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柴松岳在杭州检查消防工作(论文文献综述)
王盈[1](2013)在《生态视野下的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研究》文中指出当今,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耕地、环境、能源等生态和社会发展问题已经日益突显,而山地资源在解决这方面问题上所表现出的优势又一直没有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因此,如何合理开发利用山地资源,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山地、坡地建筑形态将是建筑行业的必然选择。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是我国各类山地民居中非常具有典型性的实例。它对其所处的“九山半水半分田”的特殊环境表现出极强的适应性,其中所蕴含的简单技术的生态建筑思想和设计策略对处于我国当前国情下的现代建筑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本文从生态学角度出发,即在生态学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将浙西南山地地区的传统民居聚落视为一个完整的人工生态系统,依据生态学的基本原理,以一种整体的、动态的、全面的研究方法,挖掘其产生、发展以及演变过程中所遵循的生态规律以及体现出的生态建筑思想和技术策略。文章首先理清了相关的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研究概况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等基本问题;其次,基于生态视野,对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进行了解读,从而明确了生态视野下的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的研究内涵;最后,延伸到聚落和民居两大方面,分别从聚落的选址、布局和街巷格局;建筑单体的接地方式、空间组织以及院落形态对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进行了研究探讨,剖析其所遵循的生态规律以及体现出的生态建筑规划设计思想和技术策略,并总结相应的经验启示,从而为具有相近区域环境特征的山地、坡地建筑设计创作提供现实指导。
王宇[2](2013)在《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文中认为清朝是以满洲少数民族建立的封建王朝,满汉关系就显得尤为突出。本文以“清末十年满汉关系”为研究对象,主要从民族关系史尤其是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的视角出发,探讨历史发展进程中满汉之间的矛盾运动,重点考察清末十年满汉关系与思想理论建构、政治实践之间的互动。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与社会意义,值得深入研究与探讨。本文由七部分组成,除绪论与结论外,正文共分五章进行论述。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选题意义、以往研究成果、研究文献以及研究方法与思路及基本观点等。第一章,追溯清初至清末十年前满汉关系的发展演变,即经历了从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到中国近代民族关系的跨越。至清末十年,满汉关系演变为最集中、最突出的社会政治问题。近代以前,以满族为代表的清廷延续了中国多民族国家“大一统”的历史传统。近代以后至清末十年前,随着时代变迁与社会转型,满汉关系有了新的变化,即与中国近代历史一样,满汉关系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尤其是在内外危机挑战之下,中央集权衰败,地方权力增强,再到清末十年成为社会的焦点问题。第二章,重点考察清末十年满汉关系,首先作为一种民族关系的理论建构呈现出来,反映在革命、改良、立宪等历史矛盾运动中。本章以同盟会的《民报》、改良派的《新民丛报》以及满族留日学生的《大同报》为文本,对这个问题进行集中讨论。《民报》是革命派的喉舌,对满汉关系的讨论在“革命排满”的基础上强调“满汉不同族”;《新民丛报》是改良派的机关报,强调“满洲己同化于汉族”;留日满族学生所创《大同报》,强调“满汉人民平等,满汉问题属于政治问题”。虽然革命派、改良派、留日满族学生关于满汉关系问题的讨论不一,在实践中却有着重大影响。但实际上则是近代中国对西方民族国家理论的认知与中国具体历史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汇合,集中在满汉问题上讨论民族国家、民族与政治的关系问题。第三章,满汉关系不仅仅局限于思想理论层面,也表现在政治实践的建构过程之中。预备立宪的规划、宪政考察的实践、融满汉畛域政策的推行以及“皇族内阁”的出台,这一系列跌宕起伏的政治事件与满汉关系扭结在一起,满汉关系成为重要的考量因素。清末十年,清廷处于风口浪尖之上,在实施政治改革以图自救之时注意到满汉问题,但由于自身的封建性,所谓的“平”、“融”满汉问题并未达到,最终遭遇辛亥革命而覆灭。满汉问题也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第四章,清末十年间,司法改革中的满汉调适,成为解决满汉问题的重要议题。“满汉一律”的倡导与推行以及《宗室觉罗诉讼章程》的制定进一步将满汉关系法律化,促进了民族国家转型之下的中国法律现代化进程。第五章,从武昌起义到民国建立再到清帝逊位,满汉关系也是重要因素之一。从革命的角度来说,革命党在实践中由局部的种族主义行为转向“五族共和”。从清廷的角度来看,清廷作为满族的总代表,并未以西方的民族主义理路来应对,而是在博弈与妥协中以国家政治问题来应对。清末十年满汉关系随清廷覆灭而宣告终结。满汉问题并未因朝代的更迭而终止,而是与国家政治相伴而行。清王朝的覆灭并不代表满族倒了,而民国建立了也不能说汉族胜利了,满汉关系被一种新的内容所取代,作为中国民族关系的一对矛盾,仍然继续在中国的历史进程中行进。结论,满汉关系是近代中国民族关系的一个重要层次和内容,而其核心仍是政治问题,对于近代中国的历史发展而言仍是从属性的问题。历史是复杂、变动的矛盾运动,在这个过程中,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的变化、影响以及作用值得学术探讨与研究。
