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锡盟“丰收计划”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菅毅[1](2019)在《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云南建水县地处喀斯特断陷盆地区,该区域“土在楼上,水在楼下”,加之水分蒸发强烈,导致水资源呈现季节性缺水现象突出,水已成为限制断陷盆地石漠化地区经济发展和植被恢复的关键瓶颈问题,且西南喀斯特地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低、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发展滞后。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节水灌溉方式来提高对水资源的利用效率,达到节水丰产的目的。本研究以番茄为试验对象,设置4种节水灌溉方式(膜下滴灌、渗灌、痕量灌溉、交替灌溉)分别以75%~85%、65%~75%、55%~65%的土壤相对含水量为灌水下限,组合共12种灌溉处理。探求不同灌溉处理对番茄的生长情况、品质产量等的影响,以期为云南建水县及典型喀斯特断陷盆地区番茄节水生产提供高效的节水灌溉方案和理论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在番茄植株的生长方面,灌水下限越高,更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物量积累,但灌水下限越低番茄的根冠比越高,番茄适应水分低的机制是通过根系生长提高根冠比。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根系生长更为发达,可以显着提高植物根冠比。各相同灌水下限下根冠比由大到小的顺序为交替灌溉,痕量灌溉,渗灌和膜下滴灌。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55%~65%的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的根冠比最高,显着高于其他处理。(2)叶绿素含量随灌水下限的降低而减少,在同一灌水下限下,使用痕量灌溉可以增加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的光合指标中,番茄生长各时期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随灌水下限的降低而下降。同一灌水下限下净光合速率痕量灌溉在全期均高于其余三个处理,灌水下限75%~85%的痕量灌溉可以使叶片更好的进行光合作用和物质积累。(3)灌水下限越高的处理总产量越高,但在结果末期,灌水量较少的处理产量上有所增加。不同灌溉方式中膜下滴灌总产量最高,痕量灌溉第二,渗灌第三,交替灌溉最小。不同灌溉方式中交替灌溉的灌溉水利用效率最大,痕量灌溉次之,渗灌次之,膜下滴灌的最小。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75%~85%的膜下滴灌的产量最高为5704.0kg/Mu,但水分利用效率最低;65%~75%的交替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为42.86kg/m3,但产量下降了 12.25%;75%~85%的痕量灌溉产量只减少0.67%的同时灌溉水分利用效率提高了 21.83%,可以在高效用水的同时保证产量不降低。若想保证生产过程中果实品产量最高且灌水利用效率较高时,建议使用痕量灌溉且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的方式进行灌溉。(4)果实品质上,低灌水下限的果实品质要好于中高灌水下限。同等灌水下限下交替灌溉和痕量灌溉的果实综合品质好于渗灌,膜下滴灌最差,使用痕量灌溉、交替灌溉能显着提高果实品质。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评价出灌水下限为55%~65%的痕量灌溉和交替灌溉处理番茄果实的综合品质分列第一第二,灌水下限为75%~85%的膜下滴灌灌水量和产量最高但果实品质最差。若想保证生产过程中果实品质时,建议使用痕量灌溉且灌水下限为田间持水量的55%~65%的灌溉方式进行灌溉。(5)利用TOPSIS法对番茄品质、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综合效益评价,得出4种节水灌溉方式中,交替灌溉的综合效益最好,痕量灌溉次之,膜下滴灌最差。所有处理中灌水下限为65%~75%时的交替灌溉处理所得到的综合评价最高,可促进番茄品质的优质,生产上的稳产和节水,此灌溉模式下灌溉水利用效率达到了 42.86 kg/m3。建议在喀斯特断陷盆地旱季缺水时期的大棚番茄种植中采用交替灌溉,控制灌水下限在田间持水量的65%~75%的灌溉方式。
谷名华[2](2011)在《农业科学技术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南情况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离不开科学技术知识,农业科学技术的发展是农业经济发展的基础。农业科学技术只有协调发展才有农业经济可持续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才有农业科学技术自身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讨论了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相关问题,试图为实现农业科技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理论与形势分析,发展思路与方法。首先,讨论了农业科技发展的基本状态与面临的形势。包括农业科技工作已得到各级政府的重视,有了良好的发展氛围;农业科技取得了一批农业成果,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的效益;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取得了成效。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有科技发展水平的挑战,自然资源的挑战,环境的挑战与市场的挑战。其次,讨论了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原则与条件。在农业科技实践中必须要坚持“继续、改革、提升”的原则;要坚持科技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原则;坚持农业科技发展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原则;农业科技研发效益与工商科技研发效益相协调的原则;坚持农业科技发展的政府扶持与调控监管相协调的原则。同时阐明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条件,就是机制灵活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体系,建立社会化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建立农业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体系,建设农业科技研发的调控监管体系。其三,讨论了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具体任务,即实施六大工程。包括种植业创新工程,养殖业创新工程;林业技术创新工程,农产品加工技术创新工程,农用工业技术工程,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工程等。每个工程都有具体的内容,把这些任务完成了,农业科技的协调发展也就落实了。其四,讨论了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本文提出七条措施,包括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加强农业科技人才队伍的建设,优化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积极鼓励和促进企业进行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经营,加强农业科学技术普及工作,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等。最后,对农业科学技术协调发展问题的系统研究,得出四点结论,本文作了简短的归纳性介绍。
