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握特点 突出个性——重庆市沙坪坝区老人活动中心设计构思(论文文献综述)
杨依雯[1](2021)在《“幼有所育”实现路径探究 ——基于对重庆市H社区儿童之家成长历程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王文鑫[2](2021)在《重庆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
高青[3](2021)在《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何禹珩[4](2021)在《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现当代版画史研究叙事中,“四川版画”作为一种群体艺术现象或是“画派”“流派”已成为既成概念。然而这一概念仍有很多模糊之处,本文将它的成型发展过程限定于其发展最为蓬勃也构成了今日认知的代表性面貌的“十七年”时期以便进行阶段性的溯源和讨论。在对这一段史实的梳理中,“四川美协”与之紧密的关联与所起的重要作用无法忽视,这也点出了“十七年”时期美术创作中所蕴含的组织化、集体化、体制化等问题。本文从四川版画与四川美协之所以紧密相关的历史脉络谈起,首先回顾了新兴木刻运动中的“组织”传统、版画在新中国成立后新时期中的处境以及四川美协这一机构的来龙去脉。当四川美协开始发挥时代赋予它的责任时,版画由于各方面原因成为了“排头兵”,这直接催生了四川版画的兴起。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中,艺术家们参与构建组织了集体并需要首先作为集体的一份子作出自己的贡献,而在这种集体组织的氛围里艺术家们也各自探索出了有共性也有个性的创作面貌,最终构成了今日所见之四川版画的基本面貌。四川版画这种地域性的发展并非特例,“十七年”时期的版画发展由点成面,成为了版画史中的一个重要篇章。本文通过对四川版画及其核心组织者四川美协脉络的历时性过程的探寻以及对横向共时性的观照,意在深化对这一中国现代美术发展重大转折时期所呈现的艺术景观及文化生产方式等问题的理解。
陈欣[5](2020)在《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全民阅读活动发展以及公共文化服务改革纵深推进,全国城市阅读空间在各地萌芽并蓬勃发展。重庆市作为全国经济发展靠前、文化建设显示成效的城市,在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方面也有所探索,并且在全市范围推进中。本文面向这一趋势,采用文献调研法、实地调查法、调查问卷法等调研方法,在对城市阅读空间概念及其相关理论进行叙述的基础上,对重庆市涌现的城市阅读空间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全文首先对城市阅读空间进行了概念、功能、服务等方面的界定,对其分类进行了梳理,进行了较全面的阐述;然后,按照主城区与非主城区对重庆市现有对外运营的城市阅读空间,选取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三家城市阅读空间进行实例分析,发现本市城市阅读空间体系不甚完善,亟需加强人员配备、设施配套和资金投入等问题;与此同时,通过实地考察、问卷调查等方法得到的情况,介绍了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的建设背景、环境设计、规模与特点、运行及建设力量等情况,也总结了问题与不足,并且从资金投入、区域分布和服务规范等角度提出了建议。
戴妍[6](2019)在《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文中提出我国以“车本位”的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导致职住的不平衡,城市道路空间机动车的拥堵,城市步行环境的恶化等问题。对城市步行功能空间规划的不重视是诱发城市道路空间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而鼓励步行行为能够有效的缓解这些问题。本次文章注重发掘步行活动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研究城市步行空间物质形态和精神文化对步行行为的影响,从而为更好的提高城市步行空间规划设计提供有效的建议,从而为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首先,本次研究选取步行行为活动作为问题研究的出发点,根据不同的行为活动特征表现,归纳总结出通行与通勤步行活动、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关交往步行活动、精神文化追求步行活动三大类。以此发掘每种类型的步行行为活动的需求特征,即对步行路径的便捷度需求、步行空间环境的适宜度需求、步行空间文化情感满意度需求,以需求为导向确立步行空间活动研究在路径便捷度、空间适宜度、情感满意度三个层面的研究方向目标。其次,作为承载步行行为活动发生的户外空间,如何判定步行空间是否适宜行为活动的发生。这里引入“绩效”的研究理念探究步行空间的活动效果,为城市步行空间规划研究思路提供依据。根据行为活动特征和需求,归纳总结出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的三个切入点,即路径便捷度绩效、空间适宜度绩效、情感满意度绩效。以重庆市沙坪坝和南岸板块为研究范围并进行实地调查研究,运用前文的三个层面的影响因子进行定性和定量的指标描述分析。主要的分析方法采用GIS空间分析、皮尔森相关分析以及李克特量表满意度分析方法度量研究区域每个影响因素的指标特点。包括路径便捷度层面的道路网络规划、交通站点布置、功能兴趣点POI因素;空间适宜度层面的植物绿化、界面密度、街区尺度因素;情感满意度层面的宜读感、归属感、愉悦感因素。在此基础上进行步行空间的活动绩效研究评定,通过计算和调研获取的数据,来衡量两个片区步行行为活动绩效的大小。其中路径便捷度绩效以步行最小抗阻的可达性指标来衡量,空间适宜度以人群活动的热力值密度指标结合步行活动的时间和种类特征来衡量,以及感知上的情感体验满意度指标来评定步行空间中步行活动的绩效。最后,利用研究结果,制定步行空间规划策略,完善城市形态的研究途径和城市步行设计的研究方法,并且对上述分析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其不足和待完善之处,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为实际的步行空间规划奠定了良好的理论基础。
余萍[7](2019)在《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文中提出少年违法犯罪,已成为一个世界性的严重社会问题,许多国家或地区开展了这一问题的研究,并建构了独立的少年法体系,我国台湾地区就是一个典型。我国大陆地区少年违法犯罪日益严重,但却一直没有建构独立的少年法体系,整个少年司法制度依托与成人刑法体系,少年司法处遇以刑事处罚为主,先前适用的未成人收容教养、工读学校由于历史原因,处于萎缩、适用率极低的尴尬局面,因此,我国大陆地区少年司法处遇缺乏早期干预、以及后期追踪辅导,未形成一体化的罪错未成年人矫正体系。台湾地区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大陆地区存有一脉相承的道德传统、人文风俗、家庭观念,虽法律是治理国家的工具,但法律又根植于民族历史、社会传统、道德规范,相近成分的社会因素土壤必然适应同类法律植物的生长,剖析台湾地区少年刑事政策,借鉴台湾地区的“少年事件处理法”的运行机制无疑是我国大陆地区建立与完善少年司法的一条可靠捷径。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制定,标志着少年法体系脱离了成人刑法体系的束缚,逐渐形成了以“少年事件处理法”为中心圆点,并以“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儿童及少年性交易防制条件”等一系列的少年福利性质的法为支撑,共同形成以“保护主义优先”“儿童最大利益为根本”的独立少年法体系。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从制定到其后多次修改,无不契合了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化。少年刑事政策是反应国家或地区预防少年犯罪的一面镜子,它客观回应了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对于社会防卫的诉求,提出一系列针对防止少年犯罪的手段与策略。世界少年刑事政策在经过报应―惩罚性、保护―矫正性阶段之发展,到现在的保护―惩罚二元之刑事政策的摇摆,而台湾地区仍保持保护-矫正之少年刑事政策,并朝着少年福利保护方向发展,又出于保护双向原则的考虑,也加强对少年被害人的保护。“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初衷,始终围绕着着解救陷入囫囵的少年,避免其受到非人道、残酷的刑罚,以及预防少年犯罪这两个终极目标而进行。为此,“少年事件处理法”将适用对象扩展为触法少年、触法儿童、虞犯少年。