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

一、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论文文献综述)

李瑞璞[1](2021)在《介绍南洋:民国侨刊中的社会调查述略(1910—1920)》文中研究说明在1910至1920年间,华侨刊物中多见对于南洋地区的社会调查。这批社会调查出现在华商在南洋地区实力较弱,社会调查被视为商战之重要武器的背景下。侨刊社会调查的内容涉及南洋地区的自然环境、物产、经济情况与社会文化等方面。据社会调查观之,1910至1920年间的南洋社会优渥,物产丰富,椰树、糖、橡胶为当地的重要经济作物。其时,南洋地区的经济为欧美殖民者、日本人与华人控制。20世纪初的南洋经济仍是初级产品经济为主,主要出产粮食与热带经济作物,而煤炭等燃料与工业品则全赖进口。南洋地区社会文化多元,原住民与欧美殖民者矛盾不断,华人在南洋地区的拓殖史十分悠久。南洋社会调查呈现出实用性强,为商战服务的特征,其书写者多为侨商或曾在南洋居留的知识菁英。

邢振鹏[2](2021)在《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义县古城建于辽代,古称宜州,位于辽宁省锦州市以北约50公里。古城内现存的重要历史建筑遗产包括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奉国寺与广胜寺塔。40年来的快速城市发展,伴随着商业拆迁,历史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环境被破坏,它们与建筑单体遗产的联系被割断。历史城市的风貌由单体建筑遗产与其周边历史街区共同营造,它们共同组成历史城镇的完整空间形态,传达完整的历史信息。但当下义县古城的普通历史民居保护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面临着自然衰败与人为破坏的双重威胁,目前义县古城内约45%的历史街区不仅没有被保护或者修缮,反而被拆除,代之以不协调的多层现代居住建筑,这种趋势正在严重威胁重要建筑遗产周边的历史街区。历史环境的衰败也是对建筑遗产价值的破坏。保护完整的历史街区、保证建筑遗产的整体性对于义县古城显得非常重要和紧迫。基于城市类型形态学的研究框架,结合当代技术手段,本文对义县古城内现存的历史街区的历史城市进行定性与定量的形态学分析。本文借鉴城市形态类型学的基本理论方法,从宏观到微观,对义县古城历史街区的道路、街廓、产权地块和建筑等要素进行城市形态学研究和演变分析,研究成果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基础资料。在古城历史街区濒危的现状下,本文的重要意义在于抢救整理义县古城的历史城市和历史建筑遗产,为古城的保护和发展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同时在传统类型形态学的定性理论研究基础上,运用Grasshopper软件、ladybug插件等当代技术手段在定量研究方面进行补充和拓展,丰富了城市形态学研究的方法。本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第1章)为绪论,是对选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范围与方法的阐述。第二部分(第2-5章)为古城形态要素研究,包括义县古城自然、经济、文化、历史、城市遗产等总体情况的分析;道路系统的分级、演变与形态、道路密度与步行可达性的分析;街廓的形态类型、街廓内建筑密度、太阳辐射分析;产权地块的形态类型、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院落太阳辐射分析;现存传统民居统计、保存程度分析、整体及细部形态特征、传统院落平面复原等。第三部分(第6章)为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研究,提出历史街区现存问题,根据前文的研究分别对道路、院落、建筑提出形态保护策略,并设计历史街区旅游路线,为古城日后的发展提供思路。第四部分为结论,总结古城各层级要素的形态特征:偏心十字街的古城结构;错综复杂但层级明确的道路;方形与横条形为主的街廓;历史院落拆分形成的地块;简洁质朴的传统民居等。

向往[3](2021)在《20世纪早期北京艺术品市场的空间与结构(1911-1937)》文中提出本文以20世纪早期(晚清民国)中国艺术市场为研究对象,主要以北京为中心视角展开,来考察当时中国艺术市场的空间和结构关系,探讨不同区域艺术品市场的特点与范围,以及其相互间的交流和连接。从时间维度来看,20世纪早期是我国艺术市场从传统走向现代的一个重要转型期。这段时间里,中国的艺术创作、传播、交易出现了剧烈的变化,出现了更加独立与专业化的艺术中介、公开化的鉴赏,以及全球化的艺术品流动等。从空间维度来看,北京地区的艺术市场有着不同于其他地区的艺术交易模式和艺术生态,呈现出独特的面貌。本文在具体的研究中试图规避传统历史研究的“时间叙事”方法的不足,而是从区域史研究的视角出发,运用计量、叙事和文本解读等手段,来研究20世纪早期中国艺术品市场当中是否存在空间区域范围的划分?不同区域的艺术市场是否存在着层级关系?可以看到,一方面,全中国的艺术家和艺术品、古玩正在以各种方式、途径向北京聚集,形成了丰富的艺术品供给;另一方面,北京又成为了中国艺术品流向全世界的集散地,来自美国、日本、欧洲的庞大购买力推动着北京艺术市场的繁荣。在这种跨区域的全国、全球的商业活动中,艺术品的流转也带来了鉴赏、创作观念的交融,形成了新的知识体系。因而,在20世纪早期全球的艺术品交易网络中,北京有着独特而重要的地位。