林冠[3](2012)在《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例》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纵深发展,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与作用问题,不仅是经济学、政治学、管理学等学科关注的理论焦点,更是具有现实意义的实践问题。欠发达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一直是国家和地区发展的瓶颈,不仅影响着国家整体发展战略和区域发展水平,也容易产生民族问题,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带来不利影响。因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问题备受关注。政府在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如何,如何基于统筹发展思路的客观背景有效发挥政府职能,已经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本文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为例,对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过程中政府角色与行为进行研究,围绕在欠发达地区区域发展进程中,政府如何有效整合资源促进传统行政区域分工协作,并最终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议题,从理论和实践双重视角做出分析和论证。论文的研究分为导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第一章是导论部分。这部分交代选题缘由、意义与研究现状、分析框架、基本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等。基于国内外相关研究,本文依据区域均衡发展和非均衡发展理论、公共选择理论和相互依赖理论等理论基础,采用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分析框架。第二章是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审视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历史演进,探讨北部湾区域从非均衡发展到均衡发展战略的提出和发展态势。本章认为在非均衡发展战略时期,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发展相对落后,是自然因素和国家政策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自国家统筹发展战略提出以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由此兴起并迅速发展。第三章应用制度分析方法,研究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政府政策的形成以及具体政策。本章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是在中央沿海开放开发的宏观背景下形成的,是中央实行对外开放政策的直接结果。欠发达地区的区域经济增长过程是各类中央宏观政策与地方微观政策的积极互动过程。第四章论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的政府投资行为。由于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的开放开发一开始就是政府推动并在政府的主导下开展起来的,因而作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政府投资对于促进其开放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由此进一步研究区域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决策、投资组织和投资方式。第五章论述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政府统筹行为。本章认为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几年来,虽然取得了显着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随着其开放开发的推进,也开始暴露出诸如城乡关系问题、投资商与当地民众利益关系问题、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问题等问题,因此需要政府统筹处理好发展中的社会问题,以确保区域经济稳步发展。第六章是总结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政府行为的绩效与经验。评估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政策、政府投资行为和政府统筹行为的绩效。同时,总结政府在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中的主要经验。第七章讨论与结论。围绕全文的讨论,本章试图进一步探讨三个问题。第一,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开放开发促进发展?第二,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第三,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行为的边界如何界定?通过理论上的提升,进一步为欠发达地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政策建议。
吕晓玲[4](2011)在《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文中研究说明度假旅游是当今旅游业发展的趋势与潮流。中国近代以避暑为特征的度假旅游曾繁盛一时,但学术界对此重要现象关注较少,更缺乏全面系统性的研究。本文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利用多方收集的研究资料,以近代中国避暑度假(1895—1937)为研究对象,结合宏观的历史背景,沿着避暑者结构及规模变化,避暑地性质变迁两条主线开展研究,以期全面勾勒近代避暑度假的概貌,揭示其发展演化规律,分析其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本文主体研究部分厘为五章:前两章以时间为序,以避暑者为体,分析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的变迁历程。其中第一章以在华西人为主体,探讨近代中国避暑度假产生的背景因素,并在此基础上考察近代中国避暑度假初兴历程。第二章首先考察近代华人避暑度假产生与发展的历史背景,其次通过定量分析方法,揭示避暑者结构变动对近代避暑度假发展的影响,并对20世纪30年代中国避暑度假走向繁荣的具体特征进行探讨。第三章主要采用个案分析法,重点分析基于避暑地性质变迁所引发的三种开发与管理模式对近代避暑度假发展的不同影响。第四章全面考察近代避暑地对避暑者所承担的多种功能。第五章就近代避暑度假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两方面进行探讨。在社会经济效益方面,首先采用量化分析方法,评估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消费的个体水平与总体规模,考察其对中国近代旅游业的勃兴、近代避暑地城市化所起的促进作用及由此所带来的城市化问题。在社会文化效应方面,通过对避暑地复杂的主客关系剖析,构建了近代避暑地主客关系发展模型,并在此模型框架下探讨近代避暑地的文化特征。本文研究显示:近代中国以避暑为特征的度假旅游肇始于在华西人,在华西人-直是近代中国避暑度假最稳定的主体之一。西风东渐,民国以后,华人避暑者的加入是近代避暑度假得以发展与繁荣的最主要动力。抗战爆发之前,近代中国避暑旅游发展到繁盛阶段:避暑相关出版物大量出现,庐山成为国民政府的夏都,避暑地体系不断扩展与壮大,避暑度假呈现出大众化趋势。因避暑地性质的变迁,近代避暑地主要有三种开发与管理模式:西人类租界模式、华人自治组织模式与政府管理模式,上述不同模式与近代避暑地发展息息相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避暑地逐渐发展成为集疗养度假中心、时尚休闲中心、观光游览中心及社交中心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度假区,满足了避暑者多层次的需要。在主要避暑地,较大规模的避暑度假消费,促进了近代旅游业的勃兴与避暑地的城市化进程。避暑地主客交往关系复杂,历经对抗阶段、仆从阶段、维权阶段、管理与合作阶段,使避暑地呈现出旅游移民社区文化特征:西方文化侵入并占主导地位,民族文化复兴趋势及多元文化共生与融合。最后,本文通过分析近代中国避暑度假发展的整体特征,探讨度假旅游发展的规律,为当前中国旅游业从观光到度假的转型升级提供借鉴。
