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作为生长促进剂喂鸡的效果(论文文献综述)
张浩洋[1](2021)在《MFI型金属杂原子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文中研究表明环氧化物是一类重要的化工中间体,广泛用于合成各种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多元醇、药品、食品添加剂、农药等下游产品。环境友好的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是制备环氧化物的主要方法。研究开发具有高活性、高选择性且稳定性高的烯烃环氧化催化剂一直是催化领域中的研究热点。以MFI型钛硅分子筛(TS-1)为代表的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被广泛用于包括丙烯环氧化反应在内的多种选择催化氧化反应中,具有环氧选择性高、双氧水(氧化剂)利用率高等特点。然而这类微孔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对环状烯烃如环己烯环氧化反应的性能相对较差,催化剂的活性、环氧选择性及双氧水利用率都无法满足实际工业生产的需要。一些含Mo、W的金属配合物催化剂通常具有较为优异的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但这类配合物催化剂通常是以均相的形式参与反应的,存在催化剂与产物分离困难、不易循环利用等问题。将这类金属原子(离子)引入到分子筛骨架或孔道中构筑出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被认为是获得高性能多相烯烃环氧化催化剂的有效方法。通过采用在分子筛水热合成体系中添加金属杂原子前驱体的方法,研究人员已经合成出一些含Mo、W等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然而,由于Mo、W等金属离子半径(或原子半径)较大、且通常处于高价态,很难被引入到分子筛的骨架或孔道中,容易与分子筛晶体发生相分离,而导致所合成的金属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并不理想。本论文主要针对上述问题,通过尝试在MFI型分子筛水热合成体系中引入聚乙烯吡咯烷酮(PVP)、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酒石酸(TA)等添加剂的方式,合成了系列含W、Mo或W-Sn金属杂原子的MFI型分子筛催化剂,并通过环己烯与双氧水的烯烃环氧化反应考察了催化剂的性能,结合多种表征技术对分子筛催化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特别是金属杂原子的分布状态进行了研究,并与烯烃环氧化性能进行了关联,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以偏钨酸铵为钨源、五水合四氯化锡为锡源、四丙基氢氧化铵(TPAOH)为模板剂、聚乙烯吡咯烷酮为表面活性剂,采用直接水热法合成了系列钨锡双金属MFI型分子筛(WSn-MFI)。合成体系中钨源和锡源的加入量对分子筛的形貌、粒径大小和结晶度有较大的影响;所合成的WSn-MFI分子筛中W的含量很低(0.06 wt%),表明水热合成过程中仅有极少量W物种被引入到分子筛中,而Sn的含量则相对较高,达到3.5 wt%以上,主要以四配位的骨架Sn O4和骨架外Sn O2物种形式存在于分子筛中。在以H2O2为氧化剂的环己烯的环氧化反应中,WSn-MFI分子筛表现出很高的催化活性,性能明显优于单金属W-MFI和Sn-MFI分子筛。在优化的条件下,环己烯的转化率和环氧选择性分别可达90%和85%以上,且催化剂经简单的过滤、洗涤后,即可重复使用,表现出良好的循环性和稳定性。分子筛中Sn(Ⅳ)物种与W(Ⅵ)物种之间存在的协同效应是WSn-MFI催化剂具有高活性和高选择性的主要原因。2.分别以乙二胺四乙酸(EDTA)、酒石酸(TA)或乙酰丙酮(acac)为辅助配体,采用水热法合成了W-MFI分子筛。添加适量配体能够得到结晶度较高的MFI型分子筛,样品中的W含量分别为0.34 wt%(W-MFI-EDTA)、0.30 wt%(W-MFI-TA)和0.19 wt%(W-MFI-acac),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合成的W-MFI-ref(0.10 wt%),说明上述配体均能通过与W配位调节其水解和缩聚的速率,使更多的W物种被引入到分子筛中;Raman等表征结果证实W-MFI-EDTA中存在相对多的骨架W物种,而其它分子筛中骨架外WO3团簇的含量则相对较高。几种分子筛均对环己烯环氧化反应表现出良好的催化活性。其中W-MFI-EDTA和W-MFI-TA表现出相对较高的初始活性,在优化的条件下环己烯转化率可达90%,环氧选择性达88%;循环实验结果表明,W-MFI-EDTA循环使用6次后催化活性基本保持不变,而W-MFI-TA的活性则逐渐降低。结合各种表征结果可以推断出,骨架W物种和骨架外W物种(WO3簇)均可作为烯烃环氧化反应的活性中心,但骨架外WO3簇在反应过程中并不稳定,容易发生活性组分流失,而骨架W物种则具有很高的结构稳定性,是W-MFI-EDTA催化剂的主要活性中心。3.以原位形成的Mo-EDTA配合物为钼源、TPAOH为模板剂、正硅酸乙酯为硅源,采用一步水热合成法合成了系列Mo-MFI-n沸石(n代表初始Si/Mo投料比)。结果表明:EDTA的存在有利于在分子筛骨架和孔道中引入更多的Mo物种,Mo-MFI-50中的Mo含量可达0.24 wt%,明显高于传统方法制备的Mo-MFI分子筛(0.07 wt%);EDTA2-独特的配位能力使其在分子筛生长过程中能够有效调节Mo物种的释放率,并与硅物种缩合的速率匹配,从而使更多的Mo物种被引入到分子筛骨架中;此外,仍有少量Mo以MoO3团簇的形式分布在分子筛的孔道内或孔口附近。以H2O2为氧化剂的环己烯环氧化反应考察了杂原子分子筛催化剂的性能,发现Mo-MFI-50催化剂能够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有效地将环己烯转化为相应的环氧化物,且具有很高的稳定性和循环性。在反应温度为75℃、反应时间9h时,环己烯转化率和环氧化物选择性分别高达93%和82%,性能明显优于传统水热法合成的含Mo分子筛。Mo-MFI-n分子筛中的骨架Mo物种是环氧化反应的主要活性中心;处于分子筛孔道和孔口附近的骨架外MoO3团簇也对催化剂性能的提升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姜长岭[2](2021)在《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文中指出赤霉酸(Gibberellic acid,GA3)是一种广谱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被广泛应用于我国茶园中茶树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GA3在植物体内含量极低,以及茶叶基质效应问题,茶叶中GA3的高灵敏度分析一直是茶叶质量安全与茶树生理代谢分析的一大难题。目前GA3在茶叶中降解作用机制尚不清晰,其降解产物发生机制和残留行为未见报道,导致我国茶园中无法实现外源GA3的安全使用和最大残留限量标准的缺失。因此,迫切需要建立检测茶叶中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分析技术,评估外施GA3的安全性,保障茶叶安全。本研究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简单、快速、准确、高灵敏度的检测方法;利用静电场轨道阱高分辨高分辨质谱(Q-Exactive Orbitrap MS)解析了GA3在强降解条件下的降解行为与降解产物;揭示了GA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加工和冲泡过程中发生机制、残留行为与消解规律。主要结果有:(1)利用UHPLC-MS/MS建立了茶叶中GA3等13种酸性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高灵敏度分析方法。使用Agilent Eclipse Plus C18色谱柱与流动相A(乙腈)和B(水)相结合,可实现13种目标物仪器分析的高灵敏度和良好的色谱保留。方法前处理采用甲醇(2%甲酸)作为提取溶剂提取酸性植物激素,利用分散固相萃取(D-SPE)结合混合模式阴离子交换柱固相萃取(SPE)富集纯化技术,实现了茶树鲜叶中赤霉素、生长激素、脱落酸等13种植物激素精准定量分析。方法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相关系数(R2)>0.998。三个不同浓度加标水平下的13种目标物的回收率在71.8%~109.9%之间,日内及日间的相对标准偏差(RSDs)均低于20%。12种酸性植物激素的检出限(LODs)和定量限(LOQs)分别为0.1~4.2μg/kg和0.3~13.9μg/kg。最后,该方法首次用于分析经过休眠期、不同光质、外源激素和害虫侵害处理的茶鲜叶样品中的13种目标物含量变化,突显该方法应用于农业领域中多种植物激素快速分析的能力。(2)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Q-Exactive Orbitrap MS(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研究了GA3的强降解行为及其降解产物。