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构造研究进展

活动构造研究进展

一、Advances on Active Tectonics Research(论文文献综述)

李洪丽[1](2021)在《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文中指出中国地震发震频繁且严重,是全球在板块内部发生8.0级以上强震最多的国家,主要原因是中国大陆周边构造极其复杂。中国整体处于全球两大地震带-环太平洋地震带与欧亚地震带之间,由于受来自太平洋板块、菲律宾海板块以及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导致中国大陆地震断裂带发育密集。上个世纪以来,共计有近800次的6.0级以上强震发生在中国,遍布除浙江省、贵州省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之外的所有省、自治区和直辖市。中国占世界7%的土地,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强震,是世界上大陆强震最多的国家。中国地震活动具有发生频次高、震级强度大、震源深度浅、分布面积广、且存在独特性等特征。20世纪以来,中国由于地震灾害造成55万多人失去生命,占全世界地震灾害死亡总数的53%。地震是最大的自然灾害之一,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有效的短临地震预报是减少灾害的最有效手段之一,但地震预报目前仍是科学界的未解之难题,主要因为地球内部结构极其复杂,地震孕震、发震机制不清楚。大陆内部的强震的孕育、发生于地球内部地壳复杂结构密不可分。虽然前人针对不同地区强震做了相关的研究,但所有研究均针对单一震群或几个地震展开,缺乏全面的地震震例分析,本研究对华北地区26个强震和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的地震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这些地震具有处于不同的构造环境、发生于不同的时代、差异较大的成因,深入分析几十个强震震源区地震速度和泊松比结构特征,提取了不同地震相同的构造特点,统一建立了大陆内部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为未来发生地震的危险性评估提供理论支持。本文以研究地壳结构横向不均匀性复杂结构与强震孕育、发生机制为研究目标,收集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震波震相走时数据,选取适合于不同数据体的、先进的走时层析成像方法(包括考虑地球内部复杂界面和区域地壳结构的地震走时层析成像方法与适应于密集地震区双差走时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中国华北、东北及吉林松原震区高分辨率的地震波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结构,进一步探讨了研究区强震孕育与地壳横向不均匀性的关系,提出了大陆强震孕育、发生的机制模型,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松辽盆地具有独特性,是东北地区主要的地震活动构造单元,东北地区地壳内的主要中强震均发生在盆地周边与盆地内部,这与松辽盆地的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岩石圈结构显示松辽盆地部分岩石圈发生了拆沉,并导致软流圈物质上涌,这是松辽盆地构造活动相对活跃的主要原因。(2)松原震群区主要表现为低P波速度、低S波速度和低波速比结构。而中国大陆内部,尤其是从华北地区大地震(>6.0级)的研究来看,大地震主要发生在高P波和S波速度异常过渡带,偏向高速一侧,高、低泊松比异常分界区域,所以推测松原地震区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低。(3)高分辨率P波速度、S波速度和泊松比模型显示,华北地区26次强震中绝大多数地震震源位置的地壳结构具有相同的特征,即均发生在高、低地震波速度异常边界和高、低泊松比异常过渡位置,震源附近的下地壳存在大范围的低速高泊松比异常;流体和部分熔融体均会引起地壳岩石地震波速度降低和泊松比升高,推测华北地区的下地壳中富含流体或部分熔融体;(4)大陆内部强震多发生于高速与低速异常交界部位,偏向于高速体一侧,推测由于高速区域通常是脆性地壳岩层,应力易于集中而引发地震;然而低速度区域则可能是地壳岩层破碎程度高、富含流体或温度较高的地区,这些区域所发生的构造运动往往是无震形变。(5)对比于俯冲带区域的地震,提出大陆内部强震孕育、触发的复合地震模型,即大陆强震多发生在地震波高速区域、具有脆性岩层的上地壳,容易集中应力;由于无大量流体的注入,下地壳的低速、高导层的弱化,是上地壳发生强震的诱因。

