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卫星发展规划

航空卫星发展规划

一、航空卫星的研制计划(论文文献综述)

蔺陆洲[1](2020)在《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太空竞争与空间合作的关系变化和政策调整是航天外交的基本问题。本文围绕竞争与合作的主轴,建构了一种航天外交的理论框架并以商业航天为基点分析了航天外交的现实转型。在回顾航天外交相关研究文献的基础上,明确了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方法和创新点,进而界定了航天外交概念的内涵、外延和特征。通过梳理自1957年以来航天外交的发展历史和当前航天外交的发展趋势,结合国际政治经济学理论在相互依存、霸权稳定、世界体系、国家主义和依附理论的发展路径与分析范式,总结了航天外交在战略、资金和科技各方面的理论要素。基于这三个航天外交的理论要素,将航天产业的计划经济属性、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和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确立为航天外交理论的范式,以航天相对实力的变化和航天外交政策的调整为主要逻辑,建立航天外交的理论模型,在太空竞赛和空间合作方面形成理论推论。综合运用相关性分析的定量研究方法和比较分析的定性研究方法,对理论和推论进行检验。通过理论限制性条件分析,将商业航天识别为改变航天外交理论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颠覆性变量,并对航天外交理论的发展进行预测。随后,以文章建构的航天外交理论框架,针对世界航天外交总体态势、主要航天国家和国际航天组织的结构与政策,利用案例研究和博弈论进行分析,解释当前航天外交关系的状态和变化趋势。特别是基于中国的航天外交实践的总结,在大国博弈、多边主导和应用推广方面进行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并提出政策建议。最终回顾和总结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并对未来的航天外交进行展望。

李卓键[2](2019)在《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卫星产业是兼具经济效益与政治军事效益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美国卫星产业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不仅在经济方面为其带来可观的效益,而且利用卫星技术开展国际合作与结盟或是军事威慑与对抗,还有利于增强美国的“国家威信”。我国卫星产业起步较晚,在卫星制造、发射及商业化发展等诸多方面存在不足。由于卫星产业在信息、新材料、新能源、节能环保和生物医药等领域的转化应用对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因而被确立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点发展方向。为此,系统认识美国卫星产业及其组织的发展规律与经验,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与国防军事建设均具有重要意义。美国卫星产业经历了准备期、高速发展期和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三个阶段。以产业组织理论SCP框架为基础,深入分析美国卫星产业现状及组织特点,能够为我国发展卫星产业提供参考。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S)从市场集中度上看属于一般寡占型,且拥有较高的进入和退出壁垒。美国卫星企业采取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战略,避免深陷低效率的价格战。私营卫星企业由于核心产品的差异化空间逐渐缩小,开始重视自身服务能力的拓展和提高。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调整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方面,通过一系列许可制度确立准入门槛进行严格监管;另一方面,对于取得发射许可且满足国家发射需求的本国私营企业,给予政府补贴扶持其快速发展。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C)比较典型的包括兼并与卡特尔。卫星产业兼并实施一体化过程中形成管理协同效应、经营协同效应和财务协同效应,并对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产生影响,使得市场集中度得以加强。以卡特尔为代表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中的协调行为不利于市场竞争,导致卫星企业之间通过合谋、相互妥协以求实现彼此垄断利润最大化。为打破美国卫星巨擘之间的卡特尔,美国政府大力扶持新兴卫星企业发展并显着降低发射费用,开启了廉价商业航天运输新时代。美国政府还通过制定和修订促进卫星产业市场商业化的各项政策,逐步放宽商业卫星领域的政策管制,激发卫星产业市场活力。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绩效(P)主要包括直接绩效与间接绩效。从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美国卫星产业的四大细分领域(卫星服务、卫星制造、发射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产值全球领先,但存在政策性波动。四大领域发展不均衡,处于上游的卫星制造业与发射服务业产值较少,而处于下游的地面设备制造业与卫星(运营)服务业产值较高。从间接绩效分析中发现由于卫星产业一定程度带有国防军工性质,具有投入大、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因此,在市场化发展初期对经济增长的直接促进效果并不明显,而是通过对其他产业的影响来间接地反映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美国卫星产业在农业、远洋渔业以及灾害的防范与救助等领域发挥了重要作用。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及市场绩效的关系在不同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第一,在美国卫星产业的准备阶段,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尚未形成。第二,在美国卫星产业的高速发展时期,市场结构是三者中的核心。完全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和完全由政府采购的单一销售渠道,使得市场行为完全取决于当时的市场结构;而被简单市场行为所决定的市场绩效也并未引起广泛关注。第三,在美国卫星产业平稳发展商业化时期,市场行为是三者中的核心,但三者的关系具有复杂性,美国卫星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关系是双向互动的。在发展过程中,美国卫星产业逐渐形成了缓解市场行为中的卡特尔、激发市场竞争活力、推高市场绩效等产业组织优势。同时,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也存在市场寡占程度较高、商业化运营推高市场风险等问题。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起步于1956年,虽然在整体上与美国卫星产业相比尚存在差距,但是在一些领域也形成了自身优势。鉴于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和产业组织中的优势与问题,我国应该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加大政府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积极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并不断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范海虹[3](2014)在《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1945-1969)》文中研究表明外空竞争是国家科技、经济、军事乃至国家制度与国民素质的综合竞争。从“外空时代”诞生的那一刻,人类在外层空间的探索活动就被深深地打上了冷战的烙印。苏联和美国都将外空活动作为推行其冷战战略、赢得人心与支持、并在此基础上赢得冷战的胜利有力工具。本文对1945年-1969年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进行研究。根据苏美解密的大量原始档案并借鉴相关研究成果,把冷战时期苏美外层空间竞争分为前史、开端、发展和高潮四个阶段,围绕着苏美国家安全战略、苏美外层空间目标的变化、以及苏美的外空活动分专题进行探讨,追述从二战结束到六十年代末期苏美外空竞争的开端、发展、演变过程,揭示冷战对苏美外空政策的巨大影响及其与冷战的双向互动关系。苏美外空竞争的前史(1945-1953),论述了苏美早期对外空的探索及冷战的形成对苏美空间技术的推动作用。苏美外空竞争的开端(1953-1960),论述了苏联人造卫星给西方带来的心理冲击。在苏联一系列卫星攻势下,美国不得已仓促应战,拉开了苏美外空竞争的序幕。苏美外空竞争的发展(1960-1964),将冷战形势的演变与外空竞争的发展联系起来。为重振美国国威,赢得冷战的胜利,美国启动了阿波罗登月计划。苏美外空竞争的高潮(1964-1969),叙述了苏美登月竞争过程。赫鲁晓夫下台与科罗廖夫逝世后,苏联的空间科技水平迅速走向衰落。在美国的主动出击中,苏联陷入被动应战的局面并走向失败。本文利用苏美解密的大批原始档案材料,在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试图说明以下问题:(1)外层空间竞争是冷战政治的表现形式,是苏美在政治、经济、军事上全面对抗的产物。在冷战这场政治与意识形态的斗争中,苏美利用空间科技来维护国家安全,捞取政治利益,影响西欧与新兴的第三世界国家,借机扩大各自势力范围。(2)外层空间竞争是苏美国家实力的竞争,是双方在科技、经济、军事乃至国家制度与国民素质上的综合较量。从战后到七十年代初期,外空竞争与冷战进程的演变交织在一起加剧了苏美之间的对立与猜疑,极大地影响了国际关系的正常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促成了冷战的终结。