通过光解和水解实验研究了不同的强降解因素(例如光、p H和温度)下GA3的降解行为,并利用UHPLC Q-Exactive Orbitrap MS鉴定出五种主要降解产物。GA3在光解过程中产生了三种降解产物M273,M283-1和M283-2。在水解过程中,GA3可以转化为其同分异构体,其中在酸性条件下仅形成一种异构体赤霉素(en-GA3),在碱性条件则产生两种同分异构体(iso-GA3和en-GA3)。为了表征每种降解产物,本研究利用Q-Exactive Orbitrap MS精确质量信息首次推导了GA3及其降解产物的完整质谱裂解途径。这些结果可为农产品安全提供重要参考,并为GA3的科学应用与合理贮存提供指导。(3)通过田间试验探究了外源GA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残留行为。在茶叶生产过程中首次发现了GA3会转化为iso-GA3。在种植过程中,茶树新梢中GA3消解的半衰期为2.46~2.74天;GA3在该过程中容易转化为iso-GA3,该代谢产物具有比母体GA3更长的残留时间;同时,还从激素层面上解释了外施GA3促进茶树快速生长的机理。在红茶、绿茶加工过程中,GA3大量转化为iso-GA3,导致干茶中iso-GA3的含量远高于GA3;通过比较两种不同加工方式对目标物残留行为的影响,发现绿茶加工过程中的杀青环节对GA3以及iso-GA3的降解发挥重要作用,而没有杀青环节的红茶最终导致iso-GA3残留量较高。在冲泡过程中,GA3和iso-GA3的浸出率为77.3%~94.5%。这些结果可为GA3在茶叶及其他农产品的科学应用提供指导。
袁皓[3](2021)在《高导热绝缘聚合物/聚多巴胺包覆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5G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打开了移动网络的新时代。当前的智能电子产品拥有着更强的数据传输能力、更快的传输速度和计算速度,这会成倍的增加芯片的功耗,致使核心处理器的热生产率显着提高。同时,电子产品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却越来越小,因此,它们的内部结构更复杂、整体机构的密封性更高。在紧凑、封闭、狭小的空间中,电子器件的快速散热成为一个严峻的挑战。因此,新型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正成为全球电子绝缘领域的研究热点。为了满足信息科技快速发展对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提出的新要求,解决传统导热绝缘复合材料性能顾此失彼的问题,基于聚多巴胺包覆纳米粒子,本论文构建了不同结构的导热网络,制备出四种综合性能良好的高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深入研究了导热填料的表面包覆对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导热性能、电绝缘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阐明了高分子复合材料结构与性能之间的构效关系。具体的研究成果总结如下:(1)以高长径比的铜纳米线(Cu NW)作为导热填料,利用聚多巴胺(PDA)良好的粘附性能,在铜纳米线的表面包覆一层电绝缘层,通过共混制备出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结果表明,通过聚多巴胺对铜纳米线的表面包覆有利于提高环氧树脂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力学性能和电绝缘性能。当Cu NW-PDA的添加量为3.1 vol%时,环氧树脂/Cu NW-PDA复合材料的导热系数为2.87 W m-1 K-1,是纯环氧树脂的15.1倍,是环氧树脂/Cu NW复合材料(1.23 W m-1 K-1)的2.5倍。环氧树脂/Cu NW-PD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良好,拉伸强度为74.1 MPa,明显高于环氧树脂/Cu NW复合材料(25.6 MPa)。此外,环氧树脂/Cu NW-PDA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高达1014?·cm,证明了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因此,通过聚多巴胺的表面包覆,一方面解决了铜纳米线易团聚的问题,改善了其在环氧基体中的分散性;另一方面提高了铜纳米线与环氧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力,降低了填料与基体之间的界面热阻,促进了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提升。该方法解决了金属填料导热不绝缘的难题,不仅降低了导热填料的含量,还保持了复合材料良好的力学性能。(2)采用PDA对多壁碳纳米管(MCNT)表面进行改性,制备了聚多巴胺包覆的多壁碳纳米管(MCNT-PDA)。首先将MCNT-PDA与聚苯乙烯(PS)通过熔融共混制备得到PS/MCNT-PDA复合材料;再利用互不相容的聚丙烯(PP)与聚苯乙烯在熔融共混形成的双连续结构,制备出PP/PS/MCNT-PDA复合材料;随后,对PS相的刻蚀使得MCNT-PDA均匀地沉积并覆盖在多孔的PP孔壁上;最后进行热压,压实了PP多孔骨架,构建了有效且致密的导热通路,制备出具有连续隔离结构的PP/MCNT-PD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当添加质量分数为2%的MCNT-PDA时,PP/MCNT-PDA复合材料在水平方向上的导热系数从0.14 W m-1 K-1提高到1.59 W m-1 K-1,导热系数是纯PP的11.3倍,相比于PP/PS/MCNT-PDA复合材料(0.91 W m-1 K-1),也提高了74.5%。此外,PDA对MCNT的表面修饰阻断了电子在导热网络中的自由移动,PP/MCNT-PDA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为3.8×1014?·cm,表现出良好的电绝缘性能。本章工作基于区域限制法,利用互不相容的聚合物形成的双连续相来实现导热填料的选择性分布,构建导热网络。PDA对MCNT的表面包覆不仅能够改善MCNT在PS中的分散性,还阻碍了导电通路的形成,实现了复合材料导热绝缘的目标。(3)首先采用液相剥离的方法成功制备出氮化硼纳米片(BNNS);再通过PDA对BNNS表面进行功能化修饰,随后将银纳米颗粒(Ag)原位还原并沉积在BNNS的表面,制备得到BNNS-PDA-Ag;最后进一步引入少量氧化石墨烯(GO),通过流延成型制备出高取向、高导热绝缘、良好柔性的聚乙烯醇(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少量的GO以及对BNNS表面的功能化修饰有利于进一步提高PVA复合薄膜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结果表明,当GO的添加量为0.5 wt%,BNNS-PDA-Ag的添加量为10 wt%时,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的导热系数分别为6.54和1.03 W m-1 K-1,与PVA/BNNS复合薄膜相比,导热系数分别提高了1倍和1.3倍。与此同时,由于BNNS-PDA-Ag与PVA基体之间的氢键作用以及GO的纳米增强作用,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仍有97.1 MPa,拉伸强度高于PVA/BNNS复合薄膜(68.6 MPa)。由上可见,沉积在BNNS表面的Ag纳米颗粒以及少量的GO起着“导热桥梁”的作用,增加了BNNS间的传热接触面积,降低了BNNS间的界面热阻,有利于连续导热网络的形成。PDA对BNNS的表面包覆能够改善BNNS与PVA基体之间的相容性,提高二者之间的界面相互作用力,促进了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力学性能的提高。(4)本章选取氧化石墨烯(GO)作为导热填料,通过聚多巴胺(PDA)包覆以提高其电绝缘性能。基于粉末预构法,将聚多巴胺修饰后的氧化石墨烯(GO-PDA)包覆在聚苯乙烯(PS)微球上,采用热压成型的工艺制备出具有三维导热网络的PS/GO-PDA复合材料。结果表明,三维导热网络的构建同时提高了PS/GO-PDA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和力学性能。当GO-PDA的含量为0.96 vol%时,PS/GO-PDA复合材料的面内和面外导热系数分别提高到4.13 W m-1 K-1和4.53 W m-1 K-1,是纯PS导热系数的18.7倍和20.6倍。与此同时,PS/GO-PDA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提高到21.9 MPa,比纯PS(12.7 MPa)提高了72.4%;储能模量提高到2.6 GPa,是纯PS(1.5 GPa)的1.7倍。此外,PS/GO-PDA复合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电绝缘性能,复合材料的体积电阻率仍高于1014?·cm。GO表面包覆的PDA不仅阻断了三维导热骨架中的导电通路,还通过?-?相互作用提高了与PS基体之间的界面作用力,提高了PS/GO-PDA复合材料的综合性能。
