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滨机械厂提高科技人员待遇

江滨机械厂提高科技人员待遇

一、江滨机械厂提高科技人员待遇(论文文献综述)

徐文俊[1](2020)在《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工业遗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工业遗产的保护与利用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方向,源于最早经历工业化进程的欧美国家,直到20世纪初期才进入国内学术视野,并受到了政府的高度重视。由于工业遗产是记录工业文明和工业文化的现实载体,对研究工业技术发展、保护传统建筑、传承历史文脉都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保护意识不足、制度体系不完善、市场运作不充分等多种因素,一些工业遗产遭到破坏、损毁甚至消亡,亟需采取有效措施进行保护与合理利用。解放初期,南昌曾经是全国重要的航空工业、机械制造业、纺织工业、轻工业制造基地,为我国工业化进程做出过突出贡献,留存有大量具有保护和利用价值的工业遗产。本文以南昌市城市工业遗产为例,通过实地调查、分析评估、理论运用等手段,提出相应的保护和利用策略。首先,文章对南昌工业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并通过实地考察对南昌工业遗产留存在现状进行了普查、记录、分析,基于此思考工业遗产保护的科学有效路径。随后通过建立一套符合南昌实际的工业遗产价值评价体系,对全市工业遗产保护和综合利用价值进行合理量化。最后,文章站在全市层面,分别从宏观、微观角度提出工业遗产保护利用策略建议,并结合具体案例加以分析运用。相较以往该领域多数研究针对特定工业遗产项目进行微观的探讨,本文在研究视角和研究内容上都有所创新,对城市工业遗产的保护利用实务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郝元青[2](2020)在《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研究(1935-1945)》文中提出广东潖江炮厂,是陈济棠主粤时期建造的规模宏大、设备新颖的现代化炮厂。该厂完全是同德国合步楼公司合作而兴建,也是广东近代史上第一个制造现代化重型炮厂的兵工厂。1933年,该厂开始筹建,1935年建成并投入生产,耗资巨大,约1100万银元。这是广东近代以来建设的第五个近代地方性兵工厂,此外还是广东地方性政府创办的第一个兵工厂。它在广东近代军事工业发展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1936年,“六一事变”失败后,广东省“还政中央”。广东潖江炮厂归国民政府兵工署节制。1937年7月7日,抗战军兴。9月,该厂数次遭受日机轰炸,于1938年4月开始内迁,1938年底,内迁完成并重建。迁川伊始,该厂仅有员工600余人(包括警卫官兵),到抗日战争结束时增至3737人。在抗战中后期,该厂逐渐成为生产炮和炮弹的重要厂家之一,厂内兵工技术人员利用引进的先进生产设备和制炮生产技术,经过不懈努力,终于在1941年,试制成功37毫米战防炮。该炮口径37毫米,身长1073毫米,运动方式为一马挽曳,此产品为对付敌军坦克、甲车之主要武器。1942年,仿造成60毫米迫击炮并投入大量生产。31年式60毫米迫击炮初速148米/秒,射速为18发/分,底火加四药包最大射程1444米,放列全重18公斤,一人可背负行走,携带方便,还非常适用于山地作战,故深受各参战部队欢迎。1942年-1945年的四年时间里,共生产37毫米战防炮94门,60毫米迫击炮3400门。60毫米迫击炮年产量850门,平均每月生产70门。该炮最终运往战争前线,支援抗战。它作为抗日战争的见证者,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巨大贡献。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五十工厂是抗战时期大后方兵器工业中最大的制炮工厂。也是近代中国历史上继沈阳兵工厂、太原兵工厂、汉阳兵工厂之后的第四大近代制炮军事工业之一。本文以中国近代兵器工业为背景,从中国抗战大后方兵工企业研究视野,大量采用重庆市档案馆未刊档案、广东地方政府部分资料、中国近代兵工企业档案史料和兵工人才的回忆录,考察了兵工署第五十工厂创办与生产,国民政府的收编、内迁、工厂布局与重建、壮大生产的整个过程。并从微观角度分析了该厂产品种类、兵工技术人员等相关问题。第五十工厂具有相当的建设规模,较强的技术水平,较大的生产能力,是抗日战争时期和后来的内战时期国民政府主要的炮和炮弹生产厂。由此可以认为,第五十工厂不仅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火炮、炮弹生产的缩影,一定程度上,代表和反映了这一时期我国战防炮、迫击炮等重武器的生产情况,也是我国近代以来火炮、炮弹制式由仿制到自制,逐渐走向成熟的军事工业基地。

宁鹏飞[3](2019)在《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二十世纪科学技术繁荣发展,出现了以电子计算机等的发明和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技革命。计算机技术在医学的多个领域渗透与应用,助力现代医学取得了很多令人瞩目的成就。计算机技术应用的社会历史条件及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属于科学技术史的研究范畴,本文研究属于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及产生的影响。1977-1990年期间,由于我国政府相关政策的积极推动、医学研究者与计算机专家的有力合作以及国外技术的引入,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应用开始起步发展,并逐渐与本地实际相结合,衍生出了新的本地特征。在现有研究中,对少数民族地区医学领域的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应用及影响少有涉及,本文工作是对现有研究的有益补充。本文研究中采用的资料包含了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档案馆的档案资料、来自于内蒙古计算机领域和医学领域在1977-1990年这一时期亲历者的口述资料,这些一手史料在以往研究中少有涉及。通过对史料的梳理和多个方面的对比研究,给出了1977-1990年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领域的引入历程、应用发展水平及特征,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历史线索。本文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范围、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二章,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社会背景及专家访谈资料,通过对国内外计算机技术发展历程进行梳理,辨析对于医学领域应用具有重要意义的计算机技术的起源及普及应用影响,为分析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状况提供技术背景及社会背景依据;第三章,对1977-1990年在内蒙古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社会背景、发展脉络进行较为深入的梳理分析,通过与国内有代表性的省市、其他少数民族地区以及内蒙古其他领域的发展水平对比,明晰了1977-1990年的发展特征,并对所产生的影响进行探讨;第四章,以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为例,以尽量翔实的具体事件作为支撑,具体的展示技术应用后的影响。通过对上述问题的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无论国内还是国外,计算机前沿技术应用到医学领域都具有一定的滞后性。相比国外,我国起步稍晚,政府出台了多个相关政策措施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传播应用,1977-1990年这一阶段,很多专门的机构组织刚刚成立,我国医学领域很多开创性的工作得以实施,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正经历从无到有的起步阶段,之后的发展速度非常快。国内外的应用范围及热点基本同步,我国的主要特色体现在中医专家系统的开发应用、数字化数据在计算机内的中文信息表达问题等。相比于国民经济其他部门,医学领域在应用计算机技术方面并不具有优势。从具体需求出发的应用较多,对技术应用可能引发社会问题的思考深度有所不足。很多以应用为目的的项目通过主管部门下达命令的形式开展,但是由于缺乏专门软件服务企业的主动参与,工业化水平不足。这种状况在20世纪90年代之后逐渐改善。2.通过研究发现,从1977年开始,在有限的条件下,内蒙古医学领域的科研工作者在新技术探索与引入方面积极与计算机领域的专家合作,在计算机技术辅助医学研究、辅助临床诊断、医院管理、医学情报检索方面均有与应用相关的科技成果产出,提高了工作效率、解放了生产力,推动了内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方面的应用虽然与我国有代表性省市发展水平有一定差距,但是应用范围相同,与新疆等少数民族自治区保持同步。尤其在蒙医专家系统的应用探索等方面独具特色,并开展相关的国际间交流合作,也形成了本地各类医学相关领域的数字化数据库的原始积累,这对于现今的内蒙古医疗大数据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3.通过对内蒙古医学院及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的实例研究发现,计算机技术的引入开始对传统医院管理的工作流程产生影响,1990年之前是计算机技术改变人们工作方式的发端。软件开发方式从自主开发探索逐渐过渡到引进成熟的工业化软件产品。存在重硬件投入、轻软件投入的现象。出现了人才外流现象,如何留住人才至今仍然值得深刻反思。CT等新技术引入之后,极大的提高了诊断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明显,但是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和经验知识仍然起到重要主导作用。

