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力控制系统的张力校正及故障排除(论文文献综述)
张全超,张秀明[1](2021)在《方草捆打捆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文中研究指明"十三五"时期,秸秆机械处于黄金时期,保有量年均增长2万台以上。方草捆打捆机是其中关键设备之一,主要工作部件包括:捡拾装置、秸秆喂入机构、打捆机构、捆扎机构、传动机构、限位装置以及调整控制机构等。方捆机结构复杂,运转部件多,作业环境差,长时间使用或停放后,部分零部件由于磨损锈蚀、疲劳变形及维护保养不当等原因,就会发生故障。熟练掌握常见故障排除方法和维护保养技术,对延长机器使用寿命、确保人机安全,都非常重要。
郭伟东[2](2021)在《基于激光辅助视觉技术的矿井带式输送机节能优化控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惠豪[3](2021)在《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我国电力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电网容量在不断增大,电力行业是国民经济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能源产业,是各国经济发展战略中的优先发展重点和基础产业。电力变压器的安全性是实现电网系统的安全、可靠、品质和经济运转的重要保障。传统方法都是根据阻抗、电容、电感、互感和绝缘老化产生的气体变化来监测变压器的状态。振动分析法在分析故障时不仅快速性良好,而且相比其他方法,没有接入电气量,具有不直接影响整个电力变压器实际正常工作系统运行的巨大优势。本文从变压器常见故障和故障分类入手,介绍了检测变压器绕组和铁心的传统方法,且相比较传统方法,提出了振动分析法。通过建立绕组的数学模型来进一步说明在漏磁场和短路电流影响下绕组的受力情况以及绕组振动加速度幅值、负载电流和频率的关系;通过研究硅钢片在磁场的磁致伸缩现象,来说明铁心振动加速度幅值、电源电压和频率的相关性。采用理论分析和实测验证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正常运行和故障运行时绕组和铁心的振动信号特征,用振动分析法对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和铁心进行了故障监测。所研究的主要内容有电力变压器发生的故障分类及其振动机理,接着建立了振动故障监测平台,其中包括加速度传感器的选取和安装,电路的设计,最终采集到了变压器正常工作时的振动数据。为了解决加速度传感器、运算放大器、工控机等价格昂贵的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STM32的嵌入式数据采集系统。通过应用单片机STM32F103c8t6,AD7606模块、使用FreeRTOS操作系统来进行采集。算法上,通过解包络对振动数据进行分析,论证通过振动数据可以得到变压器故障的有无和故障类型的合理性。最终对实际采集到的变压器的正常数据进行希尔伯特一黄算法分析,应用经验模态分解得到本征模态函数和残余量,对分解所得的各本征模态函数作希尔伯特变换来得到时间、频率、幅值三维时频谱图,预测变压器发生故障的潜在风险。最终得到当希尔伯特一黄变换最终的包络谱图,针对此大型变压器而言,当变压器处在稳态运行时,在50赫兹左右达到频率的峰值。当正常运行的变压器处于刚开电的瞬间,在60赫兹左右达到频率的峰值。由此可以定性分析出,当变压器在多少赫兹达到峰值时和变压器的状态有一定关联。对每个大型变压器进行算法分析得到日常的数据,然后当出现和日常的频率值相差较大时,推测它有故障的风险或者已经产生了故障。
胡海杰[4](2021)在《超声波随钻测井仪的研究》文中指出近几十年,为了解决大斜度井、水平井测井问题,准确地获取原始地层信息,及时地指导钻进工作,随钻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在诸多测井参数中,井径信息是一个重要的决策参数。采用随钻仪器测量井径时,除了要求仪器耐高温高压、抗振动外,还要求仪器具有无接触式测量、实时性高和抗干扰性强等特点。本文根据超声反射测距原理,利用其无接触、无损伤、实时准确的特点,设计制作了超声波随钻测井仪原理样机,并对其中的若干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小井眼井(直径小于216mm)测井环境的空间约束,本文设计了电路板宽度为26mm的数据采集电路板。主要包括系统控制电路、激励信号的产生电路、回波信号的接收电路、换能器的切换控制电路、信号的放大电路以及信号的采样存储电路,并通过实验验证了系统电路设计的可行性。2.为了克服回波信号在不同环境下的回波幅值过大或过小的问题,本文设计了回波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算法,保证了回波信号处于合理范围内。