吴官法[4](2021)在《文化变迁理论视角下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研究》文中提出铅山字门拳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文化其中的一种文化符号,研究其传承有利于丰富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文化的内容和促进我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发展,同时有助于这一体育文化的推广;对其研究也是为了弥补江西字门拳文化的空白,为字门拳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一些参考性的价值;《字门正宗》这一拳谱出自江西铅山,此拳谱的出现佐证了字门拳是江西本土武术,对其传承地的研究可以丰富江西字门拳文化。本研究以铅山字门拳文化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文化变迁理论的视角下,以民国时期胡遗生创编的《字门正宗》这一着作作为切入口,阅读大量相关文献与资料确定研究问题,通过田野调查与专家访谈获取相关研究材料,用逻辑分析进行研究。在材料上,其中有效的访谈了三位相关的专家和总耗时近一年的田野调查;在文化变迁理论、社会文化理论等跨学科理论的基础上,梳理铅山字门拳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分析其地域、文化、社会等对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以及技术特征形成的影响,对铅山字门拳的技术特点和基本内容进行整理和总结,以更为广阔的文化变迁视角把握铅山字门拳文化的发展规律。研究发现:一、铅山字门拳文化所在的江西省上饶市铅山县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底蕴,有代表性的分别有江西四大古镇之一的“河口古镇”、江西四大书院之一的“鹅湖书院”、辛弃疾文化园、灵隐寺源头的峰顶山大寺院、道教名山葛仙山等一系列文化遗产,而这些文化或多或少都有对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二、大量的田野调查研究证实铅山字门拳文化的源头来自清末时期一名俗姓刘的出家人,法号为可修禅师,现南昌新建县人。自幼在江西南昌习武,习得江西字门拳之后因故来到铅山县鹅湖峰顶慈济禅寺出家,从此之后在铅山县将字门拳发扬光大。三、根据文化变迁理论,传统文化的碰撞使社会文化呈现出多样性与复杂性的特点;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与本土文化消退的过程中,其自身的文化发展与传承路径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此视角下,纵观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至今的变迁史,具有以下特征:1、鼎盛阶段(晚清至民国时期):铅山字门拳文化在“新武化运动”下得到极大的传承。一是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承受当时铅山地域特征影响;二是民国时期大兴“国术”,借此势头,可修禅师的关门弟子胡遗生创编了《字门正宗》这一拳谱,使铅山字门拳文化得到了物质载体,以书籍的形式进行广泛的传承;三是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承路径得到变迁式传承,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承人杨旺儿根据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结合字门拳十八法创编出“抖、撇、丝、圆、捆”五字拳法,流传至今,这是一种“改变内容,保留形式和功能”的文化传承路径。2、衰落阶段(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承出现断层与毁坏。一是民国时期至建国初期,国内处于战乱时代,此段时期大量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人陨落,建国之后传承人所剩无几;二是受到西方体育的影响,传统武术的改革,年轻人学习传统武术的越来越少,导致后继无人;三是受文革十年的影响,大量关于字门拳书籍拳谱得不到保存,一些字门拳相关器械也遭到破坏。3、复兴阶段(改革开放至今):铅山字门拳文化在改革开放后,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变迁下,所剩无几的传承人将铅山字门拳文化重新进行整合进行传承与弘扬,希望可以复兴铅山字门拳文化,改革开放后传承人们尝试着以武馆、养生馆等形式进行传承,如今主要的传承途径是以会馆形式,进行铅山字门拳教学培训和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播。传承中仍然存在困境,例如缺乏非专职化的传承者且传承者之间存在断层、传承途径和传播方式缺少多元化,过于单一、场地与器物缺乏创新大众化、政策扶持力度不大等问题。四、针对铅山字门拳文化目前现状与传承中所面临的困境,结合现代文化变迁的特征与发展方向,本研究建设性提出五条传承路径:1、结合当地生态旅游的传承路径;2、结合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传承路径;3、结合全民健身时代的传承路径;4、结合体育竞技化的传承路径;5、结合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传承路径。

徐堃[5](2021)在《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12年封建王朝结束,士绅为躲避战争,携带其财富脱离乡土,向城市集中;士绅与商人的界限模糊,形成新的绅商阶层;农业和手工业趋于衰落,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瓦解;国家官僚资本主义占据了国民经济的垄断地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艰难发展。同时,城市的近代化、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逐渐形成,为娱乐业的繁荣提供了温床。京剧艺术不再受皇家偏好的影响,更加纯粹的走向市场,依靠市场运作持续生存。京剧突破消费者阶层限制,成为最为受欢迎的娱乐活动之一。通过对民国初年北京和上海两大商业圈京剧市场的研究,剖析京剧市场逐渐发展至高潮期时段所处的经济、社会、文化和赞助人背景,分析市场主体构成及特征、市场化运营的特征和结果以及政府的监管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京剧市场繁荣的历史必然性、偶然性以及不可复制性,寻找繁荣背后暗藏着的式微的线索、原因及规律。除绪论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从社会经济环境和文化环境两个方面进行论述,京剧伶人在北京和上海两个不同的“区域空间”中流动,形塑了京剧艺术表演程式的融合与创新,也成为京剧艺术与其赞助人之间的复杂关系网络的基础。第二章从戏班、戏园、消费者三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主体的构成及特征。第三章从梨园自治组织、梨园经纪组织和媒体平台三个方面论述了在市场中起到联结各市场主体作用的社会中介组织。第四章从堂会演出与戏园商业演出的关系、戏价与包银的关系、戏园和戏班的合作关系、伶人薪酬和支出水平四个方面论述了京剧市场运行的特征。第五章论述了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第六章论述了官方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监管。总之,民国初年(1912-1927年)的京剧市场,在经历了政治格局的变动之后,延续清代以来的发展趋势,并走向繁荣。但在发展过程中,也暗藏了式微的线索,对于今天戏曲市场甚至是整个音乐表演艺术市场的发展都有其借鉴意义。

石磊[6](2021)在《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民众教育馆,是在民众教育运动中转型或改组生成的综合性地方社会教育机构,1949年以前承担着尚未建立博物馆的省、市、县文物考古、艺术品征集保护、美术展览、研究教育工作。其博物馆美育事业萌芽于社会式美术教育崛起和博物馆兴建的热潮中,在当时以民众教育馆为中心机关的社会教育体系中,其艺术品展示、收藏、说明以及传授艺术知识提高民众审美觉悟的责任由政府以立法形式赋予,服务国民性改造和社会艺术化事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以往在美术史、博物馆的通史或个案研究中,关于民众教育馆美术教育的研究成果和文献记录较少,且缺乏完整性和系统性。因此,文章选取1927年—1949年的民众教育馆的实物收藏、展览、讲演、出版、培训等美育举措为考察对象,研究其实践过程、理念、特点和历史价值。首先,在社会教育和博物馆史的视域中,分析博物馆美育产生的思想根源,梳理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体系形成的社会背景和过程,阐明民众教育馆跻身社会美育领域的必然性。然后,在美术、博物馆领域的交叉带,全面考察非战时状态下江浙、云南、山东等地建制较完善的民众教育馆在行使美术馆应有的社会美育职能时,运用的手段、奉行的原则、施教的内容,把握民众教育馆开展艺术、博物馆类工作实践的落脚点、总体态势和成果业绩。紧接着,解读以往疏于研究的全面抗战时期后方民众教育馆抓住国难当头之际艺术教育与文化保护工作地位提升的机遇,依托教育政策和文化区位条件优势,协助、承办的民族艺术文化保护、公共美术宣教等工作,肯定其在统一艺术家思想、加快美术大众化进程、平衡社会艺术教育资源分配、扞卫及重塑国家文化等方面的意义。在此基础上,针对美术馆普遍规律与民众教育馆的文化个性、民众教育馆通用规程与各馆艺术教育实际情况两对矛盾,归纳出本质相似的民众教育馆和专业美术馆在公共美术教育工作中表现出的共性,剖析民众教育馆相比专业美术馆更突出的平民性、实利性、多元性、指导性特点及其成因,发掘出民众教育馆地域特色鲜明、协同性强、全民覆盖率高等优势。最后,总结民众教育馆在社会动荡和国民经济困难时期,对中国社会美术教育现代转型以及对博物馆本体发展所起的作用,辩证看待民众教育馆在艺术教育和博物馆事业本土化建设中的前瞻性和存在问题的成因。希望通过整理、研究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的相关史料、案例,客观揭示民众教育馆对中国近现代博物馆美育事业发展的历史贡献,明晰其在博物馆史与美术史中的独特地位,更完整地呈现早期博物馆美育发展的全貌,并弥补社会美术教育历史版图的缺失。

