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接成像印刷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崔晓萌[1](2013)在《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印刷是一门古老的工业技术,其产品承载了图文信息供人们阅读品鉴。从物理形式上看,印刷品是承载所要传递信息的载体,从作用上讲,它是信息传递的一种途径,而从传播信息的方式上说,供人阅读观赏的印刷品又是一种视觉产品,概括地说,印刷技术是一门古老的视觉信息传播技术。随着印刷技术与计算机及现代通信技术的有机结合,印刷已经进入了数字输入、处理、存储、传递及控制的全数字流作业时代,应用的典型代表就是数字印刷技术。数字印刷是一个完全数字化、网络化的生产流程,其核心是利用网络资源整合信息,实现集约化生产,以促进先进设备、技术和市场的融合;同时数字印刷实现了短版、可变数据、个性化印刷,可以很好的满足市场对提供信息按需化服务的要求。技术的不断发展已经使通过各种工艺生产的印刷图文复制水平得到普遍提高,客户不会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给予一味的妥协。随着数字印刷过程控制系统化、集成化、智能化发展,其质量控制已不仅仅是以“量测”为手段的工艺问题,而上升为一种以“视觉”为目标,基于数据回馈与系统控制的质量优化问题。在我国,数字印刷技术的应用发展十分迅速,与此不相称的是,目前生产型高端数字印刷设备仍然主要依赖进口。为扭转这种局面,有必要对数字印刷的核心技术进行研究,为数字印刷设备的自主研发提供理论基础。本研究的核心目标是为数字印刷设备质量控制系统设计与性能优化提供理论基础与分析模型。本文抓住数字印刷的技术特点,针对数字印刷设备开发与应用对质量控制技术的不同需求,开展了有关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控制理论与方法的研究工作。文中首先分析了现有印刷质量理论体系自身缺陷以及它在数字印刷领域应用的不适应性,确定了首先完善质量理论体系整体性的研究思想,其后,围绕本文的主要研究目标,通过对成像过程建模的方法,搭建了从数字印刷设备到质量评价的双向映射质量模型框架,并进一步提出了基于MTF的质量回馈增强算法。主要创新之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梳理了印刷质量的相关概念,分析了印刷图像质量与图像质量之间的联系,为将图像质量理论引入印刷图像质量研究找到了理论依据,建立了基于Engeldrum图像质量环的数字印刷质量基础理论框架。2.提出了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理论,通过对数字印刷成像过程数学分析,建立了基于影响因素域的质量分析简化模型,并吸收国外学者在图像质量属性研究上的新成果,搭建了从数字印刷设备到质量评价的双向映射模型框架。3.围绕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特性、数字印刷质量检测仪器,呈色介质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数字印刷品耐储存性四个方面进行了数字印刷质量检测实验,对印刷图像质量属性检测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摸索和探讨。4.提出了通过控制系统进行图像输出质量优化的思想,开展了基于调制传递函MTF数的模拟实验,通过对图像滤波,频域卷积补偿与融合等处理方法,提高了图像的输出清晰度,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楚小庆[2](2018)在《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文中认为自20世纪以来,技术的发展深刻地影响着艺术形态的变化,艺术形态的变化也及时回应着技术的变化。论文以技术作为艺术形态发展脉络的参照系,以技术的变化历程为时间坐标,对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历史轨迹做了梳理,着力思考在这个轨迹中,技术对于艺术的深刻影响以及艺术对技术发展的回应。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及其规律问题的探讨和展开,是以技术与艺术两者之间的辩证发展和相互影响关系为理论基础,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三个维度予以分析概括,以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和展望归纳研究结论。论文从绪论到结论,是一条一以贯之的主线。绪论包括概念与范畴、目的与创新、思路与方法、研究现状分析四个部分,并由此作为铺垫,引出关于本研究选题的理论思考部分。第二章理论思考可归纳为四个方面,分别为:内在本质特征:关联、多元、辩证、统一,西方理论比较:三个主要流派,社会现实意义:重要性、复杂性、艺术学宏观视角,理论基点与关键问题:普遍性、特殊性与中国实践。整篇论文以此四个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立足点,展开了关于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和相互影响的论述、分析,其分析的脉络主干和主要依托为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对这一延续上下五千年的宏大进程,论文又一分为二的从两个方面展开客观分析,也即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以及艺术对技术的影响。从章节上,关于两者的关系和影响,分别从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形态变化与门类拓展、技术进步推动艺术创作领域的新变化、技术进步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这三个维度做了分析概括,而从具体的现象和形态领域梳理,则可分成以下八个方面,也即:艺术空间:文化生态与传统审美内涵变化,艺术语言:动态综合、主观体验与传播维度变化,艺术门类:新形态涌现、艺术扩容与门类拓展,艺术程式:作品呈现与欣赏场域、方式变化,艺术观念:作品创作工具、方法、观念变化,主客体关系:实践中作品创作与欣赏关系的变化,新艺术形式:与新技术环境融合共生,跨界整合:创作表现实践活动的新探索。以上述这八个方面较为详细的分析论述为基础,以前述四方面的理论思考为着眼点,以技术与艺术的历史发展进程为依托,以技术对艺术的作用与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的客观分析为关照和平衡尺度,论文经过上述系统的梳理、分析,得出了技术与艺术的共同未来与发展走向。对于技术与艺术共同未来具体内容的阐述,论文又从分析和展望两个方面具体入手,从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交互多元的文化景观三个方面做了深入地分析,从文化逻辑与美学观念、技术控制与文化自觉、审美理想与精神追求三个方面做了理论层面的宏观展望。