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要正确区分“通货紧缩”与“货币的紧缩”(论文文献综述)
祖翀[1](2017)在《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发展与风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我国正在努力开展新农村建设,解决三农问题是其中的主要工作内容,而资金支持是农村发展的必要条件,随着农村地区建设的全面深入,农村地区需要更多的资金帮扶。通过银行等正规渠道获得资金的门槛较高,无法满足农村发展和建设的资金需要。在这样的背景下,私人借贷悄然兴起,并逐渐发展形成了一种新的借贷模式:民间借贷。民间借贷这种融资方式,自从开始就快速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扩散,成了很多农村地区和城市,个人或者企业融资的首选方式。民间借贷具有两面性,一方面,企业融资难,而企业通过银行融资更是不易,相比之下个人或者企业通过民间借贷,能够快速获得融资,有利于解决眼下的燃眉之急,而出借人能够获取一定的利息收益,因此这种模式具有较好的可持续性,从大范围来看,民间借贷弥补了银行贷款门槛高的缺点,有利于促进市场经济的循环和发展。另外一方面,由于民间借贷行为缺乏具体的文件规定,借贷双方仅仅通过口头约定或者借条作为借款凭证,无法提供正规的借贷手续,因此借贷行为无法得到法律的保护,由此引发了的不少经济纠纷。对此,本课题选取了湖南省农村地区的民间借贷情况为研究对象,以此对我国范围内的民间借贷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包括民间借贷的特点、利弊、风险、发展趋势等方面。在此基础之上,探讨在确保激活民间借贷融资功能的前提下,如何提高法律层面对民间借贷行为的规范和保护力度,促进农村金融市场健康有序发展,让民间借贷充分发挥应有的融资功能和社会效益。
陈文章[2](2017)在《生活与消费》文中认为一、高考常考角度1.考查货币的职能与信用工具。2.考查货币的发行、流通及市场影响。3.考查外汇与汇率及其影响。4.考查价值量与价格的形成因素。5.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6.考查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7.考查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影响消费的因素。8.考查消费心理与消费观。
沈皓[3](2017)在《支持向量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量化投资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量化投资通过数量化方式和现代金融理论与投资实践相结合并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交易的一种新型的投资方式。量化投资究竟其实质,乃是交易思想与逻辑的数量化模型运用计算机的实现。量化投资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多因子选股、趋势跟踪、风险控制、数据挖掘、市场走势形态识别、概率统计、小波分析、多项式回归、时间序列、波动率计算、资金流向、市场情绪分析、支持向量机、配对交易、动量突破与反转、市场微观结构等[1]。本论文对量化投资的概念、相关内容和主流的量化投资系统进行阐述,并介绍了一个基本的量化交易系统的结构和相关设计。并对支持向量机模型、算法及其在投资决策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同时针对支持向量机中的参数优化和核函数选择这两个关键技术问题,运用交叉验证算法进行参数优化,并根据沪深300股指期货市场历史数据的回测结果来选取合适的参数,以提高模型的预测性能,为决策提供参考。本文对沪深300股指期货指数日交易数据进行处理,需要保留其低频的、趋势性显着的信息,同时对高频的、不稳定的、随机的噪声信号,进行平滑处理,减少其对支持向量机模型学习效果的影响。本系统研究通过小波分析技术,利用此项技术来消除交易数据的噪声,并充分保留原信号的有效特征,得到了较为平滑的股指序列。处理完成后的股指序列能够减少噪声无序信号的干扰,能够让序列主要的趋势比较明显的呈现出来,也使得之后的学习效果更加的显着,并能得到分类准确性比较高的模型。根据预测未来走势上涨或者下跌,来确定买入或者卖出的操作。利用支持向量机理论设计量化交易策略模型,该模型包括开仓规则、平仓规则和止损规则。依照前120个交易日的经过小波降噪的交易数据作为因变量进行训练拟合,后1个交易日的指数涨跌为自变量,如此滚动训练和预测。回测时间选定为2015年1月1日到2015年12月31日,使用这个时间段的历史实际交易数据,得到年化收益为63.91%,最大回撤12.33%的结果。但收益率在行情转折时波动较大,稳定性可进一步提升。最后针对模型稳定性以及如何增加盈利、降低风险,提出改进的想法。
魏加宁[4](2017)在《当前宏观经济形势》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中国经济的风险评估(一)外部风险1、国际金融市场国际金融市场风险就是国际金融危机会不会再来?第一个风险点就是欧债危机。在我们看来欧债危机并没有结束。我们过去曾经讲过欧债危机是体制问题,半主权的架构一定会不断出现这种风险。英国脱欧,最近意大利又要公投。有人说:现在看来英国脱欧的后果并不严重,英国好像还可以。但是我认为麻烦的地方就在这里。英国脱欧就跟一个家庭分家一样。如果其中一个孩
乔晋声[5](2016)在《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红色金融实践——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为例》文中认为在井冈山革命斗争和中央苏区时期,中国共产党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一系列金融实践活动,如废除旧债、成立银行、发行货币、发行公债等等,极大地支持了革命运动和根据地建设的发展。金融为军队服务,是争夺军事主动权的需要;为经济服务,是争夺经济主导权的需要;为贸易服务,是争夺物资流通权的需要。在现阶段总结革命时期红色金融的斗争历史,启示我们金融发展要紧扣时代主题,服务实体经济,着眼人民群众,遵从客观规律。
魏加宁[6](2015)在《“十三五”时期的风险与机遇》文中研究说明正好我们刚刚做过一个"十三五"的风险评估,为什么做这个呢?因为当时有一个想法,搞"十三五"规划,首先要考虑到"十三五"期间会发生什么样的风险,有没有这些风险它的结局可能是完全不同的,所以从这么一个角度我们对十三五"期间的风险做了一个评估。由于时间关系,我只能简单地过一下,点到为止。大家有兴趣的话可以再细看。演讲之前首先做出三点声明:一个是以下主讲都是我个人观点,