陈婧[7](2021)在《基于三晋文化的山西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十四五”规划提出了“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快建设世界一流企业”的要求。企业家精神作为一种宝贵、稀缺的社会资源,不仅是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基石,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在新时代培育企业家精神对于进一步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家精神培育离不开文化的涵养,文化为企业家精神提供了价值指引和规范基础,地域文化更是使企业家精神具有了文化特色与地域标识。因此,从地域文化视角出发,研究企业家精神培育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山西作为典型的资源型省份,当前正面临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机遇和重大挑战。山西成功转型离不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这迫切需要一批极具竞争力的优秀企业和一大批具有卓越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培育山西企业家精神要充分发挥文化的作用,在发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功能的基础上,充分挖掘三晋文化的丰富精神内涵和当代价值功能,为培育山西企业家精神提供文化动力和精神支撑,形成具有山西标识的企业家精神,这对于山西实现经济转型、实现高质量发展意义重大。论文以马克思关于企业家的相关论述和习近平关于企业家精神的重要观点为指导,借鉴西方企业家精神相关理论,在对山西企业家精神及其培育状况进行实证研究的基础上,针对山西企业家普遍缺乏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开放精神等问题,从市场竞争环境、社会文化氛围、培训教育机制等方面分析原因,并从山西地域文化和企业家精神培育相结合的视角进行研究,提出充分利用三晋文化的精神实质、基本内容、文化特色、教育功能等,从价值指向、基本原则、社会文化环境、教育培训机制等四个方面论述培育山西企业家精神的总体思路与具体措施。论文研究成果对于充分挖掘三晋文化的时代价值和育人功能,培育新时代企业家精神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周昌[8](2021)在《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文中指出上海同时作为近代中国报刊业与广告业的中心,独特的地缘优势为沪剧广告提供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作为沪剧传播的重要媒介,沪剧的报刊广告是所有广告媒介中最为普遍、最为持久、最具影响力的广告形态,是沪剧宣传的最主要手段。作为沪剧广告的载体,就承担的角色与功能而言,上海报刊分为普通报刊、游乐场小报、沪剧报刊三类,它们在沪剧广告发展的不同历史时期,发挥着各自不同的作用,对沪剧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沪剧进入申曲阶段后,逐渐为社会接受,进入新兴的游乐场演出,自此开始了借助报刊媒介传播的时代。此时,游乐场小报是沪剧广告的主要载体,游乐场小报如《大世界报》《新世界报》《先施乐园日报》等普遍刊载有沪剧讯息。此时的沪剧广告更多地是依附于游乐场发布的游艺时刻表中,仅仅是传递基本的演出讯息,广告的功能处于简单的告知性传播,但对于使沪剧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所熟知依然起到了重要作用。上海市申曲歌剧研究会成立后,沪剧演出场扩展至戏院、剧场,沪剧广告也随之变化,戏院、剧场成为新的广告主,广告重心逐渐转移到《新闻报》《申报》等报刊,广告的内容与表现形式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与创新,不断强化广告的吸引力与兴趣点,广告的营销策略更灵活多样。随着沪剧影响力的扩大,沪剧报刊应运而生,如《申声月刊》《申曲日报》《沪剧周刊》等。沪剧报刊面向的市场群体最为主要的就是沪剧剧迷,因此刊物营销的核心便是沪剧,全方位刊登有关沪剧方面的讯息。此时沪剧主要剧社如文滨剧团、施家剧团、鸣英剧团都已拥有固定的演出场所,竞争激烈,各剧团为了争夺市场份额,投入大量的财力与物力在宣传上,沪剧报刊广告便成为了重要的宣传平台。沪剧借助沪剧报刊的发行,促进沪剧艺术的发展繁荣。沪剧广告是演出及创作主体的形象塑造重要途径,广告逐渐建立沪剧艺人的艺术形象。沪剧明星效应开始凸显,受到观众的追捧。伴随着沪剧地位的提高,沪剧的商业价值也不断被发掘,逐渐形成以沪剧为中心的商业网络。在这个以沪剧为核心,由报刊、唱片、电台、剧场、出版社、周边企业等组成沪剧生态圈,沪剧得以借此参与与影响上海市民的都市社会生活,同时也为沪剧艺术的繁荣创造的良好的机遇。沪剧的周边广告既是沪剧影响扩大的结果,也是沪剧影响力的见证。

