. 王春亭. 江苏科技大学, 2019(09)
- [4]碳纳米材料的改性及与聚乙烯的复合[D]. 彭勃. 扬州大学, 2019(01)
- [5]二维纳米材料改性线性低密度聚乙烯[D]. 李涛.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2)
- [6]离子液体接枝尼龙6的制备及其结构、性能与应用的研究[D]. 郑鑫.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2019(07)
- [7]蒙脱土/超支化PA6纳米复合包装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D]. 李世杰. 湖南工业大学, 2019(01)
- [8]基于氯化锂改性的尼龙6及其聚烯烃合金基木塑复合材料[D]. 许世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19
- [9]氢氧化镁填充尼龙6导热复合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D]. 叶坤豪.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 [10]机头强剪切制备原位微纤共混物及其性能研究[D]. 刘欢. 大连理工大学, 201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