公茂刚[3](2010)在《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 ——基于粮食供给能力和粮食获取能力的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粮食安全是一个全球性问题,在发展中国家表现的尤为突出。据联合国粮农组织估计,2009年全球饥饿人口超过10亿,其中,发展中国家占98.5%。本文从粮食供给能力和粮食获取能力两方面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作了较为全面的系统分析。本文首先在对粮食安全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结合发展中国家的特点,探索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理论,为下文实证分析作铺垫。主要从粮食安全的内涵、衡量、影响因素;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与贫困的内在关联;粮食安全与制度变迁和农业技术进步的关系;以及粮食安全数理模型一般框架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其次,利用粮食不安全发生率、DES、GHI等指标对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进行了客观的比较分析。由此发现发展中国家的粮食安全状况依然严峻,而且各地区间粮食安全进展不平衡,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粮食不安全范围最广、程度最深,而且粮食安全进展不利,有不断恶化的趋势;发展中国家生产力和人均收入水平低的特点决定了其粮食安全总体上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和长期性特征。第三,根据多种衡量指标通过建立基于面板数据的计量经济模型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决定因素。得出结论认为粮食供给和粮食获取是粮食安全的两个决定因素,粮食供给是粮食安全的必要条件,粮食获取是在粮食供给充足的情况下粮食安全的充分条件;粮食获取比粮食供给在决定粮食安全中的作用要大,表明了粮食获取在粮食安全问题研究中越来越重要的意义;而且,范围更广的食物安全研究的重要性也日益凸现。第四,利用HP滤波及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了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给能力和粮食获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并对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供给及获取能力的政策进行了评析。由此认为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给在全球粮食供给中处于不利地位,微观层面的粮食获取能力较弱;粮食生产是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的最主要来源,但其占粮食供给总量的比重在不断下降,而粮食净进口的比重则日益上升,表明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自给能力逐渐变弱;人们的收入水平及粮食价格是影响粮食获取能力的重要因素。最后,在分析中国粮食供给能力与获取能力历史变迁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中国粮食供给能力与获取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为提升中国的粮食供给能力与获取能力提出了政策建议。通过分析认为中国的粮食安全虽然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粮食不安全人口数量依然庞大。影响中国粮食生产的主要因素是资源性的投入,如土地和灌溉用水等。中国的粮食不安全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粮食获取能力则更低。要想真正实现中国贫困地区农村人口的粮食安全,就必须增加他们的收入,提高其自行生产和购买粮食的能力。
冉娜,毛林[4](2008)在《农九师实施田间节水灌溉的探讨》文中认为没有水就没有农业,由于我师降水量稀少,水土极不平衡。为了保证适时适量、科学合理的用水,最大限度地发挥现有水利设施的工程效益。
胡良龙,彭宝良,胡志超,计福来,王海鸥[5](2008)在《我国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机的研究》文中提出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在提高农田灌溉水利用率和抗旱保苗方面效果显着。为此,介绍了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背景,并阐明了其概念;重点阐述了2BSF-4型免少耕施肥穴播穴灌机、2BSF-6型半悬挂免少耕施肥条灌条播机、8P-2型行走式多功能灌溉机等3类新型的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同时,分析了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机具的研发示范推广和应用效益情况,并就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技术及其机具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见解。
