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CMA方案作ABMT的预处理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冯静,王三斌[1](2021)在《SEAM预处理方案用于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SEAM(司莫司汀、依托泊苷、阿糖胞苷及美法仑)方案预处理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9月于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二○医院以SEAM方案预处理auto-HSCT治疗的20例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资料,观察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移植后造血功能的恢复情况及疾病转归。结果 20例患者中,SEAM方案预处理过程中发生肺部感染1例,恶心、呕吐8例,腹泻3例,发热1例,肺损伤1例,黏膜炎1例。16例患者auto-HSCT后造血功能重建,达粒细胞植入(中性粒细胞≥0.5×109/L)的中位时间13 d(8~30 d),达血小板植入(血小板计数≥20×109/L)的中位时间13 d(9~37 d)。中位随访时间27个月(3~65个月)。16例(80%)无病生存,4例死亡,无患者复发和进展,非复发死亡率20%。结论行auto-HSCT的非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对SEAM预处理方案有较好的耐受性,不良反应较小,造血重建恢复快,疗效较好。
杨文娟[2](2020)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1983年1月2019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〇医院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auto-HSCT)的215例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自体外周血干细胞(APBSC)动员采用环磷酰胺(Cy)+足叶乙甙(VP-16)化疗联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方案。预处理方案:恶性淋巴瘤(ML)及急性白血病(AL)、髓外浆细胞瘤采用全身照射(TBI)+VEM/IAC方案;多发性骨髓瘤10例采用白消安+VP-16+Cy(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BVC方案、5例采用硼替佐米+马法兰方案、7例采用马法兰方案;孤立性浆细胞瘤采用BVC方案。对患者总生存率(OS)、无进展生存率(PFS)、复发率(RR)等进行统计。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5.0统计软件,多分类数据采用非参数检验,对患者的OS、PFS采用Kaplan-Meier方法计算并绘制生存曲线,组间比较采用Log 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影响OS、PFS的多因素分析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P<0.05认被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本研究215例行auto-HSCT的恶性血液病患者中自体骨髓移植(ABMT)33例,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APBSCT)182例。恶性淋巴瘤(ML)16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NHL)119例,霍奇金淋巴瘤(HL)47例,灰区淋巴瘤(GZL)3例],多发性骨髓瘤(MM)27例,浆细胞瘤2例(髓外浆细胞瘤1例、孤立性浆细胞瘤1例),NHL并髓外浆细胞瘤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10例(Ph+1例),急性髓系白血病5例[M2 1例、M3 1例(PML/RARα阴性)、M5 2例、粒细胞肉瘤1例],朗格罕斯细胞组织细胞增生症(LCH)1例。移植中位年龄34(1161)岁,男性患者148例,女性患者67例。中位随访时间为36(0426)个月,除1例患者移植当天回输自体外周血干细胞后发生急性肺水肿死亡、1例移植后9天因真菌败血症死亡外,其余213例患者均获得造血重建,粒细胞植入的中位时间为+12(+8+33)d,血小板植入中位时间为+13(0+73)d,ABMT造血恢复慢于APBSCT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15例患者3年、5年OS分别为79.9%、74.9%,3年、5年PFS分别为66.9%、63.2%,复发率(RR)为26.98%(58/215),移植相关死亡率(TRM)为3.72%(8/215),移植前76例PR、NR、PD或复发的患者中51例在移植后达CR,有效缓解率67.11%。单因素分析显示患者性别、移植年龄及移植前病程对auto-HSCT后长期预后无明显影响(P>0.05),干细胞来源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及PFS,APBSCT的3年OS及PFS均优于ABMT患者(P<0.05);诊断影响患者移植后3年OS,ML及MM患者移植后3年OS优于AL患者,3年OS分别为81.0%、73.2%、50.8%(P<0.05);移植前疾病状态影响患者3年PFS,移植前病情CR及PR患者移植后3年PFS优于NR、PD及复发患者(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急性白血病是影响患者OS的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4.397(95%CI,1.716-11.268)(P<0.05),而移植前病情未缓解、复发、进展是影响患者PFS的独立危险因素,相对风险(RRs)是2.718(95%CI,1.283-5.754)(P<0.05)。结论: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安全有效,可作为恶性血液病患者诱导缓解后的巩固治疗,移植后部分患者可获得长期生存;对于复发难治或移植前未缓解的恶性血液病患者,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可作为挽救性治疗提高患者缓解率、延长生存期,改善生活质量。
