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输电线路找矿(论文文献综述)
周兰,王楚帆,赵学思[1](2021)在《综合物探法寻找渗漏通道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以湖南某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为例,分析充电法、激电法和高密度电法相结合的方法在寻找渗漏径流通道中的可行性和应用性,近期发现该垃圾场下游50 m处的水井有严重污染迹象,且已对地下水系统造成污染,因此对填埋场及周边进行地球物理探测,旨在查明渗漏径流通道的走向、位置及深度等。针对上述目的,采用充电法圈定异常8处,高密度结合激电测深法圈定异常1处。在圈定的异常处进行钻探,伴有大量污水污泥涌出,且抽水试验点上游的水位发生急剧变化,涌水量100 m3/d时,降深13.4 m,证实了三者结合在查找渗漏径流通道及污染趋势方面,具有良好的勘探应用前景。
金涛[2](2021)在《高密度电法在内蒙古喀喇沁旗毛林坝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密度电法是浅层地球物理勘查的主要方法之一,已广泛应用于工程勘察、矿产资源勘查、工程质量检测、考古、煤炭采空区勘查、水利水电工程和环境等领域。基于内蒙古喀喇沁旗大西沟一带萤石矿调查成果,以毛林坝低温热液裂隙脉状充填萤石矿为例,运用高密度电法对该矿体南西延伸隐伏地区进行了探测。结果表明,在萤石矿控矿断裂南西隐伏延伸部位,高密度电法剖面均显示有低阻异常。经槽探工程揭露,地表浅部矿体达工业规模,大致查明了控矿断裂的延伸情况,为下一步深部钻探工程布置指明了方向,同时为热液裂隙充填型萤石矿床勘查工作提供参考。
武晋莎[3](2021)在《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相关辨识及抗噪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石油在一个国家发展的进程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是实现军事战略的基础,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然而,我国自上个世纪末就已经成为石油净进口国,国家石油安全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相比于传统瞬变电磁法具有更高的探测效率,本文基于多通道瞬变电磁法开展基础研究,以期提高储层的探测率。首先,参照缩比实验法建立了缩比测井模型,通过对模型施加m序列信号,将接收信号和发射信号进行反褶积运算提取大地脉冲响应。其次,对测井模型的输入信号m序列进行了频谱分析,通过与传统瞬变电磁法常用输入信号的频谱进行对比,结果表明m序列比传统方波信号更适合作为输入信号。分析了基于m序列的相关辨识算法抗噪性能,对输出信号加入三种野外探测时常见的噪声,实验结果证明,根据不同的噪声类型通过改变m序列的码元宽度和阶数可以提高m序列相关辨识的抗噪性。最后,采用峰值时刻视电阻率和层状视电阻率两种不同定义方法提取测井模型的电阻率,分析了高阻覆盖层、储层厚度、层数对视电阻率的影响,用以探究在不同情况下这两种定义方法与真实电阻率的吻合度。结果表明,采用层状视电阻祖率方法的提取结果能够在临近大地域交界处更好地贴合真实电阻率,但在均匀地层中却拥有较高的误差率;采用峰值时刻视电阻率提取的数据误差率相对较低,但在临近不同电阻率的大地域中交界处,不能准确反映电阻率的变化。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相比于传统的电法测井,具有更高的效率和抗噪性,对井间油气储层探测具有指导意义,为后续勘探工作提供了理论基础。
滕宛邑[4](2021)在《考虑地磁暴影响的浙北换流站接地极偏磁治理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500kV及以上电网大截面节能导线的广泛采用,接地极和地磁暴造成的电网变压器偏磁问题越来越多,相同强度地磁暴产生的地磁感应电流(Geomagnetically Induced Current,GIC)也越来越大。在接地极偏磁治理工程中,如何综合治理地磁暴引发的GIC偏磁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以白鹤滩-浙江±800kV 特高压直流(Ultra High Voltage Direct Current,UHVDC)输电工程为对象,研究如何同时考虑地磁暴和接地极单极大地运行方式下偏磁电流对电网的影响,对浙江电网进行偏磁电流的风险评估,提出综合偏磁治理方案。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如下:(1)结合浙江省的地质特点,建立陈安村接地极近区的区块大地电性结构模型。利用有限元法计算了接地极入地电流为5000A时,半径150km范围地电位分布情况,揭示了高阻、低阻地区以及大面积水域下地电位的分布规律。(2)运用GIC-Benchmark电网直流偏磁模型,考虑溪浙工程建设中加装的电容隔离治理装置,搭建陈安村接地极近区多电压等级的电网直流模型。结合各厂站地电位分布情况,通过节点电压法对变压器中的偏磁电流进行计算。