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方向与方法探讨

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方向与方法探讨

一、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的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陈之端,张晓霞,胡海花,牛艳婷,叶建飞,张虔,刘赟,赵莉娜,卢杉,鲁丽敏,路安民[1](2022)在《中国植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植物地理学从20世纪20年代初创到当前繁荣经历了100年的发展,近30年来测序技术和生物信息技术的进步,促进了分类、进化和生态等学科交叉融合,中国植物地理学在诸多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主要包括:(1)植物类群和区系在中国整体上按纬度、经度和海拔呈现出规律性;物种丰富度、系统发生多样性和特有性热点集中分布在南部山地,少数分布在北方山地和干旱地区。(2)关于大尺度植物多样性格局及形成机制,多数热带起源科的物种多样性格局受冬季低温的限制,而多数温带起源科的物种多样性格局由末次冰期以来的气候变化主导;中国山地植物和群落具有显着的垂直地带性和空间分布异质性,热量因子是中国高山植物区系地理分异的首要气候因子。(3)中国大多数现生被子植物属(约66%)是在中新世及其以后分化;500 mm年等降水线是中国植物区系年龄和植被分区最重要的分界线;中国植物区系、区系中的特征或关键类群的起源和多样化与青藏高原抬升和亚洲季风加强密切相关。未来,时间和空间的结合仍是植物地理学研究的主旋律,类群、群落和区系分化时间的估算及物种分布数据的分辨率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植物大数据的持续积累和完善将为学科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前景。

仲磊[2](2021)在《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了解生境片段化后长期的群落构建轨迹仍然是一个重大挑战。现实世界中,由于干扰发生时间的不同以及初始条件的异质性,片段化生境和连续生境内群落构建过程的比较研究受到极大的限制,而我在这里以一种新颖的方式克服了这些困难。1959年,在修建新安江水库大坝期间,库区森林受到了很大程度的砍伐,为水库建成后所形成的片段化景观中的湖(即千岛湖)内“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植物群落构建创造了相似的起点。半个世纪以后,本研究从物种、谱系结构和功能性状等角度出发,探索了千岛湖地区的岛屿以及邻近大陆的森林群落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群落构建过程,以及岛屿和邻近大陆森林群落的分化情况。研究地点:中国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地区。研究方法:本研究在千岛湖地区共调查了26个岛屿和26个邻近大陆样地的木本植物群落(>46,000个胸径≥1 cm的个体,隶属于91种)并测量了物种水平的12个功能性状。(1)计算了多个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多样性指数、功能均匀度指数、功能离散度指数和群落功能性状加权平均数),并使用了广义线性模型来探究岛屿和大陆样地群落水平的功能性状对环境梯度的响应;(2)使用方差分解的方法来区分物种组成差异的主要环境和空间驱动因子,并比较了扩散限制和生境过滤对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3)使用功能性状和谱系结构的相关指数研究了生境过滤和竞争排斥过程对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群落构建的相对贡献。结果:研究发现,在局域尺度上,片段化本身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群落的分类和功能α多样性的下降,使群落结构趋于简单;在区域尺度上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引起γ多样性的下降,优势种更占优和稀有种的匮乏,演替出现减缓甚至停滞等诸多方面。12个功能性状中,有10个的群落加权平均值在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间存在显着差异。此外,大多数性状沿着土壤肥力梯度发生显着的变化,且不同生境(岛屿vs.大陆)的变化特点不同。此外,岛屿样地物种组成主要受局域环境因子影响,提示生境过滤的重要性,但是大陆样地的物种组成主要受空间因子的影响。最后,绝大多数的岛屿样地和大陆样地的功能和谱系结构的发散度均没有显着偏离随机预测值。主要结论:本研究表明生境片段化对于生物多样性具有较强的负面影响,片段化生境中性状-环境关系出现了分化,片段化生境中较低的生物多样性是由生境过滤、竞争排斥、扩散限制等过程综合作用的结果。这些发现有助于加深对于生境片段化如何影响群落构建的理解。