刘袁芳[4](2017)在《湘西北三线建设的工业遗存解析及保护研究》文中认为三线建设是新中国工业发展史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改善我国工业分布不平衡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因此留下了大量的工业遗存,其存在是我国工业发展史的见证者。湖南作为参与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湘西是主要的三线建设项目所在地。上个世纪90年代大部分企业外迁后,纵多的旧址成为荒废之地,工业遗存多为荒置状态,甚至频临灭亡。然而此部分工业遗存本身存有三线建设的时代烙印,述说着三线建设的发展史,很少有学者从建筑学的角度研究湖南省三线建设的特征,因此,对湖南的三线建设进行研究能扩展全国三线建设研究的全面性。本文正是循着这一大背景,从湘西北区域内的三线建设工业遗存入手,从发展历程、分布状况、企业旧址现状与使用情况等几方面梳理湘西北境内的三线建设状况,对三线建设的企业选址、产业分析以及所形成的空间分布予以归纳总结,并分析其构成特点。然后通过选取典型案例,从企业的发展史、功能构成、平面布局探讨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空间布局形态构成,同时加以分析典型案例的建筑特征,以归纳出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时间属性、风格特征、结构形式、材料组成以及特征元素五方面的建筑特征,更深层次的提出三线建设工业遗存所独有的价值特点。在分析归纳出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典型特征后,本文通过对湘西北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价值构成来凸显其保护意义,提出遗留的现实问题,针对文中的案例提出再利用模式的探讨和论证,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性策略,尽可能使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保护和再利用做到合理化与全面化。

高雨辰[5](2016)在《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文脉是城市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丰富历史信息的积累与传承,是存在于城市各元素之间的伴生概念,其强调元素个体间及个体与城市整体间的多元联系,是城市发展的内心灵魂。城市公共艺术是城市形态与城市意象的重要有机环节,其折射出社会的文化常态和美学品味。公共艺术伴随城市的发展经历了产生、置换和再生等过程,其形态与内涵与城市文脉的发展息息相关,然而目前我国城市建设中对于公共艺术的研究与设计愈发背离文脉的发生轨迹。设计多朝猎奇与均质两极化发展,割裂了公共艺术与城市文化连接的脉络,使公共艺术成为无法传递城市精神的静态化片段,进而陷入设计鸡肋的困境。本文旨在基于城市文脉理论重新梳理公共艺术的创作理念并探讨公共艺术与城市公共空间的场域精神的塑造与提升手法。首先对文脉思潮演变和文脉与城市构架关系的理论进行梳理;其次,针对我国城市文脉保护的现存问题和潜在机遇,探讨通过公共艺术设计的手法来实现对城市文脉的保护,从而达到提升城市公共空间品质的目的;再次,借鉴国外经验,探寻如何实现城市公共艺术设计与城市文脉的高度契合,使公共艺术设计能成为城市文脉保护的重要手段;注重城市居民的情感需求,使公共艺术作品能真正受到大众群体的接受,而非如艺术品一样的只遵从艺术家本身的主观意识;最后,通过解析公共艺术作品(以沈阳为例)的尺度关系、情感元素、场域限制、互动功能性等元素,探究承载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设计创作应运用的策略及设计原则,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公共艺术和城市文脉结合的方式。

于晓磊[6](2015)在《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文中指出17、18世纪,工业革命使英国为首的一批西方国家一跃成为世界强国,率先进入了现代化社会,从此开启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纪元。技术的进步与动力的改革带来了生产的工业化和文化的工业化,机器生产成为社会新兴的产业类型,随之兴起的工业建筑,也成为最具时代性的建筑类型之一。19世纪40年代,中国开埠,外资开始在上海等沿海通商口岸经商办厂,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成为最先接受西方文化的区域之一,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也在此拉开了中国近代工业化的序幕。中国在近代工业时期建设的工厂建筑汇聚了西方传入的新样式、新材料、新技术、新结构,它的发展与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最先进的社会生产力紧密相连,成为同时期采用西方风格建筑类型的率先之作。正是在这些工业建筑中,在机器大生产的轰鸣声中,中国几千年传统农业社会的运行体制遭受了巨大的冲击,人们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社会生活方式也受到颠覆,不仅如此,近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面临改革,在这一历史剧烈变革、新旧交替的时期,中国传统与现代化的冲突、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撞击表现得尤为激烈,其中产生的各类问题和现象也就更值得探讨,故论文正是选取了 1840年至1949年这一时间节点中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首先,论文选择长三角地区进行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主要有两点考虑,即它的历史背景和地理区位。近代中国长三角地区成为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与这两点因素密不可分。从地理区位来看,长三角地区东临黄海与东海,西与安徽、江西接壤,北临山东,南邻福建。淮河、长江、钱塘江等大型河流穿越于此,如此通江达海、南北东西进退裕如的优越地理位置,使得这片区域的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有了良好的发展基础。从历史背景来看,长三角地区自六朝伊始,便是历史上的文化富集区,中华民族的精英文化在这里积淀,久远的文化血脉在这里得以保存和延续,传统棉纺织业、丝绸业、陶瓷业、漆木业等工商业堪称发达。到了中国近代,良好的地理优势、厚重的文化基础和工商传统为中国近代工业的兴起与发展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里有“五口通商”中以上海为代表的工业经济中心和工业科技中心,又有以南京为主的鸦片战争《南京条约》签约地、太平天国、中华民国建立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政治中心,也有作为民族工业发源地的无锡、南通、宁波等一批重要城市。故得益于这两点因素,长三角地区成为中国近代社会变革最剧烈的地方,现代中国正面临向知识经济转型的变革期,该地区在对历史文化遗产的利用和保护方面仍走在时代的前沿,对这一区域的工业建筑遗产进行研究,可以为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个案例。其次,从文化遗产学的视角来看,近代社会所遗留下来的工业建筑是直接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而诞生的一种物质形态。近代工业生产力的诞生,改变了厂房建筑、生产设施,甚至社会的生产方式,这种工业化的改变成为近代经济方式和生活方式诞生的逻辑起点,所以工业建筑作为近代社会生活方式的物质载体,可以直观的反映当时的社会变化。但是现实情况是工业建筑遗产这种具有珍贵价值的物质文化遗产迄今并没有受到很好的重视和保护。近些年虽然国家有关部门及社会有识之士在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总体上对工业建筑遗产的科学调查和认知上仍存在不足,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手工业生产不重视的历史渊源有关。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由于受“雅”“俗”文化之制约,人们对与礼制、政治与宗庙相关的建筑特别重视,而对与生产性相关的手工业建筑相当忽视,导致从历史到今天,对于保存了中国农业社会生产方式的手工业建筑记载和保存数量都很少。即使在今天,与生产相关的遗产仍然没有获得应有的重视,大量近代工业建筑被拆毁,基于这样的历史背景与现实状况,本文重新梳理近代社会工业建筑遗产,既是对文化多样性的尊重,同时也力求重塑公平公正的文化遗产观。综上,论文以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这类物质遗存作为研究对象,这些遗产实际具有全国范围内的典型性。一方面,近代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如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都曾在此从事过工业活动,他们与其他工程技术人员、建筑设计师等共同为中国近代工业创造了一批最早的军事类和“官督商办”类的工业,由此使长三角地区诞生了中国近代最多的工业门类、开创了很多近代工业类型,并且还影响了全国的近代工业建设,这是中国其他城市和区域所不具备的。在此过程中创建的工业建筑从一定程度上代表了这时全国工业建筑的风格、特点和成就。另一方面,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地区在近代聚集有大量建筑师、建筑设计事务所,不管是西方的、留学归来还是本土培养的建筑师,皆在此从事设计工作,所以在工业建筑的设计方面,长三角地区的工业建筑代表了近代中国全国范围内工业建筑的典型特征,最能体现东方与西方思想的结合以及当时的建筑设计理念、设计风格和最高水平。中国长三角区域内的近代工业建筑,率先吸收了西方工业建筑的诸多特征,并融合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技艺和审美思想,成为一种在中国的土地上开花结果的新兴建筑。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不仅蕴含着自身发展和演变的历程,反映出东西方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展示出中国作为东亚地区重要国家的特定历史发展阶段及这一过程中所代表的工业文明成就,体现了中国近代社会这一国家及文明转型特殊时代,中国传统儒家思想和中国人社会文化、精神特质、价值取向、审美情趣和生存智慧在新生的工业文明形态中的某种表现。本篇论文共分为十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了论文的研究目的、研究路径、研究方法和创新点等内容,对论文的研究对象及相关概念做了界定,并梳理了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研究发展脉络。第二章主要对西方工业革命的原点——英国工业建筑发展脉络进行了梳理,分析了英国的工业建筑在不同阶段的不同变化以及由此引发的社会文化及审美变革。中国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主要受此影响,拉开了中国近代社会工业化的变革序幕。第三章至第七章,主要反映了笔者的田野调查成果,展现了长三角地区主要城市中的一大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状,系统梳理了 1840——1949年间,中国受西方工业革命影响下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发展和演变,分析了不同城市的工业建筑遗产所反映出的工业建筑文化。第八章主要使用文化遗产学的方法理论,对长三角地区的近代工业遗产的建筑元素进行结构,分析了其时、空演变整个过程。本文在第九章认为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存在“移植”与“重塑”两大系统,这两大系统的工业建筑在长三角区域内的互相碰撞、融合、不断创新,发展出适应中国实际情况的近代工业建筑类型,通过对这两大系统出现和演变过程的原因解析,分析了隐藏其中的近代变革期的社会文化。同时,本文还主张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应是其核心价值。文化遗产学的研究意义在于它不仅关注过去的文化,更立足于当代、为社会未来发展服务,所以论文在第十章尝试以“文化遗产学”的视角,对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保护和利用模式进行多角度的探索。通过前文对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价值的研究,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在保护与利用上,应与体现工业遗产核心价值的物质元素一起,如生产设备、生产环境、生产系统、档案资料和企业文化等,共同得到原真性的保护与利用。

