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续)(论文文献综述)
林星[1](1962)在《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文中研究表明 在高等数学中有了研究对象——函数和研究函数的有力工具——极限之后,紧接着讲微商、积分概念及它们的应用。在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实际应用广泛的是微商与积分概念,而这些概念是建立在极限理论的基础上。因此除了很好地掌握极限之外,必须对微商与积分概念要有正确的理解并要求熟练的运用这些概念。微商概念同其它数学上的概念一样,是自然现象中大量存在的普遍现象在数学上的定式化。例如在物理上就碰到运动物体的速度问题,加热物体时的比热问题,考虑物体的貭量就要考虑其密度,化学反应中的反应速度,在生物上研究的细胞繁殖速率,放射物貭的衰变速度,几何上曲綫的切綫等等都可以归结到数学上求微商的问题。反过来我们掌握微商概念就对这类
白奉田[2](2015)在《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理论与室内试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与常规燃料的日益紧缺,油页岩作为一种非常规能源,以其巨大的储量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油页岩是一种富含有机质的细粒沉积岩,其特殊的组成和结构决定了它在能源、矿产、化工以及建筑方面具有广阔的潜在用途,但油页岩的最大使用价值是炼制页岩油。我国页岩油储量仅次于美国列居世界第二位,寻求油页岩经济有效的开采途径对改善我国能源短缺和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和战略意义。本文以吉林省油页岩为研究对象,深入研究了桦甸油页岩热解的过程及动力学特征、油气产物的形成和释放规律、固体残渣孔隙结构的演变行为,并提出了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新思路。本文首先采用热重仪研究了油页岩的热解特性,获得了油页岩在热裂解过程中各阶段的特征参数,定量描述并分析了升温速率、颗粒粒径、样品量以及实验气氛等对油页岩热解特性的影响,确定了油页岩热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油页岩的热解是一个多相及多阶段的平行与竞争反应交差进行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油页岩内不断的发生键断裂、产物的重组及二次反应等,最终使油页岩中的有机质等热裂解成页岩油和页岩气,并生成固态的半焦或焦炭。其热解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水分的蒸发(<200°C)、有机质的分解(300550°C)和无机矿物的分解(>600°C)。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油页岩分解和挥发分析出的各特征温度点都向高温区移动,热解反应变得集中;但是升温速率对总失重量并没有影响。颗粒粒径对油页岩热解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样品颗粒间的堆积效应上。而样品量较多时,会不利于产物的排出。油页岩热解活化能随着热解的深入而增大,升温速率、颗粒粒径及样品量对活化能影响较小。油页岩的燃烧也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不考虑制氧成本的前提下,油页岩的燃烧性能可以通过增加氧气浓度来提高,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油页岩的着火能力增强,燃烧性能变好,产物释放更加集中。在反应气氛固定时,随着升温速率的增大,油页岩的着火温度、燃尽温度等都向温度区移动,燃烧性能变差。油页岩燃烧第二阶段的平均活化能随着氧气浓度的升高而增大、升温速率的升高而降低。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可知油页岩在空气中就可达到良好的燃烧性能。此外,在各种实验条件下,采用Kissinger-Akahira-Sunose法求解的反应第二阶段的平均活化能比Coats-Redfern法高。第三章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元素分析、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氮气吸附、压汞法、孔隙率和渗透率等测试分析手段对油页岩热解后的油气产物及固体残渣进行了系统的表征,深入分析了油页岩在热解过程中的油气产物释放机理及固体颗粒的物理、化学结构演化规律,并采用分形维数定量描述了油页岩颗粒表面孔隙形态的复杂程度,揭示了油页岩的热解机理。结果表明油页岩中孔隙结构的演变与有机质的受热分解和固体颗粒的热膨胀及热破碎有关。热解的油气产物主要在300600°C间产生,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甲烷、乙烷、乙烯等有机物,页岩油的主要成分为脂肪族化合物,芳香族化合物含量较少。在热解温度高于350°C时,固体残渣的化学组成变化显着,红外谱图中羟基、烷烃和烯烃对应的峰明显减少;在热解中期,随着干酪根的大量分解,固体残渣的孔隙不断增多,微孔和介孔的平均孔径先轻微减小而后显着增大,同时,大孔大量发育,孔隙率和渗透率也不断增大;在热解温度高于600°C后,油页岩中只剩矿物骨架,无机矿物的分解以及孔隙内部的微调整会影响到微孔和介孔的结构特征但对骨架间大孔的数量和形貌影响不大;高温作用使得孔隙结构更加有序化、连通性增强,渗透率仍有所升高。此外,油页岩热解后的固体残渣的孔隙结构具有分形特性,其分形特征与热解温度密切相关;而且残渣中孔隙的平均孔径与对应的分形维数表现出明显的负线性相关性,说明孔径越小孔结构越复杂。结合吉林省油页岩特征,本文提出了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新技术,这是一种通过油页岩与氧发生局部的化学反应来实现油页岩自发裂解的技术。该技术经济、可靠,可应用到油页岩原位开采中。该技术首先采用热空气来触发油页岩内局部的化学反应,而后随着油页岩温度的升高(约250300°C),只需常温空气就可以实现油页岩的全部热解。本文在自主设计的水平式固定床上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模拟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的反应峰面传播和温度场演变行为,并进一步分析了实验各产物的产量和特性,最后探讨了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反应机理。研究表明,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是一种高效节能的可实现油页岩自发裂解的技术,既不是简单的物理加热,也不是完全地下燃烧,是由局部的化学反应触发的一种化学热强化处理的过程。该方法充分利用了油页岩中潜在的热量,通过触发氧气与固定碳、水及部分有机质间局部的化学反应来实现油页岩的自发裂解过程,且反应一旦被触发后,油页岩在有少量氧气存在的条件下即可自发而平稳的完成全部裂解而不再需要外界能量的输入。实验表明整个反应易被触发和重复,过程容易控制、产油率较高,产生的页岩油品质与传统干馏得到的页岩油相似,主要为碳氢化合物。此外,实验发现完全畅通的水平井可能不利于油页岩与热载体进行充分的热交换;相反,水力压裂可增大地层中的孔隙裂隙,使得地层的连通性增强,有利于油页岩层内的传质和传热。希望本文的研究工作可为油页岩原位开采技术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