在具体三点分析和三方面的展望之基础上,从上述六个方面的问题分析和阐述中得出核心观点,也即艺术审美活动的方向与精神文化坐标:以人为原点,携手传承与弘扬,创作生产技术与艺术相互协调统一的优秀作品。所以,全文结论为:技术与艺术共同携手面向美好未来。在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进程中,技术与艺术之间始终保持着密切的关联。技术进步虽然与艺术形态的发展变化之间并不存在直接的等同对应关系,但艺术自身又确实存在着对技术的依存关系。艺术作品既是技术之物,是技术支撑的具体呈现,与技术的进步发展密切相关,同时也是内在观念的显现和表达。在当代社会,技术进步对艺术的影响已拓展到艺术作品形式表现之外的广阔领域。技术从制作手段、材料载体、场景氛围和信息表达等方面对艺术作品形态的变化产生着影响。艺术则主要通过交流的方式、审美的途径、教化的功能、创意的驱动四个维度,展现着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所产生的促进作用。艺术折射了社会文化中人与社会之间不断调整着的相互关系;同样,技术在自身发展中也以人为原点,关注并解决上述问题。技术决定了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手段。技术不断延长和拓展着艺术创作的方式和手段,潜移默化地影响着艺术的思想、观念、方法,带来了艺术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欣赏者心理感知的变化,同时也带来了艺术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技术进步逐步改变着整个艺术生态,在艺术形式表现中促使产生了新的形式特征,生成了新的艺术形态,形成了新的艺术门类。技术进步推动着人、社会、自然三者的关系随之变化,不仅产生了新的社会文化形态,而且形成了对传统经典艺术创作和表现形式认识的提升,由此生成的艺术精神则进一步形成了对现实社会的文化引领。技术的不断进步赋予艺术创作和艺术作品不同的时代信息和技术特征。技术决定不同时代的艺术创作必然采用与之相应的方法与手段,并呈现出不同面貌;同时,技术变革更使隐含在艺术表象内部的艺术观念同步发生重要的变化。这在外部显现为创作工具、材料应用、表现载体以及创作手法的改变,在内部则折射出审美追求、认识方式与评价模式的变化。艺术创作的数字化和艺术作品的虚拟化,反映了技术进步影响下艺术创作对于新材料、新介质以及新的存在、传播方式的广泛运用,以及个人审美精神领域中一种新的生命体验的艺术表达。艺术的发展变化始终伴随着技术进步的步伐。技术不断以各种方式介入艺术创作并影响着艺术的形态,而在艺术创作和作品表现形式中,也无不凸显出技术在视觉体验、界面形态变化和不同维度改变等方面的作用。艺术作品形态的蜕变,受制于艺术观念的更新,更深层是技术在创作中推动作品外在形式表现变化与内在观念创新的体现。由于介质的改变以及艺术题材、外在形式等表现空间范畴的拓展,技术在实际上不断丰富着艺术的感知效果和体验维度;同时,人对技术的依赖程度有了明显提升,艺术场域依托于技术进步得到了极大扩展,作品创作和艺术精神都实现了对于原有地理空间、意识形态、文化习俗等主、客观隔阂的有效跨越。技术进步加速了不同艺术形态之间的跨界融合,顺应了高技术应用及其与有关艺术领域交叉融合的新趋向,各种文化艺术形式也由此获得了新的生命活力、拓展了新的存在空间,并日渐成为实现文化繁荣发展的基础性问题。历史上,艺术创作主体与技术进步之间始终是相互适应的。技术在客观物质层面超越和支撑着艺术特别是具体的创作实践活动,艺术则在主观精神层面努力突破着技术模式对艺术创意自由舒展的客观制约和技术理性思维的惯性束缚,同时,艺术还在用自身的创新和先锋思想在审美欣赏和价值判断等精神层面,实现着对社会的引领。在网络信息时代中,技术的进步与普及促使艺术创作中实际操作的入门条件降低,社会大众普遍成为艺术创作者和艺术欣赏者,并可在二者之间轻易实现转换。技术进步自然突破和消解了艺术作品的原有边界,艺术继而从精神层面扞卫和重构出作品自身新的审美形式边界,出现了艺术创作与欣赏、接受过程之间相互渗透、角色互换等互动发展的文化新景观。艺术是人类社会智慧的结晶,艺术作品的最高境界就是让艺术欣赏者发现自然山川的美、体会社会生活的美、感受精神心灵的美。在艺术作品中追求和体现真、善、美的精神境界,并以美感人、以文化人,最终提升社会大众的精神品格和审美境界,引领社会风尚是艺术的实践追求和文化价值的核心问题所在。在当前这个高新技术普遍应用的时代,大众文化的流行与普遍存在已成为社会发展过程中历史的必然。在技术给予我们更多帮助和机会的同时,我们着眼更多的应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精神的传承,以及对经典作品创作理念和艺术审美标准的坚守。以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为中心,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不仅会创造出精美的作品,而且会在现代化传媒和多元文化的融合交汇中,催生出以人为原点的理论价值体系。创作实践与理论评论的磨合、驱动,会共同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我们应以此培育国家文化软实力,提升社会文明水准,涵养国民艺术精神。我们在艺术实践活动中不断实现对于技术的规范、引导、超越、提升,就一定能够促使艺术最终成为引领和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持续动力,以及不断超越现实、启蒙思想、开创未来、实现美好社会生活的智慧源泉。
黄校军,陈广学,俞朝晖,李敏,郭蕊[3](2017)在《3D印刷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综述了柱透镜光栅印刷技术和微透镜光栅印刷技术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其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指出3D印刷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为3D微透镜光栅动态成像技术、高线数光栅印刷技术、纸基3D直印光栅技术,这3种印刷技术均面临其发展瓶颈,如何解决其发展瓶颈将是未来研究的重点。
王世勤[4](2009)在《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文中指出随着计算机技术、喷墨打印技术、高精度喷涂装置、超细染料制备等技术、装备和原料的不断发展、更新,明显地加速了数字印刷的工业化和实用化。在2008年德鲁巴国际印展会(Drupa)上,数字印刷成为最大的亮点,而喷墨数字印刷更成为亮点中的亮点。本文较全面地阐述了数字印刷和数字印刷技术,重点介绍了喷墨数字印刷技术和各种品牌的数字印刷机,并对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史瑞芝[5](2009)在《光栅立体印刷技术综述》文中研究表明近十年来,立体印刷技术得到了迅猛发展,在立体印刷理论、设备、软件平台和制作工艺技术的研究、市场开拓等方面均取得了显着成果,在印前图像制作、数据输出、印刷成图工艺和光栅材料等方面均有所突破,并开始步入数据化、规范化生产的轨道。本文阐述了立体成像的视差理论及像对立体成像法和光栅立体成像法的原理,回顾了立体成像技术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了光栅立体印刷技术过程及关键技术,并对该技术未来的发展进行了展望。