计算得到了24个风险站点,并分析总结了超标厂站的特征规律。利用溪浙工程实测结果验证偏磁电流计算模型的准确性。(3)结合三次磁暴地磁台的地磁扰动数据,得到浙江七个地区在地磁暴时地电场最大值,其中1989年3月13日地磁暴在浙江温州产生的地电场量值高达1.51V/km。结合金丝接地极在偏磁治理前后电网GIC的分布变化,得出电容隔直装置会导致电网GIC电流的转移;评估了三次不同强度磁暴下浙江电网500kV及以上电压等级变电站的GIC偏磁风险,得到超标厂站38座。(4)提出了引力搜索法和组合赋权法双重筛选的全局优化方法,给出了浙江220kV及以上电网需要综合治理的偏磁站点。对比常规越限即投切方法,说明了该方法能有效地避免接地极和地磁暴之间的相互影响,且治理效果更好、经济性更高,对白鹤滩-浙北直流工程的偏磁治理工作具有一定指导作用。本文建立的计算模型和算法对于直流偏磁的评估和治理意义重大,随着我国特高压直流和500kV及以上电网的规模越来越大,本文的研究成果对UHVDC工程的偏磁防治和新建工程的选址都有参考价值。
张静[5](2021)在《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能量物流优化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高比例间歇性新能源和大规模电动汽车无序负荷的并入使电力系统在规划、运行和维护阶段都面临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储能系统和远距离特高压输电将成刚需。但两者的运行方式并不灵活,对新能源的传输效率低,因此迫切需要新的思路来解决高比例新能源的经济消纳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本文中提出了移动式储能系统促进大规模新能源电力消纳的新方式,通过电池在新能源电站与负荷中心之间的运输与物流(battery transportation and logistics,BTL),加强系统内能量的灵活流动,优化绿色电力的时空分布;在此基础上对比了移动式和固定式储能系统的技术经济性。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提出了基于人口肖像刻画的电动车辆充电负荷模拟方法,在此基础上构建未来含规模化电动车辆城市的典型负荷形态。首先,针对不同人口属性和社会特性,建立了不同人群在不同地点和日类型下的出行时空变量概率分布模型,提高了各人群出行模式的模拟精度。然后,通过细化用户充电模式和车辆耗电率的建模,提出了基于出行模式概率模型和蒙特卡洛算法的电动车充电负荷日变化曲线的模拟方法。最后,基于美国全国家庭出行调查数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电动车用户的人口特征、充电模式和车辆耗电率对充电负荷曲线形态有显着影响。通过考虑额外的细化条件,出行时空变量概率分布模型的准确性得到提高。(2)提出了通过“能量物流”促进新能源大规模消纳的新概念,建立了移动式储能系统和交通物流系统的联合优化调度模型。以运输成本最低和城市负荷曲线削峰填谷为目标,优化空电池和满电池的铁路运输路径和发车量,并以此为边界条件,进一步优化发车时间、运输量和电池充放电动作;最后,采用分枝定界算法进行求解。以东北、华北地区为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随着电池能量密度由170Wh/kg提升至250Wh/kg,两个地区的运输成本分别由0.40、0.38元/kWh降至0.25元/kWh,表明BTL经济性尚可并持续向好;同时,在不增建输电线路的情况下,提高了新能源的消纳比例,大幅降低了负荷曲线的峰谷差。(3)从新能源消纳能力和储能全系统成本的角度,对比了移动式储能和固定式储能系统的技术与经济特性。首先,通过固定式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规划和生产运行模拟,得到区域电网中固定式储能和输电线路的扩展容量,以及不同时空场景下的电力系统运行方式。然后,建立了考虑投资成本、运行成本、输电成本(固定式储能)、运输成本(移动式储能)和报废回收成本的储能全系统成本模型,以全面量化固定式和移动式储能的经济性。以东北、华北地区的实际电网和铁路模型为例进行技术经济性分析。结果表明:在大规模新能源并网场景下(两个地区的新能源比例分别超过58%和44%时),移动式储能的全系统成本较固定式储能更低;但受制于不同的资源情况和电源条件,各地区的单位储能容量所发挥的消纳能力差异明显。
王昊,吴新桥,杨家慧,蔡思航,李彬[6](2020)在《遥感地质灾害解译识别技术在南网地区的应用》文中认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量大、防治要求高、防治成本高,往往需要利用遥感技术开展工作。在充分了解以往相关内容遥感调查成果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开展南网地区输电线路相关调查专题的遥感解译工作,建立了一套地质灾害监测方法,并成功应用在南方电网输电线路的地质灾害识别中,并得出以下贡献:(1)将高分一号卫星应用于遥感地质灾害识别技术,加大了地质灾害遥感解译和地质信息提取精度;(2)通过南网地区输电线路的地质灾害制图,为今后的灾害预警与提出对策提供了参照。
