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泡桐丛枝病的化学诊断(论文文献综述)
牛苏燕[1](2016)在《泡桐丛枝病发生的组学相关变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 Broom,PaWB)是由泡桐丛枝病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 Phytoplasma)侵染而引起的,它是泡桐生产上危害最大的传染性病害,有些地区发病率可高达85%,严重阻碍了我国泡桐产业的发展,给农林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解析植原体与泡桐相互作用的分子机制是泡桐抗病机理研究和新品种培育的重要内容。本文以白花泡桐、毛泡桐以及杂交种豫杂一号泡桐的丛枝病苗和健康苗为材料,研究了转录组、miRNA、降解组和蛋白质组变化,筛选出了一些响应丛枝病的关键基因、miRNA和蛋白质,为阐明泡桐丛枝病发生机理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对6个泡桐转录组文库进行Illumina高通量测序,共获得到了27024个转录本。其中,3个种健康苗共有转录本23132个,白花泡桐(PF)、毛泡桐(PT)和豫杂一号泡桐(PTF)健康苗分别有25160、24562和24426个转录本;3种丛枝病苗共有转录本23176个,每种丛枝病苗分别有25106(PFI)、24625(PTI)和25065(PTFI)个转录本;对健康苗和丛枝病苗文库进行差异分析,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分别鉴定出3563、1274个差异表达基因,杂交种豫杂一号泡桐的差异基因个数大约是其亲本白花泡桐和毛泡桐差异基因个数的一半(2671个);此外,豫杂一号泡桐和父本白花泡桐共有的差异基因多于和母本毛泡桐共同差异的基因。(2)筛选出3种泡桐具有相同表达模式的基因186个,其中8个共调控病害胁迫相关基因为抗病蛋白RPM、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BS1、转录因子MYC2、钙结合蛋白CML,WRKY转录因子、细胞分裂调节激酶和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受体等;此外,10个编码溶质运载蛋白家族的基因在泡桐丛枝病苗中表达量高,而在健康苗中表达量低。对共差异的基因进行功能分析发现,3个泡桐种感染植原体病菌后,均导致了抗病相关代谢通路的基因差异表达,如植物与病原菌互作途径、植物激素信号转导途径、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黄酮类生物合成途径、苯丙氨酸代谢途径、黄酮和黄酮醇生物合成以及微丝骨架调控。(3)鉴定出泡桐miRNAs781个(458个保守miRNAs和323个新型miRNAs)。其中,白花泡桐310个(204个保守miRNAs和106个新型miRNAs);毛泡桐422个(245个保守miRNAs和177个新型miRNAs);豫杂一号泡桐347个(257个保守miRNAs和90个新型miRNAs);豫杂一号泡桐与父本共有的miRNAs序列(13条)远远少于与其母本毛泡桐共有的miRNA序列(99条);共鉴定出响应泡桐丛枝病miRNAs为473个,有7条差异表达miRNAs在3个泡桐种同时被发现,这些miRNA主要在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与病原体互作、过氧化物酶体、ABC载运蛋白、卟啉和叶绿素代谢和氧化磷酸化等生物学途径中发挥作用。(4)发现并鉴定出白花泡桐差异蛋白236个,其中28个与差异转录本相关联;毛泡桐差异蛋白192个,13个与差异转录本相关联。2个泡桐种共鉴定出与差异转录本相关联的差异蛋白12个。这些差异蛋白多数参与防御反应、光合生物固碳、光合作用、磷酸戊糖和氧化磷酸化代谢等生物学过程,如硫胺素生物合成酶、几丁质酶、脂氧合酶、多酚氧化酶、伸长因子、热激蛋白、ATP依赖的DNA解旋酶HFM1/MER3、钙离子结合蛋白、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和溶质载体家族(糖运输)等。(5)成功克隆了4个响应泡桐丛枝病的关键基因,转录因子MYC2、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PBS1、转录因子bHLH87-like和过氧化物酶。同时,对这些基因在不同泡桐种响应丛枝病的表达模式进行了 qRT-PCR验证。
王哲[2](2020)在《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ceRNA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泡桐(Paulownia spp.)是我国重要的速生用材和绿化树种,在防风固沙,改善生态环境,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由植原体引起的泡桐丛枝病可导致幼树死亡,大树生长量下降,给泡桐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过去,科技工作者对泡桐丛枝病开展了一系列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由于植原体难以体外培养,致使泡桐丛枝病的发病机理尚不十分清楚。竞争性内源RNA(ceRNA)在调控基因表达、抵抗环境胁迫、植物生长发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本研究以白花泡桐健康苗、丛枝病苗和不同浓度甲基磺酸甲酯(MMS)和利福平(Rif)处理丛枝病苗为材料,开展了ceRNA表达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ceRNA调控网络,特异相关miR156f分子功能等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将主要研究结果归纳如下:1.建立了泡桐丛枝病发生模拟系统。本研究利用不同浓度的MMS和Rif处理白花泡桐丛枝病苗,模拟了泡桐丛枝病恢复和发病的过程,60 mg·L-1MMS或100 mg·L-1Rif处理丛枝病苗后,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幼苗逐渐恢复为健康状态,且其体内检测不到植原体。20 mg·L-1MMS或30mg·L-1Rif处理丛枝病苗后,幼苗也可恢复为健康状态,但体内仍含有植原体,将此幼苗继代到不含MMS和Rif的培养基中,幼苗又出现丛枝病症状,并且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体内植原体含量逐渐升高。该结果表明MMS和Rif处理可控制植原体在泡桐体内存在数量,该系统可模拟泡桐丛枝病发生的动态变化过程,克服了植原体不能体外培养的困难,为后续泡桐丛枝病研究奠定基础。2.建立了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的ceRNA表达谱。本研究以模拟系统中两种试剂在不同时间点处理的白花泡桐丛枝病苗和健康苗为材料,通过高通量测序,共鉴定到28,514个转录本,668个miRNA及其4,395个靶基因,5,118个lnc RNA及其7,242个靶基因,9,927个circ RNA及其5,045个hosting基因。GO功能分析显示这些基因主要参与生物过程、转录调控和转录等过程;KEGG分析表明这些基因主要参与植物病原体相互作用、植物激素信号转导、淀粉和蔗糖代谢等代谢通路,意味着这些代谢过程中的基因与泡桐丛枝病发生密切相关,为研究泡桐丛枝病发生提供了数据支撑。3.构建了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ceRNA调控网络,并进行了转基因验证。本研究以建立的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的ceRNA表达谱为基础,利用趋势分析,共鉴定到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的17个转录本,4个miRNA,4个lnc RNA和6个circ RNA,通过ceRNA分析,发现了circ RNA7714-miR156f-SPL3是与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的ceRNA,并在毛果杨中验证其功能,结果显示miR156f过表达植株分枝增多,Pf SPL3过表达植株未出现分枝现象。