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塔中油田低渗透储集层产能预测模型(论文文献综述)
崔嘉祯[1](2020)在《安塞油田谭家营北区块开发调整方案研究》文中提出陆相多层砂岩储集层,非均质性严重,原油黏度偏高,注水开发采收率较低,在油藏进入高含水期后剩余油呈“总体高度分散,局部相对富集”的格局,长期注水冲刷后,储层物性、孔隙结构、润湿性及渗流特征等参数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针对谭家营北区多层砂岩油藏,在进入高含水开发阶段后,各类储层渗流特征发生明显变化,剩余油分布高度零散,液油比急剧上升,控含水、控递减难度日益加大。本文对研究区进行较之前更加精细的油藏描述,包括井间砂泥岩互层预测精度、识别各种泥质夹层、水流优势通道位置预测、裂缝分布规律等方面的精细工作,形成更加完整的地下认识体系,为后期调整提供可靠有效的数据支持。在找出剩余油相对富集区并实现具体到主力层内的所存在的开发问题后,针对平面、层间、层内所存在的影响开发效果的矛盾,细化了对这三方面的认识,对剩余油富集区内需采取措施的井网逐步采取以调与驱为主要手段的井网、解堵、堵水等针对性的调整方案以达到稳油控水、提油降水的目的以提高油藏采收率。依据谭家营北区油田开发的实际情况,就开发区现存的平面、层间、层内的开发矛盾在低含水剩余油富集区、高含水区、未挖潜区域采取多项有关单井、单井网、小区块井网以调与驱为方针包括井网完善、滚动扩边、堵水调剖等措施。本套方案在比对后采取边制定边试验实施方案的反馈方法,现场实践反馈效果较好。
韩进[2](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文中认为低渗透(特低渗)油藏储量在我国整个石油行业中所占的比重较大,与常规油气相比,其地质认识深度与勘探开发程度有待提升,必须大力提高该类油藏剩余油挖潜技术,探究油田开发的新技术与新方法。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4+5、长6储层作为长庆油田主力生产层位,随着勘探开发的进行,研究区存在储层含水率上升快、油水关系复杂、低产井多等一系列问题,导致问题的原因是对制约储层高效开发的储层的物性特征、成岩作用及孔喉结构和储层中可动流体赋存状态、流体渗流规律及驱油效率等微观层面的认识较为薄弱。因此论文基于岩心观察、物性测试、铸体薄片、扫描电镜、粒度分析、X-衍射等测试手段,开展了储层岩石学特征、成岩作用及成岩相的研究;利用常规压汞、恒速压汞实验方法揭示了研究区包括孔喉类型、大小、分布、分选等在内的微观孔隙结构特征;通过核磁共振、相渗实验、真实水驱油驱替实验等实验技术进行了微观渗流特性的定量化研究,最后建立了储层综合分类评价方法并对不同类型储层结合生产动态展开评价。主要取得以下认识:(1)王盘山长4+5、长6储层构造稳定单一,各小层继承性良好,岩石类型主要发育长石砂岩,岩屑长石砂岩次之;长4+5层段孔隙度平均为10.65%,渗透率平均值为0.80×10-3μm2,长6层段孔隙度平均值为10.86%,渗透率平均值为0.91×10-3μm2,典型低渗-特低渗透储层,长6储层物性与主要碎屑组分相关性优于长4+5储层。(2)长4+5、长6储层成岩作用类型一致,胶结程度略有差别,压实和胶结作用导致储层原生孔隙损失率达到70%左右;储层成岩相划分为高岭石+绿泥石胶结-粒间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粒间孔相、绿泥石+高岭石胶结-溶孔相、高岭石胶结-溶孔相、伊利石胶结-溶孔相、碳酸盐胶结致密相等6种类型,相品质依次变差,可通过电测曲线差异性特征结合测井交汇版图有效识别成岩相类型。(3)恒速压汞能够有效识别孔径大于0.1μm的孔隙和喉道的大小、个数及分布等信息,常规压汞获取孔喉半径下限值为3nm,联合常规压汞-恒速压汞技术共同表征储层孔喉结构,精确度更高,压汞参数中平均孔隙半径和主流喉道半径是评价储层品质的重要因子。(4)长4+5层段以Ⅲ类储层(50%)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39.37%,长6层段以Ⅱ类储层(50%)为主,可动流体饱和度平均值为51.37%,T2截止值范围介于3.86ms-16.68ms,T2谱分布在T2截止值左侧区域面积越大,储层物性越差,可动流体越少;长4+5、长6储层中粘土矿物类型及其赋存特征对微孔中流体可动能力影响差异明显,长6段储层绿泥石控制作用强于其他类型粘土矿物。可动流体饱和度是储层物性、孔隙类型、孔喉结构及填隙物与含量等多种地质因素的综合表现,是储层分类评价关键指标。(5)束缚水饱和度低,残余油饱和度小及两相区共渗范围大的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较高,储层粒间孔相对发育,面孔率较高,孔喉连通性和分选较好,流体多见均匀驱替和网状驱替渗流方式,最终驱油效率高,达到46%,影响驱油效率大小的重要因素是储层孔喉结构的非均质性。(6)孔隙度、渗透率、粘土矿物含量、平均孔隙半径、主流喉道半径、启动压力梯度、可动流体饱和度及驱油效率等敏感性参数耦合建立储层分类评价八元分类法,长4+5、长6油层组Ⅰ类储层可动流体饱和度高,产能贡献大,分布面积小,Ⅱ类、Ⅲ类储层分布范围大,动用程度低,重点建设此类型储层开发,Ⅳ类储层物性太差,开采成本高。
马铨峥[3](2020)在《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及注气吞吐规律研究规律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油气需求量的增加,致密油已经成为我国油气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规油藏相比,新疆吉木萨尔致密油藏储量丰富,开发潜力大,但埋藏深、高温高压、孔隙结构复杂、弹性开采规律及影响因素尚不明确。弹性开采采出程度低、剩余油含量高,后期注水开发难度大、效果差;CO2吞吐、N2吞吐能高效提高低渗、特低渗透油藏采出程度,但能否有效提高致密油储层采出程度尚需研究。因此,研究致密砂岩储层孔隙结构、开展致密储层弹性开采物理模拟实验、分析弹性开采效果影响因素、研究注气吞吐效果影响因素及剩余油产出特征、评价注气增产的可行性,对致密油藏合理高效开发具有重要作用。首先,采用铸体薄片、氦孔隙度测定仪、偏光显微镜和扫描电镜等仪器对致密砂岩储层岩性、物性和储集空间特征进行描述;根据压汞实验获得毛管压力特征曲线,将致密储层划分为裂缝型储层、孔隙型储层和开发价值小的储层3类;根据核磁共振测试结果将致密储层孔喉划分为纳米级孔喉、微-纳米孔和微米级以上孔喉(微米孔-中孔-大孔简称);根据微-纳米CT测试结果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定量表征。其次,基于改进的致密油藏高温高压弹性开采实验装置,通过一系列物理模拟实验研究了致密储储层弹性开采规律,分析了生产压力、渗透率、黏度以及气油比对弹性采出程度的影响,建立了适用于致密油储层弹性采出程度预测模型;通过核磁共振测试技术测试不同条件下流体的分布,分析了致密储层弹性开采过程中孔隙中原油的动用特征。再次,在弹性开采的基础上,模拟油藏条件进行一系列室内CO2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CO2吞吐规律以及吞吐周期、生产压力、渗透率、黏度、焖井时间等因素对CO2吞吐效果的影响,评价了致密储层CO2吞吐的可行性,并定性分析了CO2吞吐提高采收率机理;通过核磁共振技术测量不同吞吐周期的剩余油分布,研究了致密油储层CO2吞吐过程中剩余油的产出特征。最后,在弹性开采基础上,进行一系列室内N2吞吐物理模拟实验,分析了吞吐周期、生产压力、渗透率、黏度以、焖井时间等因素对N2吞吐效果的影响,并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致密油储层CO2吞吐和N2吞吐提高采出程度可行性。
