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论文文献综述)
王志超[1](2021)在《论尼采美学对卡夫卡小说的影响》文中认为
曲林芳,曾艳兵[2](2021)在《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空间》文中认为卡夫卡的写作源于他的空间需求,他在小说中创造了一系列荒诞空间,人物经常身陷其中,遭遇诸多荒诞之事,这些空间成为卡夫卡描写不可能性的架构之所,影响了人在空间中的存在方式。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空间按其隐喻性特点来划分,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变形之所、肮脏之所、隔离之所。对这些荒诞空间的功能和特点进行梳理,也成为了解卡夫卡式存在和卡夫卡精神空间的通道。
范钇君[3](2021)在《《反美阴谋》“或然历史”书写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菲利普·罗斯是美国着名犹太裔作家,他经历过长岛投弹、猪湾入侵、越战美莱村屠杀等重大历史事件,一定程度上促使他对美国官方历史始终持质疑态度,形成其特定的历史观念,营造其小说中独树一帜的历史书写形态。“或然历史”小说《反美阴谋》是他众多历史题材小说中对官方历史最为颠覆的一部作品。在书中,罗斯逆转美国1940年总统选举的结果,使得纳粹反犹飞行员林德伯格击败罗斯福成为美国第33任总统,让1940-1942年的美国变成一个纳粹国家,虚构了一段美国变成纳粹国家的“或然”往事,展现其中美国犹太人的困顿、背叛和救赎。罗斯借此极端政治背景,试图探讨美国犹太人身份残缺、战争创伤等主要问题,表现出他对“后大屠杀时代”美国犹太人精神问题和未来命运的思考关怀。本文首先简要分析菲利普·罗斯的历史观和美国“或然历史”小说的发展进程,接着通过文本细读对《反美阴谋》中的“或然历史”叙述内容和艺术技巧进行具体分析,从“心理——挥之不去的大屠杀阴影”、“族群——犹太内部混乱”、“社会——美国社会种族主义”三个角度剖析美国社会中犹太人所遭受的境况和两难困境。本论文还认为,罗斯在引入后现代小说艺术手法的同时,也毅然坚持着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如冰山原则等,使得《反美阴谋》不仅具有“或然历史”的虚构气氛,也拥有现实性意义内核和后现代主义美学特质。《反美阴谋》是菲利普·罗斯独特史观的艺术化成果。该小说虽成书于二战后,但模拟重现了大屠杀和反犹势力对美国犹太人心理和精神造成的弥久创伤。书中犹太族裔的挣扎和迷失对当下世界族裔问题仍具有强烈的借鉴意义。论文最后一章的三节内容与前文分析互相呼应,从“心理”、“族群”和”社会”三个层面指出《反美阴谋》“或然历史”书写的现实意义。菲利普·罗斯通过对家庭冲突的反思,使得自己对犹太性的思考也到达新高度,并表现出对犹太传统文化和传统思想的逆向回归。通过“或然历史”下少数族裔的真实遭遇进一步揭示“大屠杀”发生的历史社会根源。并为新一代犹太作家跳出狭隘民族主义观念、站在普世化角度思考灾难过往并借此使得犹太历史小说成功从边缘走向中心,提供了一个颇具借鉴性的创作角度和方式。
王静[4](2021)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文中研究指明障碍意识是卡夫卡内在精神矛盾的突出特征,呈现出此消彼长的波动特点,其间还存在着频繁的回溯与自我否定。纵观中国的卡夫卡研究,整体上视角多样,成果丰硕。本选题立足于卡夫卡的障碍意识这个中心点,探究其中意识交锋的混乱状态,颠倒的思维方式和异样的生存体验,以及在文本中的审美艺术表现。19、20世纪之交的西方社会信仰缺失、价值崩塌,传统观念的虚假性与腐朽性暴露无遗,人类对自己产生根本性的质疑,这种生存感受既是现代人的普遍感受,也是卡夫卡的个人境况,而且表现得尤为强烈。对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分析,着重探究作为个体的卡夫卡内部世界急欲撕裂的冲突性力量,揭示其具备超越精神困境的普遍意义,在不以个人意志而转移的客观条件下,为在超验世界寻求本真自我提供阐释的可能性。