梁丹丹[7](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五位一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最终形成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历史演进过程,这种历史演进蕴含着某种规律和逻辑。研究这一问题,对于我们从宏观上正确认识和科学把握总体布局的发展趋势与走向,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有其理论依据、历史依据和现实依据。理论依据主要有: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论,马克思主义关于系统与要素的理论;历史依据主要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延安时期边区建设的历史经验;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论;现实依据主要有:和平与发展的、生态危机全球扩展的时代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等。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于总体布局的先行探索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了重要历史借鉴,是总体布局历史演进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重要资政。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在社会主义过渡时期,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围绕着新中国的政治架构、经济政策、文化建设等重大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重要构想,并成功实现了向社会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过渡。另一方面在社会主义曲折探索时期,党在经济建设上,提出了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和任务;政治建设上,高度重视发扬民主;文化建设上,发展社会主义新文化。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以其开放性与包容性沿着某种轨迹向前演进。并且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逐层推进,这种历史演进轨迹的脉络也越来越清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经历了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理论格局到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的重大转变。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社会建设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凸显和紧迫,总体布局突破了以前的“三位一体”,演进为包括社会建设在内的“四位一体”。进入新世纪新阶段,面对席卷全球和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危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愈加凸显,把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纳入总体布局成为必然,最终使“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得以形成。“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是对当前时代背景的反映,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基本国情的再认识,也是对我国当前社会主要矛盾和新问题特别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不够全面、不够协调、不可持续认识与把握地深化。并且,每当社会主义事业在一个特定时期向另一个时期过渡时,总体布局具体内容的“边缘性”和“模糊性”也会客观的突破其原有的框架,成功实现向新的发展阶段过渡。总体布局根据时代特征的变化、国情发展的演变、社会进步与人民群众的需要,并遵循某种规律与逻辑不断进行历史演进。这种历史演进的规律是它将始终围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和结构逐步呈“多元”化趋势,并且必须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全过程都遵循着与时俱进的规律。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不是社会形态发生转变时那种带有根本性的社会变革,而是有着共同的物质基础和发展目标,是总体布局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大框架下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和自我演进。是一种前提和基础、推进与升华、继承并发展、既有各自发展特色又有统一本质的辩证逻辑关系。通过对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相关问题的科学分析,得出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经验与启示主要在于要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要立足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始终坚持党的历史任务,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还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
马宪宇[8](2015)在《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居民生活的相关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汇率已成为社会经济运行中一个重要的变量,无时无刻地影响着国家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居民的日常生活。无论是汇率的上涨,还是下跌,都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走向,关系着居民生活的方方面面。近些年人民币汇率的持续升值,使得居民在购买力、投资理财以及出境旅游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可以说汇率变动与居民的切身利益息息相关,汇率问题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日常生活中不得不关注的一个热点民生话题。