王彦君[2](2020)在《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文中研究说明准噶尔盆地是我国陆上油气资源当量超过100亿吨的四大含油气盆地之一。经过70多年的勘探开发,盆地内埋深浅于4500m的中~浅层探区内油气勘探程度普遍较高,再获勘探大发现的概率越来越小。深层~超深层成为准噶尔盆地油气勘探必然选择。自晚古生代以来,受控于海西~喜山期多期构造运动叠加、改造作用,不同时代、不同类型的原型盆地垂向叠合形成了现今准噶尔大型叠合盆地;多期构造作用伴随着油气生成、运移、聚集、改造甚至破坏的全过程,进而控制着现今油气藏的分布。深层油气勘探面临着一系列关键地质问题。本次研究立足于多期构造控藏的角度,重点聚焦如下3个关键的科学和勘探问题:(1)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演化过程及不同演化阶段沉积盆地类型;(2)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对油气藏形成和分布的宏观控制作用;(3)深层油气藏分布规律和勘探有利区带。综合最新横跨盆地二维地震和重点探区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深层钻井资料及前人研究成果,对准噶尔盆地构造变形几何学、运动学特征,原型盆地发育特征及演化过程,以及多期构造叠加改造控藏作用进行系统研究,(1)运用Land Mark地震资料解释系统,追踪地震反射层位,识别断层、区域性构造不整合面及生长地层,编制地层厚度图;(2)运用2D-MOVE软件平衡剖面恢复技术反演不同地质时期构造变形;(3)运用Basin Mod软件重建重点生烃凹陷埋藏史和热演化史。获得如下几点新认识。1)在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基础上,厘定了准噶尔盆地构造演化阶段。自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阶段“伸展-聚敛”构造旋回。每一旋回,盆地应力体制均从早期的伸展或稳定开始,到晚期聚敛造山环境结束。基于格架地震大剖面构造解析和平衡剖面构造恢复,识别了7期明显的区域性构造变形(2期伸展,5挤压)。2期伸展变形分别与早二叠世、早侏罗世造山后应力松弛有关。早二叠世强伸展变形造成盆地内广泛发育地堑-地垒构造与半地堑构造;早侏罗世弱伸展变形主要发生在盆地南部,正断层断距和延伸长度较小,构造活动强度明显弱于早二叠世。5期挤压构造变形分别与晚二叠世、晚三叠世晚期、中侏罗世晚期-晚侏罗世、晚白垩世及晚新生代区域性碰撞/增生造山事件密切相关。总体上,盆地边缘构造变形强烈,以逆冲推覆及褶皱变形为主,盆地中央变形较弱。其中晚侏罗世、晚喜山期区域构造作用分别导致盆地内强烈的褶皱和掀斜作用,整个盆地经历了剧烈调整和改造。目前,准噶尔盆内沉积地层整体呈现南厚北薄楔形几何形态和南低北高的构造格局。2)厘定了准噶尔盆地不同演化阶段盆地原型及时-空域复合-叠合特征。在5阶段周期性“伸展-聚敛”区域构造作用控制下,二叠纪以来准噶尔盆地经历了5个构造-沉积演化阶段。每一演化阶段,盆地由早期的伸展断陷或中性坳陷盆地逐渐演变为挤压性前陆或坳陷盆地;湖盆由早期水进、扩张演变为晚期水退、萎缩;每一构造-沉积旋回层下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正旋回,上部沉积地层粒度为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反旋回。早二叠世准噶尔盆地为多个次级裂谷盆地组成的复合型盆地,中二叠世演变为裂后坳陷盆地,至晚二叠世成为挤压型坳陷盆地;早三叠世~晚三叠世早期,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三叠世晚期转变为弱缩短坳陷和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侏罗世准噶尔盆地为弱伸展坳陷盆地,中侏罗世为中性坳陷盆地,至晚侏罗世演变为陆内前陆复合盆地;早白垩世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晚白垩世演变为挤压性坳陷盆地;古近系准噶尔盆地为中性坳陷盆地,中新世-全新世演变为陆内再生前陆盆地。不同演化阶段不同类型沉积盆地纵向上叠加,形成了典型的叠合盆地。3)深化认识了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对油气成藏要素(源、储、盖、圈)、成藏过程(生、排、运、聚)及早期油藏(调整、改造及破坏)的控制作用。在多期构造-沉积旋回,多阶段多类型盆地纵向叠合背景下,准噶尔盆地内形成了多套生、储、盖组合,发育多层多种类型圈闭,发育多套复合疏导体系,造就了准噶尔盆地“满盆”、全层系、多层组含油的格局;发生多期、多区生排烃作用,多期、多方向油气运移及成藏过程;晚期构造变动会调整、改造或破坏早期形成的油藏,使早期形成的油藏进一步复杂化。4)提出深层油气勘探的有利区带。以4500米作为“深层”油气勘探的深度标准,盆地西北缘、腹部和东部探区深层勘探目的层段主要集中在石炭系和二叠系地层中;在盆地南缘探区,“深层”勘探对象主要为白垩系吐谷鲁群区域盖层之下的侏罗系—下白垩统清水河组储集层。靠近生烃中心、位于油气运移优势路径上的深层圈闭,最有可能充注成藏。石炭、二叠系有利区带包括:(1)红车-克百-乌夏断裂带下盘断块圈闭群;(2)紧邻生烃凹陷古隆起迎烃面——如莫索湾凸起周边,夏盐-石西凸起西、南侧,白家海凸起南侧,北三台凸起西侧的构造-岩性圈闭群;(3)生烃凹陷上倾方向地层-岩性圈闭群。侏罗系含油气系统深层勘探有利区带包括:(1)霍-玛-吐断裂带下盘深大构造背斜群,阜康断裂带下盘掩伏构造;(2)前缘斜坡区岩性地层圈闭群。