刘丽霞[6](2006)在《节水灌溉方式对民勤绿洲棉花综合效益的影响》文中提出干旱缺水是民勤土地荒漠化的主要因素,是限制民勤农业持续发展的主要原因,而节水灌溉技术是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之一。本研究以民勤绿洲节水灌溉为研究内容,确定合理的灌溉制度,以此缓解绿洲水资源的供需矛盾,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通过在典型荒漠区的可行性研究,提出在我国西部干旱条件下推广节水灌溉技术的措施,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开展节水农业提供理论依据。 本研究在试验区内进行了滴灌、喷灌和防渗渠畦灌棉花试验,滴灌分为三种不同的节水灌溉方式处理,喷灌采用覆膜与不覆膜两种处理,防渗渠畦灌试验为对照实验。通过对棉花一个生长季的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与土渠漫灌相比,节水灌溉技术具有增产、增收、节水、节地、省工省力的效果。不同灌溉方式间单位产量存在显着差异,80%田间持水量灌溉处理产量最高,防渗渠畦灌次之,喷灌的产量最低;与土渠漫灌单位产量相比,滴灌增产4.0%~25.9%;防渗渠畦灌增产17.5%;喷灌产量下降22.4%~37.8%;滴灌试验中不同灌溉处理对产量的影响显着,随着灌溉定额的减少,产量随之下降,主要原因是60%田间持水量的灌溉处理限制了棉株的生长发育,降低了产量;不同灌溉方式的灌溉定额与绿洲内土渠漫灌平均灌溉定额相比,滴灌节水47.7%~54.4%,防渗渠畦灌节水38.56%,喷灌节水58.2%;滴灌、喷灌及防渗渠畦灌与土渠漫灌相比分别省工16.2%、25.1%和3.6%;滴灌和喷灌较防渗渠畦和土渠漫灌节地约5%~7%;从净收益来看,防渗渠畦灌较土渠漫灌经济效益提高了34.2%,滴灌提高了9.8%~48.2%,喷灌则下降了23.8%和44.7%;而且采用不同灌溉方式种植棉花,对于成铃率、衣指、衣分、纤维长度、产量等指标,滴灌要优于喷灌和防渗渠畦灌;而成铃数、种子数、铃重、籽指等指标,滴灌、喷灌均小于防渗渠畦灌。绿洲内棉花节水灌溉种植试验结果表明滴灌和防渗渠畦灌收效明显,可在该地区推广应用,喷灌则因可能引起土地的次生盐碱化、土地墒情退化等负面效应,有待于今后继续观察试验,建议谨慎采用。
高增刚[7](2005)在《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土地资源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物质基础,是创造其他社会财富的主要源泉,在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发展关系中,土地资源始终居于其他资源无法替代的核心位置。与其他资源相比,土地资源是最能体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理论的一种资源。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是实现资源与环境持续性、社会持续性和经济持续性的重要课题,也是解决当今世界人类问题的主要途径。在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土地资源是最重要的基础和根本保证之一。随着经济不断发展,人口与资源、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尤其是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非农化和土地生态环境恶化削弱着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资源基础,实现土地可持续利用就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议题。黄土高原地区是中华民族的摇篮和发祥地,也是我国煤、油、天然气能源矿产富集区,又是“十一五”期间和21世纪投资建设新能源的重要化工基地。这些基地的建设和资源开发,同农、林、牧业发展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这就使黄土高原地区农业生产对区域经济社会的影响上升到一个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中国黄土高原是干旱半干旱气候条件下的一个特殊地貌类型。深厚的黄土沉积,切割破碎的地形,恶劣的气候资源,加上经济发展滞后,人民生活贫困,生态环境恶化,致使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保护面临许多新的问题和特点,加之黄土高原地区既是一个内陆地区,又处于西部大开发的“前沿”地带,更应重视对新问题的研究及整个地区的发展进行分析。土地资源的最佳配置和高效利用,是关系黄土高原地区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黄土高原地区的建设和工农业生产,面临着“需求量不断增长,可供量有限,农业后劲不足”的严峻挑战,造成这种情况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土地、资源、人口、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黄土高原地区作为一个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地区,又是一个人口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地区,做好有限的土地资源的管理和开发利用工作,在建设和谐社会中就显得极为紧迫和重要。黄土高原地区土地利用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土地资源相对不足且退化严重,水资源匮乏,水土流失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土地污染严重,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制度不稳,宏观管理失控等现实问题,这些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开发和保护以及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本文以国土资源学、农业推广学、农业市场学、资源经济学、土地经济学、恢复生态学和人口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为基础,归纳概括了土地、土地资源、土地保护、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概念,回顾了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的进展。通过对土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的内涵、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及土
陈来生[8](2005)在《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研究》文中指出本论文旨在提出农业公共品的概念和供给制度基本理论,探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体系,促进农业发展,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农业多样性的公共需求,使农业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为此,本文从公共品基本概念出发,通过界定农业公共品内涵,划分农业公共品类型,分析农业公共品供给机制、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以及影响因素等,构建了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理论分析框架。