鉴于此,本文着眼于当前人民币汇率升值的态势,系统分析了汇率变动对社会经济、居民消费水平以及居民就业结构的影响,并有针对性地对我国的汇率政策调整提出建议,为居民如何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提供了参考建议,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本文由绪论、汇率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中国汇率制度变迁进程与内在逻辑、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以及政府、外贸行业和居民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五个章节组成。其中第一章为论文导读,其余四章为论文的主体。每章具体内容如下:第1章绪论;本章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国内外研究综述、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可能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通过对汇率变动问题的全面了解与总结,为整篇论文的写作做好充分的准备。第2章关于汇率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本章分别阐述了汇率的基本概念、马克思经济学的汇率理论和西方经济学的汇率理论,为整篇论文的写作打好理论基础。第3章中国汇率制度变迁进程与内在逻辑;本章首先论述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发展历程,即1949年—1977年的计划时期外汇管理体制、1978年—1993年的转型时期外汇管理制度、1994年—2004年单一的浮动汇率管理制度、2005年以来的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管理制度;其次,从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将实用主义原则运用到汇率政策的制定过程、推行循序渐进的汇率制度的改革策略三个方面论述了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第4章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本章首先从人民币升值对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服务业经济的影响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总结得出了汇率政策对居民生活的有利和不利影响。其中有利影响主要表现在人民币汇率提高有利于购买国外产品、降低了出国留学和旅游的费用、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不利因素主要表现在降低了对外贸易收益、加剧了就业难度、对农业出口产生了负面影响等。第5章政府、外贸行业和居民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本章首先从政府调控汇率制度的角度提出了调控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建议,即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和加强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其次,从外贸行业相关者的角度提出了外贸农业生产者要提升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外贸企业管理者要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最后,从普通消费者的角度,提出了应对汇率变动的理财和消费策略。
余永定[9](2014)在《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文中认为本文既是对以往中国经济发展的回顾,也是对今后经济增长的关注;既对前期发展不足中做出了评判,也对当下经济发展提出了近忧和远谋。
易千[10](2013)在《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2007年8月,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并迅速演变成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全球金融危机。为应对危机,刺激经济发展,各国中央银行和财政部门纷纷采用了大规模刺激经济的政策。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在确保经济迅速恢复的同时也大大提高了各国的财政赤字水平和政府债务余额.各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占GDP的比例迅速上升,因此埋下了主权债务危机的隐患。仔细分析发达国家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政府债务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自20世纪70年代的两次石油危机后不少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涨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率一直呈逐步上升的趋势,这是在和平时期是前所未有的。2009年底由于希腊隐瞒财政赤字问题的公开,引发了投资者对希腊政府偿债能力和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希腊主权债务危机爆发,并迅速传染,导致爱尔兰、葡萄牙、西班牙和意大利的政府债券收益率也相继大幅度攀上,至此,欧洲全面爆发政府债务危机,引发了投资者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而与此同时,日本和美国的政府债务率也居高不下,截至2011年底,日本的政府债务率超过了200%,美国的政府债务率也超过了100%,欧盟27国和欧元区17国的整体政府债务率仅超过了80%,欧洲国家的平均政府债务到期收益率显着的高于美国和日本,然而发生危机的却恰恰是欧洲地区,各国之间的政府债务风险与政府债务率之间的不匹配程度也是前所未有的。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本文主要试图回答的问题是:第一,各国政府债务的现状是怎样的?其规模和结构在不同国家之间有何差异?第二,为什么发达国家之间的政府债务率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导致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政府债务率普遍上升的原因是什么?第三,为什么各国之间的政府债务风险存在很大差异?影响政府债务风险的因素有哪些?第四,解决发达国家政府债务问题可以采取哪些政策措施?