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地质勘查专业院(所)作为经济实体来抓(论文文献综述)
邱建平[1](2021)在《地质工作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文中研究表明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地质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一项基础性、公益性、战略性工作,地质工作在碳减排、碳增汇、碳封存等方面大有可为,在倒逼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中具有独特作用。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地?
高青[2](2020)在《基于地质环境的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研究》文中指出地质环境直接影响着区域的土地利用和生态承载力,快速城市化地区土地利用与生态承载力变化剧烈,在这个过程中地质影响及主要驱动力研究是应用第四纪地质学的重要内容。四川天府新区是党中央、国务院确立的国家级新区,近年来保持快速发展的强劲态势,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城市功能加快完善,人地过程强烈耦合。从地质环境、国土空间规划等角度研究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情况,有助于查明快速城市化过程中不同系统的作用机制。本文基于多源多期遥感数据,应用Arc GIS和e Congnition等软件平台,提取天府新区1988、1997、2003、2009、2014、2016年共六期土地利用和地质环境信息,建立了土地利用动态和地质环境数据库;在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景观格局变迁、变化驱动力等因素基础上,借助马尔可夫模型预测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趋势;运用SPSS采用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天府新区2011-2016年和1998-2016年的生态承载力及其生态服务功能水平进行时空动态研究;探讨了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时空演化与生态承载力变化的影响,针对天府新区国土空间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调整的建议。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1)查明了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演化的作用机制。通过分析评价区域内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等因素,评价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当前地质环境对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的影响,主要是控制了土地利用的空间分布和植被类型的空间分布。其中,工程地质环境和地貌因素对土地利用空间分布具有强控制作用,而水文地质环境和工程地质环境对研究区的生态服务功能和生态承载力具有间接约束作用。天府新区地质环境较为复杂,在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地质环境对生态承载力的影响。本文的研究对拥有类似特征地区的国土空间规划和开发工作具有独特参考意义。(2)天府新区1988-2016年间土地利用变化显着。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整体变化率达52.35%,变化总面积为826 km2。其中,城镇村建设用地由成都市周边东升街办、西航港街办、华阳街办和龙泉驿区等向外延伸至黄甲镇、永安镇、正兴镇、兴隆镇、柏合镇范围,该区域内耕地面积减少明显,受控地层主要为第四纪地层;东部及南部林地资源受耕地扩张影响出现面积减少,由于侏罗系和白垩系地层不宜耕种,人类活动相对较少,林地受耕地侵蚀有限。综上,城镇村建设用地和耕地变化较大,其中原有耕地面积中约38%变为城镇建设用地;城镇村建设用地和交通用地扩展迅速,其面积扩展程度指数分别为35.5和10.1。景观格局研究显示,城镇村建设用地最大斑块所占景观面积的比例由0.29%增加至8.67%,成为研究区扩张最为剧烈的景观类型。林地占比由67.36%下降至37.46%,萎缩较为明显。景观蔓延度指数由1988年的75.68%呈逐年下降态势,在2009年后保持在62.35%左右,表明新区景观格局变化速度正在由快变缓。景观斑块个数由2253上升至3179,表明研究区土地利用类型正在变得更加多样;而香农均匀度指数由0.8上升至1.26,表明景观分布变得更均匀化。结合地质环境、土地利用类型及景观格局动态变化分析可以得知,地质因素为天府新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基本控制因素,社会经济因素、政策因素也对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具有推动作用。依据土地利用演变特征及驱动机制,使用马尔可夫模型预测未来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变化情况,结果显示新区内城镇村建设用地将成为最主要的用地类型,湿地、景观用地面积将上升,耕地和林地等将退化。这也符合天府新区建设“公园城市”示范区的目标定位。(3)构建了天府新区生态承载力评价体系。选取生态支撑力、生态压力和生态弹性力三个子目标层来评价新区生态承载力水平,选取生物多样性及生物产出两个指标来评价生态服务功能。研究结果显示,随着研究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区内生态用地面积逐步减少,部分开发区植被退化,生态环境面临的压力逐步提升,生态服务功能空间分布出现明显地貌分异。但同时,近年来省委省政府和成都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要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秉持建设“公园城市”理念,认真落实退耕还林各项政策,加快城市湿地、绿道和滨水空间建设,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新区城市绿地面积不断增加,植被覆盖率有所上升,生态用地面积趋于稳定,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保持在较高水平。最终本研究得出结论,当前天府新区地质环境相对稳定,对区域内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的制约作用较弱,生态承载力和生态服务功能演化的主要驱动力是快速城镇化进程中的人类活动。(4)天府新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和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发挥着明显约束作用。从地质环境条件看,区内龙泉山断裂带和黄龙溪-正兴镇断裂带均为北东向分布,是研究区构造和地貌的主体格架。其中,龙泉山断裂带影响研究区东部地区,构造活动行迹明显,影响范围内多分布林地和草地,生态承载力水平较好。地层组成以第四系为主,分布于研究区东西部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城镇村建设用地和耕地;白垩纪及侏罗纪地层次之,与地质构造空间分布基本吻合,白垩纪地层中以林地为主。除地质构造及地层岩性对土地利用类型与生态承载力空间分布有较强约束外,地形因素发挥着明显的限制作用。低海拔平原地区多为城镇村建设用地、耕地等,生态承载力水平一般;高海拔山地多为林地草地,生态承载力较高。