当然,由于虞犯少年在适用范围、存在的正当性、管控的适度、价值取舍等方面,均受到少年刑事政策的影响,为此,其处遇引发了少年法学界以及司法部门的争议,特别以逃学逃家少年处遇的争议尤甚,到底是纳入儿童福利保护中去还是继续保留在少年司法管辖之内?而我国大陆地区以传统刑罚观念为主,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低龄未成年人与虞犯少年被排除在司法管辖之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以及相关的未成年人法律规定,对于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未成年人的管教责任主要在于家庭、其次在于政府的收容教养机构,但这部分未成年人家庭教育本身存在诸多问题,且收容教养处分的适用率极低,因此,低龄触法未成年人的矫正基本处于空白,所以,建议将低龄触法未成年人纳入司法管辖。其次,严重不良行为已被证明是少年犯罪行为产生的根源之一,治疗少年犯罪的最根本措施为提前预防,因此,对于严重不良行为的少年应采取提前预防。我国台湾地区少年法院的设立初衷是为了保障少年健全之自我成长,调整其成长环境,并矫治其性格。少年法院在少年事件处理中占主导地位。检察机关通过不起诉决定的提起,表明其具有协力保护少年的权力。少年警察队处于处理少年非行事件的第一线,具有前沿预防的职责。纵观我国少年司法组织存在资源有限、力量不足、独立性不够、配套体系不健全等问题。在借鉴台湾地区少年司法机构建设的经验上,我国大陆应当以少年审判组织建设为抓手,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建设的推动作用,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警务中心建设,整体谋划未成年人司法队伍建设。“少年事件处理法”规定对罪错少年采用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之二元处遇机制,并以保护处分为主,刑事处分为辅。保护处分从弱到强的严厉程度排序为训诫、训诫并予以假日生活辅导、保护管束、安置辅导、感化教育。对于罪错少年处分之决定不能只评价“非行”,而应主要评价“需保护性”因素。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之抉择在于权衡犯罪少年有责性后,再归于“需保护性”因素的评价。由于,我国大陆对犯罪少年只存在单一刑事处分机制,其弊病显而易见,有必要增设保护处分。设立保护处分应尽量限缩拘禁性措施的适用,扩展社区型矫治措施的运用,并建立分级干预机制和多元化保护处分措施,实现对罪错少年教育矫治措施的无缝衔接。“少年事件处理法”为了保护罪错少年的最佳利益,制定了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诉讼规则的特别程序:全案移送、审前调查、先议权、审理、观护、逆移送制度。在少年事件审理过程中,少年法院对于被审理的少年采取急速辅导、交付观察等保护措施。对比台湾地区的少年审前调查制度,我国大陆地区也规定了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但调查主体混乱问题一直存在,建议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要由检察院设立专岗专人负责。“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多次修订为少年司法福利化奠定了法制基础,同时,具有社会法与权益保障等特点的儿童及少年福利、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制定,无疑为预防少年犯罪提供了有力的社会福利支持。此外,被害人保护制度的完善,弱化了保护罪错少年与保障被害人权益之间的矛盾,平衡了由少年司法制度与防卫社会之间所产生的价值取向差异。由于我国大陆地区未建立独立未成年人法体系,调整未成年人罪错行为仍沿用普通刑事法律制度,但其理念与“保护优先主义”未成年人司法制度相冲突,造成我国未成年人刑事政策“教育为主,惩罚为辅”不能落实。具体梳理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未成年人刑法法律制度存在未成年人刑事责任年龄设定弹性有余、未成年人刑罚结构和种类设置的不适宜等问题;未成年人治安法律制度存在触法行为犯罪化、处遇程序简单化、矫治手段单一化等问题;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存在对办案人员专业化的要求无实质意义、附条件不起诉制度预设功能过于单一、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阶段中的保护矫正措施缺失等问题;未成年人刑事处罚执行法律制度存在对未成年犯的特殊保护规定过于原则化、未成年犯的教育矫正规定不足、未成年犯奖惩制度缺失;以“未成年人”命名的专门法存在不良行为设置不科学、罚则不足、预防再犯罪措施缺失、政府保护组织机构缺位、家庭、学校、社会保护不到位、强制通报缺失、强制力不足,法条规定过于模糊、空洞、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因此,通过对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制定的价值取向、原则、运行机制等进行系统梳理与借鉴,提出我国大陆地区应当制定一部独立的调整罪错少年行为的法律,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切入:第一,该法核心在于体现未成人最佳利益,围绕该核心,重点调整不适宜未成年人成长环境。第二,该法重点在于设立分层次未成年人二元处遇机制,设置少年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第三,该法保障在于建立观护制度,明确相关人员的观护职责。第四,该法目标在于层级化预防模式建立,形成以家庭教育为重心,社会力量为支撑,司法机关为最后防线的预防体系。
舒莺[8](2016)在《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城市发展有其自身规律,是一个自然产生、发展、壮大的历史过程。城市在自然环境中产生,其发展与社会生产力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城市的扩张实质是农业人口向城市集聚、农业用地按相应规模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位处西南的山地城市重庆,从中央王朝的边陲小城逐渐成为长江上游核心城市和国家战略布局中影响社会经济均衡发展与政治稳定的重要城市,自诞生之初就深受长江水岸与山地自然环境影响。流域内各城市在具体的城市选址、范围拓展、空间布局乃至经济地位、社会分工、文化进步等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共性,同时又由于地理环境与历史条件的差别而独具特色。为此,本文选取具有二千多发展历史的重庆主城区作为代表性的扩展变迁分析样本加以研究。本文以重庆城市历史发展时间为依据,把主城空间拓展模式按时间进程分为五个阶段:先秦时代城市起源期、沿江拓展的传统山地城市期、跨江拓展的商业城市发展期、分散扩张的战时首都建设期和组团拓展的都会城市期。从研究本体——主城产生、拓展过程出发,针对各时期的扩张特点,结合自然地理环境,追溯政治经济文化地理影响,综合分析各种环境影响因素,进而对其演变规律加以分析,剖析城市形成发展过程中自然与社会综合环境机制的影响及其表现,最后对当代重庆城市建设持续规模扩张与拓展的方式再加以探讨。古代重庆地区所处的川东平行岭谷是孕育早期社会文明的物质基础,沿长江及其支流诞生了巴人族群及其城邦。巴人聚居和城市文明的形成过程非常缓慢,脉络并不十分清晰。考古与史料记载表明巴国在长期征伐中出于军事防御目的,依靠自然地理环境据险自守,建立早期城市作为散点定居的聚合,成为后世城市空间拓展的策源地。在巴人江州城市基础上,主城半岛经历了秦汉到明代中央王朝管辖下的四次大规模筑城,再经清代数次补筑,塑造出了独特的山水城市轮廓。从拓展方向上看,主城在渝中半岛沿两江拓展,最初主要在嘉陵江、长江散点布局,城市修筑在地形优势更为突出的长江北岸,此后逐渐从长江沿岸扩展到越过大梁子,延伸到嘉陵江,最终形成九开八闭环江而成的上下半城。这个时期军事防御一直是古重庆城修筑、拓展的主要动力,张仪与戴鼑筑城巩固政权、维护稳定和宣扬王权在城墙构筑中体现尤为明显,三国时期李严与宋代彭大雅修筑城市则是出于更加直接迫切的军事防御目的。与之相映照的是,隋唐到宋之间近千年间,渝州主城未见大兴土木,主要源自渝州军事优势地位下降,不具备迫切的防御需要,所以城市空间不见拓展。这一时期,主城拓展的方式主要是沿江发展。近代重庆城市拓展的动力不再是政治军事防御,商业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了城市跨江扩张。封闭的城门城墙与狭隘的旧城空间、艰难的山地交通限制了社会经济发展,从清末开埠通商到军政时期的九年市政建设,逐渐繁荣的码头经济推动半岛之外的江北、南岸城区发展,城市开始出现板块结构。同时,西方技术与生活观念、文化教育理念进入重庆,军政时期的管辖使重庆城市的发展进一步走上正轨。拆除城门、整治街道、修建公路码头、兴建近代邮政、电灯、自来水工程等公用设施使传统时代的旧城内部结构逐渐被改变。近代交通技术使渝中半岛新旧城区、南北江岸核心区域得到开发。