高承众[5](2009)在《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水电站大坝的安全不仅是一个水电厂安全生产的问题,更关系到大坝上下游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公共安全问题,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工作只能做好,不能做差。对拥有大型水库的水电站大坝更是如此。但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有其特殊性,水电站是利用水能进行发电,大坝一旦建成其所能产生的效益(水能)就已确定,即产出为常数。大坝运行过程中,进行的维护、管理等活动所进行的投入,只是保证其效益的正常产出,而不会直接增加其效益。从大坝自身的特点来说,水电站大坝可以说是老大笨粗,即或出问题也比较隐蔽或是一个渐变的过程,一般在短时间不会影响效益的正常发挥。每一个水电站大坝都是一个特例,不论是其自身的结构还是运行的条件都不相同,其维护、管理费用往往相差比较大,很难找出两个较为类似的进行比较,对一个大坝来说,投入多少管理费用才合理,管理者往往无法确定。正因为这样,大坝的管理者往往只利用大坝效益,而对其的维护与管理不十分重视。造成的结果是在大坝维护、管理方面要么投入过少,给大坝运行留下隐患;要么投入过量,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负担。但是大坝一旦出事,轻则影响效益的正常发挥,重则对下游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对拥有大型水库的大坝情况更为严重。刘家峡水电站是一个拥有高坝、大库的水电站,水电站大坝作为刘家峡水电厂生产经营重要的资产,其安全管理关系到水电厂正常发电以及整个西北电网的正常运行。如何做好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工作,提高水电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是一个值得深思和研究的课题,本文分析了水电站大坝的安全管理现状,发现了大坝安全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针对大坝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其安全管理提出了一些改进,以期提高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水平,并为同行业的大坝管理提供一些借鉴。
魏珂[6](2008)在《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全球性地方政府改革的背景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地方公共需求不断发展和变化,对地方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也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研究如何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本文主要采取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等研究方法等方法,对公共服务理论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数据和资料的应用,分析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现状,研究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在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选择。首先,对国内外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研究状况进行了评述,提出了可借鉴的方面,也指出了不足之处。基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基本理论,对地方政府的职能定位、公共服务能力的内涵进行了分析,明确了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理论要点。其次,通过对与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相关方面大量数据资料的分析,研究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整体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能划分、财权事权划分、人员因素、地方政府自身利益以及考核体制等对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影响。最后,提出提升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确立各级政府服务职责分工体制框架,同时在提升地方政府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上给出了测评的指标及内容,在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方面建立了合理的绩效评估体系。
龚虹波[7](2007)在《执行结构转换下的权力互动——宁波市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过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在宁波市审批制度的改革过程中,削减审批事项和规范政府行为的审批制度改革(以下简称审改)是如何展开的,有哪些变量影响审改政策执行的成功与失败,这些变量之间又有着什么样的逻辑关系,通过对宁波市审改的政策过程分析,运用执行结构转换理论,对宁波市审改政策的执行过程进行了解释。认为审改政策执行是政策执行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在审改政策的执行过程中,改革决策团体和执行团体之间是权力互动的。执行结构转换和权力互动过程是影响审改政策执行成败的因素。在宁波市审改的案例中,削减审批事项的执行结构从"有限分权"模式开始,逐渐向"有限分权与关系主导互动"模式转换;在规范政府行为时,政策执行结构又从"有限分权与关系主导互动"模式开始,逐渐向新的"有限分权"模式转换。在不同的执行结构模式下,审改决策团体和执行团体运用各自的权力资源讨价还价、策略互动的方式是不同的,从而影响到审改政策的执行结果。
