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茶叶抗菌作用的报告(论文文献综述)
鲁晓晴,王斌,阎志勇[1](2009)在《茶叶水浸液对口腔致病菌抑菌效果的研究》文中提出目的了解各种普通茶叶水浸液对口腔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平板打孔法对茶叶水浸液抗菌效果进行了检测。结果普通绿茶、乌龙茶和普洱茶用茶叶2.5 g/L和5 g/L的初次水浸液对溶血性链球菌和变形链球菌抑菌环直径均>10 mm;用10 g/L茶叶的水浸液对包括肺炎双球菌和牙龈卟啉单胞菌在内的4种试验菌的抑菌环直径均>10 mm。红茶和菊花茶初次水浸液除对溶血性链球菌有抑菌作用之外,对其他试验菌基本没有抑菌作用。结论茶叶水浸液对口腔致病菌有抗菌作用,但不同茶叶抗菌作用差别明显。
柳荣祥,朱全芬,夏春华[2](1996)在《茶皂素生物活性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文中提出本文综述了茶皂素的溶血作用、鱼毒作用、抗渗消炎作用、抑制酒精吸收作用、抗菌作用、生物激素样作用、杀灭钉螺作用等生物活性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讨论了茶皂素研究的发展趋势,认为茶皂素生物活性的理论与开发应用研究应是今后的主攻方向,并提出了今后值得深入研究的几个问题
田福忠,王宜磊,赵贵红,田给林,彭勇[3](2020)在《茶多酚抗菌作用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细菌和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其中一部分对人和动植物的生理健康构成威胁。茶多酚是提取自茶叶的一类天然活性产物,广泛存在于多种茶叶中,具有广谱抗菌效果,可对多种细菌和真菌的生长繁殖产生抑制或杀灭作用,在食品、医药、农业、日用品等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查阅国内外相关研究论文的基础上,总结了茶多酚抗菌作用的研究现状,以期为茶多酚的深入研究和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邵济鈞,于澤华[4](1959)在《不同品种茶叶和其泡制方法对于腸道主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文中认为 茶叶能以治疗细菌性痢疾,在祖国医学文献中早已有记载。最近2-3年来,虽然我国和苏联文献中(1),(2)亦有关于茶叶治疗细菌性痢疾良好效果的报告,但是根据我们了解,各处获得的治疗结果尚不一致。我们考虑,此种情况可能与所用的茶叶品种有关。为了更好地发扬祖国医学遗产和提高茶叶对于治疗细菌性痢疾的效力,我们共收集了青岛市出售之六种茶叶,并且应用不同的泡制方法,对常见的各种痢疾、伤寒、副伤寒桿菌进行了抗菌作用的实验,以便为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李柯欣[5](2017)在《茶多酚的提取、抑菌作用与抑菌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茶叶在中国具有悠久的药食两用历史,其医疗保健作用早已被国人所熟识,对茶叶有效成分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以绿茶为原料,温度、时间、液料比为单因素,结合正交实验,研究了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通过牛津杯法,对浸提液中的茶多酚进行抑菌性能研究;选取细菌、酵母菌、霉菌中的代表菌种,研究了茶多酚的抑菌谱和最低抑菌浓度;研究了pH、温度、多酚氧化酶对茶多酚抑菌性能的影响;同时从对酶的抑制作用和改变全氨基酸、葡萄糖浓度两方面,初步探讨了茶多酚的抑菌机理。研究结果如下:1、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浸提的工艺流程为:绿茶→热水浸提→过滤去渣→再次热水浸提→合并两次滤液→离心→取上清液→检测分析;综合单因素和正交实验分析,确定了茶多酚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浸提温度85℃,浸提时间40min,料液比为1:20。在此工艺条件下,茶多酚的提取率达到最大为18.84%;2、采用牛津杯法,探讨了茶多酚的抑菌性,发现其对细菌具有良好的抑菌性能,即使在较低浓度下,就能表现出极好的抑菌效果,抑制强弱依次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枯草芽孢杆菌>大肠杆菌,其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0.25mg/ml、8 mg/ml、10 mg/ml。而对乳酸菌和实验选择的真菌,茶多酚则没有表现出明显的抑菌活性;3、茶多酚热稳定性好,耐高温,即使是较长时间高温处理,仍具有较好的抑菌作用。这一特性,可以为茶多酚在食品中的高温处理提供保证;茶多酚酸碱适应性强,在pH3-9范围内,抑菌活性也未受影响,仍然表现出很强的抑菌性;且在多酚氧化酶处理后,对其抑菌性也无影响。这些实验为茶多酚作为天然抑菌剂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4、茶多酚不仅具有抑菌作用,同时还是广泛的蛋白酶和淀粉酶酶抑制剂。通过对胰蛋白酶、α-淀粉酶、中性蛋白酶和胃蛋白酶的实验,发现随茶多酚浓度增加,对酶的抑制率增大,酶的活力显著下降;5、全氨基酸(即水解酪蛋白)和葡萄糖对茶多酚抑菌性的影响及抑菌机理探索:在培养基中添加50g/L的葡萄糖以及大于20g/L的水解酪蛋白,茶多酚的抑菌作用开始减弱;当水解酪蛋白浓度大于30g/L时,茶多酚完全失去了抑菌作用。因此,我们推测茶多酚可能的抑菌机理是:通过抑制微生物(主要是细菌)的蛋白酶和淀粉酶,导致微生物细胞不能从外界分解、摄取蛋白和碳水化合物来获得所需的营养物质,从而抑制了微生物细胞的生长和繁殖。