姚文[3](2020)在《中煤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煤地质集团有限公司前身是中煤地质工程总公司,隶属于中国煤炭地质总局,成立于1994年。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公司多次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勘查行业先进集体、全国模范地勘单位、全国十大地质找矿成果奖等100余项荣誉及奖项。在产业布局方面,公司成立之初恰逢是提出“大地质、大市场”口号的时期,因此地质集团从成立之初就不断探索“大地质”模式。主要涉足过的产业包括地质勘查、物探测量、资源开发、技术服务、监理业务、医药行业、桩基工程、新能源业务开发、矿权运作等,并成立澳洲公司,拓展海外市场。但一直未对产业布局有整体规划,以致开展业务多,涉及领域广,缺乏核心竞争力,每个业务板块能力都相对落后,“大地质”下的延伸产业发展并不理想,产业布局凌乱,缺乏核心竞争力的运营方式严重制约了公司下一步发展。“十三五”战略规划时,公司已认识到这个问题,对各业务进行了规划分类,逐步退出监理业务、海外市场,形成了地质勘查与矿业开发、矿山抢救和灾害治理、民生地质与工程建设、生物材料研发和制造金融地质与产业运营五大业务板块。但是面对产业布局等众多历史遗留问题,又加之新旧动能转换、地勘行业改革等形势,近四年来,产值和利润增长基本上只能缓慢增长。目前公司已基本确定要继续实行多元化发展,但下一步地质集团的多元化发展路径应如何做下去,如何做强最优,如何能够使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是当前要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将通过定性、定量等多种战略分析工具对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进行分析,探寻地质集团下一步多元化产业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保障措施。首先对地质集团的基本情况、多元化发展历程、现有经营状态及内部能力进行分析,找出公司多元化战略存在的问题及内部的优势和劣势。通过宏观环境分析、行业环境总体分析对企业的外部环境进行分析,找出公司外部环境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后通过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和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对地质集团各业务板块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进行综合评价,对内外部环境各因素进行排序,初步判读公司对内外部环境的应对能力。完成企业战略制定过程中信息输入阶段。在此过程中,通过德尔菲法对各因素赋予权重和分值。后又通过SWOT矩阵分析得到多元化战略的备选方案,通过定量战略计划矩阵对备选多元化战略进行评价,将备选多元化战略进行排序。后又通过波士顿矩阵分析业务组合,找出明星类、现金牛、问号类产业。最后综上分析,对多元化战略提出优化方案,对各产业及新兴产业提出发展方向。同时从深化企业改革、优化管理框架、加强人才建设、加强创新驱动、推进产融结合、加强信息化建设等六方面提出具体实施保障,以确保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可以顺利落地,进一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实力,实现地质集团高质量发展。
王鑫[4](2019)在《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步伐充分表明,没有文化的积极引领,没有人们精神世界的极大丰富,没有整个民族精神力量的充分发挥,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可能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组织文化是一个团体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推动组织发展的强大力量。当前,我国地质行业的基本定位发生重大变化,地质工作的服务方向、指导理论和发展动力随之发生重大转变,很多地质单位在积极推动转型升级,组织文化建设在地质行业越来越受到重视。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实地考察了解到,多数地质单位长期以来组织文化建设主要依靠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很难找出共性的科学体系。因此地质单位的组织文化建设亟待研究加强,为转型升级提供保障、支撑。本文主要以带有科研背景的公益性地质事业单位XA地质调查中心为研究对象,利用文献研究、问卷调查、比较研究和访谈等研究方法对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进行研究和分析。对其组织文化现状、存在问题、原因等从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四个层次进行分析,利用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对组织文化类型进行分析,结合地质行业特点和单位实际情况提出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路径。通过分析,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类型包括:人本支持导向最高,灵活创新导向比较薄弱,规范控制导向和目标绩效导向较为均衡。该单位组织文化存在多方面优秀文化积淀,但这些积淀并未经过学术层面的归纳和整理,缺乏全面的梳理,在组织文化的结构与框架上缺乏科学性和完整性,进而无法发挥组织文化的推动作用,影响单位的发展和进步。结合分析结果,以地质文化和地质行业文化特点为基础,提出了包括指导思想、总体目标以及物质、行为、制度、精神文化四个层次在内的系统的组织文化建设路径。本文以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为案例对其进行了分析研究,加深了对组织文化相关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强化了理论指导的作用,为该单位未来组织文化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持和重要的参考路径,同时为社会各界,尤其是地质行业单位发展组织文化,研究地质文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付贵林,朱堂华,郑江[5](2020)在《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路径探讨——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例》文中指出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是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职工获得感进一步显现,发展中的风险进一步可控。但当前还面临着转型发展步伐比较缓慢、科技创新动能不足、人才结构不尽合理、发展后劲乏力、服务领域拓展不广不深等困难和瓶颈。新时代地勘经济应以地球系统科学为指导,转变思想观念、拓展服务领域,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人才高地的双引擎作用,对内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对外开放合作、互联互通,实现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攀[6](2019)在《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文中提出近代意义上的合作运动源于西方,却与中国传统文化有千丝万缕的联系。19世纪初,英、法空想社会主义者首先提出合作社的思想,并进行了实践探索。从1844年英国罗虚代尔消费合作社成立至今,合作社的发展历经一个半世纪。在这一长期历史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对合作社理论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和论断,成为指导合作社发展的科学指南。二十世纪初叶,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之时,合作思想作为一种“救世”学说被引入中国,中华大地上各种政治势力、各类社会团体出于各自目的,曾试办过不同类型的合作社,在理论和实践中取得了一定进展。中国共产党与合作社渊源颇深,中共自诞生伊始就把发展合作社作为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特别是农村问题的重要举措。1922年9月,毛泽东参与创办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个合作社——安源路矿工人消费合作社,从此合作社的种子开始在各个革命根据地生根发芽,其中,中央苏区的消费合作社、陕甘宁边区的南区合作社是其典型代表,也是供销合作社的雏形。1950年7月,组建成立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统一领导全国的供销、消费、手工业等合作社具体业务。1954年7月,中华全国合作社联合总社更名为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成立,标志着我国合作事业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那时起,60多年来,供销合作社走过了很不平凡的历程,创造了光辉的业绩,也经受了不少挫折。