张秋秋[3](2020)在《去甲柔红霉素替代阿糖胞苷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髓系血液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 评估去甲柔红霉素(IDA)替代阿糖胞苷(Ara-C)组成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髓系血液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研究68例在我中心进行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恶性髓系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5例采用含Ara-C的预处理方案方案进行预处理,33例采用IDA替代Ara-C的预处理方案,观察和比较两组预处理方案的相关不良反应、造血重建情况、复发率(RR)、无病生存时间(DFS)及总生存(OS)率等。结果 除IDA组1例患者因死亡未获得造血重建外,余下67例患者均获得中性粒细胞重建。两组预处理方案的患者在造血重建方面无显着差异。在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方面,IDA组口腔溃疡、腹泻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均高于Ara-C组,分别为75.8%对60.0%、63.6%对40.00%,但无显着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Ara-C组的RR高于IDA组,但两者无统计学差异(25.7%对15.2%,P=0.372)。Ara-C组与 IDA 组的 2 年 OS 率分别为(59.9±8.3)%和(78.8±7.1)%(P=0.288),2 年DFS 率分别为(67.9±8.5)%和(83.1±6.9)%(P=0.263),IDA 组的 2 年 OS 率及2年DFS率均略高于Ara-C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以IDA替代Ara-C的预处理方案有可能在不增加预处理相关毒性和不良反应的前提下,增强预处理清除白血病细胞的疗效,从而降低移植后复发率,改善0S 和 DFS。
郭敏,吴涛,白海,葸瑞,王存邦,潘耀柱,蔡永刚,冯强生,雷苗[4](2019)在《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文中研究说明
彭灿辉,伍勇,潘坤,陈辉[5](2018)在《尿液BK病毒监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中的临床意义》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尿液BK病毒(BKV)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术后迟发性出血性膀胱炎(HC)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18年4月在中南大学湘雅三医院行HSCT且每周规律进行尿液BKV监测的80例血液病患者,其中女35例,男45例,年龄(20~40)岁,中位年龄30岁,急性髓系白血病(AML) 31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 24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 15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等其他疾病6例。分析HSCT后的尿液BKV的阳性率和HC的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HC将尿液BKV阳性的HSCT患者分为HC亚组和非HC亚组。对HC亚组和非HC亚组的尿液BKV载量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将尿液BKV载量进行对数值转换,符合正态分布的数据以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及ROC曲线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偏态数据以中位数(四分位间距)表示,非正态分布参数比较用Wilcoxon检验。结果80例HSCT患者有43例(53. 75%)尿液BKV阳性,其中19例发生HC(23. 75%),HC患者均为持续多次尿液BKV阳性患者;37例尿液BKV阴性患者无1例发生HC; HC亚组首次尿液BKV载量、高峰时尿液BKV载量分别为:(7. 59±2. 46) lg拷贝/ml、(10. 56±1. 71) lg拷贝/ml,非HC亚组首次尿液BKV载量、高峰时尿液BKV载量分别为(5. 75±2. 10)lg拷贝/ml、(7. 31±2. 29)lg拷贝/ml,HC亚组的首次尿液BKV载量、高峰时尿液BKV载量均高于非HC亚组首次尿液BKV载量(=2. 642,P=0. 012)、高峰时尿液BKV载量(t=5. 147 P=0. 000)。对HC亚组和非HC亚组的首次尿液BKV阳性载量对数值进行ROC曲线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 728(95%CI 0. 575~0. 881),最佳截断点为5. 23 lg拷贝/ml(1. 68×105拷贝/ml),敏感度为84. 20%,特异度为54. 17%;对HC亚组和非HC亚组的高峰尿液BKV载量对数值进行ROC曲线分析时,ROC曲线下面积为0. 875(95%CI 0. 769~0. 981),最佳截断点为9. 75 lg拷贝/ml(5. 62×109拷贝/ml),敏感度为84. 20%,特异度为83. 33%。结论HSCT患者中尿液BKV载量与HC之间存在显着相关性,以首次尿液BKV水平为1. 68×105拷贝/ml或者尿液BKV高峰水平为5. 62×109拷贝/ml为阈值可以用来预测或辅助诊断HC的发生。
谢云霞,王昱,黄晓军,许兰平,张晓辉,刘开彦,闫晨华,王峰蓉,孙于谦,孔军,高雁群,史红鱼,刘朵平,程翼飞[6](2018)在《儿童及青少年血液病患者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出血性膀胱炎临床分析》文中认为目的观察儿童及青少年血液病患者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HSCT)后出血性膀胱炎(HC)的临床特征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至2016年接受haplo-HSCT的89例儿童及青少年血液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89例患者中,≤14岁62例(儿童组)、>14~<18岁27例(青少年组);男56例,女33例;中位移植年龄10(1~17)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44例,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3例,急性混合细胞白血病(AHL)3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9例。移植物来源均为骨髓+外周血干细胞。全部89例患者中32例(36%)发生HC,其中迟发型31例,早发型1例;Ⅰ度6例、Ⅱ度16例、Ⅲ度8例、Ⅳ度2例;HC发病中位时间为移植后25(2~55)d,中位持续时间为19(3~95)d;所有患儿均获得治愈。儿童组HC发病率低于青少年组[27.4%(17/62)对55.6%(15/27),χ2=6.466,P <0.05]。儿童组中<5岁组HC发生率低于5~14岁组[0(0/12)对34%(17/50),χ2=4.043,P <0.05]。结论 HC是儿童及青少年血液病患者haplo-HSCT的常见并发症,总体预后良好,年龄是其发生的影响因素。