齐福斌[6](2010)在《浅析数字印刷一些概念及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异同——《印刷媒体技术手册》中有关数字印刷概念之解读(上)》文中研究表明关于数字印刷(Digital Printing)这个概念,目前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定义。有人认为,采用数字定义的图文页面进行的印刷技术就是数字印刷;也有人认为,直接将数字图像信息转移到承印物上的印刷技术叫做数字印刷。本文阐述了作者对数字印刷的认识以及对目前需要明确和澄清的问题的看法,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刊将分两期刊登此文,以期引起行业的讨论,及早确定统一的数字印刷的概念。
马亚丹[7](2019)在《新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重金属和农残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文中指出针对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对环境与身体健康带来极大的危害,开展新型检测方法对重金属与农残的快速检测和识别研究,具有实际需求和学术意义。近年来,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通过等离子体共振效应展现出丰富的特征指纹信息,在生物医药、环境监测、食品安全等领域应用愈加广泛。目前,SERS技术通过构建新型纳米探针是拉曼分析主要研究热点之一,使其以高灵敏度、高选择性与目标分析物靶向结合。本论文主要基于贵金属金、银纳米材料,设计出两种不同类型纳米探针,从而在重金属和农药残留分析检测中应用研究。主要开展以下两个工作:(1)荧光-SERS双探针模式检测锌离子(Zn2+)及用于细胞成像。本章成功构建一种检测细胞内Zn2+的SERS纳米探针,主要基于氯甲基吡啶系列化反应,再与巯基乙酸发生EDS/NHS交联,制备出二吡啶巯基乙酰胺(MDPA)特异性探针分子,通过与金纳米颗粒(GNPs)自组装构建出独特的荧光-拉曼双探针材料(MDPA-GNPs)。该探针与Zn2+能够发生特异性螯合作用,其荧光强度随着Zn2+浓度增加而线性增加,其荧光检测范围达到1μM-120μM,检出限为0.32μM。该探针表现出较强的SERS增强效果,Zn2+诱导MDPA-GNPs产生自聚集,使金纳米颗粒产生强烈的等离子体耦合,产生新的1024cm-1拉曼特征峰,检出限低至0.28pM。同时通过理论模拟和计算其共聚体展现出较高的增强效果,证明构建的SERS探针具有良好的SERS活性。通过MTT法验证MDPA-GNPs探针具有较低的生物毒性,同时在巨噬细胞中表达出Zn2+的较好成像和检测能力。因此,本研究构建的新型纳米探针不仅对锌离子的特异选择性,而且具有优异的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成像能力,在生物分析和医学检测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2)基于丝网印刷技术制备SERS纸基芯片及其检测果蔬中农残。本章成功使用丝网印刷技术将氧化石墨烯(GO)与银纳米颗粒(AgNPs)有序的印刷到纤维素纸上,通过控制印刷周期,可以大批量制备该SERS纸基芯片,同时达到纳米材料形貌可控的优点。SERS芯片的增强因子随着AgNPs循环印刷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并在第四次达到最大增强效果。由于其纸基基底的多孔结构能够提供天然的吸附特性,同时氧化石墨烯(GO)对农药残留分子的π-π堆积效应与静电相互作用力,制备的SERS芯片具有较强的富集与超灵敏检测能力,对福美双、噻菌灵、甲基对硫磷三种农药的检出限达到0.26ng/cm2、28 ng/cm2、7.4ng/cm2,远低于美国环境保护局规定果蔬中的最大农药残留量。新型技术制备的SERS纸基芯片实现对实际样品苹果、蔬菜等果蔬中多种农药残留的定量与定性检测,同时通过燃烧纸基芯片降低农残的含量,达到一种绿色无污染的分析效果。因此本研究通过丝网印刷制备的SERS基底材料具有柔性与较高SERS活性等优点,在食品安全、环境分析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岳翃[8](2020)在《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是基于东西方文化融合视域下,对中文黑体字视觉识别因素、方法、规律进行的探讨、归纳和总结,亦是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历史与应用性研究。论文首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形成的历史条件。以对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构型源起与演化过程的相关研究作为起点,着重分析了近代工业社会产生无衬线体外形特征的历史原因和它为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发生形成的基础铺垫,同时论证了清末民初是我国中文黑体字构型探索与构建的开启时代。梳理分析了中文黑体字由日本哥特体设计风格移植到汉字的金属活字印刷中,并逐步从标题字体发展成为正文阅读字体的演化过程。讨论了中文黑体字发轫之初的时代背景、技术条件与审美观念,揭示了我国印刷字体构型滞后的原因和亟待解决的历史问题。同时,提出了在不同中文字体技术与传播媒介的背景下,中文黑体字的设计实践在审美观念和社会文化语境变迁下的新思考。文章又讨论了中文黑体字构型在演变过程中并存的两条线索——即显性线索与隐形线索。显性线索是指科学技术变革为字体设计及整个字体行业变化,而隐形线索是指汉字中审美意趣、艺术流派等内在导向性对字体设计的影响。在此基础上,论证了本土化因素对字体文化内涵和底蕴的微调与修正,以及对多种黑体字衍生样式产生的助推,进一步强调了我国传统书法意趣中的人文情怀。文章继而深入讨论了本文的论述重点——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通过对黑体字的量化参考,以时间为序,将中文黑体字四个时期的代表性构型:金属铅活字、印刷字体、屏显字体、参数化字体作为分析对象,采取图像学研究方法,从字面率、字体灰度、中宫位置、重心位置、阅读速度等方面的具体数值入手进行量化计算与对比分析,通过客观量化总结出黑体字构型的主要特点和构形法则。最后的结论部分对前几章所论述的中文黑体字产的必要条件、技术沿革和文本阅读审美范式的嬗变,以及对量化数据进行归纳总结,并从中提炼出中文黑体字对于我国艺术设计的核心价值和意义等。目的是通过对中文黑体字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希望能借助中文黑体字这一具有典型新的设计案例,形成有利于指导我国艺术设计发展的经验和建议。
