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捏皮试验对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论文文献综述)
李琳昊[1](2020)在《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及减毒乙脑疫苗株的全长克隆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 的]乙型脑炎为常见的蚊媒传播人兽共患病疾病,由乙脑病毒引起;病死率高,后遗症严重,近年来乙脑流行区域呈扩散趋势,对人类健康有着严重威胁。目前尚不完全了解乙脑病毒的毒力决定因素,因此对乙脑病毒基因组及蛋白分析是十分有必要的。本研究从一位重症乙型脑炎病毒感染患者的血清及脑脊液样本中分离得到一株乙型脑炎病毒,对其全基因组序列进行分析,并对其蛋白结构和功能以及蛋白的理化性质和分子功能等方面进行预测。为方便进一步鉴定预测的毒力相关位点是否真的会对乙脑病毒的毒力产生影响,我们以减毒乙脑病毒疫苗株SA14-14-2为模板构建了乙脑病毒疫苗株的全长感染性克隆,以助于后续对乙脑全长克隆质粒进行定点突变,观察突变株与疫苗株的复制能力及毒力差异,以研究及鉴定毒力位点。[方 法]在云南省西双版纳收集得到一位乙脑感染患者血清及脑脊液,将样品接种Vero细胞分离野毒株,对其进行了病毒RNA的提取、RT-PCR、测序,拼接获得其完整序列,并通过DNAMAN和MEGA6.0软件对其全基因组核苷酸及氨基酸序列进行分析,后通过ProtParam、PSIPRED、Phyre2和SWISS-MODEL软件对NS3和NS4A两非结构蛋白的结构和功能进行预测预测,找到两个可能的毒力相关位点。同时我们以乙脑疫苗株SA14-14-2为模板,进行设计、扩增、连接至pcr2.1质粒,通过体外转录的方法获得病毒RNA转录体,将转录体RNA转染至C6/36细胞中进行拯救,使病毒在细胞中包装成完整的、具有活性的病毒颗粒,然后观察其细胞病变效应,并通过间接荧光免疫评价其在细胞中蛋白表达能力,为后续毒力相关位点验证奠定基础。[结 论]研究中以血清及脑脊液中提取的病毒RNA为模板,共获得了 18段PCR产物,对扩增片段进行测序拼接获得乙脑病毒全长基因序列;将该序列与NCBI数据库中的43株序列的比对发现,病毒基因组全长序列和病毒蛋白序列分别与2008年和2016年中国猪分离株的病毒基因组全长序列和病毒蛋白序列非常相似,属于JEV GⅢ组。与相似株、疫苗株(SA14-14-2)及高毒力病毒株对比发现分别位于NS3和NS4A中的两个位点是值得关注;通过对两个分结构蛋白的理化性质、蛋白结构及分子功能预测分析发现,这两个位点确实对蛋白的功能及结构产生影响,可能是潜在的毒力相关位点。此外,我们通过同源重组的方法将减毒乙脑疫苗株SA14-14-2分为8端依次连接至pcr2.1质粒中,构建了一株乙脑疫苗株SA14-14-2的全长感染性克隆,并进行了拯救,结果显示转录体RNA可以在细胞中包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并导致细胞发生CPE效应,IFA结果显示拯救病毒可以在细胞胞质中表达蛋白,测序结果显示拯救病毒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上述结果初步证明了减毒乙脑疫苗株全长感染性克隆质粒的可使用性。
唐毓[2](2018)在《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体检测间接凝集试验的建立》文中认为犬细小病毒病(Canine parvovirus disease)是由犬细小病毒(CPV)引起犬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该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发热、呕吐、出血性肠炎、白细胞减少和幼犬心肌炎。目前,免疫接种是防治该病的主要措施。近年来,由于疫苗抗原性差异,幼犬母源抗体干扰,免疫犬抗体水平过低导致免疫失败,引发CPV感染的报道不断出现。因此,定期分离当地的CPV流行毒株,分析其抗原性遗传演变情况,及时了解幼犬CPV母源抗体水平和免疫犬抗体水平,确定最佳的疫苗免疫时机,对于犬细小病毒的防控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将临床疑似感染CPV的病犬排泄物处理后接种F81细胞,传代培养后,经电镜观察、间接免疫荧光技术、PCR、血凝(HA)鉴定确定分离获得1株CPV病毒,命名为CPV-DN17-1。克隆CPV分离株VP2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收录的CPV疫苗株、国内外分离株等24株CPV VP2序列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显示,分离株与疫苗株同源性存在差异,核苷酸同源性为95.6%98.8%;与国内外分离株差异不大,核苷酸同源性为98.7%99.8%;与HRB-e2(哈尔滨分离株)氨基酸同源性为100%,其它毒株为97.9%99.4%。系统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病毒分离株与疫苗株、国外分离株、其它种属细小病毒亲缘关系均较远,与国内分离株较近,表明分离株不是来源于疫苗株。与CPV参考株的氨基酸序列比对显示,分离株基因型为new CPV-2a型;分离株与疫苗株相比较,主要抗原表位区氨基酸没有明显的改变。本研究根据DNAStar-Protein软件分析以及参考相关文献,在CPV-DN17-1的VP2基因主要抗原表位编码区设计并合成两对引物sVP2-F1/R1和sVP2-F2/R2,克隆并构建了重组质粒pGEX-VP2-S1和pGEX-VP2-S2。诱导、表达和鉴定后的重组蛋白命名rVP2-S1和rVP2-S2。用重组蛋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经ELISA、中和试验检测,rVP2-S1的间接ELISA效价为1:12800,中和效价为1:128;rVP2-S2的间接ELISA效价为1:6400,中和效价为1:54。选择免疫原性更好的rVP2-S1致敏红色聚苯乙烯羧基纳米微球,对致敏蛋白浓度、致敏缓冲液、EDC含量等致敏条件的优化结果表明,当纳米微球为25μL(5%w/v),致敏蛋白量0.3 mg,EDC 0.015 g,醋酸缓冲液500μL时,致敏的彩色微球与兔抗CPV阳性血清凝集效果最佳。凝集结果经试剂盒标定,判定标准为能使致敏微球发生50%(++)以上凝集的血清为阳性血清,该血清抗体对犬有免疫保护作用;低于50%凝集为阴性结果,血清抗体无免疫保护作用。试验证明该方法特异性、敏感性、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利用建立的检测方法和试剂盒同时对临床采集的40份犬血清进行检测,符合率为97.5%。本研究所建立的CPV抗体检测间接凝集试验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敏感性、稳定性,可满足临床对单份血清的检测需求,具有明显的应用价值。
