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森林景观的形式美学设计

论森林景观的形式美学设计

一、论森林景观形式美感设计(论文文献综述)

聂移同[1](2021)在《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文中提出18世纪工业革命的兴起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同时也促进了现代风景园林学科的诞生与发展。二战后愈演愈烈的环境危机迫使公众开始重视自然资源的适度开发与恢复保育。城市湿地公园在协调湿地保护与利用的关系中起到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存在突出问题:如过分推崇生态功能,较少考虑或不考虑实际使用者的感受,缺乏对公众审美需求的满足;或过度迎合公众感受及审美意趣,影响生态系统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因此,如何通过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评价标准的构建协调公众感知与专家认知之间的矛盾?是本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本文以城市湿地公园为研究对象,以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为依托,采用问卷调查、深度访谈、文献分析等方法,通过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深入分析影响公众生态—审美感知的设计影响因子及其排列组合方法,并提出协调生态系统健康与公众审美体验需求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优化策略。本论文由7个章节构成。第一章为绪论,阐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及研究意义,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并归纳核心思想;据此提出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推导出写作框架。第二章为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生态美学等概念进行界定并明确其内涵;以目标变量、空间变量及其作用关系为基础,结合扎根理论与使用后评价两种方法构建本文的分析框架,进一步明确了研究的技术路线。第三章是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以实地调研与相关设计资料为基础,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深度分析,明确研究对象的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确定了跨案例对比研究的思路。第四章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的构建,包括公众感知标准、专家认知标准及设计评价标准3部分。公众感知标准通过以扎根理论为基础的实地调研得出,专家认知标准通过文献分析构建初步体系,后经专家访谈进行检验与完善。设计评价标准通过文献分析获得,最终构建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专家认知标准是保证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的基础,不具有妥协性,与公众感知标准冲突时,通过设计评价标准进行协调,即在满足专家认知标准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公众感知标准。第五章是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以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为基础,分别探索侧重生态需求、侧重审美需求与生态审美需求兼顾3种情况下设计影响因子的排列组合方式。第六章为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运用第五章得出的设计方法对生态—审美感知程度较差的场地实施优化,将生态属性与审美属性评价均较差或生态属性完好但审美属性缺失的场地改造为两种属性兼顾的场地,达到审美需求与生态效益发挥协调平衡的状态,缓解“生态—审美”之矛盾。第七章为结论与展望,提出本研究的主要结论与创新点,并指出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的发展趋势。本研究的结论有4点:(1)通过扎根理论自下而上的归纳了城市湿地公园公众感知标准;(2)通过文献分析方法总结了城市湿地公园专家认知标准;(3)构建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评价标准;(4)基于上述3类标准的分析提出了节点景观优化策略。

郭贵香[2](2021)在《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各地公园建设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公园绿地景观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综合公园因辐射面积大,服务的人群也更多,植物景观类型多样,同时也是城市形象的重要对外窗口,故较高水平的植物景观对公园景观质量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花境作为一种极具艺术性的植物造景形式,具有较高的美学特性,是植物景观的主角,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视觉感受,在各地公园中都得到了广泛运用。但当前公园里面花境景观建设大多存在注重短期效果,公园景观存在趋同性、缺乏地域性特征、观赏效果不佳等问题,严重影响了花境景观的观赏价值,很多花境毫无美感可言,降低了公园植物景观质量水平。因此,如何从美学的角度进行公园花境植物景观建设的探讨也是值得关注的话题。本文以综合公园花境景观作为研究对象,以园林美学、园林植物学、审美心理学等基础理论为指导,结合调研实际,选取25个花境样地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对花境景观植物特性、观赏形式、类型、偏好进行了分析研究。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之上选取影响花境景观美学质量的主要特征因素,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对现状景观质量水平进行评估分析、花境景观类型质量水平进行总结分析,并对样本影响因子得分进行分析比较,基于评价和现状调查结果,提出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公园花境景观质量提升提供一些思路和借鉴,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花境植物特性方面:调查公园花境使用植物种类共148种,隶属66科,129属,其中以菊科(14种)、禾本科(10种)、百合科(8种)、蔷薇科(7种)、唇形科、马鞭草科(各6种)应用为主。多年生草花和花灌木类植物占比最高,观赏草和其他类型植物的使用明显不足,植物生活型不够丰富,植物观赏特征以观花为主,观叶、观果为辅,常绿和落叶相结合,常绿植物在花境中的应用较多,季相变化不明显,同一公园里面花境的植物使用较为单一,缺乏独特性。植物适生效果较好,运用乡土性的植物还有很大开发空间。(2)花境景观形式特征方面:花境的植物组合美、色彩和谐美、艺术构图美、景观空间层次美、景观季相美、疏密感、整洁度、感知美、与环境协调性等都是影响花境美学表现的重要因素,调研总结可知公园花境观赏形式上存在的问题是整体色彩运用不足,景观季相变化不丰富,景观的层次较为缺乏,部分花境地域特色性较差,可识别性不强,缺乏创意表达。公园花境的类型依道路空间、林缘草坪空间、节点景观空间、建筑空间、水体空间等进行划分,配置模式以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一二年草花+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观赏草、多年生草花+花灌木类+乔木运用较多。偏好调查中发现公园游人对花境的视觉美感最为偏爱,喜花色、叶色鲜艳的花境植物。(3)本文主要以花境的美学质量为探讨,构建了以植物特性美、景观形式美、主观感知美为准则层,以物质多样性、植物组合的观赏性等15项指标为指标层的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并制定专家指标赋权问卷,对各层因子权重进行打分,结合各赋值结果进行计算,最后得出最终指标的权重值,在准则层权重值中景观形式美>植物特性美>主观感知美;在指标层中,权重值靠前的指标有景观的组合观赏性、植物色彩运用、植物的适生性、景观整体艺术性、物种多样性、景观与环境的协调度,这几项是花境景观美感质量提升的关键因素。(4)设定花境综合质量分级评价等级,通过各指标得分计算结果统计,结果显示公园花境等级为I级的样本点有5个,等级评价为II级的有16个,等级为III级的有4个,说明重庆市综合公园里面的花境景观整体水平处于中上等,但优秀的花境景观数量不多,部分花境还需进行改善提升,根据调研实际及评价结果提出优化策略:在植物特性层面,合理增加植物物种,丰富植物类型组成;加强乡土植物的挖掘和使用,并进行了使用植物推荐。在景观形式美层面,加强色彩原理的运用,丰富景观色彩变化;丰富花境景观季相变化,合理构建景观空间;强化艺术构图手法,增强景观形式美感;合理配置植物,彰显自然灵动。在主观感知层面,在花境景观周围创造停留空间;打造特色标志景观。针对性的提出花境优化设计遵循原则,结合各层级指标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策略,选取在评价中得分较低的各类样地进行景观的优化设计,最大化结合实际,为深入公园花境景观研究做参考。