陈飚[3](2021)在《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文中认为珊瑚礁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和人为干扰的适应能力是国际上所普遍关注的科学前沿问题。本文基于对南海大空间尺度上多纬度区域的珊瑚礁/群落(注:南海北部防城港、大亚湾和东山岛的珊瑚未成礁,为珊瑚群落)的科学考察,以多种珊瑚及其微生物组(虫黄藻、细菌和病毒)为研究对象,围绕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特征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这一科学问题,具体研究以下内容:1)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空间分布模式;2)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与系统进化模式;3)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4)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5)南海耐热型虫黄藻的迁移扩散与遗传变异特征;6)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病毒群落的组成与功能特征。本文研究区域覆盖了南海2个气候带(热带与亚热带)、16个纬度(7°-23°N),共计对4个生态区、20个珊瑚礁/群落(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福建东山岛,广东大亚湾和雷州半岛,广西防城港和涠洲岛;生物地理过渡区:海南大洲岛和鹿回头;中纬度珊瑚礁:西沙群岛北礁、七连屿、永兴岛、东岛、玉琢礁、华光礁、盘石屿和浪花礁;低纬度珊瑚礁:中沙群岛黄岩岛,南沙群岛三角礁、华阳礁、仙娥礁和信义礁)的生态调查数据、环境指标、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珊瑚共生微生物组以及耐热型虫黄藻的群体遗传特征进行了综合研究。所得主要结论如下:(1)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的微生物组能够通过共生和/或寄生的方式影响珊瑚的环境适应性与健康状况。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的虫黄藻群落结构虽然表现出显着的纬度差异,但总体以Symbiodinium(34.2±21.4%)、Cladocopium(31.1±24.2%)、Breviolum(12.6±16.8%)和Durusdinium(4.5±10.0%)为主导,它们参与珊瑚幼体共生体系的构建与白化后珊瑚-虫黄藻共生关系的修复,从而增强南海珊瑚的环境适应性。水体中细菌群落结构也存在显着的纬度差异,此差异与珊瑚礁区环境因子、珊瑚疾病、水体污染特征等密切相关。在相对高纬度水域中所富集光合益生菌Erythrobacter(赤杆菌属)具有帮助珊瑚适应高营养盐与高浊度环境的潜力;在中纬度水域中富集的益生菌Oceanospirillum(海螺菌门)有助于提高珊瑚的抗病能力与共生体系的稳定性;在低纬度水域所富集的Halomona(盐单胞菌属)与Cyanobacteria(蓝细菌纲)具有帮助珊瑚适应高温压力、抵抗珊瑚疾病的潜力。水体的病毒群落结构在热带与亚热带之间差异显着,亚热带水体中的病毒群落富集了较高丰度的噬菌体与Circoviridae(环状病毒科),它们易引发珊瑚疾病、削弱珊瑚的环境适应能力;而热带水体中则富集Herpesviridae(疱疹病毒科)与Mimiviridae(拟菌病毒科),它们能够在高温下加速破坏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并降低珊瑚的热适应能力。(2)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α多样性、群落组成及其系统进化模式与环境因子的纬度变化密切相关。地理隔离(空间距离)与环境阻力(温度、营养盐、浊度)是造成南海中、低纬度区域共生虫黄藻的α多样性显着高于相对高纬度区域的主要原因,这支持了珊瑚及其共生虫黄藻的低纬度“物种起源中心假说”。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整体呈现由高纬度的Cladocopium占主导转变为中、低纬度Cladocopium+Durusdinium占主导的空间分布模式,且耐热型虫黄藻亚系群(D1、C15以及C3u)相对丰度持续增加,这表明温度的纬度变化是造成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空间差异的主要原因。系统进化分析的结果表明,以C1为共同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主要分布于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其相对丰度与温度,光照强度以及盐度成负相关,而与营养盐浓度和浊度呈正相关;而以C3为共生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主要分布于南海中、低纬度区域,其相对丰度的变化则与之相反。因此,Cladocopium中具有共同祖先的虫黄藻亚系群具有类似的环境适应能力。(3)南海广布种丛生盔形珊瑚(Galaxea fascicularis)的微生物组群落组成、功能以及交互作用均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耐热型虫黄藻Durusdinium trenchii在热带的丛生盔形珊瑚中占据主导(65.6±37.5%),支持丛生盔形珊瑚适应该区域较高的温度环境;而C1亚系群的虫黄藻则在亚热带的丛生盔形珊瑚中具有最高的相对丰度(80.6±2.3%),其能提高该区域丛生盔形珊瑚抗低温、耐高营养盐以及高浊度的能力。从共生虫黄藻交互作用网络的结构来看,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是热带共生虫黄藻交互作用网络中的关键物种,其可以通过抑制寄生型虫黄藻的方式提高共生体系的稳定性;而C1亚系群则不参与亚热带丛生盔形珊瑚共生虫黄藻的交互作用。南海丛生盔形珊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在低纬度珊瑚礁区具有较高的均匀度,并富集了与高温相关的α-proteobacteria(α-变形菌纲;占比:61%),这表明该区域的丛生盔形珊瑚具有更强的高温适应性;而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与生物地理过渡区则富集Cyanobacteria,这类细菌可通过提供氮源与补偿光合作用的方式提高丛生盔形珊瑚的浊度耐受能力。但是,整个南海的丛生盔形珊瑚的核心细菌微生物群(core bacterial microbiota)却主要由病原菌Rhodobacteraceae(红杆菌科)、Vibrio(弧菌属)、Sphingomonas(鞘脂单胞菌属)占据主导,它们会增加珊瑚感染疾病的风险,降低其环境适应性。(4)南海热带区域种疣状杯形珊瑚(Pocillopora verrucosa)与亚热带区域种盾型陀螺珊瑚(Turbinaria peltata)的微生物组群落结构、功能特征也存在显着的空间差异,并分别与其区域环境状况密切相关。疣状杯形珊瑚在低纬度珊瑚礁的共生虫黄藻以群落耐热型虫黄藻D1(71.8±16.1%)与D6(23.9±4.7%)亚系群为主导,但其丰度随着纬度的增加而降低,这表明低纬度的疣状杯形珊瑚正通过与更多耐热型虫黄藻共生以适应高温压力。盾型陀螺珊瑚的虫黄藻群落结构则表现出空间同质性,即C1亚系群在其虫黄藻群落中占据主导(61.1±8.8%),由其所形成的共生体系具有适应低温、高营养盐与高浊度的特性。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方面,热带珊瑚礁的疣状杯形珊瑚以益生菌Ralstonia(青枯菌属;64.4±6.6)为主导,并具有稳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这能够显着提高珊瑚的环境适应性;而生物地理过渡区的疣状杯形珊瑚则可通过提高益生菌Endozoicomonas、Photobacterium(发光杆菌属)、Pseudoalteromonas(假交替单胞菌属)丰度的方式抑制病原菌活动,并增加珊瑚适应高浊度和大幅度温度波动的能力。盾型陀螺珊瑚的细菌群落结构总体具有较高的灵活性,这能够使之良好的适应南海北部波动的礁区环境。此外,这2种珊瑚的核心细菌微生群中均存在与人类活动直接相关的细菌类型(Escherichia coli-大肠杆菌与Sphingomonas),表明南海珊瑚礁在大空间尺度上已受到了人类干扰的影响。(5)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大空间尺度上的迁移、遗传变异以及遗传多样性与珊瑚的热适应潜力存在紧密的关联。西南季风所驱动的海表面流是D.trenchii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海域迁移、扩散的主要动力,其能够为南海中、高纬度区域提供重要的耐热共生体来源。STRUCTURE与遗传变异系数(ΦPT)的分析表明,南海SST的纬度变化是导致D.trenchii群体的遗传结构在低纬度珊瑚礁与中纬度珊瑚礁-生物地理过渡区之间显着差异的主要原因。此外,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大空间尺度上具有很高的遗传多样性(克隆丰富度介于0.85-1.00之间),这能够有效克服单克隆个体传播所引发的负面生态效应,并增强南海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的热适应能力。(6)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功能特征及其宿主多样性会直接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与环境适应性。在南海相对高纬度的亚热带大亚湾,丛生盔形珊瑚体内的核质巨DNA病毒(nucleocytoplasmic large DNA viruses;NCLDVs)具有在低温下感染共生虫黄藻、降低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的稳定性的潜力。噬菌体宿主预测的结果显示,珊瑚体内的噬菌体能够感染多样化的共/附生细菌类型(益生菌、病原菌、机会主义细菌等),改变珊瑚-细菌共生体系的动态平衡、免疫应答以及营养元素循环,并影响珊瑚的健康状况与环境适应性。从功能富集特征上看,亚热带水体中的病毒可通过感染水体中的浮游藻类与虫黄藻的方式,分别调控该海域的初级生产力与虫黄藻的水平传递;而珊瑚体内的噬菌体则会通过活跃的溶原作用提高珊瑚共/附生细菌的新陈代谢,影响珊瑚的环境适应性。(7)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α多样性与群落结构存在4种主要的空间变化模式,分别为:纬度空间变化模式、气候带空间变化模式、空间均质化模式以及空间异质化模式。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主要成员细菌和虫黄藻具有多样化的组成、功能以及显着的空间差异,这些特征有助于增强珊瑚对不同区域环境压力的适应能力。对病毒的研究虽然局限于南海水体与大亚湾的珊瑚,但从其组成和功能来看,病毒对珊瑚的健康状况和环境适应性的影响总体是负面的。本研究系统的分析了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规律,并从微生物组的角度揭示了南海珊瑚应对气候变化与人为干扰的环境适应机制。