刘欣[4](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认为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林君,刁庶,张洋,张扬,赵静[5](2017)在《地球物理矢量场磁测技术的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矢量磁测技术是工程和环境地球物理勘探中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与传统总场强度或总场梯度测量相比,可同时获取地磁场模量大小和方向信息,有效减少反演中的多解性,有助于对磁性体的定量解释,获得更多更准确的反映场源的信息,提高目标体的探测分辨率和定位精度.本文根据不同应用环境,介绍了地面矢量磁测、井中矢量磁测、海洋矢量磁测、航空矢量磁测及卫星矢量磁测等技术的应用情况和技术特点,综述了各矢量磁测仪器装备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最后,分析了矢量磁测技术的发展趋势,即由单一的总场或总场梯度测量,转向为多信息的矢量场测量或多参量测量;从低效率、探测深度浅的地面磁测转向高效率航空、大深度井中或深海目标体的快速定位与探测,并逐步发展为地面、井中、海洋、航空、卫星联合磁测和解释.通过各磁测技术和方法的优势互补,提高地球物理磁场测量精度和反演分辨率.

刘昱东[6](2013)在《“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文中指出“两弹一星”工程是20世纪中叶中国实施的第一个大科学工程项目。原理和技术封锁、国内基础薄弱、苏联有限援助是该工程实施的三个特殊时代背景。高度计划、集中统一的社会体制又成为其独特的管理背景。实用思想至上、政治目标主导则成为其实施的文化背景。本文在综合分析以上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两弹一星”工程在管理体制上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其打破一般大科学工程“行政+技术”的管理模式,在已有的两类管理要素中加入了政治要素,使政治、行政和技术有机结合,形成了灵活而高效的“三位一体”管理体制。这种体制的作用,通过总体任务的设定、相关学科的建设、科学研究的组织、工程制造的开展、人才的管理和质量的监控等一系列过程表现出来。而促进这种体制形成的动力机制,则是以实用思想为主导的科技价值观和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之间内部张力的推动。据此,本文比较了“两弹一星”工程与美国“曼哈顿”工程在管理体制、管理模式方面的共同点与差异之处,认为这两大科学工程在整体计划的基础上,分别存在着全国协同和市场调度两种不同的资源配置方式。造成其管理体制和管理模式区别的根本原因,则是大科学工程管理中政治要素所发挥的不同作用。