郑文俊,张培震,袁道阳,吴传勇,李志刚,葛伟鹏,王伟涛,王洋[3](2019)在《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研究经历了近百年历程,特别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取得了诸多研究成果和显着进展,大量的针对性、专业性、目标性极强的调查和综合性研究工作,奠定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定量研究的基础成果。文章通过回顾活动构造研究历史,综合大量已有研究成果,总结了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作用。综合认为,中国大陆特殊的构造位置,造就了复杂的构造格局,受不同方向板块运动的影响,致使现今活动构造的运动性质差异明显。从总体上看,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几何图像主要体现为由受控于区域性大断裂的不同性质和规模的活动构造共同构成。文章分区对活动构造的基本特征、几何图像、运动特征及对地震的控制作用进行了总结,并结合中国大陆动力学总体特征,以及活动构造对中国大陆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的控制作用,对重点区域动力过程及模式进行了总结。结合目前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发展,对活动构造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提出了展望。

吴中海[4](2019)在《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文中研究说明活断层是在最近地质时期持续活动,并且未来仍将活动的断裂。活断层作为破坏性地震的主要危险源及其可能衍生的多种潜在灾害作用,意味着它的存在对所在区域的城镇发展和重要基础设施建设都存在难以回避的灾害风险问题。而中国是世界上活断层数量多且遭受相关灾害影响特别严重的国家之一,如何科学评价活断层危险性且有效减轻相关的灾害风险必然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面临的重大课题。而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是评价活断层灾害风险的重要依据。在全面系统地梳理分析国内外在这一领域的历史与现状基础上,介绍并总结了代表性国家和地区、相关的规范标准以及活断层编图与空间数据库建设工程等所采用的活断层定义和分类方案。综合分析与对比结果表明,在制定科学合理的活断层定义及分类方案时,必须综合考虑区域的现今构造动力学背景、现有技术手段及地质上的可操作性、应用目的和社会对活断层风险的可接受程度等因素。活断层定义的关键是过去活动时限及潜在发震能力的选择或确定,前者涉及"新构造、第四纪、晚第四纪、全新世和历史上"共5个不同时间尺度,后者包括"M≥5.0的破坏性地震、M≥6.0的强震和M≥6.5的可能产生地表位移或变形的地震"共3类。晚第四纪和全新世等短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适合应用于构造活动强烈的板块边界带,但第四纪和新构造等长时间尺度的活断层定义在板内变形区和稳定大陆区,或包含了多种不同活动构造域的区域更为可取。而M≥5.0地震适用于作为区域性防震减灾的震级标准, M≥6.5地震一般可作为活断层避让规范或法规中的标准。国内外最常见的活断层分类方案是基于断裂活动强度与频度(主要通过断层滑动速率与地震复发间隔两个定量参数来体现)和活动时代的分类。但在确定不同级别断层的具体定量参数时,需要综合考虑区域内主要活断层活动强度和活动时代的差异性与现有数据的多寡及有效性,从而达到分类方案可有效区分不同级别活动断裂的目的。另外,活断层评价中还经常涉及活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问题,前者反映的是断裂过去的活动状态,主要通过断层的最新活动时间、平均滑动速率和大地震平均复发间隔等定量参数体现,而断层的危险性主要针对的是活断层在人类社会所关心时段内或工程寿命期内,断裂活动可能造成的灾害及其风险程度,需要在判定断裂活动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未来强震可能出现的位置、震级的大小、地表断层的分布以及一旦发生强震可能造成的地质灾害类型及分布等,通过合理区分出断层的危险性为政府管理部门和工程规划建设部门有效减轻、防控或管理活断层灾害风险提供更具实用性的依据。目前,世界上活断层比较发育且灾害影响显着的典型国家和地区都十分重视全国范围内的活断层普查工作,并把综合编制可更新的且公开共享的全国性活断层图及空间数据库作为长期且重要的基础地质工作,以及有效应对活断层灾害风险和服务社会的重要方式。其中美国西部地州和新西兰等制定的活断层避让法规或规范,非常值得活断层数量多且相关灾害问题突出的中国或类似的国家和地区借鉴。