于江珊[3](2020)在《罗汉松园植物造景研究与评价 ——以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为例》文中研究说明植物专类园既是保存植物种质资源的基因库,又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有效途径,还是专科、专属和专类植物研究与展示的重要基地。随着园林事业的不断发展,植物专类园也逐步呈现主题多元化的趋势,目前我国已经兴建了许多如梅花、牡丹、杜鹃、桂花等观赏植物专类园,但以罗汉松为主题的植物专类园还比较罕见,相应的研究也较少。南宁园博会罗汉松园是一个集罗汉松植物品种保护、园艺展示、科学研究以及科普教育功能于一体的大型罗汉松专类园,本研究以其植物景观为研究对象,深入调查分析园内罗汉松主题景观与植物群落,并对植物景观美景度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之上探究影响其美景度的景观要素,从宏观角度与微观角度归纳总结出罗汉松专类园在植物造景时应从规划设计、植物生态习性、游憩需求及审美需求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为我国日后进行罗汉松专类园建设时提供参考依据,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对罗汉松园的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罗汉松主题景观造景分析:园内景观依据其特色分为六个景观分区,罗汉松植于除次生林带之外的五个景观区域,园中共有罗汉松35种,共计343棵;罗汉松在不同景观分区的配置形式包括孤植、对植、丛植、列植、散植、盆景栽植多种类型;在造景形式上,结合不同的园林要素如山石、建筑、水体、园路、绿化以及主题工艺构成不同的景观类型;运用了欲扬先抑、虚实结合、步移景异、巧借自然的造景手法。(2)植物群落景观调查分析:通过总体普查与样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展开调查,共记录园内观赏植物68种,隶53科62属;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种类比为1.1:1.3:1,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种类比为12.6:1;植物群落空间以半开敞式为主;乔木、灌木、草本层的物种丰富度平均值为4.267。(3)景观评价研究:研究采用SBE美景度评价法对园内植物景观进行景观质量评价,并结合SD语义分析法对其各景观因子进一步量化,利用SPSS 24.0软件对美景度及各评价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并建立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结果表明不同的评价群体具有较为一致的审美取向。模型显示色彩美、天际线、层次感与和谐度是影响罗汉松植物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子,这四个方面应该是今后罗汉松专类园植物景观规划设计工作中首要考虑的方向。

杜师博[4](2020)在《基于AHP-TOPSIS法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研究》文中提出随着风景园林造景手法研究的深入,尺度设计已经由大小、多少之类的定性词逐渐数量化,使得更加容易操作。本文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和逼近理想解法(TOPSIS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法研究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首先对从相关概念提出后至今为止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评价的相关文献资料运用cite space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研究关键词的变化,将国内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研究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波动期四个时期;国外的发展可分为萌芽期、探索期、发展期三个时期。可以看出国内外对于尺度的研究主要表现在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生态学和园林植物配置等方面,说明城市公园从开始建设时就十分关注尺度的问题。其次,运用了文献查阅法、实地调研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分析法4种方法,来研究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将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分为生理尺度、心理尺度、视觉尺度和环境尺度四个部分,建立了由4个一级指标和22个二级指标构成的尺度评价指标体系。通过研究得出,22个二级指标根据权重值划分为高、中、低三个程度的影响因子层级,即:人际距离尺度、空间范围、安全心理尺度等7个权重值大于0.05的高影响因子;空间形态、空间序列复杂度、色彩丰富度等8个权重值在0.03到0.05之间的中影响因子;色彩对比度、历史文化、整体度等7个权重值低于0.03的低影响因子。再次,对TOPSIS法中Cij进行权重校正后求出综合评价指数Ci,其大小得出尺度适应性的优劣。最后运用建立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模型对选取的郑州市内具有代表性的6个城市公园进行了实际的评价分析。生理尺度指标得分最高的是人民公园:实体要素的总体量一般占空间大小的四分之一,视距与视高的比值D/H在0.25-4之间,符合人体工程参数,组成城市公园的空间组中单体空间的数量在6-15个之间,空间转化频率在1.5-2之间;心理尺度最高值是碧沙岗公园:单个空间范围在5-10m之间;视觉尺度最高值是郑州植物园:实体要素的位置分布和平面占比均以3:7或4:6为宜,视觉比重约为0.25或0.75;色彩主要以6-10种,辅以同一色彩的不同对比度,季节性的景观占20%-40%,光影的虚与实的比例为3:7;环境尺度最高值是人民公园:面积一般为25万平方米。并且得到的数值可以为郑州市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设计的适宜范围提供参考。本文创新的应用AHP-TOPSIS综合评价方法研究景观空间尺度的问题,通过实例验证说明是可行的。该模型也能为其他的园林绿地类型的景观空间尺度提供参考与借鉴。

官光星[5](2020)在《基于视觉感知的屋顶绿化景观评价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文中提出随着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传统的城市绿地建设与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突出,屋顶空间绿化受到越来越多关注。同时公众对于居住环境和城市绿化景观设计的要求也从满足人基本的休闲、游憩的需求逐渐转变为满足人的心理审美和内在情感。本论文立足于厦门屋顶绿化建设的时代背景,以观赏者的视觉感知作为出发点,以厦门屋顶绿化景观为评价对象,通过城市屋顶绿化景观营造,获取观赏者对于不同屋顶绿化景观的视觉感知差异,分析屋顶绿化植物景观模式和城市建筑背景要素对不同专业背景被试的视觉感知的具体影响。并尝试通过记录被试的眼球运动的相关数据来分析被试的心理感受与认知活动,利用生理指标来反映心理感受与认知。主要的研究结论有:1、植物绿化能增加屋顶空间的安全感。形态与色彩变化丰富的植物景观,在视觉观赏上更受观赏者的青睐;而形态严整、边界清晰的绿化植物形式更加有利于塑造屋顶空间的秩序感。不同屋顶绿化植物景观之间,混合型灌木绿化屋顶景观在美感、吸引力上有明显的优势;而在空间秩序感的营造上,草本绿化和整形灌木绿化则优于混合型灌木绿化。2、屋顶空间中的景观质量与周边城市建筑背景的协调性设计也有着重要的关系。屋顶景观美感等空间印象反馈来源不仅限于屋顶绿化植物,城市建筑背景的变化对观赏者的屋顶绿化景观视觉感知评价也产生了显着的影响。3、专业组与非专业组的评价在景观审美与偏好的差异性。专业组对绿化的敏感性较高,注重植物景观的设计、组合,在深层次的心理感知领域更加清晰也更具逻辑性;非专业组对于景观的负面情绪有一定容忍度,更加注重植物景观形态色彩的统一。4、眼动仪数据有助于对屋顶绿化景观效果进行深入分析,完善主观评价的结果。眼动实验结果与主观评价结果之间进行相关分析,发现植物绿化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和舒适感、安全感、色彩丰富度、要素丰富度、植被多样性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植物绿化总眼跳时间和协调性、层次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建筑背景的注视次数、总注视时间和色彩丰富度之间存在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和安全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城市建筑背景的平均注视时间和舒适感、韵律感之间存在显着的负相关关系。眼动数据的分析结果与主观评价具有一致性,增加了主观评价结果的客观性。