刘又宁,解立新[3](2017)在《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尽管近年来医学科技已有了"飞跃式"的发展,但直到今天医生们所面临的多数疾病,如肿瘤、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都是无法彻底治愈的,即使最常见的支气管哮喘和慢阻肺也往往需要终生不间断治疗。感染性疾病与上述疾病截然不同,其中大多数只要诊断准确,治疗恰当,都可望在相对较短时间内彻底治愈。感染可发生在临床各科,人体任一部位,因此,与感染有关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段是
刘东晓[4](2017)在《内蒙古西部地区蜱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组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蜱虫作为一种重要的媒介生物,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目前已发现了 83种蜱传病毒,其中不乏严重威胁公共卫生的蜱传脑炎病毒、科罗拉多蜱传热病毒等。尤其是2007年蜱媒非洲猪瘟暴发和国内2009年发现蜱媒“新型布尼亚病毒”致人死亡事件发生以来,蜱传病毒的研究引起了国内外专家和国家疾病防控部门的高度重视。内蒙古是畜牧业集中地带,伴随而来该地区有大量的蜱虫寄生,以动物为中介,蜱很容易将病毒传播给人类和其它动物,使得该地区是蜱传病毒病的潜在高危地区。因此,为了充分保障该地区牧民生命安全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填补我国内蒙地区蜱虫携带病毒的本底数据的空白,调查是否具有重要人兽共患病相关的病毒并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采集内蒙古左旗和右旗地区的动物寄生蜱虫,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相关技术对蜱传病毒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以下结果:(1)样品采集:本实验样品采集工作于2015-2016年间完成。2015年5月,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阿拉善盟左旗和阿拉善盟左旗与右旗交界2个采样点采集骆驼、绵羊体表寄生的亚洲璃眼蜱共计643只;2016年4月,从内蒙左右旗交界的骆驼,嘉镇乌兰呼都格嘎查采集的绵羊及骆驼血清,共计112份。(2)样品核酸检测:利用病毒宏基因组学技术对从所采集的样品进行病毒组学研究,共获得了644692条Reads,拼接出2484条Contig。通过核酸序列注释发现,其8.2%(203/2484)的contig为病毒序列,并注释到4个病毒科和4个病毒属;其中一条720bp的contig注释到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CHFV),根据这条contig设计特异性检测引物,对样品进行检测,共计从60个蜱虫样本中检测到有4个样本携带有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四株病毒分别命名为N5株,H1株,NM-18株和NM-24株,其中H1株的宿主为绵羊,其余三株的宿主为骆驼,阳性率为6.7% (4/60)。(3)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全基因组研究:本研究通过NCBI Blast比对选择参考株对其中一株病毒(NM-18株)的全序列进行了分段扩增,共设计了 18对简并引物,并扩增出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其中包括S片段1672bp, ORF为1449bp,编码482个氨基酸,Gc含量为45.25%;M片段5368bp,ORF为5070bp,编码1689个氨基酸,Gc含量为43.60%; L片段12155bp,ORF为11838bp,编码3945个氨基酸,Gc含量为41.37%。与已知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进行系统进化分析发现,NM-18株与其他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相比,S片段的全基因组序列同源性与同样分离自我国蜱虫的HY-13株最高,可以达到95.2%; M片段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则与分离自南非的SPU415/85株最高,可以达到91.2%; L片段的全基因组核苷酸同源性与同样分离自我国蜱虫的YL04057株同源性最高,可以达到93.7%。(4)样品血清学检测:本实验利用本实验扩增出的NM-18株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S片段,使用原核表达将病毒的N蛋白成功表达,大小为54kD,并成功纯化,又利用纯化成功的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N蛋白对来自内蒙地区共计2个采样点,2种蜱虫宿主共112份血清进行了Western blot检测,在采集的全部112份血清中,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阳性血清共有49份,阳性率可以达到43.75%。综上所述,本研究通过病毒宏基因学技术次对内蒙古地区的蜱虫病毒组的研究,发现了蜱传重要人兽共患病病原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存在,成功的扩增出一株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了宿主动物对该病毒的感染阳性率。为进一步建立西北地区蜱虫携带病毒的本底数据信息库奠定了基础,也为蜱媒人兽共患病毒的防控提供了理论参考。