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的主要内容有五章,分别从卡夫卡障碍意识的生成因素、生存体验、艺术表现、审美品格、障碍意识的短暂消解等角度,结合社会学、精神分析、叙事学、美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等,探讨卡夫卡的障碍意识的本质。第一章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客观因素。宏观上的国家意识形态与微观权力网络构成严密的组织系统,卡夫卡作为个体被精密地纳入这种统治秩序之中。由于卡夫卡父子的人格冲突。父权的威慑更加凸显,犹太身份则是卡夫卡障碍意识来源中的民族因素,二者的命运是紧密相关的。身体的伤痛、对健康状况的忧虑以及性格的软弱性和矛盾性都是卡夫卡障碍意识生成的原因。第二章主要分析障碍意识作为卡夫卡的总体性特征,具体化为多样的生存体验,包括:权力威慑下自我的异化感,作为“人”的本体性的替换,作为个体的独特性的丧失、价值的贬值;为金钱所困、为责任所累而深陷现实的世俗义务、生存压力的压迫感;同时作为父亲的儿子与“臣民”,卡夫卡的“父亲情结”既表现为一定程度上的顺向认同,也表现出对认同的否定而引发的反向焦虑,即基本需要的缺失而造成的精神焦虑。作为犹太人,卡夫卡的孤独感存在两个方向的矛盾,即被隔离的边缘心理和神经症逃避心理。卡夫卡的障碍感还体现在他对细节和完美主义的强迫,对欲望颠覆的恐惧,以及负疚、有罪、惩罚与拯救机制等方面的因果关系认识。这些因素融合为一整套“罪罚-拯救”链条。此外,卡夫卡的生死观同样充斥着生死自明、可超越性认知和实践困难方面的矛盾性。第三章主要从创作主体角度,分析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在小说文本中的艺术表现。卡夫卡调动多种艺术手段,其障碍意识由内在心理转化到外在层面。动物题材中主人公属性的模糊与卡夫卡的自我认知危机相对照,体现了其民族和社会身份的不明晰、不确定。悖谬的主要特点即为自相矛盾,表现的是卡夫卡难以自我认同的意识冲突在艺术书写上的特点。卡夫卡小说中限制性视角的使用,使感知者与叙述者不再统一,其优势在于观察者观察画面的即时传达、叙述者由于中立立场所表现出的逼真氛围和现实代入。第四章从审美主体的视角分析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表现所生发的美学效果。动物题材通过增加文本难度、设置阅读障碍以延长受众的审美感知,表现为“陌生化”的审美效果。卡夫卡佯谬手法的特殊性在于意识变动不居的滑动性,在美学领域表现为“悲喜剧”的审美倾向,内容的悲剧性和滑稽的展示方式组成一种混合的冲突美和矛盾美。整体上,卡夫卡小说的氛围呈现一种梦魇般真实与真实的幻灭、幻想与可怖的真实相互交织,审美主体在梦与真交相辉映的氛围中呈现阐释的多解性特征。第五章主要分析深陷生活沼泽的卡夫卡基于天才般的自保本能,面对障碍意识时的应对方式,以及在与生活世界相对的“属灵”世界获得灵魂救赎的心理表现。在创作的“存在之境”中,卡夫卡由于最大需要的满足而获得精神的澄明与心理上的沉静、安定之感,最终在对永恒性事物的追求中获得解脱。与布满荆棘的现实世界相比,卡夫卡在虚拟王国获得战斗的胜利和灵魂的救赎。由此体现出卡夫卡对于苦难的超越和对不可摧毁之物的执着。卡夫卡在自我解剖和自我毁灭中“染上痛苦色彩的快乐”,也是他实现“卡夫卡式信仰”的一种模式,他或笑或泪,都是在尝试自我开脱。他从不标榜心怀天下苍生,但在他的作品中,还是处处浸染着人道主义精神和终极关怀。
陈志瞳[5](2020)在《卡夫卡小说中的不安全感》文中认为卡夫卡的小说着眼于描写边缘人的生存体验。我们总会在其中发现一些活得战战兢兢的人物,他们有着不安全的自我。这种人处于无信任、不稳定、被迫害的危险环境中,会感到深深的不安全,他的首要生存动力是获得一种安全感。对于这种人来说,追求安全会成为生活的全部意义。他会试图与他人建立联系,去获悉社会的秩序,不要被不知来处的危险所袭击。本文所选几部小说中的人物都在生活中感到不安全。具体而言,《变形记》的主题是人家庭环境中的不安全感,主人公格里高尔突然成了被家人隔离的病人,他担心被家人抛弃,因此感到极度不安全。《城堡》和《审判》写人在社会体制下的不安全感,K们的不安全感有两个成因:体制的差错和他对体制的无知识。卡夫卡也通过人的不安全感去探讨其他社会和哲学问题。《与祈祷者谈话》表现了不安全感来源于无主体性的。《女歌手,约瑟芬与耗子民族》呈现音乐需求与安全需求之间的辩证关系。《地洞》则提出了一个悖论,人想要安全感,却永远无法获得安全感。在当代,安全感的问题更加不容小觑。卡夫卡的小说提醒我们去关注边缘人的命运,向不合理的法律-政治体制发出质疑。