范丽艳,胡绍燕,肖佩芳,卢俊,李捷,姚艳华,凌婧,孔令军,刘虎,卞馨妮[7](2018)在《地西他滨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评估》文中认为评估难治性恶性血液病患儿在造血干细胞移植前使用地西他滨桥接预处理方案的安全性。本研究中11例患儿全部成功植入,最主要的不良反应为血液学毒性反应。所有患儿均未发生感染,无药物性肝损害及肾功能损害。大部分患儿发生Ⅰ~Ⅱ度胃肠道反应。1例发生超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并于移植后61 d因脑出血死亡,其余10例患儿至随访截止时间均存活。地西他滨桥接预处理方案在难治性恶性血液病患儿的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中是安全的。
黄晓兵,祝彪,李成龙,代景莹,王春森[8](2017)在《小剂量环磷酰胺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评估小剂量环磷酰胺替代甲氨蝶呤的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aGVHD)预防新方案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5月于四川省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的75例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43例患者接受亲缘全相合allo-HSCT,32例接受亲缘单倍体相合allo-HSCT。按照研究对象接受aGVHD预防方案不同分为,研究组(n=32,接受小剂量环磷酰胺联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aGVHD预防新方案),对照组(n=43,接受甲氨蝶呤联合环孢素A、吗替麦考酚酯的aGVHD预防经典方案)。对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不同疾病种类构成比、不同allo-HSCT类型构成比、移植后中性粒细胞及血小板植活时间、aGVHD及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发生率、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及出血性膀胱炎(HC)发生率、复发率、总体生存(OS)率等指标进行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统计学比较。本研究遵循的程序符合四川省人民医院人体试验委员会制定的伦理学标准,得到该委员会批准,征得患者知情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①2组患者的性别构成比、年龄、不同疾病种类构成比、不同allo-HSCT类型构成比等一般临床资料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全部患者接受allo-HSCT后均获得造血干细胞植入,均达到完全嵌合状态,并且获得造血重建。研究组患者中性粒细胞植活时间为(13.9±1.6)d,对照组患者为(14.6±1.2)d,二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9,P=0.606);研究组患者血小板植活时间为(15.1±1.3)d,对照组患者为(17.2±1.4)d,二者相比,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t=1.512,P=0.374)。③2组中接受亲缘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allo-HSCT后100 d内Ⅰ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35,P=0.447)。其中,ⅠⅡ度及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157、0.254,P=0.776、1.328)。截至随访结束,2组中接受亲缘全相合allo-HSCT的患者局限型及广泛型cGVHD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0.018、1.342,P=0.264,0.327)。2组中接受亲缘单倍体相合allo-HSCT的患者,allo-HSCT后100 d内ⅠⅣ度aGVHD的累积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316,P=0.283);其中,ⅠⅡ度及ⅢⅣ度aGVHD的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472、1.087,P=0.296、0.379)。截至随访结束,2组中接受亲缘单倍体相合allo-HSCT的患者局限型及广泛型cGVHD发生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12、1.129,P=0.287、0.284)。④研究组患者接受allo-HSCT后,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为29.3%(9/32),低于对照组的75.6%(32/43),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P=0.008)。其中,研究组患者24级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发生率仅为12.6%(4/32),而对照组患者为52.8%(23/43)。⑤2组患者接受allo-HSCT后HC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96,P=0.142)。⑥截至随访结束,2组患者的复发率及OS率分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χ2=1.317、0.115,P=0.281、0.734)。结论小剂量环磷酰胺替代甲氨蝶呤的aGVHD预防新方案,不仅具有与aGVHD预防经典方案相似的预防aGVHD作用,保证造血重建,并且可以显着减低移植相关性口腔黏膜炎的发生率,同时并未增高HC的发生率。allo-HSCT后小剂量环磷酰胺替代甲氨蝶呤的aGVHD预防新方案是否可以作为aGVHD预防经典方案的替代选择,则尚需多中心、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研究、证实。
唐菲菲,张晓辉,陈欢,陈育红,韩伟,王景枝,王峰蓉,陈瑶,黄晓军,许兰平[9](2017)在《手术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重度出血性膀胱炎17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手术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后难治性重度出血性膀胱炎(HC)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北京大学血液病研究所接受allo-HSCT后出现重度HC(Ⅲ~Ⅳ度),经内科保守治疗无效后接受了手术治疗(包括膀胱黏膜电凝术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的17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结果 17例难治性重度HC(Ⅲ度5例,Ⅳ度12例)患者接受了手术治疗,包括11例次动脉栓塞术、18例次膀胱黏膜电凝术,治疗的中位时间为移植后107 (46~179) d,同时也是HC发生后75 d(中位时间)。其中8例仅接受膀胱黏膜电凝术、4例仅接受动脉栓塞术、5例接受了动脉栓塞术及膀胱黏膜电凝术联合治疗。11例完全缓解,1例部分缓解,5例无效,有效率70.6%,完全缓解率64.7%。11例完全缓解的患者肉眼血尿消失时间为手术后3~10 d,镜下血尿消失时间为手术后25~32 d。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包含膀胱黏膜电凝术和/或数字减影血管造影下选择性动脉栓塞术的手术治疗是allo-HSCT后难治性重度HC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