曹佳媛[5](2016)在《三种病毒性出血热荧光与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病毒性出血热(Viral hemorrhagic fevers, VHFs)常由4种科的心A病毒引起,均以发热和出血为主要症状。目前,大多数病毒性出血热无有效疫苗及治疗药物。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CCHF)是一种由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Crimean-Congo hemorrhagic fever virus, CCHFV)引起经蜱传播的病毒性疾病,在非洲,亚洲,欧洲南部,中东的30多个国家都有感染病例的报道。裂谷热(Rift Valley fever, RVF)是由裂谷热病毒(Rift Valley fever virus, RVF V)引起一种人畜共患病。该病在非洲、中东及也门地区流行,危害人身安全和畜牧业发展。拉沙热(Lassa fever,LF)是一种由拉沙病毒(Lassa fever virus, LAV)引起的病毒性出血热,在西非呈地方性流行。由于该病传染性强,在其他欧美国家也有输入性病例报道。目前,病毒分离、血清学试验、分子生物学检测是VHFs的主要实验室检测方法。病毒分离,费时、费力,不适宜在疫区外开展。血清学检测方法可能产生交叉反应且需要注意样本的采集时间。基因芯片技术因具备高通量、微量性、自动化的优点,在病原体检测上有巨大潜力。然而,对实验条件及设备要求较高限制了该技术的广泛应用。近年来,以纳米金标记的基因芯片因具备稳定、无污染、廉价的特点正逐渐取代以荧光素标记的基因芯片在DNA检测中大量被使用。本研究的目的是建立CCHFV、RVFV和LAV的荧光基因芯片和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分别以CCHFV和RVFV的S基因,LAV的部分GPC基因和NP基因,设计3对引物与6条寡核苷酸探针,下游引物分别修饰荧光素和生物素。以pMD18T-simple为载体,构建含三种病毒保守序列的重组质粒pMD-CCHFV、pMD-RVFV、pMD-LAV。以人工合成的保守基因序列为模板体外转录成病毒RNA作为检测样本。使用多重PCR对目的片段进行扩增及标记。通过荧光显微镜获取荧光基因芯片杂交结果。标记生物素的扩增产物与基因芯片杂交后,加入链霉亲和素标记的纳米金,形成生物素-链霉亲和素-纳米金复合物,再通过银增强试验对信号进行再次放大。最后通过特异性试验、灵敏性试验及重复性试验对两种基因芯片进行评价。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三种出血热病毒的荧光基因芯片和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且特异性和重复性良好。运用荧光基因芯片可检测出2.1×10-4ng/ml的pMD-CCHFV扩增产物,2.82×10-2ng/ml的pMD-RVFV扩增产物,1.73×10-4ng/ml的pMD-LAV扩增产物。运用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出2.1×10-3pg/ml的pMD-CCHFV扩增产物,2.82×10-1 pg/ml的pMD-RVFV扩增产物,1.73×10-2pg/ml的pMD-LAV扩增产物。相比荧光基因芯片,可视化基因芯片的灵敏度分别提高了100倍(CCHFV),100倍(RVFV),10倍(LAV)。结果表明,本研究所建立的两种基因芯片检特异性高、敏感性强,可用于三种病毒的快速检测与甄别。
大杨树农场管理局职工医院[6](1977)在《捏皮试验对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文中研究说明 为了更好落实伟大领袖毛主席关于“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指示,使卫生工作更好的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使广大的农村赤脚医生和基层卫生人员,更好更快的掌握流行性出血热的早期诊断,真正做到“三早一就”,我们在1975年冬峰防治流行性出血热实践中,对本病的早期诊断,摸索试用一种简单易行,适合农村广大基层医药卫生人员应用的检查方法——捏皮试验。现简介如下,供参考。一、观察和试验方法:我们在流行性出血热的流行季节,流行地区收了120名发热患者做为观察组,同时
高博[7](2015)在《天然产物对登革病毒抑制作用研究》文中提出登革病毒(dengue virus, DV)属于黄病毒科黄病毒属中的一个血清型亚群,依病毒包膜蛋白E的抗原性不同分为1、2、3、4四个血清型,其中2型传播最广泛,同一型中不同毒株也存在一定抗原差异。登革热(dengue fever, DF)是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虫媒传染病,临床特点为高热、头痛、肌肉、骨关节剧烈酸痛、皮疹、出血倾向、淋巴结肿大、白细胞计数减少和血小板减少等。重者可表现为登革出血热(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 DHF)和登革休克综合征(dengue shock syndrome, DSS),登革病毒可直接侵犯心脏,高热、缺氧可引起休克,病死率较高。近几十年来,随着旅游和经济的发展,DF发病率大幅度上升,据WHO估计,全球约有超过2/5人口受到其威胁,每年约有亿计的人感染该病毒。登革热发病人数逐年增加,但由于登革四价减毒活疫苗诱发体内中和性抗体滴度的不平衡性、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作用(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的存在病毒毒力问题、抗登革病毒小分子药物的透膜及特异性等问题的困扰,截止目前临床尚无预防与治疗登革热的有效措施。虽然报道多种有应用前景的登革热疫苗和抗病毒药物正在研究开发,但却没有一个被正式批准在临床应用。可见,登革病毒仍是当前严重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病原之一。本研究的目的在于筛选具有抗登革病毒作用的天然产物,并从中选择抑制效果显着的天然产物,分离其有效组分,并对其抗病毒的机制进行初步探讨,研究结果将为开发有效的防治登革热药物奠定基础。首先在细胞病变抑制试验的基础上,结合细胞病变作用(cytopathic effect,CPE)观察试验、MTT染色试验和病毒载量测定试验三种评价方法,建立一种快速可靠的多种指标联合筛选抗登革病毒药物方法。采用上述方法检测了40多种药用植物和海洋微生物,获得了抗登革病毒(DV-2)效果较好的提取物5种,其中菘蓝样品水提物的IC50为84μg/mL, TI为55.83,将其选为进一步研究的对象。通过进一步分离纯化菘蓝地上部分的成分,获得单体化合物,采用体内、外两种试验方法对单体化合物抗登革病毒效果进行研究。体外试验包括DV-2对C6/36细胞CPE观察试验、MTT染色试验和病毒载量测定试验。体外细胞试验过程中采用先感染病毒后给药、先给药后感染病毒和药物与病毒同时作用三种方式进行抗病毒机制的初步探讨。体内试验采用小鼠染毒试验。体外试验结果显示,菘蓝地上部分分离化合物GB-7和GB-8对DV-2在细胞水平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初步研究表明菘蓝地上部分分离化合物抗登革病毒机制与其对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关,而与其对病毒吸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及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相关不大。体内试验结果显示:菘蓝地上部分分离化合物GB-7和GB-8给药组,与未给药的对照组相比,小鼠的存活率、生存时间均有提高,尤其是化合物GB-7组,说明菘蓝单体化合物对登革病毒感染的小鼠具有保护和治疗作用,能明显延长感染登革病毒小鼠的存活时间,提高生存率。