同时基于互相关算法,实现了超声测井仪中井径的检测,基于该算法进行了渡越时间测量实验,并和另一种渡越时间测量算法阈值法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互相关算法的误差更小,均在2%以内。3.为了克服近距离下超声波一次回波的信号部分丢失导致无法使用一次回波进行渡越时间测量的情况,本文利用超声波二次回波的信号进行了距离测量,结果表明,在超声波换能器距离井壁较近时,均可以测量出距离,从而提高了仪器的测量范围。4.搭建了超声波随钻测井仪原理样机。在该样机的基础上进行了井径测量实验,实验结果表明,不论是在大井径还是在小井径井眼下,对于钻铤处于不同的偏心位置,该样机均能得到较准确的井径,且误差均在3%以内,验证了所搭建的超声波随钻测井仪样机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陈阳[5](2021)在《拖拉机静液压变速器控制系统研究》文中认为静液压传动系统(Hydrostatic transmissison,HST)是一种完全封闭式的液压系统,主要包括液压泵、马达和液压控制阀等多种液压器零部件。相比传统的纯机械传动和液力传动,HST有着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调速性能好的优点,被广泛应用于中低速行走的农业机械和工程车辆。HST不仅具有良好的无级变速、变矩的特点,还可以进行多样的调速和控制。而控制方式的不同会直接影响HST的性能,如何使HST的调控更为准确迅速,有效地发挥HST的工作性能,提高HST的可靠性,是静液压传动技术研究的关键问题之一。HST现有的控制技术主要有电液伺服控制、PID控制和模糊控制等传统的控制方法。而这些传统的控制方法在HST的动态调节和多变量控制方面的性能较差,为提高HST的整体工作性能,急需探究更有效的控制方法。针对该研究现状,本文提出采用BP神经网络控制(Back propagation neural network control)和模型预测控制(Model predictive control,MPC)对拖拉机中HST的控制系统进行研究并进行优化。首先,基于HST的数学模型和传递函数,在Matlab环境下建立HST的仿真模型;对比研究了PID控制、模糊控制和BP神经网络控制三种方法对HST中变量泵-定量马达系统仿真试验,以期获得BP神经网络控制在非线性系统控制中的优势,进而采用BP神经网络对变量泵-变量马达系统进行分段控制。其次,基于状态空间方程对HST中变量泵-定量马达系统建模,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对MPC中不确定的超参数(预测时域和控制时域)进行参数寻优,以期提高MPC控制下的HST的工作性能。最后,基于所搭建的静液压传动试验台,对BP神经网络控制和MPC控制下的HST的性能进行实验验证。研究结果表明:1)BP神经网络控制相比PID控制和模糊控制,能有效提高HST的转速响应速度,减小超调量,具有较好的鲁棒性;BP神经网络控制器对HST分段控制可以增大系统的调速范围,减小因控制阶段的切换和负载变化所产生的转速波动,增加系统的稳定性,为今后的变量泵-变量马达系统的同时控制奠定基础。2)采用MPC控制的HST能在0.81s内完成马达转速从零到期望值为1200r/min的调速过程,同时马达输出转速的超调量降为3.5%,系统的控制性能明显提高。针对0-600r/min范围内定长变化的期望转速和不同的外部负载,MPC都有着较快的响应速度和较小的超调量,使系统具有良好的静动态特性。3)在台架试验中,采用MPC控制的HST的马达转速能在2.11s内完成从零到达500r/min的期望转速,超调量为1.6%;BP神经网络控制的HST的马达转速达到稳定的时间为2.23s,系统的超调量几乎为零。两种控制方法的实验结果和仿真试验结果基本一致,都能较好地提高系统的响应性和稳定性。同时,在加速、减速或者启动状态,BP神经网络和MPC对HST都有着良好的控制性能,使马达的转速平稳输出且波动较小,达到了快速、准确及动态误差小的效果。
郑凯元[6](2021)在《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文中研究说明一直以来,真空镀膜技术被广泛用于各行各业,而真空镀膜设备所包含的智能仪器仪表、硬件设备繁多且纷杂,故对于真空镀膜设备的控制基本上都是依靠经验丰富的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然而,这样不仅耗费大量的人力,且控制效果往往不尽如人意,结果浪费了大量的膜卷基材,镀膜的均匀度也无法得到保证。这就需要设计出一套完整的可实现自动控制镀膜的真空镀膜设备控制系统,既可以大程度减少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为进一步推动工业自动化领域发展贡献力量。本文从实际项目需求出发,结合人工智能算法以及先进的通讯技术,设计一套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主要工作内容如下:(1)对系统的蒸镀控制策略进行研究。真空卷绕镀膜机蒸镀过程具有时变性和不确定性等特点,且蒸镀过程中多通道并行作业导致系统内出现耦合现象,故设计了基于模糊PID控制的多通道蒸镀解耦控制策略。