李梦君[4](2021)在《氮化硼纳米片磁固相萃取环境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苯氧酸类除草剂残留》文中研究指明过量施用农药不仅会造成环境污染问题,也会对食品安全构成威胁。因此,有必要对环境中的农药残留污染物进行分析和检测。但是,农药残留污染物的含量通常都处于痕量水平,并且样品基质都比较复杂,所以对其分析变得较为困难。磁性固相萃取(MSPE)作为一种新型的固相萃取技术,由于其操作简单,萃取效率高等优势而被广泛应用。在MSPE中,磁性吸附剂是影响萃取效率和选择性的关键因素,开发新型的吸附性能优良的吸附剂是目前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氮化硼纳米片(BNNSs)结构类似于石墨烯,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高抗氧化和高化学稳定性等优异性能,在吸附领域逐渐得到关注。本文选取了植物生长调节剂(PGRs)和苯氧酸类除草剂(POAs)两类农药作为目标物,制备了基于BNNSs的磁性纳米材料——磁性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Fe3O4@BNNSs)及聚吡咯修饰的磁性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Fe3O4@BNNSs@PPy),并将Fe3O4@BNNSs作为MSPE吸附剂,结合HPLC-MS/MS分别建立了西红柿中PGRs和水中POAs分离富集的检测方法。同时,还选取了4-氯苯氧乙酸(4-CPA)作为目标物,用制备的Fe3O4@BNNSs@PPy对4-CPA的吸附性能进行了全面的研究。主要研究如下:1.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了新型Fe3O4@BNNSs,并通过SEM、FT-IR、XPS、XRD以及VSM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作为MSPE吸附剂,结合HPLC-MS/MS,萃取西红柿中的六种PGRs。同时优化了一些可能影响萃取效率的因素。在最优条件下,该方法获得了低的检测限(0.002-0.010 ng g-1),好的线性范围(0.05-10 ng g-1)和令人满意的精密度(日内:1.2%-3.9%,日间:2.1%-6.9%)。同时,建立的方法成功用于提取和测定西红柿中的PGRs,加标回收率为85.2-109.0%。2.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制备了新型Fe3O4@BNNSs,并通过SEM、FT-IR、XPS、XRD以及VSM对其进行了表征。将其作为MSPE吸附剂,结合HPLC-MS/MS,萃取水中的五种POAs。考察了不同萃取条件的影响。在最佳萃取条件下,该方法获得了低的检测限(7.6-30 ng L-1),好的线性范围(20-10000 ng L-1)和令人满意的精确度(日内:1.1%-4.6%,日间:4.3%-6.8%)。同时,建立的方法成功应用于提取和测定池塘水、自来水和地下水3种水样中的POAs,得到加标回收率为76.6-107.2%。3.在氯化铁的作用下,采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备了Fe3O4@BNNSs@PPy。通过SEM、FT-IR、XRD、XPS和VSM对材料进行表征。同时将其作为MSPE吸附剂去除水中的4-CPA,并对其吸附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Fe3O4@BNNSs@PPy对4-CPA的吸附遵循Langmuir等温线,为单分子层吸附。吸附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Fe3O4@BNNSs@PPy可快速吸附4-CPA,符合准二级动力学。吸附热力学表明吸附反应是吸热的,并且温度升高时固/液界面的无序度会增加。Fe3O4@BNNSs@PPy对4-CPA的吸附容量高达105.75 mg g-1。
甘秀锋[5](2021)在《基于鲁米诺功能化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的H-FABP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研究》文中指出疾病生物标志物的灵敏检测有助于疾病的早期诊断,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作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一种新型生物标志物,可以在心肌损伤发生90分钟内,释放到循环系统中并在血液样本中检测到。相较于目前临床常用的生物标志物肌钙蛋白T,H-FABP有更好的及时性。因此,准确、灵敏检测H-FABP对AMI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目前,酶联免疫吸附法和化学发光免疫测定法是临床上常用的H-FABP检测方法,但这些方法需要昂贵的仪器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繁琐的操作流程,并且灵敏度有限。因此,本工作基于高效的自增强固态发光体策略和超薄Ni-TCPP(Fe)纳米片层的信号放大效能,开发了一种简便、实用的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新方法用于高灵敏、高特异检测H-FABP。在这项工作中,首先合成了具有优越比表面积和丰富活性位点的超薄Ni-TCPP(Fe)纳米片层,其具有出色的过氧化物酶模拟活性可以有效加速H2O2的氧化分解,从而增强鲁米诺的ECL信号。此外,Ni-TCPP(Fe)纳米片作为理想的纳米载体可以同时固载PEI和鲁米诺来构建自增强型固态发光体(Ni-TCPP(Fe)-PEI-Lum),具备优异的ECL效率和良好的稳定性。另外,将具备优异导电性和丰富结合位点的聚(吲哚-5-羧酸)(PICA)作为电极基底固定一抗,以进一步提高灵敏度。在最佳实验条件下,设计的ECL免疫传感器检测范围达到100 fg m L-1~100 ng m L-1,检测限低至44.5 fg m L-1,具有优良的特异性和稳定性,并成功地用于检测血清中的靶标H-FABP。这项工作所构建的特异、灵敏电化学发光免疫新方法不仅可为临床检验诊断中生物标志物检测提供新的分析手段,还能扩展二维MOF纳米片在ECL技术中的应用潜能。
何鹏鹏,赵颂,毛晨岳,王志,王纪孝[6](2021)在《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耐溶剂纳滤是一种新型的膜分离技术,用于有机混合物的分离。商品耐溶剂纳滤膜大多是采用相转化法制备的整体皮层非对称膜,膜皮层较厚,通量较低。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由基膜和分离层组成,具有薄皮层、高溶剂通量和高溶质截留率的优点。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制备与改性也因此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界面聚合、表面涂覆、层层自组装、原位生长、有机-无机杂化和表面改性六个方面介绍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研究进展,最后对其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赵俊[7](2020)在《过渡金属化合物缺陷工程与异质结构的设计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说明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生活方式的进步,全球能源消耗急剧增长。锂离子电池是目前使用最广泛的新能源器件,然而由于锂嵌入脱出机理的限制,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已经接近极限(~400 Wh kg-1)。因此,开发更高能量密度和比容量的替代电池技术成为当今研究的重点。锂/硫电池基于其较高的理论能量密度(~2500 Wh kg-1)和较大的理论比容量(~1675 m Ah g-1),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下一代高能二次电池。但硫和硫化锂的低导电性、正极材料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多硫化锂中间体的溶解穿梭等问题严重限制了其大规模应用。本论文利用过渡金属化合物对多硫化锂(Li PSs)的化学吸附优势,进行表面结构调控,合理设计富缺陷、具有异质结构的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并结合物相表征、电化学测试和理论计算,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深入分析。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首次提出利用离子交换的方法制备出富缺陷,具有多孔蜂窝状结构的Co3S4六边形纳米片(Co3S4-DHS)。互连的三维蜂窝状多孔结构有效的减小了离子扩散路径,为硫在充放电过程中的体积变化提供了缓冲空间。