张芳[3](2015)在《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氟化物逸出机理研究》文中认为随着选矿技术的不断进步,白云鄂博铁精矿中的氟含量已降至0.50%左右,但氟对烧结矿、球团矿质量以及高炉炼铁生产的不利影响并未消除,特别是由于白云鄂博铁精矿中同时含有钾、钠,F、K、 Na等元素的共同作用,造成烧结矿粘结相强度低,球团矿还原膨胀率高,烧结矿和球团矿软融温度低、熔融区间宽等不利影响。本论文采用理论分析与实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在探明白云鄂博铁精矿中的脉石组分与其中萤石和氟碳铈矿之间相互作用的热力学性质的基础上,揭示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氟化物逸出率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对焙烧过程气态氟化物形成的动力学机理进行研究,确定气态氟化物逸出过程的限制性环节,为促进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氟化物的逸出提供理论依据,为加快氟化物的逸出提供数据支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在干燥空气下焙烧,K2O与CaF2在800℃就能生成KCaF3,但在更高温度1200℃时才能生成KF;1150℃下Na2-CaF2体系开始生成NaF; SiO2-CaF2体系在1100℃下开始生成SiF4。 Fe2O3、 MgO和Al2O3与CaF2在铁精矿造块温度范围内焙烧没有新物质生成。天然钾长石-萤石体系,1100℃时钾长石完全熔入液相;1200℃时气态氟化物开始逸出。天然钾长石-萤石-CaO体系980℃时有斜钙硅石(Ca2Si04)生成;1090℃下有枪晶石(Ca4Si2O7F2)生成,同时钾长石分解生成白榴石;随着温度升高,1150℃时开始有气态氟化物生成;当温度升至1270℃时枪晶石完全消失,同时生成方氟钾石(KF)、氟化钾钙(KCaF3)以及钙黄长石。天然钠辉石-萤石体系与天然钠辉石相似,在980℃分解析出液相和赤铁矿;1150℃时气态氟化物开始逸出,Fe2O3仍保持矿物的形式析出,其他反应产物进入液相。对于天然钠辉石-萤石-CaO体系,温度升高至1120℃时有枪晶石(Ca4Si2O7F2)生成:1200℃时枪晶石开始分解生成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同时有SiF4逸出。氟碳铈矿(REFCO3)首先在402.3℃~617.6℃温度范围内分解释放出CO2,同时生成稀土氟氧化物(REOF)。温度继续升高,REOF与SiO2在1080℃相互作用生成气态氟化物SiF4和RE2O3, SiO2起到脱氟的作用。此外,白云鄂博铁精矿脉石中的K2O或Na2O能够与REOF反应,生成KF或NaF,从而有助于氟碳铈矿的脱氟。其他工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随着配料碱度提高,氟逸出率下降的幅度很大,在焙烧温度为1150℃,原料中SiO2含量为3.5%的工艺条件下,碱度达到1.5时氟逸出率仅为2.00%。矿粉中的MgO也对氟化物逸出有抑制作用,但与CaO拥比其抑制作用要弱一些;其他工艺条件相同,改变配料中MgO含量,氟逸出率最低只能达到25.78%。另外,通过氟逸出率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研究,确定碱度对氟逸出率的影响最为显着,其次为焙烧温度,故降低碱度或提高焙烧温度是促进氟化物逸出的有效措施。通过水蒸气下焙烧实验,揭示了水蒸气对含萤石各体系的作用主要表现在,水蒸气将CaF2水解,释放出HF气体,同时将CaF2转化成CaO, CaO又与体系中的其他组分结合生成新的物相。对于白云鄂博铁精矿实际焙烧过程,水蒸气的作用使氟化物明显逸出的温度从干燥空气下的1100℃下降到1000℃。水蒸气的存在能够促进氟碳铈矿中的氟的脱除,使其中的氟主要以HF气体的形式逸出,且其生成温度从800℃开始,随着温度升高氟化物逸出量明显增加。采用非等温热分析的方法对天然钾长石-CaF2体系和天然钠辉石-CaF2体系氟化反应动力学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天然钾长石-CaF2体系氟化反应的最概然机理函数为1-(1-a)1/2]1/2,反应机理为二维扩散;其表观活化能E为指前因子A为47.62kJ·mol-1,E与lnA呈相关性为0.991.93×101s-1;的线性关系,其关系式为lnA=0.11E-2.20。天然钠辉石-CaF2体系氟化反应的最概然机理函数为[-ln(1-α]23,反应机理为随机成核和随后生长;其表观活化能为指前因子为2.31×102s-1;E与lnA呈线性关系68.45kJ·mol-1,lnA=0.12E-2.97,且相关性为0.96。CaF2扩散能力大于天然钾长石中的钾长石和SiO2,天然钾长石与CaF2的氟化反应最容易发生在天然钾长石与CaF2的界面上或天然钾长石的内部。1200℃下和Si元素的平均扩散系数分别为Ca、F、K和1.87×10-15/m2.s-1。而且,氟元素的扩散系3.13×10-15/m2·s-1、6.38×10-15/m2·s-1、1.97×10-15/m2·s-1数与扩散距离呈明显的线性关系。
刘佳洁[4](2014)在《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气体钻井地层—井筒耦合全瞬态流动规律研究》文中认为气体钻井技术以其在保护和发现储层、提高单井产能、提高机械钻速、避免井漏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在川西、川东和塔里木等致密砂岩地区得到了广泛地应用,但其主要应用于致密砂岩的提速钻井。2011年至2013年,塔里木油田相继将气体钻井技术应用到3口井的深层致密砂岩产层钻井,获得高产工业气流,取得了地质认识和工程技术的重大突破。从而,气体钻井作为一种新的钻探和建产方式有望在致密砂岩气藏高效开发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由于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地层压力大,且气体钻井对储层的伤害较小而获得的高产气流,使得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气体钻井的顺利实施仍然面临着诸多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问题有待解决。气体钻井打开高压产层后,气体基质渗流、裂缝瞬态流动、井筒瞬态流动相互作用,并且其流动规律极其复杂,目前对于其耦合瞬态流动过程中压力、流速、温度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因素认识不清,而揭示地层井筒耦合瞬态流动规律对于气体钻井安全钻进、随钻储层评价至关重要。因此,有必要深入开展深层致密砂岩气藏气体钻井打开储层地层-井筒耦合全瞬态流动规律研究。本文从流体力学和热力学角度开展研究,并取得以下成果:(1)建立了气体在全井筒中稳定流动模型、瞬态流动模型、考虑能量方程的全瞬态流动模型,并求解,研究考虑热力学影响的全井筒压力、流速、温度的瞬态变化规律,分析不同工况对气体在全井筒中瞬态流动规律的影响;(2)根据裂缝的成因、几何形态,建立等效圆盘裂缝物理模型,基于质量守恒、动量守恒、能量守恒三大守恒定律,建立气体在无基质气源供给的圆盘裂缝中瞬态流动模型,并求解,研究气体在裂缝中瞬态流动规律的影响,分析圆盘裂缝中压力、流速、温度变化规律;(3)建立有基质气源供给的圆盘裂缝瞬态流动模型,并求解,研究气体圆盘裂缝瞬中态流动规律,分析其压力、流速、温度变化规律,讨论热力学作用、基质性质(K)、裂缝几何形态等因素,对存在基质气源供给的圆盘裂缝瞬态流动规律的影响;(4)建立考虑能量方程的基质-裂缝-井筒耦合全瞬态流动模型,并求解,揭示气体钻井打开深层致密砂岩裂缝性储层,气体在基质、圆盘裂缝、井筒中全瞬态流动规律,分析压力、流速、温度变化规律。
范伟[5](2014)在《啁啾脉冲频域干涉及其在冲击波测量上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和日趋成熟,超短脉冲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引起了越来越多的关注。短脉冲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其中人们感兴趣的区域往往发生在亚皮秒时间尺度,由此要求相关测试技术必须具有更高的时间分辨能力。啁啾脉冲频域干涉仪(CPSI)作为一种时-空分辨的连续测试技术,最高可以达到飞秒量级的时间分辨,从而为超快激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研究提供了一种重要实验技术。飞秒激光驱动冲击波宽度窄、压力高,对于研究材料在超高应变率条件下的动力学响应特性和高压状态方程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目前人们对飞秒激光驱动冲击波的认识和研究十分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稳定可靠的实验技术。因此,探究啁啾脉冲频域干涉测量技术并将其应用到飞秒激光驱动冲击波的研究中意义重大。本论文首先理论分析了CPSI测量探测脉冲时域相位扰动的过程。研究了频谱干涉条纹数据截短对时域相位扰动重建的影响,发现数据截短会减小重建时域相移的有效长度。如果在重建过程中探测脉冲频域相移向时域相移的转换采用傅里叶变换映射方式,数据截短还会导致重建信号的时间分辨下降和振荡,此时在进一步的求导处理之前,需要进行数据平滑。当频-时相移转换采用直接映射方式时,对比研究了从频谱条纹中提取探测脉冲频域相移的两种解谱模式。在无噪声频谱条纹情况下,傅里叶变换模式解谱的重建误差低于小波变换模式,而且有效数据截短不会引起重建信号的振荡,有利于其求导处理后的数据分析;在频谱条纹带有随机白噪声的情况下,重建信号开始出现振荡,这时小波变换表现出了更好的噪声抑制能力,因此更适合处理低信噪比的条纹图形。