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设计(节选)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设计(节选)

一、环境心理和环境设计(节选)(论文文献综述)

李慧[1](2021)在《《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文中提出

董丽[2](2021)在《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外国长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肖梦铃[3](2021)在《基于叙事学理论的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外国小说,由于文化背景、文学传统、语言习惯等不同,与中国小说在表达风格上存在很大差异,有助于开阔学生的文化视野。并且,外国小说在教材中占据一定比例,是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欣赏、鉴别和评价不同时代、不同风格流派、不同国别小说作品,有助于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与此同时,高考试题的导向,提醒我们要重视小说教学,更新学生小说知识。因此,将叙事学相关理论引入外国小说课堂十分必要。本文主要基于叙事学理论对外国小说教学进行研究,除绪论外,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本文通过整理分析教材中外国小说选文及知识,发现外国小说选文的问题为选文类型单一。通过整理教材中的小说知识,发现存在小说陈述性知识体系陈旧、程序性知识指导性不强的问题。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学生学习外国小说问题为:1.学生外国小说阅读目的多元化与教材选文单一的矛盾;2.学生外国小说阅读内容僵化;3.学生外国小说阅读过程缺乏有效方法指导。通过分析课例发现教师教授外国小说存在的问题是:1.教师外国小说知识体系陈旧;2.教学目标程式化。基于上述问题,本文将叙事学理论中的叙述者、叙述视角、叙事时间理论引入高中外国小说教学当中,并分析叙事学理论引入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的目的是:辨析叙述者以深入理解文本,掌握叙述视角以拓展阅读视野,理清叙事时间以把握叙事技巧;意义是更新小说知识图式,培养学生外国小说阅读素养,提升教师外国小说教学素养。接着将叙事学理论运用于外国小说教学当中:运用叙述者理论对《装在套子里的人》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叙述视角理论对《大卫·科波菲尔》进行教学设计;运用叙述时间理论对《百年孤独》进行教学设计。最后针对叙事学理论运用于外国小说教学的实践进行反思,提出叙事学理论运用于外国小说教学要注意的问题。

马思璇[4](2021)在《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教学界的改革,统编教材的推行,评价制度的改良,都在凸显“阅读”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阅读经典名着,可以汲取原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蕴,提升学生阅读文学的鉴赏力。小说节选文是学生接触小说原着的一种凭借,它不同于完整的小说,因“节选”而导致与非节选文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本文以“整本书阅读”理念为依据,以统编教材中收录的小说节选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学案例的得失,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并作出教学设计。以促进当前小说节选文的教学更为合理,凸显区别。本文将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提出教学案例分析依据。梳理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概念及阅读要求,以及节选文所承担的教学功能,清楚它同整本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分析所搜集到的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分析对象以经典小说节选文篇目为主,在整本书阅读的视野下,观照其教学目标拟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流程设计三方面的内容。第三章总结小说节选文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从教师自身层面而言,与其解读文本能力有关。从教学理念而言,缺乏整本书阅读的视野,对节选文的文本特性认识不足。同时还受客观条件所限。第四章提出小说节选文教学的实施对策。根据教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第五章作出三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节选文教学设计,考量节选文所占原着位置,其所承担的教材功能,思考为何节选此章节,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进行节选文的教学设计。

黎亚琴[5](2021)在《接受美学视野下高中阶段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 ——以《边城》为例》文中指出接受美学理论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经译介来到中国之后,学术界掀起了研究接受美学的热潮。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研究接受美学的学术专着、学术论文等日益增加,学者们对接受美学的研究也不仅仅限于理论,还将接受美学理论的研究应用于文学、艺术等各个具体的领域。接受美学理论在文学研究方面应用尤其广泛,可以说接受美学的理论研究涉及文学领域的各个方面,比如古代文学、比较文学、现当代文学等。随着接受美学的研究越发兴盛,学者们尝试着将接受美学理论引入语文教育,与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结合,运用接受美学的理论为语文教学添砖加瓦。接受美学理论以“读者为中心”,重视读者的主体地位,强调读者与作者、读者与作品之间的对话交流,重视文学教育。本文旨在研究接受美学理论在高中阶段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应用,希望为高中整本书阅读指导提出一些可行的教学建议。本文以《边城》整本书阅读指导为例,绪论部分介绍了接受美学与整本书阅读指导相关研究;论文第二部分探讨了接受美学和整本书阅读相关概念,以及接受美学应用于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意义;第三部分涉及接受美学理论在《边城》整本书阅读指导中的课程规划以及其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第四部分针对接受美学在语文整本书阅读指导实施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有效的建议。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使论文写作更具客观性以及科学性。虽然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语文整本书阅读教学中,还未形成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相信在众多学科专家的努力下,接受美学理论在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一定会日趋完善,更加有益。