晏磊,廖小罕,周成虎,樊邦奎,龚健雅,崔鹏,郑玉权,谭翔[7](2019)在《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无人机是未来网络环境下一种数据驱动的空中移动智能体,而无人机遥感则是无人机应用最重要的引领性产业。本文首先以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发展现状为背景,重点概述了中国无人机遥感21世纪以来"十五"到"十三五"所获得的具有代表性的国家支持与推动的发展历程,阐述了无人机遥感定标场,航空航天定标场的建立以及应用验证,包括无人机遥感系统的载荷与系统技术发展;然后,进一步阐述了以遥感定标场、地物参量引导载荷性能、系统模型为代表的中国无人机遥感的相关技术跨越;接着,概略介绍了无人机遥感在国防反恐安全以及跨国应急救援,国土测绘与海洋岛礁测绘应用,地质灾害应用以及国家应急救援等领域的产业应用;最后,介绍了中国在无人航空遥感领域展开的跨越性的工作,包括组网智能控制、精度和实时性度量基础、载荷平台自组织冗余容错、遥感大数据云处理技术和无人机遥感组网实用化等内容。未来无人机遥感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建立起具备迅捷信息获取能力的无人航空器组网观测系统,实现无人航空器组网技术由项目层面跨越到遥感领域,同时也为中国成为世界遥感强国的国家战略跨越奠定基础。

沈汝源[8](2015)在《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航天产业发展仅用了短短不到60年的时间便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绩。然而,一方面,随着我国航天产业的不断发展,过去计划式、集权式的发展方式逐渐不能适应新常态以及国际航天产业市场发展的需要,在很多方面都亟需改革;另一方面,美国航天产业在技术水平、产业容量、企业规模等各方面均远远领先于世界水平,其发展经验值得我们吸收和借鉴。因此,本文从产业经济学框架以及产业竞争理论出发,根据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特点,重点从产业组织、产业管理、产业政策、产业竞争优势及劣势等方面对美国航天产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同时,结合我国航天发展所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亟需改革的地方,为我国航天产业的未来发展、布局和改革提供了相关思路。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组织,全文共分为6章内容进行研究。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从选题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出发,对目前航天产业相关研究方向、研究重点以及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从而确定了以美国航天产业作为研究对象、以产业经济学分析框架以及产业竞争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及研究方法的研究思路,并提出了全面分析美国航天产业所应涉及的几大模块和分析内容。第二章为美国航天产业组织分析。产业组织是产业经济学的核心内容,在某些学者的观点里,产业组织是等同于产业经济学的。因此,本章对于产业组织理论和哈佛、芝加哥两大学派进行了简要介绍,并从S-C-P范式以及可竞争市场两种不同角度对于美国航天产业组织情况进行了分析。第三章为美国航天产业管理、政策及机制分析。由于航天产业是一个受政策及管制影响非常明显的行业,即使在市场经济非常发达的美国也不例外。为了给我国航天产业发展提供较为完整的建议,本章介绍了美国航天产业管理、产业政策、产业运行机制以及产业相关发展情况进行了分析。第四章为美国航天产业竞争力研究。本章以产业国际竞争力理论框架为分析和研究的理论基础,在对于竞争力理论进行简要介绍后,对于美国航天产业的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和支持性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政府和机会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对于美国航天产业竞争优势、劣势进行了总结和分析。第五章为美国航天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分析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最终还是为了对我国航天产业的改革和发展提供思路和借鉴。本章在对我国航天产业发展中相关基本情况进行简要介绍后,针对我国航天产业发展中的不足,结合美国相关发展经验提出了几点改革和发展的建议。第六章为结论与展望。本文研究主要有五方面创新点。第一,本文从产业经济学及产业竞争力理论出发,对于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相关情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以往研究片面性的缺点;第二,本文在应用产业经济学框架进行分析时,兼顾了哈佛学派和芝加哥学派的学术观点进行不同角度的综合分析,克服了以往研究较为不重视芝加哥学派的缺点,对于美国航天产业可竞争市场特点进行了分析;第三,本文在对于美国航天产业管理、产业政策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于美国航天产业运行机制和特点进行了分析,不仅全面研究了美国航天产业的管理体系、政策理论特点、发展规律,还对技术研发、知识形成和扩散等内容进行了分析,为航天产业的分析视角和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第四,本文应用产业竞争力理论,对于美国航天产业竞争力来源和优劣势进行了全面分析,为我国航天产业的对标发展提供了完整的借鉴;第五,本文对于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较为深入地剖析,重点对于我国航天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定位并提出了改革的思路。本文对于理论性和实用性进行了兼顾,对于航天产业的研究和改革具有较强的理论指导意义和实用价值。

