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麦杂交的新方法(论文文献综述)
李燕红[1](2021)在《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张红杰[2](2021)在《152份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耕地面积日趋减少、人口增长,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显,提高小麦产量潜力十分重要。通过远缘杂交,发掘、创新和利用关键种质资源,谋求产量突破,是小麦育种领域新的发展趋势。然而,现有小麦的遗传多样性基础限制了小麦产量育种,亟待解决遗传基础狭窄的严重问题。本文以CIMMYT新引进152份合成小麦品种(系)为试验材料,对产量相关性状进行表型考察。利用55 K SNP标记,对产量性状进行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获得了产量性状相关的显着位点,可以为小麦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和精细定位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表型性状统计分析发现,5个性状存在广泛变异,变异系数范围为3.33-22.79%,BLUP下,粒长的变异系数最小为3.33%,在四川成都种植环境下,千粒重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2.79%。并且5个产量相关性状均呈连续性分布,符合正态分布趋势。相关性分析表明,株高和穗长、粒长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千粒重和粒宽均呈极显着正相关。对合成小麦株高和穗长进行方差分析显示,3个环境下,株高和穗长在基因型之间都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3个环境下联合方差分析发现株高和穗长表型在基因型、环境以及基因型环境互作方面表现出极显着的差异。说明株高、穗长受基因型、环境和基因型的互作影响较大。2.群体结构遗传分析表明,合成小麦材料群体可以划分为三个亚群。主要由亲本四倍体硬粒小麦(AABB)供体种基因组划分,野生节节麦(DD)基因组对人工合成小麦群体结构划分的贡献较小,四倍体硬粒小麦的来源是导致亚群划分不同的重要原因。3.利用55 K SNP芯片对152份合成小麦品种(系)进行全基因组扫描,获得37916个有效的SNP。其中A、B和D三个亚基因组上各有14404、14566和8946个,B亚基因组密度最高(0.355 Mb/标记),其次为A亚基因组(0.362 Mb/标记),而D亚基因组标记密度最低(0.441 Mb/标记)。密度最大的6A染色体包含2394个标记,平均为0.258 Mb/标记,密度最小的4D染色体包含787个标记,平均为0.647 Mb/标记。4.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共检测到173个显着的SNP位点(P≤0.0001),分布在小麦的21条染色体上,可解释9.28-34.70%的表型变异,BLUP值筛选到74个显着标记,株高相关的10个,穗长相关的22个、粒长9个,粒宽25个,千粒重11个。其中筛选到四个可能是“一因多效”的标记,AX-110055532同时控制穗长和粒长、AX-108833851同时控制粒宽和千粒重、AX-108729778同时控制株高和粒长、AX-111157142同时控制粒宽和千粒重。5.正效应位点数目分析发现,合成小麦群体中具有正效应位点数目越多,对平均株高具有降低效应,对穗长、粒长、粒宽和千粒重具有增加效应。6.通过对显着标记位点左右3 Mb距离内基因在茎、穗和籽粒中的表达分析,筛选到659个高表达的基因,对其进行水稻基因注释和功能分析,获得各性状标记位点的候选基因19个。
王崇宇[3](2021)在《不同小麦种质资源茎秆相关性状鉴定和分析》文中提出小麦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重要的粮食作物,其丰产稳产对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的意义不言而喻。近年来,随着生产条件的改善,小麦倒伏与丰产之间的矛盾愈发突出,倒伏严重制约了小麦的高产优质。开展小麦品种抗倒性研究十分重要。为了解不同小麦种质资源的茎秆特性,明确其在小麦遗传改良利用价值,本实验利用国内外不同单位育成的高代品系、六倍体小黑麦、不同异染色体系为材料,对其株高和节间构成、茎秆结构特征、茎秆粗度和抗折力学特性等性状进行鉴定和分析。获得主要结果如下:(1)所调查的黄淮麦区近年育成小麦品种(系)株高平均值约为85cm,黑麦株高平均值约为191cm,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平均值约为148cm;中国春背景附加系株高平均值约为117cm,附加外源染色体不同造成株高差异较大;八倍体小偃麦株高平均值约为100cm。(2)所调查的黄淮麦区近年育成小麦品种(系)多具有5-6节,各节间长度相对较短;黑麦多具有6-7节,各节间长度最长;六倍体小黑麦也具有6-7节,其穗下节间长度与黑麦相近,倒二、倒三、倒四及基部节间长度均明显小于黑麦,造成其株高矮于黑麦;中国春背景附加系多具5-6节,各节间长度处于中等;八倍体小偃麦的倒一、倒二节长于亲本烟农15,其余节间二者差距较小。不同材料相同节间长度的变化,基本上与株高的大小的变化相一致,株高越高节间长度越长,表明多数材料株高的增加是由于各节间长度的整体均匀增加。(3)黄淮麦区近年育成小麦品种(系)、黑麦、六倍体小黑麦、中国春背景附加系、八倍体小偃麦的株高构成指数IL分别为0.52、0.53、0.57、0.58、0.62。(4)中国春背景附加系的各节间折断力最小;黄淮麦区近年育成小麦品种(系)各节间折断力次之,但各节间壁厚明显高于六倍体小黑麦和不同类型附加系;黑麦倒一节间内、外径值均最小,倒一、二、四、五节间壁厚值最小;六倍体小黑麦各节间折断力较高,倒三、四、五节间外径最大,倒一至倒五内径均最大;八倍体小偃麦倒三、四节间折断力最大。(5)黄淮麦区近年育成小麦品种(系)穗长均值为9.9cm,小穗数均值为21.8,穗粒数均值52.6;黑麦穗长、小穗数、穗粒数均值和六倍体小黑麦相近;中国春背景附加系穗长均值和穗粒数均值均较低;八倍体小偃麦穗长和小穗数较高,但穗粒数少。综合以上结果,发现六倍体小黑麦茎秆各节间壁厚和折断力较高,抗倒伏能力强且穗大、粒多;八倍体小偃麦的株高构成指数高表明其抗倒伏能力强,以上特性对于小麦抗倒伏性状的遗传改良具有一定借鉴意义;发现了一份实心小麦材料L20190964,正在对其遗传组成进行鉴定。
王艳珍[4](2021)在《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文中研究表明小麦远缘杂交是通过导入外源物质来增加小麦的遗传多样性,从而达到定向遗传改良的目的。本研究对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部分衍生后代进行了分子细胞遗传学鉴定,筛选出了一系列稳定遗传、综合农艺性状突出的衍生材料,以期为小麦遗传育种工作提供重要中间材料与遗传资源。其次,本研究开发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特异分子标记,加快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同时为挖掘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优异基因奠定了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对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及与其他种属的亲缘关系做了初步分析。利用传统的细胞学方法,通过计算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0条染色体各自的相对长度系数、着丝粒指数、臂比等指标可得出结论,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共包含35对染色体,其中,亚中间着丝粒染色体7对(7sm),中间着丝粒染色体28对(28m),有6对染色体具随体(6sat)。因此,可推测出本研究中所用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10x=70=56m(8sat)+14sm(4sat),属于“2B”类型。同时,利用本实验室现有的879对SSR引物和EST引物扩增筛选到了156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组特异分子标记,其中包括42个SSR标记,114个EST标记,这些分子标记为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中外源遗传物质的鉴定提供了理论基础。分子标记结果表明,有249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间偃麦草和拟鹅观草中都扩增出相同大小的条带,有52对引物可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华山新麦草和滨麦中扩增出相同条带。故推测,本试验中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与拟鹅观草和中间偃麦草的亲缘关系较近,而与华山新麦草和滨麦的亲缘关系较远。(2)采用经典的细胞遗传学方法,从228个衍生后代中筛选鉴定出9个稳定的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并将其命名为CA51、CA52、CA53、CA61、CA62、CA63、CA64、CB14和CB16。细胞学结果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都含有56条染色体且在减数分裂第一次中期形成28个二价体,表明它们在细胞学上具有高度稳定性。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结果表明,CA51、CA52、CA53和CA63中包含40条普通小麦染色体和16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CA61、CA62、CA64和CB14中含有42条普通小麦的染色体和14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染色体;而CB16携带了12条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同时,在CA61和CB16中发现了来自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的小片段易位染色体。基于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构建了9个部分双二倍体的FISH核型,并发现普通小麦1B、4B、6B和5A染色体上有明显的信号变异。分子标记的多态性结果表明,这些部分双二倍体不同于已报道的八倍体小偃麦。