李东莹[6](2021)在《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文中认为学术语言是个体学习学科知识,参与学术团体内部实践的必备语言资源,也是高阶思维能力发展的体现,对个体和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Bailey et al.,2007;Flowerdew,2013;Schleppegrell,2004;Uccelli et al.,2020 等)。因此,学术语言发展一直是各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Gee,2015)。这一点在母语和外/二语教育语境中同样凸显(Snow&Uccelli,2009)。近年来,相关二语习得和发展研究进入社会文化转向时期,语言发展被视为一项社会文化实践(Block,2016)。其中一个基本共识是,个体通过参与真实语境下的社会实践,不断获取、丰富和内化自身语言、意义资源,以完善、提高自身参与实践的方式和能力,获得学术语言发展(Duff,2010)。本研究依托国内某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基础段写作教学改革,探寻学科实践驱动的学术写作教学中,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过程、结果及教学调节机制。本研究从‘活动理论’视角出发,采用个案研究方法,通过目的性抽样和便利性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三名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进行一学期跟踪研究。研究数据包括学生学术写作评述短文及期末论文、学习者访谈、学习者反思日志、学习者选题日志、师生一对一或小组面谈实录和课堂观察等。数据分析与讨论显示,在EFL语境下,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是一个能动的扩展性学习过程。该过程充满挑战,能激发个体不断发挥主观能动性,克服矛盾、化解矛盾,探索有利环境资源。个体过往学习经历、二语水平、语言意识和写作策略等因素都会影响其对外在环境资源的感知与利用。2)学科实践驱动的写作教学能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例如词汇和句法复杂度的提升,语篇衔接和连贯意识和能力增强等。但个体学术语言发展也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和层级性。相比词汇复杂度发展,句法层面的名词化和语法隐喻及语篇层面的衔接与连贯发展更具长期性。3)高效学术写作教学为学生创设真实、有意义的学习目标,提供多元中介机制和丰富环境资源,设置一系列系统、连贯的学习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实现超越自身当前水平的语言表现。上述结论提示:1)个体学术语言发展兼具变异性和规律性特征。一方面,学术语言发展是个体、语境和实践等因素复杂、多维互动的结果,具有一定变异性。另一方面,不同学术语言维度的发展具有一定阶段性和层级性,对教学调节机制的敏感度也各不相同。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兼顾学生在词汇、句法、语篇各层面的发展。2)学术语言发展兼具认知性和社会性,相关学术写作教学应关注学生写作中的个体差异,不断丰富其实现具体写作目标的语言和认知资源,树立其自我调节、规约自身学习的能力和意识。本研究的理论贡献是完善并丰富了活动理论关于扩展性学习方式的定义和阐释。具体表现在:1)明确了个体扩展性学习成效是个体因素(如语言、认知、元认知资源)与环境因素(如教学调节机制)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复杂、动态互动的结果;2)确认了心理认知和社会文化特质在扩展性学习中同时发挥重要作用,即个体在具体社会文化实践中知识的内化与发展,离不开心理认知机制的调节。本研究的实践意义在于:1)确认了通过设计高认知负荷,且真实、有意义的学术写作实践活动对有效调节学生学术语言发展的意义和价值,但学生过往学习经历、语言水平和认知基础的差异会影响调节的效果;2)提出优质外语课程不能抹去个体差异,应兼顾个体学习目标和团体学习机制,探索二者的兼容性,为不同语言水平、学习经历的个体提供个性化发展空间。这些观点为优化国内EFL环境下学术写作课程提供了重要启示。