供销合作社因农而生、因农而兴,它扎根农村、贴近农民,为农业的恢复和发展,为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为引导亿万农民走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左”的观念的影响,供销合作社的所有制性质曾发生过多次改变,经营管理机构也屡遭撤并,和国营商业“三分三合”,尽管如此,其为农业生产服务、为群众服务的办社宗旨始终没有变化,即便在“文化大革命”这样全局性“左”的错误的影响下,供销合作社广大干部职工依然坚守岗位,为稳定农业、发展生产做了大量工作。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供销合作系统进行了改革,一度取得了不少成效,但由于市场环境的影响和体制机制的制约,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遭遇经营困境,一度陷入举步维艰的境地。90年代中期,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得以重建,供销合作系统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对供销合作社工作做出重要指示,强调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要继续办好供销合作社,加快打造服务农民生产生活的生力军和综合平台,这一重要指示为供销合作社的改革发展提供了行动指南。回顾历史是为了总结经验,引领未来。本文试图对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历史进行梳理,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中共决策层对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发展的认识过程、决策过程,考察政策在基层的实施效果,探究供销合作社发展变化的深层次原因,总结历史经验,以期为正在进行的供销合作社体制机制改革提供镜鉴和参考。绪论部分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缘起和意义、研究综述、核心概念的界定、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之处及研究重难点等基本情况。第一章,回顾合作社思想的历史渊源和发展演进过程,重点对马克思主义合作社思想的形成发展过程进行梳理。对建国前中共领导合作社的历史进行归纳,勾勒出供销合作社萌生、发展的历史脉络和轨迹。第二章,主要研究在新中国建立初期,党和国家重点发展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梳理供销合作社发展方针的演化、确立过程。研究供销合作社超常规发展的内在动因和具体过程。第三章,主要研究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之后,供销合作社落实“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做法举措及成效。探讨供销合作社领导农村私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过程。第四章,探究“大跃进”期间,供销合作社所有制性质的变化过程及原因。研究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之后,供销合作社被“下放”为人民公社“供销部”的实际影响。研究中央恢复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和实际效果。第五章,研究文革对供销合作社造成的严重损失。探讨文革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为稳定农业生产起到的重要作用。第六章,研究探讨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深化改革的具体过程和实际效果。对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的改革进行总体评价。第七章,探究农村供销合作社在二十世纪90年代陷入经营困境的具体原因。研究供销合作系统摆脱困境的历史过程。第八章,对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进行总体评价。总结党领导供销合作社发展的主要经验。
贾双跃[7](2019)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所谓社会分化,就是社会结构不断分解重组的过程,是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分类日益凸显,社会差别逐渐增多的现象。从蒙昧、野蛮时代迄今的人类历史表明,社会结构分化同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相伴始终,特别是当人类文明开启现代历程之后,市场化、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等“现代变量”所引发的社会分化尤为剧烈和突出。自19世纪中页开启现代化进程以来,中国始终面临如何看待和治理社会分化现象的问题:新中国成立之前,由于特定的历史原因,当时的政府在很大程度上是放任社会分化的,其结果导致社会失控,国家一盘散沙;鉴于上述教训,新中国成立之后的30年间,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严格抑制社会分化,进而建立了一个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低分化社会,该社会极大促进了社会团结和现代生产力发展,但由于其本身固有的一系列缺陷,最终不但没有实现推动现代化的使命,反而酿成了文化大革命这样的社会浩劫。上述事实证明,在中国进行现代化建设,既不能完全放任社会分化,也不能无视历史规律,极度压抑社会分化。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终于找到了一条社会结构分化与社会发展进步良性互动的现代化之路。在这条道路上,社会分化以市场经济改革为原初动力,以计划经济时代的低分化社会为原点,经过系统分化、职业分化、收入分化、阶层分化,逐渐催生出一个以“高分化”为主要特征的社会。总体而言,上述社会结构分化过程主要表现为非对抗性、渐进性、不平衡性、可控性等特征,这些特征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现代化建设规律。同时也应看到,随着时代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逐步深化,当代中国社会分化还表现出一系列新趋势,包括,社会分化维度日益多元化、社会分化“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等等。理解这些新趋势,对准确把握和控制社会分化的未来方向具有重要意义。当代中国的社会分化具有一系列历史进步意义,这些意义也是所有现代社会本应具有的。首先,它对生产力发展具有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它产生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现代政府部门、现代经济部门、专业技术人员、普通劳动者等社会主体,创造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催生出了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其次,它创造出了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涵养理性、开放、包容的共同价值,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削弱阶级阶层冲突,等等,这些条件都是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的。最后,它促进了人的自由发展,这一点在中国具有更为突出的意义,因为,计划经济时代,中国公众曾极度缺乏自由迁徙、自由交易、自由思想、自由选择生活方式等基本权利,而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分化恰恰促进了这些权利的回归,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拓展了社会成员的自由选择空间,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还应注意的是,只有将社会结构分化控制在合理范围内,才能充分发挥其历史进步作用,而如果社会结构分化与其正常、合理状态出现较大偏差,则会引发一系列社会风险,阻碍社会发展进步。综合国内外的历史经验教训可知,这些风险和挑战主要有如下三个方面。第一,社会分化导致宏观结构失衡。包括:系统结构失衡,特别是“政治、经济、社会”三大子系统失衡;职业结构比例失衡;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碎片化。第二,社会群体分化出现反常现象。具有重大风险的三类反常的群体分化现象分别是:弱势群体的分化、边缘群体的分化和反社会群体的分化。第三,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具有一系列潜在消极影响。包括: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导致社会冷漠、增加社会焦虑,等等。