抗病性鉴定表明,9个部分双二倍体中有8个在成株期对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都有较强的抗性。此外,9个部分双二倍体在籽粒大小、品质等方面均不同于普通小麦亲本,为小麦远缘杂交提供了优质的桥梁材料。(3)本试验鉴定了7个稳定的异代换系,其中包括3个二体异代换系(CH10A5,CH114-B4,CH18122)和4个双重异代换系(CH18035,CH18050,CH18113,CH18130)。7个异代换系的根尖染色体数目均为42条,花粉母细胞构型均为2n=21II,田间表型偏向与普通小麦。其中CH10A5为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JS(1D)二体异代换系,田间高抗条锈病,中抗白粉病和赤霉病;CH114-B4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7J(7B)二体异代换系,成株期对条锈病和赤霉病表现为高抗,对白粉病表现为中抗;CH18122是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JS(4D)二体异代换系,表现为高抗条锈病、白粉病和赤霉病。4个双重异代换系中,CH18035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S)(T.a代表普通小麦染色体,T.p代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成株期高感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05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7J),成株期高抗条锈病和白粉病;CH18113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1JS)+2T.p(6J),高抗条锈病,高感白粉病;CH18130可能的染色体组成为2n=42=38T.a+2T.p(2J)+2T.p(4JS),对条锈病和白粉病表现为高抗。此外,7个异代换系在籽粒粗蛋白含量、面筋含量及淀粉含量方面均比普通小麦亲本7182有所提高,可用作小麦遗传改良的中间材料。(4)基于简化基因组测序技术(SLAF-seq),从二体异代换系CH10A5、普通小麦7182和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中分别获得11,931,086、10,383,011和9,871,061条reads,平均Q30为90.34%,平均GC含量为46.55%,最终得到的SLAF标签数分别为467,788、157,996、500,27。基于有参部分,通过BWA比对,共得到十倍体长穗偃麦草564,364个多态性SNP位点,注释到25903个差异基因,并通过在功能数据库比对,挖掘了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响应逆境胁迫和籽粒相关的候选基因。基于无参序列分析,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18,971条unmapped SLAFs中挑选1,096条序列设计引物,经过PCR扩增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共得到了859个特异标记,其开发效率达到78.38%。为开发部分同源群特异标记,针对1JS染色体上与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相似度≥95%的序列设计引物,从957对引物中筛选到507个可作为1JS染色体特异的STS标记。为进一步检测这些标记的多态性和实用性,同时对多个小麦近缘种属了进行了扩增检测。结果表明,这些标记在十倍体长穗偃麦草(49个)、百萨偃麦草(38个)、二倍体长穗偃麦草(45个)、拟鹅观草(89个)、中间偃麦草(57个)均产生多态性;此外,在滨麦、华山新麦草、黑麦、卵穗山羊草、乌拉尔图小麦和粗山羊草中分别筛选出70个、51个、67个、54个、17个和43个特异分子标记。根据小麦及其近缘种特异分子标记的数目,初步推测出麦类物种亲缘关系的远近。本研究也得到了部分基因组特异性标记,其中包括St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基因组特异标记21个,Ee基因组特异标记15个和Eb基因组特异标记6个,为后续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遗传物质的检测及染色体重排奠定理论基础。
张旭[5](2021)在《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7的标记加密及标记辅助聚合利用》文中提出小麦白粉病是一种由布氏白粉菌(Blumeria graminis f.sp.tritici,Bgt)引起的叶部病害。小麦感染白粉病后一般会造成10-20%的产量损失,严重的时候有可能会到50%以上。近十年来,我国小麦白粉病发病面积每年都在1亿亩以上,对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造成严重威胁。面对小麦白粉病疫情,目前主要通过在田地间施用化学药剂和种植抗病品种来进行防治。相比较而言,培育抗病品种无疑是最有效和环境友好的策略。然而,随着小麦白粉病毒性菌株的不断变异,很多现有品种中的抗病基因逐渐丧失了对白粉病的抗性。亟需引入更多的广谱抗白粉病基因,以平衡抗病基因布局,改善我国抗病品种持续抵御白粉菌变异的能力。源于提莫菲维小麦A基因组的Pm37转育到小麦背景后定位在了7AL染色体。为促进Pm37的育种利用,本文加密了Pm37定位区间的分子标记密度,并对Pm37进行了标记辅助聚合利用。具体如下:(1)利用Bulked Segregant RNA-seq(BSR-Seq),发掘与Pm37关联的SNP,设计分子标记,通过检测Pm37的分离群体,发现标记YT001、YT004、YT005、YT007、YT014、YT018、YT021、YT023、YT035、YT063、K-085、K-101与Pm37紧密连锁,进而加密了Pm37定位区间的分子标记密度,将Pm37定位到了0.5 c M的区间内。(2)对Pm37进行了多菌株抗谱分析,发现Pm37对所鉴定的50个菌株均表现免疫,说明Pm37是广谱抗白粉病基因。进一步,我们对Pm37载体材料的农艺、产量性状进行了综合评价,发现Pm37载体材料除具有广谱抗性外,在农艺、产量等方面都表现优良,无明显连锁累赘。因此,我们认为Pm37是一个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抗白粉病新基因。(3)利用筛选到的12个普通PCR标记和2个KASP标记,检测了生产上29个感病主栽品种,发现这些标记都能在50%以上的品种背景中检测Pm37,其中标记YT001、YT004、YT005、YT007、YT014、YT018、YT021、YT023、YT035、YT063、K-085、K-101可在所有检测品种中表现多态,视为Pm37的广适性育种可用标记,因此可利用这些标记对Pm37进行标记辅助选择育种。(4)为将Pm37与其他广谱抗白粉病基因进行标记辅助聚合育种,我们又进一步开发了三个广谱抗白粉病基因Pm12、Pm21、Pm V的功能KASP标记,KASP-TY、KASP-Pm12、KASP-Pm21、KASP-Pm V,尽管Pm12、Pm21和Pm V是直系同源基因,然而我们开发的这三个基因的功能KASP标记不但可以实现这三个基因间的相关区分,还可以与其他已知抗白粉病基因区分,是具有重要育种价值的育种可用标记。(5)为实现Pm37与这些基因的聚合,我们已构建了Pm37与这三个基因载体材料的后代群体,目前正在利用Pm37、Pm21、Pm12和Pm V的育种标记,选择聚合多个抗病基因的材料,进行分子标记辅助聚合育种。
欧阳秋丽[6](2020)在《食品中烯效唑和多效唑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文中认为烯效唑和多效唑是一类抑制植物生长的调节剂,广泛应用于农产生产中。现有研究表明,长期使用及滥用烯效唑和多效唑,将会对人类健康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发展食品中烯效唑和多效唑残留检测新技术,对保障食品品质安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研究制备了抗烯效唑单克隆抗体,在此基础上,研究构建了食品中烯效唑免疫分析新方法;结合本实验室前期获得的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研究构建了食品中多效唑免疫分析新方法。应用所建立的分析方法对食品中的烯效唑、多效唑进行检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运用琥珀酸酐法制备烯效唑半抗原,并通过N-羟基琥珀酰亚胺活性酯法将半抗原分别与牛血清蛋白和卵清蛋白偶联,进而制备新的、有效的烯效唑免疫原和检测原。采用质谱、红外光谱、紫外吸收光谱、核磁氢谱、高效液相色谱、MALDI-TOF/MS等多种分析技术对所制备的烯效唑半抗原及人工抗原的结构进行鉴定,同时将所制备的免疫原对小鼠进行免疫,以探究其免疫原性。结果表明,烯效唑人工抗原合成成功,免疫原和检测原的偶联比分别为21.8:1和6.0:1,且所免疫的小鼠能产生相应的应答,效价可达到80000,IC50=105.63 ng/mL,为其单克隆抗体的进一步制备以及食品中烯效唑残留检测的免疫学方法的构建奠定了较好的研究基础。2.应用所制备的烯效唑免疫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得到高效价的小鼠脾脏,将脾细胞与骨髓瘤细胞进行细胞融合,采用间接酶联免疫法和间接竞争酶联免疫法进行阳性筛选。经亚克隆,得到18株能稳定分泌抗烯效唑单克隆抗体的细胞株,综合效价与特异性的考虑,最终选定的细胞株为1B11-G11-D10-C11-A7。该细胞株亚型为IgG2b,轻链类型为IgK。将其接种于Balb/c小鼠腹腔,得到的腹水中抗体效价为128000,IC50为11.26 ng/mL,与类似物多效唑的交叉反应率为1.53%。3.在获得抗烯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通过对抗原的包被液、包被条件、标准品稀释液、竞争模式等反应条件的优化,研究建立了基于抗烯效唑单克隆抗体的烯效唑酶联免疫快速分析方法,其IC 50值为5.0 ng/mL,检测限IC20:1.47 ng/mL-IC80:97.25 ng/mL。与烯效唑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2%,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对大豆、脐橙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6.0-114.7%、86.6-100.5%,可用于食品中烯效唑残留的快速检测。4.在前期获得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基础上,分别通过琥珀酸酐法与4-(溴甲基)-苯甲酸法制备了多效唑检测抗原,经性能分析对比发现,相比基于琥珀酸酐法合成抗原的酶联免疫分析体系,基于4-(溴甲基)-苯甲酸法合成抗原的酶联免疫分析体系灵敏度提升了 6倍,为通过检测抗原的改造优化来提高多效唑免疫分析体系的灵敏度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通过抗原包被液、反应时间、竞争模式等反应条件的优化,建立了基于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多效唑酶联免疫快速分析方法,其IC50值为54 ng/mL,检测限IC20:13.4 ng/mL-IC80:212.7ng/mL,与多效唑类似物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2%,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对苹果、脐橙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2-96.4%、88.9-94.6%,可较好地满足食品样品中多效唑残留快速分析的要求。