通过对已有相关研究的梳理和本文的实证研究,主要结论如下:第一,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率在过去20年来均逐步上升,特别是在2008年的金融危机之后。虽然欧盟和欧元区的整体政府债务率低于美国和日本,但是其中内部结构差异很大:部分国家如希腊、意大利等债务率较高,而北欧国家瑞典、芬兰、挪威等较低。而在政府债务结构方面,欧洲国家与美国、日本相比,存在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地方政府债务比例偏高,如果将欧洲或者欧元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各成员国作为地方政府来看,则地方政府债务比例太高,且没有制度来约束和规范各国债务水平;二是国外债权人持有本国政府债务比例偏高,欧洲国家国外债权人持有本国政府债务的比例多在50%左右甚至更高,相比之下,美国只有30%左右,日本则仅在5%左右;三是短期政府债务所占比例偏高,发生主权债务危机的国家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爱尔兰的短期政府债务均高于日本和美国;四是部分欧盟国家大量发行外币债务。部分非欧元区国家存在大量以欧元发行的政府债务,汇率波动容易引起债务危机。欧洲之所以发生债务危机与其债务结构的不稳定也有很大关系。第二,发达国家之间的政府债务率差异很大,而债务的积累主要是由于年度财政赤字的不断积累所导致的。本文通过对各国之间年度财政赤字差异影响因素的分析来解释各国之间政府债务率的差异。本文采用30个OECD国家的面板数据分析得出,影响主要发达国家政府财政年度赤字率差异的因素包括上期政府债务率、财政支出、经济增长率、实际利率、汇率和政府连续执政时间等。其中上期政府债务率、经济增长率、实际利率和政府连续执政时间对政府财政年度赤字率有负的影响,政府财政支出则有正的影响。即对这些发达国家来说,政府支出占GDP的比例越高,其财政赤字率也越高。而加入欧元共同货币区的国家相比非欧元区国家的财政赤字率也更高。但经济增长率是影响政府财政赤字最重要的因素。相比之下,通货膨胀、经常账户和执政党意识形态对政府年度财政赤字率的影响不显着。第三,对于发达国家之间政府债务风险与债务率不匹配的问题,本文对发达国家之间政府债务风险的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从回归结果上看,经济增长率、政府债务率和汇率的变动对于解释政府债务的风险并不起作用,起作用的因素主要包括经常账户、储蓄率、年度财政赤字、实际利率、货币政策和执政党意识形态。较高的储蓄率、较高的年度财政盈余、较低的利率、共同的货币区等对于降低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将起到重要作用。这有力地驳斥了欧元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不统一是欧洲政府债务风险较高的解释,对日本政府债务的高负债务率低收益率问题给予了回答。第四,要解决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问题,主要采取的措施应该包括:必须削减财政支出,特别是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以降低财政赤字实现盈余,最终实现财政的可持续性;应该尽快改革财政规则和预算程序,强化对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的制度约束:采取有利于维持政府债务稳定的金融措施;同时也必须对民主选举制度的安排进行改革,进一步强化政党的力量和责任;最后,最根本的是必须逐步实现经济的稳定增长。并且解决欧洲、美国、日本政府债务的轻重缓急也不同,欧洲国家的核心问题在于短期内要解决支付危机、长期要解决经济结构性失衡的问题,日本必须在中期实现财政平衡并逐步恢复经济增长,美国在长期实现经济增长和财政平衡,从难度上来讲,日本最难、欧洲次之、美国最易。在以上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也对完善我国政府债务制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一是要设置合理并严格的政府债务上限制度;二是要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在规模上要使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再大幅度增加,在管理上要建立和完善地方政府债务的规模上限、发行方式、使用用途、还债途径等制度和政策;三是要合理化政府债务结构,在完善政府债务的层级结构之外,要合理化政府债务的债权人结构、期限结构、货币发行结构、使用结构等;四是要控制财政支出水平和结构,要继续控制财政支出的总规模,不使其上升太快,在现有的支出结构基础上,继续使其优化,可以逐步提高社会保障等方面的支出占比,但不要使财政负担水平过重;五是要完善政府债务管理制度;六是要完善金融市场,降低政府债务成本。
二、要正确区分“通货紧缩”与“货币的紧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要正确区分“通货紧缩”与“货币的紧缩”(论文提纲范文)
(1)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发展与风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路线 |
2 相关理论与概念 |
2.1 农村民间借贷的概念和形式 |
2.2 农村民间借贷的分类 |
2.3 农村民间借贷理论基础 |
2.3.1 交易费用理论 |
2.3.2 信息不对称理论 |
2.3.3 社会资本理论 |
2.4 农村金融组织风险管理及预警 |
3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的现状与问题分析 |
3.1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现状 |
3.1.1 农村民间借贷的普遍性 |
3.1.2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用途分析 |
3.1.3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利率分析 |
3.1.4 湖南省农村借贷还款情况 |
3.1.5 农村民间借贷的主要形式 |
3.1.6 问卷调查与分析 |
3.2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问题 |
3.2.1 当前农村民间借贷法律体系不健全 |
3.2.2 较高的借贷利息加重农民负担,高利贷问题突出 |
3.2.3 农村借贷主体金融素质普遍较低 |
3.2.4 不规范的高利民间借贷扰乱金融秩序 |
3.3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存在的原因 |
3.3.1 农村正规金融机构供给乏力 |
3.3.2 农村金融需求增加 |
3.3.3 正规金融机构对农民放款金额有限 |
3.3.4 我国传统农村文化的嵌入性 |
4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风险分析 |
4.1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风险的原因分析 |