陈蓉[4](2021)在《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COⅠ,COⅡ,ND1)和核基因片段(ITS)的双斑乙蠊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双斑乙蠊Sigmella biguttata(Bey-Bienko,1954)隶属于网翅总目Dictyoptera蜚蠊目Blattodea硕蠊总科Blaberoidea姬蠊科Ectobiidae姬蠊亚科Blattellinae乙蠊属Sigmella,生活在灌木丛或落叶层中,有较强的飞行能力;分布范围广,主要分布在我国西南、华南及华东地区。近来年的研究发现双斑乙蠊不同地理种群在形态上存在一些细微的差异,不同地理种群可能存在遗传分化的现象。为了明确双斑乙蠊不同地理种群间是否存在遗传分化现象,进而探讨该物种演化历程和当前地理分布格局成因,本研究首次对双斑乙蠊进行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本论文选取了3个线粒体基因片段(COI,COII,ND1)和1个核基因片段(ITS)对中国双斑乙蠊的22个地理种群的346头样本进行分析,通过PCR扩增获取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序列,计算单倍型数、单倍型多样性及核苷酸多样性进行双斑乙蠊各基因片段及种群遗传多样性分析;完成分子变异分析,计算遗传分化指数,根据遗传分化指数Fst估算种群间基因流,明确双斑乙蠊种群间的遗传分化程度;分别基于最大似然法和贝叶斯方法构建系统发育树(ML,BI),采用中介邻接网络算法(Median-Joining algorithm)构建单倍型网络图,探究双斑乙蠊种群的系统发育关系并推测其种群的起源;基于线粒体基因COI替换速率估算双斑乙蠊各种群分化时间;运用中性检测、错配分布分析和贝叶斯天际线(BSP)分析方法检测双斑乙蠊种群历史动态并基于贝叶斯随机搜索变量选择(BSSVS)方法解析其种群迁移路径,探究种群演化历程和当前地理分布格局形成原因。本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果:(1)基于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片段联合数据(COI+COII+ND1+ITS)构建的ML和BI系统发育树的拓扑结构一致,显示双斑乙蠊所有种群分为4个支系6个组,SAMOVA得到的遗传结构分析结果也支持6个组的划分。支系I、II、III均只包含一个组,分别对应为Group1、2、3,支系I种群分布在海南;支系II种群分布在江西庐山;支系III种群分布在湖南、广西、贵州地区;支系IV包括Group4、5、6三个组,且Group5和Group6互为姐妹群,该支系种群主要分布在中国的西南、华南和华东地区。(2)双斑乙蠊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整体较高(Hd=0.990,π=0.02717),特别是Group1(Hd=0.945,π=0.01344,Group5(Hd=0.929,π=0.01065),Group6(Hd=0.979,π=0.02364)。Group1分布在海南,有适宜的气候条件,Group5和Group6分布地广(西南、华南和华东地区),未存在较大的地理阻隔,基因交流频繁且这些地区有适宜的生境有助于提高种群遗传多样性水平。Group2和Group4遗传多样性相对较低,由于种群受到瓶颈效应后种群迅速扩张所导致的结果。(3)单倍型网络图分析结果显示各支系及各组间有较多的突变步数,且各种群间无共享单倍型;分别基于线粒体基因、核基因及线粒体基因和核基因联合数据集的AMOVA分析结果均显示更多的变异存在于各组之间;遗传分化系数Fst值计算结果显示各组间及各种群间的Fst最小值均大于0.45;各组间以及各种群间的基因流Nm最大值均小于1。以上结果均表明双斑乙蠊种群间出现了显着的遗传分化。(4)种群历史动态检测结果表明Group2、Group3和Group4经历了种群扩张,Group1、Group5和Group6未发生种群扩张。Group2种群在末次冰盛期之后发生扩张,末次冰盛期是全球气温最低时期,也是距今最近的最为寒冷时期,末次冰盛期之后,温度上升,气候变暖,促进种群发生扩张;Group3和Group4种群发生扩张均在末次间冰期,该时期是距今最近的增温时期,全球平均年气温比现今高2-5℃,气候较为温暖湿润,适合双斑乙蠊的生存、繁殖和扩散,有助于种群发生快速扩张。(5)基于线粒体基因COI替换速率估算种群分化时间,结果显示各支系的发生分化时间在中更新世期(0.13Ma~0.18Ma),该时期冰川扩张,气候变冷变干促使该物种内部发生分化;同时海南岛与大陆分离也导致了支系I与大陆种群发生分化;各组及组内的分化发生在晚更新世期(0.034Ma~0.12Ma),该时期的气候出现温湿-干冷交替现象以及青藏高原的抬升及周围山脉的隆起所造成的复杂地貌导致了不同地理种群间的发生分化。

王琪[5](2021)在《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文中认为南澳岛、海山北岛、海山南岛、东山岛、东山屿位于广东省福建省交界海面,目前尚无相关数据与资料,包括物种组成、地理成分构成、生态环境特点、影响岛屿苔藓植物分布的环境因子等。于2018年5月赴广东省南澳岛、海山南岛、海山北岛及福建省东山岛、东山屿共采集1107份苔藓植物标本,经过标本的系统鉴定,结合野外生态数据,对研究地区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区系成分及影响研究地区苔藓植物组成、种数、分布的环境因素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如下:1、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包含34科59属121种。其中苔类13科15属16种,藓类21科44属105种。2、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共有优势科6科,分别为丛藓科Pottiaceae、灰藓科Hypnaceae、真藓科Bryaceae、凤尾藓科Fissidentaceae、毛锦藓科Pylaisiadelphaceae、锦藓科Sematophyllaceae。优势属5属,分别为凤尾藓属Fissidens,真藓属Bryum,灰藓属Hypnum,扭口藓属Barbula,鳞叶藓属Taxiphyllum。3、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生境共计7种,石生、石面薄土、土生、水泥基质、树生、腐木及枯死木桩、水生。土生、石生、石面薄土这三大基质占比84.46%,可见该地区生境较为单一,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苔藓植物的多样性。4、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区系成分复杂,包含8大地理区系成分,其中泛热带成分居首位,为第一主要成分,占比22.64%,东亚成为位居第二,占比21.70%,北温带成分位于第三位,占比18.87%。该地区中,旧世界热带成分、热带亚洲成分、泛热带成分,这三种热带成分在总种数中占百分比40.56%,说明该地区具有浓厚的热带色彩。5、广东和福建部分岛屿(含本文研究的5个岛)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在很大程度上与地理位置有关,地理位置相近的岛屿一般相似性较高。此外,部分距离较远的岛屿苔藓植物也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这可能是由于孢子的远距离传播所致,而非逐步扩散形成的。6、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种数在一定范围内,随着面积、最高海拔、海岸线长度的增加,苔藓植物种数也逐渐增加。函数关系分别为y=22.273e0.0049x,R2=0.2929;y=0.0001x2+0.0866x+14.043,R2=0.9345;y=16.865e0.0131x,R2=0.4551。7、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叶绿素a含量存在“低促高抑”的现象。低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能够降低细叶小羽藓的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而高浓度的2,4-二叔丁基苯酚能够提高细叶小羽藓的脯氨酸及丙二醛含量。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6](2021)在《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文中认为本文回顾总结了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产生、发展、重要成果和未来的发展趋势。主要论述了以下五个方面:1.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及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2.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并重点论述了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中国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以及鸟类特有化现象;3.鸟类多样性的格局、形成与维持,并重点归纳了几种重要的科学假说;4.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5.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发展趋势,重点阐述谱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整合分析方法对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深度解析,指出大数据和组学时代是中国乃至世界鸟类生物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赵庆豪[7](2021)在《蚁甲亚科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认为蚁甲亚科Pselaphinae隶属鞘翅目Coleoptera,隐翅虫科Staphylinidae,是隐翅虫科下的第二大亚科(仅次于前角亚科),物种丰富,在全世界广泛分布。该亚科目前共包含6超族(长腹蚁甲超族Faronitae、平背蚁甲超族Euplectitae、隆背蚁甲超族Goniaceritae、毛唇蚁甲超族Batrisitae、蚁甲超族Pselaphitae、寡节蚁甲超族Clavigeritae)、39族、约1100属10000余种。目前国内外针对蚁甲亚科的研究多为基础的分类学研究,主要集中在新种的报道、比较形态学及生物地理研究等方面,但有关其高阶元的系统发育研究仍存在较大空白,主要支系(超族、族)的亲缘关系、分歧时间和祖先地理分布等仍未得到较好阐释。因此,本研究结合分子及形态数据联合分析旨在解决蚁甲各超族之间复杂的系统发育关系,同时本研究还对蚁甲亚科的起源、分化时间以及地理格局演化进行推算,以期弥补相关的研究空白。本次研究选取了2个线粒体基因(COI、16S r RNA),一个核基因28S r RNA以及57个形态学性状来对6超族15族31属36种和10个外群物种进行联合分析。采用最大似然法(ML)和贝叶斯法(BI)构建蚁甲亚科下各超族系统发育树;选取化石来对分支节点年代进行校正,估算蚁甲亚科各主要支系的分歧时间;利用R语言Bio Geo BEARS包对蚁甲亚科起源及演化的历史生物地理进行重建。主要结论如下:1.基于分子数据构建的ML以及BI系统发育树得到了大致相同的拓扑结构,即蚁甲亚科分为两大支系,其中长腹蚁甲超族为单系群,且与剩余5个超族互为姐妹群;剩余5个超族中,蚁甲超族、隆背蚁甲超族和平背蚁甲超族均为多系群;寡节蚁甲超族和毛唇蚁甲超族为单系群。基于形态学性状进行的独立支序分析表明蚁甲超族为并系群,其余超族系统发育关系与分子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分子数据与形态学性状联合构建系统发育树的结果与分子研究结果基本一致。2.毛唇蚁甲超族起源于白垩纪中晚期(大约107 Ma)的欧亚大陆;寡节蚁甲超族祖先大约起源于白垩纪晚期(大约85 Ma)的欧亚大陆。3.蚁甲亚科祖先可能起源于欧亚大陆,在古近纪时期有1次从欧亚大陆向非洲大陆的扩散事件;在白垩纪和古近纪早期有2次从北美向南美洲的扩散事件;在侏罗纪晚期、白垩纪以及古近纪晚期共有7次从欧亚大陆向北美洲的扩散事件;在白垩纪、古近纪以和新近纪早期有5次从欧亚大陆向澳洲的扩散事件,最终形成了现今的分布格局。