陈奎[6](2019)在《基于废次茶制备几种纳米材料及其应用》文中认为纳米材料是现代材料科学中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作为其中的明星成员-纳米银和荧光碳量子点因其优异的催化性能、抗菌性能、抗癌活性、抗氧化活性等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纳米材料的传统合成方法需要相当大的能量消耗并且会产生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因此具有成本低、绿色环保等优点的生物质便引起了人们的注意。基于此,本文以废次茶中所含有的茶多酚、儿茶素等作为还原剂和稳定剂绿色制备纳米银以及将其作为碳源制备碳量子点,对所得到的几种纳米材料进行结构表征和性能测试,探索其在染料降解和重金属离子检测方面的应用,具体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废次茶水提物制备纳米银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以废次茶的水提取物作为稳定剂和还原剂,制备纳米银粒子(AgNPs)。通过UV-vis、FTIR、Zeta、XRD、TEM、ICP等手段对制备的AgNPs进行表征。以AgNPs作为催化剂分别考察了不存在和存在H2O2两种情况下,AgNPs对亚甲基蓝(MB)和乙基紫(EV)水溶液的催化降解活性,还考察了AgNPs的抗病原菌的抗菌活性。研究结果表明,在室温下AgNPs在阳离子有机染料的降解过程中表现出高效的催化降解活性。AgNPs对染料的降解遵循伪二阶动力学模型。同时,AgNPs也显示出良好的抗病原菌活性。此AgNPs制备工艺绿色环保、能耗低,有潜在的工业化应用前景。2、Fe3O4-NH2@AgNPs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以废次茶绿色制备得到的纳米银粒子(AgNPs)和氨基化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Fe3O4-NH2)为原料酰胺缩合制备出纳米复合材料(Fe3O4-NH2@AgNPs),通过FTIR、VSM、XRD、SEM、TEM、ICP等手段对Fe3O4-NH2@AgNPs进行表征。以Fe3O4-NH2@AgNPs作为催化剂分别考察了不存在和存在H2O2两种情况下,Fe3O4-NH2@AgNPs对乙基紫(EV)、孔雀石绿(MG)和碱性品红(FB)等三苯甲烷类染料的催化降解活性。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制备的纳米复合材料作为催化剂,三苯甲烷类染料在30分钟内的降解率便可达到95%以上,经过10次循环催化实验,其催化活性没有明显降低。Fe3O4-NH2@AgNPs对染料的降解遵循伪二阶动力学模型。3、废次茶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以废次茶水提取物为碳源,通过一步水热法制备水溶性碳量子点(Tea-CDs)。通过FTIR、XPS、XRD、TEM等手段对Tea-CDs进行表征。抗自由基研究发现,Tea-CDs在体外具有良好的清除羟基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功能。此外,Tea-CDs在紫外光(λex=365nm)下呈现明亮的蓝色荧光,荧光可以被CrO42-和Fe3+离子有效地淬灭。同时,抗坏血酸(AA)和L-半胱氨酸(L-Cys)可明显恢复Tea-CDs-CrO42-和Tea-CDs-Fe3+系统的荧光。Tea-CDs作为开关荧光纳米传感器,可对CrO42-、Fe3+、AA和L-Cys进行灵敏的检测,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4、铜掺杂茶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以Cu(Ac)2·H2O和废次茶水提取物为原料,通过一步水热法简单、快速、低成本的合成了水溶性Cu2+掺杂的碳量子点(Cu/Tea-CDs)。通过FTIR、XPS、XRD、TEM、ICP等手段对Cu/Tea-CDs进行了表征。此外,研究表明,Cu/Tea-CDs在紫外光下呈现明亮的蓝色荧光,该荧光可被Cr(VI)特异性淬灭,Cu/Tea-CDs的荧光强度与Cr(VI)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且不受其他金属离子、常见阴离子和氨基酸等的干扰。基于此,构建了Cu/Tea-CDs传感器能够应用到检测实际样品中的Cr(VI),得到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马美湖[7](2005)在《茶多酚复合剂对实验动物抗性效果与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研究旨在:①进一步探讨茶多酚与茶氨酸的功能,组成以茶多酚、茶氨酸为主体的强效复合剂,开展抗菌抑菌、增强机体抵抗力、抗瘤抑瘤以及抗(降)血脂的实验研究;②通过实验研究,为茶氨酸、茶多酚的生理功能科学应用提供有效的基础数据;③利用其抗菌抑菌和增强动物机体免疫力的功能,为开发安全无公害纯天然植物饲料添加剂,推进无公害畜产品生产,提供科学的基础依据;④为开发以茶多酚和茶氨酸为主,具有增强免疫力和抵抗力、抗瘤抑瘤、抗(降)血脂的药品、功能性食品提供实验依据;⑤为寻求天然植物成分复合剂抗“SARS”、“禽流感”等人畜共患的病毒、细菌性流行病提供实验依据。 首先利用7种常见、易得、具有类似功能的植物提取物成分,进行茶多酚、茶氨酸功能增效物的筛选L8(27)的体外抗菌实验。结果显示,鱼腥草素、牛至油同茶多酚、茶氨酸配合抗菌抑菌增效效果较好,形成了茶多酚复合剂。