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本英语微积分教材简介及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浅议(论文文献综述)
刘献军[1](2021)在《盖尔范德与赋范环理论的创立》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二十世纪开创结构数学为背景,围绕赋范环理论这个中心,对盖尔范德等主要数学家的生平及相关工作进行了总结,系统梳理了赋范环概念及理论产生的历史过程与发展脉络,总结了理论创立后下一步的发展及对数学特别是抽象调和分析的影响。以期能为二十世纪数学史志添砖加瓦、能对相关研究工作提供参考。在具体内容上,主要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介绍了盖尔范德的生平及科学工作,是论文的重点内容。包括他的生平履历、成长环境、数学着述、讨论班,以及三次数学家大会报告、颁奖词、生日贺辞等。特别是作者挖掘了一些新素材、新史料,从数学社会学的角度,剖析了前苏联社会背景及讨论班的风格特点,揭示了盖尔范德对指标定理等数学理论的贡献、阐述了盖尔范德的“数学统一性”哲学理念等等,对于全面了解盖尔范德提供了丰富参考。第二部分介绍了十九二十世纪之交,傅里叶分析、集合论、勒贝格测度与积分、一般拓扑学、抽象代数结构、泛函分析等与赋范环理论相关分支的发展情况。特别是交代了世纪之交结构数学背景,为整体了解赋范环理论诞生前夜的数学概貌做了充分铺垫。第三部分是论文的核心内容,全面厘清了赋范环理论的发展脉络,回答了该理论的起源和发展的历史问题。作者详细梳理了赋范环理论的创立过程,包括前人的研究基础、理论创立过程以及进一步的发展。“巴拿赫空间”的抽象理论建立后,成为了泛函分析及更一般空间研究的出发点。由于巴拿赫空间是完备的赋范线性空间,因此它具有用范数定义的拓扑结构,同时还具有线性空间的代数结构。由于源头是函数变换,一开始数学家还是围绕分析结构展开研究,而对于代数结构方面没有充分发掘,采用的推证手法也都是分析的。后来数学家们逐步注意到乘法不等式及环结构的潜在价值。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末,盖尔范德及其学派创立了“赋范环”一词,提出了极大理想等基本概念及系列定理,创造出震动数学界的“赋范环”理论。该理论不仅用代数手法简洁有力地全新诠释了诸如陶伯型定理、维纳定理等分析领域一大批着名的老问题,而且还开创了一系列新领域,是分析结构与代数结构的完美统一。“赋范环”这个概念的由来也是数学家们对数学对象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最终在美国数学家的改造之下演变为“巴拿赫代数”这个名称。第四部分介绍了赋范环理论创立之后的影响,包括盖尔范德运用赋范环理论开创一般谱论、C*-代数等一系列新领域。特别地,盖尔范德运用赋范环理论建立了抽象调和分析理论,作者从“群视角”梳理调和分析的发展,印证了群结构在数学统一性中的巨大作用。最后给出了非交换调和分析、经典调和分析的情况简介。
王嫣婕[2](2021)在《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文中研究表明
李超[3](2021)在《“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改革不断深入,《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教师要理解与高中数学关系密切的高等数学内容,能够从更高的观点理解高中数学知识的本质,这对从事数学教育工作者的本体性知识(学科知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导数是连接高等数学和初等数学的重要桥梁,且部分导数试题的命制具有一定高等数学的背景.因此,这项研究选取高中导数内容,在“高观点”的指导下重点研究以下三个问题:(1)揭示部分高考导数试题具有的高等数学背景;(2)如何将高等数学的思想、观点和方法渗透到中学数学中去;(3)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在“高观点”的指导下进行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这项研究通过对高中教师和学生的问卷调查,在“高观点”指导下研究高中导数内容的解题和教学,得出了以下两方面的结论:在解题方面,整理分析了近十年(以全国卷为主)具有高等数学背景的高考导数试题,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主要有四个方面: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和公式为命题背景、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总结了用“高观点”解决高考导数试题时常犯的四类错误:知识性错误、逻辑性错误、策略性错误、心理性错误;提出五项解题方法:创设引理破难题、洛氏法则先探路、导数定义避超纲、构造函数显神通、多元偏导先找点.在教学方面,通过对高中学生和高中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提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三个特点:衔接性、选择性、引导性;认为“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应遵循四项基本的教学原则:严谨性原则、直观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量力性原则;提出相应的五项教学策略: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余智敏[4](2021)在《刘达和中国科大》文中认为刘达是中国共产党向高等院校派出的首批领导干部之一,先后担任过东北农学院院长,东北林学院院长、党委书记,黑龙江大学校长、党委书记,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党委书记,清华大学校长、党委书记,拥有管理五所大学的经验,在这五所大学都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迹。目前,对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以及刘达在清华大学的研究较多,对刘达在中国科大的研究还甚为薄弱。上述五校中,刘达在中国科大任职的时间最长(长达12年)。研究刘达在中国科大的作为,不仅能充实对刘达的研究,还是中国科大历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考察中国共产党对高等院校的领导,也有重要价值。本文运用文献研究和口述访谈的方法,以时间为线索,以刘达为中心人物,以“教学改革”、“回炉班”为研究重点,详细梳理了 20世纪60-70年代中国科大的变化历程。刘达上过大学,来中国科大之前就管理过三所大学,对于如何办大学,有自己独到的思想。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下,他以贯彻毛泽东的“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的改革措施;以培养好工农兵学员为由,办起了“回炉班”。他为中国科大留下和培育了两批独立师资,不但使其脱离了分崩离析的厄运,还为其在改革开放后的重新崛起奠定了坚实基础。毫不夸张的说,他对科大有再造之功。