庞小龙[7](2020)在《龙卷风作用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输电线路作为一种重要的电力生命线工程,多建立于野外,常遭各种自然灾害的侵袭与威胁,其中龙卷风对输电线路的袭击破坏尤为严重。但目前,对龙卷风等极端强风袭击输电线路的研究较缺乏,关于输电塔抗龙卷风等极端天气荷载的设计规定,我国杆塔设计规范还尚未涉及,龙卷风将成为导致我国输电塔倒塌破坏的最大潜在威胁。因此,深入研究输电塔在龙卷风作用下倒塌破坏机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基于Wen的龙卷风半经验公式模拟龙卷风风场,以获得龙卷风风场的三维风速场。以通用直线5A-ZB2型500k V酒杯塔单回路线路为研究对象,采用逐构件法计算各角钢构件的龙卷风荷载,对移动龙卷风作用下单塔、塔线体系的动力倒塌全过程进行研究。主要工作内容分为以下几部分:(1)对比分析了目前应用最广泛的Rankine涡模型和Wen模型之间的优缺点,选择较为合理的Wen模型用于计算龙卷风的三向风速分量。(2)针对龙卷风的特殊性,改进规范中的构件风压计算公式以及文献中的逐构件法,将改进后的构件风压计算公式与改进后的逐构件法配套使用,以用于计算角钢构件以及输电线表面的龙卷风荷载。(3)建立5A-ZB2型输电塔以及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模型,并对该两种体系进行模态分析,以验证单塔有限模型的准确性,比较单塔与塔线体系动力特性的差别性。(4)以单塔为研究背景,通过计算大量的龙卷风作用工况,从中确定龙卷风造成单塔破坏的包络破坏范围,并以结构顶点位移最大为判断标准,确定各种袭击下导致单塔响应最危险的工况,即最不利工况。(5)在最不利工况的基础上,设计袭击角为00、450、900的龙卷风移动路径,进行单塔、塔线体系分别在移动龙卷风作用下的倒塌全过程分析,研究杆件屈服路径、最薄弱位置,以及分析输电线对塔体的影响机理。
房莹[8](2020)在《水下铁磁性物体工频电磁探测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各国经济及军事发展战略的焦点逐渐向海洋领域延伸,其中水下目标/物体的探测技术备受重视。目前,关于水下巡航器、沉船、海底金属矿物、洞库等水下铁磁性物体常见的探测技术途径有声呐探测、激光/雷达探测、地磁异常探测等。其中水下目标/物体的回波因消音技术的发展而与海背景噪声非常接近,故声呐探测手段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由于海水对高频电磁波具有屏蔽作用,所以激光/雷达等主动发射高频电磁波的探测方式对深水层物体的探测难度较大。世界各地均架设有规模各异的大型输电网络,可向周围空间辐射稳定的50Hz/60Hz的电磁场(波),且该频率的电磁波受海水等环境介质的衰减影响极小。因此,在探测定位水下铁磁性物体方面,工频电磁场(波)探测手段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首先从麦克斯韦方程等基本理论入手,分析了输变电网络工频电磁场(波)的产生机理、传播特性以及铁磁性物体导致时变背景电磁场发生异常畸变的规律属性,并通过仿真实例和外场试验揭示了水下铁磁性物体工频电磁探测的可行性。以华东-华中-华南-东北-蒙西地区的输电网络为电磁辐射源,水下巡航器为探测对象,海水和空气为传输介质建立了输电网络作用下的水下铁磁性物体电磁仿真计算模型。通过对上述仿真模型的求解,分析了不同地理位置、不同观测高度条件下的水下铁磁性物体导致的工频电磁异常仿真结果,并讨论了目标特性对仿真结果的影响。基于岛基探测平台,提出了三角定位方法;基于空基探测平台,改进了前人所提出的扫描交叉定位方法。仿真分析了电网谐波、电网相位变化、海浪以及水面舰船等探测过程中的干扰因素对探测的影响,并给出相应的干扰区分/抑制方法。最后,总结了全文并给出技术发展展望。
齐佳林[9](2019)在《关于10kV高压输电线对MT数据的影响及数据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对于大地电磁测深的野外观测采集工作而言,虽然可以人为地避开非常大的干扰源,如发电站等,但是考虑到我国社会整体科学水平的提高与国家电网的普及,即便是在乡镇也无法避免10kV的高压输电线造成的影响。由于环境干扰无法避免,对于野外采集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来说,如何得到信噪比较高的阻抗变得十分困难,这也对反演和地质解释工作产生了影响。因此,研究常见的10kV噪声干扰环境下的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变得非常有意义,高质量的数据对于后期反演来说尤为重要,可以提高了解释的准确性。本文将重点研究来自河南境内熊耳山地区受10kV高压输电线影响的大地电磁场测深数据的特征。在野外实验中,通过移动采集系统来改变干扰源与测点之间的距离,来研究10kV高压输电线对于采集实验的影响特征,并对得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对比距离10kV高压输电线不同距离的时间序列以及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得到关于10kV高压输电线干扰的特征。