该结果为泡桐丛枝病发病机理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4.阐明了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miR156f及其靶基因Pf SPL3的分子功能。利用降解组测序、RLM-5′-RACE和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验证了miR156f和Pf SPL3之间的靶向关系。利用酵母双杂交、双分子荧光互补、免疫共沉淀和GST-pull down技术发现并证实了SPL3和RPN3之间的互作关系。并发现了Pf SPL3发生了泛素化,且其调控的靶基因主要参与植物激素信号传导、苯丙烷生物合成、碳代谢和油菜素类固醇生物合成等代谢通路。该结果为阐明泡桐丛枝病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宋晓斌,郑文锋,张学武[3](1996)在《泡桐丛枝病病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回顾了泡桐丛枝病病原MLO的研究历史,阐述了各个时期所取得的研究结果。从病原观察、病原的分离培养、泡桐丛枝病MLO的理化性质、病原的早期诊断、病原的传播途径、发病机理等6个方面着重介绍了我国有关MLO研究的重大发现。同时,还概括病原研究方面存在的问题以及对研究前景的展望。
于少帅[4](2016)在《植原体tuf基因启动子分子特征和枣树抗植原体物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植原体是一类引起众多植物病害、无细胞壁、不能分离培养的原核微生物,其寄主种类多,危害面积广,对经济和环境等影响严重。由植原体引起的泡桐丛枝病、枣疯病、苦楝丛枝病、桑萎缩病、莴苣黄化病等是我国泡桐、枣树等植物的一类毁灭性的病害,因此,从病原微生物遗传多样性、系统进化、关键基因调控、寄主抗病物质分析等角度来研究植原体生长繁殖和遗传变异机制及其与寄主之间的互作关系有助于解决相关病害研究的基础理论问题和提高病害防治水平,对于保障农林业的健康发展具有较为重要的生态意义和经济价值。本研究选用植原体的rp,tuf,secA,secY,ipt,dnaK,fusA,gyrB,pyrG和rpoB共10个持家基因序列,结合16S rDNA序列,以全基因组序列已完成的洋葱黄化植原体(OY-M)、翠菊黄化丛枝植原体(AYWB)、澳大利亚葡萄黄化植原体(CPA)、草莓致死黄化植原体(SLY)和苹果簇生植原体(CPM)共5种植原体株系为参照,分析来自我国10个省的苦楝丛枝、莴苣黄化、桑萎缩、泡桐丛枝和长春花绿变植原体共18个株系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系统发育关系,通过多重序列比对分析不同基因片段的序列多态性和变异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我国18株苦楝丛枝、莴苣黄化、桑萎缩、泡桐丛枝和长春花绿变植原体株系的rp,tuf,secA,secY,ipt,dnaK,fusA,gyrB,pyrG和rpoB多位点序列共有15种序列类型,揭示了16SrI组不同植原体株系间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基于rp等10个基因多位点序列分析可将16SrI-B、D亚组的不同植原体株系清晰的分开。10株苦楝丛枝植原体株系与2株桑萎缩植原体株系统发育关系最近,多位点序列分析可将这两种基于16S rDNA序列难以区分的植原体株系加以清晰的区分。10株来自我国不同地区的苦楝丛枝植原体株系分为4个进化枝,其多位点序列存在8种序列类型,这4个分枝与植原体株系的地理分布关系密切。与我国长春花绿变和泡桐丛枝植原体株系相比,福建三明2株莴苣黄化植原体株系与日本洋葱黄化植原体株系OY-M系统发育关系较近。在已检测分析的植原体不同基因序列片段中,dnaK基因序列片段的变异水平最高。利用热不对称交错式PCR(thermal asymmetric interlaced PCR,TAIL-PCR)扩增枣疯植原体(JWB)tuf基因上游未知序列,利用启动子探针载体pSUPV4成功构建了泡桐丛枝植原体(pawb)和jwbtuf基因上游序列的大肠杆菌异源表达体系,分析、验证了pawb、苦楝丛枝(cwb)、莴苣黄化(ly)、桑萎缩(md)、长春花绿变(pev)等16sri组和jwb、樱桃致死黄化(cly)、重阳木丛枝(biwb)、黄金槐丛枝(sowb)等16srv组株系tuf基因上游序列的遗传变异特征和启动子活性。研究结果表明:泡桐丛枝等16sri组植原体株系tuf基因和其上游fusa基因之间的间区序列长129-130bp,预测有完整的启动子保守结构。pawb-sdyz、ly-fjya1、pawb-fjfz株系tuf基因上游130bp片段和cwb-hnsy1株系tuf基因上游129bp片段具有启动子活性,此间区序列在5种35株16sri组株系中存在4种变异类型;枣疯病植原体等16srv组株系fusa和tuf基因间区长53-54bp,未预测到完整启动子结构。jwb-jsnj株系tuf基因上游144和346bp片段,jwb-hnpy株系tuf基因上游145和347bp片段均未检测到启动子活性,fusa和tuf基因间区序列在4种21株16srv组株系中存在2种变异类型。fusa-tuf基因间区序列相对保守,基于此序列构建的进化树可清晰区分不同组别的植原体株系。通过设计长片段pcr引物,进一步扩增了我国pawb-sdyz、pawb-fjfz和ly-fjya1植原体株系tuf基因及其上游6个基因rpll、rpob、rpoc、rps12、rps7、fusa序列,统计分析已研究的植原体基因启动子的保守区域序列特征。通过反转录pcr(reversetranscription,rt-pcr)等方法检测了植原体tuf基因及其上游部分基因在植原体中的转录表达情况。研究结果表明:扩增获得了pawb-sdyz、pawb-fjfz、ly-fjya1株系tuf基因上游12745-12748bp的序列,比较分析发现pawb-sdyz、pawb-fjfz、ly-fjya1、oy-m、aywb、paa、sly、at植原体株系tuf与其上游6个基因的结构顺序皆为5’-rpll-rpob-rpoc-rps12-rps7-fusa-tuf-3’。根据研究涉及的52个可能植原体基因启动子保守区域结构的序列特征,推测出可能的植原体基因启动子保守区域序列模式为:t90t100g92t75g67a85(-35区);t90a96t92a98t73t90(-10区)。基于8个植原体株系的rpll-tuf核苷酸序列编码基因、基因间区非编码序列、编码氨基酸序列的mlsa分析可将不同组别、不同亚组、不同寄主的植原体株系以较高的支持率清晰的区分,与rpll-tuf核苷酸编码区相比,不同植原体株系rpll-tuf核苷酸非编码区变异水平更高。通过植物化学手段抽提抗枣疯病枣树叶片中的活性成分,并检测枣树提取液对部分细菌的抑菌活性,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ighperformanceliquidchromatography,hplc)等技术检测分析枣树提取液中相关抗病物质及其含量。通过用不同浓度枣树提取液处理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分析其对组培苗生长和症状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已抽提的20份抗枣疯病能力不同、嫁接传病后的枣树提取液中均检测到水杨酸,且含量差异显着(P=0.000<0.05)。茉莉酸仅在表现严重丛枝症状(IV-V级)的中抗品系87、138号枣树叶片提取液中检测到,而在表现严重丛枝症状的感病品系,和抗病接穗嫁接到病砧木上或表现轻症状(I-III级)或恢复无症(0级)的枣树叶片中皆未检测到;水杨酸甲酯和茉莉酸甲酯在20份抗病和感病枣树提取液中均未被检测到。不同的枣树材料甲醇提取液对坚强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蕈状芽孢杆菌等细菌的生长具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143、55、103号抗病枣树材料提取液处理的蕈状芽孢杆菌抑菌圈直径在5.758.5mm之间,差异显着(P=0.004<0.05)。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外植体会因MS培养基中甲醇溶剂和枣树提取液浓度过高而产生药害或致死。MS培养基中甲醇或枣树提取液含量变化会对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外植体生长和症状有一定的影响。多位点序列分析可做为一种对植原体鉴定、区分以及株系遗传多样性全面检测的有效、可靠的方法。在以后的研究中该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深入探讨植原体不同组间或亚组间株系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关于植原体启动子、相邻基因结构解析和枣树抗病物质研究所建立的方法和所获得的结果有助于对植原体关键基因结构、代谢调控、遗传变异规律等的深入研究和理解,为揭示植原体生长与繁殖、生境多样性和适应性、与寄主植物和介体昆虫的互作关系、致病机理和枣树抗病机制奠定了坚实基础。对于进一步筛选和开发新型枣疯病及其它植原体病害治疗药剂和充分合理利用抗病资源、增强植物抗病能力和降低因病菌变异导致的寄主抗病性丧失,从根本上提高植原体病害的综合防治水平等都具有较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