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结果证实了缺陷结构能够显着提升Co3S4对Li PSs的吸附能,促进其对Li PSs的催化转化。以此材料作为正极的锂硫电池表现出了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1 C和1 C电流密度下的首次放电比容量分别达到了1090 m Ah g-1和750 m Ah g-1;在1 C倍率下循环400圈之后,其放电比容量仍然达到了699 m Ah g-1,单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17%。这种离子交换的策略为设计富缺陷金属硫化物提供了新的思路,为缺陷工程在锂硫电池正极材料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指导。(2)我们制备了普鲁士蓝PB(Fe4[Fe(CN)6]3)立方体模板,并用钼多巴胺(Mo-PDA)对其表面进行包覆,在高温热处理之后得到了具有丰富异质结构的MoO2/Fe4O3-Fe3C@NC材料。超薄MoO2提供了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充足的活性中心,显着促进了离子传输和催化转化反应。同时,极性Fe4O3和Fe3C和氮掺杂碳导电骨架也能够促进电子转移改善电极反应动力学。此外,异质结构的形成可以增强表面极化,降低表面催化反应能垒,提高了复合材料对Li PSs的吸附能力。得益于上述这些优点,以MoO2/Fe4O3-Fe3C@NC作为硫宿主的正极材料显示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其在0.1 C倍率下的初始放电比容量达到了1169 m Ah g-1,在1 C高倍率下循环900圈,容量衰减率仅为0.055%。这种通过多组分异质结构催化剂实现协同催化的思想为设计高性能锂硫电池正极材料提供了新的方向。
翟成博[8](2020)在《钨基和铁基氧化物半导体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三乙胺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生产原料,对于人体的皮肤粘膜和神经系统损伤很大。目前,对三乙胺的探测普遍存在响应过慢、选择性差、稳定性差等问题,亟需构建快速、抗干扰的传感器实现对三乙胺的精准监测。众多类型的传感器中,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安全稳定、使用寿命长,备受研究人员青睐,在三乙胺传感器中的占比逐渐增大。因此,对敏感材料的研究和优化尤为关键,合成出高效敏感材料,三乙胺检测过慢等问题就会有所改善。本论文从调控敏感材料的微纳结构出发,以制备出促进气体吸附、利于电子传输的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为目标,合成了具有更多吸附位点、活性位点或扩散介孔的氧化钨分等级结构、氧化铁微球、铁氧体和铁基复合氧化物,实现针对三乙胺的快速、稳定检测。表征了上述半导体材料的特征、提出了生长机制、三乙胺气敏机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设计制备出由单晶片互锁组装的中空WO3微球。通过研究不同反应时间的微纳结构,澄清了微球的生长机制,包含成核、成球和球体中空化三个步骤。微球对于50 ppm三乙胺的响应和恢复时间低至1.5 s和22 s。中空结构为三乙胺分子附着提供了更多的活性位点,缩短了气体扩散的路径;互锁结构降低了电子传输中跨越晶界势垒的能量损失。微球传感器是兼顾响应和恢复速度、选择性和稳定性的新型三乙胺传感器。2.设计合成出单晶棒有序排列的WO3纳米簇。探讨了反应时间和温度对样品形貌的影响,实现了结构优化。研究了相近微纳结构对三乙胺响应性能,发现纳米簇的三乙胺检测能力较强,具有响应时间短(1.5 s/50 ppm)、检测下限低(500ppb)和抗干扰能力强的优势。纳米簇对三乙胺的响应值是三甲胺的4.5倍,苯胺的30倍,乙醇、甲醛、丙酮等气体的100倍左右。纳米簇传感器适合在混合气体环境中快速检测三乙胺。3.设计制备了介孔Fe2O3微球。前驱体原位分解获得的微球具有大量深入球体的介孔。微球传感器对50 ppm三乙胺的响应和恢复时间为≤1 s和2.5 s,对100ppm以上的高浓度三乙胺可实现连续、快速检测,全程无明显电阻漂移。微球传感器适合在单一气体环境下超快检测三乙胺。4.设计并制备了不同微纳结构的金属–有机框架前驱体,前驱体衍生的NiFe2O4多面体在190°C对50 ppm三乙胺响应值为18.9。NiFe2O4多面体工作温度较低是主动引入大量的氧空位的结果。快速响应是多面体具有中空结构的原因。分析了比表面积和氧空位占比对于三乙胺性能的影响。5.设计并合成了由普鲁士蓝衍生的多孔ZnFe2O4/ZnO复合材料,并阐明了生长机制。多孔结构和异质结促使材料具备优异的三乙胺气敏特性,该材料工作温度为170°C,对100 ppm三乙胺的响应时间低至1 s,稳定性和选择性好,适合较低工作温度下超快、连续检测三乙胺。本论文合成的几种新颖钨基和铁基氧化物半导体材料表面活性较高,不但提升气敏过程中三乙胺分子的扩散、吸附和分解速率,而且降低材料中导带电子前往表面与物理吸附氧结合过程跨越晶界势垒的能量损耗。以上述材料为敏感涂层所构建的三乙胺传感器在农业、工业和日常生活等领域应用潜力较大。
蒋成明[9](2020)在《铜基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固化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智能化电子产品的更新迭代,微型化、高集成化及多维化已经成为电子封装行业的发展趋势。导电浆料在各种芯片及元器件组装和封装上应用广泛,不可替代。然而传统的导电银浆价格昂贵,且易发生电迁移现象,以致封装元器件的失效。铜粉价格低廉,导电性能较好,因此研究一款具有良好固化性能的铜基导电浆料,同时能满足喷印工艺需求,实现多维化封装,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铜粉为导电相,低熔点合金Sn-3Ag-0.5Cu粉作为增强相,通过运用粘度测试,导电性能测试和剪切强度测试等多种测试方法,系统研究了固化温度,时间,导电相铜粉及增强相的含量、形貌和粒度对铜基导电浆料各项性能的影响,并对低熔点合金粉作为增强相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究。在此基础上结合喷印技术,探究了撞针压力、供料压力、喷嘴温度等喷印参数及金属粉含量、形貌对导电铜浆喷印性能的作用。研究发现,增加固化温度及时间,有利于低熔点合金粉润湿铜粉颗粒,并在铜粉表面形成良好结合,充分连接未形成接触的铜粉颗粒,优化铜基导电浆料内部导电通路,提高综合性能。铜基导电浆料的粘结剂环氧树脂在N2中的起始分解温度约在250℃至280℃,固化温度继续升高会导致环氧树脂大量挥发,以及部分有机载体的挥发,造成大量气孔和裂缝,破坏浆料内部导电通路,在外力作用下易产生应力集中,恶化结合强度。因此,本文制备的铜基导电浆料的优化固化工艺为管式炉保护气氛中250℃保温20分钟。低熔点合金粉的适量加入能够增强浆料的导电能力和剪切强度,但如果添加量过多,铜粉比重减少,则不利于综合性能,铜粉与合金粉的合理质量配比为3:1。金属粉的总含量对浆料的影响存在渗流阈值,达到该值后,继续增加金属粉的含量,导电性能不再有明显提升,但却会恶化浆料固化后的力学性能。铜基导电浆料的喷印性能与撞针压力、喷嘴温度等参数之间存在一定联系,供料压力对其影响不大。撞针压力越大,浆料喷射时受到的正压力越大,沉积在基板表面的面积也越大。喷嘴温度会改变浆料喷印时的粘度和表面张力,同时铜粉与合金粉的含量以及铜粉的形貌亦会影响浆料的粘度。浆料粘度过大,流动性较低,易导致喷印点出现较多拉尖和桥连,粘度过小,喷印点易形成坍塌,点径增大,影响喷印精度。本文P1成分铜基导电浆料在撞针压力450k Pa,喷嘴温度50℃,表现出最佳的喷印性能。
刘淳[10](2020)在《银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与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由于抗生素被大量滥用,致使环境中抗生素含量超标,进而诱导产生抗药性细菌或基因,给生态环境和公共卫生安全造成潜在的威胁。因此,研究开发具有广谱抗菌、环保低毒并兼具光催化活性的新型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在这类材料中,银基纳米复合材料大多兼具抗菌特性和光催化活性,成为无机材料领域的研究热点。本论文的工作内容及结果如下:(1)利用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聚吡咯(PPy)对纳米银进行包覆并负载在还原氧化石墨烯上,采用水热法成功合成了PPy@Ag/r GO三元纳米复合材料,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该三元纳米复合材料的形貌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抑菌效果和光催化活性。结果表明,PPy@Ag NPs在还原氧化石墨烯纳米薄片上分布良好;与相同浓度的Ag NPs相比,PPy@Ag/r GO对革兰氏阴性细菌(大肠杆菌)具有增强的抗菌活性,添加聚吡咯有助于提高纳米银的稳定性,并能够在抗菌过程中减少纳米银的损失,经过数个循环后,PPy@Ag/r GO纳米材料的抗菌率仍可保持在90%以上;在可见光辐照下,该三元复合材料对四环素(TC)的光催化降解效率达到80.88%,循环实验结果表明,该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光催化稳定性。