最后通过对多个类似干扰的测点进行数据采集,得到多个受10KV噪声影响的测点数据,寻找对此干扰较为有效的处理方法。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处理主要包括时间序列的预处理、谱的估算、功率谱的计算、张量阻抗的估算以及视电阻率与相位曲线的获取。本文将从时间域和阻抗估计方面着手,对传统的数据处理的环节进行提高,从而获取信噪比更高的数据。在传统处理系统之下,10kV噪声影响仍未被消除,因此采用EMTF处理系统对本次采集的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得到更为平滑的视电阻率曲线和相位曲线,并且对于中低频的数据恢复效果很好。相比于传统处理方式来说步骤多,但是得到更为可靠的数据,且避免了人工挑选功率谱时的人为影响,比人工挑选功率谱更为高效。选择了合适的处理系统之后,又在时间域,通过利用独立分量分析(ICA,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的原理方法对大地电磁测深所采集的时间序列进行信号分离并去除噪声分量。重构数据后得到新的时间序列,使用上述的处理系统进行傅里叶变换,并使用Robust估计方法进行张量阻抗估计,最终得到与处理之前相比更为平滑的视电阻率-相位响应曲线。
解健[10](2019)在《大档距多分裂导线扭转及翻转特性研究》文中指出偏心覆冰及上升气流等因素易导致大档距多分裂导线剧烈扭转,严重时会引发翻转扭绞故障,对电网安全运行造成了较大威胁。研究多种参数对大档距分裂导线扭转及翻转特性的影响,对于线路防翻转优化设计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后,本文建立了大档距多分裂导线的精细化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数值模拟分析,同时设计研制了分裂导线缩尺模型试验装置并进行扭转试验,针对多种参数研究了分裂导线的扭转及翻转特性。1.分裂导线扭转刚度有限元计算及分析:分别采用LINK单元模拟子导线、BEAM单元模拟间隔棒,建立大档距多分裂导线的有限元模型,依据计算所得的扭矩-扭转角关系确定了分裂导线的整体扭转刚度。研究了不同档距和初始水平张力条件下的扭转刚度变化规律,分析了目前常用的Nigol扭转刚度计算公式的误差及其产生的原因。依据Hamilton原理建立覆冰分裂导线的舞动模型,通过Runge-Kutta方法求解振动微分方程得到了导线舞动响应的数值解,比较分析了扭转刚度计算误差对分裂导线舞动响应的影响。2.分裂导线扭矩-扭转角关系理论计算:基于架空输电线路的基本力学理论及几何关系,以数值计算为手段,建立多参数的扭矩-扭转角关系半解析模型。以单跨四分裂导线为例,通过对比不同模型所得扭矩-扭转角关系曲线,分析阐述了分裂导线的扭转机理。3.分裂导线扭转缩尺模型试验及仿真模拟研究:建立双尺度的缩尺模型相似关系,设计并研制了一套研究分裂导线扭转及翻转特性的缩尺模型试验装置;基于LS-DYNA显式分析方法,采用动力松弛法实现了分裂导线扭转全过程(包括翻转)的准静态模拟。针对间隔棒数目、水平张力和分裂数,以某680m档距线路为例,同时采用缩尺模型试验、LS-DYNA显式分析以及ANSYS隐式分析三种途径研究了多分裂导线的扭转及翻转特性。4.分裂导线翻转扭矩荷载研究:基于ANSYS隐式有限元分析方法,采用BEAM单元模拟子导线和间隔棒,分析了不同形式扭矩作用下的分裂导线扭转及翻转特性,并建立一般形式的冰、风荷载参数(如风速、覆冰厚度等)与分裂导线扭转状态之间的对应关系,以期对具体线路在承受冰风联合作用时是否发生翻转做出初步预判。本文针对分裂导线扭转及翻转特性提出了更为完善、有效的研究方法,据此对多种参数的相关讨论以及对翻转扭矩荷载的研究分析,可为架空输电线路的设计提供参考。
二、利用输电线路找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输电线路找矿(论文提纲范文)
(1)综合物探法寻找渗漏通道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工作区域概况 |
1.1 场地地质概况 |
1.2 异常电阻率特征 |
2 工作方法 |
2.1 充电法 |
2.2 高密度电阻率法 |
2.3 激发极化法 |
3 工程应用实例推断解释 |
3.1 充电法推断解释 |
3.2 高密度电法推断解释 |
3.3 激电法异常推断解释 |
4 钻孔验证 |
5 结论 |
(2)高密度电法在内蒙古喀喇沁旗毛林坝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研究区地质概况 |
1.1 区域地质背景 |
1.2 地质概况 |
1.3 地球物理特征 |
2 测量方法及质量评述 |
2.1 测线布置 |
2.2 测量方法 |
2.3 质量评述 |
3 成果解释与验证 |
3.1 成果解释 |
3.2 地质查证 |
4 结 论 |
(3)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相关辨识及抗噪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产井油藏电磁探测研究现状 |
1.2.2 瞬变电磁法研究现状 |
1.2.3 相关辨识技术在电法测井中的发展 |
1.3 本文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瞬变电磁法井间勘探基本原理 |