对于CPSI中使用的线性啁啾脉冲的产生,研究并利用两块光栅搭建了一个啁啾脉冲产生模块,用来将飞秒激光展宽为线性啁啾脉冲。为了测量线性啁啾脉冲的啁啾系数,提出了一种线性光学测量方法——非对称频域干涉法。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了非对称频域干涉法的原理和适用范围,发现对于高斯和其他波形的啁啾脉冲,非对称频域干涉法均可适用;但是当啁啾脉冲的啁啾量过小时,测量结果的误差会明显增大;此外,考虑参考脉冲中引入啁啾时的情况,非对称频域干涉法测到的啁啾系数是参考脉冲啁啾和待测啁啾共同作用的结果。通过实验测量啁啾脉冲产生模块展宽飞秒激光得到的啁啾脉冲,发现脉冲频率随时间的变化近似为线性,与模块的展宽特性一致,从而实验验证了非对称频域干涉法的可行性。设计并搭建了一套利用飞秒激光振荡器模拟飞秒激光驱动冲击波和CPSI超快诊断的静态实验系统。通过对静态实验系统的研究,突破并掌握了其中的关键实验技术,从而为开展动态测试实验提供了技术保障。基于皮秒啁啾激光脉冲,开展了激光在铝膜中驱动冲击波和CPSI超快诊断的实验研究。当冲击波传播到达铝膜自由面时,CPSI对自由面启动前后一段时间内的位移和速度演化过程进行了单发超快测量,测试量程和相应的时间分辨分别为562.5ps和3.1ps,从而完成了CPSI超快诊断技术的原理验证性实验。为了增大CPSI诊断技术的测试量程,利用线性啁啾脉冲序列和光谱仪-条纹相机记录系统,设计了一种扫描频域干涉仪。理论和数值模拟研究了该干涉仪原理及其对时域相位扰动信号的测量,结果表明,扫描频域干涉仪的时间分辨本领与CPSI相同,但测试量程更大;此外,尽管不同的记录系统采样时间会导致频谱条纹的分布存在差异,其并不影响信号测量的精度。针对任意反射面的速度干涉仪(VISAR)存在的不足,本论文基于成像型光谱仪,研究设计了一种啁啾脉冲速度干涉仪。理论研究其原理和测速特性,发现该速度干涉仪可以实现皮秒记录时间分辨;通过产生沿光谱轴方向的干涉条纹,降低了对光谱仪光谱分辨率的要求;通过采用超连续的探针激光和光栅展宽器,可以实现系统参数的灵活调节,从而拓宽速度干涉仪的应用范围。啁啾脉冲速度干涉仪为激光驱动冲击波测试提供了一种很有前景的方法。
肖水晶[6](2014)在《多项式优化及其在传染病模型中应用》文中研究说明最优化是决策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其理论与方法广泛应用于管理、决策、经济计划、网络运输、系统工程和军事等诸多领域。随着管理学、决策科学、经济学、生物学、系统工程等领域中非线性问题的大量涌现,非线性优化问题引起了决策分析等学术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非线性函数可通过Taylor级数近似地表示为多项式函数,从而许多非线性优化问题可近似地转化为多项式优化问题。因此,多项式优化成为非线性优化问题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成为众多研究者通过不同途径探讨的热门课题。鉴于当前多项式优化问题的研究现状,本学位论文立足于计算的精确性和适用的广泛性,把着名的吴(文俊)方法作为一个主要的研究工具,通过新途径研究多项式优化问题,由此建立相关的理论结果和有效算法。本学位论文共分为十章,其内容大致如下:第1章: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及意义。第2章:介绍了本文涉及的一些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引进了“严格临界点”和“强临界点”的概念,并提出了捕获强临界点的一个有效算法。这是后续章节研究的基础。第3章:基于吴方法,提出了一个计算零维系统的有理单元表示的新算法。该算法可以快速地计算出零维系统的有理单元表示族。作为一个应用,还提出了一个有效方法,用来计算实数域上某类多元多项式的全局最小化。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该算法被编制成一个名为RUR-Wu的通用程序。第4章:提出了一个判定系数在可计算序域中多元多项式的半定性的新方法,如果这序域容纳一个有效方法,使得每个非零单元多项式的全部实零点都能找到隔离集。在我们的新方法中不需要计算不可约升列,只要计算弱三角型集,即所谓的正则列,且所涉及的多项式集也不含多项式f+t,其中f是一多项式,t为辅助变量。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该算法被编制成一个名为DecidePsd的通用程序。第5章:通过捕获所谓的强临界点,提出了一个有效的计算实多项式函数的全局下确界和全局最小值的新方法。对于实数域上一个n元多项式f,该方法可用来判定f在Rn上是否具有有限的全局下确界。此外,当f在Rn上具有有限下确界时,可进一步判定f在Rn上的下确界能否达到,即判定f是否具有全局最小值。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和wsolve软件,该算法被编制成一个名为GlobalOpt的通用程序。第6章:基于吴方法,讨论了多项式的最小值点组成的半代数连通分支,并提出了一个可在半代数连通分支中捕获至少一个点的有效方法。对于上给定的多元多项式f,只要它有全局最小值,那么所提出的算法就能够在它最小值点所组成的每一个半代数连通分支至少找到一个点。本章中结论是实数域上多元多项式全局优化的一个重要补充。第7章:基于多项式系统的正则列分解,提出了一个有效计算有理函数f/g的全局下确界的新方法。在f/g具有有限的全局下确界的情况下,f/g的下确界可严格地通过所谓的“区间表示”来精确表示。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该算法被编制成一个名为FindInf的通用程序。第8章:研究了等式约束下的多项式优化问题。引进了关于非零多项式与多项式升列的所谓的修正结式。根据多项式的受约束的全局下确界是否可达,我们分两种情形进行了讨论,由此给出了捕获等式约束下多项式的下确界的一个新算法。借助于计算机代数系统Maple和wsolve软件,该算法被编制成一个名为ConstrainedInfimum的通用程序。第9章:给出了多项式优化在传染病模型中的一个应用。基于Lyapunov函数,通过本文所建立的方法对一类SIR传染病模型的吸引域进行估计,所得结果可为疾病的控制以及发展趋势的预测提供依据。第10章:对本文进行总结与展望,指出了有待进一步完善之处和今后深入研究的方向。
林星[7](1962)在《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续)》文中研究指明 二、微商的应用我们有了微商的知识,可以利用它研究函数的一些主要性貭,例如利用微商可以确定函数的单调性(增加或减小)、函数的极大极小,进而研究最大最小问题,做为几何上的应用,可以研究函数曲綫的凸凹性、作函数图形等等。利用微商研究这些问题时,要时时刻刻不忘一个函数的微商在几何上表示函数曲綫的切綫斜率这一几何意义,并密切联想函数图形,就容易理解上述诸问题中利用微商的思路,最后利用微商解决定未定式的问题。 1.微分学中的重要定理研究上述诸问题以前,先介绍一下两个重要定理。它将刻划函数在整个区间上的变化与微商概念的局部性之间的联系。中值定理若函数f(x)在闭区间[a,b]上连续,在开区间(a,b)内可微,则在(a,b)内必有一点ξ,使 (f(b)-f(a))/(b-a)=f'(ξ)。 (3) 这个定理从图形上看是很明显的,设函数f(x)所表示的曲綫如图2。A和B的纵坐标各为f(a)和f(b),因此
辛林[8](2014)在《马蹄沟煤矿地下气化开采覆岩移动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煤炭地下气化采用化学开采方法将煤炭在地下原位直接进行燃烧气化产生可燃气体,作为自热式燃烧气化方式,气化采场及周围燃空区的温度将达到1000℃以上。火焰工作面的定向移动使燃空区围岩内存在一个非稳态的温度场,而温度场的变化将影响围岩内应力场、位移场的动态分布,最终对燃空区围岩矿山压力和覆岩移动变形造成一定的影响。研究高温条件下围岩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动态分布以及地表移动变形规律,对于煤炭地下气化理论研究和工程实践应用具有重要的价值。本文采用理论分析、数值模拟和现场实测相结合的方法,对马蹄沟煤矿浅埋深、小采宽煤炭地下气化开采矿山压力分布和覆岩移动变形规律进行研究,取得的主要创新成果如下:(1)建立了煤炭地下气化燃空区围岩非稳态温度场数学模型,采用拉普拉斯变换等数学方法求其解析解,得到了竖直方向顶底板和水平方向煤层中的温度场方程。得出:在整个气化期间,围岩内各点的温度值随时间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各温度曲线峰值逐渐降低,峰值位置从边界向围岩内部移动;存在各时刻温度曲线簇的包络线,提出了以包络线作为围岩烧变范围、焦化圈范围及温度影响范围计算依据的新方法,确定了围岩烧变、煤壁焦化圈和温度影响范围的判断标准,给到了上述范围的数值。(2)基于弹性基础梁理论,建立了含有温度场和煤层损伤基础的多层含跨热弹性基础梁力学模型,分析了温度场的存在对基础梁挠度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得到了一至两层岩梁的挠度解析解。