蒋兰君,王颖超[10](2017)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文中研究表明噬血细胞综合征又称噬血细胞性淋巴组织细胞增生症,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对于家族性噬血细胞综合征(familial hemophagocytic lymphohistiocytosis,FHL)和难治性EB病毒相关噬血细胞综合征(EBV-HLH),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是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手段,但其鉴别诊断尤为困难,移植后多种并发症以及高病死率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该文总结了近年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FHL和难治性EBV-HLH在诊断、预处理方案、移植后并发症、死亡原因分析及预后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二、CMA方案作ABMT的预处理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CMA方案作ABMT的预处理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自体造血干细胞的动员与采集 |
2.3 预处理方案 |
2.4 造血干细胞回输 |
2.5 并发症的预防及支持治疗 |
2.6 移植后维持治疗 |
2.7 主要观察指标 |
2.8 统计学分析 |
第三章 结果 |
3.0 基本情况 |
3.1 造血重建 |
3.2 移植相关并发症 |
3.2.1 感染 |
3.2.2 其他早期并发症 |
3.2.3 远期并发症 |
3.3 随访 |
3.3.1 恶性淋巴瘤患者生存分析 |
3.3.2 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生存分析 |
3.3.3 急性白血病患者生存分析 |
3.3.4 其他 |
3.4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单因素分析 |
3.5 影响患者移植后OS、PFS的多因素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 |
第六章 研究不足及展望 |
6.1 研究不足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3)去甲柔红霉素替代阿糖胞苷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髓系血液病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研究方法 |
结果 |
1. 两组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及其比较 |
2. 造血功能重建 |
3. 预处理相关不良反应 |
4. 急性GVHD发生情况 |
5. 复发情况 |
6. 死亡原因 |
7. 生存情况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骨髄增生异常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英文缩略词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文章题录 |
致谢 |
四、CMA方案作ABMT的预处理引起出血性膀胱炎的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SEAM预处理方案用于复发难治非霍奇金淋巴瘤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效果分析[J]. 冯静,王三斌. 白血病·淋巴瘤, 2021(07)
- [2]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杨文娟.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0(10)
- [3]去甲柔红霉素替代阿糖胞苷的预处理方案在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恶性髓系血液病的临床研究[D]. 张秋秋. 北京协和医学院, 2020(05)
- [4]血液病患者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相关感染的临床特征及预后[J]. 郭敏,吴涛,白海,葸瑞,王存邦,潘耀柱,蔡永刚,冯强生,雷苗.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9(01)
- [5]尿液BK病毒监测在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后出血性膀胱炎中的临床意义[J]. 彭灿辉,伍勇,潘坤,陈辉.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2018(11)
- [6]儿童及青少年血液病患者单倍型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合并出血性膀胱炎临床分析[J]. 谢云霞,王昱,黄晓军,许兰平,张晓辉,刘开彦,闫晨华,王峰蓉,孙于谦,孔军,高雁群,史红鱼,刘朵平,程翼飞. 中华血液学杂志, 2018(10)
- [7]地西他滨桥接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儿童难治性恶性血液病的安全性评估[J]. 范丽艳,胡绍燕,肖佩芳,卢俊,李捷,姚艳华,凌婧,孔令军,刘虎,卞馨妮. 中华内科杂志, 2018(09)
- [8]小剂量环磷酰胺预防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临床研究[J]. 黄晓兵,祝彪,李成龙,代景莹,王春森. 国际输血及血液学杂志, 2017(04)
- [9]手术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难治性重度出血性膀胱炎17例分析[J]. 唐菲菲,张晓辉,陈欢,陈育红,韩伟,王景枝,王峰蓉,陈瑶,黄晓军,许兰平. 中华内科杂志, 2017(06)
- [10]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噬血细胞综合征[J]. 蒋兰君,王颖超.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