从菘蓝地上部分水溶部分分离得到的化合物GB-7,经一系列化学反应检测呈阳性,可确定其活性成分为苯甲醚类化合物。核磁共振检测其1H谱、13C谱,结合谱库检索表明,化合物GB-7为新单体,主要成分为苯甲醚类。在Scifinder数据库中搜索,明确化合物GB-7为新单体。本研究取得的主要成果:1、建立了一种快速可靠的筛选抗登革病毒药物的模型,并对40多种天然产物样品进行筛选,获得3种对DV-2有不同抑制作用的样品。其中菘蓝地上部分水溶部分对DV-2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2、菘蓝地上部分分离化合物GB-7对DV-2在体内和体外均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菘蓝地上部分分离化合物抗登革病毒机制与其对病毒在细胞内复制增殖的抑制作用有关,而与其对病毒吸附细胞的阻断作用及对病毒的直接灭活作用相关不大。4、初步确定.菘蓝地上部分提取物中DV-2的有效组分为苯甲醚类物质。5、菘蓝地上部分分离化合物GB-7为新单体,主要成分为苯甲醚类。
李心安[8](2014)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同变异株RT-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文中认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PRRS)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orcine reproductive and respiratory syndromevirus,PRRSV)引起的一种高度传染性疾病,可导致妊娠母猪流产、早产、死胎、木乃伊胎等繁殖性能障碍以及各年龄段猪的呼吸系统功能障碍。2006年我国发生的“猪高热综合征”(porcine high fever syndrome, PHFS),经鉴定其病原为NSP2基因高变区发生了不连续的90bp缺失的高致病PRRSV(HP-PRRSV)。最新研究表明高致病性PRRSV除具有不连续90bp的缺失情况以外,还在与本缺失区域相近的位置存在有36bp或57bp的缺失情况(以下将这几种缺失情况分别称为90bp缺失、36bp缺失和57bp缺失)。本研究建立一种鉴别不同变异株的RT-PCR方法,用该方法对目前PRRSV不同变异毒株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研究,以摸清临床PRRSV变异毒株的流行情况。根据本实验室的研究结果及GenBank上已公布的序列,设计引物,其产物为:a.经典毒株未发生任何碱基缺失,扩增条带大小为300bp;b.部分高致病性PRRSV具有不连续的90bp的碱基缺失,扩增条带大小为210bp;c.另外一部分PRRSV存在连续的57bp缺失的情况,扩增条带大小为153bp,利用本试验方法对猪瘟病毒、伪狂犬病毒、圆环病毒、流行性腹泻病毒、传染性胃肠炎病毒进行特异性试验验证,利用本方法对山东省多个地区的样品进行流行性病学调查,以了解PRRSV经典株及不同缺失情况的高致病株的流行情况。本研究共对182份样品进行了检测,其中有84份病料样品和98份血清样品。结果表明,成果建立鉴别不同变异株的RT-PCR方法,其特异性试验、重复性试验良好,可检测经典株PRRSV、HP-PRRSV及混合感染情况下的最低cDNA浓度为0.01ng/ul、0.05ng/ul、2.1ng/ul。运用所建立套式PCR检测方法对182份样品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中有176份样品扩增结果为阳性。在这176份阳性样品中,确定为PRRSV经典毒株的共有2份,占阳性总样品数的1.1%;其中有81份样品仅检测到不连续的90bp缺失的高致病性PRRSV,占阳性样品数的46%;仅有8份样品检测到有连续57bp缺失的高致病性PRRSV的,占阳性样品数的4.5%;90bp缺失和57bp缺失的样品有84份,占阳性样品数的47.7%;仅有1份样品存在90bp缺失和57bp缺失的高致病性PRRSV混合感染且感染经典株PRRSV占阳性样品数的0.6%,调查中未发现其它情况。本次调查结果表明,生产一线中的经典株PRRSV所占比例较小,而高致病PRRSV占总调查样品数的绝大多数,其中高致病性毒株的缺失情况普遍,说明PRRSV的变异仍十分严重。
凡敏[9](2012)在《基孔肯亚与辛德毕斯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文中提出基孔肯亚(Chikungunya, CHIK)热和辛德毕斯(Sindbis, SIND)热是两种自然疫源性人兽共患传染病,主要通过吸血节肢动物叮咬敏感的脊椎动物,使脊椎动物发病从而传播疾病。基孔肯亚热和辛德毕斯热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分布,发病快,传播迅速,给全世界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和国际贸易壁垒,严重地威胁了世界公共卫生安全,甚至导致人类的直接感染和死亡。目前,尚无治愈这两种疾病的药物,因此及早有效诊断是防治和减缓这两种疾病传播的重要措施。目前,基孔肯亚病毒(Chikungunya Virus, CHIKV)和辛德毕斯病毒(Sindbis Virus, SINDV)的常用检测方法主要有病毒分离法、血清学检测、抗原检测和多重PCR检测。但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同属于虫媒病毒,生物学结构及免疫学特性极其相似,且临床症状基本相同,无论是上述哪一种检测方法,都无法同时对两者进行精确的鉴定,因而有必要寻找一种高效、高通量和快速的检测方法来鉴别这两种病毒。基因芯片技术是近年发展起来的融生物学、物理学、化学、计算机科学和微电子学一体的高度交叉的前沿技术,不仅具有快速、敏感、特异、高通量和自动化的优点,而且数据处理和结果判定通过计算机软件进行,提高了结果判定的可靠性,在快速鉴别诊断和检测方面具有十分广阔的应用前景。基因芯片技术的出现为同时检测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提供了可能的途径。本研究根据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基因序列间的差异性,借助多重PCR和核酸标记技术,采用基因芯片技术,构建了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用于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的鉴定。本研究首先从NCBI数据库中下载了不同年代、不同国家地区的基孔肯亚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的全基因序列,应用分子生物学软件对基孔肯亚病毒、辛德毕斯病毒全基因进行系统的序列分析,分别参照基孔肯亚病毒亚洲株DQ443544、辛德毕斯病毒南非株ACU38305合成了基孔肯亚病毒、辛德毕斯病毒的E基因,并将所合成E基因片段克隆到pMD-18T载体上,为基因芯片检测提供了试验材料。另外,根据序列分析对比结果,应用生物信息学软件,设计了基孔肯亚病毒和辛德毕斯病毒基因芯片检测用多重PCR引物2对,特异性寡核苷酸探针5条,阳性坐标探针1条,阳性靶标1条。在相同条件下,将JEV Ⅰ、JEⅧ、PRRSV及AIV处理后与芯片杂交、扫描来检测芯片的特异性。对pMD-CHIK、pMD-SIND质粒DNA进行倍比稀释,处理后与芯片杂交、扫描来检测芯片灵敏性。结果显示本试验所制备的芯片特异性良好,对阴性对照JEV Ⅰ、JEⅧ、PRRSV和AIV作为特异性对照进行检测未发现信号,灵敏性试验结果表明测定样本量1.0ng/mL为最低检测线。经过试验评估证明此检测芯片重复性良好,并且在室温密闭条件下可至少保存2个月而不影响检测效果。