文章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部分首先对刘达与中国科大此选题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以及研究思路等方面作了说明;对刘达和中国科大相关的研究作了一个简单的梳理。第二部分主要对于刘达的整个生平和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的经历进行了介绍,刘达在东北农学院、东北林学院重视基础建设、重视师资力量的培养同时还创建了俄文班,并开创了东北林学院的林产化工专业。第三部分主要介绍刘达主持的“教学改革”。刘达来到中国科大后,主持了中国科大的“教学改革”,出台了几项措施,并提出“选修”“免修”“单科升级”等进一步的教改措施。刘达还完成了学校的系科调整,将学校原有的13个系并成了 6个系。第四部分主要介绍了在“文化大革命”中刘达的经历。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刘达停职反省,之后一直处于被专政的状态,校园里陆陆续续地成立了许多群众组织,一些群众组织试图“解放”刘达,但未能成功;1969年12月,中国科大迁往安徽,刘达随之南下,1972年终于获得“解放”。第五部分主要介绍了刘达创办教师进修班(俗称“回炉班”)的经历。“回炉班”是由选调回来的1968届、1969届和1970届的中国科大毕业生组成。面对下迁后的薄弱师资队伍,刘达勇于担当,创办“回炉班”,相继开办了进修一班、进修二班。在随后的“批林批孔”、“反回潮”运动中,他果然遭到批判,并最终黯然离开了中国科大。最后一部分是结语,对全文进行概括总结。刘达敢于担当,不但从中国科大应届毕业生中留下了一批师资,还冒着风险,为中国科大保留了一批“政治处理品”师资,并以办“回炉班”等方式,从全国各地召回了一批师资,从而为中国科大建立了独立的师资队伍,令其在下迁合肥后得以免遭肢解、起死回生。他还以贯彻毛泽东“教育改革”指示为由,推行了自己一系列的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尽管那些措施实行时间并不长,但它们仍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令中国科大得以在“文化大革命”结束后迅速成为改革的先驱。从这些举措看,刘达不但是中国科大历届党委书记中表现十分突出的,在中央派往高等院校的第一批领导干部中,也是非常突出的。正如朱镕基和李岚清所言,刘达是“杰出的教育家”。
魏春迪[5](2021)在《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的设计与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职业技术型人才的竞争愈演愈烈,职业教育可以直接培养一线的实用型人才,是一种可以直接创造社会财富的教育,在我国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中职数学课程标准中要求根据中职数学教育的特殊性,突出中职数学教育的应用性或者综合性,这恰是STEAM教育的基本理念。STEAM教育是新时代教育的发展趋势,致力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同时,折纸从最初的手工艺术发展到了数学、工程、科学等多个领域,跨学科程度越来越大,这与STEAM教育的科学内涵不谋而合。为此,我尝试以折纸为抓手,结合STEAM教育理念,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适合在中职教育中开展的数学拓展课,培养中职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经过文献的分析整理,本文提出了如下几个研究问题:1.在中职数学教学中实施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是否可行?2.如何设计适合中职学生的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3.拓展课的实施对中职学生产生了哪些影响?针对第一个问题,笔者以教师和学生为对象开展调研,分别采取问卷调查与访谈分析结合的方式,了解当前中职数学教学现状、一线教师是否具备开设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的能力与意识以及中职学生的需求。对调查问卷进行结果分析后,选择重点问题进行访谈分析。根据经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访谈分析所了解的现状,发现中职学生在转变数学学习态度、跨学科综合能力等方面有很大的需求,因此得到以STEAM教育为理念,以折纸为载体对中职学生开展的数学折纸拓展课是可行的。针对第二个问题,依据调研得到的结果,进行适用于中职学生的拓展课设计。针对学生的问题和需求,从对数学学习的知识掌握和态度、折纸能力和兴趣、对职业发展的帮助、对跨学科融合能力的培养四个方面确立了课程目标。基于6E教学模式,开发适合我国中职学生的STEAM折纸拓展课的教学模式,对教学模式中的各个环节具体化。并确立了“折纸与几何”、“折纸与艺术”和“折纸与科学、技术与工程”三个拓展课类型,分别设计了2至3节课。然后在三种拓展课类型中分别选取一节拓展课(“一张A4纸如何折出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折纸中的黄金分割”、“三浦折纸与太阳能板”),在教育实习中对所实习的中职学校学生展开了教学实践,详细记录了教学内容分析、教学计划、实施过程和总结启示。针对第三个问题,在三节拓展课程实施结束后,对学生进行了评价考核,结合课程进行过程中对学生开展的不定时访谈,分析得到开展STEAM教育理念下数学折纸拓展课对大部分中职学生有以下意义:1.改变对数学的枯燥印象,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2.跨学科思考问题的能力加强,核心素养增强。3.对折纸的看法发生转变,产生对折纸数学的兴趣,并产生利用折纸学习几何知识或折出更复杂的图形的想法。4.感受到数学与职业的息息相关,认为数学是必不可少的工具,对数学重视程度增强。
梁钰颖[6](2020)在《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科学教育是近代以来伴随着科学的传入而兴起的一种以自然科学知识为内容的教育,是近代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及方向。民国以来,现代意义上的科学在我国建立,并逐渐实现了由学术领域向社会生活领域的传播,科学大众化已经成为了社会发展趋势,因此与科学大众化相适应的科学教育也越来越受到关注,民国以后我国科学教育逐渐发展起来。在这一过程中,山西基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也积极发展科学教育,并逐渐实现了建制化,在促进山西社会各方面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科学文化的发展,解放了民众思想,加快了山西的现代化进程。1912-1937年,山西的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清末“壬寅学制”与“癸卯学制”颁布,科学教育在修业年限、课程方面有较为具体的规定,为民国科学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且随着西方科学知识的不断传入、教会学校的兴办都为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起到了推动与示范作用。进入民国后,科学在社会发展中所显现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山西出于社会的需要积极发展科学教育。