李萌[5](2019)在《藏东邦达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工程意义》文中指出邦达断裂位于青藏高原东部,邻近欧亚板块和印度板块的分界,隶属于超岩石圈断裂——班公湖—怒江蛇绿岩带东边界断裂之东段,得天独厚的大地构造位置和错综复杂的区域地质背景,造就了该区活动断裂发育,地震活动频繁,不良地质现象频发,区域地壳稳定性差的构造格局。因此对邦达断裂活动特征的调查研究并对其活动性的厘定显得至关重要,且对于如何择取适宜周缘工程规划建址区的稳定性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野外实际地质调查,结合地震地质解译、遥感地质解译、粒内显微构造研究、活断层测年、地球物理分析、模糊数学计算等综合技术方法和手段,对邦达断裂控制范围内的构造活动特征进行了深入研究,特别是晚第四纪以来的构造活动,并对新拟建工程区的建设适应性作出初步评价。邦达断裂处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东界断裂向北东凸起的转折部位,板块挤压碰撞导致深部物质地侧向逃逸,在地表不仅体现在江河流向、山脉走向的改变,也实现了构造转换,致使邦达断裂的运动性质在时间尺度和空间位置上具有阶段性和差异性。中生代末期,随着怒江特提斯洋盆逐渐闭合消亡,区域上转入陆内会聚,高原隆升阶段,断裂运动方式主要为南西侧结合带中的混杂岩建造逆冲推覆于北东侧的碎屑岩建造之上,而在挽近阶段,断裂则在水平方向上呈现右行走滑的运动特性。研究区属于特提斯构造域东段,区域上广泛发育大规模的活动断裂和强烈的地震活动,郭庆-谢坝断裂和色木雄断裂在斜向上的错断,一方面造成了邦达断裂在走向上的分段性,另一面方面吸收和传递了断裂释放的动能,限制了邦达断裂中段的活动性,通过对这些不同断层,同一断层的不同段落,在地形地貌、第四系构造地质、年代学等方面的对比分析,确定了邦达断裂中段自晚第四纪至今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同时,经过对邦达断裂活动特征的深入研究,对断裂附近新拟建工程区的工程地质环境进行初步分析。结合工区地形地貌、物理地质现象、水文地质结构、硐室岩体质量以及构造稳定性的多方面综合分析结果,认为新拟建工程区适宜建造。

吴中海[6](2018)在《活断层的术语、研究进展及问题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新构造与活动构造都是研究地球最新的构造变形和构造地貌演化过程,也是地震地质工作的主要内容与基础,而活断层是其中最重要的构造表现形式和研究对象。活断层研究成果经常是地震预测与预报、城乡防震减灾和重要工程规划设计如何有效规避活断层地质灾害的重要依据。从新构造角度认识和研究活断层的时间尺度与特定区域的地球动力学背景密切相关,更关注从十万年到百万年尺度的地质构造过程,强调的是"过去与现在"的断裂活动性。而活动构造最关注距今100~150ka以来的地质-地貌过程,更强调认识和评价"现在与未来"的断裂活动性,因此,它是地震危险性评价的重点。近年来的活断层研究领域的主要进展表明,第四纪年代学、空对地观测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方法的快速发展及应用,极大地提高了定量化研究新构造演化、构造地貌、断裂活动性和古地震等的水平和精度,也促进了活断层数据的数字化与共享程度,并进一步提升了地震危险性评价的可靠性与准确性。但对于中国这样活断层发育密度高和活动构造体系极为复杂的区域,针对地震危险性评价的新构造与活动构造方面的基础性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尤其是借助高精度遥感技术和新构造定年方法等,开展快速有效的区域性活断层普查,提升活断层调查研究的规范化、精细化和定量化程度,并重视活动构造体系的综合研究,从而为预防地震地质灾害夯实地质基础。同时,还需要注意区分断层活动性与危险性的关系,重视稳定大陆区和低活动速率断层的强震危险性问题。

陈晓辉,李日辉[7](2017)在《中国东部海域活动构造定量研究若干问题探讨》文中提出晚更新世以来的活动构造与现代地质灾害密切相关,目前针对陆域活动构造的定量研究成果卓着,而在海域方面研究薄弱。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海域活动构造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目前国内海域活动构造定量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在研究实践的基础上,阐述了海域活动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其定量研究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重点总结了海域活动构造区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的研究方案,并进一步探讨了海域活动构造自身因素的危险性定量评价的研究思路。