近代重庆城市突变时间不长,但五十多年的时间却对传统城市产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具有二千多年发展历史的古城沿江扩展的自然模式在近代商业社会背景下被打破,人为规划对自然山地环境的自主掌握,随着技术水平的提升得到实现,跨江发展是这个时期的主要特征。抗战时期是重庆城市从近代化走向现代化最关键的时期。八年多的陪都时期重庆城市范围得到急速扩张,同时促进了城市在两江四岸的深入发展,是重庆从半岛为中心的小城市走向大型都会城市的开始。日寇大轰炸对旧城区带来了严重破坏,但客观上为老城区的街区重构提供了重建机会。出于战时安全防御需要的消防安全、火巷构造、街区拓宽等工作对旧城街区的重塑起到了重要作用。作为国家战略防御政治经济需要的战时迁建极大的改变了重庆的经济性质和结构,同时对重庆空间范围的扩张和整体建设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开启了重庆乡村扩展和城市化新模式,近远郊区各具特色的新街区与新片区中心形成,在两江四岸地区更为广阔的空间中散点拓展,奠定了建国后重庆城市建设的空间与物质基础。现当代重庆城市在社会政治经济环境因素的强大作用推动下,城市规模大幅度扩张。城市空间功能布局在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的压力与动力下大调整,从“梅花点状”散点分布到“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空间格局的最终成形与“二环时代”的来临,政策决定、经济推动,文化影响,分别在建国后几个重要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主城半岛独荣成为跨越两江的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直辖后高速发展的经济推动城区再度扩张,山水阻隔的封闭状态不复存在。城市核心区和周边地区都获得了爆发式增长,市内外联通交流变得方便快捷,越来越强大的社会需求与现代技术还在不断的改变传统的自然环境。重庆从山水城市变为高楼城市,众多现代桥梁、隧道交通贯通江水、山地,成为重庆新的城市景观。当代重庆正逢“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实施,城市继续保持着快速规模扩张,主城的概念正在产生新的政治经济含义。宜居城市和新型城镇化建设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关键词,同时就对尊重自然环境、尊重历史传统和地方文化提出了要求。未来城市的扩张需要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前提下,对有限的城市土地资源、自然环境和城市文化采取具有保护性和前瞻性的拓展规划。
吴岩[9](2015)在《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人口老龄化引发了社区研究的“适老化”转向。由于我国于2000年才步入老龄化社会、出台相关政策支持“社区养老”,且此时上海、北京等地区是国内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地区,因此国内建筑学界关于社区的“适老化”研究不过十余年,并以介绍国外相关建设理论、经验,或以上海、北京等老龄化发展程度高的城市为蓝本进行社区适老化研究为主。然而,2010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重庆地区老龄化发展水平已位居全国首位,且有进一步加深的趋势,受独特的地形、气候、文化等地域条件和较低的经济发展水平影响,直接复制国外及北京、上海等经济发达地区的相关理论及建设经验,存在着水土不服。因此,有必要加强对重庆地区的社区适老化研究。与常规意义的纯粹的城市不同,重庆具有“大城市带大农村”的独特性,且地形条件的复杂性、城市化发展引起的快速建设等因素,使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化建设急需相关理论指导。从2000年至今国内的研究状况看,现有社区适老化的研究内容多集中在社区规划与设计模式、社区照顾护理设施、住宅等方面的适老化研究之上,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适老化研究关注度不够。因此,本文主要针对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展开研究。“适老”需先“知老”。由于完全丧失自理能力的老年人生活重心逐渐转移到疾病治疗、临终关怀之上,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依赖度不大,因此本研究将具有完全自理能力或经过一定辅助就能使用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老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从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使用看,这些老年群体具有比较广泛的代表性,它包含了除丧失日常生活能力老年人以外的所有不同老化程度、不同健康状况和生活状态的老年人。由于这些老年群体存在一定的行为差异,例如老化程度高的老人、患病老人、体弱老人、残疾老人等更关注康体康复、社会交往等内容,而老化程度低的健康老人则更倾向于照顾孙辈、与儿童一起活动,因此,满足这些群体不同行为需求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就可以被认为是“适老”的公共空间环境,从这个意义上看,“适老”具有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能够被多样性、差异化老年群体内部“共享”的含义。另一方面,从当前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看,或强调进行无障碍设计、或强调进行适老化设计,忽视了在同一社区居住、同样需要使用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非老年体弱者、体残者、体病者等群体的使用需求,尽管这些群体在具体使用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过程与老年群体相比还有一定差异,但由于老龄化是慢性疾病罹患率升高、残疾发生率升高的主要驱动力,部分老年人同时也兼具残疾人、病人等多重特点,那么,能满足这些老年人使用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往往也能够较容易的兼容非老年的体弱、体残、体病等群体的使用,从这个层面看,“适老”还具有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能够被有类似特征的非老年群体所“共享”的含义,即“适老”而不“唯老”。因此,本文从上述两个方面出发,通过对老年群体进行细分,选择具有多样性、差异性、代表性和兼容性的老年群体作为研究对象,对其日常活动和空间需求进行研究,并结合重庆地域特点,对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发展背景、要求及特点、发展模型及设计策略等进行归纳总结,旨在增强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适应性”与“共享性”,并指导实践。研究发现,地域条件使得重庆老年群体的日常活动与空间环境具有一定的互构关系并呈现出“紧凑性”,随老化程度和生活状态不同,重庆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又呈现出层次性和多样性的特征;在空间需求方面,老化程度较低的老年人由于其生活内容较为丰富,空间需求以“增加包容性”为主,而老化程度高的老年人、残疾老人、患病及体弱老人由于其身体健康原因,空间需求以“提高协助性”为主;从当前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实际建设与使用评价看,山地城市用地的缺乏与地形条件的复杂,使得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中存在着空间结构无序、形态失控的现象,功能和日常管理运行也由于缺乏对老年人的深入研究而存在欠缺,导致使用者在安全性、舒适性、适用性等方面评价较低。基于此,本研究结合重庆地域条件,架构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发展模型,认为应形成以室内外空间相结合、步行联系为连接的立体紧凑空间网络,并结合案例分析从空间结构、功能、形态、运营管理的角度提出设计策略,认为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空间结构应从地形出发进行紧凑性布局,并增强节点的邻近性;功能则应提倡多功能混合,并增强其包容性与协助性;形态方面则强调完善对室内外活动空间的层次性配置,并利用地形和气候特点形成室内外联动的公共空间环境系统,同时改善舒适性与安全性;运营管理方面则强调促进建设模式的灵活性与经济性,并增强设计与使用过程的互动性、促进使用者意志的表达。