这些风险和挑战有些已经在中国社会中有所积累和显现,有些尚未出现端倪,但是同样不可忽略,因为一旦风险显现,其治理成本将是巨大的。对于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社会而言,为了充分激活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作用,合理控制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应对社会分化对社会发展、进步的挑战,需要转变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整合方式,面向高分化社会重构社会秩序。首先,高分化社会中,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应由单一的国家转变为包括国家、社会组织、个人等在内的多元社会主体,并且,这些主体都有其自身行动的边界和限度,它们必须在这些边界和限度之内发挥自身社会整合的功能。其次,在高分化社会中构建社会秩序,需要充分挖掘、利用一系列有利于社会整合的条件。包括:发展生产力;重新发现和申明共同利益、共同风险、共同目标、共同价值等社会中的“共同因素”;培育、保护和充分利用功能互赖、社会流动、群际交往等对高分化社会来说十分重要的社会纽带。最后,正常的、有助于社会进步和社会整合的社会分化应遵循如下原则: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合理性原则;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可控性原则;底线原则;渐进性原则;充分吸纳原则。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总结和反思,得出基本研究结论,并对可能的扩展领域进行探索。
宿静[8](2019)在《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质勘查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矿产资源基础,为现代化城市建设提供了基础保障,同时帮助人类解决生态环境重大问题,使人与自然达到和谐发展。当前,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矿产资源的需求急剧下降,矿产勘查行业投入显着减少,矿产勘查企业产能过剩问题严重。国家经济结构和战略部署的调整,使得地勘企业也面临转型升级的新问题,如何调整企业发展战略方向,达到长远高效发展,如何改变原有生产经营模式,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成为新时代地勘企业急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以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为研究对象,运用PEST分析、波特五力模型分析对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外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该公司在企业转型升级、发展绿色矿业、国家大地质工作和重大战略方面存在机遇,同时也存在行业内部竞争激烈、资金压力增大、国家政策限制矿产开发、安全环保压力增大的威胁。从资源、能力两方面对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环境进行分析,得出该公司在地理区域、技术和人才、专业门类、地质资料和业务市场方面具有较强优势,但是在战略意识、管理模式、人员构成、产品产能、风险防控和科研合作方面仍有不足。基于以上内外部环境分析运用SWOT分析,制定四种不同的战略组合,结合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实际情况,采用“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发展多元化经济”的勘查开发一体化道路。并且在矿业开发和冶炼加工方面实施成本领先战略,在地质勘查和冶炼加工方面实施差异化战略。最后从地质勘查、矿业开发、冶炼加工三个方面实现企业发展战略。最后从组织、人力、财务、运营、营销五个方面提出勘查开发一体化战略实施保障措施。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使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在今后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保持较强的竞争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同时,也为行业内其他地勘企业今后的发展提供借鉴参考,为提高国土资源利用效率,促进中国矿产勘查行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提供指导意义。
有色局办公室[9](2018)在《牢记使命强服务 创新发展谱新篇》文中提出新时代,新起点,新征程,新作为。党的十八大以来,青海有色地勘人伴着新时代的号角砥砺前行,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九大及历次重要会议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在践行"四个扎扎实实"重大要求和"一优两高"战略、建设富裕文明和谐美丽新青海的生动实践中谱写了有色地勘工作新篇章。——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五年累计实现经济总量26.06亿元,地勘经济实现连续逆势回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进一步凸显。
潘安[10](2019)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大巴山地处我国大陆南北分界带,位于秦巴造山带南麓,扬子地台北缘,四川盆地与秦岭造山带的过渡部位。同时是研究中国南北地理—气候—动植物分异、陆内造山运动、南北方过渡地带岩溶喀斯特地质景观的天然场所,大巴山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地质构造条件造就了该区域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大巴山中段的弧形构造是中国褶皱山系的典型代表。大巴山中西段属亚热带大陆山地季风气候,受地质构造、地壳运动、气候和水文的控制,呈现多样的地貌类型和丰富的地质景观,地质景观资源禀赋异常。然而,研究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人均GDP仅为全国的2/5,属于欠发达地区,是我国秦巴山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的组成部分,属于我国14个集中连片扶贫开发区;研究区城市化率远低于四川省、重庆市、陕西省、湖北省、甘肃省以及全国的平均发展水平。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优势与落后的经济发展水平形成鲜明对比。如何合理开发和科学保护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带动区域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是研究的出发点。本研究以地质学、地貌学、生态学、地理学等学科为理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技术、统计学、分类学等理论,对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分类、控制因素分析、成因分析以及特征分析,探究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的开发方向和保护策略。本研究是第四纪地质学在地质景观研究方向上的应用和实践。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资源与其所处大巴山中西段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区域的构造条件为研究区地质景观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和大地构造环境。通过研究取得以下成果:(1)研究区丰富的地质景观特征与其所处逆冲推覆构造带、大巴山冲断褶皱带、川东北前陆盆地的大地构造背景密切相关。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构造总体经历了晚古生代—早中生代印支运动造成的海相沉积转为内陆湖相沉积,中三叠世末期秦岭造山运动造成的古陆台升—逆冲推覆—构造滑脱变形,侏罗世中期—白垩世早期祁连山—秦岭区域陆内造山隆起,造成在平面上形成首尾相接、连续的“巴山弧”构造,以及晚始新世喜马拉雅运动造成研究区持续掀斜抬升。在新构造运动背景下,最终形成了大巴山中段独特的北西—南东走向平行展布和西段近东西走向的褶皱山、断层、丘陵、谷间盆地等丰富多样的地质景观类型。