毛瑞福[8](2006)在《转型社会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 ——基于浙江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县级政府机构改革是我国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成功与否不仅影响着县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而且关涉到国家的总体发展战略和各项事业的规划与建设。 当代中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必须走出简单的组织变革的层面,确立清晰稳定的战略思维与导向,进入组织变革、职能变革与政治变革良性互动的全面变革时代。战略新思维的实施需要理顺与革新纵向与横向的双重关系。纵向关系关涉各级政府之间权力与职能的合理配置问题。从地方层级向地方国家转变,确立县级政府的法人主体地位是理顺纵向关系的重要目标,建立公共服务型政府是县级政府的战略定位。横向关系主要关涉职能的横向配置及其行使方式,即政府如何与社会、企业、公民划分职能及其政府如何行使职能的问题。 在未来的地方治理图景中,县级政府应根据地方的特有性质、比较优势和发展战略,形成特色鲜明的地方建制,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水平、社会发育程度、社情民风等行政生态的基础上,设计和重组县级政府的治理结构,合理界分政府与社会、政府与企业、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从理想状态而言,县级政府应该从具体的经济事务中脱身出来,从事无巨细地包揽社会事务的传统行政中脱身出来,从与民争利式的私性政府中脱身出来,从地方主义式狭隘视域中脱身出来,成为经济秩序的维护者,成为公共服务的提供者,成为利益冲突的协调者仲裁者,成为跨区域治理的组织者和参与者。
高兴武[9](2006)在《政府职能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兼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社会需要是政府职能存在的理由。社会发展的不同时期,社会对政府的职责和功能的要求是不同的,政府职能也随着这种变化的需求而发生变化。政府职能需求变化的总趋势是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与之相适应,政府职能的供给也遵循着这种规律和趋势。因而,可以说一定时期的政府职能就是政府满足社会需求的结果。社会对政府职能的需求是如何形成的,政府如何对职能需求进行分析和确认,政府是如何满足社会对其职能的需求等,都需要进行政府职能的需求分析。在一定时期,社会对政府职能的需求是复杂多样的,表现为需求主体的多元化、需求结构的多层次化和需求内容的动态变化性,而这主要是由于社会环境的多样性和变化性引起的。这些复杂多样的社会需求并不能都通过政府职能的形式得到满足,政府也不可能满足所有的社会需求,只能是有选择的部分满足,因为政府职能的供给也面临一些约束。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政府职能有很大的差别,除了政府职能需求的差别外,很重要的原因是政府职能供给的差别。政府职能的供给是政府接受内外环境对政府职能的需求,综合分析和权衡供给的各种约束条件,选择、确认政府职能的过程。如同政府职能的需求一样,政府职能的供给也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制约,从而造成政府职能需求和供给的不均衡,形成政府职能意愿性供给和实际供给的差别。哪些因素制约着政府职能的供给,政府职能的有效供给是如何形成的,政府职能的供给或确立应坚持哪些价值目标和原则,政府职能为何会有供给不足或过剩的现象,等等,都需要对政府职能进行供给分析。对政府职能进行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有助于解释和总结政府职能现实,理解政府职能现象之间的因果联系,预测政府职能未来的发展趋势,为政府职能的界定和转变提供目标和方向。如我国当代政府职能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转变,实质上就是以政府职能的需求变化为动因,政府职能在供给上做出的调整。鉴于上述认识,本文选择了从政府职能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 本文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把政府职能分解为两个方面:需求和供给,并以需求与供给为分析框架,实证分析了政府职
单国良[10](1997)在《积极开展消防专项整治 遏制特大火灾发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近几年来,我省针对部分行业、区域消防安全问题突出,火险隐患严重,火灾事故频发的现状,在省委、省政府和省公安厅的统一领导下,集中时间,集中警力,集中行动,先后对公共娱乐场所、商品交易市场、造纸行业的“十大”火险隐患单位等进行了九次有组织、有声势、有力度的消防安全专项整治。据统计,1993年至1995年间,共
二、柴松岳在杭州检查消防工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柴松岳在杭州检查消防工作(论文提纲范文)
(1)生态视野下的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目的和意义 |
1.1.1 课题研究背景 |
1.1.2 课题研究目的 |
1.1.3 课题研究意义 |
1.2 研究概况 |
1.2.1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范围及研究内容 |
1.3.1 研究范围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框架 |
第2章 生态视野下的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解析 |
2.1 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 |
2.1.1 山地传统民居 |
2.1.2 浙西南山地民居概况 |
2.1.3 浙西南山地地区传统生态意识 |
2.2 生态视野 |
2.2.1 生态学 |
2.2.2 生态系统 |
2.2.3 生态视野的研究内涵 |
2.3 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与生态视野的内涵对应性 |
2.3.1 生态视野下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内涵 |
2.3.2 生态视野下的民居空间形态研究内涵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视野下的浙西南山地传统聚落空间形态 |
3.1 聚落选址对耕地的适应 |
3.1.1 保护耕地的聚落选址 |
3.1.2 系统整体性规律下的山地资源利用 |
3.2 聚落布局对水的适应 |
3.2.1 亲水的聚落布局 |
3.2.2 协调共生规律下的滨水山地人居环境 |
3.3 街巷格局对地形的适应 |
3.3.1 复杂地形下的三维立体街巷格局 |