刘晶晶[10](2015)在《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重庆特殊的自然及人文环境造就了吊脚楼这种独特的山地建筑的产生、运用与发展,它作为一种典型的重庆民居,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方式和地方习俗。重庆山多地少,吊脚楼依山就势,因地制宜,利用木条竹方局部架空建造,显示出极强的适应性与生命力。当前,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重庆吊脚楼正发生着巨大的变迁,然而,人们对这种分布广泛、形式多样、规模小巧的建筑形式的研究还关注不够、剖析不深。因此,对重庆吊脚楼所彰显的地域特征及其建筑文化进行深入解读,揭示其对环境的适应性、存在的合理性及潜在发展的可能性,思考其未来的走向,并使之作为一种强有力的地方建筑文化基因延续下来,在目前山地生态环境日趋被破坏、地域建筑文化逐渐消失的大潮中显得极为紧迫。论文主要对近代以来重庆城区和部分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进行研究,以其历史发展为脉络,将其生成环境和形成原因作为切入点,对重庆吊脚楼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空间形态及群组特征展开深入剖析,并进一步扩展到环境景观探讨。另外,针对其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从其建筑理念、核心价值以及发展潜能入手,对其建筑文化的现代重构进行研究,试图找到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理念有效的保护和发展途径,为其现代传承和建筑创作提供理论和实践上有益的参考。本研究在对重庆吊脚楼历史文化、空间形态、理念价值及面临现状深入发掘的基础上,力求使其与当代建设相结合而进行时代传承和延续,内容主要包括:1、对重庆吊脚楼生成环境和发展过程进行分析,重点讨论了它的气候、地理、民族、社会、经济等背景。结合重庆城区及部分场镇发展的历史,对重庆吊脚楼的起源与发展进行详尽梳理,将传统重庆吊脚楼的演变过程概括提炼为“起源—发展—高潮—式微”几个阶段,并对重大历史事件对其影响进行耙梳与阐明,提出它的出现、发展,以及式微都是经过长期的环境适应和历史选择的结果。2、按地域分布及类型特点对重庆吊脚楼进行剖析,通过对干栏与吊脚楼的梳理,对重庆吊脚楼这一重要类型的分布范围进行探讨。将我国吊脚楼地区与民族分布通过文化分区的方式展现,并提出不同吊脚楼之间是否有文化渊源,是否有共同的文化中心等议题。继而诠释吊脚楼类型特点,引入建筑类型学对重庆吊脚楼进行类型诠释,并通过不同的分类方式来呈现其建筑类型特征。3、对重庆吊脚楼空间形态及群组环境景观进行研究,通过其不拘一格、自由多变、价格低廉、结构简单、技术易于掌握等方面的阐释,对其单体平面形制、空间利用、建筑营构及形态特征逐步讨论。紧承上文在群体空间方面,重点对城区吊脚楼群组形成的“多维簇群”空间形态及场镇吊脚楼形成的沿河线型群组空间形态进行分析,并阐明其群组空间构成;最后进一步对其与所处场地环境的关系,以及连绵延续、重屋累居、俯仰和谐的景观形象展开讨论。4、依次总结吊脚这一山地建筑策略的生态性、经济性及山地适应性等特征,这些特征的详细阐述正说明了其核心价值、空间本质及发展潜能。从当下重庆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趋于消逝的现状出发,思考其建筑文化重构,结合国内外典型案例的深入解读与细致剖析,延伸至类型、地型和建造三方面的探讨。理论层面提出其类型学传承的新吊脚楼构筑模式及现存吊脚楼保护模式,实践层面则总结传承延续的不同层次及多种可能性,特别是针对吊脚楼以小尺度的方式将建筑与地形加以结合、适应力极强的特点,思考如何将吊脚理念落实于现代建筑创作,并提出技术材料、社会管理等方面革新。
二、把握特点 突出个性——重庆市沙坪坝区老人活动中心设计构思(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把握特点 突出个性——重庆市沙坪坝区老人活动中心设计构思(论文提纲范文)
(4)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鲜明而模糊的四川版画 |
二、本文研究意义、视角及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第一章 统一战线:四川版画与美协的历史前缘 |
第一节 组织的渊源与新生 |
第二节 “绘画可以代替木刻”? |
第三节 从“美术组”到“美协”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一个部队:四川版画的组织与生成 |
第一节 队伍的凝结 |
第二节 抓品种,求发展 |
第三节 四川美协版画创作氛围的兴起 |
第四节 作为集体的创作 |
第五节 作为组织的工作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从巴蜀到高原:群体中的艺术家与创作 |
第一节 等待“时间开始”:革命观与集体观的塑造 |
第二节 山乡巨变:艺术家对川渝本土的观照 |
第三节 雪山红日:对藏族的认识与塑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时发生:“十七年”版画新格局的形成 |
第一节 征服荒原:北大荒版画的兴起 |
第二节 江南神韵:江苏水印木刻的衍生 |
第三节 历史的小结:“三大画派”的确认与缘由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语:从哪里来,到哪里去 |
第一节 新时期四川版画的延续与实践 |
第二节 四川版画“传统”之思 |
附录一 1954 年-1966 年重庆地区部分美术作品展览 |
附录二 本文参考四川美协成员部分采访索引及其加达瓦访谈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图书革命”与联合国的阅读推广活动 |
1.1.2 重庆市号召“山城处处有书香” |
1.1.3 重庆市大力建设城市阅读空间,促进书香重庆建设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思路和内容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内容和框架 |
1.5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
1.5.1 研究方法 |
1.5.2 创新点 |
2 城市阅读空间的相关概念 |
2.1 城市阅读空间的概念和涵义 |
2.2 阅读空间基本类型 |
2.3 城市阅读空间的功能 |
2.4 城市阅读空间发展特点 |
3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调查与研究 |
3.1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调查设计 |
3.1.1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调查对象 |
3.1.2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调查方法 |
3.1.3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调查内容 |
3.2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情况 |
3.2.1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背景 |
3.2.2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思路 |
3.2.3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模式 |
3.2.4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主体 |
3.2.5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空间布局 |
3.2.6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服务情况 |
3.3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典型案例分析 |
3.3.1 渝中区“幸福书屋-24h阅读空间”案例分析 |
3.3.2 渝中区“火锅筷子”微型阅读舱案例分析 |
3.3.3 江北区“第二书房”案例分析 |
4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存在的问题 |
4.1 人才机制待完善 |
4.2 硬件配备和空间设置有待完善 |
4.3 数量有限,分布不均,空间配套不完善 |
4.4 资金支持乏力 |
4.5 管理模式未标准化,服务欠缺规范性 |
5 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发展策略 |
5.1 配备专业人员和志愿者并重 |
5.2 完善相关配套和空间设置 |
5.2.1 选址要准确 |
5.2.2 建设规模 |
5.2.3 内部功能配置 |
5.2.4 内部环境优化 |
5.2.5 外部形象设置 |
5.3 各界发力促进城市阅读空间“百花齐放” |
5.4 引导各界参与建设,设立专项资金 |
5.5 优化运作方式,规范服务标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6)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国家“目标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发展的新机遇 |