以该理论框架为基础分析我国面向现代农业多功能的公共需求,农业公共品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农业公共品供给的主要问题,从供给制度的优化、组织、控制和协调的角度,分析了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提出了与我国农业发展相适合的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体系以及相应的制度环境。通过对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实证研究,深化和具体化了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理论。整个论文主要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导论。提出了论文研究的目的、文献综述和研究方法以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构建农业公共品的基本理论范式。概述了公共品理论的一般定义、内涵、特性和供给方式,并以此为基础,分析了现代农业发展的目标,界定了农业公共品的概念和内涵,把农业发展中所需要的公共品界定为农业公共品,并分析了农业公共品的内涵,划分了农业公共品的类型和特性,以及与农村公共品的区别。对农业公共品供给理论进行剖析,分析了农业公共品供给的目标、途径、方式和效率,以及农业公共品供给的主体、责任划分和原则;简述了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结构、制度配置,影响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主要因素。 第三章,对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历史进行了考察。分析了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演化过程,总结了建国后不同时期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特点和供给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 第四章,分析现代农业与我国农业发展的关系以及农业公共品供给的作用。首先根据现代农业多功能的发展趋势,评价了我国社会对农业多方面的需求及供给状况。分析了农业公共品在实现现代农业发展的地位和作用。用生产函数模型实证分析了农业公共品在我国农业发展中的作用及供给路径。阐述了当前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的存量状况与差距,应用定性分析和弹性分析方法解析供给不足的主要因素,指出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不足和效率低下的根本原因,以及对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进行创新的必要性。 第五章,全面分析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的制度体系。一是分析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主体分工制度。对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机构设置、供给主体、分配方式、供给决策制
王贵忠[9](2005)在《民勤绿洲棉花节水灌溉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民勤荒漠绿洲位于石羊河下游,绿洲内地表水较为缺乏,地下水开采过度。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依赖于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在开源难以维继的状况下,节水灌溉是今后农业可持续发展主要措施之一。本研究在绿洲内进行了滴灌、半固定式喷灌和渠道防渗灌溉棉花试验,滴灌分为三种不同的灌溉定额处理,半固定式喷灌采用覆膜与不覆膜两种处理,同时进行了防渗渠灌试验。经过一个生长季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成铃率、成铃数、种子数、铃重、耔产量等指标方面,滴灌、半固定式喷灌均小于防渗渠灌,但在衣指,衣分、纤维长度、产量、水分生产效率等指标上,滴灌要优于半固定式喷灌和防渗渠灌。滴灌实验中,各指标均表现为随着灌溉定额的减少而下降,60%的灌溉定额处理在花铃期较大程度上限制了棉株的生长发育,花铃期不宜采用该灌溉定额进行灌溉,而应适当加大灌溉定额。棉花产量与灌水量、耗水量及水分生产率与耗水量的关系均近似为二次曲线。不同灌溉方式间单位产量存在极显着差异,80%田间持水量灌溉处理产量最高,防渗渠灌次之,喷灌的产量最低;滴灌试验中不同灌溉定额对产量的影响显着,随着灌溉定额的减少,产量也随之下降。不同滴灌定额的产量与灌水量和耗水量均可用二次方程拟合,且产量可用栽植密度、单株有效棉铃数和单铃数来预测,其方程可描述为y=-4046.21+0.04468X1+393.78X2+820.23X3,其复相关系数为R=0.903。与大水漫灌
管红良[10](2005)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研究 ——基于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场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方式逐步由传统型向现代集约型过渡,并实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作为现代集约型农业和可持续农业的示范窗口及新形势下发展现实生产力的农业技术扩散新模式——农业科技示范园(场)应运而生,并呈快速发展的势头。江苏省肩负着在全国率先实现现代化的重任,而依靠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优化,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则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因此,研究江苏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作用、运行状况、存在问题及优化方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以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农业推广的框架理论、沟通理论、农户行为改变理论、创新扩散理论为研究基础,以实证研究为主,注重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比较分析相结合,通过对传统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比较分析、农业技术扩散新模式的比较研究以及对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农业科技示范场的农业技术扩散新模式的实证考察,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了农业技术扩散新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运行机制以及进一步发展的对策。研究结果为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改革,加快建立与农业产业带相适应的跨区域、专业性的新型农业科技推广服务组织提供借鉴。