大巴山中段北部山体呈北西南东向展布,南部山体呈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大巴山西段呈现近东西向展布,与区域构造形迹吻合,显示其具有成因关系。叠加流水、生物、风力、气候等外动力条件作用下,发育形成了丰富的水体景观和喀斯特岩溶地貌景观。(2)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为四个景观体系,即大巴山弧形构造景观体系、米仓山-汉南基底褶皱隆起景观体系、川北前陆丘陵景观体系、汉江流水冲积断陷盆地景观体系。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行3级分类,即2个大类,3个亚类和5个地质景观类型,一级大类中,将研究区地质景观分为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I)、外动力地质作用(Ⅱ)景观大类;二级亚类中,内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大类主要包括:地壳运动作用景观亚类(Ⅰ-1),外动力地质作用主导的地质景观主要为气候、流水作用景观(Ⅱ-2)、古生物沉积作用景观(Ⅱ-3);三级景观类型中,将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进一步细分为地质构造形迹、地质剖面景观、地貌景观、流水地貌景观和古生物景观5个地质景观类型。从研究区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以及作用过程等方面,对研究区5个地质景观类型的典型代表进行详细分析。(3)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科学研究价值和开发价值。评价大巴山中西段101个地质景观点结论为:五级景观区5个,四级景观区13个,三级景观区8个,二级景观区35个,一级景观区40个。地质构造山岳景观是研究区导向性景观资源,其中大巴山地质公园、大巴山自然保护区、花萼山自然保护区、诺水河景区、光雾山景区等5个地质景观点具有国际级影响力。(4)以地质景观资源为基础推进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的科研体验、养生休闲、绿色健康、生态方面的优势,可以采用生态优先、协调开发、“旅游+科技”、立体开发以及多点多极发展的开发模式,助力研究区扶贫攻坚和区域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发展。(5)以申报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为策略推动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合理划定“大巴山国家公园”功能分区,建立社区共管机制,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社区参与机制,切实推动研究区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二、把地质勘查专业院(所)作为经济实体来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地质勘查专业院(所)作为经济实体来抓(论文提纲范文)
(1)地质工作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论文提纲范文)
一、提高政治站位,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地质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意义 |
二、强化使命担当,找准方向,精准聚焦地质工作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主要领域 |
三、广泛凝聚合力,发挥优势,全面谋划“双碳”地质工作总体布局 |
(2)基于地质环境的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生态地质环境对国土空间开发利用的影响 |
1.2.2 国土空间规划的技术方法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 |
1.5 主要创新 |
第2章 天府新区地质环境 |
2.1 气象水文 |
2.2 地形地貌 |
2.3 地层岩性 |
2.4 地质构造 |
2.4.1 构造分布及组合特点 |
2.4.2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5 工程地质 |
2.6 水文地质条件 |
2.7 人类活动对地质环境的影响 |
第3章 土地利用时空演化研究 |
3.1 土地利用数据获取 |
3.1.1 遥感数据获取与预处理 |
3.1.2 影像解译标志建立 |
3.1.3 土地利用信息提取 |
3.2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研究 |
3.2.1 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空间涵义 |
3.2.2 主要研究内容 |
3.2.3 研究方法与模型 |
3.2.4 1988 年-2016 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总体分析 |
3.2.5 1988 年-2016 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结构分异分析 |
3.2.6 1988 年-2016 年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时空转化分析 |
3.3 城市土地利用预测分析 |
3.3.1 马尔科夫方法基本原理 |
3.3.2 基于马尔科夫模型的城市土地利用模拟与预测 |
3.4 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分析 |
3.4.1 景观格局指数选取 |
3.4.2 景观格局指数计算结果与分析 |
3.5 土地利用驱动力研究 |
3.5.1 地质驱动力 |
3.5.2 社会经济驱动力 |
第4章 生态承载力与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4.1 生态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
4.1.1 生态承载力研究方法 |
4.1.2 生态承载力评价流程 |
4.1.3 生态承载力评价结果与分析 |
4.2 生态服务功能时空动态研究 |
4.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4.2.2 生态服务功能动态过程 |
4.2.3 生态服务功能评价 |
第5章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与生态承载力的影响 |
5.1 地质环境分区 |
5.1.1 地质环境评价 |
5.1.2 地质环境分区 |
5.2 地质环境对土地利用的影响 |
5.3 地质环境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5.4 土地利用存在的问题 |
5.5 国土空间规划及土地利用建议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3)中煤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
1.3 研究方法 |
1.3.1 文献研究法 |
1.3.2 统计分析法 |
1.3.3 德尔菲法 |
1.3.4 定量分析法 |
1.4 技术路线 |
第2章 多元化战略及战略优化分析工具 |
2.1 公司战略管理相关理论 |
2.1.1 公司战略的内涵 |
2.1.2 公司战略管理 |
2.2 多元化战略相关理论 |
2.2.1 多元化战略的含义 |
2.2.2 实施多元化战略的优势和风险 |
2.3 多元化战略优化分析工具 |
2.3.1 宏观环境分析 |
2.3.2 行业环境分析 |
2.3.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 |
2.3.4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 |
2.3.5 SWOT矩阵 |
2.3.6 波士顿矩阵 |
2.3.7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 |
第3章 地质集团多元化经营发展现状 |
3.1 公司基本情况 |
3.1.1 公司概况 |
3.1.2 组织框架 |
3.2 多元化发展情况 |
3.2.1 多元化发展历程 |
3.2.2 多元化行业布局现状 |
3.2.3 多元化业务经营现状 |
3.2.4 多元化发展存在的问题 |
3.3 公司内部能力分析 |
3.3.1 内部优势分析 |
3.3.2 内部劣势分析 |
第4章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外部环境分析 |
4.1 宏观环境分析 |
4.1.1 政治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行业环境总体分析 |