马春霞[9](2021)在《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的通俗教育是以通俗直观的方式向普通民众授以浅显易懂的常识,以增进民众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以及革新社会习俗的社会教育活动。通俗教育肇始于清末,兴盛于民初,衰弱于20世纪20年代。它是近代中国政府及知识界在内忧外患环境下探讨教育救国之策的产物。与此同时,在建设近代国家的语境下,通俗教育致力于将过往被排除在教育体系外的底层民众形塑为国家的合格国民,描绘出近代中国大众教育肇始阶段的图景。近代江苏地区的有识之士在全国率先开展了历时较久、影响深远的通俗教育实践活动。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经历了兴起、发展与式微的历程。在这一变迁过程中,通俗教育在行政建制、实践运作等方面渐成体系。通俗教育的行政建制从无到有、从散乱到系统,为通俗教育在地方的顺利实施奠定行政管理的基础。通俗教育实践从清末的阅报、讲报、识字、宣讲等方式,逐渐拓展到民国时期形成覆盖讲演、展览、识字、谋生技能传授等切合民众实际需求的综合立体的教育网络。通俗教育实践主体也从清末地方人士的“单打独奏”到民国设立各类社会团体并建立专门的通俗教育场馆的拓展模式。尽管通俗教育缘于种种原因最终为民众教育所取代,然而其开展社会教育的思路与途径对后续民众教育发展不无启示与镜鉴作用。通俗教育团体的擘画与导航影响了民国时期江苏通俗教育的发展方向与内容。由着名通俗教育家伍达牵头创立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通过广泛募集会员、召开会议、发行会刊等途径传播通俗教育理念,借助会刊向各地征集有关通俗教育发展基本问题的建议,引导各界深入探讨实施通俗教育的路径,普及通俗教育。尽管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存续时间不长,然而其对于通俗教育的开创之功不容忽视。江苏省教育会将通俗教育提案上达于政府,并将通俗教育实践下播于民间,在民国十数年间引领了江苏通俗教育潮流。江苏省教育会下设的通俗教育研究会在连续六届常年大会议案多围绕通俗教育在地方的实际问题展开,使这些问题加以讨论,甚至获得解决,促进了通俗教育在基层社会的发展。通俗教育团体的理论探讨与实践活动推动了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深入有序的开展,也使形塑国民的理念进一步广泛传播。江苏通俗报刊在传播国家观念、卫生常识等方面以及在谋求自身发展的调适过程中参与了对国民的观念塑造。为了培养现代国民的观念,通俗报刊运用大量篇幅引导民众认识“欲爱身家,先爱国家”的道理,灌输从日常生活中做“爱国的实事”——“尽本分”。当然,为了吸引读者,维持报业生存,通俗报刊亦夹杂以轻松、休闲、娱乐的内容。宏大的国家主题在通俗、休闲的内容配置中,得以稀释,散落在各版块的编排中,既展现了通俗报刊塑造国民的隐衷,亦满足了民众的娱乐需求,巩固了报刊的读者。通俗报刊对卫生常识的传播,彰显了通俗报刊在向国民传播卫生观念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及其影响。在通俗报刊的阐释下,民众与国家的距离被拉近,民众的个人健康等同于国家机体的健康,民众与国家被建构起唇齿相依的联系。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藉由课本较为系统地启蒙民众。清末,江苏政府及民间人士通过设立简易识字学塾,开始了培养宪政国民的尝试。民初,以董景安为代表的知识界藉由“六百字编”通俗教育丛书、开办通俗教育学校,向“陇畔耕夫”、“市廛手民”普及国民常识。民间团体还创办了能让民众获得一技之长的通俗夜校,引导民众在提升谋生能力的基础上增长常识,增进政治觉悟,承担国民义务。江苏地区的学校式通俗教育的发展历程体现了政府及知识界对通俗教育认识的逐渐深入,凸显了国民常识普及的民众取向,更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通俗教育提出的新要求。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馆是在采择日本经验基础上建立的中国式国民启蒙场馆。通俗教育馆通过选址文庙消弭了传统精英文化空间与大众文化空间的隔阂,体现了通俗教育的本旨。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及巡回讲演活动使民众在“耳闻馆之声”的过程中接受国民常识普及。通俗教育馆的展览引导民众在“目睹馆之物”的过程中获得常识。江苏地区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创办通俗教育馆的尝试,在启蒙定位、设馆建制方面对其他地区多有影响,亦对其后民众教育馆的建立颇有启示。不过,经济、人事、观念方面的困境亦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通俗教育馆教化功能的发挥。近代江苏地区的通俗教育界人士,在形塑国民的时代主题下,结合地方情势开展了有针对性的通俗教育实践。它以民间力量为先导,在官方的政策支持下,秉持底层视角,借助大量的通俗教育媒介,着力于培养具有国家观念、国民意识及现代常识的国民。通俗教育将普及国家观念、国民意识、科学常识等作为国民塑造与知识启蒙的切入点,将下层民众纳入近代国家共同体中,赋予其政治属性,开启了普及国民教育的历程。在建构近代国家的大背景下,通俗教育体现出鲜明的工具性,在形塑国民的同时亦凸显了民众在国家中的重要性,加速了民众时代的来临。

孟二壮[10](2021)在《近代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传统商业会议所由地区内工商业者自发组成,是以表达工商业者要求、维护成员共同利益为目的而设立的民间经济组织,最早可以追溯到中世纪欧洲的行会制度。日本国内的商业会议所设立于明治维新之后,1928年后改称商工会议所。在日本政府指导和资助下,近代中国东北地区的奉天率先设立日本商业会所,之后逐渐深入到东北腹地。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是维护日本工商业者利益的经济组织,同时是日本侵华与资本扩张的产物,对于协助日本政府在东北经济扩张,扩大日本在东北的商权,维护统治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论文以近代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为研究对象,主要依据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出版的《月报》《事务报告》等资料以及亚洲历史资料中心所藏相关档案,着重分析近代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设立、发展,管理与经营,商业会议所的主要活动及情报调查等内容,尤其在近代日本在东北侵略扩张时期,对日本商业会议所在九一八事变等事件中的态度、战争表现等方面进行考察,尝试厘清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性质。