杨军丽[7](2020)在《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文中认为黑麦(Secale cereale L.)是小麦(Triticum aeistvum L.)的近缘物种之一,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在小麦遗传育种改良方面具有重要贡献。小黑麦(Triticale)由小麦属(Triticum)与黑麦属(Secale)植物经属间杂交及染色体加倍形成的双二倍体新物种,遗传了双亲的抗逆性、适应性及蛋白质含量高等优良性状,为粮饲兼用型的新作物。本研究以中饲232(AABBRR,2n=6x=42)、鉴3(AABBRR,2n=6x=42)等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R0R0,2n=2x=14)进行杂交,对杂种F1F2代进行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细胞遗传学分析及分子标记检测等,观察杂交后代的染色体数目变化及构成情况,鉴定外源遗传物质的导入,旨在选育出能够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冬性小黑麦中间材料。主要研究结果如下:20182019连续两年,利用5种六倍体小黑麦品种分别与俄罗斯冬黑麦共杂交406穗,获得F1杂交种1100粒,平均杂交结实率在8.31%25.51%范围之间,籽粒饱满度低。杂种F1、F2和F3经田间种植,共获得可在哈尔滨地区顺利越冬的材料12份;杂种农艺性状较亲本相比类型丰富,表现为田间长势茂盛、抗逆性强、多分蘖(最多有效分蘖36个)、大穗(最长17.23cm)且穗底部多花等特点。杂种F1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542条范围内,21份为42条染色体;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普遍存在69个二价体,单价体数目616个之间。杂种F2体细胞染色体数目在2942条范围之间。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鉴定结果表明,4份杂种F2中含有14条冬黑麦染色体。利用96对黑麦SSR引物对冬黑麦基因组进行扩增,共筛选出4对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分别为引物SCM120、SCM102、SCM9和SCM69,可用于检测杂种后代中的R0R0染色体遗传成分。本研究为丰富和改良黑龙江省麦类作物资源提供了材料基础,为发掘黑麦中优异的抗寒基因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怡仁[8](2020)在《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低温是造成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在我国北方,冬季气温较低,寒流强度较大。常会造成小麦冻害,产量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低温冻害也成为了小麦生产上最大的自然灾害。普通小麦品种对0度以上低温表现抗性。叶片低温敏感突变体BN044371是在小麦育种过程中发现的自然突变体,它的叶片对0℃以上,4℃左右的低温表现敏感,叶片会出现黄色斑点现象,但随着温度回升及植株的发育,叶片颜色恢复正常。该性状称为小麦叶片对低温的敏感性(Wheat Leaf Chilling Sensitivity)。该突变体植株叶片对低温表现为敏感,叶色发生变化的症状。目前,在小麦中发现了一些抗寒基因,然而,因为被挖掘到的基因数目还不多,植物面临低温胁迫时对相关低温信号的转导机制研究不足,导致对植物抗寒方面的机理了解程度还十分有限。因此,只有通过对更多低温相关基因的挖掘,并对这些低温基因的功能进行深入了解分析,才可以对小麦耐低温机制的研究工作和相关抗性小麦新品种的培育奠定基础。因此本研究通过分析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遗传规律及其基因定位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和利用价值。本研究以小麦自然突变体BN044371为研究对象,通过与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百农矮抗58进行杂交,分别构制F1、F2分离群体和F2:3家系。分析明确了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暂命名为wchs1基因)的遗传规律。以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和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的F2分离群体为实验材料,利用建立在小麦中低成本和高效率的新一代测序技术:构建混池进行转录组测序(Bulked segregant RNA-Seq,BSR-Seq)技术,结合自主开发的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分子标记,对wchs1基因进行分子标记初步定位。研究结果如下:1.叶片低温敏感表型性状在田间的表现在正常秋季播种后,对叶片低温敏感材料BN044371和叶片抗低温敏感材料百农4199、百农矮抗58的田间叶片叶色表型进行追踪调查。与百农4199、百农矮抗58的叶色相比,BN044371幼苗的新生叶片在初秋季节为正常绿色;随着秋冬季节的进展,温度降至0℃以上,4℃左右一周后,新生叶片会出现黄色斑点的现象;至春季随着气温升高,新生叶片组织会随着温度升高叶色恢复至绿色。相比之下,叶片抗低温敏感材料百农4199、百农矮抗58在整个幼苗期叶片的叶色均保持正常绿色。因此,对叶片低温敏感性状进行鉴定的最佳温度是0℃以上,4℃左右。2.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通过对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分别与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和百农矮抗58所构建的正反交F1、F2、和F2:3家系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在正反交试验中,F1代植株的叶片叶色均表现为正常绿色,与叶片抗低温敏感性状呈现的表型一致;在对F2代分离群体的分析中发现,呈现叶片抗低温敏感性状的植株数与呈现叶片低温敏感的植株数之间的卡方值均为0.74小于3.84,符合3:1适合性检验;在BN044371/百农4199的F2:3家系中,叶片抗低温敏感家系数与分离家系数和叶片低温敏感家系数之间的卡方值为1.47小于5.99,符合1:2:l的分离比;表明BN044371中的叶片低温敏感性状是由单隐性核基因(wchs1基因)所控制,遗传方式简单,效应单一,在小麦杂交后代中能够稳定遗传。3.BSR-Seq分析结果从低温敏感材料BN044371与抗低温敏感材料百农4199的F2群体中分别选择抗低温敏感野生型和低温敏感突变型各30株,构建野生型和突变型两个混合样品池。通过BSR-Seq方法测序,共挖掘出潜在的SNP数目384,357个。利用经典贝叶斯算法将突变基因定位于1DS染色体上,并在此基础上自主设计开发了25个酶切扩增多态性序列(CAPS)标记用于基因定位。4.叶片低温敏感基因(wchs1基因)的定位本研究以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与叶片抗低温敏感亲本百农4199的F2代180个单株及其F2:3家系为研究对象,采用BSR-Seq法结合CAPS分子标记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叶片低温敏感基因位于小麦1DS染色体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获得了2个CAPS分子标记与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相连锁,它们分别位于wchs1基因的两侧。这两个标记为IWGSC和344678,与wchs1基因的遗传距离分别为9.8 cM、12 cM。
唐晓倩[9](2020)在《农产品典型真菌毒素生物识别材料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真菌毒素危害大、防控难,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开展农产品真菌毒素现场快速检测技术研究,及时发现污染,是防止真菌毒素进入食物链的重要手段。目前快检技术主要面临的挑战表现在:部分真菌毒素高亲和力抗体匮乏、多种类风险因子同步检测难、速测产品抗干扰性差。针对上述问题,本学位论文研制出高灵敏高特异性单克隆抗体、纳米抗体,改良了核酸模拟抗体(适配体)等生物识别材料;并基于三种识别材料依次建立了系列真菌毒素快速检测技术,用于粮油、乳品、水果等不同农产品中典型真菌毒素的高灵敏检测。论文最后,系统分析了这三类主要识别材料的应用特性及在快检产品开发中应用前景。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研制出伏马毒素B1(FB1)、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DAS)等系列单克隆抗体(mAb),建立了粮油中FB1灰度成像、真菌毒素与农残同步侧向流层析,及基于新型纳米仿生催化材料的DAS免疫气压传感检测方法。(1)研制出FB1单克隆抗体7A11,半抑制浓度(IC50)为0.66 ng/mL。建立了两类结果输出方式的现场快速检测方法:基于纳米金比色定性方法与灰度成像定量方法,定量线性范围为0.24~15.0 ng/mL。可用于大米、玉米、花生、小麦等农产品中FB1检测,为粮油产品中FB1现场快速筛查提供了经济、快速、可定量的选择方案。(2)研制出甲萘威单克隆抗体1D2与克百威单克隆抗体G11,IC50值分别为0.80 ng/mL和127.6 ng/mL,特异性良好。