3.3.2 适应性规律下的山地建筑外部交通环境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视野下的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空间形态 |
4.1 建筑接地对地形坡度的适应 |
4.1.1 随坡就势的建筑接地 |
4.1.2 多样性规律下的山地建筑减少接地 |
4.2 建筑空间组织对地势的适应 |
4.2.1 不平坦地势条件下的高效建筑空间组织 |
4.2.2 高效性规律下的山地建筑集约化 |
4.3 院落形态对山势的适应 |
4.3.1 契合山势的灵活多变的院落形态 |
4.3.2 开放性规律下的山地建筑三维院落空间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调研表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2)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学术回顾 |
三、概念辨析 |
四、研究思路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一体:共为臣民时代之满汉关系概观 |
第一节 抚定中华:清初将“满汉一体”写入满汉关系 |
第二节 不分华夷:清代中期民族政策的变化 |
一、从《大义觉迷录》看“大一统思想”下的满汉族群 |
二、“满汉兼用”思维下治汉政策的表达与实践 |
第三节 重塑满汉关系:遭遇近代以来的危机与挑战 |
一、西方侵略与时代之转折 |
二、内部危机与变革 |
第二章 种族—民族观:满人作为汉人社会的种族主义他者 |
第一节 《民报》与《新民丛报》激烈辩论中的满汉关系 |
一、满洲与汉族是否为同族,满汉两族是否已同化 |
二、自满洲入关后,中国果已亡国否乎 |
三、种族革命与政治革命可否同行 |
四、立宪政体之不能确立其原因果由满汉利害相反乎 |
第二节 “旗人中之同志”:留日满族学生创办《大同报》 |
一、《大同报》主创人员及名誉赞成人 |
二、主张满汉人民平等 |
三、满汉问题属于政治问题,非种族问题 |
四、解决满汉之路径:倡立宪与开国会 |
第三章 新政改革中的满汉调适:立宪体制设计中的满汉之考量 |
第一节 预备立宪的初步规划 |
一、出洋考察五大臣之甄选及确定 |
二、“意在皇基”:吴樾与京车之变 |
第二节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预备立宪与宪政考察之实践 |
一、利满还是利汉:关于预备立宪之辩论 |
二、宪政大臣出洋:以于式枚出使德国为例 |
三、九年预备立宪与召开国会之期限的改定 |
第三节 制度调整:平满汉畛域政策之推行 |
一、改革政令的颁布 |
二、平满汉畛域之条陈奏议 |
三、融满汉畛域举措之推行 |
第四节 政治问题还是民族问题:“皇族内阁”与“铁路国有”之再解读 |
一、“皇族内阁”之再解读 |
二、“铁路国有”政策之再考察 |
第四章 “以昭统一而化畛域”:司法改革中的满汉调适 |
第一节 “一体同科”:沈家本倡“满汉一律” |
第二节 宗室觉罗犯案及《宗室觉罗诉讼章程》 |
第五章 满汉问题解决了?:清廷覆亡与民国建立 |
第一节 “弭乱之急务”:武昌起义后京师的戒备与应对状况 |
一、劝谕人民勿信谣诼,以靖人心 |
二、严保京师治安 |
三、剿抚结合为御敌之方 |
四、征集国民意见,共谋扶危定倾之策 |
第二节 “走向共和”:南北议和与《清室优待条件》签订 |
一、袁世凯组阁,摄政王请辞 |
二、南北停战,进行议和 |
三、《优待条件》之最终缔结 |
第三节 历经沧桑:满洲被满族替代的政治与社会文化意义 |
结论 |
一、中国近代民族关系史上之重要一环 |
二、“同山诸峰”:思想理论层面之建构 |
三、民族政治之焦点 |
四、基本特征与规律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3)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研究的缘起及意义 |
(一) 研究的缘起 |
(二) 研究的意义 |
二、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二) 国内相关领域的研究综述 |
三、理论基础与分析框架 |
(一) 理论基础 |
(二) 分析框架 |
四、研究内容 |
五、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的历史演进 |
一、非均衡发展格局中的北部湾地区 |
(一) 改革开放后的非均衡发展区域政策 |
(二) 非均衡区域政策产物:相对落后的北部湾地区 |
二、统筹发展战略与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 |
(一) 国家区域发展战略的转变 |
(二) 区域统筹发展政策视域下的北部湾区域发展 |
第三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政策 |
一、中央沿海开放开发政策 |
(一) 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的确立 |
(二) 中央沿海开放开发政策的制定 |
二、中央沿边开放开发政策 |
三、中央兴边富民政策 |
四、地方性开放开发政策 |
(一) 广西制定的沿海开放政策 |
(二) 地方性配套政策 |
第四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投资 |
一、区域经济发展中公共建设的必要性 |
(一) 地方招商引资的必然需求 |
(二) 区域公共产品的客观特性 |
二、北部湾地区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决策 |
三、广西北部湾地区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组织 |
四、广西北部湾地区公共建设中的政府投资方式 |
第五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问题与政府统筹 |
一、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城乡关系问题及政府统筹 |
(一) 城乡统筹的基本逻辑 |
(二) 北部湾经济区城乡关系现状与问题 |
(三) 政府在统筹北部湾经济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 |
二、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投资商与民众利益关系及政府统筹 |
(一) 投资商与地区发展 |
(二) 投资商与当地民众利益矛盾 |
(三) 政府对投资商与民众利益关系的统筹 |
三、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关系及政府统筹 |
(一) 社会建设与经济开发的关系 |
(二) 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现状 |
(三) 加强政府对北部湾经济区经济开发与社会建设的统筹 |
第六章 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绩效与经验 |
一、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的政府行为绩效 |
(一) 政府政策绩效 |
(二) 政府投资绩效 |
(三) 政府统筹绩效 |
二、北部湾地区开放开发中政府行为的主要经验 |
(一) 树立统筹发展理念 |