4.1.1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组织的内在脆弱性 |
4.1.2 农村经济发展体系的风险 |
4.1.3 借贷信用环境界定不清楚 |
4.1.4 政府行为不规范 |
4.2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风险因素 |
4.2.1 风险评价的基本原理与过程 |
4.2.2 所选研究对象的来源与说明 |
4.2.3 案例分析—以湖南省娄底市为例的调查分析 |
5 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发展与风险防范的政策建议 |
5.1 提议政府建立和完善农村民间借贷相关机制 |
5.1.1 健全和完善民间借贷的相关法律法规 |
5.1.2 建立有效的产权制度 |
5.1.3 建立合理的农村民间借贷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 |
5.2 湖南应规范农村民间借贷的金融监管 |
5.2.1 把农村民间借贷纳入金融监管范畴 |
5.2.2 分类别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监管 |
5.2.3 建立有效的农村民间借贷监管体系 |
5.3 规范借贷双方信用关系,优化农村民间借贷信用环境 |
5.3.1 对农村民间借贷进行必要的清理整顿 |
5.3.2 通过严格控制贷前审核,降低信用风险 |
5.3.3 加强借贷双方信用教育建设,建立奖惩机制 |
5.3.4 加强农村征信体系的建设 |
5.4 规范政府在农村民间借贷中的行为 |
5.4.1 政府应对民间借贷的正效用给予肯定 |
5.4.2 政府应对农村民间借贷合法与非法的界线予以明确界定 |
5.4.3 规范利率形成机制,推进利率市场化进程 |
5.4.4 发展民间金融创新,形成规范的民间金融组织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2)生活与消费(论文提纲范文)
一、高考常考角度 |
1. 考查货币的职能与信用工具。 |
2. 考查货币的发行、流通及市场影响。 |
3. 考查外汇与汇率及其影响。 |
4. 考查价值量与价格的形成因素。 |
5. 考查价格变动的影响。 |
6. 考查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 |
7. 考查消费结构、消费水平、影响消费的因素。 |
8. 考查消费心理与消费观。 |
二、考生存在的问题 |
1. 不能准确掌握货币流通公式与货币流通量。 |
2. 不能准确理解汇率的知识及人民币国际化的意义。 |
3. 不能准确理解价格形成的多种原因。 |
4. 不能对价值规律的表现与作用进行知识整合, 透彻理解价格杠杆。 |
5. 不能准确理解供给曲线、需求曲线及其所表达的经济关系。 |
6. 不能准确理解互补品、替代品等相关商品的需求的相互影响。 |
7. 不能准确理解不同消费类型和正确消费观的具体要求。 |
三、解题必备知识 |
1. 货币的相关知识。 |
2. 外汇与汇率的相关知识。 |
3.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与等价交换原则。 |
4. 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 |
5. 替代品、互补品的需求的相互影响。 |
6. 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
四、新题演练 |
(3)支持向量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量化投资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主要工作与关键技术 |
1.4 结构安排 |
2 相关知识与技术 |
2.1 量化投资 |
2.1.1 概念 |
2.1.2 量化投资的理论基础 |
2.1.3 量化投资的内容 |
2.1.4 量化投资的优点 |
2.1.5 量化投资的潜在风险 |
2.1.6 量化投资系统介绍 |
2.1.7 量化策略编写的“陷阱” |
2.2 股指期货 |
2.3 小波分析 |
2.3.1 简介 |
2.3.2 小波去噪的原理 |
2.4 支持向量机 |
2.4.1 统计学习理论 |
2.4.2 支持向量机原理 |
2.4.3 支持向量机分类算法 |
2.4.4 支持向量机(SVM)的核函数 |
3 量化交易系统的需求和设计 |
3.1 量化交易系统的定义 |
3.2 量化交易系统的概述 |
3.3 量化交易系统的需求分析 |
3.3.1 系统需求分析目标 |
3.3.2 系统功能分析 |
3.4 量化交易系统的设计 |
3.4.1 系统设计目标 |
3.4.2 系统软硬件要求 |
3.4.3 相关约定 |
3.4.4 系统模块结构 |
3.4.5 系统模块设计 |
3.4.6 数据结构设计 |
4 支持向量机量化模型的设计与验证 |
4.1 数据选取 |
4.2 数据预处理 |
4.3 神经网络模型 |
4.3.1 BP神经网络模型简介 |
4.3.2 模型建立 |
4.3.3 结果分析 |
4.4 支持向量机模型 |
4.4.1 数据预处理 |
4.4.2 参数优化 |
4.4.3 支持向量机核函数的选择与对比 |
4.5 支持向量机模型和神经网络模型对比 |
4.6 支持向量机模型的实现和验证 |
4.6.1 数据准备 |
4.6.2 模型的实现 |
4.6.3 模拟交易分析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4)当前宏观经济形势(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的风险评估 |
(一)外部风险 |
1、国际金融市场 |
2、“一带一路”的风险 |
3、中美关系 |
(二)内部风险 |
1、人口风险 |
2、粮食风险 |
3、房地产泡沫风险 |
4、产能过剩风险 |
5、地方政府债务风险 |
6、金融风险 |
7、通货紧缩的风险 |
8、经济“硬着陆”的风险 |
(三)对各种风险的量化评估 |
(四)要正确区分三类不同风险 |
1、不改革的风险 |
2、改革必须冒的风险 |
3、改革方法不当或者方向性错误的风险 |
二、供给侧改革 |
(一)当前中国经济面临三个结构性问题 |
(二)需求和供给双侧发力,改革和刺激双轮驱动 |
(三)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需求侧结构性刺激 |
1、供给侧改革 |
(1)价格改革 |
(2)国企改革 |
(3)民营企业要重新定位 |
(4)“僵尸”企业要赶紧尽快退出 |
(5)结构性减税,放松管制 |
(6)技术创新 |
2、需求侧 |
(1)传统需求 |
(2)新需求 |
(5)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红色金融实践——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工作的主要内容 |
(一)废除旧债,建立正常借贷制度 |
(二)成立银行,活跃当地金融市场 |
(三)发行货币,维护货币流通体系 |
(四)发行公债,支持革命斗争需要 |
二、红色金融对于革命斗争的重要作用 |
(一)金融为军事行动服务,是争夺军事主动权的斗争 |
(二)金融为经济发展服务,是争夺经济主导权的斗争 |