蒸镀控制策略首先采用模糊PID控制器将单通道的控制参数进行在线整定,再采用对角矩阵法对蒸镀系统的多通道进行解耦控制,从而实现系统的蒸镀控制。(2)根据系统的功能需求选择PLC(S7-1200)作为核心控制器,并设计真空卷绕镀膜控制系统的硬件结构。在硬件结构的基础上选用Modbus TCP协议实现系统的良好通讯,并对通讯协议的技术实现和数据解析进行详细说明。(3)在Visual Studio 2014的开发环境下,利用vb.net语言结合上位软件中设计的蒸镀控制策略,开发本地端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实现数据的稳定传输、系统的良好控制以及蒸镀过程的精准把握,并选用本地数据库保证数据的安全性和数据结构的精准分配。系统为用户设计了直观且方便的操控交互界面,并提供各个子系统操作控制、重要数据实时监测、主要参数安全管理以及故障报警等功能。(4)对开发的系统进行全方面综合测试。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上下位的通讯测试、综合镀膜测试以及实际运行测试。综合测试结果基本达到预期目标,系统可操作性强,运行情况良好,数据传输稳定,系统设计满足用户需求,镀膜效果达到性能指标范围。
郭锐,胡涛,林政,卓伟伟,陈强[7](2021)在《某型涡轮轴发动机慢车转速故障分析》文中提出某高原型直升机所装用的发动机在起动过程中出现压气机涡轮转速不能自动加速进入慢车状态,压气机涡轮转速悬挂在慢车状态以下,应急关停发动机起动不成功的故障。通过对起动程序、燃油控制和温度校正原理的分析,得出该故障的产生原因为温度校正器感温筒失效,可通过更换感温筒来排除该故障。
苏华[8](2016)在《多向纤维缠绕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文中认为纤维缠绕成型是纤维复合材料成型最常用的一种技术,它涉及到复合材料、高分子化学、机械电子和计算机等多门学科。性能良好的纤维缠绕设备是生产优质复合材料缠绕制品前提与基础。本文针对多向纤维缠绕设备及纤维缠绕张力的计算机控制进行研究。首先,本文对多向纤维缠绕设备的计算机控制进行研究。在分析轴向、环向和螺旋等线形缠绕规律的前提下,将缠绕过程分为筒身段等缠绕角缠绕段和边缘变缠绕角缠绕段,导出不同缠绕段的缠绕中心角、超越长度、绕速比等的计算公式,进一步导出相应段芯模与导丝小车的运动规律,并结合缠绕机传动系统的结构特点,给出缠绕不同线形时的芯模电机与导纱小车电机的转速比计算公式。在确定速比的基础上设计了以步进电机为执行元件的计算机控制系统。本控制系统建立了步进电动机的数学模型和优化S型加减速控制算法。本系统采用开环控制策略,包括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两大部分。硬件系统主要是以自行设计的集成电路控制卡为主控器,以步进电机为执行元件。软件系统包括输入、输出、缠绕、挂纱和异常处理等五大功能模块。其次,对缠绕张力计算机控制进行研究。文中对缠绕过程中不同缠绕层缠绕张力变化规律进行分析,利用缠绕纤维的应力应变特点导出缠绕任意半径点缠绕张力与初始缠绕张力的关系表达式,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实现了缠绕张力控制系统。本张力控制系统采用闭环控制策略,结合多向纤维缠绕的特点,以放卷辊为研究对象,设计张力控制数学模型,并对传统的PID算法进行改进,设计了动态积分PID算法。张力控制系统反馈环节的信息采集精确性直接有效张力控制的有效性,文中结合本系统的硬件特点,采取防脉冲干扰复合式滤波法进行采样数据,有效的滤除干扰脉冲信号,提高张力控制精度。最后,本课题通过实验验证系统的性能。利用计算机控制的缠绕机进行干纱实验缠绕,缠绕纤维排列均匀,但在满足缠绕角要求的前提下需要对缠绕长度进行调整。此外,对同参数的有张力控制制件和无张力控制的制件进行力学实验,从试件的受力后的破坏形式分析,有张力控制的试件的应力应变曲线线性度较好,试件的结构均匀,验证了纤维张力控制有助于提高缠绕圆筒结构力学性能的整体一致性。
贺作慧[9](2012)在《织布机张力控制器设计—建模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织造过程中,经轴半径由满轴减小到空轴的过程中,如果直流无刷伺服电动机输出的扭矩一直不变的话,由经轴半径的变化所引起的经纱张力波动将会很大,这就会导致织出的布疏密不均,纹路不好,影响织物的质量。因此,为了提高织物的质量,必须要控制经纱张力的大小。片梭织机的工作过程中的送经和卷取过程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主要介绍片梭织机送经张力控制系统的固有系统的数学建模与仿真。片梭织机送经张力控制系统的固有系统是由送经驱动电动机、减速齿轮箱、摆动后梁、经轴、经纱张力传感器等部分组成。针对上述送经张力控制系统的固有系统,本文建立了组成固有系统各环节的数学模型,进而建立了固有系统的动态数学模型。