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胆囊炎的内科疗法(论文文献综述)
曾子芸[1](2014)在《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文中认为研究目的本论文主要包含三部分内容,上篇为文献综述、中篇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下篇为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上篇主要是通过探讨中医下法的理论形成依据、张仲景对下法的运用、下法的禁忌、后世医家对三承气汤的运用与发展、笔者对三承气汤之见,在探讨中医八法中的“下法”。中篇是经由全面检索、收集、阅读、统计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个人经验)文献,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下篇则是对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在具有相同研究内容及目的基础进行分类,依据文献资料共分为11组。在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最后,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研究对象1发表于1949-2014年之间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以及以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的期刊文献。2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期刊文献。研究方法1文献检索:于CNKI、VIP、CBM等三大数据库中,分别设定检索词为:大承气汤、复方大承气汤、大承气汤加减;小承气汤、复方小承气汤、小承气汤加减;调胃承气汤、复方调胃承气汤、调胃承气汤加减;针灸疗法治疗肠梗阻。2文献整理:基于本论文研究内容,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文献整理方法与步骤如下:2.1全面阅读整理所有检索获得的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的期刊文献,再分别归纳分类出三承气汤的临床研究文献与个案文献。2.2全面阅读整理出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针灸疗法用于治疗肠梗阻的随机对照试验临床研究文献。3文献录入: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依照疾病系统的分类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将符合每篇文献按Cochrane文献质量评价系统中7项检测逐一做记录后,删除偏倚风险过高文献,最终获得较高质量的文献资料。最后,将分类好的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研究,分别在Review Manager Meta-analysis中设定研究题目及录入建档。4数据处理: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运用EXCEL表格及基本统计学方法处理相关数据;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疗效对比,包含OR、RR、RD、SMD等四方面。研究内容1将调胃承气汤、小承气汤、大承气汤期刊文献逐篇统计其治疗疾病病名,从中整理挖掘出三承气汤的运用轨迹。2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研究下列11组对肠梗阻的治疗方案中的疗效对比:2.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2.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2.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2.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2.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2.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2.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2.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2.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研究结果1由统计结果发现,小承气汤、大承气汤两方大量用于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其中,无论是在临床经验或个人经验记载,小承气汤、大承气汤分别均以运用于治疗肠梗阻比例最高。2遵循循证医学及使用Review Manager基础Meta-analysis(合并统计量)研究大承气汤、小承气汤、针灸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等中西医结合治疗肠梗阻,统计研究结果发现其疗效:1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2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生长抑素;3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二联法;4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三联法;5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盐水灌肠;6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肥皂水灌肠;7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石蜡油灌胃;8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阿托品;9小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单纯西医基础疗法;10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11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西医基础疗法。由以上11组统计研究结果来看,中医学加上西医学治疗肠梗阻的治疗疗效优于单纯西医学的个种治疗方案。研究成果与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结论基于循证医学为每个疾病寻找出最佳治疗方案的精神与目的,笔者与导师陈明教授就此统计研究结果对肠梗阻设计出一套建议治疗方案,方案如下:1中药处方: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2主要加减配伍:桃仁、炒莱菔子、赤芍;3兼证3.1兼瘀血重者加:桃仁、赤芍、丹参,以活血化瘀;3.2兼食积重者加:炒莱菔子、陈皮,以和胃消积;3.3兼腹胀痛重者加:木香、延胡索,以行气止痛;3.4兼气血虚重者加:黄芪、党参、当归,以益气补血;3.5兼湿热重者加:黄芩、金银花,以清热燥湿解毒。4针灸取穴:足三里、天枢、上巨墟、中脘、关元、下巨墟;5西医基础疗法:胃肠减压,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抗感染,其他治疗。
何相宜,施健[2](2019)在《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文中研究指明2014年,我国首次发布了《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4年)》,有效规范了国内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时隔4年,国内相关临床资料有了新的积累,因此再次组织多学科专家组成专家委员会,多次共同讨论制订了新版共识意见。在新版共识意见中,参考了新制订的中国临床指南的评价标准,并注重加入了中国人自己的研究证据,使其能更好地指导中国人群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的内科诊疗。