2.1 瞬变电磁测井原理 |
2.1.1 麦克斯韦方程组 |
2.1.2 电偶极源激励下均匀半空间响应 |
2.2 基于COMSOL Multiphysics的仿真模型建立 |
2.2.1 缩比实验法 |
2.2.2 缩比测井模型 |
2.2.3 轴向阵列式观测 |
2.3 可靠性验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m序列相关辨识的理论与方法 |
3.1 m序列的生成方法及其相关特性 |
3.1.1 m序列的生成方法 |
3.1.2 m序列的自相关 |
3.1.3 m序列的频谱分析 |
3.2 m序列的相关辨识计算 |
3.3 m序列相关辨识的抗噪性分析 |
3.3.1 无噪声环境下的辨识效果 |
3.3.2 工频噪声环境下的辨识效果 |
3.3.3 高斯白噪声环境下的辨识效果 |
3.3.4 脉冲噪声环境下的辨识效果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MTEM视电阻率的提取 |
4.1 非均匀测井模型的电磁场响应 |
4.2 视电阻率的定义 |
4.3 不同井间探测模型对视电阻率的影响 |
4.3.1 高阻覆盖层对视电阻率的影响 |
4.3.2 储层厚度对视电阻率的影响 |
4.3.3 多层储层对井间探测模型视电阻率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4)考虑地磁暴影响的浙北换流站接地极偏磁治理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2章 区块大地电性结构模型及地电位分布规律 |
2.1 区块大地电性结构模型的建立 |
2.1.1 三维大地建模的数据来源 |
2.1.2 建立分区块大地电性构造模型 |
2.2 接地极近区的大地电位计算方法 |
2.2.1 地电流场基本方程 |
2.2.2 地电流场边界条件 |
2.2.3 地表电位的有限元算法 |
2.2.4 计算大地电场的操作流程 |
2.3 大地电位计算结果分析 |
2.3.1 陈安村接地极近区地电位变化特点 |
2.3.2 地电位变化规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接地极偏磁影响下的电网建模及偏磁算法 |
3.1 接地极近区的GIC-Benchmark直流模型 |
3.1.1 陈安村接地极模型 |
3.1.2 变电站的直流模型 |
3.1.3 电网的直流模型 |
3.2 电网偏磁电流的理论计算 |
3.3 陈安村接地极偏磁结果分析 |
3.3.1 陈安村近区地电位分布 |
3.3.2 接地极影响下的电网偏磁结果 |
3.4 溪浙工程金丝接地极验证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考虑地磁暴影响的电网GIC偏磁风险评估 |
4.1 地磁暴灾害机制 |
4.2 地磁感应电场强度计算 |
4.2.1 地磁台数据测量 |
4.2.2 基于局部平面波法的感应电场计算 |
4.2.3 地磁暴GMD地电场分量量值计算 |
4.2.4 地磁暴GMD地电场分量最大值及方向确定 |
4.2.5 GMD地电场最大值计算流程 |
4.3 浙江地区的地磁感应电场计算分析 |
4.3.1 地磁数据分析 |
4.3.2 感应地电场分析 |
4.3.3 浙江电网偏磁治理前后GIC风险评估 |
4.4 浙江电网的GIC风险评估 |
4.4.1 电网GIC量值计算 |
4.4.2 各厂、电站中性点GIC量值分析 |
4.4.3 三次磁暴下超标站点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综合地磁暴和接地极影响的治理方案研究 |
5.1 变压器中性点直流电流的抑制方法 |
5.1.1 治理装置的选择 |
5.1.2 中性点串电容和电阻的混合治理方案 |
5.2 综合偏磁治理优化方法 |
5.2.1 多目标函数 |
5.2.2 基于引力搜索算法的优化配置 |
5.3 优化配置分析 |
5.3.1 优化方案筛选 |
5.3.2 优化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5)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能量物流优化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电动汽车充电负荷模拟 |
1.2.2 含常规集中式/固定式储能的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 |
1.2.3 含分布式/移动式储能的电力系统规划和运行 |
1.3 存在的问题 |
1.4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动车辆充电负荷特性曲线模拟 |
2.1 引言 |
2.2 不同社会属性人群的出行模式建模 |
2.2.1 不同人群的出行特征 |
2.2.2 出行时空变量概率分布模型 |
2.2.3 空间转移概率 |
2.3 考虑人口肖像及充电模式的充电负荷模拟方法 |
2.4 算例分析 |
2.4.1 数据和模型设置 |
2.4.2 时间变量概率分布 |
2.4.3 空间转移概率矩阵 |
2.4.4 充电模式对充电负荷的影响 |