茶多酚复合剂分别对Colibacillus、Ssalmonella、Staphylococcus aureus抑菌效果及有效浓度L9(34)配合的实验,得出对Colibacillus、Salmonella和Staphylococcus aureus最低抑菌浓度(MIC)分别为1.25、0.625 0.625mg·ml-1,最低杀菌浓度(MBC)为2.5、1.25、1.25mg·ml-1;对Colibacillus、Salmonella、Staphylococcus aureus作用时间与抑菌率(IBR)的关系发现均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提高,并发现了试物同细菌作用的僵持期(4~8h);小鼠体内抑菌实验表明,在感染Colibacillus和Staphylococcus aureus之前18h灌喂茶多酚复合剂,死亡率(72h)分别为40%、30%,感染后1h灌喂死亡率(72h)分别为70%、60%,同对照组比差异极显著(p<0.01)和显著(p<0.05)。茶多酚复合剂有很好的体内抗菌效果。 采用0、50、100、150mg·kg-1d-1BW-1茶多酚复合剂灌喂,增强小鼠免疫功能机理的实验,设阴性对照组(C0)和低(C1)、中(C2)、高(C3)4个剂量组,每组10~15只小鼠,预饲7d,实验期30~45d。末次灌喂24h后分别测定小鼠细胞免疫功能、体液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等指标。结果表明:茶多酚复合剂明显刺激脾淋巴细胞增殖和转化,各组的0D差值均高于C0组,有显著或极显著性差异
唐家振[8](2020)在《抹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抹茶在贮藏运输过程中易发生氧化变质,目前抹茶加工工艺的相关文献较多,有关抹茶贮藏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寿命预测的研究少有报道。本文先研究抹茶在不同环境因子和温度下感官和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并进行品质影响的多变量分析,后通过加速破坏性试验测定抹茶品质指标的变化,将反应动力学方程、Arrhenius方程与Q10模型相结合,构建合适的货架期预测模型,来探讨温度的改变对抹茶品质的影响。论文的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1)将抹茶放置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研究单个环境因子对抹茶贮藏感官品质及理化成分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高温、高湿条件下抹茶的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b值、EGC、EC、EGCG、ECG、儿茶素总量及感官评分均有所下降,a值不断升高;在光照条件下,b值有所下降,而L值和a值均有所上升,对比分析研究三种不同的环境因子,光照对于抹茶贮藏品质影响最大,其次是高温,高湿环境影响最小。在高温、高湿对抹茶品质影响的多变量分析中,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官评分与茶多酚、酚氨比、CAF、EGCG、EGC、ECG、EC、儿茶素总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a值、b/a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达到显著性水平;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在高温、高湿条件下,各自的前2个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97.955%、98.129%,可用各自的前2个主成分较好地代替上述15个指标来评价与判断抹茶品质;品质得分的最终回归方程分别为:Y=5.276X1+44.674(Y为感官评分,X1为叶绿素总量)、Y=-2.728 X1+7.426X2+42.394(Y为感官评分,X1为a值,X2为酚氨比)。(2)在不同贮藏温度对抹茶品质影响的试验中,研究了抹茶在常温、30℃、40℃不同贮藏温度下感官和理化特性的变化规律。实验结果显示:抹茶的a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逐渐上升,伴随着抗坏血酸、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b值、b/a值及感官评分逐渐下降。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感官评分与CAF、EGCG、EGC、ECG、EC、儿茶素总量、抗坏血酸含量、叶绿素总量、叶绿素a、叶绿素b、L值、b值、b/a之间的相关性关系达到显著水平,而与a值之间的相关性为负。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常温和30℃而言,各自的前3个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分别达到96.606%、94.742%,而40℃的前两个主成分的特征值大于1,累计贡献率达到92.921%。同时研究了不同贮藏温度下,抹茶感官审评与理化指标之间的关系,常温、30℃、40℃下品质得分的最终回归方程分别为:Y=-5.846X1+8.226X2+23.174(Y为感官评分,X1为a值,X2为叶绿素b)、Y=9.205X1+33.813(Y为感官评分,X1为叶绿素a)、Y=20.629X1+33.878(Y为感官评分,X1为叶绿素b)。(3)对抹茶在加速破坏性试验中获得的理化数据和感官评分进行分析,Person相关分析表明,叶绿素与感官评分之间的相关性较高,且相关性达到极显著水平,因此把叶绿素作为抹茶品质变化和货架期动力学预测模型的关键因素。将叶绿素在30℃、40℃条件下与零级、一级化学动力学模型进行拟合,研究发现抹茶叶绿素变化规律符合一级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由此,运用Arrhenius方程结合Q10模型,获得叶绿素在温度段303-313 K(开氏度)下EA=54656.37 KJ/mol、k0=exp(14.788)、Q10值为1.99。根据抹茶理化指标和感官评分得到货架期分析值与抹茶的叶绿素动力学模型相结合所获得的Q10货架期预测模型为:SL=150*1.99(313-T)/10,其中:T为(303-313K)温度段内的贮藏温度,K。将抹茶贮藏在310K条件下,用货架期实测值验证该模型,结果显示,真实值与预测值的相对误差在10%以内,说明模型可靠。