姜来生[10](2012)在《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流行性乙型脑炎联合检测芯片的初步构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猪瘟(CSF)、流行性乙型脑炎(JE)三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是国内养猪业常见而且危害严重的疫病。面对疫情况何快速准确鉴定这三种疫病是生产实际中提出的现实需求。本研究初步进行了PRRSV、CSFV、JEV联合检测芯片的构建研究。本研究在前期的基础上,从靶基因库中选取PRRSV:T/PRRS-PS9,T/Yll; CSFV: T/CSF1, T/PS8; JEV:T/PRM/M, T/JEV-C6种克隆质粒菌,并针对这6种质粒菌设计合成6对特异性引物,采用PCR方法扩增获得6个靶基因片段,同时以λDNA为模板设计合成特性引物扩增出500bp的定位基因片段。将靶基因和定位基因用点样缓冲液稀释成200ng/ul,用点样仪点制在氨基化基片上,经过后处理固定,制备了可以联合检测PRRSV. CSFV. JEV的基因芯片。本研究对靶基因扩增产量的影响条件和纯化方法进行优化选择;并对基因芯片制备过程中的点样针、点样缓冲液和点样湿度进行优化,对点样过程条件进行控制;以及后处理中的烘焙时间、水合时间、紫外交联时间进行优化。最终确定扩增靶基因的Mg2+终浓度为2.0mmol/L,dNTP浓度为2OOumol/L,扩增循环数为35个循环,选择用OMEGA试剂盒直接过柱纯化来制备合格的靶基因浓度和纯度;并确定以百傲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点样缓冲液作为芯片点样缓冲液将靶基因稀释至200ng/ul,选择夹缝针,在湿度环境为50%-60%条件下进行点样;点制好的基因芯片于80℃烘焙8h,然后再水合10sec,立即80℃烘干,紫外交联25min后,以0.2%SDS液洗涤5min,再以蒸馏水快速洗涤后,经离心干燥,其固定效果最好。本研究以λDNA和靶基因重组质粒为模板扩增标记并纯化制备成基因探针,用相同的杂交方法对随机抽取的5张基因芯片进行杂交检测,评价基因芯片的一致性,结果信号值都高于1000,SNR都大于2,表明制备的基因芯片一致性好。本研究还对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的特异性、灵敏性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PRRSV、CSFV、JEV之间无交叉杂交,PPV、PRV、TGEV、PEDV与PRRSV-CSFV-JEV基因芯片无杂交反应,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特异性强。灵敏性试验发现50u1杂交体系时探针DNA浓度为0.295pg/ul仍为杂交阳性。在保存期试验中,将制备好的基因芯片干燥密封保存在4℃条件下保存30d、60d、90d、120d后,仍可以进行有效杂交检测。本研究初步建立了PRRSV-CSFV-JEV样品多重标记方法,试验中将六对引物分为两组HY1:PRM/M,PS8, PS9; HY2:JEC-C, Y11, CSF1。PRRS-C14、 CSFV、JEV-NJ1反转录成的混合cDNA为模板,成功建立样品多重标记方法,并用于临床样品标记检测,31份样品中PRRSV检出率为12.9%,CSFV检出率为12.9%,JEV检出率为9.68%,PRRSV与CSFV混合感染检出率为9.68%, CSFV与JEV混合感染检出率为3.22%,未检出PRRSV与JEV混合感染及PRRSV、CSFV与JEV混合感染。
二、捏皮试验对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捏皮试验对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1)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及减毒乙脑疫苗株的全长克隆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乙型脑炎的诊断及治疗 |
综述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2)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体检测间接凝集试验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英文摘要 |
1 引言 |
1.1 犬细小病毒病和犬细小病毒概述 |
1.1.1 犬细小病毒病 |
1.1.2 犬细小病毒 |
1.2 犬细小病毒病的免疫防治 |
1.2.1 犬细小病毒病疫苗及免疫程序 |
1.2.2 犬细小病毒病疫苗免疫抗体的检测方法 |
1.3 凝集试验 |
1.3.1 直接凝集试验 |
1.3.2 间接凝集试验 |
1.3.3 其他凝集试验 |
1.4 纳米微球及其在疾病检测领域的应用 |
1.4.1 纳米微球的分类 |
1.4.2 纳米微球在疾病检测领域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与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动物、细胞系及质粒 |
2.1.2 病毒分离样品、阳性血清、CPV疫苗株 |
2.1.3 主要试剂 |
2.1.4 主要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引物设计及合成 |
2.2.2 CPV分离鉴定 |
2.2.3 分离病毒VP2基因分析 |
2.2.4 CPVVP2重组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2.2.5 CPV抗体检测间接凝集试验的建立 |
3 结果 |
3.1 CPV分离鉴定 |
3.1.1 病毒分离 |
3.1.2 PCR鉴定 |
3.1.3 血凝效价 |
3.1.4 电镜观察 |
3.1.5 间接免疫荧光鉴定 |
3.2 CPVVP2基因的序列分析 |
3.2.1 CPVVP2基因克隆鉴定 |