利用MATLAB仿真软件这个平台,编写m文件画固有系统的开环bode图及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运行程序后,通过分析固有系统的开环bode图及其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可知,系统虽然是稳定的,但是其超调量是很大的,同时系统的稳态精度不高、稳定性不好、抗高频噪声干扰的能力也不强。显然要使固有系统能织出好布的话,必须要对其进行校正。为了提高固有系统的稳定性及其稳定裕度、减小超调量,本文选用超前校正器对固有系统进行校正。通过反复多次的凑试,求得了超前校正网络的最优参数指标,校正后固有系统的相角稳定裕度提高了、超调量减小了,满足系统的要求。对固有系统的传递函数进行离散化处理,建立固有系统的脉冲传递函数和差分方程,并对离散后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计算,然后进行了数字校正。同时设计了数字校正器D (z)使离散系统在单位阶跃信号作用下时为最少拍的无差系统。通过校正,使经纱张力大小的变化得到了很好的控制,避免了由经纱张力不均,造成所织的布疏密不均现象的产生,使纺织织物的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王青龙[10](2012)在《多层贴膜卷绕张力控制的研究》文中认为张力控制作为工业控制领域的共性基础技术之一,在印刷、造纸、纺织、直线拉丝等工业设备中都有广泛的应用。随着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发展,卷绕张力控制在半导体制造、真空镀膜、精密纤维卷绕等方面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张力控制又是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关键技术,张力控制的效果直接影响着产品加工的质量。因此,如何控制好薄膜卷绕系统中的张力成为系统控制的难点之一。本文针对薄膜加工工艺的流程,结合卷绕张力控制的特点,分析各个环节的动态过程,建立了张力控制各个环节的数学模型。根据张力数学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张力控制的总体设计方案,采用数字信号处理器为核心控制器,以永磁同步电机为执行机构,采用模糊PID自适应算法,实现了薄膜卷绕系统的恒张力控制,达到了预期的控制目的。在硬件电路设计方面,采用以TMS320F2812DSP作为核心控制器,同时设计了信号调理电路、通讯接口电路、PWM触发电路、伺服驱动电路、故障检测电路等,能够实现张力、电流、转速等信号的采集、故障的处理以及永磁同步电机的驱动,良好的人机接口电路,方便了控制器与上位机的通讯和分布式控制。软件方面,采用C语言编程,应用CCS3.1IDE开发环境,按照模块化的设计思想,完成了系统初始化、A/D转换采样及标定、控制算法、人机接口通讯、故障处理等方面的设计。最后,对系统软硬件抗干扰措施作了简单的介绍。控制算法上,以传统PID算法为基础,结合模糊控制算法的优点,提出了基于模糊PID的自适应算法。应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结合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比了模糊PID算法和传统PID算法对张力系统的稳定性、快速性和抗扰动性的影响,通过仿真实验,表明了模糊PID在张力控制方面的优越性。
二、张力控制系统的张力校正及故障排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张力控制系统的张力校正及故障排除(论文提纲范文)
(1)方草捆打捆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一、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 |
(一)捆扎机构故障 |
1.仅初级捆绳有绳结,次级捆绳没有绳结。 |
2.仅次级捆绳有绳结,初级捆绳没有绳结。 |
3.初级捆绳和次级捆绳都没有打成结。 |
4.绳结处太松。 |
5.绳结未能脱离打结钳嘴。 |
(二)安全螺栓故障 |
1.捆扎机构飞轮安全螺栓被剪断。 |
2.喂入机构安全螺栓被剪断。 |
3.打捆机构的安全螺栓被剪断。 |
(三)其它常见故障 |
1.割茬高。 |
2.草捆中含土量过大。 |
3.出现秸秆漏收集现象。 |
4.草捆形状不规则。 |
5.草捆长度不一致。 |
二、维护保养 |
(一)每次打捆作业完成后,对各主要部件及时清理和保养 |
(二)作业季结束后存放时,对机器全面维护保养、检查和调整 |
(三)作业季开始前,应做好相应检查准备工作 |
(3)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国外研究进展 |
1.2.2 国内研究进展 |
1.3 本文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 |
1.3.1 主要内容 |
1.3.2 章节结构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2 大型电力变压器的故障研究 |