陈宛玲[3](2017)在《期门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本研究希望通过整理古代文献,整理古籍中选用期门穴的相关条文,以探讨其主治病症,取穴依据和取穴时机,了解其诊治思路,并期望总结运用期门穴的规律和特色,探讨其在临床上的应用。此外,本研究也希望透过搜索近代中外文献,进行统计与分析,了解期门穴在现代应用的情形,对照古今主治病症,提升期门穴临床应用更开阔更深入的可能性。本研究还整理了期门穴的穴名、定位、刺灸法、针灸注意事项,安全性及其防治针灸意外等内容,为针灸适宜病症研究提供腧穴研究的示范,为期门穴临床应用和科研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与步骤:以文献研究法为主,佐以统计分析法。古代文献主要查自湖南电子音像出版社所出版的《中华医典》第五版电子丛书。本版中华医典是目前搜集最完整的版本。资料搜集时按期门穴和肝募穴名称进行检索、摘录。通过计算机检索及人工阅读,搜集期门相关的古代文献条文后,根据订定文献条文的纳入标准和条文排除标准将文献条文录入EXCEL数据库。先将文献内容根据单穴主治和配伍主治分成二大类,再进一步按照临床适宜病症中医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眼科、耳鼻喉科等进行统计归类;接着运用频数统计法对期门穴治疗病症进行统计。现代文献主要从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期刊网中和Google学术搜寻查取。其中重复的临床文献研究做了统一筛选。同样的将文献内容先根据单穴主治和配伍主治分类,再进一步按照临床适宜病症分类整理。为了确保检索的全面性,根据不同的数据库特点采用关键词检索,主要包括:期门穴,肝募穴,肝胆病,文献研究,适应病等。检索词的选择来源主要有国家规划教材《针灸学》、《刺法灸法学》等。英文检索词采用"Qimen","literature review","Liver-Mu point"。成果:经过归纳整理,总结出古代文献中期门穴适宜病症。结果:在古代文献中,期门单穴治疗病症共计62种,腧穴配伍治疗病症共计62种,除去重复的21种病症;最后得出期门穴在古代医书中的总适宜病症103种。而在现代文献中,应用期门穴单穴治疗病症共计3种,腧穴配伍治疗病症共计24种,除去重复的1种病症;最后得出期门穴在现代临床应用的适宜病症为26种。对照古今期门适应症病可以发现,古代文献适应病症多达100种,现代临床应用搜集到的有26种,大多集中在消化系统的肝胆肠胃系疾病以及妇科疾病。可知关于期门穴主治应用仍有很大发展的空间。
张声生,赵文霞[4](2017)在《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文中认为胆囊炎(Cholecystitis)可根据发病急缓分为急性胆囊炎和慢性胆囊炎。急性胆囊炎是由胆囊管梗阻、化学性刺激和细菌感染等引起的胆囊急性炎症性病变,临床见发热、右上腹疼痛,或右胁肋胀痛放射至肩背部、伴恶心呕吐,可兼见黄疸、墨菲征阳性、
康文婷[5](2019)在《柴芩四金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文中认为目的:通过观察对比柴芩四金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与单纯运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疗效、胆囊彩超和结石大小改善状况、以及安全性,探讨柴芩四金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本病的理论依据,同时为本病的治疗提供一种中西药联合运用的新思路,以期提高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气滞血瘀型患者的治愈率。方法:选取2017年12月-2018年12月就诊于山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内科门诊及住院部中符合纳入及排除标准的66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口服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每次250mg,每日1次,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柴芩四金汤口服,每日1剂,4周为1疗程,连续治疗3疗程。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评分、胆囊彩超评分、结石大小变化评分,并分别记录疗程结束后两组的安全性指标及病例脱落情况。用SPSS 21.0软件对本试验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一般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程度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在中医证候积分、胆囊彩超、结石大小方面,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对照组治疗后各临床症状及体征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治疗后中医次症(脉)较治疗前有改善(P<0.05),中医主症、其余中医次症及体征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1);两组治疗后,治疗组中医主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胸闷、善太息,右胁疼痛夜间加重,大便不爽或秘结、体征改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中医次症(舌、脉)改善情况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4.胆囊彩超积分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胆囊彩超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1),但两组患者治疗后相比,胆囊彩超改善无明显差异(P>0.05)。5.结石大小积分比较:对照组、治疗组治疗后结石大小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P<0.01),且治疗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6.总疗效比较:对照组总有效率59.38%,治疗组总有效率87.50%,经秩和检验知,治疗组的总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Z=-6.588,P<0.01)。7.安全性比较:两组患者试验中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柴芩四金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气滞血瘀型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胆囊彩超和结石大小情况,其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且安全性高,但联合用药对胆囊彩超的改善情况是否优于单独用药尚不能明确,有待进一步研究探索。
唐旭东,王凤云,李慧臻,谢璟仪,吕林,马祥雪[6](2019)在《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文中研究说明痞满表现为患者自觉胃脘部痞塞不通、胸膈满闷不舒,外无胀急之形、触之濡软、按之不痛。痞满的发生多数由胃肠本身的病变引起,部分可由其他系统的病变引起,在临床治疗方面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常见引起痞满的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胃下垂、慢性胆囊炎等。本指南主要适用于胃肠本身病变引起的痞满,慢性胆囊炎、糖尿病胃轻瘫、术后胃肠功能紊乱等引起的痞满可部分参照本指南论治,急性心血管疾病或其他病因明确的