2.4.5 不同用户群体的典型充电负荷日曲线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移动储能的物流及充放电联合优化模型 |
3.1 引言 |
3.2 电池运输和物流的概念及系统 |
3.3 满/空电池两阶段物流及充放电联合优化模型 |
3.3.1 模型结构 |
3.3.2 第一阶段:交通路径和发车数量优化 |
3.3.3 第二阶段:列车调度及电池充放电优化 |
3.4 算例分析 |
3.4.1 场景设置及输入数据 |
3.4.2 满/空电池运输及物流日调度结果 |
3.4.3 风电消纳结果 |
3.4.4 电池运输度电成本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固定式与移动式储能系统技术经济性研究 |
4.1 引言 |
4.2 模型及算例建立 |
4.2.1 多区域电源规划和运行模拟模型 |
4.2.2 固定式/移动式储能全系统成本模型 |
4.2.3 算例场景构建 |
4.3 固定式/移动式储能消纳能力对比 |
4.4 固定式/移动式储能全系统成本对比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获奖情况 |
致谢 |
(6)遥感地质灾害解译识别技术在南网地区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 言 |
1 研究区域地质概况 |
2 遥感数据及图像预处理 |
2.1 遥感数据收集 |
2.2 遥感数据选取 |
2.3 图像预处理技术流程 |
3 遥感地质灾害解译 |
3.1 遥感解译标志 |
3.2 遥感解译 |
3.2.1 基本要求 |
3.2.2 解译方法 |
3.2.3 解译流程 |
(1)遥感解译标志的建立。 |
(2)室内解译工作。 |
(3)野外调查与验证。 |
(4)地质灾害制图。 |
4 地质灾害解译结果及应对措施 |
5 结 论 |
(7)龙卷风作用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龙卷风灾害及其影响 |
1.2.1 国内外龙卷风破坏现状 |
1.2.2 龙卷风作用下输电线路破坏现状 |
1.3 龙卷风研究现状 |
1.3.1 现场实测研究 |
1.3.2 试验模拟研究 |
1.3.3 数值模拟研究 |
1.4 本课题研究现状 |
1.4.1 龙卷风作用下输电线路研究现状 |
1.4.2 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研究现状 |
1.4.3 课题研究目的及其意义 |
1.5 本文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龙卷风数值模型以及角钢构件加载方式 |
2.1 引言 |
2.2 龙卷风特性描述 |
2.2.1 龙卷风强度等级 |
2.2.2 龙卷风等级发生次数 |
2.2.3 龙卷风的特征参数 |
2.3 龙卷风风场模型 |
2.3.1 Rankine涡模型 |
2.3.2 Wen三维龙卷风模型 |
2.4 关于角钢构件龙卷风荷载的计算方法讨论 |
2.4.1 设计规范中的风荷载计算方法—逐塔段法 |
2.4.2 关于角钢构件的龙卷风荷载计算方法—逐构件法 |
2.5 建立角钢逐构件法 |
2.5.1 建立直角坐标系下龙卷风风速场 |
2.5.2 建立角钢单元坐标系 |
2.5.3 坐标转换矩阵 |
2.5.4 单元坐标系下角钢构件风荷载集度计算 |
2.5.5 整体坐标系下等效节点风荷载计算 |
2.6 关于输电线龙卷风风荷载的计算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等效静力龙卷风作用下输电塔的破坏范围与最不利工况 |
3.1 引言 |
3.2 输电塔有限元模型 |
3.2.1 角钢钢材等级 |
3.2.2 建立输电塔模型 |
3.2.3 单塔模态分析 |
3.3 等效静力龙卷风作用下相关参数设置 |
3.3.1 龙卷风参数 |
3.3.2 工况设计 |
3.3.3 结构整体失稳破坏准则 |
3.3.4 最不利工况判断准则 |
3.3.5 循环计算程序 |
3.4 龙卷风对输电塔造成的破坏范围及最不利工况 |
3.4.1 无平移速度情况下的破坏范围以及最不利工况 |
3.4.2 00袭击角情况下的破坏范围以及最不利工况 |
3.4.3 450袭击角情况下的破坏范围以及最不利工况 |
3.4.4 900袭击角情况下的破坏范围以及最不利工况 |
3.5 破坏包络范围及其最不利工况汇总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龙卷风作用下高压输电塔倒塌破坏机理研究 |
4.1 引言 |
4.2 非线性时程分析理论 |
4.2.1 动力方程 |
4.2.2 输电塔结构阻尼设置 |
4.2.3 时间步设置 |
4.3 动力分析中的关键问题设定 |
4.3.1 构件编号及参考点 |
4.3.2 构件反应表达指标 |
4.3.3 倒塌判断标准 |
4.4 典型龙卷风工况下输电塔动态分析 |
4.4.1 平行工况下输电塔的动态响应分析 |
4.4.2 垂直工况下输电塔的动态响应分析 |
4.4.3 经典工况下输电塔的动态响应规律总结 |
4.5 龙卷风作用下输电塔倒塌破坏研究 |
4.5.1 在00袭击角下输电塔的倒塌分析 |
4.5.2 在450袭击角下输电塔的倒塌分析 |