3.2.2 CPV分离株VP2基因序列分析 |
3.2.3 CPV分离株亚型分析 |
3.2.4 抗原表位差异性分析 |
3.2.5 TCID50测定 |
3.2.6 CPV分离株中和效价检测 |
3.3 重组CPVVP2蛋白的原核表达 |
3.3.1 重组CPVVP2基因的克隆及鉴定 |
3.3.2 重组CPVVP2质粒的构建及鉴定 |
3.3.3 重组CPVVP2蛋白的表达 |
3.3.4 重组蛋白的纯化及鉴定 |
3.4 CPV抗体检测间接凝集试验的建立 |
3.4.1 聚苯乙烯微球致敏条件的优化 |
3.4.2 间接凝集试验阳性判定标准的确立 |
3.4.3 CPV抗体间接凝集试验的特异性 |
3.4.5 CPV抗体检测间接凝集试验的重复性和稳定性试验 |
3.4.6 CPV疫苗免疫犬血清抗体检测 |
3.4.7 间接凝集试验的初步应用 |
4 讨论 |
4.1 CPV的分离鉴定 |
4.2 CPVVP2重组蛋白的表达及选择 |
4.3 纳米微球致敏条件优化 |
4.4 间接凝集试验的判定标准的确定 |
5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内蒙古西部地区蜱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组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 |
第一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
1.1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的简介 |
1.2 流行病学和生态学 |
1.3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
1.4 病毒的传播媒介 |
1.5 病毒的理化性质 |
1.6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的亲缘关系与地理分布 |
1.7 诊断、治疗和疫苗 |
1.8 国内的研究进展及本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内蒙古西部地区蜱虫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 |
2.1 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全基因组研究 |
3.1 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血清学研究 |
4.1 材料 |
4.2 实验方法 |
4.3 实验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表 |
致谢 |
个人简介 |
(5)三种病毒性出血热荧光与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第一章 前言 |
1.1 病毒性出血热的概况 |
1.2 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的概况 |
1.2.1 CCHF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2.2 CCHFV的实验室检测 |
1.3 裂谷热的概况 |
1.3.1 RVF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3.2 RVFV的实验室检测 |
1.4 拉沙热的概况 |
1.4.1 LAV的基因组结构及功能 |
1.4.2 LAV的实验室检测 |
1.5 基因芯片技术的概况 |
1.6 基因芯片技术的应用 |
1.7 纳米金颗粒的概述 |
1.8 纳米金颗粒在基因芯片技术中的应用 |
1.9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质粒与病毒 |
2.1.2 主要试剂 |
2.1.3 耗材与设备 |
2.2 方法 |
2.2.1 实验技术路线 |
2.2.2 三种病毒基因序列的比对及人工合成 |
2.2.3 探针与引物的设计 |
2.2.4 主要溶液的配制 |
2.2.5 检测样本的提取 |
2.2.6 建立多重PCR体系 |
2.2.7 荧光基因芯片的制备 |
2.2.8 杂交条件的优化 |
2.2.9 可视化基因芯片的制备 |
2.2.10 特异性试验 |
2.2.11 敏感性试验 |
2.2.12 重复性试验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3.1 CCHFV、RVFV、LAV的目的基因合成结果 |
3.2 引物设计结果 |
3.3 探针设计结果 |
3.4 探针特异性评价 |
3.5 病毒cDNA的PCR鉴定 |
3.6 杂交条件的优化结果 |
3.6.1 杂交时间的优化结果 |
3.6.2 杂交温度的优化结果 |
3.7 荧光基因芯片杂交结果 |
3.8 可视化基因芯片杂交结果 |
3.9 两种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特异性验证结果 |
3.10 两种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灵敏性检测结果 |
3.11 两种基因芯片检测方法重复性验证结果 |
第四章 讨论 |
4.1 两种基因芯片的比较分析 |
4.2 探针的设计影响检测的特异性和杂交效率 |
4.3 微阵列的制备 |
4.4 杂交试验的优化 |
4.5 标记系统影响杂交效率 |
4.6 检测结果的灵敏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生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7)天然产物对登革病毒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文献综述 |
1.1 登革热简介 |
1.2 登革病毒 |
1.3 登革疫苗研究 |
1.4 抗登革病毒药物研究 |
1.5 植物源抗病毒药物的研究 |
1.6 菘蓝化学成分及抗病毒研究 |
1.7 天然产物抗登革病毒可能机理 |
1.8 天然产物抗登革病毒研究存在问题 |
1.9 本研究的目的和内容 |
2 抗登革病毒天然产物筛选模型的建立 |
前言 |
2.1 实验材料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4 讨论 |
2.5 小结 |
3 抗登革病毒天然产物的筛选 |
前言 |
3.1 实验材料 |
3.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分析 |
3.4 讨论 |
3.5 小结 |
4 菘蓝地上部分分离化合物的纯化和结构解析 |
前言 |
4.1 材料与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3 讨论 |
4.4 小结 |
5 菘蓝分离成分抑制登革病毒效果评价及机制初探 |
前言 |