鲁意[7](2020)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的Meta分析和回顾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循证医学和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相关文献及病例归纳分析,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材料与方法: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中国生物医学文献、Pub Med等数据库,搜索有关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的临床文献,检索范围设定为2015年01月01日至2020年02月01日,对符合要求的文献进行筛选和质量评价,提取文献中随机对照试验的结果数据,采用Rev Man5.3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荟萃分析,以临床疗效为主要评价指标,胆囊功能、症状评分和不良反应为次要评价指标进行研究分析。通过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将2018年9月1日至2020年1月31日就诊于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以及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的门诊患者中确诊为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病例进行整理归纳,把柴胡疏肝散化裁方作为暴露因素分为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将年龄、性别、病程为混杂因素,以治疗后临床疗效、症状积分、胆囊功能情况作为疗效评价指标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1.Meta分析共检索了179篇文献,最终纳入16篇中文文献,共有1494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其中有16篇文献研究对比了临床疗效,结果显示:RR=1.25,95%CI为(1.20,1.31),P<0.00001,有3篇文献研究对比了胆囊功能的情况,结果显示:RR=1.31,95%CI(1.16,1.49),P<0.0001,有6篇文献研究对比了症状积分,结果显示:MD=-2.38,95%CI(-2.62,-2.13),P<0.00001,有1篇文献详细统计了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对该研究数据结果进行描述性分析。2.回顾性研究中,筛选出符合标准的48例患者病例。在患者性别分布中,男性占20例,女性占28例,女性:男性为1.40:1,P=0.586;年龄分布中,位于(42~53岁)组(19例)所占比例最大,P=0.653;病程位于(4.32~8.22)年的患者(21例)最为密集,P=0.534;年龄、性别、病程三项因素的统计结果P>0.05,说明上述特征在两组分布中均无统计学差异。临床疗效比较中,中西医组有效率达96.2%,西医组为59.1%,P<0.05,两组病例中患者总体病情的恢复状况存在对比的统计学意义;彩超检查患者的胆囊壁壁厚、透声以及毛糙三样指标的正常情况,对两组患者胆囊功能进行评价并得出中西医组有效率96.2%,西医组为5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两组患者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干、腹胀、大便等症状定量评估,并得出症状积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1.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在恢复胆囊功能和改善疼痛、神疲乏力、食少纳呆、恶心呕吐、口干、腹胀、大便等症状上比单纯西医治疗更具优势。2.患者的一般特征(年龄、性别、病程)对两组病例的分析结果干扰较低,柴胡疏肝散化裁方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在临床疗效、恢复胆囊功能、减轻临床症状上优于单纯西医治疗,与Meta分析结果一致。
李小兰[8](2020)在《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目的从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维度出发,系统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提及病种,编制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探究其高发病种,并剖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研究体系。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得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最终结论,有望提高侗族防病抗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防治措施和健康政策提供相应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作为本文主要的数据收集方法,以网络文献挖掘和手动查阅相结合的方式尽可能全面收集和整理侗族传统医学文献,从中严格筛选与本研究相关度高的资料。2.统计和归纳法运用扎根理论将收集的文献资料按照开放式编码、主轴编码、选择性编码进行3级编码,最终找出能反映侗族患病具有民族特点和规律性的结论。3.比较分析法运用比较分析法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进行比较分析,根据比较结果得出重要结论。结果1.侗族传统命名法具有本土性、古朴性、历史性等特征,侗医常按照11种疾病命名方法对传统病种进行分类。传统命名法病种以外的为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其含有部分中医学和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2.采用临床医学学科分类准则,将侗族传统命名法病种与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按照内科(400个、326个)、外科(199个、66个)、妇产科(91个、101个)、儿科(260个、34个)、皮肤性病科(92个、29个)、五官科(90个、73个)、男科(15个、6个)等七大类别进行分类。两种命名法相同的高发病种共5个,不同的高发病种共12个。因目前掌握资料有限,尚有167种传统病种无法准确分类。3.经分析得知,侗医两种命名法疾病谱具有差异性。侗族传统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儿科、消化系统、循环系统、妇科、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呼吸系统、五官科,主流医学命名法排名前十的疾病谱是外伤、消化系统、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循环系统、儿科、五官科、妇科、泌尿系统、皮肤科。由上可知,侗族传统命名法疾病谱中的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在主流医学命名法疾病谱中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运动系统、泌尿系统、皮肤科,其余七大疾病谱虽然相同,但其排序却大相径庭。结论1.从疾病命名方式可看出侗医两种疾病命名法具有不同的特点,特别是侗族传统命名法带有鲜明的侗族文化色彩,值得深入研究。深挖两种疾病命名法可知,其具有互相嵌入、相互补充等融合现象。传统命名法虽已形成自己的疾病分类方式,但疾病分类系统尚未形成统一标准。2.在侗医两大命名法病种中,外伤、心脑血管系统、妇科、消化系统中某些疾病始终都处于高频发病状态。疾病谱上升较为明显的有呼吸系统、运动系统、内分泌系统,下降较为明显的有神经系统、淋巴系统、男科。3.通过深入分析侗族疾病谱规律背后原因,得出影响侗族患病最主要的因素包括社会经济条件、侗族传统文化、社会环境、个人健康意识、自然环境等五大方面。这些因素可为后续研究者探究相关病种提供一定的思路。基于本文探究的疾病谱背后规律,从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医疗机构、科研人员、个人健康防控等方面出发,得出疾病谱的变化规律对贵州公共卫生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梁艺钟[9](2019)在《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胆囊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文中提出目的:采用Meta分析评价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有效性及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慢性胆囊炎的临床实践提供有力的循证医学数据,总结相关用药规律,将中医药文化发扬光大。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ternet,CNKI)、万方数据(Wan Fang Data)、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中国生物医学数据库(Chinese Biomedical Database,CBM)、Pubmed 数据库、Cochrane 图书馆、Embase 数据库和手工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9年1月1日),筛选符合本文纳入标准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根据Cochrane Handbook 5.1衡量偏倚风险,将纳入的RCT进行偏倚风险的评估,并将数据提取整理后采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统计分析。