1.1.2 地区“问题导向”层面——城市步行空间存在的严峻问题 |
1.1.3 专业“需求导向”层面——步行空间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
1.2 相关概念解析 |
1.2.1 步行空间的概念内涵 |
1.2.2 步行行为活动解析 |
1.2.3 步行活动的绩效解释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 |
1.3.1 相关理论研究 |
1.3.2 相关实践研究 |
1.3.3 研究启示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内容 |
1.5.3 研究框架 |
2 步行行为活动视角研究 |
2.1 步行行为活动特征分析 |
2.1.1 步行活动的出行目的 |
2.1.2 步行活动的出行距离 |
2.1.3 步行活动的出行时间 |
2.1.4 步行活动的出行频率 |
2.2 步行行为活动需求分析 |
2.2.1 对出行路径的便捷性需求 |
2.2.2 对出行环境的舒适性需求 |
2.2.3 对出行场所的情感性需求 |
2.3 步行行为活动发展目标 |
2.3.1 路径便捷性层面:适宜公交导向与慢行 |
2.3.2 空间适宜性层面:容纳多种活动与功能 |
2.3.3 情感满意度层面:营造各自情感与个性 |
2.4 小结 |
3 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影响因素 |
3.1 绩效理论的来源 |
3.2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因素 |
3.2.1 路径便捷度绩效 |
3.2.2 空间适宜度绩效 |
3.2.3 情感满意度绩效 |
3.3 研究步行空间绩效研究的总思路 |
3.4 本章小结 |
4 影响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要素度量 |
4.1 研究现状概况 |
4.1.1 重庆市主城区风貌特色 |
4.1.2 研究区域概况 |
4.1.3 研究区域步行空间特征 |
4.2 数据获取和分析方法 |
4.2.1 研究依据 |
4.2.2 数据分析方法 |
4.2.3 数据来源和处理技术 |
4.3 通行与通勤路径便捷度绩效 |
4.3.1 空间便捷性 |
4.3.2 目的地可达性 |
4.3.3 研究结论 |
4.4 休闲健身游赏与公共活动空间适宜度绩效 |
4.4.1 可步行性 |
4.4.2 功用性 |
4.4.3 研究结论 |
4.5 精神文化追求的场所情感满意度绩效 |
4.5.1 宜读感 |
4.5.2 归属感 |
4.5.3 愉悦感 |
4.5.4 研究结论 |
4.6 城市步行空间对步行活动的影响要素总结 |
5 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的评价 |
5.1 基于步行效率的路径便捷度绩效 |
5.1.1 路径便捷度的评价 |
5.1.2 步行网络指标与步行空间可达绩效相关性 |
5.1.3 步行环境影响的空间可达分析总结 |
5.2 基于步行活动的空间适宜度绩效 |
5.2.1 空间适宜度的评价 |
5.2.2 街道品质因素与步行场所体验绩效相关性 |
5.2.3 步行环境影响的场所体验分析总结 |
5.3 基于步行情感感知的情感满意度绩效 |
5.3.1 情感满意度的评价 |
5.3.2 情感需求指标与步行情感感知绩效相关性 |
5.3.3 步行环境影响的情感感知分析总结 |
5.4 小结 |
6 城市步行环境优化提升策略 |
6.1 便捷可达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
6.1.1 提倡以人本主义为引导的路网密度 |
6.1.2 强调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功能混合 |
6.1.3 规划以日常服务为主导的功能设施 |
6.2 空间适宜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
6.2.1 提供丰富多样景观绿地,塑造高品质空间环境 |
6.2.2 打造连续开放街道界面,提升街区活力 |
6.2.3 设计合理街道空间尺度,创造宜人街区 |
6.3 情感满足的步行空间规划策略 |
6.3.1 增强步行空间“文化”感 |
6.3.2 提升步行空间“归属”感 |
6.3.3 营造步行空间“意象”感 |
7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B 学位论文数据集 |
C 问卷1——步行行为活动的总体特征研究 |
D 问卷2——步行空间要素的重要性评价 |
E 问卷3——重庆市步行空间使用满意度问卷调查表 |
致谢 |
(7)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第一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清末少年司法理念的萌起 |
一、历史背景 |
二、少年司法机构的初设 |
三、清末少年司法制度的立法初显 |
第二节 民初少年司法制度的萌芽 |
一、少年适用《刑法》《刑事诉讼法》的特别规定 |
二、少年刑事处分执行的特别规定 |
三、少年审判制度的初设 |
第三节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形成与发展 |
一、第一阶段(1955 年―1970年“少年事件处理法”形成) |
二、第二阶段(1971-1996年“少年事件处理法”施行) |
三、第三阶段(1997年至今“少年事件处理法”全面修订) |
第二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刑事政策背景 |
第一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概述 |
一、刑事政策概念 |
二、少年刑事政策之意义 |
第二节 少年刑事政策之演化 |
一、“惩罚―报应”少年刑事政策 |
二、“保护―矫正”少年刑事政策 |
三、“保护-惩罚”二元少年刑事政策 |
第三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发展的启示 |
一、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实践偏差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的应然取向 |
三、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政策动态发展 |
第三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适用对象 |
第一节 “少年事件处理法”适用对象的分类 |
一、触法儿童 |
二、触法少年 |
三、虞犯少年 |
第二节 虞犯少年适用对象范围之争议 |
一、争议之由来 |
二、争议焦点之博弈 |
第三节 对扩大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司法适用对象之启示 |
一、低龄触法未成年人应纳入司法管辖 |
二、严重不良行为少年应提前预防 |
第四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实施主体 |
第一节 少年法院的主导保护 |
一、少年法院(庭)建立的必要性 |
二、少年法院(庭)的组织 |
第二节 其他司法行政机关的协力保护与前沿预防 |
一、检察机关的协力保护 |
二、少年警察局(队)的前沿预防 |
第三节 其他机构(个人)的广泛参与保护 |
一、社会福利、教养机构的参与与福利保护 |
二、少年法定代理人参与与强制亲职教育 |
第四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建构独立未成年人司法组织的启示 |
一、以未成年人审判组织建设为抓手 |
二、充分发挥未成年人检察机构建设的推动作用 |
三、全面推进未成年人警务中心建设 |
四、整体谋划未成年人司法队伍建设 |
第五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实体处遇 |
第一节 少年事件的实体处分 |
一、实体处分的裁定基础 |
二、少年保护处分与刑事处分的抉择 |
三、保护处分适用的比例原则 |
第二节 保护处分 |
一、训诫辅以假日生活辅导 |
二、保护管束 |
三、安置辅导 |
四、感化教育 |
第三节 刑事处分 |
一、少年免刑及免刑后处分的特殊性 |
二、少年适用刑事处分种类的特殊性 |
三、缓刑、假释适用要件的特殊性 |
四、刑事处分执行方式的特殊性 |
第四节 对我国大陆地区制定未成年人保护处分的启示 |
一、未成人保护处分设置的必要性 |
二、未成年人保护处分制度的经验借鉴 |
三、保护处分措施的具体内容 |
第六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程序保障 |
第一节 少年非行的发现与受理 |
一、少年非行的发现 |
二、少年法院的受理 |
第二节 审前调查 |
一、审前调查概述 |
二、审前调查的开展 |
三、审前调查结论的运用 |
第三节 开庭审理 |
一、审理方式之独特性 |
二、审理过程之开展 |
三、审理过程之保护措施 |