凌文锋[9](2012)在《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研究旨在回答何以滇藏川地区虽然有着多样的自然环境和族群类型,但却一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关系,最终还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形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共同体的问题。为此,笔者选取了这一地区曾经非常活跃的物资交易通道茶马古道同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化这一课题,在梳理茶叶为主的物的生产、消费、规制过程中,分析讨论茶叶等物交流带来的表征和认同,考察在滇藏川地脉中形成的茶马古道“如何造成现在”研究中,笔者将把源于自然的茶叶视为滇藏川边疆的“人工制品”之一,将茶叶放在了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的拓展及文脉的贯通中,分析茶叶等物的流动对区域内不同地区和族群的民众之间的相互依赖、交流带来的影响,或者说滇藏川地区商脉贯通带来的多元经济与政治的文脉化过程。为此,笔者不仅要考察这一人工制品的贸易与流动情况,而且要分析这个过程中茶叶是如何被人们发现、生产与大量消费的;在茶叶的生产、消费活动背后,体现的是人们的何种心理;茶叶对产地和消费地的民众有何表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等等与生产实践、贸易规制、文化象征相关的问题。虽然茶叶只是地球上众多植物中看似非常普通的一种,但它历史上却被国人赋予了众多的内涵,不只是待人接客时的饮料,也不只是人与人交往中的媒介,它还是全国范围内好客、素朴、高雅、健康、文明等一系列文化特质的象征。就地脉而言,对茶叶重要起源地的澜沧江中下游地区的民众而言,茶叶生产还是他们的先民在曾经严酷的生境中获得一定免疫力和提高生产效率的有效手段。茶叶的大规模种植也促进了滇川两地山区农业的发展,为滇藏川地区商脉的连通奠定了基础。就商脉而言,茶叶的生产与贸易是滇藏川地区在物产上的专业性与互补性的结果之一,茶叶的消费和贸易也促进了三地区的商品往来和商脉的长途贯通。在茶叶的大规模流动过程中,以商人为载体的各地区人员及其文化在滇藏川地区开始大规模地交流,不仅改变了这一区域原有的市场布局,而且加速了区域性集散城镇的出现和扩大,推动了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和政治朝着文脉化的方向发展。在唐宋之前上千年的民间已有基础上,唐宋以后的政府主导的商贸往来活动,既是国家控制与管理包括滇藏川在内的边疆的“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也是茶叶在滇藏川和更广泛地区形成的文脉化效应的初显。对滇川藏和更广泛地区而言,茶叶的消费还为城市饮水的清洁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保障了成都等城镇的持续、健康发展。茶馆等场所在城镇、集市和社区中的出现,还为社区民众创造了信息、思想和文化交流的公共空间,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国人的性格特征,最终在西方世界中塑造了一个“温和”的东方民族形象。就文脉而言,滇藏川地区儒家和藏传佛教文脉的交汇同地脉的拓展一起,使得来自不同地区和族群之中的商人得以跨越语言和地域的障碍,为他们将茶叶等货物运销到更远的地区铺平了道路,推动着商脉的延伸。茶叶流通中产生的文脉化效应突出地体现在藏区民众对茶叶起源的集体记忆上,茶叶已经成为了他们表达认同的符号之一。而且这一看似如牵牛花般柔弱的力量在藏区等茶叶消费区同滇川等茶叶产区内部自发的、强大的凝聚力,不仅使商脉网络结成了一个类似牵牛花藤蔓网络版的彼此互惠、相互依赖相对稳定的整体,而且还使之更为稳定、更加牢固,得以对抗外力的干扰与破坏。总体上来看,历史上的茶马古道就像滇藏川地区的牵牛花一样,根植于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土壤并穿行在这一三维一体空间之中,同时也对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引发了一系列反应,使这一区域的多元经济和政治均呈现出了强烈的文脉化趋势并凝结成了一个相对稳定的整体。今天这一交通运输网络虽然因为现代交通的发展已被弃用在了高山深谷中,但它并没有彻底消亡,而是在旅游业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成为了滇藏川地区众多游客争相凝视的旅游标志符号。对这一游客凝视符号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虽然它作为旅游景观的特性是旅游者争相凝视的重要动力,但大多数游客在茶马古道旅游中追求的都是茶马古道的“符号”,或者说滇藏川地区的文脉、地脉、商脉交织中由茶叶、古道等有形之物形成的一套符号体系。本文的研究将把茶马古道这株牵牛花重新放回了包括茶叶产区和消费区的滇藏川地区的地脉、商脉、文脉的“土壤”之中,通过对茶叶等物资的表征、生产与贸易的关联、认同的产生和相关规制等问题的“解构”,梳理出茶马古道于历史和今日滇藏川地区多元经济、政治、文化一体化中的关联效应。以期通过对茶马古道延伸和这一区域文脉化过程的梳理,说明作为中介物的茶叶在滇藏川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推动作用,同时以茶马古道旅游为例说明今日旅游消费的若干特征。
曹进,赵燕,刘箭卫[10](1997)在《茶色素药理作用研究的国际动态(综述)》文中认为茶色素药理作用研究的国际动态(综述)湖南医科大学茶与健康研究室曹进,赵燕,刘箭卫自本世纪六十年代初,我国学者楼福庆等发现茶中儿茶素的氧化产物茶色素所具有的抗动脉粥样硬化与促纤溶作用后(1),这种红茶主要活性成分的药理作用研究较为冷落。然而,近年来茶色...