王小兰[7](2021)在《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文中指出阅读在语文教学中无疑是重中之重。不过,传统阅读教学以单篇阅读教学为主,采取教为主、学为辅的灌输式教学模式,以致少慢差费一直存在。传统阅读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学界的有志之士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各种阅读方法在改革的浪潮中大量涌现。作为新型的阅读教学方法,群文阅读教学适应时代潮流的发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打开了阅读教学全新的面貌,成为改革传统阅读教学的良方,得到学界的热烈拥护,短短十余年时间,便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不过,从现有文献来看,对群文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相当匮乏,而且就仅有的对初中阶段的研究来看,也主要是理论部分,鲜少涉及实践方面。基于此,笔者试以初中阶段古诗文教学内容为例,研究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以期对一线教师从中学切入对群文阅读进行实践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本文笔者试从以下方面进行论述:绪论部分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论述:1、选题的意义。笔者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论述了研究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其应用的意义。2、梳理了群文阅读在国内的研究现状。目前国内主要从群文阅读的意义与价值、与其它阅读教学的比较、议题、选文、教学策略、课型、某一学段、实践(教学案例与反思)等八个方面进行研究。第一章群文阅读教学。在这一章里,笔者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对于什么是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不仅探究了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也对群文阅读的核心概念,如议题、选文、集体建构、达成共识等进行了阐释。对于为什么要进行群文阅读教学,笔者从学生、教师、教材、课堂四个方面作了回答。对于为什么要对初中古诗文进行群文阅读教学,而不是别的文体,笔者从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两个方面作了回应。第二章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该部分阐述了学习共同体、全语言教学、互文性、建构主义等四个群文阅读的基本理论,以及这四个基本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集体建构;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强调师生平等。全语言教学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强调课程统整;强调文本多源性;强调学生的学习权;强调知识的获得是共同建构的;强调师生平等。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组文要有互文意识;群文解读要有互文意识;阅读过程应强调主动建构。建构主义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意义建构为学习的最终目的;强调学习环境的设计;强调信息资料对“学”的支持;强调协作、交流。第三章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在第二章四个理论的支撑下,笔者设计了表达、作者、题材、内容四个不同议题的群文阅读教学,即:《诗经》中的表现手法——学习共同体理论下的《群文阅读:<诗经>二首》教学设计、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设计、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第四章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这一章是承接第三章来的,是对第三章四个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实践操作,以期向一线教师展示如何开展群文阅读,并分别反思四堂群文阅读课存在的问题。最后笔者从亲身实践总结开展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经验。结语部分笔者对本论文进行了整体梳理,并分析群文阅读虽然具有强大的优势,但目前并不能完全取代单篇阅读教学,正确的做法是把单篇阅读教学和群文阅读教学结合起来。

张雅舒[8](2020)在《高中语文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阅读教学是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内容。结合小说文本内容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为实现培养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突出语言文字重要地位、体现小说阅读教学审美价值与教学价值的目标,注入恰当的理论指导于小说阅读教学设计是必要的。修辞性阅读理论作为重视语言的阅读理论,与小说阅读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构建不谋而合。因此,研究高中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在理论方面能够构建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理念,在实践方面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理念能够促进小说教学设计的完善与革新。修辞性阅读的主要理论依据是德里达的解构主义和尼采的转义修辞学。它的基本观点是:语言具有修辞性、文本的自我解构、文本的不可阅读性。将修辞性阅读运用于高中小说教学设计的原因有:第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供了课标依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的语文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的具体内容均指向修辞性阅读可运用于高中小说教学设计。第二,小说文本特征为修辞性阅读理论的运用提供了条件。小说文本解读的多样性与小说文本存在虚构因素均体现小说文本可以包容修辞性阅读理论。第三,学生心理特点与阅读能力的诉求。高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逐步趋于稳定,阅读能力也在不断提升。学生的发展诉求小说教学设计的改变。结合小说文本与修辞性阅读理论构建高中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理念。基于语言的修辞性确定中国古典小说、中国现代小说、外国小说的隐喻教学目标;基于文本意义的不确定性多角度地组织三类小说的教学内容;结合修辞性阅读与文本内容从需要——动机圈、任务——案例圈、条件——信息圈、认知——实践圈四重结构创设阅读情境;基于文本不可阅读设计三类小说的教学活动并在教学活动中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基于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从修辞性阅读教学过程的合理性与修辞性阅读教学结果的实效性评估教学成果。在每一阶段的论述中,都坚持将修辞性阅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原则,以求充分挖掘修辞性阅读的理论价值,为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理念的构建提供系统、完备的指导。在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理念的指导下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选取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中国古典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中国现代小说《祝福》、外国小说《老人与海》设计完整的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活动。