胡聚轩[6](2020)在《基于景观设计中的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新时代的背景下,随着现代人们的审美水平与人文需求的不断提升,现代景观设计已经无法满足人们对景观空间需求,需要多元化的艺术形式介入以重新塑造景观空间形象。因此,装置艺术通过其独有的语言表达形式,多样化的艺术手段,给人带来了多元化的艺术享受。装置艺术介入到景观设计之中,不仅满足了公众对景观空间的使用功能,更是通过装置艺术多元化的形态语言和多感官的刺激使人们与装置艺术之间产生互动式体验,增强了人们在景观空间的艺术审美体验,并提升景观设计的品质。本课题通过对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在景观设计中应用研究,探讨景观空间中装置艺术的应用,为景观设计提供的新的创作手法与思路。论文具体研究内容从以下三个部分进行论述:首先,对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研究景观设计和装置艺术的分类及发展现状,对装置艺术介入景观设计的结合点进行分析,阐述装置艺术介入到景观设计的合理性。其次,从色彩、材质、造型等构成元素对装置艺术形态语言进行分析研究,进而对装置艺术异质同构的艺术特点与装置艺术整体形态语言的艺术美感进行阐述。通过对装置艺术形态语言的研究,归纳出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要素与设计原则,并结合各景观要素的特点阐述装置艺术的设计方法。最后,通过对各景观空间与装置艺术结合的国内外案例进行分析研究,并对北京世园会的实际调研,对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在景观空间设计的成果进行研究,并结合北京世园会的自然景观环境进行探索式的装置艺术设计,并阐述了装置艺术通过使用新的技术材料与景观空间人文理念和情感表达的加入丰富了景观设计的艺术形式,创作出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景观装置艺术作品。本课题通过文献研究法、图片分析法、实践调研法、综合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总结得出装置艺术在城市景观设计中应用已经较为成熟,但装置艺术在自然景观中的应用较为迟缓,随着材料与技术的发展,使装置艺术在自然景观的普遍应用,完善了景观设计的内容,并创作出符合现代人们多元化审美的景观设计。通过装置艺术的多元化形态语言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丰富了景观空间的艺术性、人文性、生态性、趣味性等方面艺术特性,并拓展了景观空间的精神内涵。

王韶晗[7](2020)在《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平衡好社会的发展与生态资源的保护,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需求这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要求。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是人工干扰自然环境的典型代表,是森林公园内部功能最为复合、游人需求最为多样的区域,是整个公园游览序列的开端,也是游人对森林公园最直观的印象。因此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进行科学、系统的研究,可为提升该地区森林公园品质,保障当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利用,促进该地区经济向上发展贡献一定力量。本文在现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建立了定性研究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思想;在相关文献总结、经典案例分析及实地考察调研的基础上,确定了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相关概念及基本的设计要求;结合国家标准及相关设计规范的要求,利用层次分析方法构建了包括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3方面的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依靠专家打分得出各层指标的相对权重,并确定相应的赋值标准以及具体的量化计算方法;利用描述性分析法与层次分析法对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四所国家级森林公园的入口空间质量进行对照评价;基于量化分析结果,总结其建设效果受限成因,在宏观层面以功能性、生态性、美感度为根本要求,凝练适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形成整体设计策略,从而指导该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总体建设工作;同时将此要求贯彻于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平面设计、空间组织、要素设计、可持续设计等各项设计要点之中,对各个部分进行细化研究,形成一定的量化标准,进而全方位满足各项指标的建设效果,建设出符合空间使用者需求,满足生态可持续发展,兼具地域文化美感度的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本文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期科学、准确的指导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的建设工作。希望通过本文研究,能够在提升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效果,促进当地经济与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的同时,形成一定的理论支持,从而对黑龙江省乃至我国其他寒地区域的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建设工作提供参照。

刘帅[8](2020)在《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表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外各行业之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日益增多,许多城市已经认识到会展业成为了一个地区发展的发动机,因此建设大量会展建筑以满足当地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的需求。会展建筑是伴随着近代工业和商品经济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随着时代的进步,建筑设计及建设水平的提升,人们逐渐对会展建筑的外部形态提出新的需求。如今的会展建筑不再像早期工业厂房的形式,而是更注重其外部形态的艺术性,因此,近些年我国许多城市开始探索并创作适合当地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会展建筑由于其功能和结构的特殊性,必然会形成独特的外部形态。但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历史文化、气候环境、经济发展不尽相同,以及每个城市和建设用地又有着自身的特点,这些地域性因素对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表达会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思考会展建筑外部形态设计。但是,目前我国对于会展建筑的相关研究主要在于功能的多元性、结构技术的经济性、以及空间的灵活性等方面,而对于建筑形态的地域性研究较少,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成果。因此,研究旨在大量分析国内外会展建筑实际项目的基础上,发现具有地域特色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特点及变化规律,总结出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的设计方法。首先通过大量文献分析、案例对比及实际项目分析,对国内外会展建筑的发展历史和现状进行梳理。然后,从建筑形态和会展建筑功能的角度分析我国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特点,并从城市与场地、文化性与时代性、自然环境、城镇文化、及材料技术几个角度分析了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影响因素。最后,从城市与场地、自然环境、地域文化、材料与构造、以及多业态融合几个方面提出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策略,并以山东临朐会展中心实际项目为例,从地域性的角度论述了该建筑外部形态设计的过程。本文从地域性的角度出发,在大量分析国内外实际案例的基础上,探索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设计策略,以期为未来此类建筑的工程实践提供借鉴。