刘非非[8](2016)在《基于DEM的沂沭断裂带活动构造的流域地貌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鉴于流域地貌对断裂带构造活动的良好的指示作用,通过DEM数据实现对流域地貌的定量分析成为近年来新构造研究的热点。本文以SRTM DEM为数据源,在河网提取、流域分割等基本水文分析步骤的前提下,提取了山东省中部地区的白浪河、潍河、沭河、沂河4个跨沂沭断裂带的流域、共计98个亚流域的地貌参数,参数包括流域面积-高程积分(Hi)、河长坡降度(SL)、流域盆地不对称度(AF)与流域盆地形状指数(Bs)4个单一流域地貌参数及相对构造活动强度(Iat)的综合地貌参数。通过对各单一地貌参数统计结果进行分级处理,得到相应参数所指示的构造活动强度分布,并基于各单一地貌参数的分级结果,对各亚流域地貌参数等级进行算术平均化处理,得到相对构造活动强度的综合性参数。研究结果显示:1.区内98个亚流域Hi值均小于0.35,面积-高程积分曲线下凹形态特征显着,表明区域流域演化阶段属于老年期;2.4个单一流域地貌参数所指示的构造活动强度在沂沭断裂带空间上存在明显的差异性,在4条主干断裂之间及各断裂内部分段之间均呈现明显的差异:昌邑-大店断裂(F1)北部和鄌郚-葛沟断裂(F4)南部有较高的Bs值,SL、AF高值则主要表现在安丘-莒县断裂(F2)南部区域,沂水-汤头断裂(F3)中部和鄌郚-葛沟断裂(F4)北部有较高的Hi、SL和AF值;总的来讲,AF和Bs与沂沭断裂带活动构造的空间关系较为密切,SL的异常峰值区很好的显示了历史强震发生地的构造活动强度,相比其他3个参数,参数Hi对区域构造活动的响应程度较弱;3.按照Hamdouni和Irigaray的Iat值分级标准所得到的区域98个亚流域的相对构造活动强度分布显示,强构造活动区域集中在3个区域:第一个区域,呈面状分布,范围较大,集中分布于沂沭断裂带马站-贾悦镇以北,且呈现出过汞丹山向SE方向的莒县方向延伸的状态;第二个区域,呈零散状分布,主要分布在沂南以东且断续向SE向的左山方向延伸;第三个区域,呈规则的线状分布,沿东地堑的活动断层(F5)和F1断裂分布。前两个区域与断裂带西侧的一组NW-SE向区域断裂具有密切空间关联性,第三个区域与沂沭断裂带活动断层(F5)和F1走向存在较强的一致性。

金德生,乔云峰,杨丽虎,宋献方[9](2015)在《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研究新构造运动本身及其对冲积河流的影响,可以深化地貌学理论、沉积旋回复杂性假设等的认识,也与实际应用密切相关。将活动构造作为新构造运动的一个组成部分,回顾了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并提及新构造运动本身的研究进展。控制流域水系格局及河流走向的研究,侧重地质学解释;新构造运动应力场的研究,深化了新构造运动机理及驱动力的探讨。三类基本缓慢新构造运动影响水系发育、河床演变、河型变化及河道冲淤,表现出复杂性、层次性、敏感性和先兆性;文章兼及河流侵蚀作用形成"新构造"的研究进展,回顾了物理模型实验研究成就及数学模拟研究端倪。进而指出:应注重该学科的交叉、渗透、综合研究与新构造快速运动方式对冲积河流影响的研究,定期进行新构造运动活跃区的升降速率、河床演变与泥沙输移的观测,进一步推进物理模型实验与数学模拟研究,并加强研究力量的协作与融合。

贾承造,雷永良,陈竹新[10](2014)在《构造地质学的进展与学科发展特点》文中研究表明构造地质学堪称"地质学中的哲学"。可分为中小尺度的"狭义"构造地质学和大地构造学。近年来,中小尺度的"狭义"构造地质学研究已不局限于单个构造的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而是表现为:①广度上,区域构造分析正在与年代学、三维反射地震、GPS观测等技术相结合,实现构造事件和过程的定量化厘定、盆地构造的数字化描述、地壳形变的全空间长期实时监测;发展构造建模(物理模拟和数值模拟)技术;应用地球物理的成果丰富构造变形研究的实例;②深度上,探寻构造变形的流变学机理,并从若干研究点上认识深部地壳的构成、韧性变形带及相关构造作用的过程和效应。大地构造学研究正在新的知识体系和地球物理探测技术的推动下深入到地幔范围以及大陆构造领域。认识板块构造作用下壳幔物质的循环过程,追溯大陆构造分裂与拼合的演化历史,探索新的岩石圈—地幔动力学模式和"板块"运动模式。当前的构造地质学具有以技术、产业和社会需求、人才为导向的发展特点。学科的发展要求我们把握新技术、新资料,适应经济产业发展和国计民生的需求,加强年轻一代地质人才的培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