针对农产品中不同种类小分子污染物并存的现状,以黄曲霉毒素、甲萘威和克百威为例,建立了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TRFICA)同步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表明,该方法对黄曲霉毒素、甲萘威、克百威检测限依次为0.03、0.02、60.2 ng/mL,克服了真菌毒素与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不同步、灵敏度低的难题。(3)研制出特异性DAS单克隆抗体5E7,亲和力常数Ka值达5.4×108,IC50值为3.08ng/mL;合成并表征了Au@PtNPs纳米颗粒及其与抗体标记探针,由此建立了免疫气压生物传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检测限达0.46 ng/mL。攻克了DAS识别材料特异性差,缺乏灵敏、准确、便携现场快速筛查方法的技术瓶颈。(2)构建了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研制出黄曲霉毒素M1(AFM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AIdnb);将纳米抗体用作替代抗原分别开发了牛奶中AFM1电化学检测方法和多种真菌毒素TRFICA同步检测方法。(1)研制的AFM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VHH 4-1-1表征结果显示,其对AFM1的IC50值为8.54 ng/mL;采用重氮盐电接枝方法,将VHH 4-1-1修饰在丝网印刷碳电极表面;再采用计时电流法,建立了基于纳米抗体替代抗原的免疫竞争电化学传感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方法对牛奶中AFM1的检测限为0.18 ng/mL,检测范围为0.25~5.0 ng/mL,特异性良好。为食品安全检测领域提供了新型绿色检测方法。(2)为研究抗独特型纳米抗体在TRFICA上作为无毒替代抗原的可行性,采用黄曲霉毒素B1(AFB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phage 2-5和ZEN抗独特型纳米抗体phage 8#为核心识别材料,分别研究了固定化AIdnb的TRFICA竞争分析模式(AIdnb-TRFICA)和固定化mAb的TRFICA竞争分析模式(mAb-TRFICA)。比对两种竞争分析模式的结果表明,AIdnb-TRFICA的灵敏度较高,检测AFB1、ZEN的IC50值分别为0.46和0.86ng/mL,是mAb-TRFICA的18.3和20.3倍。由此采用AIdnb-TRFICA建立了同步检测方法,对AFB1、ZEN检测限达0.13 ng/mL和0.20 ng/mL。结果表明,建立的AIdnb-TRFICA可用于粮食中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步检测,为绿色无毒现场快速、准确定量检测提供了新方法。(3)改良修饰了展青霉素适配体探针,研究建立了基于适配体的苹果汁中展青霉素侧向流层析快速检测方法。以地高辛标记的展青霉素适配体互补链作为捕获探针,生物素标记的适配体作为识别探针,构建了基于“地高辛抗体-捕获探针-识别探针-纳米金信号因子”复合物侧向流层析检测方法,对展青霉素的检测限达2.3 ng/mL,检测范围为2.7~139.8 ng/m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检测结果与高效液相比对验证表明,该方法可用于苹果汁中展青霉素的快速检测,克服了缺少展青霉素高亲和识别元件导致的现场高灵敏检测技术缺乏的瓶颈难题。(4)系统分析了上述核酸适配体、单克隆抗体、纳米抗体等真菌毒素主要生物识别材料的特性开发与应用前景。研究比较了本文研制的适配体、单克隆抗体与纳米抗体与已报道同类抗体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结果表明,伏马毒素7A11为迄今报道灵敏度最高,DAS的5E7特异性最好,AFM1抗独特型纳米抗体为首次报道,为快速检测技术提供了高质量核心生物识别材料。通过比较研究各类识别材料发现:适配体的展青霉素分析方法虽然获得了灵敏、准确的定量检测结果,然而适配体与展青霉素的最佳孵育时间长达40 min,为了实现快速检测,该适配体结构仍需进一步优化以缩短反应时间。因此,在缺乏高亲和力抗体时,适配体可作为识别材料的有效选择。本文研制的FB1、DAS、甲萘威、克百威单克隆抗体具有良好的亲和力与特异性,在纳米金、TRFICA及气压传感器检测方法的建立与应用中均实现了灵敏、准确、快速的定量检测。因此,单克隆抗体仍是目前快速检测技术中识别材料的主流选择。纳米抗体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兴识别材料,本文研制的抗独特型纳米抗体对2C9抗体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经纳米抗体修饰后的丝网印刷碳电极具有出色的稳定性。另外,纳米抗体可吸附在硝酸纤维素膜表面,用作无毒替代抗原,在TRFICA方法建立中获得了较高的检测灵敏度,实现了真菌毒素的无毒快速现场检测。因此,纳米抗体在农产品快速检测应用中,既具备单克隆抗体的高亲和性与特异性,又表现出了适配体的稳定与易于修饰的特性。重要的是纳米抗体可作为替代抗原建立无毒快速检测技术,也是其他识别材料无法替代的独有特性。在未来发展方向中,纳米抗体可通过体外亲和力定向改造与结构功能化进一步提高亲和力,拓展新的检测方法与检测模式,在农产品危害物的快速检测领域将具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综上所述,研制的系列单克隆抗体、纳米抗体等生物识别材料解决了农产品快速检测中部分真菌毒素高亲和力抗体匮乏难题,并被成功应用于真菌毒素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的构建;建立的真菌毒素与农药残留时间分辨荧光同步检测技术解决了多种类风险因子同步检测难的技术瓶颈;而基于纳米抗体无毒抗原生物传感方法的研究解决了农产品快检方法抗干扰性差的难题。因此,本文研制的基于三种识别材料的真菌毒素生物传感方法为目前农产品中面临的挑战提供了解决方案的方法参考。
李晋杰[10](2020)在《新型SERS传感器制备及其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食品安全已成为消费者普遍关注的问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真菌毒素作为一类小分子次级代谢产物,对人和动物生命健康造成巨大的危害。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urface enhanced Raman scattering,SERS)是一种当前发展快速的新型光谱分析技术,具有高灵敏度、提供分子指纹图谱、抗光漂白等优势,在痕量快速检测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因此,制备新型SERS传感器并将其应用于复杂样品真菌毒素的快速、灵敏、高效检测,在食品安全领域至关重要。本文从制备高活性SERS基底入手,结合DNA纳米技术的优势,开发SERS检测真菌毒素的新方法,为食品安全检测提供新思路。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3D仿生SERS基底的制备及其用于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针对真菌毒素含量低,传统SERS基底受样品干扰严重,无法实现灵敏检测的难题,从生物仿生入手,设计并制备了一种三维(3D)仿花椰菜SERS基底传感器,用于玉米中黄曲霉毒素B1(Aflatoxin B1,AFB1)、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ZON)和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Deoxynivalenol,DON)三种真菌毒素的快速、灵敏检测。以多孔阳极氧化铝(Anodic aluminum oxide,AAO)为模板,将聚二甲基硅氧烷(Polydimethylsiloxane,PDMS)旋涂于AAO表面,形成PDMS@AAO复合物。在此基础上利用离子溅射手段,在PDMS@AAO复合物表面溅射金纳米粒子,通过对溅射时间优化,制备出具有大量“热点”的仿花椰菜SERS基底。该SERS基底具有优良的SERS增强效果(EF=2.2×106)和优越的信号均一性(RSD=4.57%),可以检测出浓度低至10-12 mol/L的4-巯基苯甲酸(4-mercaptobenzoic acid,4-MBA)。采用该基底首次实现了玉米中AFB1、ZON和DON的非标记同时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AFB1、ZON和DON三种真菌毒素的检测限分别为1.8 ng/m L、24.8ng/m L和47.7 ng/m L,均达到国标(GB 2761-2017)的要求。为进一步验证该SERS传感器的可行性和实用性,采用加标回收与真实样品为分析物进行检测,实验结果满足实际分析检测要求。2.DNA镊子驱动的SERS探针用于的高灵敏检测为提高真菌毒素检测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基于DNA纳米技术,以适配体为识别元件,小粒径银纳米颗粒(Ag NPs)为SERS增强基底,4-硝基苯硫酚(4-nitrothiophenol,4-NTP)为信号探针,设计了一种DNA纳米镊子驱动的AFB1生物传感器。DNA纳米镊子可以动态控制两个Ag NPs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控Ag NPs上探针分子SERS信号强度。当体系内加入AFB1后,由于适配体特异性结合,使DNA纳米镊子由“打开”状态变为“闭合”状态。此时两个Ag NPs之间的距离也由8.1±2.7 nm减小为3.2±0.8 nm,使探针分子的SERS信号得到极大增强。结果表明,该SERS传感器具有良好的特异性,通过检测探针分子SERS信号强度的变化,实现了对AFB1浓度的定量分析,在最优条件下检测范围为1 ng/m L-0.01 pg/m L,检测限低至5.07 fg/m L。3.CHA信号放大与磁性纳米线结合SERS传感器用于多组分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为了进一步提高真菌毒素检测的灵敏度,实现多组分真菌毒素高通量检测的目的,设计了拉曼信号分子内嵌式金核银壳纳米粒子(Au@probe@Ag NPs)和具有纳米搅拌棒功能的金包磁性纳米线(Au@MBCs)结构,结合催化发卡自组装(Catalytic hairpin assembly,CHA)作为辅助信号放大工具,构建了可实现了三种真菌毒素的同时快速痕量分析的SERS生物传感器。当目标真菌毒素存在时,由于适配体与靶标的特异性结合,触发CHA反应,使Au@probe@Ag NPs探针表面的发卡DNA H1与Au@MBCs表面的发卡DNA H2相继打开。随着反应的进行,Au@MBCs表面结合越来越多的Au@probe@Ag NPs,同时产生强烈的SERS信号。通过检测内嵌拉曼信号分子SERS信号的变化,可以实现对AFB1、赭曲霉毒素A(Ochratoxin A,OTA)与ZON三种真菌毒素的同时、灵敏检测,检测限分别为0.81 fg/m L、1.07 fg/m L和11.38 fg/m L。