(三)金融为内外贸易服务,是争夺物资流通权的斗争 |
三、红色金融对当代金融发展的借鉴意义 |
(一)金融发展要紧扣时代主题 |
(二)金融发展要服务实体经济 |
(三)金融发展要着眼人民群众 |
(四)金融发展要服从客观规律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现实背景 |
1.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及重点难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重点 |
1.4.3 研究难点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依据 |
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理论依据 |
2.1.1 马克思主义社会有机体论 |
2.1.2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论 |
2.1.3 马克思主义的系统与要素论 |
2.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历史依据 |
2.2.1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与教训 |
2.2.2 延安时期边区建设的历史借鉴 |
2.2.3 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 |
2.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形成与演进的现实依据 |
2.3.1 时代特征 |
2.3.2 国情特点 |
第三章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的先行探索 |
3.1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新民主主义社会建设的构想 |
3.1.1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政治架构 |
3.1.2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策 |
3.1.3 新民主主义社会的文化建设 |
3.2 第一代领导集体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战略布局的认识与实践 |
3.2.1 经济建设:以实现“四个现代化”为目标和任务 |
3.2.2 政治建设:发扬人民民主 |
3.2.3 文化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文化 |
3.3 第一代领导集体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战略布局的经验与教训 |
3.3.1 正确认识和把握国情 |
3.3.2 正确认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首要问题 |
3.3.3 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关系 |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轨迹 |
4.1 “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总体布局问题的提出(1978-1991) |
4.1.1 加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 |
4.1.2 重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4.2 “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构建(1991-2006) |
4.2.1 “三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
4.2.2 确保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
4.2.3 加强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
4.2.4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
4.3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拓展(2006-2012) |
4.3.1 “四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
4.3.2 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
4.3.3 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
4.3.4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
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
4.4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完善(2012年至今) |
4.4.1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提出 |
4.4.2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有效推进城镇化建设 |
4.4.3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
4.4.4 提高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
4.4.5 加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 |
4.4.6 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永续发展 |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规律及其内在逻辑 |
5.1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将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展开 |
5.1.1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
5.1.2 经济建设始终是总体布局的主要矛盾 |
5.1.3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经验 |
5.2 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呈“多元”化趋势 |
5.2.1 总体布局的构成要素与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的主观原因 |