刘小娟[9](2020)在《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探索》文中认为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是指幼儿母亲在执行教养行为时,对于自己具有成为有效、胜任的母亲的能力评估,以及能对子女的行为与发展施加积极影响的能力评估。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传统的打压式、娇纵式、忽视式的教养方式越来越发挥不出效用,父母苦于没有有效的方法应对来自孩子成长过程中出现的挑战(如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和能力),教养自我效能感低下。尤其是在自我和品格发展关键时期的幼儿阶段,作为主要陪伴者的母亲,其教养自我效能感往往直接影响其教养质量以及在亲职角色中感受到信心和能力。正面管教是一种既不惩罚也不娇纵孩子的管教方法,学者研究发现,以正面管教方法为核心的干预活动,可显着提升父母的教养自我效能感。但是目前国内学者主要开展了将正面管教应用于班级管理或团体心理干预方面的相关研究,并无采用小组工作方法开展的正面管教介入父母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方面的干预研究。鉴于此,本研究以中班幼儿母亲为研究对象,通过开展正面管教小组工作,探讨其在提升教养自我效能感中的作用。据此,首先,本研究根据小组筹备期《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的结果,选取在教养自我效能感与正面管教学习经验上得分均较低、具有同质性的28名中班幼儿母亲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配到实验组(14名)与对照组(14名);其次,面向实验组开展为期六节的正面管教小组活动,期间对照组不开展任何干预活动;最后,根据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前后测中的得分差异以及小组的成效状况,讨论正面管教小组工作在提升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中的有效性和实务经验。研究结果发现:1、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在小组干预前处于一般水平;2、中班幼儿母亲较少开展正面管教的相关学习;3、正面管教小组能有效提升中班幼儿母亲的教养自我效能感;4、中班幼儿母亲在建立教养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长期的支持。基于以上结果,本研究分析了其背后成因并且提出了今后社会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相关对策与建议,主要包括:1、推广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理念和方法;2、建立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持久性跟踪和支持机制;3、丰富正面管教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学习形态。

杨双娜[10](2020)在《整本书阅读观念下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教学研究》文中认为古典小说蕴含丰富的文学知识,涵盖充满魅力的中国传统文化,有深厚的人文底蕴,这些对学生的实践乃至人生的发展有指导意义,能滋养学生的精神,但受高中学生较重的学业压力的现状,“浏览式”的碎片化阅读方式,古典小说在高考所占分值小以及高中生喜爱阅读简短轻快类文章的多重影响,多种因素影响使得古典小说的实际教学情况不尽人意。古典小说的教学止步于教材中的节选部分,单纯节选部分的教学割裂了与整部小说的关系,使得课堂内古典小说的教学呈现学习过程化、知识教学公式化、教师教学功利化,课堂乏味无趣,学生对古典小说的理解表面化,无法从古典小说中获取扎实的文学知识,更无法深刻体会古典小说的魅力。2017年普通高中课程标准提出“整本书阅读与研讨”,这成为转变古典小说教学现状的契机。本文以“整本书阅读”观念为指导,结合古典小说的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在已有的整本书阅读研究基础上提出教学策略,教学策略服务于初读整本书、再读整本书、“三”读整本书三个阶段。三个具体教学环节:课前预习、课内正文教习、课后实践,结合多种教师教授方法及学生学习方法对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的教学进行阐述,以人教版高中节选教材中的《林黛玉进贾府》为例,力图扭转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的教学现状。“整本书阅读”对古典小说教学乃至语文教学都有重要意义。