宋建[4](2019)在《致密油藏双水平井参数优化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的致密油资源十分丰富,致密油作为一种非常规油气资源,如果能得到有效开发,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我国能源短缺的局面。目前关于致密油藏开发主要采用单一水平井和多分支水平井开采方式,并实施储层压裂改造工艺。现有主要研究集中于水平段压裂参数的优化设计,但针对双平行水平井在致密油藏开发中的应用和双平行水平井压裂参数优化设计研究较少。论文以长庆W致密砂岩油藏为例,采用双水平井的开采方式,并运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双水平井参数进行优化。通过论文的研究,取得了以下的研究成果:1)研究了致密油储层的基本特征,总结出致密油储层的评价指标,建立了多种致密油储层渗流模型,分析了致密油储层渗流特征。2)对W油藏的地质特征进行描述,筛选出了M段油层作为水平井开发的目的层位。结合水平井和压裂水平井产能公式,对影响油井产能的油藏参数进行分析,对比各因素影响下水平井相对于直井的增产情况,得出M段油层适合用水平井进行开采的结论。3)采用正交化实验方法,利用CMG软件开展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对比了水平段长度、井筒间距及各压裂裂缝参数等因素对压裂双水平井产量的影响:储层参数对水平井产能影响最明显;工程参数中,井筒间距最明显,其次是裂缝导流能力。4)研究区致密油藏双水平井参数优化结果为:采用交错布缝方式,将7条长度为300m、导流能力为20μm2·cm的裂缝,沿1200m的水平井筒均匀分布,井筒间距设置为400m以上。
白云云[5](2019)在《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苏里格气田属于典型的岩性油气藏,其形成和分布具有明显“相控性”,微纳米孔隙发育、井筒积液严重,开发难度大,厘清差异成岩相微观孔渗特征以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论文以苏里格气田苏48区盒8段为例,综合运用沉积岩石学、油气储层地质学和油层物理等学科理论,采用定性与定量的研究方法和图像与非图像显示手段,对不同成岩相微观孔喉结构特征和气水分布规律进行研究。首先对研究区盆地成藏背景、物源以及沉积微相进行阐述,其次对储层差异性成岩作用、成岩阶段及其特征进行了分析,实现了对成岩相命名及测井参数表征;综合利用X-衍射、阴极发光、扫描电镜、铸体薄片、高压压汞、恒速压汞、核磁共振、气水相渗等实验,对不同成岩相微纳米孔隙结构和渗流特征进行定性和定量表征,阐明了影响储层孔渗性能和气水分布微观赋存特征的主控因素;最后通过对不同成岩相的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为寻找有利区提供一定的地质依据。主要取得以下几点认识:(1)综合利用孔隙类型、自生粘土矿物和成岩强度系数,将研究区盒8段储层划分为四类成岩相,中等压实石英弱加大粒间孔溶蚀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低GR、高AC、中等-低RLLD、低DEN;中等压实高岭石胶结晶间孔溶蚀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低GR、中-高AC、中RLLD、低DEN;中等—强压实碳酸盐胶结微孔相测井响应特征为中-高GR、中-低AC、高RLLD、中等DEN和强压实中等胶结致密相测井响应特征为高GR、低AC、低RLLD,高DEN。(2)中等压实石英弱加大粒间孔溶蚀相属于优质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3.49%,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平均喉道半径1.607μm,排驱压力平均为0.34MPa,孔喉比为112.08;束缚水饱和度低,常规气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2.8%。(3)中等压实高岭石胶结晶间孔溶蚀相属于有利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3.11%,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粒间孔--溶孔和溶孔--粒间孔,平均喉道半径0.9625μm,排驱压力平均为0.59MPa,孔喉比为168.762;束缚水饱和度中等,常规气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2.12%。(4)中等—强压实碳酸盐胶结微孔相属于较好成岩相。其特征参数主要为:面孔率为1.44%,孔隙组合类型主要为晶间孔、溶孔和微孔—溶孔;平均喉道半径0.706μm,排驱压力平均为1.61MPa,孔喉比为215.66;束缚水饱和度高,常规水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1.3%。(5)强压实中等胶结致密相成岩相品质最差。其特征参数为:面孔率为0.73%,孔隙类型主要为微孔,平均孔隙半径只有11μm;平均喉道半径0.512μm,排驱压力平均为3.01MPa,孔喉比为259.567;可动流体饱和度小于20%,束缚水饱和度最高,常规水相优势型,气水两相共渗区面积平均为0.5%。(6)成岩相品质与生产动态有很好的响应特征,成岩品质好的属于中—高产气井,稳产时间长;成岩品质较好的属于中产稳产气井,后期产水量上升;成岩品质一般属于低产气水井,稳产时间长;成岩品质差的气水干扰强,产能低,甚至无产能。
高振东[6](2018)在《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与CO2微泡沫驱油研究》文中认为延长油田是我国石油工业的发源地,1907年投产中国陆上第一 口油井,其主力开发层延长组油藏表现出典型的“低渗、低压、低产”特征,天然裂缝较发育,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喉道狭窄,渗流机理复杂,且延长东西部油藏埋深和压裂缝特征差异大,目前对延长组中孔细喉储层的渗流规律尚无系统深入的研究。另一方面,延长油田长期利用天然能量开发,近年来才开始实施注水。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注水见效缓慢,裂缝发育区油井水窜和水淹严重,水驱效果不理想,且陕北地区水资源非常短缺,严重制约着延长组低渗透油藏经济有效开发,需要建立适合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的新途径。本论文采用物理模拟和数学模拟相结合、微观和宏观研究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开展低渗透储层裂缝特征综合研究、考虑压力拱效应的延长中浅层油藏应力敏感评价、非线性渗流特征实验、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双重介质非线性渗流模拟以及CO2微泡沫驱油研究。本论文取得以下主要研究成果和认识:(1)从渗流通道不同尺度出发,由点到面逐级深入,采用铸体薄片分析、压汞分析、恒速压汞、CT扫描、古地磁定位、微地震监测以及水驱前缘监测等多种研究手段,综合开展了延长组低渗透储层裂缝特征研究,提供了一套针对延长组低渗透油藏裂缝特征的研究手段。(2)引入岩石力学中的压力拱效应,建立了延长组东西部油藏不同埋深压力拱比的计算方法,评价了压力拱比效应对储层应力敏感的影响。当储层半宽与储层埋深的比值大于0.1时,压力拱比效应不容忽视。