欧阳桃花,胡京波,李洋,周宁,国辉[9](2015)在《DFH小卫星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研究:战略逻辑和组织合作适配性视角》文中认为以小卫星龙头企业DFH为案例研究对象,探讨了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定义及其动态演化特征和实现机制。分析表明,航天产品研制要重点关注总体设计环节,其创新主体是由核心企业-供应商-科研单位三方构成的一个微生态系统;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从中心-轮辐式到共生式的动态演化主要结构特征是:参与者行动从围绕核心企业目标转化为围绕共同目标;组织边界由清晰向模糊转变;核心企业的组织角色从领导者到平台创造者。基于价值来源选择和制度稳定方式,深入剖析了航天核心企业游击队战略逻辑和交流型组织合作、复杂性战略逻辑和协同型组织合作间如何在创新生态系统的不同发展阶段进行动态适配,以打开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由中心-轮辐式向共生式转化过程的黑箱。

宋琦[10](2014)在《钱学森军事工程师承关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钱学森是新中国国防科技工程的重要建设者之一,是新中国历史上享有崇高荣誉的人民科学家。他不但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还创造了符合中国国情的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思想。师承教育在钱学森的成长道路上发挥了重要作用,也是钱学森在国防科技工程领域中培养人才的重要模式。本文将钱学森的军事工程师承分为教育师承和工程实践师承,考察了钱学森由学生到军事工程咨询者,再到军事工程管理者和规划者的转变,分析了钱学森在美国20年的学习、工作经历对他日后教育理念、工程管理模式的突出影响。将新中国工程力学教育同国防科技建设相联系,以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人才为背景,基于清华大学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一手档案资料,分析了钱学森从创办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到建立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的办学理念、治学方针和实践成果,阐述了他建立、完善中国工程力学教育体制的具体过程。从导弹工程、人造卫星工程两个大科学工程入手,以钱学森和孙家栋、王永志等第二代航天人才组成的师承人才链为核心,探讨了钱学森在建立航天系统工程管理思想体系的过程中,培养大科学工程所需的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的具体细节,从而更深入地考察了钱学森培养国防科技人才的具体过程,揭示了钱学森工程师承思想对中国当代大科学工程人才培养的启示。

二、航空卫星的研制计划(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航空卫星的研制计划(论文提纲范文)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由来与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军事安全
        二、法律政策
        三、经济产业
        四、科学技术
        五、文化认知
        六、研究概况
    第三节 研究概述
        一、主要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点
    第四节 论证框架与章节结构
第二章 概念界定
    第一节 航天的基础概念
        一、作为技术概念的航天
        二、航天科技
        三、航天系统和系统工程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概念和定义
        一、历史沿革
        二、定义范畴
        三、构成要素
        四、本质特性
    第三节 航天与国际关系理论
        一、航天与地缘政治理论
        二、航天与国际政治理论
        三、航天与外交理论
第三章 历史与现实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时段:1957 年-1975年
        二、第二个阶段:1975 年-1985年
        三、第三个阶段:1985 年-2000年
        四、第四个阶段:2000 年-至今
    第二节 太空竞赛与现实主义
        一、冷战早期50年代的航天外交
        二、冷战早期60年代的航天外交
        三、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空间合作与相互依赖
        一、冷战中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自由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四节 冲突对抗与霸权稳定
        一、冷战后期的航天外交情况
        二、新现实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五节 世界航天体系与依附
        一、发展中国家的航天计划
        二、世界体系中的航天外交
    第六节 商业航天与国家主义
        一、全球化与商业航天
        二、国家主义的航天外交
    第七节 航天外交的核心要素
        一、科技是核心基础
        二、战略是根本动力
        三、资金是重要条件
第四章 理论框架
    第一节 理论范式
        一、航天经济的计划属性
        二、国家为核心的行为体
        三、大国竞争的本质特征
    第二节 理论模型
        一、关键要素
        二、理论内核
        三、主要逻辑
    第三节 理论推论
        一、太空竞赛
        二、空间合作
    第四节 理论验证
        一、定量检验
        二、定性检测
    第五节 理论颠覆
        一、理论界限
        二、商业航天
        三、理论发展
第五章 理论分析
    第一节 总体态势分析
        一、综合分析
        二、分项分析
    第二节 主要国家分析
        一、美国的航天外交
        二、俄罗斯的航天外交
        三、欧洲的航天外交
        四、日本的航天外交
        五、印度的航天外交
    第三节 国际组织分析
        一、国际组织类型分析
        二、多边平台博弈策略
        三、非政府间国际组织
第六章 中国的航天外交
    第一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实践
        一、中国航天外交的基础
        二、中国航天外交的历史
    第二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设计
        一、大国博弈
        二、多边主导
        三、应用推广
    第三节 中国航天外交的政策建议
        一、坚持高举高打的战略定位
        二、改革管理体制和创新模式
第七章 结论
    第一节 航天外交的本质与启示
        一、航天外交的本质
        二、航天外交的启示
    第二节 航天外交的未来
        一、持续的竞争
        二、潜在的合作
    第三节 存在的不足和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致谢