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处在传统向现代发展的过渡阶段,因而在其发展过程中虽遇到一些问题,但也在积极发展与探索,并逐渐走向现代化。在小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的发展是随着义务教育的推广逐渐发展起来的,因而山西小学科学教育发展的特点在于其推广度得到了提高,但质量却由于现实因素没有跟上步伐,尤其是乡村小学的科学教育非常落后,在师资、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1920年代后科学教员短缺、科学教育设备落后等情况有所缓解,小学科学教育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中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相较于小学阶段发展较好。中学科学教育在师资、课程设置、教科书的使用等教育教学方面有显着的提高,但在科学教育设备、教学方法等方面受传统旧教育的影响较大,特别是部分县立、私立中学几乎没有得到发展,但随着社会的发展,1920年代后山西中学科学教育随社会的发展在整体上都有所提升,中学科学教育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在大学阶段,山西科学教育发展较为平稳。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是在清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而民国山西高等科学教育起点高,开始早,发展势头较猛,尤其是师资状况、专业设置、课程设置等方面发展较好,虽由于经费等原因使得而科学教育设备等方面有所欠缺,但也在逐渐改善,总体来说发展较为平稳。而且从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学生的就业情况来看,山西高等科学教育培养了一大批科技、教育人才,为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通过对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再现了民国前期山西科学教育的基本面貌与发展特点,为之后科学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与教训,同时通过对山西科学教育的考察见证了科学在培养人才、发展经济、解放思想方面所起到的巨大作用,以及科学文化在山西的发展与传播过程,展现了山西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丁名杨[7](2020)在《中日高中数学代数内容教材对比研究 ——以集合与函数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于2017年颁布了新版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据此新编教材也于2019年秋季开始在各地投入使用。新版教材的编写特色如何,与同一时期其他国家的教材存在何种差异,均需要相关的教材对比研究。跨体系的国际教材比较研究,不仅可以有效学习和借鉴他国教育经验,而且还有助于充分了解我国高中数学教材,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上的理论参考。以此作为研究逻辑的出发点,本文选取中国高中数学人教A版教材(2019年)与日本新兴出版社启林馆修订版高中数学教材(平成30年),以两国代数内容为宏观比较对象,从课程目标、设计特征、代数内容分布、代数知识选取及编排四个方面探讨中日两国代数内容的异同,发现在代数内容中,集合与函数的内容分布差异较大,进而以集合与函数内容为微观比较对象,探讨其在内容要求、知识点引入、知识点呈现、具体编排结构、概念图结构上有何差异。本文以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个案分析法等文本分析为主,辅以相关统计方法和统计工具进行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比较研究。由此得到宏观研究结论:(1)日本数学课程选择性较强,重视数学活动,中国总体目标强调数学学科核心素养;(2)人教A版教材栏目数量和内容更加丰富,启林馆版教材更重细节设计、关注学生兴趣、教材可读性强;(3)函数内容在两国教材中均占有核心地位,且人教A版教材在集合与函数上的内容分布明显多于启林馆版教材;(4)启林馆版教材代数知识选取跨度更大、范围更广,呈明显的螺旋式编排,人教A版教材则采取直线式与螺旋式相结合的混合编排方式。集合与函数的微观比较结论如下:(1)我国内容要求更加细致明确,广度较高,但深度不及日本;(2)启林馆版教材知识点多采取“开门见山式”引入,人教A版教材多采用“数学问题式”引入;(3)启林馆版教材多采用“图表辅助”呈现知识,而人教A版教材多使用“举例说明”、“探究思考”的呈现方式;(4)在集合与函数内容上,人教A版教材更重提高学生对知识内在联系的理解,启林馆版教材更重视知识在运算与证明中的运用;除“三角函数”内容外,人教A版教材知识之间的内部联系程度不及启林馆版教材。基于上述宏微观比较结论,得到针对人教A版教材编写的启示:(1)丰富卷首与卷末的栏目设置,注重细节设计;(2)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丰富函数类型;(3)充分利用图表,设多级标题区分不同知识点;(4)加强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注重知识衔接。通过对中日两国高中代数内容的教材对比分析,期望能为教材的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提供借鉴,为一线教师提供教学实践的参考。
栗小妮[8](2020)在《HPM视角下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历史上,数学教育的价值观主要有两种倾向,一种倾向于强调数学的文化价值或者理性价值,一种倾向于强调数学的应用或者实用价值。随着工业和全球化的发展,各个国家都越来越重视数学课程对人的全方位发展的价值,认为数学的应用价值和多元文化价值同等重要。而我们国家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根本任务,强调德育为先,要求将德育落实到各学科的教学中。对已有的关于学科德育、数学学科德育的研究梳理发现,虽然国内外对德育的定义不同,但均有研究涉猎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有研究者提出“人性化”的数学教学是落实数学学科德育的基础。国内外不少研究者都探讨了数学学科的德育价值,给出了一些可行的实施策略。但是,这些研究多为经验总结或理论思辨,实证研究较少。数学史与数学教育(HPM),从1972年正式成为数学教育大会的一个学术领域开始,到现在已有四十多年,有不少研究者从理论和实践的视角研究了在中小学实践HPM课例对教师、学生的影响。通过对已有的核心期刊文献、学位论文的梳理发现,很多研究者调查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对学生知识学习、情感、数学认识、品质养成等的影响,但大多以短期的个案研究为主,考察长期的案例研究对学生影响的较少。由于目前数学学科的德育内涵框架尚不清晰。所以,本研究基于以上各方面文献的分析,主要研究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这里的道德认识是指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的认识。