二、锡盟“丰收计划”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锡盟“丰收计划”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
1.2.1 节水灌溉相关概念与技术 |
1.2.2 使用灌水下限进行节水灌溉灌溉量控制的研究 |
1.2.3 不同节水灌溉对番茄生长影响的理论研究 |
1.2.3.1 番茄节水灌溉的生理、生态基础及需水量研究 |
1.2.3.2 节水灌溉对番茄的品质研究 |
1.2.3.3 节水灌溉对番茄的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研究 |
1.2.4 节水灌溉方式效益评估研究 |
1.3 研究意义 |
2 试验方案及技术路线 |
2.1 试验区概况 |
2.2 试验设计 |
2.2.1 试验材料 |
2.2.2 生育期阶段划分 |
2.2.3 试验设计 |
2.3 试验测定项目与方法 |
2.3.1 土壤含水率的监测 |
2.3.2 生长指标测定 |
2.3.3 生物量 |
2.3.4 光合特性指标测定 |
2.3.5 叶片生理生化指标测定 |
2.3.6 果实品质及产量指标的测定 |
2.3.7 番茄品质的综合评价 |
2.3.8 番茄生产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
2.4 数据分析 |
2.5 技术路线 |
3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生长状况的影响 |
3.1 节水灌溉处理对植株株高的影响 |
3.2 对植株茎粗的影响 |
3.3 对植株根系生长的影响 |
3.4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生物量和根冠比的影响 |
3.5 小结与讨论 |
4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叶片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
4.1 节水灌溉处理对叶片生理指标的影响 |
4.1.1 对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
4.1.2 对不同生育期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 |
4.2 节水灌溉处理对叶片生化指标的影响 |
4.2.1 对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
4.2.2 对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
4.3 小结与讨论 |
5 节水灌溉处理对番茄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 |
5.1 节水灌溉处理对品质的影响 |
5.1.1 对维生素C含量的影响 |
5.1.2 对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影响 |
5.1.3 对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和糖酸比的影响 |
5.2 节水灌溉处理对产量和灌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5.2.1 对番茄产量和单果重的影响 |
5.2.2 不同灌溉处理的灌溉频率、灌溉时间和对土壤含水量影响 |
5.2.3 对灌溉水利用效率的影响 |
5.3 小结与讨论 |
6 不同灌溉处理下番茄生产综合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
6.1 番茄品质的综合评价 |
6.1.1 评价方法与评价指标的确定 |
6.1.2 不同灌溉处理的关联系数 |
6.1.3 各评价指标的权重 |
6.1.4 加入权重的灰关联度分析 |
6.2 番茄生产效益的多目标综合评价 |
6.2.1 评价方法与指标的确定 |
6.2.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6.2.3 构建综合效益评价模型 |
6.3 小结与讨论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不足之处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2)农业科学技术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南情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内容 |
1.2.1 农村科技服务业的涵义与范围 |
1.2.2 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内涵 |
1.2.3 农业科技的特点 |
1.2.4 农业科技协调发展 |
1.2.5 运作模式的内涵 |
1.3 研究方法、研究过程、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过程 |
1.3.3 技术路线 |
1.3.4 结构安排 |
1.4 文献综述 |
1.4.1 国外研究综述 |
1.4.2 国内研究综述 |
1.5 本研究的创新点、局限性与未来研究方向 |
1.5.1 创新之处 |
1.5.2 未来研究方向 |
2 农村科技发展基本状态与面临的形势 |
2.1 农业科技发展基础与基本状态 |
2.1.1 农业科技工作有了良好的发展氛围 |
2.1.2 取得了一批农业新成果,推广应用产生了明显效益 |
2.1.3 农业科技体制改革逐步深入 |
2.1.4 稳定和发展了农业技术服务、良种繁育等社会化服务体系 |
2.2 面临的问题与挑战 |
2.2.1 科技的挑战 |
2.2.2 资源的挑战 |
2.2.3 环境的挑战 |
2.2.4 市场的挑战 |
3 农村科技协调发展的原则与条件 |
3.1 基本原则 |
3.1.1 坚持“继承、改革、提升”的发展思路 |
3.1.2 坚持农业科技发展与环境资源相协调的原则 |
3.1.3 坚持农业科技发展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重,不损害社会利益的原则 |
3.1.4 农业科技研发效益与工商科技研发效益相协调的原则 |
3.1.5 坚持政府引导与鼓励多元投资相结合的政策方向 |
3.2 基本条件 |
3.2.1 建立机制运行灵活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
3.2.2 建立形式多样的农业科技知识传播体系 |
3.2.3 建立社会化服务的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体系 |
3.2.4 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化开发体系 |
3.2.5 建立强有力的农业科技研发调控监督体系 |
4 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六大工程 |
4.1 种植业技术创新工程 |
4.1.1 主要农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研究 |
4.1.2 主要农作物专用、优质新品种育种技术研究 |
4.1.3 主要农作物省工、节本、增效栽培技术研究 |
4.1.4 生态林业工程研究 |
4.2 养殖业技术创新工程 |
4.2.1 猪、牛、羊、鸡品种的改良及规模化养殖技术研究 |
4.2.2 鱼品种改良及提高水域生产率技术研究 |
4.2.3 优良畜禽水产品种(系)选育及配套利用技术研究 |
4.3 农产品加工业技术创新工程 |