二、环境心理和环境设计(节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环境心理和环境设计(节选)(论文提纲范文)

(3)基于叙事学理论的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思路方法
    五 本论文创新点
第一章 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现状分析
    第一节 高中外国小说教材内容分析
        一 教材中外国小说选文的内容分析
        二 教材中外国小说知识的内容分析
    第二节 高中外国小说阅读教学分析
        一 学生学习外国小说现状分析
        二 教师教授外国小说现状分析
第二章 叙事学理论引入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的目的和意义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引入外国小说教学的目的
        一 辨析叙述者以深入理解文本
        二 掌握叙述视角以拓展阅读视野
        三 理清叙事时间以把握叙事技巧
    第二节 叙事学理论引入外国小说教学的意义
        一 更新小说知识图式
        二 培养学生外国小说阅读素养
        三 提升教师外国小说教学素养
第三章 叙事学理论在高中外国小说教学中的运用
    第一节 叙事学理论运用于外国小说教学设计示例
        一 叙述者教学设计示例——《装在套子里的人》
        二 叙述视角教学案例设计——《大卫·科波菲尔》(节选)
        三 叙事时间教学案例设计——《百年孤独》(节选)
        四 教学反思
    第二节 叙事学理论运用于外国小说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一 叙事学理论的引入要适度
        二 叙事学理论与多种教学方法结合
        三 外国小说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相结合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高中语文外国小说教学情况调查问卷
致谢

(4)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小说节选文”
        (二) “整本书阅读”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
        (一)当前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
        (二)在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具体教学设计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的分析依据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理念
        一、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启示
        二、夏丏尊“整本书”阅读的思想
    第二节 节选文的功能与教学意义
        一、节选文的功能
        二、节选文的教学意义
    第三节 整本书与节选文的关系
        一、内容上的有机联系
        二、教学要求上的彼此独立
第二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教学目标分析
        一、未与原着深入结合
        二、集中分析人物形象
        三、语文学科特性认识略有偏差
    第二节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素材集中于节选片段
        二、资料补充的格式化
        三、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不足
    第三节 教学流程分析
        一、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二、教学中对原着内容关注度不足
第三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一、部分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
        二、未灵活运用教学参考书
        三、对当前小说研究新理论关注不够
    第二节 教学未凸显文本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全面
        二、文体特点体现不充分
    第三节 学段考评内容及教材编写的限制
        一、学段考评内容使节选文教学不深入
        二、教材编写使节选文教学过于集中
第四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实施策略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拟定
        一、关注原着 理解节选文
        二、因文而定 关注助读系统
        三、了解学情 知晓掌握度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合理拓展 关联整本书
        二、补充资料 解读节选文
        三、立足原着 关注艺术特色
    第三节 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因材施教 多样教学活动
        二、关联原着 设置专题探究
第五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实践
    第一节 《老人与海》的教学实践
        一、原着分析
        二、 《老人与海》选文片段分析
        三、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四、 《老人与海》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变形记》的教学实践
        一、原着分析
        二、 《变形记》选文片段分析
        三、 《变形记》教学设计
        四、 《变形记》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实践
        一、原着分析
        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文片段分析
        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5)接受美学视野下高中阶段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 ——以《边城》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目标和内容
    三、研究意义
    四、文献综述
    五、研究创新点
    六、研究方法
第一章 接受美学理论与整本书阅读相关概念阐述
    第一节 接受美学理论相关概念
        一、 “读者中心”理论
        二、 “期待视野”理论
        三、 “召唤结构”理论
        四、 “对话交流”理论
    第二节 整本书阅读相关概念
        一、整本书阅读的含义
        二、现行课程标准对整本书阅读的要求
    第三节 接受美学应用于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指导的意义
        一、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三、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
第二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小说《边城》整本书阅读指导
    第一节 《边城》的文学解读与教学解读
        一、文学解读
        二、教学解读
    第二节 接受美学视野下小说《边城》整本书阅读指导设计
        一、小说《边城》整本书阅读的课程目标及课程规划
        二、小说《边城》整本书阅读实施
    第三节 接受美学视野下小说《边城》整本书阅读指导策略
        一、全局概览,引导学生整体把握文本
        二、走近作家,促使学生缩短与文本的距离
        三、走入作品,引导学生深入挖掘文本涵义
        四、走向读者,鼓励学生个性化解读作品
第三章 接受美学视野下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指导建议
    第一节 基于接受美学整体规划文学作品整本书的阅读
        一、明确整本书阅读教学目标
        二、围绕作品主题开展教学
        三、以问题为导向实现有效教学
        四、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第二节 接受美学理论应用于高中语文阅读指导的实施建议
        一、处理好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与节选课文教学目标定位的关系
        二、处理好多元解读与作品主题多元有界的关系
        三、处理好教师导读与学生自主阅读的关系
        四、处理好学生审美经验有限与文学作品意义无限的关系
    第三节 接受美学应用于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指导对教师素质要求
        一、提升自我素质
        二、转变教学观念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致谢