研究问题为:(1)构成数学学科德育的要素有哪些?(2)融入数学史的数学教学对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否有影响,有何影响?其中,研究问题2又分为两个子问题,(1)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前后,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的认识是否有变化?有什么变化?(2)若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认识有变化,造成变化的原因的什么?首先,通过专家访谈和教师开放性文件调查收集教师对数学学科德育的认识;然后,利用常人方法学和扎根理论的研究,进行三级编码,初步构建数学学科德育的内涵分类框架。利用访谈和开放性调查的数据编制问卷,经过两轮专家论证、修改和实施测试后,利用SPSS和AMOS统计软件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和验证性因素分析,初步验证所构建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的合理性。然后,按照HPM案例研究的流程进行数学史融入数学数学的案例研究,经过整体性多案例的预研究后,确定并完善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体现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流程,制定了正式研究的计划,包括正式研究的研究对象和和教学主题,学生课后反馈评价问卷结构,随后进行了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的嵌入性单案例正式研究。本研究的基本研究结论为:(1)数学学科德育主要包括四个维度,为理性、人文、人格和责任。理性包括数学可以训练学生严密的思维,多角度思考问题,实事求是的品质等;人文包括数学可以培养学生辩证唯物思想、动态可误的数学信念、探索创新意识以及培养学生欣赏数学的美等;人格包括数学对学生意志力、个性品质等的培养,让学生学会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审视和反思,学会换位思考,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等等;责任包括数学对文化自信、世界观、社会责任、数学情感等的培养。(2)量化研究发现,教学实践后,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价值四个维度的认识均有所增加,且理性和人格维度的增加具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人文和责任维度的增加没有统计学上的显着差异。从微观和宏观两方面进行了案例的质性分析,研究造成学生对数学学科德育价值认识变化的原因。首先,七个主题教学的共同特征是教师都会利用数学史精心设计探究活动,让学生从多角度探究、思考解决问题,所以在多角度思考问题上学生体会比较深刻,由此又可以迁移到做事情的换位思考和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所以从微观的角度解释了学生对理性、人格维度的显着性变化。其次,总结性后测问卷共得到100条学生认为数学史对其影响的评价,其中理性出现20人次,再次说明了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对学生影响最大的是理性维度,大多数学生认为数学史让他们学会了多角度看待问题。最后,两个个案访谈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学生会忘记具体某一节课所讲述的具体内容,但他们认为数学史的融入对他们而言,最大的影响是拓宽了研究的思路,开阔了视野,学会了多角度思考问题,另外,两位学生也因数学史的融入而获得了不同的人格成长,进一步验证了量化研究的结果。基于以上研究结果,研究者认为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是落实“人性化”数学教育的有力抓手,有效探究活动的设计是促进学生主动思考的平台,数学学科德育的落实需要教师敏锐利用教学中的“德育点”。另外,本研究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后续仍然需要进一步的跨学科合作研究,完善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并广泛进行教育取向的数学史研究,努力实现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常态化,并扩大研究对象范围,多维度考察数学史融入数学教学的德育价值。
刘文波[9](2020)在《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出版研究(1932-1949)》文中研究说明商务印书馆自1897年建馆以来,一直以启发民智、教育救国为心愿,致力于促进我国的学术独立和学术自强,为我国近代教育事业践行了诸多实践、付出了很大的心血。随着我国近代基础教育的不断完善,以及高等教育的兴起,商务印书馆将出版教科书的战略对象转到了大学,在各种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大学丛书”应运而生,这既是商务印书馆在系统编印出版大学教材方面的首次尝试,同时也迎来了我国近代高等教育领域大学教材的繁荣。通过细细探寻商务印书馆编印出版“大学丛书”的实践,分析其在历史上产生的深远影响,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局限,可以为当今大学教材编印出版提供一些前人的经验和教训。本文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的内容:第一部分从我国近代教育发展环境及商务印书馆自身出版情况出发,分析推动“大学丛书”产生的原因。首先,我国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使得大学数量和学生数量显着增加,刺激了对大学教材的需求;其次,我国近代大学教育中普遍依赖的西文教材弊端的日益显现,学界对本土教材的需求日渐强烈;再次,学界关于“教科书中国化”的口号日盛;最后,商务印书馆凭借其“学术独立”的方针和“教育救国”的夙愿,承担起出版我国第一套系统的本土大学教材的重任。第二部分集中对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出版的主要实践活动进行挖掘,以期展现该丛书编印出版过程的概貌。首先,商务印书馆启动“大学丛书”的首要任务便是成立“大学丛书”委员会;然后,面对学界尚没有完整的大学科目表的情况,商务印书馆组织全馆同人多方调查和征集,在丛书委员会的努力下自行编订了我国第一份较为完整的大学科目表;其次,在书稿征集方面,商务印书馆又积极与各学术团体联络并签订合约,鼓励丛书委员会成员积极向社会专家征集稿件,成就了“大学丛书”三百余本系列教材的庞大规模;最后,通过对“大学丛书”1932年至1949年间的出版概况进行一个介绍,并呈现该套书籍的大致使用情况,使人们对该丛书能够有更加全面的了解。第三部分则是对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编印出版活动产生的积极影响和存在的不足进行历史反思。一方面,“大学丛书”有力促进了我国近代学术事业的发展与学术独立;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界提供了一批系统完善的优质教材,促进了教材的多元化;开创了大学教材出版的新方式,带动了同行出版大学教材的风气。另一方面,该丛书也暴露出来一些问题,例如在书稿征集时以名家教授为限;书稿的审查也不够严谨和规范等。第四部分主要针对“大学丛书”的历史反思为当今大学教材建设提供一些经验启示。分别从“精品教材”项目的打造、鼓励名家编撰和规范教材审查三个方面提出一合理的建议。