姚海根[9](2009)在《数字印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文中指出数字技术的无所不能使人们有足够的理由对数字印刷充满期望,同时我们生活在数字时代,因而对于这种技术的需求将保持不断增长的趋势。要正确理解数字印刷,首先要了解数字印刷的过去,知晓数字印刷的现在,进而对数字印刷的未来有更清晰的认识。静电照相和喷墨印刷是主流的商业化数字印刷技术,在鲶鱼效应下,两种技术将在高速、高质方向取得更大的突破。网络时代,数字印刷技术走进我们的生活,广泛应用于数字出版、网络印刷、可变数据印刷、账单促销等领域。数字印刷的出现,展现的不仅仅是一种印刷技术,更多的是一种理念,引发新型商业模式,潜移默化地丰富我们的生活。
蒲嘉陵[10](2000)在《数字印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文中指出 数字化和网络化是当今印刷技术发展的两个基础和主题,已经贯穿整个印刷产业,正在构筑一种全新的生产环境和技术基础。数字印刷是印刷技术数字化和网络化发展的一个新生事物,也是当今印刷技术发展的一个焦点。
二、直接成像印刷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接成像印刷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论文的课题来源 |
1.1.2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内容和组织结构 |
第二章 对现有印刷质量理论的研究与分析 |
2.1 传统印刷质量理论 |
2.1.1 传统质量理论建立与发展 |
2.1.2 印刷质量基本理论的主要内容 |
2.2 印刷质量检测技术与评价方法 |
2.2.1 印刷质量客观检测方法 |
2.2.2 印刷质量主观检测方法 |
2.2.3 印刷质量测试版 |
2.2.4 印刷质量检测参数 |
2.3 印刷质量检测与控制标准 |
2.3.1 印刷标准的研究与制定 |
2.3.2 印刷质量标准体系的构成 |
2.3.3 印刷质量控制标准与规范 |
2.4 对现有印刷质量理论的分析 |
2.4.1 传统质量理论存在的问题 |
2.4.2 现有质量理论难以适应数字印刷技术需求 |
2.4.3 本论文研究思想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印刷质量理论框架的搭建 |
3.1 数字印刷系统的特点 |
3.1.1 数字印刷 |
3.1.2 数字印刷中的信息传输 |
3.1.3 数字印刷系统的技术特点 |
3.1.4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技术的两极化发展趋势 |
3.2 数字印刷质量的基础理论 |
3.2.1 印刷质量的定义 |
3.2.2 印刷质量与图像质量的联系 |
3.2.3 图像质量与图像质量模型 |
3.2.4 Engeldrum 图像质量环 |
3.3 将图像质量环理论应用于数字印刷质量评价领域 |
3.3.1 印刷图像质量形成的要素 |
3.3.2 印刷图像质量模型 |
3.3.3 数字印刷图像质量评价理论 |
3.4 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建模思路的思考 |
3.4.1 对现有印刷图像质量研究建模思路的总结 |
3.4.2 本论文的研究思路及其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控制工程的数字印刷图像质量分析模型的研究 |
4.1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理论 |
4.1.1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的含义 |
4.1.2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与传统印刷质量控制的区别 |
4.1.3 数字印刷质量控制工程的研究内容 |
4.2 基于因素域分析的成像过程数学建模 |
4.2.1 数字印刷成像过程模型 |
4.2.2 数字印刷系统成像质量影响因素域的定义 |
4.2.3 基于影响因素域分析的图像成像过程简化模型 |
4.3 基于质量控制工程的图像质量模型的研究 |
4.3.1 图像质量模型的分类 |
4.3.2 基于控制工程的印刷图像质量模型的研究 |
4.3.3 基于质量控制工程的图像质量模型系统架构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实验 |
5.1 对质量检测手段可靠性的研究—输入精度对微观质量检测的影响 |
5.1.1 研究方案 |
5.1.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1.4 结论 |
5.2 不同数字印刷技术之印刷性能的研究—对两种主流数字印刷技术彩色印刷图像质量的比较 |
5.2.1 研究方案 |
5.2.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4 结论 |
5.3 呈色介质因素对数字印刷图像质量的影响—纸张特性对数字喷墨印刷成色效果的影响 |
5.3.1 研究方案 |
5.3.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3.4 结论 |
5.4 数字印刷品抗老化试验—静电印刷品与喷墨印刷品耐光老化实验 |
5.4.1 研究方案 |
5.4.2 实验材料与步骤 |
5.4.3 实验建模 |
5.4.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5.4.5 结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数字印刷图像清晰度增强算法及其实现 |
6.1 基于 MTF 的图像清晰度算法原理 |
6.1.1 MTF 概述 |
6.1.2 调制传递函数理论在数字印刷系统的适用性分析 |
6.1.3 点扩散函数与线扩散函数 |
6.2 MTF 法在图像复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 |
6.2.1 印刷图像清晰度与网点印刷质量的关系 |
6.2.2 基于 MTF 的印刷图像质量检测 |
6.3 高频调频图像印刷清晰度影响因素分析算法 |
6.3.1 透射反射模型 |
6.3.2 傅里叶转换算法 |
6.3.3 纸张的 MTF 计算模型 |
6.3.4 基于 MTF 的印刷图像质量影响分析实验 |
6.3.5 基于 MTF 的光学网点扩大的预测算法 |
6.4 基于 MTF 的图像复制质量增强算法 |
6.4.1 对加网图像的补偿 |
6.4.2 对补偿模型的讨论 |
6.5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存在问题与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2)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第一节 本论文研究的概念和范畴 |
一、本研究中有关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范畴 |