(6)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致谢
缩略语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方法和意义
    1.3 论文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定义学术语言及其发展
    2.2 写作与语言发展的关系
        2.2.1 二语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
        2.2.2.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特征研究
        2.2.2.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研究
        2.2.3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
        2.2.3.1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发展
        2.2.3.2 基于学科实践的学术写作教学与学生语言意识培养
    2.3 活动理论视域下的学术写作教学与语言发展
        2.3.1 活动理论与扩展性学习
        2.3.2 社会文化活动中的学术语言发展
    2.4 前人研究启示与研究问题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方法
    3.2 研究场域
    3.3 研究对象
    3.4 数据收集
    3.5 数据分析方法
        3.5.1 语言发展特征量化分析方法
        3.5.2 学习过程质性分析方法
    3.6 研究可信度
    3.7 研究伦理考量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发现
    4.1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个案分析
        4.1.1 阳光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2 蓝天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1.3 白云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4.2 学术写作中的语言发展过程跨个案分析
        4.2.1 个体学术写作学习目标与语言发展
        4.2.2 文献阅读方式与学术语言发展
        4.2.3 个体写作策略、语言意识与学术语言发展
        4.2.4 学术写作语言学习方式的收获与挑战
        4.2.5 三名个案参与者化解矛盾与张力的关键性因素
    4.3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
        4.3.1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个案分析
        4.3.2 学术写作教学调节机制跨个案分析
    4.4 学术语言历时发展结果
        4.4.1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量化分析
        4.4.2 学术语言发展个案文本质性分析
        4.4.3 学术语言发展特征跨个案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讨论
    5.1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过程
    5.2 个体学术语言发展结果
    5.3 学术写作课程语言学习机制
    5.4 学术写作课程设计理念和学习方式再思考
    5.5 研究发现与主要创新点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贡献和启示
    6.3 研究局限和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学术写作课程大纲
附录二 学生选题日志模板
附录三 学术写作评述短文话题
附录四 学术写作师生一对一辅导时间表示例
附录五 学术写作课前学习情况调查
附录六 个案参与者学术写作访谈提纲
附录七 学术写作课堂观察记录表
附录八 阳光写作课程反思日志
附录九 蓝天期末论文引言写作示例
附录十 白云评述短文写作示例