第四节 刑事案件逆移送制度 |
一、先议权的产生及作用 |
二、逆移送启动侦查程序 |
第五节 完善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社会调查制度的启示 |
一、问题提出 |
二、我国未成年人社会调查主体的状况 |
三、由检察院主导开展未成年人社会调查的建议 |
第七章 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支持体系 |
第一节 儿童及少年福利与权益保障法律制度 |
一、我国台湾地区儿童及少年福利法律制度的发展背景 |
二、福利制度支持下的儿童及少年权益保障 |
三、儿童及少年的福利保护 |
第二节 儿童及少年被害人保护制度 |
一、少年及儿童犯罪被害人的立法保护 |
二、校园被霸凌人的保护 |
三、少年恢复性司法的开展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相关未成年人制度完善的启示 |
一、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矫治的福利保护 |
二、“问题”未成年少女的福利保护 |
三、未成年人身份权、家庭生长权的福利保护 |
四、未成年犯罪被害人的福利保护 |
第八章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相关法律制度完善之借鉴思考 |
第一节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面临的问题 |
一、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法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治安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三、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诉讼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四、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刑事处罚执行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 |
五、我国大陆地区以“未成年人”命名的专门法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对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的梳理与借鉴 |
一、儿童及少年最佳利益下的福利性保护 |
二、需保护必要性调查下的行为科学配合 |
三、少年观护制度下的更生保护 |
四、层级化少年保护圈下的全面预防 |
第三节 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修法方略 |
一、修法总体思路的提出 |
二、我国大陆地区“未成年人罪错行为处理法”的立法建议 |
三、对我国大陆地区罪错未成年人法律制度的修订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对重庆城市发展的相关研究 |
一、国外研究 |
二、国内研究 |
第三节 重庆主城空间拓展与环境影响研究相关问题 |
一、研究定位 |
二、研究地理空间的界定 |
三、关于环境的定义 |
四、重庆主城空间拓展的历史分期 |
五、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城市起源:巴国城市萌芽(远古-公元前316年) |
第一节 巴国城市产生的历史地理环境 |
一、传统重庆地区地理环境综述 |
二、先秦巴国城市产生的环境综合分析 |
第二节 先秦巴人建城活动 |
一、早期巴人建城遗址 |
二、巴子五都与城垣建构的讨论 |
第三节 巴子江州城址范围分析 |
小结 |
第二章 沿江拓展:传统军事城市扩张(公元前316年-明清) |
第一节 秦汉时期江州城修筑与变化 |
一、秦代张仪江州城的修筑 |
二、汉代江州城南北之治 |
第二节 三国战争背景下的江州城空间拓展 |
一、三国时代江州筑城的社会环境 |
二、沿江而筑的李严大城 |
第三节 隋唐时期渝州城市扩展停滞 |
一、社会人口变化与城市发展迟滞 |
二、军事地位不振导致城市扩展迟滞 |
三、经济发展缓慢与城市发展迟滞 |
第四节 宋蒙战争背景下的重庆城区拓展 |
一、两宋社会经济与宋末军事大局 |
二、彭大雅沿两江扩展筑城 |
第五节 明清时期环江上下半城格局成型 |
一、明清时期的重庆城市发展 |
二、戴鼎筑城与明城环江空间格局 |
三、清代城墙补筑与上下半城空间格局完善 |
小结 |
附图 |
第三章 跨江拓展:商业中心城市扩张(清末-1937年) |
第一节 半岛主城区商业化背景下的拓展 |
一、开埠通商推动重庆城市商业化进程 |
二、开埠通商刺激半岛城区扩展 |
三、军政时代的主城扩展规划 |
四、旧城改造与新市区扩建 |
五、交通与市政建设对城区扩展的推动 |
第二节 跨嘉陵江扩展:江北城的兴起 |
一、古代江北城发展 |
二、传统商业推动与近代社会经济背景下的江北城拓展 |
第三节 跨长江扩展:南岸城区的兴起 |
一、南岸城区自然环境与早期概况 |
二、开埠及军政时期的南岸城区扩展 |
小结 |
附图 |
第四章 分散扩张:战时首都建设(1937年-1946年) |
第一节 抗战首都的选择与城市的机遇 |
第二节 战时首都战略防御与旧城空间重构 |
一、战时城市防空体系的构建 |
二、城区火巷建设与主城交通的完善 |
三、战时首都城市空间改造 |
第三节 战时首都辖区扩张与疏散迁建空间的展拓 |
一、战时首都市辖区的扩张 |
二、战时疏散迁建带来的城区扩展 |
三、市郊疏散迁建区基础性建设 |
第四节 战时疏散迁建促进周边城区范围扩展 |
一、战时各类机构疏散迁建选择及其对城区扩展的影响 |
二、战时迁建与南岸周边地区的扩展 |
三、战时工业区建设与江北城区扩张 |
四、疏散迁建背景下的沙坪坝地区发展 |
五、兵工厂迁建对大渡口地区的发展推动 |
六、疏散迁建对北碚城区建设的促进 |
第五节 重庆城市首部自主规划:《陪都十年建设计划草案》 |
一、对城市建设不足的针对性解决方案 |
二、对建国后重庆城市建设的借鉴意义 |
小结 |
附图 |
第五章 组团扩张:现代都会城市建设(1949年-今) |
第一节 现代重庆城市的规模扩张 |
一、建国初期的重庆主城区建设 |
二、三线建设时期的重庆城市拓展 |
三、改革开放时期多中心、组团式城市的建成 |
第二节 现代主城“多中心、组团式”空间发展 |
一、“多中心、组团式”格局的当代主城扩展新特征 |
二、渝中半岛母城格局演变与空间增长 |
三、都市核心区其他城区建国至今的拓展 |
四、都市功能拓展区相关区域的拓展演变 |
小结 |
第六章 长江流域三地城市空间拓展及影响因素对比 |
第一节 重庆主城扩张历史演进综述与特征分析 |
第二节 长江流域视野中的重庆城市 |
一、长江流域城市群发展环境概述 |
二、当代重庆城市拓展与长江流域城市发展的关系 |
第三节 重庆与长江流域三地城市空间拓展对比 |
一、重庆与宜宾城市空间拓展及环境比较 |
二、重庆与武汉城市空间拓展及环境比较 |
三、重庆与南京城市空间拓展及环境比较 |
小结 |
第七章 重庆主城空间拓展规律及对当代城市建设的启示 |
第一节 重庆主城空间拓展演进模式与环境影响分析 |
一、影响重庆主城空间拓展演进的环境因素 |
二、重庆主城空间拓展的环境综合作用 |
第二节 重庆当代主城空间扩张新特征与未来发展思考 |
一、当代重庆主城空间规模扩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 |
二、当代重庆主城空间拓展未来发展思考 |
小结 |
结语 |
附表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老龄化发展及对社区适老化研究和建设的关注 |
1.1.2 人文背景:对老年群体的新认识 |
1.1.3 理论背景:当前研究的现状与不足 |
1.1.4 现实背景:重庆地域特点的影响 |
1.1.5 小结 |
1.2 相关概念解释 |
1.2.1 社区 |
1.2.2 社区公共空间环境 |
1.2.3 适老 |
1.3 研究目标、内容、对象、范围、框架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研究对象 |
1.3.4 研究范围 |
1.3.5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
1.4 本研究的创新点 |
2 相关研究综述、研究的切入点与实施状况 |
2.1 国外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的研究状况 |
2.1.1 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对老年人日常活动激发性、健康促进性的研究 |
2.1.2 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包容性”的研究 |
2.1.3 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共享化”的研究 |
2.1.4 关于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友好性”与通用设计的研究 |