巫东豪[8](2021)在《亚热带森林群落变化对细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机制》文中研究说明研究背景木质残体是维持森林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分,其分解动态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以往研究揭示了驱动分解的三大因素——底物质量、分解者以及环境因子。然而,森林群落作为木质残体的来源,其变化(如树种多样性、林冠层密度、生境片段化等)对于分解者和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影响目前结论不一。同时,白蚁和真菌是广泛分布在(亚)热带森林中重要的木质残体分解者类群。一方面,它们对底物质量与环境具有不同的偏好性;另一方面,它们在分解木质残体的过程中会发生密切的相互作用,比如竞争排斥,且白蚁往往具备更强的竞争优势和分解能力。然而,目前尚未有研究基于白蚁-真菌对底物质量和环境的偏好性差异,与二者之间的生物相互作用,探究森林群落变化对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影响机制。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明森林群落变化是否会通过改变林下环境和底物质量,从而对白蚁和真菌产生非均一性的筛选作用,进而影响分解速率。具体假说为:1)树种多样性是否会促使白蚁和真菌在时间和空间上的生态位分化,降低对资源的竞争强度,导致木质残体分解速率下降?2)林冠密度的增大是否会通过促进捕食性蚂蚁多样性的上升、湿凉小气候的形成,进而抑制白蚁的优势度,提高真菌优势度,最终导致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下降?3)生境片段化对分解速率的影响是否取决于分解者类群(白蚁vs.真菌)对底物质量与林下环境的偏好性差异?同时,白蚁和真菌之间的相互作用(比如竞争排斥)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生境片段化对分解者优势度与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影响?研究方法本研究选择在江西新岗山人工种植林(按照树种多样性梯度设计)和浙江千岛湖陆桥岛屿系统中开展分解控制实验,分别以七种和三种常见树种的细木质残体(直径2cm)作为分解底物,分别开展两年(新岗山)和一年(千岛湖)的分解实验。使用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细木质残体的分解速率对树种多样性(新岗山)、林冠密度(新岗山)以及岛屿面积和隔离度(千岛湖)的响应。研究结果1)白蚁对木质残体的取食强度越高,真菌的生长和繁殖越受到抑制。在分解一年后,树种多样性通过提高叶丹宁含量群落加权平均值,抑制细木质残体上的真菌繁殖;同时,树种多样性通过降低气温,抑制了白蚁取食强度,导致分解速率的下降。在分解两年后,树种多样性对真菌子实体数量、菌丝覆盖面积与白蚁定植产生正效应;同时,分解速率与白蚁定植、菌丝覆盖面积之间为负相关关系。白蚁和真菌定植的相关性检验表明,二者在混合林中由分解早期的负相关转变为后期的正相关;在纯林中则无相关性。白蚁偏好低木质密度与干热的生境,真菌则在高木质密度和湿凉生境中具有更高的优势度。2)树种多样性和比叶面积群落加权平均值促使林冠密度增大,而林冠密度的增大促进捕食性蚂蚁多样性的上升,气温的下降和湿度的上升。捕食性蚂蚁多样性上升减少了白蚁多度,提高了真菌多度;湿度的增大降低了白蚁多度。白蚁多度和有无白蚁对3个树种的木质残体重量损失率有正效应,但真菌多度和有无真菌则对7个树种的重量损失率有负效应。进一步分析表明,林冠密度在郁闭程度更高的A样地中,对5个树种的重量损失率均具有负效应;在郁闭程度较低的B样地中,林冠密度对重量损失率没有明显影响。3)岛屿面积对白蚁取食强度具有正效应,对真菌多样性具有负效应。岛屿隔离度对白蚁无影响,对真菌多样性有负效应,对分解速率有正效应。岛屿面积通过降低檵木(木质密度高,氮含量低,因此白蚁不喜欢取食多度和增大木质残体多样性,从而直接或间接(檵木多度对土壤湿度有负效应)地提升白蚁取食强度;土壤湿度的降低对真菌多样性有正效应,且白蚁取食对真菌多样性有负效应,因此小岛屿上真菌多样性更高。进一步分析表明,檵木和短柄枹(真菌偏好的两个树种)的分解常数在无白蚁取食的情况下,随岛屿面积的增大而降低;马尾松和短柄枹(白蚁偏好的两个树种)的分解常数在有白蚁取食的情况下,随岛屿面积的增大而增大。研究结论1)树种多样性通过抑制早期阶段的分解活动,降低了分解后期的资源限制与竞争强度,最终促使分解者在木质残体中稳定共存。对底物质量、林下环境的选择差异表明白蚁和真菌存在空间生态位的分化,解释了树种多样性通过提升资源和环境的空间异质性来提升分解者多样性的机制;2)林冠密度的增大通过改变林下的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促使分解者群落中的优势类群由强分解者(白蚁)向弱分解者(真菌)转变,表明早期演替森林中林冠层闭合对林下木质残体分解具有抑制作用;3)岛屿面积-分解速率关系取决于分解者对分解底物的偏好性,以及分解者类群之间的相互关系(如竞争排斥)。仅依靠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和正向的“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功能”假说无法完全解释生境片段化对木质残体分解者和分解速率的效应。综上所述,本研究检验了两个主要分解者类群对底物质量和林下环境的偏好性差异,以及二者之间存在的复杂相互关系(竞争排斥为主,也存在相互促进作用)。探明这些生态学过程有助于理解并预测亚热带森林群落变化对分解者群落和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影响,为全球变化背景下科学管理和保护分解者生物多样性与控制碳释放速率提供了理论支持。