(2)以碳纳米管(CNT)为载体,通过化学沉积法构建了一种兼具光催化及抗菌性能的氯化银/碳纳米管/石墨相氮化碳(Ag Cl/CNT/g-C3N4)复合材料。材料表征测试结果表明,Ag Cl纳米颗粒沉积在CNT上,二维g-C3N4(CN)有利于Ag Cl/CNTs均匀分散。通过在可见光辐照下光催化降解水中TC考察了该复合材料的光催化性能,结果表明,经可见光辐照100 min,Ag Cl/CNTs/CN对水中TC的光催化降解效率可达86.44%,是纯CN和Ag Cl/CN的光催化降解效率的3倍;此外,Ag Cl/CNTs/CN复合材料对大肠杆菌(E.coli)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3)通过水热法合成了可磁回收的AgCrO2/γ-Fe2O3/HNTs纳米复合材料。表征测试结果显示,AgCrO2和γ-Fe2O3纳米颗粒能够很好地生长在埃洛石纳米管上;在可见光照射下,制备的AgCrO2/γ-Fe2O3/HNT复合材料对抗生素环丙沙星(CIP)表现出优良的光催化降解性能,降解效率达到76%,空穴和超氧化物自由基在光催化降解CIP反应体系中是主要的活性物种,发挥重要作用;该复合物对大肠杆菌(E.coli)具有优良的抗菌活性,在24 h内,抗菌率达到98%。
二、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作为生长促进剂喂鸡的效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作为生长促进剂喂鸡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MFI型金属杂原子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掺杂MFI型分子筛的主要制备方法 |
1.2.1 湿法浸渍 |
1.2.2 离子交换 |
1.2.3 同构取代 |
1.2.4 包埋 |
1.2.5 化学气相沉积 |
1.3 同构取代金属掺杂MFI及其催化反应 |
1.3.1 单金属的同构取代 |
1.3.2 双金属对MFI型分子筛的同构取代 |
1.4 MFI型分子筛在烯烃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意义及主要研究内容 |
1.6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 |
2.2 实验仪器 |
2.3 催化剂制备方法 |
2.4 催化剂的表征与测试 |
2.4.1 粉末X射线衍射(XRD) |
2.4.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FT-IR) |
2.4.3 紫外可见光谱(DRUV-vis) |
2.4.4 氮吸附脱附实验(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
2.4.5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7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4.8 电感耦合等离子光谱(ICP-OES) |
2.4.9 拉曼光谱表征(Raman) |
2.4.10 NH_3-TPD表征 |
2.5 催化反应评估 |
第三章 双金属WSn-MFI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化学品与材料 |
3.2.2 Sn-MFI、W-MFI、WSn-MFI分子筛的合成 |
3.2.3 催化性能试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催化剂表征 |
3.3.2 WSn-MFI催化环己烯环氧化性能研究 |
3.4 本章小结 |
3.5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W-MFI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环己烯环氧化反应中的应用:配体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材料 |
4.2.2 W-MFI分子筛的制备 |
4.2.3 催化剂催化性能评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催化剂表征 |
4.3.2 W-MFI对环己烯环氧化催化性能研究 |
4.4 本章小结 |
4.5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Mo-EDTA分子筛的制备及在环己烯环氧化中的催化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材料 |
5.2.2 Mo-MFI分子筛的合成 |
5.2.3 催化环己烯环氧化实验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Mo-MFI分子筛的合成与表征 |
5.3.2 Mo-MFI-n对环己烯环氧化的催化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5.5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一)结论 |
(二)展望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复杂基质中GAs痕量分析方法 |
1.2.1 GAs前处理方法研究 |
1.2.2 GAs分析方法研究 |
1.3 GA_3降解产物研究 |
1.3.1 GA_3质谱裂解途径 |
1.3.2 强降解 |
1.3.3 高分辨质谱的应用 |
1.4 GA_3在茶叶生产过程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
1.4.1 GA_3在茶树种植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
1.4.2 GA_3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消解动态 |
1.4.3 GA_3在茶汤中的浸出规律 |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意义 |
1.6 研究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鲜叶中13种酸性植物激素检测方法的建立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仪器与试剂 |
2.2.2 样品制备 |
2.2.3 样品前处理 |
2.2.4 仪器条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质谱参数优化 |
2.3.2 色谱条件优化 |
2.3.3 提取与净化 |
2.3.4 方法验证 |
2.4 实际样品检测 |
2.4.1 茶树休眠期间的植物激素分析 |
2.4.2 光处理的茶鲜叶植物激素分析 |
2.4.3 外源激素处理和害虫侵害后茶鲜叶中植物激素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赤霉酸的强降解行为研究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仪器与试剂 |
3.2.2 样品前处理 |
3.2.3 强降解实验处理 |
3.2.4 仪器条件 |
3.2.5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GA_3存在的问题 |
3.3.2 GA_3的强降解 |
3.3.3 GA_3降解产物的形成机理与质谱裂解途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赤霉酸在茶叶生产链中的消解动态研究 |
4.1 前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仪器与试剂 |
4.2.2 田间试验 |
4.2.3 样品采集和样品前处理 |
4.2.4 仪器条件 |
4.2.5 数据分析 |
4.2.6 方法验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种植过程中消解动态 |
4.3.2 Iso-GA_3的产生 |
4.3.3 喷施外源GA_3后对茶树中其他内源植物激素的影响 |
4.3.4 GA_3及其代谢产物在茶叶加工过程中的残留行为 |
4.3.5 GA_3和iso-GA_3在茶叶冲泡过程中的浸出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3)高导热绝缘聚合物/聚多巴胺包覆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导热机理 |
1.3 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 |
1.3.1 本征型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 |
1.3.2 填充型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 |
1.4 影响高分子复合材料导热性能的因素 |