结果:最终14篇中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纳入患者1496例,纳入研究观察对象均为慢性胆囊炎,基线情况一致,试验组使用疏肝利胆法中药汤剂口服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其对照组单纯使用西医常规治疗。1、13项RCTs提及治愈率,具有同质性,相对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胆囊炎治愈率更高(Z=7.80,P<0.00001),RR=1.77(1.54,2.05),为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1.77倍。2、14项研究均对有效率作报道,异质性检测提示无异质性,相对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胆囊炎有效率更高(Z=9.11,P<0.00001),RR=1.23(1.18,1.29),为单纯应用西医常规治疗的1.23倍。3、3个RCTs报道了患者不良反应(包括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皮疹等)的发生情况,组间同质性良好,Meta分析结果示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Z=1.03,P=0.31>0.05),RR=0.72(0.38,1.36)。4、14项研究中有3个RCTs观察了治疗前后胆囊壁厚度变化,异质性较大,对3个RCT行亚组分析,亚组1纳入2项研究组内无异质性(Chi2=0.07,P=0.79,I2=0%),亚组2纳入1项研究,组间具有异质性(Chi2=4.03,P=0.04,I2=75.2%),采用随机效应模型,统计结果提示(Z=25.98,P<0.00001),MD=-0.73(-0.81,-0.65),提示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与单纯西医治疗相比,可能可以降低患者胆囊壁厚度。5、14项研究中有3个RCTs观察了治疗前后胆囊收缩功能的变化,异质性检验结果提示组间异质性较低,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有效促进胆囊功能的恢复(Z=23.64,P<0.00001),MD=14.28(13.10,15.47)。6、14项研究中有3个RCTs观察了血清瘦素(LEP)治疗前后的变化,异质性检验结果示无异质性,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能有效降低患者血清LEP水平(Z=13.70,P<0.00001),ND=-1.34(-1.53,-1.15)。7、14项研究中纳入2项研究,组间同质性良好,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以降低慢性胆囊炎患者血清TNF-α水平(Z=7.05,P<0.00001),MD=-6.60(-8.43,-4.76)。8、采用描述性分析的指标结果:14项研究中有1个RCT使用McGill疼痛问卷对患者进行评分,包括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组间对比发现有明显差异(P<0.05),提示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能改善患者VAS评分、PRI评分、PPI评分。9、14项研究中有2个RCTs报道了患者经治疗后的复发情况,组间同质性良好,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复发率(Z=4.74,P<0.00001),RR=0.27(0.16,0.46)。10、14项研究中有8个RCTs报道了中医症状评分,因其中3个RCTs数据未以连续变量方式给出数据不予纳入;纳入5个RCTs对腹痛及右上腹压痛进行评价,组间异质性较大,对其进行亚组分析,腹痛:亚组1纳入2项研究,组内异质性低(Chi20.30,P=0.58,I2=0%),亚组2纳入1项研究,亚组3纳入2项研究,组内异质性低(Chi2=0.30,P=0.88,I2=0%),亚组间有异质性(Chi2=,95.47,P<0.00001,I2=97.9%),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Z=9.59,P<0.00001),MD=-0.95(-1.15,-0.76),有显著差异;右上腹压痛亚组1纳入2项研究,组内异质性低(Chi2=0.04,P=0.85,I2=0%),亚组2纳入1项研究,组间异质性高(Chi2=111.08,P<0.00001,I2=99.1%),选择随机效应模型,合并效应量(Z=4.47,P<0.00001),SMD=-10.08(-14.50,-5.66),有显著差异;以上两项统计结果提示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可能可以有效降低患者中医症状评分(腹痛、右上腹压痛)。11、方药规律分析表明柴胡、金钱草、甘草、白芍、大黄是出现频次较高的五味中药,常用的药对有“白芍、柴胡”、“甘草、柴胡”、“柴胡、大黄”、“柴胡、金钱草”等。结论:目前证据支持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胆囊炎的疗效优于单纯应用西医常规疗法,但需要更多的高质量RCT来提高研究的水平。
王淞[10](2020)在《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搜集、整理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相关资料,追溯其学术思想形成的渊源,总结提炼其治疗内科系统疾病的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使国医大师的学术思想和临床经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扬。方法本文采用传统的文献学研究方法,以先生的手稿札记、学术著作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等资料为对象,追溯先生学术思想形成的源流,整理、分析并总结其临证经验,提炼学术思想,撰写研究论文。结果本文通过分析国医大师张志远先生的生平、治学、临证等方面内容,概括其治学特色,总结了先生对感冒、咳嗽、胸痹、狂证、痴呆、恐惧、泄泻、头痛、胆痹、臌胀、内伤发热、腰痛、痿证等内科疾病的病机治法认识、遣方用药的经验、规律和特色,并提炼升华出先生“三论、两观、两发明”的内科学术思想体系:“三论”,即大气一元论、玄府细络系统论、医易相通论;“两观”,即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胃气为本的治病观;“两发明”,即风药理论的发明、“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结论通过研究得出,张志远先生治学严谨,具有独特的治学门径,德艺双馨,内科临证经验丰富,学术思想体系庞大,内容丰富,可以概括为以“易”指导、以“气”主宰的“三论、两观、两发明”辨治体系,颇具特色。其治学方法颇具借鉴性;其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具有很好的启发性、实用性和重要的临床价值。先生的临证经验和学术思想对中医学的继承和发扬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中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
二、胆囊炎的内科疗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胆囊炎的内科疗法(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上篇 三承气汤理论研究 |
第一章 中医学下法的形成与发展 |
1 下法理论形成依据 |
2 探讨张仲景对下法的应用 |
2.1 《伤寒论》中的下法 |
2.1.1 攻逐瘀血法 |
2.1.1.1 桃核承气汤证 |
2.1.1.2 抵当汤证 |
2.1.1.3 抵当丸证 |
2.1.2 泻热逐水法 |
2.1.2.1 大陷胸丸证 |
2.1.2.2 大陷胸汤证 |
2.1.3 三物白散证 |
2.1.4 十枣汤证 |
2.1.5 苦寒泻下法 |
2.1.5.1 调胃承气汤证 |
2.1.5.2 小承气汤证 |
2.1.5.3 大承气汤证 |
2.1.6 麻子仁丸证 |
2.1.7 蜜煎导证 |
2.1.8 变治法 |
2.1.8.1 大柴胡汤证 |
2.1.8.2 柴胡加芒硝汤证 |
2.1.8.3 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证 |
2.1.8.4 桂枝加大黄汤证 |