任国兰[5](1996)在《泡桐丛枝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文中提出以丰富的资料综述了泡桐丛枝病病原鉴定、检测技术、传播途径、类菌原体在泡桐体内的分布及运转规律、病害流行条件和防治技术,最后作者就泡桐丛枝病防治研究的进展进行了评述
王洁[6](2008)在《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分析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检测》文中研究指明论文包括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南阳分离物(PaWB)延伸因子(EF-TU)基因tuf的研究、泡桐丛枝病田间寄主的检测和鉴定及其他两种植物病害的植原体检测三方面研究内容。根据GenBank中已登录的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的保守核苷酸序列设计特异引物,扩增得到泡桐丛枝病植原体(PaWB)南阳分离物的tuf基因,核苷酸长度1185bp,编码394个氨基酸的完整蛋白序列,大小约为43 kDa。利用蛋白分析软件TMHMM 2. 0和PROSTⅡ预测此植原体tuf为非跨膜蛋白且定位于植原体细胞质中。将PaWB tuf基因连接到pGEX-4T-3表达载体,转化大肠杆菌BL21 (DE3)表达出分子量约62 kDa含有GST标签的融合蛋白。用该融合蛋白免疫德国大白兔获得了特异性较高的抗血清。用不同的方法对泡桐丛枝病株制备的抗原进行ELISA和Dot blotting的结果进一步显示了tuf蛋白具有与膜结合的特性,对提取抗原的冻融处理是获得理想ELISA结果的重要前提条件。Western blot和间接免疫荧光分析表明,该抗血清分别与PaWB、PeV和CWB植原体抗原产生特异免疫反应,而与相应的健康植株对照及JWB、BWB植原体抗原无免疫反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方法对泡桐丛枝病原的其他寄主进行了检测和鉴定。依据植原体16S rRNA基因设计的通用引物,采用巢式PCR检测了从泡桐丛枝病树附近采集的不同植物上的30份样品。从其中8种植物中扩增到长为1246bp的片段,序列分析表明它们都属于16SrI-D亚组,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的同源性最高,初步推断这8种植物是泡桐丛枝病的其他寄主。其中牛筋草(Eleusine indica)、狗尾草(Setaria viridis)、山药(Dioscorea opppsita)、灯笼泡(Physalis angulata)、南瓜(Cucurbita moschata )、楸树(Catalpa bungei )6种植物是首次报到植原体病害;并且从辣椒(Capsicum annuum)和花生(Arachis hypogaea)中检测到的植原体与以往文献报道的辣椒僵顶病及花生从枝病病原植原体不同。本研究还在楸树叶片黄化(CbY)样品中扩增到了植原体的tuf基因,其序列同源性也与泡桐丛枝病植原体最高。DAPI荧光显微镜和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结果表明,楸树黄化植原体与PaWB-NY tuf抗血清产生特异免疫反应,并且楸树黄叶组织中的植原体含量明显低于泡桐丛枝病组织。从河北承德采集表现异常的丁香黄叶和北京采集到的黄金槐短枝样品中,通过巢式PCR扩增到了植原体16S rRNA基因,克隆测序,得到了长度为1246bp的核苷酸序列,初步证明了采集样品中含有植原体。序列分析和RFLP分析显示黄金槐短枝(ScIS)植原体属于16SrI-D亚组。丁香黄化(SoY)植株上植原体与猪屎豆丛枝植原体同源性最高,属于16SrII-A亚组,与报道的引起紫丁香丛枝病的病原不同。在丁香簇叶样品(SoP)中检测到两种植原体,分别属于16SrI-D亚组和16SrII-A亚组,推断可能是这两种植原体的复合侵染。
史英姿[7](2007)在《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国株系的分子鉴定及免疫膜蛋白基因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泡桐丛枝病(Paulownia witches’broom,)由泡桐丛枝植原体(Paulownia witches phytoplasma)侵染引起,该病遍布我国各泡桐栽培区,分布于陕西、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湖南、湖北、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严重地区发病率达80%以上,是泡桐生产上最重要的病害之一。据1990年统计,全国丛枝病发生面积达88万公顷,直接造成的经济损失超过亿元。因此,对泡桐丛枝病防治的研究是泡桐生产中长期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植原体在寄主体内含量低,又无法进行分离培养,致使对该病原物的研究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本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泡桐丛枝植原体进行了分子生物学检测,分离和克隆了与致病有关的免疫膜蛋白基因。研究结果如下:(1)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采自全国六个省区自然发病的泡桐丛枝病植株进行植原体16S rDNA基因片段和延伸因子(EF- Tu)tuf基因的扩增,将所得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我国大陆泡桐主栽区陕西、山西、甘肃、河南、河北、山东各省与已经报道的台湾省泡桐丛枝植原体基本一致,均为同一个种,没有株系的分化,全部归属于植原体16S r I-D组。16S rDNA和tuf基因的序列均已提交GenBank,序列登录号依次为DQ851169和DQ851170。(2)根据已发表的洋葱黄化植原体全基因组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从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分离并克隆了免疫抗原膜蛋白Amp基因(PaWB-amp),其长696bp,GC含量为32.5%,编码231个氨基酸。所测序列已被Genbank收录,登录号为DQ515794。对泡桐丛枝-陕西株系(PaWB-Shaanxi)、翠菊黄化(AY)和洋葱黄化(OY)植原体Amp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同源性达98.39%。利用ANTHEPROT5.0软件对PaWB-amp进行分析,可知该蛋白的分子量为24.7KDa,具有良好的抗原性。二级构象中,螺旋形式占73%,折叠占11%,其余为无规则卷曲占16%,无转角形式。具有两个跨膜区,存在有多个潜在信号肽切割位点,其中末端的第219个氨基酸(甘氨酸)处为最强切割位点,在该蛋白的中部未发现潜在的信号肽切割位点。本试验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功能奠定了理论基础,并期望以此为基础揭示植原体的致病机理。(3)分别构建了含有目的基因的原核表达重组质粒pET30-amp、pET30-amp603和pBV221-amp603,转化表达宿主菌培养,在不同条件下诱导后,经SDS-PAGE,结果均未能出现该蛋白的表达条带。说明PaWB-amp对大肠杆菌具有毒性。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PIC9K-AMP,经PCR、酶切和测序鉴定,该序列插入pPIC9K真核表达载体,方向正确。尽管本试验未能将泡桐丛枝植原体Amp基因表达成功,但是这为植原体的免疫主导膜蛋白具有可变性及多样性的观点提供了又一个证据。