5.2.2 总体布局构成要素与结构呈“多元化”趋势的客观原因 |
5.3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体现了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
5.4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推进 |
5.4.1 坚持党的领导是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中的根本观点 |
5.4.2 坚持党的领导是历史与现实发展的必然选择 |
5.4.3 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的选择 |
5.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内在逻辑关系 |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历史演进的经验与启示 |
6.1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思想路线 |
6.1.1 坚持和贯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
6.1.2 坚持和贯彻“与时俱进” |
6.1.3 科学把握“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有机统一 |
6.2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立足于解决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 |
6.3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把经济建设作为党的中心任务 |
6.3.1 加强经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6.3.2 加强经济建设的现实路径 |
6.4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体现人民群众的主体性作用 |
6.4.1 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主体性的科学涵义 |
6.4.2 人民群众主体性建构的途径 |
6.5 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始终要求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宣传与教育 |
6.5.1 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教育的重要性 |
6.5.2 加强马克思主义宣传与教育的主要途径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居民生活的相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汇率变动对物价水平的影响 |
1.2.2 汇率变动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2章 关于汇率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 |
2.1 汇率的基本概念 |
2.1.1 名义汇率 |
2.1.2 实际汇率 |
2.1.3 有效汇率 |
2.1.4 固定汇率 |
2.1.5 浮动汇率 |
2.2 马克思经济学的汇率理论 |
2.2.1 货币价值论 |
2.2.2 国际贸易理论 |
2.2.3 信贷与利息理论 |
2.3 西方经济学的汇率理论 |
2.3.1 西方传统汇率理论 |
2.3.2 西方现代汇率理论 |
第3章 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进程与内在逻辑 |
3.1 中国汇率制度变迁的进程 |
3.1.1 计划时期的外汇管理体制(1949—1977) |
3.1.2 转型时期的外汇管理制度(1978—1993) |
3.1.3 单一的浮动汇率管理制度(1994—2004) |
3.1.4 参考一篮子货币的浮动汇率管理制度(2005 至今) |
3.2 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内在逻辑 |
3.2.1 坚持市场化的改革方向 |
3.2.2 将实用主义原则运用到汇率政策的制定中 |
3.2.3 推行循序渐进的汇率制度改革策略 |
第4章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居民社会生活的影响 |
4.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4.1.1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农业经济的影响 |
4.1.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工业经济的影响 |
4.1.3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服务业经济的影响 |
4.2 人民币汇率变动对居民生活的有利影响 |
4.2.1 人民币汇率提高有利于购买国外产品 |
4.2.2 人民币汇率提高降低了出国留学和旅游的费用 |
4.2.3 人民币汇率提高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稳定物价 |
4.3 人民币汇率提高对居民生活的不利影响 |
4.3.1 人民币汇率提高降低了对外贸易收益 |
4.3.2 人民币汇率提高加剧了就业难度 |
4.3.3 人民币汇率提高使得农业出口量下降 |
第5章 政府、外贸行业和居民应对汇率变动的对策 |
5.1 政府调控人民币汇率的政策建议 |
5.1.1 维持人民币汇率的相对稳定 |
5.1.2 加强对金融市场的风险监管 |
5.2 外贸行业相关者应对汇率变动的策略 |
5.2.1 外贸农业生产者要提升农产品的出口竞争力 |
5.2.2 外贸企业管理者要坚持科技创新的发展道路 |
5.3 普通消费者应对汇率变动的理财和消费策略 |
5.3.1 在理财投资上,形成稳健的的理财方式 |
5.3.2 普通居民应对人民币汇率变动的策略 |
5.3.3 走出“货币幻觉”,树立理性的消费观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9)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经济增长趋势已发生转变 |
二、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出口导向和投资驱动两大增长引擎都到了调整期 |
(一)与房地产投资密切相关的产业已经产生较严重的产能过剩 |
(二)房地产在投资和GDP中占比过高是极大浪费 |
(三)投资效益和资本产出率呈现持续下降 |
(四)能源使用效益低下,迫切需要提高创新能力 |
(五)单纯追求GDP的观念也需进一步改变 |