1.4.1 导热填料的性质 |
1.4.2 界面热阻 |
1.4.3 导热网络的构建 |
1.5 导热绝缘高分子复合材料面临的问题 |
1.6 论文的研究意义和研究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高导热绝缘环氧树脂/聚多巴胺包覆铜纳米线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2.2.2 铜纳米线(CuNW)的制备 |
2.2.3 聚多巴胺包覆铜纳米线(CuNWs-PDA)的制备 |
2.2.4 环氧树脂/CuNWs-PDA复合材料的制备 |
2.2.5 表征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CuNW及 CuNW-PDA的微观形貌 |
2.3.2 CuNW及 CuNW-PDA的结构表征 |
2.3.3 环氧树脂/CuNW-PDA的微观形貌 |
2.3.4 环氧树脂/CuNW-PDA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2.3.5 环氧树脂/CuNW-PD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2.3.6 环氧树脂/CuNW-PDA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高导热绝缘聚丙烯/聚多巴胺包覆多壁碳纳米管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3.2.2 聚多巴胺包覆多壁碳纳米管(MCNT-PDA)的制备 |
3.2.3 聚苯乙烯/聚多巴胺包覆多壁碳纳米管(PS/MCNT-PDA)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4 聚丙烯/聚苯乙烯/聚多巴胺包覆多壁碳纳米管(PP/PS/MCNT-PDA)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5 聚丙烯/聚多巴胺包覆多壁碳纳米管(PP/MCNT-PDA)复合材料的制备 |
3.2.6 表征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PP/PS共混比例对相结构的影响 |
3.3.2 MCNT-PDA的结构表征 |
3.3.3 PP/MCNT-PDA的微观形貌 |
3.3.4 PP/MCNT-PDA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3.3.5 PP/MCNT-PD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3.3.6 PP/MCNT-PD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3.3.7 PP/MCNT-PDA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高导热绝缘聚乙烯醇/聚多巴胺包覆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4.2.2 氮化硼纳米片(BNNS)的制备 |
4.2.3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4.2.4 氮化硼纳米片-聚多巴胺-银颗粒(BNNS-PDA-Ag)杂化材料的制备 |
4.2.5 聚乙烯醇/氮化硼纳米片-聚多巴胺-银/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PVA/BNNS-PDA-Ag/GO)的制备 |
4.2.6 表征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BNNS-PDA-Ag和 GO的微观形貌 |
4.3.2 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材料的微观形貌 |
4.3.3 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材料的导热性能 |
4.3.4 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 |
4.3.5 PVA/BNNS-PDA-Ag/GO复合薄膜的电绝缘性能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导热绝缘聚苯乙烯/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实验原料及试剂 |
5.2.2 聚苯乙烯(PS)微球的制备 |
5.2.3 氧化石墨烯(GO)的制备 |
5.2.4 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石墨烯(GO-PDA)的制备 |
5.2.5 聚苯乙烯/聚多巴胺包覆氧化石墨烯(PS/GO-PDA)复合材料的制备 |
5.2.6 表征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PS、GO-PDA以及PS/GO-PDA混合粉末的微观形貌 |
5.3.2 PS/GO-PDA复合材料的微观形貌 |
5.3.3 PS/GO-PDA复合材料的导热性能 |
5.3.4 PS/GO-PDA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 |
5.3.5 PS/GO-PDA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能 |
5.3.6 PS/GO-PDA复合材料的电绝缘性能 |
5.4 本章小结 |
主要结论与展望 |
主要结论 |
创新点 |
不足及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专利 |
(4)氮化硼纳米片磁固相萃取环境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苯氧酸类除草剂残留(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农药残留现状 |
1.2 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苯氧酸类除草剂概述 |
1.2.1 植物生长调节剂 |
1.2.2 苯氧酸类除草剂 |
1.2.3 样品前处理技术 |
1.3 磁性固相萃取 |
1.3.1 磁性固相萃取技术概述 |
1.3.2 新型吸附剂在磁性固相萃取中的应用 |
1.4 氮化硼纳米片研究进展 |
1.4.1 氮化硼纳米片制备 |
1.4.2 氮化硼纳米片在吸附方面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研究意义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磁性氮化硼纳米片作为新型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测定西红柿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2.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2.2.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条件 |
2.2.4 材料的合成 |
2.2.5 样品的采集与处理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材料的表征 |
2.3.2 磁性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
2.3.3 吸附选择性 |
2.3.4 方法学验证 |
2.3.5 方法比较 |
2.3.6 材料重复性 |
2.3.7 实际样品应用 |
2.4 结论 |
第3章 磁性氮化硼纳米片作为新型磁性固相萃取吸附剂用于检测环境水样中的苯氧酸类除草剂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3.2.2 标准溶液的配制 |
3.2.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器条件 |
3.2.4 材料的合成 |
3.2.5 实际水样的采集与处理 |
3.2.6 磁性固相萃取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的表征 |
3.3.2 磁性固相萃取条件优化 |
3.3.3 方法学验证 |
3.3.4 不同方法比较 |
3.3.5 材料重复性 |
3.3.6 实际样品应用 |
3.4 结论 |
第4章 聚吡咯修饰的磁性氮化硼纳米片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对4-氯苯氧乙酸的吸附特性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和仪器 |
4.2.2 材料合成 |
4.2.3 Fe_3O_4@BNNSs@PPy复合材料吸附4-CPA实验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的表征 |
4.3.2 吸附条件优化 |
4.3.3 吸附动力学 |
4.3.4 吸附等温线 |
4.3.5 吸附热力学 |
4.3.6 Fe_3O_4@BNNSs@PPy吸附剂的重复利用 |
4.4 结论 |