日俄战争后,在东北地区开埠通商、日本势力在东北扩张渗透以及东北地区形成日本人社会等背景下,日本开始在东北设立商业会议所。从商业会议所的设立时间来看,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时期,即日俄战争后,奉天、安东日本商业会议所率先设立;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规模扩大、数量增加,日本在东北增设大连、营口、长春、哈尔滨、铁岭日本商业会议所;伪满洲国建立后,日本商业会议所的深入扩张,吉林、齐齐哈尔、鞍山、锦州、海拉尔、图们、牡丹江日本商工会议所相继设立。历次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扩张,都是商业会议所发展的重要时期,到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深入到东北各个地区,总数量达到15个。从设立区域来看,商业会议所的设立、发展与日本在东北的侵略扩张步调一致,并逐渐深入到东北腹地。与中国关内日本商业会议所设立情况相比,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设立间早,且较为集中。各商业会议所间也建立起紧密的网络关系,并组成商业会议所联合会,商业会议所也成为日本管理和经营东北地区日本工商业最为重要的经济组织。通过对商业会议所的管理及经营进行考察能够看出,第一,从依据法令上看,由于日本在东北的行政机关分立,导致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设立的法令依据并不统一,商业会议所最初在运行上时常面临会员人数不足、经费短缺的困境。一战后,日本政府对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进行改革,并为商业会议所提供补助金,解决了商业会议所经费不足的问题,并扩大了会员的规模,强化了政府对商业会议所的领导。第二,从事务内容、管理机构等方面来看,商业会议所有着完备的管理机制,作为连接日本政府与工商业者的重要机构,商业会议所有实力配合日本在东北推行各项政策。在人事构成上商业会议所的领导阶层被大企业商人、政商议员把持,作为商业会议所顾问人员的特别议员皆为日本政府人员,大量中小工商业者会员并不占领导地位。第三,商业会议所名义上为民间经济组织,但商业会议所受日本政府的资助,其决策和行动受日本政府的监督和指导、总领事馆为商业会议所事实上的领导机关,商业会议所真正代表地区工商业者利益的空间非常有限,因此商业会议所的“民间性”并不纯粹。从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活动来看,主要可以分为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以日本工商业者的名义回应日本政府有关工商业问题的咨询,并向日本政府开展陈情请愿活动,努力维护东北地区日本工商业者的利益及保持商业活动的安定化,不断扩大日本经济在东北的强势地位。二是,作为日本工商业者的代表机构,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以维护工商业者利益为宗旨,在协调和仲裁商工纠纷,救济日本工商业者等方面展开的活动。三是,当日本在东北的扩张步伐遭遇阻碍以及日本工商业者经营面临困境时,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不断将经济问题政治化,通过向日本首相、外务大臣、日本领事、关东军长官等政要积极开展请愿运动,敦促日本政府以政治、外交甚至军事手段解决东北地区日本商人的经济问题。四是,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军事参与,尤其是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前后,在九一八事变前后,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积极参与关东军对东北的侵略。伪满洲国建立后,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立即着手日“满”经济振兴,维护战后日本在东北地区的权益,竭力为日本的侵略行径服务。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同时是日本在东北的情报调查机关,其调查活动构成了日本情报网络系统中的重要一环。从日俄战争后到中日战争全面爆发,三十余年间,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是日本制定对华经济侵略政策的重要情报提供者和直接参与者。商业会议所对华积极展开情报调查,编纂了数量庞大的经济情报资料。这些第一手调查资料不但无偿或以低廉的价格提供给日本工商业者使用,能够为日本工商业者及企业提供贸易信息,对贸易和生产进行调整,使日本工商业者和企业在贸易扩张中获得有利的地位,而且还作为经济情报通过各种渠道传回日本国内,直接或间接地为日本政府制定经济扩张、侵华政策提供了情报支持。总的来说,商业会议所作为沟通政府与工商业者的经济组织,在维护近代东北地区日本工商业者共同利益、促进工商业发展、稳定市场秩序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近代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作为日本侵华与资本扩张的产物,是在日本政府的指导和资助下设立,带有强烈依存日本政府的特征,同时有着较强的排外性和侵略性。其实际活动始终在日本对华政策下进行,呈现出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日本对东北的侵略政策当中,为日本国家利益服务。在九一八事变中,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与日本军国主义合流,成为参与和配合关东军行动的重要民间势力。最终,在日本所谓“日满经济紧密化”的号召下,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被改组为伪满洲国管理下统制工商业的行政机构。