刘奕[10](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二、五本英语微积分教材简介及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浅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五本英语微积分教材简介及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浅议(论文提纲范文)
(1)盖尔范德与赋范环理论的创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盖尔范德生平及科研工作 |
1.1 生平简介 |
1.1.1 少年寒窗 |
1.1.2 异域谋生 |
1.1.3 莫大逐梦 |
1.1.4 移居美国 |
1.2 社会背景 |
1.2.1 苏共重视教育科研 |
1.2.2 科教改革举措频频 |
1.2.3 数学普及成绩斐然 |
1.3 科研工作 |
1.3.1 成果丰硕 |
1.3.2 笃实求真 |
1.3.3 涉猎广泛 |
1.3.4 遗产丰富 |
1.3.5 圣者聚贤 |
1.4 数学讨论班介绍 |
1.4.1 时代背景 |
1.4.2 持之以恒 |
1.4.3 风格鲜明 |
1.4.4 成效显着 |
1.5 数学家大会报告、荣誉及生日贺辞 |
1.5.1 三次数学家大会报告 |
1.5.2 荣誉等身 |
1.5.3 生日贺辞 |
2 赋范环理论诞生前的数学背景 |
2.1 傅里叶分析 |
2.2 集合论 |
2.3 勒贝格测度与积分 |
2.4 一般拓扑学 |
2.5 群,环与理想 |
2.6 泛函分析 |
3 赋范环理论的创立 |
3.1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3.1.1 1929年冯·诺依曼给出希尔伯特空间公理化定义并创立“算子环” |
3.1.2 1932年三部经典着作问世 |
3.1.3 1932年维纳引入了三角不等式 |
3.1.4 1936年南云道夫提出“线性度量环”的定义 |
3.1.5 1936年吉田耕作给出“度量完备环”的定义 |
3.1.6 1938年马祖对赋范代数理论的贡献 |
3.1.7 1939年迪特金研究了一类赋范环上的理想 |
3.2 盖尔范德创立交换赋范环理论 |
3.2.1 副博士学位论文、博士学位论文 |
3.2.2 三篇论文概要 |
3.2.3 证明维纳定理 |
3.3 名称的变化及进一步的发展 |
3.3.1 1945年安布罗斯引入术语“巴拿赫代数” |
3.3.2 1956年奈玛克出版《赋范环》 |
3.3.3 1960年里卡特出版《巴拿赫代数通论》 |
3.3.4 巴拿赫代数的例子 |
3.3.5 “赋范环”与“巴拿赫代数”概念之比较 |
3.3.6 方兴未艾 |
4 赋范环理论对其它分支的影响 |
4.1 盖尔范德创立赋范环理论之后的相关工作 |
4.1.1 建立一般谱论 |
4.1.2 建立C*-代数的一般理论 |
4.2 抽象调和分析理论的建立 |
4.2.1 拓扑群的引入 |
4.2.2 哈尔测度的建立 |
4.2.3 盖尔范德运用赋范环理论建立局部紧致群上的调和分析 |
4.3 从群论视角看调和分析的发展 |
4.3.1 调和分析的群论思想溯源 |
4.3.2 抽象调和分析研究中的分类讨论 |
4.3.3 群视角对调和分析分类 |
4.3.4 非交换调和分析的发展 |
4.3.5 经典调和分析的繁荣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盖尔范德讨论班演讲者名录 |
附录2 奈玛克《赋范环》(1956)目录 |
附录3 里卡特《巴拿赫代数通论》(1960)目录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活动经历以及科研成果清单 |
致谢 |
(3)“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1.1 数学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需要 |
1.1.2 优秀高中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 |
1.1.3 导数在高中数学教学及高考中的地位 |
1.2 核心名词界定 |
1.2.1 高观点 |
1.2.2 导数 |
1.2.3 数学教学 |
1.2.4 解题 |
1.3 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
1.3.1 研究的内容 |
1.3.2 研究的意义 |
1.4 研究的思路 |
1.4.2 研究计划 |
1.4.3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论文的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文献搜集 |
2.2 高观点下中学数学的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2.2 国内的研究现状 |
2.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研究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的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的现状 |
2.4 文献述评 |
2.5 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的目的 |
3.2 研究的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2.3 案例研究法 |
3.3 研究工具及研究对象选取 |
3.4 研究伦理 |
3.5 小结 |
第4章 调查研究及结果分析 |
4.1 教师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1.1 调查问卷设计 |
4.1.2 实施调查 |
4.1.3 调查结果分析 |
4.1.3.1 问卷的信度分析 |
4.1.3.2 问卷的效度分析 |
4.1.3.3 问卷的结果分析 |
4.2 学生调查问卷的设计及结果分析 |
4.2.1 调查问卷设计 |
4.2.2 实施调查 |
4.2.3 调查结果及分析 |
4.3 调查结论 |
4.4 小结 |
第5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解题研究 |
5.1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试题的命题背景 |
5.1.1 以高等数学中的基本定义和性质为命题背景 |
5.1.1.1 高斯函数 |
5.1.1.2 函数的凹凸性 |
5.1.2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定理或公式为命题背景 |
5.1.2.1 洛必达法则 |
5.1.2.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
5.1.2.3 拉格朗日乘数法 |
5.1.2.4 柯西中值定理 |