介大委[8](2009)在《丛枝病植原体在泡桐体内分布特点和周年变化规律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泡桐原产我国,是我国重要的优势特色树种。泡桐丛枝病是泡桐生产栽培上发生最普遍、危害最严重的传染性病害。对泡桐的推广和栽培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成为影响泡桐推广种植的重要障碍。本试验以毛泡桐的患丛枝病植株为实验材料,利用Nested-PCR、直接PCR和DAPI染色技术,对泡桐丛枝病原体在毛泡桐体内的分布和周年消长情况进行了研究,同时对植原体冬季在地上器官中的存在和感染能力,以及根部和丛枝病病发生的关系等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通过对患丛枝病植株进行丛枝病的表观症状分析、DAPI检测和直接PCR检测结果,对其从外部形态和组织显微、分子水平进行病情分级。初步弄清了三种分级之间的相互关系。丛枝病表观症状越严重,DAPI荧光染色结果荧光亮点越多、PCR扩增结果目的条带越亮。(2)通过植原体在毛泡桐不同发病程度的部位分布特点不同。重度患病植株的各个器官中均可存在病原,普遍性;中度发病程度的植株某个方位有丛枝,则与发病部位同侧的健康叶片、枝条以及根和主干韧皮部中也存在病原,地上地下对应性;在相同器官的不同时期、同一时期的不同器官的病原浓度都存在差异,不均匀性等特点。随着丛枝病病情的加重,普遍性增强,不均匀性下降。(3)树体中植原体的周年消长规律随器官不同而不同。病根中,9月病原浓度最高,到12月底至翌年3月病原浓度很低;在病枝中,病原浓度8月达到最高,随秋季来临有所下降,到冬季的12, 1, 2月疯枝中病原浓度在一年中降到最低。病叶中的病原含量在7月份达到最高。整体看,与病根、主干韧皮部中的病原浓度比较,枝条、叶片中一直处于较高水平。(4)丛枝病水培枝条萌芽出现了丛枝症状,并且可以检测到植原体的存在。这说明冬季泡桐植原体具有感染和转移能力。水培枝条在没有根产生的情况下,可以导致萌芽表现丛枝病病症状,说明毛泡桐植原体是否运行到根部增殖和丛枝病症状表现没有必然联系。(5)在丛枝病毛泡桐组培苗体外植株再生过程中,一直没有根的产生,但是在新生芽中也检测到了大量植原体。从另一个方面证明了毛泡桐植原体是否运行到根部和丛枝病症状表现没有必然联系。
陈育民,杨俊秀,景耀[9](1991)在《泡桐丛枝病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阐述了泡桐丛枝病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对该病病原、生理生化,传毒媒介及防治等方面的研究进行评述,提出防治该病的根本途径在于引人期望基因,培育抗病品种。
田国忠,张锡津[10](1996)在《泡桐丛枝病研究新进展》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近年来泡桐丛枝病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主要包括病原类菌原体(MLO)的检测和鉴定、病原致病机理、病原在树体内的分布和季节变动规律、寄主抗病性鉴定、治疗药剂的筛选等方面的最新研究结果和动向。并且根据新提出的泡桐丛枝病原MLO浸染循环模式,探讨了我国发生泡桐丛枝病流行的关键因子,以及今后防治的策略问题。
二、泡桐丛枝病的化学诊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泡桐丛枝病的化学诊断(论文提纲范文)
(1)泡桐丛枝病发生的组学相关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微缩词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原体研究 |
1.1.1 植原体的特点 |
1.1.2 植原体的分类与传播 |
1.1.2.1 植原体分类 |
1.1.2.2 植原体的传播 |
1.1.3 植原体病害的检测与诊断 |
1.1.4 植原体病害的防治 |
1.2 转录组学研究 |
1.2.1 转录组学概述 |
1.2.2 转录组学在植物研究领域中的应用 |
1.2.3 转录组学在植物抗逆分子生物学中应用 |
1.3 植物microRNA (miRNA)的研究 |
1.3.1 miRNA概述 |
1.3.2 植物miRNA和靶基因的研究方法鉴定 |
1.3.3 植物miRNA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功能 |
1.3.4 植物miRNA与生物胁迫响应 |
1.3.5 植物miRNA与非生物胁迫响应 |
1.4 蛋白质组研究 |
1.4.1 蛋白质组学研究技术 |
1.4.2 iTRAQ技术 |
1.4.3 蛋白质组研究技术流程 |
1.4.4 植物逆境相关蛋白质组学研究 |
第二章 泡桐丛枝病的转录组分析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植物材料的准备 |
2.1.2 试验仪器设备 |
2.1.3 试验主要试剂 |
2.2 试验方法 |
2.2.1 泡桐Total RNA的提取及检测 |
2.2.2 泡桐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和Illumina测序 |
2.2.3 测序数据的分析流程 |
2.2.3.1 与泡桐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 |
2.2.3.2 转录本定量分析 |
2.2.3.3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 |
2.2.3.4 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 |
2.2.4 差异表达基因qRT-PCR验证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原始数据处理 |
2.3.2 Clean数据碱基组成和质量分布 |
2.3.3 比对统计 |
2.3.4 测序数据的随机性评价 |
2.3.5 基因和转录本定量分析 |
2.3.6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筛选及其富集分析 |
2.3.6.1 白花泡桐中与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2.3.6.2 毛泡桐中与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2.3.6.3 豫杂一号泡桐中与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功能注释及富集分析 |
2.3.7 三个泡桐种共表达的与丛枝病发生基因的功能分析 |
2.3.7.1 三个泡桐种共同表达的差异基因 |
2.3.7.2 泡桐丛枝病相关基因的功能分析 |
2.3.7.3 杂交种豫杂一号泡桐应答丛枝病胁迫与亲本的差异 |
2.3.8 不同泡桐种间特有的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 |
2.3.8.1 白花泡桐特有的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 |
2.3.8.2 毛泡桐特有和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分析 |
2.3.8.3 豫杂一号泡桐特有和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分析 |
2.3.9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验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响应泡桐丛枝病的miRNA及其靶基因鉴定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试验用主要试剂及仪器 |
3.1.2.1 试验用主要试剂 |
3.1.2.2 试验用主要仪器 |
3.1.3 总RNA提取与检测 |
3.1.4 sRNA文库的构建和测序 |
3.1.4.1 solexa测序结果的信息分析 |
3.1.4.2 小RNA测序的数据处理 |