二、茶叶抗菌作用的报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茶叶抗菌作用的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茶叶水浸液对口腔致病菌抑菌效果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方法 |
1.1 茶叶水浸液的制备 |
1.2 细菌悬液的制备 |
1.3 抗菌试验 |
2 结果 |
3 讨论 |
(3)茶多酚抗菌作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茶多酚的性质和组成 |
2 茶多酚的抗菌作用 |
2.1 作用机制 |
2.2 抗细菌作用 |
2.2.1 金黄色葡萄球菌 |
2.2.2 大肠杆菌 |
2.2.3 幽门螺杆菌 |
2.2.4 芽孢杆菌 |
2.2.5 链球菌 |
2.3 抗真菌作用 |
3 小结 |
(4)不同品种茶叶和其泡制方法对于腸道主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材料和方法 |
一、茶叶种类: |
二、茶叶泡制方法: |
1、泡剂: |
2、煎剂: |
三、实驗中用的菌种: |
四、菌液制备: |
五、不同品种茶叶泡剂的抗菌实驗: |
六、不同泡制方法对于茶叶抗菌强度影响的实驗: |
結果 |
討論 |
总結 |
(5)茶多酚的提取、抑菌作用与抑菌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茶叶概述 |
1.1.1 茶叶简介 |
1.1.2 茶叶组分 |
1.1.3 茶叶功效 |
1.2 茶多酚概述 |
1.2.1 茶多酚组成及理化性质 |
1.2.2 茶多酚的功能和生物活性 |
1.2.3 茶多酚的应用 |
1.3 茶多酚的抑菌作用 |
1.3.1 抑菌机理 |
1.3.2 抗菌功能 |
1.3.3 抗细菌作用 |
1.3.4 抗真菌作用 |
1.3.5 抗病毒作用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及抑菌性初探 |
2.1 茶多酚提取工艺研究 |
2.1.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2.1.2 实验方法 |
2.1.3 单因素及正交实验 |
2.1.4 结果与讨论 |
2.2 茶多酚抑菌性初探及绿茶、红茶、乌龙茶抑菌性能比较 |
2.2.1 试验仪器、试剂与材料 |
2.2.2 实验方法 |
2.2.3 结果与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3 茶多酚的抑菌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
3.1 试验试剂与仪器 |
3.2 实验方法 |
3.2.1 茶浸提液与茶多酚纯品的比较 |
3.2.2 茶多酚的抑菌谱研究 |
3.2.3 茶多酚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研究 |
3.2.4 茶多酚与山梨酸钾的抑菌性比较 |
3.2.5 茶多酚抑菌性影响因素研究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与茶多酚纯品的比较结果 |
3.3.2 茶多酚的抑菌谱 |
3.3.3 茶多酚的最低抑菌浓度(MIC) |
3.3.4 与山梨酸钾的抑菌性比较结果 |
3.3.5 温度对茶多酚抑菌性的影响 |
3.3.6 pH对茶多酚抑菌性的影响 |
3.3.7 多酚氧化酶对茶多酚抑菌性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4 茶多酚的抑菌机理探索 |
4.1 试验仪器与试剂 |
4.2 实验方法 |
4.2.1 茶多酚对胰蛋白酶的抑制率测定 |
4.2.2 茶多酚对 α-淀粉酶的抑制率测定 |
4.2.3 茶多酚对中性蛋白酶的抑制率测定 |
4.2.4 茶多酚对胃蛋白酶的抑制率测定 |
4.2.5 全氨基酸和葡萄糖对茶多酚抑菌效果的影响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茶多酚对胰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
4.3.2 茶多酚对 α-淀粉酶的抑制作用 |
4.3.3 茶多酚对中性蛋白酶、胃蛋白酶的抑制作用 |
4.3.4 全氨基酸(水解酪蛋白)和葡萄糖对茶多酚抑菌效果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废次茶制备几种纳米材料及其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基于植物提取物纳米材料的研究进展 |
1.2.1 基于植物提取物纳米银材料的制备及应用 |
1.2.2 基于植物提取物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应用 |
1.3 茶叶主要化学成分及应用 |
1.4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2章 废次茶水提物制备纳米银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和仪器 |
2.2.2 AgNPs纳米粒子的绿色制备 |
2.2.3 AgNPs纳米粒子对染料的催化降解 |
2.2.4 AgNPs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研究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AgNPs纳米粒子的表征 |
2.3.2 AgNPs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 |
2.3.3 染料催化降解实验条件优化 |
2.3.4 染料催化降解的动力学 |
2.3.5 染料催化降解机理探讨 |
2.3.6 AgNPs纳米粒子对阴离子染料降解研究 |
2.3.7 AgNPs纳米粒子的抗菌性能 |
2.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3章 Fe_3O_4-NH_2@AgNPs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及其在染料降解中的应用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和仪器 |
3.2.2 Fe_3O_4-NH_2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3 Fe_3O_4-NH_2@AgNPs复合纳米粒子的制备 |
3.2.4 Fe_3O_4-NH_2@AgNPs复合纳米粒子对染料的催化降解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Fe_3O_4-NH_2@AgNPs复合纳米粒子的表征 |
3.3.2 染料催化降解实验条件优化 |
3.3.3 Fe_3O_4-NH_2@AgNPs复合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 |
3.3.4 染料催化降解的动力学 |