得出:由于温度场的存在,热弹性基础梁的挠度值和弯矩值大于常温状态下的数值,且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岩梁达到极限弯矩值时的采宽减小;计算得出马蹄沟煤矿气化炉采宽15m小于直接顶极限跨距20.34m,满足设计要求。(3)采用COMSOL多场耦合数值模拟软件进行了燃空区围岩二维非稳态热传导以及热力耦合数值模拟,模拟中考虑了直接顶和煤层的热物理参数随温度的变化规律,得到了围岩内温度场、应力场和位移场的动态分布规律,指出由于温度场的存在,围岩内应力场和位移场的显现较常温下更为明显,最大应力值和位移值随时间先增大后减小;热力耦合数值模拟得到的温度值要大于单独温度场数值模拟和理论计算结果,其包络线范围和数值以及得到的围岩烧变范围、煤壁焦化圈范围和温度影响范围均有所增大。(4)在国内首次建立了马蹄沟煤矿浅埋深、小采宽、极不充分地下气化开采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观测站,并采用物探手段对燃空区形态和位置进行了探测。实测得出下沉曲线呈“下沉-上升-下沉-上升-下沉”五阶段阶梯式波动下沉规律;物探分析得出燃空区间投影面呈中间宽、两头较窄的似椭圆形,短轴长约27m,长轴长约74m;物探燃空区范围在气化炉上下两端和左侧超出了设计气化炉边界范围;实测值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得出,从下沉曲线的整体形态上来说,现场实测曲线具有明显的非线性、非连续性和波动性;从下沉曲线的时间特性上说,现场实测结果具有明显的滞后性;从最终的下沉量上来说,可能由于实际气化采宽的增大,导致覆岩和地表下沉值增大;计算得到了燃空区下沉盆地倾向主断面边界角、最大下沉角和地表最大移动变形参数分别为β0=61.0°,γ0=72.5°,θ=69.0°,imax=1.385mm/m,εmax=0.516mm/m,Kmax=0.275mm/m2,表明地表未产生明显下沉盆地,没有达到危险移动边界,在观测期内没有对地表建筑物造成危害。
曹煜彤[9](2010)在《对位芳纶产业化关键新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文中认为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PPTA)纤维,在我国被称为对位芳纶,是一种高性能的芳香族聚酰胺纤维。通过干湿法液晶纺丝成形的对位芳纶纤维具有极高的比强度和比模量,作为结构材料可以替代钢铁及钛合金等金属材料。PPTA纤维耐热性能接近无机纤维,在高温下不熔融,有很强的自熄性和阻燃性,它在高温下可以保持较高的强度,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同时由于PPTA纤维仍具有普通纤维的柔软性,不会因弯曲而折断,也不会因受热而变脆,从而可以纺纱织布。因此在航空航天、国防、复合材料产业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是我国国防工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急需的高性能纤维之一。希望通过本人参与的实验室和产业化研发过程中,在PPTA聚合工艺、PPTA-H2SO4液晶溶液性质、PPTA液晶纺丝工艺以及纤维热处理工艺的研究工作,为能够制备出高性能的PPTA纤维及其产业化作出一点微薄的贡献。要纺制出高强度、高模量的PPTA纤维,制备出相对分子质量较高PPTA聚合体是关键因素之一。本论文探索在N-甲基吡咯烷酮(NMP)/氯化钙(CaCl2)和N-乙基吡咯烷酮(NEP)/CaCl2两种溶剂体系中,单体配比、单体浓度、溶剂体系含水量、反应初始温度、氯化钙添加量、对苯二甲酰氯(TPC)单官能度及纯度等诸多因素对低温溶液缩聚制备PPTA的影响,确定基本工艺条件。在两种溶剂体系中以及添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后,缩聚反应均为二级反应,添加PVP提高了PPTA在聚合溶剂体系中的溶解性能,加快了反应速度,不会改变PPTA的化学结构、结晶性能和纯度。采用了双螺杆挤出机作为主反应器进行了TPC溶液进料连续化生产工艺的探索。TPC溶液进料法较易精确计量,并可以采用啮合同向旋转的双螺杆作为主反应器,连续化制备较高分子量的PPTA。TPC二次投料量、TPC溶液浓度、溶解温度、放置时间、预缩聚反应温度、主反应温度都是影响PPTA聚合体比浓对数粘度(ηinh)的关键因素。调节螺纹结构组合、螺杆的转速对停留时间和剪切速率及混合作用有很大影响。溶液性质的研究是确定纺丝工艺的基础。通过热台偏光显微镜观察PPTA溶解过程是先溶胀后溶解。在一定的溶解条件下,PPTA溶液会出现液晶现象,在剪切作用下液晶现象更加明显。测定了不同条件下PPTA液晶溶液的阻塞系数及其树脂的降解率。溶解PPTA时应当尽量选用浓度为100%的浓硫酸,硫酸浓度较低时,溶解能力下降,阻塞系数变大。在PPTA的溶解过程中溶解时间越长,阻塞系数(kw)就越小,在18%-19%的浓度范围内,浓度对阻塞系数的影响不大。适当提高PPTA树脂在浓硫酸中的质量分数有利于提高其热稳定性。在溶解过程中PPTA随溶解时间的增长、溶解温度的升高,降解率增大。采用双螺杆溶解有利于溶解温度的精确控制和防止溶液局部过热。双螺杆的机械剪切作用会使PPTA发生降解,转速越高,降解越快。半定量计算了溶解过程对PPTA树脂化学结构的影响。通过DSC差示扫描量热仪对PPTA液晶溶液进行的表征发现采取先升温再降温再升温的过程得到的各相同性向各相异性转变温度更为准确。升温时吸热峰均随PPTA的质量分数和分子量的升高向高温移动。当PPTA质量分数未达到19.5%时其溶液的熔融峰和各相同性向各相异性转变峰完全重合在其熔融过程中同时伴随着相转变;反之,相转变过程在高于熔融温度下进行。研究了PPTA/H2SO4和PPTA/H2SO4/SWNTs液晶溶液体系的动态流变性质。PPTA-H2SO4液晶溶液是典型的切力变稀流体,随剪切频率的升高溶液的复数黏度迅速降低,损耗模量和损耗角正切tanδ逐渐升高并趋于缓慢增加,储能模量曲线几乎不变化。复数黏度、储能模量、损耗模量、损耗角正切随着溶液中聚合体质量分数和分子量的增加曲线上移,随着温度的提高而下移。PPTA-H2SO4液晶溶液满足Cross-Williamson方程,通过拟合得到零切黏度和松弛时间都随溶液质量分数的升高、温度的降低、PPTA分子量增加而上升。PPTA-H2SO4液晶溶液有很高的粘流活化能(ΔEη),ΔEη随着溶液中PPTA质量分数和分子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大。纯化后的单壁碳纳米管(SWNTs)羧酸含量明显增加,-CH不对称弯曲振动峰,-CH2-对称伸缩振动峰,-CH2-不对称伸缩振动峰均消失。PPTA/SWNT/H2SO4溶液体系存在明显向列型液晶现象。单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与复数粘度的非单调性变化,复数粘度随单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增加而增加,当单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大于0.1wt%复数粘度迅速下降,超过0.2wt%时又再次上升。PPTA/SWNT/H2SO4溶液复数粘度在整个扫描频率范围内和不同温度下存在典型的切力变稀现象。溶液的复数黏度随剪切频率的升高迅速下降。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单壁碳纳米管质量分数的溶液中,在对数坐标系中复数粘度和剪切频率之间的斜率基本相同为-0.91。DSC扫描发现在75℃到85℃之间PPTA/SWNT/H2SO4溶液体系存在固态向液态的转变和各向同性向向列相的多重转变。PPTA/SWNT/H2SO4液晶溶液满足Cross-Williamson方程,通过拟合得到零切黏度和松弛时间都随溶液质量分数的升高、温度的降低而上升。PPTA/SWNT/H2SO4液晶溶液有很高的粘流活化能,ΔEη随着溶液中PPTA质量分数和分子量的增大而略有增大。通过使用双螺杆进行快速溶解,得到PPTA液晶纺丝原液,采用干喷湿纺的方法制备出高强度、高模量、品质均匀稳定的PPTA纤维。分别将均匀设计法应用于PPTA纺丝和热处理工艺中,将断裂强度作为质量指标,考察了喷出速度、拉伸倍数和纺丝速度对其影响;将初始模量作为质量指标,考察了张力、热处理温度和停留时间对其影响。计算得到的回归方程经过残差分析可知该方程可靠性较高。利用SUMT外点法寻优,计算得到PPTA纺丝最佳工艺条件为:x1=26.68m/min; x2=7.76; x3=208.34m/min;y1=35.67 cN/dtex; PPTA纤维热处理最佳工艺条件为:x1=20 g/dtex; x2=300℃;x3=78.5s;y2=1548.6cN/dtex。通过对PPTA纤维的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发现PPTA纤维存在两个次级转变和一个主转变。由于PPTA大分子链上与主链连接的小基团较少,因此γ转变并不明显;在226.8℃由于主链上-CO-NH-键的局部运动,发生冷结晶,有明显的β转变;在392.4℃有明显的玻璃化主转变。本论文研究主要有以下创新点:(1)在NEP/CaCl2溶剂体系成功制备出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树脂。(2)探索了溶剂体系含水量、TPC单官能度及纯度对低温溶液缩聚制备PPTA的影响。(3)通过添加无毒的PVP增加溶剂体系的溶解能力,提高聚合产物的相对分子质量。(4)采用了双螺杆挤出机作为主反应器进行了TPC溶液进料连续化生产,制备出了高相对分子质量的PPTA树脂,为产业化连续生产奠定基础。(5)采用动态流变仪对PPTA/H2SO4和PPTA/H2SO4/SWNTs液晶溶液体系的流变性质进行了研究。并采用Cross-Williamson方程对流变数据进行拟合计算。(6)通过使用双螺杆进行快速溶解,得到PPTA液晶纺丝原液,采用干喷湿纺的方法制备出高强度、高模量、品质均匀稳定的PPTA纤维,为产业化连续生产奠定基础。(7)利用均匀设计法建立的回归模型,对PPTA纺丝过程中喷出速度、拉伸倍数、卷绕速度这三个主要条件进行了优化;对热处理过程中热处理温度、停留时间、外加张力这三个主要条件进行了优化。(8)对PPTA纤维的动态热机械性能进行了分析。