于贵瑞,李文华,邵明安,张扬建,王绍强,牛书丽,何洪林,戴尔阜,李发东,马泽清[9](2020)在《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文中研究指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学科以生态系统生态学研究为核心,通过研制生态系统观测和模拟分析的技术和方法,探索解决区域性/大尺度生态学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监测生态系统变化,认知生态系统变化规律,推动生态系统生态学、生物地理生态学、全球变化生态学和生态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创新生态系统管理模式,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的生态建设、应对全球变化及区域可持续发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在中国华北平原农业区、南方红壤丘陵林业区、青藏高原农牧区以及黄土高原区等典型区域开展生态系统管理技术与模式的集成与创新研究,着力解决国家生态文明建设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中的重大生态学问题,推动区域生态系统管理领域的科技进步。围绕生态系统生态学学科前沿,着重在①生态系统联网观测、模拟与信息管理,②生态系统结构、过程与功能,③生态系统空间格局与机制,④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⑤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服务等五大主要研究方向,系统开展生态系统生态学前沿理论和实践的创新研究,研究成果处于国内和国际生态学研究的科学前沿。

朱艺璇[10](2020)在《卫矛科南蛇藤属(Celastrus L.)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南蛇藤属(Celastrus L.)隶属于卫矛目卫矛科,是卫矛科的模式属,全属共约30种,广泛分布于亚洲、大洋洲、南北美洲及马达加斯加,是研究物种形成机制、起源、扩散及世界生物地理格局的理想模式类群。虽已有形态学和分子系统发育研究,但南蛇藤属与雷公藤属的关系及南蛇藤属内部分子系统发育关系与其分类系统不一致,历史生物地理格局不明。本研究使用2个核基因(ETS、ITS)和3个叶绿体基因(psb A-trn H、rpl16、trn L-F)共5个基因片段构建系统发育树,提供了迄今为止最全面的南蛇藤属分子系统发育关系,取样范围包括所有亚属、系和组,并涵盖了所有分布区。分子系统发育结果结合南蛇藤属与雷公藤属在花、果实和种子等形态特征上的明显差异,支持南蛇藤属为单系,与雷公藤属互为最近姊妹类群,;南蛇藤属内部可分为两个大分支,其中一个又可分为七个亚分支,这一结果与基于花性别、花序类型、种子数量等特征提出的南蛇藤属属下分类系统不吻合。本研究选取了7个较为稳定且区分度高的形态学性状进行祖先性状重建,结果表明南蛇藤属的祖先状态为关节上下部分果梗颜色相同,花序顶生兼有侧生、茎生,种子形状为椭圆形。本研究在获得高分辨率南蛇藤属系统发育的基础上,筛选可靠化石估算各分支分化时间并进行祖先地理重建,研究结果表明南蛇藤属于渐新世末期(24.78 Ma,95%HPD:22.21–26.99 Ma)起源于亚洲。在中新世早期(18.59 Ma,95%HPD:12.57–23.69 Ma)通过长距离扩散到达中南美洲。在中新世晚期(10.09 Ma,95%HPD:5.94–15.03 Ma)向南穿过里德克线(the Lydekker’s Line)扩散至大洋洲,然后进一步通过长距离扩散至马达加斯加(3.86Ma,95%HPD:1.17–7.25 Ma);通过白令陆桥扩散到北美东部(8.17 Ma,95%HPD:4.65–11.70 Ma)。南蛇藤属和雷公藤属虽然都在同一时期起源于亚洲,但在物种多样性和分布范围上,南蛇藤属比雷公藤属更具多样性。南蛇藤属种子外有红色肉质假种皮这一关键形态特征可能大大提高了其进化的成功率。

二、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的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的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植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植物地理学研究范围
2 植物地理学研究历史
3 中国植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3.1 植物谱系地理学进展
    3.2 植物科属分子生物地理学进展
    3.3 区系植物地理学进展
    3.4 生态植物地理学进展
4 挑战和展望

(2)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术语、缩写和符号清单
1 引言
    1.1 多维度和多尺度生物多样性
        1.1.1 基本概念
        1.1.2 生物多样性格局
    1.2 群落构建
        1.2.1 区域物种库与物种形成
        1.2.2 区域与局域的连接:扩散过程
        1.2.3 选择过程
        1.2.4 生态漂变
        1.2.5 演替
        1.2.6 常用的研究方法
    1.3 生境片段化
        1.3.1 生境片段化的定义和成因
        1.3.2 生境片段化现状
        1.3.3 生境片段化本身的效应
    1.4 片段化生境中生物多样性格局及群落构建机制
        1.4.1 生境片段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
        1.4.2 片段化生境中的群落构建机制
        1.4.3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的研究优势
    1.5 本研究的目的、结构和意义
2 研究地概况和数据获取
    2.1 研究地概况
        2.1.1 地质地貌
        2.1.2 气候特征
        2.1.3 土壤特征
        2.1.4 植被和植物资源
        2.1.5 开展的研究
    2.2 数据获取
        2.2.1 研究岛屿及大陆样地的选取
        2.2.2 样地设置和植物群落调查
        2.2.3 群落重构时间的确定
        2.2.4 功能性状的选择与测量
        2.2.5 环境因子的测量
3 岛屿-邻近大陆森林的生物多样性分布格局
    3.1 引言
    3.2 分析方法
        3.2.1 种类组成
        3.2.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2.3 演替的指标
    3.3 结果
        3.3.1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多样性格局
        3.3.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3.3 演替进程的比较
    3.4 讨论
        3.4.1 陆桥岛屿-邻近大陆系统多样性格局
        3.4.2 岛屿物种丰富度的预测
        3.4.3 演替进程的比较
        3.4.4 小结
4 生境梯度上的木本植物功能性状分布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划分环境梯度
        4.2.2 统计分析
    4.3 结果
        4.3.1 谱系信号
        4.3.2 功能多样性:岛屿vs.大陆
        4.3.3 功能性状分布随环境梯度的变化
    4.4 讨论
        4.4.1 功能多样性:岛屿vs.大陆
        4.4.2 功能性状分布随环境梯度的变化
        4.4.3 小结
5 岛屿-邻近大陆森林的多维度生物多样性形成机制
    5.1 前言
    5.2 分析方法
        5.2.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
        5.2.2 谱系树的构建
        5.2.3 统计分析
    5.3 结果
        5.3.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格局
        5.3.2 环境和空间对β多样性的作用
        5.3.3 功能性状和谱系结构
    5.4 讨论
        5.4.1 物种组成及β多样性格局
        5.4.2 扩散限制vs.生境过滤
        5.4.3 生境过滤vs.竞争排斥
        5.4.4 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6.2.1 长期监测
        6.2.2 个体水平的功能性状的研究
        6.2.3 “天然的”优势种移除实验
参考文献
附录
简历