3.1.4.3 已知miRNA和novel miRNA及其靶基因的鉴定 |
3.1.4.4 miRNA的差异表达分析 |
3.1.5 降解组测序鉴定miRNA的靶基因及其功能注释 |
3.1.6 差异表达miRNA及其靶基因的qRT-PCR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sRNA库构建 |
3.2.2 sRNA的分类注释 |
3.2.3 已知miRNA的鉴定 |
3.2.4 新miRNA的鉴定 |
3.2.5 miRNA的表达差异分析 |
3.2.5.1 三个泡桐种的miRNA的共表达差异分析 |
3.2.5.2 白花泡桐中与丛枝病发生相关miRNA的鉴定 |
3.2.5.3 毛泡桐中与丛枝病发生相关miRNA的鉴定 |
3.2.5.4 豫杂一号泡桐中与丛枝病发生相关miRNA的鉴定 |
3.2.6 泡桐miRNA靶基因的鉴定 |
3.2.7 丛枝病发生相关miRNA的靶基因鉴定和功能注释 |
3.2.8 三个泡桐种与丛枝病相关miRNA、靶基因和转录本的关联分析 |
3.2.9 miRNAs的qRT-PCR验证 |
3.3 小结 |
第四章 泡桐丛枝病的蛋白质组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蛋白质的提取和浓度测量 |
4.1.3 SDS电泳 |
4.1.4 蛋白质酶解 |
4.1.5 iTRAQ标记和SCX分离 |
4.1.6 基于Triple TOF 5600的LC-ESI-MS/MS分析 |
4.1.7 生物信息学分析 |
4.1.7.1 数据分析 |
4.1.7.2 蛋白质的鉴定 |
4.1.7.3 蛋白的功能分析 |
4.1.8 差异蛋白的qRT-PCR验证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蛋白质鉴定质量评估 |
4.2.1.1 肽段匹配误差分布 |
4.2.1.2 基本鉴定信息 |
4.2.1.3 蛋白质的鉴定 |
4.2.2 蛋白质功能注释 |
4.2.2.1 GO功能注释 |
4.2.2.2 COG注释 |
4.2.2.3 Pathway代谢通路注释 |
4.2.3 差异蛋白的鉴定和功能分析 |
4.2.3.1 差异蛋白的统计 |
4.2.3.2 差异蛋白的GO功能注释 |
4.2.3.3 差异蛋白KEGG Pathway富集分析 |
4.2.4 蛋白质组与转录组的关联分析 |
4.2.4.1 关联数量统计 |
4.2.4.2 差异表达蛋白与其对应基因的关联性分析 |
4.2.4.3 关联的差异蛋白分析 |
4.2.4.4 差异蛋白的结构分析 |
4.2.5 qRT-PCR验证差异表达蛋白在mRNA水平上的变化 |
4.3 小结 |
第五章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材料 |
5.1.2 试验用主要试剂及仪器 |
5.1.2.1 试验用主要试剂 |
5.1.2.2 试验用主要仪器 |
5.2 差异基因的克隆 |
5.2.1 总RNA的提取 |
5.2.2 反转录合成cDNA和基因CDS片段的扩增 |
5.2.3 PCR产物进行胶回收并转化大肠杆菌 |
5.2.4 菌落PCR检测 |
5.2.5 菌落PCR检测和测序验证 |
5.3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基因的克隆 |
5.3.1 CDS片段的扩增 |
5.3.2 菌液PCR鉴定 |
5.3.3 克隆基因序列分析 |
5.4 小结 |
第六章 讨论 |
6.1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转录本鉴定 |
6.2 泡桐与植原体互作相关基因 |
6.3 植物激素信号转导相关基因 |
6.4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miRNA |
6.5 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蛋白质和转录本关联分析 |
6.6 杂交种豫杂一号泡桐和亲本应答丛枝病胁迫的差异 |
第七章 主要结论及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第八章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获奖情况 |
(2)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ceRNA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英文缩略表 |
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植原体病害研究概况 |
1.1.1 植原体病害症状 |
1.1.2 植原体的传播及分类 |
1.1.3 植原体病害诊断 |
1.1.3.1 形态学检测 |
1.1.3.2 组织化学检测 |
1.1.3.3 免疫学检测 |
1.1.3.4 核酸检测 |
1.1.4 植原体基因组 |
1.2 植物病害发生与ceRNA变化 |
1.2.1 转录组研究 |
1.2.2 miRNA研究 |
1.2.3 lncRNA研究 |
1.2.4 circRNA研究 |
1.3 泡桐丛枝病研究进展 |
1.3.1 泡桐丛枝病症状 |
1.3.2 泡桐丛枝病发病规律 |
1.3.3 泡桐丛枝病发病机理 |
1.3.3.1 泡桐丛枝病发生的生理生化研究 |
1.3.3.2 泡桐丛枝病发生的组学变化研究 |
1.3.4 泡桐丛枝病的防治 |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泡桐丛枝病发生模拟系统的建立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试验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1.2.1 试剂处理方法 |
2.1.2.2 不同处理条件下白花泡桐幼苗形态变化观察 |
2.1.2.3 不同处理条件下白花泡桐幼苗丛枝植原体含量的测定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不同处理条件下白花泡桐幼苗形态变化 |
2.2.2 不同处理条件下白花泡桐幼苗丛枝植原体含量变化 |
2.2.3 泡桐丛枝病发生模拟系统建立 |
2.3 小结和讨论 |
2.3.1 小结 |
2.3.2 讨论 |
第三章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ceRNA表达谱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2.1 总RNA提取及检测 |
3.1.2.2 建库及测序 |
3.1.2.3 生物信息分析 |
3.1.2.4 转录本组装 |
3.1.2.5 miRNA的鉴定及其靶基因预测 |
3.1.2.6 lncRNA的鉴定及其靶基因预测 |
3.1.2.7 circRNA鉴定及其功能分析 |
3.1.2.8 差异ceRNA分析 |
3.1.2.9 qRT-PCR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白花泡桐转录本表达谱 |
3.2.1.1 白花泡桐转录本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
3.2.1.2 泡桐丛枝病恢复和发病过程中白花泡桐转录本变化 |
3.2.1.3 qRT-PCR验证转录本的表达 |
3.2.2 白花泡桐miRNA表达谱 |
3.2.2.1 白花泡桐miRNA的鉴定及其靶基因预测 |
3.2.2.2 泡桐丛枝病恢复和发病过程中白花泡桐miRNA变化 |
3.2.2.3 白花泡桐miRNA的qRT-PCR验证 |
3.2.3 白花泡桐lncRNA表达谱 |
3.2.3.1 白花泡桐lncRNA的鉴定、分类和功能分析 |
3.2.3.2 泡桐丛枝病恢复和发病过程中白花泡桐lnc RNA变化 |
3.2.3.3 白花泡桐mRNA和lncRNA特征的比较 |
3.2.3.4 白花泡桐lncRNA的qRT-PCR验证 |
3.2.4 白花泡桐circRNA表达谱 |
3.2.4.1 白花泡桐circRNA的鉴定及功能分析 |
3.2.4.2 泡桐丛枝病恢复和发病过程中白花泡桐circRNA变化 |
3.2.4.3 白花泡桐circRNA的qRT-PCR验证 |
3.3 小结与讨论 |
3.3.1 小结 |
3.3.2 讨论 |
第四章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ceRNA研究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试验材料 |