王怡峰[10](2014)在《汽油燃料替代混合物低温燃烧机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简化动力学模型耦合三维CFD(FIRE)数值模拟为主要手段,通过结合试验研究,对汽油燃料缸内直喷PPC燃烧模式的燃烧机理进行了研究,详细分析了汽油替代燃料组分的氧化过程以及有害排放物生成的详细细节。本文首先使用不同汽油替代混合物包括PRF87、PRF93、TRF25和TRF+二异丁烯,与真实的汽油进行了对比试验研究,其进气氧浓度从0%变化到发动机失火,并详细对比了汽油及四种替代燃料在不同负荷和EGR率下的着火滞燃期、主燃烧相位以及主要排放物。结果表明,PRF87和PRF93的燃烧和排放特性都不能与真实汽油相匹配,在中等负荷时,TRF25的特性与汽油燃料匹配得较好;但在小负荷下工况并不吻合。TRF/二异丁烯的燃烧和排放特性能与汽油较好地吻合,可以在汽油PPC燃烧模式下作为汽油替代燃料来使用。我们进一步以TRF+二异丁烯为对象,构建了该替代燃料混合物的半详细反应动力学模型。该模型以正庚烷和异辛烷的骨干机理为蓝本,并添加进了甲苯和二异丁烯的详细反应机理。我们还借助了量子化学模拟的手段对甲苯和二异丁烯的某些重要反应进行了计算,更新和完善了部分的反应速率参数。另外机理中系统地考虑了燃料组分间的交叉反应。最终获得了一个由473种物质,1267个反应组成的半详细动力学机理,并将该机理和激波管、层流燃烧火焰和HCCI发动机的实验结果进行了验证,总体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校正结果。我们又开发了一种集合了多种常用简化方法的动态的机理简化策略,并利用该策略将构建的TRF+二异丁烯半详细机理简化成了由92种组分和309个反应构成的简化机理,并将该机理的预测性能与原半详细机理以及激波管、层流燃烧火焰和HCCI发动机的实验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该简化机理不仅在一个较为宽广的温度、压力和当量比范围很好地预测了燃料的自燃着火和熄火性能并且也很好地预测了Fuel-b在不同温度下层流燃烧速度随当量比的变化趋势的实验结果。最后,本文将该简化机理与三维CFD流体力学代码相耦合,并以EGR率为20%的试验工况为例,对汽油缸内直喷PPC燃烧过程以及有害排放物的生成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在正庚烷的氧化过程中出现了OC7H13O2H相对于C7H15-1、C7H15OO和C7H14OOH在反应时序上的滞后,这是由于出现了“负温度系数”现象的干扰,即第一次加氧产物的裂解和二次加氧过程之间的竞争关系。甲苯首先发生脱氢反应形成苄基,由于苄基的反应活性低且脱氢过程消耗了很多自由基,导致整个反应系统的氧化变慢。二异丁烯主要则是通过脱氢反应首先生成JC8H15-a,而后进一步分解为iC4H7和iC4H8。另外仅有20%的二异丁烯会通过Waddington机理被消耗,与传统均质低温氧化过程有所不同。
二、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续)(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续)(论文提纲范文)
(2)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理论与室内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说明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能源现状 |
1.1.2 油页岩及特征 |
1.1.3 油页岩的储量及开采意义 |
1.2 国内外油页岩热解的研究现状 |
1.2.1 油页岩热分析及动力学研究现状 |
1.2.2 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理化特性研究现状 |
1.3 油页岩资源开采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1.3.1 油页岩地表干馏技术现状 |
1.3.2 油页岩原位转化技术现状 |
1.4 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5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
1.5.1 研究内容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油页岩的热解及动力学分析 |
2.1 引言 |
2.2 油页岩的热重实验 |
2.2.1 油页岩样品及制备 |
2.2.2 实验内容 |
2.2.3 油页岩表征及热重实验程序 |
2.3 油页岩基本物理化学特征 |
2.4 油页岩的热解过程分析 |
2.4.1 升温速率对油页岩热解过程的影响 |
2.4.2 颗粒粒径对油页岩热解过程的影响 |
2.4.3 样品量对油页岩热解过程的影响 |
2.4.4 气氛对油页岩热解过程的影响 |
2.5 油页岩热解动力学分析 |
2.5.1 动力学参数求解方法 |
2.5.2 油页岩热解/燃烧的活化能及讨论 |
2.6 本章小节 |
第3章 块状油页岩的热解实验及孔隙结构的演化 |
3.1 引言 |
3.2 块状油页岩的热解实验及表征 |
3.2.1 油页岩样品及制备 |
3.2.2 实验参数设置及步骤 |
3.2.3 油气产物及固体残渣的表征方法 |
3.3 热解过程分析 |
3.4 油气产物分析 |
3.5 固体残渣的化学成分及结构的演化 |
3.5.1 元素分析 |
3.5.2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分析 |
3.5.3 X 射线衍射(XRD)分析 |
3.6 固体残渣的物理结构的演化 |
3.6.1 扫描电镜分析 |
3.6.2 氮气吸附试验 |
3.6.3 压汞分析 |
3.6.4 孔隙率和渗透率 |
3.7 油页岩/固体残渣孔隙表面分形特征研究 |
3.7.1 氮气吸附测试的分形 FHH 模型 |
3.7.2 压汞试验的分形 Zhang–Li 模型 |
3.7.3 计算结果分析 |
3.8 本章小节 |
第4章 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实验及原理探讨 |
4.1 引言 |
4.2 局部化学法热解实验及室内试验装置 |
4.2.1 油页岩样品 |
4.2.2 室内试验装置 |
4.2.3 实验步骤 |
4.2.4 实验分析 |
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3.1 热重(TG)、微商热重(DTG)和差示扫描量热(DSC)分析 |
4.3.2 油页岩的自裂解实验 |
4.3.3 油页岩自裂解的时间间断实验 |
4.3.4 油页岩的无氧热解实验 |
4.3.5 气道的长短对反应峰面的影响 |
4.4 产物分析 |
4.5 原理探讨 |
4.6 本章小节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氟化物逸出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2 文献综述 |
2.1 白云鄂博含氟铁精矿 |
2.1.1 白云鄂博矿 |
2.1.2 白云鄂博含氟铁精矿 |
2.1.3 白云鄂博铁精矿氟逸出的形态 |
2.2 氟化物的性质 |
2.2.1 氟资源 |
2.2.2 氟化物的性质 |
2.3 工业生产中氟化物的逸出行为 |
2.3.1 氟碳铈矿焙烧过程中氟的行为 |
2.3.2 保护渣中氟化物的逸出及影响因素 |
2.3.3 砖瓦生产中氟化物逸出特性 |
2.3.4 燃煤过程中氟化物生成机理 |