二、小麦杂交的新方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小麦杂交的新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2)152份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合成小麦在育种中的应用 |
1.2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研究进展 |
1.2.1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原理及特点 |
1.2.2 连锁不平衡-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理论依据 |
1.2.3 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应用方法步骤 |
1.3 SNP标记特点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
1.3.1 SNP标记概念及特点 |
1.3.2 SNP标记研究进展 |
1.4 关联分析在小麦中的研究进展 |
1.4.1 关联分析在小麦株高上的应用 |
1.4.2 关联分析在小麦穗长上的应用 |
1.4.3 关联分析在小麦粒型及千粒重上的应用 |
1.5 本文目的意义及主要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研究的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二章 材料和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田间种植及表型性状调查 |
2.3 小麦基因组DNA的提取及质量检测 |
2.4 表型数据及SNP标记分析 |
2.5 候选基因的确定 |
第三章 结果和分析 |
3.1 性状的表型变异和相关性分析 |
3.1.1 性状的表型变异分析 |
3.1.2 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1.3 合成小麦株高和穗长方差分析 |
3.2 群体结构分析 |
3.3 聚类分析和亲缘关系分析 |
3.4 合成小麦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
3.5 SNP位点的“一因多效” |
3.6 关联SNP标记位点优异等位基因分析 |
3.7 候选基因分析和预测 |
第四章 讨论 |
4.1 各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影响及表型变异 |
4.2 影响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的因素 |
4.3 重要农艺性状显着性关联SNP位点 |
4.4 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的基因功能预测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
(3)不同小麦种质资源茎秆相关性状鉴定和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小麦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
1.1.1 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的利用 |
1.1.2 小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的利用 |
1.1.3 小偃麦在小麦遗传改良的利用 |
1.2 小麦倒伏的类型 |
1.2.1 小麦根倒伏 |
1.2.2 小麦茎倒伏 |
1.3 小麦茎秆特性和抗倒伏能力 |
1.3.1 茎秆高度与倒伏 |
1.3.2 节间长度与倒伏 |
1.3.3 茎秆强度与倒伏 |
1.3.4 茎秆质量与倒伏 |
1.3.5 株型结构与倒伏 |
1.3.6 抗倒性评价 |
1.4 本研究目的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供试材料 |
2.2 技术路线 |
2.3 实验地点 |
2.4 实验方法 |
2.4.1 田间种植及取样 |
2.4.2 农艺性状测定 |
2.4.3 小麦基因组DNA提取 |
2.4.4 原位杂交分析 |
3 结果与分析 |
3.1 不同种质资源株高分析 |
3.1.1 黄淮麦区近年育成小麦品种(系)株高分析 |
3.1.2 黑麦、六倍体小黑麦株高分析 |
3.1.3 中国春背景附加系株高分析 |
3.1.4 八倍体小偃麦株高分析 |
3.2 不同小麦种质资源的节间长度分析 |
3.2.1 不同种质资源穗长比例分析 |
3.2.2 不同种质资源穗颈长分析 |
3.2.3 不同种质资源各节间长度分析 |
3.2.4 不同种质资源各节间长度比例分析 |
3.3 不同种质资源株高构成指数 |
3.4 茎秆各节间外径、内径、壁厚、折断力 |
3.4.1 不同小麦种质资源折断力 |
3.4.2 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外径、内径 |
3.4.3 不同小麦种质资源壁厚 |
3.5 不同材料的穗长、穗粒数、小穗数及不育小穗数 |
3.6 不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6.1 黄淮麦区近年育成的小麦品种(系)不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6.2 中国春背景附加系不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6.3 六倍体小黑麦不同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3.7 实心小麦的细胞学鉴定 |
4 讨论 |
4.1 小麦茎秆质量与植株的抗倒性关系密切 |
4.2 株高构成指数反映抗倒伏能力 |
4.3 实心小麦的抗倒性研究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4)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
1.1.1 小麦族分类 |
1.1.2 小麦的起源和进化 |
1.2 小麦远缘杂交研究 |
1.2.1 小麦远缘杂交特性 |
1.2.2 外源遗传物质的转移 |
1.2.3 外源染色质的检测 |
1.2.4 染色体工程育种进展 |
1.3 偃麦草属研究进展 |
1.3.1 偃麦草属系统分类研究 |
1.3.2 偃麦草属染色体组成及同源性分析 |
1.3.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远缘杂交研究进展 |
1.4 外源遗传物质导入对小麦的影响 |
1.4.1 染色体结构变异 |
1.4.2 基因表达变化 |
1.5 基于测序技术的染色体研究进展 |
1.5.1 基因组 |
1.5.2 转录组 |
1.6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核型及亲缘关系分析 |
2.1 材料和方法 |
2.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
2.1.2 染色体组型计算及判定原则 |
2.1.3 多态性检测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染色体组型分析 |
2.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亲缘关系分析 |
2.3 讨论 |
第三章 9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细胞学鉴定 |
3.1 材料及方法 |
3.1.1 实验材料和处理 |
3.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
3.1.3 原位杂交鉴定 |
3.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
3.1.5 抗病性评估 |
3.1.6 分子标记分析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部分双二倍体的形态学和细胞学观察 |
3.2.2 部分双二倍体的原位杂交鉴定 |
3.2.3 部分双二倍体的分子标记鉴定 |
3.2.4 部分双二倍体的抗病性调查 |
3.2.5 部分双二倍体的谷物相关品质分析 |
3.3 讨论 |
第四章 7个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异代换系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 |
4.1 材料及方法 |
4.1.1 实验材料 |
4.1.2 细胞统计学分析 |
4.1.3 原位杂交鉴定 |
4.1.4 农艺性状调查及谷物含量分析 |
4.1.5 抗病性评估 |
4.1.6 分子标记鉴定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3个二体异代换系的鉴定 |
4.2.2 4个双重异代换系的鉴定 |
4.3 讨论 |
第五章 基于SLAF-seq的十倍长穗偃麦草特异分子标记开发 |
5.1 材料及方法 |
5.1.1 实验材料 |
5.1.2 实验流程 |
5.1.3 分析方案 |
5.1.4 特异分子标记检测 |
5.2 结果与分析 |
5.2.1 生物信息学结果展示 |
5.2.2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基因注释分析 |
5.2.3 十倍体长穗偃麦草特异标记开发及应用 |
5.2.4 1J~S染色体标记开发和应用 |
5.3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7的标记加密及标记辅助聚合利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文献综述 |
1.1 小麦白粉病简介 |
1.1.1 小麦白粉病的流行 |
1.1.2 小麦白粉菌的特征与危害 |
1.1.3 小麦白粉病的防治 |
1.1.3.1 田间农业措施 |
1.1.3.2 化学防治 |
1.1.3.3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
1.2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发掘与利用 |
1.2.1 小麦白粉病的抗性 |
1.2.2 小麦白粉病基因的分布 |
1.2.3 小麦白粉病基因的利用现状 |
1.3 小麦抗白粉病基因的定位策略 |
1.3.1 常规杂交分析 |
1.3.2 基因推导 |
1.3.3 分子细胞学方法 |