闫觅[7](2015)在《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对工业遗产保护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目前的研究多是从工业建筑入手,以保护再利用为切入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关注点常在于建筑的空间、结构、风格等方面,所建立的工业遗产认定和保护体系也以从工业建筑为基准。但是工业遗产不应该局限于工业建筑,还应包括工艺流程、机器设备、企业文化等相关内容,因此对工业遗产的研究应该纵观整体,只有掌握全面的信息,才能对其准确的定位。天津作为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中心,不仅仅是中国近代化的一个缩影,更反映了天津和世界之间的文化交流。从清末的洋务运动至民国时期的“黄金十年”再到日本占领的萧条时期,天津作为早期的开埠城市,俨然成为中外交流的窗口,同样天津地区的工业发展也不是封闭的,它反映当时中外之间的政治、权利、利益错综复杂的关系。资本雄厚,技术先进的外资工厂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对华资工业进行资源掠夺和物资倾销,另一方面也促使中国探寻工业发展的途径,积极引进外国先进技术。因此选择天津这个叱咤在近代历史舞台上的城市作为研究对象,更有助于全面把握中国近代工业的全貌。本文首先对中国现存的近代工业遗产进行梳理,将中国现存的工业遗产分为七个工业遗产群,选取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作为典型案例分析,在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理清工业发展脉络,并提出工业遗产行业的分类标准,对现存遗产从历史、行业、形态和保护级别四个方面的遗产构成分析,并总结出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特征。工业的发展不仅对地方经济产生了极大的推动作用,而且对城市、建筑的发展与演变也有很大的影响。本文构建了遗产群的“群-链-点”的阶梯模式,通过对军工产业链、纺织产业链、化工产业链以及公用设施中的典型案例的历史研究,明确了旧直隶地区的工业从最初引进西方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到最后精英阶层终于利用所习得的知识开展技术创新这一发展历程;在工业的建设选址过程中传统与现代之间、中方与西方之间的角力与博弈;工业建筑的形式风格与功能布局从中体西化演变为全盘西化,最后发展到以功能为主的厂区格局,揭示了旧直隶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工业所起的重要作用,从而为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评估提供基础。工业遗产群是针对区域遗产保护的一种新型的保护理念,本文根据《下塔吉尔宪章》、《台北亚洲工业遗产宣言》、《中国工业遗产价值评价导则(试行)》中对工业遗产价值的认定标准,分析了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的价值定位,为天津工业遗产群的保护和再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基础。

姜江[8](2013)在《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长株潭区域内基于产业集群的创新网络和机构集合,或者是基于该区域特定产业时空的市场主体关系束,涵盖产业集群内企业创新系统,并成为长株潭区域创新系统的重要组分,以及区域、国家和全球产业链与价值链的一个结点。基于逻辑斯蒂模型(Logistic模型)和演化博弈模型的研究,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存在演化周期现象,且是一个自组织系统,具有非连续性,遵循社会生态演化机理。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要素的最初出现,是在“一五”时期,而长株潭产业集群及其创新的出现,是在产业结构调整中渐渐完成的。在此过程中,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关系呈现出计划经济时代的全纳型、改革开放初期的交错型和产业集群生长期的链接型三种图景。有多个重大事件对此形成深刻影响。运用结构方程模型的实证分析,资金支撑仍是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问题,创新收益是驱动企业创新进而影响产业集群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且已显现出巨大推动力。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呈现出典型的内陆型资源结构特性,同时又隐含中部省份和湘中区域特点。基于数据包络分析,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能力已达到帕累托有效状态,除了个别企业外,三个中心城市、不同行业、不同所有制形式、不同集群类型的企业之间,都没有显着差异。综合效率没有达到帕累托有效状态的少数企业,规模偏小但又相差悬殊,其研发人员占比处于13.64%-24.89%,高于全省平均水平,说明其中存在深层次原因。目前,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正面临格局分散、关联不足、产业结构不合理、科研投入较低、人才共享机制缺失、能源匮乏,以及市场竞争能力有限和集群内耗等问题。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完善与创新,需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整体性原则、动态性原则、开放性原则,通过自主创新、模仿创新与合作创新并用,组织创新、机制创新并举,持续优化系统要件来完成。目前可供选择的主要有集结型优化路径、联盟型优化路径和配置型优化路径,涉及到企业选择、社会选择和政府选择等问题。由于三条路径各有优劣,需要建构一条开放式协同路径,并着重探索形成动力机制、互补机制、共担机制、协作机制和多元化机制。本文主要利用产业经济学、区域经济学、创新经济学、发展经济学、战略管理和博弈论等学科知识与方法,在理论、实证和发展三个板块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形成了基本结论,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若干问题。