尹伊丹[9](2020)在《基于SD法的鞍山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美感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伴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每个家庭拥有一台甚至多台的私家车,出行的便利使得人们越来越喜欢旅游,全民旅游正在掀起热潮,国内旅游业迅速发展,全国各地也越来越重视风景区的开发,然而很多风景区资源没有得到合理的开发和利用,并且一些不合理的开发使风景区反而受到了破坏,风景区的合理开发利用与资源保护之间失衡严重。同时,各个景区之间同质化跟风现象严重,景区原有的文化历史背景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现,使得景区缺少独特性,造成了景观资源的浪费。客观系统的景观评价有助于发现景区的特色,可以有利于景区后期的维护和开发。本论文研究旨在对鞍山千山风景区进行多次多季节的现场调研,结合文献阅读,梳理相关概念及理论知识,具体将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的景观要素分为自然景观要素和人文景观要素。其中自然景观要素又包含水体景观、天相景观、地形地貌景观和植物景观共四类,人文景观包含宗教文化景观、神话传说景观和文化内涵景观共三类。之后根据所总结的千山风景区景观要素及评价样地选取原则,选择出本次论文所要评价的样地,一共六个样地,分别为雨润梨园、龙泉河水系、桃花溪谷、无量观景区、大佛寺景区、南部仙人台景区。运用SD法以及因子分析法对千山风景区典型的六个样地的景观美感进行定量分析,得出对千山风景区景观理论美感值(F美)评价的计算公式,计算得分、将得分进行排序。并在评价现场进行实际美感值评分,对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并排序,以此对所得的理论美感评价模型的有效性进行检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通过综合比较SD问卷,分析问卷定量化数据结果、量化美感评价模型结论与现场实际美感评分的标准化处理结果,对多个样地提出了增强景观美感的具体措施,并引发了对如何提高千山风景区景观增强吸引力、增强可识别度等问题的深度思考。本研究首次运用SD法对千山风景区景观美感进行评价,为千山风景区景观建设提供了相关建议与深度开发思路,本次论文研究所得到的理论美感评价模型对山岳型景区美感评价或具有普适性,或可用于其他山岳型风景区的评价研究。

宋楠楠[10](2019)在《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评价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浙江省通过“美丽乡村”、“万村景区化”等一系列规划建设,不但提高了农村环境质量,还推进了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当地居民的经济收入。旅游业作为服务型产业,产生的经济效益是可观的,同时它又极具发展潜力。景区村庄是浙江省美丽乡村建设的升级版,是目前为止乡村综合力水平发展最高,其建设模式最具代表性。农村河道生态治理和滨水景观建设是景区村庄开发建设与推广的重要内容。因此本文以杭州市第一批3A级景区村庄作为研究样本,全面系统地调查分析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现状,通过科学的评价方法对其进行有效评价,根据评价结果提出相关建议。研究结果:(1)根据文献综合分析了国内外景观评价方面的起源与发展,国内外景观评价方法研究,乡村景观和滨水景观评价等方面的基础理论,总结出当今研究成果与不足之处。(2)通过耦合分析和核密度分析出景区村庄的分布与水系有很大的关系,浙江省3A级景区村庄主要沿着八大水系分布,杭州市主要沿着钱塘江、富春江、分水江和东苕溪分布。并通过文献搜集和实地调查总结出杭州市3A级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特征。(3)通过专家打分法筛选评价指标,构建了4个层次,5个准则层指标和40个指标因子的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在指标权重值排序上,准则层生态环境指标排列首位,其次是空间功能、景观美感、基础设施和管理保护。(4)选取白沙村、环溪村和窈口村3个案例地进行实证分析,评价数据来源于资料收集和实地调查,运用模糊综合法计算最终得分,结果显示,窈口村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评价等级为优,白沙村和环溪村评价等级为良,最后根据评价结果分析情况,梳理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建设的优劣势,并对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与发展提出一些优化策略,如提升景观美感,增强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合理规划土地,增加公共空间多样性等。

二、论森林景观形式美感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森林景观形式美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提出
        1.1.1 现实问题
        1.1.2 学科问题
        1.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
        1.4.2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感知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写作框架
2 基础理论与分析框架
    2.1 城市湿地公园相关理论
        2.1.1 城市湿地公园概念
        2.1.2 湿地公园类型
        2.1.3 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方法
    2.2 生态—审美感知相关理论
        2.2.1 感知与认知
        2.2.2 生态美学
        2.2.3 生态—审美感知
    2.3 扎根理论
        2.3.1 扎根理论的起源与流派
        2.3.2 扎根理论的特征
        2.3.3 扎根理论的应用
    2.4 使用后评价
        2.4.1 使用后评价概念及类型
        2.4.2 使用后评价的发展历程
        2.4.3 使用后评价的应用
        2.4.4 使用后评价的研究方法
    2.5 分析框架与技术路线
3 城市湿地公园研究对象选择与分析
    3.1 同类型对象研究
        3.1.1 国家湿地公园与国家城市湿地公园
        3.1.2 本研究的界定
    3.2 研究对象选择
        3.2.1 选择依据
        3.2.2 选择结果
    3.3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3.3.1 场地概况
        3.3.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3.3.3 水体设计
        3.3.4 植物设计
        3.3.5 地形设计
        3.3.6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总结
    3.4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状分析
        3.4.1 场地概况
        3.4.2 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
        3.4.3 水体设计
        3.4.4 植物设计
        3.4.5 地形设计
        3.4.6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现存问题
    3.5 本章小结
4 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审美感知评价标准构建
    4.1 公众感知标准
        4.1.1 调研方法及步骤
        4.1.2 资料收集
        4.1.3 访谈过程
        4.1.4 受访者类型划分
        4.1.5 数据分析
        4.1.6 标准构建
    4.2 专家认知标准
        4.2.1 研究步骤
        4.2.2 文献分析
        4.2.3 专家访谈
        4.2.4 标准构建
    4.3 设计评价标准
        4.3.1 研究方法
        4.3.2 文献收集
        4.3.3 标准构建
    4.4 三类不同标准的关系
    4.5 本章小结
5 城市湿地公园典型节点空间设计影响因子提取
    5.1 典型节点空间选取
        5.1.1 选取原则、方法及步骤
        5.1.2 西安浐灞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5.1.3 灞桥生态湿地公园的生态功能区
        5.1.4 确定设计影响因子
    5.2 问卷设计与回收
        5.2.1 问卷设计原则
        5.2.2 问卷结构
        5.2.3 问卷收集
    5.3 数据分析
        5.3.1 分析方法
        5.3.2 基础数据分析
        5.3.3 坑塘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5.3.4 生态安全岛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5.3.5 溪涧湿地设计影响因子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城市湿地公园节点景观设计优化策略应用
    6.1 优化节点空间选取
    6.2 坑塘湿地优化
        6.2.1 场景2 优化策略
        6.2.2 场景4 优化策略
    6.3 生态安全岛优化
        6.3.1 场景10 优化策略
        6.3.2 .场景17 优化策略
    6.4 溪涧湿地优化
        6.4.1 场景20 优化策略
        6.4.2 场景26 优化策略
        6.4.3 场景28 优化策略
    6.5 优化结果检验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Ⅰ 读研期间研究成果
附录—Ⅱ 图片索引
附录—Ⅲ 表格索引
附录—Ⅳ 调查问卷
附录—Ⅴ 生态安全岛数据分析表格
附录—Ⅵ 溪涧湿地数据分析表格
致谢