5.1 材料与方法 |
5.2 结果与分析 |
5.3 讨论 |
5.4 小结 |
6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1 主要英文缩写词表 |
附录2 所用主要试剂与缓冲液的配制 |
附录3 部分化合物的~1H NMR谱和~(13)C NMR谱 |
附录4 攻博期间发表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同变异株RT-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符号说明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病原学 |
1.2 分子生物学特征 |
1.3 蛋白组学特征 |
1.3.1 PRRSV 的非结构蛋白 |
1.3.2 PRRSV 的结构蛋白 |
1.3.2.1 次要结构蛋白 |
1.3.2.2 GP5 蛋白 |
1.3.2.3 M 蛋白 |
1.3.2.4 N 蛋白 |
1.4 流行病学 |
1.5 致病力 |
1.6 PRRSV 的致病机制 |
1.7 组织病理学变化 |
1.8 PRRSV 遗传变异 |
1.9 诊断 |
1.9.1 血清学检测 |
1.9.1.1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 |
1.9.1.2 血清中和试验(SNT) |
1.9.1.3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 |
1.9.1.4 免疫过氧化物酶单层试验(IPMA) |
1.9.2 分子生物学检测 |
1.10 PRRSV 的防治 |
1.10.1 建立防控部门,做好保障工作 |
1.10.2 做好宣传工作,普及科学防治知识 |
1.10.3 密切监测疫情,及时准确掌握疫情动态 |
1.10.4 结合实际,采取预防措施 |
1.10.4.1 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改善猪舍环境 |
1.10.4.2 重视引种,净化猪群 |
1.10.4.3 科学制定消毒程序,防止病原菌扩散 |
1.10.4.4 严抓疫苗免疫,提高猪只抵抗力 |
1.11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和仪器 |
2.1.1 样品 |
2.1.2 载体、菌株与细胞 |
2.1.3 试剂 |
2.1.4 主要设备及仪器 |
2.2 PRRSV 不同变异株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 |
2.2.1 病毒增殖 |
2.2.1.1 细胞系 Marc-145 的培养及传代 |
2.2.1.2 病毒接种 |
2.2.2 引物设计 |
2.2.3 病料及血清样品 RNA 提取 |
2.2.4 RT-PCR 反应 |
2.2.5 套式 PCR 反应 |
2.2.6 套式 PCR 产物的克隆及序列分析鉴定 |
2.2.6.1 PCR 产物纯化回收 |
2.2.6.2 PCR 产物与克隆载体 pJET1.2 连接反应 |
2.2.6.3 用氯化钙制备感受态细胞 TOP10 |
2.2.6.4 转化反应 |
2.2.6.5 重组质粒 DNA 的提取 |
2.2.6.6 重组质粒 DNA 的 PCR 鉴定 |
2.2.6.7 重组质粒 DNA 酶切鉴定 |
2.2.6.8 重组质粒的测序验证 |
2.2.7 方法检验 |
2.2.7.1 特异性试验 |
2.2.7.2 重复性试验 |
2.2.7.3 敏感性试验 |
2.2.7.4 方法应用检验 |
2.3 流行性病学调查 |
2.3.1 材料方法 |
2.3.2 技术路线 |
2.3.3 RNA 浓度测定 |
2.3.4 RT-PCR 反应 |
2.2.5 套式 PCR 反应 |
3 结果 |
3.1 标准毒 RNA 浓度测定表 |
3.2 PRRSV 经典株与高致病毒株单独感染与混合感染检测图 |
3.3 标准毒株重组质粒 PCR 及酶切鉴定 |
3.4 重组质粒的测序验证 |
3.5 方法检验 |
3.5.1 特异性试验 |
3.5.2 重复性试验 |
3.5.3 敏感性试验 |
3.6 方法应用 |
3.6.1 样品检测 |
3.6.2 PCR 产物重组质粒鉴定 |
3.6.3 测序验证 |
3.7 流行性病学调查 |
3.7.1 样品 RNA 浓度测定表 |
3.7.2 流行性病学调查 |
3.7.3 流行性病学调查结果统计 |
4 讨论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基孔肯亚与辛德毕斯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基孔肯亚热危害性及流行情况 |
1.2 基孔肯亚病毒病原学及感染机制 |
1.3 基孔肯亚病毒检测方法进展 |
1.4 辛德毕斯病毒病危害性及流行情况 |
1.5 辛德毕斯病毒病原学及感染机制 |
1.6 辛德毕斯病毒检测方法进展 |
1.7 基因芯片技术 |
1.8 基因芯片在兽医学中的应用 |
1.9 基因芯片技术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 |
第二章 基孔肯亚与辛德毕斯病毒序列分析及阳性基因的克隆 |
2.1 材料 |
2.2 方法 |
2.3 结果 |
2.4 讨论 |
2.5 小结 |
第三章 基孔肯亚和辛德毕斯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构建 |
3.1 材料 |
3.2 方法 |
3.3 结果 |
3.4 讨论 |
3.5 小结 |
第四章 基孔肯亚和辛德毕斯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初步应用 |
4.1 材料 |
4.2 方法 |
4.3 结果 |
4.4 讨论 |
4.5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流行性乙型脑炎联合检测芯片的初步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缩写说明 |
文献综述 |
1 引言 |
2 三种猪繁殖障碍疾病及其诊断技术的研究进展 |
2.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及其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2.1.1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概述 |
2.1.2.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2.2 猪瘟及其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2.2.1 猪瘟的概述 |
2.2.2 猪瘟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2.3 流行性乙型脑炎及其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2.3.1 流行性乙型脑炎的概述 |