2.4 本论文的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2.4.1 论文的研究目的 |
2.4.2 论文的主要内容 |
3 简单氧化物与氟化钙相互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
3.1 简单氧化物与氟化钙作用的热力学计算 |
3.1.1 标准状态下氟化物的生成 |
3.1.2 非标准状态下氟化物的生成 |
3.2 简单氧化物与氟化钙的相互作用 |
3.2.1 K_2CO_3-CaF_2体系 |
3.2.2 NaCO_3-CaF_2体系 |
3.2.3 SiO_2-CaF_2体系 |
3.2.4 其他组分与CaF_2的相互作用 |
3.3 本章小结 |
4 白云鄂博铁精矿脉石与萤石的相互作用 |
4.1 含钾长石体系 |
4.1.1 天然钾长石 |
4.1.2 天然钾长石-萤石体系 |
4.1.3 天然钾长石-萤石-CaO体系 |
4.2 含钠辉石体系 |
4.2.1 天然钠辉石 |
4.2.2 天然钠辉石-萤石体系 |
4.2.3 天然钠辉石-萤石-CaO体系 |
4.3 本章小结 |
5 白云鄂博铁精矿脉石组分对氟碳铈矿的脱氟作用 |
5.1 氟碳铈矿的分解 |
5.2 SiO_2对氟碳铈矿中氟逸出的作用 |
5.3 氟碳铈矿与K_2O和Na_2O的相互作用 |
5.4 本章小结 |
6 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氟逸出率的影响因素 |
6.1 焙烧温度对氟逸出率的影响 |
6.2 碱度对氟逸出率的影响 |
6.3 焙烧时间对氟逸出率的影响 |
6.4 SiO_2含量对氟逸出率的影响 |
6.5 MgO含量对氟逸出率的影响 |
6.6 氟逸出率影响因素正交实验研究 |
6.6.1 氟逸出率的极差分析 |
6.6.2 氟逸出率的方差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7 水蒸气对白云鄂博铁精矿氟化物逸出的影响 |
7.1 氟化物与水蒸气作用的热力学分析 |
7.2 水蒸气对白云鄂博铁精矿脉石组分氟化反应的作用 |
7.3 水蒸气对含萤石铁精矿氟化物逸出的影响 |
7.3.1 含萤石白云鄂博铁精矿的差热热重分析 |
7.3.2 水蒸气对含萤石铁精矿氟化物逸出的影响 |
7.3.3 水蒸气对含氟碳铈矿铁精矿氟化物逸出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8 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氟化反应动力学研究 |
8.1 热分析动力学分析方法的选择 |
8.1.1 动力学方程 |
8.1.2 动力学模型的建立 |
8.1.3 最概然机理函数的确定 |
8.2 天然钾长石-CaF_2体系的动力学分析 |
8.2.1 升温速率对氟化反应的影响 |
8.2.2 最概然机理函数的确定 |
8.3 天然钠辉石-CaF_2体系的动力学分析 |
8.3.1 升温速率对氟化反应的影响 |
8.3.2 最概然机理函数的确定 |
8.4 焙烧过程钾长石与萤石之间的扩散行为 |
8.5 本章小结 |
9 全文总结 |
9.1 主要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及在学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4)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气体钻井地层—井筒耦合全瞬态流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气体钻井研究现状 |
1.2.2 井筒气体瞬态流动 |
1.2.3 地层-井筒耦合流动 |
1.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第2章 井筒内气体瞬态流动分析 |
2.1 井筒内气体瞬态流动数学模型建立 |
2.1.1 气体钻井井筒气体流动物理模型 |
2.1.2 气体钻井井筒流动假设条件 |
2.1.3 气体钻井井筒流动数学模型建立 |
2.2 井筒内气体稳态流动模型求解 |
2.2.1 井内气体稳定流动计算 |
2.2.2 钻头压力降 |
2.3 井筒内气体瞬态流动模型求解 |
2.3.1 气体钻井井内流道的离散化 |
2.3.2 气体流动方程的特征线法 |
2.3.3 气体流动方程的有限差分法 |
2.3.4 流体力学方程组的定解条件 |
2.4 考虑能量方程的井筒内气体瞬态流动 |
2.4.1 考虑能量方程的井筒内气体瞬态流动数学模型建立 |
2.4.2 考虑能量方程的井筒内气体瞬态流动数学模型求解 |
2.4.3 数学模型求解方法 |
2.5 算例分析 |
2.5.1 A井全井筒流体瞬态变化规律 |
2.5.2 不同注气量井筒气体瞬态流动数值模拟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圆盘裂缝气体瞬态流动规律 |
3.1 裂缝储集空间研究 |
3.1.1 裂缝成因 |
3.1.2 裂缝产状 |
3.1.3 裂缝宽度和开度 |
3.1.4 裂缝形状 |
3.2 圆盘瞬态流动模型的建立 |
3.2.1 三维圆盘裂缝瞬态流动模型的推导 |
3.2.2 三维圆盘裂缝瞬态流动模型 |
3.3 等温圆盘瞬态流动模型的求解 |
3.3.1 物理模型及假设条件 |
3.3.2 数学模型建立并求解 |
3.4 考虑能量方程的圆盘瞬态流动模型 |
3.4.1 物理模型及假设条件 |
3.4.2 数学模型建立并求解 |
3.4.3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地层供给源项圆盘裂缝流动规律 |
4.1 气体渗流模型 |
4.1.1 气体基本渗流规律 |
4.1.2 基质向圆盘裂缝渗流模型 |
4.2 等温基质-裂缝耦合瞬态流动模型 |
4.2.1 物理模型及假设条件 |
4.2.2 建立并求解数学模型 |
4.3 考虑能量方程的基质渗流-裂缝流动耦合模型 |
4.3.1 物理模型及假设条件 |
4.3.2 数学模型建立并求解 |
4.4 算例分析 |
4.4.1 基质供给源项裂缝瞬态流动规律 |
4.4.2 能量方程对流动规律影响 |
4.4.3 不同基质渗透率K对耦合流动规律的影响 |
4.4.4 不同裂缝半径长度r_e对耦合流动规律的影响 |
4.4.5 不同裂缝开度L_f对耦合流动规律的影响 |
4.4.6 裂缝出口处压力变化对耦合流动规律的影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考虑能量方程的基质-圆盘缝-井筒耦合流动 |
5.1 数学模型建立并求解 |
5.1.1 物理模型及假设条件 |
5.1.2 数学模型建立并求解 |
5.2 算例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5)啁啾脉冲频域干涉及其在冲击波测量上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冲击波测试技术研究进展 |
1.3 频域干涉技术研究进展 |
1.4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2章 啁啾脉冲频域干涉的相移重建研究 |
2.1 引言 |
2.2 强激光驱动冲击波测量理论 |
2.2.1 一维平面冲击波模型 |
2.2.2 强激光在金属材料中驱动冲击波的测量方法 |
2.2.3 冲击波的啁啾脉冲频域干涉测量原理 |
2.3 频谱干涉条纹的相移重建研究 |
2.3.1 频谱条纹数据截短对相移重建的影响 |
2.3.2 频谱条纹的小波变换解谱研究 |
2.3.3 小波变换与傅里叶变换解谱的比较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线性啁啾脉冲啁啾系数的频域干涉测量研究 |
3.1 引言 |
3.2 线性啁啾脉冲的产生 |
3.3 频域干涉测量啁啾系数的解析理论 |
3.4 频域干涉测量啁啾系数的数值分析 |
3.4.1 待测啁啾脉冲波形的影响 |
3.4.2 待测啁啾脉冲脉宽的影响 |
3.4.3 参考脉冲啁啾的调制作用 |
3.5 频域干涉测量啁啾系数的实验研究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啁啾脉冲频域干涉测量冲击波作用下铝膜自由面位移的实验研究 |
4.1 引言 |
4.2 激光驱动冲击波及啁啾脉冲频域干涉超快诊断的实验系统建立 |
4.3 激光在铝材料中驱动冲击波实验 |
4.3.1 铝膜自由面位移的测量 |
4.3.2 铝膜自由面速度的提取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新型冲击波超快诊断系统的设计研究 |
5.1 引言 |
5.2 超快时间分辨的啁啾脉冲速度干涉仪 |
5.2.1 速度干涉仪物理模型 |
5.2.2 啁啾脉冲速度干涉仪设计 |
5.2.3 测速过程的模拟研究 |
5.3 大量程的扫描频域干涉仪 |
5.3.1 扫描频域干涉仪原理 |