3.3.5 Fe_3O_4-NH_2@AgNPs复合纳米粒子的循环利用实验 |
3.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4章 废次茶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其应用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和仪器 |
4.2.2 Tea-CDs的绿色制备 |
4.2.3 Tea-CDs的清除自由基性能研究 |
4.2.4 Tea-CDs对CrO_4~(2-)、Fe~(3+)检测性能研究 |
4.2.5 Tea-CDs-CrO_4~(2-)(Tea-CDs-Fe~(3+))对AA、L-Cys的检测性能研究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Tea-CDs的制备 |
4.3.2 Tea-CDs的表征 |
4.3.3 Tea-CDs的光学特性 |
4.3.4 Tea-CDs的稳定性 |
4.3.5 Tea-CDs的清除自由基性能 |
4.3.6 Tea-CDs的CrO_4~(2-)、Fe~(3+)检测性能 |
4.3.7 Tea-CDs-CrO_4~(2-)(Tea-CDs-Fe~(3+))的AA、L-Cys的检测性能 |
4.3.8 实际样品检测 |
4.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5章 铜掺杂茶碳量子点的制备及在重金属离子检测中的应用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和仪器 |
5.2.2 Cu/Tea-CDs的绿色制备 |
5.2.3 Cu/Tea-CDs对Cr(Ⅵ)检测性能研究 |
5.2.4 Cu/Tea-CDs的抗菌性能研究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Cu/Tea-CDs的制备 |
5.3.2 Cu/Tea-CDs的表征 |
5.3.3 Cu/Tea-CDs的光学特性 |
5.3.4 Cu/Tea-CDs的稳定性 |
5.3.5 Cu/Tea-CDs的Cr(Ⅵ)特异性检测性能 |
5.3.6 Cu/Tea-CDs对Cr(Ⅵ)的检测性能 |
5.3.7 实际样品检测 |
5.3.8 抗菌测定 |
5.4 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茶多酚复合剂对实验动物抗性效果与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0 前言 |
1 茶多酚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1.1 茶多酚的生物活性作用 |
1.1.1 茶多酚的抗氧化活性 |
1.1.2 茶多酚的抑菌作用 |
1.1.3 茶多酚抗突变作用 |
1.2 茶多酚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
1.2.1 应用于动植物油脂的抗氧化 |
1.2.2 茶多酚应用于肉与肉制品的保鲜 |
1.2.3 应用于含油方便面及糕点的保鲜 |
1.2.4 应用于鲜鱼的保鲜 |
2 茶氨酸生物活性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 |
2.1 茶氨酸含量及其变化 |
2.2 茶氨酸的功能特性 |
2.2.1 抗病毒作用 |
2.2.2 降血压作用 |
2.2.3 对神经系统的保护作用 |
2.2.4 抑制肿瘤细胞浸润,增强抗癌药物疗效 |
2.2.5 抗疲劳作用 |
2.2.6 减肥作用 |
2.3 茶氨酸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 |
3 茶多酚与茶氨酸应用的安全性 |
3.1 茶多酚的安全性 |
3.2 茶氨酸的安全性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6 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茶多酚、茶氨酸增效物的筛选与抗菌效果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材料 |
1.1.1.菌种来源 |
1.1.2.实验提取物 |
1.1.3.培养基 |
1.1.4.实验仪器 |
1.1.5.实验器皿 |
1.2 方法 |
1.2.1 实验设计 |
1.2.1.1 茶多酚、茶氨酸抗菌增效物种类的筛选实验设计 |
1.2.1.2 筛选组合体外抗菌实验设计 |
1.2.2 组合物的浓度配制 |
1.2.3 实验菌株菌液的配制与培养 |
1.2.4 测定内容与项目 |
1.2.4.1 试管细菌发生率(GTB)的测定 |
1.2.4.2 茶多酚、茶氨酸复方剂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 |
1.2.4.3 茶多酚、茶氨酸复合剂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 |
1.2.4.4 茶多酚、茶氨酸复合剂对病菌作用时间与抑菌率的测定 |
1.2.4.5 细菌活菌计数 |
1.2.5 茶多酚、茶氨酸复合剂体内抗菌效果测定 |
1.2.5.1 菌液的制备 |
1.2.5.2 小鼠体内菌液用量预试 |
1.2.5.3 茶多酚在实验小鼠体内抗菌效果实验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多酚、茶氨酸抗菌增效物种类组合正交实验结果 |
2.2 茶多酚、茶氨酸、鱼腥草素、牛至油体外抗菌正交实验结果 |
2.3 茶多酚复合剂最低抑菌浓度(MIC)测定结果 |
2.4 茶多酚复合剂最低杀菌浓度(MBC)的测定结果 |
2.5 茶多酚复合剂对3种病菌作用时间与抑菌率(IBR)测定 |
2.6 实验用菌液在小鼠体内用量预试结果 |
2.7 茶多酚、茶氨酸复合剂小鼠体内抗菌效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三章 茶多酚复合剂对实验小鼠免疫功能效果及机理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茶多酚复合剂 |
1.1.2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1.3 实验动物 |
1.1.4 仪器与设备 |
1.1.5.实验器皿 |
1.2 方法 |
1.2.1 茶多酚复合剂使用浓度 |
1.2.2 实验动物小鼠的处理 |
1.2.3 试剂与茶多酚复合剂的配制 |
1.2.4 指标测定 |
1.2.4.1 实验小鼠细胞免疫功能的测定实验 |
1.2.4.2 实验小鼠体液免疫功能的测定 |
1.2.4.3 实验小鼠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实验 |
1.2.4.4 实验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的检测实验 |
1.2.5 实验数据统计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多酚复合剂对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能力的影响 |