2.1 变压器的故障分类 |
2.1.1 变压器的内部和外部故障 |
2.1.2 变压器的绕组和铁心故障 |
2.2 电力变压器的绕组和铁心诊断方法研究 |
2.2.1 绕组故障检测方法 |
2.2.2 铁心故障检测方法 |
2.3 变压器的振动机理 |
2.3.1 变压器的振动来源和传播 |
2.3.2 变压器绕组的振动机理 |
2.3.3 变压器铁心的振动机理 |
2.3.4 磁致伸缩影响因素及控制方法 |
2.4 振动分析法 |
2.4.1 传统方法的缺陷 |
2.4.2 振动分析法的优势 |
2.5 小波包变换概述 |
2.6 机器学习算法 |
2.6.1 支撑向量机 |
2.6.2 极限学习机 |
2.6.3 深度机器学习 |
2.6.4 卷积神经网络 |
2.7 本章小结 |
3 振动采集平台的设计 |
3.1 振动传感器的选取和安装 |
3.1.1 振动传感器的选取 |
3.1.2 振动传感器的安装 |
3.2 振动采集平台的设计 |
3.2.1 抗干扰措施 |
3.2.2 振动采集电路搭建 |
3.2.3 采集板卡的原理 |
3.2.4 振动采集平台的测试 |
3.2.5 实地采集过程 |
3.3 本章小结 |
4 STM32 的采集嵌入式系统的设计 |
4.1 系统结构设计 |
4.2 振动数据采集系统硬件电路设计 |
4.2.1 单片机最小系统电路设计 |
4.2.2 AD采样电路设计 |
4.2.3 串口电路设计 |
4.2.4 电源电路设计 |
4.3 采集系统的软件设计 |
4.3.1 软件平台 |
4.3.2 软件程序设计 |
4.3.3 Free RTOS操作系统移植 |
4.3.4 主函数程序设计 |
4.3.5 采样子程序设计 |
4.4 测试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变压器振动数据的算法分析 |
5.1 Hilbert变换和Hilbert谱 |
5.1.1 本征模态函数必须要满足的条件 |
5.1.2 本征模态分解 |
5.1.3 希尔伯特-黄变换 |
5.2 三种算法对比选择 |
5.2.1 机器学习算法存在的问题 |
5.2.2 小波变换与希尔伯特-黄的对比 |
5.2.3 希尔伯特-黄本身的优势 |
5.3 希尔伯特解包络 |
5.4 变压器的振动数据的谱图 |
5.4.1 稳态数据的分析和诊断 |
5.4.2 发电数据的分析和诊断 |
5.5 实验结果 |
5.6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超声波随钻测井仪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超声波渡越时间测量方法研究现状 |
1.2.2 超声测井研究现状 |
1.2.3 井径测井研究现状 |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
1.4 本章小结 |
第2章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2.1 研究方案 |
2.2 技术路线 |
2.2.1 硬件系统设计技术路线 |
2.2.2 超声信号处理技术路线 |
2.3 井径计算原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系统硬件设计与软件设计 |
3.1 系统硬件设计 |
3.1.1 超声波换能器 |
3.1.2 数据采集单元 |
3.2 系统软件设计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超声测井回波信号检测与处理算法 |
4.1 自动增益控制 |
4.1.1 超声波的衰减 |
4.1.2 回波信号的自动增益控制 |
4.2 信号滤波 |
4.2.1 巴特沃斯滤波器 |
4.2.2 基于巴特沃斯滤波器的信号滤波 |
4.3 渡越时间测量算法 |
4.3.1 互相关算法 |
4.3.2 基于互相关算法的渡越时间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超声波随钻测井仪实验数据采集与分析 |
5.1 超声波换能器激励方式实验 |
5.2 近距离下的回波测量实验 |
5.3 不同偏心位置井径测量实验 |
5.3.1 直径216mm井壁井径测量实验 |
5.3.2 直径255mm井壁井径测量实验 |
5.3.3 实验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得科研成果 |
(5)拖拉机静液压变速器控制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静液压传动系统发展现状 |
1.3 静液压传动系统的控制现状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静液压变速器原理及控制方法 |
2.1 HST的工作原理及特点 |
2.2 HST的传统控制方法 |
2.3 BP神经网络控制原理及特点 |
2.4 模型预测控制原理及特点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BP神经网络的静液压变速器控制研究 |