4.2.1 大地质相关产业 |
4.2.2 建设施工产业 |
4.2.3 生物材料研造产业 |
4.2.4 金融地质产业 |
4.2.5 拟投入产业 |
第5章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 |
5.1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评价矩阵分析 |
5.1.1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5.1.2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 |
5.2 SWOT矩阵的多元化组合战略 |
5.2.1 SO备选战略 |
5.2.2 ST备选战略 |
5.2.3 WO备选战略 |
5.2.4 WT备选战略 |
5.2.5 多元化备选战略 |
5.3 定量战略计划矩阵评价 |
5.3.1 分析备选方案 |
5.3.2 多元化组合战略方案评价排序 |
5.4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产业布局分析 |
5.4.1 明星业务 |
5.4.2 现金牛业务 |
5.4.3 问号类业务 |
5.4.4 新兴产业 |
第6章 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方案实施保障 |
6.1 深化企业改革 |
6.1.1 加强法人治理 |
6.1.2 确保战略落地 |
6.1.3 优化经营机制 |
6.2 优化管理框架 |
6.2.1 优化总部部门设置 |
6.2.2 重新整合业务单元 |
6.3 加强人才建设 |
6.3.1 健全人才培养机制 |
6.3.2 提振干事创业激情 |
6.4 加强创新驱动 |
6.4.1 发挥技术创新制度作用 |
6.4.2 建立完善内部激励机制 |
6.4.3 推进产学研一体化发展 |
6.5 推进产融结合 |
6.5.1 强化业务能力 |
6.5.2 助推实体发展 |
6.5.3 加快混改工作 |
6.6 加强信息化建设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地质集团内外部环境关键因素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备选方案调查问卷 |
致谢 |
(4)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1.研究背景 |
2.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
1.国外研究现状 |
2.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及研究内容 |
1.研究思路 |
2.研究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1.文献研究法 |
2.问卷调查法 |
3.比较研究法 |
4.访谈法 |
一、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基础 |
(一)组织文化的内涵 |
1.文化 |
2.组织文化 |
3.组织文化的类型 |
4.地质文化和地质行业组织文化 |
(二)相关理论阐释 |
1.竞争性文化价值模型 |
2.组织文化的层次理论 |
二、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现状 |
(一)单位基本情况 |
(二)物质文化概况 |
(三)行为文化概况 |
(四)制度文化概况 |
(五)精神文化概况 |
三、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整体评价 |
1.问卷采样情况 |
2.问卷内容 |
3.问卷统计结果 |
(二)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
1.物质文化在增强组织凝聚力方面发挥作用不够 |
2.行为文化的创新性和模范性引导不够 |
3.制度文化存在“责、权、利”不对等的现象 |
4.没有形成清晰的核心价值理念和文化框架体系 |
(三)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物质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2.行为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3.制度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4.精神文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四、国内相关单位组织文化建设经验借鉴 |
(一)航空工业某飞机研究所“型号文化”建设经验借鉴 |
(二)某海洋地质调查局组织文化建设经验借鉴 |
(三)HW公司组织文化建设经验借鉴 |
五、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 |
(一)明确组织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
1.指导思想 |
2.总体目标 |
(二)树立符合时代发展和现实需要的地质文化理念 |
1.积极发挥领导者在精神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
2.探索新时代地质单位文化理念体系建设途径 |
(三)以法治思维建立科学制度文化体系 |
1.明确制度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
2.树立制度文化建设的总体目标 |
3.理清制度文化建设遵循的价值理念 |
4.制度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
(四)以模范为导向营造地质特色行为文化 |
1.发挥模范人物在行为文化建设中的引导作用 |
2.以文艺活动为平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3.有针对性的开展地质行业特色行为文化建设 |
(五)聚焦地质行业特点提升物质文化面貌 |
1.明确地质单位物质文化的表现形式 |
2.梳理物质文化重点关注内容 |
3.物质文化建设的具体途径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5)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路径探讨——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
1.1?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 |
1.1.1 各类人才进一步集聚 |
1.1.2 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
1.2?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
1.3?经济效益进一步提高 |
1.4?职工获得感进一步显现 |
1.5?发展中的风险进一步可控 |
2?当前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面临的瓶颈及困难 |
2.1?解放思想转型发展步伐还比较缓慢 |
2.2?科技创新动能还不足 |
2.3?人才结构不尽合理 |
2.4?高质量发展缺乏后劲 |
2.5?服务领域拓展不广不深 |
3?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
3.1?以转变思想观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
3.2?以人才高地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
3.3?以科技创新驱动推动高质量发展 |
3.4?以深化内部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
3.5?以强化基础管理推动高质量发展 |
3.6?以扩大开放合作推动高质量发展 |
4?结语 |
(6)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缘起与意义 |
二、已有研究成果评述 |
三、核心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的创新点及难点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供销合作社的理论和实践渊源 |
一、马列经典作家关于合作社的重要论述 |
(一)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合作社的有关论述 |
(二)列宁的合作社理论和实践 |
二、近代中国合作运动的理论和实践 |
(一)合作思想在我国的广泛传播 |
(二)新中国成立前中共领导的合作社运动 |
第二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兴起与扩张(1949-1952) |
一、发展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政治—经济动因 |