(3)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珊瑚礁生态系统的分布、功能与现状
        1.1.1 珊瑚礁的全球分布特征与生态功能
        1.1.2 珊瑚礁生态系统多样性-从宏观到微观
        1.1.3 珊瑚礁生态现状
    1.2 珊瑚礁微生物组及其功能
        1.2.1 珊瑚共生功能体(holobiont)与微生物组(microbiome)
        1.2.2 珊瑚共生虫黄藻及其功能
        1.2.3 珊瑚共/附生细菌及其功能
        1.2.4 共生微生物组中的“暗物质”—病毒
        1.2.5 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及其功能
    1.3 微生物组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指示意义
        1.3.1 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对珊瑚响应热压力的指示意义
        1.3.2 细菌多样性与群落组成对珊瑚响应热压力与环境变化的指示意义
        1.3.3 病毒对珊瑚响应热压力与珊瑚疾病的指示意义
        1.3.4 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对珊瑚响应热压力、环境变化与珊瑚疾病的指示意义
    1.4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与技术路线
    1.5 围绕科学问题所具体开展的工作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研究材料与方法
    2.1 南海珊瑚礁分布特征及其重要性
    2.2 南海珊瑚礁生态区划及其特征
        2.2.1 南海相对高纬度珊瑚礁/群落
        2.2.2 南海生物地理过渡区
        2.2.3 南海中纬度珊瑚礁
        2.2.4 南海低纬度珊瑚礁
    2.3 珊瑚生态调查、优势种鉴定与样本采集
        2.3.1 珊瑚生态调查与优势种鉴定
        2.3.2 珊瑚组织样本采集
        2.3.3 珊瑚礁水体样本采集
    2.4 微生物组测定与分析
        2.4.1 微生物组总DNA提取
        2.4.2 虫黄藻PCR扩增与Illumine Mi Seq测序
        2.4.3 虫黄藻生物信息学分析
        2.4.4 虫黄藻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2.4.5 细菌PCR扩增与Illumine Mi Seq测序
        2.4.6 细菌生物信息学分析
        2.4.7 细菌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2.4.8 珊瑚微生物交互作用网络分析
        2.4.9 病毒全基因组扩增、文库构建与Novaseq6000 测序
        2.4.10 宏病毒组生物信息学分析
        2.4.11 病毒分子生态数据统计分析
    2.5 耐热型共生虫黄藻群体遗传学分析
        2.5.1 虫黄藻种水平的初步筛选
        2.5.2 群体PCR扩增、毛细管电泳检测与虫黄藻物种鉴定
        2.5.3 微卫星数据分析
第三章 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空间分布及其生态意义
    3.1 南海珊瑚礁水域微生物组的组成与功能特征的空间分布模式
        3.1.1 南海珊瑚礁水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模式
        3.1.2 南海珊瑚礁水域细菌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功能
        3.1.3 南海珊瑚礁水域病毒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功能特征
    3.2 南海珊瑚礁水域中虫黄藻的空间分布模式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3.3 南海珊瑚礁水域中细菌空间分布模式及其与环境压力、珊瑚适应性的关系
    3.4 南海珊瑚礁水域病毒的空间分布差异及其与珊瑚疾病、热压力的关系
    3.5 小结
第四章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空间分布、系统进化模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1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特征
        4.1.1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多样性
        4.1.2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组成
        4.1.3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结构、系统发育关系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2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α多样性的纬度变化及其环境因子的关系
    4.3 南海珊瑚共生虫黄藻群落组成的纬度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4.4 共生体祖先类型差异性对南海共生虫黄藻系统进化关系、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4.5 小结
第五章 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5.1 南海广布型珊瑚的微生物组功能体征及其交互作用
        5.1.1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5.1.2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亚系群的交互作用网络分析
        5.1.3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多样性与群落组成
        5.1.4 环境因子对南海广布型珊瑚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的影响
        5.1.5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核心微生物群
        5.1.6 基于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基因的功能预测
    5.2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多样性与群落结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3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交互作用与珊瑚共生体系稳定性之间的关系
    5.4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群落的灵活性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5 南海广布型珊瑚核心细菌微生物群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6 南海广布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功能富集特征的纬度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5.7 小结
第六章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6.1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空间变化与功能特征
        6.1.1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生虫黄藻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
        6.1.2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附生细菌的群落组成与群落结构
        6.1.3 环境与地理因素对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群落结构的影响
        6.1.4 南海区域型珊瑚共生核心细菌微生物群
        6.1.5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多样性与交互网络复杂度之间的关系
    6.2 南海区域型珊瑚虫黄藻群落结构与纬度环境变化、珊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6.3 南海区域型珊瑚的共/附生细菌群落结构与气候带环境变化、珊瑚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6.4 环境压力与人为干扰对南海区域型珊瑚核心细菌微生物群的影响
    6.5 南海区域型珊瑚微生物组多样性与交互作用之间的关系及其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影响
    6.6 小结
第七章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的迁移扩散、遗传变异及其与珊瑚环境适应性的关系
    7.1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群体遗传学特征
        7.1.1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遗传多样性
        7.1.2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的遗传结构与连通性
    7.2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的迁移、扩散机制及其生态意义
    7.3 低温对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在亚热带建立共生关系的影响
    7.4 地理隔离与SST变化对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遗传结构的影响
    7.5 南海耐热型虫黄藻D.trenchii群体遗传学特征对珊瑚适应全球变暖的指示意义
    7.6 小结
第八章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的病毒群落组成及其对珊瑚环境适应性的指示意义
    8.1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功能及宿主特征
        8.1.1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病毒的群落组成及其功能
        8.1.2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宿主预测
        8.1.3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与水体中病毒群落的组成和功能特征差异
    8.2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群落组成对珊瑚-虫黄藻共生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8.3 南海相对高纬度区域珊瑚组织中的病毒群落组成对珊瑚-细菌共生体系稳定性的影响
    8.4 病毒群落对南海北部热带珊瑚避难所的生态影响
    8.5 小结
第九章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与环境适应模式
    9.1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模式
    9.2 南海珊瑚-微生物组共生体系的环境适应模式
    9.3 小结
第十章 结论与展望
    10.1 主要结论
    10.2 展望
    10.3 主要创新点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4)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COⅠ,COⅡ,ND1)和核基因片段(ITS)的双斑乙蠊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1章 研究综述
    1.1 双斑乙蠊简介
    1.2 谱系生物地理学综述
        1.2.1 谱系生物地理学的概念及应用
        1.2.2 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分子标记
        1.2.3 谱系生物地理学在昆虫领域的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2.1 实验材料
    2.2 实验仪器及试剂
    2.3 分子数据获取
        2.3.1 DNA提取
        2.3.2 PCR扩增及电泳检测
        2.3.3 PCR产物纯化
        2.3.4 TA克隆
    2.4 序列拼接与比对
    2.5 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分析
    2.6 系统发育分析
    2.7 种群历史动态检测
    2.8 种群迁移及基因流检测
    2.9 种群分化时间估算
第3章 分析结果
    3.1 遗传多样性及遗传分化
    3.2 系统发育关系
    3.3 种群历史动态检测
    3.4 种群迁移及基因流检测
    3.5 种群分化时间
第4章 分析与讨论
    4.1 种群遗传多样性
    4.2 种群历史动态
    4.3 种群分化时间
    4.4 种群演化路线及地理分布格局成因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硕士期间考察地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致谢