(2)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比较分析法
        1.3.2 理论与实证相结合
        1.3.3 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的创新之处与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研究的不足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产业组织及相关理论分析
    2.1 产业组织的概念及理论起源
        2.1.1 产业组织相关概念
        2.1.2 产业组织理论的起源
    2.2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2.2.1 哈佛学派的结构主义观点
        2.2.2 芝加哥学派的自由市场观点
        2.2.3 可竞争市场理论垄断与效率并存观点
        2.2.4 新奥地利学派的社会达尔文主义观点
        2.2.5 20世纪80年代后期百家争鸣
    2.3 西方产业组织理论在中国的发展
        2.3.1 理论引进和介绍期
        2.3.2 结合中国国情应用理论
        2.3.3 深化研究和理论改良期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美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产业组织特点
    3.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3.1.1 美国卫星产业的概念界定
        3.1.2 美国卫星产业的分类
    3.2 美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
        3.2.1 蓄势待发的准备期(19 世纪末——20 世纪40 年代)
        3.2.2 两极竞争中的高速发展期(20 世纪40 年代——90 年代)
        3.2.3 平稳发展中的商业化转型期(20 世纪90 年代——现在)
    3.3 美国卫星产业的现状及组织特点
        3.3.1 美国卫星产业现状
        3.3.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特点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4.1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
        4.1.1 市场集中度的涵义及衡量指标
        4.1.2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集中度的测算
    4.2 美国卫星产业的进入和退出壁垒
        4.2.1 进入与退出壁垒的涵义
        4.2.2 规模经济形成的进入壁垒
        4.2.3 高技术性构筑产品主体差异形成的进入壁垒
        4.2.4 技术革新创造绝对成本优势形成的进入壁垒
        4.2.5 美国卫星产业的退出壁垒
    4.3 美国卫星产业的产品差异化
        4.3.1 产品差异化的涵义
        4.3.2 技术创新驱动的产品主体差异化
        4.3.3 提高产品附加值的服务差异化
        4.3.4 卫星产品差异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4.4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结构形成中的作用
        4.4.1 卫星产品与服务的属性特征
        4.4.2 政府对市场管制与激励并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5.1 以兼并为代表的市场竞争行为
        5.1.1 企业兼并的涵义及特征
        5.1.2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方式
        5.1.3 美国卫星企业兼并的效果
        5.1.4 企业兼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5.2 以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协调行为
        5.2.1 卡特尔的涵义
        5.2.2 美国卫星产业中的卡特尔
        5.2.3 对卫星产业卡特尔的突破
    5.3 美国政府在卫星产业市场行为中的作用
        5.3.1 政府直接参与销售和政策扶持卫星市场商业化并举
        5.3.2 政府管控卫星类产品对外贸易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6.1 直接绩效
        6.1.1 美国卫星产业总体经济绩效
        6.1.2 卫星制造业经济绩效
        6.1.3 发射服务业经济绩效
        6.1.4 地面设备制造业经济绩效
        6.1.5 卫星服务业经济绩效
    6.2 间接绩效
        6.2.1 美国卫星产业的溢出效应及对GDP的贡献
        6.2.2 对其他产业及领域的促进效应
        6.2.3 社会与政治效应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7.1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中结构、行为、绩效的关系
    7.2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优势
        7.2.1 政府大力扶持改善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结构与市场行为
        7.2.2 商业化发展之路推高美国卫星产业市场绩效
    7.3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7.3.1 市场结构上寡占程度较高
        7.3.2 兼并与卡特尔为代表的市场行为加强产业集中度
        7.3.3 商业化运营推高产业市场风险
    7.4 本章小结
第8章 美国卫星产业组织对我国的启示
    8.1 我国卫星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特征分析
        8.1.1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历程
        8.1.2 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特征
    8.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的总体评价
        8.2.1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具备的优势
        8.2.2 我国卫星产业组织存在的问题
    8.3 借鉴美国经验促进我国卫星产业发展的建议
        8.3.1 把握政府作用与市场机制的平衡
        8.3.2 政府加大资金扶持与政策激励力度
        8.3.3 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推动我国卫星产业商业化发展
        8.3.4 注重提升卫星技术水平与国际影响力
    8.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3)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1945-196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研究目的与意义
    二、论文中涉及到的概念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四、论文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苏美外空竞争的前史(1945-1953)
    第一节 战前苏美对外空的探索与努力
    第二节 战后苏美对德国火箭技术的争夺
    第三节 冷战形成对苏美导弹技术的推动
        一、 斯大林时期苏联的导弹工业
        二、 杜鲁门时期美国的导弹工业
第二章 苏美外空竞争的序幕(1953-1960)
    第一节 冷战扩大化与苏联外空时代的确立
        一、 赫鲁晓夫早期苏联远程导弹技术的突破
        二、 人造卫星与苏联外空时代的确立
        三、 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外空发展目标和管理体制的确立
        四、 苏联的人造卫星攻势
    第二节 苏联卫星与美国外空政策的确立
        一、 苏联卫星对美国社会的冲击与影响
        二、 埃森豪威尔时期美国外空政策的确立
        三、 美国宇航局与“水星计划”
第三章 苏美外空竞争的发展(1960-1964)
    第一节 六十年代早期苏联的外空竞争战略
        一、 苏联的“大空间计划”
        二、 通向东方之路
        三、 “东方号”载人外空飞行
    第二节 肯尼迪时期美国外空政策的深化
        一、 肯尼迪对美国外空发展的总体思路
        二、 肯尼迪时期美国的外空竞争战略
        三、 决策登月
    第三节 冷战前沿的较量
        一、 肯尼迪与赫鲁晓夫的“登月合作”
        二、 苏联月球计划的出台
第四章 苏美外空竞争的高潮(1964-1969)
    第一节 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外空竞争战略
        一、 勃列日涅夫对苏联外空计划和管理体系的调整
        二、 苏联月球计划的重新确立
        三、 败绩初现
    第二节 约翰逊时期美国外空竞争战略
        一、 约翰逊时期美国外空发展总体思路
        二、 约翰逊时期美国对苏联的外空竞争战略
        三、 冷战荣誉的扞卫——苏美登月竞争
        四、 苏美登月竞争的结束
结论
    一、苏美外空竞争的实质及其在冷战中的地位
    二、苏美外层空间竞争成败得失的原因与教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学术成果情况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地球物理矢量场磁测技术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地面矢量磁测技术
2 井中矢量磁测技术
3 海洋矢量磁测技术
4 航空矢量磁测技术
5 卫星磁测技术
6 五种矢量磁测技术特点
7 总结和展望