2.1.9 急下存阴法 |
2.1.9.1 阳明三急下证 |
2.1.9.2 少阴三急下证 |
2.2 《金匮要略》中的下法 |
2.2.1 攻下泻热法 |
2.2.1.1 阳明实热痉病证治 |
2.2.1.2 实积下利证治 |
2.2.1.3 支饮证面热证证治 |
2.2.1.4 谷疸证证治 |
2.2.1.5 酒疸证证治 |
2.2.1.6 热盛里实黄疸证证治 |
2.2.1.7 热盛吐衄证证治 |
2.2.2 攻下行气法 |
2.2.2.1 表寒里实腹满证证治 |
2.2.2.2 里实胀重证证治 |
2.2.2.3 里实少阳心下满痛证证治 |
2.2.2.4 里实积胀俱重证证治 |
2.2.2.5 支饮腹满证证治 |
2.2.3 峻下去积法 |
2.2.4 攻下逐饮法 |
2.2.4.1 留饮欲去证证治 |
2.2.4.2 悬饮证证治 |
2.2.4.3 肠间饮聚成实证证治 |
2.2.4.4 水血并结血室证证治 |
2.2.5 攻下逐瘀法 |
2.2.5.1 虚劳干血证证治 |
2.2.5.2 急性肠痈未成脓证证治 |
2.2.5.3 瘀血内结证证治 |
2.2.5.4 瘀结成实证证治 |
2.2.6 泻热通便止呕法 |
2.2.7 缓下润燥法 |
2.2.8 温里攻下法 |
第二章 三承气汤论述 |
1 调胃承气汤论述 |
1.1 原文 |
1.2 主证 |
1.3 药物组成 |
1.4 煎服法 |
1.5 调胃承气汤证之见 |
1.5.1 不大便,心烦,躁动不安 |
1.5.2 蒸蒸发热 |
1.5.3 吐下腹胀满不痛 |
1.5.4 脉调和或阴脉微 |
1.6 调胃承气汤方之见 |
2 小承气汤论述 |
2.1 条文 |
2.2 主证 |
2.3 药物组成 |
2.4 煎服法 |
2.5 小承气汤证之见 |
2.5.1 脉滑而疾 |
2.5.2 腹大满不通 |
2.5.3 大便燥结、小便频数 |
2.6 小承气汤方之见 |
3 大承气汤论述 |
3.1 原文 |
3.2 主证 |
3.3 药物组成 |
3.4 煎服法 |
3.5 大承气汤证之见 |
3.5.1 当下而尚未攻下之大承气汤证 |
3.5.1.1 局部证候特点 |
3.5.1.1.1 腹胀满、大便不通、绕脐痛 |
3.5.1.1.2 热结旁流兼喘证 |
3.5.1.1.3 不能食 |
3.5.1.2 全身证候特点:潮热、手足濈然汗出 |
3.5.1.3 神志证候特点:心烦、心中懊憹、谵语 |
3.5.1.4 脉迟而实有力 |
3.5.2 急下存阴的阳明大承气汤证 |
3.5.2.1 目中不了了,睛不和 |
3.5.2.2 发热汗多 |
3.5.2.3 腹胀满疼痛、减不足言 |
3.6 大承气汤方之见 |
4 三承气汤总结 |
4.1 配伍为主治证候疗效的关键 |
4.2 煎服法为处方理法方药的特点 |
第三章 阳明病下法禁忌 |
1 阳明腑证未实不可下 |
2 阳明表未解不可下 |
3 阳明病兼少阳证不可下 |
4 阳明病兼太阳少阳证不可下 |
5 阳明经证不可下 |
6 阳明虚寒证不可下 |
7 阳明热在上不可下 |
第四章 承气类方的形成与发展 |
1 新加黄龙汤证 |
2 宣白承气汤证 |
3 导赤承气汤证 |
4 牛黄承气汤证 |
5 增液承气汤证 |
6 护胃承气汤证 |
7 承气合小陷胸汤证 |
8 桃仁承气汤证 |
中篇 三承气汤的应用轨迹研究 |
前言 |
1 大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1.1 大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1.2 大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1.3 大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2 小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2.1 小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统计表 |
2.2 小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2.3 小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3 调胃承气汤应用轨迹研究 |
3.1 调胃承气汤文献总篇数、临床应用篇数、个案篇数表 |
3.2 调胃承气汤临床应用研究现况 |
3.3 调胃承气汤个案应用现况 |
4 结论 |
下篇 循证医学与系统评价 |
第一章 医学文献的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 |
1 系统评价概述 |
1.1 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2 Cochrane系统评价基本概念 |
1.3 Meta分析 |
1.4 文献综述 |
2 系统评价的方法与步骤概述 |
2.1 系统评价方法 |
2.2 系统评价步骤简易流程图 |
2.2.1 系统评价程序流程图 |
2.2.2 检索与课题研究相关文献资料流程图 |
2.2.3 纳入文献资料可能的偏倚风险来源简易图 |
2.2.4 Cochrane偏倚风险评价规则 |
3 Meta分析概述 |
3.1 Meta分析基本概念 |
3.2 Meta分析的目的 |
3.2.1 增加统计学检验效能 |
3.2.2 定量估计研究效应 |
3.2.3 发现既往研究缺乏之处 |
4 Meta分析的方法与步骤 |
4.1 确立研究课题 |
4.2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检索 |
4.2.1 文献检索方法 |
4.2.1.1 检索词 |
4.2.1.2 文献检索方法 |
4.2.1.3 检索范围 |
4.2.2 文献检索步骤 |
4.3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资料的纳入与排除 |
4.3.1 课题研究设计的类型 |
4.3.2 文献发表年限、所使用语言 |
4.3.3 样本量和随访期限 |
4.3.4 结果测量指标 |
4.3.5 重复发表文献 |
4.3.6 信息完整性 |
4.4 相关课题研究文献质量评价 |
4.4.1 随机对照研究 |
4.4.1.1 CONSORT(Consolidated Standards Of Reporting Trials) |
4.4.1.2 CONSORT扩展版(ectensions of the CONSORT statment) |
4.4.1.3 STARD(Standards for the Reporting of Diagnostic accuracy studies) |
4.4.2 观察性研究 |
4.4.2.1 STROBE(Strengthening The Reporting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inEpidemiology) |
4.4.2.2 TREND(Transparent Reporting of Evaluations with NonrandomizedDesigns) |
4.4.3 系统评价(Meta分析) |
4.4.3.1 QUOROM(Quality of Reporting of Meta-analysis) |
4.4.3.2 RISMA(Preferred Reporting Items for Systematic Reviews andMeta-analysis) |
4.4.3.3 MOOSE(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Epidemiology) |
4.5 数据及相关信息提取 |
第二章 大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大承气汤+西医基础疗法VS西医基础疗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标准均数差SMD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腹痛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6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生长抑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三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二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Review Manager中连续性资料的Meta分析 |
5.1 肛门排气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2 肛门排便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3 腹胀缓解/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4 肠鸣音恢复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5 恶心、呕吐消失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5.6 治疗/住院时间SMD(标准均数差) |