4.1.2 试验方法 |
4.1.2.1 泡桐丛枝病相关RNA的鉴定 |
4.1.2.2 ceRNA网络构建 |
4.1.2.3 白花泡桐SPL基因家族鉴定及分析 |
4.1.2.4 q RT-PCR验证 |
4.1.2.5 miR156f与PfSPL3的转化试验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转录本的鉴定 |
4.2.2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miRNA的鉴定 |
4.2.3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lnc RNA的鉴定 |
4.2.4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circ RNA的鉴定 |
4.2.5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ceRNA网络的构建及分析 |
4.2.6 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ceRNA的 q RT-PCR验证 |
4.2.7 miR156f及其靶基因PfSPL3的功能验证 |
4.3 小结与讨论 |
4.3.1 小结 |
4.3.2 讨论 |
第五章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miR156f的分子功能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试验材料 |
5.1.2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miR156f与PfSPL3靶向关系验证 |
5.1.2.1 降解组测序验证miR156f与PfSPL3靶向关系 |
5.1.2.2 RLM-5'RACE验证miR156f与 PfSPL3靶向关系 |
5.1.2.3 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miR156f与PfSPL3靶向关系 |
5.1.3 白花泡桐miR156f的模拟靶标鉴定 |
5.1.4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miR156f靶基因SPL3互作蛋白 |
5.1.4.1 酵母双杂试验筛选SPL3互作蛋白 |
5.1.5 体内验证蛋白互作 |
5.1.6 体外验证蛋白互作 |
5.1.7 PfSPL3调控基因预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miR156f与PfSPL3关系 |
5.2.1.1 降解组测序验证miR156f和PfSPL3靶向关系 |
5.2.1.2 RLM-5'RACE确定miR156f剪切PfSPL3位点 |
5.2.1.3 双萤光素酶报告试验确定miR156f靶向调控PfSPL3 |
5.2.2 miR156f的模拟靶标 |
5.2.3 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特异相关miR156f靶基因SPL3互作蛋白 |
5.2.3.1 酵母双杂试验筛选SPL3互作蛋白 |
5.2.3.2 SPL3互作蛋白的体内验证 |
5.2.3.3 SPL3互作蛋白的体外验证 |
5.2.4 PfSPL3调控基因预测 |
5.3 小结与讨论 |
5.3.1 小结 |
5.3.2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附录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4)植原体tuf基因启动子分子特征和枣树抗植原体物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植原体及其病害研究概况 |
1.2 植原体基因组研究 |
1.2.1 植原体全基因组 |
1.2.2 植原体染色质外DNA |
1.3 植原体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研究 |
1.3.1 植原体持家基因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研究 |
1.3.2 植原体非编码区的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研究 |
1.3.3 多位点序列分析 (multilocus sequence analysis, MLSA) |
1.3.4 操纵子和植原体基因结构排布 |
1.4 持家基因蛋白延伸因子基因tuf研究现状 |
1.5 启动子及研究现状 |
1.5.1 启动子结构特征 |
1.5.2 启动子序列克隆 |
1.5.3 启动子功能分析 |
1.5.4 植原体启动子研究现状 |
1.6 植物抗病性及抗病物质研究 |
1.6.1 植物抗病性和免疫学研究 |
1.6.2 植物抗病相关物质研究 |
1.6.3 抗病物质对基因调控的作用 |
1.6.4 植物抗病物质分析和枣树抗病品种及抗病物质研究进展 |
1.7 研究目的意义、主要内容、预期结果和技术路线 |
1.7.1 研究的目的意义 |
1.7.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7.3 研究的预期结果 |
1.7.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多位点序列分析揭示我国16SrI组植原体遗传变异和系统发育关系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供试样品 |
2.1.2 主要试剂和仪器 |
2.1.3 DNA提取 |
2.1.4 基因选择和引物设计 |
2.1.5 基因扩增测序 |
2.1.6 序列分析 |
2.1.7 核苷酸序列号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 |
2.2.2 植原体持家基因片段遗传变异比较分析 |
2.2.3 MLSA |
2.2.4 DNA多态位点和序列型 |
2.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我国16SrI和V组植原体tuf基因上游序列扩增和启动子结构与活性分析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供试材料 |
3.1.2 实验仪器和试剂 |
3.1.3 样品总DNA提取和检测 |
3.1.4 tuf基因上游序列测定 |
3.1.5 序列分析 |
3.1.6 tuf基因上游序列启动子活性验证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泡桐丛枝和枣疯病植原体tuf基因上游序列扩增和结构解析 |
3.2.2 16SrI和V组植原体fusA和tuf基因间区序列多态性和启动子结构分析 |
3.2.3 16SrI和V组植原体fusA和tuf基因间区序列系统发育分析 |
3.2.4 16SrI和V组植原体tuf基因上游序列启动子活性验证 |
3.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植原体tuf基因与其上游部分基因结构和相关基因启动子保守区域特征分析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供试样品 |
4.1.2 仪器和试剂 |
4.1.3 植原体总DNA和总RNA提取 |
4.1.4 植原体tuf及其上游部分基因长片段扩增 |
4.1.5 植原体启动子保守结构特征序列和MLSA分析 |
4.1.6 反转录PCR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植原体tuf及其上游基因序列长片段扩增和RNA提取 |
4.2.2 植原体和非固醇甾原体tuf及其上游基因结构分析 |
4.2.3 植原体和非固醇甾原体相关基因启动子保守结构特征 |
4.2.4 MLSA |
4.2.5 RT-PCR |
4.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不同枣树材料活性成分抽提、提取液抑菌活性测定和抗病相关物质含量HPLC分析 |
5.1 材料与方法 |
5.1.1 供试材料 |
5.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5.1.3 枣树材料总DNA提取和植原体检测 |
5.1.4 枣树抗病物质抽提 |
5.1.5 枣树提取液HPLC检测 |
5.1.6 抑菌实验 |