三、如何正确看待当前经济增长的降速 |
(一)与政府努力改善增长质量有关 |
(二)与投资增长乏力有关 |
(三)保持高经济增长速度的必要性下降 |
四、必须适应新的低速增长阶段 |
(一)近忧:住房市场的存货上升与价格松动 |
(二)住房价格下跌对金融体系的直接冲击有限 |
(三)需特别关注信托等对金融机构、金融产品和基础产品都会产生影响的行业 |
(四)中长期还需关注实体经济效益下降与利息率支出上升的矛盾 |
(10)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第一章 导言 |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
第三节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相关概念辨析 |
第五节 政府债务统计口径的界定 |
第六节 论文的创新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政府债务问题研究综述 |
第一节 政府债务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
第二节 政府债务的规模问题 |
第三节 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 |
第四节 政府债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 |
第五节 政府债务危机的化解措施 |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的起源、发展和现状 |
第一节 政府债务的起源和发展 |
第二节 政府债务规模现状 |
一. 政府债务绝对规模 |
二. 政府债务相对规模情况 |
三. 政府债务率的变化趋势 |
第三节 政府债务的结构状况 |
一. 政府债务的层级结构 |
二. 政府债务的债权结构 |
三. 政府债务的期限结构 |
四. 政府债务的货币发行结构 |
第四节 政府债务的管理制度举例介绍 |
一. 政府债务的管理体制 |
二. 政府债务的风险管理 |
三. 地方政府债务的管理 |
第四章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问题研究 |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的现状分析 |
一. 政府财政赤字占GDP的比例情况 |
二. OECD国家1995-2011年间政府债务率平均值 |
三. OECD国家政府债务总体平均值变化趋势 |
四. OECD国家政府债务率的变化趋势 |
第二节 政府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变化 |
一. 政府财政支出占GDP的比例呈现逐步上升的趋势 |
二. 政府财政收入增幅落后于财政支出增幅 |
三. 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 |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 变量设置和数据选择 |
二. 模型设定和回归结果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风险问题研究 |
第一节 政府债务风险情况及变化趋势 |
一. 政府债务到期收益率是衡量政府债务风险的主要指标 |
二.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券到期收益率的走势 |
第二节 政府债务到期收益率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
一. 变量设置和数据选择 |
二. 模型设定和回归结果 |
第三节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与风险问题的案例分析——以欧洲、美国、日本为例 |
第一节 欧洲政府债务问题 |
一. 欧洲政府债务规模分析 |
二. 欧洲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
三. 欧元区政府债务问题总结 |
四. 欧元区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之策 |
第二节 美国政府债务问题 |
一. 美国政府债务基本情况 |
二. 美国联邦政府债务的风险问题 |
三. 量化宽松政策与美国政府债务 |
四. 美国解决政府债务问题的机遇 |
第三节 日本政府债务问题 |
一. 日本能够维持较低债券到期收益率的原因分析 |
二. 日本政府债务面临的风险 |
三. 日本政府债务问题的解决之策 |
第四节 欧美日政府债务问题比较 |
第七章 结论及对我国的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的原因分析 |
二. 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风险分析 |
三. 解决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问题的政策建议 |
第二节 完善我国政府债务制度的启示 |
一. 我国在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控制上存在的问题 |
二. 完善我国政府债务制度建设的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内容相关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四、要正确区分“通货紧缩”与“货币的紧缩”(论文参考文献)
- [1]湖南省农村民间借贷发展与风险研究[D]. 祖翀.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2017(12)
- [2]生活与消费[J]. 陈文章. 试题与研究, 2017(25)
- [3]支持向量机在沪深300股指期货量化投资中的应用[D]. 沈皓. 上海交通大学, 2017
- [4]当前宏观经济形势[J]. 魏加宁. 经济界, 2017(01)
- [5]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时期的红色金融实践——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为例[J]. 乔晋声. 中国井冈山干部学院学报, 2016(04)
- [6]“十三五”时期的风险与机遇[A]. 魏加宁. 第五届中国服务贸易年会开幕论坛报告集, 2015
- [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历史演进及其规律研究[D]. 梁丹丹. 西北大学, 2015(06)
- [8]人民币汇率变动与居民生活的相关性研究[D]. 马宪宇. 吉林大学, 2015(08)
- [9]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结构调整[J]. 余永定. 金融与经济, 2014(07)
- [10]主要发达国家政府债务规模和风险问题研究[D]. 易千.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 2013(12)