(一)政治动因: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 |
(二)经济动因:城乡物资交流的迫切需要 |
(三)重要因素:为工业化提供有效支撑 |
二、供销合作理论的建构与政策体系的形成 |
(一)供销合作理论的初步建构 |
(二)政策举措的密集出台 |
三、“放手发展供销合作社” |
(一)整顿老社 |
(二)发展新社 |
第三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规范发展与功能提升(1953-1956)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与供销合作社的新使命 |
(一)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 |
(二)供销合作社新任务的提出 |
二、基层组织体系的完善和规范管理的加强 |
(一)加强组织建设 |
(二)强化民主管理 |
(三)健全管理制度 |
三、“为农业生产服务”方针的全面贯彻 |
(一)供应生产资料 |
(二)扶持农村副业生产 |
(三)新仓经验与“结合合同”的普遍推行 |
(四)开展生产救灾 |
四、对农村私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一)改造背景和改造形式 |
(二)对农村民族资本主义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对农村小商小贩的社会主义改造 |
第四章 大跃进时期农村供销合作社的“下放”与 “恢复”(1957-1965) |
一、农村基层供销社下放“人民公社” |
(一)县以上机构合并及所有制性质的改变 |
(二)农村基层社“下放”人民公社 |
二、大跃进狂飙中的“大购大销”风潮 |
三、“多重压力”下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恢复 |
(一)恢复供销合作社的决策过程 |
(二)供销合作系统的重建 |
四、农村供销合作社的继续发展 |
(一)“轻装上阵”——开展“三清”运动 |
(二)“强化服务功能”——开展改善经营管理运动 |
(三)“拓展服务网点”——大力发展代购代销店 |
第五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徘徊与曲折发展(1966-1976) |
一、对供销合作社的“大批判”及后果 |
(一)“大批判”引发思想混乱 |
(二)供销合作社的组织撤并和性质变化 |
(三)“贫下中农管理农村商业”的普遍推行 |
二、在“文革”中的曲折发展 |
(一)供销合作社的再次恢复 |
(二)为稳定农业生产发挥关键作用 |
第六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改革与发展(1977-1991)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有关争论 |
(一)农业政策的调整与农村市场的变化 |
(二)改革大潮中供销合作社改革方向的有关争论 |
二、二十世纪80年代供销合作社经营管理体制改革历程 |
(一)恢复“三性”,启动供销合作社改革(1979-1983) |
(二)实行“五个突破”,变“官办”为“民办”(1984-1985) |
(三)抓好“六个发展”,建立综合服务体系(1986-1991) |
三、二十世纪80年代农村供销合作社改革的总体评价 |
第七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脱困”与“新生”(1992-2002)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经营困境 |
(一)二十世纪90年代初期农村供销社陷入经营困境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陷入困境的多维分析 |
二、全行业扭亏为盈目标的实现 |
(一)《关于深化供销合作社改革的决定》指明方向路径 |
(二)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的恢复为“脱困”提供组织保障 |
(三)党和政府的大力扶持为脱困提供政策保障 |
三、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创新发展 |
第八章 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和基本经验 |
一、农村供销合作社的历史作用 |
二、农村供销合作社发展演进的基本经验 |
参考文献 |
致谢 |
(7)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相关研究回顾 |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
(一)现代化 |
(二)社会分化 |
(三)社会整合 |
四、主要理论工具 |
(一)现代化理论 |
(二)功能主义理论 |
(三)社会冲突理论 |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新中国成立与低分化社会的建构 |
第一节 新中国成立之后抑制社会分化的措施与结果 |
一、战争胜利之后的城市接管 |
二、农村地区的土地改革 |
三、三大改造 |
第二节 抑制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分析 |
一、抑制社会分化符合中国革命的发展方向 |
二、新旧社会的强烈对比使社会各界倾向抑制社会分化 |
三、抑制社会分化符合当时现代化建设的客观需要 |
四、国际、国内斗争形势要求抑制社会分化 |
第三节 低分化社会的运行逻辑 |
一、科层化的社会空间 |
二、社会运行的总体性 |
三、限制社会自由流动 |
四、突出政治 |
第四节 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和问题 |
一、低分化社会的主要贡献 |
二、低分化社会的主要问题 |
第二章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特征与趋势 |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状况 |
一、系统分化 |
二、职业分化 |
三、收入分化 |
四、阶层分化 |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分化的基本特征 |
一、社会分化的非对抗性 |
二、社会分化的渐进性 |
三、社会分化的不平衡性 |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 |
第三节 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新趋势 |
一、社会分化的维度日益多元化 |
二、社会分化的“跨边界”现象日益增多 |
三、社会分化日益显现“流动性”趋势 |
四、网络社会分化日趋明显 |
第三章 社会分化的历史进步意义 |
第一节 社会分化对生产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
一、社会分化创造了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 |
二、社会分化创造出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环境 |
三、社会分化产生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组织形式 |
第二节 社会分化与社会和谐稳定 |
一、社会分化增进社会群体之间的依赖和互补 |
二、社会分化涵养社会和谐稳定的价值基础 |
三、社会分化创造群际联系的纽带 |
四、社会分化对阶级阶层冲突具有削弱效应 |
第三节 社会分化与“人的自由发展” |
一、社会分化激活了社会成员的意志自由 |
二、社会分化开拓了社会成员自由选择的空间 |
三、社会分化彰显了社会成员的个性自由 |
第四章 社会分化的潜在风险和挑战 |
第一节 社会分化与宏观结构失衡 |
一、社会分化导致系统结构失衡 |
二、社会分化导致职业结构比例失衡 |
三、社会两极分化 |
四、社会碎片化 |
第二节 社会群体分化的反常现象 |
一、弱势群体的分化 |
二、边缘群体的分化 |
三、反社会群体的分化 |
第三节 社会分化对社会心态的消极影响 |
一、社会分化削弱传统社会信任的基础 |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冷漠 |
三、社会分化与社会焦虑 |
第五章 高分化社会的社会整合与秩序重构 |
第一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主体 |
一、作为“政治权威”的国家 |
二、作为“中间变量”的社会组织 |
三、具有“双重属性”的社会成员 |
第二节 社会秩序的生成条件 |
一、有助于社会整合的生产力因素 |
二、重新发现“共同性” |
三、“社会纽带”的作用 |
第三节 正常分化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
一、分化与整合同步发展原则 |
二、社会分化的合理性原则 |
三、付出与收益等比例分配原则 |
四、社会分化的可控性原则 |
五、社会分化的底线原则 |
六、社会分化的渐进性原则 |