5.1.7 数据统计分析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枣树活性成分提取和抗病物质及其含量检测 |
5.2.2 抑菌实验 |
5.2.3 不同枣树材料植原体检测 |
5.2.4 不同抗性和不同处理枣树材料中抗病物质及其含量 |
5.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抗枣疯病枣树抽提液对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的作用探究 |
6.1 材料与方法 |
6.1.1 供试材料 |
6.1.2 主要仪器和试剂 |
6.1.3 MS培养基配制 |
6.1.4 不同浓度甲醇处理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 |
6.1.5 不同浓度枣树提取液处理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 |
6.1.6 不同抗性品系枣树提取液处理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 |
6.2 结果与分析 |
6.2.1 不同浓度甲醇对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6.2.2 不同浓度枣树提取液对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生长和症状的影响 |
6.2.3 不同抗性品系枣树提取液对枣疯病和泡桐丛枝病组培苗生长和症状的影响 |
6.3 小结与讨论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1.1 多位点序列分析揭示我国不同地区、不同寄主16SrI组植原体丰富的遗传变异规律和细腻的系统发育关系 |
7.1.2 我国16SrI和V组植原体tuf基因上游序列扩增、启动子结构预测、序列变异分析和启动子活性检测 |
7.1.3 不同植原体株系rplL-tuf基因簇大片段核苷酸序列扩增、基因结构、遗传变异和系统进化及相关基因启动子保守区域特征序列分析 |
7.1.4 不同枣树材料活性成分抽提、提取液抑菌活性和抗病相关物质水杨酸、茉莉酸、水杨酸甲酯、茉莉酸甲酯及其含量检测分析 |
7.1.5 不同枣树材料抽提液、抽提介质甲醇对枣疯病、泡桐丛枝病及健康泡桐组培苗生长的影响 |
7.2 展望 |
7.2.1 植原体遗传变异研究 |
7.2.2 植原体启动子和基因结构研究 |
7.2.3 抗枣疯病枣树抗病物质检测、鉴定及其作用机理研究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的学术研究 |
致谢 |
(6)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分析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检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和文献综述 |
1 植原体概述 |
1.1 植原体的分类 |
1.2 植原体的基因组 |
1.2.1 染色质基因组 |
1.2.2 染色质外基因组 |
1.3 植原体检测技术 |
1.3.1 电子显微镜观察 |
1.3.2 组织化学技术 |
1.3.3 血清学方法 |
1.3.4 核酸杂交技术 |
1.3.5 PCR 技术 |
1.4 植原体蛋白延伸因子(EF-Tu)研究 |
1.5 植原体的寄主范围的研究 |
2 泡桐丛枝病研究 |
2.1 发生和危害 |
2.2 泡桐丛枝病病原及生物学 |
2.3 泡桐丛枝病传播途径的研究 |
2.4 泡桐-植原体互作关系研究 |
2.4.1 染病植株组织学变化 |
2.4.2 激素的变化 |
2.4.3 蛋白质的变化 |
2.5 泡桐丛枝病的防治技术 |
3 本研究的立论依据、研究内容及意义 |
3.1 立题依据 |
3.2 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南阳分离物延伸因子tuf 基因原核表达、抗血清的制备及其血清学关系比较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植原体和染病苗组织培养 |
1.1.2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1.1.3 主要实验仪器 |
1.1.4 实验常规试剂及配制 |
1.1.5 本实验所需试剂及配制 |
1.1.6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总DNA 提取 |
1.2.2 PaWB-NY tuf 基因的扩增 |
1.2.3 电泳 |
1.2.4 PaWB-NY tuf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1.2.5 PaWB-NY tuf 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
1.2.6 血清学反应 |
2. 结果与分析 |
2.1 PaWB-NY tuf 基因的克隆与序列分析 |
2.2 PaWB-NY tuf 基因的原核表达及抗血清的制备 |
2.2.1 PaWB-NY tuf 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2 PaWB-NY tuf 基因的诱导表达及SDS-PAGE 检测 |
2.3 血清学反应 |
2.3.1 Western blot |
2.3.2 ACP-ELISA |
2.3.3 Dot blot 检测 |
2.3.4 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 |
3. 结论与讨论 |
3.1 植原体抗血清的制备 |
3.2 序列分析结果与血清学关系 |
3.3 三种血清学方法的比较 |
3.4 几种抗原制备方法的比较 |
3.5 PaWB-NY tuf 蛋白的预测分析 |
第三章 泡桐丛枝病原其他寄主的检测与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材料来源 |
1.1.2 克隆菌株和载体 |
1.1.3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1.1.4 常规实验所需试剂及配制 |
1.1.5 主要实验仪器 |
1.1.6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1.7 荧光显微镜观察所用试剂 |
1.1.8 植物总DNA 提取试剂 |
1.2 方法 |
1.2.1 总DNA 提取 |
1.2.2 田间采集植物植原体16S rRNA 基因的PCR 扩增 |
1.2.3 楸树黄化植原体的tuf 基因的PCR 扩增 |
1.2.4 琼脂糖电泳 |
1.2.5 16S rRNA 基因和tuf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1.2.6 楸树黄叶病组织DAPI 染色显微镜观察 |
1.2.7 间接免疫荧光显微镜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集作物、杂草和树木症状表现及采集地生境 |
2.2 采集样品的16S rRNA 基因 PCR 检测结果 |
2.3 CbY 植原体的tuf 基因的PCR 扩增 |
2.4 PCR 产物的克隆及重组质粒PCR 鉴定结果 |
2.5 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
2.6 CbY 植原体tuf 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
2.7 CbY 组织DAPI 染色荧光显微镜观察 |
2.8 CbY 组织的间接免疫荧光观察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两种植物植原体病害的初步检测与鉴定 |
1. 材料和方法 |
1.1 材料 |
1.1.1 样品采集 |
1.1.2 菌株和载体 |
1.1.3 生化及分子生物学试剂 |
1.1.4 常规实验所需试剂及配制 |
1.1.5 主要实验仪器 |
1.1.6 引物设计与合成 |
1.2 方法 |
1.2.1 总DNA 提取 |
1.2.2 田间采集植物植原体16S rRNA 基因的PCR 扩增 |
1.2.3 16S rRNA 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 |
2. 结果与分析 |
2.1 采集植物材料 |
2.2 16S rRNA 基因 PCR 检测结果 |