研究四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三联法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五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盐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六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肥皂水灌肠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七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石蜡油灌胃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研究八 大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阿托品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三章 小承气汤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 小承气汤+西医基本治疗VS西医基本治疗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四章 针灸治疗肠梗阻随机对照试验之RevMan Meta分析评价 |
1 前言 |
2 研究目的 |
3 研究方法 |
3.1 确立题目 |
3.2 检索文献资料方法 |
3.2.1 检索词 |
3.2.2 检索数据库 |
3.2.3 手工检索 |
3.3 文献资料纳入和排除标准 |
3.3.1 排除标准 |
3.3.2 纳入标准 |
3.3.2.1 随机分组 |
3.3.2.2 隐蔽分组 |
3.3.2.3 对患者和医生实施盲法 |
3.3.2.4 测量数据的完整性 |
3.3.2.5 结果数据的完整性 |
3.3.2.6 选择性的研究结果报告 |
3.3.2.7 其他偏倚 |
3.4 文献资料统计分析 |
3.4.1 统计软体采用 |
3.4.2 计数资料采用 |
3.4.2.1 二分类变量 |
3.4.2.2 连续性变量 |
3.4.3 可信赖区间设定 |
3.4.3.1 亚组合并效应量 |
3.4.3.2 总合并效应量 |
3.4.3.3 统计学意义 |
3.4.4 统计分析 |
研究一 针灸治疗与西医临床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5 典型医案 |
研究二 大承气汤+针灸+西医基础疗法治疗肠梗阻的Review Manager Meta系统评价分析 |
1 文献质量评价 |
2 比值比OR |
3 相对危险度RR |
4 率差RD |
第五章 肠梗阻疗法研究成果与建议治疗方案 |
1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 s中的方药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2 基于RevMan meta-analysis下针刺治疗肠梗阻取穴组方规律与经验分析 |
3 研究总结-肠梗阻建议治疗方案 |
4 结语 |
参考文献 |
參考书目 |
附篇 |
致谢 |
个人简介 |
(2)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2 流行病学 |
3 病因 |
3.1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 |
3.1.1 胆囊结石 |
3.1.2 细菌感染 |
3.1.3 其他 |
3.2 慢性非结石性胆囊炎 |
3.2.1 感染 |
3.2.2 胆囊排空障碍 |
3.2.3 胆囊缺血 |
3.2.4 代谢因素 |
4 诊断与评估 |
4.1 临床表现 |
4.1.1 症状 |
4.1.2 体格检查 |
4.1.3 并发症 |
4.2 影像学诊断 |
4.2.1 腹部超声 |
4.2.2 CT |
4.2.3 MRI |
4.2.4 X线检查 |
4.2.5 肝胆管胆囊收缩素刺激闪烁显像 (cholecystokinin chol-escintigraphy, CCK-HIDA) |
5 治疗 |
5.1 饮食调整 |
5.2 口服药物溶石治疗 |
5.3 缓解胆源性消化不良症状 |
5.4 缓解胆绞痛症状 |
5.5 抗感染治疗 |
5.6 外科治疗 |
5.6.1 手术适应证 |
5.6.2 合并胆囊息肉的手术适应证 |
5.6.3 常见并发症的处理 |
5.7 中药、针灸治疗 |
6 预后及随访 |
(3)期门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期门穴相关文献 |
第一节 对期门穴的认识 |
第二节 定位与取穴 |
一、古代文献定位取穴方法记载 |
二、现代解剖位置与取穴 |
三、针对小儿的期门穴位置 |
第三节 期门穴刺法与进针深度研究 |
一、刺法 |
二、古代文献针刺深度与进针法 |
三、现代文献针刺深度与进针法 |
第四节 针刺期门禁忌 |
第五节 期门穴的针灸应用特色 |
一、期门穴特点 |
二、应用病机 |
第二章 期门穴适应病症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方法 |
一、源文献的选择 |
二、文献条文纳入标准 |
三、文献条文排除标准 |
四、条文的分类 |
五、病谱统计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与分析 |
一、期门穴单穴主治病症结果及分析 |
二、期门穴配伍主治病症结果及分析 |
三、肝募期门的配穴使用规律 |
四、古代文献艾灸适宜病症与壮数 |
第三节 期门穴主治应用现况 |
一、现代文献期门穴单穴治疗的临床应用现况 |
二、现代文献期门穴配伍其他穴位为主治的临床应用 |
三、期门为辅助穴位的临床应用现况 |
四、期门穴其他应用现况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详细摘要 |
(4)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论文提纲范文)
1 概述 |
1.1 病名 |
1.2 西医诊断 |
1.2.1急性胆囊炎的诊断 |
1.2.2 慢性胆囊炎的诊断 |
2 病因病机 |
2.1 病因 |
2.2 病位 |
2.3 病机 |
2.4 病机转化 |
3 辨证分型[5-8] |
3.1 急性胆囊炎可分为2个证型 |
(1)胆腑郁热证 |
(2)热毒炽盛证 |
3.2 慢性胆囊炎可分为7个证型 |
(1)肝胆气滞证 |
(2)肝胆湿热证 |
(3)胆热脾寒证 |
(4)气滞血瘀证 |
(5)肝郁脾虚证 |
(6)肝阴不足证 |
(7)脾胃气虚证 |
4 临床治疗 |
4.1 治疗目标 |
4.2 治疗原则 |
4.3 辨证论治 |
4.3.1 急性胆囊炎的分型论治 |
(1)胆腑郁热证 |
(2)热毒炽盛证 |
4.3.2 慢性胆囊炎的分型论治 |
(1)肝胆气滞证 |
(2)肝胆湿热证 |
(3)胆热脾寒证 |
(4)气滞血瘀证 |
(5)肝郁脾虚证 |
(6)肝阴不足证 |
(7)脾胃气虚证 |
4.4 胆囊炎常用中成药 |
4.4.1 消炎利胆片 |
4.4.2 胆胃康胶囊 |
4.4.3 胆宁片 |
4.4.4 胆石利通片 |
4.4.5 鸡骨草胶囊 |
4.4.6 金胆片 |
4.4.7 胆舒胶囊 |
4.4.8 胆炎康胶囊 |
4.4.9 舒胆片 |
4.4.1 0 利胆片 |
4.4.1 1 胆康胶囊 |
4.5 胆囊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目标人群与策略 |
4.6 其他特色疗法 |
4.6.1 针灸疗法 |
4.6.2 耳穴疗法 |
4.6.3 药物贴敷疗法 |
4.6.4 穴位埋线疗法 |
4.7 手术 |
4.8 疗程 |
4.9 诊治流程 |
5 疗效评价 |
5.1 单项症状疗效评价 |
5.2 证候疗效评价 |
5.3 彩色超声疗效评价 |
6 预防调摄 |
6.1 心理 |
6.2 饮食 |
6.3 随访 |
(5)柴芩四金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临床研究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分组方式 |
1.3 诊断标准 |
1.4 病例入选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治疗方案 |
2.2 观察项目 |
2.3 疗效评定标准及量化表 |
2.4 试验条件及质量控制 |
2.5 数据处理分析 |
研究结果 |
1 一般资料分析 |
1.1 性别分析 |
1.2 年龄分析 |
1.3 病程分析 |
2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程度分析 |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积分分析 |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胆囊彩超情况分析 |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结石大小情况分析 |