(一)关于“技术”、“艺术”基本概念的界定 |
1.关于“艺术”的概念 |
2.关于“技术”的概念 |
(二)关于“技术形态”与“艺术形态”等概念的界定 |
1.关于“形态”的概念 |
2.关于“生态”概念 |
3.关于“形式”的概念 |
(三)关于“生态”“形态”“形式”的概念区分 |
二、本论文研究中有关理论问题的讨论和界定 |
第二节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一)创新目标 |
(二)创新价值 |
第三节 本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框架体系 |
三、研究方法 |
四、重点和难点问题 |
五、解决方案 |
第四节 有关本论文选题与研究现状的分析 |
一、国内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从宏观的艺术学理论视野展开分析 |
(二)从微观的门类艺术学视野展开分析 |
1.设计学学科研究层面 |
2.美术学学科研究层面 |
3.戏剧与影视学学科研究层面 |
4.音乐与舞蹈学学科研究层面 |
5.其他学科及交叉研究层面 |
二、国外相关研究动态分析 |
(一)艺术原理性研究成果 |
(二)门类艺术的典型个案研究成果 |
(三)其他相关的人文类理论研究成果 |
三、国内高校部分硕博士论文中有关研究的概述分析 |
(一)中国知网硕博士论文数据库检索分析概述 |
(二)关联程度密切的重点论文成果分析 |
(三)涵盖其他相关论文成果的总体状况分析 |
第一章 技术与艺术之关系发展的理论思考 |
第一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的内在本质特征 |
一、技术与艺术相互关系中内在的辩证统一性 |
(一)技术与艺术之间内在的关联性 |
(二)技术发展对艺术影响的多元性 |
二、技术与艺术相互之间的制约和影响 |
(一)技术发展带来的文化问题同样体现在技艺关系上 |
(二)艺术在技术影响下对自身独立精神与美学品格的坚守 |
1.艺术作品的精神属性是区别于技术的最大特征 |
2.艺术在接受与选择技术中始终保持自身独立 |
3.优秀艺术作品均实现了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统一 |
第二节 西方理论界有关技术与艺术问题的讨论 |
一、西方理论界相关研究历史脉络 |
(一)基本脉络 |
(二)主要表现 |
二、关注技术与艺术问题的主要流派及其学术观点 |
(一)德国法兰克福学派 |
(二)英国伯明翰文化研究学派 |
(三)媒介文化研究学术群体 |
三、主要学术群体之间围绕技术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比较与借鉴意义 |
(一)关于技术的作用 |
(二)关于技术的目的 |
(三)关于技术的后果 |
第三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现实意义 |
一、技术与艺术都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
二、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重要性 |
(一)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基础性与复杂性 |
(二)技术自身并非与艺术一样具备意识形态属性 |
三、当下开展技术与艺术关系问题研究的必要性 |
(一)艺术对技术的影响研究是目前的普遍欠缺 |
(二)从宏观艺术学视角重新思考技术与艺术的关系 |
(三)依托技术与艺术关系研究探索艺术学理论学科建构 |
第四节 关于技术与艺术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点和关键问题 |
一、需要坚守的理论基点 |
(一)立足于中国特色艺术学理论学科体系和艺术话语体系 |
(二)关注技术促进艺术形态演进中的普遍性与特殊性 |
二、需要把握的几个关键性问题 |
(一)需要关注和区分中西方之间的文化差别 |
(二)分析把握艺术创意表现与新技术应用之间的关系 |
(三)技术是否应视作独立的文化因素和社会力量 |
(四)社会现实客观条件的限制和创作实践中的实际影响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的形成及相互影响 |
第一节 历史进程:技术与艺术发展的历史性特征及阶段性表现 |
一、原始的技艺之美涵盖且统一了技术与艺术因素 |
(一)技术与艺术的原始统一:人类社会发展初期的同一规律 |
(二)人类社会技术发展初始阶段中艺术仍创造了自身辉煌 |
1.中国 |
2.西方 |
(三)社会宗教道德伦理对于技艺创造能力空间的束缚 |
二、技术与艺术分化之后各自拥有了不同诉求 |
(一)学科自身成熟发展的不同路径 |
(二)个人精神价值追求的不同选择 |
(三)艺术家面对经济发展与社会运行的实际选择 |
三、技术发展促使人类创造第二自然并引发自我审美精神观照 |
(一)技术直接指向和进入艺术本体影响了创作呈现 |
(二)技术进步影响了审美文化倾向和精神价值观念 |
(三)技术启发和培育了创作思潮、价值思索和启蒙精神 |
四、信息时代艺术创作审美观念与形式探索的根本性改变 |
(一)技术逻辑带动人文思潮、审美观念与艺术作用的变化 |
(二)现代技术通过创作引发对世界的全新认知体悟和艺术描述 |
(三)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工具对于人类审美精神限阈的挑战 |
第二节 技术对艺术表现形态的正向影响 |
一、制作工艺呈现:技术作为艺术创作形式表现的呈现手段 |
(一)艺术作品制作工艺受到技术进步与社会文化观念的影响 |
(二)技术呈现作为艺术创作外在形式表现的必要手段 |
二、材料载体变化:技术引导创作形式演变趋势及观念转换 |
(一)艺术创作载体与作品材料的升级推动了创意的实现 |
(二)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表达的观念化、隐喻性和时空性 |
三、情境氛围营造:技术作为艺术场域精神展现的营造要素 |
(一)营造情境作为技术不断介入艺术创作的有效方式 |
(二)技术进步推动审美价值取向与艺术风格的时代转向 |
(三)艺术创作中的精神塑造、观念表达与个性情感抒发 |
四、信息媒介表达:技术作为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一)技术进步打造了艺术介入现实生活的媒介依托 |
(二)促使审美文化价值观念和艺术精神场域氛围特征的新变化 |
(三)技术信息工具已融入艺术形态深入影响社会生活 |
第三节 艺术本质属性对技术生态变革的促进和制约作用 |
一、艺术的文化交流属性促进了技术应用的延伸 |
(一)中西方艺术的文化交流创新推动了整个文化发展进程 |
(二)缺乏文化底蕴与艺术思想的技术应用创造不出完美作品 |
(三)艺术文化交流促进了技术在不同文化场域中的应用和延伸 |
二、艺术的审美属性促使技术存在与呈现的细化 |
(一)以技术进步为基础的时尚化保障艺术审美的个性化追求 |
(二)技术在服务艺术中完善自身实现对未知领域的有效探索 |
(三)艺术不断规范和驱动技术进步并促成真善美的有机统一 |
三、艺术的教化属性改善了技术理性和技术伦理的异化倾向 |
(一)建筑艺术是艺术教化属性改善技术伦理的典型代表 |