2.2 国内及重庆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的研究状况 |
2.2.1 对老年人日常活动内容、方式及空间环境对活动支持性的研究 |
2.2.2 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功能、结构、规模、设计手法的研究 |
2.2.3 对国外先进理念的介绍与通用设计的研究 |
2.2.4 对重庆社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的研究状况 |
2.3 已有研究借鉴与研究的切入点 |
2.3.1 当前研究特点 |
2.3.2 研究趋势与切入点 |
2.3.3 本研究涉及的问卷、访谈设计 |
2.4 研究实施的基本情况与研究信度、效度的控制 |
2.4.1 研究阶段I:研究前期的准备工作 |
2.4.2 研究阶段II:对老年人日常活动、空间需求及当前社区公共空间环境适老化设计、建设、使用、管理运营的调查 |
2.4.3 研究阶段III:处理调查结果、进一步收集文献资料,在此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 |
2.4.4 被调查社区的基本情况介绍 |
2.4.5 研究对象及问卷、访谈回收的基本情况 |
2.4.6 对研究信度、效度的控制 |
3 重庆城市老年群体日常活动与空间需求 |
3.1 重庆城市老年群体的构成、老化特点及被调查样本的人口特征 |
3.1.1 重庆城市老年群体的构成特点 |
3.1.2 重庆城市老年人口的老化特点 |
3.1.3 问卷调查样本的基本人口特征 |
3.1.4 深入访问样本的基本人口特征 |
3.2 重庆城市社区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的日常活动 |
3.2.1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日常活动的类型 |
3.2.2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日常活动的空间分布 |
3.2.3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日常活动发生的时段分布 |
3.2.4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每日日常活动的持续时间 |
3.2.5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日常活动的发生频率 |
3.3 重庆城市社区不同老化程度老年群体的空间需求 |
3.3.1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功能需求 |
3.3.2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品质需求 |
3.3.3 不同老化程度老年人对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运营管理的需求 |
3.3.4 小结:老年人空间需求从关注包容性向关注协助性转变 |
3.4 重庆不同生活能力和生活状态老年群体的日常活动 |
3.4.1 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的高龄老人的日常活动 |
3.4.2 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的携孙/空巢/异地养老老人的日常活动 |
3.4.3 日常生活能力轻、中度依赖的患病/体弱/残疾老人的日常活动 |
3.5 重庆不同生活能力与生活状态老年群体的空间需求 |
3.5.1 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的高龄老人的空间需求 |
3.5.2 日常生活能力良好的携孙/空巢/异地养老老人的空间需求 |
3.5.3 日常生活能力轻、中度依赖的残疾/患病/体弱老人的空间需求 |
3.6 重庆城市老年人日常活动与空间需求的基本特点 |
3.6.1 重庆城市老年群体日常活动的层次性、多样性与紧凑性特点 |
3.6.2 重庆城市老年群体空间需求的包容性与协助性特点 |
3.6.3 重庆地域条件对老年人日常活动及空间需求的影响 |
4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发展背景/要求/特点 |
4.1 重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发展的自然、文化背景 |
4.1.1 重庆自然环境背景 |
4.1.2 重庆文化环境的历史发展与地理格局 |
4.1.3 重庆地域文化的基本特点 |
4.2 当代重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空间特点 |
4.2.1 用地的紧凑性与多功能混合 |
4.2.2 以街道为中心的空间与日常活动组织 |
4.2.3 立体化的空间形态 |
4.3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发展要求及特点 |
4.3.1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结构的紧凑性 |
4.3.2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功能的复合化 |
4.3.3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形态的宜居性 |
4.3.4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运营的经济性与互动性 |
5 当前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及使用评价 |
5.1 调查实施的基本状况及评价标准的建立 |
5.1.1 被调查社区的基本情况 |
5.1.2 评价内容及标准的建立 |
5.2 当前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建设/使用状况 |
5.2.1 当前重庆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标准与规范 |
5.2.2 当前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的功能、形态及建设/管理主体 |
5.2.3 当前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建设方式 |
5.2.4 当前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使用状况 |
5.3 设计/建设/管理/使用者对当前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评价 |
5.3.1 对设计/建设/管理过程的评价 |
5.3.2 对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使用的整体评价 |
5.3.3 对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使用的分项评价 |
5.4 当前重庆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 |
5.4.1 当前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
5.4.2 自然条件对当前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的影响 |
5.4.3 人文条件对当前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的影响 |
6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发展模型及策略 |
6.1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理念及目标 |
6.1.1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理念 |
6.1.2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设计目标 |
6.2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的紧凑步行网络模型 |
6.2.1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步行网络模型的构成 |
6.2.2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步行网络模型的拓扑性质 |
6.2.3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步行网络模型的地域特点 |
6.3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空间结构的紧凑性策略 |
6.3.1 增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节点布局的邻近性 |
6.3.2 依据空间节点服务能力确定选址 |