1.3.3.1 染色体核型分析 |
1.3.3.2 染色体带型分析 |
1.3.4 群体分离分析法 |
1.4 分子标记在小麦抗病育种中的应用 |
1.4.1 分子标记的类型 |
1.4.2 抗病基因定位与遗传图谱构建 |
1.4.2.1 比较基因组学是开发小麦基因紧密连锁分子标记并进行精细定位的有效途径 |
1.4.2.2 RNA测序技术可进一步饱和小麦遗传连锁图谱并进行候选基因预测 |
1.4.2.3 KASP标记的进展 |
1.4.3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1.5 转录组测序在抗病机制研究中的进展 |
1.6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2 Pm37 分子标记加密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实验材料 |
2.1.2 Pm37 的抗谱分析与抗性评价 |
2.1.2.1 苗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2.1.2.2 成株期白粉病抗性鉴定 |
2.1.3 Pm37 的分子标记加密与候选区间重组频率分析 |
2.1.3.1 DNA提取 |
2.1.3.2 BSR-Seq分析 |
2.1.3.3 文库构建和RNA测序 |
2.1.3.4 利用BSR-seq技术定位抗性基因目标区间 |
2.1.3.5 利用BSR-seq开发分子标记 |
2.1.3.6 PCR反应 |
2.1.3.7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 |
2.1.4 突变体创制及外显子测序 |
2.1.4.1 突变体创制 |
2.1.4.2 外显子测序步骤 |
2.2 结果分析 |
2.2.1 YD1011 白粉病抗性评估 |
2.2.2 Pm37 的候选区间重组频率分析 |
2.2.3 Pm37 的分子标记加密 |
2.2.3.1 PCR标记筛选 |
2.2.3.2 KASP标记筛选 |
2.2.4 遗传图谱 |
2.2.5 突变体创制及外显子测序分析 |
2.3 讨论 |
3 Pm37 标记辅助聚合利用 |
3.1 实验方法 |
3.1.1 Pm37 育种标记筛选 |
3.1.2 Pm37 的标记辅助转育 |
3.1.3 Pm12,Pm V和 Pm21 功能KASP标记的筛选与育种可用性检测 |
3.1.3.1 Pm V和 Pm21 功能KASP标记的设计与筛选 |
3.1.3.2 基因分型试验 |
3.1.3.3 MAS育种潜力评价 |
3.1.4 Pm37与Pm12、Pm21、Pm V的聚合 |
3.2 结果分析 |
3.2.1 Pm37 育种标记筛选 |
3.2.2 Pm37 的标记辅助转育 |
3.2.3 Pm12,Pm V和 Pm21 功能KASP标记的筛选与育种可用性检测 |
3.2.3.1 Pm12,Pm V和 Pm21 功能KASP标记的筛选结果 |
3.2.3.2 MAS功能标记的育种可用性检测结果 |
3.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后续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6)食品中烯效唑和多效唑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食品中烯效唑、多效唑分析研究现状 |
1.2.1 气相色谱法 |
1.2.2 液相色谱法 |
1.2.3 气相色谱-质谱法 |
1.2.4 液相色谱-质谱法 |
1.2.5 免疫分析法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烯效唑人工抗原的合成及鉴定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2.2.2 烯效唑半抗原的制备及鉴定 |
2.2.3 EDC法制备人工抗原 |
2.2.4 烯效唑人工抗原分析 |
2.2.5 动物免疫 |
2.2.6 效价及半抑制浓度测定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烯效唑半抗原的液相色谱分析 |
2.3.2 烯效唑半抗原的鉴定 |
2.3.3 烯效唑人工抗原的鉴定 |
2.3.4 尾血效价 |
2.4 结论 |
第3章 抗烯效唑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3.2.2 抗烯效唑单克隆抗体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小鼠眼球血血清效价 |
3.3.2 杂交瘤细胞的筛选与克隆 |
3.3.3 腹水的获取 |
3.3.4 腹水效价的测定 |
3.3.5 腹水IC50的测定 |
3.3.6 抗体亚型的鉴定 |
3.3.7 抗体特异性鉴定 |
3.4 结论 |
第4章 基于抗烯效唑单克隆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食品中的烯效唑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4.2.2 腹水效价的测定 |
4.2.3 腹水IC_(50)的测定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缓冲液对抗体性能的影响 |
4.3.2 包被条件的选择 |
4.3.3 离子强度的选择 |
4.3.4 缓冲液pH的选择 |
4.3.5 竞争模式的选择 |
4.3.6 标准品稀释液的选择 |
4.3.7 交叉反应率 |
4.3.8 样品分析及加标回收率 |
4.4 结论 |
第5章 基于抗多效唑单克隆抗体的ELISA方法检测水果中的多效唑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仪器与试剂 |
5.2.2 检测抗原的制备 |
5.2.3 基于不同检测抗原的多效唑免疫分析性能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基于不同检测抗原的多效唑免疫分析性能研究 |
5.3.2 检测抗原包被液的选择 |
5.3.3 包被条件的选择 |
5.3.4 缓冲液离子强度的选择 |
5.3.5 缓冲液pH的选择 |
5.3.6 竞争模式的选择 |
5.3.7 标准品稀释液的选择 |
5.3.8 交叉反应率 |
5.3.9 样品分析及加标回收率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黑麦属的研究进展 |
1.1.1 黑麦的分类及分布 |
1.1.2 黑麦优异基因的发掘 |
1.2 黑麦在小麦遗传改良中的应用 |
1.2.1 六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
1.2.2 八倍体小黑麦的创制 |
1.2.3 异附加系的创制 |
1.2.4 异代换系的创制 |
1.2.5 易位系的创制 |
1.3 麦类作物的抗寒性研究 |
1.3.1 抗寒性的生理机制 |
1.3.2 抗寒性的遗传机制 |
1.3.3 北方寒地冬性小麦的研究现状 |
1.4 外源遗传物质的检测方法 |
1.4.1 形态学鉴定法 |
1.4.2 细胞学鉴定法 |
1.4.3 原位杂交检测 |
1.4.4 分子标记检测 |
1.5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1 研究目的 |
1.5.2 研究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2章 小黑麦×冬黑麦杂交试验及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2.1 引言 |
2.2 试验材料 |
2.3 试验方法 |
2.3.1 田间播种与杂交 |
2.3.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 |
2.4 试验结果 |
2.4.1 杂交试验结果 |
2.4.2 田间农艺性状调查结果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小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鉴定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3.4 试验方法 |
3.4.1 种子萌发及根尖处理 |
3.4.2 根尖体细胞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 |
3.4.3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制片 |
3.4.4 植物基因组总DNA的提取 |
3.4.5 探针的标记 |
3.4.6 原位杂交过程 |
3.5 试验结果 |
3.5.1 根尖有丝分裂染色体制片结果 |
3.5.2 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观察 |
3.5.3 基因组原位杂交检测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冬黑麦SSR分子标记鉴定 |
4.1 引言 |
4.2 试验材料 |
4.3 试验仪器及设备 |
4.4 试验方法 |
4.4.1 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 |
4.4.2 PCR反应 |
4.4.3 SSR标记检测 |
4.5 试验结果 |
4.5.1 冬黑麦特异性SSR引物的筛选 |
4.5.2 冬黑麦SSR引物在杂种F1中的检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讨论 |
5.1 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的可行性 |
5.2 杂种与亲本田间农艺性状的比较 |
5.3 杂种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分析 |
5.4 冬黑麦遗传物质的鉴定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图版说明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8)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低温冷害的基本概念 |
1.2 低温对小麦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
1.3 小麦及其它作物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
1.3.1 水稻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
1.3.2 玉米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
1.3.3 小麦对温度反应的研究 |
1.4 BSR-Seq原理及其应用 |
1.4.1 集群分离分析法(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 |
1.4.2 BSR-Seq方法的介绍 |