二、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论文提纲范文)

(1)介绍南洋:民国侨刊中的社会调查述略(1910—1920)(论文提纲范文)

一、侨刊社会调查集中出现的背景
二、社会调查中的南洋社会
    (一)优渥的自然条件
    (二)活跃的社会经济
    (三)多元的社会文化
三、侨刊社会调查的特点及其书写者
小结

(2)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政策背景
        1.1.2 国内古城保存现状与研究价值
        1.1.3 义县古城现状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城市形态类型学研究综述
        1.3.2 城市遗产研究综述
        1.3.3 义县古城研究综述
    1.4 研究范围与内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2章 义县古城:自然、人文与城市遗产
    2.1 辽西要塞
    2.2 义县的自然环境
        2.2.1 地形
        2.2.2 水文
        2.2.3 气候
    2.3 传统的经济模式
        2.3.1 农耕文化
        2.3.2 商业贸易
    2.4 多元的宗教文化
        2.4.1 佛教
        2.4.2 道教
        2.4.3 伊斯兰教
        2.4.4 基督教
    2.5 汉族为主的多民族构成
    2.6 义县历史:从宜州到义县
        2.6.1 义县的建置沿革
        2.6.2 古城的历史演变
        2.6.3 历史地图的当代转译
    2.7 义县的历史街区与建筑遗产
        2.7.1 濒危的历史街区
        2.7.2 重要的建筑遗产
        2.7.3 义县境内的遗产与旅游现状
    2.8 小结
第3章 义县古城的道路结构
    3.1 道路系统的等级
    3.2 民国到当代的街道历史演变
    3.3 十字结构的道路形态
        3.3.1 道路结构
        3.3.2 比例尺度
        3.3.3 肌理分析
        3.3.4 公共空间
    3.4 历史街区的道路密度分析
        3.4.1 道路密度计算
        3.4.2 道路密度图表
    3.5 历史街区的步行可达性分析
    3.6 小结
第4章 义县古城的街廓与地块
    4.1 街廓的形态类型
    4.2 街廓建筑密度量化分析
    4.3 院落的分解:产权地块现状调研
    4.4 院落的复原:传统院落边界推测
        4.4.1 现有历史建筑遗存的院落调研
        4.4.2 传统院落的边界推测
        4.4.3 传统院落形态分析
    4.5 历史街区的太阳辐射量化分析
        4.5.1 街廓太阳辐射量分析
        4.5.2 传统院落太阳辐射量分析
    4.6 小结
第5章 义县古城的传统建筑
    5.1 传统民居的建筑风格
        5.1.1 传统民居整体特征
        5.1.2 门楼与门洞
        5.1.3 墀头样式
        5.1.4 山墙图案
    5.2 传统民居的保存状态
    5.3 传统院落平面复原推测
    5.4 时代的印记:特色建筑记录
    5.5 小结
第6章 古城历史街区的形态保护
    6.1 历史街区的问题分析
        6.1.1 居民的居住环境问题
        6.1.2 发展旅游面临的问题
    6.2 道路形态的保护
        6.2.1 街道景观现状实例分析
        6.2.2 景观视线通廊恢复
        6.2.3 街道形态的保护策略
    6.3 院落形态的保护
        6.3.1 传统院落信息整理
        6.3.2 传统院落的保护策略
    6.4 建筑形态的保护
        6.4.1 建筑院落的保护策略
        6.4.2 可复建的历史建筑
    6.5 形态保护的应用:旅游路线设计
    6.6 小结
结论
    研究成果
    研究创新点
    研究不足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A 图片目录
    附录 B 表格目录
    附录 C 道路可达性程序
    附录 D 道路密度程序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3)20世纪早期北京艺术品市场的空间与结构(191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20 世纪早期的北京艺术品市场
    第一节 形成:市场的空间、历史与变化
    第二节 供给:交易品类、层次与价格
    第三节 中介:形式、结构与网络
    第四节 交易场:规模、分布与空间
第二章 集散地:北京与全国艺术品交易网络
    第一节 何以为中心:国内市场规模比较
    第二节 南风北渐:客京书画家群体
    第三节 吉光片羽:古玩的流入
第三章 跳板:北京与海外中国艺术品市场
    第一节 北京与全球中国艺术品市场的形成
    第二节 “北京-北美”艺术品交易网络
    第三节 “北京-日本”艺术品交易网络
    第四节 “北京-欧洲”艺术品交易网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文化变迁理论视角下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综述
        1.3.1 关于文化变迁理论的概念阐述
        1.3.2 关于中国传统武术文化的研究
        1.3.2.1 中国传统武术文化
        1.3.2.2 中国传统武术拳种文化
        1.3.3 关于江西字门拳的研究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专家访谈法
        2.2.3 田野调查法
        2.2.4 逻辑分析法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3.1 田野工作地点概况
        3.1.1 铅山县地域历史文化沿革
        3.1.2 铅山县文化底蕴状况概述
        3.1.2.1 铅山县河口古镇
        3.1.2.2 辛弃疾文化园
        3.1.2.3 铅山县鹅湖书院
        3.1.2.4 铅山县峰顶山
        3.1.2.5 铅山县葛仙山
    3.2 字门拳文化的起源
        3.2.1 江西字门拳文化的起源概述
        3.2.2 铅山字门拳文化的起源
    3.3 基于文化变迁理论下铅山字门拳文化的发展历程
        3.3.1 晚清至民国时期(鼎盛阶段)
        3.3.1.1 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播
        3.3.1.2 拳谱《字门正宗》的创编
        3.3.1.3 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的盛行
        3.3.2 建国至改革开放时期(衰弱阶段)
        3.3.2.1 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人的流失
        3.3.2.2 铅山字门拳文化器物上的损毁
        3.3.3 改革开放至今(复兴阶段)
        3.3.3.1 铅山字门拳文化的整合
        3.3.3.2 铅山字门拳文化的弘扬
    3.4 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承现状
        3.4.1 铅山字门拳文化目前的传承情况
        3.4.1.1 传承人情况
        3.4.1.2 传承途径与传播方式情况
        3.4.1.3 场地设施的建设及革新情况
        3.4.1.4 政府的保护与支持力度情况
        3.4.2 铅山字门拳文化目前的传承困境
        3.4.2.1 传承人群兼职化与断层化
        3.4.2.2 传承途径与传播方式单一化
        3.4.2.3 场地与器物缺乏创新大众化
        3.4.2.4 政策落实不完善化
    3.5 基于困境探索铅山字门拳文化的传承路径
        3.5.1 结合当地生态旅游的传承路径
        3.5.2 结合网络新媒体时代的传承路径
        3.5.3 结合全民健身时代的传承路径
        3.5.4 结合体育竞技化的传承路径
        3.5.5 结合高等学校体育教育的传承路径
4 结论与展望
    4.1 结论
    4.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关于江西字门拳文化相关的专家访谈提纲
    附录二 关于铅山县字门拳文化传承及《字门正宗》的田野调查访谈提纲
致谢
在读研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
        (一)近代史及社会史研究中的成果
        1、近代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2、艺术、经济与社会
        (二)戏曲史研究中的相关成果
        (三)京剧市场研究的相关成果及评析
    三、研究方法和创新点
        (一)研究方法
        (二)创新点
第一章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和文化环境
    第一节 民国初年京剧发展的经济环境
        一、人口构成
        二、交通方式
        三、经济发展状况
        四、城市空间结构
    第二节 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
        一、文化的“现代”转型与新文化格局形成
        二、京剧改良运动的肇始与式微
    第三节 城市有闲阶级对京剧的赞助
        一、 “自娱+娱人”模式
        二、 “趣味+金钱”模式
第二章 京剧市场的主体
    第一节 戏班组织管理制度的变化
        一、戏班组织体系的松散化
        二、戏班制度的保留与创新
    第二节 戏园经营的革新与困境
        一、新式舞台发展的特征
        二、新式舞台的经营困境
        三、戏园经营业中资本力量的对抗
    第三节 观众社会阶层构成的演变
        一、下层社会观众逐渐被边缘化
        二、精英阶层观众成为主流
        三、女性观众进入剧场
        四、京剧的海外市场和观众
第三章 京剧市场的中介组织
    第一节 梨园自治组织的影响与作用
        一、独立信仰系统是梨园集体主义的基石
        二、梨园行会组织是伶人生存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 梨园经纪组织雏形出现
    第三节 媒体平台宣传造势
第四章 京剧市场的运行
    第一节 堂会与商业演出并行互补
    第二节 逐渐走高的戏价与包银
    第三节 戏园与戏班合作与分配制度
        一、从轮转制到长期合同
        二、短期合作与雇佣制并存
    第四节 伶人薪酬水平与支出项目
第五章 京剧市场化运作的影响
    第一节 京剧艺术本体的融合与创新
        一、海派新戏应运而生
        二、女伶演出逐渐占据市场主导地位