3.1 BP神经网络控制系统的建模 |
3.2 仿真软件 |
3.3 HST的建模 |
3.4 HST模型参数的确定 |
3.5 仿真试验结果及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模型预测的静液压变速器控制研究 |
4.1 基于状态空间方程的HST数学模型 |
4.2 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
4.3 粒子群优化算法 |
4.4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静液压传动系统台架试验 |
5.1 静液压传动实验台的设计 |
5.2 控制系统设计 |
5.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STM32F407ZGT6最小系统支撑电路 |
附录B STM32F407ZGT6最小系统电路板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参与课题 |
(6)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来源 |
1.2 课题的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真空卷绕镀膜设备国内外发展现状 |
1.3.2 卷绕镀膜控制系统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构 |
1.4.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1.4.2 论文结构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真空卷绕镀膜机结构设计及需求分析 |
2.1 真空卷绕镀膜机整体结构 |
2.1.1 真空系统 |
2.1.2 蒸镀系统 |
2.1.3 卷绕系统 |
2.1.4 电气系统 |
2.2 真空卷绕镀膜机工艺流程及性能指标 |
2.3 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需求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真空卷绕镀膜机单通道蒸镀控制算法研究 |
3.1 蒸镀控制策略分析 |
3.2 PID控制算法 |
3.2.1 PID控制原理 |
3.2.2 数字PID控制原理 |
3.3 模糊PID控制 |
3.3.1 模糊PID控制介绍 |
3.3.2 模糊推理方法 |
3.4 真空卷绕镀膜机单通道模糊PID控制器设计 |
3.4.1 蒸镀系统单通道模糊PID控制器设计原理 |
3.4.2 输入输出量论域和模糊语言变量 |
3.4.3 模糊因子和隶属度函数 |
3.4.4 模糊规则的建立 |
3.4.5 模糊推理与去模糊化 |
3.5 单通道模糊控制PID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真空卷绕镀膜机多通道解耦控制研究 |
4.1 典型的双通道解耦控制原理 |
4.2 真空卷绕镀膜机多通道解耦控制策略设计 |
4.2.1 多通道解耦控制策略设计思路 |
4.2.2 多通道解耦控制方法 |
4.2.3 多通道解耦控制结构 |
4.3 多通道解耦控制算法仿真与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的软硬件设计实现 |
5.1 系统通讯协议介绍 |
5.2 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硬件设计 |
5.3 系统通讯技术实现 |
5.4 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软件设计 |
5.4.1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
5.4.2 系统登录模块 |
5.4.3 工艺流程模块 |
5.4.4 系统监控模块 |
5.4.5 系统查询模块 |
5.4.6 系统动作模块 |
5.4.7 系统调试模块 |
5.4.8 上位机蒸镀算法实现模块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测试与分析 |
6.1 上下位通讯测试 |
6.2 系统综合蒸镀测试 |
6.3 实际运行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某型涡轮轴发动机慢车转速故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某型涡轴发动机慢车转速故障现象 |
2起动系统的工作原理 |
3 故障分析 |
3.1压气机涡轮转速调节器 |
3.2温度校正器 |
3.3故障的排除 |
4 结论及建议 |
(8)多向纤维缠绕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纤维缠绕及其控制的现状与发展 |