七、充分吸纳原则 |
结语 |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符合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
(二)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基本面是积极的 |
(三)不应忽视社会分化的风险与挑战 |
二、可能的扩展研究 |
(一)当代中国社会分化的独特性问题 |
(二)社会分化与社会整合的关系问题 |
(三)社会分化与未来社会形态问题 |
参考文献 |
后记 |
(8)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分析工具 |
1.4.1 PEST分析法 |
1.4.2 波特五力模型 |
1.4.3 SWOT分析法 |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历程及行业现状概述 |
2.1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概述 |
2.1.1 发展历程 |
2.1.2 组织结构 |
2.1.3 经营范围 |
2.2 中国矿产勘查行业发展现状 |
2.2.1 地质勘查工作的改革与发展 |
2.2.2 地质勘查行业现状 |
2.3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困惑 |
2.3.1 公司转型升级进展困难 |
2.3.2 未形成完全的差异化优势 |
2.3.3 企业成本控制难题 |
第三章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PEST分析 |
3.1.1 政治法律环境 |
3.1.2 经济环境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科学技术环境 |
3.2 波特五力模型分析 |
3.2.1 现有竞争者的威胁 |
3.2.2 潜在进入者的威胁 |
3.2.3 替代产品的威胁 |
3.2.4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5 购买商的议价能力 |
3.3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机遇威胁分析 |
3.3.1 机遇分析 |
3.3.2 威胁分析 |
第四章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
4.1 资源分析 |
4.1.1 人力资源 |
4.1.2 财务资源 |
4.1.3 品牌资源 |
4.2 能力分析 |
4.2.1 科技研发能力 |
4.2.2 人才培养能力 |
4.2.3 组织管理能力 |
4.2.4 市场经营能力 |
4.2.5 资本运营能力 |
4.3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优势劣势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第五章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选择 |
5.1 SWOT分析 |
5.1.1 优势机会战略组合(SO战略) |
5.1.2 优势威胁战略组合(ST战略) |
5.1.3 机会劣势战略组合(WO战略) |
5.1.4 威胁劣势战略组合(WT战略) |
5.2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战略选择 |
5.2.1 总体发展战略 |
5.2.2 竞争战略 |
5.3 重点业务 |
5.3.1 地质勘查业务 |
5.3.2 矿业开发业务 |
5.3.3 冶炼加工业务 |
第六章 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
6.1 组织方面 |
6.2 人力方面 |
6.3 财务方面 |
6.4 运营方面 |
6.5 营销方面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牢记使命强服务 创新发展谱新篇(论文提纲范文)
强化资源保障彰显找矿主力军地位 |
以绿色勘查践行生态文明理念在全省乃至全国树立了典型示范 |
坚定不移推进转型升级在服务国家和全省重大战略中实现更大担当 |
深化改革创新全面依法治局的动能不断积聚 |
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和谐有色地勘建设成效显着 |
(10)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大巴山地区地质景观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5 研究创新点及实物工作量 |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
2.1 位置和范围 |
2.2 地质概况 |
2.2.1 构造分区 |
2.2.2 构造演化 |
2.2.3 地层 |
2.2.4 第四纪地质 |
2.2.5 大地构造运动 |
2.3 地理条件 |
2.3.1 地貌特征 |
2.3.2 气候条件 |
2.3.3 水文条件 |
2.3.4 动植物资源概况 |
2.3.5 社会经济概况 |
第3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 |
3.1 地质景观分级 |
3.2 地质景观分类原则 |
3.3 地质景观分类 |
3.3.1 地质构造景观类型 |
3.3.2 地质剖面景观类型 |
3.3.3 地貌景观类型 |
3.3.4 水体景观类型 |
3.3.5 古生物景观类型 |
3.4 地质景观分布特征 |
第4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及成因分析 |
4.1 地质景观控制研究意义 |
4.2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分析 |
4.3 地质景观控制因素作用过程 |
4.3.1 内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
4.3.2 外动力地质作用过程 |
4.4 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
4.4.1 构造控制分析 |
4.4.2 空间控制分析 |
4.5 代表性地质景观成因分析 |
4.5.1 代表性地质构造景观成因分析 |
4.5.2 代表性地质剖面景观成因分析 |
4.5.3 代表性地貌景观成因分析 |
4.5.4 代表性水体景观成因分析 |
4.5.5 代表性古生物景观成因分析 |
第5章 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资源开发与保护 |
5.1 地质景观资源特征 |
5.2 地质景观资源评价 |
5.2.1 定性评价 |
5.2.2 定量评价 |
5.3 地质景观资源开发现状及问题 |
5.3.1 开发现状 |
5.3.2 开发问题 |
5.4 地质景观开发模式及方向 |
5.4.1 开发模式 |
5.4.2 开发方向 |
5.5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 |
5.5.1 不良地质现象分析 |
5.5.2 地质景观资源人为影响因素分析 |
5.5.3 建议规划建设“大巴山国家公园” |
5.5.4 地质景观资源保护建议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四、把地质勘查专业院(所)作为经济实体来抓(论文参考文献)
- [1]地质工作要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N]. 邱建平. 中国矿业报, 2021
- [2]基于地质环境的天府新区土地利用及生态承载力研究[D]. 高青. 成都理工大学, 2020
- [3]中煤地质集团多元化战略优化研究[D]. 姚文. 兰州理工大学, 2020(01)
- [4]XA地质调查中心组织文化建设研究[D]. 王鑫. 长安大学, 2019(07)
- [5]地勘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及其路径探讨——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为例[J]. 付贵林,朱堂华,郑江. 中国国土资源经济, 2020(01)
- [6]新中国农村供销合作社研究(1949-2002)[D]. 李攀.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7]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分化现象研究[D]. 贾双跃.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8]DK地质勘查有限责任公司发展战略研究[D]. 宿静. 内蒙古大学, 2019(09)
- [9]牢记使命强服务 创新发展谱新篇[J]. 有色局办公室. 青海国土经略, 2018(04)
- [10]大巴山中西段地质景观分类与成因研究[D]. 潘安.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