5.1.2.5 柯西函数方程 |
5.1.2.6 泰勒公式与麦克劳林公式 |
5.1.2.7 极值的第三充分条件 |
5.1.2.8 两个重要极限 |
5.1.2.9 欧拉常数 |
5.1.3 以着名不等式为命题背景 |
5.1.3.1 伯努利不等式 |
5.1.3.2 詹森不等式 |
5.1.3.3 对数平均不等式 |
5.1.3.4 斯外尔不等式 |
5.1.3.5 惠更斯不等式 |
5.1.3.6 约当不等式 |
5.1.4 以高等数学中的重要思想方法为命题背景 |
5.1.4.1 极限思想 |
5.1.4.2 积分思想 |
5.1.4.3 (常微分)方程思想 |
5.2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中常见的四类错误 |
5.2.1 知识性错误 |
5.2.1.1 柯西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2 拉格朗日中值定理的误用 |
5.2.1.3 多元函数求最值,不注意边界情况 |
5.2.1.4 不注意洛必达法则使用的前提 |
5.2.2 逻辑性错误 |
5.2.2.1 循环论证 |
5.2.2.2 混淆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逻辑关系 |
5.2.3 策略性错误 |
5.2.4 心理性错误 |
5.3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的方法 |
5.3.1 创设引理破难题 |
5.3.2 洛氏法则先探路 |
5.3.3 导数定义避超纲 |
5.3.4 构造函数显神通 |
5.3.5 多元偏导先找点 |
5.4 “高观点”下高考导数解题研究的案例 |
5.4.1 “高观点”视角研究解题方法 |
5.4.2 “高观点”视角研究试题的命制 |
5.5 小结 |
第6章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研究 |
6.1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特点 |
6.1.1 衔接性 |
6.1.2 选择性 |
6.1.3 引导性 |
6.2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原则 |
6.2.1 严谨性原则 |
6.2.2 直观性原则 |
6.2.3 因材施教原则 |
6.2.4 量力性原则 |
6.3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教学的教学策略 |
6.3.1 开发例题,拓展升华策略 |
6.3.2 引入四规则,知识呈现多样化策略 |
6.3.3 先实践操作,后说理策略 |
6.3.4 融合信息技术,直观解释策略 |
6.3.5 引导方向,自主学习策略 |
6.4 “高观点”下高中导数的教学案例 |
6.4.1 常微分方程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2 微积分视角下的教学案例 |
6.4.3 “泰勒公式”的教学案例 |
6.5 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反思 |
7.1 研究的结论 |
7.2 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7.3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刘达和中国科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2 已有相关研究 |
1.3 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2章 刘达高校管理经验的积累与管理特色的形成 |
2.1 刘达生平 |
2.2 创建东北农学院 |
2.3 创建东北林学院 |
2.4 坚持说真话、办实事 |
第3章 初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3.1 教学改革 |
3.1.1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 |
3.1.2 培养自己的师资队伍 |
3.1.3 加强外语学习 |
3.1.4 减少学生课外活动量 |
3.1.5 免修、选修、单科升级 |
3.2 系科调整 |
3.2.1 系科调整前的酝酿 |
3.2.2 正式系科调整 |
第4章 特殊时期的焦点人物 |
4.1 对刘达的斗争与保护 |
4.1.1 刘达被停职反省 |
4.1.2 陆续成立的群众组织 |
4.1.3 把看管者转化为“铁杆保皇派” |
4.2 刘达终获“解放” |
4.2.1 随中国科大下迁 |
4.2.2 重新担任党委书记 |
第5章 再次主持中国科大的工作 |
5.1 试图把中国科大从合肥迁回北京 |
5.2 创办“回炉班” |
5.2.1 进修一班和进修二班 |
5.2.2 进修班与工农兵学员 |
5.3 刘达调离中国科大 |
5.4 对中国科大后来的影响 |
结语 |
附录1 刘达中国科大活动年表 |
附录2 忆刘达和科大——宣雅静谈话录 |
附录3 “刘达与回炉班”座谈会记录 |
附录4 冯焕清、周荷琴访谈录(节选) |
附录5 黎懋光先生访谈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其他研究成果 |
(5)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的设计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设计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STEAM相关研究 |
2.1.1 STEAM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发展历史 |
2.1.2 STEAM教育的组成与内涵 |
2.1.3 国外STEAM教育在数学教育领域的发展现状 |
2.1.4 国内STEAM教育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2.1.5 中职STEAM教育在数学教育领域的研究现状 |
2.2 折纸相关研究 |
2.2.1 折纸的历史的研究 |
2.2.2 折纸与数学的研究 |
2.3 中职数学教学研究 |
2.3.1 国外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
2.3.2 国内中职数学教学现状 |
2.4 研究理论基础 |
2.4.1 数学核心素养理念 |
2.4.2 情境认知学习理论 |
2.4.3 杜威“做中学”理论 |
第3章 调查研究 |
3.1 问卷调查分析 |
3.1.1 调查目的 |
3.1.2 调查问卷设计 |
3.1.3 调查对象 |
3.1.4 调查方法与过程 |
3.1.5 调查结果分析 |
3.2 访谈分析 |
3.2.1 对一线教师的访谈分析 |
3.2.2 对学生的访谈分析 |
3.3 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对中职学生的可行性调查与分析 |
3.3.1 中职数学课程中所需数学知识的汇总 |
3.3.2 专业课程所需数学知识与STEAM数学折纸拓展课程的融合 |
3.3.3 学校本身的需求 |
第4章 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的设计 |
4.1 目标的确立 |
4.2 主题的选取 |
4.2.1 折纸与几何 |
4.2.2 折纸与艺术 |
4.2.3 折纸与科学、技术与工程 |
4.3 教学模式的设计 |