(二) 发挥政府的统筹主导作用 |
第七章 讨论与结论 |
一、欠发达地区如何通过区域开放开发促进发展? |
(一) 通过区域开发开放加速欠发达地区基础设施的建设与对接 |
(二) 通过区域开发开发引进资金、技术和人才促进发展 |
二、在区域发展中政府应该扮演什么角色? |
(一)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制订者 |
(二) 良好区域经济发展的市场环境营造者 |
(三) 有效区域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 |
三、政府的政策和行为边界在区域发展中如何界定? |
(一) 首先要承认边界的存在 |
(二) 政府的政策边界 |
(三) 政府行为的边界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旨趣 |
二、学术史与资料来源 |
三、研究范畴 |
四、论文架构 |
五、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在华西人与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的滥觞 |
第一节 西方近代度假旅游 |
一、西方近代度假旅游的崛起 |
二、西方近代度假旅游发展原因及条件 |
第二节 在华西人避暑群体的形成 |
一、人口总量与结构变化 |
二、收入分析 |
三、获得特权 |
第三节 在华西人避暑度假动因 |
一、逃离苦热与疾病 |
二、寻求民族与国家认同 |
第四节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的肇始 |
一、中国传统避暑活动 |
二、土地交涉与近代避暑地开辟 |
三、四大避暑胜地形成 |
第二章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发展与繁荣 |
第一节 传统避暑观的近代嬗变 |
一、从"神游"到"形游" |
二、从文化性到消费性 |
三、从个体性到公共性 |
第二节 近代避暑度假发展条件 |
一、新式工商业发达 |
二、假期制度日渐普及 |
三、交通的进步 |
四、避暑地相对安定的环境 |
第三节 近代避暑度假的发展 |
一、西人避暑者稳定增长 |
二、华人避暑者踵至 |
第四节 近代避暑度假的繁荣 |
一、避暑相关出版物大量出现 |
二、夏都:避暑地政治中心化 |
三、避暑地体系的扩展与壮大 |
四、避暑度假的大众化:以上海高桥海滨浴场为例 |
第三章 近代避暑地开发与管理 |
第一节 避暑租借地 |
一、避暑租借地的性质 |
二、避暑租借地收回历程 |
第二节 避暑租借地:类"租界"管理 |
一、避暑租借地的管理体制 |
二、西人自治组织工作内容 |
三、类"租界"管理模式评析 |
第三节 华人自治管理:以北戴河海滨公益会为例 |
一、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概述 |
二、北戴河海滨公益会组织运作分析 |
三、北戴河海滨公益会成功原因分析 |
四、民间自治组织管理避暑地的难点 |
第四节 庐山管理局与国民政府夏都建设 |
一、组织机构 |
二、经费与合作 |
三、现代化市政建设与管理 |
第四章 近代中国避暑地的功能 |
第一节 疗养中心 |
一、避暑地的疗养价值 |
二、避暑地的疗养机构 |
第二节 时尚休闲中心 |
一、时尚运动与娱乐 |
二、特色休闲活动 |
三、前卫的海滨 |
第三节 观光游览中心 |
一、游客数量庞大 |
二、旅游路线丰富多样 |
第四节 社交中心 |
一、休闲型社交活动 |
二、工作型社交活动 |
第五章 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效应 |
第一节 避暑度假消费 |
一、主要消费 |
二、避暑度假消费分析 |
第二节 避暑地旅游业的勃兴 |
一、旅馆业 |
二、交通业 |
三、旅行社业 |
第三节 避暑地城市化趋势 |
一、市政设施逐步完善 |
二、工商业日益繁荣 |
三、社会结构转型 |
四、城市化问题 |
第四节 近代中国避暑地移民社区文化的形成 |
一、避暑地主客关系发展解析 |
二、避暑地文化变迁特征 |
余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情况一览 |
后记 |
(5)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一、前言 |
(一)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 安全管理相关理论概念综述 |
(三) 论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二、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的实践分析 |
(一) 刘家峡水电厂概况 |
(二)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现状 |
(三)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
(四)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中问题产生的原因 |
三、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模式的改进构想 |
(一)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的理念 |
(二)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改进的目标与原则 |
(三)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体系 |
(四) 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改进 |
四、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改进方案的保障措施 |
(一) 切实做好大坝安全管理理念的灌输传播和推广 |
(二) 安全管理制度执行保障 |
(三) 安全管理制度实施PDCA循环 |
(四) 加强企业管理力度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6)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情况 |
1.2.2 国内研究情况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本文研究内容 |
1.3.2 本文研究方法 |
第2 章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相关理论 |
2.1 地方政府与公共服务 |
2.1.1 地方政府的内涵 |
2.1.2 公共服务的概念 |
2.1.3 公共服务的分类 |
2.1.4 地方政府与公共服务的关系 |
2.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2.2.1 政府能力 |
2.2.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概念 |
2.3 公共物品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2.3.1 公共物品的概念 |
2.3.2 公共物品的层次性 |
2.3.3 公共物品的存在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