王燕妮[9](2013)在《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文中认为我国三十多年的城市化进程不仅带来了经济、政治、社会等多方面的转型,更引发了中国传统民间文化的剧烈变迁,且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一步深入呈现出更为激烈的震荡。当传统民俗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从乡土社会向现代城市转型,民俗文化变迁也随之展开。作为一项活态的传统民间习俗,舞龙几乎遍及我国大江南北的各个城乡节日文化空间内。它是我国内涵最为丰富的民俗文化之一,包含着民间信仰、民间节日、民间艺术、民间社会组织体系、民间传说等多种民间文化元素,既是一种内涵丰富的文化复合体,亦是我国“龙”文化的表现形态和文化符号。因此,以民间舞龙作为民俗文化变迁的研究对象具有代表性和普遍性。本文研究的区域是中部地区的特大城市湖北省武汉市,以该市三个处在城市化进程不同阶段的自然村落为调查点。它们分别是位于洪山区的城中村陈家湾,位于汉阳区的拆迁城中村李家堤和位于汉阳区已经完成了村改社的新型城市社区江欣苑。春节舞高龙是三个文化社区共同的民俗传统,亦是我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将舞高龙民俗置于城市化的三个具有阶段性意义的文化空间内考察,使得研究对象又具备了特殊性和典型性。全文包括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由五章构成。第一章对城市化语境下的民俗变迁进行了宏观研究。在城市化的发展背景下厘清城市化与民俗文化的辩证关系,梳理了国外民俗变迁的研究经验和国内相关研究成果。针对我国以民俗文化为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提出民俗文化变迁要关照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的指导思路。第二章是将研究视野投注于传统的舞龙民俗上,通过地方志民俗资料和历史文献资料的梳理,从时间和空间的维度研究了舞龙民俗文化主体从官方向民间、文化形态从单一向多样、文化功能从娱神向娱人的文化变迁之路,同时,介绍了武汉市舞高龙民俗的基本特征。第三章、第四章和第五章在结构上是平行章节,是对陈家湾、李家堤、江欣苑三个处在不同城市化发展阶段的文化社区内舞高龙民俗的个案研究。根据田野调查资料、地方志、口述史的研究,以文字和图片的结合书写着城市化背景下城中村里的民俗、拆迁的城中村的民俗和城市新型现代社区内的民俗生存状态。每章第一节均描述调查点的文化语境,第二节以深描手法再现了三个社区内的舞龙民俗,第三节是理论思考,分析了三种民俗文化形态的传承状况、存在问题和发展方向,论述了城市化语境下民俗文化变迁具备的阶段性特征。在具体的论述中,文章采用了社会学的研究方法,对其中一个典型的“城中村”社区进行了抽样问卷调查和SPSS定量分析,同时借鉴了SWOT分析法,对三个社区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了战略分析。第六章尾置结语,展望未来。基于三个个案的书写民俗志,本章在前三章基础上进行了民俗文化共性和差异性的比较,提炼了影响民俗文化变迁的六大文化要素。它们分别是:主体记忆力、行政干预力、宗族凝聚力、精英影响力、对外传播力和社区生产力。根据彼此的强弱描绘出三个文化社区的民俗文化态势图,并从文化变迁的角度进行阐释:虽然乡村最终会通过阶段性的发展进程实现城市化,但民俗文化变迁并不是单向的态势,它会随着文化要素的强弱变化而呈现出不同的发展态势。因此,文化变迁在实际操作中具有一定的可控性,这使得传统民俗文化生产性保护和保护性开发成为可行,故文章在最后针对性变迁规律提出了民俗文化传承、保护、利用和开发的相关对策。

王少霞[10](2011)在《归侨侨眷和华侨权益保护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文中提出2008年3月7日,胡锦涛总书记在看望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的致公党、中国侨联界政协委员时指出:“我国有几千万归侨侨眷,有几千万海外侨胞。这两个几千万,既是我国的独特国情,又是我们进行现代化建设的独特优势。”党和政府历来高度重视侨务工作,1990年9月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2000年10月31日修订),2004年6月4日国务院制定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实施办法》,这两部侨务法律、法规的制订和修改,体现了国家的侨务工作方针和政策原则,为保护广大归侨侨眷合法权益提供了法律保障,也为地方制定侨务法规,侨务部门制定出台侨务政策提供了法律依据。随着世情、国情、侨情的发展变化,在实际工作中,归侨侨眷和华侨(以下简称“三侨”)的权益保护工作还存在一些不如人意的现实问题。如有些法律条款规定过于原则,可操作性不强,需要制定相应的配套政策才能实施;海外华侨在国内正当的权益保障缺乏相应的法律依据,华侨在国内的政治权益和投资权益经常受到侵害等等。为此,本论文以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障为研究对象,提出:新形势下,应本着以人为本、有益于社会和谐发展的理念,借鉴其他省份经验,在立法和政策层面,应该对“三侨”权益保护的内涵和外延进行深化和拓展,更加突出体现侨务工作以人为本、为侨服务的宗旨,更加突出发挥“三侨”服务国家和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作用,更加突出为保护“三侨”权益提供切实有效的法律保障,从而推动黑龙江省的侨务工作科学发展。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内容是对归侨、侨眷、华侨概念进行了界定,并辨析了三者之间的根本区别;其次阐述了权益保护主要内容:归侨侨眷权益的内容主要分为:政治权益、经济财产权益、社会保障权益、捐赠权益、出入境权益、境外权益、司法救济权益等七项权益;我国尚未出台专门的《华侨权益保障法》,其内容见于宪法、与华侨有关的法律(如国籍法、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婚姻法、收养法、公共事业捐赠法等)、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以及其它规范性文件;第三阐述了“三侨”权益保护的主要原则:平等原则和特殊原则,在法治实践中坚持和体现着权益保护的公平性、照顾性和效率性等法律原则。论文第二部分现实考证了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现状。首先从黑龙江省侨史的历史演化考证了黑龙江省“三侨”群体的形成原因、结构特点和分布区域;其次阐述了“三侨”对黑龙江省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所做的主要贡献;第三是通过实际调研对黑龙江省各地近年来信访涉侨案件的总体情况进行统计介绍和分析。论文第三部分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案例来分析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工作存在的不足:一是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亟待完善;二是华侨权益保障缺乏法律依据;三是权益保障政策效率低、指导性差;四是侨务管理机构功能不足。论文第四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对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不足的原因进行分析,主要原因包括:对侨务工作战略性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对侨情动态掌握有限;对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低;权益保护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科学。论文第五部分的主要内容是写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工作的法律机制构建,通过总结上海和全国其它省市在权益保障工作方面取得的经验,对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提出了具体建议。主要包括:重视“三侨”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修改《黑龙江省实施办法》;制定配套法规政策;制定单项法律,建立完善侨务的法律体系;健全权益保障工作的体制和机制;创新华侨权益保护机制。本论文的主要创新有三点:一是结合黑龙江省实际工作,提出《黑龙江省实施办法》修改的必要性:一是上位法修改后,《黑龙江省实施办法》内容必须与之相衔接;二是《黑龙江省实施办法》内容必须与本省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涉侨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调整相适应;三是《黑龙江省实施办法》内容必须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需求相适应。同时,结合案例分析,对《黑龙江省实施办法》具体条款提出修订意见,将侨务工作的基本方针、原则、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体现在《黑龙江省实施办法》条款内容中。二是提出创制专门立法对华侨权益进行保障。专门法律或行政法规与《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应是相互补充关系,要健全涉侨法律法规体系,从而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体系。三是目前在涉侨部门和社会各界开展“三侨”权益保障工作的重点是帮扶贫困归侨侨眷和解决归侨侨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本论文对如何解决侨务自身运行管理体制、权益维护机制建设等深层次问题,也进行了新的探讨。