4.4 评价设计 |
第5章 课程的具体设计、实施与评价 |
5.1 案例一:“一张A4 纸如何折出容积最大的无盖长方体”——渗透数学知识与方法,凸显几何应用价值 |
5.1.1 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计划 |
5.1.2 教学实施过程 |
5.1.3 总结与启示 |
5.2 案例二:“折纸中的黄金分割”——启发数学欣赏,突出情感教育 |
5.2.1 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计划 |
5.2.2 教学实施过程 |
5.2.3 总结与启示 |
5.3 案例三:“三浦折纸与太阳能板”——融入工程与技术元素,体现STEAM教育时代特征 |
5.3.1 教学内容分析和教学计划 |
5.3.2 教学实施过程 |
5.3.3 总结与启示 |
5.4 课程的评价 |
5.4.1 基于考核的评价 |
5.4.2 基于学生访谈的评价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的不足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 B 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6)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目的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方法 |
四、创新与不足 |
五、概念界定 |
第一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时代土壤 |
一、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 |
(一)巩固政权的需要 |
(二)发展经济的需要 |
(三)破除封建文化的需要 |
二、外来文化对科学教育的推动 |
(一)西方科学知识的传入 |
(二)教会学校的推动与示范 |
三、清末山西科学教育发展概况 |
(一)中小学科学教育 |
(二)高等学校科学教育 |
小结 |
第二章 山西小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差异较大 |
(三)科学教员的检定 |
(四)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乡土教科书的兴起 |
(三)部审教科书的普及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课程的教学方法 |
(一)城市小学校教学方法改进 |
(二)农村小学“收效甚微” |
六、科学课程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三章 山西中学科学教育 |
一、科学教育师资状况 |
(一)科学教员数量短缺 |
(二)科学教员学历状况 |
(三)科学教员的培训 |
二、科学科目教科书 |
(一)西式教科书的退出 |
(二)自编教科书的出现 |
(三)部审教科书的推广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部分中学设备完备 |
(二)部分县立、私立中学设备落后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壬子”“癸丑”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二)“新学制”下科学课程的设置 |
五、科学教育中的教学方法 |
(一)“五步教学法”的机械运用 |
(二)“实验教学法”的探索 |
六、科学科目的测试与评价 |
(一)学业成绩的评定 |
(二)毕业会考 |
小结 |
第四章 山西高等科学教育 |
一、科学专业的师资力量 |
(一)创建初期的师资 |
(二)1920年代师资状况 |
(三)1930年代师资状况 |
二、科学教科书的编写与使用 |
三、科学教育设备 |
(一)科学教育仪器 |
(二)科学教育图书 |
(三)科学教育场地 |
(四)科学教育学会 |
四、科学课程的设置 |
(一)山西大学工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二)山西大学理学院科学课程设置 |
(三)并州学院农艺化学系课程设置 |
(四)专科学校科学课程设置 |
五、学生就业情况 |
(一)从事建设行业 |
(二)从事教育行业 |
(三)从政 |
小结 |
第五章 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影响 |
(一)培养了大量科技人才 |
(二)促进了科学教育的发展 |
(三)提高了民众科学素养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与启示 |
(一)山西科学教育的特征 |
(二)山西科学教育的启示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中日高中数学代数内容教材对比研究 ——以集合与函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实践意义 |
二、理论意义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教材比较研究动态 |
第二节 国内外教材比较研究现状 |
一、国内教材比较研究 |
二、国际教材比较研究 |
第三节 中日数学课程比较研究现状 |
一、对课程标准的比较 |
二、对教科书整体的比较 |
三、对教材中某一领域(或某一知识点)的比较 |
四、代数内容的比较研究 |
第四节 相关研究综述小结 |
第三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对象 |
第二节 研究问题 |
第三节 概念界定与研究方法 |
一、概念界定 |
二、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框架 |
第四章 中日高中数学代数内容宏观分析 |
第一节 中日数学课程目标比较 |
一、中日数学课程简介 |
二、中日高中数学课程目标比较 |
第二节 中日高中数学教材设计特征比较 |
一、教材整体信息比较 |
二、教材体例结构比较 |
三、教材前言的比较 |
四、栏目设置的比较 |
第三节 中日高中代数内容分布的比较 |
第四节 中日高中代数内容选取及编排的比较 |
一、代数知识内容的选取 |
二、代数知识内容的编排 |
第五章 中日高中数学教材“集合与函数”的微观分析 |
第一节 内容要求的比较 |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内容要求比较 |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内容要求比较 |
三、“三角函数”内容要求比较 |
第二节 知识点引入方式的比较 |
一、知识点引入方式说明 |
二、知识点引入方式比较 |
第三节 知识点呈现方式的比较 |
一、知识点呈现方式说明 |
二、知识点呈现方式比较 |
第四节 “集合与函数”知识选取及编排的比较 |
一、“集合与常用逻辑用语”的比较 |
二、“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的比较 |
三、“三角函数”的比较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建议 |
第一节 中日代数内容宏观比较结论 |
一、中日两国课程目标比较结论 |
二、教材设计特征比较结论 |
三、代数内容分布比较结论 |
四、代数内容选取及编排比较结论 |
第二节 中日代数“集合与函数”的微观比较结论 |