二、Advances on Active Tectonics Research(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dvances on Active Tectonics Research(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1950 年以来中国内陆强震发生情况
        1.2.1 中国内陆主要地震带分布概况
        1.2.2 近70 年来中国内陆发生的6.0 级强震情况
        1.2.3 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
    1.4 本文创新点
第二章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的研究方法
    2.1 地壳结构与强震孕震构造研究的常用方法原理
        2.1.1 考虑地球内部速度界面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
        2.1.2 双差震源定位与层析成像方法
    2.2 层析成像方法在强震孕震构造、发震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实例
        2.2.1 考虑速度间断面的走时成像层析成像方法的应用
        2.2.2 双差层析成像与震源定位方法在孕震构造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章 中国东北地壳结构与地震活动性研究
    3.1 中国东北区域构造概况
    3.2 数据处理及反演方法
        3.2.1 数据选择
        3.2.2 方法选择
    3.3 成像分辨率分析
    3.4 成像结果与讨论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松原地震区地壳精细结构与孕震构造研究
    4.1 松原震区构造及研究概况
    4.2 数据资料与成像方法
        4.2.1 数据资料
        4.2.2 震源定位与成像方法
        4.2.3 O’Connell-Budiansky理论与裂缝密度、饱和度的计算
    4.3 反演计算与分辨率分析
    4.4 成像结果与讨论
        4.4.1 介质结构异常解释
        4.4.2 流体注入与诱发地震的可能性
        4.4.3 速度结构不均匀性与地震发生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华北强震震源区介质不均匀性与孕震构造研究
    5.1 华北区域构造与强震灾害
    5.2 数据选择与成像方法
    5.3 成像结果与分辨率分析
        5.3.1 分辨率分析
        5.3.2 成像结果特征
    5.4 成像结果讨论
        5.4.1 地壳结构的主要影响因素
        5.4.2 地壳不均性对强震形成的影响
        5.4.3 流体对强震触发的影响
        5.4.4 陆内强震与俯冲带强震发震构造的对比研究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攻读博士期间成果
致谢

(2)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选题目的与意义
    1.2 含油气盆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1.3 研究资料和关键技术
    1.4 创新性认识
第二章 地质背景
    2.1 准噶尔盆地构造背景及构造单元划分
    2.2 准噶尔盆地沉积地层
第三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作用
    3.1 准噶尔盆地区域构造不整合面识别及其分布特征
    3.2 准噶尔盆地5个构造-沉积层序叠加及旋回特征
    3.3 噶尔盆地多期构造变形叠加改造作用及其演化特征
第四章 演化阶段及原型盆地
    4.1 原型盆地识别标志
    4.2 不同阶段准噶尔盆地原型及演化
第五章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藏的宏观控制作用
    5.1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
    5.2 多期构造叠加改造对油气成藏过程的控制作用
    5.3 晚期构造变动使早期形成的油气藏复杂化
第六章 准噶尔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方向
    6.1 石炭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2 二叠系深层油气勘探有利区带
    6.3 侏罗系含油气系统——准噶尔盆地南缘下组合勘探有利区带
主要结论和认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3)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活动构造研究的发展历程
2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
    2.1 阿尔金—青藏高原东北缘地区
    2.2 天山—帕米尔地区
    2.3 青藏高原东缘地区
    2.4 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区
    2.5 鄂尔多斯周缘地区
    2.6 华北—东北地区
    2.7 华南及南海北部地区
3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对区域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控制作用
    3.1 中国大陆活动构造现今活动特征
    3.2 中国大陆的强震活动特征
    3.3 基于活动构造等的活动地块假说及其与强震活动的关系
    3.4 中国大陆典型区域构造活动对构造变形和强震活动控制作用
4 结论与展望

(4)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活断层定义
    1.1 活断层的基本定义
    1.2 活断层的时限
2 活断层相关概念和术语
    2.1 新构造(Neotectonics)与新构造断层(Neotectonic fault)
    2.2 能动断层(Capable Fault)与能动构造源(Capable Tectonic Source)
    2.3 其它相关的活断层术语与定义
3 活断层分类
    3.1 基于断层活动性的分类方案
        3.1.1 以地质-地貌指标为主的分类方案
        3.1.2 以断裂滑动速率为主要指标的分类方案
        3.1.3 基于断裂重复活动间隔的分类方案
        3.1.4 国内工程地质领域所采用的断层活动性分类方案
    3.2 基于断裂最新活动时代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3.3 基于综合指标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3.4 其它分类方案
4 典型国家和地区采用的活断层定义与分类
    4.1 美国
    4.2 日本
    4.3 意大利
    4.4 希腊
    4.5 新西兰
    4.6 台湾地区
    4.7 中国大陆地区的活断层定义与应用
5 活断层编图及空间数据库建设中的活断层分类方案
    5.1“世界主要活断层编图”项目
    5.2“GEM Faulted Earth”计划中的“全球新构造断层数据库”
    5.3 美国的“第四纪断层与褶皱数据库建设”工程
    5.4 欧洲-地中海地区的发震断层空间数据库
    5.5 日本的活断层编图
    5.6 俄罗斯的“西伯利亚东南部地区上新世—第四纪断层数据库”
    5.7 中国的活断层编图与分类方案
6 讨论
    6.1 活断层定义中的地震震级标准
    6.2 活断层时限的选择
    6.3 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
7 结论