二、江滨机械厂提高科技人员待遇(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江滨机械厂提高科技人员待遇(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工业遗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研究缘起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方法及概念界定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2.3 概念界定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国内工业遗产文献研究
    2.2 国外工业遗产文献研究
    2.3 国内外文献研究评述
第3章 基于实地调查的南昌市工业遗产现状梳理
    3.1 南昌工业发展概述
        3.1.1 古代南昌工业
        3.1.2 近代南昌工业
        3.1.3 解放后南昌老工业发展(1978年以前)
    3.2 南昌工业遗产现状调查
        3.2.1 南昌工业遗产存量盘查
        3.2.2 南昌市工业遗产分布特点
        3.2.3 工业遗产的生存方式
        3.2.4 工业遗产的资源特色
        3.2.5 南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
        3.2.6 南昌工业遗产保护中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第4章 南昌市工业遗产资源价值评估
    4.1 工业遗产资源价值评判体系
    4.2 工业遗产价值评估流程
        4.2.1 确定评价权重
        4.2.2 评价标准
        4.2.3 初步评分
        4.2.4 二次判断
    4.3 南昌市市区工业遗产保护价值评价结果与分析
        4.3.1 南昌工业遗产评分情况
        4.3.2 结果分析
第5章 南昌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策略建议
    5.1 宏观层面策略建议
        5.1.1 夯实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制度基础
        5.1.2 编制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
        5.1.3 建立工业遗产普查、评估、分级体系
        5.1.4 拓宽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资金渠道
        5.1.5 引导社会公众及民间组织共同参与
    5.2 微观层面策略建议
        5.2.1 强调历史和建筑景观的完整性保护
        5.2.2 注重功能重构和新旧融合
        5.2.3 创新业态避免同质化发展
        5.2.4 灵活运用聚集式、串联式开发模式
    5.3 对部分重点工业遗产单位保护开发模式的建议
        5.3.1 江西氨厂保护利用建议
        5.3.2 中行洪都工业保护利用建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附表:南昌市现存工业遗产基本情况列表

(2)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研究(1935-194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学术价值及理论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五、该厂名称变迁
第一章 第五十工厂之前身——广东潖江炮厂
    一、广东潖江炮厂
        (一) 广东潖江炮厂的缘起
        (二)广东潖江炮厂的初建
    二、重视教育,招揽人才
        (一)陈济棠的培养人才和延揽人才
        (二)陈济棠招用和培养兵工人才
    三、广东潖江炮厂的历史地位
        (一)广东近代兵器工业之比较
        (二)广东潖江炮厂的历史地位
第二章 改编、西迁与重建
    一、广东潖江炮厂的改编与组织章程系统化
        (一)组织机构的改编
        (二)该厂组织章程系统化
    二、广东潖江炮厂的西迁与布局
        (一)日军轰炸,被迫西迁
        (二)谨慎布局,以便生产
    三、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的重建
        (一)积极建造建筑工程
        (二)各组织部门工作的推进
第三章 战时第五十工厂的生产与扩展
    一、战时生产
        (一)迁川初期,生产受阻
        (二)近代火炮生产概况
        (三)兵器制式统一与该厂迫击炮生产
        (四)成品验收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五)人事管理与员工训练
    二、第五十工厂的扩展
        (一)历史背景
        (二)整理之初,建校育人
        (三)成立分厂,致力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范围的界定
        1.2.1 “计算机技术”的概念界定
        1.2.2 计算机技术相关术语的辨析
        1.2.3 研究分期的方法
        1.2.4 本文研究范围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6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2章 国内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1977-1990年)
    2.1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特征分析
        2.1.1 国外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2.1.2 国外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2.2 国内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应用特征
        2.2.1 国内计算机技术发展水平
        2.2.2 国内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情况
        2.2.3 国内相关机构、学术团体与开展的交流活动
        2.2.4 人才培养
    2.3 技术应用水平的综合评价分析
第3章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历史研究
    3.1 内蒙古自治区的地方相关政策、措施的支持
        3.1.1 国家政策引导及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支持推动
        3.1.2 成立计算机技术研究应用的机构与开展交流活动..
        3.1.3 内蒙古计算机技术应用的人才构成及培养途径
    3.2 计算机相关技术的逐步引进与本地化应用
        3.2.1 技术的自主探索与国家支援
        3.2.2 计算机硬件设备的引进
        3.2.3 计算机技术在各领域应用的起步
    3.3 计算机技术在医学领域的应用研究
        3.3.1 辅助医学研究
        3.3.2 辅助临床诊断
        3.3.3 医院管理
        3.3.4 医学情报检索
    3.4 综合评价分析
        3.4.1 内蒙古自治区范围内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与在各领域应用的特征
        3.4.2 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应用计算机技术的总体特征
第4章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的应用影响实例研究
    4.1 关于内蒙古医学院的代表性
    4.2 计算机技术应用于医学研究领域的萌芽时期(1977-1985)
        4.2.1 辅助临床诊断——早期的探索与准备
        4.2.2 辅助医学研究——自主编程探索
    4.3 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医学院应用的起步时期(1986-1990)
        4.3.1 辅助医学研究——软件包的引进与代表性成果的产出
        4.3.2 辅助临床诊断——促进临床诊断水平的不断提高..
        4.3.3 医院管理——效率的提高与工作流程的初步改变..
    4.4 内蒙古医学院在促进计算机技术应用采取的措施
    4.5 综合评价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4)湘西北三线建设的工业遗存解析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历史背景
        1.1.2 时代背景——三线工业地位的提升
        1.1.3 引发新课题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内容和意义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意义
    1.4 研究对象与方法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方法
    1.5 相关概念界定
    1.6 研究框架
2 湘西北三线建设的历程与现存状况
    2.0 建设历程
    2.1 全面铺开建设时期
    2.2 全面发展建设时期
    2.3 建设收尾阶段
    2.4 现状与发展
        2.4.1 三线建设项目
        2.4.2 企业搬迁状况
        2.4.3 旧址保存状态
        2.4.4 利用现状
    2.5 项目选址、产业形态与空间形态分析
        2.5.1 选址与交通方式
        2.5.2 产业分析
        2.5.3 空间分布
    2.6 小结
3 湘西北三线建设的空间布局形态及典型案例分析
    3.1 生产区与生活区分离型布局
        3.1.1 典型案例——国营华峰器材厂
        3.1.2 小结
    3.2 生产区与生活区组团型布局
        3.2.1 典型案例——国营五二机械厂
        3.2.3 小结
    3.3 生产区环绕生活区型布局
        3.3.1 典型案例——湘西仪器仪表总厂
        3.3.2 小结
    3.4 小结
4 湘西北三线建设工业遗存的建筑特征
    4.1 时间属性
        4.1.1 早期建筑
        4.1.2 中期建筑
        4.1.3 晚期建筑
    4.2.建筑风格
        4.2.1 地方传统风格
        4.2.2 早期现代主义风格
    4.3 结构形式
        4.3.1 砖木结构
        4.3.2 砖混结构
        4.3.3 框架结构
        4.3.4 大跨度特殊结构
    4.4 建筑材料
        4.4.1 石材
        4.4.2 砖
        4.4.3 木材
        4.4.4 混凝土
    4.5 特征元素
    4.6 小结
5 湘西北三线工业遗存的价值分析及保护研究
    5.1 湘西北三线建设的价值分析
        5.1.1 历史价值
        5.1.2 经济价值
        5.1.3 科技价值
        5.1.4 美学价值
        5.1.5 精神价值
    5.2 遗存问题分析
        5.2.1 工业建筑被遗弃
        5.2.2 旧址环境活力缺失
        5.2.3 历史风貌破坏
        5.2.4“三线”职工生活现状
    5.3 模式探析与保护策略
        5.3.1 模式探析
        5.3.2 保护策略
    5.4 小结
6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图片来源(网络)
附录 湘西北三线建设部分企业概况与旧址现状