1.5 小麦基因定位研究进展 |
1.5.1 遗传标记的类型 |
1.5.2 小麦的不同基因图谱 |
1.6 群体构建 |
1.7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8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8.1 研究内容 |
1.8.2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小麦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2.1 田间试验与低温敏感突变体的表型鉴定 |
2.2.2 叶片低温敏感亲本的遗传分析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田间观察叶片低温敏感表型的鉴定 |
2.3.2 叶片低温敏感亲本BN044371 的遗传分析 |
2.4 讨论 |
2.4.1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wchs1 基因)的应用前景 |
第三章 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BSR-Seq分析 |
3.1 研究材料 |
3.2 研究方法 |
3.2.1 混池RNA提取及转录组测序 |
3.2.2 转录组数据分析 |
3.2.3 测序数据比对到参考基因组 |
3.2.4 与突变表型相关的SNP位点的挖掘 |
3.2.5 分子标记开发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转录组数据质量控制结果 |
3.3.2 SNP挖掘结果 |
3.3.3 CAPS标记开发 |
3.4 讨论 |
第四章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定位 |
4.1 研究材料 |
4.2 研究方法 |
4.2.1 总DNA提取(CTAB法)及检测 |
4.2.2 基因组DNA分子标记筛选 |
4.2.3 所用试剂的配制 |
4.2.4 带型统计和遗传连锁距离计算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DNA提取的质量及浓度检测 |
4.3.2 CAPS引物筛选 |
4.3.3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连锁性分析与基因定位 |
4.4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讨论与结论 |
5.1 讨论 |
5.1.1 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鉴定方法 |
5.1.2 定位群体的构建 |
5.1.3 凝胶电泳中常见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5.1.4 基因定位结果 |
5.2 结论 |
5.2.1 叶片低温敏感性状的遗传分析 |
5.2.2 BSR-Seq方法的适用性及验证 |
5.2.3 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定位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农产品典型真菌毒素生物识别材料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附件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中真菌毒素研究现状 |
1.1.1 毒性 |
1.1.2 限量 |
1.1.3 常规检测方法 |
1.2 真菌毒素生物传感分析技术及研究进展 |
1.2.1 识别元件 |
1.2.2 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用于信号响应及信号放大 |
1.2.3 真菌毒素的生物传感检测方法 |
1.3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4 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 |
1.5 本课题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基于单抗的光学与气压生物传感方法研究 |
第一节 伏马毒素单克隆抗体研制与灰度成像快速检测技术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 |
2.2.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2.2.2 实验试剂 |
2.2.3 融合用细胞、实验动物及器材 |
2.2.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 |
2.3 方法 |
2.3.1 伏马毒素B_1完全抗原的合成 |
2.3.2 伏马毒素B_1的动物免疫与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
2.3.3 伏马毒素B_1抗原免疫效果评价 |
2.3.4 伏马毒素B_1阳性杂交瘤筛选方法 |
2.3.5 伏马毒素B_1抗体的生产 |
2.3.6 伏马毒素B_1抗体的特异性鉴定 |
2.3.7 伏马毒素B_1的酶联免疫吸附方法的建立 |
2.3.8 伏马毒素B_1的酶联免疫方法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9 纳米金探针的制备 |
2.3.10 伏马毒素B_1灰度成像纳米金试纸条的原理 |
2.3.11 灰度成像纳米金试纸条标准曲线的建立 |
2.3.12 灰度成像纳米金试纸条的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伏马毒素B_1抗原的免疫学鉴定 |
2.4.2 伏马毒素B_1杂交瘤细胞的筛选结果 |
2.4.3 伏马毒素B_1单克隆抗体7A11的特异性鉴定 |
2.4.4 伏马毒素B_1的ic ELISA条件的优化 |
2.4.5 伏马毒素B_1灰度成像方法的建立 |
2.4.6 伏马毒素B_1灰度成像方法与ic ELISA方法评价 |
第二节 基于单抗的真菌毒素与其他危害物同步检测技术研究 |
2.5 引言 |
2.6 材料 |
2.6.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2.6.2 主要试剂及溶液 |
2.6.3 融合用细胞、实验动物及器材 |
2.6.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 |
2.7 方法 |
2.7.1 甲萘威、克百威杂交瘤细胞制备 |
2.7.2 甲萘威、克百威阳性杂交瘤筛选 |
2.7.3 甲萘威、克百威单抗制备与纯化 |
2.7.4 Eu/Tb(Ⅲ)标记探针的制备 |
2.7.5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建立 |
2.7.6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原理 |
2.7.7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评价 |
2.8 结果 |
2.8.1 甲萘威、克百威杂交瘤筛选结果 |
2.8.2 甲萘威、克百威单克隆抗体特性表征 |
2.8.3 Eu/Tb(Ⅲ)纳米探针的表征 |
2.8.4 样品前处理方法 |
2.8.5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的优化 |
2.8.6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特异性评价 |
2.8.7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定量曲线 |
2.8.8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纸层析同步传感方法回收率和实际样品检测 |
第三节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单克隆抗体研制与气压法免疫传感方法研究 |
2.9 引言 |
2.10 材料 |
2.10.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2.10.2 实验试剂 |
2.10.3 融合用细胞、实验动物及器材 |
2.10.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的配制 |
2.11 方法 |
2.11.1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完全抗原的合成 |
2.11.2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动物免疫与杂交瘤细胞的制备 |
2.11.3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阳性杂交瘤细胞的筛选 |
2.11.4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单抗制备与纯化 |
2.11.5 铂金纳米仿生催化材料与识别探针的合成 |
2.11.6 气压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2.11.7 气压免疫传感检测体系的优化 |
2.11.8 小麦样品的前处理 |
2.11.9 免疫气压法实际样品应用 |
2.11.10 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检测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 |
2.12 结果 |
2.12.1 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免疫效果与杂交瘤细胞研制 |
2.12.2 铂金纳米仿生催化材料与识别探针的鉴定 |
2.12.3 电化学方法对铂金纳米仿生催化材料催化活性的鉴定 |
2.12.4 铂金纳米催化材料探针标记条件的优化 |
2.12.5 免疫气压传感检测原理 |
2.12.6 免疫气压传感检测条件优化 |
2.12.7 免疫气压传感特异性 |
2.12.8 免疫气压传感回收率测定 |
2.12.9 免疫气压传感的应用 |
2.13 讨论 |
2.13.1 伏马毒素B_1与二乙酰镳草镰刀菌烯醇两种毒素半抗原设计与合成 |
2.13.2 真菌毒素单克隆抗体的研制 |
2.13.3 灰度成像纳米金免疫层析技术 |
2.13.4 气压免疫传感器的设计与条件优化 |
2.14 小结 |
第三章 基于纳米抗体无毒替代抗原传感分析方法研究 |
第一节 黄曲霉毒素M_1纳米抗体研制与丝网印刷电化学传感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 |
3.2.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3.2.2 主要试剂 |