2.4 用脚投票理论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 |
2.4.1 用脚投票理论 |
2.4.2 用脚投票理论与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重要性 |
2.5 公共服务基本理论框架 |
2.5.1 公共选择理论关于公共服务的阐述 |
2.5.2 新公共管理理论关于公共服务的界定 |
2.5.3 新公共服务理论关于公共服务理论的发展 |
2.5.4 治理理论——增强公共服务的新途径 |
2.6 本章小结 |
第3 章 我国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现状 |
3.1 我国地方政府总体服务能力不断得到加强 |
3.1.1 地方政府直接经济职能缩减,公共服务职能加强 |
3.1.2 教育服务取得持续进展 |
3.2 与经济社会发展产生的公共需求还有差距 |
3.2.1 公共教育事业有待继续发展 |
3.2.2 地方政府公共卫生服务体系不健全 |
3.2.3 地方政府对于环境保护的服务力度不够 |
3.3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不平衡 |
3.3.1 区域间不平衡 |
3.3.2 城乡间不平衡 |
3.4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整体特征 |
3.4.1 我国基本公共服务综合绩效处于偏低水平 |
3.4.2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整体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4 章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因素分析 |
4.1 社会变迁是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根本动因 |
4.1.1 地方政府财政支出在公共服务支出中的强势地位 |
4.1.2 地方政府收入与支出责任的不对等削弱其服务能力 |
4.2 服务缺位是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直接动因 |
4.2.1 公共服务人员缺少服务意识 |
4.2.2 领导的个人偏好影响其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 |
4.2.3 服务的分配不均 |
4.2.4 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滞后 |
4.2.5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政策能力不足影响公共服务效果 |
4.3 利益需求是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主体动因 |
4.3.1 利益是社会化的存在 |
4.3.2 地方政府自身的利益存在削弱其公共服务能力 |
4.4 本章小结 |
第5 章 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途径 |
5.1 明确地方政府职能定位 |
5.1.1 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 |
5.1.2 确立公共服务成为地方政府核心职能的理念 |
5.1.3 划分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职责 |
5.1.4 确立各级政府公共服务职责分工的体制框架 |
5.2 完善以提供基本公共产品为重点的公共财政体制 |
5.2.1 明确各级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的支出责任 |
5.2.2 对称地方政府的财力与公共服务职责 |
5.2.3 合理公共财政支出的增量部分的使用 |
5.3 提升地方政府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 |
5.3.1 确立公共服务观念 |
5.3.2 加强公务员的公共服务能力建设 |
5.3.3 公众满意是评价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高低的标杆 |
5.3.4 公务员公共服务能力的测评 |
5.4 建立合理有效的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5.4.1 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估制度的意义 |
5.4.2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基本程序 |
5.4.3 建立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体系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执行结构转换下的权力互动——宁波市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过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
2 执行结构转换下的权力互动的理论假设 |
3 宁波市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过程分析 |
3.1“有限分权”模式下的权力互动困境 |
3.2 削减审批事项:“有限分权与关系主导互动”模式的启动 |
3.3 规范政府行为:“有限分权与关系主导互动”向“有限分权”模式的转换 |
3.4“有限分权”模式下的又一个权力互动困境 |
4 结语 |
(8)转型社会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 ——基于浙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2 政府机构改革理论概述与实践回顾 |
2.1 国内外政府机构改革理论概述 |
2.2 中国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历程与成就 |
3 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宏观背景:转型社会行政生态的变迁 |
3.1 社会转型与行政生态的深刻变迁 |
3.2 行政生态变迁视野下县级政府面临的挑战 |
4 县级政府职能、机构、编制诸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
4.1 县级政府职能存在的问题 |
4.2 县级政府机构存在的问题 |
4.3 县级政府编制存在的问题 |
4.4 诸问题的原因分析 |
5 县级政府的战略定位与机构改革的导向及原则 |
5.1 社会转型期县级政府的战略定位:市县分置与城乡自治 |
5.2 机构改革的战略导向:组织变革、职能变革、政治变革的良性互动 |
5.3 县级政府机构改革的原则 |
6 重塑县级政府职能体系,全面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 |
6.1 县级政府的职能定位:公共服务型政府 |
6.2 重塑县级政府的经济职能 |
6.3 加强县级政府的社会职能 |
6.4 重塑县级政府职能体系的对策 |