    第二节 京剧市场繁荣的外部影响
        一、带动周边商业圈发展
        二、各地出现京剧“戏码头”
    第三节 伶人社会地位提高及群体内部分化
        一、伶人社会地位上升与自我认同提高
        二、伶人群体内部分化为两极
第六章 官方戏曲管理机构对京剧市场的管理
    第一节 管理机构
        一、北京的管理机构:近代政府雏形
        二、上海的管理机构:租界独立掌控
    第二节 税收制度
        一、北京:繁多的税收名目
        二、上海:沉重的税负支出
结论
附录
    附录一:京师警察厅管理戏园规则
    附录二:京师警察厅管理戏班规则
    附录三:法租界新颁游戏场及影戏场章程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的缘起
        (二)选题的意义
    二、选题范围、概念界定
        (一)时空范围
        (二)概念界定
    三、研究现状述评
        (一)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二)1949年后民众教育馆及博物馆美育研究
    四、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六、研究价值
第一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确立的背景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思想条件
        一、历史根源:古物遗迹的审美教化功用
        二、外因刺激:西方博物馆审美思想启发
        三、引荐媒介:近代学者的博物馆译介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救亡图存运动决定文化使命
        二、社会教育环境决定功能选择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的确立经过
        一、民众教育运动助推博物馆转型
        二、民众教育馆美育职能正式确立
        三、民众教育馆附属博物馆的涌现
第二章 民众教育馆社会美育的方法与实践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发挥美育功能的实体依靠
        一、馆舍建筑的美感化育作用
        二、艺术收藏的物化资源整合
        三、展览陈列的直观启发性能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规范与实施方法
        一、技能教授与精神渗透:公共美术宣教与活动
        二、内质整改与外延交流:艺术团体创立与合作
        三、人才资源与文化担当:人员素质与人事聘用
第三章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历史贡献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方向的扭转
        一、艺术教育工作地位提升
        二、充当特殊艺术抗战力量
    第二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事业进展及成果
        一、持续并恢复展览与宣教
        二、促进大众美术全面推广
        三、转型成为专业艺术机构
        四、协助延续博物馆的工作
    第三节 后方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工作的意义
        一、加快美术的大众化步伐
        二、平衡艺术教育资源配置
        三、统一思想淡化门户之见
        四、文化保护提振爱国情绪
        五、充实艺术的社会性内涵
第四章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异同对比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与专业美术馆美育工作的共性
        一、功能定位有一致性
        二、教育模式的相似性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不同于专业美术馆的工作特点
        一、基层性
        二、指导性
        三、实用性
        四、多样性
    第三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特点的主要成因分析
        一、坚持下层民众为本的教育方向
        二、政府制定规章强化制度管理
        三、定位任务决定艺术事业走向
        四、迥异地域政治文化基础影响
    第四节 民众教育馆相较于专业美术馆的优势所在
        一、突出艺术教育的地域性特色
        二、提高艺术教育全民化覆盖率
        三、强化艺术与其他部门协同性
第五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历史意义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的本土美术教育现代性探索
        一、社会美育向现代化转型
        二、社会美育向正规化迈进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的博物馆本体论意义
        一、公共收藏积累与国家文化形象树立
        二、教育功能居首与博物馆美育常态化
        三、敞开平民参与大门让美育走入基层
        四、现代公共文化场馆功能与建制铺垫
第六章 民众教育馆美育事业的进步性与局限性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进步性
        一、构建地方艺术图景推动本土文化进程
        二、认清社会历史责任应对阶段冲突挑战
        三、协同利用内外资源争取最优社教效益
    第二节 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的局限性
        一、民众教育馆艺术教育问题的表现
        二、民众教育馆艺术工作的干扰因素
结论
附录 民国时期国内各地方民众教育馆相关艺术活动大事年表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7)基于三晋文化的山西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内文献综述
        1.2.2 国外文献综述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4 主要工作和创新之处
        1.4.1 主要工作
        1.4.2 论文的创新之处
    1.5 论文的基本结构
第2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研究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三晋文化
        2.1.2 企业家精神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马克思关于企业家的相关论述
        2.2.2 邓小平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论述
        2.2.3 习近平关于企业家精神的论述
        2.2.4 西方关于企业家精神的相关论述
    2.3 当前山西培育企业家精神的重要性
        2.3.1 培育企业家精神是山西企业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
        2.3.2 培育企业家精神是山西转型发展的重要抓手
    2.4 小结
第3章 三晋文化与企业家精神的内在关联
    3.1 三晋文化是影响企业家价值观的思想基础
        3.1.1 三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价值内涵
        3.1.2 三晋文化是企业家精神的价值源泉
    3.2 三晋文化是影响企业家行为方式的文化基因
        3.2.1 三晋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企业家行为规范
        3.2.2 三晋文化有助于规范企业家行为
    3.3 三晋文化是提升企业家个人素质的精神资源
        3.3.1 三晋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企业家人格特征
        3.3.2 三晋文化有助于提升企业家综合素质
    3.4 小结
第4章 山西企业家精神的现状、问题及成因
    4.1 关于山西企业家精神现状的调查问卷与分析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问卷调查结果
        4.1.3 问卷调查结论
    4.2 当前山西企业家精神存在的问题
        4.2.1 企业家队伍创新精神不足
        4.2.2 企业家队伍普遍缺乏工匠精神
        4.2.3 企业家队伍总体缺乏开放精神
        4.2.4 企业家队伍缺乏冒险精神
        4.2.5 企业家队伍缺乏担当精神
    4.3 当前山西企业家精神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4.3.1 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有待建立健全
        4.3.2 激发企业家精神的社会文化氛围有待形成
        4.3.3 企业家精神培训教育机制有待健全
    4.4 小结
第5章 以三晋文化为依托培育山西企业家精神的对策
    5.1 传承三晋文化精神,明确培育的价值指向
        5.1.1 发扬经世济民传统,培育实业报国的爱国精神
        5.1.2 继承以民为本传统,培育奉献社会的担当精神
        5.1.3 传承晋商精神,培育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
    5.2 创新三晋文化内容,坚持培育的基本原则
        5.2.1 坚持历史性与时代性相结合
        5.2.2 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结合
        5.2.3 坚持统一性与地域性相结合
        5.2.4 坚持精神性与功能性相结合
    5.3 发挥三晋文化特色,优化培育的社会环境
        5.3.1 包容——营造有利于企业家发展的文化环境
        5.3.2 务实——创设鼓励企业家干事的政务环境
        5.3.3 尚法——构建企业家守法经营的法治环境
    5.4 突出三晋文化教化功能,完善教育培训机制
        5.4.1 注重家庭教育,培育企业家优秀品格
        5.4.2 强化学校教育,培育企业家创新创业精神
        5.4.3 开展企业培训,塑造企业家职业素养
    5.5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结论
    2、展望
附录
    附录1 基于三晋文化的山西企业家精神培育现状调查问卷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其它科研情况