刘旭超[6](2018)在《卡夫卡女性意识探析》文中研究说明弗兰茨·卡夫卡是二十世纪最经典的作家之一,哈罗德·布鲁姆认为他把存在与意识的分裂这一主题等同于犹太人身份,或者至少是特别等同于流亡犹太人的身份。目前,卡夫卡研究已成为一门显学,相应的研究方法、途径,各方面的着述汗牛充栋;然而,从女性的视野来深入系统地考察卡夫卡却还相当欠缺。有鉴于卡夫卡女性意识研究的不足、目前的研究又多以女性主义批评出发以及在研究对象上对日记书信的忽视,本文运用比较文学理论及相关研究方法,结合女性主义、精神分析学等理论,从其人性意识的维度切入来考察卡夫卡的女性意识。本文分析了包括日记、书信在内的卡夫卡作品中女性整体的存在处境,认为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存在主要体现为引导者、诱惑者、救赎者和陌生者四种形象类别。通过对这四种形象类别的深入研究,论文认为卡夫卡作品中的女性存在是在卡夫卡人性意识的纬度上结构的,女性在卡夫卡那里并不主要是一般意义上与日常生活世界联姻的媒介,而是与天堂、彼岸世界、另一种生存状态联姻的桥梁,而女性在作品中作为引导者、诱惑者等形象的展现与卡夫卡对正道、原罪、善恶等的认识有着内在一致性。而卡夫卡的上述认识、这种基于人性意识的女性结构,是由卡夫卡特殊的家庭成长经历和特定的时代文化背景共同促就的。本文以为,深入理解卡夫卡基于人本性的宗教道德沉思,有利于进一步接近卡夫卡女性意识的真貌。
叶榕[7](2017)在《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探析》文中研究表明卡夫卡作为现代派文学存在主义的先驱,其小说打破并超越了传统文学艺术格调,从偏重普通叙事转向关注存在,并将生存体验深刻地倾注于自己的文学作品之中。他通过孱弱、孤独和恐惧的小说个体形象,用文学形象表现人之存在的哲学思考,挖掘现代人类生存困境。他的作品俨然就是一个发现人、认识人和展现人的过程。他的小说不仅关注于自我探索,也关注于个体存在。值得注意的是,卡夫卡通过小说人物来警悟读者避免走入困境的思想努力。本文在“人”这一文学和哲学共同关注点上,考察卡夫卡小说的主题内容,探究这位存在主义先驱的存在主义伦理思想,及其所折射出的现代人类生存困境和意义。本文分六个部分探析卡夫卡的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第一章简要说明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以及研究角度。第二章梳理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形成的背景。本文认为,奥匈帝国的衰落、世界大战的爆发、第一次工业革命等时代背景,以及犹太人身份、家庭环境、自身情感等个人生活际遇,都跟其思想的形成有着密切地关联。第三章主要梳理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卡夫卡既受到了现代西方存在主义哲学思想的影响,也受到了中国古代道家哲学思想的影响。第四章具体阐述卡夫卡文学作品中所贯穿的哲学思想,并对其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聚焦点作出进一步研究,探讨现代人类所面临的生存困境及其救助路径。第五章主要阐述了卡夫卡式的现实救助路径及其问题。第六章综合分析了卡夫卡在文学、哲学和现实三方面的影响,并指出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当代意义。总之,本文力图对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进行一次较为系统性的探析,阐述卡夫卡向我们展示的现代人类生存困境,挖掘卡夫卡式的救助路径之得失及伦理意义,以作警醒。