(2)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畴界定
        1.2.1 中心城区
        1.2.2 综合公园
        1.2.3 花境
        1.2.4 景观美学评价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1.3.1 花境的研究与实践
        1.3.2 植物景观美学评价研究进展
        1.3.3 重庆地区花境研究概况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研究技术路线
第2章 景观评价相关理论基础及评价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园林美学理论
        2.1.2 植物造景的群落理论
        2.1.3 景观三元论
        2.1.4 审美心理学
    2.2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和评价方法
        2.2.1 景观美学评价理论学派
        2.2.2 景观美学评价方法
    2.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4 层次分析法用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合理性
        2.4.1 层次分析法选取依据及优势
        2.4.2 层次分析法与花境景观美学评价的关联性分析
        2.4.3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公园花境实地调研分析
    3.1 调研区域概况
        3.1.1 自然地理概况
        3.1.2 重庆花境发展基本情况概况
    3.2 调研方案
        3.2.1 调研对象与评价主体的选择
        3.2.2 调研内容
        3.2.3 调研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花境植物特征分析
        3.3.2 花境景观组合美分析
        3.3.3 花境景观色彩美分析
        3.3.4 花境景观构图艺术性分析
        3.3.5 花境景观空间层次美分析
        3.3.6 花境景观季相美分析
        3.3.7 花境景观管护分析
        3.3.8 花境景观感知美分析
        3.3.9 花境景观类型分析
        3.3.10 花境景观偏好调查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花境景观美学评价体系构建与结果分析
    4.1 花境景观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4.1.2 评价指标的确定
    4.2 指标权重的计算及结果分析
        4.2.1 构造判断矩阵
        4.2.2 因子权重值计算步骤
        4.2.3 一致性检验
        4.2.4 层次总排序与检验
        4.2.5 权重结果与分析
    4.3 综合景观评价计算
        4.3.1 评价指标赋值计算
        4.3.2 综合评价计算
    4.4 综合景观评价结果与分析
        4.4.1 花境样本点景观质量分析
        4.4.2 花境景观类型质量分析
        4.4.3 景观评价因子各样本比较分析
        4.4.4 景观美学评价得分较优样地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综合公园绿地花境景观优化策略
    5.1 综合公园花境景观存在的问题
        5.1.1 物种组成特性方面
        5.1.2 植物色彩的搭配
        5.1.3 花境的层次结构
        5.1.4 花境的季相景观
        5.1.5 景观的特色性和创新性
        5.1.6 花境景观的管理养护
    5.2 公园花境景观的优化原则和策略
        5.2.1 优化原则
        5.2.2 优化策略
        5.2.3 公园花境景观的养护管理问题及策略探讨
    5.3 花境景观优化设计
        5.3.1 主景花境优化
        5.3.2 庭院花境优化
        5.3.3 林缘花境优化
        5.3.4 路缘花境优化
    5.4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花境植物名录表
    附录2:花境植物运用频率统计表
    附录3:花境问卷调研表
    附录4:评价指标权重专家咨询问卷
    附录5:各样地指标得分结果汇总
    附录6:花境景观美学评价样地照片
致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一览表

(3)罗汉松园植物造景研究与评价 ——以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植物专类园
        1.3.2 植物景观
        1.3.3 植物造景
        1.3.4 景观评价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4.1 文献检索说明及领域维度分析
        1.4.2 植物专类园的研究综述
        1.4.3 植物景观评价的研究综述
        1.4.4 研究综述小结
    1.5 罗汉松属植物概述
        1.5.1 资源分布与品种分类
        1.5.2 植物美学与文化
        1.5.3 罗汉松的园林应用
    1.6 研究内容
    1.7 研究方法
    1.8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方法研究
    2.1 植物造景相关理论
    2.2 专类园植物配置原则
    2.3 罗汉松造景研究
        2.3.1 罗汉松种植形式
        2.3.2 罗汉松与园林要素
        2.3.3 罗汉松造景特色
    2.4 植物景观评价方法研究
        2.4.1 植物景观评价方法应用频度分析
        2.4.2 不同方法的应用成果及方法特点比较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罗汉松主题景观调查与分析
    3.1 研究地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条件
        3.1.3 植物资源
    3.2 罗汉松园规划设计
        3.2.1 整体布局
        3.2.2 景观分区
        3.2.3 设计解析
    3.3 品种及分布
    3.4 不同分区造景分析
    3.5 与园林要素的配合
    3.6 造景手法分析
    3.7 造景实例分析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罗汉松园植物群落调查分析
    4.1 调查内容与方法
        4.1.1 调查方法
        4.1.2 样地的选择
    4.2 研究方法
    4.3 调查结果分析
        4.3.1 种类构成分析
        4.3.2 生活型构成分析
        4.3.3 季相结构分析
        4.3.4 植物群落空间特征分析
        4.3.5 植物群落数量特征分析
        4.3.6 植物群落多样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罗汉松专类园美景度评价
    5.1 评价对象
    5.2 评价思路
    5.3 样本的选取与解析
        5.3.1 评价样地选取原则
        5.3.2 评价照片采集与筛选
        5.3.3 评价样地解析
    5.4 评价群体选择
    5.5 评价程序
    5.6 数据处理
    5.7 结果分析
        5.7.1 不同测试组景观评价的相关性分析
        5.7.2 不同景观分区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5.7.3 不同景观类型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5.8 本章小结
第六章 SD法景观评价与因子分析
    6.1 评价程序
        6.1.1 评价者和评价方式
        6.1.2 评价因子和评价尺度的确定
    6.2 问卷数据处理
    6.3 SD法景观因子评价结果分析
        6.3.1 景观形象因子分析
        6.3.2 空间感知因子分析
        6.3.3 印象要素因子分析
    6.4 评价模型的建立
        6.4.1 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6.4.2 评价模型解释
        6.4.3 评价模型应用
    6.5 典型罗汉松园植物景观样地分析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讨论
    结论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罗汉松园植物名录表
    附录Ⅱ 罗汉松园30个植物群落样方图片
    附录Ⅲ 罗汉松园景观美学评价样本照片
    附录Ⅳ 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植物景观质量评价问卷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基于AHP-TOPSIS法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概念
        1.2.1 城市公园
        1.2.2 景观空间
        1.2.3 尺度
        1.2.4 景观空间的尺度
        1.2.5 景观评价方法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况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的评价方法
    2.1 AHP层次分析法
    2.2 TOPSIS逼近理想解法
    2.3 AHP-TOPSIS综合评价方法
        2.3.1 评价方法的先进性
        2.3.2 计算原理
3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评价体系的构建
    3.1 评价指标的原则
    3.2 评价因子的选取
        3.2.1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的内容
        3.2.2 指标体系的确定
    3.3 小结
4 城市公园景观空间尺度的评价实证研究——以郑州市6个城市公园为例
    4.1 实证对象概述
    4.2 图像信息的获取
        4.2.1 图像拍摄要求
        4.2.2 图片集获取
    4.3 主观评价因子的调研与统计
    4.4 方法模型的验证及数据的处理
        4.4.1 AHP法确定权重
        4.4.2 TOPSIS法排序
        4.4.3 数据的归纳整理
    4.5 数据的分析和总结
        4.5.1 评价指标分析
        4.5.2 实证研究分析
        4.5.3 小结
5 结论与讨论
    5.1 结论
    5.2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A 图表清单
附录B 指标体系权重问卷调查表
附录C 公众评价问卷
附录D TOPSIS法的matlab运算程序
致谢