(二)技术为艺术教化功能服务的同时文化改变了技术伦理 |
(三)技术应用与文化观念、审美意识、艺术风格的互动统一 |
四、艺术创意创新思维驱动了技术的进步和革新 |
(一)艺术的创意表现需求直接促使技术进步与革新的产生 |
(二)艺术创意引导和促使实现技术与艺术审美的完美结合 |
(三)技术媒介的作用与艺术技术之间跨界衍生的新艺术形态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变化与门类拓展 |
第一节 艺术作品的空间表现形式及其社会文化生态变化 |
一、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展现和存在空间的广延化 |
(一)技术对艺术存在状态与展示空间拓展创新的促进作用 |
(二)艺术的创意创新本性引领了对技术发展程度和模式的突破 |
二、技术推动了经典艺术世俗化与大众文化崛起的进程 |
(一)机械复制技术和艺术产业化运营对社会文化生态结构的影响 |
(二)技术化创作和现代大众媒介铺垫了多元价值观念和审美趣味 |
三、技术拓展出了非物质化的艺术空间新形态 |
(一)非物质化对于视觉文化形式与社会生活方式的影响 |
(二)非物质化推动形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形态和社会文化生态 |
(三)新兴技术条件下传统艺术精神和美学内涵的重新定位 |
第二节 艺术语言表达与作品传播维度出现了新的形式特征 |
一、技术影响下艺术感受的非理性化趋向 |
(一)作品外在感受方式和艺术欣赏心理的变化 |
(二)作品内在意蕴、精神品格和思想内涵的变化 |
(三)日常生活的直观认识和感性经验始终不可缺失 |
二、技术影响下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一)技术影响下电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二)技术影响下摄影艺术元素的动态化趋向 |
(三)创作元素的动态化是传媒时代艺术表达的必然要求 |
三、技术影响下艺术语言的综合化趋向 |
(一)技术的内在推动作用 |
(二)艺术的外在形式表现 |
四、技术影响下艺术传播的虚拟化趋向 |
(一)传播平台的改变 |
(二)传播方式的改变 |
(三)传播途径的改变 |
第三节 新艺术现象与新艺术形态推动形成了新艺术门类 |
一、技术推动出现了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 |
(一)新艺术现象及其表现方式促成了新的艺术形态 |
(二)新的技术和艺术方式生成了新的审美文化心理结构 |
(三)新艺术形态展现了艺术生态系统的开放性与创新性 |
二、新的艺术现象和艺术形态积聚生成了新的艺术门类 |
(一)新技术与新艺术形态共同塑造了新的内在文化结构 |
(二)当代艺术传播整体生态环境的根本性变化成为外部主因 |
(三)新兴技术的广泛运用成为新艺术类型与门类的社会基础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技术推动艺术创作领域产生新变化 |
第一节 艺术表现程式与作品呈现场域、接受方式的新变化 |
一、技术促使艺术程式随时代而变 |
(一)艺术程式作为作品创作表现的基本形式规范 |
(二)艺术程式的变化和接受的文化影响展现多元 |
(三)技术推动艺术程式变化产生革命性突破 |
二、技术导致艺术呈现形态虚拟化 |
(一)技术媒介与艺术作品的可复制性造就了虚拟化呈现 |
(二)虚拟化突破了创作与欣赏的界限强化了艺术存在 |
三、技术造就了艺术作品欣赏与接收方式的便利化 |
(一)艺术创作与欣赏的审美需求之间存在尖锐矛盾 |
(二)新技术媒介成就了艺术欣赏便利化的现实基础 |
(三)技术突破了艺术展演传统场域并融合生成了新形态 |
第二节 艺术作品创作观念与工具、方法的变化 |
一、技术理性思维与艺术创作观念之间相互促进制约的关系 |
(一)技术精神和实践理性思维影响了艺术创作观念 |
(二)技术理性思维影响下出现了艺术发展的双面效应 |
二、技术对艺术作品创作的影响及其形式表现 |
(一)技术对于艺术创作工具的影响 |
(二)技术对艺术创作主体情感与审美观念的影响 |
(三)技术对艺术创作观念和方法的影响 |
1.正面影响 |
2.负面影响 |
三、艺术创作实践活动对技术理性和自身困境的超越 |
(一)技术理性与机械复制带来艺术风格变化与文化的危机 |
(二)艺术创作坚守精神属性直指心灵超越了技术理性思维 |
第三节 艺术创作实践活动中主客体关系的变化 |
一、原始手工技艺条件下艺术创作主体突出和着重于“物”的表现 |
(一)传统手工艺时代以“物”为基础背景的群体分化 |
(二)技术支撑了艺术创作中客观“物”的审美形式表现 |
(三)艺术创作者以“物”为基础托物言志表达精神追求 |
二、工业化大生产时代的大众化和波普化凸显批量复制的美学特征 |
(一)工业革命后机器生产方式和批量复制美学观念的普遍影响 |
(二)艺术创作在技术理性中的突围彰显了价值理念和文化精神 |
(三)大众艺术创作与消费领域中的流行化和过度娱乐化问题 |
三、新的传播方式和艺术接受过程造就了主客体多元互动的新景观 |
(一)新兴技术普及使大众顺利融入艺术创作与欣赏进程 |
(二)技术使艺术创意和创作构思表达更加高效便捷 |
(三)技术拓展了经典艺术作品的大众文化服务效能 |
(四)技术使传统艺术作品的概念关系模式彻底改变 |
(五)技术推动实现了艺术地位提升作用扩大功能拓展产业繁荣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推动新艺术形式的衍生与跨界整合 |
第一节 新技术应用基础上的新艺术形式衍生及其形态表现 |
一、印刷技术对艺术表现形式及外在形态的影响 |
(一)印刷技术应用初期艺术审美与功能应用统一在工艺装饰中 |
(二)工业化阶段新的社会文化需求使艺术与功能实现新的统一 |
二、影像技术对写实艺术创作思想的影响和冲击 |
(一)技术对摄影艺术写实性创作实践的影响 |
(二)技术对于电影艺术创作发展的影响 |
三、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的演变与新生 |
(一)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发展历程 |
(二)计算机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演变的外在表现和形式特征 |
四、互联网技术环境下艺术形态表现的新特征 |
(一)基础于新技术形式的时代的产物 |
(二)艺术形态新特征表现的文化分析 |
第二节 新技术应用推动艺术作品创作实践趋向跨界整合 |
一、技术推动形成艺术创作表现形态的先锋性 |
(一)新技术条件作为“先锋”观念形成的基础 |
(二)技术进步带动了各艺术流派的探索创新 |
二、技术推升了艺术创作语言形式刺激的阈限 |
(一)技术升级带动视听奇观与文化逻辑的改变 |
(二)技术的普及与攀比加剧了娱乐化创作追求 |
三、技术延展了艺术自身存在和交往的空间 |
(一)技术改变了艺术空间形式与社会文化结构 |
(二)技术主动介入创作促成了艺术消费方式的多元 |
(三)技术强化了艺术欣赏感受延伸了作品存在空间 |
(四)技术加速多媒体信息方式与虚拟空间文化构建 |
四、技术加速了不同艺术表现形态的跨界整合 |
(一)跨界艺术创作是技术推动产生的新艺术形态 |
(二)新技术媒介方式创新是艺术作品跨界呈现的基础 |
(三)跨界作品有利于彰显精神营造境界引领文化风尚 |