(6)“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1.1 “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特色
        1.1.2 “两弹一星”工程中的管理问题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对已有研究的评述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创新点
第二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实施背景
    2.1 现实需求与选择
        2.1.1 历史:中国实施大工程的传统
        2.1.2 现实:新中国政府的职能和需求
        2.1.3 决策:基于现实的选择
    2.2 科研环境
        2.2.1 科学研究人才
        2.2.2 科研与教育机构
        2.2.3 文化与组织背景
    2.3 经济与工业基础
        2.3.1 经济与工业基本状况
        2.3.2 产业部门发展状况
    2.4 苏联援助
        2.4.1 苏联的科学技术援助
        2.4.2 苏联的工业援助
        2.4.3 对苏联援助的评价
第三章 “三位一体”:“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体制
    3.1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组织结构
        3.1.1 组织决策层的组织结构
        3.1.2 实施执行层的组织结构
    3.2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运行机制
        3.2.1 “政治挂帅”:政治领导为主导
        3.2.2 “技术负责”:学术管理为核心
        3.2.3 行政支撑:科研单位的骨架
        3.2.4 “三位一体”:政治、行政和技术管理的有机结合
    3.3 “三位一体”管理体制的作用
        3.3.1 政治要素直接介入管理
        3.3.2 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统一
        3.3.3 融合集体智慧集思广益
第四章 目标指引下的过程管理:“两弹一星”工程的管理过程
    4.1 以任务为牵引
        4.1.1 核武器研制任务
        4.1.2 导弹研制任务
        4.1.3 人造卫星研制任务
    4.2 以学科建设为支撑
        4.2.1 “研究”概念的界定
        4.2.2 构建学科体系
        4.2.3 教育体系的建设
    4.3 以科研组织为基础
        4.3.1 科研机构的设立
        4.3.2 科研任务的分工
        4.3.3 科研过程的实施
    4.4 以工程制造为核心
        4.4.1 原子弹的工程研制
        4.4.2 导弹的工程组织
        4.4.3 人造卫星的工程制造
    4.5 以人才管理为重点
        4.5.1 对科学大师和科技帅才有效集中任用
        4.5.2 对基层人才择优选拔和大胆任用
        4.5.3 以“金字塔”式为主的人才培养机制
    4.6 以质量监控为保障
        4.6.1 对质量监控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4.6.2 质量监控工作的制度设置
        4.6.3 面向过程的质量管理制度
第五章 “两弹一星”工程的运行机制分析
    5.1 “两弹一星”工程的计划与调整过程
        5.1.1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制定
        5.1.2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审查
        5.1.3 “两弹一星”工程计划的调整
    5.2 “两弹一星”工程运行的外部推力: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取向
        5.2.1 大科学工程面向实用的必然性及其影响
        5.2.2 “两弹一星”工程实用价值取向的缘由
    5.3 “两弹一星”工程运行的内部张力: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的博弈
        5.3.1 政治功利性与科技功利性的平衡
        5.3.2 政治管理要素介入大科学工程管理的意义
        5.3.3 政治目标与科技目标的“双赢”
    5.4 计划、市场与协同:“两弹一星”工程与“曼哈顿”工程
        5.4.1 计划科技体系中的统一领导
        5.4.2 全国合作单位的市场运作与协同展开
        5.4.3 两大科学工程的比较
第六章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表