2.3.2 流行性乙型脑炎诊断技术研究进展 |
3 基因芯片技术及其在猪病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
3.1 基因芯片及其基本原理和技术流程 |
3.1.1 基因芯片及其基本原理 |
3.1.2 基因芯片技术流程 |
3.2 基因芯片技术在猪病中的检测应用 |
3.2.1 猪病毒性疾病的检测 |
3.2.2 猪细菌性疾病的检测 |
3.2.3 猪寄生虫疾病的检测 |
4. 研究目的及意义 |
材料与方法 |
1 材料 |
1.1 病毒 |
1.2 重组质粒菌 |
1.3 主要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试验方法 |
2.1 基因芯片靶基因及定位基因的质量控制 |
2.1.1 重组靶基因质粒菌的复苏与鉴定 |
2.1.2 靶基因、定位基因制备条件的初步确定 |
2.1.3 影响靶基因、定位基因质量因素的优化 |
2.2 基因芯片点制过程中条件的选择 |
2.2.1 点制芯片点样针的选择 |
2.2.2 点样缓冲液的选择 |
2.2.3 点样过程中湿度的优化 |
2.3 基因芯片的后处理方法条件的优化 |
2.3.1 芯片后处理方法条件初步建立 |
2.3.2 烘培时间的优化 |
2.3.3 水合时间的优化 |
2.3.4 紫外交联时间的优化 |
2.4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2.4.1 检测芯片矩阵的设计 |
2.4.2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的制备 |
2.4.3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同批检验 |
2.5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的特异性、灵敏性及保存期实验 |
2.5.1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特异性试验 |
2.5.2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灵敏性试验 |
2.5.3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保存期试验 |
2.6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在临床诊断中的初步应用 |
2.6.1 样品的来源及处理 |
2.6.2 检测样品的标记 |
2.6.3 杂交检测 |
3 试验结果 |
3.1 靶基因、定位基因的质量控制 |
3.1.1 重组靶基因质粒菌复苏鉴定结果 |
3.1.2 定位基因扩增结果 |
3.1.3 靶基因、定位基因初步制备纯度和浓度测定结果 |
3.1.4 影响靶基因、定位基因质量因素的优化 |
3.2 基因芯片点制过程中条件的选择 |
3.2.1 基因芯片点样针的选择 |
3.2.2 点样缓冲液的选择 |
3.2.3 点样过程中湿度的选择 |
3.3 基因芯片后处理方法条件优化结果 |
3.3.1 烘焙时间优化结果 |
3.3.2 水合时间优化结果 |
3.3.3 紫外交联时间优化结果 |
3.4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
3.4.1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制备 |
3.4.2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同批检验 |
3.5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特异性、灵敏性保存期实验结果 |
3.5.1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特异性试验结果 |
3.5.2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灵敏性试验结果 |
3.5.3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保存期试验结果 |
3.6 样品探针多重标记方法的建立 |
3.6.1 标记条件的优化结果 |
3.6.2 标记体系的确定 |
3.7 临床样品检测结果 |
4. 讨论 |
4.1 基因芯片基片的选择 |
4.2 关于靶基因与探针的定义 |
4.3 靶基因制备 |
4.4 基因芯片点样过程中条件的控制及其后处理条件 |
4.5 样品探针标记方法 |
4.6 杂交检测及结果判定 |
4.7 PRRSV-CSFV-JEV基因芯片的特异性、灵敏性及保质期 |
4.8 样品检测 |
5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基因芯片点样参数设置 |
附录二:实验试剂的配置 |
四、捏皮试验对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论文参考文献)
- [1]乙型脑炎病毒的分离及减毒乙脑疫苗株的全长克隆构建[D]. 李琳昊. 昆明医科大学, 2020(02)
- [2]犬细小病毒的分离鉴定及其抗体检测间接凝集试验的建立[D]. 唐毓. 东北农业大学, 2018(10)
- [3]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临床意义解读专家共识[J]. 刘又宁,解立新. 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 2017(04)
- [4]内蒙古西部地区蜱传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病毒基因组和分子流行病学研究[D]. 刘东晓. 宁夏大学, 2017(02)
- [5]三种病毒性出血热荧光与可视化基因芯片检测方法的建立[D]. 曹佳媛. 广西大学, 2016(02)
- [6]捏皮试验对早期诊断流行性出血热的初步观察[J]. 大杨树农场管理局职工医院. 黑龙江医药, 1977(01)
- [7]天然产物对登革病毒抑制作用研究[D]. 高博. 福建农林大学, 2015(03)
- [8]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不同变异株RT-PCR鉴别诊断方法的建立及流行病学调查[D]. 李心安. 山东农业大学, 2014(12)
- [9]基孔肯亚与辛德毕斯病毒检测基因芯片的建立及初步应用[D]. 凡敏. 吉林农业大学, 2012(06)
- [10]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猪瘟、流行性乙型脑炎联合检测芯片的初步构建[D]. 姜来生. 四川农业大学, 20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