胡成燕[8](2014)在《卡夫卡的童年创伤研究》文中指出卡夫卡是文学史上赫赫有名的作家,至今也很少有人超越。人们对他的作品感兴趣的原因多种多样,其中一种是他的作品跟他自身的关联,尤其是童年的创伤在他的作品中随处可见。笔者分析卡夫卡生活的社会环境和家庭环境,尤其是卡夫卡跟父母的关系,寻找到卡夫卡童年创伤的来源以及在作品的表现情况。绪论里介绍卡夫卡作品目前在国内的研究状况、卡夫卡童年创伤的研究情况和创伤的概念,也说明童年创伤与其他创伤的不同。第一章童年创伤在卡夫卡身上的表现,主要写了卡夫卡的自卑、沉默和恐惧。第二章卡夫卡童年创伤的来源。卡夫卡的身份和祖先让他处于孤独的历史情境中,他的父亲对他的教育方式严重摧毁了他,他母亲对父亲的赞同、对他所受伤害的旁观、在他受惩罚后的弥补都让他感到自己罪孽深重。弟弟的死亡让他内疚,妹妹们的喧闹和服从父亲的统治让他远离他们。他让自己存在于这个家庭之外第三章卡夫卡小说中的童年创伤。从小卡夫卡从床上被揪到阳台上的这次事件作为分析重点,通过卡夫卡的日记、书信和他的传记等材料,以及对他小说作品的分析,笔者认为成年后的卡夫卡为站在阳台上的小卡夫卡设置了三种可能性,来寻求自己受到这种惩罚的原因以及离开这个阳台的去处。第一种是在《失踪者》里,化身为主人公卡尔。第二种是在《诉讼》中化身主人公约瑟夫·k。第三种是在《地洞》中,化身为一只小动物。前面两种主要是在探求自己被驱赶到阳台的原因,后一种是他寻求到庇护所。通过以上论述,不难看出童年创伤对卡夫卡写作的积极意义。可以说,没有卡夫卡严重的童年创伤,就不会有卡夫卡的经典作品,但也摧毁了卡夫卡现实中的生活。
赵妮[9](2011)在《简述卡夫卡小说中孤独的恐惧心理——以《变形记》为例》文中指出卡夫卡说,我的本质是恐惧。本文就是以其着名短篇小说《变形记》为例,并与他的生活做映照,去理解和把握他小说中孤独的恐惧心理。
高瑞刚[10](2011)在《“他是人类的替罪羊” ——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受难性》文中研究指明卡夫卡被公认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鼻祖,他的作品和个人经历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由此形成了一门新的学科“卡夫卡学”。该论文试图以关键词的形式解读卡夫卡及其作品,全文共分为五部分:第一章,卡夫卡式的罪感意识和恐惧意识。在罪感意识中,点明卡夫卡在犹太教——基督教和犹太文化——希腊文化的多重影响下,秉承了一种对人类原罪性的独特理解。同时,他的罪感意识中也具有一种莫名的罪感。在恐惧意识中,确认恐惧不仅是卡夫卡的本质,而且还是卡夫卡创作的动力。罪感意识与恐惧意识结合起来,形成了“原罪性恐惧意识”。罪感是恐惧的源头,恐惧是罪感的升华。第二章,卡夫卡式的自由意识和孤独意识。卡夫卡的自由意识中已经具有了一种自由是必然性的、自由与束缚紧密相连等等的理解,这些观点既承袭了启蒙思想家的思想,也为存在主义提供了一定的基础。在孤独意识中,点明孤独感是自由感的最高阶段。他在创作的自由感中体会到一种高贵的孤独感,孤独乃是迈向自由的第一步,自由乃是孤独的必然归宿。第三章,卡夫卡式的受难性。受难性为卡夫卡罪感意识、恐惧意识、自由意识、孤独意识的最终旨归。正是在受难性的作用下,在卡夫卡的生活中,秉承了犹太民族所独具的忍耐性,融合成了一种个人的“不可摧毁性”;在他的创作中,作品具有了受难性因素在内,使其具有了承担人类罪恶,指明现代人生活困境,解放现代人灵魂失落的因素。结语,将前三章的逻辑关系进行串联:罪感意识→恐惧意识→自由意识→孤独意识→受难性,点明罪感是源头,恐惧乃前提,自由是灵魂,孤独系本质,受难性为旨归。即卡夫卡在犹太教与基督教、希伯莱文明与古希腊文明的双重熏陶下,激发了自己身上的犹太属性和宗教意识,在罪感意识中催生了原罪性质的恐惧意识,在原罪的恐惧中体会到了自由的必然性以及自由的受难性,在现实生活中体验到了自由的桎梏,逃避自由使自己陷入了孤独的境地。在彻底的孤独中,达到了文学创作与人生的巅峰。在种种意识的背后,隐藏着一股巨大的受难意识的冲力。在不可摧毁的忍耐性中,使卡夫卡独自承受精神的恐惧与孤独、灵魂的负罪与自由。
二、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2)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1 变形之所:从困境走入梦境 |