(5)藏东邦达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工程意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1.2 研究区概况
        1.2.1 交通位置
        1.2.2 自然地理经济
    1.3 研究现状与进展
        1.3.1 活动断裂研究现状与进展
        1.3.2 研究区研究现状与进展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思路
        1.4.2 技术路线
    1.5 论文完成工作量
第2章 区域地质与地震构造背景
    2.1 区域地质背景
        2.1.1 大地构造位置
        2.1.2 构造单元划分
        2.1.3 构造单元特征
    2.2 区域地球物理及地壳结构
        2.2.1 布格重力异常特征
        2.2.2 航磁异常特征
        2.2.3 地壳结构特征
    2.3 区域地形地貌
        2.3.1 区域地貌位置
        2.3.2 地貌基本形态结构
        2.3.3 河谷地貌特征
        2.3.4 夷平面特征
        2.3.5 第四系发育特征
    2.4 区域新构造分区
        2.4.1 区域新构造区划
        2.4.2 区域新构造特征
    2.5 区域地震环境
        2.5.1 区域强震发生的构造条件
        2.5.2 区域地震构造环境评价
第3章 邦达断裂带基本地质特征
    3.1 概述
    3.2 邦达断裂带几何学特征
        3.2.1 邦达断裂几何学特征
        3.2.2 山前断裂几何学特征
        3.2.3 其他断裂几何学特征
    3.3 邦达断裂带变形学特征
        3.3.1 断裂破碎带变形特征
        3.3.2 断裂东盘(波里拉组)物质组成及变形特征
        3.3.3 断裂西盘(邦达岩组)物质组成及变形特征
    3.4 邦达断裂带运动学特征
        3.4.1 邦达断裂运动学特征
        3.4.2 次级断裂运动学特征
    3.5 邦达断裂带动力学特征
        3.5.1 邦达断裂带演化过程
        3.5.2 韧性剪切的动力学特征
        3.5.3 逆冲推覆的动力学特征
        3.5.4 动力来源及方向
    3.6 邦达断裂带地球物理特征
        3.6.1 地球物理方法
        3.6.2 AMT测线布置
        3.6.3 反演结果与地质解释
第4章 邦达断裂活动性特征
    4.1 邦达断裂的分段性
    4.2 分段断裂活动性
        4.2.1 郭庆-谢坝断裂活动性特征
        4.2.2 色木雄断裂活动性特征
    4.3 邦达断裂活动性
        4.3.1 邦达断裂北段活动性特征
        4.3.2 邦达断裂中段活动性特征
        4.3.3 邦达断裂南段活动性特征
    4.4 小结
第5章 邦达断裂活动性的工程效应分析
    5.1 概述
    5.2 工程地质条件
        5.2.1 地形地貌
        5.2.2 地质灾害
        5.2.3 水文地质
        5.2.4 岩体质量
    5.3 构造稳定性分析
        5.3.1 定性分析
        5.3.2 定量分析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6)活断层的术语、研究进展及问题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主要术语与应用
    1.1 新构造
    1.2 活动构造
    1.3 地震地质
    1.4 活断层
        1.4.1 活断层的初始定义及含义
        1.4.2 新构造断层
        1.4.3 地震断层和发震断层
    1.5 活断层分类
        1.5.1 活动时代
        1.5.2 活动速率
2 研究进展
    2.1 新构造领域
    2.2 活动构造领域
        2.2.1 中国活断层调查研究的进展
        2.2.2 对活断层行为方式与地震活动关系的深入认识
        2.2.3 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广泛应用
    2.3 地震地质领域
3 讨论
    3.1 新构造和活动构造调查研究在地震地质中的重要作用
        3.1.1 预防地震地质灾害的重要基础
        3.1.2 加强活断层普查和活动构造体系研究
    3.2 重视稳定大陆区和低活动速率断层的强震危
    3.3 活断层的活动性与危险性
4 结语

(7)中国东部海域活动构造定量研究若干问题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海域活动构造的研究进展
    1.1 国外海域活动构造的研究进展
    1.2国内海域活动构造的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2 中国东部海域活动构造的主要研究方法
    2.1 海域地球物理测量
    2.2 海底浅钻
3 海域活动构造的关键问题及解决方案
    3.1 定量参数的获取
    3.2 活动构造与深部构造的耦合关系
    3.3 危险性定量评价
        3.3.1 活动构造区的地震危险性定量评价
        3.3.2 海域活动构造自身因素的危险性定量评价
4 结论