2.2 茶多酚复合剂对DNFB诱导小鼠迟发型变态反应试验结果 |
2.3 茶多酚复合剂对小鼠NK细胞活性的影响实验结果 |
2.4 茶多酚复合剂对小鼠抗体生成细胞数的影响结果 |
2.5 茶多酚复合剂对小鼠血清溶血素的影响结果 |
2.6 茶多酚复合剂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碳粒廓清功能的影响结果 |
2.7 茶多酚复合剂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对吞噬CRBC功能的影响结果 |
2.8 茶多酚复合剂对小鼠血清溶菌酶含量的影响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四章 茶多酚复合剂对实验小鼠抑瘤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瘤株 |
1.1.3 实验用植物提取物 |
1.1.4 主要试剂 |
1.1.5 主要仪器设备 |
1.1.6 茶多酚复合剂的配制 |
1.1.6.1 灌喂量标准与计算 |
1.1.6.2 配制方法 |
1.1.7 RPMI-1640基础培养液 |
1.1.8 10%RPMI-1640血清细胞培养液 |
1.2 方法 |
1.2.1 体外实验方法 |
1.2.1.1 体外实验茶多酚复合剂的配制 |
1.2.1.2 肿瘤细胞的增殖与传代 |
1.2.1.3 肿瘤细胞生长抑制率测定(MTT法) |
1.2.2 体内实验 |
1.2.2.1 小鼠荷瘤模型的建立程序 |
1.2.2.2 实验小鼠分组与给药 |
1.2.2.3 肿瘤的称重、大小与抑瘤率 |
1.2.2.4 肿瘤HE染色切片的制作及观察 |
1.2.2.5 肿瘤细胞的DNA梯状条带的检测 |
2 结果与分析 |
2.1 S_(180)肿瘤细胞的传代增殖结果 |
2.2 体外抑瘤实验效果 |
2.3 实验期腋部皮下接种S_(180)肉瘤小鼠情况观察结果 |
2.4 各组小鼠接种S_(180)肿瘤前后体重变化情况 |
2.5 各组小鼠皮下剥离瘤重、体积大小与抑瘤率 |
2.6 肿瘤HE染色切片的观察结果 |
2.7 DNA梯状条带的检测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五章 茶多酚复合剂抗(抑)S_(180)肉瘤机理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肿瘤细胞株 |
1.1.2 主要设备 |
1.1.3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2 方法 |
1.2.1 肉瘤S_(180)细胞株的培养 |
1.2.2 实验分组 |
1.2.2.1 茶多酚复合剂对S_(180)肉癌细胞生长抑制机理实验分组 |
1.2.2.2 茶多酚复合剂对H_2O_2诱导S_(180)细胞瘤基因表达实验分组 |
1.2.3 测定指标 |
1.2.3.1 细胞周期、PTEN表达及细胞凋亡率的测定 |
1.2.3.2 细胞DNA片段化程度的测定 |
1.2.3.3 S_(180)细胞癌基因表达的测定 |
1.2.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茶多酚复合剂对S_(180)细胞增殖周期的影响 |
2.2 茶多酚复合剂诱导S_(180)细胞的凋亡率结果 |
2.3 茶多酚复合剂上调PTEN蛋白的表达效果 |
2.4 不同H_2O_2溶液浓度处理时细胞DNA片段程度的影响 |
2.5 H_2O_2溶液不同处理时间对细胞DNA片段程度的影响结果 |
2.6 茶多酚复合剂对H_2O_2所致细胞DNA片段化程度的影响结果 |
2.7 H_2O_2及其不同浓度对癌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 |
2.8 不同浓度茶多酚复合剂对H_2O_2诱导的癌基因表达的影响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六章 茶多酚复合剂对实验大鼠抗(降)血脂效果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大鼠 |
1.1.2 抗(降)脂试物 |
1.1.3 高脂造模用物 |
1.1.4 基础饲料配方组成 |
1.1.5 高脂造模饲料配方组成 |
1.1.6 药品、试剂与试剂盒 |
1.1.7 实验仪器 |
1.1.8 茶多酚复合剂的配制 |
1.2 方法 |
1.2.1 SD大鼠分组及处理方法 |
1.2.2 实验大鼠处理方法 |
1.2.3 指标的测定 |
1.2.3.1 肝指数(LI)的测定 |
1.2.3.2 血清总胆固醇(TC)和血清甘油三酯(TG)的测定 |
1.2.3.3 肝脏组织石蜡切片和染色方法 |
1.2.4 统计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临床观察结果 |
2.2 体重、肝重及肝脏指数(LI)测定结果 |
2.3 生化指标测定结果 |
2.4 大鼠肝脏贮脂状态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七章 茶多酚复合剂抗(降)血脂与胆固醇生化机理的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实验动物 |
1.1.2 饲料 |
1.1.3 茶多酚复合剂的配制 |
1.1.4 主要试剂与药品 |
1.1.5 主要设备与仪器 |
1.2 方法 |
1.2.1 实验动物分组及处理 |
1.2.2 指标测定 |
1.2.2.1 肝指数的测定 |
1.2.2.2 血液生化指标的测定 |
1.2.2.3 肝脏生化指标的测定 |
1.2.2.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与分析 |
2.1 肝脏指数(LI)的测定结果 |
2.2 血清总胆固醇(TC)测定结果 |
2.3 血清总甘油三酯(TG)测定结果 |
2.4 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测定结果 |
2.5 血清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测定结果 |
2.6 血清极低密度脂蛋白(VIDL-C)测定结果 |
2.7 血清中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GOT)测定结果 |
2.8 血清中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GPT)测定结果 |
2.9 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测定结果 |
2.10 动脉粥样硬化指数(AS)测定结果 |
2.11 冠心指数(R-CHD)的测定结果 |
2.12 肝游离脂肪酸(FFA)含量的测定结果 |
2.13 肝脏丙二醛(MDA)测定结果 |
2.14 肝总胆固醇(TC)测定结果 |
2.15 肝总甘油三酯(TG)测定结果 |
2.16 肝脏中极低密度脂蛋白(VIDL-C)测定结果 |
3 结论与讨论 |
第八章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英文缩写与主要符号表 |
本研究的特色与创新 |