2 肮脏之所:多义性生产和多功能空间 |
3 隔离之所:受虐和观察 |
(3)《反美阴谋》“或然历史”书写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菲利普·罗斯及其历史观 |
二 “或然历史”小说与《反美阴谋》 |
三 国内外对罗斯历史题材小说的评介 |
第一章 “或然历史”的诗性书写 |
第一节 “或然”的框架:设定纳粹美国背景 |
第二节 “或然”的底色:真实后记、新闻、广播 |
第三节 “或然”的彩绘:多维度叙述声音 |
第二章 “或然历史”的事实内蕴 |
第一节 “死去”的父亲:种族主义真相 |
第二节 溃散的社群:犹太内部分裂 |
第三节 幻想的“孤儿”:人物自我否定 |
第三章 “或然历史”的现实意义 |
第一节 塑造历史之镜:罗斯犹太性的深度思考 |
第二节 引吭民族之歌:拓宽严肃大屠杀主题 |
第三节 编绘未来之势:美国犹太小说中心化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形成的主客观因素 |
第一节 专制时代的威权肆虐 |
一、腐朽暴虐帝国的压制 |
二、微观权力之网的召唤 |
三、父权下的人格冲突 |
第二节 民族与个人身份的尴尬处境 |
一、被时代放逐的犹太儿子 |
二、民族仇恨的转移对象 |
三、“同化实验”的牺牲品 |
第三节 身体与心理的双重折磨 |
一、肺结核患者的悲与欣 |
二、双重性格的强与弱 |
第二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主导下的生存体验 |
第一节 强权之下的自我感的丧失 |
一、“个体”变“个案”的异化感 |
二、现实义务的压迫感 |
三、“父亲情结”的焦虑感 |
第二节 “犹太病人”的独特情结 |
一、冷眼旁观的孤独追求者 |
二、完美主义者的欲望与恐惧综合体 |
三、罪罚与拯救的复合心理机制 |
第三节 超越与屈从的生死境遇 |
一、自明性:生死疑惧 |
二、“先行到死”:死亡自觉与超越 |
三、实践无能:心之所向而力不能及 |
第三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艺术书写 |
第一节 自我认知障碍:难以名状的动物题材 |
一、“动物们”的不明属性与卡夫卡的模糊身份 |
二、疯狂的想象力:虚幻中的障碍突破 |
三、图像符号:“兽形人格”图鉴 |
第二节 自我认同障碍:自相矛盾的佯谬手法 |
一、倒置的逻辑思维 |
二、悬置的滑动状态 |
三、“弦外之音”式真理的析出 |
第三节 障碍感的有效传达:限制性视角的另类叙事 |
一、感知者的观察眼光 |
二、叙述者的叙述声音 |
三、“异故事叙事者”的叙述语调 |
第四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审美品格 |
第一节 “变形”的美学:陌生化的审美效果 |
一、非现实感:审美感知的延长 |
二、原始感:审美感觉的唤醒 |
三、认同感:心理真实之旨归 |
第二节 滑动的悖谬:悲喜剧的审美倾向 |
一、冲突美:似喜实悲的艺术表现 |
二、崇高美:毁灭的价值 |
第三节 寓言体的二元性质:梦幻与真实的双重体验 |
一、非理性直觉与细节真实 |
二、梦与真的交织:晦暗不明的梦幻氛围 |
三、审美主体的多向阐释 |
第五章 卡夫卡障碍意识的哲性本真 |
第一节 卡夫卡的“存在之境” |
一、逃离世俗与形而上追求 |
二、日常世界向现象世界的还原 |
三、主观真空的“迦南之地” |
第二节 透彻的领悟:澄明与沉静的心理状态 |
一、本原性的自我认知方式 |
二、忘我的高峰体验状态 |
三、超时空的自我确认 |
第三节 平安与解脱:“卡夫卡式信仰”的永恒要素 |
一、作为“人质”的修养 |
二、文学创作的持久性 |
三、个人信仰的不可摧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卡夫卡小说中的不安全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卡夫卡研究综述 |
第二节 厘清概念:什么是“安全感”? |
第三节 选题思路及研究意义 |
第一章 家庭裂痕下的不安全感 |
第一节 家庭中的卡夫卡:心理上的边缘人 |
第二节 《变形记》:一个瘫痪者的不安全感 |