(8)基于DEM的沂沭断裂带活动构造的流域地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1.2 活动构造研究进展及综述
        1.2.1 国外活动构造研究进展
        1.2.2 国内活动构造研究进展
    1.3 沂沭断裂带区域构造及活动构造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地理概况
        2.1.1 地貌概况
        2.1.2 水文概况
        2.1.3 气候概况
    2.2 地质概况
        2.2.1 地层概况
        2.2.2 沂沭断裂带演化简史
第3章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 SRTM DEM数据的基本信息
    3.2 数据处理
        3.2.1 数据的预处理
        3.2.2 河网提取及流域分割
        3.2.3 亚流域编码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流域地貌定量分析理论基础
    4.1 流域地貌参数的选取
    4.2 各流域地貌参数的含义及其新构造意义
        4.2.1 面积-高程积分与面积高程积分曲线
        4.2.2 河长坡降度与Hack剖面
        4.2.3 流域盆地不对称度
        4.2.4 流域盆地形状指数
        4.2.5 相对构造活动强度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区域基本地形特征分析
        5.1.1 流域地貌单元划分
        5.1.2 地貌单元地形高程分析
        5.1.3 地形坡度分析
        5.1.4 地形起伏度分析
    5.2 流域地貌参数提取结果及分析
        5.2.1 面积-高程积分与面积高程积分曲线
        5.2.2 河长坡降度与Hack剖面
        5.2.3 流域盆地不对称度
        5.2.4 流域盆地形状指数
        5.2.5 相对构造活动强度
    5.3 流域地貌对活动构造的响应
        5.3.1 面积-高程积分与区域地貌演化阶段
        5.3.2 河长坡降度对活动构造的响应
        5.3.3 流域盆地不对称度对活动构造的响应
        5.3.4 流域盆地形状指数对活动构造的响应
        5.3.5 相对构造活动强度对活动构造的响应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9)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冲积河流受到新构造运动的影响
    2.1 冲积河流的界定
    2.2 冲积河流受新构造运动影响的案列
    2.3 新构造运动学研究进展与河流研究
3 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的各领域研究进展与评述
    3.1 新构造运动控制流域水系格局及河流走向的研究
    3.2 构造应力场对水系分布格局控制的研究
    3.3 新构造运动对河道形态与河床演变影响的研究
    3.4 活动断层构造对河流发育影响的研究
    3.5 新构造运动对河流发育的间接影响研究
    3.6 河流侵蚀反作用形成“新构造”的研究
4 新构造运动及其对冲积河流影响的模拟实验研究
5 结论与展望

(10)构造地质学的进展与学科发展特点(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小尺度“狭义”构造地质学的主要进展
    1.1 区域构造地质研究
        1.1.1 与定年技术的结合
        1.1.2 与三维反射地震技术的结合
        1.1.3 与GPS测量技术的结合
    1.2 岩石与地质体形变研究
        1.2.1 构造建模技术的发展
        1.2.2 三维地震数据与地面雷达技术的应用
    1.3 高温压矿物学、高温压条件下流变机理研究
2 大地构造学的进展
    2.1 岩石圈地幔动力学与壳幔物质循环研究
        2.1.1 岩石圈板块的俯冲与地幔柱
        2.1.2 地壳深俯冲和壳幔物质循环
        2.1.2. 1 大陆地壳深俯冲和折返
        2.1.2. 2 洋壳深俯冲和折返
    2.2 大陆构造研究
    2.3 青藏高原的相关构造研究
3 构造地质学科发展特点
    3.1 学科发展依赖于观测技术的进步和新观测手段的出现
    3.2 学科发展依赖于经济产业发展和国计民生
    3.3 学科发展依赖于年轻一代坚实的地质基础和扎实的工作
4 结语

四、Advances on Active Tectonics Research(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东北、华北地区地壳结构不均匀性与强震孕震机制研究[D]. 李洪丽. 吉林大学, 2021
  • [2]准噶尔盆地多期构造控藏作用及深层油气勘探[D]. 王彦君. 南京大学, 2020(12)
  • [3]中国大陆活动构造基本特征及其对区域动力过程的控制[J]. 郑文俊,张培震,袁道阳,吴传勇,李志刚,葛伟鹏,王伟涛,王洋. 地质力学学报, 2019(05)
  • [4]活断层的定义与分类——历史、现状和进展[J]. 吴中海. 地球学报, 2019(05)
  • [5]藏东邦达断裂活动性研究及工程意义[D]. 李萌.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6]活断层的术语、研究进展及问题思考[J]. 吴中海.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2018(06)
  • [7]中国东部海域活动构造定量研究若干问题探讨[J]. 陈晓辉,李日辉.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2017(03)
  • [8]基于DEM的沂沭断裂带活动构造的流域地貌分析[D]. 刘非非. 鲁东大学, 2016(08)
  • [9]新构造运动对冲积河流影响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 金德生,乔云峰,杨丽虎,宋献方. 地理研究, 2015(03)
  • [10]构造地质学的进展与学科发展特点[J]. 贾承造,雷永良,陈竹新. 地质论评, 2014(04)

标签:;  ;  ;  ;  ;  

活动构造研究进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