(7)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发展历程
    1.1 国内外无人机遥感发展背景
    1.2“十五” (2001-2005) 期间科技部等开始支持民用无人机遥感系统技术
    1.3 国家支持的十一五到十三五 (2006-2020) 无人机遥感主要进展
2 技术突破
    2.1 无人机定标场建立与应用验证
    2.2 航空航天定标场建立与应用验证
    2.3 载荷发展
    2.4 无人机遥感系统性能飞行验证
3 产业应用
    3.1 国防应用
    3.2 海洋监测、国土-岛礁测绘应用
    3.3 地质灾害应用
    3.4 国家应急救援
    3.5 农田监测
    3.6 公众安全与宣传
4 未来跨越
    4.1 组网智能控制体系
    4.2 智能观测度量基准体系
    4.3 智能载荷平台自组织与冗余容错体系
    4.4 无人机遥感大数据云处理平台
    4.5 无人机组网遥感观测在国家对地观测体系中的重大作用
5 结语

(8)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目前研究存在的问题
    1.3 论文结构及主要论点
    1.4 主要创新与不足
第2章 美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历程、现状及特点
    2.1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历程
    2.2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2.3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特点
第3章 美国航天产业组织分析
    3.1 哈佛学派理论特点及分析框架
        3.1.1 哈佛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3.1.2 市场结构决定因素及研究思路
        3.1.3 市场行为决定因素及研究思路
        3.1.4 市场绩效决定因素及研究思路
    3.2 哈佛学派观点下美国航天产业组织分析
        3.2.1 美国航天产业市场结构
        3.2.2 美国航天产业市场行为
        3.2.3 美国航天产业市场绩效
    3.3 产业组织芝加哥学派理论特点及分析框架
        3.3.1 芝加哥学派产业组织理论发展
        3.3.2 可竞争市场理论
        3.3.3 竞争中的企业理论
        3.3.4 芝加哥学派产业理论分析和应用的特点
    3.4 芝加哥学派观点下美国航天产业组织分析
        3.4.1 美国航天产业并购情况
        3.4.2 企业并购相关理论
        3.4.3 企业并购协同效应理论
        3.4.4 美国航天企业并购的协同效应
第4章 美国航天产业管理体制、机制与政策分析
    4.1 美国航天产业管理体制分析
        4.1.1 美国航天产业管理组织体系
        4.1.2 美国航天产业管理理念
        4.1.3 美国航天产业管理原则、目标与内容
        4.1.4 美国航天产业管理体制评价
    4.2 美国航天产业运行机制分析
        4.2.1 美国航天产业技术研发机制
        4.2.2 美国航天产业知识形成和扩散机制
        4.2.3 美国航天产业市场运行机制
    4.3 美国航天产业管理及产业政策效应分析
        4.3.1 美国军用航天产业管理及效应
        4.3.2 美国民用航天产业管理及效应
第5章 美国航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5.1 竞争力相关理论分析及研究
        5.1.1 航天产业竞争力的经济学原理
        5.1.2 产业竞争力分析的理论基础
        5.1.3 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理论
    5.2 美国航天产业国际竞争力分析
        5.2.1 美国航天产业生产要素
        5.2.2 美国航天产业需求条件
        5.2.3 美国航天产业相关和支持性产业
        5.2.4 美国航天产业企业战略、企业结构与同业竞争
        5.2.5 美国航天产业政府与机会因素
    5.3 美国航天产业竞争优势与劣势
第6章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6.1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6.1.1 中国航天业发展基本情况
        6.1.2 中国航天业管理基本情况
        6.1.3 中国航天文化发展基本情况
    6.2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不足之处
        6.2.1 中国航天企业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6.2.2 中国航天技术能力的进一步提升
        6.2.3 中国航天产业化水平还有待加强
        6.2.4 中国航天产业资本水平有待提高
        6.2.5 中国航天产业资源配套能力有待提高
        6.2.6 中国航天产业管理能力和市场意识有待提高
    6.3 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6.3.1 航天产业发展必须重视配套技术和配套产业的投入与同步协调发展
        6.3.2 航天产业发展必须更加重视市场的资源配置作用
        6.3.3 航天产业发展亟需总结和提炼适应市场化发展的企业文化
        6.3.4 航天产业发展必须更加重视管理能力的建设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及致谢
参考文献