第二章 官僚体制下的不安全感 |
第一节 卡夫卡的边缘身份和弱归属感 |
第二节 官僚体制下不安全感的两个原因 |
第三章 不安全感:卡夫卡小说人物的基本生存状况 |
第一节 《与祈祷者谈话》:主体性与安全感 |
第二节 《女歌手,约瑟芬或耗子民族》:不安全感与音乐 |
第三节 《地洞》:安全感的悖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
后记 |
(6)卡夫卡女性意识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选题提出及意义 |
二 研究现状及本文创新点 |
(一)研究现状 |
(二)本文创新点 |
三 研究思路和框架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 |
第一章 女性的存在之境 |
一 引导者 |
二 诱惑者、救赎者与陌生者 |
(一)诱惑者 |
(二)救赎者 |
(三)陌生者 |
第二章 女性的存在之思 |
一 人与正道 |
(一)正道的根由:原罪与恐惧 |
(二)正道的威胁:罪与恶 |
(三)正道的出路:祈祷与写作 |
二 正道与女性 |
(一)原罪与引导者 |
(二)恶、善与诱惑者、救赎者 |
(三)原罪外与陌生者 |
第三章 女性的存在之因 |
一 救赎沉重肉身 |
(一)生存:悖谬的文化精神 |
(二)生活:悖谬的父亲情结 |
(三)生命:悖谬的祈祷诉求 |
二 文化中的女性 |
(一)女性的犹太传统 |
(二)女性的现代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 学术着作 |
二 学术论文 |
三 学术期刊 |
四 外文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7)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
1.3 研究思路、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 研究思路 |
(2)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1.4.1 研究的重点 |
1.4.2 研究的难点 |
1.5 可能创新之处 |
第二章 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背景 |
2.1 时代背景 |
2.1.1 内心的绝望感——奥匈帝国的衰落 |
2.1.2 人类精神的泯灭——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2.1.3 人类的异化——第一次工业革命的作用 |
2.1.4 寻觅归属感——歧视与排挤的影响 |
2.2 个人生活际遇 |
2.2.1 无休止的纷争——家庭环境 |
2.2.2 无奈的厌倦——律师生涯 |
2.2.3 内心的沉重——自身情感 |
第三章 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理论渊源 |
3.1 存在主义伦理思想要述 |
3.1.1 存在主义谱系 |
3.1.2 存在主义先贤 |
3.2 西方存在主义思想 |
3.2.1 卡夫卡与尼采 |
3.2.2 卡夫卡与克尔凯郭尔 |
3.3 道家哲学 |
3.3.1 道与法 |
3.3.2 “庄周蝶梦”与卡夫卡的“动物角色” |
第四章 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聚焦点 |
4.1 生活世界个人存在的异化 |
4.1.1 非理性权威下的自我异化 |
4.1.2 人与“非人”之间的挣扎 |
4.2 现代人生存现状的受难性 |
4.2.1 “局外人”叙事视角解读 |
4.2.2 “哲学意义上的荒诞”解读 |
4.3 强制性权利下人的社会化问题 |
4.3.1 个人存在的“灭亡” |
4.3.2 意识形态权利下的“规训与惩罚” |
第五章 卡夫卡式的现实救助路径 |
5.1 卡夫卡的“存在”之路 |
5.1.1 关注自我 |
5.1.2 自由的选择 |
5.2 个人的反叛之路 |
5.2.1 强制性权利下的个人反叛之路 |
5.2.2 异化社会下的个人反叛之路 |