(5)基于视觉感知的屋顶绿化景观评价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传统的城市绿化建设与城市土地资源紧缺之间的矛盾突出
        1.1.2 国内各大城市大力推动城市屋顶绿化的发展
        1.1.3 厦门市推广屋顶绿化的必要性与政策支持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文献检索法
        1.5.2 实地调查法
        1.5.3 问卷调查法
        1.5.4 SD法
        1.5.5 比较分析方法
        1.5.6 统计分析法
        1.5.7 眼动分析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相关知识及研究进展
    2.1 相关概念解释
        2.1.1 屋顶绿化
        2.1.2 景观
        2.1.3 景观评价
        2.1.4 视觉感知与眼动追踪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城市景观生态学
        2.2.2 景观美学
        2.2.3 视觉心理学
        2.2.4 眼动分析技术
    2.3 相关研究进展
        2.3.1 屋顶绿化的研究进展
        2.3.2 景观评价的研究进展
        2.3.3 眼动研究进展
        2.3.4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启示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厦门屋顶绿化现状认知与实验前期准备
    3.1 厦门市的基本概况
        3.1.1 地理位置
        3.1.2 气候
        3.1.3 土壤资源特征
        3.1.4 屋顶绿化发展情况
    3.2 厦门本岛屋顶绿化空间资源
        3.2.1 屋顶存量资源现状梳理
        3.2.2 屋顶绿化空间现状梳理
    3.3 屋顶绿化的公众意识
        3.3.1 被调查者基本情况
        3.3.2 厦门市绿化建设情况
        3.3.3 厦门市屋顶绿化状况
        3.3.4 市民对屋顶绿化的认知
        3.3.5 屋顶绿化的管理及费用承担
        3.3.6 市民对屋顶绿化的期望
        3.3.7 小结
    3.4 实验前期准备及样本的选取
        3.4.1 研究区域案例调研
        3.4.2 样本图片的选取与处理
        3.4.3 形容词对的选择
        3.4.4 评价尺度的确定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俯视角屋顶绿化有无对照视觉感知评价实验
    4.1 实验目的
    4.2 实验过程
        4.2.1 评价者选择
        4.2.2 评价对象
        4.2.3 评价方式
    4.3 评价结果及比较分析
        4.3.1 SD得分表和综合平均值曲线
        4.3.2 屋顶绿化有无对照的视觉感知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平视角屋顶绿化景观配置模式视觉感知评价实验
    5.1 实验目的
    5.2 实验过程
        5.2.1 评价者选择
        5.2.2 评价对象
        5.2.3 评价方式
    5.3 评价结果及方差分析
        5.3.1 专业组视觉感知评价结果分析
        5.3.2 非专业组视觉感知评价结果分析
        5.3.3 专业背景差异对感知评价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眼动实验及结果分析
    6.1 眼动实验设计
        6.1.1 实验目的
        6.1.2 实验设备
        6.1.3 实验过程
        6.1.4 实验评价指标
    6.2 眼动指标评价结果及分析
        6.2.1 不同屋顶植物绿化配置对眼动评价指标的影响
        6.2.2 不同城市背景对眼动指标的影响
        6.2.3 专业组与非专业组被试在各兴趣区中的眼动表现
        6.2.4 小结
    6.3 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的对比分析
        6.3.1 不同屋顶植物绿化的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的相关关系
        6.3.2 不同屋顶城市背景的眼动指标与主观评价的相关关系
        6.3.3 小结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未来厦门屋顶绿化发展的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厦门屋顶绿化公众意识的调查问卷
附录 B 俯视角屋顶绿化视觉感知评价图片
附录 C 平视角屋顶绿化视觉感知评价图片
附录 D SD问卷调查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基于景观设计中的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
    1.2 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课题研究目的
        1.2.2 课题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4 选题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景观设计与装置艺术理论概述
    2.1 景观设计概述
        2.1.1 景观设计分类
        2.1.2 景观设计现状
    2.2 装置艺术概述
        2.2.1 装置艺术分类
        2.2.2 装置艺术现状
    2.3 景观空间中的装置艺术介入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装置艺术的形态语言表达
    3.1 形态语言
        3.1.1 色彩的形态语言
        3.1.2 材质的形态语言
        3.1.3 造型的形态语言
    3.2 装置艺术的形态语言研究
        3.2.1 装置艺术与传统艺术的形态语言差异
        3.2.2 装置艺术的异质同构
        3.2.3 装置艺术的自身形态美感
    3.3 装置艺术的新媒体艺术形态语言研究
        3.3.1 虚拟与现实
        3.3.2 人文与科技
        3.3.3 互动与动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观设计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的应用研究分析
    4.1 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在景观设计中的要素
        4.1.1 艺术形态
        4.1.2 色彩语言
        4.1.3 材料技术
        4.1.4 空间精神
    4.2 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原则
        4.2.1 多元化原则
        4.2.2 共鸣性原则
        4.2.3 审美性原则
        4.2.4 人文性原则
        4.2.5 时代性原则
    4.3 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在景观设计中的设计手法
        4.3.1 艺术造型的应用
        4.3.2 色彩灯光的应用
        4.3.3 科技装置的应用
    4.4 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在景观空间各元素中的运用
        4.4.1 水体景观装置艺术
        4.4.2 植物景观装置艺术
        4.4.3 建筑景观装置艺术
        4.4.4 景观小品装置艺术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景观设计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的案例分析研究
    5.1 城市景观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的应用案例
        5.1.1 城市广场装置艺术
        5.1.2 城市公园装置艺术
        5.1.3 城市道路装置艺术
        5.1.4 庭院景观装置艺术
    5.2 自然景观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的应用案例
        5.2.1 森林景观装置艺术
        5.2.2 水域景观装置艺术
        5.2.3 山体景观装置艺术
    5.3 景观设计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的案例分析——北京世园会为例
        5.3.1 北京世园会设计背景综述
        5.3.2 已建设景观的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分析