(3)针对延长组低渗透油藏中孔细喉的孔隙结构特征,开展了非达西渗流实验、微观驱替实验、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油水渗流驱替实验,并对延长东部浅层压裂水平缝和西部压裂垂直缝的储层应力敏感性进行实验评价,揭示了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规律。(4)基于延长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物理模型,建立了基质系统考虑启动压力梯度和裂缝系统考虑应力敏感作用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开发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拟软件,模拟评价了启动压力梯度和应力敏感作用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完善了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理论。(5)从35组配方体系中筛选出适合延长组低渗透油藏CO2微泡沫体系的最佳配方,开发了一套CO2微泡沫动态驱油微观刻蚀模拟系统,实现了微泡沫驱油可视化过程。并开展了 CO2微泡沫注入性和驱油实验研究,优化出最佳的注入微泡沫速度和注入方式。在延长组低渗透油藏某区块现场应用效果良好。
胡文瑞,魏漪,鲍敬伟[7](2018)在《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基于对国内已开发低渗透油气资源的认识和研究,提炼了低渗透油气藏的开发理论,总结了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的关键技术,探讨了低渗透油气藏可持续发展的前景和技术方向。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主要形成了5个方面的理论与关键技术:(1)发展了低渗透储集层渗流、双重介质渗流、相对均质等理论;(2)研发了"储集层有利区与含气性预测相结合、叠前和叠后相结合"的井位优选技术;(3)完善了定向射孔多缝、多级加砂、多级暂堵、直井多层、水平井等体积压裂提高单井产量技术;(4)提出了整体降压、局部增压、聚能冲压解堵、精细分注、温和超前注水等增注保压技术;(5)形成了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提高采收率技术。继续经济有效开发低渗透储量,必须做好3方面的工作:(1)依靠技术进步,继续研发新技术、新方法、新工艺,建立低品位油藏效益开发新模式,确定主体技术界限并做好超前开发接替技术储备;(2)坚持"低成本技术+低成本管理"体系,通过"技术和管理的不断创新,建立一套完整的低成本二元集成创新体系";(3)争取国家优惠政策。
王见祥[8](2018)在《南堡凹陷堡古1区中深层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南堡凹陷堡古1区中深层储层,受物缘、沉积环境等影响,储集空间多样,渗透性较低,孔隙结构复杂,物性参数建模难度较大,非阿尔奇现象明显。产能影响因素较多,产能的精确评价难以把握。针对研究区实际情况,系统分析了研究区储层的岩性、物性、电性、含油性特征与关系。以压汞实验与核磁共振实验为基础结合薄片资料,构建三种孔隙结构分类方案:一是根据储层压汞特征,以主成分分析法(PCA)结合模糊均值聚类(FCM)建立孔隙结构分类方案;二是利用分形思想对储层核磁T2谱进行相对大、中、小孔的表征,比对储层压汞分形特征及薄片分形特征,确定储层连通孔具备分形特征,从而以储层连通孔占比情况确定储层孔隙结构类型;三是通过构建压汞系数与储层品质参数建立二者交会图版对储层孔隙结构进行分类,三种方案相互验证,确定储层存在四种孔隙结构类型。将孔隙结构与试采资料结合,分析目标区中深层储层产液能力,表明储层孔隙结构类型与产能具有良好对应关系。在储层参数评价方面,基于岩心刻度测井、孔隙结构分类建立了储层孔渗模型。结合分形理论,确定储层相对大、中、小孔隙,假设小孔隙基本不渗透,中等孔(过渡孔)渗透性中等,大孔渗透性好,基于此赋予中等孔权系数,确定对储层渗流直接贡献的有效孔隙部分,提供了一种新的渗透率建模方法;在岩石电阻率实验的基础上,建立不同矿化度、不同孔隙结构的饱和度参数模型,求取胶结指数,利用阿尔奇变参数模型,取得良好效果;分别从岩心分析角度及生产资料测试角度,建立了三种储层有效性评价模型,确定储层有效物性下限及对应的孔隙结构指数下限。根据不同流体间测井响应特征差异综合利用图版法与fisher判别法,对储层流体进行识别;由于储层特征对产能影响敏感程度不同,优选产能敏感影响因素,分别建立常规产能指数交会图版、基于储层分类的含油体积交会图版及神经网络法三种储层产能评价模型并相互印证,在研究区取得良好效果。
姜艳娇[9](2017)在《A地区低孔渗复杂储层导电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孔渗复杂储层是当前石油勘探开发的重点研究对象之一,对低孔渗复杂储层油气的勘探开发是油气稳定供应和老油田增储上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与常规的油气储层相比,研究区低孔渗存在储层物性差,孔隙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同一套储层电性差异大等特征,导致储层测井解释评价面临较多问题,其中确定储层电性特征的影响因素以及对不同类型储层进行产能预测与评价是目前测井研究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实际储层特征出发,采用岩心实验研究、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技术相结合的手段,开展低孔渗复杂储层的导电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为研究区低孔渗复杂油气藏有效地勘探及开发奠定基础。本文在对储层基本特征和“四性”关系特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目的层各层段间电性特征的差异性,结合数字岩心技术和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别从储层的内在因素和外在条件两方面研究了储层的导电机理。采用实际储层岩心构建了三维多组分数字岩心模型,从微观层面研究了岩石矿物组分、孔隙结构、地层水矿化度等因素对储层岩石电性的影响。通过建立有限大地层模型,基于油藏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井周泥浆侵入规律和电阻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储层电性特征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地层电阻率随着粘土矿物含量、导电矿物含量增加而降低,随着物性、孔隙结构变好而降低,随着地层水矿化度升高而降低;同一套地层有高矿化度泥浆侵入时,随着储层物性和连通性变好,泥浆侵入能力增强,井周电阻率降低,电测井响应为低值。从储层内在因素和储层外在条件揭示储层导电机理及电性差异原因,给出了研究区不同类型的电性特征主控因素和低阻气层成因量化排序。采用对电阻率影响差比,分析了不同类型低阻主控因素和量化排序,依次为:物性、粘土含量、重矿物含量、地层水矿化度,为指导低阻油气层解释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储层特征和储层导电机理研究的基础上,对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模型和电阻率校正开展了深入研究。考虑储层各层位间差异性,建立了多种孔隙度、渗透率储层参数评价模型。