6.3.3 增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空间节点步行连接路径的连贯性 |
6.4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空间功能的多样性策略 |
6.4.1 增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功能的包容性与复合性 |
6.4.2 增强社区公共空间环境功能的协助性与活动促进性 |
6.4.3 根据功能的互补性促进多功能混合 |
6.5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空间形态的宜居性策略 |
6.5.1 平衡配置室内与室外活动场所 |
6.5.2 改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安全性 |
6.5.3 改善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舒适性 |
6.6 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运营模式的互动/经济性策略 |
6.6.1 增强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建设模式的灵活性与适应性 |
6.6.2 增强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设计的动态适应性 |
6.6.3 增强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使用过程与设计建设的互动性 |
7 结论与讨论:重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适老与共享 |
7.1 结论 |
7.2 讨论:重庆城市社区公共空间环境的适老与共享 |
7.3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1:老年人的躯体生活自理能力量表 |
附录 2:工具性日常生活能力量表 |
附录 3:问卷调查所选择社区的基本情况 |
附录 4:问卷调查原始问卷 |
附录 5:使用者对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使用状况的评价量表 |
附录 6:受访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基本情况 |
附录 7:社区工作人员受访样本 |
附录 8: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10)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全球化、城市化语境下的建筑地域性危机 |
1.1.2 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山地利用及山地生态环境 |
1.1.3 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研究的必要性、紧迫性 |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 |
1.3.1 民居建筑研究 |
1.3.2 山地建筑研究 |
1.3.3 吊脚楼建筑研究 |
1.4 研究的内容方法 |
1.4.1 研究范围 |
1.4.2 研究内容 |
1.4.3 研究方法 |
1.4.4 研究特色 |
2 重庆吊脚楼的生成背景及历史流变 |
2.1 独具特色的自然环境 |
2.1.1 山地及河流众多的地理环境 |
2.1.2 冬暖夏热、潮湿风缓的气候条件 |
2.1.3 竹木、粘土等本土建材来源 |
2.2 兼容并蓄的移民社会 |
2.2.1 历史上的移民活动 |
2.2.2 明末清初大移民 |
2.2.3 清末及民国时期移民 |
2.3 繁荣兴盛的商贸经济 |
2.3.1 川江航运及码头发展 |
2.3.2 商贸发达 |
2.3.3 开埠及陪都经济 |
2.4 劲劲勇朴直的乡风民俗 |
2.4.1 劲勇开拓 |
2.4.2 世俗包容 |
2.4.3 朴实协作 |
2.5 源远流长的历史进程 |
2.5.1 起源(史前时期) |
2.5.2 发展(秦汉—鸦片战争前) |
2.5.3 高潮(近代) |
2.5.4 式微(现代) |
2.6 本章小结 |
3 重庆吊脚楼的地域分布与类型特点 |
3.1 干栏与吊脚楼 |
3.1.1 由穴居、巢居到干栏 |
3.1.2 干栏的传播与发展 |
3.1.3 吊脚楼与山地环境 |
3.1.4 关联环境的差异表现 |
3.2 重庆吊脚楼分布 |
3.2.1 重庆吊脚楼文化区 |
3.2.2 重庆吊脚楼分布特点 |
3.3 重庆吊脚楼类型 |
3.3.1 吊脚楼类型学考量 |
3.3.2 从使用功能分:住居、店居、其它 |
3.3.3 从竖向处理及与地形关系分:上爬式、下落式、跨越式、分台式 |
3.3.4 从地理位置及所处环境分:城区、场镇、坡地、滨水、其它 |
3.3.5 从建筑材料及构筑方式分:竹木、砖石、捆绑、穿斗、其它 |
3.4 本章小结 |
4 重庆吊脚楼的建筑空间与形态特征 |
4.1 因地制宜的平面形式 |
4.1.1 自由式 |
4.1.2 一字式 |
4.2 不拘成法的空间利用 |
4.2.1 室内空间高度适应性 |
4.2.2 室外空间灵活多样性 |
4.3 轻轻巧简便的建筑营构 |
4.3.1 构架:捆绑、穿斗及其他 |
4.3.2 墙体、屋面、楼地板等 |
4.3.3 建造过程 |
4.4 因势修造的建筑形态 |
4.4.1 悬虚构屋—吊脚(灵活结合悬挑、分台和附崖等手法) |
4.4.2 进退有致—水平(适应山形变化) |
4.4.3 依势跌落—竖向(险、奇、巧) |
4.4.4 乡土朴素—材料、装饰(形态质朴的竹木构层楼) |
4.5 本章小结 |
5 重庆吊脚楼的群组空间与环境景观 |
5.1 群组空间形态 |
5.1.1 城区多维簇群 |
5.1.2 场镇沿河线型 |
5.1.3 群组空间构成 |
5.2 环境组织体系 |
5.2.1 与山水的关系 |
5.2.2 与街道的关系 |
5.2.3 与其他建筑的关系 |
5.2.4 与环境绿化及设施的关系 |
5.3 景观艺术形象 |
5.3.1 绵延连续 |
5.3.2 重屋累居 |
5.3.3 俯仰和谐 |
5.4 本章小结 |
6 重庆吊脚楼的核心价值及面临问题 |
6.1 吊脚是一种优秀的山地建筑策略 |
6.1.1 生态环保性 |
6.1.2 经济实用性 |
6.1.3 山地适应性 |
6.2 吊脚楼是重庆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
6.2.1 重庆历史的组成部分 |
6.2.2 浓缩的重庆山地文化 |
6.2.3 重要的地域文化景观 |
6.3 吊吊脚楼在现代经济发展条件下面临的问题 |
6.3.1 城区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消逝 |
6.3.2 场镇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困境 |
6.3.3 现代吊脚楼及其建筑文化传承乏力 |
6.4 本章小结 |
7 重庆吊脚楼建筑的现代重构 |
7.1 建构经验借鉴 |
7.1.1 相关案例分析 |
7.1.2 优秀案例解读 |
7.2 建构思想及对策 |
7.2.1 建构意义 |
7.2.2 建构原则 |
7.2.3 建构措施 |
7.3 建构实践与启示 |
7.3.1 重庆建构实践 |
7.3.2 建构启示与展望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A. 正文中所涉及重庆吊脚楼案例列表 |
B. 重庆吊脚楼与其他地区及民族吊脚楼对比 |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
四、把握特点 突出个性——重庆市沙坪坝区老人活动中心设计构思(论文参考文献)
- [1]“幼有所育”实现路径探究 ——基于对重庆市H社区儿童之家成长历程的考察[D]. 杨依雯. 西南大学, 2021
- [2]重庆市民宿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D]. 王文鑫. 西南大学, 2021
- [3]乡土地理课程资源在高中地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高青. 华中师范大学, 2021
- [4]组织起来 ——“十七年”时期四川版画研究[D]. 何禹珩.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5]重庆市城市阅读空间建设研究[D]. 陈欣. 安徽大学, 2020(07)
- [6]行为活动视角下城市步行空间活动绩效研究 ——以重庆市主城区为例[D]. 戴妍. 重庆大学, 2019(01)
- [7]我国台湾地区“少年事件处理法”研究[D]. 余萍.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 [8]重庆主城空间历史拓展演进研究[D]. 舒莺. 西南大学, 2016(12)
- [9]重庆城市社区适老公共空间环境研究[D]. 吴岩. 重庆大学, 2015(07)
- [10]重庆吊脚楼建筑与文化研究[D]. 刘晶晶. 重庆大学, 201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