4.3.1 粮、油加工技术的研究 |
4.3.2 畜禽水产加工技术的研究 |
4.3.3 蔬、茶、果加工技术的创新 |
4.3.4 林、非林木的加工技术研究 |
4.4 农用工业技术创新工程 |
4.4.1 提高化肥利用率的综合技术研究 |
4.4.2 高效、低毒或无毒农药新品种的研究 |
4.4.3 安全、优质、高效、低残留添加剂、预混料、兽(鱼)药的研究 |
4.5 林业技术创新工程 |
4.5.1 主要经济林木遗传育种技术的研究 |
4.5.2 生态林业工程与可持续经营技术 |
4.5.3 纸浆林定向培育与可持续高效利用技术 |
4.5.4 经济林、果、药、花、竹类良种、栽培与加工利用 |
4.5.5 林业产业化发展 |
4.6 农业可持续发展创新工程 |
4.6.1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及合理配置 |
4.6.2 水旱灾害防治 |
4.6.3 以节水灌溉为中心的水资源开发 |
4.6.4 资源利用和环境安全技术体系研究 |
5 农业科技协调发展的政策措施 |
5.1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
5.2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
5.3 优化科技发展的政策环境 |
5.3.1 切实加强对农业科技工作的领导 |
5.3.2 努力增加对农业科技的投入 |
5.4 积极鼓励和促进企业进行农业技术创新与应用 |
5.5 大力推进农业科技成果产业化经营 |
5.6 加强科学技术普及工作 |
5.7 加强国际农业科技合作与交流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3)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 ——基于粮食供给能力和粮食获取能力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现状 |
三、研究意义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结构 |
五、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一章 粮食安全理论综述与分析 |
第一节 粮食安全的内涵 |
第二节 粮食安全的衡量 |
第三节 粮食安全的影响因素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与贫困 |
第五节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与制度变迁和科技进步 |
第六节 粮食安全数理模型一般框架 |
第二章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状况及特点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总体状况及相关指标衡量结果分析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的脆弱性 |
第三节 发展中国家粮食不安全的长期性 |
第四节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区域比较分析 |
第三章 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决定因素实证分析 |
第一节 基本分析框架 |
第二节 计量模型检验 |
第四章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给与获取能力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供给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的粮食获取能力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三节 影响发展中国家粮食供给能力和获取能力的其它因素 |
第五章 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供给与获取能力的政策评析 |
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供给能力的政策选择 |
第二节 发展中国家提升粮食获取能力的政策选择 |
第三节 小结与启示 |
第六章 中国提升粮食供给与获取能力的经验教训及政策建议 |
第一节 中国粮食供给状况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
第二节 中国粮食获取状况的变迁及其影响因素 |
第三节 提升中国粮食供给与获取能力的政策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5)我国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行走式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示范推广 |
2 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 |
2.1 施水播种机 |
2.1.1 2BSF-4型背负式免少耕施肥穴播穴灌机 |
2.1.2 2BFG-6 (S) 型小麦施水施肥沟播机 |
2.1.3 2BSF-6型半悬挂免少耕施肥条灌条播机 |
2.2 苗期行走式灌溉机 |
3 行走式节水灌溉机具应用效益分析 |
3.1 社会和生态效益 |
3.2 经济效益 |
4 结束语 |
(6)节水灌溉方式对民勤绿洲棉花综合效益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综述 |
1.1 水资源概况 |
1.1.1 我国水资源状况 |
1.1.2 甘肃省及甘肃河西内陆河灌区水资源现状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2 研究区植被 |
2.2.1 人工植被 |
2.2.2 自然植被 |
2.3 研究区土壤 |
2.4 研究区水文 |
2.4.1 地表水 |
2.4.2 地下水 |
2.4.3 大气降水 |
第三章 试验设计方法及内容 |
3.1 试验材料 |
3.2 灌溉系统布设 |
3.3 喷灌试验设计 |
3.4 滴灌试验设计 |
3.5 防渗渠畦灌试验 |
3.6 灌溉制度的制定 |
3.7 土壤水分的测定 |
3.8 棉花生育期的观测 |
3.9 棉花根系分布调查 |
3.10 棉花考种 |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
4.1.1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各生育期的影响 |
4.1.2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根系的影响 |
4.1.3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高生长的影响 |
4.2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产量构成要素的影响 |
4.2.1 棉株的成铃数与成铃率 |
4.2.2 单铃种子数 |
4.2.3 铃重 |
4.2.4 衣指和籽指 |
4.2.5 衣分 |
4.3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品质性状的影响 |
4.4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产量的影响 |
4.5 棉花日需水量的分析 |