        5.3.3 后世园会景观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探索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景观设计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的价值与展望
    6.1 景观设计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的价值
        6.1.1 提升景观空间品质的价值
        6.1.2 丰富景观空间内涵的价值
    6.2 景观设计中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的展望
        6.2.1 艺术与材料的融合探索
        6.2.2 地域化与多元化语言的表达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7)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1 国内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2 国外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1.3.3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对象与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相关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相关界定
        2.1.1 概念界定
        2.1.2 功能特性
        2.1.3 影响因素
        2.1.4 布局分类
        2.1.5 构成要素
    2.2 定性理论与方法研究
        2.2.1 行为需求
        2.2.2 空间场所
        2.2.3 可持续与环境承载力
        2.2.4 景观美学
    2.3 定量分析方法研究
        2.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方法
        2.3.2 评价方法
    2.4 本章小结
3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特征分析与总结
    3.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1 指标初定
        3.1.2 指标筛选
        3.1.3 指标体系建立
    3.2 评价体系建立
        3.2.1 评价标准
        3.2.2 指标权重确定
        3.2.3 综合分级
    3.3 研究对象概况
        3.3.1 区位概况
        3.3.2 森林公园发展概况
        3.3.3 入口空间调研概况
    3.4 统计结果分析
        3.4.1 描述性分析结果
        3.4.2 层次分析结果
        3.4.3 对比分析
        3.4.4 特征分析
    3.5 本章小结
4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现状成因与设计策略
    4.1 现状特征成因分析
        4.1.1 区域条件所限
        4.1.2 管理体制不完善所限
        4.1.3 规划设计滞后所限
    4.2 总体设计原则
        4.2.1 功能性
        4.2.2 生态性
        4.2.3 美感度
    4.3 基本设计策略
        4.3.1 确定空间选址
        4.3.2 划定设计范围
        4.3.3 明确容量尺度
        4.3.4 场地地形处理
    4.4 本章小结
5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平面设计与空间组织
    5.1 平面设计
        5.1.1 功能组织
        5.1.2 交通组织
        5.1.3 平面形式
    5.2 空间组织
        5.2.1 空间的划分
        5.2.2 空间的围合
        5.2.3 形式的丰富
        5.2.4 序列的组织
    5.3 本章小结
6 大兴安岭地区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要素与可持续设计
    6.1 要素设计
        6.1.1 基面要素
        6.1.2 维护面要素
        6.1.3 设施小品要素
    6.2 可持续设计
        6.2.1 建设的全生命周期
        6.2.2 空间小气候设计
    6.3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表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小结
2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基础研究
    2.1 国外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发展历程
        2.1.1 早期会展建筑的外部形态
        2.1.2 近现代会展建筑的外部形态
    2.2 我国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发展历程
        2.2.1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演变历程
        2.2.2 会展建筑发展现状
    2.3 相关概念界定
        2.3.1 会展建筑
        2.3.2 外部形态
        2.3.3 地域性
    2.4 小结
3 国内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表达现状及问题分析
    3.1 功能特征下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现状分析
    3.2 形态构成下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现状分析
    3.3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存在的不足
        3.3.1 对选址与场地考虑不足
        3.3.2 缺乏对自然环境及气候的呼应
        3.3.3 对地域文化和人文关怀的体现不足
        3.3.4 缺乏对传统材料和技术的创新
    3.4 小节
4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表达的影响因素
    4.1 城市与场地的影响
    4.2 时代性与创作的影响
    4.3 自然环境的影响
    4.4 地域文化的影响
    4.5 材料与技术的影响
    4.6 小结
5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策略
    5.1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对城市及场地的回应
        5.1.1 选址与场地
        5.1.2 建筑外部形态与场地结合
        5.1.3 外部形态与城市天际线呼应
        5.1.4 改扩建外部形态的地域特色
        5.1.5 边界的“模糊”处理
    5.2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对自然环境的呼应
        5.2.1 山脉景观的回应
        5.2.2 对江河湖海景观的回应
        5.2.3 对植物和森林景观的回应
        5.2.4 与人工景观和传统庭院的结合
        5.2.5 对地域气候的回应
    5.3 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对地域文化的体现
        5.3.1 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5.3.2 与现代文化的结合
    5.4 建筑材料与构造的地域性表达
    5.5 多功能融合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表达
        5.5.1 融入酒店和办公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
        5.5.2 融入商业和餐饮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
        5.5.3 融入体育功能的会展建筑外部形态
    5.6 小结
6 山东临朐会展建筑外部形态地域性设计研究
    6.1 临朐会展中心项目概况
        6.1.1 项目区位分析
        6.1.2 城市产业及场地周边分析
        6.1.3 会展中心设计要求
    6.2 临朐会展中心概念设计方案解读
        6.2.1 临朐会展中心总体布局
        6.2.2 会展建筑功能组织
        6.2.3 会展建筑形体设计
    6.3 临朐会展中心外部形态地域性概念设计
        6.3.1 建筑外部形态对城市及场地的回应
        6.3.2 建筑外部形态对地域自然与文化的回应
        6.3.3 建筑外部形态对构造与材料的地域表达
        6.3.4 建筑外部空间的地域性设计
    6.4 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附图
致谢