(9)DFH小卫星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研究:战略逻辑和组织合作适配性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1相关理论回顾与分析框架
    1.1创新生态系统
    1.2核心企业战略逻辑和组织合作
    1.3分析框架
2研究设计
    2.1研究方法
    2.2研究样本
    2.3数据收集与分析思路
3案例描述
    3.1市场化探索的成长阶段(2001~2005年)
    3.2平台化构建的领先阶段(2006至今)
4案例讨论
    4.1总体设计是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的主体
    4.2航天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演化的不同结构特征
    4.3战略逻辑与组织合作间相互适配推动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
5结论
    5.1理论价值
    5.2管理实践意义
    5.3局限性和今后研究方向

(10)钱学森军事工程师承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师承
        1.3.2 军事工程与技术科学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5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5.1 研究方法
        1.5.2 创新点
第二章 钱学森军事工程师承的基础
    2.1 中国传统教育
        2.1.1 庭训——责任、立志与救国
        2.1.2 蒙师——文理艺结合全面发展
        2.1.3 授业师——科学理论为工程实践服务
        2.1.4 问业师——投身航空事业
    2.2 美国工程教育及传统
        2.2.1 汉萨克:我们有一颗一等星
        2.2.2 哥廷根学派的传承:冯·卡门
        2.2.3 CIT教学理念的传承
    2.3 美国的军事工程实践
        2.3.1 工程研究的瓶颈——在麻省理工的困惑
        2.3.2 军事工程的实践——加盟火箭小组
        2.3.3 军事工程的咨询——参与军方规划、决策
        2.3.4 军事工程的升华——创立《工程控制论》
第三章 钱学森在工程力学教育中的师承
    3.1 工程力学教育兴起的迫切性
        3.1.1 国防工业建设的迫切需要
        3.1.2 导弹工程的迫切需要
        3.1.3 工程教育本身的迫切需要
    3.2 适应急需——创办清华大学工程力学研究班
        3.2.1 工程力学研究班的规划与筹办
        3.2.2 重视基础理论教育
        3.2.3 强调理论与工程实践相结合
        3.2.4 培养理工结合的工程创新人才
    3.3 苏联模式与哥廷根传统的融合——创办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
        3.3.1 借鉴苏联“所系结合”的办学模式
        3.3.2 为军事工程服务的专业设置
        3.3.3 传承“基础理论+工程应用”的培养原则
        3.3.4 效仿加州理工创建力学系火箭小组
        3.3.5 培养尖端工程人才、确立中国工程力学教育体系
第四章 钱学森在航天工程中的师承
    4.1 建立中国特色的工程管理体系
        4.1.1 创立导弹研究机构
        4.1.2 健全责任制、确立“两位一体”的工程指挥制
        4.1.3 借鉴美苏工程管理经验、形成系统工程管理模式
    4.2 培养中国国防科技工程科技帅才、骨干力量
        4.2.1 培养造就第二代洲际导弹总设计师王永志
        4.2.2 培养人造卫星技术骨干
        4.2.3 培养提携人造卫星技术帅才孙家栋
    4.3 工程师承的文化传统
        4.3.1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工程精神
        4.3.2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程传统
        4.3.3 同舟共济、团结协作的工程理念
第五章 结论与启示
    5.1 结论
        5.1.1 理论指导工程
        5.1.2 民主、平等的科研氛围孕育创新
    5.2 启示
        5.2.1 改变知识的掌握方式,培养学生独立的求学精神
        5.2.2 发扬民主、平等的科研传统,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附录A 《1959 年学员名额分配表(抽调在校五年级学生部分)》
附录B 清华大学力学班学员部分毕业专题研究题目
附录C 清华大学力学班专业课程设置表
附录D 中国科技大学近代力学系专业课程设置

四、航空卫星的研制计划(论文参考文献)

  • [1]从太空竞赛到空间合作航天外交的理论建构与现实转型[D]. 蔺陆洲. 外交学院, 2020(08)
  • [2]美国卫星产业组织研究[D]. 李卓键. 吉林大学, 2019(02)
  • [3]冷战时期苏联与美国外层空间竞争(1945-1969)[D]. 范海虹.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4(12)
  • [4]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5]地球物理矢量场磁测技术的研究进展[J]. 林君,刁庶,张洋,张扬,赵静. 科学通报, 2017(23)
  • [6]“两弹一星”工程管理创新研究[D]. 刘昱东.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3(01)
  • [7]中国无人机遥感技术突破与产业发展综述[J]. 晏磊,廖小罕,周成虎,樊邦奎,龚健雅,崔鹏,郑玉权,谭翔.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019(04)
  • [8]美国航天产业发展研究[D]. 沈汝源. 吉林大学, 2015(08)
  • [9]DFH小卫星复杂产品创新生态系统的动态演化研究:战略逻辑和组织合作适配性视角[J]. 欧阳桃花,胡京波,李洋,周宁,国辉. 管理学报, 2015(04)
  • [10]钱学森军事工程师承关系研究[D]. 宋琦. 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航空卫星发展规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