(7)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意义
    第二节 国内研究现状
    第三节 研究内容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行性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行性分析
第一章 群文阅读教学
    第一节 群文阅读的思想渊源及核心概念
        一、思想渊源
        二、核心概念
    第二节 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学生方面的价值
        二、教师方面的价值
        三、教材方面的价值
        四、课堂方面的价值
    第三节 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的意义
        一、日渐边缘化的古诗文
        二、初中古诗文教学研究的必要
第二章 群文阅读教学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学习共同体理论
        一、学习共同体理论
        二、“学习共同体”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二节 全语言教学理论
        一、全语言教学理论
        二、“全语言教育”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三节 互文性理论
        一、互文性理论
        二、互文性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四节 建构主义理论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建构主义理论给予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的启示
第三章 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研究
    一、古诗文
    二、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统计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设计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桃花源记》教学设计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设计
第四章 群文阅读教学应用及反思
    第二节 通过“知人论世”达到“以意逆志”——全语言教学理论下的《群文阅读: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三节 理想的国度——互文性理论下《群文阅读:桃花源记》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四节 天道酬勤——建构主义理论下的《群文阅读:送东阳马生序》教学实录及反思
    第五节 部编版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经验总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8)高中语文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1.有关高中语文小说教学设计的研究
        2.有关修辞性阅读的研究
    (三)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修辞性阅读的思想渊源及其基本观点
    (一)修辞性阅读的思想渊源
        1.德里达:解构主义
        2.尼采:转义修辞学
    (二)修辞性阅读的基本观点
        1.语言具有修辞性——隐喻
        2.文本的自我解构——意义的不确定性
        3.文本的不可阅读性
二、修辞性阅读运用于高中小说教学设计的原因
    (一)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供课标依据
        1.高中语文核心素养的指向
        2.高中语文课程目标与修辞性阅读理论的融合
    (二)小说文本特征可容纳修辞性阅读理论
        1.小说文本解读的多样性
        2.小说文本存在虚构因素
    (三)学生心理特点与阅读能力稳进发展
        1.学生的心理发展逐步稳定
        2.学生的阅读能力不断提升
三、高中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理念的构建
    (一)基于语言的修辞性确定隐喻的教学目标
        1.中国古典小说隐喻的教学目标
        2.中国现代小说隐喻的教学目标
        3.外国小说隐喻的教学目标
    (二)基于意义的不确定性多角度组织教学内容
        1.中国古典小说的教学内容
        2.中国现代小说的教学内容
        3.外国小说的教学内容
    (三)结合修辞性阅读与文本内容创设教学情境
        1.需要——动机圈的修辞性阅读教学情境
        2.任务——案例圈的修辞性阅读教学情境
        3.条件——信息圈的修辞性阅读教学情境
        4.认知——实践圈的修辞性阅读教学情境
    (四)基于文本不可阅读设计教学活动并运用相应的教学策略
        1.中国古典小说的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策略运用
        2.中国现代小说的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策略运用
        3.外国小说的教学活动设计及教学策略运用
    (五)基于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评估教学成果
        1.修辞性阅读教学过程的合理性评估
        2.修辞性阅读教学结果的实效性评估
四、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理念指导下的高中小说教学设计
    (一)中国古典小说《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
    (二)中国现代小说《祝福》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
    (三)外国小说《老人与海》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1、国外研究现状
        2、国内研究现状
        3、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四)研究方法
        1、无结构访谈法
        2、非参与式观察法
        3、问卷法
二、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
    (二)理论基础
        1、正面管教理论
        2、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理论
        3、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
三、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前期筹备
    (一)服务对象资料收集
        1、调查目的
        2、调查方法
    (二)需求分析
        1、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的总体状况
        2、幼儿母亲参与正面管教学习的经验情况
        3、幼儿母亲的需求分析
    (三)组员筛选
        1、不同人口学变量下教养自我效能感的差异情况
        2、实验组和对照组组间的差异情况
    (四)小组目标
    (五)小组性质
    (六)小组方案设计
        1、小组名称
        2、小组方案
        3、小组评估方式和工具
四、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过程
    (一)小组的实施过程及分析
        1、小组形成期:彼此认识,建立凝聚和归属
        2、小组转折期:知识学习,促进小组动力的形成
        3、小组成熟期:团队互助,把知识转化为行动