基于泥浆侵入规律研究成果,建立了时间推移和模拟和侵入反推校正两种电阻率侵入校正方法,可以根据储层物性特征、侵入条件和电测井响应特征确定适合的电阻率校正方法。利用侵入校正后的电阻率值计算地层含水饱度,有效的提高了含水饱和度参数的计算精度。考虑泥质附加导电、微孔隙水导电和可动水导电作用,以及导电组分的形状、结构对岩石电性的影响,建立了基于有效介质导电理论的饱和度计算方法。实际应用表明有效介质电阻率模型计算含水饱和度与岩心分析结果一致性显着,适于研究目的层含水饱和度参数的定量评价。论文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对储层产能影响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随着生产压差、有效厚度、孔渗综合指数和含气饱和度的增加,储层产气量增加,这些参数是储层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利用常规测井资料和电缆地层测试资料,建立了储层产能参数计算模型。基于研究区四性关系的分析,应用数字岩心显性分析了不同类型低渗透储层的特征差异,在流体分布特征及地层孔渗关系特征基础上,提出了四种“物性-电性-产能”划分模式,有效阐释了储层基本特征、流体分布和产能之间的关系,改进了测井对储层产能的判别能力。利用可表征储层产能参数及测井信息,建立了加权系数法、基于平面径向流和基于径向基函数神经网络储层产能定量计算模型。通过模型应用对比表明,引入岩性因子和导电因子的平面径向流模型,其产能评价精度高,适用于研究区复杂储层;基于RBF神经网络模型产能预测结果与测试结果一致性较好,模型的预测结果较理想,可以用于研究区气层产能预测及评价。
陈雨龙,张冲,石文睿,郭冀宁,秦瑞宝,余杰,周兴波[10](2016)在《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石盒子组低渗透天然气储层产能测井预测》文中研究表明在油气田勘探与开发中,低渗透储层产能测井预测是一个关键也是一个难点。依据测井、测试和岩心实验资料,首先针对自然生产与压裂生产的不同生产措施,确定物性下限,孔隙度10%、渗透率1×10-3μm2为自然生产储层物性下限,孔隙度6%、渗透率0.1×10-3μm2为储层产能物性下限;然后根据生产情况,将产能分为自然生产、压后产气大于10 000m3/d、压后产气3 00010 000m3/d和压后无产4个等级,总结常规测井响应特征,采用自然伽马与密度—中子视石灰岩孔隙度差值结合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建立产能分级预测模型;其次由渗流力学和毛管理论可知,压后每米无阻产气量与可动流体孔隙度呈现指数关系,利用核磁共振测井确定储层有效流动孔隙度,建立压后每米无阻产气量测井定量预测模型;最后将产能测井预测模型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石盒子组低渗透天然气储层的产能预测,预测结果与测试结果符合很好,压后定量预测结果与测试结果相对误差均在10%以内。
二、塔中油田低渗透储集层产能预测模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塔中油田低渗透储集层产能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1)安塞油田谭家营北区块开发调整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地质特征认识 |
1.3.2 油藏特征认识 |
1.3.3 开发动态分析及效果评价 |
1.3.4 开发调整对策研究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块地质特征研究 |
2.1 区块地质概况 |
2.1.1 研究区块地理位置 |
2.1.2 构造特征与沉积背景 |
2.2 研究区块开发历程 |
2.3 地层对比与小层划分 |
2.3.1 地层基本特征 |
2.3.2 地层对比方案 |
2.3.3 地层对比 |
2.3.4 构造特征 |
2.4 沉积微相及砂体展布研究 |
2.4.1 物源分析 |
2.4.2 沉积微相类型及其特征 |
2.4.3 相分析 |
2.5 研究区非均质性研究 |
2.5.1 层间非均质性 |
2.5.2 层内非均质性特征描述 |
2.5.3 平面非均质性特征描述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研究区油藏特征 |
3.1 温压系统 |
3.2 流体特征 |
3.2.1 地层水性质 |
3.2.2 原油物性 |
3.3 油气分布及控制因素 |
3.3.1 油藏富集规律 |
3.3.2 油藏分布特征 |
3.3.3 油藏类型及驱动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生产动态研究 |
4.1 开发特征分析 |
4.1.1 开发阶段划分与生产概况 |
4.1.2 油井产能分布及产量递减规律 |
4.1.3 油井含水分布及变化 |
4.1.4 注水井注水状况 |
4.1.5 地层能量保持状况 |
4.2 注水见效状况分析 |
4.2.1 见效类型 |
4.2.2 见效比例 |
4.2.3 见效井分布 |
4.2.4 见效方向 |
4.2.5 见效影响因素 |
4.3 水驱开发效果评价 |
4.3.1 水驱储量控制程度 |
4.3.2 水驱储量动用程度 |
4.3.3 存水率与采出程度 |
4.3.4 含水率与采出程度 |
4.3.5 注采比 |
4.4 油水运动规律及剩余油分布特征 |
4.4.1 油水运动规律 |
4.4.2 剩余油分布特征 |
4.4.3 剩余油分布影响因素 |
4.5 层系及井网适应性分析 |
4.5.1 现有井网形式 |
4.5.2 井排方向 |
4.5.3 现井网开发效果分析 |
4.5.4 井网适应性评价 |
4.6 单井产能及采油速度确定 |
4.6.1 区块内油井单井产能计算 |
4.6.2 合理采油速度计算 |
4.7 注水强度及注水量 |
4.7.1 最大初始注入量 |
4.7.2 注水量 |
4.8 开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4.9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综合治理方案 |
5.1 开发方案调整思路 |
5.2 综合治理方案 |
5.2.1 完善注采井网 |
5.2.2 单井提升产能措施 |
5.2.3 动态监测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目的及意义 |
1.1.1 选题来源 |
1.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成岩作用 |
1.2.2 孔隙结构 |
1.2.3 渗流特征 |
1.2.4 储层评价 |
1.3 研究内容、思路及方法、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3 创新点 |
1.4 完成工作量 |
第二章 研究区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质背景 |
2.2 地层特征 |
2.2.1 地层发育特征 |
2.2.2 小层精细对比 |
2.3 构造及沉积特征 |
2.3.1 构造特征 |
2.3.2 沉积特征 |
2.4 小结 |
第三章 储层地质特征研究 |
3.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3.1.1 岩石类型 |
3.1.2 碎屑成分特征 |
3.1.3 填隙物特征 |
3.1.4 碎屑结构特征 |
3.2 储层物性特征 |
3.2.1 物性参数特征 |
3.2.2 储层物性相关性分析 |
3.2.3 储层物性与碎屑组分相关性 |
3.3 成岩作用类型 |
3.3.1 压实作用 |