5.3 卡夫卡式现实救助路径的问题 |
5.3.1 徒劳的自我救赎 |
5.3.2 社会化自我的诞生 |
第六章 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的意义 |
6.1 文学层面 |
6.1.1 对传统文学艺术的存在论超越 |
6.1.2 哲学理念与人文内涵的相互关照 |
6.2 哲学层面 |
6.2.1 形而上的哲学景观 |
6.2.2 对存在的追问 |
6.3 现代人类生存层面 |
6.3.1 生命的态度 |
6.3.2 现代人类生存困境的超越性启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卡夫卡的童年创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卡夫卡童年创伤的表现 |
1.1 卡夫卡的自卑 |
1.2 卡夫卡的沉默 |
1.3 卡夫卡的恐惧 |
1.3.1 恐惧的表现 |
1.3.2 恐惧的来源 |
第2章 卡夫卡童年创伤的来源 |
2.1 卡夫卡的身份及祖先 |
2.2 沉重的父亲 |
2.3 旁观的母亲 |
2.4 疏离的弟妹们 |
第3章 卡夫卡小说中的童年创伤 |
3.1 被拽到阳台上的小卡夫卡 |
3.2 第一种可能性 |
3.3 第二种可能性 |
3.4 第三种可能性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作者在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简述卡夫卡小说中孤独的恐惧心理——以《变形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关于小说的形式 |
二、小说中表现的恐惧 |
1、对外在世界的恐惧 |
2、对人与人之间不和谐关系的恐惧 |
3、作为生存方式的恐惧 |
三、悲哀的审视 |
(10)“他是人类的替罪羊” ——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受难性(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卡夫卡式的罪感意识和恐惧意识 |
一、黑色的罪感意识 |
二、白色的恐惧意识 |
三、罪感与恐惧的关系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二章 卡夫卡式的自由意识和孤独意识 |
一、蓝色的自由意识 |
二、紫色的孤独意识 |
三、自由与孤独的关系及其在作品中的体现 |
第三章 卡夫卡式的受难性 |
一、蓝紫色的受难性 |
二、肉体与灵魂的受难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四、恐惧──卡夫卡的存在方式(论文参考文献)
- [1]论尼采美学对卡夫卡小说的影响[D]. 王志超. 山东师范大学, 2021
- [2]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空间[J]. 曲林芳,曾艳兵.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21(03)
- [3]《反美阴谋》“或然历史”书写研究[D]. 范钇君.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卡夫卡的障碍意识及其审美艺术表现[D]. 王静. 陕西理工大学, 2021(08)
- [5]卡夫卡小说中的不安全感[D]. 陈志瞳. 暨南大学, 2020(04)
- [6]卡夫卡女性意识探析[D]. 刘旭超. 海南师范大学, 2018(01)
- [7]卡夫卡存在主义伦理思想探析[D]. 叶榕. 西北大学, 2017(02)
- [8]卡夫卡的童年创伤研究[D]. 胡成燕. 天津师范大学, 2014(02)
- [9]简述卡夫卡小说中孤独的恐惧心理——以《变形记》为例[J]. 赵妮. 青春岁月, 2011(12)
- [10]“他是人类的替罪羊” ——论卡夫卡创作中的受难性[D]. 高瑞刚. 山东师范大学, 20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