5.3.2 扫描频域干涉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3 采样时间对测量精度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多项式优化及其在传染病模型中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意义 |
1.4 论文的研究内容与结构 |
1.5 研究方法 |
1.6 本章小结 |
第2章 预备工作 |
2.1 与实闭域有关的基本定理 |
2.2 实代数集与半代数集 |
2.3 实数域的非标准扩张(非阿基米德扩张) |
2.4 与吴方法有关的基本概念与事实 |
2.5 半代数集的严格临界点与强临界点 |
2.6 捕获实代数集中强临界点的算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计算有理单元表示及其在优化中初步应用 |
3.1 零维系统的有理单元表示与有关概念 |
3.2 理论方面的相关结论 |
3.3 计算有理单元表示族的算法 |
3.4 一个初步应用——计算一类多元多项式的全局最小值 |
3.5 有关实例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判定多项式的半正定性的新方法 |
4.1 已有工作的回顾 |
4.2 多项式的正则列及其相关事实 |
4.3 关于半正定多项式的有关结果 |
4.4 判断多项式的半正定性的新算法 |
4.5 有关实例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多元多项式的全局优化问题 |
5.1 预备工作 |
5.2 精确地计算全局下确界 |
5.3 判定全局下确界的可达性 |
5.4 有关实例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全局最小值点及其组成的半代数连通分支 |
6.1 最小值点所组成的半代数连通分支 |
6.2 有理单元表示的标准化 |
6.3 在每个半代数连通分支中捕获至少一个最小值点 |
6.4 两个实例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多元有理函数的全局优化问题 |
7.1 与有理函数全局下确界有关的一些结果 |
7.2 精确地计算有理函数的全局下确界 |
7.3 有关实例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等式约束下的多项式优化 |
8.1 正则零点与修正结式 |
8.2 捕获多项式的约束下确界 |
8.2.1 特殊情形— infV( f : H)可达到 |
8.2.2 一般情形 |
8.3 两个实例 |
8.4 本章小结 |
第9章 在传染病模型中的应用 |
9.1 控制论中一些基本概念与结论 |
9.2 传染病模型的建立 |
9.3 SIR 传染病模型的吸引域估计 |
9.4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与展望 |
10.1 研究工作总结 |
10.2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10.3 研究工作的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8)马蹄沟煤矿地下气化开采覆岩移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Extended Abstract |
目录 |
Contents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5 本文的主要创新点 |
2 马蹄沟煤矿地下气化开采覆岩地质特征 |
2.1 气化采区概述 |
2.2 试验气化炉布置及地质概况 |
2.3 覆岩地质特征 |
2.4 地下气化试验开采情况 |
2.5 本章小结 |
3 地下气化燃空区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 |
3.1 热传导基础理论及 Laplace 解法 |
3.2 燃空区围岩非稳态热传导 |
3.3 燃空区围岩温度场分布规律 |
3.4 本章小结 |
4 热弹性基础梁模型及解析解 |
4.1 热弹性基础梁模型 |
4.2 热弹性基础梁挠度微分方程 |
4.3 单层热弹性基础梁求解 |
4.4 双层热弹性基础梁求解 |
4.5 顶板极限跨距计算预测 |
4.6 本章小结 |
5 地下气化围岩热力耦合数值模拟 |
5.1 热力耦合基本方程 |
5.2 数值模拟方法 |
5.3 燃空区围岩单独温度场数值模拟 |
5.4 燃空区围岩热力耦合数值模拟 |
5.5 本章小结 |
6 地下气化开采覆岩移动与地表沉陷实测研究 |
6.1 气化炉上覆地表概述 |
6.2 地表岩移观测站设计 |
6.3 观测资料的整理和参数计算 |
6.4 地下气化炉燃空区物探 |
6.5 现场实测与理论计算和数值模拟结果对比 |
6.6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对位芳纶产业化关键新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绪论 |
1 前言 |
2 PPTA聚合技术研究进展 |
2.1 溶液聚合 |
2.2 界面聚合 |
2.3 气相聚合 |
2.4 微波辐射聚合法 |
3 PPTA溶液性质的研究进展 |
4 PPTA纤维制备技术的研究进展 |
4.1 干喷-湿纺液晶纺丝 |
4.2 聚合反应溶液直接纺丝 |
5 PPTA纤维的结构与性能 |
6 PPTA纤维的应用 |
6.1 在航天航空领域的应用 |
6.2 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 |
6.3 在体育领域的应用 |
6.4 在防护方面的应用 |
7 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8 本论文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PTA低温溶液缩聚工艺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 实验过程 |
2.3 测试方法及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反应时间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2 缩聚反应级数和速率常数测定 |
3.3 单体摩尔比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4 单体摩尔浓度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5 初始反应温度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6 聚合体系中的水份含量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7 吡啶添加量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8 氯化钙添加量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9 TPC单官能团及纯度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10 PVP K-30用量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11 PVP K-30的加料时间对PPTA对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12 PVP K-30对PPTA的化学结构的影响 |
3.13 PPTA的灰分测定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TPC溶液进料连续化缩聚法制备PPTA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主反应设备 |
2.2 原料 |
2.3 典型的TPC溶液进料法制备PPTA的过程 |
2.4 测试方法及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TPC二次投料量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2 TPC溶液浓度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3 TPC溶解温度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4 TPC溶液放置时间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5 螺纹结构对停留时间及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6 预缩聚反应温度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7 主反应温度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3.8 螺杆转速对PPTA比浓对数粘度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PPTA-H_2SO_4液晶溶液性质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PPTA相关参数的测定 |