3.3.2 胶结作用 |
3.3.3 溶蚀作用 |
3.3.4 交代及破裂作用 |
3.3.5 成岩过程孔隙演化 |
3.4 储层成岩相划分及测井响应特征 |
3.4.1 长4+5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3.4.2 长6储层成岩相类型及其分布特征 |
3.4.3 储层不同成岩相测井识别 |
3.5 小结 |
第四章 储层微观孔隙结构特征 |
4.1 孔喉发育特征 |
4.1.1 孔隙类型 |
4.1.2 孔隙组合类型 |
4.1.3 喉道类型 |
4.1.4 图像孔隙特征 |
4.2 常规压汞技术表征孔喉结构 |
4.2.1 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4.2.2 孔喉参数特征 |
4.2.3 差异性分析 |
4.3 恒速压汞技术表征孔喉结构 |
4.3.1 实验原理及步骤 |
4.3.2 恒速压汞曲线特征 |
4.3.3 孔隙结构量化表征 |
4.3.4 压汞特征参数与物性关系 |
4.4 常规压汞与恒速压汞综合对比研究 |
4.5 小结 |
第五章 储层微观渗流特征 |
5.1 可动流体饱和度研究 |
5.1.1 核磁实验原理及步骤 |
5.1.2 核磁实验结果及分析 |
5.1.3 T2谱曲线特征研究 |
5.1.4 可动流体影响因素分析 |
5.2 油水相渗实验研究 |
5.2.1 实验测试结果分析 |
5.2.2 相渗曲线特征研究 |
5.2.3 油水相渗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
5.3 水驱油实验研究 |
5.3.1 水驱油实验测试 |
5.3.2 镜下渗流特征研究 |
5.3.3 驱油效率影响因素分析 |
5.3.4 注入水波及与驱油效率耦合规律研究 |
5.4 小结 |
第六章 储层综合分类评价 |
6.1 储层评价参数优选 |
6.1.1 基本特征参数 |
6.1.2 孔喉结构参数 |
6.1.3 渗流特征参数 |
6.1.4 储层分类评价参数标准 |
6.2 储层评价方法构建 |
6.2.1 储层评价方法 |
6.2.2 储层评价结果 |
6.2.3 不同储层类型微观特征与生产动态响应 |
6.3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及注气吞吐规律研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2.1 储层孔隙结构特征研究现状 |
1.2.2 衰竭开采研究现状 |
1.2.3 注气吞吐提高采出程度研究现状 |
1.2.4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第2章 新疆吉木萨尔致密油储层孔隙结构特征 |
2.1 基于铸体薄片的储层特征 |
2.1.1 储层岩性特征 |
2.1.2 储层物性特征 |
2.1.3 储集空间特征 |
2.2 基于压汞技术的储层类型划分 |
2.3 基于核磁共振技术的微-纳米级孔喉类型划分 |
2.3.1 核磁共振测试 |
2.3.2 孔喉类型划分 |
2.4 基于微-纳米CT技术的孔喉结构表征 |
2.4.1 微-纳米CT实验原理及装置 |
2.4.2 微-纳米CT扫描实验流程 |
2.4.3 微-纳米CT孔隙结构定量表征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规律及影响因素分析 |
3.1 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物理模拟实验系统的建立 |
3.2 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规律研究 |
3.2.1 压力变化规律 |
3.2.2 流量变化规律 |
3.2.3 采出程度变化规律 |
3.3 致密油储层弹性采出程度影响因素研究 |
3.3.1 压力对弹性采出程度的影响 |
3.3.2 渗透率对弹性采出程度的影响 |
3.3.3 流体黏度对弹性采出程度的影响 |
3.3.4 气油比对弹性采出程度的影响 |
3.4 致密油储层弹性采出程度预测模型推导 |
3.4.1 数学模型推导 |
3.4.2 模型验证 |
3.4.3 弹性开采主控因素分析 |
3.5 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孔隙动用特征 |
3.5.1 致密储层含油分布特征 |
3.5.2 致密储层弹性开采孔隙中原油动用特征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致密油储层CO_2吞吐影响因素及剩余油产出规律研究 |
4.1 致密油原油高压物性测试 |
4.1.1 原油组分分析 |
4.1.2 原油-CO_2膨胀实验研究 |
4.1.3 CO_2-原油最小混相压力测定 |
4.2 致密油储层CO_2吞吐实验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实验装置 |
4.2.3 实验方法 |
4.3 致密油储层CO_2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4.3.1 吞吐周期对致密油藏CO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4.3.2 生产压力对致密油藏CO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4.3.3 渗透率对致密油藏CO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4.3.4 模拟油黏度对致密油藏CO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4.3.5 焖井时间对致密油藏CO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4.4 致密油储层CO_2吞吐可行性分析 |
4.5 致密油储层CO_2吞吐提高采出程度机理定性分析 |
4.5.1 溶解降粘 |
4.5.2 原油体积膨胀 |
4.5.3 CO_2-原油混相效应 |
4.5.4 CO_2对原油组分的萃取 |
4.5.5 CO_2分子扩散与置换 |
4.6 致密油储层CO_2吞吐剩余油产出规律研究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致密油储层N_2吞吐影响因素研究 |
5.1 致密油储层N_2吞吐实验 |
5.1.1 实验装置及流程 |
5.1.2 实验材料 |
5.1.3 实验条件与方法 |
5.2 致密油储层N_2吞吐影响因素分析 |
5.2.1 吞吐周期对致密油藏N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5.2.2 生产压力对致密油藏N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5.2.3 渗透率对致密油藏N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5.2.4 黏度对致密油藏N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5.2.5 焖井时间对致密油藏N_2吞吐效率的影响 |
5.3 致密油储层CO_2吞吐、N_2吞吐效果对比分析 |
5.3.1 CO_2吞吐、N_2吞吐累计采出程度对比 |
5.3.2 CO_2吞吐、N_2吞吐换油率分析 |
5.3.3 CO_2吞吐、N_2吞吐增产可行性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致密油藏双水平井参数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裂缝数量、间距和长度优化研究 |