(9)基于SD法的鞍山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美感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外风景区相关研究进展
        1.3.2 国外景观美感评价研究进展
    1.4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1.4.1 国内风景区相关研究进展
        1.4.2 国内景观美感评价研究进展
    1.5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6 论文框架
2 风景区美感评价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风景区
        2.1.1 风景区的定义
        2.1.2 风景区的特点
        2.1.3 风景区的功能
    2.2 审美理论与景观美学
        2.2.1 审美理论
        2.2.2 景观美学
    2.3 景观美感评价
        2.3.1 概念阐述
        2.3.2 本文选用的评价方法
    2.4 山岳型风景区美感评价
    2.5 本章小结
3 千山风景区现状研究和评价样地选择
    3.1 千山风景区概况及现存问题
    3.2 千山风景区景观要素分析
        3.2.1 自然景观要素
        3.2.2 人文景观要素
    3.3 研究对象的选取
        3.3.1 调查研究对象选取原则
        3.3.2 调查研究对象特征阐述
    3.4 本章小结
4 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美感评价模型建构
    4.1 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美感评价思路
    4.2 SD法的问卷发放及评价结果统计分析
        4.2.1 形容词及评价尺度的选择
        4.2.2 SD问卷被试群体的选择
        4.2.3 综合评价平均值的获取
        4.2.4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4.2.5 各样本评价值与综合评价值比较分析
    4.3 因子分析
        4.3.1 相关分析
        4.3.2 因子提取
        4.3.3 因子命名
        4.3.4 因子得分计算
    4.4 评价模型的有效性检验
        4.4.1 所选样地实际美感值计算
        4.4.2 样地理论美感评价值与实际美感值相关性检测
    4.5 本章小结
5 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美感评价结果分析
    5.1 评价结果总述
    5.2 各景区分析
        5.2.1 雨润梨园分析
        5.2.2 龙泉河水系分析
        5.2.3 桃花溪谷分析
        5.2.4 无量观景区分析
        5.2.5 大佛寺景区分析
        5.2.6 南部仙人台景区分析
    5.3 优化策略
        5.3.1 雨润梨园优化策略
        5.3.2 龙泉河水系优化策略
        5.3.3 桃花溪谷优化策略
        5.3.4 无量观景区优化策略
        5.3.5 大佛寺景区优化策略
        5.3.6 南部仙人台景区优化策略
6 总结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之处和不足及展望
        6.2.1 创新之处
        6.2.2 不足及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样地美感预调查问卷
附录B 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样地美感调查问卷
附录C 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样地美感值评分问卷
作者简介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旅游产业的发展
        1.1.2 浙江省万村景区化的建设与推广
        1.1.3 浙江省“五水共治”和人居环境综合整治
        1.1.4 乡村滨水景观研究工作的匮乏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相关概念及理论
        1.5.1 乡村滨水公共空间概念
        1.5.2 乡村滨水公共空间类型特征
        1.5.3 乡村滨水公共空间重要性
    1.6 国内外相关研究动态
        1.6.1 景观评价研究综述
        1.6.1.1 国内外景观评价兴起与发展研究
        1.6.1.2 国内外景观评价方法应用研究
        1.6.2 乡村景观研究综述
        1.6.2.1 国外研究综述
        1.6.2.2 国内研究综述
        1.6.3 滨水景观研究综述
        1.6.3.1 国外研究综述
        1.6.3.2 国内研究综述
2 景区村庄与地域水系空间特征
    2.1 景区村庄与浙江省水系空间分布特征
        2.1.1 浙江省水系概况
        2.1.2 景区村庄与浙江省水系分布特征
    2.2 景区村庄与杭州市水系空间分布特征
        2.2.1 杭州市水系概况
        2.2.2 景区村庄与杭州市水系分布特征
3 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特征研究
    3.1 杭州市景区村庄水系特征
        3.1.1 杭州市水系形态特征
        3.1.2 杭州市景区村庄与水系结构特征
        3.1.3 杭州市景区村庄水系空间分布特征
    3.2 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景观特征
        3.2.1 水塘景观
        3.2.2 滨河(江)景观
        3.2.3 滨湖景观
        3.2.4 其他滨水景观
        3.2.4.1 溪涧景观
        3.2.4.2 瀑布景观
        3.2.4.3 水利工程景观
        3.2.5 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景观特点
    3.3 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形成条件
        3.3.1 自然资源
        3.3.1.1 水文资源
        3.3.1.2 山川地貌
        3.3.1.3 天气气候
        3.3.1.4 植物资源
        3.3.2 社会文化
        3.3.2.1 山水文化
        3.3.2.2 民俗文化
        3.3.2.3 社会事业
    3.4 本章小结
4 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评价体系的建立
    4.1 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4.2 评价方法的选择
        4.2.1 专家打分法
        4.2.2 层次分析法
        4.2.2.1 梳理理论内容,建立评价层次结构模型
        4.2.2.2 确定评价指标,构建判断矩阵
        4.2.2.3 计算权重值
        4.2.2.4 一致性检验
        4.2.3 模糊综合评价法
    4.3 评价体系的构建
        4.3.1 筛选评价指标
        4.3.2 评价指标确定
        4.3.3 评价体系模型建立
    4.4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4.4.1 权重确定依据
        4.4.2 计算权重及一致性检验
        4.4.3 评价指标权重总排序及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评价实证分析
    5.1 案例地概况及数据获取
        5.1.1 案例地概况
        5.1.1.1 太湖源镇白沙村概况
        5.1.1.2 江南镇环溪村概况
        5.1.1.3 湖源乡窈口村概况
        5.1.2 基础数据获取和分析处理
        5.1.2.1 实地调研和统计数据
        5.1.2.2 建立模糊综合评价集
        5.1.2.3 划分景观评价等级
    5.2 模糊综合评价与分析
        5.2.1 确定评价指标隶属度
        5.2.2 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处理
        5.2.2.1 白沙村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处理
        5.2.2.2 环溪村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处理
        5.2.2.3 窈口村模糊综合评价数据处理
    5.3 评价结果分析
        5.3.1 案例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整体评价分析
        5.3.2 案例村庄滨水公共空间准则层评价分析
        5.3.3 案例村庄滨水公共空间要素层评价分析
        5.3.3.1 自然景观评价分析
        5.3.3.2 人文景观评价分析
        5.3.3.3 景观特色评价分析
        5.3.3.4 空间秩序评价分析
        5.3.3.5 空间活动评价分析
        5.3.3.6 环境卫生评价分析
        5.3.3.7 植物绿化评价分析
        5.3.3.8 道路设施评价分析
        5.3.3.9 服务设施评价分析
        5.3.3.10 水体设施评价分析
        5.3.3.11 管理维护评价分析
        5.3.3.12 污染治理评价分析
        5.3.3.13 遗产保护评价分析
    5.4 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优劣势
        5.4.1 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建设优势
        5.4.2 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建设劣势
    5.5 本章小结
6 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优化策略
    6.1 提升景观美感,增强自然资源的保护性开发
    6.2 合理规划土地,增加公共空间多样性
    6.3 创造特色景观,延续水系历史文脉
    6.4 丰富植物种类,提高乡土植物利用
    6.5 改善基础设施,增加娱乐设施多样性
    6.6 保障管理机制,加强人居环境治理
    6.7 加强宣传力度,增进区域协调发展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介
致谢

四、论森林景观形式美感设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生态-审美感知的城市湿地公园景观评价标准构建及应用[D]. 聂移同.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重庆市中心城区综合公园花境景观美学评价及优化研究[D]. 郭贵香. 西南大学, 2021(01)
  • [3]罗汉松园植物造景研究与评价 ——以南宁园博园罗汉松园为例[D]. 于江珊.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4]基于AHP-TOPSIS法的城市公园景观空间的尺度评价研究[D]. 杜师博.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6)
  • [5]基于视觉感知的屋顶绿化景观评价研究 ——以厦门市为例[D]. 官光星. 华侨大学, 2020(01)
  • [6]基于景观设计中的装置艺术形态语言应用研究[D]. 胡聚轩. 东北电力大学, 2020(05)
  • [7]黑龙江大兴安岭地区国家森林公园入口空间设计研究[D]. 王韶晗. 东北林业大学, 2020(02)
  • [8]会展建筑外部形态的地域性表达研究[D]. 刘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9]基于SD法的鞍山千山风景区典型景观美感评价研究[D]. 尹伊丹.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4)
  • [10]杭州市景区村庄滨水公共空间景观评价研究[D]. 宋楠楠. 浙江农林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论森林景观的形式美学设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