4.5.3 在900袭击角下输电塔的倒塌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龙卷风作用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机理研究 |
5.1 引言 |
5.2 输电塔—线体系有限元建模 |
5.2.1 输电线路设计信息 |
5.2.2 输电线路找形 |
5.2.3 绝缘子串模型 |
5.2.4 建立输电塔-线体系模型 |
5.2.5 塔线体系模态分析 |
5.3 动力分析中的关键问题设定 |
5.3.1 各组件编号及参考点 |
5.3.2 其他关键问题陈述 |
5.4 典型龙卷风工况下输电塔—线体系动力分析 |
5.4.1 平行工况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动态响应分析 |
5.4.2 垂直工况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动态响应分析 |
5.4.3 经典工况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动态响应规律总结 |
5.5 龙卷风作用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研究 |
5.5.1 在00袭击角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塌分析 |
5.5.2 在450袭击角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塌分析 |
5.5.3 在900袭击角下输电塔—线体系的倒塌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水下铁磁性物体工频电磁探测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
1.2.1 国外研究概况 |
1.2.2 国内研究概况 |
1.3 论文内容安排 |
2 水下铁磁性物体工频电磁探测机理研究 |
2.1 分布式输电网络工频电磁场(波)理论计算模型 |
2.2 电磁波在海水媒介中的传播特性 |
2.3 工频电磁场(波)与铁磁性物体相互作用机理及实测数据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分布式输电网络-水下铁磁性物体-空间计算域仿真建模 |
3.1 建模仿真总体方案 |
3.2 分布式输电网络-水下铁磁性物体-空间计算域的建模与仿真 |
3.3 有限元仿真计算及结果分析 |
3.3.1 网格划分及求解器设置 |
3.3.2 电磁仿真计算结果分析 |
3.3.3 仿真模型合理性验证 |
3.4 水下铁磁性物体自身特性对探测结果的影响 |
3.4.1 水下铁磁性物体磁导率变化对其感应磁场的影响 |
3.4.2 水下铁磁性物体内部工频电源电磁泄露模型与特性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水下铁磁性物体工频电磁探测定位方法及干扰分析 |
4.1 三角定位方法 |
4.2 交叉定位方法 |
4.3 干扰因素分析 |
4.3.1 电网谐波对探测的影响 |
4.3.2 电网相位变化对探测的影响 |
4.3.3 海浪对探测的影响 |
4.3.4 水面金属船只对探测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目前存在的问题 |
5.2.1 仿真模型的不足 |
5.2.2 探测方法的不足 |
5.3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申请专利目录 |
附录2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从事的科研项目 |
附录3 本文涉及的五个地区的电网实际接线图 |
附录4 喻家山外场试验实测原始数据 |
(9)关于10kV高压输电线对MT数据的影响及数据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工作概况 |
1.4 论文主要成果和创新性认识 |
1.5 论文结构 |
2 大地电磁测深理论及数据处理方法 |
2.1 大地电磁测深基本理论 |
2.2 大地电磁场特点 |
2.3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采集、处理分析与反演解释 |
2.3.1 仪器与野外数据采集 |
2.3.2 大地电磁测深数据处理 |
3 关于10kV高压输电线电磁噪声观测实验 |
3.1 10 kv高压输电线对大地电磁测深数据的影响 |
3.1.1 10 kV高压输电线噪声在时间序列上的特征分析 |
3.1.2 10 kV高压输电线在视电阻率-相位曲线上的影响 |
3.2 野外实验总结 |
4 对含10KV高压输电线噪声的数据处理 |
4.1 基于EMTF软件的数据处理 |
4.1.1 EMTF处理系统简介 |
4.1.2 实测数据处理 |
4.1.3 EMTF处理总结 |
4.2 独立分量分析法对于含10KV噪声干扰的MT数据的处理 |
4.2.1 独立分量分析法简介 |
4.2.2 独立分量分析原理 |
4.2.3 ICA系统介绍 |
4.2.4 大地电磁数据的独立分量分析处理 |