(5)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研究背景概述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 课题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范畴界定
        1.4.1 公共艺术设计的设计范畴
        1.4.2 城市文脉的概念范畴
    1.5 研究创新点
    1.6 论文框架
第二章 城市与文脉
    2.1 城市文脉的形成与承载
        2.1.1 何为“城市文脉”
        2.1.2“城市文脉”之所在
        2.1.3 城市与文脉的伴生关系
        2.1.4 建筑学视阈中的城市文脉
    2.2“城市文脉”之特征
        2.2.1 城市文脉的抽象性与具象性
        2.2.2 城市文脉的历时性与共时性
        2.2.3 城市文脉的稳态性与变异性
        2.2.4 城市文脉的特定性与非共有性
        2.2.5 城市文脉的宏观性与微观性
    2.3 城市文脉的“标志性统领式”文化意义
        2.3.1 城市文脉蕴含了“标志性统领式”文化的因子
        2.3.2“标志性统领式”文化对于城市文脉研究的意义
    2.4 小结
第三章 城市文脉与公共艺术的互生
    3.1 城市文脉与公共艺术的内在关联——公共性思想
        3.1.1 公共性思想的生成
        3.1.2 理性思想与公共性思想的碰撞
        3.1.3 现代社会公共性思想的升华
    3.2 集体记忆: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土壤
        3.2.1 何谓“集体记忆”
        3.2.2 城市文脉的人文历史积淀
        3.2.3 社会转型期文脉的自洽性转变
        3.2.4 标志性统领式的文化内涵
    3.3 以城市文脉为先导的公共艺术创作原则
        3.3.1 公共艺术作品与环境和谐统一的尺度性
        3.3.2 公共艺术作品尊重集体记忆的情感性
        3.3.3 公共艺术作品传承文脉的合理场域性
        3.3.4 公共艺术作品体现互动的功能性
    3.4 小结
第四章 城市文脉语境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4.1 文脉提取:公共艺术设计中城市文脉的提取路径
        4.1.1 城市历史路径
        4.1.2 城市地理路径
        4.1.3 城市民俗路径
    4.2 文脉表达:公共艺术设计中城市文脉信息的表达策略
        4.2.1 城市历史场景再现表达
        4.2.2 城市历史文化符号象征表达
        4.2.3 城市精神隐喻表达
        4.2.4 城市地理文化的间接表达
        4.2.5 城市民俗文化的直接表达
    4.3 基于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设计策略
        4.3.1 公共艺术传播城市文化形象
        4.3.2 公共艺术承载城市记忆
        4.3.3 公共艺术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4.3.4 公共艺术促进社区交流氛围
        4.3.5 公共艺术构建宜居生态环境
        4.3.6 公共艺术提升城市公共设施品质
    4.4 小结
第五章 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表达
    5.1 以城市文脉为先导的公共艺术表达手法
        5.1.1 情景再现与抽象隐喻
        5.1.2 抒情装饰与象征符号
        5.1.3 视觉谑戏与趣味体验
    5.2 不同设计风格引导下的城市文脉艺术化表达
        5.2.1 波普主义风格
        5.2.2 后现代主义风格
        5.2.3 现实主义风格
        5.2.4 抽象表现主义风格
        5.2.5 装置艺术风格
    5.3 小结
第六章 基于城市文脉的公共艺术设计实证研究——以沈阳铁西工业区为例
    6.1 沈阳铁西区城市文脉特征及现状
    6.2 铁西区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实证研究
        6.2.1 铁西工业文化走廊
        6.2.2 铁西重型文化广场及1905创意文化园
        6.2.3 铁西劳动公园
    6.3 小结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与研究略径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路径
    第二节 研究对象及界定
    第三节 本文研究对象的时间、空间范围等相关概念说明
        一、时间界限
        二、“长三角”的含义及其代表性的工业遗产地
        三、近代工业建筑个案描述选择标准
        四、文化遗产学概念
        五、工业建筑与工业建筑遗产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五节 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一、国外工业遗产保护理论与政策
        二、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历程
        三、中国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研究综述
        四、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遗产)专题研究综述
    第六节 创新点及存在问题
        一、创新点
        二、存在问题
第二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的发展背景
    第一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其工业建筑的出现与发展
        一、工业革命开始前英国手工工场建筑(18世纪中期之前)
        二、工业革命初期技术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750—1800年)
        三、动力改革对工业建筑的影响(约1800—1835年)
        四、重工业发展与多种建筑派别流行对工业建筑的双重影响(约1835—1855年)
    第二节 英国工业革命及工业建筑带来的文化变革
    第三节 中国1840年之前工业建筑概况——以长三角地区为例
        一、明清时期长三角地区的手工业发展背景
        二、长三角地区古代工业建筑概况
        三、受西方工业建筑文化影响下的中国早期近代工业建筑
第三章 最具开创性的长三角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上海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外商主导的萌芽时期工业建筑文化(19世纪40年代——90年代)
        一、文化背景
        二、西方工业建筑的引入
    第二节 民族资本快速发展时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4 年—1918 年)
        一、文化背景
        二、仿西式的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华资、外资碰撞高峰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9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战时缓慢发展期的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五节 上海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四章 城镇型工业建遗产—南通磨闸历史工业城镇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以大生纱厂为中心的工业城镇构成
        一、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诞生
        二、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空间布局
    第二节 大生纱厂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大生纱厂工业建筑
    第三节 其他衍生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其他工业建筑
    第四节 南通唐闸历史工业城镇建筑文化综述
第五章 受政治因素主导的南京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南京近代工业萌芽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64——1911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政府主导城市建设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2——1949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南京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综述
第六章 民族资本为主导的无锡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无锡近代工业起步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895 年—1913)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二节 经济繁荣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1914 年—1936 年)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三节 抗日坚挺期的工业建筑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工业建筑
    第四节 无锡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综述
第七章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
    第一节 杭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二节 宁波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三节 镇江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四节 常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五节 嘉兴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六节 苏州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及建筑文化
        一、文化背景
        二、主要工业建筑
    第七节 长三角地区其他城市工业建筑的文化特点综述
第八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时空演变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建筑形态及要素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的造型特征及其演变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技术与结构的演变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避产时间演变分析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萌芽期(1840—1860)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发展期(1860—1895)
        三、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成熟期(1895 — 20世纪10年代)
        四、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蜕变期(20世纪10年代—20世纪40年代)
        五、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停滞和复兴期(1937-1949)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的空间演变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化的发展线路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元素的空间传播
第九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价值研究
    第一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
        一、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移植”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文化“重塑”的过程及内在动力分析
        三、长三角地区工业建筑文化特征演变的内在动力分析
    第二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文化价值
        一、西式建筑中的东方精神——选择的智慧
        二、近代工业建筑是中国近代社会变革的先锋之作
        三、因水而延续的文脉
        四、近代工业建筑空间营造中的文化意蕴
    第三节 与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遗产的比较
        一、中国近代工业建筑发展概况
        二、中国近代其他区域工业建筑文化
        三、长三角地区与华南、华北、西南地区工业建筑文化比较
第十章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保护与利用模式探讨
    第一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造产保护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保护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保护原则探讨
    第二节 基于文化价值研究的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可持续发展利用原则与模式
        一、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现有利用模式与利弊分析
        二、基于文化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探讨
    第三节 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的申遗策略
        一、以唐闸历史工业城镇的遗产价值标准为例
        二、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申遗策略小结
结语
后记
参考文献
附录1 长三角地区十六个(市级)城市近代工业建筑遗产名录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亚洲工业遗产亟待保护
        1.1.2 快速城市化催生大量工业遗存
        1.1.3 遗产保护与城市发展存在矛盾
    1.2 研究综述
        1.2.1 工业遗产的相关研究
        1.2.2 旧直隶工业的相关研究
    1.3 研究意义
        1.3.1 近代史的需要
        1.3.2 城市史及建筑史的需要
        1.3.3 工业遗产保护的需要
    1.4 研究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主要内容
        1.4.3 概念界定
    1.5 研究的方法与结构
        1.5.1 研究方法
        1.5.2 论文结构
    1.6 创新之处与未尽事宜
        1.6.1 创新之处
        1.6.2 未尽事宜
第二章 中国潜在近代工业遗产群
    2.1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历程
        2.1.1 萌芽时期——清末洋务运动时期
        2.1.2 兴盛时期——民族工业发展时期
        2.1.3 衰退时期——工厂内迁时期
    2.2 中国潜在的近代工业遗产群分布
        2.2.1 以上海为中心的长三角工业遗产群
        2.2.2 以沈阳为中心的东北工业遗产群
        2.2.3 以济南为中心的胶东工业遗产群
        2.2.4 以重庆为中心的川西工业遗产群
        2.2.5 以武汉为中心的鄂湘赣工业遗产群
        2.2.6 以广州为中心的粤闽工业遗产群
    2.3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
        2.3.1 发展脉络
        2.3.2 调查方法
        2.3.3 构成分析
        2.3.4 特征分析
    2.4 小结