1.2.2 布缝方式与水平段长度优化研究 |
1.2.3 存在的主要问题 |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主要研究成果 |
第2章 致密油储层特征及评价指标 |
2.1 致密油储层特征 |
2.1.1 与烃源岩共生 |
2.1.2 储层物性差 |
2.1.3 低资源丰度 |
2.1.4 泥质含量高 |
2.1.5 原油性质好 |
2.1.6 微裂缝发育 |
2.1.7 高毛细管力 |
2.1.8 存在启动压力梯度 |
2.1.9 高束缚水及残余油饱和度 |
2.1.10 压裂初期产量较高 |
2.2 致密储层评价标准及分类 |
2.2.1 致密油储层评价指标 |
2.2.2 致密油储层分类 |
2.3 致密油储层渗流特征 |
2.3.1 储层压裂改造模型渗流机理 |
2.3.2 基质内渗流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长庆W油藏水平井开发可行性 |
3.1 油藏地质特征及水平井目的层筛选 |
3.1.1 W油藏M段描述 |
3.1.2 水平井目的层筛选 |
3.2 水平井产能 |
3.2.1 普通水平井 |
3.2.2 压裂水平井 |
3.3 水平井开采可行性分析 |
3.3.1 泄油面积 |
3.3.2 储集层厚度 |
3.3.3 流体粘度 |
3.3.4 渗透率各向同性 |
3.3.5 渗透率各向异性 |
3.3.6 地层损害 |
3.4 小结 |
第4章 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和优化设计 |
4.1 致密油藏数值模拟模型建立 |
4.2 影响水平井的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2.1 裂缝条数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4.2.2 裂缝长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4.2.3 水平井筒长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4.2.4 水平井筒间距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4.2.5 裂缝导流能力对水平井产产量的影响 |
4.2.6 布缝方式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4.2.7 基质渗透率和基质孔隙度对水平井产能的影响 |
4.2.8 启动压力梯度对水平井产量的影响 |
4.3 多因素正交分析及参数优化设计 |
4.3.1 正交试验设计方法概念和意义 |
4.3.2 双水平井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4.4 小结 |
第5章 结论和认识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5)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
1.2.1 成岩相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孔隙表征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孔隙渗流特征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技术方案 |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地质概况 |
2.2 小层划分 |
2.3 沉积特征 |
2.4 物源分析 |
2.5 成藏特征 |
第三章 成岩作用研究 |
3.1 成岩作用类型 |
3.1.1 压实作用 |
3.1.2 胶结作用 |
3.1.3 交代作用 |
3.1.4 溶蚀作用 |
3.1.5 微裂隙作用 |
3.2 成岩阶段及特征 |
3.2.1 成岩阶段划分 |
3.2.2 成岩阶段演化特征 |
3.3 成岩作用影响因素 |
3.4 成岩过程孔隙定量演化 |
3.5 成岩相分类及测井识别 |
3.5.1 成岩相分类及特征 |
3.5.2 不同成岩相测井响应特征 |
第四章 不同成岩相储层岩石及物性特征 |
4.1 储层学特征 |
4.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2 不同成岩相岩石学特征 |
4.2 储层物性特征研究 |
4.2.1 储层物性分布特征 |
4.2.2 不同成岩相物性相关性 |
4.3 储层非均质性特征研究 |
4.3.1 宏观非均质性 |
4.3.2 不同成岩相宏观非均质性 |
第五章 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特征 |
5.1 储层孔喉特征研究 |
5.1.1 孔隙及喉道特征 |
5.1.2 不同成岩相孔隙和喉道特征 |
5.2高压压汞实验 |
5.2.1 实验原理及孔隙分类 |
5.2.2 不同成岩相毛管压力曲线特征 |
5.2.3 不同类型成岩相孔隙结构参数特征 |
5.3恒速压汞实验 |
5.3.1 实验原理 |
5.3.2 不同成岩相孔喉进汞特征 |
5.3.3 不同成岩相孔隙结构特征 |
第六章 不同成岩相渗流特征及影响因素 |
6.1 核磁共振测试 |
6.1.1 实验原理及结果 |
6.1.2 不同成岩相可动流体赋存特征 |
6.1.3 可动流体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6.2 气水相渗实验 |
6.2.1 相渗曲线形态特征 |
6.2.2 典型成岩相相对渗透率曲线特征 |
6.2.3 束缚水饱和度影响因素分析 |
第七章 不同成岩相气水分布及生产特征研究 |
7.1 研究区地层水赋存特征 |
7.1.1 研究区地层水赋存状态 |
7.1.2 含水对气田开发的影响 |
7.2 不同成岩相气水赋存特征 |
7.2.1 物性对气水分布影响 |
7.2.2 毛细管力对气水分布影响 |
7.3 不同成岩相生产动态分析 |
结论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科研成果 |
致谢 |
(6)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与CO2微泡沫驱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低渗透油藏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孔隙特征研究进展 |
1.2.2 储层裂缝特征研究进展 |
1.2.3 非达西渗流研究现状 |
1.2.4 启动压力梯度研究现状 |
1.2.5 应力敏感性研究现状 |
1.2.6 油田开发过程中压力拱研究现状 |
1.2.7 裂缝性油藏渗流理论研究进展 |
1.2.8 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进展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1.4.1 主要研究成果 |
1.4.2 创新点 |
第2章 低渗透储层裂缝特征综合研究 |
2.1 延长组油层物性特征 |
2.2 延长组油层孔喉特征研究 |
2.2.1 常规分析方法研究 |
2.2.2 岩心恒速压汞实验研究 |
2.2.3 岩心CT扫描实验研究 |
2.3 延长组油层裂缝特征研究 |
2.3.1 微裂缝发育特征研究 |
2.3.2 岩心及裂缝方位古地磁分析 |
2.3.3 人工裂缝特征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考虑压力拱效应的中浅层油藏应力敏感研究 |