一、内容要求的比较结论 |
二、知识点引入方式的比较结论 |
三、知识点呈现方式的比较结论 |
四、“集合与函数”知识选取及编排的比较结论 |
第三节 研究启示 |
一、丰富卷首与卷末的栏目设置,注重细节设计 |
二、注重知识的拓展和延伸,丰富函数类型 |
三、充分利用图表,设多级标题区分不同知识点 |
四、加强概念之间的内部联系,注重知识衔接 |
第四节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HPM视角下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多元数学教育价值取向的需要 |
1.1.2 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需要 |
1.1.3 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 |
1.1.4 HPM理论与实践研究的需要 |
1.2 研究问题 |
1.3 研究意义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学科德育的相关研究 |
2.1.1 学科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可能 |
2.1.2 学科德育的提出 |
2.1.3 学科德育的研究 |
2.1.4 学科德育发展的困境与对策 |
2.2 数学与德育关系的研究 |
2.2.1 “人性化”的数学教育的提出 |
2.2.2 国家课标或大纲中的数学学科德育目标 |
2.2.3 国内外数学学科德育的研究 |
2.2.3.1 国外 |
2.2.3.2 国内 |
2.2.4 小结 |
2.3 HPM与学生数学学习的研究 |
2.3.1 国外相关研究 |
2.3.1.1 理论探讨 |
2.3.1.2 教学实践研究 |
2.3.2 国内相关研究 |
2.3.2.1 理论探讨 |
2.3.2.2 教学实践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研究设计与方法 |
3.1 研究方法 |
3.2 研究设计与流程 |
3.3 研究对象 |
3.3.1 开放性问卷调查对象 |
3.3.2 教师访谈对象 |
3.3.3 问卷调查对象 |
3.3.4 案例研究参与教师和学生 |
3.4 数据收集和处理 |
3.4.0 数据收集 |
3.4.1 数据编码 |
3.4.2 数据分析 |
3.5 研究伦理 |
第4章 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的构建 |
4.1 数学学科德育内涵要素的提取 |
4.1.1 专家型教师访谈数据开放性编码 |
4.1.2 调查问卷数据开放性编码 |
4.1.3 关联性编码 |
4.1.4 主轴编码 |
4.2 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的验证 |
4.2.1 量表的内容编制 |
4.2.2 探索性因素分析 |
4.2.3 验证性因素分析 |
4.2.4 信度 |
4.2.5 效度 |
第5章 HPM案例研究 |
5.1 预研究 |
5.1.1 案例1——反比例函数 |
5.1.2 案例2——实数 |
5.1.3 案例3——平行线的判定1 |
5.1.4 案例4——角的和差倍 |
5.1.5 案例5——三角形中位线 |
5.1.6 案例6——完全平方公式 |
5.1.7 小结 |
5.2 正式研究 |
5.2.1 案例1 分析——平行线判定1 |
5.2.2 案例2 分析——有理数乘法 |
5.2.3 案例3 分析——配方法解一元二次方程 |
5.2.4 案例4 分析——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的分式方程 |
5.2.5 案例5 分析——勾股定理 |
5.2.6 案例6 分析——三角形一边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及推论 |
5.2.7 案例7 分析——向量的分解 |
第6章 HPM案例研究结果与分析 |
6.1 量化分析 |
6.2 质性分析 |
6.3 个案访谈分析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1.1 初步构建了数学学科德育内涵分类框架 |
7.1.2 数学史融入初中数学教学对学生道德认识的影响 |
7.2 研究启示 |
7.3 研究局限 |
7.4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初始问卷题项 |
附录2 试测问卷题项 |
附录3 正式问卷题项 |
附录4 学生总结性后测问卷及学生回答 |
作者简历与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9)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出版研究(193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四)研究综述及评述 |
(五)研究思路、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六)研究重点、难点及拟创新点 |
一、“大学丛书”出版的动因 |
(一)高等教育的稳步发展对大学教材编印出版的刺激 |
(二)使用外文原版教材的局限 |
(三)学界关于教科书中国化的呼吁 |
(四)商务印书馆之“学术独立”宏愿 |
二、“大学丛书”出版的实践 |
(一)“大学丛书”委员会的成立 |
(二)教材科目的全面拟定 |
(三)与各学术团体签订契约 |
(四)“大学丛书”的陆续出版及使用 |
三、“大学丛书”出版的历史反思 |
(一)“大学丛书”出版的积极影响 |
(二)“大学丛书”出版存在的问题 |
四、“大学丛书”出版的当代启示 |
(一)促进教材质量提升 |
(二)鼓励专家编撰教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四、五本英语微积分教材简介及高等数学教学改革浅议(论文参考文献)
- [1]盖尔范德与赋范环理论的创立[D]. 刘献军. 河北师范大学, 2021
- [2]留苏预备部 ——为新中国建设培养人才的基地[D]. 王嫣婕.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1
- [3]“高观点”下高中导数解题及教学研究[D]. 李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刘达和中国科大[D]. 余智敏.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1(08)
- [5]STEAM教育理念下的数学折纸拓展课的设计与研究[D]. 魏春迪.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6]困窘与求索:1912-1937年山西科学教育研究[D]. 梁钰颖.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7]中日高中数学代数内容教材对比研究 ——以集合与函数为例[D]. 丁名杨.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8]HPM视角下数学学科德育的案例研究[D]. 栗小妮. 华东师范大学, 2020
- [9]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出版研究(1932-1949)[D]. 刘文波. 西南大学, 2020(01)
- [10]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