2.3 PPTA的溶解实验 |
2.4 偏光热台显微镜观测 |
2.5 PPTA-H_2SO_4溶液阻塞系数的测定 |
2.6 PPTA溶液的DSC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溶液的液晶现象 |
3.2 溶解温度对阻塞系数的影响 |
3.3 溶液浓度对阻塞系数的影响 |
3.4 硫酸浓度对阻塞系数的影响 |
3.5 溶解温度对溶液降解的影响 |
3.6 溶液质量分数对溶液降解的影响 |
3.7 硫酸浓度对溶液降解的影响 |
3.8 双螺杆的剪切作用对PPTA树脂降解的影响 |
3.9 PPTA在浓硫酸中溶解对其化学结构的影响 |
3.10 PPTA热重分析 |
3.11 升温次数对PPTA-H_2SO_4溶液DSC结果的影响 |
3.12 质量分数对PPTA-H_2SO_4溶液DSC结果的影响 |
3.13 PPTA分子量对其溶液DSC结果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PPTA/SWNTs/H_2SO_4液晶溶液流变性质及其热性能的研究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实验原料及设备 |
2.2 碳纳米管纯化 |
2.3 PPTA的溶解实验 |
2.4 偏光热台显微镜观测 |
2.5 PPTA溶液的DSC测试 |
2.6 PPTA溶液的流变性能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溶液质量分数对流动性的影响 |
3.2 聚合体分子结构参数对溶液流变性质的影响 |
3.3 碳纳米管的纯化结果分析 |
3.4 PPTA溶液的液晶现象 |
3.5 SWNTs对PPTA液晶溶液的流变性能的影响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均匀设计对PPTA纺丝及热处理工艺的优化 |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原料及仪器设备 |
2.2 PPTA聚合体的纺丝过程 |
2.3 热处理工艺设备 |
2.4 纤维纤度的测试 |
2.5 纤维力学性能的测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纺丝工艺条件的试验结果处理与优化条件确定 |
3.2 热处理工艺条件的试验结果处理与优化条件确定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第七章 PPTA的热性能分析 |
1 前言 |
2 实验 |
2.1 热重分析 |
2.2 动态力学热分析 |
3 结果与讨论 |
3.1 热分解动力学的理论基础 |
3.2 材料动态力学性能理论基础 |
3.3 气氛对热分解动力学的影响 |
3.4 升温速率β对热分解动力学的影响 |
3.5 热老化寿命的测定 |
3.6 PPTA纤维动态力学热分析 |
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结论 |
博士在读期间发表的论文和专利 |
致谢 |
(10)汽油燃料替代混合物低温燃烧机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图清单 |
表清单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柴油机新型燃烧方式的提出 |
1.3 汽油替代燃料的实验和反应动力学研究概述 |
1.3.1 汽油替代燃料试验研究概述 |
1.3.2 汽油替代燃料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发展概述 |
1.4 本课题的提出 |
1.5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及其内容 |
第二章 汽油替代燃料发动机台架试验研究 |
2.1 汽油替代燃料组分选取的原则 |
2.2 试验装置 |
2.2.1 试验台架 |
2.2.2 试验发动机 |
2.2.3 试验用主要仪器设备 |
2.3 汽油与PRFs参考燃料的对比 |
2.3.1 燃烧过程与滞燃期的对比 |
2.3.2 汽油和三种基本参考燃料燃烧产物的对比 |
2.4 加入二异丁烯的影响 |
2.4.1 对着火滞燃期和主放热时刻(CA50)的影响 |
2.4.2 二异丁烯对替代燃料排放特性的影响 |
2.5 汽油替代燃料发动机台架对比实验的化学动力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汽油替代燃料混合物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3.1 TRF+二异丁烯四元汽油替代燃料半详细化学动力学模型的构建 |
3.1.1 正庚烷和异辛烷的化学动力学子模型的建立 |
3.1.2 甲苯的化学动力学子模型的建立 |
3.1.3 二异丁烯的详细化学动力学子模型的建立 |
3.1.4 交叉反应的动力学子模型的建立 |
3.2 汽油替代燃料半详细化学动力学模型的验证 |
3.2.1 不同工况下与激波管试验的比较 |
3.2.2 不同工况下层流燃烧速率的校正 |
3.2.3 HCCI发动机燃烧过程模拟的校正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复杂化学反应动力学机理的综合简化策略的开发 |
4.1 化学动力学机理简化方法研究的现状 |
4.2 机理简化算法的结构以及机理简化程序的步骤 |
4.2.1 基于误差传递的直接相关图法的基本原理 |
4.2.2 基于浓度敏感性矩阵的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4.2.3 种族遗传算法的基本原理及基于种族遗传算法的动力学模型优化 |
4.3 针对反应机理简化和速率参数优化过程定义的全局误差函数 |
4.4 反应机理简化及反应速率参数优化的具体过程和步骤 |
4.5 汽油替代燃料简化机理的校正以及对结果的讨论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汽油替代燃料混合物PPC燃烧过程的化学反应机理分析 |
5.1 计算模型介绍 |
5.1.1 湍流模型 |
5.1.2 喷雾破碎模型 |
5.1.3 FIRE与CHEMKIN软件的耦合 |
5.2 汽油PPC燃烧过程的模型校正 |
5.3 汽油PPC燃烧机理分析 |
5.3.1 正庚烷反应过程的分析 |
5.3.2 异辛烷反应过程的分析 |
5.3.3 甲苯反应过程的分析 |
5.3.4 二异丁烯反应过程的分析 |
5.3.5 重要中间产物的反应过程分析 |
5.3.6 主要排放产物的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及工作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创新点说明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续)(论文参考文献)
- [1]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J]. 林星. 数学通报, 1962(03)
- [2]局部化学法热解油页岩的理论与室内试验研究[D]. 白奉田. 吉林大学, 2015(08)
- [3]白云鄂博铁精矿焙烧过程氟化物逸出机理研究[D]. 张芳. 北京科技大学, 2015(09)
- [4]深层致密砂岩储层气体钻井地层—井筒耦合全瞬态流动规律研究[D]. 刘佳洁.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3)
- [5]啁啾脉冲频域干涉及其在冲击波测量上的应用研究[D]. 范伟.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4(02)
- [6]多项式优化及其在传染病模型中应用[D]. 肖水晶. 南昌大学, 2014(02)
- [7]学习微商与不定积分(续)[J]. 林星. 数学通报, 1962(04)
- [8]马蹄沟煤矿地下气化开采覆岩移动规律研究[D]. 辛林. 中国矿业大学, 2014(04)
- [9]对位芳纶产业化关键新技术及其机理的研究[D]. 曹煜彤. 东华大学, 2010(09)
- [10]汽油燃料替代混合物低温燃烧机理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D]. 王怡峰. 天津大学, 201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