(5)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前言
    1.2 岛屿苔藓植物研究
第二章 研究目的、意义和内容
    2.1 研究意义
    2.2 研究目标
    2.3 研究内容
第三章 材料与方法
    3.1 研究地区自然条件概况
        3.1.1 自然地理条件
        3.1.2 地质地貌特征
        3.1.3 气候水文特征
        3.1.4 土壤与植被特征
        3.1.5 岛屿环境信息
    3.2 资料搜集、野外采集、实验室标本鉴定
        3.2.1 资料收集
        3.2.2 野外采集
        3.2.3 实验室标本鉴定
    3.3 数据分析
    3.4 实验方法
第四章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多样性
    4.1 物种组成
    4.2 优势科
    4.3 优势属
    4.4 生态分布
    4.5 小结
第五章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区系研究
    5.1 北温带分布(North temperate)
    5.2 东亚-北美成分(E. Asia& N. Amer element)
    5.3 东亚分布(E.Asia)
        5.3.1 中国-日本(Sino-Japanese element)
        5.3.2 喜马拉雅-日本(Himalayan-Japanese element)
        5.3.3 中国-喜马拉雅(Sino-Himalayan element)
    5.4 泛热带分布(Pantropic)
    5.5 旧世界热带分布(Old World Temperate)
    5.6 热带亚洲分布(Trop.Asia)
    5.7 世界广布成分(Cosmopolitan element)
    5.8 温带亚洲分布(Temp.Asia)
    5.9 中国特有(Endemic to China)
    5.10 小结
第六章 影响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环境因子分析
    6.1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6.2 福建省部分岛屿各岛屿间苔藓植物物种相似性分析
    6.3 影响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分布的环境因子分析
    6.4 主要环境因子与岛屿苔藓植物种数的关系
        6.4.1 苔藓植物种数与面积的关系
        6.4.2 苔藓植物种数与最高海拔的关系
        6.4.3 苔藓植物种数与海岸线长度的关系
    6.5 小结
第七章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的影响
    7.1 实验材料与方法
    7.2 结果与分析
        7.2.1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叶绿素的影响
        7.2.2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的脯氨酸含量的影响
        7.2.3 2,4-二叔丁基苯酚对细叶小羽藓的丙二醛含量的影响
第八章 总结与讨论
    8.1 主要研究结果
    8.2 讨论
        8.2.1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组成与环境密切相关
        8.2.2 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分布特点符合生物地理学理论
        8.2.3 岛屿苔藓植物的研究还需完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6)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动物地理学简史
2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的萌芽
3 中国鸟类动物地理区划的发展
    3.1 中国鸟类特有种地理分布与特有化现象
    3.2 台湾岛和海南岛与大陆鸟类区系的联系
    3.3 岛屿鸟类区系调查与生物地理格局
4 中国鸟类多样性格局的形成与维持
    4.1 地形异质性的影响
    4.2 降水和能量的影响
    4.3 气候稳定性假说
    4.4 接触带假说
    4.5“山区物种泵”(montane species-pump)假说
    4.6“山区博物馆”(montane museum)假说
5 中国鸟类的谱系生物地理格局与形成机制
    5.1 谱系生物地理学在生物地理学中的角色与作用
    5.2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研究历史
    5.3 中国鸟类谱系地理格局与影响因素
    5.4 鸟类谱系地理学的发展趋势
6 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新进展和未来展望
    6.1 谱系地理学发展催生新的学科生长点
    6.2“地理格局-适应-基因”的组学研究,促进了对鸟类多样性格局形成机制的解析