3.2.3 实验溶液 |
3.2.4 引物 |
3.3 实验方法 |
3.3.1 免疫羊驼与血清效价测定 |
3.3.2 总RNA的提取 |
3.3.3 cDNA第一链合成 |
3.3.4 重链可变区基因片段扩增 |
3.3.5 纳米抗体基因与pComb3X质粒的酶切与连接 |
3.3.6 重组的噬菌粒电转 |
3.3.7 纳米抗体文库的库容量与多样性鉴定 |
3.3.8 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与滴度测定 |
3.3.9 噬菌体展示纳米抗体文库的构建 |
3.3.10 阳性纳米抗体竞争筛选和富集 |
3.3.11 阳性纳米抗体的鉴定 |
3.3.12 纳米抗体的表达与纯化 |
3.3.13 纳米抗体的特性鉴定 |
3.3.14 黄曲霉毒素M_1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3.3.15 工作电极修饰的表征方法 |
3.3.16 无毒替代抗原免疫传感方法条件优化 |
3.3.17 免疫传感标准曲线与加标回收 |
3.4 结果 |
3.4.1 羊驼血总RNA的提取与重链基因扩增 |
3.4.2 纳米抗体片段和载体pComb3X酶切鉴定 |
3.4.3 噬菌体纳米抗体文库的多样性鉴定 |
3.4.4 阳性噬菌体的筛选 |
3.4.5 阳性噬菌体的鉴定 |
3.4.6 纳米抗体VHH4-1-1和VHH2-3-1 的表达 |
3.4.7 纳米抗体VHH4-1-1和VHH2-3-1 特异性测定 |
3.4.8 丝网印刷碳电极检测原理 |
3.4.9 工作电极的修饰与电极表征 |
3.4.10 免疫电极的制备及工作条件优化 |
3.4.11 电化学传感器特异性、稳定性与准确度评价 |
第二节 基于无毒抗原AFB_1与ZEN时间分辨荧光混合污染检测技术 |
3.5 引言 |
3.6 材料 |
3.6.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3.6.2 主要试剂 |
3.7 实验步骤 |
3.7.1 纳米抗体phages2-5和phages8#的纯化 |
3.7.2 Eu/Tb(Ⅲ)纳米颗粒探针的合成与鉴定 |
3.7.3 两种竞争模式的建立与优化 |
3.7.4 基于无毒替代抗原混合毒素时间分辨同步检测方法优化 |
3.8 结果与讨论 |
3.8.1 Eu/Tb(Ⅲ)纳米颗粒与探针的鉴定 |
3.8.2 Eu/Tb(Ⅲ)纳米探针偶联条件优化 |
3.8.3 两种竞争模式的结果比对 |
3.8.4 时间分辨荧光多毒素同步检测技术原理 |
3.8.5 基于无毒替代抗原时间分辨荧光检测技术准确度、重复性评价 |
3.8.6 玉米实际样品的检测 |
3.9 讨论 |
3.9.1 抗独特型纳米抗体替代抗原用于电化学免疫传感器 |
3.9.2 抗独特型纳米抗体替代抗原用于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 |
3.10 小结 |
第四章 基于适配体展青霉素侧向层析分析方法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 |
4.2.1 实验仪器及耗材 |
4.2.2 实验试剂 |
4.2.3 主要溶液 |
4.3 方法 |
4.3.1 适配体序列及前处理方法 |
4.3.2 适配体试纸条的制备 |
4.3.3 适配体试纸条原理 |
4.3.4 适配体试纸条的检测步骤 |
4.3.5 适配体的选择 |
4.3.6 适配体检测模式的选择 |
4.3.7 适配体浓度的优化 |
4.3.8 适配体试纸条条件优化 |
4.3.9 适配体检测缓冲液条件优化 |
4.3.10 适配体试纸条方法的鉴定 |
4.3.11 适配体试纸条检测样品前处理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适配体与竞争模式的选择 |
4.4.2 生物素-适配体与地高辛-互补链的浓度优化 |
4.4.3 适配体试纸条条件优化 |
4.4.4 适配体检测缓冲液配方优化 |
4.4.5 适配体试纸条的性能参数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三类生物识别材料用于农产品快速检测的性能比较 |
5.1 系列生物识别材料的研制 |
5.1.1 两种展青霉素适配体的比对结果 |
5.1.2 四类单克隆抗体的筛选结果 |
5.1.3 四种单抗与国内外报道同类抗体特性进行比较 |
5.1.4 抗独特型纳米抗体的筛选结果 |
5.1.5 适配体、单抗、纳抗的研制比较 |
5.2 系列生物传感器的开发 |
5.2.1 建立的生物传感器涉及到的农产品类别 |
5.2.2 建立的生物传感器固定化技术的选择 |
5.2.3 建立的生物传感器识别元件的选择 |
5.2.4 检测方法的选择 |
5.3 农产品中生物传感器发展趋势展望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10)新型SERS传感器制备及其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真菌毒素概述 |
1.1.1 黄曲霉毒素 |
1.1.2 赭曲霉毒素 |
1.1.3 玉米赤霉烯酮 |
1.1.4 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 |
1.2 真菌毒素的检测方法 |
1.2.1 色谱法 |
1.2.2 免疫分析法 |
1.2.3 适配体分析法 |
1.3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3.1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概述 |
1.3.2 SERS增强机理 |
1.3.3 SERS基底 |
1.3.4 SERS在非标记检测中的应用 |
1.3.5 SERS在标记检测中的应用 |
1.4 课题研究思路和意义 |
第二章 3D仿花椰菜SERS基底的制备及其用于多种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 |
2.1 前言 |
2.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方法 |
2.3.1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制备 |
2.3.2 PDMS@AAO复合衬底的制备 |
2.3.3 3D仿花椰菜SERS基底的制备 |
2.3.4 拉曼光谱测试条件与数据分析 |
2.3.5 增强因子计算 |
2.3.6 真菌毒素的检测 |
2.3.7 加标回收试验与实际样品检测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阳极氧化铝模板的表征 |
2.4.2 3D仿花椰菜SERS基底的制备 |
2.4.3 3D仿花椰菜SERS基底的性能表征 |
2.4.4 真菌毒素的检测 |
2.4.5 实际样品中真菌毒素的检测 |
2.4.6 多组分真菌毒素的检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DNA镊子驱动的SERS探针用于AFB_1的高灵敏检测 |
3.1 前言 |
3.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实验设备 |
3.3 实验方法 |
3.3.1 AgNPs的制备 |
3.3.2 AgNPs的修饰 |
3.3.3 DNA tweezers-Ag NPs探针的制备 |
3.3.4 琼脂糖凝胶电泳 |
3.3.5 AFM测试条件 |
3.3.6 拉曼光谱测试条件与数据分析 |
3.3.7 分析增强因子计算 |
3.3.8 加标回收试验与实际样品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实验原理 |
3.4.2 Ag NPs与 Ag NPs-DNA-NTP的表征 |
3.4.3 可行性测试 |
3.4.4 条件优化 |
3.4.5 AFB_1检测 |
3.4.6 特异性检测 |
3.4.7 实际样品检测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CHA信号放大与磁性纳米线结合SERS传感器用于多组分真菌毒素的同时检测 |
4.1 前言 |
4.2 实验设备与材料 |
4.2.1 实验材料 |
4.2.3 实验设备 |
4.3 实验方法 |
4.3.1 磁珠的制备 |
4.3.2 磁性纳米线的制备 |
4.3.3 磁性纳米线的修饰 |
4.3.4 Au@probe@Ag NPs的制备 |
4.3.5 Au@probe@Ag NPs的修饰 |
4.3.6 非变性凝胶电泳 |
4.3.7 拉曼光谱测试条件与数据分析 |
4.3.8 分析增强因子计算 |
4.3.9 加标回收试验与实际样品检测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MBs与 Au@MBCs的表征 |
4.4.2 Ag@Au NPs的优化与表征 |
4.4.3 拉曼信号分子的选择 |
4.4.4 可行性测试 |
4.4.5 实验条件优化 |
4.4.6 真菌毒素的检测 |
4.4.7 特异性检测 |
4.4.8 实际样品检测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全文总结及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四、小麦杂交的新方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小麦核质杂种配合力、杂种优势及淀粉特性研究[D]. 李燕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2]152份合成小麦产量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D]. 张红杰. 山西大学, 2021(12)
- [3]不同小麦种质资源茎秆相关性状鉴定和分析[D]. 王崇宇. 山东农业大学, 2021(01)
- [4]普通小麦-十倍体长穗偃麦草衍生后代的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及特异标记开发[D]. 王艳珍.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1
- [5]小麦抗白粉病基因Pm37的标记加密及标记辅助聚合利用[D]. 张旭. 烟台大学, 2021(09)
- [6]食品中烯效唑和多效唑免疫分析新方法研究[D]. 欧阳秋丽. 南昌大学, 2020(01)
- [7]小黑麦与冬黑麦杂交后代的细胞遗传学及SSR研究[D]. 杨军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8]小麦叶片低温敏感基因的分子标记与定位[D]. 王怡仁. 河南科技学院, 2020
- [9]农产品典型真菌毒素生物识别材料与快速检测方法研究[D]. 唐晓倩.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10]新型SERS传感器制备及其在真菌毒素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李晋杰.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