3 疗效分析 |
3.1 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
3.2 胆囊彩超积分比较 |
3.3 结石大小积分比较 |
3.4 总疗效比较 |
3.5 安全性比较 |
讨论 |
1 研究结果分析 |
1.1 一般资料分析 |
1.2 两组患者治疗前病情程度分析 |
1.3 临床疗效分析 |
1.4 总疗效比较 |
1.5 安全性比较 |
2 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
3 进行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
3.1 柴芩四金汤的组方分析 |
3.2 柴芩四金汤中各味中药的药理分析 |
3.3 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本病的依据 |
问题及展望 |
1 存在的问题 |
2 展望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表A |
附表B |
附表C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论文提纲范文)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
2 临床特点 |
2.1 概述 |
2.2 理化检查 |
3 临床诊断 |
3.1 中医诊断 |
3.1.1 中医病名诊断 |
3.1.2 中医证候诊断 |
3.2 西医诊断 |
3.2.1 报警症状 |
3.2.2 常见疾病的诊断要点 |
4 干预与管理 |
4.1 干预 |
4.2 管理 |
4.2.1 药物治疗 |
1) 辨证论治。 |
(1) 肝胃不和证 |
(2) 脾胃湿热证 |
(3) 痰湿内阻证 |
(4) 饮食积滞证 |
(5) 脾胃虚弱证 |
(6) 胃阴不足证 |
(7) 寒热错杂证 |
2) 辨病论治 |
3) 对症治疗 |
4) 名医经验 |
(1) 董建华[53] |
(2) 徐景藩[54] |
(3) 朱良春[55] |
(4) 李佃贵[56] |
(5) 李振华[57] |
5) 药对 |
6) 临证要点 |
4.2.2 针灸治疗 |
1) 辨证论治 |
2) 辨病论治 |
3) 对症治疗 |
4) 名医经验 |
5) 临证要点 |
4.2.3 穴位埋线治疗 |
4.2.4 推拿治疗 |
4.2.5 调摄护理 |
4.2.6 随访 |
(7)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的Meta分析和回顾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论文一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的Meta分析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论文二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的回顾性研究 |
资料与方法 |
研究结果 |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研究意义及展望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的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8)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
四、研究对象及方法 |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一章 侗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
第一节 专著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类 |
第三节 散见于各种文献中的病种概述 |
第二章 侗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研究 |
第一节 传统命名法病种 |
一、传统命名法病种命名理据 |
二、传统命名法病种汇总 |
三、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方法 |
四、传统命名法病种分类 |
第二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 |
一、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方向 |
二、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汇总 |
三、主流医学命名法的病种分类 |
第三节 主流医学命名法病种与传统命名法病种的比较 |
一、命名文化背景的不同 |
二、命名思维方式的不同 |
三、相同的疾病命名内涵 |
四、相同的疾病命名特点 |
第四节 特殊病种 |
第三章 侗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
第一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
第二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写说明 |
二、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
第三节 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
一、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呈现的规律 |
二、侗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 |
三、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规律的宏观病因学分析 |
四、侗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利用挖掘 |
第四章 侗族传统高发病种研究 |
第一节 蛇叹肿毒 |
一、蛇叹肿毒概述 |
二、蛇叹肿毒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蛇咬伤的比较 |
四、蛇叹肿毒危险因素 |
第二节 小儿疳积 |
一、小儿疳积概述 |
二、小儿疳积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小儿疳积的比较 |
四、小儿疳积现状 |
五、小儿疳积危险因素 |
第三节 肚腹痛 |
一、肚腹痛概述 |
二、肚腹痛的治疗方法 |
三、侗医与土家医治疗肚腹痛的比较 |
四、肚腹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肚腹痛危险因素 |
第四节 心头痛 |
一、心头痛概述 |
二、心头痛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心头痛的比较 |
四、心头痛治疗研究现状 |
五、心头痛危险因素 |
第五节 月家红崩山 |
一、月家红崩山概述 |
二、月家红崩山治疗方法 |
三、侗医和土家医治疗月家红崩山的比较 |
四、月家红崩山治疗现状 |
五、月家红崩山危险因素 |
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主要创新点 |
三、研究不足 |
四、未来展望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胆囊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研究 |
1.1 慢性胆囊炎的流行病学情况 |
1.2 慢性胆囊炎的病因及发病机制 |
1.3 慢性胆囊炎的临床表现及中西医治疗现状 |
1.4 中西医并用治疗慢性胆囊炎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纳入标准 |
2.1.2 评价指标 |
2.1.3 排除标准 |
2.2 文献来源及检索策略 |
2.2.1 数据库类型 |
2.2.2 检索策略 |
2.2.3 文献筛选 |
2.3 数据整理及质量评价 |
2.3.1 数据整理 |
2.3.2 质量评价 |
2.4 统计分析方法 |
2.4.1 统计方法选择 |
2.4.2 统计模型选择 |
2.4.3 敏感性分析 |
2.5 方药规律分析方法 |
第三章 研究结果 |
3.1 文献检索结果 |
3.2 纳入研究基本信息 |
3.2.1 研究设计 |
3.2.2 纳入研究基本特征 |
3.3 纳入研究质量评估 |
3.3.1 随机方法 |
3.3.2 分配隐藏 |
3.3.3 盲法 |
3.3.4 结局数据不完整 |
3.3.5 选择性报告结果 |
3.3.6 其他偏倚 |
3.4 纳入研究数据提取 |
3.5 结局指标的Meta分析 |
3.5.1 治愈率 |
3.5.2 有效率 |