(四)跨界整合的艺术表达能力与现场性优势成为风尚导向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技术与艺术关系发展的新趋势 |
第一节 艺术与技术在包容与坚守、回归与超越中共同成长 |
一、技术与艺术的发展规律与文化表现 |
(一)技术进步支撑艺术本体的开拓 |
(二)艺术制约并赋予技术价值追求 |
(三)新技术与艺术融合形成新文化形态 |
二、技术与艺术的辩证关系与社会影响 |
(一)技术与艺术在相互促进中创新形式表现 |
(二)中西方文化差异导致不同创作审美追求 |
(三)艺术新形态的不断涌现造成新的门类 |
(四)技术带动创作特征新变引领文化新风尚 |
三、技术与艺术交互形成多元文化景观 |
(一)艺术个性化表现与精神追求突破了技术理性 |
(二)新技术带来创作欣赏的角色互换与多元互动 |
(三)技术推动艺术形态表现与审美价值理念创新 |
(四)多元化新技术媒介挑战文化繁荣发展主动权 |
第二节 艺术理论思维引领人类艺术审美活动的价值方向 |
一、技术促发艺术先锋思想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也带来异化倾向 |
(一)技术进步对传统观念方式的冲击与深刻影响 |
(二)技术以经济效率利益为中心改变了艺术节奏 |
(三)技术垄断造成文化逻辑与传统美学观念变异 |
二、艺术活动对技术理性与技术控制引发的社会问题 |
(一)技术理性、技术控制与艺术的过度娱乐化 |
(二)新技术造成社会大众参与和艺术创作个性张扬 |
(三)技术与艺术的深度交互亟需艺术批评启蒙与理论的反思引领 |
三、技术服从和服务于艺术作品的审美境界表达与人类社会精神价值追求 |
(一)艺术作品创作是人类社会精神活动的最直接体现 |
(二)技术最终服务于表达作品的审美境界与精神追求 |
四、技术与艺术共同在携手创新中引领发展、面向美好未来 |
(一)技术艺术的协调统一是优秀作品的内在要求 |
(二)以人为原点展开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描绘表达 |
(三)扎根传统紧跟时代创新形式携手传承与弘扬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清单 |
致谢 |
(3)3D印刷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
2 3D印刷技术发展现状 |
2.1 柱透镜光栅印刷技术 |
2.2 微透镜光栅印刷技术 |
3 3D印刷技术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 |
4 3D印刷技术的发展趋势 |
(4)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印刷和数字印刷技术 |
1.1 数字印刷的分类 |
1.2 数字印刷技术 |
1.3 数字印刷设备 |
2 喷墨数字印刷技术是当今发展最快的技术 |
2.1 喷墨印刷技术原理 |
2.2 喷墨印刷中应用的喷墨技术 |
2.3 应用精喷技术的喷墨印刷 |
3 各品牌数字印刷机 (计算机直接印刷机) 介绍 |
4 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展望 |
(5)光栅立体印刷技术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立体成像原理 |
1.1 像对立体成像法 |
1.2 光栅立体成像法 |
1.2.1 狭缝光栅成像 |
1.2.2 柱镜光栅成像 |
1.2.3 球面光栅成像 |
2 立体印刷技术的起源与发展 |
3 光栅立体印刷主要技术 |
3.1 原稿获取 |
3.1.1 原稿获取方法分类 |
3.1.2 立体摄影 |
1) 单镜头相机圆弧移动摄影 |
2) 改装型相机摄影 |
3) 专用型立体相机摄影 |
3.2 印前图像处理 |
3.2.1 视差图序列的生成 |
1) 由多视角图像生成视差图序列 |
2) 由单幅图像生成图像序列 |
3.2.2 多像合成 |
1) 专用软件生成法 |
2) 通用图像处理软件处理法 |
3.3 数据输出与制版 |
3.4 印刷与光栅复合成像 |
3.4.1 印刷工艺 |
3.4.2 光栅复合成像 |
3.4.3 光栅材料 |
4 未来展望 |
4.1 创新技术 |
4.1.1 开发专业印前图像处理软件 |
1) 提高数据处理速度 |
2) 提高软件智能化操作水平 |
3) 球面光栅立体印刷印前处理软件研发 |
4.1.2 加网技术 |
4.1.3 印刷及印后加工技术 |
4.2 拓展产品 |
4.3 研发光栅 |
4.4 制定标准 |
(6)浅析数字印刷一些概念及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异同——《印刷媒体技术手册》中有关数字印刷概念之解读(上)(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印刷的定义 |
1. 数字印刷定义 |
2. 数字定义的印刷活件 |
3. 计算机直接制印技术 |
4. 数字打样 |
二、无版印刷、无压印刷 (NIP技术) 、电子印刷是一个概念 |
1. 无版印刷技术就是无压印刷技术 |
2. 无压印刷就是电子印刷 |
3. 无压印刷是习惯说法并不是不需要印刷压力 |
4. 无版印刷不是没有印版而是无恒定图像印版印刷 |
三、数字印刷应包括部分有版印刷 |
1. 印版的定义 |
2. 数字印刷包括了部分有版印刷 |
3. 数字印版的种类和特点 |
4. 数字印版和传统印版的异同 |
四、成像鼓就是印版滚筒 |
五、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区别 |
六、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共同点 |
(7)新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重金属和农残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贵金属纳米材料 |
1.2 表面增强拉曼散射 |
1.3 增强机理 |
1.3.1 电磁场增强 |
1.3.2 化学增强 |
1.3.3 SERS热点 |
1.4 设计和构建SERS探针 |
1.4.1 设计探针分子 |
1.4.2 构建SERS基底 |
1.5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应用 |
1.5.1 生物检测分析 |
1.5.1.1 检测离子 |
1.5.1.2 细胞成像 |
1.5.2 环境检测分析 |
1.5.2.1 SERS检测多环芳烃 |
1.5.2.2 SERS检测农药残留 |
1.6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和内容 |
1.6.1 研究意义 |
1.6.2 研究内容 |
第2章 荧光-SERS双探针模式检测Zn~(2+)及用于细胞成像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 |
2.2.2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金纳米颗粒制备 |
2.3.2 制备MDPA二吡啶化合物 |