1.2.1 缠绕工艺及其分类 |
1.2.2 纤维缠绕机及其控制的国内外现状 |
1.3 纤维缠绕及张力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发展 |
1.3.1 自适应伺服控制 |
1.3.2 模糊控制 |
1.3.3 基于PMAC板卡的PID控制 |
1.4 缠绕张力控制研究 |
1.5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多向纤维缠绕规律及缠绕运动速比设计 |
2.1 多向纤维缠绕线型规律设计 |
2.1.1 纤维缠绕规律 |
2.1.2 螺旋线形缠绕分析 |
2.1.3 环形缠绕分析 |
2.1.4 轴向缠绕 |
2.1.5 缠绕长度的确定 |
2.2 多向纤维缠绕设备 |
2.2.1 多向纤维缠绕设备的机械结构 |
2.2.2 传动系统的设计 |
2.3 多向纤维缠绕机绕丝嘴运动的控制设计 |
2.3.1 缠绕长度的确定 |
2.3.2 导纱嘴的运行规律 |
2.3.3 缠绕机芯轴与导丝嘴运动速比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多向纤维缠绕设备控制系统设计 |
3.1 多向纤维缠绕机的工艺要求 |
3.1.1 缠绕工艺流程 |
3.1.2 挂纱工艺流程 |
3.2 缠绕速度控制模型 |
3.2.1 执行元件 |
3.2.2 缠绕速度控制曲线设计 |
3.2.3 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缠绕机控制系统的实现 |
4.1 缠绕机控制系统总体设计 |
4.2 输入模块实现与编程 |
4.2.1 输入模块硬件电路的实现 |
4.2.2 输入模块程序实现 |
4.3 输出模块电路的实现与编程 |
4.3.1 输出显示电路实现 |
4.3.2 输出模块的程序实现 |
4.4 缠绕模块实现 |
4.4.1 MS-3H110M型驱动器简介 |
4.4.2 110BYG350C步进电机 |
4.4.3 硬件电路实现 |
4.4.4 缠绕模块的程序实现 |
4.4.5 小车电机转向控制模块 |
4.5 挂纱模块实现 |
4.6 异常处理模块的实现 |
4.6.1 断纱异常处理 |
4.6.2 意外掉电异常处理 |
4.6.3 小车溢出行程轨道异常处理 |
4.6.4 手动控制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张力控制方案的设计与实现 |
5.1 缠绕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 |
5.1.1 张力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 |
5.1.2 缠绕张力生成 |
5.2 缠绕张力控制的影响因素分析 |
5.2.1 缠绕纤维特性及芯模对初张力影响 |
5.2.2 放卷半径变化与缠绕张力的关系分析 |
5.3 缠绕张力模型设计 |
5.4 纤维缠绕张力控制系统设计 |
5.4.1 放卷侧张力分析 |
5.4.2 张力检测系统分析 |
5.4.3 张力检测实现 |
5.4.4 动态补偿分析 |
5.4.5 张力控制数学模型 |
5.5 张力控制系统策略 |
5.5.1 PID控制 |
5.5.2 动态积分式PID控制 |
5.5.3 PID控制策略仿真 |
5.5.4 PID运算实现 |
5.6 张力控制系统输入输出的设计与实现 |
5.7 系统异常处理 |
5.8 系统变速处理 |
5.8.1 启动与停止 |
5.8.2 系统加减速处理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向纤维缠绕控制系统的实验研究 |
6.1 实验设备 |
6.2 缠绕参数设定 |
6.2.1 芯模电机和导丝电机最高转速 |
6.2.2 缠绕长度 |
6.2.3 缠绕机控制运行测试 |
6.2.4 张力控制系统元件标定 |
6.3 力学实验 |
6.3.1 力学分析模型 |
6.3.2 实验试件制备 |
6.3.3 试件轴向力学性能测试 |
6.3.4 试件径向力学性能测试 |
6.3.5 力学实验总体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9)织布机张力控制器设计—建模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课题背景 |
1.3 片梭织机国内外的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及要解决的问题 |
1.5 研究意义 |
第2章 片梭织机系统概述 |
2.1 片梭织机系统概述 |
2.2 片梭织机工作原理 |
第3章 片梭织机张力控制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3.1 片梭织机张力控制系统的组成 |
3.2 片梭织机送经系统的张力控制方法 |
3.3 片梭织机张力控制器的工作环境及技术性能指标 |
3.4 系统设计总体方案 |
3.4.1 系统任务 |
3.4.2 执行机构的选择 |