(8)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学术史回顾
    三、研究方法与思路
    四、相关概念的界说
第一章 沪剧与传播媒体的融合发展
    第一节 沪剧的传播与发展
        一、沪剧传播渠道概述
        二、沪剧演出的广告宣传
    第二节 上海报刊与沪剧的结盟
        一、报刊中沪剧的相关讯息
        二、报刊上沪剧广告的初现
第二章 报刊上的沪剧广告呈现
    第一节 沪剧广告的发展历程
        一、发轫时期的沪剧广告(1916-1927年)
        二、成长时期的沪剧广告(1928-1937年)
        三、成熟时期的沪剧广告(1938-1941年)
        四、衰退时期的沪剧广告(1942-1949年)
    第二节 沪剧广告的主要内容
        一、演出及主创人员
        二、演出剧目的推介
        三、演出场所的票价
        四、私人定制的堂会
第三章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及其周边
    第一节 报刊广告视域下的沪剧
        一、沪剧的市场演出机制
        二、沪剧目标受众的设定
    第二节 沪剧的周边商业广告
        一、沪剧商业价值的开发
        二、沪剧明星的商业活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新闻报》沪剧广告资料索引
致谢

(9)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学术史回顾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衰
    第一节 清末江苏通俗教育的兴起
        一、通俗教育纳入中央教育管理
        二、通俗教育列入江苏教育设施范畴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肇始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的建制与发展
        一、中央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创立
        二、江苏通俗教育行政机构的建立
        三、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发展
    第三节 20世纪20年代江苏通俗教育的衰落
        一、江苏通俗教育的式微
        二、江苏平民教育如火如荼
        三、江苏民众教育统而代之
    小结
第二章 近代江苏教育团体的通俗教育实践
    第一节 展“鼓吹之力”的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伍达与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
        二、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擘画
        三、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影响
    第二节 上海通俗教育研究会的实践运作
        一、研究会“征集意见”
        二、各方意见与认识分歧
        三、研究会的“意见之回应”
    第三节 江苏省教育会的通俗教育实践
        一、地方通俗教育事务中的角色
        二、具体而微的通俗教育实践
        三、教育会的终结及其影响
    第四节 江苏省教育会附设通俗教育研究会
        一、成立研究会的缘起
        二、研究会的年会决议案
        三、研究会的终结及影响
    小结
第三章 近代江苏通俗报刊与国民的观念塑造
    第一节 江苏通俗报刊、报人与读者
        一、清末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兴办
        二、民国江苏地区通俗报刊的分化
        三、近代江苏地区通俗报人及其使命
        四、读者预期及现实分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报刊与国家观念的培植
        一、“欲爱身家,先爱国家”
        二、“爱国的实事”在“尽本分”
        三、国家观念与民众阅读习惯
    第三节 “蝇能传疫”:江苏通俗报刊对卫生观念的普及
        一、“蝇头小事”: 清末民众对于苍蝇的认知
        二、“国民公敌”: 民国时期“蝇能传疫”观念的流传
        三、通俗报刊向苍蝇“宣战”
        四、对普及“蝇能传疫”观念的评价
    小结
第四章 近代江苏学校式通俗教育与国民常识的启蒙
    第一节 清末江苏简易识字学塾与国民常识启蒙
        一、简易识字学塾的创办背景
        二、简易识字学塾的开办及运作
        三、简易识字课本的国民常识书写
        四、简易识字学塾国民常识启蒙成效
    第二节 民初通俗教育学校与国民常识传播
        一、董景安与通俗教育学校的创办
        二、普及国民常识的“奇书”
        三、通俗教育学校的发展及其成效
    第三节 江苏通俗夜校与国民常识传授
        一、江苏通俗夜校的创办
        二、江苏通俗夜校的实践
        三、江苏通俗夜校的成效
    小结
第五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馆与国民常识的普及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馆的创建与推广
        一、江苏通俗教育馆的筹备及其定位
        二、江苏各级通俗教育馆的成立
        三、昙花一现的通俗教育馆联合会
    第二节 通俗教育馆的讲演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普及常识的讲演人才筹备
        二、通俗教育馆的馆内常识演示
        三、巡回讲演中的常识普及活动
        四、讲演中的国民常识选取标准
    第三节 通俗教育馆的展览与国民常识普及
        一、展览设置的缘起
        二、展览普及国民常识
        三、展览的娱乐性
    第四节 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及其困境
        一、通俗教育馆的社会影响
        二、通俗教育馆面临的困境
    小结
第六章 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总体评价
    第一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特征
        一、开全国通俗教育风气之先
        二、聚焦底层民众的启蒙之旅
        三、依凭媒介的广泛传播路径
        四、通俗教育实践推进的渐进性
    第二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影响
        一、建构民众的国家观念
        二、启蒙民众的国民意识
        三、普及民众的科学常识
    第三节 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及原因
        一、通俗教育实践的局限性
        二、影响通俗教育实践成效的因素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致谢

(10)近代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相关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近代东北日本商业会议所的设立及发展
    第一节 近代东北日本商业会议所设立背景
        一、近代东北开埠通商与外国资本的进入
        二、日本在东北的扩张渗透
        三、东北地区日本人社会的形成
    第二节 近代东北日本商业会议所的设立与发展
        一、日俄战争后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设立(1907 年-1914 年)
        二、一战爆发后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发展(1915 年-1931 年)
        三、伪满政权下东北地区日本商工会议所的扩张(1931 年-1937 年)
        四、商业会议所的解散与商工公会的出现(1938 年-1945 年)
    小结
第二章 近代东北日本商业会议所的管理与经营
    第一节 商业会议所的法令依据问题
        一、商业会议所设立的法令依据
        二、商业会议所社团法人化改革
        三、统一商业会议所法的制定
    第二节 商业会议所的管理机制
        一、商业会议所的事务及组织
        二、商业会议所的人员构成
        三、商业会议所的经费来源及用度
    小结
第三章 近代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活动
    第一节 商业会议所与日本在东北的经济扩张
        一、保障日本商品在东北市场的贸易优势
        二、与东北市场上的外国资本进行竞争
        三、配合日本在中国东北进行金融扩张
        四、商业会议所陈情请愿活动的分析——以1907-1937 年的奉天日本商所为例
    第二节 商业会议所内部的工商业救济活动
        一、低利息贷款融资请愿运动
        二、撤销满铁消费组合运动
    第三节 经济冲突的政治化活动
        一、商业会议所与“奉天票”问题
        二、“非法征税”和抵制日货运动
    第四节 商业会议所与日本军事行动
        一、商业会议所对日本侵华的协助与配合
        二、商业会议所对九一八事变的助力
        三、协助日本政府建立伪满洲国
    小结
第四章 近代东北日本商业会议所的情报调查分析
    第一节 日本“官民一体”的情报网络系统
        一、日本经济情报网络系统
        二、日本国内外商业会议所间的情报流通
    第二节 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情报调查的展开
        一、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的调查经费
        二、商业会议所情报调查收集方式
        三、商业会议所的委托调查
        四、商业会议所调查内容及刊行物
    第三节 商业会议所情报调查的价值及影响
        一、对日本情报网络的系统的补充
        二、为日本在东北的经济扩张提供情报支持
        三、商业会议所的情报调查与日本对华侵略
    小结
第五章 近代东北日本商业会议所的特性
    第一节 工商业企业与市场之间:商业会议所的经济特性
        一、商业会议所与政府经济政策的推行
        二、商业会议所与维护日本商利
        三、日本商业会议所对东北地区日本工商业的管理
    第二节 政府与工商业者之间:“半官半民”的商业会议所
        一、强烈依存政府的特征
        二、日本政府对商业会议所的指导和监督
    第三节 商业会议所的排外性与侵略性
        一、商业会议所的排外性
        二、日本帝国主义扶植下的商业会议所
        三、为日本国家利益服务的商业会议所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论文参考文献)

  • [1]介绍南洋:民国侨刊中的社会调查述略(1910—1920)[J]. 李瑞璞. 八桂侨刊, 2021(03)
  • [2]基于类型形态学的义县古城历史街区形态研究[D]. 邢振鹏.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1)
  • [3]20世纪早期北京艺术品市场的空间与结构(1911-1937)[D]. 向往. 中央美术学院, 2021(09)
  • [4]文化变迁理论视角下铅山字门拳文化传承研究[D]. 吴官法. 江西师范大学, 2021(12)
  • [5]民国初年京剧市场研究[D]. 徐堃.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6]民国时期民众教育馆美育工作研究(1927-1949)[D]. 石磊.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7]基于三晋文化的山西企业家精神培育研究[D]. 陈婧. 山西财经大学, 2021(09)
  • [8]民国上海报刊上的沪剧广告研究(1916-1949)[D]. 周昌.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9]形塑国民:近代江苏通俗教育实践研究(1905-1929)[D]. 马春霞. 扬州大学, 2021
  • [10]近代中国东北地区日本商业会议所研究[D]. 孟二壮.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标签:;  ;  ;  ;  ;  

中国商业文化研究会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