第5章 总结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二、其它科研成果 |
(5)基于鲁米诺功能化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的H-FABP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 |
1.3 自增强型固态发光体 |
1.4 二维金属有机框架 |
1.5 导电聚合物 |
1.6 研究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材料和试剂 |
2.2 主要仪器 |
2.3 Ni-TCPP(Fe)纳米片的合成 |
2.4 Ni-TCPP(Fe)-PEI-Lum复合纳米片的合成 |
2.5 ECL信号标签(Ni-TCPP(Fe)-PEI-Lum-Ab_2)的合成 |
2.6 聚吲哚羧酸(PICA)的合成 |
2.7 ECL免疫传感器的构建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电化学发光免疫传感器原理 |
3.2 Ni-TCPP(Fe)和Ni-TCPP(Fe)-PEI-Lum的表征 |
3.3 PICA的表征 |
3.4 ECL免疫传感器的逐步组装表征 |
3.5 ECL免疫传感器的可行性分析 |
3.6 新型自增强Ni-TCPP(Fe)-PEI-Lum发光体的ECL机制 |
3.7 实验条件优化 |
3.8 ECL免疫传感器的分析性能 |
3.9 标准回收实验 |
4 小结 |
参考文献 |
全文总结 |
文献综述 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的电化学发光生物传感器研究进展 |
1 引言 |
2 ECL活性MOF复合材料的设计策略 |
2.1 ECL发光体作为有机配体 |
2.2 原位封装 |
2.3 合成后修饰 |
3 MOF在ECL生物传感中的功能 |
3.1 MOF作为ECL发射体 |
3.2 MOF作为纳米载体 |
3.3 MOF用于电极修饰 |
3.4 多功能MOF复合材料 |
3.5 MOF复合材料作为ECL-RET供体或受体 |
4 基于MOF的 ECL系统的检测应用 |
4.1 ECL检测蛋白质 |
4.2 ECL检测核酸 |
4.3 ECL检测小分子 |
5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撰写的文章目录 |
(6)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界面聚合 |
1.1 基膜的前处理 |
1.2 界面聚合工艺参数的调节 |
1.3 分离层的后处理 |
2 表面涂覆 |
3 层层自组装 |
4 原位生长 |
5 有机-无机杂化 |
5.1 无机材料 |
5.2 碳氮基材料 |
5.3 共价多孔有机骨架材料 |
6 表面改性 |
6.1 表面接枝 |
6.2 等离子体处理 |
7 不同溶剂条件下的膜性能比较 |
8 总结与展望 |
符号说明 |
(7)过渡金属化合物缺陷工程与异质结构的设计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锂硫电池概述 |
1.2.1 锂硫电池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
1.2.2 锂硫电池存在的问题与突破 |
1.3 锂硫电池正极材料研究进展 |
1.3.1 金属氧化物 |
1.3.2 金属硫化物 |
1.3.3 金属碳化物 |
1.4 缺陷工程与异结构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 |
1.5 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方法 |
2.1 实验试剂和原料 |
2.2 主要仪器和设备 |
2.3 材料表征仪器及其原理 |
2.3.1 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 |
2.3.2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3.3 热重分析(TGA) |
2.3.4 氮气吸脱附测试(BET) |
2.3.5 X射线粉末衍射测试(XRD) |
2.3.6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7 紫外-可见吸收光谱测试(UV-vis) |
2.4 电化学表征及其原理 |
2.4.1 电极制备及扣式电池组装 |
2.4.2 恒流充放电测试 |
2.4.3 循环伏安测试 |
2.4.4 交流阻抗测试 |
第三章 富缺陷多孔Co_3S_4纳米片作为锂硫电池正极促进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Co_3(VO_4)_2的制备 |
3.2.2 富缺陷多孔Co_3S_4纳米片的合成 |
3.2.3 Co_3S_4-DHS/S复合材料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材料表征 |
3.3.2 电化学数据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oO_2/Fe_4O_3-Fe_3C@氮掺杂碳异质结构材料用于锂硫电池中多硫化物的锚定与催化转化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PBA@Mo-PDA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2 MoO_2/Fe_4O_3-Fe_3C@NC和 Fe_3C@NC复合材料的制备 |
4.2.3 MoO_2/Fe_4O_3-Fe_3C@NC-S和 Fe_3C@NC-S复合材料的制备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材料合成过程 |
4.3.2 MoO_2/Fe_4O_3-Fe_3C@NC硫载体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4.3.3 电化学数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钨基和铁基氧化物半导体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三乙胺概述 |
1.2 气体传感器和三乙胺气体传感器的研究现状 |
1.2.1 气体传感器概述 |
1.2.2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体传感器 |
1.2.3 三乙胺气体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
1.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的研究进展和气敏机制 |
1.3.1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的发展历程 |
1.3.2 钨基和铁基氧化物半导体气敏材料的研究现状 |
1.3.3 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材料的气敏机制 |
1.4 金属氧化物气体传感器性能提升策略 |
1.4.1 微纳结构调控 |
1.4.2 氧化物元素计量比调控 |
1.4.3 构建异质结 |
1.5 论文选题意义和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中空WO_3微球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 |
2.1 引言 |
2.2 中空WO_3微球的制备与表征 |
2.2.1 中空WO_3微球的制备 |
2.2.2 中空WO_3微球的表征 |
2.3 中空WO_3微球的生长机制 |
2.4 中空WO_3微球的气敏性能与气敏机制 |
2.4.1 中空WO_3微球的气敏性能 |
2.4.2 中空WO_3微球的气敏机制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WO_3纳米簇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WO_3纳米簇的制备与表征 |
3.2.1 WO_3纳米簇的制备 |
3.2.2 WO_3纳米簇的表征 |
3.3 WO_3纳米簇的生长机制 |
3.4 WO_3纳米簇的气敏性能与气敏机制 |
3.4.1 WO_3纳米簇的气敏性能 |
3.4.2 WO_3纳米簇的气敏机制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Fe_2O_3微球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Fe_2O_3微球的制备、表征与生长机理分析 |
4.2.1 Fe_2O_3微球的制备 |
4.2.2 Fe_2O_3微球的表征 |
4.2.3 Fe_2O_3微球的生长机理分析 |
4.3 Fe_2O_3微球的气敏性能与气敏机制 |
4.3.1 Fe_2O_3微球的气敏性能 |
4.3.2 Fe_2O_3微球的气敏机制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NiFe_2O_4材料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NiFe_2O_4材料的制备与表征 |