3.4.3 测量元件的选择 |
第4章 固有系统的数学模型 |
4.1 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数学模型的建立 |
4.2 无刷直流伺服电动机驱动器的数学模型 |
4.3 减速装置的数学模型 |
4.4 张力传感器的数学模型 |
4.5 经轴的数学模型 |
4.6 经纱张力控制系统基本组成部分的数学模型 |
第5章 固有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校正 |
5.1 固有系统数学模型的仿真 |
5.2 固有系统的超前校正器设计 |
5.3 对固有系统进行离散化 |
5.3.1 脉冲传递函数的建立 |
5.3.2 采样系统的数字校正 |
第6章 片梭织机张力控制系统总体硬件设计 |
6.1 控制器选型 |
6.2 系统硬件设计 |
6.3 位置侦测 |
6.4 信号采集 |
6.5 编码器 |
6.5.1 编码器的作用 |
6.5.2 编码器工作原理 |
6.6 电源设计 |
6.7 通信接口设计 |
第7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文中所应用的程序 |
致谢 |
(10)多层贴膜卷绕张力控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多层贴膜组件加工工艺 |
1.3 张力控制国内外发展现状 |
1.4 本文研究的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2章 张力控制系统数学模型及总体设计 |
2.1 张力控制系统分析 |
2.2 张力系统机理模型 |
2.2.1 卷绕张力的产生 |
2.2.2 放卷和收卷机动力学模型 |
2.3 系统部件力学模型 |
2.3.1 伺服电机力学模型 |
2.3.2 张力检测模型 |
2.4 恒张力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 |
2.5 张力系统的总体设计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张力系统的硬件设计 |
3.1 张力控制系统硬件组成 |
3.2 处理器模块设计 |
3.2.1 TMS320F2812芯片简介 |
3.2.2 电源管理模块 |
3.2.3 时钟及JTAG接口电路 |
3.3 A/D采样电路 |
3.3.1 电流采样电路的设计 |
3.3.2 张力采样电路的设计 |
3.4 转速检测电路 |
3.5 IPM驱动及隔离电路 |
3.6 通讯电路接口设计 |
3.7 硬件设计抗干扰设计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张力系统软件设计与实现 |
4.1 系统软件结构设计 |
4.2 系统主程序设计 |
4.3 定时中断处理程序 |
4.4 数据采集程序设计 |
4.5 通讯模块设计 |
4.5.1 RS485通讯模块 |
4.5.2 CAN总线通讯模块 |
4.6 故障检测模块设计 |
4.7 软件抗干扰设计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模糊控制的张力控制系统 |
5.1 PID控制算法 |
5.1.1 模拟PID控制原理 |
5.1.2 数字PID控制原理 |
5.1.3 模糊PID控制设计 |
5.2 模糊控制算法的设计 |
5.2.1 模糊控制系统结构 |
5.2.2 模糊PID控制器的设计 |
5.3 模糊PID张力控制系统仿真 |
5.3.1 张力系统仿真 |
5.3.2 系统干扰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四、张力控制系统的张力校正及故障排除(论文参考文献)
- [1]方草捆打捆机常见故障分析及排除方法[J]. 张全超,张秀明. 农机质量与监督, 2021(12)
- [2]基于激光辅助视觉技术的矿井带式输送机节能优化控制研究[D]. 郭伟东.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基于振动分析法的变压器故障诊断研究[D]. 惠豪. 西安理工大学, 2021(01)
- [4]超声波随钻测井仪的研究[D]. 胡海杰. 浙江大学, 2021(01)
- [5]拖拉机静液压变速器控制系统研究[D]. 陈阳. 西南大学, 2021(01)
- [6]真空卷绕镀膜机控制系统的研究与开发[D]. 郑凯元. 兰州理工大学, 2021(01)
- [7]某型涡轮轴发动机慢车转速故障分析[J]. 郭锐,胡涛,林政,卓伟伟,陈强. 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1)
- [8]多向纤维缠绕机计算机控制系统设计与研究[D]. 苏华. 天津工业大学, 2016(08)
- [9]织布机张力控制器设计—建模与仿真[D]. 贺作慧. 广西工学院, 2012(04)
- [10]多层贴膜卷绕张力控制的研究[D]. 王青龙. 武汉理工大学, 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