7 推进县级政府机构改革,优化政府结构体系 |
7.1 西方国家地方政府组织结构概况及其特征 |
7.2 县级政府结构体系调整的构想 |
7.3 优化县级政府结构体系的保障措施 |
8 全面加强编制管理,推进编制管理的科学化与法制化 |
8.1 西方国家编制管理的经验 |
8.2 推进编制管理科学化与法制化的对策 |
9 结语 |
附录1:金华义乌调研笔记 |
附录2:温岭玉环调研笔记 |
附录3:慈溪调研笔记 |
附录4:县级政府管理体制理论研讨会综述 |
参考文献 |
(9)政府职能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兼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论文提纲范文)
绪论 从需求与供给的角度研究政府职能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基本概念的界定 |
四、论文的逻辑结构 |
五、论文的研究方法 |
六、论文的创新性 |
第一章 社会需要与政府职能 |
第一节 政府职能是社会需要的产物 |
一、国家的起源及本质 |
二、政府的产生及属性 |
三、国家和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内涵 |
一、政府职能的涵义 |
二、政府职能的构成及特点 |
三、政府职能的地位 |
四、国家职能和政府职能 |
小结:社会需要是政府职能存在的理由 |
第二章 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规律——从需求与供给的视角 |
第一节 政府职能变迁的因素 |
一、社会形态的更替 |
二、政府权力的转移 |
三、政治经济体制的变迁 |
四、国际形势的变化 |
第二节 政府职能的历史变迁 |
一、原始社会的公共管理职能 |
二、奴隶社会的政府职能 |
三、封建社会的政府职能 |
四、资本主义的政府职能 |
五、社会主义的政府职能 |
第三节 政府职能发展的规律 |
一、政府职能总体上的扩张趋势 |
二、政府职能需求主导的发展趋势 |
三、政府职能内容的动态发展趋势 |
四、政府职能供给的社会化和市场化趋势 |
五、政府职能供给的纵横分化加速发展趋势 |
小结: 政府职能变迁及规律是政府职能需求与供给的变迁和发展趋势 |
第三章 政府职能的需求与供给 |
第一节 政府职能需求与供给的理论分析 |
一、政府职能需求与供给的分析框架 |
二、政府职能的供给主导与需求主导 |
三、政府职能供求的均衡与不均衡 |
四、政府职能需求与供给分析的一个案例—泰国的灌溉工程 |
第二节 影响政府职能需求的基本因素 |
一、政府职能需求的环境决定性 |
二、影响政府职能需求变化的因素 |
三、政府职能需求:成本与收益分析的一个案例—清河上的造纸厂 |
第三节 政府职能的需求定位 |
一、统治阶级的职能需求:国家与政府的关系 |
二、社会的职能需求:政府与社会的关系 |
三、公民的职能需求:政府与公民的关系 |
四、市场的职能需求: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
五、企业的职能需求:政府与企业的关系 |
第四节 政府职能供给的约束条件 |
一、政府职能供给的选择性 |
二、影响政府职能供给的约束条件 |
三、政府职能供给: 成本与收益分析的一个案例—再谈清河上的造纸厂 |
第五节 政府职能界定的相关分析 |
一、政府职能的价值目标 |
二、政府职能的界定原则 |
三、政府职能模式选择 |
小结: 政府职能需求与供给分析是政府职能界定的前提和基础 |
第四章 地方政府职能的供求分析 |
第一节 地方政府产生与发展的政府职能分析 |
一、地方政府的普遍存在性 |
二、地方政府产生与发展的社会需要性 |
第二节 中央—地方关系与地方政府职能 |
一、多样化的中央—地方关系模式与地方政府职能 |
二、我国中央—地方关系演变与地方政府职能的发展 |
三、中央—地方关系改革及对地方政府职能的影响 |
第三节 地方政府的职能分析 |
一、地方政府职能的需求分析 |
二、地方政府职能的供给分析 |
三、地方政府职能范围 |
四、地方政府职能特点 |
小结: 地方政府职能的定位以地方政府职能需求与供给分析为基础 |
第五章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 |
第一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环境 |
一、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 |
二、立体多维的社会环境 |
三、市场化国际化的宏观经济环境 |
第二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自治权 |
一、民族自治地方形成与发展 |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的自治权 |
第三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主体 |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主体的特点和问题 |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主体建构的目标和原则 |
三、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主体的完善和优化 |
第四节 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 |
一、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定位目标、原则和模式选择 |
二、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的基本定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作者声明 |
四、柴松岳在杭州检查消防工作(论文参考文献)
- [1]生态视野下的浙西南山地传统民居研究[D]. 王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3(03)
- [2]清末十年满汉关系研究(1901-1911)[D]. 王宇. 中央民族大学, 2013(01)
- [3]统筹发展视角下的区域发展与政府行为 ——以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为例[D]. 林冠. 华中师范大学, 2012(08)
- [4]近代中国避暑度假研究(1895-1937年)[D]. 吕晓玲. 苏州大学, 2011(06)
- [5]刘家峡水电站大坝安全管理研究[D]. 高承众. 兰州大学, 2009(01)
- [6]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 魏珂. 燕山大学, 2008(04)
- [7]执行结构转换下的权力互动——宁波市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过程分析[J]. 龚虹波. 公共管理学报, 2007(04)
- [8]转型社会的县级政府机构改革 ——基于浙江的研究[D]. 毛瑞福. 浙江大学, 2006(12)
- [9]政府职能的需求与供给研究 ——兼论民族自治地方政府职能[D]. 高兴武. 中央民族大学, 2006(12)
- [10]积极开展消防专项整治 遏制特大火灾发生[J]. 单国良. 浙江消防, 199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