2.3.3 MDPA-AuNPs探针合成 |
2.3.4 荧光/SERS检测Zn~(2+) |
2.3.5 MTT测定 |
2.3.6 细胞成像 |
2.3.7 理论计算 |
2.4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1 MDPA-GNPs制备与表征 |
2.4.2 定性检测Zn~(2+) |
2.4.3 定量检测Zn~(2+) |
2.4.4 MDPA-GNPs探针选择性 |
2.4.5 MDPA-GNPs与 Zn~(2+)反应机制 |
2.4.6 MDPA-GNPs探针用于细胞成像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丝网印刷技术制备SERS纸基芯片及其检测果蔬中农残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 |
3.2.2 实验仪器 |
3.3 实验方法 |
3.3.1 制备银纳米颗粒 |
3.3.2 制备氧化石墨烯 |
3.3.3 制备SERS芯片 |
3.3.4 Ag NPs/GO芯片评估 |
3.3.5 农残检测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SERS芯片制备与表征 |
3.4.2 优化条件 |
3.4.3 Ag NPs/GO芯片SERS活性 |
3.4.4 定量检测农药分子 |
3.4.5 检测果蔬中农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8)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五节 本文的特色与创新之处 |
第六节 相关概念界定 |
第一章 西文无衬线字体与日本哥特体的源起与演变 |
第一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源起 |
一、石碑文学说 |
二、哥特体学说 |
第二节 西文无衬线字体的发展 |
一、机械化生产与卡斯隆的设计 |
二、德国铸字公司与怪诞体 |
三、拜尔与通用字体 |
四、包豪斯与模块化字体 |
第三节 日本哥特体的起源 |
一、美华书馆和中文字模的开发 |
二、东京筑地文字制造研究所与日本哥特体的开发 |
三、修文书局与商务印书馆 |
四、金港堂印刷所与商务印书馆 |
第二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沿革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过渡时期(1912-1949) |
一、西式铅字活版印刷技术与黑体字的开发 |
二、中文黑体字设计的萌芽期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革新时期(1949-1978) |
一、印刷字体审美范式的形成 |
二、上海活字字体研究室的成立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繁荣时期(1978-今) |
一、计算机时代的黑体字 |
二、互联网时代的黑体字 |
第三章 影响中文黑体字构型的因素 |
第一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外部因素 |
一、图案文字和日本装饰风格 |
二、装饰艺术风格 |
三、风格派、包豪斯和构成主义 |
四、瑞士平面设计风格 |
第二节 影响黑体字的内部因素 |
一、传统书法的审美意趣 |
二、碑学与黑体字设计的民族性构建 |
三、传统装饰图案 |
第三节 影响黑体字构型的技术沿革 |
一、 中文印刷字体的初期探索——铅字印刷 |
二、中文排印技术的更迭——照相排版 |
三、数字字体的设计开端——点阵字体 |
四、数字字体的设计拓展——屏显字体技术 |
五、数字字体的设计展望——参数化字体 |
第四章 中文黑体字构型的量化研究 |
第一节 黑体字的字样来源及具体文字 |
一、字样的来源 |
二、字体的选择标准及具体文字 |
第二节 黑体字样的测试与分析 |
一、字面率测试 |
二、字体灰度测试 |
三、横竖比 |
四、重心位置 |
五、中宫位置 |
六、阅读速度分析 |
七、黑体字测试小结 |
第五章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与未来展望 |
第一节 中文黑体字的历史积淀——人文与技术的交融 |
第二节 中文黑体字的核心价值——实用与审美 |
一、兼具信息阅读和图形审美的综合载体 |
二、联结西方文化和东方传统的视觉符号 |
三、代表工业文明和本土设计的中国制造 |
四、象征灵感活力和广阔空间的未来字体 |
第三节 中文黑体字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展望 |
一、无衬线字体的中西交互融合 |
二、可变量字体的应用范围扩大 |
三、中文黑体字的技术根基——从技术在场转向文脉重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9)数字印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论文提纲范文)
一、数字印刷的起源 |
二、从打字机到打印机 |
三、数字印刷登台亮相 |
四、当前技术 |
1.静电照相数字印刷 |
2.喷墨印刷 |
3.热成像数字印刷 |
4.磁成像数字印刷 |
5.离子成像数字印刷 |
6.直接成像数字印刷 |
7.照相成像数字印刷 |
五、开发中的技术与展望 |
四、直接成像印刷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字印刷图像质量检测与质量控制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D]. 崔晓萌. 华南理工大学, 2013(11)
- [2]技术发展与艺术形态嬗变的关系研究[D]. 楚小庆. 东南大学, 2018(05)
- [3]3D印刷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防伪领域中的应用[J]. 黄校军,陈广学,俞朝晖,李敏,郭蕊. 包装学报, 2017(06)
- [4]数字印刷技术的发展及现状[J]. 王世勤. 影像技术, 2009(03)
- [5]光栅立体印刷技术综述[J]. 史瑞芝. 中国印刷与包装研究, 2009(05)
- [6]浅析数字印刷一些概念及数字印刷和传统印刷的异同——《印刷媒体技术手册》中有关数字印刷概念之解读(上)[J]. 齐福斌. 印刷工业, 2010(01)
- [7]新型SERS纳米探针的构建及其在重金属和农残分析检测中的应用研究[D]. 马亚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19(02)
- [8]中文黑体字构型研究[D]. 岳翃.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0(12)
- [9]数字印刷的过去、现在与未来[J]. 姚海根. 印刷杂志, 2009(10)
- [10]数字印刷技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 蒲嘉陵. 印刷技术, 200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