第三章 器物的引进:军工产业链
    3.1 军火制造——天津机器局
        3.1.1 水运便利促进工业萌芽
        3.1.2 生产设备的引进与输出
        3.1.3 建筑形式与空间布局
    3.2 能源提供——开滦煤矿
        3.2.1 开滦煤矿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2.2 原煤开采技术的发展
    3.3 运输变革——铁路的诞生
        3.3.1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角力
        3.3.2 中国铁路先驱——金达技师
        3.3.3 铁路控制权的争夺
        3.3.4 铁路附属设施
    3.4 建筑材料——启新洋灰公司
        3.4.1 启新公司建造始末
        3.4.2 核心工艺——“二磨一烧”
        3.4.3 绅商集团的代表——周学熙
    3.5 小结
第四章 技术的引进:纺织产业链
    4.1 棉纺准备——棉纺工业
        4.1.1 工艺流程
        4.1.2 案例——恒源纱厂
    4.2 棉纺成品——织布工业
        4.2.1 工艺流程
        4.2.2 案例——天津第三棉纺织厂
    4.3 毛纺准备——毛纺工业
        4.3.1 工艺流程
        4.3.2 案例——东亚毛纺厂
    4.4 毛纺成品——地毯工业
        4.4.1 工艺流程
        4.4.2 案例——仁立毛纺厂
    4.5 锦上添花——印染工业
        4.5.1 工艺流程
        4.5.2 案例——东亚毛纺厂印染部
    4.6 其他纺织工业
    4.7 小结
第五章 技术的创新:化工产业链
    5.1 海盐资源——塘沽盐田
        5.1.1 滩晒技术的应用
        5.1.2 机器设备的分类
    5.2 化工原料——久大精盐
        5.2.1 精盐提纯技术的提高
        5.2.2 精英阶层的崛起
        5.2.3 私人研究团体发轫
    5.3 化工基础——永利碱厂
        5.3.1 历史发展脉络
        5.3.2 厂区空间布局
        5.3.3 制碱技术探索
        5.3.4 工业厂房分类
    5.4 其他化学工业
        5.4.1 制革业
        5.4.2 制皂业
        5.4.3 火柴业
        5.4.4 玻璃业
    5.5 小结
第六章 工业的基础:公用设施
    6.1 水运枢纽的形成
        6.1.1 码头——城市中心南移
        6.1.2 桥梁——海河两岸连结
    6.2 华洋之间的博弈
        6.2.1 天津自来水公司
        6.2.2 济安自来水公司
    6.3 电力设施的引入
        6.3.1 工厂动力提供——发电厂
        6.3.2 公共性的引入——有轨电车
    6.4 金融币制的改革
        6.4.1 新式造币厂诞生
        6.4.2 机器设备与工艺
        6.4.3 造币厂建筑形式
    6.5 小结
第七章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与保护方法
    7.1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价值评价
        7.1.1 历史重要性
        7.1.2 工业设备与技术
        7.1.3 建筑设计与建造技术
        7.1.4 文化与情感认同、精神激励
        7.1.5 推动地方社会发展
        7.1.6 重建、修复及保存状况
        7.1.7 地域产业链、厂区或生产线的完整性
        7.1.8 其他评价因子
    7.2 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1 工业遗产群保护方法
        7.2.2 工业遗产产业链保护方法
        7.2.3 工业遗产点保护方法
    7.3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天津工业大事记
    附录二 天津显着工业列表
    附录三 直隶工业遗产目录
    附录四 机器局生产技术及产品
    附录五 唐山工厂员工于1909年寄给金达的信
    附录六 天津碱厂的生产工艺
    附录七 天津碱厂保护事记
    附录八 其他工业
    附录九 民族工业中的中国工程师
    附录十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国技师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1.1.1 经济社会和区域背景
        1.1.2 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创新及其已有研究
        1.2.2 创新系统、区域创新系统及其已有研究
        1.2.3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及其已有研究
    1.3 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方法
        1.3.3 依据理论
    1.4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形成与演进机理研究
    2.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结构与内涵
        2.1.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基本构架
        2.1.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组织要素
    2.2 基于逻辑斯蒂增长模型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演进机理
        2.2.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演进的稳定性
        2.2.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自组织演进
    2.3 基于演化博弈模型的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演进机理
        2.3.1 非对称演化博弈模型的构建与求解
        2.3.2 演化博弈模型说明与路径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实证分析
    3.1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演进的历史轨迹
        3.1.1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主体关系的历史演变
        3.1.2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建设的重大事件
    3.2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建设现状
        3.2.1 核心创新网络建设及其个案调查
        3.2.2 基础创新网络建设及其相关分析
        3.2.3 外围支撑网络建设及其点评
    3.3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特征呈现
        3.3.1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框架结构特征
        3.3.2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运行特征
    3.4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中的问题
        3.4.1 主体层:格局分散且关联不足
        3.4.2 支撑层:资源不厚且配置失调
        3.4.3 环境层:需求不足而竞争失度
        3.4.4 管理层:供给与公平问题并存
    3.5 本章小结
4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效性评价
    4.1 长株潭重点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绩效评价
        4.1.1 基于数据包络分析的绩效评估指标建构
        4.1.2 不同视域中的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能力评估
    4.2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影响因素分析
        4.2.1 企业及环境的结构方程模型假设
        4.2.2 企业及环境的量表设计与样本分析
        4.2.3 基于SEM模型的实证检验
    4.3 本章小结
5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的创新完善
    5.1 系统完善与创新的战略思路
        5.1.1 指导思想
        5.1.2 基本原则
        5.1.3 战略重点
    5.2 系统完善与创新的路径选择
        5.2.1 可供选择的主要路径
        5.2.2 路径选择的现实可能性
        5.2.3 开放式协同路径及其建构
    5.3 系统完善与创新的机制建设
        5.3.1 促进集群内企业协同创新的动力机制
        5.3.2 政府支持与市场导向相结合的互补机制
        5.3.3 利益与风险共担的产学研战略联盟机制
        5.3.4 跨区域科技研发与应用的协作机制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是基于产业时空的市场主体关系束
        6.1.2 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仍将处于成长期
        6.1.3 开放式协同路径成为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的首选
        6.1.4 关键机制建设是推进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的核心
    6.2 创新点
    6.3 展望
        6.3.1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的量化评价
        6.3.2 产业集群创新系统发展的决策研究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9)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一) 选题缘起
        (二) 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分析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三) 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一) 本课题的研究重点
        (二) 本课题的研究难点
        (三) 本课题的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外民俗文化变迁
    第一节 史无前例的现代化“城长”
        一、城市化
        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现状
        三、文化对城市化的意义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的“文化孤岛”——城中村
        一、城市化过快的产物“城中村”
        二、“城中村”的文化特质
        三、城中村改造的三种阶段
        四、城中村不同阶段的文化差异
    第三节 城市化背景下的民俗变迁
        一、国外城市化发展中的民俗文化变迁及保护——以美国为例
        二、国内城市化进程中的民俗文化变迁及保护
        三、生产性保护与保护性开发的提出
第二章 舞龙:变迁的传统民俗
    第一节 中国舞龙的文化变迁
        一、从官方向民间的主体变迁
        二、从单一向多样的形态变迁
        三、从娱神向娱人的功能变迁
    第二节 武汉高龙的文化习俗
        一、武汉高龙
        二、高龙的基本特征
第三章 都市的村庄与迷茫的传统
    第一节 陈家湾:一个等待改造的“城中村”
        一、陈家湾初印象
        二、陈家湾的地理空间
        三、陈家湾的历史
        四、陈家湾的经济
        五、陈家湾的社会群体
    第二节 陈家湾的舞高龙
        一、陈家湾的高龙
        二、陈家湾高龙的形态
        三、陈家湾舞高龙的仪式
        四、陈家湾舞高龙的文化特点
    第三节 遗留的村庄与延续的传统
        一、“城中村”为城市保留了民俗传统
        二、传统民俗是“城中村”的文化根脉
        三、“城中村”陈家湾的民俗困境
第四章 消失的村落与坚守的传统
    第一节 李家堤:一个改造中的“城中村”
        一、走进李家堤
        二、李家堤的地理空间
        三、李家堤的历史源流
        四、李家堤的经济特色
        五、李家堤的社会群体
    第二节 李家堤的舞高龙
        一、李家堤的高龙
        二、李家堤高龙的形态
        三、李家堤舞高龙的仪式
        四、李家堤舞高龙的文化特色
    第三节 城中村改造与民俗的裂变
        一、“城中村”改造引发民俗变迁
        二、“城中村”改造与民俗文化保护
        三、李家堤的困惑
第五章 城市新社区与民俗新形态
    第一节 江欣苑:一个村改社的典范
        一、走进江欣苑
        二、江欣苑的地理空间
        三、江欣苑的社区经济
        四、江欣苑的社会群体
    第二节 江欣苑社区的舞高龙
        一、江欣苑社区的高龙
        二、江欣苑社区的高龙形态
        三、江欣苑社区舞高龙仪式
        四、江欣苑社区舞高龙文化特色
    第三节 现代城市社区与传统乡村民俗
        一、文化是城市社区建设之本
        二、传统民俗是城市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城市社区建设中的“江欣苑”经验
第六章 未来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路径研究
    第一节 传统民俗文化三种发展态势分析
        一、乡村社区的文化特殊性
        二、三个案例社区民俗文化影响因素比较
        三、三个案例社区民俗文化态势图
    第二节 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路径研究
        一、提升政府机构的文化建设执行力
        二、重视非政府组织的协调作用
        三、注重民俗文化主体意识的培养
        四、正确对待民俗文化变迁中的保护与开发关系
        五、加强民俗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融合
        六、民俗文化与社区建设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附录
    一、“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商户卷)
    二、“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居民卷)
    三、“武汉市卓刀泉街城市文化发展”调查问卷(租户卷)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10)归侨侨眷和华侨权益保护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二、当前学术研究现状
    三、论文的研究思路和论点
    四、论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三侨”的涵义及其国内权益保护
    一、归侨、侨眷、华侨的界定
    二、权益保障的主要内容
    三、权益保障的主要原则
第三章 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
    一、黑龙江省侨史的演化
    二、黑龙江省“三侨”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三、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工作现状
第四章 黑龙江“三侨”权益保护工作的不足
    一、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法律法规亟待完善
    二、华侨权益保障缺乏法律依据
    三、权益保障政策效率低、指导性差
    四、侨务管理机构的功能不足
第五章 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对侨务工作战略性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
    二、对侨情动态掌握有限
    三、对资源管理和利用效率低
    四、权益保护体制和机制不健全不科学
第六章 黑龙江省“三侨”权益保护工作的法律机制构建
    一、“三侨”权益保护的地方经验借鉴
    二、重视“三侨”权益保障工作的重要意义
    三、加快归侨、侨眷权益保障法规政策制度建设
    四、创新华侨权益保护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后记