3.1 岩土工程中和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压力拱效应 |
3.1.1 岩土工程中的压力拱效应 |
3.1.2 油田开发过程中的压力拱效应 |
3.2 考虑油藏开发过程压力拱效应的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3.2.1 考虑压力拱效应的应力与有效应力计算方法 |
3.2.2 压力拱比计算模型 |
3.2.3 不同开发阶段压力拱比的变化 |
3.2.4 应力敏感效应的多参数敏感性分析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低渗透储层岩心非线性渗流特征实验研究 |
4.1 岩心非达西渗流规律实验研究 |
4.1.1 实验原理 |
4.1.2 试剂与仪器 |
4.1.3 实验方法 |
4.1.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2 低渗储层油水微观驱替实验研究 |
4.2.1 实验样品和实验装置 |
4.2.2 实验步骤 |
4.2.3 水驱油过程结果分析 |
4.3 低渗储层启动压力梯度实验研究 |
4.3.1 启动压力梯度实验方法 |
4.3.2 延长组不同油层启动压力梯度实验 |
4.4 岩心油水渗流驱替实验研究 |
4.4.1 实验原理 |
4.4.2 试剂与仪器 |
4.4.3 实验方法 |
4.4.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 应力敏感实验研究 |
4.5.1 实验原理 |
4.5.2 实验装置和方案 |
4.5.3 实验计算方法 |
4.5.4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5.5 渗透率与围压关系研究 |
4.5.6 应力敏感性评价 |
4.6 延长东部浅油层压裂水平缝一井一缝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4.6.1 不同压裂缝生产过程中压力拱变化 |
4.6.2 压力拱效应对浅油层生产过程一井一缝应力敏感的影响 |
4.7 延长东部浅油层压裂水平缝一井多缝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4.8 延长西部压裂垂直缝储层应力敏感评价 |
4.8.1 延长西部油层压裂一井一缝应力敏感评价 |
4.8.2 延长西部油层一井多缝压力敏感性 |
4.9 本章小结 |
第5章 裂缝性低渗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与机理模拟 |
5.1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几何模型 |
5.2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学模型 |
5.2.1 模型基本假设条件 |
5.2.2 数学模型的建立 |
5.2.3 模型定解条件 |
5.2.4 井模型 |
5.3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数值模型 |
5.3.1 压力方程的推导 |
5.3.2 微分方程离散化 |
5.3.3 差分方程的线性化 |
5.3.4 线性方程组的解法 |
5.4 裂缝性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模拟研究 |
5.4.1 模拟程序设计 |
5.4.2 机理模拟基本参数 |
5.4.3 启动压力梯度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 |
5.4.4 应力敏感对裂缝性低渗透油藏开发动态的影响 |
5.5 延长东部和西部井网井距参数设计方法 |
5.5.1 延长东部特低渗油藏考虑浅油层的井距设计方法 |
5.5.2 延长西部低渗油藏井网井距确定方法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低渗透油藏CO_2微泡沫驱油研究 |
6.1 耐高矿化度CO_2微泡沫起泡剂的筛选 |
6.1.1 实验仪器和实验药品 |
6.1.2 起泡剂评价方法 |
6.1.3 表面活性剂初步筛选 |
6.1.4 起泡剂体系筛选 |
6.1.5 微泡沫尺寸 |
6.2 CO_2起泡体系性能评价 |
6.2.1 蠕虫状胶束形貌 |
6.2.2 抗温性能评价 |
6.2.3 抗盐性评价 |
6.2.4 粘弹性评价 |
6.3 CO_2微泡沫体系影响因素分析 |
6.3.1 pH对泡沫性能的影响 |
6.3.2 矿化度对体系表界面张力的影响 |
6.3.3 岩石润湿性对泡沫稳定性的影响 |
6.3.4 原油对微泡沫性能的影响 |
6.3.5 老化时间对体系热稳定性的影响 |
6.3.6 静态吸附对泡沫体系的影响 |
6.4 CO_2微泡沫驱油微观刻蚀模拟研究 |
6.4.1 微观刻蚀玻璃薄片的制备 |
6.4.2 CO_2泡沫驱油实验过程 |
6.4.3 CO_2微泡沫驱油机理分析 |
6.5 CO_2微泡沫注入性实验 |
6.5.1 实验步骤 |
6.5.2 泡沫注入性实验分析 |
6.6 CO_2微泡沫驱油实验 |
6.6.1 实验过程 |
6.6.2 驱油结果分析 |
6.7 CO_2微泡沫驱技术应用 |
6.8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和建议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7)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中国低渗透油气藏资源状况 |
2 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 |
2.1 低渗透储集层渗流理论 |
2.1.1 低速非达西渗流机理 |
2.1.2 压敏效应作用机理 |
2.1.3 滑脱效应作用机理 |
2.2 双重介质渗流理论 |
2.3 相对均质理论 |
2.4 经济界限理论 |
3 低渗透油气藏关键开发技术 |
3.1 早期油藏描述技术 |
3.2 低渗透气藏井位优选技术 |
3.3 压裂改造技术 |
3.3.1 定向射孔多缝压裂技术 |
3.3.2 多级加砂压裂技术 |
3.3.3 多级暂堵压裂技术 |
3.3.4 直井多层压裂技术 |
3.4 注水提高采收率技术 |
3.4.1 注水工艺技术 |
3.4.2 注采井网优化技术 |
3.4.3 温和超前注水技术 |
3.5 水平井开发技术 |
3.5.1 水平井注采井网优化技术 |
3.5.2 水平井压裂改造技术 |
3.6 CO2驱油技术 |
4 可持续发展前景与建议 |
(8)南堡凹陷堡古1区中深层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1.2.2 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
1.2.3 储层参数建模 |
1.2.4 储层有效性评价及流体评价 |
1.2.5 储层产能评价研究现状 |
1.3 研究工区概况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中深层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分析 |
2.1 储层特征研究 |
2.1.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2.1.2 储层物性特征 |
2.1.3 储层电性特征 |
2.1.4 储层含油性特征 |
2.2 储层“四性”关系研究 |
2.2.1 储层岩石学特征与物性关系 |
2.2.2 储层物性与含油性关系 |
2.2.3 储层含油性与岩性关系 |
2.3 小结 |
第三章 中深层储层孔隙结构研究 |
3.1 储层孔隙结构总体特征。 |