4.6 不同灌溉方式对棉花综合效益分析 |
4.6.1 节水增产效益分析 |
4.6.2 省工节地效益分析 |
4.6.3 经济效益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讨论 |
5.1 结论 |
5.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研究目的 |
1.2 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相关概念及理论 |
1.3 国内外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二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分析 |
2.1 黄土高原地区的范围、位置、地貌及土地资源类型 |
2.2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持续利用的重要性 |
2.3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特点 |
第三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 |
3.1 自然因素 |
3.2 人为因素 |
3.3 政策因素 |
第四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 |
4.1 总体布局与长远规划相互协调 |
4.2 利用与保护相结合 |
4.3 统筹兼顾合理安排 |
4.4 节约利用与集约经营相结合 |
4.5 开发与治理相结合 |
第五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途径与对策 |
5.1 改良土壤环境,加大整治力度 |
5.2 开发“四荒”资源,深化土地改革 |
5.3 治理土壤侵蚀,搞好水土保持 |
第六章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案例分析 |
6.1 农业用地综合整治模式 |
6.2 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 |
6.3 陕北“山川秀美”工程模式 |
6.4 退耕还林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7.1 结论 |
7.2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动态综述 |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2 研究的目的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论文结构 |
1.4.1 研究方法 |
1.4.2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1.4.3 论文的结构安排 |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基本理论 |
2.1 农业公共品的概念 |
2.1.1 公共品定义及特性 |
2.1.2 农业公共品界定 |
2.2 农业公共品的特性及类型 |
2.2.1 农业公共品特性及内涵 |
2.2.2 农业公共品类型 |
2.2.3 农业公共品与农村公共品的区分 |
2.3 农业公共品供给 |
2.3.1 公共品供给的一般理论 |
2.3.2 农业公共品与农业发展目标 |
2.3.3 农业发展与农业公共品供给 |
2.3.4 简要的评价 |
2.4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及制度影响因素 |
2.4.1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概念界定 |
2.4.2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结构 |
2.4.3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安排 |
2.4.4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及影响因素 |
小结 |
第三章 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历史考察 |
3.1 建国初期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 |
3.1.1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配置与环境 |
3.1.2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转化 |
3.2 人民公社时期农业公共品供给 |
3.2.1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环境 |
3.2.2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特点 |
3.2.3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绩效 |
3.3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的农业公共品供给 |
3.3.1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路径依赖 |
3.3.2 传统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延续 |
3.3.3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制约 |
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农业发展与农业公共品供给 |
4.1 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与农业公共品供给 |
4.1.1 现代农业的多功能性 |
4.1.2 我国农业发展的内在要求、目标和特征 |
4.1.3 农业公共需求的供给 |
4.2 农业公共品在现代农业发展中的作用 |
4.2.1 农业公共品在农业发展中的地位 |
4.2.2 农业公共品供给在农业发展的作用 |
4.2.3 对中国1982-2003年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
4.3 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状况和效率分析 |
4.3.1 农业公共品供给状况 |
4.3.2 农业公共品供给不足的因素解析 |
4.3.2 WTO下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水平的评价 |
小结 |
第五章 现行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分析 |
5.1 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主体分工制度 |
5.1.1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机构安排 |
5.1.2 农业公共品供给主体的制度安排 |
5.1.3 农业公共品的供给方式 |
5.1.4 农业公共品供给决策制度 |
小结 |
5.2 农业公共品供给资金筹措制度 |
5.2.1 农业公共品资金筹措的制度基础 |