四、江滨机械厂提高科技人员待遇(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的对策研究 ——以南昌市工业遗产为例[D]. 徐文俊. 南昌大学, 2020(03)
  • [2]国民政府兵工署第五十工厂研究(1935-1945)[D]. 郝元青. 西南大学, 2020(07)
  • [3]计算机技术在内蒙古自治区医学领域的应用及影响研究(1977-1990) ——以内蒙古医学院为例[D]. 宁鹏飞.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9(07)
  • [4]湘西北三线建设的工业遗存解析及保护研究[D]. 刘袁芳. 华中科技大学, 2017(07)
  • [5]城市文脉保护视野下的公共艺术设计研究[D]. 高雨辰. 天津大学, 2016(11)
  • [6]长三角地区近代工业建筑遗产文化研究[D]. 于晓磊. 南京大学, 2015(01)
  • [7]以天津为中心的旧直隶工业遗产群研究[D]. 闫觅. 天津大学, 2015(08)
  • [8]长株潭产业集群创新系统研究[D]. 姜江. 中南大学, 2013(12)
  • [9]城市化进程中民俗文化变迁研究 ——以武汉市舞高龙习俗为例[D]. 王燕妮.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6)
  • [10]归侨侨眷和华侨权益保护研究 ——以黑龙江省为例[D]. 王少霞. 吉林大学, 2011(05)

标签:;  ;  ;  ;  ;  

江滨机械厂提高科技人员待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