发表与待发表学术论文及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抹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文献综述 |
1.1 抹茶的历史背景及特点 |
1.2 抹茶生产的工艺流程及品质关键控制点 |
1.2.1 抹茶生产的工艺流程 |
1.2.2 抹茶生产的关键控制点 |
1.3 抹茶贮存过程中各项理化指标的变化 |
1.3.1 多酚类的变化 |
1.3.2 氨基酸的变化 |
1.3.3 咖啡碱的变化 |
1.3.4 叶绿素的变化 |
1.3.5 维生素C的变化 |
1.4 抹茶的营养保健功效 |
1.4.1 对情绪认知和减压抗焦虑的作用 |
1.4.2 降脂减肥作用 |
1.4.3 抗癌和抗病毒作用 |
1.4.4 抗炎及抗菌作用 |
1.4.5 抗逆转录病毒活性 |
1.5 货架期加速试验 |
1.6 货架期预测模型简介 |
1.7 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意义 |
1.7.1 选题依据 |
1.7.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8 研究内容及主要创新点 |
1.8.1 研究内容 |
1.8.2 主要创新点 |
2 环境因子对抹茶主要品质成分变化的影响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材料与试剂 |
2.2.2 仪器与设备 |
2.2.3 试验方法 |
2.2.4 数据分析 |
2.3 结果和分析 |
2.3.1 环境因子对抹茶主要品质成分特性的影响 |
2.3.2 环境因子对抹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 |
2.3.3 相关性分析 |
2.3.4 主成分分析 |
2.3.5 感官评分与理化指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2.4 本章小结 |
3 不同贮藏温度条件下抹茶主要品质成分变化规律研究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材料试与剂 |
3.2.2 仪器与设备 |
3.2.3 试验方法 |
3.2.4 数据分析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不同温度对抹茶主要品质成分特性的影响 |
3.3.2 不同贮藏温度对抹茶感官品质特性的影响 |
3.3.3 相关性分析 |
3.3.4 主成分分析 |
3.3.5 感官评分与理化指标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的建立 |
3.4 本章小结 |
4 不同贮藏温度下抹茶品质动力学分析及货架期预测模型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材料与试剂 |
4.2.2 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 |
4.2.4 食品反应基本动力学模型 |
4.2.5 Arrhenius方程 |
4.2.6 Q10模型 |
4.2.7 抹茶货架期预测模型建立 |
4.2.8 抹茶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 |
4.3 结果与分析 |
4.3.1 抹茶在贮藏期间关键性指标 |
4.3.2 基于温度因素的反应动力学研究 |
4.3.3 抹茶的货架期预测模型 |
4.3.4 抹茶货架期预测模型的验证和评价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9)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绪论 |
一、课题来源与意义 |
(一) 选题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历史与现实意义 |
二、关键词说明 |
(一) 茶马古道 |
(二) 牵牛花 |
(三) 地脉、商脉、文脉及文脉化 |
三、研究概况与趋势 |
1. 地脉梳理——牵牛花藤蔓与生成 |
2. 商脉建构——草根与国家的合力 |
3. 文脉过程——牵牛花与人文化成 |
4. 地脉田野——行寻牵牛花藤蔓 |
小结 |
四、研究思路与内容 |
五、基本观点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地脉与生产 |
一、初识茶叶 |
二、孕育茶叶 |
三、适应地脉 |
1. 瘴气与云南生境 |
2. 生境适应中的茶叶 |
3. 一举两得 |
四、奠基商脉 |
1. 种植 |
2. 加工 |
小结 |
第二章 商脉与贸易 |
一、地脉基础 |
二、商人、商帮与商脉 |
1. 商脉的开拓者:商人 |
2. 茶叶与商脉 |
三、商脉延伸 |
四、草根与国家的合力——商脉贯通 |
1. 发展历程 |
2. 发展动力 |
3. 以茶控边 |
五、商脉节点与市场空间 |
六、茶叶与城镇——以成都为例 |
1. 城镇困境与茶叶 |
2. 节点成都的繁荣与茶叶 |
小结 |
第三章 文脉与共同体 |
一、文脉与商脉——以儒家和藏传佛教为例 |
二、牵牛花枝蔓延伸至藏区 |
1. 商脉的延伸与时间 |
2. 传播与普及 |
三、集体记忆中的文成公主与茶叶 |
1. 文成公主与茶叶 |
2. 集体记忆 |
3. 茶叶及其他 |
四、文脉的力量——牵牛花共同体 |
小结 |
第四章 虽枯犹荣——现代旅游中的牵牛花 |
一、地脉重现 |
二、旅游中的地脉 |
1. 线性 |
2. 跨地域性 |
3. 多样性 |
4. 探险性 |
5. 活态性 |
三、真实与符号 |
1. 真实 |
2. 符号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著作 |
论文 |
致谢 |
四、茶叶抗菌作用的报告(论文参考文献)
- [1]茶叶水浸液对口腔致病菌抑菌效果的研究[J]. 鲁晓晴,王斌,阎志勇. 中国消毒学杂志, 2009(01)
- [2]茶皂素生物活性应用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J]. 柳荣祥,朱全芬,夏春华. 茶叶科学, 1996(02)
- [3]茶多酚抗菌作用研究进展[J]. 田福忠,王宜磊,赵贵红,田给林,彭勇. 现代化农业, 2020(05)
- [4]不同品种茶叶和其泡制方法对于腸道主要致病菌的抗菌作用[J]. 邵济鈞,于澤华. 青岛医学院学报, 1959(01)
- [5]茶多酚的提取、抑菌作用与抑菌机理研究[D]. 李柯欣. 西华大学, 2017(03)
- [6]基于废次茶制备几种纳米材料及其应用[D]. 陈奎. 河南大学, 2019(01)
- [7]茶多酚复合剂对实验动物抗性效果与机理研究[D]. 马美湖. 湖南农业大学, 2005(06)
- [8]抹茶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规律及货架期预测研究[D]. 唐家振. 浙江大学, 2020(01)
- [9]茶马古道与“牵牛花”网络 ——茶叶与滇藏川的文脉化研究[D]. 凌文锋. 云南大学, 2012(05)
- [10]茶色素药理作用研究的国际动态(综述)[J]. 曹进,赵燕,刘箭卫. 农业考古, 199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