4.2.5 独立分量分析法处理总结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大档距多分裂导线扭转及翻转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分裂导线扭转特性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分裂导线翻转现象研究现状 |
1.4 分裂导线冰风荷载研究现状 |
1.4.1 风荷载 |
1.4.2 覆冰荷载 |
1.5 本文主要工作 |
1.5.1 分裂导线扭转刚度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1.5.2 分裂导线扭矩-扭转角关系理论研究 |
1.5.3 分裂导线扭转缩尺模型试验及仿真模拟研究 |
1.5.4 分裂导线翻转扭矩荷载研究 |
第2章 分裂导线扭转刚度有限元计算及分析 |
2.1 扭转刚度简化计算方法 |
2.1.1 Nigol公式 |
2.1.2 Wang公式 |
2.2 有限元建模及扭转刚度计算 |
2.2.1 导线 |
2.2.2 间隔棒 |
2.2.3 找形分析 |
2.2.4 扭矩-扭转角关系及扭转刚度计算 |
2.3 扭转刚度计算结果对比 |
2.4 档距和初始水平张力对分裂导线扭转刚度的影响 |
2.4.1 档距对扭转刚度的影响 |
2.4.2 初始水平张力对扭转刚度的影响 |
2.4.3 Nigol模型的误差分析 |
2.5 扭转刚度对舞动响应的影响分析 |
2.5.1 输电线路舞动模型 |
2.5.2 振动微分方程的求解 |
2.5.3 扭转刚度对舞动响应的影响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分裂导线扭矩-扭转角关系理论研究 |
3.1 扭矩-扭转角关系简化解析模型 |
3.1.1 恒定张力无弧垂模型——Nigol模型 |
3.1.2 变张力无弧垂模型——刘模型 |
3.1.3 有弧垂模型谢模型 |
3.2 扭矩-扭转角关系半解析模型 |
3.2.1 基本假定 |
3.2.2 基本公式 |
3.2.3 受力分析 |
3.3 计算结果对比与分析 |
3.3.1 单间隔棒情形 |
3.3.2 多间隔棒情形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分裂导线扭转缩尺模型试验及仿真模拟研究 |
4.1 分裂导线扭转缩尺模型试验 |
4.1.1 试验装置 |
4.1.2 相似关系 |
4.2 基于LS-DYNA显式分析的分裂导线扭转模拟 |
4.2.1 基本原理 |
4.2.2 有限元建模 |
4.2.3 分析过程 |
4.3 缩尺模型试验及仿真模拟结果对比 |
4.3.1 模型试验参数 |
4.3.2 间隔棒数目对扭转及翻转特性的影响 |
4.3.3 初始水平张力对扭转及翻转特性的影响 |
4.3.4 分裂数对扭转及翻转特性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分裂导线翻转扭矩荷载研究 |
5.1 分布扭矩作用下分裂导线的扭转及翻转特性 |
5.1.1 荷载形式 |
5.1.2 有限元建模 |
5.1.3 计算结果分析 |
5.2 冰风联合作用下的扭矩荷载计算 |
5.2.1 计算假定 |
5.2.2 覆冰偏心扭矩荷载 |
5.2.3 扭转向气动力荷载 |
5.2.4 分裂导线的翻转荷载条件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本文主要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
四、利用输电线路找矿(论文参考文献)
- [1]综合物探法寻找渗漏通道的应用分析[J]. 周兰,王楚帆,赵学思. 矿产勘查, 2021(12)
- [2]高密度电法在内蒙古喀喇沁旗毛林坝萤石矿找矿中的应用[J]. 金涛. 地质学刊, 2021(03)
- [3]多通道瞬变电磁法相关辨识及抗噪性研究[D]. 武晋莎.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4]考虑地磁暴影响的浙北换流站接地极偏磁治理方案研究[D]. 滕宛邑.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01)
- [5]提升新能源消纳能力的能量物流优化方法研究[D]. 张静.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1
- [6]遥感地质灾害解译识别技术在南网地区的应用[J]. 王昊,吴新桥,杨家慧,蔡思航,李彬.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20(12)
- [7]龙卷风作用下高压输电塔—线体系倒塌破坏机理研究[D]. 庞小龙. 广州大学, 2020(02)
- [8]水下铁磁性物体工频电磁探测定位理论与方法研究[D]. 房莹. 华中科技大学, 2020(01)
- [9]关于10kV高压输电线对MT数据的影响及数据处理[D]. 齐佳林.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02)
- [10]大档距多分裂导线扭转及翻转特性研究[D]. 解健. 浙江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