(7)蚁甲亚科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前言
    1.2 研究概况
        1.2.1 系统分类研究概况
        1.2.2 蚁甲亚科化石记录与生物地理学研究
第2 章 蚁甲亚科系统发育研究
    2.1 分子实验材料
        2.1.1 分子实验材料准备
        2.1.2 标本采集及处理
        2.1.3 分子实验方法
        2.1.4 PCR扩增体系
        2.1.5 目的片段检测
        2.1.6 序列编辑与分析
        2.1.7 模型选择
        2.1.8 分子系统进化关系重建
        2.1.9 最大似然法(Maximum Likehood,ML)构建系统发育树
        2.1.10 贝叶斯法(Bayesian inference,BI)构建系统发育树
    2.2 形态学支序分析实验材料与方法
        2.2.1 SEM标本的预处理
        2.2.2 性状选择和编码
        2.2.3 性状矩阵
        2.2.4 支序分析模型选择以及系统发育关系重建
        2.2.5 形态与分子联合构建系统发育关系
    2.3 研究结果
        2.3.1 基于分子数据构建系统发育树
        2.3.2 基于形态学性状构建系统发育树
        2.3.3 联合形态和分子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
    2.4 讨论
第3 章 蚁甲各超族生物地理学研究
    3.1 实验材料和方法
        3.1.1 实验材料
        3.1.2 分子钟校订
    3.2 生物地理学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分歧时间估算
        3.3.2 历史生物地理演化
    3.4 讨论
第4 章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系统发育树的构建
附录 B:蚁甲亚科各超族整体图及特征图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亚热带森林群落变化对细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术语解释
第一章 木质残体分解研究进展
    1.1 木质残体与分解作用
        1.1.1 木质残体的起源、定义及意义
        1.1.2 分解作用的定义及意义
    1.2 木质残体分解作用的驱动因子
        1.2.1 国内外研究历史与进展
        1.2.2 分解者、底物质量、环境的关系
    1.3 分解者对木质残体分解作用的影响
        1.3.1 木质残体主要的分解者类群
        1.3.2 白蚁和真菌的相互作用
        1.3.3 分解者多样性与优势度对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影响
    1.4 底物质量对木质残体分解作用的影响
        1.4.1 底物质量的定义与定量
        1.4.2 底物质量-分解者亲和性对分解速率的影响
    1.5 环境因子对木质残体分解作用的影响
        1.5.1 全球变化背景下影响木质残体分解作用的环境因子
        1.5.2 森林群落对林下环境因子的塑造作用
    1.6 森林群落变化对木质残体分解作用的影响——研究进展及存疑
        1.6.1 树种多样性促进分解者共存还是加快分解作用?
        1.6.2 林冠密度的下降为何会加快木质残体分解作用?
        1.6.3 森林生境片段化对分解作用的影响为何结论不一?
    1.7 以往研究的不足
        1.7.1 分解者:白蚁-真菌的相互作用对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
        1.7.2 底物质量:白蚁-真菌对底物质量的偏好性差异及其对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
        1.7.3 环境:白蚁-真菌对森林群落与环境变化的响应及其对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
        1.7.4 缺乏对细木质残体分解过程的研究
    1.8 研究内容与结构
        1.8.1 树种多样性促进分解者共存的机制
        1.8.2 林冠密度对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影响
        1.8.3 生境片段化对木质残体分解速率的影响
    1.9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0 技术路线
第二章 树种多样性对分解者共存和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机制
    2.1 引言
    2.2 材料与方法
        2.2.1 研究地点
        2.2.2 树种多样性、叶凋落物质量、小气候
        2.2.3 木质残体性状和分解实验
        2.2.4 分解者适合度
        2.2.5 统计分析
    2.3 研究结果
        2.3.1 树种多样性的直接效应
        2.3.2 树种多样性的间接效应
        2.3.3 木质残体性状的效应
        2.3.4 白蚁-真菌相互关系以及对分解速率的作用
    2.4 讨论
        2.4.1 树种多样性通过提供多种空间生态位进而促进分解者共存
        2.4.2 树种多样性促使分解速率即资源限制程度下降,促进后期分解者共存
        2.4.3 树种多样性促使竞争强度下降,促进后期分解者共存
    2.5 小结
第三章 林冠密度对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机制
    3.1 引言
    3.2 材料与方法
        3.2.1 研究地点
        3.2.2 样地选择、树种多样性、物种组成和林冠密度
        3.2.3 分解实验
        3.2.4 分解者多度
        3.2.5 小气候
        3.2.6 捕食性蚂蚁
        3.2.7 统计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林冠密度增大会降低白蚁多度并增大真菌多度
        3.3.2 白蚁具有比真菌更强的分解细木质残体的能力
        3.3.3 在郁闭程度较高的A样地中林冠密度对分解速率具有负效应
    3.4 讨论
        3.4.1 捕食性蚂蚁在郁闭森林中对木质残体分解的下行控制
        3.4.2 白蚁偏好选择干燥温暖的开放生境
        3.4.3 白蚁在更新林中具有比真菌更强的分解细木质残体的能力
        3.4.4 森林生长对碳循环的贡献不仅限于碳固定,还有减少碳释放
    3.5 小结
第四章 片段化森林中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机制
    4.1 引言
    4.2 材料与方法
        4.2.1 研究地点
        4.2.2 边缘梯度与样方设定
        4.2.3 细木质残体分解实验
        4.2.4 白蚁取食活动
        4.2.5 真菌多样性
        4.2.6 环境
        4.2.7 统计分析
    4.3 研究结果
        4.3.1 木质残体树种、岛屿面积和隔离度对分解者的影响
        4.3.2 岛屿面积的增大会提升白蚁对分解速率的相对贡献
        4.3.3 岛屿面积-分解速率关系由底物和网孔袋类型决定
    4.4 讨论
        4.4.1 不同分解者类群对岛屿面积的响应存在差异
        4.4.2 底物-分解者亲和性决定岛屿面积-分解速率的关系
        4.4.3 正向的BEF关系无法解释岛屿隔离度对分解作用的正效应
        4.4.4 研究的不足:真菌多样性与木质残体速率的关系
    4.5 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本研究的主要结论
    5.2 本研究存在的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成果
致谢

(9)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发展历程
    2.1 生态信息的数据管理与模拟分析
    2.2 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及其耦合机制
    2.3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时空格局与过程机制
    2.4 生态系统功能及特征的生物地理格局
    2.5 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服务
3 主要成就
    3.1 生态信息的数据管理与模拟分析
    3.2 生态系统碳氮水通量及其耦合机制
    3.3 陆地生态系统对全球变化响应和适应的时空格局与过程机制
    3.4 生态系统功能及特征的生物地理格局
    3.5 生态系统管理与生态系统服务
4 未来展望

(10)卫矛科南蛇藤属(Celastrus L.)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研究进展及存在的问题
    1.1 南蛇藤属分类学研究进展
        1.1.1 南蛇藤属的范围界定
        1.1.2 南蛇藤属的属下分类
        1.1.3 南蛇藤属的形态学研究
    1.2 生物地理学研究进展
        1.2.1 生物地理学的两种假说
        1.2.2 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
        1.2.3 生物地理学研究模型及软件发展
    1.3 存在的问题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及数据来源
    2.2 植物总DNA提取、序列扩增及测序
    2.3 数据处理
    2.4 系统发育树构建及拓扑结构检验
    2.5 性状选择、统计及祖先性状重建
    2.6 分化时间估计和祖先分布区重建
3 结果与分析
    3.1 序列信息及检验
    3.2 系统发育关系
    3.3 祖先形态性状重建
    3.4 分化时间与祖先分布区重建
4 讨论
    4.1 系统发育关系
    4.2 祖先性状重建
    4.3 生物地理格局
        4.3.1 南蛇藤属的起源与扩散
        4.3.2 从东亚到中南美洲
        4.3.3 从东亚到大洋洲,再到马达加斯加
        4.3.4 从东亚到北美
5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枝相关形态学性状统计
附录B 叶相关性状统计
附录C 花相关性状统计
附录D 种子相关性状统计
附录E 果瓣、果梗、关节相关形态性状统计
附录F 祖先形态性状重建数据矩阵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四、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的方向和方法的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植物地理学研究进展与展望[J]. 陈之端,张晓霞,胡海花,牛艳婷,叶建飞,张虔,刘赟,赵莉娜,卢杉,鲁丽敏,路安民. 地理学报, 2022(01)
  • [2]片段化森林群落多维度和多尺度多样性分布格局及其形成机制[D]. 仲磊. 浙江大学, 2021(01)
  • [3]南海珊瑚微生物组的空间变化及其环境适应机制[D]. 陈飚. 广西大学, 2021(01)
  • [4]基于线粒体基因片段(COⅠ,COⅡ,ND1)和核基因片段(ITS)的双斑乙蠊谱系生物地理学研究[D]. 陈蓉. 西南大学, 2021(01)
  • [5]闽南及粤北部分岛屿苔藓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关系的研究[D]. 王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中国鸟类生物地理学研究回顾与展望[J]. 雷富民,宋刚,蔡天龙,屈延华,贾陈喜,赵义方,张德志. 动物学杂志, 2021(02)
  • [7]蚁甲亚科系统发育与生物地理学研究[D]. 赵庆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8]亚热带森林群落变化对细木质残体分解的影响机制[D]. 巫东豪. 浙江大学, 2021(01)
  • [9]生态系统科学研究与生态系统管理[J]. 于贵瑞,李文华,邵明安,张扬建,王绍强,牛书丽,何洪林,戴尔阜,李发东,马泽清. 地理学报, 2020(12)
  • [10]卫矛科南蛇藤属(Celastrus L.)系统发育和生物地理学研究[D]. 朱艺璇.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热带生物地理学研究方向与方法探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