3.2 储层孔隙结构分类 |
3.2.1 基于压汞实验资料的孔隙结构分类 |
3.2.2 基于核磁共振资料的孔隙结构分类 |
3.2.3 基于储层品质-压汞系数的孔隙结构分类 |
3.3 孔隙结构分类与储层产能分析 |
3.4 小结 |
第四章 中深层储层参数建模研究 |
4.1 储层泥质含量建模 |
4.2 储层孔隙度建模 |
4.2.1 回归拟合法计算孔隙度 |
4.2.2 岩石物理体积模型计算孔隙度 |
4.3 储层渗透率计算 |
4.3.1 常规孔渗拟合 |
4.3.2 基于孔隙结构分类的渗透率拟合 |
4.3.3 孔隙分量计算渗透率 |
4.4 储层饱和度建模 |
4.4.1 饱和度指数确定 |
4.4.2 胶结指数确定 |
4.4.3 饱和度建模确定 |
4.5 小结 |
第五章 中深层储层有效性分析及流体评价 |
5.1 储层有效性评价 |
5.1.1 含油产状法 |
5.1.2 有效喉道法 |
5.1.3 测试法 |
5.1.4 有效储层下限确定 |
5.2 流体识别 |
5.2.1 图版法 |
5.2.2 Fisher判别法 |
5.3 小结 |
第六章 中深层储层产能评价 |
6.1 产能指数法 |
6.2 基于储层分类的含油体积图版法 |
6.3 神经网络法 |
6.4 小结 |
结论与认识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A地区低孔渗复杂储层导电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低孔渗储层导电机理研究进展 |
1.2.2 低孔渗储层产能预测研究进展 |
1.3 论文研究内容和研究目标 |
1.4 论文的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储层特征及“四性”关系研究 |
2.1 储层特征研究 |
2.1.1 岩性特征 |
2.1.2 物性特征 |
2.1.3 孔隙结构特征 |
2.1.4 储层流体分布特征 |
2.2 储层“四性”关系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储层导电机理研究 |
3.1 储层岩电实验规律研究 |
3.1.1 常温常压岩电规律实验研究 |
3.1.2 岩电参数变化规律研究 |
3.2 基于数字岩心研究岩石电性研究 |
3.2.1 X射线CT方法构建多组分三维数字岩心 |
3.2.2 数字岩心研究岩石电性方法原理 |
3.2.3 数字岩心模拟算法验证 |
3.2.4 基于数字岩心电性特征研究 |
3.2.5 基于数字岩心的低电阻率成因定量分析 |
3.3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的岩石电性研究 |
3.3.1 油藏数值模拟理论基础 |
3.3.2 油藏数值模拟模型求解方法 |
3.3.3 基于油藏数值模拟电性特征研究 |
3.3.4 阵列侧向测井响应与泥浆侵入分析 |
3.4 储层低阻成因机理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储层参数定量评价模型研究 |
4.1 岩石矿物组分计算模型 |
4.1.1 引入M、N、P参数 |
4.1.2 矿物组分定量计算模型研究 |
4.2 泥质含量计算模型 |
4.3 孔隙度计算模型 |
4.3.1 中子—密度组合计算孔隙度 |
4.3.2 分层位回归计算孔隙度 |
4.4 渗透率计算模型 |
4.4.1 基于孔隙度建立渗透率计算模型 |
4.4.2 基于地层因素建立渗透率模型 |
4.4.3 基于矿物组分建立渗透率模型 |
4.4.4 储层渗透率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
4.5 束缚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4.6 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4.6.1 电阻率侵入校正 |
4.6.2 Simandoux公式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4.6.3 基于有效介质导电理论含水饱和度计算模型 |
4.6.4 含水饱和度模型应用效果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储层产能预测方法研究 |
5.1 储层产能影响因素分析 |
5.1.1 储层物性对产能的影响 |
5.1.2 生产压力对产能的影响 |
5.1.3 储层有效厚度对产能的影响 |
5.1.4 储层含气饱和度对产能的影响 |
5.1.5 天然气粘度对产能的影响 |
5.1.6 表皮系数对产能的影响 |
5.2 储层产能参数计算模型 |
5.2.1 储层有效厚度 |
5.2.2 储层压力 |
5.2.3 有效渗透率 |
5.2.4 表皮系数 |
5.2.5 供液半径 |
5.2.6 流体参数 |
5.3 储层电性与产能特性关联分析 |
5.3.1 储层电性、渗流性和产能关联性 |
5.3.2 储层模式划分 |
5.4 储层产能预测模型 |
5.4.1 加权系数产能预测模型 |
5.4.2 基于平面径向流产能预测模型 |
5.4.3 RBF神经网络产能预测模型 |
5.5 产能预测应用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主要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 |
(10)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石盒子组低渗透天然气储层产能测井预测(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地质概况 |
2 储层产能测井预测 |
2.1 确定物性下限 |
2.2 分级产能测井预测 |
2.3 压后产能测井定量预测 |
3 应用效果分析 |
4 结论 |
四、塔中油田低渗透储集层产能预测模型(论文参考文献)
- [1]安塞油田谭家营北区块开发调整方案研究[D]. 崔嘉祯. 西安石油大学, 2020(11)
- [2]鄂尔多斯盆地王盘山区延长组储层微观孔隙结构及渗流特征表征[D]. 韩进. 西北大学, 2020(01)
- [3]致密油储层弹性开采及注气吞吐规律研究规律研究[D]. 马铨峥.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20(02)
- [4]致密油藏双水平井参数优化研究[D]. 宋建.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3)
- [5]苏48区盒8段储层不同成岩相微观孔隙结构及生产动态响应特征研究[D]. 白云云. 西北大学, 2019(04)
- [6]延长组低渗透油藏非线性渗流机理与CO2微泡沫驱油研究[D]. 高振东.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6)
- [7]中国低渗透油气藏开发理论与技术进展[J]. 胡文瑞,魏漪,鲍敬伟.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8(04)
- [8]南堡凹陷堡古1区中深层储层测井评价方法研究[D]. 王见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7)
- [9]A地区低孔渗复杂储层导电机理及产能预测方法研究[D]. 姜艳娇.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7(07)
- [10]鄂尔多斯盆地某地区石盒子组低渗透天然气储层产能测井预测[J]. 陈雨龙,张冲,石文睿,郭冀宁,秦瑞宝,余杰,周兴波.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