        4、小组结束期:互相鼓励,自信走上育儿新道路
    (二)小组工作的成效评估
        1、小组过程评估
        2、小组结果评估
五、分析与讨论
    (一)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正面管教小组的有效性分析
        1、小组过程的有效性分析
        2、小组结果的有效性分析
    (二)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正面管教小组的干预结果讨论
        1、实验组和对照组前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2、实验组前测和后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3、对照组前测和后测、3个月后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4、实验组和对照组后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5、实验组3个月后测和前测各项得分比较的结果讨论
    (三)本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建议
        1、小组对象局限于中班幼儿母亲
        2、长期持续性干预结果尚待探讨
结论
    (一)研究结论
        1、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在小组干预前处于一般水平
        2、中班幼儿母亲较少开展正面管教的相关学习
        3、正面管教小组能有效提升中班幼儿母亲的教养自我效能感
        4、中班幼儿母亲在建立稳定教养自我效能感的过程中需要获得长期的支持
    (二)发展建议
        1、推广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理念和方法
        2、建立正面管教小组工作的持久性跟踪和支持机制
        3、丰富正面管教在社会工作服务过程中的学习形态
参考文献
    一、英文文献
    二、中文文献
        (一)学位论文类
        (二)期刊类
        (三)着作类
附录
    附件1:中班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调查问卷
    附件2-1:第一节小组反馈表
    附件2-2:第二节小组反馈表
    附件2-3:第三节小组反馈表
    附件2-4:第四节小组反馈表
    附件2-5:第五节小组反馈表
    附件2-6:第六节小组反馈表
    附件3:后测问卷(陈富美教养效能感问卷)
    附件4:正面管教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小组方案
    附件5:小组过程记录表
    附件6:小组访谈提纲
    附件7:D市Z幼儿园中班幼儿母亲前期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整本书阅读观念下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古典小说
        1.3.2 整本书阅读
    1.4 文献综述
        1.4.1 关于高中古典小说教学情况的研究综述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内容与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2章 整本书阅读概述
    2.1 整本书阅读的内涵
    2.2 整本书阅读的实践要领
    2.3 整本书阅读的教学价值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教学概述
    3.1 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教材选编情况
    3.2 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的总体特点
        3.2.1 古典小说的选文篇幅
        3.2.2 古典小说的语言和内容
    3.3 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教学目标体系
        3.3.1 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中的语文课程教学目标
        3.3.2 古典小说的教学目标
        3.3.3 高中节选古典小说的课文教学目标
    3.4 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主要教学内容
        3.4.1 情节发展
        3.4.2 典型人物
        3.4.3 环境描写
        3.4.4 叙述方法
        3.4.5 主题和情感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整本书阅读教学观念下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的教学策略及教学设计
    4.1 关注整本书与节选课文的关系
        4.1.1 整本书与节选课文的联系
        4.1.2 整本书与节选课文的区别
    4.2 课前预习——初读整本书
        4.2.1 制定合理阅读计划
        4.2.2 总结文学知识、设计人物名片、梳理故事情节掌握基本内容
        4.2.3 摘抄、批注精彩语段鉴赏语言特色提高审美能力
        4.2.4 统计语料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4.3 课内教习——再读整本书
        4.3.1 多方法品评人物提高审美能力
        4.3.2 多方面分析写作方法提高写作能力
        4.3.3 多角度探究主题丰富精神世界
    4.4 课后实践——“三”读整本书
        4.4.1 文本输出式检验阅读情况
        4.4.2 活动呈现式丰富阅读体验
    4.5 案例分析:《林黛玉进贾府》的教学设计
        4.5.1 课前预习——初读整本书
        4.5.2 课内教习——再读整本书
        4.5.3 课后实践——“三”读整本书
    4.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环境心理和环境设计(节选)(论文参考文献)

  • [1]《边城》阐释史及其教学研究[D]. 李慧. 闽南师范大学, 2021
  • [2]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外国长篇小说教学策略研究 ——以部编版高中语文教材为例[D]. 董丽. 海南师范大学, 2021
  • [3]基于叙事学理论的高中外国小说教学研究[D]. 肖梦铃.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4]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研究[D]. 马思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5]接受美学视野下高中阶段文学作品整本书阅读指导研究 ——以《边城》为例[D]. 黎亚琴.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6]活动理论视域下英语专业本科生学术语言发展个案研究[D]. 李东莹.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09)
  • [7]初中古诗文群文阅读教学设计及应用研究 ——以部编版为例[D]. 王小兰. 贵州师范大学, 2021(12)
  • [8]高中语文小说修辞性阅读教学设计研究[D]. 张雅舒.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0(08)
  • [9]正面管教小组工作介入幼儿母亲教养自我效能感提升的实务探索[D]. 刘小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10]整本书阅读观念下高中节选类古典小说教学研究[D]. 杨双娜.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  

环境心理学与环境设计(节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