3.5.3 不良反应率 |
3.5.4 胆囊壁厚度 |
3.5.5 胆囊收缩功能 |
3.5.6 血清LEP水平 |
3.5.7 血清TNF-α水平 |
3.5.8 疼痛评分 |
3.5.9 复发率 |
3.5.10 中医症状评分 |
3.6 纳入研究中药外敷方药规律分析 |
3.6.1 频次统计 |
3.6.2 组方规律分析 |
3.6.3 药物间关联度分析 |
第四章 讨论 |
4.1 对结局指标的评价 |
4.2 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 |
4.3 纳入研究的干预措施 |
4.4 本系统评价的偏倚及局限 |
4.5 疏肝利胆法治疗慢性胆囊炎用药规律探讨 |
第五章 结论 |
5.1 对临床应用的启示 |
5.2 对后续研究的启示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课题情况 |
致谢 |
统计学审核证明 |
(10)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生平著作 |
1 生平概述 |
2 著作介绍 |
第二部分 治学特色 |
1 博览广读、取采众长的治学方法 |
2 实事求是、躬行践履的治学理念 |
3 锲而不舍、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
4 内观自省、倾囊相授的大医胸怀 |
5 修身齐德、淡泊名利的处世智慧 |
第三部分 内科临证经验 |
1 肺系病证 |
1.1 感冒 |
1.1.1 风寒、风热之辨 |
1.1.2 治疗法则 |
1.1.3 分型证治 |
1.1.4 经验用药 |
1.1.5 注意事项 |
1.1.6 小结 |
1.2 咳嗽 |
1.2.1 病因病机 |
1.2.2 治疗法则 |
1.2.3 分型证治 |
1.2.4 特色用药 |
1.2.5 小结 |
2 心系病证 |
2.1 胸痹 |
2.1.1 病因病机 |
2.1.2 治疗法则 |
2.1.3 分型证治 |
2.1.4 小结 |
2.2 狂证 |
2.2.1 病因病机 |
2.2.2 治疗法则 |
2.2.3 分型证治 |
2.2.4 小结 |
2.3 痴呆 |
2.3.1 病因病机 |
2.3.2 治疗法则 |
2.3.3 分型证治 |
2.3.4 小结 |
2.4 恐惧 |
2.4.1 病因病机 |
2.4.2 治疗法则 |
2.4.3 分型证治 |
2.4.4 小结 |
3 脾胃病证 |
3.1 泄泻 |
3.1.1 病因病机 |
3.1.2 治疗法则 |
3.1.3 分型证治 |
3.1.4 临证要点 |
3.1.5 小结 |
4 肝胆病证 |
4.1 臌胀 |
4.1.1 病因病机 |
4.1.2 治疗法则 |
4.1.3 分型证治 |
4.1.4 软化肝脾验方 |
4.1.5 小结 |
4.2 胆痹 |
4.2.1 病因病机 |
4.2.2 施治法则 |
4.2.3 分型证治 |
4.2.4 小结 |
4.3 内伤头痛 |
4.3.1 病因病机 |
4.3.2 施治法则 |
4.3.3 分型证治 |
4.3.4 用药特色 |
4.3.5 小结 |
5 肾系疾病 |
5.1 水肿 |
5.1.1 病因病机 |
5.1.2 治疗法则 |
5.1.3 分型证治 |
5.1.4 专药专方 |
5.1.5 小结 |
6 气血津液疾病 |
6.1 内伤发热 |
6.1.1 分辨外感内伤 |
6.1.2 把握时间规律 |
6.1.3 分型证治 |
6.1.4 小结 |
7 肢体经络病证 |
7.1 腰痛 |
7.1.1 病因病机 |
7.1.2 治疗法则 |
7.1.3 分型证治 |
7.1.4 小结 |
7.2 痿证 |
7.2.1 病因病机 |
7.2.2 治疗法则 |
7.2.3 分型证治 |
7.2.4 小结 |
第四部分 内科学术思想 |
1 大气一元论 |
1.1 大气一元论的理论渊源 |
1.2 大气的形成及生理特点 |
1.3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病机发挥 |
1.4 调治人身大气为病之用药法则 |
1.4.1 斡旋气机,调治气病 |
1.4.2 治气当求脏腑之本 |
1.4.3 祛除浊毒,以复气利 |
1.5 基于大气一元论的治验举隅 |
1.5.1 调胸中大气治胸痹 |
1.5.2 调腑中大气治胃肠病 |
1.5.3 调经络大气治肢肩背腰痹痛 |
1.5.4 调补一身之气改善虚损 |
1.5.5 调大气治精神行为病 |
2 玄府细络系统论 |
2.1 玄府细络系统概述 |
2.2 玄府细络系统的微观实质 |
2.3 玄府细络系统的生理特点与功能 |
2.3.1 玄府细络分布广泛,结构微小 |
2.3.2 玄府细络可宣通渗灌气血津液 |
2.3.3 玄府细络可通达神机 |
2.4 玄府细络系统病理与临床表现 |
2.5 玄府细络系统病变的治疗和研究 |
3 医易相通论 |
3.1 医易相通理论探流 |
3.2 易为指导,突出变字 |
3.2.1 辨证恒动思维 |
3.2.2 方剂灵活化裁 |
3.2.3 剂型丰富发展 |
3.3 两点论思维方法的实践 |
3.3.1 判定病性,一分为二 |
3.3.2 处方用药,阴阳兼顾 |
3.3.3 亢害承制,确立治法 |
3.3.4 病情顽固,杂合以治 |
4 天人相应的时间医学观 |
4.1 中医时间医学概述 |
4.1.1 中医时间医学源流 |
4.1.2 人体生理与四时、昼夜关系 |
4.1.3 症候变化与四时、昼夜关系 |
4.2 中医时间医学指导实践 |
4.2.1 明辨病位 |
4.2.2 治病于未发 |
4.2.3 应时组方选药 |
4.2.4 应时服药 |
4.2.5 预测病势 |
5 胃气为本的治病观 |
5.1 “胃气为本观”概说 |
5.2 重视胃气与胃津 |
5.2.1 胃气是宗气之源 |
5.2.2 胃气是生存之本 |
5.2.3 胃气为脉之本 |
5.2.4 胃津是津液之源 |
5.2.5 胃气以通降为和 |
5.3 重视胃与他脏联系 |
5.4 治胃之法 |
5.4.1 慢性胃病重滋养 |
5.4.2 他脏之病从胃治 |
5.4.3 阴虚津亏滋胃津 |
5.4.4 处方用药护胃气 |
6 风药理论的发明 |
6.1 风药概说 |
6.2 风药性能 |
6.2.1 风药多味辛 |
6.2.2 风药以泻为主 |
6.2.3 风药性走 |
6.3 风药作用及其配伍方法 |
6.3.1 风药治风 |
6.3.2 风药治血 |
6.3.3 风药治湿 |
6.3.4 风药助火 |
6.3.5 风药升阳 |
6.3.6 风药止痒 |
6.3.7 风药通滞 |
6.3.8 风药开玄 |
7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发明 |
7.1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概说 |
7.2 “人-症-方-药”量效理论的实践探索 |
7.2.1 量从症变 |
7.2.2 量从人变 |
7.2.3 减量间服 |
7.2.4 遵古不泥 |
7.2.5 精准靶向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查新报告 |
论文著作 |
四、胆囊炎的内科疗法(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数据挖掘的三承气汤证研究[D]. 曾子芸.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4(09)
- [2]中国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年)[J]. 何相宜,施健. 临床肝胆病杂志, 2019(06)
- [3]期门穴适应病症与临床应用规律研究[D]. 陈宛玲.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7(01)
- [4]胆囊炎中医诊疗专家共识意见(2017)[J]. 张声生,赵文霞. 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 2017(04)
- [5]柴芩四金汤联合熊去氧胆酸胶囊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气滞血瘀型的临床观察[D]. 康文婷. 山西中医药大学, 2019(01)
- [6]痞满中医临床实践指南(2018)[J]. 唐旭东,王凤云,李慧臻,谢璟仪,吕林,马祥雪. 中医杂志, 2019(17)
- [7]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结石性胆囊炎疗效的Meta分析和回顾性研究[D]. 鲁意.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20(02)
- [8]基于文献的侗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李小兰. 遵义医科大学, 2020(01)
- [9]疏肝利胆法联合西医常规治疗慢性胆囊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系统评价[D]. 梁艺钟.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国医大师张志远内科临证经验及学术思想研究[D]. 王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