5.2.2 农业公共品供给资金筹措的制度 |
5.2.3 公共品资金筹集制度的效率 |
小结 |
5.3 农业公共管理制度 |
5.3.1 农业公共行政管理制度 |
5.3.2 农业事业单位公共管理 |
5.3.3 社区农业公共管理 |
小结 |
第六章 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 |
6.1 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创新的指导思想 |
6.2 全面安排供给制度的路径依赖 |
6.3 我国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的创新举措 |
6.3.1 农业公共品供给的新机制 |
6.3.2 农业公共品供给的重点与机制 |
6.3.3 农业公共品供给资金来源与渠道拓宽 |
6.3.4 农业公共品财政分配制度的改革 |
6.3.5 农业公共品管理制度改革 |
6.4 完善农业公共品供给的制度环境 |
6.4.1 稳定和协调发展社会经济 |
6.4.2 加快农业基础制度创新 |
6.4.3 完善农业增长的约束和法律法规制度 |
6.4.4 建立健全农村公共品供给制度 |
6.4.5 强化农村人力资本积累和转移制度 |
附件 |
1. 对中国1982-2003年农业增长的主要因素分析 |
2. 1982-2004年国家财政支出对农业财政支出的弹性分析 |
3. 1982-2004年农业财政支出弹性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民勤绿洲棉花节水灌溉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2 研究区概况 |
2.1 研究区气候特征 |
2.2 研究区土壤 |
2.3 研究区水文 |
2.4 研究区植被 |
2.5 研究区社会经济状况 |
3 试验设计方法及内容 |
3.1 试验材料及准备 |
3.2 灌溉系统布设 |
3.3 灌溉地试验设计 |
3.4 喷灌试验设计 |
3.5 防渗渠灌试验 |
3.6 土壤水分动态的测定 |
3.7 灌溉制度制定 |
3.8 棉花生育期及生育动态观测 |
3.9 棉花考种 |
3.10 棉花根系分布调查 |
3.11 棉田需水量计算 |
3.12 棉花产量预测 |
3.13 棉田节水效益分析 |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
4.1 不同灌溉模式对棉花生长发育影响的研究 |
4.2 不同灌溉模式对棉花品质性状影响的研究 |
4.3 不同灌溉模式对棉花产量构成要素影响的研究 |
4.4 不同灌溉模式对棉花产量影响的研究 |
4.5 棉花需水量和需水规律的研究 |
4.6 不同灌溉模式对棉田综合效益的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研究 ——基于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场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2.1 研究方法与思路 |
1.2.2 技术路线 |
1.3 研究特色和创新之处 |
1.3.1 概念创新 |
1.3.2 研究特色 |
2 农业技术扩散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分析 |
2.1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概述 |
2.1.1 农业可持续发展思路的起因及其出现的必然性 |
2.1.2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 |
2.2 农业技术扩散在农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 |
2.3 农业技术扩散的主要理论基础 |
2.3.1 框架理论 |
2.3.2 沟通理论 |
2.3.3 农户行为改变理论 |
2.3.4 创新扩散理论 |
3 传统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分析 |
3.1 项目计划型 |
3.2 技物结合型 |
3.3 技术咨询和信息服务型 |
3.4 公司加农户型 |
3.5 民间组织加农户型 |
3.6 传统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比较分析 |
4 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技术扩散新模式的研究 |
4.1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研究 |
4.1.1 无锡市现代农业示范园茗岭经济林园区 |
4.1.2 丹阳市稻鸭共作示范园区 |
4.1.3 江苏高邮种养业高新科技示范园区 |
4.1.4 宿迁市骆马湖现代生态农业示范区 |
4.1.5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比较 |
4.2 农业科技示范场发展模式研究 |
4.2.1 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杭集镇农业科技示范场 |
4.2.2 江苏省宝应县农业科技示范场 |
4.3 农业科技园区与农业科技示范场发展模式的比较 |
4.3.1 农业科技园区发展模式的特征 |
4.3.2 农业科技示范场发展模式的特征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6 讨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锡盟“丰收计划”节水灌溉工程效益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云南建水县大棚番茄节水灌溉模式研究[D]. 菅毅. 北京林业大学, 2019
- [2]农业科学技术协调发展研究 ——以湖南情况为例[D]. 谷名华.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1(08)
- [3]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研究 ——基于粮食供给能力和粮食获取能力的分析[D]. 公茂刚. 东北师范大学, 2010(11)
- [4]农九师实施田间节水灌溉的探讨[J]. 冉娜,毛林.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08(10)
- [5]我国行走式节水抗旱灌溉机的研究[J]. 胡良龙,彭宝良,胡志超,计福来,王海鸥. 农机化研究, 2008(03)
- [6]节水灌溉方式对民勤绿洲棉花综合效益的影响[D]. 刘丽霞.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6(05)
- [7]黄土高原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研究[D]. 高增刚.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8]农业公共品供给制度研究[D]. 陈来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9]民勤绿洲棉花节水灌溉试验研究[D]. 王贵忠. 西安理工大学, 2005(03)
- [10]农业可持续发展中农业技术扩散模式的研究 ——基于江苏省农业科技园区和科技示范场的实证分析[D]. 管红良. 扬州大学, 20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