5.2.1 NiFe_2O_4材料的制备 |
5.2.2 NiFe_2O_4材料的表征 |
5.3 NiFe_2O_4材料的生长机制 |
5.4 NiFe_2O_4材料的气敏性能与气敏机制 |
5.4.1 NiFe_2O_4材料的气敏性能 |
5.4.2 NiFe_2O_4材料的气敏机制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 |
6.1 引言 |
6.2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的制备、表征与生长机理分析 |
6.2.1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的制备 |
6.2.2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的表征 |
6.2.3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的生长机理分析 |
6.3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与气敏机制 |
6.3.1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的气敏性能 |
6.3.2 ZnFe_2O_4/ZnO复合材料的气敏机制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创新点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攻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 |
致谢 |
(9)铜基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固化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导电浆料简介 |
1.2.1 导电浆料的发展 |
1.2.2 导电浆料的分类 |
1.2.3 导电浆料的组成 |
1.2.4 导电浆料的导电机理 |
1.3 铜基导电浆料的研究现状 |
1.4 导电浆料性能的研究 |
1.5 喷印技术简介 |
1.6 本文的研究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过程及研究方法 |
2.1 研究工艺及路线 |
2.2 铜基导电浆料成分设计 |
2.3 铜基导电浆料的制备 |
2.3.1 实验原材料 |
2.3.2 导电铜浆的制备 |
2.4 铜基导电浆料基本性能测试 |
2.4.1 粘度测试 |
2.4.2 扫描电镜(SEM)分析 |
2.4.3 同步热分析 |
2.5 铜基导电浆料固化工艺研究 |
2.5.1 金相显微分析 |
2.5.2 导电性测试 |
2.5.3 剪切强度测试 |
2.6 铜基导电浆料喷印测试 |
第三章 导电铜浆固化性能研究 |
3.1 引言 |
3.2 固化温度对导电铜浆固化的性能影响 |
3.2.1 固化温度对导电铜浆固化的导电性能影响 |
3.2.2 固化温度对导电铜浆固化的剪切强度影响 |
3.3 固化时间对导电铜浆固化的性能影响 |
3.4 分析与讨论 |
3.4.1 固化工艺对铜基导电浆料中SAC合金粉的影响 |
3.4.2 固化工艺对铜基导电浆料中树脂基体的影响 |
3.5 本章结论 |
第四章 成分对导电铜浆性能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合金粉含量对导电铜浆性能的影响 |
4.2.1 合金粉含量对导电铜浆导电性能的影响 |
4.2.2 合金粉含量对导电铜浆剪切强度的影响 |
4.2.3 合金粉含量对导电铜浆粘度的影响 |
4.3 金属粉含量对导电铜浆性能的影响 |
4.3.1 金属粉含量对导电铜浆导电性能的影响 |
4.3.2 金属粉含量对导电铜浆剪切强度的影响 |
4.3.3 金属粉含量对导电铜浆粘度的影响 |
4.4 导电相颗粒对导电铜浆的性能的影响 |
4.5 分析与讨论 |
4.6 本章结论 |
第五章 导电铜浆喷印性能研究 |
5.1 引言 |
5.2 喷印参数对导电铜浆喷印性能的影响 |
5.2.1 撞针压力对导电铜浆喷印性能的影响 |
5.2.2 供料压力对导电铜浆喷印性能的影响 |
5.2.3 喷嘴温度对导电铜浆喷印性能的影响 |
5.3 金属粉对导电铜浆喷印性能的影响 |
5.4 分析与讨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主要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研究生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10)银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与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抗生素抗性细菌 |
1.2 光催化技术 |
1.3 常见无机抗菌材料 |
1.3.1 金属纳米颗粒类抗菌材料 |
1.3.2 碳材料类抗菌材料 |
1.4 银系材料研究与应用进展 |
1.4.1 含银一元金属材料 |
1.4.2 含银二元金属材料 |
1.4.3 银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
1.5 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第2章 PPy@Ag/rGO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与光降解性能研究 |
2.1 实验部分 |
2.1.1 试剂与材料 |
2.1.2 材料的制备 |
2.1.3 材料的表征 |
2.1.4 抗菌性能评价 |
2.1.5 光催化活性评价 |
2.2 结果与讨论 |
2.2.1 结构和化学组份分析 |
2.2.2 形貌分析 |
2.2.3 抗菌性能测试 |
2.2.4 抗菌机制探讨 |
2.2.5 光催化降解性能及机理分析 |
2.3 小结 |
第3章 AgCl/CNTs/g-C_3N_4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与光降解性能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1.1 试剂与材料 |
3.1.2 材料的制备 |
3.1.3 材料的表征 |
3.1.4 抗菌性能评价 |
3.1.5 光催化降解活性评价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结构和化学组份分析 |
3.2.2 形貌分析 |
3.2.3 抗菌性能测试 |
3.2.4 光催化测试及机理分析 |
3.3 小结 |
第4章 可磁回收的AgCrO_2/γ-Fe_2O_3/HNTs纳米复合材料制备及其抗菌与光降解性能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1.1 试剂与材料 |
4.1.2 材料的制备 |
4.1.3 材料的表征 |
4.1.4 抗菌性能评价 |
4.1.5 光催化降解活性评价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结构和化学组份分析 |
4.2.2 形貌分析 |
4.2.3 抗菌性能测试 |
4.2.4 抗菌机制探讨 |
4.2.5 光催化性能测试及机理分析 |
4.3 小结 |
结论及建议 |
结论 |
创新点 |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聚乙烯聚吡咯烷酮作为生长促进剂喂鸡的效果(论文参考文献)
- [1]MFI型金属杂原子分子筛的水热合成及催化烯烃环氧化反应性能[D]. 张浩洋. 吉林大学, 2021(01)
- [2]赤霉酸及其降解产物在茶叶中的残留行为研究[D]. 姜长岭.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1
- [3]高导热绝缘聚合物/聚多巴胺包覆纳米粒子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D]. 袁皓. 江南大学, 2021(01)
- [4]氮化硼纳米片磁固相萃取环境中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和苯氧酸类除草剂残留[D]. 李梦君. 齐鲁工业大学, 2021(10)
- [5]基于鲁米诺功能化二维金属有机框架的H-FABP电化学发光检测方法研究[D]. 甘秀锋.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6]耐溶剂复合纳滤膜的研究进展[J]. 何鹏鹏,赵颂,毛晨岳,王志,王纪孝. 化工学报, 2021(02)
- [7]过渡金属化合物缺陷工程与异质结构的设计及其在锂硫电池中的应用[D]. 赵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钨基和铁基氧化物半导体三乙胺气敏特性研究[D]. 翟成博. 吉林大学, 2020(01)
- [9]铜基导电浆料的制备及其固化性能的研究[D]. 蒋成明. 东南大学, 2020(01)
- [10]银基纳米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抗菌与光催化降解抗生素研究[D]. 刘淳. 江苏科技大学, 2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