2.3 PCR 产物的克隆及重组质粒酶切鉴定结果 |
2.4 16S rRNA 基因序列测定及分析 |
2.5 丁香簇叶中植原体16S rDNA 序列SoP-2 的RFLP 分析 |
3. 结论与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国株系的分子鉴定及免疫膜蛋白基因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泡桐丛枝病的研究现状 |
1.1.1 发生和危害 |
1.1.2 症状 |
1.1.3 病原学研究 |
1.1.4 传播途径 |
1.1.5 检测技术 |
1.1.6 病害发生规律、发病机理及发病因素 |
1.1.7 防治技术 |
1.2 泡桐丛枝植原体相关基因研究进展 |
1.2.1 保守序列 |
1.2.2 免疫膜蛋白基因 |
1.3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和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泡桐丛枝植原体16S RDNA 和延伸因子(EF-TU)TUF 基因的序列分析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仪器 |
2.1.3 菌种、质粒和试剂 |
2.1.4 溶液配置 |
2.2 试验方法 |
2.2.1 泡桐总DNA 的提取 |
2.2.2 PCR 扩增 |
2.2.3 目的片段的克隆 |
2.2.4 重组质粒的鉴定 |
2.2.5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DNA 的提取 |
2.3.2 PCR 扩增结果 |
2.3.3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
2.4 讨论 |
第三章 泡桐丛枝植原体免疫膜蛋白(AMP)基因的序列分析与结构预测 |
3.1 试验材料 |
3.1.1 供试材料 |
3.1.2 菌种、质粒和试剂 |
3.2 试验方法 |
3.2.1 泡桐总DNA 的提取 |
3.2.2 PaWB-Shaanxi 免疫膜蛋白(Amp)基因的分离 |
3.2.3 目的片段的克隆 |
3.2.4 重组质粒的鉴定 |
3.2.5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同源性分析及结构预测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PCR 扩增及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
3.3.2 目的片段的序列测定和同源性分析 |
3.3.3 PaWB-Shaanxi 免疫膜蛋白(Amp)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
3.4 讨论 |
第四章 泡桐丛枝植原体AMP 基因的体外表达 |
4.1 试验材料 |
4.1.1 供试材料 |
4.1.2 菌种与载体试剂 |
4.1.3 SDS-PAGE 所需溶液配制 |
4.2 试验方法 |
4.2.1 PaWB-amp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原核表达 |
4.2.2 PaWB-amp 部分基因的原核表达 |
4.2.3 pPIC9K-AMP 真核表达载体构建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PaWB-amp 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
4.3.2 PaWB-amp 部分基因的扩增及重组质粒鉴定结果 |
4.3.3 PaWB-amp 基因在大肠杆菌中的诱导表达 |
4.3.4 pPIC9K-AMP 重组质粒的鉴定 |
4.4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研究设想 |
5.1 主要结论 |
5.2 进一步的研究设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
(8)丛枝病植原体在泡桐体内分布特点和周年变化规律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泡桐丛枝病 |
1.1.1 丛枝病的危害 |
1.1.2 植物丛枝病发病机理 |
1.1.3 泡桐丛枝病的传播途径 |
1.1.4 植原体在寄主体内的运行特点 |
1.1.5 防治技术 |
1.1.5.1 药物治疗 |
1.1.5.2 物理修枝和环剥治疗 |
1.2 植原体病病原研究 |
1.2.1 植原体的侵染范围 |
1.2.2 植原体分类 |
1.2.3 植原体的检测 |
1.2.3.1 症状学 |
1.2.3.2 电子显微镜 |
1.2.3.3 组织化学 |
1.2.3.4 免疫学 |
1.2.3.5 分子生物学 |
1.2.4 PCR 技术在植原体研究中的应用 |
1.2.4.1 直接PCR |
1.2.4.2 巢式PCR 技术 |
1.2.4.3 其他PCR 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
2 引言 |
3 材料与方法 |
3.1 试验材料 |
3.2 试验方法 |
3.2.1 水培 |
3.2.2 DNA 提取 |
3.2.3 植原体检测 |
3.2.3.1 DAPI 荧光检测 |
3.2.3.2 直接PCR 检测 |
3.2.3.3 巢式PCR 检测 |
3.3 主要试剂 |
3.4 主要的仪器、设备 |
4 结果与分析 |
4.1 泡桐丛枝病的病情分级 |
4.1.1 表现症状水平 |
4.1.2 组织显微水平 |
4.1.3 分子水平 |
4.2 植原体在丛枝病不同发病程度植株体内的分布特点 |
4.2.1 植原体在轻度发病程度植株体内的分布特点 |
4.2.2 植原体在中度发病程度植株体内的分布特点 |
4.2.3 植原体在重度发病程度植株体内的分布特点 |
4.3 泡桐植原体的周年消长规律 |
4.3.1 植原体在叶片中的周年消长规律 |
4.3.2 植原体在毛泡桐枝条中的周年消长规律 |
4.3.3 植原体在主干韧皮部中的周年消长规律 |
4.3.4 植原体在毛泡桐根中的周年消长规律 |
4.4 植原体在毛泡桐丛枝病枝条中的越冬能力 |
4.5 丛枝病组培苗体外植株再生过程中植原体的存在情况 |
5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5.2.1 病原浓度与症状表现的关系 |
5.2.2 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在地上部的自然越冬能力 |
5.2.3 根与丛枝病症状表现的关系 |
5.2.4 温度对植原体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Abstract |
图版 |
四、泡桐丛枝病的化学诊断(论文参考文献)
- [1]泡桐丛枝病发生的组学相关变化研究[D]. 牛苏燕. 河南农业大学, 2016(05)
- [2]白花泡桐丛枝病发生相关ceRNA研究[D]. 王哲.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3)
- [3]泡桐丛枝病病原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宋晓斌,郑文锋,张学武. 陕西林业科技, 1996(01)
- [4]植原体tuf基因启动子分子特征和枣树抗植原体物质研究[D]. 于少帅.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 2016(01)
- [5]泡桐丛枝病的研究现状与进展[J]. 任国兰. 河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6(04)
- [6]泡桐丛枝病植原体延伸因子tuf基因分析及其他寄主植物的检测[D]. 王洁. 山东农业大学, 2008(03)
- [7]泡桐丛枝植原体中国株系的分子鉴定及免疫膜蛋白基因表达研究[D]. 史英姿.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7(06)
- [8]丛枝病植原体在泡桐体内分布特点和周年变化规律的研究[D]. 介大委. 河南农业大学, 2009(06)
- [9]泡桐丛枝病研究综述[J]. 陈育民,杨俊秀,景耀. 西北林学院学报, 1991(04)
- [10]泡桐丛枝病研究新进展[J]. 田国忠,张锡津. 世界林业研究, 199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